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一、数与代数。
1. 数的认识。
- 认识1 - 20各数:会数、会读、会写1 - 20以内的数。
例如,能正确数出12个苹果,会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数字“15”。
- 数的顺序:知道1 - 20各数的前后顺序,如11前面是10,后面是12。
- 数的大小比较:能比较1 - 20以内数的大小,如13>10,9<15。
- 数的组成: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如5可以分成1和4、2和3等;11 - 20各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如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
2. 加减法。
- 10以内加减法: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如3 + 2 = 5,7 - 4 = 3。
可以通过数手指、数小棒等方法辅助计算。
- 20以内进位加法:重点掌握凑十法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例如计算9+5时,把5分成1和4,9 + 1 = 10,10+4 = 14。
- 20以内退位减法:掌握破十法等方法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如计算13 - 5时,把13分成10和3,10 - 5 = 5,5+3 = 8。
3. 认识钟表。
- 整时: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能准确说出整时,如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7,就是7时。
二、图形与几何。
1. 认识图形。
- 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能区分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属于哪种立体图形,如魔方是正方体,铅笔是圆柱等。
- 平面图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能在图形中找出这些平面图形,如课本的封面是长方形等。
三、分类与整理。
1. 分类。
- 根据给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如将一堆玩具按照颜色或者形状进行分类。
- 简单的统计:在分类的基础上,能对各类物体的数量进行简单统计,并用象形统计图或简单的表格表示。
例如,将红色玩具统计为5个,蓝色玩具统计为3个等。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100以内数的认识1、认识计数单位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计数单位是“一(个)”;第二位是十位,计数单位是“十”;第三位是百位,计数单位是“百”。
2、100以内数的组成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是几就有几个十,个位上是几就有几个一。
3、100以内数的读法读数要从位读起,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是几。
末尾的0不读。
4、100以内数的写法写数要从位写起,有几个百就在百位上写几,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
除位外,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5、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1)先比较十位,十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2)十位相同再比较个位,个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6、百数表(略)7、用语言来描述数的大小关系两数相差很少,用“多一些”“少一些”描述;两数相差很多,用“多得多”“少得多”描述。
8、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几十加几等于几十几,几加几十等于几十几。
几十几减几等于几十,几十几减几十等于几。
一年级数学必背知识点20以内的退位减法1、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1)点数法(2)破十法(3)平十法(4)想加算减法2、解决问题(1)选择有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
解决一个问题需要两个条件。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用这个数减去另一个数。
(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用另一个数减去这个数。
一年级数学常考知识点立体图形1、长方体长方体是长长的,有6个平平的面,有些面是一样的,有些面是不一样,长方体对面相等,用它可以画出长方形。
平时见到的火柴盒、文具盒都是长方体。
2、正方体正方体四四方方的,它也有6个平平的面,它的边也是直直的。
而且它的棱都是一样长,每个面都一样大,无论怎么平放在桌子上,它的高矮都都是一样的,用它可以画出正方形。
魔方就是正方体。
3、圆柱体圆柱就像一根柱子。
它有上下两个圆圆的面,而且大小一样,用它可以画出圆形;另一个面是弯曲的,我们把弯曲的面放在桌子上就可以滚动它。
一年级数学基础知识点大全
一年级数学基础知识点大全一年级数学基础知识点1、加法(1)两个数相加,保持得数不变:如果相加的这两个数有一个增大了,则另一个数就要减小,且一个数增大了多少,另一个数就要减少多少。
(2)两个数相加,其中的一个数不变,如果另一个数变化则得数也会发生变化,且加数变化了多少,结果就变化多少。
(3)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得数不变。
2、减法(1)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保持减数不变:如果被减数增大,结果也增大且被减数增大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则结果也减小,且被减数减小多少,结果也减小多少。
(2)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被减数不变:如果减数增大,结果就减小,且减数增大了多少,结果就减小多少;如果减数减小,则结果增大,且减数减小了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
(3)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的数不变:被减数增大多少,减数就要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多少,减数也要减小多少。
1.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凑十法”“凑小数,拆大数”将小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
如:3+9(3+7=10,9可以分成7和2,10+2=12)“凑大数,拆小数”,将大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
如:8+7(8+2=10,7可以分成2和5,10+5=15)注意:孩子喜欢和熟悉的方法才是最佳方法而且只掌握一种就可以了。
2.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11+6(个位相加,1+6=7)11+6=1715-3(个位上够减,5-3=2)15-3=123、加强进位和不进位、及不退位的训练。
4、看图列式解题时候,要利用图中已知条件正确列式。
常用的关系有:(1)部分数+部分数=总数(2)总数-部分数=另一个部分数(3)大数-小数=相差数(谁比谁多几,或谁比谁少几)(4)原有-借出=剩下(用了多少,求还剩多少时用)5、分类1、什么叫分类,分类的标准是什么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所属的类别,根据这些类别将同类的事物分在一起就是分类,而这些类别就是我们分类的标准。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1.数的认识:认识1-100的数字,掌握数字的数数顺序;认识数字的
大小关系,如比大小、比较大小等。
2.数的运算:认识加法和减法的符号,通过口算、实际物品的分组来
加减简单的数。
例如:2+3=5,5-2=3等。
3.数量的认识:认识不同数量物品的多少,掌握不同数量物品的称呼,如一朵花、两个蛋等。
4.形状的认识:认识常见的平面和立体图形,如矩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以及球体、立方体、圆柱体等,并能用简单的方法区分它们。
5.长度的认识:认识常见的长度单位,如米、厘米,通过实际的操作
与经验来感知不同长度的物体。
6.容量的认识:认识常见的容量单位,如升、毫升,通过实际的操作
与经验来感知不同容量的物质。
7.时钟的认识:学习读时间,掌握小时和分钟的概念,能够简单地读
懂时钟上的时间。
8.逻辑思维:通过一些简单的问题和游戏培养逻辑思维,如找规律、
填空题、逻辑判断等。
9.数据统计:通过简单的实物操纵和图表的形式,认识数据的收集与
整理,如柱状图、条形图等。
10.分数概念的初步认识:通过多种途径和实例引导学生对一半、四
分之一等分数进行初步认识。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1.数和数量-认识0-100之间的数:通过数数熟悉数的顺序和数量。
-自然数的顺序和比较:通过比较数的大小来理解大小关系。
-学习数的单位:学习个、十、百的数量关系。
2.计数和排序-掌握基本计数方法:逐一计数、同时计数、跳着计数等。
-排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按照大小、形状、颜色等属性进行排序。
3.简单加减法-加法和减法的概念:理解加法是增加数量,减法是减少数量。
-0-10的加法和减法:通过实际物体和图形的组合来计算简单的加法和减法。
4.图形和空间-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学习认识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图形的属性:学习边、角、面积等基本概念。
-方向和位置的概念:学习基本方向(上、下、左、右)和相对位置(前、后、旁边等)。
5.长度和测量-比较长度:通过比较物体的长度,理解长短的概念。
-学习用非标准单位测量长度:比较、估算和测量物体的长度。
-学习用标准单位(厘米)测量长度:通过直尺等工具进行测量。
6.重量和容量-比较重量:通过比较物体的重量,理解轻重的概念。
-学习用非标准单位测量重量:比较、估算和测量物体的重量。
-学习用标准单位(千克和克)测量重量:通过天平等工具进行测量。
-比较容量:通过比较容器的容量,理解大容量和小容量的概念。
7.时间和日历-认识一天的时间:学习分辨白天和黑夜,理解早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等时间概念。
-日常时间活动:学习用钟面表达整点时间,如8点、9点等。
8.数据分析-数据和统计:通过图表和图形表达数据,了解数据分布情况。
-通过观察和描述来分析数据:理解常见的数据关系。
以上是一年级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这些知识点是一年级学生建立数学基础的关键内容。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解决问题,并为以后更高级别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一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总结一年级数学是孩子数学学习的起点,主要以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为重点,注重培养孩子对数的概念、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下面是一些一年级数学的重要知识点总结:1. 数的概念学习一年级数学首先需要掌握数的概念,包括认识数字0-9,能够正确读写这些数字,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
2. 自然数的认识学习一个、十、百的概念,理解个位、十位和百位的位数关系。
3. 数的排序与比较能够将一组数字按照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并能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进行比较。
4. 数的组合与分解学习数字的组合与分解,如将10分解成两个数的和,如6+4=10,也学习数字的加法和减法。
5. 算式与运算符号学习简单的算式,包括加法和减法,掌握运算符号+和-的使用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6. 数的认知与计数学习数数并认识数字,能够正确地数出一组物品的个数,能够使用小于十的数字进行计数。
7. 空间与几何形状学习认识一些基本的几何形状,如圆、正方形、长方形等,能够正确辨认并描述这些形状。
8. 时间的认识学习认识一些基本的时间概念,如早上、中午、下午、晚上等,能够简单地描述一天的时间顺序。
9. 量的认知学习认识一些基本的量概念,如长、宽、高、重量、容量等,能够简单地比较不同物体的大小。
10. 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看图找规律、逻辑思维、推理能力等,提高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
以上是一年级数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这些知识点是建立孩子数学基础的关键,也是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家长和老师应该以启发孩子思维、培养孩子兴趣为目标,注重巩固和练习,帮助孩子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一、数的认识1. 数字书写与识别:学会书写和识别1-100的数字。
2. 数数:能够正序和倒序数数,理解数的顺序。
3. 比较大小:能够比较10以内的数的大小关系。
4. 数的组成:理解个位和十位的概念,初步认识数的组成。
二、基本运算1. 加法:掌握10以内的加法运算。
2. 减法:掌握10以内的减法运算。
3. 简单应用题:能够解决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简单加减问题。
三、几何图形1. 基本图形认识:认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
2. 形状比较:能够比较不同图形的大小、边数等特征。
3. 图形组合与分割:理解图形可以通过组合或分割形成新的图形。
四、时间和金钱1. 时间概念:了解时钟的基本构造,学会识别整点和半点。
2. 金钱认识:认识硬币和纸币,理解基本的货币单位和面值。
五、测量与数据1. 基本测量:了解长度、重量和容量的基本概念。
2. 数据收集:学会通过简单的调查收集数据。
3. 数据表示:能够用图表或图形简单地表示数据。
六、逻辑与推理1. 简单分类:能够根据物品的特征进行分类。
2. 模式识别:识别并延续简单的图形、数字和颜色模式。
3. 问题解决:通过逻辑思考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七、数学语言与表达1. 数学词汇:学习与数学相关的基本词汇。
2. 表达能力:能够用口头和书面的方式表达数学概念和解题过程。
以上是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的总结。
这份总结旨在为教师、家长和学生提供一个清晰的学习指南,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一年级数学的核心概念。
每个知识点都应该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和练习来巩固和加深理解。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人教版教材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教材数学知识点总结一、一年级上册。
1. 数与代数。
- 认识1 - 5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掌握数的顺序,会比较大小。
- 认识“>”“<”“=”,能正确使用符号比较数的大小。
- 认识0,知道0的含义,如表示一个也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等。
- 6 - 10各数的认识,包括数的读写、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等。
- 10以内数的加减法,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计算。
- 认识11 - 20各数,知道数的组成,如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
- 20以内的进位加法,会用凑十法计算。
2. 图形与几何。
-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区分和辨认这些立体图形。
3. 综合与实践。
- 数学乐园等活动,通过游戏等方式巩固数学知识。
二、一年级下册。
1. 数与代数。
-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如13 - 5的计算方法(破十法等)。
- 100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的读写、数的组成、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等。
-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等的计算方法。
- 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元= 10角,1角 = 10分),会进行简单的人民币计算。
2. 图形与几何。
-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区分和辨认。
- 图形的拼组,如用几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等。
3. 综合与实践。
- 摆一摆,想一想等活动,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三、二年级上册。
1. 数与代数。
-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进位)、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退位)的竖式计算。
- 表内乘法(一),认识乘法的意义,如2 + 2+2 = 2×3,会背诵1 - 6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运用口诀计算乘法。
-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知道1米 = 100厘米,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 图形与几何。
- 角的初步认识,知道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数学一到五年级总结知识点
数学一到五年级总结知识点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一到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好数学的基础知识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到五年级数学知识点的总结:一年级数学知识点:1. 数字和计数:认识数字0-10,理解数字的意义,学会数数。
2. 基本运算: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
3. 几何形状:识别基本的几何形状,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4. 时间概念:了解钟表的基本构造,学会看整点。
5. 度量单位:认识基本的度量单位,如厘米、米等。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1. 整数认识:扩展到认识2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位的概念。
2. 加减法: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理解进位和借位的概念。
3. 乘法初步:学习乘法表,理解乘法的意义。
4. 几何图形:认识更复杂的几何图形,如长方形、梯形等。
5. 分数初步:初步了解分数的概念,如1/2、1/4等。
三年级数学知识点:1. 整数运算: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学习简单的乘除法。
2. 分数运算:学习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3. 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4. 面积和周长: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5. 数据整理:初步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1. 整数和小数:掌握整数和小数的四则运算。
2. 分数运算:学习分数的加减乘除。
3. 比例和百分比:理解比例的概念,学习百分比的计算。
4. 几何知识: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理解对称图形。
5. 统计图表:绘制简单的条形图和饼图,理解图表的意义。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1. 分数和小数:掌握分数和小数的混合运算。
2. 代数初步:学习简单的代数表达式,理解变量的概念。
3. 几何图形: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理解相似图形。
4. 概率初步: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进行简单的事件概率计算。
5. 综合应用: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学生们能够逐步建立起数学思维,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数学的学习也能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年级数学必会知识点
一年级数学必会知识点一、数与代数。
1. 数的认识。
- 认识1 - 20各数。
- 会数、会读、会写1 - 20各数。
例如,1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15,写作15,读作十五。
- 能区分几个十和几个一。
像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
- 数的顺序。
- 知道20以内数的顺序,能比较数的大小。
例如,11<15,19>10。
会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1 - 20各数。
- 数的基数和序数含义。
- 基数:表示物体的数量,如教室里有12个小朋友。
- 序数:表示物体的顺序,如从左边数第5个同学。
2. 数的运算。
- 加法和减法。
- 加法的意义: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
例如,树上有3只鸟,又飞来2只,一共有3 + 2=5只鸟。
- 减法的意义: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用减法。
如盘子里有5个苹果,吃了2个,还剩5 - 2 = 3个苹果。
- 10以内的加减法: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如1+3 = 4,5 - 1 = 4等。
-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掌握凑十法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例如计算9+3,把3分成1和2,9+1 = 10,10+2 = 12。
二、图形与几何。
1. 认识图形。
-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 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一般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大小相等。
如牙膏盒。
- 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6个面大小都相等。
像魔方。
- 圆柱:上下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圆,侧面是曲面。
如易拉罐。
- 球:从各个方向看都是圆的,能滚动。
如足球。
2. 位置。
- 上下、前后、左右。
- 能辨别物体的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关系。
如在教室中,黑板在教室的前面,讲桌在黑板的下面,我的左边是同桌等。
三、综合与实践。
1. 分类。
- 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自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例如,把一堆图形按照形状分为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或者按照颜色把一些物体分为红色的一类、蓝色的一类等。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数的认识
数的读法、认识数的符号、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排序等。
二、数字拼音
数的拼写法,掌握0~9的数字拼音。
三、简单加减法
认识加减法的符号,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四、长度、面积、容积的认识
认识长度、面积、容积等物理量的概念,掌握相关的计量方法。
五、时间的认识
认识时间的概念,掌握小时、分钟的概念,学会读钟表。
六、几何图形的认识
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如圆、三角形、矩形、正方形等,学会辨认和画图。
七、分数的认识
认识简单的分数,如1/2、1/4等,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子、分母的含义。
八、数列
认识数列的概念,学会观察、发现、描述规律。
九、时间和物质的量
认识物质的概念,懂得时间、物质的量和用量的概念和计量方法。
十、三角形和四边形的认识
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基本概念,包括角、边、面积等概念。
十一、坐标轴的认识
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了解点在坐标系内的位置表示方法和基本性质。
十二、小数的认识
认识小数的含义,掌握小数的读法、表示、比较和四则运算。
十三、简单乘法
学会掌握简单乘法的概念和方法,掌握乘法和加法的分配律。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10篇】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10篇】一年级数学知识点1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读数、写数的方法: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
2、单数:个位上是1,3,5,7,9的自然数。
3、双数:个位上是0,2,4,6,8的自然数(0除外)。
4、整十数:个位上是0的自然数(0除外)。
5、5个十,5个一,组成起来是55。
(十位上的5表示5个十,个位上的5表示5个一。
)读作:五十五(写语文汉字)写作:55(写数学字)6、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一、十、百是计数单位。
要写汉字)数的组成:(注意不同的问法)例:68是由6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68是由8个一和6个十组成的68里面有(6)个十和(8)个一,有(68)个一。
68十位上的数是6,表示6个十(写汉字),个位上的数是8,表示8个一(写汉字)。
7、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先看十位,哪位数大它就大。
如果十位相同,再看个位,哪位数大它就大。
(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8、当两个数量相差很大时可以用“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当两个数量相差不大时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来描述。
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1。
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1、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认识,能分辨出四种基本的图形。
2、学会观察,能在生活中找出基本的形状,会举例。
3、能区分出面和体的关系,体会“面在体上”。
4、能找出一组图形的规律。
5、能在复杂的图案中找出基本的图形。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2十几减4,得数是几加6,十几减3,得数是几加7,十几减2,得数是几加8,十几减1,得数是几加9。
一、应用题1、先选择与问题有关的信息来计算,多余信息直接舍掉;求一共多少?总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2、已知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3、解决多多少,少多少,相差多少的问题,用减法计算。
4、要列出算式,解答,并带上单位。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数的认识1.自然数:自然界中存在的数,从1开始往后依次增加。
2.数的读法与写法:掌握数的读法与写法,例如“一”、“二”、“三”等。
二、加法与减法1.加法的概念:掌握加法的基本概念,即两个或多个数的和。
2.加法的运算:掌握数的加法运算方法,包括竖式运算和横式运算。
3.减法的概念:掌握减法的基本概念,即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的差。
4.减法的运算:掌握数的减法运算方法,包括竖式运算和横式运算。
三、数的比较1.大小比较:掌握数的大小比较规则,比较数的大小关系,例如“大于”、“小于”、“等于”等。
2.数的顺序排列:掌握数的顺序排列规则,将一组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
四、数的拆分与组合1.数的拆分:掌握将一个数拆分为几个部分的方法,例如“5可以拆分为2和3”。
2.数的组合:掌握将几个数合并为一个数的方法,例如“2和3组合为5”。
五、数的计数与测量1.数的计数:按一定的次序逐个数出来。
2.数的测量:根据标准单位对物体的长、宽、高、重量等进行测量。
六、数的图形1.数的图形:认识常见的数学图形,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2.数的图形特征:认识不同图形的特征,例如圆的特征是没有棱和角,正方形的特征是四边相等且都是直角等。
以上就是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的主要内容。
在学习这些知识点时,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的学习,包括课堂讲解、示范演示、操作练习等。
同时,还要重视数学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
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具体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比如,在生活中有很多可以计数的事物,如家中有几只宠物、书包里有几本书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计数和对比,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拼图游戏、数学角色扮演等,通过游戏来巩固和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1第一单元准备课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值:两个物体一一对应时,其中一个有剩余,有剩余的多,没有剩余的少。
当比较两个物体的多少时,我们可以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根据你左手和右手的位置来确定左侧和右侧。
右手所在的一侧是右边,左手所在的一侧是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大全
1.数的认识:
-数的读法和写法
-数的大小比较
-数的排序
-0-100的数的认识
2.数字之间的关系:
-数的前一个和后一个数
-数的相邻数
-数的相等和不等
-数的加法和减法
3.数的加法:
-数的加法概念
-1-10的加法运算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加数和和数的关系
4.数的减法:
-数的减法概念
-1-10的减法运算
-减法的倒退法和比较法
-被减数和减数的关系
5.几何形状:
-二维图形的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三维图形的认识:立方体、球体和圆柱体
-图形的边和角的认识
6.图形的位置和方向:
-图形的位置:在左、右、上、下、中
-图形的方向:前、后、左、右
7.图形的辨认和组成:
-图形的组成:由边、角、面组成
-图形的分解和组合
8.长度的认识:
-长度的比较:长、短
-长度的测量:用手指、尺子等工具进行测量
9.重量的认识:
-重量的比较:重、轻
-重量的测量:用秤、天平等工具进行测量
10.时间的认识:
-一天的时间顺序:上午、下午、晚上
-时间的长短比较
以上是一年级数学知识点的大致内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孩子培养和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数学运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为了更好地学习数学,孩子还应通过多做一些练习题和实践,巩固和加深对数学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一二年级数学的知识点总结
一二年级数学的知识点总结一年级上册:1. 数一数:认识 1-10 以内的数字。
2. 比一比:比较长短、高矮、多少。
3. 位置:认识上下、前后、左右。
4. 1-5 的认识和加减法:理解数字的含义,学会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5. 认识图形: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简单几何体。
6. 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掌握 6-10 的数字概念和相应的加减法。
7. 11-20 各数的认识:认识 11-20 这些数字,理解数位的概念。
8. 认识钟表:认识整时。
一年级下册:1. 位置: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熟练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 图形的拼组:通过拼组活动,认识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4. 100 以内数的认识:认识 100 以内的数字,包括数的组成、数位顺序等。
5. 认识人民币: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和简单计算。
6.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二年级上册:1. 长度单位:认识厘米和米,学会测量物体的长度。
2.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包括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3. 角的初步认识:认识角的特征,会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
4. 乘法的初步认识: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乘法算式的读写。
5. 观察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
6. 表内乘法(一)和(二):熟练背诵乘法口诀,运用乘法解决问题。
二年级下册:1. 数据收集整理:学会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方法。
2. 表内除法(一)和(二):掌握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3. 图形的运动(一):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和旋转现象。
4. 混合运算:掌握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顺序。
5. 有余数的除法: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6. 万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万以内的数字,掌握读数、写数、数的组成等。
7. 克和千克: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
8. 数学广角——推理:学会简单的逻辑推理。
一年级必备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必备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是小学数学学习的起点,学生们在这个阶段主要学习基本的数学概念和简单的运算。
以下是一年级必备数学知识点的总结:
1. 数的认知
在一年级,学生开始认识和理解整数,学会快速认读0-30的数字,掌握0-20的认读。
2. 数的比较
学生可以初步掌握数字的大小比较,学会使用“大于”和“小于”符号来比较数字的大小。
3. 数的组成
学生可以学会将一个数分解成几个数的和,例如:6=4+2。
4. 加法和减法
学生开始学习简单的加法和减法,例如,1+1=2,2-1=1等。
5. 数量的认知
学生学会认识并描述一定范围内的物体的数量,能够用数字或者简单的数量词来表述。
6. 长度、重量和容积的认知
学生开始学习认识和描述物体的长度、重量和容积,能够按照大小或排序来比较物体的大小。
7. 形状的认知
学生能够认识和描述各种简单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立方体、圆柱体等。
8. 数学游戏
通过各种数学游戏,学生可以更加快乐地学习数学,锻炼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9. 数学实践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培养数学意识,如购物时的结账,生活中的分工、分享等,培养数学应
用能力。
以上是一年级必备数学知识点的总结,老师和家长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学
习内容,以便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同时,应该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际运用能力。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一、数的认识1. 数字书写:学会书写0-100的数字。
2. 数字比较:能够比较20以内的数的大小。
3. 数的顺序:理解数的顺序,知道前后数的关系。
4. 数的组成:了解100以内数的个位和十位的概念。
二、基本运算1. 加法:掌握20以内的加法运算。
- 进位加法:理解并能够计算涉及进位的加法。
2. 减法:掌握20以内的减法运算。
- 退位减法:理解并能够计算涉及退位的减法。
3. 简单应用题:解决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简单加减问题。
三、几何图形1. 基本图形认识:识别并命名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
2. 几何图形的属性:了解图形的边、角等基本属性。
3. 图形的组合与分割:理解图形可以通过组合或分割形成新的图形。
四、时间和金钱1. 时间概念:学会识别时钟上的整点和半点。
2. 时间的计算:能够进行简单的时间加减计算。
3. 认识钱币:识别不同面额的硬币和纸币。
4. 简单的货币计算:进行简单的货币加减计算。
五、测量与数据1. 长度的测量: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2. 重量的初步认识: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物体的轻重。
3.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通过简单的数据收集活动,学会整理和呈现数据。
六、解决问题1. 问题解决策略:学习使用图画、表格等工具帮助解决问题。
2. 日常生活问题:解决与购物、时间管理等相关的实际问题。
七、数学思维1. 逻辑思维:通过数学活动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 分类与排序:学会对物品进行分类和排序。
3. 模式识别:识别并创造简单的数字和图形模式。
八、数学游戏与活动1. 数学游戏:参与各种数学游戏,提高数学兴趣。
2. 团队合作: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3. 创造性思考: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发挥创造性。
九、家庭作业与练习1. 定期作业:完成老师布置的数学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自我检测:通过练习题和测试,自我检测学习效果。
3. 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数学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4篇)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知识点概括总结1.位置:所在或所占的地方,有上下、前后、左右之分。
2.上:位置方位名词,例如:汽车在马路的上面。
3.下:位置方位名词,例如:船在桥的下面。
4.前:位置方位名词。
例如:张三在李四的前排,那么可以说张三在李四的前面。
5.后:位置方位名词。
例如:李四在张三的后排,那么可以说李四在张三的后面。
7.退位减:减法运算中必须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
8.20以内的退位减法:20以内的数字之间的退位减法。
例如:12-9=3.9.图形的拼组:一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简介:认识图形一、图形可分为(1)平面图形;(2)立体图形1.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2.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二、图形的拼组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2.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3.两个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
(两个特殊的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4个长方体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生活中的数1、数数的方法有:一个一个的数,1,2,3,4,5,6,7,8,9,10,……两个两个的数,1,3,5,7,9,,11,13,15,17,19…或2,4,6,8,10,12,14,16,18,20…五个五个的数,5,10,15,20,25,30,35,40……十个十个的数,10,20,30,40,50,60,70,……2、数位、基数、序数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三位是百位。
从右往左的数位名称:个位、十位、百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数位:数中各个数字所占的特定位置,例如:个位、十位、百位基数:表示物体的个数,例如:8个苹果序数:表示某一元素在序列中的位置,例如:第1个3、两位数的理解一个两位数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研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同学们不断的研究和努力。
下面给大家提供了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所学的知识。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总结(新人教版)第一单元准备课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1、认识上、下理解“上”和“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来理解:“上”是指高处的物体,“下”是指低处的物体。
2.见面前后。
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知左右。
根据你左手和右手的位置来确定左侧和右侧。
右手边是右,左手边是左。
重要: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外,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对1-5和加减法的理解一、1--5的认识1、1—5每个数字的含义:每个数字可以代表不同物体的数量。
几个对象由几个。
2、1—5各数的数序从后面数:1,2,3,4,5。
从后往前数:5、4、3、2、1.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在填写“”或“”时,开口为大数,尖角为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指的是物体的数量,而“哪个数”指的只是其中的一个。
四、分与合数的构成:一个数(1除外)分为几个和几个。
先把这个数分成一和几,再依次分成几和一。
例如,5由1和4、2和3、3和2、4和1组成。
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五、加法1、加法的含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2、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数的组成等方法。
其中用数的组成计算是最常用的方法。
六、减法1.减法的含义:从总数中去掉(减去)一部分,找出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出来。
2、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倒着数、数的分成、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
七,1、的意义: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表示起点。
2、阅读方法:阅读:零3、的写法:写时,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并且要写圆滑,不能有棱角。
4.加法和减法:任意数相加得到这个数,任意数相减得到这个数。
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
如:0+8=8 9-0=9 4-4=0第四单元认识图形1、长方体的特征: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有大有小。
如图:2、正方体的特征:四四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的大小一样。
如图:3、圆柱的特征: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上下两个圆面大小一样。
放在桌子上能滚动。
立在桌子上不能滚动。
如图:4、球的特征:圆圆的,很光滑,它的表面是曲面。
放在桌子上能向任意方向滚动。
5、立体图形的拼摆:用长方体或正方体能拼组出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在拼好的立体图形中,有一些部位从一个角度是看不到的,要从多个角度去观察。
用小圆柱可以拼成更大的圆柱。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一、6—10的认识: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6—10各数来表示。
数数时,从前往后数也就是从小往大数。
2、10以内数的顺序:(1)从前往后数:、1、2、3、4、5、6、7、8、9、10。
(2)从后往前数:10、9、8、7、6、5、4、3、2、1、。
3、比较大小:按照数的顺序,后面的数总是比前面的数大。
4、序数含义:用来表示物体的次序,即第几个。
5、数的组成:一个数(0、1除外)可以由两个比它小的数组成。
如:10由9和1组成。
记忆数的组成时,可由一组数想到调换位置的另一组。
二、6—10的加减法1、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
2、一图四式:根据一副图的思考角度不同,可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3、“大括号”下面有问号是求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
“大括号”上面的一侧有问号是求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三、连加连减1、连加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
2、连减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数减去第三个数。
四、加减混合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计算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用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减(或相加)。
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1—20各数来表示。
2、数的顺序:11—20各数的顺序是:11、12、13、14、15、16、17、18、19、20、3、比较大小:可以根据数的顺序比较,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大,或者利用数的组成进行比较。
4、11—20各数的组成: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0由2个十组成的。
如:1个十和5个一组成15。
5、数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6、11—20各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
20的读法,20读作:二十。
7、写数:写数时,对照数位写,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就在十位上写2.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占位。
8、十加几、十几加几与相应的减法(1)、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十,十几减十得几。
如:10+5=15 17-7=10 18-10=8(2)、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时,可以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也可以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再加整十数。
(3)、加减法的各部分名称:在加法算式中,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和。
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差。
9、解决问题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可以用数数法,也可以用画图法。
还可以用计算法(用大数减小数再减1的方法来计算)。
第七单元认识钟表1、认识钟面xx面:xx面上有12个数,有时针和分针。
分针:xx面上又细又长的指针叫分针。
时针:xx面上又粗又短的指针叫时针。
2、钟表的种类:日常生活中的钟表一般分两种,一种:挂钟,钟面上有12个数,分针和时针。
另一种:电子表,表面上有两个点“:”,“:”的左边和右边都有数。
3、认识整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电子表上,“:”的右边是“00”时表示整时,“:”的左边是几就是几时。
4、整时的写法:整时的写法有两种:写成几时或电子表数字的形式。
如:8时或8:00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1、9加几计算方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凑十法”等方法进行计算,其中“凑十法”比较简便。
利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时,把9凑成10需要1,就把较小数拆成1和几,10加几就得十几。
2、8、7、6加几的计算方法:(1)点数;(2)接着数;(3)凑十法。
可以“拆大数、凑小数”,也可以“拆小数、凑大数”。
3、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1)“拆大数、凑小数”。
(2)“拆小数、凑大数”。
4、解决问题(1)解决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从而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
(2)求总数的实际问题,用加法计算。
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重点一:认识图形(二)一、图形可分为(1)平面图形;(2)立体图形1.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2.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二、图形的拼组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2.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3.两个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
(两个特殊的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4个长方体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
重点二:分类与整理分类的方法:一般是(1)按形状;(2)按颜色;(3)按用途;(4)按种类。
在分类的同时,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重点三:认识人民币1.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2.人民币各单位之间的换算:1元=10角;10角=1元;1角=10分;10分=1角;10角=100分;1元=100分。
3.主要题型:填合适的单位。
(注意和生活实际联系)计算:元+元角+角满10角记得换成1元元-元角-角“角”不够减向“元”借1元当10角再计算如:(1)2元8角+6角=2元14角=3元4角(2)65元-3元7角=64元10角-3元7角=61元3角4.解决问题:列式时用:“几元几角+几元几角”的形式来表示,不用小数形式列式。
5.换钱:1xx10元可以换5xx2元。
1张100元可以换5张20元。
1张100元可以换2张50元。
1xx50元可以换10xx5元。
重点四:100以内数的认识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读数、写数的方法: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
2.单数:个位上是1,3,5,7,9的自然数。
3.双数:个位上是0,2,4,6,8的自然数(0除外)。
4.整十数:个位上是的自然数(0除外)。
5.5个十,5个一,组成起来是55。
(十位上的5表示5个十,个位上的5表示5个一。
)读作:五十五(写语文汉字)写作:55(写数学字)6.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一、十、百是计数单位。
要写汉字)数的组成:(注意不同的问法)例:68是由6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68是由8个一和6个十组成的68里面有(6)个十和(8)个一,有(68)个一。
68十位上的数是6,表示6个十(写汉字),个位上的数是8,表示8个一(写汉字)。
7.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先看十位,哪位数大它就大。
如果十位相同,再看个位,哪位数大它就大。
(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8.当两个数量相差很大时可以用“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当两个数量相差不大时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来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