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本次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请把选择题的答案写在下面的表格里。

其他各题请在每小题给出的位置答题!一、积累与运用(共34 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少年正是读书时。

”学校拟开展一系列以阅读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加。

下面是晓峰同学在主题班会上的发言稿,请你仔细阅读,完成1-9小题。

阅读,是视野的远行,我们能欣赏到多姿多彩....的风景。

翻开书本,我们能读出旁观者眼中“()”的劳伦兹,前仆后继....,追求真理;我们能读出世人眼中纯粹的白求恩, ( ),无私奉献;我们能读出因世界变得()的海伦•凯勒( )新的一天来到……阅读,是智慧的远行,你能收获到智者的启迪。

史铁生告诉我们要坚韧乐观,诸葛亮劝诫我们要修身养性....,植树的牧羊人教育我们要慷慨无私....…… 他们之所以被历史铭记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绽放出了独特的生命光彩。

我们能从阅读中感受到文字的力量。

同时,阅读要有合适的方法。

甲 。

我们读《西游记》这样的长篇古典小说,适合“精读”和“跳读”并用。

阅读,将为我们赢取一笔丰厚的财富。

同学们,读书吧!与书籍为友,与经典同行,与名家对话,让书香飘逸!1.请用楷体将下列文字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2分)与名家对话,让书香飘逸!2.依次填入文段括号内的词语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怪诞不经d àng 满腔热情 花团锦簇ch ù 期盼B.怪诞不经d àn 满腔热忱 花团锦簇c ù 企盼C. 怪诞不经d àn 满腔热情 花团锦簇ch ù 期盼D. 怪诞不经d àng 满腔热忱 花团锦簇c ù 企盼3.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A. 多姿多彩B. 前仆后继C. 修身养性D.慷慨无私4.文段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在下面横线上。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1)吾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术乎?
(2)非耕难,乃子之术误矣!
15. 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发?请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五、现代文阅读(23分)
(一)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野菊花
①野菊花!野菊花开在山野里.
②有谁见过这般豪放壮烈的花云?有谁闻过这么沉郁凝重的药香?那样泼泼辣辣地开.一簇一簇,一滩一滩,一坡一坡,灿烂辉煌!
二、(12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7.诗文名句积累.
(1)《论语》中孔子认为正确的学习方法应该是学与思结合,原句是“________,________”.
(2)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3)________,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4)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自从有了书籍,就有了读书方法.梁启超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抄录或笔记,这种______________的办法笨是笨极了,真正做学问的人却总也高不了;陈寅恪读书,习惯将自己的考证、注释、心得写在书眉上,这种___________的方法使他成为“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胡适主张“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种_________ 的读书方法同时适用于科学与人文学科;朱自清则主张______________,特别推崇姚鼐的“放声疾读,久之自悟”.
⑤多少墨客骚人吟咏酬唱,把菊魂菊意唱彻历朝历代;唱的大多是庭院、公园、花盆里的名菊.比起野菊花来,这些被驯化、供玩赏的同类,不免沾染着脂粉气、奶油味,显得矫饰和做作.宁愿入汤入药、成渣成泥,决不任人摆布、供人亵玩——这就是野菊花!
⑥野菊花自有野菊花不惑无悔的性格和气质.
⑦她不禁锢自己.有花就尽情地开,有香就尽情地放.这一朵迟迟不肯谢去,那一朵挣出半个脸来就开了,从茎顶,从肋下,一下子冒出那么多花骨朵,仿佛一夜之间被风雨唤醒,就一齐把眼睁开,睁得又圆又亮,再也不想闭去.白天盯住太阳,夜晚盯住星星月亮.那份野性,连日月星辰也只能轮番伺候.她把她金子般的本色毫不掩饰地宣泄成河成瀑,从发散的浓香里谛听到广东音乐《金蛇狂舞》的活跃、琵琶古曲《十面埋伏》的壮烈……

部编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学情评估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学情评估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学情评估一、积累与运用(15分)文章之美,蕴于情,凝于意。

七年级(1)班准备在学期结束之时开展“语文品读”交流会,请你参与。

【美段摘抄】小语摘抄了下面的优美语段,请你阅读并完成1—5题。

(8分)下雪了。

雪降落在松坊村了。

雪降落在松坊溪上了。

像①柳xù__________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溪中的大溪石和小溪石上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岸。

远山披着白雪。

石桥披着白雪。

溪石披着白雪。

从石桥上走过时,我听见溪水正在②淙淙__________地流着。

我看见溪中映照着远山的雪影,映照着石桥和溪石的雪影。

我看见溪水中有一个发亮的白雪。

1.给选文①处横线上填汉字,②处横线上填加点字的拼音。

(2分)①柳xù____________ ②淙淙____________2.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

(填序号)(2分)3.选文中□处应填的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1分)A., B.; ; C.。

 。

D., 。

4.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

(1分)5.下列关于各项词性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覆盖”“飞舞”都是动词 B.“芦花”“绒毛”都是名词C.“大”“小”“白”都是形容词D.“一般”“几只”都是数量词【诗文随笔】6.小林同学拿出了自己的古诗文随笔记录和大家分享,请帮他将空缺的部分补全。

(7分)心中有情,万物皆有情。

思念友人,明月也来深切关心,“,”(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珍惜时间,流水也充满生活哲理,“,”(《〈论语〉十二章》);渴望和平,菊花也不负秋阳,竞相绽放,“,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羁旅漂泊,黄昏也令人愁肠百结,“,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追求自由,山水也变得桀骜不驯,“,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初一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初一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初一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注意:1.本试题由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密封线内的项目写清楚。

所有答案都必须涂、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3.用黑色钢笔或中性笔作答。

第一部分书法展示(5分)一、(5分)1.下面文段出自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请用正楷字体正确、美观地书写在横线上。

要求笔画规范,结构匀称,大小协调,行款整齐。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段落格式正确,标点规范,所有字结构匀称,笔画规范,大小合适,行款整齐,清楚工整无涂改。

【解析】本题考查书写汉字的能力。

要求:(1)不写错字、别字、形似字;(2)用正楷字书写,要工整美观;(3)汉字的笔画顺序要清楚,书写要规范;(4)不写繁体字。

本题中,注意“峰”“壁”“流”“俱”“颓”“竞”要书写规范正确。

第二部分积累与运用(28分)二、(12分,每小题2分)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匍匐.(fú)蹒.跚(pán)畏罪潜.逃(qiǎn)披荆斩棘.(jí)B. 水渠.(qú)酬.劳(chóu)狼奔豕.突(shǐ)兴趣盎.然(àng)C. 煞.白(shà)调侃.(kān)卒.章显志(zú)桀骜.不驯(ào)D. 纯粹.(cuì)御聘.(pìn)见异思迁.(qiān)扣人心弦.(xuán)【答案】B【解析】A.潜(qiǎn)—(qián)。

C.侃(kān)—(kǎn)。

D.弦(xuán)—(xián)。

故选B。

3.下列各项中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原委吝啬刨根问底道听途说B. 云宵烂漫漠不关心当仁不让C. 慷慨倜傥意味深长力不遐供D. 鉴赏题纲真知灼见诲人不倦【答案】A【解析】B.云宵—云霄。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1.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学校、班级、考试号、姓名按要求填在密封线的空格内。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蹒跚(p d n)A、应和(h P)坍塌(d d n)嗔怪(di d n)B、攲斜(q l)哺乳(b U)荫蔽(y i n)抟土(tu a n)C、莅临(l i)庇护(p i)怂恿(s o ng)称职(ch e ng)D、秕谷(b i)褴褛(l&u)惩戒(ch e ng)感喟(w P i)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翻来复去大相径庭提心掉胆争先恐B 、煞有介事人声顶沸怪诞不经喜出忘外C 、精益求精犹豫不决迫不急待兴高彩烈D拈轻怕重见异思迁刨根问底众目睽睽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小张今天下午居然收到了哥哥寄给他的足球票,真叫他喜出望外。

B.在大家的眼里,他已经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人了。

C.他俩师从一人,所以两幅画的风格大相径庭。

D.每个人都可以在这组美不胜收的收藏中找到适合自己风格的照片。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很少有行路人,除了我当前的两个:一个挟着蓝花布的破棉袄,一个拿了席子跟扫帚。

B.“咳!”我吃惊地喊道。

“这是怎么回事?”C.“不识来年梦,如何只近山。

”一次无意中读到石涛这两句诗,久久未能去怀。

D.《风雨中忆萧红》写得跌宕起伏、情真意切,字字句句叩击着读者的心弦。

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被誉为“最美司机”的吴斌,几十年如一日服务乘客,任劳任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顶着肋骨被撞断和肝脏破裂的剧痛,停稳汽车,保障了乘客的安全。

B. 她小心翼翼地撕开信封,将里面的紫色信笺拿出来,认真地读着每一个字。

C. 他俩表演的双簧真是太有趣了,连一向严肃的林老师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人教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说明:1.本试卷共6页,满分120分。

2.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填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1~4题23分)1.根据提示或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每空1分,共7分)(1)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2)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3)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 ,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5) 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的“,”两句描摹长江下游潮涨江阔,波涛滚滚,诗人扬帆东下的壮观,气概豪迈。

(6)在《论语》中孔子把“”看作天上的浮云。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5分)【甲】有一天,他的京城来了两个骗子,自称是织工,说能织出人间最美丽的布。

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yú chǔn)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

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乙】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

“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

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

皇帝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并授予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xūn zhāng)(1)给【甲】【乙】两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2分)①称职..②附和..(2)根据【甲】【乙】两段文字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①(yú chǔn) ②(xūn zhāng)(3)结合【乙】文中括号里的内容提示,写出相应的成语。

(1分)成语:3.下列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4分)①春节来临,同学们都在努力地复习,迎接期末考试的到来。

修改意见:②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

修改意见:4.下列叙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寓言一般比较短小,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拖沓(dá)妥帖(tiē)商酌(zhuó)B. 契约(qì)累赘(léi)躬行(gōng)C. 监督(dū)安分(fēn)达观(dá)D. 譬如(bì)循环(xún)朦胧(méng)2.下列词语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 帷幕潮汐雾霭花香鸟语B. 悬殊致密凋零偷偷摸摸C. 萌发踪迹追溯草长莺飞D. 邀请希疏次弟周而复始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我们说话、办事, 都要实实在在, 要规划, 不能故弄玄虚。

B. 体育健儿个个精神抖擞, 斗志昂扬。

C.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实现可持续发展。

D.一大树盛开的槐花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 惹得蜜蜂们呼朋引伴, 往来穿梭, 要酿出最香甜的蜜来。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培训, 大家懂得了责任重于泰山的道理, 受益匪浅。

B. 为了杜绝不出安全隐患, 当地政府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

C.小勇说他被骗的原因是由于轻信骗子, 错输验证码造成的。

D.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 以便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5.选出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好像日本看护妇。

B.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 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

C.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 这儿准保暖和。

”D. 溪流吟着一首小诗。

6.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①从而使“痛苦指数”下降, “幸福指数”上升②这种条理性和有序性正是内心满足感的主要来源③守时让一切都变得有条理起来, 使生活有序起来④而守时可以减缓甚至消除因时间不确定带来的焦虑⑤现代人普遍患有“时间焦虑症”A. ②③⑤④①B. ③②⑤④①C. ③②①⑤④D. ③⑤②④①7、默写填空。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一、积累与运用。

(27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酝酿.(niàng)黄晕.(yùn)分歧.(qí)一哄而散(hōng)B.看.护(kān)水藻.(zǎo)贮.蓄(chǔ)澄.清事实(chéng)C.唱和.(hè)憔悴..(qiáo cuì)匿.(nì)笑证据确凿.(záo )D.踉跄..(liàng qiàng)一霎.时(chà)收敛.(liǎn)搓.捻(cuō)2、请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A 朗润小心翼翼各得其所混为一谈B 瘫痪彩棱镜煞有解事油然而生C 点缀饥肠漉漉众目睽睽人迹罕至D 荫蔽挖墙角恍然大悟洗耳恭听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整整花了十年心血,左思终于完成了《三都赋》.②陆机听了不禁嘲笑左思自不师恩力,说即使费力写成,也一定毫无价值。

③西晋文学家左思受张衡《两京赋》的启发,决定撰写《三都赋》。

④左思用行动证明:成功来自于认益智目标,持之以恒。

⑤左思毫不气馁,他广泛查了解,大量是收集资料,然后专心致志,奋力写作,反复修改。

A.③②⑤①④B.④③⑤②①C.③①②⑤④D.②③⑤①④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B.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独立思考、互相合作、积极探究。

C.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

D.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政教处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5、古诗文默写。

(8分)(1) 水何澹澹,。

(《观沧海》)(2),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3)、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4)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想象与友人团聚,秉烛夜谈的句子是:“,”。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3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3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一)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字注音。

在第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跟着朱自清【丙】在春的繁花..嘹亮地..nèn()叶中,听牛背上牧童的短笛歌唱【甲】我们在老舍的温情叙述中,【丁】给蓝天镶上银边的雪后山景..,【丁】水藻中终年zhù()蓄的绿意;我们在刘湛秋的笔下走过雨的四季,热烈..而粗【乙】guǎng()静mì()而深情。

我们还将继续感受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2.字词积累——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和我在一起的五个男孩子已经厌倦了玩弹珠,以及用透镜在干树叶上烧洞的游戏,正在寻觅..其他好玩的事。

(2)我往下看,感到阵阵晕眩..;一股无名的力量好像正在逼迫我掉下去。

(3)我听见有人在哭泣、shēn yín;我想知道那是谁,最后才意识到那就是我。

(4)周围一片寂静,我趴在岩石上,神情huǎnɡ hū,害怕和疲劳已经让我麻木。

3.古诗文填空。

中国的文学传统从整体而言是一个抒情传统,怀乡则情溢于景,“⑴,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观海则意溢于海,“水何澹澹,⑴”。

情有时直白,“遥怜故园菊,⑴”;有时含蓄,“乡书何处达?⑴”。

友情依依,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月传情:“⑴,”;时移世易,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中借落花慨叹:“⑴,”乡愁难遣,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中望乡关而愁:“⑴,”。

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直接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老体弱,但仍想守卫边疆,报效祖国的心愿的诗句是:,。

5.用课文《诫子书》原句填空。

①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

②《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③《诫子书》中能表现“躁”的危害的句子是:。

6.仿照画浪纹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句。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根据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编写)(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酝酿.(liànɡ) 窠.巢(kē) 惩.戒(chéng) 发髻.(jì)B.水藻.(zǎo) 看.护(kàn) 花苞.(bāo) 棱.镜(lén) C.静谧.(mì) 高邈.(miǎo) 莅.临(lì) 吝啬.(sè) D.珊.瑚(shuān) 风筝.(zhēng) 咄.咄(duō) 菜畦.(qí)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他上课经常早退,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B.他心思缜密,做事总是瞻前顾后....,从未出过纰漏。

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科学工作者们在会上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B.史铁生双腿瘫痪后,脾气开始变得暴怒无常,他的母亲十分担忧。

C.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

D.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大约五十多岁了。

4.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文段中的空缺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一首删改在夜空里的歌谣②沙漠中的一泓清泉③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④一片冬日的阳光爱心是,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C.④③②①D.④①②③5.名著阅读(4分)(1)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塑造“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2分)A.形象好看B.活泼诙谐C.能勾摄恶人魂魄 D.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2)《西游记》中唐僧在枯松涧火云洞落难,徒弟 (填人物)最终请来观音菩萨降伏了红孩儿。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1)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xuàn耀___________②一lǚ书香______
(2)对语段中加点词语的词性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块工作各广阔
A.数词名词代词形容词
B.量词动词名词名词
C.名词名词代词形容词
D.量词名词代词形容词
5.文学兴趣小组开展了《西游记》读书交流会,悦悦向张老师请教相关问题.请你根据语境,将他们的对话补充完整.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亳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2. 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按“总-分-总”的结构,先概括事迹,再阐述精神内涵,最后号召大家学习.
B. 文章第2段运用三个双重否定句,突出强调了白求恩同志的精神感人至深.
C. 第3段中加点词“这”是指示代词,所指代的内容是“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D. 文末运用排比,既强调了学习白求恩的意义,也是对白求恩同志的高度赞扬.
看看它们如何与风共舞吧!乍一看,我们这些可怜的人会觉得是暴风雨在玩弄寒鸦,就像猫玩弄老鼠一样.不一会儿你就惊讶地发现,恰恰是暴风雨扮演了老鼠的角色,而寒鸦左右着暴风雨,就像猫在戏耍着它的猎物.寒鸦会稍稍让着暴风雨,但不会让太多,寒鸦故意让狂风把自己抛到天上去,抛到似乎要坠落时,寒鸦随意地挥一下翅膀,就转过身来,瞬间又把翅膀打开,开始逆着风俯冲(加速度比坠落的石头还要大)一路坠落.翅膀稍稍一展,它们又恢复了正常的姿势,接着它们收紧翅膀,像脱弦的利箭般射向来势汹汹的大风,一下子向西飞出了几百米.这些动作毫不费力,如儿戏一般,好像在故意气那蠢笨的狂风:“你休想把我吹到东边去.”无形的风魔肯定对寒鸦花了大力气,风速超过每小时120公里,而寒鸦的应对只不过是懒洋洋地扇动几下黑色的翅膀.寒鸦驾驭了大自然的力量,生物在对决非生物的无情蛮力中大获全胜!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一)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贮蓄(zhù)嗔怪(zhēn)搓捻(cuō)杞人忧天(qǐ)B.蜷伏(quán)倜傥(tì)酝酿(yùn)咄咄逼人(duō)C.狭隘(ài)笃志(dū)菡萏(dàn)莽莽榛榛(zhēn)D.莅临(lì)坍塌(tān)恍惚(huǎng)人声鼎沸(dǐn)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废弃的工厂,锈迹斑斑,长满了荒草,昔日繁华之处成了人迹罕至....之所。

B.周末休闲日,爸爸想去看电影,妈妈想逛街,最后我劝说他们陪我去游乐园,我们一家玩得很开心,真是各得其所....。

C.爸爸一把揪住我的衣领,咄咄逼人....地质问我为什么做这种事。

D.我的生日会,她的到来让我喜出望外....。

3.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古人云,开卷有益。

是啊,读书使人更加美好。

书不是航标,____①____。

书不是胭脂,____②____。

书不是棍棒,却会使人意志坚强。

书不是羽毛,____③____。

书不是万能的,却会使人千变万化。

A.①却会使人明确方向②却会使人自由飞翔③却会使人心颜常驻B.①却会使人自由飞翔②却会使人明确方向③却会使人心颜常驻C.①却会使人心颜常驻②却会使人自由飞翔③却会使人明确方向D.①却会使人明确方向②却会使人心颜常驻③却会使人自由飞翔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要以英雄人物为榜样,坚定“跟党走、听党话”的决心。

(将“跟党走、听党话”调整为“听党话、跟党走”)B.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成为爆款,原因是挖掘出了典籍里蕴含的思想精华,并让它穿透历史时空,与当下观众形成精神上的共振造成的。

(删去“形成”改为“产生”)C.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真实任务情境卷亲爱的同学们,读书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启迪思维,还可以塑造良好的精神气质。

让我们一起开启“少年正是读书时”读书交流活动吧!经典诵读(26分)1.请你用本学期积累的经典古诗文,完善下面的开场白,拉开本次活动的帷幕。

(8分)甲:同学们,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乙:徜徉其间,我们可以领略不一样的风景。

马致远用“①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描绘出客路他乡的深秋晚景;李益用“回乐烽前沙似雪,②__________________”勾勒出大漠边城的苍茫夜色。

甲:漫步其间,我们可以感受饱满的真情。

“③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李白对友人深深的牵挂;“何当共剪西窗烛,⑤______________”是李商隐对亲人浓浓的思念;“僵卧孤村不自哀,⑥__________________”是陆游御敌报国的壮志。

乙:浸润其间,我们可以汲取思想的精华。

在孔子的“⑦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中明白学习与思考的紧密关系;在刘禹锡的“晴空一鹤排云上,⑧__________________”中体会愈挫愈勇的豪迈乐观。

齐:青春多姿彩,读书趁年华。

现在,让我们品读下面两篇文言文,一起走进“诵读经典·遇见美好”读书交流活动。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节选自《〈论语〉十二章》)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读书明志】2.小宇在交流中用一幅书法作品表达了自己的共读感悟。

请你赏读这幅书法作品,将其内容用楷体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含参考答案

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含参考答案

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含参考答案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贮蓄(zhù)称职(chèn)狡黠(xiá)陛下(bì)B. 匿笑(nì)迸溅(bèng)伶仃(lín)炫耀(xuàn)C. 援助(yuán)猝然(cù)尴尬(gǎ)嬉戏(xī)D. 吆喝(yāo)诀别(jüé)扒窃(pá)头衔(xián)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饥肠辘辘花团锦簇恍然大悟截然不同B. 人声顶沸煞有介事顷盆大雨若无其事C. 众目睽睽悔恨莫及浑为一谈人迹罕致D. 废寝忘食感概万分全神惯注疲倦不堪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如果我们对身边的丑闻总是抱有一种安之若素的态度, 那么幼儿园虐童事件就不可能让我们真正痛心和思考。

B. 最近, 一些奇葩的名字引发广泛争议。

有人给孩子起名“王者荣耀”, 无独有偶, 济南一对夫妇给孩子起名“北雁云依”, 被拒绝落户。

C.电影《芳华》上映后, 许多参加过自卫反击战的老兵认为电影所反映的部队文工团生活以及一些战争场面都与真实的情况大相径庭。

D.世界那么大, 我们想出去走走。

可是去哪儿省钱又好玩?去哪儿舒适又安全?这些问题, 大家讨论了好久, 莫衷一是。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培训, 大家懂得了责任重于泰山的道理, 受益匪浅。

B. 为了杜绝不出安全隐患, 当地政府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

C.小勇说他被骗的原因是由于轻信骗子, 错输验证码造成的。

D.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 以便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的一项是( )A.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B.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 高兴起来了, 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唱出宛转的曲子, 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回忆《朝花夕拾》的内容,下列人物不是出自这部散文集的是()A.长妈妈B.藤野先生C.闰土D.范爱农二、基础知识综合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可以消除烦恼郁闷,让心灵愉悦平和。

对我而言,读书可以挣脱现实的重重束缚,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宛如冬天在温暖的火炉前烤火,所有的牢骚、忧愁、愤怒都会像衣服上的湿气一样被烤得烟消云散。

读《诗经》,让心灵在纯真无邪的原野上奔滕;读《庄子》,任自己的灵魂尽情“逍遥游”;读清新隽永的散文,如mù春风饮清泉般畅快……可以说,读到了一本早就想读的书,就像遇见了一位仰慕已久的朋友。

2.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驱.散(_____)如mù(_____)春风3.文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

4.“纯真无邪”中“邪”的意思是()A.不正当B.不正常C.中医指引起疾病的环境因素D.迷信的人指鬼神给予的灾祸5.此文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三、情景默写6.古诗文默写(1)_________,不亦说乎?《论语》)(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3)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给人乐观向上的力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4)唐代刘禹锡《秋词》(其一)中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赞颂秋天美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絮叼(xù)淡雅荫蔽(yīn)各得其所B. 憔悴(qiáo)分歧诀别(jué)喜出望外C. 匿笑(ruò)烂慢一霎(shà)泼泼洒洒D. 徘徊(pái)祷告沐浴(ɡǔ)翻来复去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馈赠束缚诡计多端咄咄怪事B. 嘹亮吓唬扼腕叹息莺歌燕舞C. 浏览巍峨怒不可遏失魂落魄D. 贿赂木筏十拿九稳篷头垢面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天又吃蛋炒饭,小胖用筷子在碗里翻来覆去,一脸不快。

B. 爸爸涨工资了,妈妈喜出望外地说:“咱老百姓,今儿个真高兴!真高兴!”C. 导游把我们分成两组,爬山的爬山,玩水的玩水,大家各得其所。

D. 我们班的张伟是个名副其实的“书虫”,吃饭时他都抱着书在看。

4.下列各句中, 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在“一带一路”的推进过程中, 中国将同哈萨克斯坦一道圆梦、筑梦、追梦。

B. 通过哈桑的誓言“为你, 千千万万遍”, 使我懂得了朋友间友谊的珍贵。

C.航天员举着国旗, 通过摄像机镜头送出了节日的问候。

D.共享单车具有快捷、方便、灵活, 已成为广大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

5.下列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A. 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B. 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C. 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D. 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6.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这种把物当作人来写, 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的修辞手法, 就是比拟的一种, 我们称之为拟人。

②在一些作品中, 小鸟会说话, 鱼儿会跳舞, 小溪也能唱起欢乐的歌……③还有一种比拟, 把人当作物来写, 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 我们称之为拟物。

【三套打包】北京第二中学分校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三套打包】北京第二中学分校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书写(3 分)语 文 试 题 卷 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

一、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4 分)1. 给加点的汉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 分)时间在慢慢地过去,影子在慢慢拉长。

太阳已经没在西边低矮.(▲)下,夜2. 古诗文名句默写。

(10 分) (1) ▲ ,不亦君子乎? (《<论语>十二章》) (2) ▲ ,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3)回乐烽前沙似雪, ▲ 。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君问归期未有期, ▲ 。

(李商隐《夜雨寄北》) (5)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直接抒发诗人思乡怀亲的情感的两句诗是: ▲ ? ▲ 。

(6)《<论语>十二章》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 , ▲ 。

(7)刘禹锡的《秋词(其一)》中“ ▲ , ▲ ”这两句诗是诗人爱秋的“证据”。

3. 解释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6 分) (1)撒盐空中.(▲ (2)为人(3)好之者.之者 (▲) (4)非宁静.远 (▲) (.担持刀 (▲) (.其家穿井 (▲) 4. 名著阅读。

(4 分) (1)假如她看见我们吃冰,一定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

我记着,看谁吃的多。

” 上面这段话选自《朝花夕拾》中的《 ▲ 》,文中的她指的是 ▲ 。

(2 分) (2)孙悟空在取经途中有几次回花果山?回花果山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 分) 二、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 5~8 题。

(12 分) 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 (1)我家住在北达科他州莫特市的一个草原小镇上,爸爸在那里开了个小商店,我们称之 为“我们自己的五金家具店”,我们七个孩子从小就在店里帮忙。

开始,我们只是做些诸如打扫卫生、把货物摆到货架上以及包裹材料之类的零活,后来我们就开始接待顾客了。

在我们工作和观察别人工作的时候,我们逐渐了解到这项工作的意义不仅仅是生存和销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附答案一、(10分,每小题2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闷.(mēn)热抖擞.(sǒu) 虐.(nuè)杀盘虬.(qiú)卧龙B.蹂躏.(nìn) 贮.(zhù)蓄绽.(zhàn)开慧心未泯.(mǐn)C.梦寐.(mèi) 清洌.(liè) 丫杈.(chà) 庞.(páng)然大物D.迸.(bèng)溅吮.(shǔn)吸瞬.(shùn)间苦心孤诣.(yì)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芦蓬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B.她或是无尤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

C.久经决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D.影子牵着盲孩子的手,带着他攀上山坡去采摘野花野果,走过木桥去听潺潺的流水声。

3.把下面的词语填入句中空白处完全正确的一项是()(1).飞船进入的轨道后,先绕着地球飞行,以便检测飞船是否正常,能否向月球飞行。

(2).云,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风雨,天气变化,这对工农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

(3).我独自一人,再阴暗的角落里,着田野的节日音乐会,田野里的节目要比此时在村庄广场上上演的节目更加庄严。

(4).另人不解的是,这么多的蛇竟然在地震之前停止冬眠,出现在隆冬的雪地上,确实是一个难解的迷。

A.预定告知静听竟然B.预订预知倾听居然C.预定预知倾听竟然D.预订告知静听居然4.下面句子诵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B.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C.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D.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5.从上下文连贯来看,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我快乐,是因为我喜爱幻想。

所有的石头都开满了花朵,,幻想已如此丰茂,我有什么理由感到沉重和悲哀呢?A. 荒芜处都长满了无数的植B. 无数的植物都长满在荒芜处C. 植物都长满在所有的荒芜处D. 所有的荒芜处都长满了植物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共10分,每小题2分)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

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既而风定天青,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

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又其上,则黯然飘缈,不可计其层次矣。

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相顾.惊疑顾:看B.始.悟为山市始:才C.惟危.楼一座危:危险D.或凭.或立,不一状凭:靠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忽:突然、忽然B.无何..,见宫殿数十所无何:没什么C.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未几:不久,不一会儿D.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倏忽:突然8.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用法与例句加点字不同的一项是例:既儿风定天青,一切乌.有A.数至八层,裁.如星点B.项为之强.C.不知为不知,是知.也D.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9.对下列句子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孙公子禹年跟他的同业朋友在楼上喝酒。

B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一层一层指着数上去,房间愈高,亮点越小。

C .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忽然刮起大风,烟尘弥漫,全城的景象变得模糊不清了。

D .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五座楼,窗户都敞开着。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本文所说的“山市”,与“海市”一样,是一种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

B .从观山市出现的全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高潮阶段是危楼的出现。

C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用几十年时间写成的,他称这是他的“孤愤之书”。

.把“山市”称为“鬼市”是因为那时的人非常迷信。

第Ⅱ卷(其他类型题 共80分)三、(共8分)11.补写出下列诗文的上句或下句,书写必须规范、工整。

(自选四句填写)(4分)(1)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何其芳《秋天》)(2)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则》)(3)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4)商女不知亡国恨, 。

(杜牧《泊秦淮》)(5)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6) ,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12.根据下面的语境或提示,用诗文原句填空。

(任选做其中两小题)(4分)(1).面对父亲朋友的失信与失礼,元方不卑不亢地进行据理反驳:。

(2).请从你学过的古代诗歌中写出两句描写农村景色的句子:, 。

,。

(3) .《春》结尾用了三个比喻句来表现春天的特点,这三个比喻句是:_____ _______ __ ___ __。

___ ______ _。

(4)《论语》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四、语言运用(12分)13.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

备选成语:卧薪尝胆守株待兔精卫填海锲而不舍悬梁刺股艰苦卓绝直言不讳坚持不懈执着的故事不老——愚公移山,夸父逐日,口口口口;执着的人物不朽——闻鸡起舞的祖逖,口口口口的勾践,面壁静修的达摩。

执着是口口口口,是口口口口,是一支永无休止符的进行曲。

14.紧扣下列段落中心话题,仿写两个句话,使前后连贯。

你虽是一个孩子,但你身残志更坚。

你像一棵弯曲的小树苗,用你的信念挺直你的身躯;你像,;,;你终于看到了自已有和常人一样的力量,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15.把下面这段话中的两处错误改正过来星期五下午,我们班举行了一次“我为奥运添光彩”的演讲活动。

活动中同学们踊跃上台演讲。

演讲会高潮迭起,掌声不断,(A)气氛非常热烈得很。

特别是文娱委员的演讲,声情并茂,精彩纷呈,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喝采。

(B)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1)、(A)处句子修改为:(2)、(B)处句子修改为:五、作文(60分)16.请在下面的作文题中任意选做一题。

(1)题目:我也是富翁要求:写成记叙文,600字左右。

(2)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为初中生的课外阅读指定了必读的书目。

就我们七年级上册而言,有:《爱的教育》、《伊索寓言》、《繁星•春水》,还有十首古代诗歌。

请从上面书目中任意选择一部,填入“我读《》”中的横线上,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作文题目,然后以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写成任何文体,比如:可以用记叙文的形式记叙自己跟读这部书有关的故事,可以用读后感的形式谈自己读这部书后的感想,可以用评论的形式对这部书的主题或人物或情节进行品评,等等。

②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如果上面的书你都没有读过,选择你读过的其它一部课外书也可以。

B卷(50分)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题。

(12分)割席分坐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注释]席:坐具、坐垫。

轩冕:轩,大马车;冕,大礼帽。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4分)A.又尝.同席读书尝:B.宁读如故.故:C.歆废.书出看废:D.华捉而掷.去之掷:2.翻译下面句子(2分)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3.管宁为什么对华歆说“子非吾友也”?请用原文中的相关句子回答。

(3分)4.故事中管宁、华歆两个人物能给我们很多的启示,请任选一个角度讲讲你从中得到的体会。

(3分)二、现代文阅读(38分)(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5—10题(18分)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的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到了一处,我蹲下未,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

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5.“分歧”、“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决定”、“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等处可谓是大词小用、小题大作,《散步》的作者为什么这样说?(3分)6.各用一个词概括《散步》中一家四口人的性格或特点。

(2分)母亲:“我”:妻子:儿子:7.《散步》中的景物描写共有两处,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4分)第一处的作用是。

第二处的作用是。

8.从这一文段中,这一家人给你留下什么印象?(3分)9、文中“早已习惯”和“还习惯”能不能互换,为什么?(3分)10、“强壮”和“高大”能不能互换,为什么?(3分)(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5题。

(20分)送你一座昆仑山叶文玲西行归来上车前,我给家里发电报,末尾特地注上:请来两人接。

儿子和女儿都手舞足蹈:妈妈是从敦煌回来的,一定带回来好多好多哈密瓜。

接站的同志刚提下纸箱子就满头大汗:亏你这劲头,你想回来当水果店老板还是怎么的?我只能陪笑。

到家后一解绳子,“秘密”全揭了:纸箱中装着的,是一块块奇形怪状的石头。

在大家失望而又惊异的啧啧声中,我却忍不住得意:我带回的这些石头,可比哈密瓜贵重得多了,要知道,它是整整一座昆仑山啊!这次西行青藏线,我有许许多多收获,这座“山”,便是高原给我的馈赠之一。

我是个“石头迷”。

我对石头的喜好,是自小就有的,是故乡的山水牵动起来的爱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