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词虚化到语法化的汉语介词研究
介词“在”的语法化
( 7 )昭子 日: “ 必 亡 。宴 语 之 不 怀 ,宠 光 之
不 宣,令德 之不知 ,同福之 不受,将何 以在?”
法 。[ 2 3 潘 允 中 先 生虽 认 为 “ 在” “ 早在 卜 辞 中就 已经 用 作 介
(Ⅸ 易 ・ 乾》 )
( 6 )水 流心 不竞 ,云在意俱迟 。 ( 杜甫 ( ( 江
亭》 )
词 了,但是分化为介词,可能在晚周时期”[ 3 ] 。而郭锡 良先 生却 认为 “ 汉 代 以后 , 在 ’已经 虚化为介 词,它是介 词
( 1 4)读 书人 不 在 “ 黄 道” “ 黑 道 ” ,总 以
面 ,如 下 :在 ,昨 宰切 ,上 ,海 韵 ,从之 部 。① 存在 。
《 易 ・ 乾 》: “ 见龙在 田。”春 秋昭公 三十年 : “ 公在乾
侯 。 ” 国语 晋 语 四 : “ 与 从 者 谋 于 桑 下 ,蚕 妾 在 焉 , 莫 知
词虚化 、句法化现 象、词汇化现 象 。三种 情况 中,实词虚
法化 称 为 “ 实词虚化”。
不管是 在古代还是 现代著作 中, “ 在 ”在 很多地方 出 ( 3)父 在 观 其 志 , 父没 观 其 行 。 ( 论
语 ・ 学 而) ))
化是最基 本的 、最 常见的 。在 中国传统语 言学 中,就将语 现时都是作为实词的,如下例: 虚词 都 是在 语 言演 变 中 由实 词 发展 而 来 的 。每 个 虚 词都有其 产生 的时期。关于 实词 “ 在 ”虚化 用法产 生的年
关于汉语语法化研究内容的述评
关于汉语语法化研究内容的述评摘要:语法化发展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词类范畴和句法范畴,而且启发研究者通过对话语标记的挖掘和分析,更好的描写语言事实。
本文在梳理语法化历史和含义的基础上,通过语法化研究内容的比较,从语法化输出端分类:语法层面的语法化构词和语法化构式;语用层面主要分析话语标记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语法化历史含义研究内容一、语法化的历史和含义(一)语法化的历史1、早期的语法化研究meillet首次提出“语法化”一词,并认为新的语法形式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产生:一是类推,二是语法化。
2、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语法化研究这一时期比较有影响的语言学家是givon,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口号:“今天的形态是昨天的句法。
”并在《语法化的理解》(1979)中,总结一条典型的语法化路径。
20世纪90年代以后,语法化研究在西方语言学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语言学家从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等不同角度探讨了语法形式的演变过程。
3、语法化研究的最新趋势近年来,语法化理论不断成熟,研究的范围随之也越来越广:语法化与重新分析、语法化与语境、语言演变和语言范畴产生的首要诱发因素、话语标记的产生、敬语与“礼貌的语法化”等,成为人们热烈讨论的主题。
[1](二)语法化的含义关于语法化的定义不止一个,各家有各家的合理性,区别在于语法化研究范围的宽窄。
语法化定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体现了语言工作者研究汉语事实的深入和进步,也体现了语法化研究范围的完善和丰富。
二、语法化研究内容沈家煊(1994)提出研究语法化有两条路子:一条是着重研究实词如何虚化为语法成分,另一条着重考察章法成分如何转化为句法成分和构词成分。
王凤敏(2005)指出语法化所涉及的五个方面:篇章结构的语法化、短语的语法化、词汇的语法化、语用法的语法化及语法化的伴随现象—语音的弱化。
吴福祥(2005)指出汉语语法化研究中四个需要着力研究的课题:结构式语法化的研究、语法化模式的研究、话语标记语法化的研究以及与语法化相关的语义演变研究。
汉语动词介词化研究与辞书编纂
汉语动词介词化研究与辞书编纂本文在说明汉语动词介词化研究概况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义项缺失、书证年代偏迟、词语释义不准确、词类标注缺失及义项排列不恰当等方面来探讨这一研究对辞书编纂的重要意义。
标签:动词介词化辞书编纂汉语动词介词化指的是汉语动词虚化为介词的过程。
汉语词类中之所以存在着大量的动介兼类现象,是因为汉语的介词大部分是从动词虚化而来的,而这一共时平面现象离开历时层面则往往无从解释,因此,研究汉语动词介词化的过程具有重大意义。
一、汉语动词介词化研究概况介词早在先秦时期已经较为常见,尽管数量并不算多,但使用频率却相当高。
随着语言使用的日趋复杂,新的介词不断产生。
正因为介词具有重要的地位,古人对介词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如古代的一些训诂学家曾将介词归入“辞”“语助”中进行说明,“在各类字书、义书、音书等字典中不乏对个别介词的解释,在各类虚词研究专书中也不乏对介词的归类和阐释,在对古书的传注中更有对个别介词的具体解释和说明”(陈昌来,2002),但在《马氏文通》之前,学者们并没有确立汉语的词类体系,也谈不上对动词介词化进行自觉的研究。
汉语介词研究是从《马氏文通》开始的,它第一次确立了汉语的介词体系,明确了介词的定义,并且注意到了介词与动词的渊源关系:“介字用法,与外动字大较相似。
故外动字有用如介字者。
反是,而介字用如动字者,亦有之。
”到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更是明确提出“介词大都由动词转成”的论断,并按时代举例说明“将”由实动进入虚介的历史。
之后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吕叔湘与朱德熙合著的《语法修辞讲话》、赵元任的《北京口语语法》、丁声树等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等都注意到了动词和介词之间的关系,因此把介词称为“副动词”或“次动词”等,并归入动词大类中。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们更加注重历时平面的研究,开始运用语法化理论对动词介词化过程进行细致的分析。
单篇论文如刘坚的《试论“和”字的发展,附论“共”字,“连”字》、江蓝生的《“动词+X+地点词”句型中介词“的”探源》、刘坚等的《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金昌吉的《谈动词向介词的虚化》、于江的《近代汉语“和”类虚词的历史考察》、郭锡良的《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和《介词“以”的起源和发展》、宁德厚的《“以”字的虚化及其动介用法辨析》康国章的《引进动作行为受益对象的介词“为”之起源》、周萍的《浅论古汉语的实词虚化现象》、陈昌来《汉语介词的发展历程及虚化机制》、吴波的《中古汉语表示“沿着”的介词“寻”》、吴金花的《处所介词“到”的产生》和《时间介词“去”的产生及演变》、晁瑞《介词“向”对“问”的替换》、邵宜《介词“往”的语法化过程考察》、周芍和邵敬敏的《试探介词“对”的语法化过程》、陈祥明的《介词“问”的来源与发展》、徐朝红和胡世文的《介词“寻”的产生和发展》、黄敬轩的《汉语介词“就”的语法化历程》都探讨了单个介词由动词虚化而来的过程。
汉语介词研究综述
汉语介词研究综述汉语介词研究综述摘要:本文拟从评析《马氏文通》以来的有关汉语介词的研究入手,从历时的角度,对汉语的介词研究概况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并提出目前介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难点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最后指出新的理论视角下的介词研究情况。
关键词:汉语介词研究功能综述引言介词是汉语中一个重要的词类,其主要的句法功能就是附着于其他词语前面构成介词短语, 介词短语主要用作状语, 用来介绍跟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有关的范围、时间、方式、目的、原因、角色等。
从现有的材料看,汉语的介词在甲骨文时代就已出现了。
但是,真正把介词作为语法学体系中的一个类来进行研究,才不过一百年的时间。
在汉语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介词数量不断增长,有关介词的归属、介词的范围、介词的功能和性质等直到现在仍存在争议,仅以介词的范围研究为例,我们看到的代表性研究有如下一些:《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收介词(包括兼类的) 60个;《现代汉语虚词例释》收介词93个;陈昌来的《介词和介引功能》确定介词为159个。
各家由于确定介词的标准和目的不同,因而收词数量不一,但无疑介词是现代汉语中的封闭性的词类。
自《马氏文通》出版至今的一个世纪里,语法学界的前辈和专家们对介词作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各种观点,有的已成为共识,但有些仍存在争议。
本文拟从评析《马氏文通》入手,以汉语介词研究的发展脉络为主线,系统的划分出介词研究的几个阶段,指出各阶段的代表观点。
意在总结前人的研究状况,指出各阶段研究的成就与不足,以期对汉语介词的研究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一汉语介词研究概况1.1 “介词”与介词体系的构建时期(1898 — 1935)汉语介词研究的开始是以《马氏文通》(1898)的出版为标志的。
①《文通》中把“介词”称为“介字”,并写道:“凡虚字以连实字相关之义, 日‘介字’ , 介字云者, 犹为实字之介绍耳。
夫名代诸字, 先乎动字者为主次, 后乎动字者为宾次。
然而实字相关之义, 有出乎主宾两次之外者。
近十几年语法化研究综述
近十几年语法化研究综述摘要:本文对近十几年国内语法化的研究进行综述,主要关注了语法化的含义问题、语法化“单向性”特征的相关争议问题,认为语法化的研究应以语言事实为基础,结合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兼顾过程和结果。
关键词:语法化单向性孙朝奋先生于1994撰写《〈虚化论〉评介》讨论了词汇的演变过程[1]。
同年,沈家煊先生引进了“语法化”这一理论。
此后,国内便火热地展开了对语法化的研究。
本文主要关注学界对语法化的定义、研究内容,并述评其单向性问题。
一、语法化的定义“语法化”最早由法国语言学家meillet提出,指的是词向语法成分转化的语言现象。
早在元代,周伯琦在《六书正伪》中指出了“今之虚字,皆古之实字”的语法化现象。
近些年,国内学界开始进行广泛研究语法化现象,但观点各异。
很多学者把认为汉语的语法化就是“实词虚化”。
例如,沈家煊(1994)认为“语法化”一般是指一种语言中,实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的、表示语法功能的成分的过程或现象[2]。
刘坚等(1995)认为语法化是某个实词在历时演变过程中失去原来的词汇意义变成了虚词,在语句中只有某种语法意义[3]。
刘坚等强调语法化的结果,沈家煊先生兼顾语法化的历时过程,因此后者的观点更具有动态性,更符合语言的发展态势。
只有实词才能发生语法化吗?只有“由实变虚”的过程才是语法化过程吗?储泽祥(2002)指出,实词与虚词只是语法功能不同,而不是实词无语法功能,虚词有语法功能,语法化是个历时形成过程,汉语语法化的研究不必也不能只局限于实词虚化的研究[4]。
他的这一解释解决了学界的一些疑问,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刘绍忠等(2004)认为广义的语法化侧重研究语法形式和结构的产生机制、使用规则及其对语言发展的影响等;狭义的语法化是指用该框架解释具体的语言现象或某一动态过程等[5]。
广义的是把语法化当作一种研究方式,狭义的就是指语法化现象。
笔者认为这样来界定语法化的概念,考虑到了现代汉语复杂的语言现象,在研究思路和方法上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
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一、本文概述1、简要介绍实词虚化的概念及其在语言学中的重要性。
实词虚化,是语言学中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它指的是词汇在语言演变过程中,由原本具有明确实在意义的实词,逐渐发展出抽象或虚化的意义和功能。
这一概念涉及了语言使用习惯、语境变迁、社会文化影响等诸多因素。
在汉语中,实词虚化的例子不胜枚举,如“之”“者”“所”等词在古代汉语中曾是实词,但在长期的语言使用过程中,它们的意义逐渐虚化,成为了连接词语或句子的虚词。
实词虚化的研究在语言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揭示了语言发展演变的内在规律。
通过对实词虚化现象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语言是如何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交流需求的改变而不断发展的。
实词虚化对于语言理解和应用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日常交流中,准确理解词汇的实际意义及其虚化后的用法,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思想,避免歧义。
对于语言教学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实词虚化的研究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因此,对实词虚化机制的深入探究,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语言的本质,还能为语言应用和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2、概述《演化而来的语法》一书的基本内容和研究目的。
《演化而来的语法》一书深入剖析了实词虚化的机制,为我们理解语言演化的过程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该书以语言演化为主线,详细探讨了实词如何从具体的词汇意义逐渐演变为语法功能,以及这种演化过程中涉及的多种机制和因素。
该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对实词虚化机制的全面分析,以及通过具体语言实例对这种机制进行实证。
作者不仅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对实词虚化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还详细阐述了语法化、词汇化、语境化等关键概念,以及它们在实词虚化过程中的作用。
该书还深入探讨了实词虚化与语言使用、语言接触、语言类型等因素的相互关系,为我们揭示了实词虚化机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研究目的方面,《演化而来的语法》旨在通过对实词虚化机制的深入研究,深化我们对语言演化规律的理解,并为语言学研究提供新的理论和方法。
汉语虚化、语法化研究综述(下)
汉语虚化、语法化研究综述(下)作者:刘永华来源:《语文学刊》 2014年第10期刘永华(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开封475001)[摘要]汉语实词虚化、语法化研究对现代语法化理论进行了补充、修正、丰富和发展,为汉语研究,语言学理论和普通语言学的发展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走到了国际语言学界学术研究的前沿。
[关键词]虚化;语法化;综述[中图分类号]H0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4)10-0036-02经过长期不断的铺垫,汉语语法化研究进入自觉期。
标志为沈家煊(1994)《语法化综观》的发表,该文全面介绍了语法化的定义、研究史、研究原则、研究路径和方法、语法化与结构层次、语法化原因和条件等问题,强调了语法化与语言的普遍性、类型学和认知科学的关系。
孙朝奋(1994)的《〈虚化论〉评介》、文旭(1998)的《〈语法化〉简介》和沈家煊(1998)的《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对于隐喻、推理、泛化、和谐和吸收等语法化机制的介绍,为国内学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极大地推动了汉语语法化的研究。
[1]17该时期论著的特点有:(1)探求适合汉语的语法化规律。
例如刘坚、曹广顺、吴福祥(1995)的《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要素》分析了诱发、影响汉语词汇语法化的因素。
江蓝生(1999)的《语法化程度的语音表现》讨论了汉语语法化过程中的音变现象。
张谊生(2000)的《论与汉语副词相关的虚化机制》把语法化理论引入副词研究领域。
[2]157(2)延续了汉语学界优良的描写传统。
例如张伯江(1997)的《疑问句功能琐议》讨论了问句的语法化过程。
马贝加(2000)的《对象介词“将”的产生》强调了组合关系在语法结构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萧国政(2000)的《武汉方言“着”字与“着”字句》讨论了相同形式实体的语法化过程。
李宇明(2000)的《拷贝型量词及其在汉藏语系发展中的地位》讨论了拷贝型量词结构在汉藏语系中的分布。
浅议汉语中一些动词的介词化现象
浅议汉语中一些动词的介词化现象[摘要] 现代汉语的动词介词化现象并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有历史渊源的。
简要论述了汉语中存在的动词的介词化现象。
介词化表明了语言演变的一般顺序是由语法成分较少的语言演变为语法成分较多的语言。
[关键词] 动词介词化语言演化一、汉语中的动词介词化现象汉语里的介词几乎全是由动词变来的。
所以,我国语法学界曾经有一种意见认为现代汉语没有介词,所谓介词实际上都是动词(吕叔湘,1979:33)。
那么,什么是介词呢?在汉语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些常用作动词的词出现了介词用法。
但是,动词的介词化并不是现代汉语的独特现象,而是在古汉语里已经有了。
现代汉语的动词介词化现象并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有历史渊源的。
一个词语演化的方式常常是新用法不断出现,旧用法长期保存,结果形成一个词在某一时期的用法,实际上代表的是不同时期用法的年轮(Hopper和Traugott,1993)。
因此,现代汉语在介词用法上保持着古汉语不同时期用法的痕迹。
《古代汉语词典》(1998年第1版)对“沿”的解释是:沿:①顺流而下。
郭璞《江赋》:“泝洄~流,或渔或商。
”引:顺着。
陆机《辯亡论下》:“而巴汉舟师,~江东下。
”②遵循,承袭。
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追远尊戚,~情之所隆。
”《后汉书•曹褒传》:“五帝不相~乐,三王不相袭礼。
” ③边沿。
《儒林外史》十四回:“望着湖~上连接着几个酒店。
”义项①为动词,引申用法是介词。
义项②为动词。
义项③为名词。
“沿”在古汉语中的这些用法在现代汉语中都有所保留,但是分布不同。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04年第1版)的解释是:沿1 ①动词。
(文)顺流而下。
→(表示引申为)②按照老样子继续下去:~用∣~袭︱相~至今︱~革。
→ ③介词。
表示顺着(一定的路线),后面可以加“着”:~河边走︱~路有不少摊贩︱~着正确方向前进。
沿 2 ①名词。
边沿:炕~︱前~阵地。
→②动词。
镶边:~鞋口︱大红的衣服,~一道蓝边。
汉语虚化、语法化研究综述(上)
[ 关键词 ] 虚化; 语法 化; 综述 [ 中图分类号] H 0 4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 1 6 7 2 — 8 6 1 0 ( 2 0 1 4 ) 0 2 — 0 0 0 1 — 0 3
出“ Gr a mma i f c a l i z a i f o n” 一词 , 将 从 词 汇 形 式 向 语 法 形 式 的演化 称为 语 法 化 , 并 提 出 虚 化 产 生 的 新 语 法 形 式会 引起 整个 语 法 系统 的变 化 、 语 法 化 是 个 连 续
局面 随着七 十 年代 以来类 型 学 、 语 用 学 和认 知 科 学 等 学 科 的 发 展 而 改 观 。功 能 主义 语 法 化 研 究 者 提 出
了针对 形式 主义 的 尖 锐批 评 : 1 . 语 法 化现 象 不 支 持
说》 中的“ 体 用不相 假 ” 即名 词 与动 词不 是语 音 假 借 关 系 的相关 说 明 。从 袁仁 林 到 马 建忠 , 中 国传 统 语 言学家 讨论 虚化 问题 都 存 在 重 大局 限 : 1 . 把 名 词 到
语法 化指 包括 形 态 、 虚 词 和 构 式 等 多种 语 法 形
式 和语法 范畴 的形 成 过 程 , 是 人 类 语 言 中 的普 遍 现
象 。语法 化研 究是 对这 种普 遍现象 展 开描写 和解 释 的 历 史 语 言 学 的一 个 重 要 的 学 术 研 究 领 域 和 研 究 范 式。 由于汉语 缺乏形 态 变化 , 语 序古 今 差别不 大 , 因 而 对 虚 词 的 研 究 成 为 探 讨 汉 语 语 法 表 达 和 语 法 演 变
不 断 的 过 程 和 虚 化 的 程 度 跟 使 用 频 率 成 正 比等 三 个 著 名观 点 , 被 认 为 是 当代 语 法 化研 究 的先 驱 ; S a p i r ( 1 9 2 1 ) 谈 到过 “ 形 式 比它 的 概 念 内 容 存 活 得 长 久 ” ,
汉语虚化、语法化研究综述(上)
汉语虚化、语法化研究综述(上)[摘要]汉语实词虚化、语法化研究对现代语法化理论进行了补充、修正、丰富和发展,为汉语研究、语言学理论和普通语言学的发展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走到了国际语言学界学术研究的前沿。
[关键词]虚化;语法化;综述语法化指包括形态、虚词和构式等多种语法形式和语法范畴的形成过程,是人类语言中的普遍现象。
语法化研究是对这种普遍现象展开描写和解释的历史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领域和研究范式。
由于汉语缺乏形态变化,语序古今差别不大,因而对虚词的研究成为探讨汉语语法表达和语法演变的最主要的传统。
但起自于上古的语助研究和中古的虚词研究一般关注虚实之间的语音假借关系,而非语法演化关系,有现代语言学理论意义萌芽的实词虚化的阐述最早似乎仅可追溯至清袁仁林《虚字说》中的“体用不相假”即名词与动词不是语音假借关系的相关说明。
从袁仁林到马建忠,中国传统语言学家讨论虚化问题都存在重大局限:1.把名词到动词如“盖”的两种词性的转类视为虚化现象,这与今之主流观点不一致;2.多讨论实词到虚词的语义演化,而基本不讨论相关句法的变化;3.从不考虑如何对虚化现象做出解释。
如果把袁仁林《虚字说》著作完成的1710年视为中国传统语法化理论的起点,那么这个时间并不比西方从事语法化研究的时间早很多。
Lehmann(1995)和Heine(2003)认为西方语法化起自于法国哲学家Condillac(1746),关于时态后缀和其他屈折形式源自于独立词和英国语言学家Tooke(1786),关于功能词由必需词演化而来的论述。
[1]87Bopp(1816) 列举了许多印欧语言实词虚化的实例;schlegel(1818)以指示代词变为定冠词、one变为不定冠词、have变为完成体标志等说明虚化是为了加快语言交流速度而产生;Humboldt(1825)提出语法形式产生和形成的四个阶段,并将这些阶段同他的语言类型学联系起来;A.Meillet(1912)创造出“Grammaticalization”一词,将从词汇形式向语法形式的演化称为语法化,并提出虚化产生的新语法形式会引起整个语法系统的变化、语法化是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和虚化的程度跟使用频率成正比等三个著名观点,被认为是当代语法化研究的先驱;Sapir(1921)谈到过“形式比它的概念内容存活得长久”,是语法化研究中的语义滞留现象的表述。
汉语语法化研究的当前课题
汉语语法化研究的当前课题一、本文概述《汉语语法化研究的当前课题》一文旨在深入探讨汉语语法化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核心议题。
语法化研究作为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理解语言的发展和变化,特别是汉语这种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语言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将从汉语语法化研究的背景、现状、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全面概述,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研究框架和深入的思考空间。
在背景部分,本文将简要回顾汉语语法化研究的历史沿革,分析汉语语法化现象的形成机制和特点,以及这些现象对汉语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的影响。
在现状部分,本文将梳理当前汉语语法化研究的主要领域和热点问题,包括词汇语法化、句法语法化、语用语法化等方面,并介绍国内外学者在这些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
在发展趋势部分,本文将探讨汉语语法化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研究方法的创新、跨语言对比研究的加强、语料库建设的完善等方面。
同时,本文还将关注新技术在汉语语法化研究中的应用,如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以及这些技术如何推动研究方法的革新和研究成果的突破。
在面临的挑战部分,本文将分析当前汉语语法化研究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如语料收集的困难、理论框架的局限性、跨学科合作的挑战等。
本文还将提出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以促进汉语语法化研究的深入发展。
《汉语语法化研究的当前课题》一文旨在全面概述汉语语法化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本文希望通过这一研究,为汉语语法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汉语语法化研究的基本理论汉语语法化研究的基本理论主要围绕着语法化的定义、机制、动因和路径等核心问题展开。
关于语法化的定义,学者们普遍认为,语法化是指语言中实词或短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由于长期的语言使用习惯而逐渐失去其原有的词汇意义,转而获得某种语法功能的过程。
这一过程中,词汇项的意义变得越来越抽象,直至完全虚化,只保留语法意义。
成都话的介词“倒”及其语法化
成都话的介词“倒”及其语法化蒋梦园 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摘要:在成都话中,“倒”常有介词的“倒1”、动态助词“倒2”、副词“倒3”三种身份。
本文主要依据“倒”造字理据、词义引申、以及语法化规律等,发现成都话介词“倒1”的产生主要受动词“倒”本义中[+抵达][+附着][+趋下]三个语义特征的影响,并梳理的“倒”“着”同源说的不合理,认为成都话中介词的“倒1”应统一写作本字“倒”的合理性。
关键词:语法化;词义引申;认知规律;“倒”一、“倒”的词义梳理(一)实词“倒”的词义梳理《汉语大字典》中对“倒”在普通话中的本义为:①仆;倒也。
《说文新附•人部》:“倒,仆也。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弓不虚发,应声而倒。
”这样的“倒”属实义动词,具有实在的动作行为意义。
(二)成都话“倒”的词义梳理成都话中“倒”读音为[tau 53],《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对其做出了以下解释并给出示例:倒<动>拐(弯),转。
西南官话。
四川成都[tau 53]~弯。
倒2<动>:位于动词后,作补语,表示动作完成。
相当于“到、住、上、下”。
西南官话——四川成都[tau 53]:你领~到书了吗|我遭问~住了|赶紧睡~下|倒1<介>:在、到。
西南官话——广西桂林[t ]:放~树高头。
倒2<助>:表时态着、了,表语气嘛、吧等。
倒3<副>:反向地、逆序地。
~背如流,~春寒;表与情理相反,表意外、让步、反讽的关联副词。
你~安逸。
钱~是多。
笔者发现,成都话中的“倒”这三个词类之间存在密切的词义引申关系。
(也即《大词典》中的“倒”)。
二、“倒”的造字理据与词语本义从造字理据上,可以看出“倒”和“到(至)”二者的渊源匪浅。
“至”是“到”的本字;“到”是“倒”的本字。
至,甲骨文 表示回到家中,倒在床上休息。
“至” 的“回到家中”本义消失后,金文再加“人”另造“到” 代替。
“到” 的“回抵家中”本义消失后,篆文再一次加“人”另造“倒”代替,造字本义:回到家中躺卧休息。
第五讲 语法化研究1
第五讲语法化研究1一、虚化与语法化。
(一)传统语言学中的虚化。
传统语言学中有关于虚化的说法。
大致具有如下特点:1、学科范畴,主要为词汇学,亦逐步延伸至语法学。
2、单位上,是就词而言的。
3、虚实的所指没有明确的限定:是语法维词的一级虚实变化还是意义维的抽象化程度?若是后者,如何判定?没有明确的说法。
4、依今天的词类理论判断,大致包括如下类型:1.1 实词(名、动、形、代)向虚词(副、介、连、助、词缀)的变化名(时间)→副时、昔、今(现在。
当今,现代。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姬出也,而至于今。
”《孟子·梁惠王上》:“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
”《史记·项羽本纪》:“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即将”)(意义类型的单纯度:时间/情态/语气。
意义指向的明确度:时点、时段/相对关系中体现出的大致的时间)名(方位)→助里、后名→词尾子、儿、头动→介于、被、以、为、从、及、与、将、连、和、把动→副毕、并、没、没有、渐、共、还、更、终、试动→助在、了、着、第、罢、休形→副良、殊、绝、精、独、诚、信形→助、词缀老、好代→副莫代→连斯、或代→词尾然、若、尔代→助他量→助个例:于:中国语文1997年第2期,郭锡良《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壬寅卜,王于商。
(合33124)对比例:辛卯卜,王入商。
(合33125)丁卯卜,争贞:王往于敦,不左?(合7945)辛酉卜,壳贞:今二月王入于商?(合7774)乙酉卜,壳贞:王于八月入?(合5167)被名词:被子翡翠珠被,烂齐光些。
(楚辞·招魂)被文服纤,丽而不奇些。
(楚辞·招魂)动词:覆盖;遭受光被四表,格于上下。
(《尚书·尧典》)以其烟被之,则凡水虫无声。
(《周礼》)功参天地,泽被生民。
(《荀子·臣道》)何贞臣之无罪兮,被离谤而见尤。
(楚辞·招魂)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史记·项羽本纪》)次要动词: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曾子见疑而吟,伯奇被逐而歌。
由实到虚_起来_的语法化过程
语言应用研究odern chinese M45XIANDAI YUWEN2009.11一、引言复合趋向动词“起来”是现代汉语中用的很频繁的一个词,使用非常广泛,用法也比较复杂。
“起来”的语法化研究又是汉语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以前的学者只从共时平面对其进行了研究,对它的历时语法化过程还缺乏必要的研究。
随着共时平面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发现“起来”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语法意义,不同意义之间还存在着各种内在联系,并且一部分已经与原始意义相去甚远。
共时平面的顺序是历时平面的投射,从共时平面推测出“起来”的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包括它在句法功能上的虚化,都需要放到历时平面上,利用历时的语料来证实。
如果仅仅从共时平面来研究,就有很多困难。
词语语法化是一个历时过程,共时平面仅仅是一种推测。
尽管语法化的方向是从空间范畴向时间范畴,但是在句法上是怎样一步步虚化,以及词语语法化过程是不是真像共时平面描述的那样,这些都需要用历时的语料来证明,离开历时语料,这些假设只能是一种推测。
另外就研究方法来看,研究趋向动词的语法化问题,本身就涉及到历时的东西。
沈家煊(1998)指出,不少人相信,语言共时平面的变化是语言历时演变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反映,实词虚化的过程因此能为共时语法现象提供一种重要的解释。
所以,研究“起来”的语法化过程,就必须把共时和历时平面结合起来。
关于“起来”的语法化,张国宪(1999)认为,“起来”位于形容词之后,表示某种状态的开始,有继续的意味,因而称为起始体。
“起来”由于还没有完全语法化,所以把它分析为“体”的非典型形态,也就是说“起来”的来源是由作谓语的动词虚化而来的。
王敏(2003)指出,从历时的角度来看,“起来”的句法功能已经发生了分化,她分析了“起来”一词的句法和语义特点,描写了“起来”从实词到虚词的逐渐变化过程。
余足云(2004)概括出“起来”的三种语法意义——趋向意义、结果意义、始续意义。
并分析了各种语法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最后指出“起来”存在一个从实词到虚词的演变过程。
浅析“将”从实词到介词的语法化过程
例( 7 ) , ( 8 ) , ( 9 ) 中“ 将” 字后动词 “ 塞” 、 “ 卧” 、 “ 相答 ” 的 宾语 和 “ 将” 的宾 语 是 同一 宾 语 , “ 将” 的“ 执、 持” 义 被 进 一 步
( 9 ) 我 令所 问 先 世 之 报 , 乃 将 生死 来相 答 。( 增 壹 阿 含
经, 三 十九 )
般包括 名词 、 动词 、 形 容词 等 ; 虚词 是没有 完整 的词汇意 义
仅有语法 意义或功 能意义 的词 , 不 能单独 成 句 , 也不 能单 独 作语法成分 , 主要包括副词 、 介词 、 连词 等。考察整 个汉语史
“ 语法化” 在 古 汉 语 语 法 研 究 中常 常 指 “ 虚化 ” 。汉 语 词
汇通 常分 为实词 和虚词 两大类 。所 谓 实词 是指 可 以在句 子
中单 独 充 当 句 子 成 分 , 含 有实 际词 汇意义 和 语法 意义 的词 ,
一
到了魏晋六 朝 时期 , “ 将” 字 典型 的工 具介 词用 法 已出 将帽塞 口。( 颜之推 : 还怨 志) ( 8 ) 唯将角枕卧 , 自影啼妆久 。( 江 总: 病妇行 , 先 秦汉 魏 晋南北朝诗 ・ 陈诗卷七 )
式” 这 样 一 个 连 续 演 变 的 过 程 。“ 将” 由实词虚化为介词是伴 随这 个 演 变 过 程 发 生 的 , 并且 在第 一个 阶段 “ 连 动 式 >工 具
现代汉语中“虚词”的研究
现代汉语中的虚词研究摘要:现代汉语虚词用法繁杂多样,虚词用法的研究对汉语语义理解及语法分析起着非常重要地作用。
本文对现代汉语虚词的演变过程、特性和用法进行了综合的概括。
国内学者对虚词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关键词:虚词的演变、虚词的现状、虚词的用法引言:虚词泛指没有完整意义的词汇,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的词。
具有必须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语法成分,不能重叠的特点。
由于虚词在数量上要比实词少得多,而重要性不亚于实词,甚至大于实词,因此虚词在交际中的使用频率比实词要高得多。
像“的”“了”,它们的使用频率高达3~5%,这是任何一个实词没法相比的。
虚词在各种语言里都占极重要的地位,而在汉语中尤其显得重要。
汉语就其语法来说是属于分析型的,它“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汉语既没有俄语、法语、英语里那种形态标志和曲折变化,也没有日语、朝鲜语里那种粘附形式。
这样,虚词在汉语中担负着更为繁重的语法任务,起着更为重要的语法作用。
因此,我们汉族人要提高文化水平和语文修养,外族人要学习汉语,不能不重视虚词的运用。
一、汉语中虚词的演变汉语是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语言里的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主要通过虚词来表达。
“虚词所表示的意义是语法意义,比较空灵,不像实词那样实在、具体。
”历来对于常用词的研究,多以汉语史上常用实词,尤其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历时替换和演变为主要研究对象,相比之下,虚词的演变研究成果甚少。
目前所见专著,以李宗江先生的《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1999)为主要代表。
书中收录的对单个虚词、某一类虚词(多以副词为主)的历史替换和演变的研究论文,也是常用虚词演变研究的早期重要成果。
李宗江先生在《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前言》中提到,“对一个句式或一个虚词,要考察他的历史,有两个角度,一个是看他的来源,一个是看他所替代的历史上的同功能形式。
”这里提到的“同功能形式”,就是表示统一语法意义的虚词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形式,即不同时代表示同一概念的虚词之间的历时替换;而考察虚词的来源,就是看这个虚词最初的形式、他的基本词义、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的发展演变。
汉语动词介词化研究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汉语动词介词化研究姓名:吴金花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汉语言文字学指导教师:刘永耕2003.4.1中文摘要本文狳警富和簿语努,共分三节。
第一节简要介绍了汉诺动词介词化研究简史。
汉语介词研究是从《骂氏文逶》释始戆,掰以汉语参谶介词仡磺究也始予《文逶》。
从《文通》爨A-1-年代是汉语动词余运亿磺究翡探索除段,这一除段对动试赉谣诧研究只见予一望专著中零散魏论速,并没有出现对此进行专门系统研究的专著。
研究的内餐主要在于探讨动试和奔谗昀黧源关系,较步涉及动试奔化装遮程。
淡语动词余词仡研究的第二阶段始予八十年代,这一阶段是动词分词诧驹发震除敬。
随藩落法诧理论鲸引进,动蠲余强亿磷究有了相当夫舔发展:出现了不少逡方面的论著,语法学家们把共时乎露和历时平嚣穗结合,对汉语囊运分化过程避嚣了较为滚入蟪磺究,不仅研究动词介化的轨迹,而且研究动词介化的机制、动因。
第二节蘩赢考察了汉语动词余谲亿魏磅嚣。
本节拭五个方露砖汉语动谣余能动舞进行了篡体鳃分析。
一、訇浚越位麴变化。
词义翡虚辱艺与句法笼位瓣敌交密切稳关,剿为在状语和补语位置出现的一般掇表示时间、范围、处所、对象等差系魏分词,当一个动运频繁蟪惠巍在捩谬务害}语位襞时,句予的重心会逐步转移副另一动词上,那么这个动词就会洳探寒袭示句子魏主要功携(俸谓语)逐步转亿为表示次簧功黥,这一动翅也就会逐澎虚化为分词。
以动嘲“就、往,趁,依、凭、连、刘”羲余亿膏骥避雩亏分糖。
二、词义变化因素。
动词虚化为介词,词义必然要发生变化,壹稼束的谣汇意义遥步鑫语法意义转铯。
在这一过程中,词义往茬会失去莫表示动作蛙装义索,当它失去英囊词性义素辩,它不荐俸为句子旃主簧谓语褰逶,于是痘诧为表示夯等i备释关系曲夯饲,以动词“给、向、沿”的介化为例。
三、霉步廛亿。
壹予语富是一个大系统,所以系统孛砖纂垫语言现象的交化往镣会影响到其他语言现象昀变化。
动词演变为介词的过程也不是孤立地进行的,往往是相强带动和影响的:原来词义相选的两个动词,其中的一个动词介化后,努一个动词由予词义间驹糯互影响,也会沿着相似的路线发生演变,康化为介词。
汉语介词语法化研究综述
汉语介词语法化研究综述语法化理论进入中国后,介词研究进入全新阶段。
据目前研究,介词语法化研究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普通话研究成果多,方言研究不充分且停留在比较其与普通话不同的层面;第二,双音介词、框式介词研究集中于普通话层面,方言双音介词、框式介词研究少;第三,汉语方言介词语法化研究较少。
标签:介词方言语法化综述20世纪90年代中期,语法化理论引入中国。
沈家煊(1994)在《“语法化”研究综观》一文中提到了“到”“被”“在”等介词的语法化,并提出语法化研究的两条路子与九条原则。
孙朝奋(1994)同年发表《<虚化论>评介》,介绍国外语法化研究的最新情况。
刘坚、曹广顺、吴福祥(1995)发表《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要素》一文,提出句法位置、语义变化、语境及重新分析是四种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要素。
以上三篇文章构成我国语法化研究的指导性理论,对汉语语法化研究产生引领性作用。
随后,沈家煊(1998)又介绍了国外最新语法化理论著作《演变而来的语法》,明确表示赞同此书作者的观点,认为弄清语法标记形成的历史过程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要弄清词义虚化机制。
语法化指导性理论建立后,介词语法化研究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介词语法化动因与机制动因与机制问题一直是介词研究的重点。
尽管目前学界对于“动因”与“机制”问题的认识存在诸多分歧,但都不外乎回答动词为什么能够虚化为介词及怎样虚化为介词这两个问题。
石毓智(1995)分析汉语介词衍生的原因,认为汉语介词的衍生与连动结构的时间一维性有关。
时间的发展只有通过运动变化才能为人所感知,它又是从过去到现在再到将来一维地向前流逝,那么在计量它时,如果同一时间内发生多种多样的运动变化,只能选取其中的一个来计算。
刘坚、曹广顺、吴福祥(1995)提出,诱发汉语实词虚化的因素有四种,即句法位置的改变、词义的变化、语境的影响和重新分析,并讨论了汉语“把”字句与“被”字句的产生机制。
介词“对”的语法意义及语法化轨迹探究
成分。
、
介词 “ 对” 下位子类“ 对, ” 、 “ 对 ” 、 “ 对 ” 和“ 对 ” 的 语
2 / ' 对 ” 的语法 意义分析 “ 对: ” 介 引行 为和心理 活动的对象 。从配价角度看 , “ 对
” 在句子 的谓语部 分多 由意义较 为抽象的行为 动词 、 表示心
理 活 动 的 及 物 动 词 以及 形 式 动 词 充 当 , 谓语 中心动词均是二
价动词 , “ 对: ”后 成分 即为该动词联 系的必有语 义成分—— 客事动元 。
在历时线索不 明朗的情况下 , 我们先从 共时层面来分 析一下
实词虚化也称语法化通常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种虚化是在el常语言交往中逐步完成的语言共时平面上的变异往往是语言历时演变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反映因此在历时线索不明朗的情况下我们先从共时层面来分析一下介词对的下位子类的语义特征
介词 “ 对’ 的语法意义及语法化轨迹探究
。 苗 杰
( 山东 外贸职业 学院 , 山东 青岛 2 6 6 1 0 0 )
“ 对 。 ” 、 “ 对 ” 、 “ 对, ” 和“ 对 ” 四种下位子类 , 从共 时层 面分析 其语义特征 , 并从认知角度进~ 步探讨 四类“ 对” 间的深层语 义关系 , 从而构拟 出介词“ 对” 历时的语法化轨迹。
一
的成分“ 他” 、 “ 门外 ” 、 “ 长长的豆腐队 ” 、 “ 门 口的护士 ” 都指示 了句中谓语 动词代表 的动作 的空间方 向或 目标 。从配价角度
【 摘
要】 介词“ 对” 是现代汉语 中使用频率高 、 关注度 较高 的一个介词。本文以“ 对” 字句语料为依托 , 将介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实词虚化到语法化的汉语介词研究
摘要:近年来,有众多学者对汉语介词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文试图从实词虚化到语法化的汉语介词进行浅析,从四个方面了解汉语介词语法化的研究历程:(一)实词虚化的过程;(二)介词语法化的句法环境;(三)介词语法化的语义条件;(四)介词语法化的宾语扩充。
关键词:介词汉语研究历程
介词在庞大的汉语体系中是一个重要的词类。
在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中,介词的数量不断扩大。
介词在汉语语法体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虽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但可跟名词相结合构成介词短语,充当状语、定语等句法成分。
一、介词的定义
介词是语法中用来表现一个字的文法功能的词汇或词缀,通常用于某一名词或代词前面,也可用于某一具有名词性质的短语之前。
介词和这样的词语或短语组成介词结构,主要用来表示时间、状态、方式、目的、原因以及比较对象等。
介词在语法结构中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
总而言之,介词虽不能单独使用,却在汉语语法体系中不可缺少。
二、介词语法化的研究
(一)实词虚化的过程
实词大多指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具有一定意义的词类,而虚词是指并无实际意义却在句子中有着语法意义的词类。
因此,将一个具有词汇意义的词转化为只在句中搭配使用的词就是实词虚化。
在实词转化为虚词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实词都可以虚化,只有词汇意义与语法意义有关联的实词才可转化为虚词。
如:“以”作介词时有6种用法:1.可以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5.表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以”作动词时有实际意义:1.认为,以为;2.用,任用。
实词虚化的过程要看这个词在不同句中所代表的意义。
(二)介词语法化的句法环境
很多情况下,词汇之所以会语法化,是由实词的句法位置改变造成的。
当宾语出现在连谓结构中,动词就具备了语法化的嵌体。
句法位置的变化造成句法功能的变化,动词不再成为核心而成为次要动词,随着自身词汇意义的消失,语法属性改变,最终实现语法化。
由此可知,介词的产生前提是与句子核心动词位置发生改变密切相关的。
这种语法上的变化,使动词的核心意义逐渐减弱,词汇意义虚化,进而产生了语法化,由动词变为了介词。
如:“之”的用法,作为
动词时含义是“到……去”,如《归去来兮辞》中的“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当“之”作为助词放置在动词或者介词宾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时就不再有实际意义了,如“何陋之有?”;放在倒置的定语和中心语两者之间便可以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如《劝学》中“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用在时间词或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际意义,如《赤壁之战》中“顷之,烟炎张天”;“之”放置于主语和谓语句法成分之间时,没有词汇意义,语法意义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天之大”。
这种语法位置的变化为实词语法化提供了必要的语法环境。
(三)介词语法化的语义条件
介词虚化前很多词语的本义常常与其语法意义存在着差距,但是,词汇本身意义进行延伸后的意义会更加靠近虚化后的语法含义,这些引申义为实词语法化提供了必要的语义条件。
语法化的必要触发条件就是句法环境,与句法环境相比较,语义条件只是产生语法化的可能条件。
如:“被”字在经过语法化之后成为了介词“被”。
“被”字最初用来表示覆盖之物,而后发展成为动词,如“身被十二箭”。
随后在不断地语法化以及与现代汉语相结合过程中,“被”的复杂性与灵活性增加,有了不同语境的多种用法,如“才得知了知县,怎的被那上司因不托人情,不送寿礼,忌才贪贿,便寻了个错缝子参了”“恐被王郎耻嫌丑陋”“二国师晦气,
正剖腹时看,被一只恶鹰将脏腑肝肠都叼去了”或是现代汉语中“鲁迅的小说被翻译成许多国家的文字”。
由此可见,语义条件实际上是词汇意义由具体的实际意义向抽象化含
义的演变过程中产生的,是可以促使实词继续虚化的条件。
(四)介词语法化的宾语扩充
很多语法化词语本身在语法化之前语义已经虚化了,虚化的基础是与之相搭配的宾语的扩展。
不同介词在衍生原理上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但以往的研究成果还是难以解释和介词衍生相关的同义词或近义词中对动词选择性的问题。
例如动词“倚”,在古代,它是作为宾语而存在的,多为实体。
后来,“倚”开始和抽象宾语进行搭配,并且随着时代的演进,“倚”作为抽象宾语的前缀词的用法得到扩展。
“倚”在作动词时表示“凭”“靠”,但“倚”单独作谓语或位于连动结构第一动词位置的用法要远远超过“倚”作实体宾语的次数。
因此,“倚”+抽象宾语的连动结构是最常见的使用方法。
通过研究“倚”的发展变化,同时参照其他已经语法化的词语可以看出,源词宾语的扩展是限制此类介词产生的重要因素。
“倚”也只能借助搭配动词的方式实现自身作为介词的语法化,而“倚”之所以无法实现同义词群中的语法化,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它的宾语没有相应地扩展。
三、结语
20世纪90年代中期,语法化理论引入中国。
沈家煊
(1994)在《“语法化”研究综观》一文中介绍了介词语法化的问题,学界对汉语介词语法化的研究,如雨后春笋,逐步形成了汉语介词语法化研究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推进汉语介词语法化研究向纵深发展,为汉语基础学科的研究做出贡献。
(本文是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青年基金项目“汉语介词语法化研究综述”科研成果[项目编号:Q2015-067])参考文献:
[1]潘韬.“以”的虚化:由实词到虚词再到词内成分[D].武汉:华
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张旺熹.汉语介词衍生的语义机制[J].汉语学习,2004,(1):
1-11.
(尹绪彪四川广汉中国民航飞行学院618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