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
肠梗阻

肠梗阻肠梗阻主要是指由于肠腔堵塞、肠管受压、肠壁病变、肠麻痹等多种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腔发生障碍,患者以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为主要症状。
根据肠梗阻的程度,可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肠梗阻。
不完全性肠梗阻是指肠腔内容物可部分通过梗阻点,因此在腹部X片上显示梗阻点以下肠腔内可显示少量积气和积液,梗阻点以上的肠曲扩张程度较轻,结肠内有较多的气体。
症状表现:1.腹痛,为阵发性绞痛;2.呕吐,早期为反射性;晚期可为频繁呕吐,高位梗阻呕吐早,低位者呕吐迟;3.腹胀,一般高位者不明显;低位或麻痹性显著且范围广;4.肛门停止排便排气,高位或梗阻早期仍可有排气,有绞窄者可排粘液血便;5.可见肠型及蠕动波,肠鸣音亢进伴气过水声,腹膜炎、压痛及反跳痛为肠绞窄表现。
恶性肠梗阻:原发性或转移性恶性肿瘤造成的肠道梗阻,是晚期癌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
1.临床表现:恶性肠梗阻大多缓慢发病,常为不全性肠梗阻。
常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排便排气消失等。
初始症状通常为间歇出现可自发缓解的腹痛、恶心、呕吐和腹胀,症状发作时通常仍有排便或排气。
症状随病情进展而逐渐恶化为持续性。
症状与肠梗阻部位及程度相关。
2.诊断要点: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腹部影像学检查诊断恶性肠梗阻。
主要包括: (1) 恶性肿瘤病史;(2) 既往未行或曾行腹部手术、放疗或腹腔内灌注药物治疗;(3) 间歇性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伴或不伴肛门排气或排便;(4) 腹部体检可见肠型、腹部压痛、肠鸣音亢进或消失;(5) 腹部 CT或X 线腹部平片可见肠腔明显扩张和多个液平面。
3.恶性肠梗阻的病因:明确病因对恶性肠梗阻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恶性肠梗阻病因可分为癌性和非癌性两大类。
(1) 癌性病因:癌症播散(小肠梗阻常见)和原发肿瘤(结肠梗阻常见)造成的梗阻。
恶性肿瘤导致的机械性肠梗阻可能合并炎性水肿、便秘、肿瘤及治疗所致的纤维化、恶液质或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肠道动力异常、肠道分泌降低、肠道菌群失调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从而使病情进一步复杂及恶化。
肠梗阻ppt课件

保守治疗、生活调理
详细描述
慢性肠梗阻通常采用保守治疗,如药物治疗、灌肠等,同时需要调整饮食和生活 习惯,以缓解症状、控制病情。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病例三:肠梗阻并发症的处理
总结词
及时处理、预防为主
详细描述
肠梗阻并发症包括感染、水电解质紊乱等,需要及时处理,以免加重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治 疗,同时要注意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基础疾病的治疗。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通过输液等方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保持酸 碱平衡,预防并发症。
心理护理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紧张、焦虑情绪 ,增强治疗信心。
康复指导
饮食指导
定期复查
根据病情恢复情况逐步恢复饮食,从 流质、半流质到软食、普食逐渐过渡 ,避免过硬、过冷、过热食物。
如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复查,以便 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通过禁食和胃肠减压,减少肠 道内压力,缓解梗阻症状。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通过输液、补充电解质等措施 ,纠正预防肠道感染。
促进肠道蠕动
使用药物如多潘立酮、莫沙必 利等促进肠道蠕动,缓解梗阻
症状。
手术治疗
解除梗阻
通过手术解除肠道梗阻,恢复 肠道通畅。
切除坏死肠段
腹胀
停止排气排便
由于肠道内的内容物积聚,患者会出现腹 胀的症状。腹胀的程度和部位也因梗阻的 部位和程度而异。
当肠道完全梗阻时,肠道内的气体和粪便 无法排出,患者会出现停止排气排便的症 状。
02
肠梗阻的诊断
诊断方法
01
02
03
X线腹部平片
观察肠梗阻的部位和程度 ,可见扩张的肠道和气液 平面。
CT扫描
肠梗阻的治疗方案

肠梗阻的治疗方案第1篇肠梗阻治疗方案一、背景肠梗阻是指肠道内容物在肠道内运行受阻,导致肠道腔内压力升高、肠壁血液循环障碍及肠壁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根据梗阻部位、病因、病程及全身状况,治疗方案需个性化制定,以达到缓解症状、去除病因、预防并发症的目的。
二、目标1. 缓解患者肠梗阻症状,降低肠腔内压力,改善肠壁血液循环及功能;2. 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去除梗阻因素,预防梗阻复发;3. 预防和治疗肠梗阻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三、治疗方案1. 保守治疗(1)禁食、胃肠减压:患者需禁食,通过鼻胃管或鼻肠管进行胃肠减压,以减轻肠腔内压力,改善肠壁血液循环。
(2)补液、电解质平衡:根据患者脱水程度、电解质紊乱情况,合理补液,纠正电解质失衡。
(3)抗生素治疗:针对肠道感染或继发感染,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
(4)营养支持:在胃肠减压期间,给予患者全胃肠外营养,保证其营养需求。
2. 介入治疗(1)内镜下治疗:对于粘连性肠梗阻、肿瘤性肠梗阻等,可采用内镜下激光切割、高频电切等方法解除梗阻。
(2)支架植入:对于晚期肿瘤引起的肠梗阻,可考虑在内镜下植入金属支架,缓解梗阻。
3. 外科治疗(1)手术适应症:保守治疗无效、闭袢性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肿瘤性肠梗阻、慢性肠梗阻等。
(2)手术方式:根据梗阻部位、病因及全身状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肠粘连松解术、肠切除吻合术、肠短路手术等。
(3)术后管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及引流情况,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
四、预防与康复1. 预防(1)加强肠道功能锻炼,保持大便通畅;(2)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3)积极治疗肠道原发病,如肠道感染、肿瘤等;(4)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肠道疾病。
2. 康复(1)术后康复:根据患者手术情况,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包括早期下床活动、功能锻炼等;(2)心理康复:关注患者心理变化,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3)社会康复:鼓励患者参与社会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肠梗阻ppt课件

04
肠梗阻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保持肠道通畅
合理饮食,多摄入膳食纤维,避免食物过于 精细,以保持肠道通畅。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肠道检查,及早发现肠道病变,预 防肠梗阻的发生。
避免腹部手术
尽量避免腹部手术,如必须手术,术后应积 极进行康复训练,预防肠粘连。
注意保暖
避免腹部受凉,以免影响肠道蠕动,预防肠 梗阻。
肠梗阻的病例分析
病例一:粘连性肠梗阻
总结词
最常见类型,多因腹腔炎症、手术创伤等引起
详细描述
粘连性肠梗阻是肠梗阻中最常见的类型,通常由于腹腔炎症、手术创伤等原因导致肠管 与肠管之间、肠管与腹膜之间发生粘连,进而影响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排空。患者通常会 出现腹痛、腹胀、呕吐、排气排便停止等症状。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方法包括保守治疗
伴有呕吐。
腹胀
由于肠道蠕动障碍,肠梗阻患 者常出现腹胀症状,严重时可 出现腹膜刺激征。
停止排便排气
肠梗阻发生后,肠道内容物无 法通过梗阻部位,患者可出现 停止排便排气的症状。
全身症状
肠梗阻严重时,可出现脱水、 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
症状,甚至出现休克。
02
肠梗阻的诊断
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
体格检查
和手术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病例二:绞窄性肠梗阻
总结词
病情严重,需及时手术治疗
详细描述
绞窄性肠梗阻是一种病情较为严重的肠梗阻类型,由于肠道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肠道发生缺血坏死。患者通常会 出现剧烈腹痛、呕吐、血便等症状。绞窄性肠梗阻需及时手术治疗,以解除肠道梗阻和恢复肠道血液循环。术后 还需进行抗炎、抗休克等治疗,以稳定病情。
护理方法
肠梗阻

肠梗阻:指肠内容物在肠道中通过受阻。
为常见急腹症,可因多种因素引起。
起病初,梗阻肠段先有解剖和功能性改变,继则发生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肠壁循环障碍、坏死和继发感染,最后可致毒血症、休克、死亡。
当然,如能及时诊断、积极治疗大多能逆转病情的发展,以致治愈。
病理解剖单纯性完全机械性肠梗阻发生后,梗阻部位以上的肠腔扩张。
肠壁变薄,粘膜易有糜烂和溃疡发生。
浆膜可被撕裂,整个肠壁可因血供障碍而坏死穿孔,梗阻以下部份肠管多呈空虚坍陷。
麻痹性肠梗阻时肠管扩张、肠壁变薄。
在绞窄性肠梗阻的早期,由于静脉回流受阻,小静脉和毛细胞血管可发生瘀血、通透性增加,甚至破裂而渗出血浆或血液。
此时肠管内因充血和水肿而紫色。
继而出现动脉血流受阻、血栓形成,肠壁因缺血而坏死,肠内细菌和毒素可通过损伤的肠壁,进入腹腔。
坏死的肠管呈紫黑色,最后可自行破裂。
病理生理肠梗阻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为膨胀、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以及感染和毒血症。
这些改变的严重程度视梗阻部位的高低、梗阻时间的长短以及肠壁有无血液供应障碍而不同。
(一)肠膨胀机械性肠梗阻时,梗阻以上的肠腔因积液积气而膨胀,肠段对梗阻的最先反应是增强蠕动,而强烈的蠕动引起肠绞痛。
此时食管上端括约肌发生反射性松弛,患者在吸气时不自觉地将大量空气吞入胃肠,因此肠腔积气的70%是咽下的空气,其中大部分是氮气,不易被胃肠吸收,其余30%的积气是肠内酸碱中和与细菌发酵作用产生的,或自备注弥散至肠腔的CO2、H2、CH4等气体。
正常成人每日消化道分泌的唾液、胃液、胆液、胰液和肠液的总量约8L,绝大部分被小肠粘膜吸收,以保持体液平衡。
肠梗阻时大量液体和气体聚积在梗阻近端引起肠膨胀,而膨胀能抑制肠壁粘膜吸收水分,以后又刺激其增加分泌,如此肠腔内液体越积越多,使肠膨胀进行性加重。
在单纯性肠梗阻,肠管内压力一般较低,初是常低于8cmH2O。
但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肠管内压力甚至可达到18cmH2O。
结肠梗阻止肠腔内压力平均多在25cmH2O。
肠梗阻

45
(2)腹痛部位: 腹痛的部位因因梗阻的部位而 不同。一般高位小肠梗阻腹痛在上 腹部,低位小肠梗阻在腹中部,结 肠梗阻在腹四周。有腰部牵扯性剧 痛,是小肠扭转的特征。嵌顿性疝 可在腹股沟部位出现痛性肿块。
46
2. 呕吐 在肠梗阻早期多为反射性呕吐, 吐出物为胃液及所进食物,可因进 食或饮水而引起。以后则因梗阻部 位不同存表现不同。高位小肠梗阻 呕吐出现时间早,而且频繁,呕吐 物为胃液、胆汁和十二指肠液;低 位小肠梗阻,呕吐时间稍晚,吐出 物稠厚,而且带有粪臭气味。结肠 梗阻,因有回盲瓣存在,呈闭襻性 梗阻,到晚期才出现呕吐。
43
③ 持续性剧痛 这是绞窄性肠梗阻晚期出现明 显血循环障碍时的表现,疼痛剧烈, 难以用一般止痛方法控制。由于肠 坏死,失去蠕动能力,因此不发生 阵发性腹痛。
44
④ 持续性胀痛 没有绞痛,腹膜程度不重,仅 表现为持续性胀痛和不适,这是麻 痹性肠梗阻的表现。听诊时有肠鸣 音消失,腹胀明显,是很重要的佐 证。
38
以上诸种全身病理改变的影响将 导致肠梗阻病人既有失液、又有失 血和感染中毒等多因素的休克。最 终会导致重要生命器官严重损害,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解除了梗阻因 素,休克也难以纠正,不可逆转。
39
四. 临床表现及检查:
(一) 主要症状: 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肠梗阻,虽 然各有特殊的临床表现,但肠内容 物不能顺利通过肠腔,是他们共同 的特点,因此它们都具有共同的临 床表现。可概括为四个字: • 痛 呕 胀 闭。
17
① 麻痹性肠梗阻 如腹部大手术后早期、弥漫性 腹膜炎、腹膜后血肿、低血钾等使 肠壁肌肉麻痹瘫痪,失去蠕动能力。 ② 痉挛性肠梗阻 如铅中毒、急性肠炎,使肠壁 肌肉过度收缩,肠腔变小,内容物 通过障碍。痉挛性肠梗阻一般仅为 暂时性的。
肠梗阻ppt课件

THANKS
如肠易激综合征等,通过症状特点、 排便习惯等进行鉴别。
04
治疗方案制定与调整策略
保守治疗措施及注意事项
禁食、胃肠减压
减轻肠道负担,促进肠道恢复。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补充液体,维持内环境稳定。
药物治疗
注意事项
使用抗生素、解痉药等,控制感染,缓解 疼痛。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适应证和术式选择
特点
各类肠梗阻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 和治疗方法,需针对具体情况制 定治疗方案。
预防措施与重要性
预防措施
保持肠道通畅,避免暴饮暴食和剧烈 运动,及时治疗肠道疾病等。
重要性
肠梗阻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因此预防 和治疗都非常重要。通过科学有效的 预防措施,可以降低肠梗阻的发生率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02
解剖生理基础与病理变化
并发症预防和处理方法
并发症预防
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减少并发症的发 生。
处理方法
针对不同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如感染、出血等。同时,加强患者 营养支持,提高患者免疫力,促进康 复。
0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康复期管理与生活指导建 议
康复期评估内容及方法
评估内容
包括患者身体状况、营养状况、心理状态、并发症风险等。
评估方法
肠道解剖结构及功能
肠道分为小肠和大肠,小肠主要负责消化和吸收,大肠 则主要负责水分吸收和粪便形成。
肠道内有丰富的神经和肌肉组织,协调肠道的蠕动和排 空。
肠道内存在大量的微生物群落,对肠道健康和免疫功能 有重要作用。
肠梗阻时病理生理改变
01
肠梗阻时,肠道内容物无法 正常通过,导致肠道内压力
肠梗阻

病因
C.重金属中毒。 D.尿毒症。 F.脊髓炎。 G.甲状腺功能减退。 ③由于肠平滑肌病变或肌间神经丛等病变导致肠肌肉活动障 碍所致的肠梗阻。常称为慢性假性肠梗阻,多见于下列病变: A.肠平滑肌病变: 如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结缔组织病、淀粉样变性、放射性 损害及线粒体肌病等。患原发性家族性内脏性肌病者也常伴有 慢性假性肠梗阻。 B.肠肌间神经丛病变: 可见于: a.神经源性肠发育异常、孤立性肠道发育异常伴神经纤维瘤 病,或伴多发性内分泌瘤及肌强直性营养不良等;b.多种隐性 及显性遗传性疾病;c.散发性内脏神经性病变(包括非炎症性变 性病及变性的炎性疾病,如美洲锥虫病、巨细胞病毒感染等);
1.症状 急性肠梗阻有4个主要症状:
(1)腹痛: 为阵发性绞痛。空肠或上段回肠梗阻,每3~5分钟发作1次, 回肠末端或大肠梗阻,每6~9分钟发作1次,发作间歇期疼痛 缓解,绞痛期间伴有肠鸣音亢进。肠鸣音呈高调。有时可闻气 过水声。麻痹性肠梗性肠梗阻可以无腹痛,高位小肠梗阻绞痛 可以不严重,中段或低位肠梗阻则呈典型剧烈的绞痛,位于脐 周或定位不确切。每次绞痛可持续数秒到数分钟。如果阵发性 绞痛转为持续性腹痛,则应考虑已发展为绞窄性肠梗阻了。
病因
(3)结肠性梗阻: 一般好发于左半结肠,尤以乙状结肠或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 处好发。 5.按起病的缓急可分为2类 (1)急性肠梗阻: 绞窄性肠梗阻一般都是急性肠梗阻,也是完全性的。 (2)慢性肠梗阻: 慢性肠梗阻一般是不完全性的,不完全性肠梗阻一般也是单 纯性肠梗阻。慢性肠梗阻亦可演变为急性。
发病机制
流行病学
1.机械性肠梗阻 发病率约为肠梗阻的90%。其中绞窄性肠梗 阻病死率仍可高达5%~30%。
2.粘连性肠梗阻: 发病率约为肠梗阻的40%左右,其中的70%~80%有腹部手术 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最常见的肠梗阻类型是
A.机械性肠梗阻
B.血运性肠梗阻
C.粘连性肠梗阻
D.动力性肠梗阻
E.肠扭转
2.单纯性肠梗阻与绞窄性肠梗阻的主要区别是
A.梗阻的部位
B.梗阻的严重程度
C.梗阻的原因
D.梗阻的时间
E.肠壁有无血运障碍
3.腹膜炎引起的肠梗阻属于
A.机械性肠梗阻
B.动力性肠梗阻
C.血运性肠梗阻
D.绞窄性肠梗阻
E.痉挛性肠梗阻
4.肠梗阻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腹痛
B.腹胀
C.腹泻
D.呕吐
E.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5.麻痹性肠梗阻引起腹痛的特点是
A.持续性绞痛
B.持续性剧痛伴阵发性加剧
C.阵发性剧痛
D.持续性胀痛
E.钻顶样剧痛
6.高位小肠梗阻除腹痛外最主要的症状是
A.腹胀
B.停止排便排气
C.腹部包块
D.频繁呕吐
E.腹肌紧张
7.小儿肠套叠大便的特点是
A.黏液便
B.脓血便
C.柏油样便
D.陶土便
E.果酱样血便
8.患儿,男,1岁。
因阵发性哭闹、呕吐6小时伴排果酱样便2次人院。
查体:右中上腹扪及腊肠样肿块。
首先
考虑为
A.蛔虫性肠梗阻
B.肠扭转
C.肠套叠
D.肠道畸形
E.急性胃肠炎
9.病人,男性,45岁。
因腹痛伴呕吐1天入院。
查体:腹部膨隆,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腹式呼吸减弱,下腹压痛,听诊肠鸣音亢进。
X线检查提示肠祥胀气及多个气液
平面。
首先考虑为
A.急性腹膜炎
B.急性胃穿孔
C.急性阑尾炎
D.急性肠梗阻
E.急性胰腺炎
10.下列哪种类型的肠梗阻可出现大便隐血试验阳性
A.单纯性肠梗阻
B.麻痹性肠梗阻
C.血运性肠梗阻
D.绞窄性肠梗阻
E.痉挛性肠梗阻
1.肠梗阻病人非手术治疗期间最重要的处理措施是
A.禁食、胃肠减压
B.解痉止痛
C.纠正体液失调
D.防止感染
E.取半卧位
12.患儿,女,6个月。
因阵发性哭闹,右上腹触及腊肠样包块,怀疑为肠套叠。
首选的检查是
A.结肠镜检
B.空气灌肠
C.直肠活检
D.腹部CT
E.钡剂灌肠
13.肠梗阻时,最重要的是观察
A.梗阻的原因
B.梗阻的部位
C.梗阻的程度
D.梗阻是否发生绞窄
E.梗阻发生的速度
14.肠梗阻病人的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A.禁食禁饮
B.胃肠减压
C.生命体征平稳者可取半卧位
D.使用吗啡镇痛
E.做好术前准备
16.病人,男性,35岁。
胃肠道术后第1天尚未排气,但病人感觉饥饿要求进食。
护士首先应采取的措
施是
A.直接拒绝病人请求
B.询问病人想进的食物
C.告知其不能进食的原因
D.告知可进食的食物种类
E.直接将此情况报告医生
17.病人,女性,63岁。
胃穿孔修补术后,为预防发生粘连性肠梗阻,应指导病人
A.早期取半卧位
B.早期离床活动
C.早期进食
D.保持排便通畅
E.多饮水
AEBCD DECDD ABDDE 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