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积的乘方教案
14.1.3积的乘方-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4.1.3积的乘方-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积的乘方的概念;
2.掌握积的乘方的计算方法;
3.能够运用积的乘方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1.确定积的乘方的概念;
2.确定积的乘方的运算规则;
3.熟练掌握积的乘方的运算方法。
三、课前准备
1.教材《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2.教辅材料;
3.常规文具。
(黑板、粉笔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引入积的概念,复习乘法运算;
2.向学生提问:1) 3×3×3×3的意义是什么? 2) 5×5×5×5×5的意义是什么?(二)讲授
1.讲解积的乘方的概念及其运算方法;
2.分析并解释积的乘方运算法则;
3.通过例题指导学生掌握积的乘方的运算方法。
(三)练习
1.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2.选做教辅材料上的练习题;
3.在教师的指导下,应用积的乘方解决实际问题。
(四)巩固
通过课堂练习、作业检查来巩固积的乘方的概念及其运算方法,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澄清和解答。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积的乘方的概念及其运算方法,使学生掌握了积的乘方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能够应用积的乘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中重点讲解了积的乘方的运算规则,并且通过例题指导学生运用积的乘方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在实际运用中理解积的乘方的概念。
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例如导入、讲授、练习、巩固等环节,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积极向上的气氛,并且通过互动讨论等形式调动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1.3积的乘方..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积的乘方的概念及其性质的掌握,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难点:理解积的乘方的性质,并能将其灵活运用于简化计算过程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实际问题引入积的乘方概念,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的乘方的性质,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主动探究数学问题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让他们认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3.通过积的乘方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下是具体的教学设计: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积的乘方的性质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积的乘方的认识。
3.课后作业:
-设计分层次的课后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巩固所学知识。
-鼓励学生利用积的乘方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4.教学评价: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小组讨论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5.教学拓展:
-结合数学史,介绍积的乘方在数学发展史上的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如制作积的乘方知识卡片、编写积的乘方小故事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4.1.3积的乘方教学设计
(5)拓展应用: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运用积的乘方知识解决问题。
(6)总结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积的乘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教学策略:
(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2)注重启发引导,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与讨论中,共同解决难点问题,提高合作能力。
(4)设计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积的乘方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2.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乘方的定义和性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探究:以长方体体积计算为例,引导学生发现积的乘方运算法则。
(3)讲解与示范:详细讲解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并进行典型例题的演示。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发现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2.以小组合作形式,让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典型例题的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利用实际生活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积的乘方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1.设计练习题: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题目包括基本题、提高题和应用题,以检验学生对积的乘方知识的掌握情况。
2.学生练习: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作业批改:教师批改学生的练习,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五)总结归纳
1.知识梳理: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强调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积的乘方教案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3积的乘方【教学目标】1.通过探索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进一步体会和巩固幂的意义,在推理得出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的过程中,领会这个性质.2.经历探索积的乘方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3.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探索精神,有助于塑造他们挑战困难,挑战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教学重难点】重点:积的乘方的运算.难点:积的乘方的推导过程的理解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观察、实践法、举例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复习回顾::a m ·a n =a m+n(m、n都为正整数).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幂的乘方法则:(a m)n=a mn(m,n都是正整数).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提出问题: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与幂的乘方法则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其中m,n都是正整数;底数都不变.不同点:同底数幂的乘法是底数相加,幂的乘方是底数相乘.课件中用集合的思想通过采用圆圈圈示的方法形象的呈现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新课讲授:(一)积的乘方体积V=3m a (). 思考:当正方体的边长为1.1×10³时,它的体积如何表示呢?它的体积应是V=(1.1×10³)³.进一步思考:(1)这个结果是幂的乘方形式吗?(2)它又如何运算呢?能不能找到一个运算法则呢?1.计算: (2×3)2与22 × 32,我们发现了什么?∵ (2×3)2=62=36,22 ×32=4×9=36,2.比较下列各组算式的计算结果:[2 ×(3)]2 与 22 ×(3)2[(2)×(5)]3与(2)3 ×(5)3第2题由学生独立动手计算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猜想规律.提出问题:填空,看看运算过程用到哪些运算律,从运算结果看能发现什么规律?(1)(ab )2=(ab )·(ab )=(a ·a )·(b ·b )=a (2 )b ( 2 );思考:积的乘方法则?(ab ) n =()()() n ab ab ab ⋅⋅⋅⋅⋅⋅个=()() n n aa a b b b ⋅⋅⋅⋅⋅⋅⋅⋅⋅⋅⋅⋅⋅个个=a n b n ,即(ab )n =a n b n (n 为正整数) .归纳:积的乘方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ab )n =a n b n .(n 为正整数)推广: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积的乘方等于什么?(abc )n = a n b n c n (n 为正整数)积的乘方法则的逆用:a nb n =(ab )n .(n 为正整数)例1:计算:(1)(2a )3; (2)(5b )3 ;(3)(xy 2)2; (4)(2x 3)4.解:(1)(2a )3=23•a 3 = 8a 3;(2)(5b )3=(5)3•b 3=125b 3;(3)(xy 2)2=x 2•(y 2)2=x 2y 4;(4)(2x 3)4=(2)4•(x 3)4=16x 12.课堂练习:(1)(ab 2)3 =a 3•(b 2)3=a 3b 6;(2)(3a 2b 3)3 = 33 •(a 2)3 •(b 3)3= 27a 6b 9; (3)(23x 3y 2)2 = (23)2• (x 3)2 •(y 2)2 =49x 6y 4. 2.(1)(ab )4 ; (2) (2xy )3;(3)(3×102)3 ; (4) (2ab 2)3.(3)(x 3y 2)5 ; (4)235a a ();⋅ 4. (1) [4(xy )2]3 ; (2) [3(a +b )(ac )]4 .例2:计算.(1) 2(x 3)2·x 3(3x 3)3+(5x )2·x 7;(2)(3xy 2)2+(4xy 3) · (xy ) ;(3)(2x 3)3·(x 2)2.注意:运算顺序是先乘方,再乘除,最后算加减.课堂练习:1.计算(-4×103)2×(-2×103)3的结果是( B )A .1.08×1017B .-1.28×1017C .4.8×1016D .-2.4×10162.计算: 2(x 3)2 · x 3-(3x 3)3+(5x )2 ·x 7解:原式=2x 6 · x 3-27x 9+25x 2 ·x 7 =2x 9-27x 9+25x 9=0.注意:运算顺序是先乘方,再乘除,最后算加减.(二)积的乘方的逆运算(ab )n = a n ·b n 逆运算: a n ·b n = (ab )n .试用简便方法计算:(1) 23×53 = (2×5)3 = 103(2)(5)15 × (2)15 = [(5)×(2)]15 = 1015.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计算(0.04)2004×[(5)2004]2=?解法一: (0.04)2004×[(5)2004]2 2)2004 × 54008 =(0.2)4008 × 54008 =(0.2 ×5)4008 =14008 =1; 解法二: (0.04)2004×[(5)2004]2 =(0.04)2004 ×[(5)2]2004 =(0.04)2004 ×252004=(0.04 ×25) 2004=12004 =1.说明:逆用积的乘方法则 可以化简一些复杂的计算.既学既练: 488=(4×0.25)8=1;(0.04)2004×[(5)2004]2= (0.04)2004×[(5)2]2004 = (0.04×25)2004 =1;161701258.)()⨯=-((0.125)16× (8)16 × (8) = 8.课堂练习: 3.计算: (1)(2x 2y 3)3 (2) (3a 3b 2c )4解:(1)原式=(2)3 ·(x 2)3 ·(y 3)3=8x 6y 9;(2)原式=(3)4 ·(a 3)4 ·(b 2)4 · c 4 = 81 a 12b 8c 4.4.如果(a n •b m •b )3=a 9b 15 ,求m , n 的值.解:(a n •b m •b )3=a 9b 15 ,∴(a n )3•(b m )3•b 3=a 9b 15 ,∴ a 3n •b 3m •b 3=a 9b 15,∴ a 3n •b 3m +3=a 9b 15 ,∴ 3n =9, 3m +3=15,∴n =3,m =4.课堂小结:说一说本节课都有哪些收获.同底数幂的乘方,幂的乘方,积的乘方的法则及注意事项.解决实际问题时要考虑到公式的逆用.作业布置:n 为正整数,且x 3n =2,求(2x 3n )2+(-3x 2n )3的值;【解析】原式=4(x 3n )2-27(x 3n )2=-23(x 3n )2=-92.x +3·3x +3=36x 2,求x 的值.【解析】7.a 3b 2=72时,求a 6b 4的值.【解析】a6b4=(a3b2)2=722=5 184.4.完成本节课配套习题.【板书设计】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注意:底数相同时,直接应用法则;底数不相同时,先变成同底数再应用法则.幂的乘方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注意事项:幂的乘方与同底数幂的乘法的区别;幂的乘方法则的逆用.积的乘方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注意:积的乘方的逆用.【课后反思】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与前面相同的方式展开教学. 教师在讲解积的乘方公式的应用时,再补充讲解积的乘方公式的逆运算:a n•b n=(ab)n,同时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应用能力,也可以补充讲解:当n为奇数时,(-a)n=-a n(n为正整数);当n为偶数时,(-a)n=a n(n为正整数).。
人教版-积的乘方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数学
《积的乘方》教学设计一、课题名称积的乘方二、课程课时1课时三、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五章《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中的内容。
积的乘方是整式乘法运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学习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和幂的乘方之后进行的。
教材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出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四、课标目标1.理解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
2.能运用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五、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积的乘方运算法则的推导过程。
运用积的乘方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对积的乘方运算法则的理解。
法则中指数的运算及符号的确定。
六、课的类型及主要教学方法1.课的类型:新授课。
2.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练习法。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学环节:复习旧知。
教师活动: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和幂的乘方,谁能来分别说一说它们的运算法则?学生活动:学生回答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是aᵐ×aⁿ=aᵐ⁺ⁿ(m、n都是正整数);幂的乘方法则是(aᵐ)ⁿ=aᵐⁿ(m、n都是正整数)。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为学习积的乘方做铺垫。
目标达成预测:学生能够准确回答同底数幂的乘法和幂的乘方的运算法则。
2.讲授新课探索积的乘方运算法则教学环节:计算式子。
教师活动:现在我们来计算一下(ab)²和(2x)³,看看结果是多少?并观察式子的特点。
学生活动:(ab)²=ab×ab=a×a×b×b=a²b²;(2x)³=2x×2x×2x=2×2×2×x×x×x=8x³。
学生观察到式子是积的乘方形式。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计算,让学生初步感受积的乘方的特点。
目标达成预测:学生能够正确计算式子的结果,并观察到式子的特点。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4.1.3积的乘方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概念讲解:介绍积的乘方的定义,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积的乘方的意义。
2.运算法则:详细讲解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并通过典型例题演示运算步骤,强调注意事项。
8.教学评价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提升、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回顾旧知:请学生回顾有理数的乘方、幂的乘方等概念及运算法则,为新课的学习做好知识准备。
2.创设情境: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面积的估算、体积的计算等,让学生感受积的乘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题:已知a^2+b^2=8,求(a+b)^4的值。
4.思考总结题:要求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总结积的乘方的运算规律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
5.家长评价:请家长对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并在作业本上留言,以促进家校共育,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成长。
作业布置要求:
1.作业量适中,难度分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3.通过积的乘方学习,引导学生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1.导入新课
通过回顾有理数乘方、幂的乘方等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探究
学生自主探究积的乘方法则,教师进行指导。
3.合作交流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共同总结积的乘方规律。
4.例题讲解
教师选取典型例题,讲解积的乘方运算步骤,强调注意事项。
2.实践应用题:设计2-3道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题目,让学生运用积的乘方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14.1.3 积的乘方 教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14.1.3 积的乘方教案一、教学目标•理解乘方的定义和表示方法;•掌握用乘方计算积的方法;•能够解决与乘方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乘方的定义和表示方法;•积的乘方计算方法。
三、教学内容1. 乘方的定义和表示方法乘方是数学中的一种运算,表示将一个数连乘若干次的结果,乘方由底数和指数两个部分组成。
例如,a的n次方可以表示为:a^n。
2. 积的乘方计算方法对于乘积的乘方计算,我们可以将乘积写成乘法的形式,然后使用乘方的性质进行简化。
例如,(a b)^n = a^n b^n。
3. 解决与乘方有关的实际问题乘方的运算方法可以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我们可以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乘方的形式,然后进行计算。
例如,计算某物体的体积、面积等。
步骤一:引入乘方概念通过给出一些简单例子,引导学生理解乘方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例如,2的3次方可以表示为2^3,表示将2连乘3次。
步骤二:介绍积的乘方计算方法将乘积的乘方计算方法进行详细介绍,通过给出一些例子进行示范。
步骤三:练习习题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和解答。
例如:1. 计算(2*3)^2的结果。
2. 计算(4*5)^3的结果。
3. 计算(7*8)^4的结果。
步骤四:解决实际问题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乘方的计算方法进行解决。
例如:某物体的长为3m,宽为4m,高为5m,求该物体的体积。
五、教学延伸可以让学生尝试寻找其他与乘方相关的实际问题,并进行计算与解答。
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乘方的性质,进一步拓展乘方的应用。
六、课后作业1.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题;2.寻找一个与乘方有关的实际问题,并进行计算与解答。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乘方的定义和表示方法,以及积的乘方的计算方法。
通过练习习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巩固学生对乘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同时,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寻找其他与乘方相关的实际问题,并进行探索和解决。
八年级数学上人教版《积的乘方》教案
《积的乘方》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积的乘方的意义,掌握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熟练计算。
2.学会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通过具体实例体验数学化的过程。
3.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概括和演绎的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三、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学生准备计算器、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旧知,引出新课题。
2.新课学习: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探究积的乘方的意义和运算法则,并尝试用符号语言表示。
然后通过例题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法则的运用。
3.课堂练习: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积的乘方的理解。
4.归纳小结:总结积的乘方的意义和运算法则,强调运算法则的关键是确定指数,并注意符号问题。
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计算过程中符号的变化规律。
5.布置作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适当的课后练习题,并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同时可以安排一些拓展性的任务,如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与积的乘方相关的题目等。
6.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方法和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积的乘方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六、板书设计:积的乘方定义:几个数相乘,每个数都提到一个相同的幂次。
法则:a×b^n=a×b×…×b(n个b)。
运算顺序:先乘后指数化。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14.1.3积的乘方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积的乘方的概念及其运算法则。
-能够运用积的乘方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将积的乘方转化为同底数幂的乘法。
4.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前两年的数学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算术运算、代数表达式、方程和不等式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学生对积的乘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具有一定的基础。然而,积的乘方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运算规则,需要引导学生从已掌握的知识出发,逐步过渡到新的运算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
3.反馈评价: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及时解答。
4.情感升华:强调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积的乘方的理解和应用,特布置以下作业:
1.基础巩固题:
-完成课本第14.1.3节后的练习题1-5题,重点在于积的乘方的运算方法和符号处理。
-解决运算过程中出现的符号错误和计算顺序混乱问题。
(二)教学设想
1.引入环节:
通过复习同底数幂的乘法,引导学生发现积的乘方的规律,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
2.新课导入:
-利用生活实例,如面积、体积的计算,引出积的乘方的概念。
-通过具体例子,讲解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和理解。
3.活动设计:
2.生活实例:接着,提出一个生活实例: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a$、$b$、$c$,求它的体积。根据长方体体积公式$V = abc$,引导学生探讨:如果这个长方体的每个维度都扩大2倍,体积会扩大多少倍?由此引出积的乘方概念。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积的乘方》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积的乘方》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等运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学习了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稳固、深化和开展,又是为后面学习整式的综合运算打下了基础,因此本节课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教学目的1、理解积的乘方运算法则,能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2、探究积的乘方运算法则,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发展推理能力、条理清晰的语言、符号表达能力的同时,激发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积的乘方运算法则的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计算10 × 102 × 103 = 106(x5 )2 = x102、同底数幂的乘法:a m × a n = a mn (m,n都是正整数)幂的乘方:(a m )n = a mn (m,n都是正整数)二、讲授新知1、探究填空,运算过程用到哪些运算律?运算结果有什么规律?(1)(ab)2 =(ab)(ab)——乘方的意义= (a·a)·(b·b)——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 a(2)b(2)——同底数幂相乘的法则(2)(ab)3 = (ab)(ab)(ab)=(a·a·a)·(b·b·b)= a(3)b(3)2、推理验证思考问题:积的乘方(ab)n = ?猜想结论:(ab)n = a n b n(n为正整数)证明:(ab)n = (ab)(ab)…(ab)n个ab= (a·a·a…a)(b…b)n个a n个b= a n b n由此可得:(ab)n = a n b n(n为正整数)3、积的乘方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4、计算(1)(2a)3 = 23 ·a3 = 8a3(2)(-5b)3 = (-5)3 ·b3 = -125b3(3)(xy2)2 = x2 ·(y2)2 = x2y4(4)(-2x3)4= (-2)4 ·(x3)4 = 16x12三、巩固习题计算:(1)(ab)4 = a4b4(2)(-1/2xy)3 = (-1/2)3 x3 y3 = -1/8 x3 y3(3)(-3×102)3 = (-3)3 ×(102)3 = (-27)×106 = (-2.7)×107(4)(2ab2)3 = 23×(ab2)3 = 8a3b6教学评价本节课教学没有直接讲解积的乘法法则,而是让学生做一组练习题,结合所做的练习,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练习题和计算结果,自己归纳概括出积的乘方法则,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和表达能力,并对积的乘方的运算有了初步的了解。
14.1.3《积的乘方》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1
14.1.3《积的乘方》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理解乘方的概念,掌握乘方的定义和性质;2.能够利用乘方的性质计算简单的乘方运算;3.能够应用乘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乘方的定义和性质;2.乘方的运算法则;3.乘方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理解乘方的概念及其定义;2.运用乘方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2.教具:黑板、粉笔、习题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小明做了3道数学题,每道题做对都有1个金星,现在小明一共有多少个金星?”引导学生思考,带出乘方的概念。
2. 引入新知(10分钟)黑板上写下“2^3”,向学生解释这个表示方法,表示2的3次方,即2乘以2乘以2。
然后向学生提问:“2的3次方等于多少?”引导学生回答。
3. 探究乘方的定义(15分钟)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乘方运算题目,通过让学生自己计算和观察,引导学生总结乘方的定义。
让学生发现:一个数的乘方,就是这个数连乘若干次。
4. 讲解乘方的性质(15分钟)通过讲解示例和一些特殊的乘方,引导学生发现乘方的一些性质,如:任何数的0次方都等于1,任何数的1次方都等于它本身等等。
5. 练习乘方的运算法则(20分钟)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乘方运算题目,让学生运用乘方的性质进行计算。
并与学生一起检查答案,讲解解题思路和注意事项。
6. 应用乘方解决实际问题(20分钟)给学生提供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方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 总结与拓展(10分钟)总结乘方的定义和性质,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如果有时间,可以向学生介绍更高级的乘方应用,如科学计数法等。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方的概念及其定义,掌握了乘方的性质和运算法则,能够应用乘方解决实际问题。
七、作业布置布置习题册上与本节课相关的习题。
八年级数学上册《积的乘方》教案、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等思维活动,发现积的乘方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创设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积的乘方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积的乘方的应用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八年级数学上册《积的乘方》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积的乘方的定义,理解积的乘方实质上是乘法的多次重复,能够准确地表示出来。
2.学会运用积的乘方法则,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较大数字的乘方,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效率。
3.能够运用积的乘方性质进行因式分解,解决一些多项式的简化问题,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讲解、示范、提问等方式,及时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
4.教学巩固:
-设计综合性的习题,让学生综合运用积的乘方知识,巩固所学内容。
-开展课堂小结活动,引导学生总结积的乘方的性质和应用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4.个性化作业: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不同难度的个性化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层面上得到提高。
-教师关注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5.反思总结:
-要求学生撰写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学习积的乘方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
-通过反思,引导学生培养自我评价和调整学习策略的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积的乘方》教学教案【可编辑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积的乘方》教学教案教学目标:理解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并能利用法则解决实际问题.重点: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及其应用.难点:幂的运算法则的灵活运用.教学流程:一、知识回顾1.说一说同底数幂相乘与幂的乘方是如何计算的?答案: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2.填空2342323223(1)______;(2)()______(3)24_______(4)()______.x x x a x x ⋅⋅=-=⨯=⋅=;(-);答案:x 9;-a 6;28;x 8二、探究 问题:填空,运算过程用到哪些运算律?()()()23()(1)()()()()()(2)()______________________ab ab ab a a b b a b ab ab =⋅=⋅⋅⋅====答案:(1)2,2; (2)()()()ab ab ab ⋅⋅,()()a a a b b b ⋅⋅⋅⋅⋅,3,3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追问:观察计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指出:一般地,对于任意底数a ,与任意正整数nn n abn a n bn nab ab ab ab a a a b b b a b =⋅⋅⋅⋅=⋅⋅⋅⋅⋅⋅⋅⋅⋅⋅⋅⋅⋅=个个个()()()()归纳:积的乘方运算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即:()(n n n ab a b n =为正整数)练习:1.计算(-xy 3)2的结果是( )A .x 2y 6B .-x 2y 6C .x 2y 9D .-x 2y 9答案:A2.下列各式中,正确的个数有( )①(2x 2)3=6x 6; ②(a 3y 3)2=(ay )6;③(32m 2)3=272m 6;④(-3a 2b 2)4=81a 8b 8.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答案:B3.计算:332234(1)2;(2)5;(3);(4)2.a b xy x --()()()()解:3333333322222243443412(1)228(2)55125(3)(4)2216.a a a b b b xy x y x y x x x =⨯=-=-⋅=-=⋅=-=-⋅=();()();()();()()() 三、应用提高(1)若(a n b m )3=a 9b 15,则( ) A .m =3,n =5 B .m =5,n =3C .m =12,n =3D .m =9,n =3答案:B(2)若x 2n =2,(xy )3n =3,则x 5n y 3n =_____.答案:6提示:逆用公式:a n · b n = (ab )n四、体验收获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1.说一说积的乘方法则?2.积的乘方法则可以逆用吗?五、达标测评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m2·m4=m8B.(3m2)2=3m4 C.(-m3)2=m6D.(mn)3=m3n答案:C2 .填空:(1)(3xy)2=_______;(2)(-3a)3=________;(3)(-2×102)5=____________.答案:9x2y2;-27a3;-3.2×10113.计算:(1)(-43ab2c3)2;(2)[(-a2b3)3]2;(3)(-3a2)3·a3+(-4a)2·a7-(5a3)3.解:(1)原式=169a2b4c6(2)原式=(-a6b9)2=a12b18(3)原式=(-27a6)·a3+(16a2) ·a7-125a9=-27a9+16a9-125a9=-136a94.已知n是正整数,且x3n=2,求(3x3n)3+(-2x2n)3的值.解:原式=(3x3n)3-8(x3n)2=(3×2)3-8×22=216-32=184六、布置作业教材98页练习题(1)-(4)题.。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数学《积的乘方》精品教案
14.1.3 积的乘方【知识与技能】1.经历探索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2.理解积的乘方运算法则,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1.在探索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2.学习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体会探究数学法则的乐趣,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心与兴趣.【教学重点】积的乘方法则的应用.【教学难点】积的乘方法则的推导.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教师带领学生依据乘方的意义及前面积累的经验,推导积的乘方公式,并由学生表述文字语言和数学公式.即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幂相乘.公式为:(ab)n=a n b n(n为正整数).【教学说明】1.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因式的积的乘方也具有这一性质,如(abc)n=a n b n c n(n为正整数).2.积的乘方法则可以逆用,即a n·b n=(ab)n(n为正整数).教师讲课前,先让学生完成“自主预习”.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例1计算下列各题.【分析】应用积的乘方公式时,要分清底数含有几个因式,确保每个因式都进行乘方,注意系数的符号,特别不能忽视系数为-1时的计算.【教学说明】在-(-2a2b4)3中,指数3对第一个负号不起作用,对第二个负号起作用.例2计算下列各题.【分析】按顺序进行计算,先算积的乘方,再算幂的乘方,最后算同底数幂相乘.【教学说明】可类比实数运算法则来安排上述各题的运算顺序.例3计算:【分析】每个幂的指数都较大,应观察题目特点,结合1,-1和0的乘方的规律,寻找简便运算.根据积的乘方公式的逆用,即“同指数幂相乘,指数不变,底数相乘”来把原式进行转化.【教学说明】逆用幂的乘法公式(包括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是解数学题的一种常用技巧.本题即是依据题中指数大,底数中有互为倒数(互为倒数的积为1)的特征,通过对题目结构转化,逆用积的乘方公式求解的.在转化时,注意性质符号.运算符号的变化不能出错,不能因转化而改变了原式的大小.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写出下列各题的结果.2.计算下列各题.3.某工厂要做一种棱长为2.5×103mm的正方体箱子,求这种箱子的容积(结果用科学记数法表示).4.写出下列各题的结果.5.试问:N=212×58是一个几位的正整数?【教学说明】上述习题可由学生分组集体讨论求解,题1是巩固积的乘方法则;题2是幂的乘法与其他运算的综合,强调学生看清题目特点,合理选用法则,并特别注意符号与运算形式转化不能出错;题3是积的乘方公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注意解答过程完整;题4,题5是积的乘方等公式的逆用,要发掘技巧,形成能力.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本节所学的积的乘方公式是什么?如何用文字表达?应用时要注意些什么?说出你的收获与思考.2.对比幂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法、积的乘方公式的联系与区别,与同伴交流你的感受.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4.1”中选取部分题.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本课时教学可先由学生依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等法则的推导与应用自主探究出积的乘方法则,并应用于具体解题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幂的乘法三个法则之间的异同,并利用具体问题指导学生解题时先观察分析问题特征,再合理选用法则.课堂中,可采用口答、动手做做等方式组织学生比赛,从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教师依据具体情形予以点评指点,查漏补缺,使学生全方位从本质上理解知识.作者留言: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积的乘方》精品教案
14.1.3 积的乘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索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进一步体会和巩固幂的意义,在推理得出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的过程中,领会这个性质.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积的乘方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探索精神,有助于塑造他们挑战困难,挑战生活的勇气和信心.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积的乘方的运算.2.难点:积的乘方的推导过程的理解和灵活运用.3.关键:要突破这个难点,教师应该在引导这个推导过程时,步步深入,•层层引导,而不该强硬地死记公式,只有在理解的情况下,才可以对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灵活地应用.教学方法采用“探究──交流──合作”的方法,让学生在互动中掌握知识.教学过程一、回顾交流,导入新知【教师活动】提问学生在前面学过的同底数幂的运算法则;幂的乘方运算法则的内容以及区别.【学生活动】踊跃举手发言,解说老师的提问.【课堂演练】计算:(1)(x4)3(2)a·a5(3)x7·x9(x2)3【学生活动】完成上面的演练题,并从中领会这两个幂的运算法则.【教师活动】巡视,关注学生的练习,并请3位学生上台演示,•然后再提出下面的问题.同学们思考怎样计算(2a3)4,每一步的根据是什么?【学生活动】先独立完成上面的问题,再小组讨论.(2a3)4=(2a3)·(2a3)·(2a3)·(2a3)(乘方的含义)=(2·2·2·2)·(a3·a3·a3·a3)(乘法交换律、结合律)=24·a 12(乘方的意义与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16a 12【教师活动】提出应用以上分析问题的过程,再计算(ab )4,说出每一步的根据是什么?【学生活动】独立思考之后,再与同学交流.(ab )4=(ab )·(ab )·(ab )·(ab )(乘方的含义)=(aaaa )·(bbbb )(交换律、结合律)=a 4·b 4(乘方的含义)【教师提问】(1)请同学们通过计算,观察乘方结果之后,•你能得出什么规律?(2)如果设n 为正整数,将上式的指数改成n ,即:(ab )n ,其结果是什么?【学生活动】回答出(ab )n =a n b n .【师生共识】我们得到了积的乘方法则:(ab )n =a n b n (n 为正整数),这就是说,积的乘方等于积的每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ab )n =()()()()()n n n ab ab ab aaa a b b b b 个个个=a n b n【教师活动】拓展训练: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积的乘方,如(abc )n ,【学生活动】回答出结果是(abc )n =a n b n c n .二、范例学习,应用所学【例】计算:(1)(2b )3;(2)(2×a 3)2;(3)(-a )3;(4)(-3x )4.【教师活动】组织、讲例、提问.【学生活动】踊跃抢答.三、随堂练习,巩固深化计算下列各式:(1)(-35)2·(-35)3; (2)(a -b )3·(a -b )4; (3)(-a 5)5; (4)(-2xy )4; (5)(3a 2)n ; (6)(xy 3n )2-[(2x )2] 3;(7)(x 4)6-(x 3)8; (8)-p ·(-p )4;(9)(t m )2·t ; (10)(a 2)3·(a 3)2.四、课堂总结,发展潜能本节课注重课堂引入,激发学生兴趣,“良好开端等于成功一半”.1.积的乘方(ab)n=a n b n(n是正整数),使用范围:底数是积的乘方.方法: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2.在运用幂的运算法则时,注意知识拓展,底数和指数可以是数,•也可以是整式,对三个以上因式的积也适用.3.要注意运算过程,注意每一步依据,还应防止符号上的错误.4.在建构新的法则时应注意前面学过的法则与新法则的区别和联系.五、布置作业,专题突破1.课本习题板书设计作者留言: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
14.1.3 积的乘方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4.1.3?积的乘方?【课标内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学的地位与作用,充分表达新课标理念中数学感知的直观性原那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材分析】本节课?积的乘方?是学生在学习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两种幂的运算性质之后紧接着的第三种运算性质,是幂指数运算不可或缺的一局部.它同幂的意义,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有着紧密的联系.结合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合并同类项等概念将幂的运算局部内容自然的引入到整式的运算,为整式的运算打下根底和提供依据.这节课的内容无论从其内容还是所处的地位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是后继学习整式乘除与因式分解的桥梁.【学情分析】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开展,观察和想象能力也得到迅速的开展.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爱与表现自己并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的意识增强.所以在教学中我抓住这些特点,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采取引导发现、实例探究、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学会〞到“会学〞的质的飞跃.同时,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辅助应用,将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充分表达新课标理念中数学感知的直观性原那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目标】1.在知识技能上,要求学生理解并准确掌握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熟练应用这一性质进行有关计算.2.在能力培养上,通过推导性质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完成利用幂的三种运算性质的混合运算,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3.在情感态度上,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同时在讲解过程中渗透数学公式的结构美、和谐美,唤起学生对探索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并正确熟练运用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教学难点】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的探索过程及其应用方法【教学方法】五步教学法 引导发现法、类比法、比照法.【课前准备】学案 多媒体课件【课时设置】二课时【教学过程】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展的过程.根据构建主义课堂教学观,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切实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主动掌握新知.本节课我将按照以下教学流程进行教学:一、预学自检互助点拨1.问题: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cm ,•你能计算出它的体积是多少吗?列式为:2.讨论:体积应是 333(210)v cm =⨯,这个结果是幂的乘方形式吗? 底数是 ,其中一局部是 310幂,但总体来看,底数是.因此33(210)⨯应该理解为.如何计算呢?()n ab ===()()a b 〔其中n 是正整数〕【设计意图】 遵循新课标的理念,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二、合作互学探究新知〔阅读教材P97-98,完成以下问题〕1.2()ab ===()()a b 2.3()ab ===()()a b 小结得到结论:积的乘方,即 〔n 是正整数〕通过刚刚的推导,我们已经得到了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 请同学们用文字表达的形式把它概括出来.【学生活动】学生总结,并要求同桌相互交流,互相纠正补充.达成一致后,举手答复,其他学生思考,准备更正或补充.【教法说明】通过学生自己概括总结,既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训练了他们归纳及口头表达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概括给予肯定或否认,纠正后板书. 幂的运算性质3: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即:积的乘方等于各因式乘方的积.)运算形式运算方法运算结果提出问题:这个性质对于三个或三个以上因式的积的乘方适用吗?如()n abc :【学生活动】在运算的根底上给出答案.〔推导性质〕:()()n n n n n abc a b c =为正整数【教法说明】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在现有知识的根底上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这是理解性质、推导性质的关键,教师在对学生答复给予肯定后板书.三、自我检测成果展示例:〔1〕3(2)a 〔2〕3(5)b -〕〔3〕22()xy 〔4〕34(2)x -展示:1.下面各式中错误的选项是〔 〕.A .〔24〕3=212B .〔-3a 〕3=-27a 3C .〔3xy 2〕4=81x 4y 8D .〔3x 〕2=6x 22.下面各式中正确的选项是〔 〕.A .3x 2·2x=6x 2B .〔13xy 2〕2=19x 2y 4C .〔2xy 〕3=6x 3y 3D .x 3·x 4=x 123.当a=-1时,-〔a 2〕3的结果是〔 〕.A .-1B .1C .a 6D .以上答案都不对4.如果〔a m b n 〕3=a 9b 12,那么m ,n 的值等于〔 〕A .m=9,n=4B .m=3,n=4C .m=4,n=3D .m=9,n=65.a 6〔a 2b 〕3的结果是〔 〕A .a 11b 3B .a 12b 3C .a 14bD .3a 12b 4.6.〔ab 〕2=______,〔ab 〕3=_______.7.〔a 2b 〕3=_______,〔2a 2b 〕2=_______,〔-3xy 2〕2=_______.〔-13ab 2c 〕2=______ 8.42×8n =2( )×2( )=2( ).,3=-8a 6b 9,那么x=_______.10.计算()2323xy y x -⋅⋅的结果是_______.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在掌握理论新知的根底上灵活地实践应用,我先通过教材上的两个例子来说明积的乘方性质应如何正确使用,同时师生共练以到达讲练结合,掌握新知.【学生活动】每一题目均由学生说出完整的解题过程.【教法说明】对例题的处理,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训练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学生“说〞,教师“写〞的过程中,教师可随时发现并及时纠正学生解题中出现的问题.四、应用提升挑战自我105,106m n ==,求2310m n +的值.2.〔-0.125〕12×〔-123〕7×〔-8〕13×〔-35〕 【设计意图】 此时学生已能准确运用幂的三种运算性质进行计算,但在计算过程中还会出现各种问题,所以再设置两道综合的运算题加深学生对新知的印象,在学生板演时,师生共同订正,可减少不必要的错误出现.五、经验总结反思收获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写出来设计意图:全课主题环节根本结束,为帮助学生整合全课,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与学生一起分享收获的喜悦.我采取的方法是:让学生四人一组,互讲本节课的内容,分享解题方法,并找出解题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最后由一名同学代表概括总结,其他同学补充.【板书设计】【备课反思】总的来说这节课还是讲解清楚了积的乘方的概念,并且也给了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训练,学生初步掌握了概念并能对它进行简单的应用.这节课的主要易错点是对符号的处理,这点在备课的时候我也考虑到了,因此在例题里我设计了一些学生易错的题让他们训练,解题习惯和注意点要再三体会,“观察运算情形,注意运算顺序,用对运算法那么,关注符号确定〞,要提高运算的正确率,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反复指导,需要学生高度重视和反复训练,这个时候我也就体会到,教学是“水磨的功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 学 难 点 积的乘方运算法则的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程序及教学内容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复习旧知
1.提问:②同底数幂乘法的法则是什么? 幂的乘方的法则
是什么? 2. 计算:①(-a3)5·(-a2) 3②3(a2)3-2(-a3)3 3. 提问:根据乘方的意义 ,回答(ab)2 表示的意义. 二、探究新知
初中数学人
教版八年级 上册实用资 八 年 级 课 题
积的乘方
课型 新授
料
年级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 知识 技能
学 过程
目 方法
标 情感 态度
教学重点
1. 经历探索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 2. 理解积的乘方运算法则,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在探究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2.学习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的同时,体会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习 数学的信心. 正 确 理 解 积的乘方法 则 .
= anbn
2.归纳积的乘方法则: 积的乘方,等于把积中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 学生积极回答,计算 要细心认真。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 认真思考大胆回答。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 探索,学生积极探 索,寻找规律,得 到 积的乘方法则。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 解独立完成分析.
教师概括总结,学生 消化吸收。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学生在做练习题 时,不要鼓励他们 直接套用公式,而 应让学生理解每一 步的运算理由。学 生进一步体会积的 乘方的意义。
学生通过练习,巩 固刚刚学习的新 知识,在此基础 上,加深知识的应 用。
⑵判断对错,错误的予以改正:
① (-a b2)2= a2 b2
② (-a2 b c3)3= a6 b3 c9
方 时 ,一 要 注 意 符 号 的 确 定 ,二 要 注 意 运 算 顺 序 ,
三要严格地幂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四要注意三
个 或 三 个 以 上 的 积的乘方,法则仍适用。
学生明白:积的乘 方,等于把积中的 每一个因式分别 乘方,再把所得幂 相乘。
学生对积的乘方 法则进一步熟悉, 并且将积的乘方 和幂的乘方结合 起来应用。
例 2 计算。已知: an=4,bn=3,求(ab) 2n
例 3 计算:①(0.25)8×48 ②(0.125)6×(-8)7
三、课堂训练 1.基础练习:.
⑴计算
学生利用积的乘方 的逆用进行简便计 算。
能进行积的乘方 法则的逆用,掌握 技巧。
①-(-3a2 b3)4 ②(- 1 ab2c)2
3 ③[(-3m n2 m2)3]2 ④ ( 1 xy3z2 )2
通过复习上 节课所学的 同底数幂的 乘法内容, 幂的乘方, 为 探 索 积的 乘方做 准 备 。
让学生明白 积的乘方是 有理数乘方 的进一步延 伸。
通过探索练习
所导出的规
律,利用乘方
的意义和同底
数幂的乘法法1 则,让学生获
得新的知识.
教学程序及教学内容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得的幂相乘。
即:(ab) n = anbn(n 是正整数).
③ (4xy) 2 =8 x2 y2 ④ (xn+3)3=x3n+3 ⑤ (an +bn)2= a2n +b2n
() () () ()
()
学生练习,教师强 调。
正确运用积的乘 方法则。
2.计算:(能力提高)
2
(1) 2a2 b4 3(ab2 )2 (2) (2a2b)3 3(a3)2 b3 (3) (2x)2 (3x)2 (2x)2
让学生尽快理解 积的乘方法则的 逆用,掌握技巧。
四、小结归纳 本节课学习了积的乘方的性质及应用,要注意它与幂
的乘方的区别。
五、作业设计
作业:课本习题.1 , 2。
让学生明白本节 课本节课的任务, 对所学知识做到 心中有数。
1、乘方的意义 2、积的乘方及逆用
板书设计
15.1.3 积的乘方 3、例题讲解 4、学生练习 教 学 反思
3
正确区别合并同 类项和幂的乘方 与积的乘方。
(4) 9m4 (n2 )3 (3m2n3)2
(5) (3a2 )3 b4 3(ab2 )2 a4
3 拓展应用。
学生做题,教师纠 正讲解。
(1)、已知 xn 5 yn 3 求 (x2 y)2n 的值。
教师适当帮助学生
(2)、已知 a 255 , b 344 , c 533 ,试比较 a、b、 解决。 c 的大小。
3.典例解析。
例 1 计算:
(1) (-2x2 y3)3= (-2) 3(x2) 3 (y3)3=-8 x6 y9 (2) (-2a2 b)2·(-2a3 b)3 = 4a4 b2·(-8a9 b3) = -32a13b5
解析:在出现既有积的乘方,同 底 数 幂 的 乘 法 ,幂 的 乘
教师讲解,学生认 真领会,学会解题 步骤。
1.探索练习 ① (ab) 2=ab·ab
(根据是什么?)
=(a·a)( b·b)( 这又根据是什么?)
22
=a b ②按照上述方法计算(ab) 3, (ab)4
③(ab) n = ab·ab …ab·ab
( )个 ab
=(a·a… a·a) ( b·b… b·b) 【运用了( )律和( )律】
( )个 a ,( )个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