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四校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河南省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王者荣耀》,是娱乐大众还是“陷害”人生一款游戏能成为全民性、现象级的游戏,足见其魅力;又被称为“毒药”“农药”,可见其后果。
最近,当《王者荣耀》在一波波圈粉,又一波波被质疑时,该如何解“游戏之毒”令人深思。
作为游戏,《王者荣耀》是成功的,而面向社会,它却不断在释放负能量。
从数据看,累计注册用户超2亿,日活跃用户超8000万,每7个中国人就有1人在玩,其中“00后”用户占比超过20%。
在此可观的用户基础上,悲剧不断上演:13岁学生因玩游戏被父亲教训后跳楼,11岁女孩为买装备盗刷10余万元,17岁少年狂打40小时后诱发脑梗险些丧命……到底是游戏娱乐了大众,还是“陷害”了人生,恐怕在赚钱与伤人并生时,更值得警惕。
多数游戏是无罪的,依托市场营利也无可厚非,但不设限并产生了极端后果,就不能听之任之。
这种负面影响如果以各种方式施加于未成年的孩子身上,就该尽早遏制。
以《王者荣耀》为例,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游戏内容架空和虚构历史,扭曲价值观和历史观;二是过度沉溺让孩子在精神与身体上被过度消耗。
因此,既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用户的游戏需求,又要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研发并推出一款游戏只是起点,各个主体尽责有为则没有终点。
怎么做,不仅是态度,更要见成效。
面对各种声音,游戏出品方近日推出了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的“三板斧”,如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陆时长、升级成长守护平台、强化实名认证体系等。
有人说,这是中国游戏行业有史以来最严格的防沉迷措施。
在某种程度上,人们看到了防范的诚意,但“三板斧”能否“解毒”还有待时间检验。
不止于“三板斧”,如何给游戏立规矩,需要做到的还有很多。
立足平台,要市场更要责任。
智能手机普及,手游市场火爆,但手机不能沦为“黑网吧”甚至“手雷”。
河南平顶山许昌济源2020年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答案

平顶山、许昌、济源2020年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相对于西方文化强调主体自我价值的特点而言,中国传统文化更加强调从不同主体的相互性视角思考和处理问题,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独具特色而又一脉相承的价值观,也是当今世界实现合作共赢、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层文化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互性价值观突出表现为对五种相互性关系的不懈追求。
强调不同主体间的互敬互爱,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点。
儒家创始人孔子说“修已以敬”“仁者爱人”,其中“敬”和“"爱”的对象都是“人”,即“他人”。
这里的“人”,不仅包含社会中有地位的上层人,也包含庶民百姓。
如何做到敬人爱人?从个体层面,孔子强调每个人都要将心比心,从自己的喜好和厌恶考虑到他人的喜好和厌恶,“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从国家层面,孔子强调“为国以礼”。
“礼”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从相互性的角度规定了君臣、上下、长幼,男女、父子、兄弟之间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成为维护国家秩序、保证国家安定的基本准则。
中国传统文化高度重视不同主体间相互的“和”。
在中国古人看来,“和”是天地化生万物的方式。
孟子认为,天地间没有什么力量可以胜过“人和”。
董仲舒认为,“和”是天地间最美的德。
中国古人讲“和”,讲“同一”,然而,并不等于千篇一律,并不等于没有原则地与对方苟同。
孔子就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追求不同主体间的平等,是中国传统文化一贯的价值取向。
老子认为“天道无亲”,天道自然地调节着人与人地位的高低和财富的占有。
2020年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试题附带答案

2020年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试题附带答案高三了,大考在即,高三励志正当时,为了自己,为了父母,加油。
无忧考网分享一些高三励志的短句子,为你的高三加油,也期待高三励志的你,能闯出一片天地,高考金榜题名,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2020年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9—2020年度高三第一次联合质量测评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家国情怀是一种人类的共通意识,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有它的特殊性。
第一,家与国的统一性。
中国社会以家为本位。
西安半坡所发掘的距今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有着大量的适合于一夫一妻居住的小屋子,显然,家是这个部落的基本单位。
由家到家族再到胞族,由胞族到胞族联盟,在此基础上,扩大到非血缘关系的社会联盟,由此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准国家性质的社会。
尽管此后在国家层面上,血缘关系的实际意义有所淡化,但它一直是中国社会结构的精神纽带。
家庭伦理用于治国就成为政治原则。
治家与治国具有内通性,所以《大学》说“治国必先齐其家”,“一家仁,一国兴仁”。
第二,国与族的统一性。
国是政权概念,族是种群概念。
中国这块大地上,存在过许多民族。
这许多民族,不管是共时态存在还是历时态存在,均可以寻到某种内在的关系。
族与族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一为血缘性;另为社会性。
民族之间不只是存在着血缘性的关系,也还存在社会性的关系,其中最主要是文化关系。
文化关系当它内化为民族精神,就具有类血缘的意义,这就是说,民族不只是具有自然的血缘性,还具有文化的血缘性。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诸多民族是有共祖的。
共祖不是一位,而是多位,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炎帝和黄帝。
炎帝和黄帝不独是华族的共祖,也是诸多少数民族的共祖。
《山海经》云:“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
”“颛顼(黄帝孙)生驩头,驩头生苗民。
河南省许昌市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三语文第一次四校联考试卷 人教版

河南省许昌市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三语文第一次四校联考试卷命题:长葛二高张志明审题:长葛二高黄会铭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 分,计30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答案写在第Ⅱ卷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一、语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晨曦妊娠赈灾海市蜃楼振奋人心B、凋谢惆怅碉堡风流倜傥稠人广众C、飞镖漂白剽窃膘肥体壮虚无缥缈D、湍急瑞雪喘息不揣冒昧惴惴不安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犄角妨碍耳濡目染呼之既来,挥之就去B、辍学既便福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C、亨通幅射照相机画虎画皮难画骨D、贸然讫今脉搏失之东隅收之桑榆3、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是不容分说的,千里之外的问候,只一个短信就能完成。
B、随着两个儿子的出世,她的家庭状况更加捉襟见肘。
C、那本介绍学习方法的书出版后,受到中小学生和家长的热烈欢迎,一时洛阳纸贵。
D、近年来,有学者提出,行为艺术已将艺术与生活的边界拆除,艺术从高于生活的塔尖上走了下来,义无反顾地融入了生活。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世界各地都把各地的主要河流称为母亲河,是因为这些河流不仅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而且是区域文化的摇篮。
B、为及时征求和收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省统计局目前在省内组织了一系列大型社会调查活动。
C、21世纪的中国有没有希望,关键在于既要坚定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要广泛地学习外国的先进科学文化。
D、经过艰难跋涉,我们发现,如果没有科学发展观作指导,任何理顺国家、市场、社会关系的举措,都将事倍功半。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5—7题。
液晶电子电路只需利用液晶显示器的像素格,运用模拟进化原理的软件,一个很棒的电子电路便诞生了。
通过调整每个像素格中液晶的排列方向,无需任何晶体管、电容器、电阻之类的传统电子器件,这种软件便将一台显示器转换成为一种能分离高频和低频信号的电路。
河南省四校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答案

答案及其解析1.答案:D解析:“感悟”是有所感触而领悟。
“感知”是客观事物通过感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应。
语境是强调对汉语言的感触领悟,故选“感悟”。
“弱化”是变弱,使变弱。
“简化”是把繁杂的变成简单的。
语境是教学过程中要让语言文字的理性规则变弱,故选“弱化”。
“学以致用”是学到的东西得以用于实际。
“师心自用”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语境是让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和语言实践能够运用,故选“学以致用”。
2.答案:B解析:该段文字阐述作者对于“乐观与悲观”的认识。
通读句子可知,⑥②都说“知识、见解、信仰”,其中②是对⑥的解释,所以⑥②排在一起。
排除C选项。
⑥中的“这其中”是对前面句子的解释,所以放在最前面。
排除D选项。
根据最后面的句子“悲观与乐观”,“这两种不同的看法”可知,应该先说“悲观”后说“乐观”。
①⑤都是说“假如”,根据先说“悲观”后说“乐观”,所以⑤①排在一起。
排除A选项。
3.答案:D解析:①“鼓声”“两龙”表明是端午节的赛龙舟习俗;②诗句的意思是绚丽多彩的元宵灯火将大地点缀得五彩缤纷,甚至一直绵延不绝地与昊昊天穹连成一片。
“繁光”表明是观花灯习俗。
③“春社”表明时间,“箫鼓”“古风”都表明祭土神习俗。
④细月如钩,一天天变圆,仿佛织成的团扇。
“扇”是比喻,表明月亮越来越圆。
这表明是赏月习俗。
4.答案:D解析:作答本题,关键在于观察图,图中有一艘船,艄公正站在船头等待,很明显是有人要乘船离开。
再结合选项,只有D项提到“离别”之意。
5.答案:BD解析:A.正确。
B.“这反映了翠翠和祖父相依为命,家境贫寒,祖父想多挣点钱来维持生计的现实”错误,应该是表现了祖父忠厚淳朴、恪尽职守。
C.正确。
D.“雷欧提斯为被人设计陷害的父亲复仇”错误,雷欧提斯的父亲是被哈姆莱特无意中杀死的,不是被人故意陷害。
E.正确。
6.(1)连峰去天不盈尺(重点字:盈)(2)银瓶乍破水浆迸(重点字:浆)(3)飞漱其间(重点字:漱)(4)高者挂罥长林梢(重点字:罥)(5)必能裨补阙漏(重点字:阙)(6)扈江离与辟芷兮(重点字:芷)(7)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重点字:违)(8)观海则意溢于海(重点字:溢)7.(1)点明季节。
2020年1月河南省平顶山、许昌、济源三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质量检测(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8.(6分)①正面描写。描写齐福仁、男子每天到老院子看看的行为,齐福仁临终时的幻觉等,表现他们的不舍和依恋。②侧面描写。通过流浪狗守着那个破败的地方不愿离开,衬托人物固守不舍的眷恋心理。③以小见大。以齐福仁、男子作为普通百姓的典型代表,反映城市化进程中他们安土重迁的心理。
(共6分,每点2分;若答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6分)①情节结构上,呼应题目,构成反复,使结构更加严谨完整;②人物形象上,赋予燕子人格化色彩,用燕子的叫声烘托出齐福仁对老院子的眷恋;③主题思想上,燕子代表着土地、家园,燕子的叫声是土地、家园对齐福仁的呼唤,这强化了主人公对土地、家园的情感,深化了主旨。
(共6分,每点2分;若答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10.(3分)C
11(“其后再未担任要职”分析有误)
13.(10分)
(1)我在秦国获罪,感到害怕而逃跑,没有可容身的地方,希望您拯救我。
2020年1月河南省平顶山、许昌、济源三市
2020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考质量检测(一模)
2020年1月河南省平顶山、许昌、济源三市
2020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考质量检测(一模)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3分)C(“只是中国社会追求的社会不同主体间的平等”分析有误)
(共6分,每点2分;若答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6分)
(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审核版)河南省开封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12月)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doc

2020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12月)语文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史料是需要辩证的,同一史实,各书记载互异;同一原文,彼此引述不同;或采摭古书不记出处,或商榷前史而全违故实,以致事实讹谬,文字错舛,真伪混淆。
若不加以辩证而随便引用,不但异说纷纭,无所适从;必至以讹传讹。
帮助我们解决这一难题的就是考据学。
这种学问,汉代的经注已开其端。
自晋以后,辨证史籍的书多起来了,裴骃注《史记》,对于原书的文句音义多所解释。
裴松之注《三国志》,对于原书的史实多所增补;吴缜《新唐书纠谬》对于原书上史料的讹谬多所纠正,这些都是考据学的先导。
到了清代,考据学大大地发展了。
在清代,学者因受政治的压迫,不能涉及与现实有关的学问,于是埋头于故纸堆中,从事与现实无关的考据学。
因而中国的古典文献,无论经书、子史或史书,大部分都经过了一番考证。
对于各种史籍中的史实,凡有可疑的,无不探源索隐,钩沉辑佚,考异正讹,使其本源大白,讹误自明,异说并陈,是非自见。
清代辨证史料的著述甚多,其中有通辨诸史的,有专辨一史的。
通辨诸史的书,最有名的,是钱大昕的《二十一史考异》,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钱书是对原书上文字的校正、名物的训释,王书是对考证原书上的典章制度以及史实的校勘,两书各致力于一个方面,若融合而贯通之,则对史料之辨证,甚为有益。
专辨一史的书,以辨“四史”者最多。
崔适的窜乱《史记》的十余家,纠正纰缪;考证《汉书》的多侧重于文字的校正;考证《后汉书》的多侧重于史实的纠谬。
考证《三国志》的皆系补佚考异。
自《晋书》以下的诸史,辨证的书虽不及“四史”之多,但诸史皆有考证之书。
以史料的范围而论,清代学者所考证的史料只是史料中的一半,即文献上的史料;至于考古学上的史料则做得非常不够。
这是因为许多考古学的史料,如新、旧石器文化遗物、甲骨文及汉晋简牍等尚未发现,同时也是因为他们还不认识地下出土的史料的价值,当时并不是完全没有考古学的资料,如殷周之彝鼎、两汉之石刻画像,早已呈现在当世学者之前,但均未被引用为考证古史的资料。
2020届四省名校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0届四省名校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卷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
近年来,网络文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我国当代文艺建设的主力军和数字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并逐渐被纳入国家顶层设计和文化发展战略。
然而,飞速发展的网络文艺在高度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的轨迹上仍存在低俗、庸俗、媚俗、原创匮乏等问题,其整体的艺术追求和美学要素仍无法完全做到与时代精神同频共振。
当前网络文艺的紧迫使命就是要深耕时代沃土,回答时代课题,创作出与时代主流价值观共鸣共振的作品,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
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就是要描摹时代现实画卷。
我国正处于飞速变革的新时代,网络文艺创作不可能脱离时代文化语境去表达和传达数字空间的虚幻想象,而必须立足日新月异的时代潮流,描摹时代画卷。
近年来从顶层设计到产业赋能都对网络文艺下半场的发展提出现实性和经典化诉求,网络文艺的现实题材也逐渐增多,体现出网络文艺创作的观念调整和美学转向齐橙的网络小说《大国重工》连载于起点中文网,聚焦我国重型装备领域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发展历程,是网络文学现实主义题材的重要代表作。
这类现实题材的网络文艺皆因关注时代现实生活及人物命运起伏而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成为全民热烈讨论的文艺形式。
描摹时代现实画卷成为网络文艺书写新时代伟大变革伟大实践的紧迫任务,同时必须指出的是,现实题材数量的简单增加还不能真正改变现有的文艺创作格局,网络文艺要真正有一番作为,需要在数量积累的基础上呈现质的提升。
河南省2020版高考语文一模试卷(I)卷

河南省2020版高考语文一模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言文字运用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 时间真如行云流水,申奥成功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距离我们已经不到一百天了。
B . 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兼容百家,在诸多研究领域都卓有建树,被人们誉为学界泰斗,真可谓实至名归。
C . 词的句式错落有致,长短悬殊很大。
小令显得轻灵飞动,长调则更便于写景、叙事和抒情的交互融合。
D . 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2. (2分)下列句子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石榴被称为“生命之果”。
最近,在日本健康饮料的推介会上,石榴得到备受瞩目。
B . 《西游记》即使后来被多次改编,不仅有戏说版、电影版,甚至于日本版和西洋版,还是没能超越六小龄童的“经典”地位。
C . 电影《冬天》投资仅300万,而票房收入达到1400万元,这样的成绩显示了过人的“性价比”。
D . 5个月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迅速行动,有效遏制了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案件多发频发的势头。
3. (2分) (2020高一上·牡丹江期末) 与例句修辞不同的一项是()例句: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A . 一阵自行车的铃声,由远而近,洒在溪边的小路上。
B . 汤三圆子捏着甜腻腻的嗓子,花言巧语。
C . 长江两岸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D . 那个鬼子军官,两眼红红的,像刚吃过死人的野狗。
4. (2分)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艺术家富于感情,单凭直觉思维;他恍然大悟,无须推理。
②这种看法未免失之武断,甚至是错误的。
③真正的科学家,既有推理能力,也有相当的想象力,有时还会越过复杂的推理而直接得到答案;否则,他的科学研究也会受到影响。
河南省六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调研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河南省六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调研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河南省六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调研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学治理从“经验办学”走向“科学办学”是未来大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依曼博士就明确指出:大学什么都研究,就是不研究自己。
其实,大学所有活动都可以成为研究素材,大学的任何一个职能部门都存在着从经验走向科学的过程。
今天我国的大学管理者都有很高的学科和专业素养,但学科和专业素养绝不是高等教育理论素养,也不一定是科学的理论素养,更不能取代高等教育素养。
大学发展和改革中出现的各种“翻烧饼”现象,就是大学治理能力缺失的一种表现。
科学化办学是指基于教育规律,按照大学作为学术组织的内在逻辑办学。
以目前普遍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为例,就是要基于学生的学习体验构建学习过程,配置教育教学资源,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方法,用教育技术“倒逼”教学改革等。
而真正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开展大量的学情调查和社会调查。
目前,国外很多高校都已经通过大量采集学生的数据改善教学与管理,如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的图书馆,通过分析每年新生的借书数据,相应地准备图书资料及培训,精准满足一年级大学生的需求,这些都是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科学依据。
在我国的现阶段,一方面,要对行之有效的优秀传统高等教育实践进行继承和提炼,认真厘清以往经验所存在的不足与局限,进而注重对现当代以来的高等教育研究的思想、行为、实践加以概括、归纳、创新和升华,形成一整套系统完备、运作规范的科学体系。
另一方面,我们要注重对大学教学、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利用,现在我们数据收集很多,但是缺乏分析,更缺乏应用,而不用的数据就是“死”的无用数据,没有任何价值。
因此,我们要用高等教育大数据的研究分析结果总结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科学”,再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
大学治理从经验走向科学,发挥高等教育研究的作用十分重要。
河南省四校2020届高三3月线上联合考试语文试卷(有答案)

河南省四校2020届高三3月线上联合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画家叶永青被指抄袭比利时艺术家克里斯蒂安·希尔文,再到近期曝出的画家陈琦涉嫌抄袭,艺术界接连曝出的抄袭事件引发了大众的深度思考。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处于信息不发达年代的抄袭行为在当下已无市场。
同时,传统艺术形态已被市场深度融合,各艺术门类间的相互渗透、互联网信息的植入,使得艺术的内涵和外延也随之改变。
那么,艺术创作中的“模仿”“借鉴”“抄袭”到底应该如何界定呢?在学习艺术和创作的过程中,存在大量模仿、借鉴性质的行为,但艺术家是否赋予作品新的涵义,是作品具有独创性的重要衡量标准。
比如,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画家提香的名作《乌尔比诺的维纳斯》中,作品的场景、构图、色调等取自于其师兄乔尔乔内的《沉睡的维纳斯》;19世纪的法国画家马奈则又受到提香的维纳斯的构图影响创作了《奥林叱亚》,他的另一幅作品《草地上的午餐》,则直接来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版画《帕里斯的评判》中的构图。
再比如,中国绘画历史上也不乏以临摹为荣的传统,元代画家黄公望常在自己的作品上题写“拟北苑”,“拟”即有“仿”“模”之意,“北苑”就是他所尊敬的五代画家董源。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他们都没有在作品的形式上照搬、照抄,而是基于理解原作品的精髓下,将其转化为个人的再创造。
在信息高度流通的当下,如果艺术作品的互融互鉴无可避免,创作者应像上述古人那样,基于自身的艺术理念,在不违背真诚独立的创作精神的前提下,在不同的时代或社会语境下实现作品的内容和表现方式上的碰撞与融合,进而表达自己的鲜明的艺术观点。
即使一件作品的形式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但只要它是依托于创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具备源自时代的精神特质和发自内心的情感触动,那它一定会拥有独特的现实魅力。
2020届河南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20届河南名校联盟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一、(安徽省2020届高三名校联考)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最近,中华有声历史资料数字化工程惹上了官司。
有人批评其质量堪忧,有人质疑其在数字化过程中,将一些珍责的原声母带交给日本公司,使这些母版文物有可能被盗录和损毁。
谁是谁非,当事人各执一词。
然而此次事件,使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工程得以进入公众视野。
保护音像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集体记忆,通过数字化方式保存我国珍费的音像档案意义重大,但关键在于其获得永久性保存后,如何才能变成活的文化?在全球化、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传统文化资源面临着双重悖论。
第一重悖论,在全球化时代,大众流行文化成为传统文化的掘墓人。
同时,全球化时代又呼唤传统文化的复兴。
以电影、电视、流行音乐为代表的大众流行文化,用“全球通用”的审美标准席卷全球,鲸吞蚕食各国各地区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迅速消弭多样性、异质化的地方性文化。
这种全球趋同化的大众流行文化浪潮,使得很多非西方社会的民族和人群,愈益面临失去独特文化身份的危险。
只有接续传统文化的根脉,复兴传统文化资源,我们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站稳脚跟,获得文化身份和价值情感认同。
第二重悖论,信息化、教字化既给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带来威胁,也为其重焕生机提供契机。
为什么从前人们喜欢看戏,现在不喜欢呢?这变化的背后就是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力量。
2020年河南省四校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2020年河南省四校高考语文一模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从画家叶永青被指抄袭比利时艺术家克里斯蒂安•希尔文,再到近期曝出的画家陈琦涉嫌抄袭,艺术界接连曝出的抄袭事件引发了大众的深度思考。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处于信息不发达年代的抄袭行为在当下已无市场。
同时,传统艺术形态已被市场深度融合,各艺术门类间的相互渗透、互联网信息的植入,使得艺术的内涵和外延也随之改变。
那么,艺术创作中的“模仿”“借鉴”“抄袭”到底应该如何界定呢?在学习艺术和创作的过程中,存在大量模仿、借鉴性质的行为,但艺术家是否赋予作品新的涵义,是作品具有独创性的重要衡量标准。
比如,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画家提香的名作《乌尔比诺的维纳斯》中,作品的场景、构图、色调等取自于其师兄乔尔乔内的《沉睡的维纳斯》;19世纪的法国画家马奈则又受到提香的维纳斯的构图影响创作了《奥林叱亚》,他的另一幅作品《草地上的午餐》,则直接来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版画《帕里斯的评判》中的构图。
再比如,中国绘画历史上也不乏以临摹为荣的传统,元代画家黄公望常在自己的作品上题写“拟北苑”,“拟”即有“仿”“模”之意,“北苑”就是他所尊敬的五代画家董源。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他们都没有在作品的形式上照搬、照抄,而是基于理解原作品的精髓下,将其转化为个人的再创造。
在信息高度流通的当下,如果艺术作品的互融互鉴无可避免,创作者应像上述古人那样,基于自身的艺术理念,在不违背真诚独立的创作精神的前提下,在不同的时代或社会语境下实现作品的内容和表现方式上的碰撞与融合,进而表达自己的鲜明的艺术观点。
即使一件作品的形式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但只要它是依托于创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具备源自时代的精神特质和发自内心的情感触动,那它一定会拥有独特的现实魅力。
当代画家靳尚谊临摹荷兰画家维米尔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等经典作品,是寻找他在新的时代激变下的内心感受,是表达他对经典的崇尚和敬仰。
2020年郑州第四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年郑州第四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能够把人与自然对立统一关系从根本上讲清楚的,迄今只有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总体来看,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第一,自然人化。
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排除宗教领域,辩证法的哲学研究把自然视为拟人的神秘活体,唯物论的哲学研究把自然视为远人的机械实体。
前者以黑格尔(Hegel,G.W.F.)为代表,后者以费尔巴哈(Feuerhac,L.A.)为代表。
马克思主义汲取了其中的合理内核和基本内核,建立了高超的历史自然观。
马克思(Marx,K.)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自然的“人化”问题,即自然与社会统一的问题,其意义在于指出了社会发展是自然发展的延续,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是相互渗透的关系。
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关系的中介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如果把自然和社会孤立起来对待,就必然无法清楚认识和正确处理现实问题。
第二,自然异化。
人的基本特征是创造,是人的本质力量外化,外化使得人与自然同步提升。
如果外化的结果不是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增强,而是成为人的对立面,这就是异化。
人与自然在早期有一种原始的统一性,但这是本质力量低下的表现。
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使人对人的依赖和人对自然的依赖,变为人对物的依赖。
高度分工把人挤压在各个狭窄的领域,使人的专长得到前所未有的增强。
人的创造性和动物性都被激发到顶峰。
对个利的追逐造成人对人的冷酷剥离和人对自然的猛烈剥夺。
社会财富和社会交往都发生根本改变,人的异化和自然的异化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异化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也有发生,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最为严重。
第三,自然归化。
《资本论》预言:“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河南省四校2020年高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试卷附答案详析

河南省四校 2020 年高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12.0 分)1. 在下边一段话的空缺处挨次填入词语,最适合的一组是()以形象为主要特点的汉语言,不可以能像西方语言那样作过多的语言规则的理性剖析,而应以整体和形象思想为主。
在实质教课过程中,我们应尽可能语言文字的理性规则,让学生经过大批的阅读和语言实践,在耳濡目染中意会民族语言的独到规则,进而能够。
A. 感知弱化师心自用B.感知简化学致使用C. 感悟简化师心自用D.感悟弱化学致使用2. 在下边一段文字横线处挨次填入语句,连接最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假如深入商讨,乐观与消极却又有着更为深刻的含义,有时甚至是相反的含义。
乐观与消极的“观”字,代表一种对世界和人生的总看法,也代表决定行为的方向和做人态度的取向。
消极与乐观问题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这两种不一样的看法,直接产生不一样的行为,导向不一样的生活。
若是看法正确,则受其指导的行为,必定也趋于正轨一个人的任何行为,都是以知识为基础,以看法为导向,以崇奉为目标真实笃实之知与明觉精察之行,永久是合一而不分的盲目者必冥行,无知者必嚣张若是看法错误,行为自然也随之错误这此中自然包含有知识和看法的成分,甚至是崇奉的成份A. B. C. D.3. 与以下诗句中包含的传统风俗对应所有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鼓声渐急标快要,两龙望标目如瞬缠彩遥分地,繁光远缀犬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朴实古风存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A. 赛龙舟观月祭土神观花灯B. 祭土神观花灯赛龙舟观月C. 祭土神观月赛龙舟观花灯D. 赛龙舟观花灯祭土神观月4. 以下诗句中,与图中漫画的情境最符合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A. 小梅香里黄莺啭,垂柳阴中白马嘶。
B.门外平桥连柳堤,回来晚树黄莺啼。
C. 学语莺儿飞未稳,放身斜坠绿杨枝。
D. 黄莺久住浑认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5.0 分)5. 以下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
2020届郑州市第四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届郑州市第四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不管是新区开发还是旧城改造,城市建设和旅游开发过程中大吹“复古风”,越来越多的明清老街、唐宫宋城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仿古街、仿古建筑层出不穷。
一些地方为了商业利益而推出些粗制滥造的山寨版仿古建筑,既不美观,又破坏了古建筑本身的历史信息。
这种现象凸显的原因,一方面是城市建设为了追求历史沧桑感,凸显城市的历史文化符号;二是认为古建筑太旧,无法保存和利用,无法带来明显的效益。
据了解,最能代表首都建筑风格的北京四合院在旧时没有任意两个是完全一模一样的,因为每一个四合院的生成都有其独特性,承载了包括家庭习惯、工匠意图、人文传统等多重历史信息。
曲阜孔庙13座碑亭,由历朝皇帝修建而成,各有特色,没有一个是模仿而来。
历史上黄鹤楼数次重修,也绝无模仿前朝的先例。
拆旧建新的故事也不时出现在一些地方建设发展历程中,但结果却总更加令人叹惋。
2017年6月,有媒体曝光了上海静安区888号优秀历史建筑被违规拆除的事件。
直到该建筑被完全拆除及至建新后,违规拆除的事件才被媒体挖出来。
针对此类情况,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严禁随意拆除和破坏已确定为历史建筑的老房子、近现代建筑和工业遗产,不拆真遗存,不建假古董。
历史建筑并非狭义上的文物保护建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通知里就特别作出了说明——历史建筑是指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是城市发展演变历程中留存下来的重要历史载体。
保护好历史建筑,实质就是传承城市发展的血脉,让人真切地体会到属于自己的“魂与根”。
这些建筑所折射出“昨天”“今天”和“明天”的烙印,远比文字记载得更生动、更真实。
然而,它们却又是那么的脆弱和不可再生。
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地方一边大搞城市建设,疏于保护甚至随意拆除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遗存;一边又热衷于建设“历史一条街”“文化一条街”,打着“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招牌,抢名人故里,炮制假古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四校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0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以形象为主要特点的汉语言,不可能像西方语言那样作过多的语言规则的理性分析,而应以整体和形象思维为主。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尽可能语言文字的理性规则,让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和语言实践,在潜移默化中领悟民族语言的独特规则,从而能够。
A. 感知弱化师心自用B. 感知简化学以致用C. 感悟简化师心自用D. 感悟弱化学以致用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如果深入探讨,乐观与悲观却又有着更为深刻的含义,有时甚至是相反的含义。
乐观与悲观的“观”字,代表一种对世界和人生的总看法,也代表决定行为的方向和做人态度的取向。
悲观与乐观问题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这两种不同的看法,直接产生不同的行为,导向不同的生活。
①假如见解正确,则受其指导的行为,必然也趋于正轨②一个人的任何行为,都是以知识为基础,以见解为导向,以信仰为目标③真切笃实之知与明觉精察之行,永远是合一而不分的④盲目者必冥行,无知者必妄为⑤假如看法错误,行为自然也随之错误⑥这其中当然包含有知识和见解的成分,甚至是信仰的成份A. ⑥②①⑤③④B. ⑥②⑤①④③C. ③⑥⑤①④②D. ③④⑥②⑤①3.与下列诗句中包含的传统习俗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缠彩遥分地,繁光远缀犬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A. 赛龙舟赏月祭土神观花灯B. 祭土神观花灯赛龙舟赏月C. 祭土神赏月赛龙舟观花灯D. 赛龙舟观花灯祭土神赏月4.下列诗句中,与图中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3分〕()A. 小梅香里黄莺啭,垂柳阴中白马嘶。
B. 门外平桥连柳堤,归来晚树黄莺啼。
C. 学语莺儿飞未稳,放身斜坠绿杨枝。
D.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5.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
他一生中最后的两个精彩表演是授计姜维用自己的木像吓退司马懿,以及留下锦囊妙计除去叛将魏延。
B. 《边城》中,祖父决意多做点事,等他把人渡完再回家吃饭。
这反映了翠翠和祖父相依为命,家境贫寒,祖父想多挣点钱来维持生计的现实。
C. 《老人与海》中,大海象征着世界和人生,大马林鱼象征着人想要达到的目标,而鲨鱼则代表着充斥于人类社会中的邪恶势力。
D. 《哈姆菜特》中笼罩着复仇的情绪:哈姆莱特为被谋杀的父亲复仇,雷欧提斯为被人设计陷害的父亲复仇,福丁布拉斯为在战场上比武丧生的父亲复仇。
E. 《风波》中,七斤愚昧麻木、驯服盲从,是当时中国农民的典型。
而赵七爷无政治主见,报复心重,是陈腐守旧的封建顽固派的代表。
三、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 ,枯松倒挂倚绝壁。
(李白《蜀道难》)(2)______ ,铁骑突出刀枪鸣。
(白居易《琵琶行》)(3)悬泉瀑布, ______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郦道元《三峡》)(4)______ ,下者飘转沉塘坳。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______ ,有所广益。
(诸葛亮《出师表》)(6)______ ,纫秋兰以为佩。
(《离骚》)(7)______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8)登山则情满于山, ______ 。
(《文心雕龙》)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11.0分)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贺新郎辛弃疾陈同父自东阳来过余,留十日。
与之同游鹅湖,且会朱晦庵于紫溪,不至,飘然东归。
既别之明日,余意中殊恋恋,复欲追路。
至鹭鹚林,则雪深泥滑,不得前矣。
把酒长亭说。
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
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
要破帽多添华发。
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
两三雁,也萧瑟。
佳人重约还轻别。
怅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
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
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
长夜笛,莫吹裂。
(1)简要分析上阙“被疏梅料理成风月”的作用。
(2)结合全词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名著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8.简答题《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描写大观园中众女子和宝玉结社赋诗的情节,分析其在塑造人物和表现主题方面有哪些作用?9.简答题“假洋鬼子”是《阿Q正传》《头发的故事》中,人们对钱秀才、N 先生的称呼,这个特定的称谓反映了当时民众什么样的状态?六、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54.0分)10.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为国瑞兄弟善后尤凤伟出门的时候国祥的女人问句:黑下回家吃饭吗?他想了想又说也许吧,女人说身上带那么多钱,路上千万小心啊。
出了村头,满眼映进碧绿田野和青色山脉,春天的暖意阵阵扑面,国祥深深嘘了口气,他觉得一直紧揪着的心有些放开了,自从兄弟国瑞死后他的心就一直紧揪着。
在殿后村后他碰见从前的学生苗家起骑车从村里出来,看见他苗家起忙不迭地跳下车心翼翼问道:于老师……国瑞的案子……咋样了呢?他说国瑞死了。
死了?苗家起瞪圆了眼,说咋这么快,从抓到现在不是才两个来月吗?他说时候不好,从重从严从快。
国祥适才刚放松的心遇见苗家起又揪紧起来,他不由在心里骂道你个混账国瑞是自作自受哩,一向是鼠胆,咋刚进城就作起了大孽呢。
盗窃文物你不知道这是犯大罪的吗?自从兄弟犯事,这话他不知在心里骂过多少回了。
快到高岗村头国祥跳下了车,舅舅家住在村头,进到屋里一会儿,表弟先锋就过来了,他是农村里头一拨丢下锄头干实业的人。
这遭为国瑞的事儿他很痛快地出借了一个大数。
富了还没忘亲戚情分,这一点让国祥感动。
关于国瑞已死的消息,前几天他在城里已给先锋打过电话,国祥问过先锋几句生意上的事儿,便抠抠索索从怀里掏出一个厚厚的纸包,双手递给先锋,声音发颤地说:钱虽没用上也替国瑞谢你了先锋。
先锋说国祥哥你得吃饭,不吃饭不行啊。
他没说什么。
先锋和舅舅见他执意要走,只好作罢。
到了院子推起自行车,这时先锋问道:国祥哥,要不要我给国瑞兄弟扎点什么?舅舅说就叫先锋扎一点吧,国瑞他干混账事儿不就是为置办结婚“大件”么?人死了打发他个满足吧。
国祥不语,觉得眼前又升起一团白雾。
只听先锋说道:要不我扎台彩电再配上台 CD吧。
国祥说那谢你了,说毕推起车子跌跌撞撞地出了门。
从高岗去埠后是山路,从记事起每年正月都带着兄弟从这条路上走亲戚。
成人后兄弟俩就骑车走亲戚了,三蹬两蹬就从家到了舅舅家,再三蹬两蹬又从舅舅家到了二姨家。
进门看到二姨夫一家人在吃饭,他知道到晌午了。
看见他手端酒盅的二姨夫即问:国祥你吃饭了吗?他顺口说吃了。
就问起国瑞的案子。
他不想在人家吃饭的时候报出个凶信儿,说等吃过饭再说吧。
国祥一直对二姨夫的印象不佳。
上次来借钱二姨夫说往案子里使钱是不正之风,不能犯这个错误。
当二姨坚持要借他又提出存折只差半个月到期,无奈只有等。
兄弟死后他对二姨夫一直耿耿于怀,甚至觉得就是为等这份钱才耽误了兄弟的命。
好容易等到吃完了饭,涨红着脸的二姨夫边剔牙边问案子的情况。
他说国瑞死了。
二姨夫稍微愣了一下,说我说过使钱是没有用处的,这不人财两空了嘛!国祥说没使上钱。
这期间二姨一直怔怔的,好像没明白到底出了什么事,后来“哇”的一声哭嚎起来,眼泪鼻涕一把一把抓,很伤心。
他劝了二姨几句,便从怀里掏出同样报纸包着的钱,搁在二姨夫的身前。
同样是走到院子时两眼红红的二姨提出要为国瑞扎几样“大件”。
他说别的都有了,要扎就扎台洗衣机吧。
走出二姨家,国祥眼前又是白茫茫的一片。
出了埠后村他看出天阴得重了,整个春季都是坏天气,一般说来坏天气不会对他这个教书匠有什么影响,但今年是个例外,为弟弟国瑞的事他一直在坏天气里奔波,包括为国瑞善后的此刻。
想到再过一会儿他就会把今天要还的最后一份钱送到大姑夫手里,就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大姑夫是个很厚道的人,家境不富裕,钱是闻知消息自己送上门的。
尽管钱数不多,但他是很感激的。
此刻,轻松心情转而又让他往善后的事上想,他首先想到的是能否为弟弟结门“冥亲”,让弟弟在冥世里不是孤身一人。
想结冥亲也难哩。
想到这一抹悲凉又升上心头,他重重地叹了口气。
这一带的道路高低不平,他骑车下得一个大坡,便看到道路左侧赵家夼水库。
水库阴沉沉的水面与阴沉沉的天空在远处连成一片。
这瞬间他感到自己是站在天涯海角,孤立无助。
他想。
其实从兄弟死后他便告诉自己不能再教书了,连自己的亲兄弟都没教育好,还有什么脸面教别人家的孩子呢?书是一定不能教下去了。
能养鱼最好。
国祥重新上路天色更加昏暗,他粗略计算还剩下七八里路,多加点腿劲儿天全黑前赶到是没有问题的,只是今晚是非住下不可了。
想到这他脑子里陡然跳出这样一个问题:要是大姑夫也提出要为国瑞扎点什么的话,那让他扎样什么呢?他觉得应该预先想一想,反正时间充裕,可以好好想一想…(选自《人民文学》1998年第7期,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小说中大量的景物描写,写天气,写路况,既是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更是为了烘托国祥的心理,表现人物内心的惶恐不安与悲伤茫然。
B.小说中多次写为国瑞“扎点什么”,既使人物形象更加丰富,又巧妙补充了相关情节,还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作品的社会环境。
C.小说中两次写二姨夫说往案子里使钱是不正之风,就是为了表明二姨夫见过世面,知法懂法,而且有先见之明,与其他亲戚形成对比。
D.小说包含了作者悲悯的人文情怀,通过纠结了亲情、道德、灵魂等复杂矛盾的人物行为细致入微地剖解了其背后的隐痛。
(2)请简要分析于国祥这一人物形象。
(3)作为优秀农村题材小说,本文入选“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请结合文中的社会环境,探究其影响力表现在哪些方面?1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个题。
一个“熬”字益人生王晓河莫言说,回老家与侄子们交谈,他们竟然不明白“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含义,因为他们从没有弯腰割过麦子;刘震云说,他姥姥割麦比别人快,诀窍就是弯下腰不直起来,直腰次数越多腰越疼。
正是“干活原本无技巧,能忍自然效率高。
人生态度千万种,一个熬字万事销”。
这个“熬”字很传神。
人生马拉松,很多要靠熬。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工作多是重复,熬才能出头;后浪催前浪,人生进进退退,熬住才能有作为;对于自己的事情不轻易放弃,不随便离开自己的位置,就在那里一步一步地努力,熬得住,才有柳暗花明。
心灵励志作家黄桐在《人生总要慢慢熬》中告诉年轻人:“当好事降临,不用得意忘形;当坏事来袭,不必惊慌失措。
”人生中的“幸”或“不幸”,其实没有定数。
没事,慢慢来,熬过去,是你的,总会有。
粥多熬黏稠,汤多熬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