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图像大变形”教学设计.doc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图像大变形》教学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图像大变形》教学设计(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语文资料、数学资料、英语资料、幼儿资料、教案大全、案例分析、教学反思、教育笔记、说课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hinese materials, mathematics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children’s materials, lesson plans, case analysis, teaching reflection, education notes, lecture note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图像大变形》教学设计第十三课图像大变形——绘制维吾尔族民间印花布授课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旧知对图块进行复制粘贴。
《图像的变形》说课稿

《图像的变形》说课稿《图像的变形》说课稿【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信息技术第一册下第九课《图像的变形》一节中的内容。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
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我着重考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主要体现在1、在生活中寻找载体,在学科中寻找融合点。
通过情景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在课堂中安排了大量的尝试性、探究性的学生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逐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加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3、把本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与各学科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把美术课有关知识融入到信息技术课中,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认知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学生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对于“旋转”与“翻转”中关系到数学的知识部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不做统一的要求,只提供一个环境,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去做进一步的探索。
这样既照顾到全体,又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本课的教学安排在第九课,经过前面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图块的基本操作,如:改变图块的大小、移动,以及复制、粘贴等。
也已经感受到电脑绘画的优点,电脑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时再来学习“图像的变形”,学生就更有热情、也更能学出成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根据需要对图形进行翻转/旋转、拉伸/扭曲操作教学方法:任务驱动过程:学生通过学习“图像”菜单中“翻转/旋转”命令,完成电脑绘画任务;把电脑绘画与美术学科相结合的.优势,创作出具有个性和想象力的作品。
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学习重点】:学会图像的翻转/旋转【学习难点】:通过利用翻转/旋转方法创作电脑绘画作品【学法指导】:任务驱动、自主探究【教学过程】1、每周欣赏四三班,闫菲儿<<守株待兔新编>>(引申:做事情只要肯动脑筋就会取得成功,电脑绘画也是如此。
《图像变变变》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设计题目:“图像变变变”——图像的翻转与扭曲作者姓名:麦洁珠作者单位:珠海市金湾区第一小学邮箱:gdzhmaggie@保护我们的家园,人人争当小卫士——图形的翻转和扭曲学法指导本课主要以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小组协作式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活动,在“看中学,做中悟、操作中进行探究、创造”。
学生以小鸟母女的所见所闻故事情境作导航,主动进行问题的探究,解决新知;继而通过评选森林小能手,激发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把“独木”变成有生机、欢乐的森林景色;最后设计“创建多姿多彩的海洋世界”的小组任务,通过小组协作、填写计划表,以投票的方式来评选海洋小卫士的活动。
学习资源硬件资源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网络系统、投影机、教具等软件资源课件、图片素材、主题资源等评价方法采用过程性和效果评价方法,评价方式为小组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
学习课时一课时学习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作意图情境导航激发兴趣(1分钟)故事引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只可爱的小动物。
展示图片——两只小鸟。
(课件演示)小鸟妈妈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想告诉小鸟,可是小鸟用背对着妈妈,这样有礼貌吗?你能帮小鸟转过身吗?学生回答,指出应该要转过身来,面对面说话。
这里通过故事的引入,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同时抓住学生求知欲,能够顺理成章把学生带进课堂学习活动中来。
自主探究解决新知(5分钟)提出质疑,帮助学生探究新知:(1)大家能不能通过自主学习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2)你觉得那一步是操作是最关键的呢?(3)小结。
板书。
选定——图像——翻转学生尝试、实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回答。
提出要注意的特点。
学生演示1、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生逐步学会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本领,并且培养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突出图形的翻转这一教学重点。
2024秋人教版(三起)信息技术(2001)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2024秋人教版(三起)(2001)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1单元初步知识与基本操作第1课信息和信息技术第2课认识计算机第3课窗口操作第4课用计算机辅助学习第5课用计算机娱乐第6课认识键盘第7课玩打字游戏第2单元用“画图”画画第8课认识“画图”第9课画几何形第10课画线条和填色第11课刷子和喷枪第12课编辑图形第13课图像大变形第14课给图画添加文字第15课综合实践活动第1单元初步知识与基本操作第1课信息和信息技术教材分析教材为人教版(三起)2001三年级上册,第1课《信息和信息技术》,旨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信息的基本概念,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信息的定义,能识别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功能和常见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信息的能力,体验信息的传递和处理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意识到信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重点:理解信息的概念,识别生活中的信息源和信息形式。
点•难点:理解信息技术如何处理和传递信息,初步理解信息的传播过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教师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如:看天气预报、打电话、看电视、读书等。
• 2.提问:在这些场景中,你们都获取了什么?(答案可能包括:天气情况、朋友的消息、新闻、知识等)• 3.教师总结: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获取和交流各种信息,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题---信息和信息技术。
•二、新知讲解• 1.定义信息:信息是事物的特征、状态或变化,通过各种方式传递,帮助我们理解和认识世界。
• 2.举例说明:如天气预报是关于天气的信息,电话是传递人与人之间信息的工具。
•三、信息技术的介绍• 1.定义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获取、处理、存储、传输和应用信息的技术。
• 2.介绍常见信息技术:如电视、电话、电脑、互联网等,都是信息技术的应用。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第13课+变换图形(教案)

变换图形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图形的基本变换,包括平移、旋转和翻折的概念及操作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画图软件进行图形变换的实践能力。
3.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通过图形变换创作新的图形作品。
4.引导学生理解图形变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用性认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图形变换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运用画图软件进行图形变换的实践操作。
教学难点:理解图形变换过程中的空间关系变化。
培养学生独立操作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画图软件(如Windows画图工具)投影仪或电子白板图形变换示例图片学生练习用的图形素材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图形变换实例,如旋转的风车、平移的滑梯、翻折的纸飞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学生:“你们能发现这些图形是怎么变化的吗?”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图形变换的概念。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在电脑上进行这些神奇的图形变换。
”(二)新课讲解1. 认识图形变换的基本操作(1)平移:教师首先解释平移的概念,即图形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而不改变其形状和大小。
接着,教师演示如何使用画图软件的移动工具进行平移操作,并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图形移动的方向和距离。
(2)旋转:教师介绍旋转的概念,即图形绕某一点旋转一定角度。
然后,教师演示如何使用画图软件的旋转工具进行旋转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旋转中心点和旋转角度对图形变换的影响。
(3)翻折:教师解释翻折的概念,即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
教师演示如何使用画图软件的翻折工具进行水平或垂直翻折操作,并让学生观察翻折后图形的对称性和美感。
2. 实践操作:图形变换大挑战(1)教师给出一个简单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要求学生使用画图软件依次进行平移、旋转和翻折操作,形成一个新的图形。
(2)学生尝试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操作,并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和交流操作方法。
(3)请几位学生上台演示自己的操作步骤和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共同总结图形变换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四年级下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图像的变形_河大版

四年级下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图像的变形_河大版教学目标:
1、把握“任意形状的裁剪”工具的用法。
2、把握图像的翻转、旋转、变形的方法。
教学重点:
“翻转”和“旋转”的使用。
教学难点:
使用“任意形状的裁剪”精确选择的方法。
教学方法:
情形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协作学习、讨论学习
教学预备:
电脑、大屏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我们在网络中可给作品找许多朋友,然而如何样才能把这些好朋友从纷杂的照片中完整的分出来?
二、新授
1、前边我们用过“选定”工具,它用来裁有规则的图形,而今天要裁照片中的不规则图形,如何办?
2、“任意形状的裁剪”工具的使用
A、单击“☆”,沿所选物体的边拖动鼠标,当起点和终点重合时,松开鼠标。
B、按Ctrl不放松,把选中的内容复制到另一个地点,必要时用放大镜,对边缘进行调整,修整。
3、图像的“翻转”和“旋转”
击“图像”菜单——“旋转”对话框,有三种方式。
水平、垂直、按一定角度旋转三种方式。
三、巩固练习
1、你明白这些可爱的杂耍娃娃是如何画出来?
2、自己也做个魔术师,把作品变得更优美。
教学后记:。
高中数学图像变换教案

高中数学图像变换教案授课目标:1. 了解平移、旋转、翻转和缩放等几何变换的含义;2. 掌握图像在平面坐标系中进行平移、旋转、翻转和缩放的方法;3. 能够应用图像变换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 理解几何变换的概念和方法;2. 掌握图像平移、旋转、翻转和缩放的关键步骤;3. 熟练运用图像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熟练掌握图像变换的运算方法;2. 理解图像在平面坐标系中变换的原理。
教学准备:1. 课件:包含图像变换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的PPT;2. 教材:高中数学教科书相关章节;3. 练习题:包含多种图像变换题目的练习册;4. 实物:几何工具、平面坐标系图纸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具有图像变换特点的图片,引出图像变换的概念,并与学生讨论图像变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讲解(15分钟)1. 讲解平移、旋转、翻转和缩放等几何变换的定义和方法;2. 通过示意图和实例演示如何进行图像变换的操作步骤;3. 强调各种变换的特点和区别。
三、练习(20分钟)1. 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图像平移、旋转、翻转和缩放的练习;2. 分组让学生解决更复杂的图像变换问题,并相互交流思路;3. 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并指导他们解决问题。
四、应用(10分钟)让学生通过图像变换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如校园地图的绘制或建筑物的设计等,培养他们利用图像变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图像变换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鼓励学生多加练习,提高图像变换的运用水平。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练习题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以便下节课检查。
教后反思:通过上述教学过程,学生能够掌握图像变换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应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图形大变身教案

图形大变身教案教案标题:图形大变身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有趣的活动和互动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图形形状、属性和变换概念。
通过学习和实践,学生将能够识别和描述不同的图形,了解它们的特征,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图形变换。
教案目标:1. 了解并识别常见的图形形状,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
2. 理解不同图形的特征和属性,如边数、角度等。
3. 掌握图形的基本变换,包括平移、旋转和翻转。
4.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图形变换操作。
5. 发展学生观察、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不同形状的图形卡片或模型,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
2. 准备一些图形变换的示例图片或卡片。
3. 准备白板、彩色粉笔或白板标记笔。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教师出示一些不同形状的图形卡片或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每个图形的名称。
2. 教师将注意力引导到图形的特征和属性上,例如边数、角度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图形之间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探究活动:1. 教师介绍图形变换的概念,包括平移、旋转和翻转,并给出简单的示例说明。
2.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探究图形变换的规律和特点。
3. 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发现图形变换前后的变化规律,并记录下来。
知识整合:1.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各自小组的发现和观察结果。
2. 教师总结并归纳图形变换的规律和特点,提供相关的定义和术语。
3. 学生将所学知识整理成笔记或图形变换的规则表格。
拓展应用:1. 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练习,通过给定的图形进行变换操作。
2. 学生创造性地设计自己的图形,并进行变换操作,展示给同学们观察和猜测。
3. 学生解决一些图形变换相关的问题,如找出某个图形的对称中心等。
评估与反馈:1. 教师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记录他们对图形形状、属性和变换的掌握程度。
2. 教师提供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困惑,并寻求解决方案。
《第二单元用“画图”画画13图像大变形》教案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紧密贴合新教材要求,旨在全面提升学生在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图像变形工具的使用: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掌握“画图”软件中的图像变形工具,包括拉伸、扭曲、旋转等。重点讲解各个工具的操作方法及其对图像的影响,以便于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这些工具进行创作。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图像变形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图像变形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第二单元用“画图”画画13图像大变形》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用“画图”画画13图像大变形》教案,教学内容基于XX版本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材。本节课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图像变形工具的使用:介绍“画图”软件中的拉伸、扭曲、旋转等变形工具,并学会运用这些工具对图片进行简单变形操作。
2.仿射变换的应用:学习仿射变换的概念,掌握如何在“画图”软件中使用仿射变换对图像进行更丰富的变形。
举例:如何使用拉伸工具调整图像的长度和宽度,以及拉伸过程中图像的变形效果。
(2)仿射变换的应用:介绍仿射变换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讲解如何使用仿射变换对图像进行更丰富的变形,使学生掌握这一核心知识。
举例:通过拖动仿射变换控制点,实现图像的旋转、缩放和倾斜等效果。
(3)艺术效果的制作: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图像变形技巧,创作具有艺术感的作品,强调创意和审美在作品中的体现。
图画变形技法教案

图画变形技法教案教案标题:图画变形技法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图画变形技法的概念和应用。
2. 学生能够运用图画变形技法创作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3. 学生能够分析和评价自己和他人使用图画变形技法的作品。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展示一些经典的艺术作品,并引导学生讨论其中是否使用了图画变形技法。
2. 引导学生思考图画变形技法的定义和作用。
知识讲解:1. 介绍图画变形技法的定义和分类,如拉伸、压缩、扭曲等。
2. 分析和讨论一些使用图画变形技法的艺术作品,解释艺术家为何选择使用这些技法。
示范演示:1. 展示一个简单的图画变形技法示范,如将一个正方形变形为长方形。
2. 与学生一起分析演示作品的变形过程和效果。
实践活动:1. 分发素描纸和铅笔给学生,让他们选择一个简单的图形(如圆形、三角形等)进行变形创作。
2.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变形技法,并在作品中展示他们的创意和想法。
3. 学生完成作品后,组织一个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作品和观点。
评价与反馈:1. 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和给予建设性的反馈。
2. 教师提供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他们的作品和技巧。
3. 教师评估学生的作品,并提供个别反馈,鼓励学生进一步发展他们的创作能力。
延伸活动:1. 邀请一位艺术家来学校进行讲座,分享他们在图画变形技法方面的经验和作品。
2. 组织一个艺术展览,展示学生使用图画变形技法创作的作品,并邀请家长和其他学生参观。
教案总结:通过本教案,学生将学习和掌握图画变形技法的概念和应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和评价反馈,学生将能够分析和评价自己和他人使用图画变形技法的作品,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第13课 图像大变形”上课教学方案设计

第13课图像大变形”教学设计www.5yDIV.myFav_1196751060028P.msoNormal{TEXT-jUSTI 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0.5pt;mARGIN:0cm0cm0p t;FoNT-FAmILy:"TimesNewRoman";TEXT-ALIGN:justify}DI V.myFav_1196751060028LI.msoNormal{TEXT-jUSTIFy:inte r-ideograph;FoNT-SIZE:10.5pt;mARGIN:0cm0cm0pt;FoNT-FAmILy:"TimesNewRoman";TEXT-ALIGN:justify}DIV.myFav _1196751060028DIV.msoNormal{TEXT-jUSTIFy:inter-ideo graph;FoNT-SIZE:10.5pt;mARGIN:0cm0cm0pt;FoNT-FAmILy :"TimesNewRoman";TEXT-ALIGN:justify}DIV.myFav_11967 51060028H1{FoNT-wEIGHT:bold;TEXT-jUSTIFy:inter-ideo graph;FoNT-SIZE:22pt;mARGIN:17pt0cm16.5pt;LINE-HEIG HT:240%;FoNT-FAmILy:"TimesNewRoman";TEXT-ALIGN:just ify}DIV.myFav_1196751060028H2{FoNT-wEIGHT:bold;TEXT -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6pt;mARGIN:13pt 0cm;LINE-HEIGHT:173%;FoNT-FAmILy:Arial;TEXT-ALIGN:j ustify}DIV.myFav_1196751060028H3{FoNT-wEIGHT:bold;T 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6pt;mARGIN:1 3pt0cm;LINE-HEIGHT:173%;FoNT-FAmILy:"TimesNewRoman" ;TEXT-ALIGN:justify}DIV.myFav_1196751060028P.msoFooter{FoNT-SIZE:9pt;mARGIN:0cm0cm0pt;LAyoUT-GRID-moDE :char;FoNT-FAmILy:"TimesNewRoman"}DIV.myFav_1196751 060028LI.msoFooter{FoNT-SIZE:9pt;mARGIN:0cm0cm0pt;L AyoUT-GRID-moDE:char;FoNT-FAmILy:"TimesNewRoman"}DI V.myFav_1196751060028DIV.msoFooter{FoNT-SIZE:9pt;mA RGIN:0cm0cm0pt;LAyoUT-GRID-moDE:char;FoNT-FAmILy:"T imesNewRoman"}DIV.myFav_1196751060028A:link{coLoR:b lue;TEXT-DEcoRATIoN:underline}DIV.myFav_11967510600 28SPAN.msoHyperlink{coLoR:blue;TEXT-DEcoRATIoN:unde rline}DIV.myFav_1196751060028A:visited{coLoR:purple ;TEXT-DEcoRATIoN:underline}DIV.myFav_1196751060028S PAN.msoHyperlinkFollowed{coLoR:purple;TEXT-DEcoRATI oN:underline}DIV.myFav_1196751060028P.msoDocumentma p{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0.5pt;BAc kGRoUND:navy;mARGIN:0cm0cm0pt;FoNT-FAmILy:"TimesNew Roman";TEXT-ALIGN:justify}DIV.myFav_1196751060028LI .msoDocumentmap{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 IZE:10.5pt;BAckGRoUND:navy;mARGIN:0cm0cm0pt;FoNT-FA mILy:"TimesNewRoman";TEXT-ALIGN:justify}DIV.myFav_1 196751060028DIV.msoDocumentmap{TEXT-jUSTIFy:inter-i deograph;FoNT-SIZE:10.5pt;BAckGRoUND:navy;mARGIN:0c m0cm0pt;FoNT-FAmILy:"TimesNewRoman";TEXT-ALIGN:justify}DIV.myFav_1196751060028P{FoNT-SIZE:12pt;mARGIN-LEFT:0cm;mARGIN-RIGHT:0cm;FoNT-FAmILy:宋体}DIV.myFav_1196751060028P.011{FoNT-SIZE:12pt;mARG IN-LEFT:0cm;mARGIN-RIGHT:0cm;FoNT-FAmILy:宋体}DIV.myFav_1196751060028LI.011{FoNT-SIZE:12pt;mAR GIN-LEFT:0cm;mARGIN-RIGHT:0cm;FoNT-FAmILy:宋体}DIV.myFav_1196751060028DIV.011{FoNT-SIZE:12pt;mA RGIN-LEFT:0cm;mARGIN-RIGHT:0cm;FoNT-FAmILy:宋体}DIV.myFav_1196751060028P.20{FoNT-SIZE:12pt;mARGI N-LEFT:0cm;mARGIN-RIGHT:0cm;FoNT-FAmILy:宋体}DIV.myFav_1196751060028LI.20{FoNT-SIZE:12pt;mARG IN-LEFT:0cm;mARGIN-RIGHT:0cm;FoNT-FAmILy:宋体}DIV.myFav_1196751060028DIV.20{FoNT-SIZE:12pt;mAR GIN-LEFT:0cm;mARGIN-RIGHT:0cm;FoNT-FAmILy:宋体}DIV.myFav_1196751060028P.10{FoNT-SIZE:12pt;mARGI N-LEFT:0cm;mARGIN-RIGHT:0cm;FoNT-FAmILy:宋体}DIV.myFav_1196751060028LI.10{FoNT-SIZE:12pt;mARG IN-LEFT:0cm;mARGIN-RIGHT:0cm;FoNT-FAmILy:宋体}DIV.myFav_1196751060028DIV.10{FoNT-SIZE:12pt;mAR GIN-LEFT:0cm;mARGIN-RIGHT:0cm;FoNT-FAmILy:宋体}DIV.myFav_1196751060028DIV.Section1{page:Section 1}DIV.myFav_1196751060028oL{mARGIN-BoTTom:0cm}DIV.myFav_1196751060028UL{mARGIN-BoTTom:0cm} 【教学目标】·能灵活运用“翻转”、“旋转”、“拉伸”、“扭曲”、“反色”等工具变化图形【教学内容】·翻转和旋转图形·拉伸和扭曲图形【教学准备】·鲸鱼和小鱼的图片文件拷贝到学生机·变形鲸鱼图片拷贝到学生机【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本课是图形编辑的高级应用,教材通过实例讲解,介绍了如何翻转/旋转、拉伸/扭曲图形、反色图形。
人教版信息技术三上第13课《图像大变形》word教案

第七课图像的变形教学目标1、学会图形的翻转和旋转,通过学会这个知识点,画出较漂亮的图。
2、学会图形的拉伸和扭曲。
教学任务图的翻转和旋转。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重点、难点图的翻转和旋转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5分钟)1、讲解上节课学生的作业,点评学生的作品。
2、如何复制图形二、新课:(15分钟)A、翻转和旋转的操作方法:第一步:用选择工具选定画好的半只蝴蝶;第二步:单击菜单【编辑】-【复制】,再单击菜单【编辑】-【粘贴】,一模一样的另一半就复制出来了;第三步:单击菜单【图像】-【翻转/旋转】,在对话框中选择“水平翻转”后【确定】;B、图形的拉伸和扭曲下图中的树木形状一样,但大小不一样,且树木的倒影有一点扭曲。
可以按照如下步骤绘画:第一步:先画一颗小树,然后通过复制粘贴画出一片树林。
再画一片水。
第二步:画树的倒影。
选定小树林,然后复制、粘贴,将它翻转过来,再把小树林“拖”到水中。
水中倒影总会和实物有些偏差。
为了使画面更真实些,可以将水中“小树林”的倒影再拉一拉、扭一扭!第三步:单击菜单【图像】-【拉伸/扭曲】,在对话框中输入数值后【确定】。
1、谈谈如何将一颗树变成一片树林?请同学示范:a、选定图形 b、单击菜单“编辑”-“复制”或者按快捷键Ctrl+C c、单击菜单“编辑”-“粘贴”或者按快捷键Ctrl+V d、选择透明效果,并拖到合适位置即可。
2、学生练习复制操作。
小技巧:删除的新方法:选定一个区域后,按键盘上的Delete键可以将它清除。
3、先画一棵小树,点击工具栏中的“选定",按住左键选定一棵小树,复制--粘贴,变为二棵树,再重复操作变成多棵小树。
4、再将多棵小树选定,复制--粘贴,垂直反转,得到倒影。
5、谈谈如何放大或缩小图片?请同学示范:a、选定小树,在虚线框上有8个尺寸控点。
b、鼠标移动到控制点上,当鼠标形状变化成双向箭头时,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可改变树的大小。
6、试将一棵树变成一片树林。
图形变形的教案设计

教案名称:玩转图形变形
教学目标:
1.了解图形变形的概念和原理。
2.学会用工具进行图形变形的操作。
3.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图形变形的技巧。
教学重点:
1.图形变形的原理和方法。
2.工具的使用。
教学难点:
1.如何应用图形变形技巧。
2.如何实现不同类型的图形变形。
教学过程:
1.了解图形变形:
1.1.由简到难逐步讲解图形变形的概念和原理。
1.2.介绍几种常见的图形变形方式,如:放大、缩小、旋转、扭曲等。
1.3.分析图形变形中的重要参数,如:旋转中心点,缩放比例等。
2.练习图形变形:
2.1.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几个图形进行练习。
2.2.利用工具逐步实现图形的变形操作。
2.3.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讲解注意事项和技巧。
3.实际应用:
3.1.利用图形变形技巧,设计一个个人名片。
3.2.利用图形变形技巧制作一个个性化的海报。
3.3.利用图形变形技巧制作一个创意的LOGO。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课件。
2.实例演示。
3.小型实验。
教学评价:
1.考试。
2.作品报告。
教学反思:
1.此次实验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于图形变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将来需要加强实际练习时间,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变换图像大小和形状》教案

(变换图像大小和形状)教案对于教师招聘面试考试来说,提前熟悉教案无疑是考试通关的助力棒。
本文对(变换图像大小和形状)一课的教案解析,期望能援助到考生。
一、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选择菜单变换选区,能够合理运用自由变换命令调整对象的大小和形状。
2.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商量交流,学会用自由变换命令、变换命令编辑图像的方法,增强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制作作品,体验Photoshop软件在图片处理方面的魅力,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运用此技术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以此为契机激发探究信息技术其他领域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利用自由变换命令编辑图像。
(难点)灵敏使用变换工具解决图像编辑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引出课题同学们好!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思考一个问题。
提问:在Photoshop中,除了可以用“图像→图像大小〞命令改变图像的大小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改变图像的大小和形状。
下面请同学们两两一组,快速思考一下。
此时,课堂气氛马上活泼起来,同学们迅速组队实践并探讨。
学生答复:在Photoshop中,除了可以用“图像→图像大小〞命令改变图像的大小外,还可以用编辑菜单下的自由变换命令改变图像的大小和形状。
作品展示:老师通过大屏幕展示利用自由变换工具编辑的优秀作品。
引出本节课课题(变换图像大小和形状)。
(二)新课讲授:变换图像大小与形状刚刚同学们已经观赏了作品,让我们来试一试。
同学们之前已翻开电脑和Photoshop软件,现在翻开素材,自己尝试如何通过编辑菜单对素材进行大小和形状的变换,这时同学们已迫不及待的动手尝试,我进行巡视、观察。
看大家都根本完成后,请其中1位同学上去展示制作过程和结果。
1.在Photoshop中,翻开要变换的图像,单击“编辑〞菜单中的“自由变换〞命令,图像周围出现编辑框。
2.把鼠标指针指向操纵点,指针变成↕或↔形时拖动,适当调整图像的大小。
3.单击选项栏右侧的按钮,可以改变图像的形状。
提问:大家看他做的对不对你们是不是都按这种方法来做的学生发觉:1.最后调整完毕可以直接按回车键;2.操作之前没有选定地域。
六年级数学上册 图形的变大与变小教案 ___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变大与变小教案___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将能够了解什么是图形的变大与变小,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问题解决。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推理的能力。
教学准备过程中所需的教学工具:直尺、剪刀、图形卡片(正方形和长方形)等。
教师准备并复印相关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研究的内容,复相关概念,准备进入今天的研究内容。
新课讲解2.通过图示和实物,向学生展示不同尺寸的正方形和长方形。
让学生观察,并帮助他们发现图形与尺寸之间的关系。
3.解释图形的变大与变小的概念。
通过向学生展示两个相似图形,一个较大,一个较小,帮助他们理解概念。
4.引导学生思考,图形的变大与变小是如何发生的?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并进行讨论。
操作实践5.分发图形卡片给学生,让他们用剪刀按照指定的方法将图形剪下来,并按照指示将图形变大或变小。
6.让学生观察变换前后的图形,并回答相关问题,如图形的边长、面积等发生了什么变化。
7.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在进行图形变大或变小的过程中,图形的性质是否发生了变化?总结归纳8.结合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观察,总结归纳图形的变大与变小的规律,并进行黑板书写。
拓展练9.给学生出一些练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课堂反思10.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研究内容,了解他们的研究收获和存在的问题,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教学评价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反应,评价其对图形的变大与变小的理解程度。
分析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资料北师范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
《第13课 诗情画意》教学参考

第13课诗情画意(一)本课教学目标1、能模仿制作“早发白帝城”诗画条幅。
2、了解中国传统书画知识。
3、学习画面修复和变形调整技术。
(二)教材分析本课的任务是中国传统书画条幅的设计与制作。
中国传统书画作品有其自有的发展过程和规律,有着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同时又有较为严格的格式要求。
本课的设计制作思路是利用两张图片素材,通过处理加工,拼合成符合诗意的图片,然后再添加竖排文字,完成作品。
在制作中,根据任务的需要和素材处理的需要,学习使用了“仿制图章工具”和“变形”命令。
“仿制图章工具”在画面“恢复”上有特别的作用和效果,“变形”命令可以使选择的对象产生想象不到的变化,这两个技术效果都很神奇,操作要求也比较高,而对学生的吸引也很大。
本课的诗句文字字体选择了我国近代著名书法家启功的字体,使得该条幅作品的字、画相得益彰。
在“视野拓展”中,介绍了点阵图和矢量图等计算机图像知识。
(三)教学设计与教学建议(含课前准备)教学设计建议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中国传统书画知识。
2)学习“仿制图章”工具的作用和使用。
3)学习图案的变形方法。
2、重、难点1)“仿制图章”工具的作用和使用。
2)图案变形的操作方法。
3、教学过程建议进行本课学习时,建议老师在展示作品的同时,适当介绍“条幅”这种形式的中国传统书画作品的特点和要素等,激发学生的兴趣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传统艺术的教育。
教师通过对作品的分析,介绍作品的制作过程,目的是使学生在动手前,总体上有一个映象,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增加教师在示范引导时的简明性,另外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图形图像信息加工过程的了解。
关于“仿制图章工具”,建议老师在展示使用的效果后,再用较通俗的方法,向学生介绍其工作原理,比如可以说:用“仿制图章工具”取样后,会形成一枝特殊笔触的“画笔”……。
本课介绍的变形命令,在操作上要注意引导方法,要求在做图像变形时,要有目的和大致的方向,不要无目的的进行试探。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操作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图像大变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能灵活运用“翻转”、“旋转”、“拉伸”、“扭曲”、“反色”等工具变化图形【教学内容】·翻转和旋转图形·拉伸和扭曲图形【教学准备】·鲸鱼和小鱼的图片文件拷贝到学生机·变形鲸鱼图片拷贝到学生机【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本课是图形编辑的高级应用,教材通过实例讲解,介绍了如何翻转/旋转、拉伸/扭曲图形、反色图形。
学生已经学习了画图的基本知识,因此本课的操作对学生来说容易掌握,但是学生不一定能顺利体会翻转、旋转、拉伸、扭曲图形的应用场合。
因此本课教学建议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应用情景中熟悉基本工具的操作方法,并学会自主创作的方法。
反色操作涉及三色原理,而且应用机会较少,可以作为拓展内容。
【教学重难点】重点:变化图形跟编辑图形一样,必须先选定图形难点:图形的拉伸和扭曲【教学方法和手段】创设情境,综合运用自主创作和实践练习的方法,让学生熟悉基本工具的操作方法,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创作。
【教学过程】一、学习图形的翻转/旋转师(出示图片):鲸鱼在海里寻找食物,可是它没有发觉小鱼就在它后面呢。
同学们能不能帮助他,让它能饱餐一顿呢?(学生自由交流发言,并尝试操作。
)师:同学们真聪明!把小鱼移动到鲸鱼的前面,就可以让鲸鱼发现前面的小鱼了。
可是小鱼明明看见了前面有鲸鱼,怎么会自己跑到鲸鱼的前面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小鱼不动,鲸鱼自己回过头来。
怎么做呢?(教师演示操作步骤)第1步:单击工具箱中的“选定”工具,选择鲸鱼图形。
第2步:单击菜单栏中的“图像”菜单,选择“翻转/旋转”命令,打开“翻转/旋转”的对话框。
第3步:单击对话框中的“水平翻转”选项,单击“确定”。
(学生练习)师:眼看小鱼就要被鲸鱼吃了,小鱼怎么办呢?(学生回答:转身逃跑)(学生以小鱼为选定对象,练习“翻转”命令的操作)师:刚才我们对小鱼和鲸鱼应用了“水平翻转”,现在请同学们看看除了水平翻转,还有别的吗?试试看!(学生尝试各种翻转,教师强调在应用翻转前必须先选定要翻转的对象。
)二、学习图形的拉伸/扭曲师(出示图片):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些鲸鱼一样吗?相邻同学一组共同讨论一下。
看哪个小组最先有发现?(学生交流)师(边演示边讲解):同学们说得对不对呢?我们来检验一下。
第1步:用选定工具选择没有经过拉伸处理的鲸鱼。
第2步:单击菜单“图像”,选择“拉伸/扭曲”命令,在对话框“拉伸”栏中的“水平”和“垂直”输入框中输入80和0。
(请学生观察上下两条鲸鱼是否相同。
)(请学生思考翻转与拉伸图形的区别:翻转和旋转图形的时候,图形的大小、长和宽比例都不变)师(边演示边讲解):刚才我们对红背鲸鱼应用了“拉伸”,除了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拉伸”,还可以进行垂直和水平方向的“扭曲”。
(学生打开“鲸鱼”图片文件,练习通过“拉伸”、“扭曲”和“复制”命令的操作,尽量使下面四条红背鲸鱼与上面四条蓝背鲸鱼的形状一样。
)【教学目标】·能灵活运用“翻转”、“旋转”、“拉伸”、“扭曲”、“反色”等工具变化图形【教学内容】·翻转和旋转图形·拉伸和扭曲图形【教学准备】·鲸鱼和小鱼的图片文件拷贝到学生机·变形鲸鱼图片拷贝到学生机【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本课是图形编辑的高级应用,教材通过实例讲解,介绍了如何翻转/旋转、拉伸/扭曲图形、反色图形。
学生已经学习了画图的基本知识,因此本课的操作对学生来说容易掌握,但是学生不一定能顺利体会翻转、旋转、拉伸、扭曲图形的应用场合。
因此本课教学建议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应用情景中熟悉基本工具的操作方法,并学会自主创作的方法。
反色操作涉及三色原理,而且应用机会较少,可以作为拓展内容。
【教学重难点】重点:变化图形跟编辑图形一样,必须先选定图形难点:图形的拉伸和扭曲【教学方法和手段】创设情境,综合运用自主创作和实践练习的方法,让学生熟悉基本工具的操作方法,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创作。
【教学过程】一、学习图形的翻转/旋转师(出示图片):鲸鱼在海里寻找食物,可是它没有发觉小鱼就在它后面呢。
同学们能不能帮助他,让它能饱餐一顿呢?(学生自由交流发言,并尝试操作。
)师:同学们真聪明!把小鱼移动到鲸鱼的前面,就可以让鲸鱼发现前面的小鱼了。
可是小鱼明明看见了前面有鲸鱼,怎么会自己跑到鲸鱼的前面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小鱼不动,鲸鱼自己回过头来。
怎么做呢?(教师演示操作步骤)第1步:单击工具箱中的“选定”工具,选择鲸鱼图形。
第2步:单击菜单栏中的“图像”菜单,选择“翻转/旋转”命令,打开“翻转/旋转”的对话框。
第3步:单击对话框中的“水平翻转”选项,单击“确定”。
(学生练习)师:眼看小鱼就要被鲸鱼吃了,小鱼怎么办呢?(学生回答:转身逃跑)(学生以小鱼为选定对象,练习“翻转”命令的操作)师:刚才我们对小鱼和鲸鱼应用了“水平翻转”,现在请同学们看看除了水平翻转,还有别的吗?试试看!(学生尝试各种翻转,教师强调在应用翻转前必须先选定要翻转的对象。
)二、学习图形的拉伸/扭曲师(出示图片):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些鲸鱼一样吗?相邻同学一组共同讨论一下。
看哪个小组最先有发现?(学生交流)师(边演示边讲解):同学们说得对不对呢?我们来检验一下。
第1步:用选定工具选择没有经过拉伸处理的鲸鱼。
第2步:单击菜单“图像”,选择“拉伸/扭曲”命令,在对话框“拉伸”栏中的“水平”和“垂直”输入框中输入80和0。
(请学生观察上下两条鲸鱼是否相同。
)(请学生思考翻转与拉伸图形的区别:翻转和旋转图形的时候,图形的大小、长和宽比例都不变)师(边演示边讲解):刚才我们对红背鲸鱼应用了“拉伸”,除了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拉伸”,还可以进行垂直和水平方向的“扭曲”。
(学生打开“鲸鱼”图片文件,练习通过“拉伸”、“扭曲”和“复制”命令的操作,尽量使下面四条红背鲸鱼与上面四条蓝背鲸鱼的形状一样。
)【教学目标】·能灵活运用“翻转”、“旋转”、“拉伸”、“扭曲”、“反色”等工具变化图形【教学内容】·翻转和旋转图形·拉伸和扭曲图形【教学准备】·鲸鱼和小鱼的图片文件拷贝到学生机·变形鲸鱼图片拷贝到学生机【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本课是图形编辑的高级应用,教材通过实例讲解,介绍了如何翻转/旋转、拉伸/扭曲图形、反色图形。
学生已经学习了画图的基本知识,因此本课的操作对学生来说容易掌握,但是学生不一定能顺利体会翻转、旋转、拉伸、扭曲图形的应用场合。
因此本课教学建议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应用情景中熟悉基本工具的操作方法,并学会自主创作的方法。
反色操作涉及三色原理,而且应用机会较少,可以作为拓展内容。
【教学重难点】重点:变化图形跟编辑图形一样,必须先选定图形难点:图形的拉伸和扭曲【教学方法和手段】创设情境,综合运用自主创作和实践练习的方法,让学生熟悉基本工具的操作方法,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创作。
【教学过程】一、学习图形的翻转/旋转师(出示图片):鲸鱼在海里寻找食物,可是它没有发觉小鱼就在它后面呢。
同学们能不能帮助他,让它能饱餐一顿呢?(学生自由交流发言,并尝试操作。
)师:同学们真聪明!把小鱼移动到鲸鱼的前面,就可以让鲸鱼发现前面的小鱼了。
可是小鱼明明看见了前面有鲸鱼,怎么会自己跑到鲸鱼的前面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小鱼不动,鲸鱼自己回过头来。
怎么做呢?(教师演示操作步骤)第1步:单击工具箱中的“选定”工具,选择鲸鱼图形。
第2步:单击菜单栏中的“图像”菜单,选择“翻转/旋转”命令,打开“翻转/旋转”的对话框。
第3步:单击对话框中的“水平翻转”选项,单击“确定”。
(学生练习)师:眼看小鱼就要被鲸鱼吃了,小鱼怎么办呢?(学生回答:转身逃跑)(学生以小鱼为选定对象,练习“翻转”命令的操作)师:刚才我们对小鱼和鲸鱼应用了“水平翻转”,现在请同学们看看除了水平翻转,还有别的吗?试试看!(学生尝试各种翻转,教师强调在应用翻转前必须先选定要翻转的对象。
)二、学习图形的拉伸/扭曲师(出示图片):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些鲸鱼一样吗?相邻同学一组共同讨论一下。
看哪个小组最先有发现?(学生交流)师(边演示边讲解):同学们说得对不对呢?我们来检验一下。
第1步:用选定工具选择没有经过拉伸处理的鲸鱼。
第2步:单击菜单“图像”,选择“拉伸/扭曲”命令,在对话框“拉伸”栏中的“水平”和“垂直”输入框中输入80和0。
(请学生观察上下两条鲸鱼是否相同。
)(请学生思考翻转与拉伸图形的区别:翻转和旋转图形的时候,图形的大小、长和宽比例都不变)师(边演示边讲解):刚才我们对红背鲸鱼应用了“拉伸”,除了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拉伸”,还可以进行垂直和水平方向的“扭曲”。
(学生打开“鲸鱼”图片文件,练习通过“拉伸”、“扭曲”和“复制”命令的操作,尽量使下面四条红背鲸鱼与上面四条蓝背鲸鱼的形状一样。
)【教学目标】·能灵活运用“翻转”、“旋转”、“拉伸”、“扭曲”、“反色”等工具变化图形【教学内容】·翻转和旋转图形·拉伸和扭曲图形【教学准备】·鲸鱼和小鱼的图片文件拷贝到学生机·变形鲸鱼图片拷贝到学生机【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本课是图形编辑的高级应用,教材通过实例讲解,介绍了如何翻转/旋转、拉伸/扭曲图形、反色图形。
学生已经学习了画图的基本知识,因此本课的操作对学生来说容易掌握,但是学生不一定能顺利体会翻转、旋转、拉伸、扭曲图形的应用场合。
因此本课教学建议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应用情景中熟悉基本工具的操作方法,并学会自主创作的方法。
反色操作涉及三色原理,而且应用机会较少,可以作为拓展内容。
【教学重难点】重点:变化图形跟编辑图形一样,必须先选定图形难点:图形的拉伸和扭曲【教学方法和手段】创设情境,综合运用自主创作和实践练习的方法,让学生熟悉基本工具的操作方法,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创作。
【教学过程】一、学习图形的翻转/旋转师(出示图片):鲸鱼在海里寻找食物,可是它没有发觉小鱼就在它后面呢。
同学们能不能帮助他,让它能饱餐一顿呢?(学生自由交流发言,并尝试操作。
)师:同学们真聪明!把小鱼移动到鲸鱼的前面,就可以让鲸鱼发现前面的小鱼了。
可是小鱼明明看见了前面有鲸鱼,怎么会自己跑到鲸鱼的前面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小鱼不动,鲸鱼自己回过头来。
怎么做呢?(教师演示操作步骤)第1步:单击工具箱中的“选定”工具,选择鲸鱼图形。
第2步:单击菜单栏中的“图像”菜单,选择“翻转/旋转”命令,打开“翻转/旋转”的对话框。
第3步:单击对话框中的“水平翻转”选项,单击“确定”。
(学生练习)师:眼看小鱼就要被鲸鱼吃了,小鱼怎么办呢?(学生回答:转身逃跑)(学生以小鱼为选定对象,练习“翻转”命令的操作)师:刚才我们对小鱼和鲸鱼应用了“水平翻转”,现在请同学们看看除了水平翻转,还有别的吗?试试看!(学生尝试各种翻转,教师强调在应用翻转前必须先选定要翻转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