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造影入门图解
冠状动脉造影入门图解
冠状动脉造影R AO——右前斜位LAO—左前斜位CRA——头位CAU——足位AP—后前位冠状动脉造影投照体位冠状动脉造影体位的选择以充分暴露病变为原则,由于冠脉造影的局限性,即便是冠脉造影正常的患者也宜多角度投射。
常用冠脉造影投照体位(图8及表4)。
图8冠脉造影投照角度示意图黑色箭头代表X线的方向;A .前位、侧位、左前斜、右前斜; B.头位和足位的区分主要以图像增强器的位置而定,当图像增强器斜向患者的头端时,称为头位(cranial );当图像增强器斜向患者的足端时称为足位(caudal )。
C.右前斜30°(RAO 30 )和左前斜40°; D.头位30°和足位20°冠状动脉造影投照体位[2 ]RCA LCX LAD (1)近段RCA (4)近段LCX (7)近段LAD30° LAO^30° CAU 30° LAO^30° CAU 30° LAO^30° CRA 30° LAO^30° CAU 60° LAO^30° CAU 30° LAO^30° CAU 90° LAO^30° CAU 60° LAO^30° CAU 45° LAO(2)中段RCA (5)钝缘支(8)中段LAD45° LAO 30° LAO^30° CAU 60° LAO^30° CRA 30° LAO 60° LAO^30° CAU 30° LAO^30° CRA 90° LAO 90° LAO60° LAO^30° CAU (3)远段RCA (6)远段LCX (9)远端LAD30° LAO^30° CRA 30° LAO^30° CAU 30° LAO^30° CAU 90° LAO 60° LAO^30° CRA 45° LAO60° LAO^30° CRAM ff!支山腭!cWifSAI AO 60 4 CRA 30灼角tfiiJIM2J .AO 60AP ( RA 30。
一文读懂手把手教你做冠脉造影(精美图文教学)
一文读懂手把手教你做冠脉造影(精美图文教学)现阶段,冠状动脉造影仍然是冠心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为实现“今天做造影,明天就上班”的安全、准确,熟练掌握冠状动脉造影技术是重中之重。
本期,我们步步为营的讲解方式,手把手向您介绍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细节,不足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本文内容欢迎转发分享,既可以用作新手入门的参考,又可以用于教学资料。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知识的共享,让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提升自我。
1.完善术前检查,排除相关禁忌症:三大常规肝肾功、电解质、BNP凝血全套甲状腺功能输血前全套心电图心脏超声造影剂皮试(部分医院已取消)2.备皮+消毒+铺巾常规消毒桡动脉及股动脉穿刺区域: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已为主流,但桡动脉穿刺不难见到高位桡动脉、严重迂曲、血管直径过细、严重血管痉挛等情况,所以股动脉区域常规消毒有备无患。
桡动脉及股动脉区域常规消毒铺巾3.器械准备下图中列举了冠状动脉造影术中所使用的器械,现广泛使用的多功能造影导管,即可同时用于左右冠状动脉造影的导管。
这种导管在经右桡动脉操作时极为方便,但有时通过左侧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型号便偏小,可借助其他类型造影导管进行操作。
介入器材多为亲水涂层,沾水便极为滑利、便于操作。
猪尾造影管用于左心室造影检查,但左心室造影并非所有中心都常规开展的项目。
4.药物配制每个中心常规配制的药物不太一样,部分中心还喜欢使用混塔的“鸡尾酒”。
我中心常规配制药物:肝素钠(用于术中肝素化,60-80U/Kg),维拉帕米及硝酸甘油缓解血管痉挛。
“鸡尾酒”配置及其浓度5.桡动脉穿刺及置管穿刺点定位:约桡骨茎突上一横指,桡动脉搏动较强处。
此处桡动脉搏动一般较为良好,且血管走形较直,便于穿刺。
且此处桡动脉离桡骨骨面较近,便于术后压迫止血。
为何不直接选择腕关节桡动脉搏动最强处呢?是因为此处虽便于穿刺,但可能术后不利于止血,故非上上之选。
桡动脉穿刺置管采用的是广为使用的Seldinger穿刺法,如下图所示。
冠脉造影术-完整版PPT课件
计算机辅助的定量分析法(QCA) ——电视密度法
90
冠脉病变形态学分类
冠脉病变类型 1.病变范围 2.病变性质 3.球囊通过难易性 4.病变节段弯曲程度 5.病变冠脉轮廓
A型 局限,长度<10mm 同心性 容易 <45° 光滑
6.钙化 7.冠脉阻塞程度 8.与开口/分支关系
无或轻度 不完全 远离开口或分叉处
9.有无血栓
无
10.介入治疗成功率 >85%
B型 管状,长度 10-20mm 偏心性 较难,近段弯曲 45-90° 不规则
中度 完全<3 月 位于开口或分叉处, 需保护 有 60-85%
C型 弥漫性,长度>20mm 偏心+钙化 困难,近段重度弯曲 >90° 完全闭塞或移植血管 病变 重度 完全>3 月 位于开口或分叉处, 需保护 有 <60%
后降支(Posterior Descending, PD) 左室后支( Posterior branches of left ventricular, PL )
33
冠状动脉血管树解剖示意图
34
冠状动脉示意图
35
左冠脉解剖
36
左主干(LM)
起源于主动脉根部左冠窦上部的中央,向 左或后伸展,0.2~4厘米,行至前室间沟分为 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有时发出中间支。
25
Seldinger’s穿刺 法
26
左冠脉造影的操作过程
27
右冠脉造影的操作
28
交友 广泛…
29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系统
30
影像增强器
患者
X线球 管
血管造影机
1. 机架;
2. 导管床;
冠脉造影ppt课件
1.2 正常的影像差异
左主干长短不一,1-3厘米,个别无左主干 相同名称的冠状动脉其管径相差很大 主要分支血管如对角支、钝缘支和锐缘支的长短及管径也有很大 差异 上述的主要分支血管数目也不相同 胖瘦会影响心脏的位置,相同投照角度下血管走行会有一定差异
2 冠状动脉狭窄的判断方法
目测直径法 通常使用,有经验的术者准确性很高 计算机密度测定法 相对耗时,治疗前为获得准确的病变情况方 使用 冠状动脉内超声面积测定法 是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最准确的 方法,但技术条件要求高,耗费资金大而不作常规
3.1 左主干
发自左冠状窦,横行向左走行绕过肺动脉后,走行于左心耳下到 达前室间沟 LM前方是肺动脉主干,后方是左心房的前壁,左上方是左心耳, 下方是左纤维三角和二尖瓣环的前内侧部分。 充分暴露左主干的最佳体位是前后位或浅右前斜位或浅左前斜位 ,一般角度不超过15度
3.2 左前降支及分支
LAD为左主干的延伸 近段在右前斜位15-30度暴露最清楚 左前斜位时,近段缩短,而中远段暴露较好 1、间隔支动脉(S1为化学消融目标动脉) 2、对角支动脉 3、右室前支(第一支又称左圆锥支) 4、左圆锥支
3.3 左回旋支及其分支
LCX从左主干呈直角发出,走行于左房室沟内,到达左室钝角缘时 开始分支,分支变异较大
左前斜位60度时,暴露最清楚 1、钝角缘支 2、左室前支 3、左室后支:房室结动脉起于此支 4、左房支:分前中后三只,前支称窦房结支 5、Kuger动脉(房间隔前支或心耳大吻合动脉):为重要的侧支循 环途径。
室壁运动定量分析方法
矩形法 辐射法 复合法
射血分数计算
容积计算法 EF=Vstroke/VED=(VED-VES)/VED 影像密度仪计算法 EF=(Vs-Vd)/(Vb-Vd)
冠脉造影
冠脉造影的原理:冠状动脉造影的投照体位:冠状动脉造影时,投照体位以图像增强器(image intensifier)的位置而定,即从图像增强器位置来观察心脏,而不是根据X线束的方位来定位。
常用术语RAO (右前斜位): 影像增强器在患者的右前位LAO (左前斜位): 影像增强器在患者的左前位CRA(头位): 影像增强器邻近患者的头部CAU(足位):影像增强器邻近患者的足部侧位: 影像增强器在患者的侧面体位示意图:冠状动脉投照体位及X线解剖:左前斜位60°时,投照从心尖穿过,为心脏的正面观右前斜30°时,投照垂直通过心脏的长轴,为心脏的侧面观由于冠状动脉造影是一个二维平面图像,同一病变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投射体位才能充分地显示清楚。
冠状动脉造影的目标就是利用两个相互垂直、图像清楚的投照体位对病变行准确评价。
基于此病变的处理才能有的放矢,并可及时观察手术并发症。
左冠状动脉造影体位一览图右冠状动脉造影体位一览图正常冠状动脉的x线解剖示意图不同体位下的冠状动脉造影示意图冠状动脉造影详述右冠脉造影比较简单,那就先说一下右冠造影。
右冠状动脉常用投照体位:常用体位LAO:观察RCA开口、起始部至后降支RAO:观察RCA中段AP+CRA :观察RCA远端分支及其开口情况右冠状动脉常用投照体位左前斜(LAO)45°右冠状动脉呈“C”型,观察RCA开口、起始部至后降支;The left anterior oblique view (LAO straight) shows the proximal and midportions of the right coronary artery (RCA) as well as the acute marginal branches (AM) and termination of the RCA in the posterior left ventricular branches (PLV).机位图示意图解剖图造影图解剖与造影对比图2右冠状动脉常用投照体位右前位(RAO)右冠状动脉象字母“L”,观察RCA中段;The 30-degree right anterior oblique view (RAO) shows the midportion of the RCA, the conus branch, and the course of the PDA.机位图示意图解剖与造影对比图1右冠状动脉常用投照体位后前位(AP)+ 头位(Cra)20o右冠状动脉呈“L”型,观察RCA远端分支及其开口情况;右冠状动脉常用投照体位左前斜位(LAO)+ 头位(Cra)20°The 60-degree left anterior oblique view with 25 degrees of cranial angulation (LAO cranial) shows the midportion of the RCA and the origin and course of the pos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PDA).左冠造影体位:右前斜+足(肝位)、RAO+CAU右前斜+头(右肩位)、RAO+CRA左前斜+头(左肩位)LAO+CRA左前斜+足(蜘蛛位)、LAO+CAU正位头、AP+CRA正位足、AP+CAU左侧位90°主要观察内容:1)左前斜头位(左肩位LAO 45°+Cra 25°)观察左主干、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中远段;2)后前位头位(正位头位AP+Cranial 25°-35°)观察前降支中远段、对角支和间隔支的开口和近段;3)右前斜头位(右肩位RAO 30°+Cra 25°-35°)观察左前降支近中段;4)右前斜足位(右肝位RAO 30°+Cau 20°-25°)观察左主干、左前降支近段和左回旋支及其分支;5)后前位足位(正足位AP+Cau 25°-35°)观察左主干、左前降支和回旋支近段分叉;6)左前斜足位(蜘蛛位“spider”位LAO40°-45°+Cau 30°)观察左主干及三分叉部位。
冠脉造影识图
左冠状动脉造影 (6个体位)
5.右上图:左肩位(LAO30°+ CRA30°): LAD中远段、对角支开口、LCX远段
6.右下图:右肩位(RAO30°+ CRA30°): LM开口、LAD近中段、LCX远段
左冠状动脉造影
5.左肩位 (LAO30°+CRA30°): 主要观察LAD中、远段 和D开口。
4.右下图:肝位(RAO30°+CAU30°):LM 开口及体部、LCX全程、OM及LAD近段。
左冠状动脉造影
3.蜘蛛位(脾位) (LAO45°+CAU30°): 主要观察LM、LAD、 LCX开口病变,LCX体 部、OM开口及体部。
左冠状动脉造影
4.肝位(RAO30°+CAU30°) :主要观察LAD、LCX起始 部,LCX体部、OM开口及体 部。
右冠状动脉造影
2.头位(CRA 30°): RCA呈“L”型,主要 观察RCA远段分支情 况。
左冠状动脉造影 (6个体位)
1.右上图:足位(CAU 30°):较全面的 显示LAD近段、LCX全程,前三叉;
2.右下图:头位(CRA 40°):LM、LAD中 远段、对角支及间隔支、LCX远段。
左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解剖
1.左冠状动脉: (1)左主干(LM):源于左冠窦,然后分为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有时亦发出中间支。 (2)左前降支(LAD):沿前室间沟下行至心尖或绕过心尖。其主要分支包括对角支(D)和间 隔支(S); (3)左回旋支(LCX):绕向后于左心耳下到达左房室沟。其主要分支为钝缘支(OM); 2.右冠状动脉脉(RCA):起源于右冠窦,下行至右房室沟,大多延续至后室间沟。其分支包括: 圆锥支、窦房结动脉、锐缘支(AM),远端分为左室后支(PLV)和后降支(PDA)。
冠脉造影基础精品PPT课件
3. 房室结支:50%的窦房结动脉分支 来源于左回旋支。
4. 左心房支:提供大多数心房血供
。
6
右冠状动脉(RCA)
起源于右冠窦中部,或发自近主动
脉瓣或右冠窦-主动脉交接处。下 行至右房室沟,绝大多数以一支 传导血管至后室间沟。
1. 圆锥支:为第一分支,约半数 发自于右冠状动脉开口前方12cm处,沿右心室圆锥部到达 肺动脉瓣。
险 导管直接进出血液循环系统,有感染风险 需使用对比剂,有过敏和对比剂肾病风险
15
冠脉造影的基本步骤(1)
操作准备 消毒、铺巾、准备心电压力连接 穿刺、鞘管准备 导管(肝素水)冲洗 急救药物准备 三联三通准备
16
冠脉造影的基本步骤(2)
穿刺外周动脉,插入鞘管 股动脉 桡动脉 肱动脉(应严格指征)
穿刺外周动脉 准确定位动脉穿刺点,不能太高和太低 尽量一针见血 避免穿透血管后壁 鞘管导丝无阻力送入
23
冠脉造影的规范操作要点(2)
前送造影导管至主动脉根部 透视帮助导丝前行,别误入颈动脉和冠脉内 避免左冠一次进入冠脉左主干口内 撤导丝、抽回血、接压力、排气体
导管进入冠脉口 在冠脉口左前斜位进(LAO 45o) 规律手法:“拧螺丝钉原则”(顺钟向进,反之出, 升主动脉扩张者例外) 操作轻柔,无阻力 避免“顶进”左冠口,和“跳进”右冠内 注意特殊导管(如AL1)的特殊操作性:应顺畅
12.圆锥支 13.右冠状动脉近段 14.右冠状动脉中段 15.右冠状动脉远段 16.房室结动脉 17.后降支 18.左心室支 19.右心室支 20.锐缘支 21.室间隔穿支 22.左心房支
12
Coronary Anomaly
13
第二部分
冠脉造影基础
冠状动脉造影入门图解说课讲解
冠状动脉造影入门图解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投照体位冠状动脉造影体位的选择以充分暴露病变为原则,由于冠脉造影的局限性,即便是冠脉造影正常的患者也宜多角度投射。
常用冠脉造影投照体位(图8及表4)。
图8冠脉造影投照角度示意图黑色箭头代表X线的方向;A.前位、侧位、左前斜、右前斜;B.头位和足位的区分主要以图像增强器的位置而定,当图像增强器斜向患者的头端时,称为头位(cranial);当图像增强器斜向患者的足端时称为足位(caudal)。
C.右前斜30°(RAO 30°)和左前斜40°;D.头位30°和足位20°冠状动脉造影投照体位[2]RCA LCX LAD(1)近段RCA 30°LAO+30°CAU 30°LAO+30°CAU 90°LAO+30°CAU 45°LAO (4)近段LCX30°LAO+30°CAU60°LAO+30°CAU(7)近段LAD30°LAO+30°CRA30°LAO+30°CAU60°LAO+30°CAU(2)中段RCA 45°LAO 30°LAO 90°LAO (5)钝缘支30°LAO+30°CAU60°LAO+30°CAU(8)中段LAD60°LAO+30°CRA30°LAO+30°CRA90°LAO60°LAO+30°CAU(3)远段RCA 30°LAO+30°CRA 90°LAO (6)远段LCX30°LAO+30°CAU60°LAO+30°CRA(9)远端LAD30°LAO+30°CAU45°LAO60°LAO+30°CRA。
(整理)冠脉造影影像解析.
1.左主干2.前降支近段3.前降支中段4.前降支远段5.第一对角支6.第二对角支7.回旋支近段8.回旋支远段9.钝缘支10.后降支11.窦房结动脉12.圆锥支13.右冠状动脉近段14.右冠状动脉中段15.右冠状动脉远段16.房室结动脉17.后降支18.左心室支19.右心室支20.锐缘支21.室间隔穿支22.左心房支正位(AP):图象增强器直接对着胸骨;左、右侧位:图象增强器分别位于受检者左侧或右侧,其X线与正位垂直;左、右前斜位(LAO,RAO):图象增强器分别位于受检者左侧或右侧且斜向观测心脏;头、足位:图象增强器分别位于受检者的头部或足部;右前斜+头位(右肩位):从受检者右肩观测心脏;左前斜+头位(左肩位):从受检者左肩观测心脏;右前斜+足位(肝位):从受检者肝区观测心脏;左前斜+足位(脾位、蜘蛛位):从受检者脾区观测心脏;前后位Anterior Posterior Projection (AP)LCA LAO45LCA RAO30°右前斜(RAO)30º+足位(Cau)20º(肝位)LAO 45º+ Cau 20º(脾位、蜘蛛位):观察LM、LAD、LCX开口病变(三分叉),LCX体部、钝缘支(OM)开口和体部正位(AP)+头位(Cra)观察LAD近、中段,LAD 与对角支分叉处;观察LM开口用于支架定位左前斜(LAO) 45º+ 头位(Cra) 20º观察LAD中、远段和对角支开口和全程右前斜(RAO)30º+头位(Cra)20º(右肩位)观察LAD中、远段前位(AP)+ 足位(Cau) 20º观察LM、LAD、LCX开口、近端,LCX体部和OM开口;左侧位: LAD,LCX近、中段;左前斜(LAO) 45º右冠状动脉呈“C”型,观察RCA开口、起始部至后降支;前位(AP)+ 头位(Cra) 20º右冠状动脉呈“L”型,观察RCA远端分支及其开口情况;右前位(RAO)观察RCA中段冠状动脉造影识图小窍门一般常识o 左前斜位(LAO):脊柱位于图像右侧,心尖指向左侧o 右前斜位(RAO):脊柱位于图像左侧,心尖指向右侧o 肋骨与脊柱相连,向前下方走行,如果在图像中看不到脊柱,可根据肋骨的走行方向判断脊柱的位置o 主动脉沿脊柱自下而上走行,导引导管走在其中(股动脉入路),故导引导管在图像的部位总与脊柱一致右冠状动脉(RCA)o 左前斜位:形状似“C”o 右前斜位:形状似“L”左冠状动脉(LCA)o 回旋支(LCX))永远最靠近脊柱o 左前斜位(LAO):前降支(LAD)位于图像左侧,间隔支(SP)从前降支左侧发出向左下走行,对角支(DX)从前降支右侧发出向右下走行o 右前斜位(RAO):前降支(LAD)位于图像上部,间隔支(SP)垂直于前降支发出向下走行,o 左侧位:前降支(LAD)与回旋支(LCX)勾勒出心脏的轮廓• 右冠主干走行于右房室沟内,在心后十字之前分枝为后降支动脉和右房室动脉 • 圆锥动脉 • 窦房结动脉 • 锐缘支动脉 • 后降支动脉 • 右房室动脉• 左主干的延伸 •• 左前降支近段在右前斜位15-30度暴露最清楚 • 左前斜位时,近段缩短,而中远段暴露较好 • 间隔支动脉 •• 对角支动脉左冠状动脉(Left Coronary Artery, LCA);左主干(Left Main, LM);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LAD)对角支(Diagonal, D)间隔支(Septal, S)左回旋支(Left Circumflex, LCX)钝缘支(Obtuse Marginal, OM)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 RCA )左室后支( Posterior branches of left ventricular, PL )。
冠状动脉造影入门图解
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投照体位冠状动脉造影体位的选择以充分暴露病变为原则,由于冠脉造影的局限性,即便是冠脉造影正常的患者也宜多角度投射。
常用冠脉造影投照体位(图8及表4)。
图8 冠脉造影投照角度示意图黑色箭头代表X线的方向;A.前位、侧位、左前斜、右前斜;B.头位和足位的区分主要以图像增强器的位置而定,当图像增强器斜向患者的头端时,称为头位(cranial);当图像增强器斜向患者的足端时称为足位(caudal)。
C.右前斜30°(RAO 30°)和左前斜40°;D.头位30°和足位20°冠状动脉造影投照体位[2]RCA LCX LAD(1)近段RCA 30°LAO+30°CAU 30°LAO+30°CAU 90°LAO+30°CAU 45°LAO (4)近段LCX30°LAO+30°CAU60°LAO+30°CAU(7)近段LAD30°LAO+30°CRA30°LAO+30°CAU60°LAO+30°CAU(2)中段RCA 45°LAO 30°LAO 90°LAO (5)钝缘支30°LAO+30°CAU60°LAO+30°CAU(8)中段LAD60°LAO+30°CRA30°LAO+30°CRA90°LAO60°LAO+30°CAU(3)远段RCA 30°L AO+30°CRA 90°LAO (6)远段LCX30°LAO+30°CAU60°LAO+30°CRA(9)远端LAD30°LAO+30°CAU45°LAO60°LAO+30°CRA(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投照体位
冠状动脉造影体位的选择以充分暴露病变为原则,由于冠脉造影的局限性,即便是冠脉造影正常的患者也宜多角度投射。
常用冠脉造影投照体位(图8及表4)。
图8 冠脉造影投照角度示意图
黑色箭头代表X线的方向;A.前位、侧位、左前斜、右前斜;B.头位和足位的区分主要以图像增强器的位置而定,当图像增强器斜向患者的头端时,称为头位(cranial);当图像增强器斜向患者的足端时称为足位(caudal)。
C.右前斜30°(RAO 30°)和左前斜40°;D.头位30°和足位20°
冠状动脉造影投照体位[2]
RCA LCX LAD
(1)近段RCA 30°LAO+30°CAU 30°LAO+30°CAU 90°LAO+30°CAU 45°LAO (4)近段LCX
30°LAO+30°CAU
60°LAO+30°CAU
(7)近段LAD
30°LAO+30°CRA
30°LAO+30°CAU
60°LAO+30°CAU
(2)中段RCA 45°LAO 30°LAO 90°LAO (5)钝缘支
30°LAO+30°CAU
60°LAO+30°CAU
(8)中段LAD
60°LAO+30°CRA
30°LAO+30°CRA
90°LAO
60°LAO+30°CAU
(3)远段RCA 30°LAO+30°CRA 90°LA O (6)远段LCX
30°LAO+30°CAU
60°LAO+30°CRA
(9)远端LAD
30°LAO+30°CAU
45°LAO
60°LAO+30°C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