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学
学习目标:
1、学习一些常用实词的用法和意义。
2、理解作者观点,品味故事的含义。
3、背诵课文。
一、积累整合
1、填空
<<为学>>作者______,字_____,______朝四川人,“为学”即_______的意思原题是<<__________>>。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一瓶一钵.( ) 迄.乎成( )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 )
贫者语.于富者曰( ) 昏庸.( )
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 ) 久而不怠.焉( )
蜀之鄙.有二僧( ) 犹.未能也( ) 买.舟而下()
4、区别并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西蜀之去南海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
子何时而往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
5、翻译下面的句子。
1)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欲之南海,何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名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吾资之昏,不逮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贫者语于富者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论语十则>>中,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
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这一则孔子从哪两方面解释了子贡提出的问题?这样解
释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6、从这十则“论语”中,你看到了孔子怎样的治教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二、思考与探究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鄙二僧的故事,告诉我什么道理?(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说,我学习不好,是因为我脑瓜儿不好使,不够聪明,读了本文你认为
如何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4、你珲能再举一例子帮助作者证明他的观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三、课内练习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时而往?”曰:“吾一瓶一体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东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去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吾欲之.南海( )
西蜀之.去南海( )
西蜀之.去南海( )
2、翻译
吾数年来欲买舟东下,犹未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僧富者不能去而贫者至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
1)从文中“__________”这句可以看出去南海是相当困难的。富者想
“__________”,结果未能实现;贫者只依靠“_________”,就实现了
自己的宏愿。
2)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教育“子侄”,从“____________”这句话可以
看出他希望子侄立定志向,刻苦学习。
3)本段通过贫富二僧往南海的故事,说明了_____________的道理,告诉我
们______________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4、第一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比是本文一大特点,请你从蜀鄙之僧去南海部分内容为例,说说本文如何
运用对比手法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有两个“子何恃而往”在语气上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22课为学
一、略
二、
1、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2、第1自然段
3、略
4、水滴穿石,卧薪尝胆。
三、
1、略
2、略
3、略
4、提出论点
5、贫和尚认为去南海一瓶一钵就足够了,富和尚认为雇船去南海;第二年贫和
尚从南海回来了,富和尚还没有行动。
6、第一次探询。第二次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