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教案)蒲公英的种子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小学语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小学语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蒲公英的种子》。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和表演等方式,培养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创作,培养观察力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到蒲公英种子的生命力和坚韧精神,培养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

学生能够理解父母的爱和关怀,培养对家庭和亲人的感恩之情。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蒲公英的种子》课文内容简介:课文讲述了一颗蒲公英种子在风中飘荡,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最终找到了一个适合生长的地方,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故事。

生词和短语:风儿、飘荡、坚韧、生命力、父母的爱、关怀等。

2.2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和短语,能够朗读和背诵课文。

难点: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理解父母的爱和关怀。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朗读法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动作,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感。

3.2 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课文中的情节和角色,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3 表演法教师引导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文中的情节,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4.2 朗读和理解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动作。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的疑问。

4.3 讨论和表达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课文中的情节和角色,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

第五章:作业布置5.1 回家作业学生回家后朗读和背诵课文,家长签字确认。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5.2 课堂作业学生课堂上也进行朗读和背诵课文的练习。

学生完成课堂上的讨论和表达任务。

小学语文教材蒲公英的种子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教材蒲公英的种子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小学语文教材《蒲公英的种子》教案设计年级:小学一年级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月日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蒲公英的种子》。

(2)理解课文大意,了解蒲公英种子的传播方式。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模仿、表演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会生字词。

难点:理解蒲公英种子的传播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蒲公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蒲公英的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蒲公英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跟读课文《蒲公英的种子》,注意发音和语调。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讲解蒲公英种子的传播方式。

3. 学习生字词(1)挑选出本课的生字词,让学生朗读并解释。

(2)进行生字词练习,巩固记忆。

4. 分组活动(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生字词进行创意表演。

(2)邀请各组展示他们的表演,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五、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用蒲公英的故事为线索,画一幅画。

2.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讲述蒲公英种子的传播方式。

3. 选择一个生字词,写一个关于它的句子。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作业评价: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画图、表达和句子写作。

3. 小组活动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七、板书设计1. 蒲公英的种子2. 传播方式:风3. 生字词八、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考虑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学生的反应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蒲公英的种子》教案设计

《蒲公英的种子》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蒲公英的种子》教案设计适用年级:一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种子的传播方式。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蒲公英的生长过程。

2. 蒲公英种子的传播方式。

教学难点:1. 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种子传播方式的深入理解。

2. 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准备教具:1. 蒲公英图片或实物。

2. 课件或黑板。

3. 观察日记本。

环境:1. 室内或户外自然环境。

2. 适当的光线和通风。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蒲公英实物或图片,让学生对蒲公英有直观的认识。

2. 提问:“你们知道蒲公英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二、讲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10分钟)1. 通过课件或黑板,讲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

2. 强调蒲公英的生长特点,如风力传播种子等。

三、观察蒲公英(10分钟)1. 带领学生户外观察蒲公英,让学生亲身感受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2. 引导学生观察蒲公英的种子,了解种子的形态和特点。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提问:“你们认为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种子传播方式有哪些特点?”2.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蒲公英和生态环境?”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同学们还记得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种子传播方式吗?”2. 引导学生分享户外观察蒲公英的感悟。

二、讲解蒲公英种子的传播方式(10分钟)1. 通过课件或黑板,讲解蒲公英种子的传播方式,如风力传播、动物传播等。

2. 强调各种传播方式的优点和局限性。

三、实践活动:观察蒲公英种子的传播(15分钟)1. 带领学生户外观察蒲公英种子的传播过程,让学生亲身感受种子的传播方式。

2. 引导学生观察不同传播方式的特点,如风力的作用、动物的行为等。

小学语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小学语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小学语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蒲公英的种子》是小学二年级下册教学的一首优美的儿童诗,本课教学目标是了解文章内容,知道蒲公英、松子、黄豆传播种子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欢迎参考!小学语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内容,知道蒲公英、松子、黄豆传播种子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会认12个字,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背诵。

二、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了解蒲公英、松子、黄豆传播种子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准备1.识字卡片、实物投影。

2.课件或挂图。

3.搜集资料,多方面获得植物传播种子的知识。

四、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引发质疑。

读了课题后,你们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读音,了解课文内容,初步解疑。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2.全班交流,相互解疑。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出示生字卡片):蒲公英小伞兵怀抱吓坏摇晃舒服救人4.同桌互读课文,检查读音。

5.自由轻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三)细读课文,感悟“小伞兵”的情感变化,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1.自由轻声读,思考:“小伞兵在找家的过程中心情是怎样变化的?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2.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重点引导感悟:(1)第二自然段,体会小伞兵害怕、惶恐的心情。

朗读指导:“小伞兵吓坏了,他当时会怎么说话?”进入角色读一读。

吓得“大叫”该怎么叫?再读一读。

分角色朗读。

(2)第3、4自然段,了解松子、黄豆传播种子的方法,感受小伞兵放松的心情。

①提问:“松子告别了大松树、黄豆从豆荚里蹦出来钻进了泥土里,他们干什么去了?”②课件演示,教师小结。

③引导想象:“小伞兵看见松子告别了大松树、黄豆从豆荚里蹦出来钻进了泥土里,他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3)学习第5、6自然段,感受小伞兵高兴的心情。

《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蒲公英的种子》教案《蒲公英的种子》教案「篇一」【教材分析】起源:秋天来了,我带领小朋友走进田野,去认识多彩的秋天。

他们看到了红红的小野枣,飘飞的蒲公英自然会产生一些问题,“野枣为什么会长在这里?”“蒲公英要飞到哪里去呢?”由此我设计了《种子娃娃有办法》这一活动,让幼儿探究种子是如何进行传播的。

依托:《好吃的种子》这课让幼儿认识了各种各样的种子,《风的作用》和《梨子小提琴》都简单涉及到种子的传播,基于以上活动,进行拓展和延伸,设计生成了《种子娃娃有办法》这一活动。

内容:本活动主要以蒲公英,苍耳,莲子为例,让幼儿具体感知种子是如何通过风,动物,水来传播的,继而激发幼儿探索其他传播方式的兴趣,最后以《蒲公英的种子》这首儿童诗结束,让幼儿探索自然的同时提高语言能力,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幼儿基本情况分析】大班幼儿思维已经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了,能认识到事物之间简单的逻辑关系,而且大部分幼儿能初步运用感官动手动脑,探索问题,但也有少数幼儿交流和分享的意识淡薄。

《纲要》中明确指出科学知识是在幼儿的探究之后,在幼儿交流讨论中形成的。

所以教师应通过提供交流的平台,促进有效的互动,鼓励幼儿交流发现。

【教学目标】本次活动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在活动中起引导者和支持者的作用,并且考虑幼儿对种子已有的经验和潜在水平之间的距离,在本活动中我预设了以下活动目标1、使幼儿了解种子的不同传播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能与同伴共同探究,用适当的方式和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

3p培养幼儿喜爱大自然的感情,产生继续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本活动的重点是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了解种子不同的传播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难点是引导幼儿在提问质疑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讨论交流,在合作中探究。

【教学准备】1.知识准备:我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搜集关于种子的各种图片和资料带领幼儿到野外实地观察体验,收集种子,丰富幼儿的前期经验。

2.实物准备:蒲公英,苍耳,莲蓬、放大镜,脸盆,水,这些实物可以让幼儿形象直观的了解探究的对象3.课件准备:自己提前制作【教学方法】幼儿是通过自由观察、积极探索和讨论交流来进行学习的,我为幼儿提供接近乡土生活的活动材料,幼儿也更喜欢动手摆弄,这时候他们一定会跃跃欲试,期待着去操作去寻找种子的各种传播途径。

《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蒲公英的种子》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一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种子的传播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蒲公英的兴趣。

(2)运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教育学生学会珍惜亲情和友谊。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能力。

(3)了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种子的传播方式。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种子传播方式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展示蒲公英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美好。

(2)邀请学生分享对蒲公英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朗读。

(3)学生齐读课文,加强记忆。

3. 课堂练习(1)学生用生字词造句。

(2)学生扮演蒲公英种子,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邀请学生分享对蒲公英生长过程和种子传播方式的理解。

2. 深入学习课文(1)学生讨论蒲公英的生长过程。

(2)教师讲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展示相关图片。

3.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设计蒲公英种子传播的实验。

(2)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蒲公英种子的传播过程。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

2. 拓展作业:(1)搜集有关蒲公英的资料,进行阅读分享。

(2)以“我眼中的蒲公英”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蒲公英的种子 一年级教案蒲公英的种子

蒲公英的种子 一年级教案蒲公英的种子

《蒲公英的种子一年级教案:蒲公英的种子》摘要:(蒲公英种子)这课以蒲公英(我)口气写作者把蒲公英种子当作人写,②蒲公英种子样子)(3)蒲公英种子是什么样,(蒲公英种子要飞到哪里)()蒲公英种子要飞到哪里教学目标.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拼音课.懂每句话理词语思3.理词句基础上懂课理课容知道蒲公英是靠风力传播种子.学会5生认识偏旁理由生组成词语5.练习根据课问题课回答问题6.朗课背诵课教学重、难.理词句思懂课容.练习根据题目课回答问题3.识、写.朗、背诵课教具准备.蒲公英实物标(或图片)田格黑板黑板生卡片.课前准备有条件带学生实地观察蒲公英教学二课教学设计课、教学目标()借助汉语拼音课(二)懂每句话理词义(三)理词句基础上懂课容知道蒲公英是靠风力传播种子(四)朗课二、教学重、难()理词句思懂课容(二)练习根据题目课回答问题(三)朗课三、教学程()板课题、题.从题目看这课要讲是什么?(蒲公英种子).导入新课要讲哪些与蒲公英种子有关知识呢?我们今天学学(二)初课了.借助汉语拼音课要准音成句(几遍教师检指名).这课有几句话?从哪儿到哪儿是句?3.这课要告诉我们什么知识呢?(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种子)(三)细课看插图理词句思理课容.句话看标(或图片)()这句话里我指是谁?(蒲公英种子)这课以蒲公英(我)口气写作者把蒲公英种子当作人写()我这句话里告诉我们什么?(①他是蒲公英种子;②蒲公英种子样子)(3)蒲公英种子是什么样?(是朵毛茸茸花)让学生观察实物(或标、图片)看这朵花样子、颜色体会毛茸茸思问这朵花是粒种子吗?①这朵花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什么样子?(白色圆球毛茸茸或毛茸茸白色圆球)通看图体会蒲公英样子②通看图体会毛茸茸是形容蒲公英种子细细绒毛很密样子板毛茸茸花()指导朗句子我是/蒲公英种子有朵毛茸茸花.句话用黑板出示课题学生题问这问题问了我们几件事?(两件事①蒲公英种子是怎么离开它妈妈;②要飞到哪里)我们句话可以回答哪问题?(蒲公英种子是怎么离开它妈妈)()带着这问题句话看插图回答问题(学生句子回答)(3)句子里妈妈指是谁?(指是蒲公英)()蒲公英是怎样传播它种子?(是靠风传播种子)要多风力?句子再回答(微风轻轻毛茸茸种子就飞起了)①微风是什么样风?(轻微风)板微风吹②轻轻吹是怎么吹?(让学生吹下体会轻程)③什么微风轻轻吹蒲公英种子就能离开亲爱妈妈呢?(蒲公英种子成熟以很轻很容易脱落)(5)指导朗(指名)微风/轻轻吹我/离开了/亲爱妈妈3.3句话看黑板上问题(蒲公英种子要飞到哪里)()蒲公英种子要飞到哪里?(飞到哪儿哪儿就是我)板哪儿()句子什么用两飞呀?(说明粒种子随风飘得很远)(3)二、三行(指名)这两哪儿表示思有什么不?(哪儿指风吹到不管什么地方二哪儿指是种子落地地方)学们试想下种子可能落到什么地方?()讲讲哪儿就是我是什么思?(这里是指蒲公英种子落到哪儿就那里生根、长叶、开花、结籽也就是说到哪儿就那里成活)(5)指导朗飞呀飞呀得轻慢飞到哪儿哪儿就是我出肯定语气(四)朗全说说学了这课你懂得了什么知识(了了蒲公英种子是什么样蒲公英种子靠风传播)二课、教学目标()认识新偏旁(立旁)学会5生有、吹、开、亲、(二)比较句子(三)朗课背诵课二、教学重、难()检复习.生卡片有、吹、开、、亲(指名变序).朗课(指名)(二)学会生.有%拼音节()识记形学说记法(%有我用笔画加部件方法记笔横笔长撇下面是青下半部有共6笔)或(%有我用熟换部件方法记把右下面口换成月把笔撇改成竖共6笔)让学生开动脑筋想出容易分辨清楚办法记形()学生默记形桌相检(3)有思和哪词相反?(无)师述有上面横和长撇把下面左上半边包住了这样叫半包围结构我们学送走旁包住了关左下半边冂从三面包住了口都属半包围结构你们想想还有哪几是半包围结构?(右、左、、风、向、石).吹9拼音节词语吹喇叭()识记形学生学基础上讨论(吹9用部件加笔画方法记形左右结构左边口旁右边笔撇二笔横钩⺈下面加上人欠共7笔吹喇叭吹)()学生默记形桌相检(3)口头组词语加深对词义理吹开吹风吹话吹走3.开k拼音节词语离开()识记形(学开)提示三笔是什么?(竖撇)()口头组词语开门打开开山开灯开始(3)出反义词与开思相反词是什么?(关)。

课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范文

课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蒲公英的种子》教案范文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年级:一年级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课文中出现的生词。

3.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传播方式。

4. 学生能够培养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课文中出现的生词。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传播方式。

2. 学生能够培养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二、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文《蒲公英的种子》的PPT或黑板,生词卡片,图片等教学材料。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蒲公英的种子》,了解课文的大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蒲公英的种子》。

2. 生词学习(5分钟)教师出示生词卡片,学生跟读,组内讨论生词的意思。

教师选取几个重点生词进行解释和例句演示。

3. 课文朗读与理解(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 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传播方式(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PPT展示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传播方式,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

5. 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学生复述。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观察身边的蒲公英,并记录下它的生长过程。

四、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提交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评价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肯定和鼓励,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为学生的学习进步提供指导。

六、教学延伸活动1. 小组讨论:邀请学生分组讨论蒲公英的生长环境和传播方式,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2. 观察实践:安排学生课后去户外观察蒲公英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

蒲公英的种子教案模板

蒲公英的种子教案模板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蒲公英的种子教案模板学科领域:语文、自然科学课时安排:每课时45分钟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种子的传播方式。

(2)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掌握蒲公英种子的传播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蒲公英的生长过程、种子的传播方式。

难点:蒲公英种子的传播原理。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了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种子的传播方式。

(2)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准备蒲公英种子、观察工具等。

2. 学生准备:(1)提前观察周围的蒲公英。

(2)准备记录观察结果的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蒲公英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蒲公英的特点。

(2)学生分享提前观察到的蒲公英。

2. 探究蒲公英的生长过程(1)教师介绍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了解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的过程。

(2)学生通过观察蒲公英图片,了解其生长过程。

3. 学习种子传播方式(1)教师介绍蒲公英种子的传播方式,引导学生了解风力和动物传播的作用。

(2)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知道的其他植物种子传播方式。

4. 实践观察蒲公英种子传播(1)教师带领学生户外观察蒲公英种子传播过程,引导学生亲身体验。

(2)学生记录观察到的种子传播方式和结果。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种子传播方式。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

6. 拓展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

(2)学生提出保护环境的建议,共同签订环保承诺。

六、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评估学生对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种子传播方式的理解程度。

蒲公英的种子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蒲公英的种子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探究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以及跨学科学习和合作的 能力。
课程安排与时间
课程时间
本课程建议安排为2个课时 ,每课时40分钟。
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课时介绍蒲公英的基 本特征和生长过程;第二 课时探究蒲公英种子的传 播方式并进行实践活动。
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 论、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 和手段,辅以多媒体教学 资源。
在介绍蒲公英种子的生 长过程和传播方式时, 未能深入讲解相关生物 学原理,导致学生理解 不够深入。
教学方法单一
本次课程主要采用讲授 法,缺乏互动和实践环 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主动性。
时间安排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理
由于课程内容较多,时 间安排过于紧凑,导致 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 行思考和消化。
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实验步骤及操作规范
4. 观察记录
每天定时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记录萌发的种子 数、萌发时间等;
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了解 胚根、胚芽的生长情况。
实验步骤及操作规范
5. 实验后处理
1
2
及时清理实验现场,将用过的实验材料归位;
3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撰写实验报告。
04
课堂互动与讨论环节
05
课后作业与拓展活动
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过程记录
详细记录实验的操作过程,包括实验的准备、实 施、观察、记录等步骤。
实验结果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实验结果,并 解释实验现象的原因。
实验结论与讨论
总结实验结论,探讨实验结果的意义和可能的影 响因素,提出改进实验的建议。
搜集相关资料,深入了解蒲公英种子

课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范文

课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课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范文适用年级:一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蒲公英的种子》。

(2)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了解蒲公英种子的生长过程。

(3)能够认读生字词,并会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实物观察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蒲公英的兴趣。

(2)运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育学生珍惜资源,关爱生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蒲公英的种子》。

2. 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了解蒲公英种子的生长过程。

3. 能够认读生字词,并会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难点:1. 生字词的认读和运用。

2. 对课文大意的理解,特别是蒲公英种子的生长过程。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问:“你们见过蒲公英吗?它是什么样子的?”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蒲公英的了解。

二、学习课文(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蒲公英的种子》。

2. 学生自读课文,并尝试理解课文大意。

3. 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跟读并模仿书写。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讲解和辅导。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回顾蒲公英种子的生长过程。

2. 学生发挥想象,画出自己心目中的蒲公英。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蒲公英的种子》,谁能概括一下课文的大意?”2. 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二、深入学习课文(1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增强对课文情节的理解。

三、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个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标语。

《蒲公英的种子》课堂教案

《蒲公英的种子》课堂教案

《蒲公英的种子》课堂教案的介绍《蒲公英的种子》是一篇深受大众欢迎的童话故事,它描述了一个小男孩为了帮助他的小朋友朋友梦想成真所做出的勇敢和努力。

该故事具有温暖、感人的情节,而且还可以教导孩子坚持自己的信念,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针对这个故事,设计了一个完整的课堂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挖掘其深层含义,从而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语文素养。

课前准备在教授《蒲公英的种子》这个故事之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要带着学生一起回顾一下童话故事的定义,让他们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和类型。

同时,还需介绍一下《蒲公英的种子》的作者、出版社和绘图师,让学生对这个故事有更深入的了解。

教学目标通过本赛道认真研读和理解《蒲公英的种子》这个故事,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类型和生产过程。

2.让学生掌握成语“蒲公英的种子”和“不要轻言放弃”的意义,以培养他们不屈不挠、坚忍的品质。

3.让学生了解小男孩呕心沥血追求梦想的艰辛,感受到成功背后经历的苦难和困难,从而提高他们的勇气和毅力。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部分:故事阅读、词汇解释和深度思考。

第一、故事阅读在课堂上停止分段阅读故事,边读边注释主要人物、场景和情节。

读完整篇故事后,再让学生结对讨论故事中最引人注目的几个主题,分别汇报讨论的结果。

话题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情节分析:故事中的主要情节有哪些?他们的背后隐藏着哪些含义?2.人物角色:故事中的每个人物和他们的角色是什么?3.主题思想:关于这个故事,有哪些深层次的主题思想,让人深度思考?第二、词汇解释在故事阅读之后,老师应该给学生讲解故事中出现的一些重要词汇和成语。

这些词汇与成语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关于植物:包括花朵、草、树木等与自然环境相关的词语。

2.成语解释:包括“蒲公英的种子”和“不要轻言放弃”等与故事主题相关的成语。

3.其他重要单词:包括动词、名词、形容词等与故事角色和情节相关的单词。

课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范文

课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课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范文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蒲公英的种子》。

2.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蒲公英种子的传播过程。

3.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

2.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1. 课文《蒲公英的种子》的PPT或黑板。

2. 蒲公英种子的图片或实物。

二、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教师展示蒲公英种子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有谁知道蒲公英是如何传播种子的吗?”Step 2:朗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蒲公英的种子》,并指导学生正确地发音和停顿。

Step 3: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蒲公英种子的传播过程。

Step 4:讨论和思考教师提问:“课文中的蒲公英种子为什么要飞到远方?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Step 5:总结和拓展教师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节约资源、保护植物。

三、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观察周围的植物,了解它们的传播方式,并和家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2. 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讨论如何保护环境,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是否到位,以及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是否得到提高。

五、教学评价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与家长的沟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看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否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以及是否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六、教学策略1. 图片启发:通过展示蒲公英种子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蒲公英的种子教案教案标题:蒲公英的种子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观察和探索,学生能够了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传播方式。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探索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蒲公英植株,了解蒲公英的外观和特点。

2.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蒲公英是如何繁殖的吗?请谈一谈你们的想法。

实践活动:3.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提供一颗蒲公英的成熟花球。

4.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花球的结构,并提问:你们能找到花球上的种子吗?它们是如何排列的?5. 让学生将花球拆开,观察种子的形状、颜色和大小,并记录下来。

6. 引导学生思考:蒲公英的种子是如何传播的?请大家提出自己的猜想。

探究活动:7. 给每个小组提供一些蒲公英种子,并要求他们设计一个实验,观察蒲公英种子的传播方式。

8. 学生可以使用不同的工具(如风扇、吹风机等)模拟风的作用,观察种子的飞行过程。

9. 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讨论,总结蒲公英种子的传播方式。

展示和总结:10.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11. 引导学生总结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种子的传播方式,并与他们最初的猜想进行比较。

12. 结合实际生活,讨论蒲公英种子对环境的影响和作用。

拓展活动:13. 鼓励学生在校园或家庭附近寻找其他植物的种子,并观察它们的传播方式。

14. 学生可以制作一个小册子,记录不同植物的种子形状、颜色和传播方式。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2. 检查学生对蒲公英生长过程和种子传播方式的理解,可以通过小组展示和讨论来评估。

3. 评估学生制作的小册子,包括种子观察记录的准确性和详细性。

教学资源:1. 蒲公英植株和成熟花球。

2. 蒲公英种子。

3. 观察记录表格。

4. 实验工具(风扇、吹风机等)。

5. 制作小册子所需的纸张、笔、彩色笔等。

教学延伸:1.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观察不同环境下蒲公英的生长情况,并与课堂观察结果进行比较。

《蒲公英的种子》教案(精选3篇)

《蒲公英的种子》教案(精选3篇)

《蒲公英的种子》教案(精选3篇)《蒲公英的种子》篇1蒲公英的种子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蒲公英、松子、黄豆传播种子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会认14个字。

自主积累词汇。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1、识字。

2、知道蒲公英、松子、黄豆传播种子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准备识字卡片,幻灯片,植物传播种子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1、出示课题,引发质疑。

读了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什么?2、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读音,了解课文内容,初步解疑。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2)全班交流,相互解疑。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出示生字卡片。

重点注意蒲、荚这两个字的读音。

(4)同桌互读课文,检查读音。

(5)自由轻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3、细读课文,感悟“小伞兵”情感变化,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1)自由轻声读,思考:小伞兵在找家的过程中心情是怎样变化的,你是从哪感受到的?(2)在学生交流过程中,重点引导感悟。

第二自然自然段,体会小伞兵害怕、惶恐的心情。

第三、四自然段感受小伞兵放松的心情。

第五、六自然段感受小伞兵高兴的心情。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说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4、扩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板书设计3 蒲公英的种子吹上了天害怕小伞兵飞呀飞放松躺在地上高兴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巩固课文内容。

2、复习会认字。

3、学习会写字。

二、教学重点写好每个字。

三、教学难点掌握字形,把字写美观。

四、教学准备字词卡片,幻灯片。

五、教学过程1、自主选择喜欢地段落背诵。

2、复习会认字,自主记忆字形。

抽取卡片检查。

说说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些字的。

口头组词。

读“我的词语库”中的词语。

3、学习会写字。

巩固认读。

指导学生书写。

读帖观察、总结规律、练习书写。

练习书写时强调一写二看三对照。

4、在听写本上听写这8个生字。

《蒲公英的种子》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1、会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小诗,初步感受大自然中植物的奇妙。

小学语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小学语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蒲公英的种子》,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了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

(2)运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植物的情感。

(2)教育学生勇于担当,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蒲公英的生长过程。

3. 培养学生关爱植物、传承文化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准确认读。

2.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4. 学生分组讨论所需材料。

1. 导入新课:(1)展示蒲公英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蒲公英的特点。

(2)播放蒲公英生长过程的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感受课文语言美。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总结蒲公英的生长过程。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蒲公英的种子传播过程。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读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课堂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

(2)教师点评并进行辅导。

5. 小组讨论:(1)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2)分组讨论,举例说明比喻和拟人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爱植物、传承文化的意义。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它们的生长过程。

7.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蒲公英的种子》,了解了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学会了生字词,并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分析课文。

希望同学们课后关注身边的植物,培养关爱自然、传承文化的意识。

六、教学反思: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知识点掌握情况等。

《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蒲公英的种子》适用年级:一年级学科领域:语文、自然科学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蒲公英的种子》一文,了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传播方式。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传播方式。

2.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植物的意识。

教学难点:1. 蒲公英种子的飘散过程的理解。

2. 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行动。

二、教学准备教具准备:1. 《蒲公英的种子》课文文本。

2. 蒲公英图片或实物。

3. PPT或黑板等展示工具。

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整洁,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2. 座位排列便于学生互动和交流。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蒲公英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植物吗?它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蒲公英的特点,引出本课主题。

二、课文阅读(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文章的韵律和美感。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三、蒲公英的生长过程(10分钟)1. 教师简要讲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关注种子的传播方式。

2. 学生观察蒲公英图片,了解其生长特点。

3.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蒲公英生长过程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传播方式。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上一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二、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环境和热爱大自然,举例说明。

2. 学生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3. 教师总结,强调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重要性。

三、课堂实践(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观察周围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

3.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户外活动的理解程度。

小学语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小学语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小学语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蒲公英的种子》。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结构进行口语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培养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合作和交流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大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和尊重。

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乐观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蒲公英的种子》是一首描绘蒲公英种子的诗歌,通过描绘种子的传播过程,表达了生命的顽强和生命的美好。

2.2 生词和短语:蒲公英、种子、飘散、飞翔、大地、花朵、阳光、希望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结构进行口语表达。

3.2 教学难点: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理解和运用。

学生对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的理解。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阅读理解:通过朗读和默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口语表达: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结构进行口语表达。

4.2 教学手段:课文朗读:使用课文朗读带或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图片和图表:使用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和图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多媒体课件:使用多媒体课件,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方法: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程度。

朗读和背诵:评估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5.2 评价标准:课堂参与度:积极发言,参与度高。

朗读和背诵: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语音清晰。

小组讨论:能够与小组成员积极合作,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六章:教学步骤6.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蒲公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美好。

提问学生对蒲公英的了解,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适合小学生的《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适合小学生的《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蒲公英的种子》是一本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经典童话故事,可以用来进行阅读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既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能和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情感体验。

本文将结合教材要求及国内外教学实践,设计一份适合小学生的《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一、教材分析《蒲公英的种子》是英国作家安德森创作的一篇文学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小蒲公英在成长过程中面对困难和选择的经历,是一篇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经典故事。

从故事情节和文学结构上,该故事适合小学三年级至五年级学生进行阅读。

在故事中,小蒲公英的成长历程和情感变化,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既可以让学生领悟到成长的含义,又可以培养他们的品格修养和社会关怀。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意识,提高阅读技能和理解能力;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情感体验,增强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3.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前置活动:让学生观看有关蒲公英的PPT,介绍蒲公英在自然界中的生长和种子的传播方式,唤起学生对本故事的兴趣。

2.阅读故事: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蒲公英的种子》故事,理解情节和意义,并把握故事主题和作者的文学技巧。

3.文学分析:引导学生就故事中的人物性格、情节变化、意象、语言和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4.语言实践:让学生从故事中提取出关键词汇和句型,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情感进行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技巧。

5.创意展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创意展示,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自由组合故事情节和人物,表现自己的语言艺术和文化素养。

四、教学评价1.考核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分别进行笔试和口试,统计阅读速度和正确率,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

2.对学生的创意展示进行互评和评估,评选出优秀作品,并组织学生进行拍摄和展示。

3.收集学生的学习笔记和反思意见,进行教学改进和优化,完善教学方案和教学流程。

蒲公英的种子的教案_一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

蒲公英的种子的教案_一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

蒲公英的种子的教案_一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蒲公英的种子的教案教学目标1.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拼音读课文。

2.读懂每句话,理解词语意思。

3.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蒲公英是靠风力传播种子的。

4.学会5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5.练习根据课后问题读课文,回答问题。

6.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词句意思,读懂课文内容。

2.练习根据题目读课文,回答问题。

3.识字、写字。

4.朗读、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1.蒲公英实物标本(或图片),田字格黑板,小黑板,生字卡片。

2.课前准备,有条件的带学生实地观察蒲公英。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

(二)读懂每句话,理解词义。

(三)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读懂课文内容,知道蒲公英是靠风力传播种子的。

(四)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理解词句意思,读懂课文内容。

(二)练习根据题目读课文,回答问题。

(三)朗读课文。

三、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解题。

1.从题目看这课要讲的是什么?(蒲公英的种子)2.导入新课。

要讲哪些与蒲公英的种子有关的知识呢?我们今天来学一学。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借助汉语拼音自读课文。

要读准音,读成句。

(读几遍后教师检查指名读)2.这篇课文有几句话?从哪儿到哪儿是一句?3.这篇课文要告诉我们什么知识呢?(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种子的)(三)细读课文,看插图,理解词句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1.读第1句话,看标本(或图片)。

(1)这句话里的“我”指的是谁?(蒲公英的种子)这篇课文以蒲公英(我)的口气写的,作者把蒲公英的种子当作人来写。

(2)“我”在这句话里告诉我们什么?(①他是蒲公英的种子;②蒲公英种子的样子)(3)蒲公英的种子是什么样的?(是一朵毛茸茸的小花)让学生观察实物,(或标本、图片)看这朵小花的样子、颜色。

体会“毛茸茸”的意思。

问:这朵小花是一粒种子吗?①这朵小花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什么样子的?(白色的小圆球,毛茸茸的,或毛茸茸的白色的小圆球)通过看图体会蒲公英的样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蒲公英的种子一年级语文教案(第一册)教学目标1.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拼音读课文。

2.读懂每句话,理解词语意思。

3.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蒲公英是靠风力传播种子的。

4.学会5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5.练习根据课后问题读课文,回答问题。

6.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词句意思,读懂课文内容。

2.练习根据题目读课文,回答问题。

3.识字、写字。

4.朗读、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1.蒲公英实物标本(或图片),田字格黑板,小黑板,生字卡片。

2.课前准备,有条件的带学生实地观察蒲公英。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

(二)读懂每句话,理解词义。

(三)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读懂课文内容,知道蒲公英是靠风力传播种子的。

(四)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理解词句意思,读懂课文内容。

(二)练习根据题目读课文,回答问题。

(三)朗读课文。

三、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解题。

1.从题目看这课要讲的是什么?()2.导入新课。

要讲哪些与有关的知识呢?我们今天来学一学。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借助汉语拼音自读课文。

要读准音,读成句。

(读几遍后教师检查指名读)2.这篇课文有几句话?从哪儿到哪儿是一句?3.这篇课文要告诉我们什么知识呢?(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种子的)(三)细读课文,看插图,理解词句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1.读第1句话,看标本(或图片)。

(1)这句话里的“我”指的是谁?()这篇课文以蒲公英(我)的口气写的,作者把当作人来写。

(2)“我”在这句话里告诉我们什么?(①他是;②蒲公英种子的样子)(3)是什么样的?(是一朵毛茸茸的小花)让学生观察实物,(或标本、图片)看这朵小花的样子、颜色。

体会“毛茸茸”的意思。

问:这朵小花是一粒种子吗?①这朵小花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什么样子的?(白色的小圆球,毛茸茸的,或毛茸茸的白色的小圆球)通过看图体会蒲公英的样子。

②通过看图体会“毛茸茸”是形容细细的绒毛,很密的样子。

板书:毛茸茸的小花。

(4)指导朗读句子。

我是/,有一朵毛茸茸的小花。

2.读第2句话,用小黑板出示课后第一题。

学生读题后问:这个问题问了我们几件事?(两件事,①是怎么离开它妈妈的;②要飞到哪里去)我们读的第2句话可以回答哪个问题?(第一个,是怎么离开它妈妈的)(2)带着这个问题读第2句话,看插图,回答问题。

(学生读句子回答)(3)句子里的“妈妈”指的是谁?(指的是蒲公英)(4)蒲公英是怎样传播它的种子的?(是靠风来传播种子的)需要多大的风力?读句子,再回答。

(微风轻轻一过,毛茸茸的种子就飞起来了)①“微风”是什么样的风?(轻微的小风)板书:微风吹②“轻轻一吹”是怎么吹?(让学生吹一下,体会“轻”的程度)③为什么“微风轻轻一吹”,就能离开亲爱的妈妈呢?(成熟以后很轻,很容易脱落)(5)指导朗读。

(自读,指名读)微风/轻轻一吹,我/离开了/亲爱的妈妈。

3.读第3句话,看黑板上的问题。

(要飞到哪里去)(1)要飞到哪里去?(飞到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板书:哪儿家(2)句子中为什么用两个“飞呀”?(说明小小的一粒种子随风飘得“很远”)(3)读第二、三行,(指名读)间:这两个“哪儿”表示的意思有什么不同?(第一个“哪儿”指风吹到的不管什么地方,第二个“哪儿”指的是种子落地的地方)同学们,试想一下种子可能落到什么地方?(4)讲讲“哪儿就是我的家”是什么意思?(在这里的“家”是指蒲公英种子落到哪儿,就在那里生根、长叶、开花、结籽。

也就是说到哪儿就在那里成活)(5)指导朗读。

“飞呀,飞呀”读得轻慢,“飞到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读出肯定的语气。

(四)朗读全文。

说说学了这课书,你懂得了什么知识。

(了解了是什么样的,蒲公英种子靠风来传播)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认识一个新偏旁:(立字旁),学会5个生字:有、吹、开、亲、家。

(二)比较句子。

(三)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检查复习。

1.读生字卡片:有、吹、开、家、亲。

(指名读,变序读)2.朗读课文。

(指名读)(二)学会生字。

1.有,y%u,拼读音节。

(1)识记字形。

自学后说记法。

(y%u有,我用笔画加部件的方法记,第一笔横“一”,第一笔长撇“�Q”,下面是“青”字的下半部“有”,共6笔)或(y%u有,我用熟字换部件的方法记,把“右”字下面的“口”字,换成“月”字,把第一笔撇改成竖,一共6笔)让学生开动脑筋想出最容易分辨的最清楚的办法记字形。

(2)学生默记字形,同桌互相检查。

(3)“有”的意思和哪个词相反?(无)师述:“有”字上面大横和长撇把下面“ ”的左上半边包住了,这样的字叫半包围结构的字,我们学过的“送”字,走之旁包住了“关”字的左下半边。

“同”字的“冂”从三面包住了“一口”,都属于半包围结构,你们想想还有哪几个字是半包围结构的?(右、左、在、风、向、石)2.吹,chu9,拼读音节,读词语:吹喇叭。

(1)识记字形。

在学生自学基础上讨论。

(吹chu9,用部件加笔画的方法记字形,左右结构,左边口字旁,右边第一笔小撇“ ”,第二笔横钩“�W”,下面加上“人”字,“欠”,一共7笔,吹喇叭的“吹”)(2)学生默记字形,同桌互相检查。

(3)口头组词语,加深对词义理解。

吹开吹风吹大话吹走3.开,k1i,拼读音节,读词语,离开。

(1)识记字形。

(自学,开)提示:第三笔是什么?(竖撇)(2)口头组词语。

开门打开开山开灯开始(3)找出反义词,与开意思相反的词是什么?(关)4.亲,q9n,拼读音节,读词语:亲爱。

(1)认识新偏旁:“ ”立字旁。

随老师说两遍。

笔顺是:丶亠立,一共5笔。

(2)记字形,自学后讨论。

(亲,q9n,用部件组合法记字形:上下结构,上面是立字旁,下面在“一”上加上“小”字,“ ”,一共9笔,亲爱的“亲”)(3)学生默记字形,同桌互相检查。

(4)口头组词语。

亲爱亲人亲戚亲自5.家,ji1,拼读音节。

(1)识记字形,学生自学后讨论(家,ji1用部件加笔画记字形,上下结构,上面宝盖儿,下面第一笔横“一”,二笔斜撇“ ”,三笔弯钩“ ”,四笔、五笔撇“ ”,六笔小撇“ ”,七笔捺“豕”,一共10笔)。

数数左边有几撇,右边有几撇?(左边有三撇,右边有一撇)第3笔是什么?(弯钩)(2)学生默记字形,同桌互相检查后,教师指名检查。

(学生背对黑板书空)(3)口头组词语。

国家家庭家中家门人家(三)指导书写。

1.有。

(1)整体位置:上松下紧。

(2)笔画、部件位置:第一笔大横,在上半格离横中线三分之一的地方,左右各离边线三分之一,平写大横。

第二笔从竖中线上起笔,写斜撇,撇向左下格离横中线和边线各三分之一的地方收笔。

下面“ ”、“竖”从横中线和微交叉的地方起笔,直写下来,到离边线三分之一的地方收笔。

“横折钩”压横中线起笔,斜写横到横中线上一点儿顿笔写折,过“竖”一点儿写钩。

“里边两横”距离相等,右边不靠横折钩。

(2)教师在田字格黑板上示范带写,学生仿写字头。

2.吹。

(1)整体位置,左窄右宽。

(2)部件,笔画位置,口字旁占左半格中间,斜压横中线,右边第一笔斜撇,从竖中线一多半地方起笔,到横中线与“口”第三笔横对齐收笔。

第二笔横钩,在左上格右下角起笔,斜横到右半格中间横中线上一点儿顿笔写钩。

“人”字撇从中心点上边压紧中线起笔,撇到左下格中心右下方收笔,要有撇尖。

捺从中心点下边一点,压竖中线起笔,到右下格中心点下顿笔写出捺脚。

撇、捺对称。

(3)教师带写右半边,学生仿写字头。

3.开。

独立看田字格字帖,练习书写字头,教师检查指导。

4.亲。

(1)整体位置,上下均等。

(2)部件位置,立字头大横压横中线,下面“小”字竖钩顶横中线。

第一笔点,点在上半格离边线三分之一的竖中线上。

第二笔“横”与下面的“一”一样长。

下面“小”字的侧点和点斜对左、右下格的中心点,两“点”对称。

(3)教师带写,学生仿写字头。

5.家。

(1)整体位置:上小下大。

(2)部件笔画位置:宝盖占上半格中间,第一笔点在竖中线上。

第四笔横,写在第二笔横钩和横中线中间。

第五笔小撇,从竖中线起笔,斜撇向左半格中间,过横中线一点儿的地方。

第六笔,竖弯钩,从第五笔小撇与横中线的交叉点起笔,弯向竖中线,写弯钩,到离边线三分之一处写钩。

第七、八笔撇,距离相同,到与第五笔小撇上下对齐处写撇尖。

第九笔小撇,过横中线一点儿起笔,撇到第八笔撇起笔处收笔。

第十笔捺从第九笔收笔处起笔,捺到右下格中心点顿笔写捺脚。

(四)练习书后第2题。

出示小黑板(写好两组句子),进行句子比较。

1.第一组:我是。

我是种子。

(1)相同点,都有“我、是、种子”三个词语。

(2)不同点,第1句比第2句多“蒲公英的”这个词语,两句的意思就不同了。

①第1句,限定“我”是。

第2句,“我”可以是任何一种植物的种子。

②从表述意思上,第1句比第2句具体,我是什么种子,我是。

2.第二组:我离开了亲爱的妈妈。

我离开了妈妈。

第1句比第2句多了“亲爱的”这个词语,表明了“我”对妈妈的爱。

(五)背诵课文。

1.按问题背诵。

(1)“我”是什么?长得什么样?(背第1句)(2)“我”怎样离开了亲爱的妈妈?(背第2句)(3)“我”要飞到哪里去?(背第3句)2.填空背诵。

我是()()()()种子,有一朵()()()()小花。

()风()()一吹,我离开了()()()妈妈。

飞(),飞(),飞到()(),()()就是我的()。

3.学生自练,同桌互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