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综合治疗后子宫内膜转移一例报告
乳腺癌根治术后两种调强放疗模式的剂量学效果比较分析
4 例死亡,约 占8 %。实验组内部不同内分泌治疗时间患者病死率、复
发转移率 对 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 P < 0 . 0 5 )。 3讨 论
中图分类号 :R 7 3 7 . 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3 6 - 0 1 1 0 - 0 2
乳癌根 治术是乳腺癌 思者常接受 的外科治疗手段 ,它可 以有效 减
腺 癌根 治术后 ,采取调 强放疗 手段杀 灭 残 留的肿瘤 细胞 ,通过 研究
子宫内膜癌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内分泌治疗,有
助于 巩固患者 的临床治疗效果 ,降低临床病死率和 复发转移率 ,改 善 患 者预后情 况,提 高其无瘤生存率 ,同时 ,内分 泌治疗不会造成 较为
等,平均用药剂量为2 4 5 . 5 1 m g / d [ 6 】 。所有1 0 0 例患者中,单独服用孕激
1 l 0 ・临床研 究 ・
D e c e m b e r 2 0 1 3 , V o 1 . 1 1 , N o . 3 6
乳腺癌根治术后两种调强放疗模式的剂量学效果 比较分析
金 庆 植 张 晶 刘 天 博
( 吉林省肿瘤医院 ,吉林 长春 1 3 0 0 1 2 )
【 摘要 】 目的 分析 乳 腺癌 根 治术后 两种调 强放 模 式 的剂量 学 效果 ,此较 二者 哪 个更 有 临床 推广 意 义 。方 法 将 患者 随机 分成 两组 ,制 定 两种 不 同的调 强放 疗模 式 ,观 察比 较 其剂量 学效果 。结果 两种调 强放 疗模 式对于肿 瘤 细胞 的杀 灭作 用相 近 。观察 组健 侧 乳房 、 同侧 及 对 侧 肺 组 织、 心脏 ( 包括左 右 心房 心 室以 及 冠状 动脉 区域 )均 的辐 射 剂量 较对 照 组小 。结 论 两种 调 强放 疗模 式 中 ,三 维适 形 照射 与 I MR T 相结 合 的方案 对于 降低正 常 组织 器官 的辐 射 量具 有重要 意 义 ,值得 在 临床推 广应 用 。 【 关键 词】 乳腺 癌 ;根 治术 ;两种 ;调 强放 疗模 式 ;剂 量 学;效 果比较 ;分析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原则
另外,还需要注意: 1、正在接受LH-RH(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或拮抗剂治疗的妇女无法判断是否绝经。 2、 辅助化疗前没有绝经的妇女,停经不能作为判断绝经的依据,因为患者在化疗后虽然会停止排卵或无月经,但卵巢功能仍可能正常或有恢复可能。
3、因子宫疾病切除了子宫的患者,虽无月经表现,但卵巢功能可以是正常的,是否真正绝经务必进行卵巢功能检测后才能判断。 4、对于化疗引起停经的妇女,如果考虑采用芳香化酶抑制剂作为内分泌治疗,则需要考虑有效地卵巢抑制(双侧卵巢完整切除或药物抑制),或者连续多次监测 FSH/或雌二醇水平已确认患者处于绝经后状态。
适应症:可用于在抗雌激素辅助治疗后或治疗过程中复发的,或是在抗雌激素治疗中进展的绝经后(包括自然绝经和人工绝经)雌激素受体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使用方法:推荐剂量为每月给药一次,一次250毫克,臀部缓慢肌注。
六、孕激素类 孕激素类主要拮抗雌激素对乳腺的作用,抑制垂体前叶分泌泌乳素,阻止ER在细胞核内积蓄,从而发挥抗乳腺癌作用。其作用虽与是否绝经及激素受体有关,但明显比其他内分泌药物所受影响小。
七、芳香化酶抑制剂 (1)作用机理:绝经前的雌激素主要来自卵巢,绝经后卵巢产生的雌激素逐渐减少进而停止,由肾上腺、脂肪、肌肉、肝脏、乳腺及乳腺癌中的雄烯二酮及雄激素芳香化而产生雌激素。
芳香化酶抑制剂分为三代:第一代 氨鲁米特(AG)第二代 法曲唑(非甾体类) 福美坦(甾体类) 又名兰他隆,已不用第三代 来曲唑Letrozole(非甾体类)弗隆 芙瑞 阿那曲唑Anostraxole(非甾体类) 瑞宁德 瑞婷 依西美坦Exemestane(甾体类) 尤尼坦 可怡
乳腺癌子宫转移1例报道
乳腺癌子宫转移1例报道李丹;姚嫱【期刊名称】《中国癌症防治杂志》【年(卷),期】2016(008)001【总页数】2页(P69-70)【关键词】乳腺肿瘤;乳腺浸润性小叶癌;子宫转移;免疫组织化学【作者】李丹;姚嫱【作者单位】300193 天津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300121 天津天津市人民医院肿瘤一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1 临床资料患者,女,59岁。
因“颈部淋巴结转移癌3个月”于2015年7月29日就诊我院。
患者2015年4月发现左颈部淋巴结肿大,于外院行颈部淋巴结切除术,术后病理显示:淋巴结转移性腺癌,癌细胞呈巢状或条索状浸润,可见腺管样排列,细胞大小较一致,细胞质丰富,细胞核明显,病理性核分裂可见(图1);免疫组化:CK(+)、EMA(+)、CAM5.2(+)、CK7(+)。
术后患者出现排尿困难,盆腔 MRI检查显示:子宫占位,左侧附件区囊性病变。
肿瘤标志物显示:HE4 857.9 pmol/L,CA125 57.89 U/ml。
PET-CT 检查显示:子宫底及子宫体肿物,可见放射性浓聚,考虑肿物为恶性;左乳外上象限多发小结节,未见放射性浓聚;左附件区混杂密度灶,无明显放射性浓聚。
2015年6月21日行全子宫+双附件+膀胱肿物切除术。
术毕剖视标本见子宫前壁宫底处有一直径约8 cm质硬包块,剖面失去漩涡状结构,局部似鱼肉样,肌层满布出血后形态,子宫内膜较薄。
术后经多家医院病理会诊考虑为转移性低分化癌,但未明确病理性质,病理切片见子宫肌壁间、浆膜均有恶性肿瘤细胞浸润,形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相同(图2);双附件、膀胱见广泛低分化癌细胞浸润;免疫组化:CK8/18(+)、GCDFP-15(+)、Vimentin(-)、PR(-)、ER(-)、HER-2(-)、Calretinin(-)、Mam-moglobin(-)、WT-1(-)。
查体发现患者颈部、腹股沟可触及多发肿大的淋巴结,质硬,边界清,活动尚可;左乳腺外上方可触及片状增厚,边界清,质韧,活动尚可。
乳腺癌术后发生在非乳腺部位的多原发恶性肿瘤临床特点分析_
乳腺癌术后发生在非乳腺部位的多原发恶性肿瘤临床特点分析作者:韩熙渊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6期【摘要】目的对乳腺癌术后发生在非乳腺部位的多原发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发生原因及预后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对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0例乳腺癌术后发生在非乳腺部位的多原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所有患者的第一原发肿瘤与第二原发肿瘤中位间隔时间为29.5个月,同时性发生5例,异时性发生15例。
非乳腺第二原发肿瘤部位依次为5例肺、2例子宫内膜、3例胸壁、2例卵巢、1例食管、3例胰腺、4例甲状腺。
20例患者发生在非乳腺部位的多原发恶性肿瘤的治疗结果为均无复发及转移情况,19例患者获得生存的机会,生存情况均大于1个月,最长可达60个月,仅有1例患者发生死亡。
在第二原发肿瘤的治疗结果上无复发及转移情况,仅有6例患者有肝转移、胸腔积水及肺内转移、胸壁肿块的发生。
结论乳腺后术后易发生多原发恶性肿瘤,但是乳腺癌的预后好于多原发恶性肿瘤的预后。
【关键词】多原发性恶性肿瘤;乳腺癌;分析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09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951-01乳腺是多原发恶性肿瘤的高发器官,乳腺癌已经成为人类第二大原发性恶性肿瘤。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乳腺癌术后在非乳腺部位的多原发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也在逐年增高,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是控制多原发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1]。
本文对在我院治疗的20例乳腺癌术后发生在非乳腺部位的多原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而对乳腺癌术后发生在非乳腺部位的多原发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发生原因及预后进行分析探讨,具体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文选取的20例乳腺癌术后发生在非乳腺部位的多原发恶性肿瘤患者均于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且所有患者的诊断标准符合1889年由Billroth 提出及1932年由Warren修订的关于多原发恶性肿瘤的诊断标准。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
• 2、 意义:淋巴转移可以按预测顺序转移,先SLN, 后到远处淋巴结转移。
• 3、 指征:目前认为,可手术乳腺癌患者SLNB唯 一的禁忌证为腋窝淋巴结细针穿刺证实为淋巴结转 移的患者。
• 4、 方法: 1)染料法:有三种:专利兰、异硫兰、美兰。 2)核素法:99mTC标记的硫胶体、锑胶体、蛋白 胶体。 3)联合法
乳癌术后即刻假体再造
Acellular Matrix Breast Reconstruction
Serratus Anterior
前锯肌
Pectoralis Major
胸大肌
腹直肌
Rectus Abdominis
保留乳头的乳房假体再造(左)
非保留乳头的乳房假体再造(左)
术后效果
二、全身性治疗(根据病理结果)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
北苑中心 孙海慧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
• 手术
1)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2)保乳 3)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4)乳房重建与整形
• 全身性治疗
1)术后化疗、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 2)术前新辅助治疗 3)术后放疗 4)晚期乳腺癌治疗
一、乳腺癌手术的演进 (https:///s/F GnpfHKrrkAgoqXqLtHw2g)
重建术式 建议适应症
禁忌症
应用假体/假 a、对侧乳房不下垂或下垂Ⅰ度;
对侧下垂Ⅱ度及以上者
体+补片 b、根据测量数据及产品规格选择假体形状。 (对侧乳腺上提术)
c、毛面假体优点:相对不移动、形态改变小、
包膜挛缩轻。
重
扩张器 放疗
建 术
背阔肌联合 a、单纯假体组织量不足者;
他莫昔酚治疗乳腺癌后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和预后
评
论
对于骨骼和血脂也有雌激素类似物的
作 用 ( 是 程 度 不 如 雌 激 素 强 ) 而 但 ,
病 例 都 使 用 了 他 莫 昔 酚 。 他 莫 昔 酚 与 相 关 的 未 经 校 正 的 子 宫 内膜 癌 风 险 是 1 (5 可 信 区 间 ,1 - .) 风 险 . 9% 5 2 。 1 0 随 着 他 莫 昔 酚 应 用 时 间 的 增 加 而 增
在 年 龄 和 乳腺 癌 诊 断 时 间上 相 匹配 的 80 乳 腺 癌 妇 女 。 诊 断 之 间 的平 均 6例 间隔是 4 0个 月 。太 多 数 妇 女 在 诊 断 乳 腺 癌 时 ,年 龄 超 过 5 5岁 ,并 且 已
经 绝 经 在 2 6例 患 者 中 获 取 病 理 标 7
报 久 以来 我 们 已经 知 道 ,服 用 他
Ist n i .DC S , 正 在 日益 频 繁 地 得 到 莫 昔 酚 的 患 者 患子 宫 内膜 癌 的 风 险 增 o I)
加 ,与 未 应 用 者 相 比 ,治 疗 时 间 在 5 诊 断 , 中 的 一 部 分 原 因 归 功 于 改 良 加 。 是 它 降 低 乳 腺 癌 发 生 率 的 益 处 其 但 年 以上 的风 险 增 加 到 69 l 期 和 I .。l I v
维普资讯
世界 医学杂志
20 , o. No 5 02 V16 .
他 莫昔酚治疗乳腺癌后患子 宫内膜癌的风险和预后
Rik n o n sso o til n e s a dPr g o i fErBr a t n c 1 lT mo ie o e s Ca e .
的显像技术 。 同时 治 疗 方 法 也 得 到 了
托瑞米芬对乳腺癌术后内分泌系统及子宫内膜的影响分析
在实施手术后 , 采取继续 治疗 , 是控制病情发展 , 延长生存 时
间 的 有效 方 案 。 已经 有 研 究 证 明 . 乳腺 癌 主要 是 激 素 依 赖 性
肿瘤 。 “ 在乳腺癌 的系统性治疗 中 , 需要以内分泌治疗为主。 主
要为刺激『 生 受体调节剂与孕激素等 . 调节机体 中内分泌水平 他莫昔芬与托瑞米芬均为选择性雌 激素受 体调节剂 . 而
期 使用 子宫 内膜影响激素类药物者 : 具有盆腔放射史者 : 严重
心、 肾衰竭者。 将6 8 例患者随机分为 B组和 A组各 3 4例。 两 组 患者一般资料 比较无明显差异 ( P > 0 . 0 5 ) . 具有可 比性 1 . 2 方法 A组 使用 托瑞 米芬 6 0 m g / d . B组 使用 他莫 昔芬
2 结 果
表示 。 行t 检验 ; 计数资料采用例 f 百分
率) 表示 。 行 z 检验。P < O . 0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 者治 疗前 的血 清雌激素水平及 血清孕 激素水 平 均无明显差异 , 经治疗后 . 两组患者均有改善 . 但是 A组血清
托瑞米芬是他莫昔芬后 . 被F D A批准在乳腺癌 中使用的 雌激素受体调节剂l 5 在动物实验 中显示l _ 6 . 托瑞米芬导致子 宫肥大 、 子宫内膜增 厚药 剂量是他莫昔 芬 4 0倍 以上 同时,
托瑞米芬无引发肝癌 的风险 经前瞻性研究显示 . 卵巢切除 后动物使用托瑞米芬 . 发现托瑞米芬未增加 子宫 内膜癌 风险 同时 . 托瑞米芬 能降低细胞原癌基因 c — f o s , 雌激素受体一 、 白 细胞介素一 1 促使核糖核苷酸 的雌二醇一 1 7 1 3 诱 导蛋 白表达 .
乳腺癌为女性高发性恶性肿瘤 , 是对女性健康造成威 胁 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 。 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 随着医 学技术 的发展 . 使乳腺癌疾 病得 以治疗 . 而内分泌治疗在 乳
中药联合化疗、免疫治疗子宫内膜癌术后肺转移病例1例
中药联合化疗、免疫治疗子宫内膜癌术后肺转移病例1例摘要:患者女性,54岁,2020年9月诊断为子宫内膜样腺癌(IB期),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全切术+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除术”手术治疗,术后于2021期间行6周期化疗(紫杉醇剂量+卡铂)及放疗(具体不详),化疗过程中未诉特殊不适。
术后患者反复出现左下肢水肿,左下肢彩超检查提示:左侧髂静脉压迫静脉综合征,行“左侧髂静脉球囊扩张术及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
2022年3月患者出现肺结节,胸部CT提示提示:双肺多发结节,较大者直径约2cm,较大者结节呈不均匀轻度强化,考虑转移瘤。
行肺穿刺检查免疫组化提示:CK(+,少数)、TTF-1(-)、NapsinA(-)、CK5/6(+,个别)、P63(-)、LCA(-)、P53(+,约10%)、CgA(-)、Syn(-)、CD56(-)、CK(+)、CA125(+,部分)、ER(-)、PR(-),考虑子宫内膜癌转移。
于2022年6月-9月再次行6周期化疗(白蛋白紫杉醇500mg+卡铂注射液600mg),并且在第4周期加入免疫治疗(卡瑞利珠单抗注射液 200mg q3W)联合中药治疗(患者潮热、口干、舌质暗,少苔,脉涩,中医辩证:血瘀证),在3周期免疫治疗后复查胸部增强CT提示:双肺结节缩小,直径约3mm,左下肢肿胀消失。
目前患者免疫治疗联合中药治疗维持治疗4周期。
既往病史: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化疗期间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中。
目前卡瑞利珠注射液用于子宫内膜癌仅限于临床研究,未广泛临床用于子宫内膜癌,故提出讨论,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子宫内膜样腺癌伴肺转移卡瑞利珠单抗注射液化疗中药讨论:(一)子宫内膜癌是指发生在子宫内膜上皮的一种恶性肿瘤,好发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
发病率在女性生殖系统中仅次于宫颈癌,随着我国妇女老龄化,生活改善及某些妇女因疾病大量使用雌激素,使该病的发生率逐渐升高。
子宫内膜癌病理报告
子宫内膜癌病理报告
患者姓名:XXX 性别:女年龄:XX岁
临床病史:
患者于XX年X月X日因阴道出血、下腹胀痛等症状来我院就诊。
行阴道镜检查发现宫颈上方附着物,行宫颈活检术后确诊为
子宫内膜化生。
治疗及随访:
患者于XX年X月X日行子宫内膜刮除术,术后病理提示为子宫内膜腺癌。
患者随访至今,生活与工作正常,未出现异常症状。
病理报告:
标本号:XX2020X
组织类型:子宫内膜组织
镜下所见:见少量不规则的腺体增生,部分腺体间伴有不规则形态的核,细胞有破损和坏死现象,核染色体呈现不均质性和增多性。
同时见少量淋巴管侵入。
诊断意见:
子宫内膜腺癌
备注: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通常起源于内膜上皮细胞,随着病程进展,可能还会累及到子宫肌层、卵巢等周围组织。
早期子宫内膜癌多数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或者是经期结束后继续阴道有血性分泌物,需及早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子宫内膜癌个案
CA125检测
CA125是一种肿瘤标志物,检测 血清中CA125的水平有助于子宫
内膜癌的早期发现。
健康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
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的食物,减少高 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增强体质,降低子宫内膜癌的患病风险。
戒烟限酒
吸烟和饮酒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戒烟限酒有利于预防子宫内膜 癌。
心理调适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减轻压力和焦虑,有助于预防子宫内膜癌。
05
CHAPTER
个案启示与思考
对个案的反思
子宫内膜癌个案的发现过程
本个案中,患者因出现异常阴道出血等症状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最终确诊为子宫内膜癌 。这提示我们,对于中老年女性,尤其是绝经后女性,出现异常阴道出血、腹痛等症状时 ,应及早就医检查,以免延误治疗。
病情进展
从早期到中晚期,肿瘤逐渐增大, 浸润深度增加,可能发生转移。
治疗方案
手术切除
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淋巴结清扫等 。
激素治疗
针对特定类型的子宫内膜癌,采用激 素治疗。
放疗和化疗
辅助治疗,减小肿瘤负荷,控制病情 发展。
治疗结果
治愈情况
根据病情和治疗方案,部 分早期患者可达到临床治 愈。
生存率
早期患者生存率较高,晚 期患者生存率较低。
、提供健康咨询和心理支持等。
03
加强医疗资源建设
由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医疗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
此,政府和社会应加强医疗资源建设,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
以满足患者的诊疗需求。
对医学研究的贡献
深入探讨发病机制
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四例报告
诊 断 、 期 治 疗 的 。 从 本 研 究 中 可 以 看 出 。0 8 的 患 者 表 早 9 .% 现 为 不 同 程 度 的 阴道 出 血 , 未 绝 经 患 者 8 . % 、 经 患 者 且 04 绝 9 . %表 现 为 不 规 则 阴道 出 血 。 因 此 , 者 出现 以 上 情 况 如 38 患
sg ic ne o y hvs ua p c ivso i s g I e d mera inf a c f lmp — ac lrs ae n ain n t e n o t l i a i
c n e .Ca c r 1 8 5 1 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7 7 . acr n e , 9 5, 5: 7 3 1 5
多 因 素 分 析 , 果 发 现 , 织 学 类 型 ( =00 8 及 病 理 分 级 结 组 P . ) 2 ( P=00 5 和 预 后 有 显 著 相 关 性 , 手 术 病 理 分 期 ( . ) 0 而 P
=
0.5 ) 肌 层 浸 润 深 度 ( =0 6 6) 淋 巴 血 管 间 隙 受 累 情 22 、 P .2 、
病 理 分 期 以及 淋 巴 血 管 间 隙 受 累 密 切 相 关 J 但 是 文 献 并 1 , 未进 行 多 因素 分 析 , 果 的 可 信 度 受 到 一 定 的影 响 。 本 资 料 结 中 , 预 后 相 关 因素 进 行 了 多 因素 分 析 , 果 发 现 , 有 病 理 对 结 只
9 . % 、5 8 和 9 . % 。将 可 能 影 响 预 后 的 相 关 因 素 进 行 67 9 .% 46
1 2例 ( . % ) 复 发 多 在 术 后 2年 左 右 , 且 复 发 的 部 位 以 肺 58 , 而
林奇综合征相关子宫内膜癌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21年第13卷第4期• 81 •个案报道与文献复习林奇综合征相关子宫内膜癌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齐月,许天敏,顾宁宁,王晓君,王鑫,祝贺*作者单位:13_吉林长春,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作者简介:齐月,毕业于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妇科肿瘤* 通信作者,E-mail:*****************【关键词】林奇综合征;子宫内膜癌;筛查【中图分类号】R 737.3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44020(2021)044)81-06doi:10. 3969/j. issn. 1674^020.2021. 04. 20林奇综合征(Lynch syndrome,LS)又称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综合征(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DNA错配修复基因(mismatch repair gene,MMR)胚系突变导致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而引起的1]。
LS是遗传性大肠癌(hereditary colorectal cancer,CRC)的最常见表现。
在女性患者中,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亦是L S最常见的肠外肿瘤,林奇综合征相关子宫内膜癌(Lynch syndrome related endometrial cancer,LS-EC)占所有E C的2%。
目前尚无LS-E C的诊治指南,我国对LS-E C的筛查体系及相关研究未完善,现报道1例就诊于我院的LS-E C患者,与大家分享诊治体会及相关前沿内容,以提高临床医生及病理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1病历资料1.1病史患者,女,47岁,G2P,,以“月经周期延长9个月,发现子宫内膜癌2天”为主诉人院。
既往月经规律,13岁7天/25天,近丨年月经周期逐渐延长至30〜60天。
来曲唑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及对患者子宫内膜的影响研究
来曲唑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及对患者子宫内膜的影响研究杨锭洪; 林长裕; 黄晓龙【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9(009)022【总页数】4页(P225-227,247)【关键词】乳腺癌; 他莫昔芬; 来曲唑; 子宫内膜【作者】杨锭洪; 林长裕; 黄晓龙【作者单位】广东省普宁市人民医院广东普宁 515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52乳腺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属激素依赖性疾病,患者体内雌激素结合孕激素或雌激素受体,刺激肿瘤细胞生长[1]。
目前临床治疗该病主要应用辅助内分泌药物治疗,通过阻断雌激素与受体结合,或抑制促激素生成,抑制肿瘤细胞生长,降低肿瘤转移及复发风险,达到治疗目的[2]。
75%乳腺癌患者激素受体为阳性,他莫昔芬是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常用内分泌治疗药物,但近期有研究指出,他莫昔芬可能会导致患者子宫内膜发生增生、息肉等病理改变[3-4]。
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是人工合成的苄三唑类衍生物,可通过抑制芳香化酶降低雌激素水平,以此减轻雌激素对肿瘤生长的刺激,凭借其良好的抗肿瘤作用,逐渐成为绝经后乳腺癌一线用药[5]。
目前临床对于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药物选择尚无定论,本研究比较了他莫昔芬、来曲唑治疗绝经后乳腺癌效果及对患者子宫内膜的影响,旨在筛选治疗乳腺癌的高效用药策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 年1 月~2018 年12 月我院收治绝经后乳腺癌患者60 例。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制定的乳腺癌有关临床诊断及鉴别标准[6];符合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指征,雌激素受体结果为阳性;近3 个月未应用过其他抗雌激素药物;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全者;对研究药物过敏者;合并感染者;合并严重肝、肾等重要器官疾病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子宫内膜已发生癌变或有癌变趋势者。
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 例。
8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口服三苯氧胺引起子宫内膜病变的病理及相关因素分析的开题报告
8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口服三苯氧胺引起子宫内膜病变的病理及相关因素分析的开题报告标题:
8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口服三苯氧胺引起子宫内膜病变的病理及相关因素分析
研究背景:
随着乳腺癌的治疗水平的提高和乳腺癌的生存率的显著提高,大量的乳腺癌术后患者开始需要接受药物治疗,其中三苯氧胺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药物,被广泛使用。
然而,由于三苯氧胺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在临床工作中,一些患者出现了子宫内膜不良反应。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三苯氧胺引起的子宫内膜病变的病理机制及相关因素。
研究目的:
1.调查三苯氧胺口服后引起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实际情况;
2.深入了解三苯氧胺引起子宫内膜病变的病理机制;
3.探究影响三苯氧胺引起子宫内膜病变的相关影响因素。
研究方法:
1.收集8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药物剂量、治疗时间、子宫内膜病变的程度等;
2.对患者口服三苯氧胺后子宫内膜病变情况进行病理分析,包括子宫内膜增生、囊肿、不典型增生、不典型囊肿、内膜腺癌等;
3.利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究影响三苯氧胺引起子宫内膜病变的相关影响因素。
预期结果:
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深入了解三苯氧胺引起子宫内膜病变的病理机制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并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和措施。
同时,也将为乳腺癌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护理建议。
甲地孕酮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乳腺癌骨髓转移1例
生素 , 减少 本病 发生。 参 考文献
1 Co e L Hi e beg J, o e e a. ne tv n o adtsas cae n A, r h r L p z C, t 1 Ifcie e d e ri so itd s i
患 者 , ,4岁 。2 0 女 5 0 9年 3月 行 左 乳 腺 癌 改 良 根 治 术 , 术 中 见 肿 块 大 小 7c 4 c × m, m× m 5a 术后 病 理 : 润 性 导 管 癌 ; 浸 腋 下 淋 巴 结 (/ 2 , 骨 下 淋 巴 结 ( / ) 胸 大 小 肌 之 间 淋 巴 结 21 )锁 11 ,
出现 腹 胀 , 1 2 0年 1 查 腹 部 C : 内 多 发 实 性 占位 , 量 腹 0 0月 T肝 大 腔 积 液 。血 常规 : 白细 胞 1 8 0/ 、 . 9xt L 血红 蛋 白 6 I 血 小 7 、
降低黄体 生成素 、 促卵泡激 素水平 , 而应用性 激素水平 ; 制 从 抑 黄体生成 素、 肾上腺 皮质 激素 以及 泌乳 素的 分泌 ; 固 醇激 促 类 素受体 与细胞 生长 分化有 关 的 其他 调 节蛋 白间相 互 作用 。
大 , 周有积液 , 脾 化脓性 脊柱炎等多系统病变 。
通过本例 患者提 示我 们 , 于不 能解 释发 热 、 血、 瘦 、 对 贫 消
卒 中或 出现 多 系统 损伤 时 , 细 问诊 、 真查 体 , 面系 统考 详 认 全
虑; 特别是对于多 系统损 伤患 者 , 着疾 病发 展 、 随 变化 , 全 面 要
(/ ) 1 1 可见癌转移 ; R(+++) P E 、R(++) C2 、 - (+++) 。术
托瑞米芬对45例乳腺癌术后内分泌系统及子宫内膜影响的研究
( 南京 中医药大学附属 张家港 市中医医院普 外科 , 江 苏张 家港 2 1 5 6 0 0 )
摘要 : 目的: 探 讨 托 瑞 米 芬 对 乳 腺 癌 术 后 内分 泌 系统 及 子 宫 内膜 的 影 响 。 方 法 : 将我院诊 治的 4 5例 乳腺 癌 手 术 患者 ,
No . 5 Vo 1 . 3 5
8 2・
2 0 1 3年 9月
S e p t e mb e r 2 01 3
3 . 2 服药前 、 服 药 后 6个 月 、 服药后 1 2个 月 子 宫 内膜 厚 度
托瑞米芬 与他莫 昔 芬均 属 于 雌激 素 受体 调 节 剂 , 所
比较
第3 5卷
第 5期
贵阳 中医学院学报
J GCTCM
N o . 5 Vo 1 . 3 5
2 0 1 3年 9月
S e p t e mb e r 2 0 1 3
・8 1・
托 瑞 米芬 对 4 5例 乳 腺 癌 术 后 内分 泌 系 统 及 子 宫 内膜 影 响 的 研 究
与治疗前相 比, 治疗后 6个月和 1 2个 月子宫 内膜厚
以, 两者具有相似 的分子结构 和作用机 制。托瑞 米芬 能够
减 少 自细 胞介 素 一1 、 细胞 原癌 基 因 e— f o s , 以及 雌 激 素 受
度没有变化 ( P>0 . 0 5 ) , 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 见( 表2 ) 。 表 2服药前 、 服药 后 6个 月 、 服药 后 1 2个 月 子 宫 内膜 厚 度 的 比较 ( n , e m, x ±s )
他莫昔芬作 为乳腺癌 术后常用 的激素 调节剂 , 随着其 应用毒副作用 的增 多 , 逐渐被托 瑞米芬所 代替 。有报 道 称, 乳腺 癌患者术 后应 用托 瑞米 芬 , 不仅 能够 进行乳 腺 癌 的内分泌治疗 , 还 能够 逆转 多药 耐药 机制 , 这 使得 托瑞米
乳腺癌并发第二原发甲状腺癌1例报告
乳腺癌并发第二原发甲状腺癌1例报告侯丁丁;凌煜玮;康骅【期刊名称】《首都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38)003【总页数】3页(P475-477)【作者】侯丁丁;凌煜玮;康骅【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外科,北京10005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外科,北京10005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外科,北京100053【正文语种】中文乳腺癌并发第二原发甲状腺癌分为同时性诊断和异时性诊断,乳腺癌能增加第二原发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但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其中激素、激素相关受体、基因易感性、治疗相关影响研究较多,治疗方式仍主要参考各自指南,基于目前乳腺癌并发第二原发甲状腺癌的风险增加,须加强乳腺癌病人甲状腺的随访,现结合文献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外科1例乳腺癌并发第二原发甲状腺癌的诊治经过报道如下,希望对乳腺癌并发第二原发甲状腺癌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病人女性,54岁,主因发现左乳肿物10 d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无乳腺肿瘤家族史。
查体:双侧乳房大小对称,无乳头内陷,左乳外上象限可触及约6.0 cm×3.0 cm×2.5 cm 大小肿物,质地偏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与皮肤及胸壁无粘连;左侧腋窝可触及数枚肿大淋巴结,质硬,较大者约1.5 cm×1.0 cm,似有融合,可推动。
乳腺B超:左乳外上象限可见5.3 cm×3.3 cm×2.9 cm低回声肿物,边界不清,可见毛刺样突出及点状强回声;左侧腋窝可见多个淋巴结,较大者约1.5 cm×1.0 cm,髓质消失,内可见斑点状强回声。
乳腺钼靶检查:左乳外上象限大片簇状细小多形性钙化,左腋窝可见多个体积增大淋巴结影,考虑恶性,BI-RADS 5类(图1)。
乳腺MRI检查:左乳内可见大小约6.5 cm×2.7 cm×3.2 cm肿物;左侧腋窝增大淋巴结显著强化,BI-RADS 分类5类。
阿那曲唑替代他莫昔芬对绝经期后乳腺癌术后患者子宫内膜的影响
阿那曲唑替代他莫昔芬对绝经期后乳腺癌术后患者子宫内膜的影响王孟丽【摘要】目的研究阿那曲唑替代他莫昔芬对绝经期后乳腺癌(BC)术后患者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绝经期后BC雌激素阳性患者80例,他莫昔芬口服,20 mg/d治疗,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厚度≥5 mm,且排除癌变可能后,改用阿那曲唑治疗,1 mg/d.结果阿那曲唑治疗期间的子宫内膜厚度及内膜病变发生率均较他莫昔芬治疗时降低;他莫昔芬治疗时,子宫内膜厚度与用药时间无相关性(r=0.071,P>0.05);换用阿那曲唑后子宫内膜厚度降低幅度与用药时间呈正相关(r=0.968,P<0.05).结论阿那曲唑替代他莫昔芬治疗绝经期后BC术后患者,可以逆转他莫昔芬诱导的子宫内膜增厚,降低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危险.【期刊名称】《河北医药》【年(卷),期】2012(034)021【总页数】2页(P3236-3237)【关键词】阿那曲唑;他莫昔芬;子宫内膜【作者】王孟丽【作者单位】434200,湖北省松滋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乳腺癌(breast cancer,BC)常发生在绝经期前后的女性中,男性罕见。
BC不仅会损害女性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到家庭生活的和谐幸福。
因此,对其的相关治疗研究成为目前的临床热点,其主要治疗目的是延长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
他莫昔芬(TAM)是BC患者内分泌治疗的首选药物,然而,Demichele等[1]研究认为TAM会增加患者发生子宫内膜癌(endometrium cancer)的风险。
Garuti等[2]的临床试验表明,第3代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AI)对绝经后期BC患者的疗效优于他莫西芬,且疗效更为安全。
阿曲那唑是一种新型高选择性的非甾体类AI,临床应用于绝经后晚期BC患者的治疗。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绝经后早期BC患者采用他莫西芬及阿曲那唑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变化情况,分析阿曲那唑替代他莫西芬后对患者子宫内膜的影响,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