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直线、平面平行与垂直的综合问题

合集下载

高中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知识点+例题+练习

高中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知识点+例题+练习

教学过程在四棱锥P-ABCD中,P A⊥底面ABCD,AB⊥AD,AC⊥CD,∠ABC=60°,P A=AB=BC,E是PC的中点.证明:(1)CD⊥AE;(2)PD⊥平面ABE.规律方法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一是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二是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三是平行线法(若两条平行线中一条垂直于这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解题时,注意线线、线面与面面关系的相互转化;另外,在证明线线垂直时,要注意题中隐含的垂直关系,如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高、中线和顶角的角平分线三线合一、矩形的内角、直径所对的圆周角、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直角三角形(或给出线段长度,经计算满足勾股定理)、直角梯形等等.【训练1】(2013·江西卷改编)教学效果分析教学过程如图,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B∥CD,AD⊥AB,AB=2,AD=2,AA1=3,E为CD上一点,DE=1,EC=3.证明:BE⊥平面BB1C1C.考点二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例2】(2014·深圳一模)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A1⊥平面ABC,AB=BC=AA1,且AC=2BC,点D是AB的中点.证明:平面ABC1⊥平面B1CD.规律方法证明两个平面垂直,首先要考虑直线与平面的垂直,也教学效果分析教学过程可简单地记为“证面面垂直,找线面垂直”,是化归思想的体现,这种思想方法与空间中的平行关系的证明非常类似,这种转化方法是本讲内容的显著特征,掌握化归与转化思想方法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训练2】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AD=1,AA1=2,M是棱CC1的中点.证明:平面ABM⊥平面A1B1M.考点三平行、垂直关系的综合问题教学效果分析教学过程【例3】(2013·山东卷)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B⊥AC,AB⊥P A,AB∥CD,AB=2CD,E,F,G,M,N分别为PB,AB,BC,PD,PC的中点.(1)求证:CE∥平面P AD;(2)求证:平面EFG⊥平面EMN.规律方法线面关系与面面关系的证明离不开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而形成结论的“证据链”依然是通过挖掘题目已知条件来实现的,如图形固有的位置关系、中点形成的三角形的中位线等,都为论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训练3】(2013·辽宁卷)如图,AB是圆O的直径,P A垂直圆O所在的平面,C是圆O上的点.(1)求证:BC⊥平面P AC;(2)设Q为P A的中点,G为△AOC的重心,求证:QG∥平面PBC.教学效果分析1.转化思想:垂直关系的转化2.在证明两平面垂直时一般先从现有的直线中寻找平面的垂线,若这样的直线图中不存在,则可通过作辅助线来解决.如有平面垂直时,一般要用性质定理,在一个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使之转化为线面垂直,然后进一步转化为线线垂直.故熟练掌握“线线垂直”、“面面垂直”间的转化条件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创新突破6——求解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典例】(2012·北京卷)如图1,在Rt△ABC中,∠C=90°,D,E分别为AC,AB的中点,点F为线段CD上的一点.将△ADE沿DE折起到△A1DE的位置,使A1F⊥CD,如图2.(1)求证:DE∥平面A1CB;(2)求证:A1F⊥BE;(3)线段A1B上是否存在点Q,使A1C⊥平面DEQ?说明理由.[反思感悟] (1)解决探索性问题一般先假设其存在,把这个假设作已知条件,和题目的其他已知条件一起进行推理论证和计算,在推理论证和计算无误的前提下,如果得到了一个合理的结论,则说明存在,如果得到了一个不合理的结论,则说明不存在.(2)在处理空间折叠问题中,要注意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在折叠前后的相互位置关系与长度关系等,关键是点、线、面位置关系的转化与平面几何知识的应用,注意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中相关知识点的异同,盲目套用容易导致错误.【自主体验】(2014·韶关模拟)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中,∠ADC=90°,CD∥AB,AD=CD=12AB=2,点E为AC中点,将△ADC沿AC折起,使平面ADC⊥平面ABC,得到几何体D-ABC,如图2.(1)求证:DA⊥BC;(2)在CD上找一点F,使AD∥平面EFB.基础巩固题组(建议用时:40分钟)一、填空题1.设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于直线m,直线a在平面α内,直线b 在平面β内,且b⊥m,则“α⊥β”是“a⊥b”的________条件.2.(2014·绍兴调研)设α,β为不重合的平面,m,n为不重合的直线,则下列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①若α⊥β,α∩β=n,m⊥n,则m⊥α;②若m⊂α,n⊂β,m⊥n,则n⊥α;③若n⊥α,n⊥β,m⊥β,则m⊥α;④若m∥α,n∥β,m⊥n,则α⊥β.3.如图,AB是圆O的直径,P A垂直于圆O所在的平面,C是圆周上不同于A,B的任一点,则图形中有________对线面垂直.4.若M是线段AB的中点,A,B到平面α的距离分别是4 cm,6 cm,则M到平面α的距离为________.5.(2014·郑州模拟)已知平面α,β,γ和直线l,m,且l⊥m,α⊥γ,α∩γ=m,β∩γ=l,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β⊥γ;②l⊥α;③m⊥β;④α⊥β.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6.如图,在四棱锥P ABCD中,P A⊥底面ABCD,且底面各边都相等,M是PC上的一动点,当点M满足________时,平面MBD⊥平面PCD.(只要填写一个你认为正确的条件即可)7.设α,β是空间两个不同的平面,m,n是平面α及β外的两条不同直线.从“①m⊥n;②α⊥β;③n⊥β;④m⊥α”中选取三个作为条件,余下一个作为结论,写出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命题:________(用代号表示).8.如图,P A⊥圆O所在的平面,AB是圆O的直径,C是圆O上的一点,E,F分别是点A在PB,PC上的正投影,给出下列结论:①AF⊥PB;②EF⊥PB;③AF⊥BC;④AE⊥平面PBC.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二、解答题9.(2013·北京卷)如图,在四棱锥P ABCD中,AB∥CD,AB⊥AD,CD=2AB,平面P AD⊥底面ABCD,P A⊥AD.E和F分别是CD和PC的中点.求证:(1)P A⊥底面ABCD;(2)BE∥平面P AD;(3)平面BEF⊥平面PCD.10.(2013·泉州模拟)如图所示,在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DB=BC,DB⊥AC,点M是棱BB1上一点.(1)求证:B1D1∥平面A1BD;(2)求证:MD⊥AC;(3)试确定点M的位置,使得平面DMC1⊥平面CC1D1D.能力提升题组(建议用时:25分钟)一、填空题1.如图,在斜三棱柱ABCA1B1C1中,∠BAC=90°,BC1⊥AC,则C1在底面ABC上的射影H必在直线______上.2.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若截面PQMN是正方形,则在下列命题中,错误的为________.①AC⊥BD;②AC∥截面PQMN;③AC=BD;④异面直线PM与BD所成的角为45°.3.(2013·南通二模)如图,已知六棱锥P ABCDEF的底面是正六边形,P A⊥平面ABC,P A=2AB,则下列结论中:①PB⊥AE;②平面ABC⊥平面PBC;③直线BC∥平面P AE;④∠PDA=45°.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把所有正确的序号都填上).二、解答题4.(2014·北京西城一模)。

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例题和知识点总结在立体几何的学习中,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理解和掌握这些关系,对于解决相关的几何问题具有关键作用。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例题来深入探讨,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平行关系(一)线线平行1、定义:如果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2、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例 1:在正方体 ABCD A₁B₁C₁D₁中,E,F 分别是 AB,BC 的中点,求证:EF∥A₁C₁。

证明:连接 AC,因为 E,F 分别是 AB,BC 的中点,所以 EF∥AC。

又因为正方体中,AC∥A₁C₁,所以 EF∥A₁C₁。

(二)线面平行1、定义: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没有公共点,则称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

2、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例 2:已知四棱锥 P ABCD 的底面是平行四边形,M 是 PC 的中点,求证:PA∥平面 MBD。

证明:连接 AC 交 BD 于 O,连接 MO。

因为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 O 是 AC 的中点。

又因为 M 是 PC 的中点,所以MO∥PA。

因为 MO⊂平面 MBD,PA⊄平面 MBD,所以 PA∥平面MBD。

(三)面面平行1、定义:如果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则称这两个平面平行。

2、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例 3:在正方体 ABCD A₁B₁C₁D₁中,求证:平面 A₁BD∥平面 B₁D₁C。

证明:因为 A₁B∥D₁C,A₁D∥B₁C,且 A₁B 和 A₁D 是平面A₁BD 内的两条相交直线,D₁C 和 B₁C 是平面 B₁D₁C 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所以平面 A₁BD∥平面 B₁D₁C。

二、垂直关系(一)线线垂直1、定义:如果两条直线所成的角为 90°,则这两条直线垂直。

线线,线面平行与垂直专项练习

线线,线面平行与垂直专项练习

线面、面面平行1、已知m、n、l1、l2表示不同直线,α、β表示不同平面.若m⊂α,n⊂α,l1⊂βl2⊂β,l1∩l2=M,则能得到结论α∥β的选项是( )A.m∥β且l1∥αB.m∥β且n∥βC.m∥β且n∥l1 D.m∥l1且n∥l22、a,b是两条直线,α,β是两个平面,则能使a⊥b成立的条件是( ) A.a⊥α,b∥β,α⊥βB.a⊥α,b⊥β,α∥βC.a⊂α,b⊥β,α∥βD.a⊂α,b∥β,α⊥β3、若有直线m、n和平面α、β,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A.若m∥α,n∥α,则m∥nB.若m⊂α,n⊂α,m∥β,n∥β,则α∥βC.若α⊥β,m⊂α,则m⊥βD.若α⊥β,m⊥β,m⊄α,则m∥α4、能使平面α∥平面β成立的条件是( )A.存在一条直线a,a∥α,a∥βB.存在一条直线a,a⊂α,a∥βC.存在两条平行直线a、b,a⊂α、b⊂β、a∥β、b∥αD.存在两条异面直线a、b,a⊂α、b⊂β、a∥β、b∥α5、已知平面α∩β=l,m是α内不同于l的直线,那么下列命题中错误的( ) A.若m∥β,则m∥l B.若m∥l,则m∥βC.若m⊥β,则m⊥l D.若m⊥l,则m⊥β6、设m、n表示不同直线,α、β表示不同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若m∥α,m∥n,则n∥αB.若m⊂α,n⊂β,m∥β,n∥α,则α∥βC.若α∥β,m∥α,m∥n,则n∥βD.若α∥β,m∥α,n∥m,n⊄β,则n∥β7、设m,n为两条直线,α,β为两个平面,则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命题是( )A.若m⊂α,n⊂α,且m∥β,n∥β,则α∥βB.若m∥α,m∥n,则n∥αC.若m∥α,n∥α,则m∥nD.若m,n为两条异面直线,且m∥α,n∥α,m∥β,n∥β,则α∥β8、已知m,n,l为三条不同的直线,α,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α∥β,m⊂α,n⊂β⇒ m∥n B.l⊥β,α⊥β⇒l∥αC.m⊥α,m⊥n⇒n∥αD.α∥β,l⊥α⇒l⊥β9、已知直线l、m,平面α、β,则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A.若α∥β,l⊂α,则l∥βB.若α∥β,l⊥α,则l⊥βC.若l∥α,m⊂α,则l∥mD.若α⊥β,α∩β=l,m⊂α,m⊥l,则m⊥β10、给出下列关于互不相同的直线l、m、n和平面α、β、γ的三个命题:①若l与m为异面直线,l⊂α,m⊂β,则α∥β;②若α∥β,l⊂α,m⊂β,则l∥m;③若α∩β=l,β∩γ=m,γ∩α=n,l∥γ,则m∥n.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A.3 B.2 C.1 D.0线面、面面垂直1.平面外的一条直线与内的两条平行直线垂直,那么( ).A. B. C.与相交 D.与的位置关系不确定2.已知直线a、b和平面,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 B.C. D.3.若直线a⊥直线b,且a⊥平面,则有( ).A. B. C. D.或4.若P是平面外一点,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过P只能作一条直线与平面相交B.过P可作无数条直线与平面垂直C.过P只能作一条直线与平面平行D.过P可作无数条直线与平面平行5.设是直二面角,直线,直线,且a不垂直于,b不垂直于,那么( ).A.a与b可能垂直,但不能平行B.a与b可能垂直,也可能平行C.a与b不可能垂直,但可能平行D.a与b不可能平行,也不能垂直6.设、为两个不同的平面,、m为两条不同的直线,且,有如下两个命题:①若,则;②若,则届那么( ).A.①是真命题,②是假命题B.①是假命题,②是真命题C.①②都是真命题D.①②都是假命题7.关于直线m、n与平面与,有下列四个命题:①若且,则m∥n;②若且,则;③若且,则;④若且,则m∥n.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8.已知直线m⊥平面,直线,给出下列四个命题,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①若,则;②若,则m∥n;③若m∥n,则;④若,则.A.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9.下面四个命题:①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只可能确定一个平面;②经过平面外一点,有且仅有一个平面垂直这个平面;③平面内不共线的三点到平面的距离相等,则;④两个平面垂直,过其中一个平面内一点作它们交线的垂线,则此垂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0个B.1个C.2个D.3个10.设有不同的直线a、b和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三个命题:①若,,则;②若,,则;③若,则.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0B.1C.2D.3。

线面、面面的平行与垂直

线面、面面的平行与垂直

1线面、面面的平行与垂直一、构造模型法解题:判断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是比较抽象的,我们可以借助特殊的几何模型,如长方体(正方体)、三棱锥(正四面体)来判断,因为这些几何体中的点线面的位置关系非常丰富,这样可以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

当问题没有给出具体的图形,只是给出了相关点、线、面的关系(如平行、垂直等),要判断某些元素的位置关系时,通常可考虑构造正方体模型,把这些线、面变成正方体的线段或某一面,进而加以解决。

[例1] (1) 对于直线m 、n 和平面α,下面问题中的真命题( )A.如果,,m n αα⊂⊄m 、n 是异面直线,那么n ∥αB.如果,,m n αα⊂⊄m 、n 是异面直线,那么n 与α相交C.如果,a m ⊂n ∥α,m 、n 共面,那么m ∥nD.如果m ∥α,n ∥α,m 、n 共面,那么m ∥n 分析:构造正方体,如图1.对于选项A ,设a 为平面ABCD ,m 为AB ,n 为C 1C ,则n ⊥a ,故A 错。

对于选项B ,设a 为平面ABCD ,m 为AB ,n 为A 1D 1,则n ∥a ,故答案B 错。

对于选项D,设a 为平面AC ,m 为A 1B 1,n 为B 1C 1,此时m 与n 相交于B 1,故答案D 错。

∴正确答案为C ,事实上,设a 为平面ABCD ,m 为AB ,n 为A 1B 1,∵AB ∥A 1B 1,∴m ∥n.(2).空间A 、B 、C 、D 四点不共面,平面α与A 、B 、C 、D 四点的距离相等,这样的平面α有( )A .0个B .4个C .3个D .7个 [答案] D[解析] 三个点在一侧,另一点在α的另一侧(A ,B ,C )与D ,(A ,B ,D )与C ,(A ,C ,D )与B ,(B ,C ,D )与A ;两个点在α的一侧,另两点在α的另一侧,(A ,B )与(C ,D ),(A ,C )与(B ,D ),(A ,D )与(B ,C )如图所示:一类如:B ,C ,D 所在平面β与α平行,A ,B 到α距离AA ′=BB ′, 另一类如:AB ∥α,CD ∥α,B ,D 到α距离BB ′=DD ′. 二、转化的思想①解决空间线线、线面、面面平行或垂直关系的问题关键是作好下列转化线∥线线∥面面∥面 线⊥线线⊥面面⊥面②等积转化;③立几向平几转化。

2024届高考数学复习:精选历年真题、好题专项(直线、平面的平行与垂直关系)练习(附答案)

2024届高考数学复习:精选历年真题、好题专项(直线、平面的平行与垂直关系)练习(附答案)

2024届高考数学复习:精选历年真题、好题专项(直线、平面的平行与垂直关系)练习一. 基础小题练透篇1.给出以下命题(其中a ,b 表示不同的直线,α表示平面): ①若a ∥α,b ∥α,则a ∥b ; ②若a ∥b ,b ∥α,则a ∥α; ③若a ∥α,b ⊂α,则a ∥b ;④若α的同侧有两点A ,B 到平面α的距离相等,则AB ∥α.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 .0B .1C .2D .3 2.[2023ꞏ湖北省襄阳市部分学校期中试题]某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如图所示,在这个正方体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F ∥平面BCEB .AD ⊥平面BCEC .AE ∥BCD .BF ⊥CE3.如图,在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是AB 1,BC 1的中点,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EF ⊥BB 1B .EF ⊥平面BCC 1B 1 C .EF ∥平面D 1BC D .EF ∥平面ACC 1A 1 4.[2023ꞏ陕西省质量检测]如图,在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 =1,AA 1=3 ,点D 是侧棱BB 1的中点,则直线C 1D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A .32B .217C .77 D .277 5.[2023ꞏ邯郸市摸底]如图,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是棱AB 的中点,F 是四边形AA 1D 1D 内一点(包含边界).EF ∥平面BB 1D 1D ,当线段EF 长度最大时,EF 与平面AB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24B .33C .34D .366.在正四面体ABCD 中,E ,F 分别为△BCD ,△ACD 的中心,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EF ∥ABB .CD ⊥平面ABEFC .异面直线AB ,CD 所成的角为90°D .AE =13 EF7.如图,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2,E 为AD 的中点,点F 在CD 上,若EF ∥平面AB 1C ,则EF =________.二. 能力小题提升篇1.[2023ꞏ陕西省西安市模拟]已知直线l ⊥平面α,直线m ⊂平面β,给出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①α∥β⇒l ⊥m ;②α⊥β⇒l ∥m ;③l ∥m ⇒α⊥β;④l ⊥m ⇒α∥β.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④ D .①③2.[2023ꞏ辽宁省实验中学期中]已知m ,n 为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γ为三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若m ∥α,n ∥α,则m ∥nB .若α⊥β,γ⊥β,且α∩γ=m ,则m ⊥βC .若m ⊂α,n ⊂α,m ∥β,n ∥β,则α∥βD .若m ⊥α,n ∥β,α⊥β,则m ⊥n3.[2023ꞏ四川省成都市月考]如图,已知正三棱柱ABC-A1B1C1的各条棱长都相等,M是侧棱CC1的中点,N是AB1的中点,则()A.A1N∥C1AB.A1N∥平面BAMC.AB1⊥平面ABMD.BM⊥AB14.[2023ꞏ山西省临汾市联考]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 A1B1C1中,∠BAC=90°,AC=AB=12 AA1=1,设D,E分别是棱CC1上的两个动点,且满足DE=1,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平面ABC⊥平面B1DEB.A1A∥平面B1DEC.AB1⊥平面ADED.三棱锥A - B1DE体积为定值5.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 ABCD中,P A⊥底面ABCD,且底面各边都相等,M是PC上的一动点,当点M满足________时,平面MBD⊥平面PCD.(只要填写一个你认为是正确的条件即可)6.[2023ꞏ聊城模拟]如图,矩形ABCD中,AB=2AD,E为AB的中点,将△ADE沿DE翻折至△A1DE(A1∉平面ABCD),若M为线段A1C的中点,则在△ADE翻折的过程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①VA- A1DE∶VA1- BCDE=1∶3;②存在某个位置,使DE⊥A1C;③总有BM∥平面A1DE;④线段BM的长为定值.三. 高考小题重现篇1.[2019ꞏ全国卷Ⅱ]设α,β为两个平面,则α∥β的充要条件是()A.α内有无数条直线与β平行B.α内有两条相交直线与β平行C.α,β平行于同一条直线D.α,β垂直于同一平面2.[全国卷Ⅰ]如图,在下列四个正方体中,A,B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N,Q为所在棱的中点,则在这四个正方体中,直线AB与平面MNQ不平行的是()ABCD3.[全国卷Ⅲ]在正方体ABCD - A1B1C1D1中,E为棱CD的中点,则()A.A1E⊥DC1B.A1E⊥BDC.A1E⊥BC1D.A1E⊥AC4.[2022ꞏ新高考Ⅰ卷](多选)已知正方体ABCD - A1B1C1D1,则()A.直线BC1与DA1所成的角为90°B.直线BC1与CA1所成的角为90°C.直线BC1与平面BB1D1D所成的角为45°D.直线BC1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为45°5.[全国卷]α,β是两个平面,m,n是两条直线,有下列四个命题:①如果m⊥n,m⊥α,n∥β,那么α⊥β.②如果m⊥α,n∥α,那么m⊥n.③如果α∥β,m⊂α,那么m∥β.④如果m∥n,α∥β,那么m与α所成的角和n与β所成的角相等.其中正确的命题有______.(填写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6.[2019·全国卷Ⅰ]已知∠ACB=90°,P为平面ABC外一点,PC=2,点P到∠ACB 两边AC,BC的距离均为3,那么P到平面ABC的距离为________.四. 经典大题强化篇1.在如图所示的空间几何体中,AC⊥BC,四边形DCBE为矩形,点F,M分别为AB,CD的中点.求证:(1)FM∥平面ADE;(2)平面ACD⊥平面ADE.2.如图,四棱锥P - ABCD中,P A⊥底面ABCD,AB⊥AD,点E在线段AD上,且CE∥AB.(1)求证:CE⊥平面P AD;(2)若P A=AB=1,AD=3,CD=2,∠CDA=45°,求四棱锥P - ABCD的体积.3.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中,AB∥CD,AB⊥BC,AB=2CD,DE⊥AB,沿DE将△AED折起到△A1ED的位置,连接A1B,A1C,M,N分别为A1C,BE的中点,如图2.(1)求证:DE⊥A1B;(2)求证:MN∥平面A1ED;(3)在棱A1B上是否存在一点G,使得EG⊥平面A1BC?若存在,求出A1GGB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 基础小题练透篇1.答案:B答案解析:如图,在长方体ABCD ­ A′B′C′D′中,A′B′∥平面ABCD,B′C′∥平面ABCD,但A′B′与B′C′相交,故①错误;AB∥A′B′,A′B′∥平面ABCD,但AB⊂平面ABCD,故②错误;A′B′∥平面ABCD,BC⊂平面ABCD,但A′B′与BC异面,故③错误;④显然正确.2.答案:B答案解析:由题意可知,如图所示,对于A,由图可知,AF与平面BCE不平行,故A错误;对于B,易知BC⊥平面AFDE,AD⊂平面AFDE,所以BC⊥AD,同理EC⊥AD,BC∩EC=C,BC,EC⊂平面BCE,所以AD⊥平面BCE,故B正确.对于C,在正方形BDCF中,FD⊥BC,易知四边形AFDE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E∥FD,所以AE⊥BC,故C错误.对于D,在正方形BDCF中,BF∥DC,所以∠DCE为异面直线BF与CE所成角,易知∠DCE =45°,所以BF与CE不垂直,故D错误.故选B.3.答案:D答案解析:题中未涉及垂直条件,故排除A,B;连接BA1,CD1,则BA1与AB1交于点E,所以直线EF与平面CBA1D1相交,即直线EF与平面D1BC相交,故排除C;连接B1C交BC1于点F,由于平行四边形BCC1B1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故F是B1C的中点.因为E是AB1的中点,所以EF是三角形B1AC的中位线,故EF∥AC.又AC⊂平面ACC1A1,所以EF∥平面ACC1A1.故选D.4.答案:B答案解析:∵BB1⊥平面A1B1C1,∴C1D与平面A1B1C1所成的角为∠DC1B1.又B1C1=1,B1D=32,可得C1D=72,而平面A1B1C1∥平面ABC,∴C1D与平面ABC所成角的正弦值为B1DC1D=217. 5.答案:B答案解析: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 ,如图,取AD 的中点G ,连接EG ,过G 作GH ∥DD 1,与A 1D 1交于点H ,则点F ∈GH ,且HG ⊥平面ABCD ,则∠FEG 即为EF 与平面ABCD 所成角,当EF长度最大时,点F 与点H 重合,EG =22 a ,EH =a 2+12a 2 =62 a ,得cos ∠HEG =22a 62a=33. 6.答案:D答案解析:取CD 的中点O ,连接AO 、BO ,如图所示:对于A ,点A 、F 、O 和点B 、E 、O 分别共线, 因为点E 、F 分别为△BCD 和△ACD 的中心,所以AF FO =BEEO=2, 所以EF ∥AB ,所以选项A 正确;对于B ,因为AO ⊥CD ,BO ⊥CD ,AO ,BO ⊂平面ABO ,且AO ∩BO =O ,所以CD ⊥平面ABO ,即CD ⊥平面ABEF ,选项B 正确;对于C ,因为AB ⊂平面ABO ,所以CD ⊥AB ,选项C 正确;对于D ,因为EF ∥AB ,设AB =1,所以EF =13 ,易知BO =32,在Rt△AEB 中,BE =23 BO =23 ×32 =33 ,所以AE =AB 2-BE 2=1-(33)2 =63 ,AE ≠13EF ,选项D 错误. 7.答案:2答案解析:根据题意,因为EF ∥平面AB 1C ,所以EF ∥AC .又E 是AD 的中点,所以F 是CD 的中点.因为在Rt△DEF 中,DE =DF =1,故EF =2 .二 能力小题提升篇1.答案:D答案解析:①,由直线l ⊥平面α,直线m ⊂平面β,若α∥β⇒l ⊥β⇒l ⊥m ,故①正确;②,若α⊥β⇒l∥m或l、m异面或l、m相交,故②错误;③,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若l∥m⇒α⊥β,故③正确;④,若l⊥m⇒α∥β或α、β相交或α、β垂直,故④错误.所以①③正确.2.答案:B答案解析:对于选项A,若m∥α,n∥α,则m与n可以平行,相交,或为异面直线,因此不正确;对于选项B,若α⊥β,γ⊥β且α∩γ=m,则m⊥β,因此正确;对于选项C,若m⊂α,n⊂α,m∥β,n∥β,则α与β不一定平行,因此不正确;对于选项D,若m⊥α,n∥β,α⊥β,则m与n不一定垂直,因此不正确.综上,正确的命题是B.故选B.3.答案:D答案解析:因为A1N与C1A异面,所以A项错误;因为A1N的延长线必过点B,则直线A1N与平面BAM相交,所以B项错误;因为AB1与AB不垂直,所以AB1不垂直于平面ABM,所以C项错误;取BC的中点P,连接PB1,在正方形BCC1B1中,△B1BP与△BCM全等,可得BM⊥B1P,连接AP,则AP⊥BC,又平面BCC1B1⊥底面ABC,平面BCC1B1∩底面ABC=BC,所以AP⊥平面BCC1B1,因为BM⊂平面BCC1B1,所以BM⊥AP,又AP∩B1P=P,AP,B1P⊂平面B1AP,所以BM⊥平面B1AP,因为B1A⊂平面B1AP,所以BM⊥AB1.故选D.4.答案:C答案解析:A选项,过A作AF⊥BC,垂足为F,根据直三棱柱的性质可知BB1⊥平面ABC,由于AF⊂平面ABC,所以BB1⊥AF,由于BC∩BB1=B,BC,BB1⊂平面BCC1B1,所以AF⊥平面BCC1B1,即AF⊥平面B1DE,由于AF⊂平面ABC,所以平面ABC⊥平面B1DE,A选项正确.B选项,根据三棱柱的性质可知A1A∥CC1,即A1A∥DE,由于A1A⊄平面B1DE,DE⊂平面B1DE,所以A1A∥平面B1DE,B选项正确.C选项,若AB1⊥平面ADE,即AB1⊥平面AA1C1C,由于A1A⊂平面AA1C1C,所以AB1⊥A1A,这与已知AB1,A1A不垂直矛盾,C选项错误.D选项,VA ­ B1DE=VB1 ­ ADE,由于三角形ADE的面积为定值、B1到平面AA1C1C的距离为定值,所以VA ­ B1DE=VB1 ­ ADE为定值,所以D选项正确.故选C.5.答案:DM⊥PC(或BM⊥PC)答案解析:连接AC ,BD ,则AC ⊥BD ,∵PA ⊥底面ABCD ,BD ⊂底面ABCD ,∴PA ⊥BD . 又PA ∩AC =A ,PA ,AC ⊂平面PAC , ∴BD ⊥平面PAC , ∴BD ⊥PC .∴当DM ⊥PC (或BM ⊥PC )时,即有PC ⊥平面MBD . 而PC ⊂平面PCD ,∴平面MBD ⊥平面PCD . 6.答案:①③④答案解析:①设A 1到平面EBCD 的距离为h ,D 到AB 的距离为h ′,则VA -A 1DE ∶VA 1-BCDE =⎝ ⎛⎭⎪⎫13×S △ADE ×h ∶⎝ ⎛⎭⎪⎫13×S 梯形EBCD ×h =S △ADE ∶S 梯形EBCD =(12 ×AE ×h ′)∶⎝ ⎛⎭⎪⎫CD +BE 2×h ′ =1∶3,故①正确;②A 1C 在平面ABCD 中的射影在AC 上,AC 与DE 不垂直,∴DE 与A 1C 不垂直,故②错误;③取CD 的中点F ,连接MF ,BF ,则MF ∥A 1D 且MF =12A 1D ,FB ∥ED 且FB=ED ,可得平面MBF ∥平面A 1DE ,∴总有BM ∥平面A 1DE ,故③正确;易知∠MFB =∠A 1DE ,由余弦定理可得MB 2=MF 2+FB 2-2MF ·FB ·cos ∠MFB 是定值,故④正确.三 高考小题重现篇1.答案:B答案解析:对于A ,α内有无数条直线与β平行,当这无数条直线互相平行时,α与β可能相交,所以A 不正确;对于B ,根据两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与性质知,B 正确;对于C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可能相交,也可能平行,所以C 不正确;对于D ,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可能相交,也可能平行,如长方体的相邻两个侧面都垂直于底面,但它们是相交的,所以D 不正确.综上可知选B.2.答案:A答案解析:A 项,作如图①所示的辅助线,其中D 为BC 的中点,则QD ∥AB . ∵QD ∩平面MNQ =Q ,∴QD 与平面MNQ 相交,∴直线AB 与平面MNQ 相交.B 项,作如图②所示的辅助线,则AB ∥CD ,CD ∥MQ ,∴AB ∥MQ .又AB ⊄平面MNQ ,MQ ⊂平面MNQ ,∴AB ∥平面MNQ .①②③④C项,作如图③所示的辅助线,则AB∥CD,CD∥MQ,∴ AB∥MQ,又AB⊄平面MNQ,MQ⊂平面MNQ,∴ AB∥平面MNQ.D项,作如图④所示的辅助线,则AB∥CD,CD∥NQ,∴ AB∥NQ.又AB⊄平面MNQ,NQ⊂平面MNQ,∴ AB∥平面MNQ.3.答案:C答案解析:如图,∵ A1E在平面ABCD上的射影为AE,而AE不与AC,BD垂直,∴ B,D错;∵ A1E在平面BCC1B1上的射影为B1C,且B1C⊥BC1,∴ A1E⊥BC1(证明:由条件易知,BC1⊥B1C,BC1⊥CE,又CE∩B1C=C,∴ BC1⊥平面CEA1B1.又A1E⊂平面CEA1B1,∴ A1E⊥BC1),故C正确;∵ A1E在平面DCC1D1上的射影为D1E,而D1E不与DC1垂直,故A错.4.答案:ABD答案解析:如图(1),连接B1C.因为DA1∥CB1,BC1⊥CB1,所以直线BC1与DA1所成的角为90°,所以A正确.如图(2),连接B1C.因为BC1⊥B1C,BC1⊥A1B1,B1C∩A1B1=B1,B1C,A1B1⊂平面A1B1C,所以BC1⊥平面A1B1C,所以BC1⊥CA1,所以B正确,如图(3),连接A1C1,交B1D1于点O,连接BO,A1B.易证A1C1⊥平面BDD1B1,所以∠C1BO为直线C1B与平面BDD1B1所成的角,∠C1BO=30°,所以C错误.如图(4),因为C1C⊥平面ABCD,所以∠C1BC为直线BC1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且∠C1BC =45°,所以D正确.故选ABD.5.答案:②③④答案解析:若m⊥n,m⊥α,则n∥α或n⊂α,又n∥β,则α,β可能相交或平行,所以①错误;若m⊥α,n∥α,则m⊥n,所以②正确;若α∥β,m⊂α,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可得m∥β,③正确;由线面所成角的定义可得④正确.故正确命题是②③④.6.答案:2答案解析:设PO⊥平面ABC于O,PE⊥AC于E,PF⊥BC于F,连接OE、OF、OC,∵PO⊥平面ABC,∴PO⊥AC,又PO∩PE=P,PO,PE⊂平面POE,∴AC⊥平面POE,OE⊂平面POE,∴AC⊥OE,同理有BC⊥OF,∴四边形OECF为矩形,∵PC=PC且PE=PF,∴Rt△PEC≌Rt△PFC,∴EC=FC=PC2-PE2=1,∴四边形OECF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OC=2,在Rt△POC中,PO=PC2-OC2=2.四 经典大题强化篇1.证明:(1)取BE的中点N,连接MN,FN,因为F,M,N分别为AB,CD,BE的中点,所以MN∥DE,FN∥AE.又因为AE,DE⊂平面ADE,FN,MN⊄平面ADE,所以MN∥平面ADE,FN∥平面ADE.又MN∩FN=N,所以平面ADE∥平面FMN.又FM⊂平面FMN,所以FM∥平面ADE.(2)因为四边形DCBE为矩形,所以BC⊥DC.又AC⊥BC,AC∩DC=C,所以BC⊥平面ACD.又因为BC∥DE,所以DE⊥平面ACD.因为DE⊂平面ADE,所以平面ACD⊥平面ADE.2.答案解析:(1)证明:因为PA⊥底面ABCD,CE⊂平面ABCD,所以PA⊥CE. 因为AB⊥AD,CE∥AB,所以CE⊥AD.又PA∩AD=A,所以CE⊥平面PAD.(2)由(1)可知CE⊥AD.在Rt△ECD中,CE=CD·sin 45°=1,DE=CD·cos 45°=1,又因为AB=1,则AB=CE.又CE∥AB,AB⊥AD,所以四边形ABCE为矩形,四边形ABCD为梯形.因为AD=3,所以BC=AE=AD-DE=2,S ABCD=12(BC+AD)·AB=12(2+3)×1=52,V P ­ ABCD=13 S ABCD·PA=13×52×1=56.于是四棱锥P ­ ABCD的体积为56.3.答案解析:(1)证明:∵在直角梯形ABCD中,AB∥CD,AB⊥BC,AB=2CD,DE⊥AB,沿DE将△AED折起到△A1ED的位置,∴DE⊥A1E,DE⊥BE,∵A1E∩BE=E,∴DE⊥平面A1BE,∵A1B⊂平面A1BE,∴DE⊥A1B.(2)证明:取CD中点F,连接NF,MF,∵M,N分别为A1C,BE的中点,∴MF∥A1D,NF∥DE,又DE∩A1D=D,NF∩MF=F,DE⊂平面A1DE,A1D⊂平面A1DE,NF⊂平面MNF,MF⊂平面MNF. ∴平面A1DE∥平面MNF,∴MN∥平面A1ED.(3)取A1B的中点G,连接EG,∵A1E=BE,∴EG⊥A1B,由(1)知DE⊥平面A1BE,∵DE∥BC,∴BC⊥平面A1BE,∴EG⊥BC,又A1B∩BC=B,A1B,BC⊂平面A1BC,∴EG⊥平面A1BC.故棱A1B上存在中点G,使得EG⊥平面A1BC,此时A1GGB=1.。

平行与垂直综合问题

平行与垂直综合问题
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垂线的证明题例
总结词
垂线的证明是平面几何中较为基础的问题,需要掌握垂直的定义和判定方法。
详细描述
垂线的证明问题通常涉及到垂直的定义和判定,常用的判定方法包括:利用勾股定理证明三角形为直 角三角形,或者利用垂直的定义,即在平面内,过一点作一条已知直线的垂线。同时,还要注意垂直 的性质,如垂线段最短,垂线之间的角度为直角等。
平行与垂直综合问题
2023-11-07
目录
• 平行综合问题 • 垂直综合问题 • 平行与垂直综合问题 • 平行与垂直的综合题例 • 总结与反思
01
平行综合问题
平行线的性质
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 的两条直线称为平行线。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平行线的性质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垂线的性质
垂线具有垂直、正直、交汇和交汇点等性质。
垂线的表示
垂线可以用符号“⊥”来表示。
垂线的判定
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两条直线相交成90度,则它们互为垂线。
两条直线相交,若其中一个角为90度,则另一角也是90度,则它们互为垂线。
垂线的应用
在几何学中,垂线 是解决许多几何问 题的重要工具。
平行与垂直在几何学中的应用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垂直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条直线上 的所有点都在这个平面上。
平行与垂直的应用
在几何学中,平行和垂直是解决许多问题的重要 工具。
平行与垂直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建筑学
在建筑设计中,平行和垂直的应用非常重要。例如,建 筑物的立面图和剖面图通常会涉及到平行和垂直的概念 。

第二章 线线-线面-面面的平行与垂直关系--证明

第二章   线线-线面-面面的平行与垂直关系--证明

【示例变】式►(练201习1·江苏)如图,在四棱锥 P-ABCD 中,平面 PAD
⊥平面 ABCD,AB=AD,∠BAD=60°,E,F 分别是 AP,AD 的中点.求证: (1)直线 EF∥平面 PCD; (2)平面 BEF⊥平面 PAD. 错因 在运用判定定理时漏掉关键条件 致使推理不严谨致误.
3.(2012·银川质检)在空间中,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若a∥α,b∥a,则b∥α B.若a∥α,b∥α,a⊂β,b⊂β,则β∥α C.若α∥β,b∥α,则b∥β D.若α∥β,a⊂α,则a∥β 解析 若a∥α,b∥a,则b∥α或b⊂α,故A错误;由面面平行 的判定定理知,B错误;若α∥β,b∥α,则b∥β或b⊂β,故C 错误. 答案 D线线,线面,面面的 Fra bibliotek行与垂直关系证明
直线与直线平行 (1)平行直线与平面平行
平面与平面平行
直线与直线垂直
(2)垂直直线与平面垂直 平面与平面垂直
考向三 平行与垂直关系的综合应用
【例例31】►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CB=CD,AD⊥BD,点
E、F分别是AB、BD的中点.求证: (1)直线EF∥平面ACD; (2)平面EFC⊥平面BCD. [审题视点] 第(1)问需证明EF∥AD;第(2)问需证明BD⊥平面 EFC.
【试一试】 如图所示,在四棱锥 P-ABCD 中,底面 ABCD 是
边长为 a 的正方形,E、F 分别为 PC、BD 的中点,侧面 PAD
⊥底面
ABCD,且
PA=PD=
2 2 AD.
(1)求证:EF∥平面 PAD;
(2)求证:平面 PAB⊥平面 PCD.
【示例】►(2011·四川)l1,l2,l3是空间三条不同的直线,则下 列命题正确的是( ). A.l1⊥l2,l2⊥l3⇒l1∥l3 B.l1⊥l2,l2∥l3⇒l1⊥l3 C.l1∥l2∥l3⇒l1,l2,l3共面 D.l1,l2,l3共点⇒l1,l2,l3共面 错因 受平面几何知识限制,未能全面考虑空间中的情况. 实录 甲同学:A 乙同学:C 丙同学:D.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第八章 立体几何 第六节 直线、平面平行与垂直的综合问题) -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第八章 立体几何 第六节 直线、平面平行与垂直的综合问题) -

第六节 直线、平面平行与垂直的综合问题考点一 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典例] (2018·全国卷Ⅲ)如图,矩形ABCD 所在平面与半圆弧CD 所在平面垂直,M 是CD 上异于C ,D 的点.(1)证明:平面AMD ⊥平面BMC .(2)在线段AM 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MC ∥平面PBD ?说明理由.[解] (1)证明:由题设知,平面CMD ⊥平面ABCD ,交线为CD .因为BC ⊥CD ,BC ⊂平面ABCD ,所以BC ⊥平面CMD ,所以BC ⊥DM .因为M 为CD 上异于C ,D 的点,且DC 为直径, 所以DM ⊥CM .又BC ∩CM =C ,所以DM ⊥平面BMC .因为DM ⊂平面AMD ,所以平面AMD ⊥平面BMC . (2)当P 为AM 的中点时,MC ∥平面PBD . 证明如下: 连接AC 交BD 于O . 因为四边形ABCD 为矩形, 所以O 为AC 的中点.连接OP ,因为P 为AM 的中点, 所以MC ∥OP .又MC ⊄平面PBD ,OP ⊂平面PBD , 所以MC ∥平面PBD . [题组训练]1.如图,三棱锥P ­ABC 中,P A ⊥平面ABC ,P A =1,AB =1,AC =2,∠BAC =60°.(1)求三棱锥P ­ABC 的体积;(2)在线段PC 上是否存在点M ,使得AC ⊥BM ,若存在,请说明理由,并求PMMC 的值.解:(1)由题设AB =1,AC =2,∠BAC =60°, 可得S △ABC =12·AB ·AC ·sin 60°=32.由P A ⊥平面ABC ,可知P A 是三棱锥P ­ABC 的高,又P A =1,所以三棱锥P ­ABC 的体积V =13·S △ABC ·P A =36.(2)在线段PC 上存在点M ,使得AC ⊥BM ,证明如下:如图,在平面ABC 内,过点B 作BN ⊥AC ,垂足为N .在平面P AC 内,过点N 作MN ∥P A 交PC 于点M ,连接BM .由P A ⊥平面ABC ,知P A ⊥AC , 所以MN ⊥AC .因为BN ∩MN =N ,所以AC ⊥平面MBN , 又BM ⊂平面MBN , 所以AC ⊥BM .在Rt △BAN 中,AN =AB ·cos ∠BAC =12,从而NC =AC -AN =32,由MN ∥P A ,得PM MC =AN NC =13.2.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D ⊥平面ABCD ,底面ABCD 为正方形,BC =PD =2,E 为PC 的中点,CB =3CG .(1)求证:PC ⊥BC ;(2)AD 边上是否存在一点M ,使得P A ∥平面MEG ?若存在,求出AM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证明:因为PD ⊥平面ABCD ,BC ⊂平面ABCD , 所以PD ⊥BC .因为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所以BC ⊥CD . 又PD ∩CD =D ,PD ⊂平面PCD ,CD ⊂平面PCD , 所以BC ⊥平面PCD .因为PC ⊂平面PCD ,所以PC ⊥BC .(2)连接AC ,BD 交于点O ,连接EO ,GO ,延长GO 交AD 于点M ,连接EM ,则P A ∥平面MEG . 证明如下:因为E 为PC 的中点,O 是AC 的中点, 所以EO ∥P A .因为EO ⊂平面MEG ,P A ⊄平面MEG ,所以P A ∥平面MEG . 因为△OCG ≌△OAM ,所以AM =CG =23,所以AM 的长为23.考点二 平面图形的翻折问题[典例] (2018·全国卷Ⅲ)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M 中,AB =AC =3,∠ACM =90°.以AC 为折痕将△ACM 折起,使点M 到达点D 的位置,且AB ⊥DA .(1)证明:平面ACD ⊥平面ABC ;(2)Q 为线段AD 上一点,P 为线段BC 上一点,且BP =D Q =23DA ,求三棱锥Q­ABP 的体积.解:(1)证明:由已知可得,∠BAC =90°,即BA ⊥AC . 又因为BA ⊥AD ,AC ∩AD =A , 所以AB ⊥平面ACD . 因为AB ⊂平面ABC , 所以平面ACD ⊥平面ABC .(2)由已知可得,DC =CM =AB =3,DA =3 2. 又BP =D Q =23DA ,所以BP =2 2.如图,过点Q 作Q E ⊥AC ,垂足为E ,则Q E 平行且等于13DC .由已知及(1)可得,DC ⊥平面ABC , 所以Q E ⊥平面ABC ,Q E =1.因此,三棱锥Q­ABP 的体积为V Q­ABP =13×S △ABP ×Q E =13×12×3×22sin 45°×1=1.[题组训练]1.(2019·湖北五校联考)如图1所示,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C =90°,AB ∥CD ,AD =CD =12AB =2,E 为AC 的中点,将△ACD 沿AC 折起,使折起后的平面ACD 与平面ABC 垂直,得到如图2所示的几何体D ­ABC .(1)求证:BC ⊥平面ACD ;(2)点F 在棱CD 上,且满足AD ∥平面BEF ,求几何体F ­BCE 的体积. 解:(1)证明:∵AC =AD 2+CD 2=22, ∠BAC =∠ACD =45°,AB =4,∴在△ABC 中,BC 2=AC 2+AB 2-2AC ×AB ×cos 45°=8, ∴AB 2=AC 2+BC 2=16,∴AC ⊥BC .∵平面ACD ⊥平面ABC ,平面ACD ∩平面ABC =AC , ∴BC ⊥平面ACD .(2)∵AD ∥平面BEF ,AD ⊂平面ACD ,平面ACD ∩平面BEF =EF ,∴AD ∥EF , ∵E 为AC 的中点,∴EF 为△ACD 的中位线,由(1)知,几何体F ­BCE 的体积V F ­BCE =V B ­CEF =13×S △CEF ×BC ,S △CEF =14S △ACD =14×12×2×2=12,∴V F ­BCE =13×12×22=23.2.(2018·合肥二检)如图1,在平面五边形ABCDE 中,AB ∥CE ,且AE =2,∠AEC =60°,CD =ED =7,cos ∠EDC =57.将△CDE 沿CE 折起,使点D 到P 的位置,且AP =3,得到如图2所示的四棱锥P ­ABCE .(1)求证:AP ⊥平面ABCE ;(2)记平面P AB 与平面PCE 相交于直线l ,求证:AB ∥l . 证明:(1)在△CDE 中,∵CD =ED =7,cos ∠EDC =57,由余弦定理得CE = 72+72-2×7×7×57=2.连接AC ,∵AE =2,∠AEC =60°, ∴AC =2. 又AP =3,∴在△P AE 中,AP 2+AE 2=PE 2, 即AP ⊥AE . 同理,AP ⊥AC .∵AC ∩AE =A ,AC ⊂平面ABCE ,AE ⊂平面ABCE , ∴AP ⊥平面ABCE .(2)∵AB ∥CE ,且CE ⊂平面PCE ,AB ⊄平面PCE , ∴AB ∥平面PCE .又平面P AB ∩平面PCE =l ,∴AB ∥l .[课时跟踪检测]1.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是圆内接四边形(记此圆为W ),且P A ⊥平面ABCD .(1)当BD 是圆W 的直径时,P A =BD =2,AD =CD =3,求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2)在(1)的条件下,判断在棱P A 上是否存在一点Q ,使得B Q ∥平面PCD ?若存在,求出A Q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因为BD 是圆W 的直径,所以BA ⊥AD , 因为BD =2,AD =3,所以AB =1. 同理BC =1,所以S 四边形ABCD =AB ·AD = 3. 因为P A ⊥平面ABCD ,P A =2,所以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V =13S 四边形ABCD ·P A =233.(2)存在,A Q =23.理由如下.延长AB ,DC 交于点E ,连接PE ,则平面P AB 与平面PCD 的交线是PE . 假设在棱P A 上存在一点Q ,使得B Q ∥平面PCD , 则B Q ∥PE ,所以A Q P A =ABAE.经计算可得BE =2,所以AE =AB +BE =3,所以A Q =23.故存在这样的点Q ,使B Q ∥平面PCD ,且A Q =23.2.如图,侧棱与底面垂直的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的底面是梯形,AB ∥CD ,AB ⊥AD ,AA 1=4,DC =2AB ,AB =AD =3,点M 在棱A 1B 1上,且A 1M =13A 1B 1.已知点E 是直线CD 上的一点,AM ∥平面BC 1E .(1)试确定点E 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2)求三棱锥M ­BC 1E 的体积.解:(1)点E 在线段CD 上且EC =1,理由如下:在棱C 1D 1上取点N ,使得D 1N =A 1M =1,连接MN ,DN , 因为D 1N ∥A 1M ,所以四边形D 1NMA 1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MN 平行且等于A 1D 1平行且等于AD .所以四边形AMND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M ∥DN . 因为CE =1,所以易知DN ∥EC 1,所以AM ∥EC 1, 又AM ⊄平面BC 1E ,EC 1⊂平面BC 1E ,所以AM ∥平面BC 1E . 故点E 在线段CD 上且EC =1. (2)由(1)知,AM ∥平面BC 1E ,所以V M ­BC 1E =V A ­BC 1E =V C 1­ABE =13×⎝⎛⎭⎫12×3×3×4=6. 3.(2019·湖北武汉部分学校调研)如图1,在矩形ABCD 中,AB =4,AD =2,E 是CD 的中点,将△ADE 沿AE 折起,得到如图2所示的四棱锥D 1­ABCE ,其中平面D 1AE ⊥平面ABCE .(1)证明:BE ⊥平面D 1AE ;(2)设F 为CD 1的中点,在线段AB 上是否存在一点M ,使得MF ∥平面D 1AE ,若存在,求出AMAB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证明:∵四边形ABCD 为矩形且AD =DE =EC =BC =2, ∴∠AEB =90°,即BE ⊥AE ,又平面D 1AE ⊥平面ABCE ,平面D 1AE ∩平面ABCE =AE , ∴BE ⊥平面D 1AE . (2)当AM AB =14时,MF ∥平面D 1AE ,理由如下: 取D 1E 的中点L ,连接FL ,AL , ∴FL ∥EC ,又EC ∥AB , ∴FL ∥AB ,且FL =14AB ,∴M ,F ,L ,A 四点共面, 又MF ∥平面AD 1E ,∴MF ∥AL . ∴四边形AMFL 为平行四边形, ∴AM =FL =14AB ,AM AB =14.4.如图1所示,在Rt △ABC 中,∠ABC =90°,D 为AC 的中点,AE ⊥BD 于点E (不同于点D ),延长AE 交BC 于点F ,将△ABD 沿BD 折起,得到三棱锥A 1­BCD ,如图2所示.(1)若M是FC的中点,求证:直线DM∥平面A1EF.(2)求证:BD⊥A1F.(3)若平面A1BD⊥平面BCD,试判断直线A1B与直线CD能否垂直?请说明理由.解:(1)证明:∵D,M分别为AC,FC的中点,∴DM∥EF,又∵EF⊂平面A1EF,DM⊄平面A1EF,∴DM∥平面A1EF.(2)证明:∵EF⊥BD,A1E⊥BD,A1E∩EF=E,A1E⊂平面A1EF,EF⊂平面A1EF,∴BD⊥平面A1EF,又A1F⊂平面A1EF,∴BD⊥A1F.(3)直线A1B与直线CD不能垂直.理由如下:∵平面BCD⊥平面A1BD,平面BCD∩平面A1BD=BD,EF⊥BD,EF⊂平面BCD,∴EF⊥平面A1BD,又∵A1B⊂平面A1BD,∴A1B⊥EF,又∵DM∥EF,∴A1B⊥DM.假设A1B⊥CD,∵DM∩CD=D,∴A1B⊥平面BCD,∴A1B⊥BD,与∠A1BD为锐角矛盾,∴直线A1B与直线CD不能垂直.5.(2019·河南名校联考)如图,在多面体ABCDEF中,四边形ABCD是梯形,AB∥CD,AD=DC=CB=a,∠ABC=60°,四边形ACFE是矩形,且平面ACFE⊥平面ABCD,点M在线段EF上.(1)求证:BC⊥平面ACFE;(2)当EM为何值时,AM∥平面BDF?证明你的结论.解:(1)证明:在梯形ABCD中,因为AB∥CD,AD=DC=CB=a,∠ABC=60°,所以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且∠DCA=∠DAC=30°,∠DCB=120°,所以∠ACB=∠DCB-∠DCA=90°,所以AC⊥BC.又平面ACFE⊥平面ABCD,平面ACFE∩平面ABCD=AC,BC⊂平面ABCD,所以BC⊥平面ACFE.(2)当EM =33a 时,AM ∥平面BDF ,理由如下: 如图,在梯形ABCD 中,设AC ∩BD =N ,连接FN .由(1)知四边形ABCD 为等腰梯形,且∠ABC =60°,所以AB =2DC ,则CN ∶NA =1∶2.易知EF =AC =3a ,所以AN =233a .因为EM =33a , 所以MF =23EF =233a ,所以MF 平行且等于AN , 所以四边形ANFM 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AM ∥NF ,又NF ⊂平面BDF ,AM ⊄平面BDF , 所以AM ∥平面BDF .6.如图所示的五面体ABEDFC 中,四边形ACFD 是等腰梯形,AD ∥FC ,∠DAC =60°,BC ⊥平面ACFD ,CA =CB =CF =1,AD =2CF ,点G 为AC 的中点.(1)在AD 上是否存在一点H ,使GH ∥平面BCD ?若存在,指出点H 的位置并给出证明;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求三棱锥G ­ECD 的体积.解:(1)存在点H 使GH ∥平面BCD ,此时H 为AD 的中点.证明如下. 取点H 为AD 的中点,连接GH , 因为点G 为AC 的中点,所以在△ACD 中,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知GH ∥CD , 又GH ⊄平面BCD ,CD ⊂平面BCD , 所以GH ∥平面BCD .(2)因为AD ∥CF ,AD ⊂平面ADEB ,CF ⊄平面ADEB , 所以CF ∥平面ADEB ,因为CF ⊂平面CFEB ,平面CFEB ∩平面ADEB =BE , 所以CF ∥BE ,又CF ⊂平面ACFD ,BE ⊄平面ACFD , 所以BE ∥平面ACFD , 所以V G ­ECD =V E ­GCD =V B ­GCD .因为四边形ACFD 是等腰梯形,∠DAC =60°,AD =2CF =2AC ,所以∠ACD =90°,又CA =CB =CF =1,所以CD =3,CG =12,又BC ⊥平面ACFD ,所以V B ­GCD =13×12CG ×CD ×BC =13×12×12×3×1=312.所以三棱锥G ­ECD 的体积为312.。

直线和平面平行、垂直的判定及性质(单清春老师)

直线和平面平行、垂直的判定及性质(单清春老师)
在机械加工中,为了确保工件的精度和稳定性,常常需要确保机床的导轨与地面平 行。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确保家具的平稳性,常常需要确保家具的腿与地面平行。
02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及性 质
判定条件
直线与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 则直线与平面垂直。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 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 直,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
直线和平面平行、垂直的判 定及性质
目录
•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及性质 •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 • 直线和平面平行与垂直的综合应
用 • 直线和平面平行、垂直在几何图
形中的应用
01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及性 质
判定条件
直线与平面平行,则 直线与平面内任意一 条直线平行。
若直线与平面内的无 数条直线平行,则该 直线与该平面平行。
立体几何图形中的平行与垂直
总结词
在立体几何图形中,平行和垂直关系是 描述三维空间中物体位形中,平行和垂直关系是描 述三维空间中物体位置关系的重要方式。 例如,在长方体中,对面平行且相等,体 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垂直;在正方体中,六 面相等且平行,体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这些性质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中具有重 要的作用,如计算体积、表面积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判定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两条 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
线与这个平面垂直。
证明方法
利用直线与平面的交点,通过 反证法或直接证明法进行证明

解题技巧
利用几何图形中的平行线、垂线 等性质,结合判定定理进行推理。
注意利用已知条件,通过反证法 或直接证明法进行证明。
注意利用几何图形中的对称性、 中点等性质,简化证明过程。

高中数学直线、平面平行与垂直的综合问题训练题

高中数学直线、平面平行与垂直的综合问题训练题

直线、平面平行与垂直的综合问题训练题1.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是圆内接四边形(记此圆为W ),且PA ⊥平面ABCD .(1)当BD 是圆W 的直径时,PA =BD =2,AD =CD =3,求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2)在(1)的条件下,判断在棱PA 上是否存在一点Q ,使得B Q ∥平面PCD ?若存在,求出A Q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因为BD 是圆W 的直径,所以BA ⊥AD ,因为BD =2,AD =3,所以AB =1.同理BC =1,所以S 四边形ABCD =AB ·AD = 3.因为PA ⊥平面ABCD ,PA =2,所以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V =13S 四边形ABCD ·PA =233. (2)存在,A Q =23.理由如下. 延长AB ,DC 交于点E ,连接PE ,则平面PAB 与平面PCD 的交线是PE . 假设在棱PA 上存在一点Q ,使得B Q ∥平面PCD ,则B Q ∥PE ,所以A Q PA =AB AE. 经计算可得BE =2,所以AE =AB +BE =3,所以A Q =23. 故存在这样的点Q ,使B Q ∥平面PCD ,且A Q =23. 2.如图,侧棱与底面垂直的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的底面是梯形,AB∥CD ,AB ⊥AD ,AA 1=4,DC =2AB ,AB =AD =3,点M 在棱A 1B 1上,且A 1M =13A 1B 1.已知点E 是直线CD 上的一点,AM ∥平面BC 1E . (1)试确定点E 的位置,并说明理由;(2)求三棱锥M ­BC 1E 的体积.解:(1)点E 在线段CD 上且EC =1,理由如下:在棱C 1D 1上取点N ,使得D 1N =A 1M =1,连接MN ,DN ,因为D 1N ∥A 1M ,所以四边形D 1NMA 1为平行四边形,所以MN 綊A 1D 1綊AD .所以四边形AMND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M ∥DN .因为CE =1,所以易知DN ∥EC 1,所以AM ∥EC 1,又AM ⊄平面BC 1E ,EC 1⊂平面BC 1E ,所以AM ∥平面BC 1E .故点E 在线段CD 上且EC =1.(2)由(1)知,AM ∥平面BC 1E ,所以V M ­BC 1E =V A ­BC 1E =V C 1­ABE =13×⎝ ⎛⎭⎪⎫12×3×3×4=6. 3.(2019·湖北武汉部分学校调研)如图1,在矩形ABCD 中,AB =4,AD =2,E 是CD 的中点,将△ADE 沿AE 折起,得到如图2所示的四棱锥D 1­ABCE ,其中平面D 1AE ⊥平面ABCE .(1)证明:BE ⊥平面D 1AE ;(2)设F 为CD 1的中点,在线段AB 上是否存在一点M ,使得MF ∥平面D 1AE ,若存在,求出AM AB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证明:∵四边形ABCD 为矩形且AD =DE =EC =BC =2,∴∠AEB =90°,即BE ⊥AE ,又平面D 1AE ⊥平面ABCE ,平面D 1AE ∩平面ABCE =AE ,∴BE ⊥平面D 1AE . (2)当AM AB =14时,MF ∥平面D 1AE ,理由如下: 取D 1E 的中点L ,连接FL ,AL ,∴FL ∥EC ,又EC ∥AB ,∴FL ∥AB ,且FL =14AB , ∴M ,F ,L ,A 四点共面,又MF ∥平面AD 1E ,∴MF ∥AL .∴四边形AMFL 为平行四边形,∴AM =FL =14AB ,AM AB =14.4.如图1所示,在Rt △ABC 中,∠ABC =90°,D 为AC 的中点,AE ⊥BD 于点E (不同于点D ),延长AE 交BC 于点F ,将△ABD 沿BD 折起,得到三棱锥A 1­BCD ,如图2所示.(1)若M是FC的中点,求证:直线DM∥平面A1EF.(2)求证:BD⊥A1F.(3)若平面A1BD⊥平面BCD,试判断直线A1B与直线CD能否垂直?请说明理由.解:(1)证明:∵D,M分别为AC,FC的中点,∴DM∥EF,又∵EF⊂平面A1EF,DM⊄平面A1EF,∴DM∥平面A1EF.(2)证明:∵EF⊥BD,A1E⊥BD,A1E∩EF=E,A1E⊂平面A1EF,EF⊂平面A1EF,∴BD⊥平面A1EF,又A1F⊂平面A1EF,∴BD⊥A1F.(3)直线A1B与直线CD不能垂直.理由如下:∵平面BCD⊥平面A1BD,平面BCD∩平面A1BD=BD,EF⊥BD,EF⊂平面BCD,∴EF⊥平面A1BD,又∵A1B⊂平面A1BD,∴A1B⊥EF,又∵DM∥EF,∴A1B⊥DM.假设A1B⊥CD,∵DM∩CD=D,∴A1B⊥平面BCD,∴A1B⊥BD,与∠A1BD为锐角矛盾,∴直线A1B与直线CD不能垂直.5.(2019·河南名校联考)如图,在多面体ABCDEF中,四边形ABCD是梯形,AB∥CD,AD=DC=CB=a,∠ABC=60°,四边形ACFE是矩形,且平面ACFE⊥平面ABCD,点M在线段EF上.(1)求证:BC⊥平面ACFE;(2)当EM为何值时,AM∥平面BDF?证明你的结论.解:(1)证明:在梯形ABCD中,因为AB∥CD,AD=DC=CB=a,∠ABC=60°,所以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且∠DCA=∠DAC=30°,∠DCB=120°,所以∠ACB=∠DCB-∠DCA=90°,所以AC⊥BC.又平面ACFE⊥平面ABCD,平面ACFE∩平面ABCD=AC,BC⊂平面ABCD,所以BC⊥平面ACFE.(2)当EM =33a 时,AM ∥平面BDF ,理由如下:如图,在梯形ABCD 中,设AC ∩BD =N ,连接FN .由(1)知四边形ABCD 为等腰梯形,且∠ABC =60°,所以AB =2DC ,则CN ∶NA =1∶2.易知EF =AC =3a ,所以AN =233a . 因为EM =33a , 所以MF =23EF =233a , 所以MF 綊AN ,所以四边形ANFM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M ∥NF ,又NF ⊂平面BDF ,AM ⊄平面BDF ,所以AM ∥平面BDF .6.如图所示的五面体ABEDFC 中,四边形ACFD 是等腰梯形,AD ∥FC ,∠DAC =60°,BC ⊥平面ACFD ,CA =CB =CF =1,AD =2CF ,点G为AC 的中点.(1)在AD 上是否存在一点H ,使GH ∥平面BCD ?若存在,指出点H的位置并给出证明;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求三棱锥G ­ECD 的体积.解:(1)存在点H 使GH ∥平面BCD ,此时H 为AD 的中点.证明如下.取点H 为AD 的中点,连接GH ,因为点G 为AC 的中点,所以在△ACD 中,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知GH ∥CD ,又GH ⊄平面BCD ,CD ⊂平面BCD ,所以GH ∥平面BCD .(2)因为AD ∥CF ,AD ⊂平面ADEB ,CF ⊄平面ADEB ,所以CF ∥平面ADEB ,因为CF ⊂平面CFEB ,平面CFEB ∩平面ADEB =BE ,所以CF ∥BE ,又CF ⊂平面ACFD ,BE ⊄平面ACFD , 所以BE ∥平面ACFD ,所以V G ­ECD =V E ­GCD =V B ­GCD .因为四边形ACFD 是等腰梯形,∠DAC =60°,AD =2CF =2AC ,所以∠ACD =90°,又CA =CB =CF =1,所以CD =3,CG =12, 又BC ⊥平面ACFD ,所以V B ­GCD =13×12CG ×CD ×BC =13×12×12×3×1=312. 所以三棱锥G ­ECD 的体积为312.。

平行与垂直的综合问题

平行与垂直的综合问题

(2)证明:在等腰直角三角形BCD中, ∵F为BD的中点, ∴CF⊥BD,①
在正方体ABCD A1B1C1D1中, DD1⊥平面ABCD,∵CF⊂平面ABCD, ∴DD1⊥CF,② 综合①②,且DD1∩BD=D, DD1,BD⊂平面BDD1B1, ∴CF⊥平面BDD1B1, 而B1E⊂平面BDD1B1, ∴CF⊥B1E.
所以PA⊥CD. 所以CD⊥平面PAD. 所以CD⊥PD. 12分 因为E和F分别是CD和PC的中点, 所以PD∥EF.所以CD⊥EF. 又因为CD⊥EF.EF∩BE=E, 所以CD⊥平面BEF. 13分 所以平面BEF⊥平面PCD. 14分
常见失分探因 易漏写BE⊄平面PAD,AD⊂平面PAD而失分
典例 如图,在四棱锥P ABCD中,AB // CD,AB⊥AD,CD=2AB, 平面PAD⊥底面ABCD,PA⊥AD,E和F分别是CD和PC的中点.
求证: (1)PA⊥底面ABCD; (2)BE //平面PAD; (3)平面BEF⊥平面PCD.
教你快速规范审题 1.审条件,挖解题信息
2.审结论,明解题方向 3.建联系,找解题突破口
2.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2,BC=1,E为CD的中点,F 为AE的中点.现在沿AE将三角形ADE向上折起,在折起的图形中解答 下列两问:
(1)在线段AB上是否存在一点K,使BC∥平面DFK?若存在,请证 明你的结论;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若平面ADE⊥平面ABCE,求证:平面BDE⊥平面ADE.
(3)连接 B1D1,由(2)可知 CF⊥平面 BDD1B1,
∴CF⊥平面 EFB1,即 CF 为高,CF=BF= 2.

EF

1 2
BD1

直线与平面、两平面的相对位置(垂直问题及综合问题)

直线与平面、两平面的相对位置(垂直问题及综合问题)
作图思路: •作等腰△ABC底边的中垂面 •求此中垂面与顶点所在直线 MN的交点 •连接该交点和底边两端点
c
m
n
题目
作图
例题10.作一平面P,使其与△ABC平行,且距△ABC为定长L 。
c′ k′ f′ e′
c′
d′
a′ x a b′ c
a′ o 分析
x b′
o
c
b
L
题目
作图思路: •过平面上的已知点 作平面的法线 •在此法线上从已知 点截取定长获得距 平面为定长的端点 •过此端点作平面平 行于已知面
e′
1′
a′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d′ d f′ c′ e 1 b PH f a b′
分析: 过点A作 AB的垂面△AEF, AC属于该平面; 再求△AEF与BD 的交点即是点。
c 2
例题15 作菱形ABCD,使AB//MN,点A属于直线I
属于直线III IV,完成其H、V面投影。 解题思路:
d′
1′ m′ b′ n′ m
h
f c g k b
a
d f
k c b g
a
d
注意包含垂线的平面有无数个
h
例题6 试判断 ABC与相交两直线KG和KH所给定的平面是 h 否垂直。 c
g f d
k
b
a c
g
d f k b
结论:因为平面垂 线AD不在 ABC平面 上,所以两平面不 垂直。
d
或者说平面 ABC未包含平 面GKH的垂线
2.B(D)的正投影在X轴上!水平投影在H面上且距X轴20mm-----PH.
1.在菱形ABCD的对角线AC的中点 作垂面; 2.作一条与面距离20且平行于轴 的直线(正平面的水平迹线); d′ 3.该平面与中垂面的交线ⅠⅡ

(完整版)直线平面平行、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知识点

(完整版)直线平面平行、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知识点

一、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知识点一、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ⅰ.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有且只有以下三种)位置关系直线在平面内直线与平面相交直线与平面平行公共点有无数个公共点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没有公共点符号表示a⊂αa∩α=A a||α图形表示注:直线和平面相交或平行的情况统称为直线在平面外ⅱ.思考:如图,设直线b在平面α内,直线a在平面α外,猜想在什么条件下直线a与平面α平行.(a||b)判定文字描述直线和平面在空间平面永无交点,则直线和平面平行(定义)平面外的一条直线一次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图形条件a与α无交点结论a∥αb∥α※判定定理的证明知识点二、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性质文字描述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这条直线与该平面无交点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相交,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图形条件a∥αa∥αa⊂βα∩β=b结论a∩α=∅a∥b线面平行,则线线平行特别提示证明直线和平面的平行通常采用如下两种方法:①利用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通过“线线”平行,证得“线面”平行;②利用两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通过“面面”平行,证得“线面”平行.判定文字描述如果两个平面无公共点,责成这两个平面平行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如果两个平面同时垂直于一条直线,那么这两个平面垂直。

图形条件α∩β=∅a,b⊂βa∩b=Pa∥αb∥αl⊥αl⊥β结论α∥βα∥βα∥β性质文字描述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平面相交,那么他们的交线平行如果两个平面平行,那么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图形条件α∥ββ∩γ=bα∩γ=a α∥β a⊂β结论a∥b a∥α二、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知识点一、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与判定 定义 判定语言描述 如果直线l 和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l 与平面互相垂直,记作l ⊥α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这条直线与该平面垂直. 图形条件b 为平面α内的任一直线,而l 对这一直线总有l ⊥αl ⊥m ,l ⊥n ,m ∩n =B ,m ⊂α,n ⊂α 结论l ⊥α l ⊥α 要点诠释:定义中“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就是指“平面内的所有直线”,这与“无数条直线”不同(线线垂直线面垂直)性质语言描述 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内的所有直线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图形条件结论知识点三、二面角Ⅰ.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二面角(dihedral angle ). 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记作二面角AB αβ--. (简记P AB Q --)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三个特征:ⅰ. 点在棱上ⅱ. 线在面内 ⅲ.与棱垂直Ⅱ.二面角的平面角:在二面角αβ-l -的棱l 上任取一点O ,以点O 为垂足,在半平面,αβ内分别作垂直于棱l 的射线OA 和OB ,则射线OA 和OB 构成的AOB ∠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 作用:衡量二面角的大小;范围:00180θ<<.定义判定文字描述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垂直.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图形结果α∩β=l α-l-β=90o α⊥β“任何”“随意”“无数”等字眼知识点五、平面和平面垂直的性质面面垂直线面垂直(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与一个面平垂直)例题1.如图,若Ω是长方体ABCD-A1B1C1D1被平面EFGH截去几何体EFGHB1C1后得到的几何体,其中E为线段A1B1上异于B1的点,F为线段BB1上异于B1的点,且EH∥A1 D1,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 EH∥FGB.四边形EFGH是矩形C. Ω是棱柱D. Ω是棱台2能保证直线a与平面α平行的条件是( A )A.a⊄α,b⊂α,a∥b B .b⊂α,a∥bC. b⊂α,c∥α,a∥b,a∥cD. b⊂α,A∈a,B∈a,C∈b ,D∈b且AC=BD3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D F )A. 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B. 若直线a∥α,则平面α内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a平行C. 若直线a∥α,则平面α内任一条直线都与a平行D. 若直线a∥α,则平面α内有无数条直线与a平行E. 如果a、b是两条直线,且a∥b,那么a平行于经过b的任何平面F. 如果直线a、b和平面α满足a∥b,a∥α,b⊄α,那么b∥α4在空间,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平行直线的平行投影重合(B)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C)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D )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5已知m 、n 为两条不同的直线,a 、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 .,,m n αα⊂⊂m ∥β,n ∥β⇒a ∥βB .a ∥β,,m n αβ⊂⊂⇒m ∥nC .m ⊥a,m ⊥n ⇒n ∥aD .n ∥m,n ⊥a ⇒m ⊥a 6.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A )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直线平行于平面β(B )如果平面α垂直于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 (C )如果平面α⊥平面γ,平面β⊥平面γ,l αβ⋂=,那么l ⊥平面γ (D )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所有直线都垂直于平面β8.求证:空间四边形相邻两边中点的连线,平行于经过另外两边的平面. 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AB 、AD 的中点 求证:E F ‖平面BCD8题图 9题图9.如图,在椎体P-ABCD 中,ABCD 是边长为1的棱形, 且∠DAB=60 , ,PB=2, E,F 分别是BC,PC 的中点. (1) 证明:AD ⊥ 平面DEF;(2) 求二面角P-AD-B 的余弦值.课堂练习A 组3.m 、n 是空间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面四个命题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①m ⊥α,n ∥β,α∥β⇒m ⊥n ; ②m ⊥n ,α∥β,m ⊥α⇒n ∥β; ③m ⊥n ,α∥β,m ∥α⇒n ⊥β; ④m ⊥α,m ∥n ,α∥β⇒n ⊥β.4.如图,在直四棱柱ABCD-A 1B 1C 1D 1中,底面ABCD 为等腰梯形,AB//CD ,AB=4, BC=CD=2, AA 1=2,E 、E 1、F 分别是棱AD 、AA 1、AB 的中点。

高一 平行与垂直的综合应用知识点+例题+练习 含答案

高一 平行与垂直的综合应用知识点+例题+练习 含答案

1.证明方法(1)证明平行关系的方法:①证明线线平行的常用方法a.利用平行公理,即证明两直线同时和第三条直线平行;b.利用平行四边形进行转换;c.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证明;d.利用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证明.②证明线面平行的常用方法a.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把证明线面平行转化为证线线平行;b.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把证明线面平行转化为证面面平行.③证明面面平行的方法证明面面平行,依据判定定理,只要找到一个面内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即可,从而将证面面平行转化为证线面平行,再转化为证线线平行.(2)证明空间中垂直关系的方法:①证明线线垂直的常用方法a.利用特殊平面图形的性质,如利用直角三角形、矩形、菱形、等腰三角形等得到线线垂直;b.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c.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即要证线线垂直,只需证明一线垂直于另一线所在平面即可.②证明线面垂直的常用方法a.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把线面垂直的判定转化为证明线线垂直;b.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把证明线面垂直转化为证面面垂直;c.利用常见结论,如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③证明面面垂直的方法证明面面垂直常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证明一个面过另一个面的一条垂线,将证明面面垂直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一般先从现有直线中寻找,若图中不存在这样的直线,则借助中点、高线或添加辅助线解决. 2.应特别注意的几个易错点定理图形语言易错点等角定理⎭⎪⎬⎪⎫∠AOB 和∠A ′O ′B ′中OA ∥O ′A ′,OB ∥O ′B ′且方向相同⇒∠AOB=∠A ′O ′B ′易忽略“方向相同” 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a ⊄α,b ⊂αa ∥b ⇒a ∥α易丢掉“a ⊄α”或“b⊂α” 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a ∥α,a ⊂βα∩β=b ⇒a ∥b易忽略“α∩β=b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l ⊥a ,l ⊥b a ⊂α,b ⊂αa ∩b =O⇒l ⊥α易忽略“a ∩b =O ”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α⊥βα∩β=c a ⊂α,a ⊥c ⇒a ⊥β易忽略“a ⊂α”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a ∥α,b ∥αa ⊂β,b ⊂βa ∩b =O ⇒α∥β易忽略“a ∩b =O ”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推论 ⎩⎪⎨⎪⎧⎭⎪⎬⎪⎫a ⊂α,b ⊂αa ∩b =Oc ⊂β,d ⊂βc ∩d =O ′a ∥c ,b ∥d ⇒α∥β易忽略“a ∩b =O ”或“c ∩d =O ′”【思考辨析】判断下面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若平面外一条直线上有两个点到平面的距离相等,则直线与平面平行.( × )(2)若直线a∥α,P∈α,则过点P且平行于a的直线有无数条.(×)(3)若a⊥b,b⊥c,则a∥c.(×)(4)α,β,γ为三个不同平面,α∥β,β∥γ⇒α∥γ.(√)(5)若α⊥γ,β⊥γ,且α∩β=l,则l⊥γ.(√)(6)α⊥β,a⊥β,b⊥α⇒a∥b.(×)1.(教材改编)如图,已知平面α,β,且α∩β=AB,PC⊥α,垂足为C,PD⊥β,垂足为D,则直线AB与CD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答案AB⊥CD解析∵PC⊥α,∴PC⊥AB,又∵PD⊥β,∴PD⊥AB,∴AB⊥平面PCD,∴AB⊥CD.2.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G分别为B1C1,A1D1,A1B1的中点,则平面EBD 与平面FGA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答案平行3.如图所示,边长为a的正△ABC的中线AF与中位线DE相交于G,已知△A′ED是△AED 绕DE旋转过程中的一个图形,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________.①动点A′在平面ABC上的射影在线段AF上;②恒有平面A′GF⊥平面BCED;③三棱锥A′—FED的体积有最大值;④异面直线A′E与BD不可能互相垂直.答案④解析由题意知,DE⊥平面A′FG,又DE⊂平面ABC,所以平面A′FG⊥平面ABC,且它们的交线是AF ,过A ′作A ′H ⊥AF ,则A ′H ⊥平面ABC ,所以A ′在平面ABC 上的射影一定在线段AF 上,且平面A ′GF ⊥平面BCED ,故①②均正确;三棱锥A ′—EFD 的体积可以表示为V =13S △EFD ·A ′H ,当平面A ′DE ⊥平面ABC 时,A ′H 最大,故三棱锥A ′—EFD 的体积有最大值,故③正确;连结CD ,EH ,当CD ∥EH 时,BD ⊥EH ,又知EH 是A ′E 在平面ABC 内的射影,所以BD ⊥A ′E ,因此异面直线A ′E 与BD 可能垂直,故④错误.4.已知点P 是等腰三角形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且P A ⊥平面ABC ,P A =8,在△ABC 中,底边BC =6,AB =5,则P 到BC 的距离为________. 答案 4 5解析 取BC 的中点D ,连结AD ,PD .∵AD ⊥BC ,P A ⊥BC ,且AD ∩P A =A ,∴BC ⊥平面P AD ,∴BC ⊥PD , ∴在Rt △P AD 中,PD =82+42=4 5.5.(教材改编)如图,在三棱锥V —ABC 中,∠VAB =∠VAC =∠ABC =90°,则平面VBA 与平面VBC 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垂直解析 ∵∠VAB =∠VAC =∠ABC =90°, ∴BC ⊥AB ,VA ⊥AC ,VA ⊥AB , 由⎭⎪⎬⎪⎫VA ⊥AB VA ⊥AC ⇒VA ⊥平面ABC , ∴VA ⊥BC ,由⎭⎪⎬⎪⎫VA ⊥BC AB ⊥BC ⇒BC ⊥平面VAB ∴BC ⊥AB ,又BC ⊂平面VBC , ∴平面VBC ⊥平面VBA.题型一 线、面平行垂直关系的判定例1 (1)如图所示,在直棱柱ABC —A 1B 1C 1中,若D 是AB 的中点,则AC 1与平面CDB 1的关系为________.①AC 1∥平面CDB 1; ②AC 1在平面CDB 1中; ③AC 1与平面CDB 1相交; ④无法判断关系.(2)已知m ,n 为直线,α,β为平面,给出下列命题:①⎩⎪⎨⎪⎧ m ⊥α,m ⊥n ⇒n ∥α;②⎩⎪⎨⎪⎧m ⊥β,n ⊥β⇒m ∥n ; ③⎩⎪⎨⎪⎧m ⊥α,m ⊥β⇒α∥β;④⎩⎪⎨⎪⎧m ⊂α,n ⊂β,α∥β⇒m ∥n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________. 答案 (1)① (2)②③解析 (1)连结BC 1,BC 1与CB 1交于E 点,(如图)连结DE ,则DE ∥AC 1,又DE ⊂平面CDB 1,AC 1⊄平面CDB 1, ∴AC 1∥平面CDB 1.(2)对于①,n 可能在α内;对于④,m 与n 可能异面.易知②,③是真命题. 思维升华 对线面平行、垂直关系的判定:(1)易忽视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条件,如易忽视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中直线在平面外这一条件;(2)结合题意构造或绘制图形,结合图形作出判断;(3)可举反例否定结论或用反证法判断结论是否正确.(1)在正方形SG1G2G3中,E,F分别为G1G2,G2G3的中点.现在沿SE,SF及EF 把这个正方形折成一个四面体,使点G1,G2,G3重合,记为点G,则SG与平面EFG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答案垂直解析翻折后SG⊥EG,SG⊥FG,从而SG⊥平面EFG.(2)已知三个平面α,β,γ.若α∥β,α∩γ=a,β∩γ=b,且直线c⊂β,c∥b.①判断c与α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②判断c与a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解①c∥α,∵α∥β,∴α与β没有公共点.又∵c⊂β,∴c与α无公共点,故c∥α.②c∥a.∵α∥β,∴α与β没有公共点.又α∩γ=a,β∩γ=b,∴a⊂α,b⊂β,且a,b⊂γ,∴a∥b.又c∥b,∴a∥c.题型二平行与垂直关系的证明命题点1线面平行的证明例2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棱BC,C1D1的中点.求证:EF∥平面BB1D1D. 证明如图所示,连结AC交BD于点O,连结OE,则OE∥DC,OE=12DC.∵DC∥D1C1,DC=D1C1,F为D1C1的中点,∴OE∥D1F,OE=D1F,∴四边形D1FEO为平行四边形,∴EF∥D1O.又∵EF ⊄平面BB1D1D,D1O⊂平面BB1D1D,∴EF∥平面BB1D1D.命题点2面面平行的证明例3如图所示,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1)求证:平面A1BD∥平面B1D1C.(2)若E,F分别是AA1,CC1的中点,求证:平面EB1D1∥平面FBD.证明(1)∵B1B∥DD1,B1B=D1D,∴四边形BB1D1D是平行四边形,∴B1D1∥BD,又BD⊂平面A1BD,B1D1⊂平面B1D1C,∴BD∥平面B1D1C.同理A1D∥平面B1D1C,又∵A1D∩BD=D,A1D,BD⊂平面A1BD,∴平面A1BD∥平面B1D1C.(2)由BD∥B1D1,得BD∥平面EB1D1.如图所示,取BB1的中点G,连结AG,GF,易得AE∥B1G,又∵AE=B1G,∴四边形AEB1G是平行四边形,∴B1E∥AG.同理GF ∥AD .又∵GF =AD , ∴四边形ADFG 是平行四边形,∴AG ∥DF ,∴B 1E ∥DF ,∴DF ∥平面EB 1D 1. 又∵BD ∩DF =D , ∴平面EB 1D 1∥平面FBD . 命题点3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证明例4 如图,在多面体ABCDEF 中,四边形ABCD 是菱形,AC 、BD 相交于点O ,EF ∥AB ,AB =2EF ,平面BCF ⊥平面ABCD ,BF =CF ,点G 为BC 的中点.(1)求证:OG ∥平面EFCD ; (2)求证:AC ⊥平面ODE .证明 (1)∵四边形ABCD 是菱形,AC ∩BD =O , ∴点O 是BD 的中点,∵点G 为BC 的中点,∴OG ∥CD , 又∵OG ⊄平面EFCD ,CD ⊂平面EFCD , ∴OG ∥平面EFCD .(2)∵BF =CF ,点G 为BC 的中点,∴FG ⊥BC . ∵平面BCF ⊥平面ABCD , 平面BCF ∩平面ABCD =BC , FG ⊂平面BCF ,FG ⊥BC , ∴FG ⊥平面ABCD .∵AC ⊂平面ABCD ,∴FG ⊥AC ,∵OG ∥AB ,OG =12AB ,EF ∥AB ,EF =12AB ,∴OG ∥EF ,OG =EF ,∴四边形EFGO为平行四边形,∴FG∥EO.∵FG⊥AC,FG∥EO,∴AC⊥EO.∵四边形ABCD是菱形,∴AC⊥DO,∵EO∩DO=O,EO、DO在平面ODE内,∴AC⊥平面ODE.命题点4面面垂直的证明例5如图所示,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E为BB1的中点,求证:截面A1CE⊥侧面ACC1A1.证明如图所示,取A1C的中点F,AC的中点G,连结FG,EF,BG,则FG∥AA1,且GF=12AA1.因为BE=EB1,A1B1=CB,∠A1B1E=∠CBE=90°,所以△A1B1E≌△CBE,所以A1E=CE.因为F为A1C的中点,所以EF⊥A1C.又FG∥AA1∥BE,GF=12AA1=BE,且BE⊥BG,所以四边形BEFG是矩形,所以EF⊥FG.因为A1C∩FG=F,所以EF ⊥侧面ACC 1A 1. 又因为EF ⊂平面A 1CE , 所以截面A 1CE ⊥侧面ACC 1A 1. 命题点5 平行、垂直的综合证明例6 如图,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DE ⊥平面ABCD .(1)求证:AC ⊥平面BDE ;(2)若AF ∥DE ,DE =3AF ,点M 在线段BD 上,且BM =13BD ,求证:AM ∥平面BEF .证明 (1)因为DE ⊥平面ABCD ,所以DE ⊥AC .因为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所以AC ⊥BD .又BD ∩DE =D ,从而AC ⊥平面BDE .(2)如图,延长EF ,DA 交于点G .因为AF ∥DE ,DE =3AF ,所以GA GD =AF DE =13.因为BM =13BD ,所以BM BD =13,所以BM BD =GA GD =13,所以AM ∥GB .又AM ⊄平面BEF ,GB ⊂平面BEF , 所以AM ∥平面BEF .思维升华 (1)空间线面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①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设法在平面内找到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解答时合理利用中位线性质、线面平行的性质,或构造平行四边形,寻求比例关系确定两直线平行.②证明直线与平面垂直,主要途径是找到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解题时注意分析观察几何图形,寻求隐含条件.(2)空间面面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①证明面面平行,需要证明线面平行,要证明线面平行需证明线线平行,将“面面平行”问题转化为“线线平行”问题.②证明面面垂直,将“面面垂直”问题转化为“线面垂直”问题,再将“线面垂直”问题转化为“线线垂直”问题.如图,四边形AA1C1C为矩形,四边形CC1B1B为菱形,且平面CC1B1B⊥平面AA1C1C,D,E分别为边A1B1,C1C的中点.求证:(1)BC1⊥平面AB1C;(2)DE∥平面AB1C.证明(1)∵四边形AA1C1C为矩形,∴AC⊥C1C.又平面CC1B1B⊥平面AA1C1C,平面CC1B1B∩平面AA1C1C=CC1,∴AC⊥平面CC1B1B.∵BC1⊂平面CC1B1B,∴AC⊥BC1.又四边形CC1B1B为菱形,∴B1C⊥BC1.∵B1C∩AC=C,∴BC1⊥平面AB1C.(2)取AA1的中点F,连结DF,EF.∵四边形AA1C1C为矩形,E,F分别为C1C,AA1的中点,∴EF∥AC.∵EF⊄平面AB1C,AC⊂平面AB1C,∴EF ∥平面AB 1C .∵D ,F 分别为边A 1B 1,AA 1的中点,∴DF ∥AB 1. ∵DF ⊄平面AB 1C ,AB 1⊂平面AB 1C , ∴DF ∥平面AB 1C .∵EF ∩DF =F ,EF ⊂平面DEF ,DF ⊂平面DEF , ∴平面DEF ∥平面AB 1C .∵DE ⊂平面DEF ,∴DE ∥平面AB 1C .题型三 平行与垂直的应用例7 (2015·安徽)如图,三棱锥P -ABC 中,P A ⊥平面ABC ,P A =1,AB =1,AC =2,∠BAC =60°.(1)求三棱锥P -ABC 的体积;(2)证明:在线段PC 上存在点M ,使得AC ⊥BM ,并求PMMC的值.(1)解 由题设AB =1,AC =2,∠BAC =60°, 可得S △ABC =12·AB ·AC ·sin 60°=32.由P A ⊥平面ABC ,可知P A 是三棱锥P -ABC 的高,又P A =1. 所以三棱锥P -ABC 的体积V =13·S △ABC ·P A =36.(2)证明 在平面ABC 内,过点B 作BN ⊥AC ,垂足为N ,在平面P AC 内,过点N 作MN ∥P A 交PC 于点M ,连结BM .由P A ⊥平面ABC 知P A ⊥AC ,所以MN ⊥AC .由于BN ∩MN =N ,故AC ⊥平面MBN ,又BM ⊂平面MBN ,所以AC ⊥BM .在Rt △BAN 中,AN =AB ·cos ∠BAC =12,从而NC =AC -AN =32,由MN ∥P A ,得PM MC =ANNC=13.思维升华(1)利用平行关系可以转移点到面的距离,从而求几何体体积或解决关于距离的最值问题.(2)对于存在性问题的证明与探索有三种途径:途径一:先猜后证,即先观察与尝试给出条件再证明;途径二:先通过命题成立的必要条件探索出命题成立的条件,再证明充分性.途径三: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探索出命题成立的条件.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P A⊥平面ABCD,P A=AD =1,AB=3,点F是PD的中点,点E是边DC上的任意一点.(1)当点E为DC边的中点时,判断EF与平面P AC的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2)证明:无论点E在边DC的何处,都有AF⊥EF;(3)求三棱锥B—AFE的体积.(1)解当点E为DC边的中点时,EF与平面P AC平行.证明如下:在△PDC中,E,F分别为DC,PD的中点,∴EF∥PC,又EF⊄平面P AC,而PC⊂平面P AC,∴EF∥平面P AC.(2)证明∵P A⊥平面ABCD,CD⊂平面ABCD,∴P A⊥CD.∵四边形ABCD是矩形,∴CD⊥AD.∵AD∩AP=A,∴CD⊥平面P AD.又AF⊂平面P AD,∴AF⊥CD.∵P A=AD,点F是PD的中点,∴AF⊥PD.又CD∩PD=D,∴AF⊥平面PCD.∵EF⊂平面PCD,∴AF⊥EF.即无论点E 在边DC 的何处,都有AF ⊥EF .(3)解 作FG ∥P A 交AD 于G ,则FG ⊥平面ABCD ,且FG =12,又S △ABE =32,∴V B —AEF =V F —AEB =13S △ABE ·FG =312.∴三棱锥B —AFE 的体积为312.6.立体几何平行、垂直的证明问题典例 (14分)(2014·北京)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棱垂直于底面,AB ⊥BC ,AA 1=AC =2,BC =1,E ,F 分别是A 1C 1,BC 的中点.(1)求证:平面ABE ⊥平面B 1BCC 1; (2)求证:C 1F ∥平面ABE ; (3)求三棱锥E -ABC 的体积. 规范解答(1)证明 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BB 1⊥底面ABC , 所以BB 1⊥AB .[1分] 又因为AB ⊥BC ,所以AB ⊥平面B 1BCC 1,[2分] 又AB ⊂平面ABE ,所以平面ABE ⊥平面B 1BCC 1.[3分](2)证明 取AB 的中点G ,连结EG ,FG .[4分]因为E ,F 分别是A 1C 1,BC 的中点, 所以FG ∥AC ,且FG =12AC .[6分]因为AC ∥A 1C 1,且AC =A 1C 1, 所以FG ∥EC 1,且FG =EC 1, 所以四边形FGEC 1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C 1F ∥EG .[8分]又因为EG ⊂平面ABE ,C 1F ⊄平面ABE , 所以C 1F ∥平面ABE .[10分](3)解 因为AA 1=AC =2,BC =1,AB ⊥BC , 所以AB =AC 2-BC 2= 3.[12分]所以三棱锥E -ABC 的体积 V =13S △ABC ·AA 1=13×12×3×1×2=33.[14分]证明线面平行问题(一)第一步:作(找)出所证线面平行中的平面内的一条直线. 第二步:证明线线平行.第三步: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线面平行. 第四步:反思回顾.检测关键点及答题规范. 证明线面平行问题(二)第一步:在多面体中作出要证线面平行中的线所在的平面.第二步: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所作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与所证平面平行; 第三步:证明所作平面与所证平面平行. 第四步:转化为线面平行. 第五步:反思回顾,检查答题规范. 证明面面垂直问题第一步: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 第二步:结合已知条件证明确定的这条直线垂直于另一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第三步:得出确定的这条直线垂直于另一平面.第四步:转化为面面垂直.第五步:反思回顾,检查答题规范.温馨提醒(1)证线面平行的方法:①利用判定定理,关键是找平面内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可先直观判断平面内是否已有,若没有,则需作出该直线,常考虑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或过已知直线作一平面找其交线.②若要借助于面面平行来证明线面平行,则先要确定一个平面经过该直线且与已知平面平行,此目标平面的寻找方法是经过线段的端点作该平面的平行线.(2)证明两个平面垂直,通常是通过证明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来实现,因此,在关于垂直问题的论证中要注意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相互转化.[方法与技巧]1.在解决线面、面面平行的判定时,一般遵循从“低维”到“高维”的转化,其转化关系为在应用性质定理时,其顺序恰好相反,但也要注意,转化的方向总是由题目的具体条件而定,决不可过于“模式化”.2.空间中直线与直线垂直、直线与平面垂直、平面与平面垂直三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每一种垂直的判定都是从某种垂直开始转向另一种垂直最终达到目的,其转化关系为在证明两平面垂直时一般先从现有的直线中寻找平面的垂线,若这样的直线图中不存在,则可通过作辅助线来解决.[失误与防范]1.在推证线面平行时,一定要强调直线不在平面内,否则,会出现错误.2.线面平行关系证明的难点在于辅助面和辅助线的添加,在添加辅助线、辅助面时一定要以某一性质定理为依据,绝不能主观臆断.3.在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线面垂直时,考生易忽视说明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相交,而导致被扣分,这一点在证明中要注意.口诀:线不在多,重在相交.4.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在立体几何中是一个极为关键的定理,这个定理的主要作用是作一个平面的垂线,在一些垂直关系的证明中,很多情况都要借助这个定理作出平面的垂线.注意定理使用的条件,在推理论证时要把定理所需要的条件列举完整,同时要注意推理论证的层次性,确定先证明什么、后证明什么.A组专项基础训练(时间:45分钟)1.设α,β为两个不重合的平面,l,m,n为两两不重合的直线,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α∥β,l⊂α,则l∥β;②若m⊂α,n⊂α,m∥β,n∥β,则α∥β;③若l∥α,l⊥β,则α⊥β;④若m,n是异面直线,m∥α,n∥α,且l⊥m,l⊥n,则l⊥α.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答案①③④解析①由α∥β,l⊂α知,l与β无公共点,故l∥β.②当m⊂α,n⊂α,m与n相交,m∥β,n∥β时,α∥β.③由l∥α知,α内存在l′,使得l′∥l.因为l⊥β,所以l′⊥β,故α⊥β.④易知α内存在m′,n′,使得m′∥m,n′∥n,且m′,n′相交,由l⊥m,l⊥n知,l⊥m′且l⊥n′,故l⊥α.2.已知平面α,β,直线m,n,给出下列命题:①若m∥α,n∥β,m∥n,则α∥β;②若α∥β,m∥α,n∥β,则m∥n;③若m⊥α,n⊥β,m⊥n,则α⊥β;④若α⊥β,m⊥α,n⊥β,则m⊥n.其中是真命题的是________.(填写所有真命题的序号)答案③④解析对于①,平面α与β可能相交,故①错;对于②,若α∥β,m∥α,n∥β,则直线m 与n可能平行,可能相交,也可能异面,故②错;对于③,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可知③正确;对于④,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可知m⊥n,故④正确.因此真命题的序号为③④.3.在四棱锥P—ABCD中,P A⊥底面ABCD,底面各边都相等,M是PC上一动点,当M满足是________时,平面MBD⊥平面ABCD.答案PC的中点解析 当M 是PC 中点时,连结AC ,BD 交于O ,由题意知,O 是AC 的中点,连结MO ,则MO ∥P A .∵P A ⊥平面ABCD ,∴MO ⊥平面ABCD ,MO ⊂平面MBD ,∴平面MBD ⊥平面ABCD . 4.如图,ABCD 是空间四边形,E ,F ,G ,H 分别是四边上的点,且它们共面,并且AC ∥平面EFGH ,BD ∥平面EFGH ,AC =m ,BD =n ,当EFGH 是菱形时,AE ∶EB =________.答案m n解析 设AE =a ,EB =b ,由题意知,EF ∥AC , 得EF =bm a +b ,同理EH =ana +b.因为EF =EH ,所以bm a +b =an a +b,所以a b =mn .5.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棱AA 1⊥底面ABC ,底面是以∠ABC 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C =2a ,BB 1=3a ,D 是A 1C 1的中点,点F 在线段AA 1上,当AF =________时,CF ⊥平面B 1DF .答案 a 或2a解析 由题意易知,B 1D ⊥平面ACC 1A 1, 所以B 1D ⊥CF .要使CF ⊥平面B 1DF ,只需CF ⊥DF 即可. 令CF ⊥DF ,设AF =x ,则A 1F =3a -x . 易知Rt △CAF ∽Rt △F A 1D ,得AC AF =A 1F A 1D ,即2a x =3a -x a , 整理得x 2-3ax +2a 2=0, 解得x =a 或x =2a .6.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平面PBD ⊥平面ABCD ,PB =PD ,P A ⊥PC ,CD ⊥PC ,O ,M 分别是BD ,PC 的中点,连结OM .求证:(1)OM ∥平面P AD ; (2)OM ⊥平面PCD .证明 (1)连结AC .因为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O 为AC 的中点.在△P AC 中,因为O ,M 分别是AC ,PC 的中点,所以OM ∥P A . 因为OM ⊄平面P AD ,P A ⊂平面P AD , 所以OM ∥平面P AD .(2)连结PO .因为O 是BD 的中点,PB =PD , 所以PO ⊥BD .因为平面PBD ⊥平面ABCD ,平面PBD ∩平面ABCD =BD ,PO ⊂平面PBD ,所以PO ⊥平面ABCD ,从而PO ⊥CD . 因为CD ⊥PC ,PC ∩PO =P , PC ⊂平面P AC ,PO ⊂平面P AC , 所以CD ⊥平面P AC .因为OM ⊂平面P AC ,所以CD ⊥OM .因为P A⊥PC,OM∥P A,所以OM⊥PC.因为CD⊂平面PCD,PC⊂平面PCD,CD∩PC=C,所以OM⊥平面PCD.7.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是棱DD1的中点.(1)证明:平面ADC1B1⊥平面A1BE;(2)在棱C1D1上是否存在一点F,使B1F∥平面A1BE?证明你的结论.(1)证明如图,因为ABCD-A1B1C1D1为正方体,所以B1C1⊥面ABB1A1.因为A1B⊂面ABB1A1,所以B1C1⊥A1B.又因为A1B⊥AB1,B1C1∩AB1=B1,所以A1B⊥面ADC1B1.因为A1B⊂面A1BE,所以平面ADC1B1⊥平面A1BE.(2)解当点F为C1D1中点时,可使B1F∥平面A1BE.证明如下:易知:EF∥C1D,且EF=12C1D.设AB1∩A1B=O,则B1O∥C1D且B1O=12C1D,所以EF∥B1O且EF=B1O,所以四边形B1OEF为平行四边形.所以B1F∥OE.又因为B1F⊄面A1BE,OE⊂面A1BE.8.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棱DD1,C1D1的中点.(1)证明:平面ADC1B1⊥平面A1BE;(2)证明:B1F∥平面A1BE;(3)若正方体棱长为1,求四面体A1—B1BE的体积.(1)证明如图,连结AB1.因为ABCD—A1B1C1D1为正方体,所以B1C1⊥平面ABB1A1.因为A1B ⊂平面ABB1A1,所以B1C1⊥A1B.因为A1B⊥AB1,B1C1∩AB1=B1,所以A1B⊥平面ADC1B1.因为A1B⊂平面A1BE,所以平面ADC1B1⊥平面A1BE.(2)证明如图,连结EF,DC1,OE,B1F.由已知条件得EF∥C1D,且EF=12C1D.设AB1∩A1B=O,则B1O∥C1D且B1O=12C1D,所以EF∥B1O且EF=B1O,所以四边形B1OEF为平行四边形,所以B1F∥OE.因为B1F⊄平面A1BE,OE⊂平面A1BE,(3)解 VA 1—B 1BE =VE —A 1B 1B =13S △A 1B 1B ·B 1C 1=16. B 组 专项能力提升(时间:25分钟)9.在正四面体P —ABC 中,D ,E ,F 分别是AB ,BC ,CA 的中点,给出下面三个结论: ①BC ∥平面PDF ;②DF ⊥平面P AE ;③平面PDF ⊥平面ABC .其中不成立...的结论是________.(填写所有不成立的结论的序号) 答案 ③解析如图,由题知BC ∥DF ,∴BC ∥平面PDF .∵四面体P —ABC 为正四面体,∴BC ⊥P A ,AE ⊥BC ,BC ⊥平面P AE ,∴DF ⊥平面P AE ,∴平面P AE ⊥平面ABC ,∴①和②成立.设此正四面体的棱长为1,则P A =1,AM =34,PM 2=PD 2-DM 2=⎝⎛⎭⎫322-⎝⎛⎭⎫142=1116,∴P A 2≠AM 2+PM 2,故③不成立.10.如图,过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的木块上底面内的一点P 和下底面的对角线BD 将木块锯开,得到截面BDEF .(1)请在木块的上表面作出过点P 的锯线EF ,并说明理由;(2)若该四棱柱的底面为菱形,四边形BB1D1D是矩形,试证明:平面BDEF⊥平面ACC1A1.(1)解在上底面内过点P作B1D1的平行线分别交A1D1,A1B1于E,F两点,则EF为所作的锯线.在四棱柱ABCD—A1B1C1D1中,侧棱B1B∥D1D,B1B=D1D,所以四边形BB1D1D是平行四边形,B1D1∥BD.又EF∥B1D1,所以EF∥BD,故EF为截面BDEF与平面A1B1C1D1的交线,故EF为所作锯线.如图所示.(2)证明由于四边形BB1D1D是矩形,所以BD⊥B1B.又A1A∥B1B,所以BD⊥A1A.又四棱柱的底面为菱形,所以BD⊥AC.因为AC∩A1A=A,所以BD⊥平面A1C1CA.因为BD⊂平面BDEF,所以平面BDEF⊥平面A1C1CA.11.如图,P A垂直于矩形ABCD所在的平面,AD=P A=2,CD=22,E,F分别是AB,PD 的中点.(1)求证:AF∥平面PCE;(2)求证:平面PCE⊥平面PCD;(3)求四面体PECF的体积.(1)证明设G为PC的中点,连结FG,EG.∵F 为PD 的中点,E 为AB 的中点,∴FG 綊12CD ,AE 綊12CD ,∴FG 綊AE , ∴四边形AEGF 为平行四边形,∴AF ∥GE . ∵GE ⊂平面PEC ,AF ⊄平面PEC , ∴AF ∥平面PCE .(2)证明 ∵P A =AD =2,∴AF ⊥PD .又∵P A ⊥平面ABCD ,CD ⊂平面ABCD , ∴P A ⊥CD .∵AD ⊥CD ,P A ∩AD =A ,∴CD ⊥平面P AD .∵AF ⊂平面P AD ,∴AF ⊥CD .∵PD ∩CD =D ,∴AF ⊥平面PCD ,∴GE ⊥平面PCD .∵GE ⊂平面PEC ,∴平面PCE ⊥平面PCD .(3)解 由(2)知GE ⊥平面PCD , 所以EG 为四面体PEFC 的高,又EG =AF =2,CD =22,S △PCF =12PF ·CD =2, 所以四面体PEFC 的体积V =13S △PCF ·EG =223.。

(完整版)平行与垂直的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版)平行与垂直的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l C A αB
l AC
l AC
AB AB
A
l
AC, AB
(一)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1) 范围: (0,90]
(2)求法: 方法一:定义法。
方法二:用面面垂直实现。 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 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 面
步骤 1:平移,使它们相交,找到夹角。 步骤 2:解三角形求出角。 (二) 线面角 (1)定义:直线 l 上任取一点 P(交点除外)
1
两直线互相垂直. 方法一:用线面垂直实现。 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垂直于
这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
l
m α
l m
l
m
②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 垂直,也必与另一条垂直.即若 b∥c,a⊥b,则 a⊥c
③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 么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的垂线垂直.即若 a∥α,b⊥α,则 a⊥b.
方法三:用线面垂直实现。
若 l , m ,则 l // m 。
④中位线定理、平行四边形、比例线 段……, ⑤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即若 a∥b,b∥c,则 a∥c.(公理 4) 2. 线面平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l
l //
β
m
m //
//
l, m 且且且
α
三.垂直关系: 1.两直线垂直的判定 ①定义:若两直线成 90°角,则这
,作 PO 于 O,连结 AO,则 AO 为斜 线 PA 在面 内的射影, PAO (图中 ) 为直线 l 与面 所成的角。
2
P
αA θ O
(2)范围: [0,90] 当 0 时, l 或 l // 当 90 时, l

2021年高中数学一轮复习·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第10节 线面面面垂直的综合问题

2021年高中数学一轮复习·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第10节  线面面面垂直的综合问题
4
5、如题(20)图,三棱锥 P-ABC 中,平面 PAC 平面 ABC, ABC= ,点 D、E 在线段 AC 上,且 AD=DE=EC=2,PD=PC=4, 2
点 F 在线段 AB 上,且 EF//BC.
(Ⅰ)证明:AB 平面 PFE.
(Ⅱ)若四棱锥 P-DFBC 的体积为 7,求线段 BC 的长.
学科网]
【规律技巧】 1. 垂直关系的转化:
2.在证明两平面垂直时一般先从现有的直线中寻找平面的垂线,若这样的直线图中不存在,则可通过作辅助 线来解决.如有平面垂直时,一般要用性质定理,在一个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使之转化为线面垂直,然后进一步 转化为线线垂直.故熟练掌握“线线垂直”、“面面垂直”间的转化条件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2
2
3
4、 如图,三棱台 DEF ABC 中, AB 2DE,G,H 分别为 AC,BC 的中点. (I)求证: BD / / 平面 FGH ; (II)若 CF BC,AB BC,求证:平面 BCD 平面 EGH .
【解析】(I)证法一:连接 DG,CD. 设 CD GF M ,连接 MH ,在三棱台 DEF ABC 中, AB 2DE,G 分 别为 AC 的中点,可得 DF / /GC, DF GC ,所以四边形 DFCG 是平行四边形,则 M 为 CD 的中点,又 H 是 BC 的中点,所以 HM / / BD , 又 HM 平面 FGH , BD 平面 FGH ,所以 BD / / 平面 FGH .
A.A′C⊥BD C.CA′与平面 A′BD 所成的角为 30° 【答案】B
B.∠BA′C=90°
D. 四面体
A′-BCD
1 的体积为
3
6
5. 已知 l,m,n 是三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不同的平面,则α⊥β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 A.l⊂α,m⊂β,且 l⊥m B.l⊂α,m⊂β,n⊂β,且 l⊥m,l⊥n C.m⊂α,n⊂β,m∥n,且 l⊥m D.l⊂α,l∥m,且 m⊥β 【答案】 D 【解析】对 A,l⊂α,m⊂β,且 l⊥m,如下图(1),α,β不垂直;对 B,l⊂α,m⊂β,n⊂β,且 l⊥m,l⊥n, 如下图(2),α,β不垂直; 对 C,m⊂α,n⊂β,m∥n,且 l⊥m,α,β的关系不能确定;对 D,l⊂α,l∥m,且 m⊥β,则必有 l⊥β,根 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知α⊥β.

第46讲平行与垂直题目

第46讲平行与垂直题目

第6讲平行与垂直本节内容主要是关于空间两条直线、直线与平面、两个平面的平行与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以及三垂线定理.A类例题例1平面外一条直线上有两点到这个平面距离相等,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相交C.平行或相交D.以上结果都不对分析:看上去平行的直线满足条件,但若直线与平面相交,则直线上在平面异侧可以各取一个点满足到平面距离相等.答案:D例2已知m、n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两两不重合的平面.给出下列的四个命题:①若m⊥α,m⊥β,则α∥β;②若α⊥γ,β⊥γ,则α∥β;③若m⊂α,n⊂β,m∥n,则α∥β;④若m、n是异面直线,m⊂α,m∥β,n⊂β,n∥α,则α∥β.其中真命题是A.①和②B.①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分析:本题考察的是平行与垂直的概念与性质.答案:D例3在四棱锥的四个侧面中,直角三角形最多可能有()A.1个. B.2个C.3个D.4个解:首先令底面为直角三角形,然后从非直角的顶点作底面的垂线,在垂线上任取一点,则这个点与底面三个顶点构成的四面体四个侧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答案:4情景再现1.下面结论有正确的有()(1)过空间一点作与已知直线平行的平面有且仅有一个(2)过空间一点作与已知直线垂直的平面有且仅有一个 (3)过空间一点作与已知平面平行的直线有且仅有一条 (4)过空间一点作与已知平面垂直的直线有且仅有一条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 已知m ,l 是直线,α,β是平面,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l 垂直于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则l ⊥α; ②若l 平行于α,则l 平行于α内的所有直线; ③若m ⊂α,l ⊂β,且l ⊥m ,则α⊥β; ④若l ⊂β,且l ⊥α,则α⊥β; ⑤若m ⊂α,l ⊂β,且α∥β,则m ∥l .其中正确的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注:把你认为正确的命题的序号填上) (1997年高考)3. 直线a ∥b ,直线a ∥平面α,则直线b 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B 类例题例4 如图,已知平面α∥β∥γ,A ,C ∈α,B ,D ∈γ,异面直线AB 和CD 分别与β交于E 和G ,连结AD 和BC 分别交β于F ,H . (1)求证:AE EB =CGGD;(2)判断四边形EFGH 是哪一类四边形;(3)若AC =BD =a ,求四边形EFGH 的周长.分析:由于AB ,CD 为异面直线,要求AE EB ,CGGD 值间的关系需要经过与AB 或CD 共面的直线进行过渡,再利用平面几何知识解决问题.解:(1)由AB ,AD 确定的平面,与平行平面β和γ的交线分别为 EF 和BD ,知EF ∥BD ,∴AE EB =AF FD .同理FG ∥AC ,因而AF FD =CG GD ,∴AE EB =CGGD. (2)面CBD 分别交β,γ于HG 和BD .由于β∥γ,∴HG ∥BD . 同理EH ∥AC .故EFGH 为平行四边形.(3)由EF ∥BD ,得EF BD =AF AD =AF AF +FD .由FG ∥AC 得FG AC =DF AD =DFDF +F A .又BD =AC =a ,∴EF BD +FG AC =EF +FG a =AF +FD AF +FD=1. 即EF +FG =a ,故四边形EFGH 周长为2a .说明:此问题利用平面几何的有关知识,辅助平面ABD 和ADC 是关键所在,利用线面、面面、线线平行的互相转化这一基本思想是本题的关键.例5 已知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为直角梯形,AB ∥DC ,⊥=∠PA DAB ,90底面ABCD ,且PA =AD =DC =21AB =1,M 是PB 的中点.证明:面PAD ⊥面PCD ; 解:证明:∵P A ⊥面ABCD ,CD ⊥AD , ∴由三垂线定理得:CD ⊥PD .因而,CD 与面P AD 内两条相交直线AD ,PD 都垂直, ∴CD ⊥面P AD .又CD ⊂面PCD ,∴面P AD ⊥面PCD .例6 平行六面体ABCD -A 1B 1C 1D 1底面ABCD 为菱形,且∠C 1CB =∠C 1CD =∠BCD =60°.C DB 1BC 1D 1AA 1(1)求证:C 1C ⊥BD ;(2)假定CD =2,CC 1=32,求二面角C 1-BD -C 的大小.(3)设CDCC 1=K ,K 为何值时,A 1C ⊥面C 1BD .证明:(1)过C 1作C 1H ⊥面DCBA 于H ,H CDM BC 1OB 1AD 1A 1∴H 在CA 上,∴BD ⊥面ACC 1A 1,∴BD ⊥CC 1,(2)∵CC 1=32,∴C 1H =62,CH =32,∴HO =32,∴tan ∠C 1OH =2.(3)设CC 1=1,则CD =K ,C 1D 1=3K ,CB 1=3K 2+2K +1,∴CC 12-CM 2=C 1A 12-A 1M 2,∴K =1.例7 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点E 、F 分别在BB 1、DD 1上,且AE ⊥A 1B ,AF ⊥A 1D .求证:A 1C ⊥平面AEF(2001年上海春季高考)分析:考虑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找到平面AEF 内相交直线都和A 1C 垂直. 证明:∵CB ⊥平面A 1B ,∴A 1C 在平面A 1B 上的射影为A 1B . 由A 1B ⊥AE ,AE 平面A 1B ,得A 1C ⊥AE .同理可证A 1C ⊥AF . ∵A 1C ⊥AF ,A 1C ⊥AE ,∴A 1C ⊥平面AEF .情景再现4. 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是棱DD 1中点,O 是底面ABCD 中心,N 为棱A 1B 1上任意一点,则直线ON 与AM 所成角的大小为( )A .30°B .45°C .90°D .不确定5. 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一直角梯形,∠BAD =90°,AD ∥BC ,且P A ⊥底面ABCD .若AE ⊥PD ,E 为垂足,求证:BE ⊥PD .(1999年上海高考)6. 已知:平面α∩平面β=直线a .α,β同垂直于平面γ,又同平行于直线b . 求证:(Ⅰ)a ⊥γ;(Ⅱ)b ⊥γ. (1993年高考)7. 如图,圆柱的轴截面ABCD 是正方形,点E 在底面的圆周上,AF ⊥DE ,F 是垂足.求证:AF ⊥DB .DCABEF(1995年高考)C 类例题例8 如图,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是BB 1、CD 的中点。

点线面综合问题

点线面综合问题

m’
4’
f'
F Rx
b'
a
2
m
d
k
1
e
f
3(4)
n
b
RH
((2()3)1求()求辅4包)出助含判M面直别NR线与投与A直影面B线的D作AE可辅FB见的助的性交面交线R点MKN
13
第14页/共25页
点、线、面 综合问题
§5.1 平行问题 §5.2 垂直问题
§5.3 相交问题
§5.4 点、线、面 有关问题的 综合分析法
§5.2 垂直问题
§5.3 相交问题
§5.4 点、线、面 有关问题的 综合分析法
18
结束 返回
第19页/共25页
点、线、面 综合问题
例:求两一般位置直线的夹角
§5.1 平行问题
§5.2 垂直问题
§5.3 相交问题
§5.4 点、线、面 有关问题的 综合分析法
19
结束 返回
第20页/共25页
点、线、面 综合问题
利用定理可以: 1、判断直线与平面是否平行 2、作一已知平面的平行线 3、作一已知直线的平行面
1
第2页/共25页
点、线、面 例 过点K作直线平行已知平面。
综合问题
§5.1 平行问题
§5.2 垂直问题
b'
d' a'
m'
n'
c'
k'
g'
§5.3
相交问题
§5.4 点、线、面
a d b
c
g kn
m
有关问题的 综合分析法
5e
3l
c
b
1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节 直线、平面平行与垂直的综合问题 考点一 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典例] (2018·全国卷Ⅲ)如图,矩形ABCD 所在平面与半圆弧»CD 所在平面垂直,M 是»CD上异于C ,D 的点. (1)证明:平面AMD ⊥平面BMC .(2)在线段AM 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MC ∥平面PBD ?说明理由.[解] (1)证明:由题设知,平面CMD ⊥平面ABCD ,交线为CD .因为BC ⊥CD ,BC ⊂平面ABCD ,所以BC ⊥平面CMD ,所以BC ⊥DM .因为M 为»CD上异于C ,D 的点,且DC 为直径, 所以DM ⊥CM .又BC ∩CM =C ,所以DM ⊥平面BMC .因为DM ⊂平面AMD ,所以平面AMD ⊥平面BMC . (2)当P 为AM 的中点时,MC ∥平面PBD . 证明如下: 连接AC 交BD 于O . 因为四边形ABCD 为矩形, 所以O 为AC 的中点.连接OP ,因为P 为AM 的中点, 所以MC ∥OP .又MC ⊄平面PBD ,OP ⊂平面PBD , 所以MC ∥平面PBD . [题组训练]1.如图,三棱锥P -ABC 中,P A ⊥平面ABC ,P A =1,AB =1,AC =2,∠BAC =60°.(1)求三棱锥P -ABC 的体积;(2)在线段PC 上是否存在点M ,使得AC ⊥BM ,若存在,请说明理由,并求PMMC 的值.解:(1)由题设AB =1,AC =2,∠BAC =60°, 可得S △ABC =12·AB ·AC ·sin 60°=32.由P A ⊥平面ABC ,可知P A 是三棱锥P -ABC 的高, 又P A =1,所以三棱锥P -ABC 的体积V =13·S △ABC ·P A =36.(2)在线段PC 上存在点M ,使得AC ⊥BM ,证明如下:如图,在平面ABC 内,过点B 作BN ⊥AC ,垂足为N .在平面P AC 内,过点N 作MN ∥P A 交PC 于点M ,连接BM .由P A ⊥平面ABC ,知P A ⊥AC , 所以MN ⊥AC .因为BN ∩MN =N ,所以AC ⊥平面MBN , 又BM ⊂平面MBN , 所以AC ⊥BM .在Rt △BAN 中,AN =AB ·cos ∠BAC =12,从而NC =AC -AN =32,由MN ∥P A ,得PM MC =AN NC =13.2.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D ⊥平面ABCD ,底面ABCD 为正方形,BC =PD =2,E 为PC 的中点,CB =3CG .(1)求证:PC ⊥BC ;(2)AD 边上是否存在一点M ,使得P A ∥平面MEG ?若存在,求出AM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证明:因为PD ⊥平面ABCD ,BC ⊂平面ABCD , 所以PD ⊥BC .因为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所以BC ⊥CD . 又PD ∩CD =D ,PD ⊂平面PCD ,CD ⊂平面PCD , 所以BC ⊥平面PCD .因为PC ⊂平面PCD ,所以PC ⊥BC .(2)连接AC ,BD 交于点O ,连接EO ,GO ,延长GO 交AD 于点M ,连接EM ,则P A ∥平面MEG . 证明如下:因为E 为PC 的中点,O 是AC 的中点, 所以EO ∥P A .因为EO ⊂平面MEG ,P A ⊄平面MEG ,所以P A ∥平面MEG . 因为△OCG ≌△OAM ,所以AM =CG =23,所以AM 的长为23.考点二 平面图形的翻折问题[典例] (2018·全国卷Ⅰ)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M 中,AB =AC =3,∠ACM =90°.以AC 为折痕将△ACM 折起,使点M 到达点D 的位置,且AB ⊥DA .(1)证明:平面ACD ⊥平面ABC ;(2)Q 为线段AD 上一点,P 为线段BC 上一点,且BP =D Q =23DA ,求三棱锥Q -ABP的体积.解:(1)证明:由已知可得,∠BAC =90°,即BA ⊥AC . 又因为BA ⊥AD ,AC ∩AD =A , 所以AB ⊥平面ACD . 因为AB ⊂平面ABC , 所以平面ACD ⊥平面ABC .(2)由已知可得,DC =CM =AB =3,DA =3 2. 又BP =D Q =23DA ,所以BP =2 2.如图,过点Q 作Q E ⊥AC ,垂足为E ,则Q E 綊13DC .由已知及(1)可得,DC ⊥平面ABC , 所以Q E ⊥平面ABC ,Q E =1.因此,三棱锥Q -ABP 的体积为V Q -ABP =13×S △ABP ×Q E =13×12×3×22sin 45°×1=1. [题组训练]1.(2019·湖北五校联考)如图1所示,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C =90°,AB ∥CD ,AD =CD =12AB =2,E 为AC 的中点,将△ACD 沿AC 折起,使折起后的平面ACD 与平面ABC 垂直,得到如图2所示的几何体D -ABC .(1)求证:BC ⊥平面ACD ;(2)点F 在棱CD 上,且满足AD ∥平面BEF ,求几何体F -BCE 的体积.解:(1)证明:∵AC =AD 2+CD 2=22, ∠BAC =∠ACD =45°,AB =4,∴在△ABC 中,BC 2=AC 2+AB 2-2AC ×AB ×cos 45°=8, ∴AB 2=AC 2+BC 2=16,∴AC ⊥BC .∵平面ACD ⊥平面ABC ,平面ACD ∩平面ABC =AC , ∴BC ⊥平面ACD .(2)∵AD ∥平面BEF ,AD ⊂平面ACD ,平面ACD ∩平面BEF =EF ,∴AD ∥EF , ∵E 为AC 的中点,∴EF 为△ACD 的中位线,由(1)知,几何体F -BCE 的体积V F -BCE =V B -CEF =13×S △CEF ×BC , S △CEF =14S △ACD =14×12×2×2=12,∴V F -BCE =13×12×22=23. 2.(2018·合肥二检)如图1,在平面五边形ABCDE 中,AB ∥CE ,且AE =2,∠AEC =60°,CD =ED =7,cos ∠EDC =57.将△CDE 沿CE 折起,使点D 到P 的位置,且AP =3,得到如图2所示的四棱锥P -ABCE .(1)求证:AP ⊥平面ABCE ;(2)记平面P AB 与平面PCE 相交于直线l ,求证:AB ∥l . 证明:(1)在△CDE 中,∵CD =ED =7,cos ∠EDC =57,由余弦定理得CE = (7)2+(7)2-2×7×7×57=2.连接AC ,∵AE=2,∠AEC=60°,∴AC=2.又AP=3,∴在△P AE中,AP2+AE2=PE2,即AP⊥AE.同理,AP⊥AC.∵AC∩AE=A,AC⊂平面ABCE,AE⊂平面ABCE,∴AP⊥平面ABCE.(2)∵AB∥CE,且CE⊂平面PCE,AB⊄平面PCE,∴AB∥平面PCE.又平面P AB∩平面PCE=l,∴AB∥l.[课时跟踪检测] 1.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是圆内接四边形(记此圆为W ),且P A ⊥平面ABCD .(1)当BD 是圆W 的直径时,P A =BD =2,AD =CD =3,求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 (2)在(1)的条件下,判断在棱P A 上是否存在一点Q ,使得B Q ∥平面PCD ?若存在,求出A Q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因为BD 是圆W 的直径,所以BA ⊥AD , 因为BD =2,AD =3,所以AB =1. 同理BC =1,所以S 四边形ABCD =AB ·AD = 3. 因为P A ⊥平面ABCD ,P A =2,所以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V =13S 四边形ABCD ·P A =233.(2)存在,A Q =23.理由如下.延长AB ,DC 交于点E ,连接PE ,则平面P AB 与平面PCD 的交线是PE . 假设在棱P A 上存在一点Q ,使得B Q ∥平面PCD , 则B Q ∥PE ,所以A Q P A =ABAE.经计算可得BE =2,所以AE =AB +BE =3,所以A Q =23.故存在这样的点Q ,使B Q ∥平面PCD ,且A Q =23.2.如图,侧棱与底面垂直的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的底面是梯形,AB ∥CD ,AB ⊥AD ,AA 1=4,DC =2AB ,AB =AD =3,点M 在棱A 1B 1上,且A 1M =13A 1B 1.已知点E 是直线CD 上的一点,AM ∥平面BC 1E .(1)试确定点E 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2)求三棱锥M -BC 1E 的体积.解:(1)点E 在线段CD 上且EC =1,理由如下:在棱C 1D 1上取点N ,使得D 1N =A 1M =1,连接MN ,DN , 因为D 1N ∥A 1M ,所以四边形D 1NMA 1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MN 綊A 1D 1綊AD .所以四边形AMND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M ∥DN . 因为CE =1,所以易知DN ∥EC 1,所以AM ∥EC 1, 又AM ⊄平面BC 1E ,EC 1⊂平面BC 1E , 所以AM ∥平面BC 1E .故点E 在线段CD 上且EC =1. (2)由(1)知,AM ∥平面BC 1E ,所以V M -BC 1E =V A -BC 1E =V C 1-ABE=13×⎝⎛⎭⎫12×3×3×4=6. 3.(2019·湖北武汉部分学校调研)如图1,在矩形ABCD 中,AB =4,AD =2,E 是CD 的中点,将△ADE 沿AE 折起,得到如图2所示的四棱锥D 1-ABCE ,其中平面D 1AE ⊥平面ABCE .(1)证明:BE ⊥平面D 1AE ;(2)设F 为CD 1的中点,在线段AB 上是否存在一点M ,使得MF ∥平面D 1AE ,若存在,求出AMAB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证明:∵四边形ABCD 为矩形且AD =DE =EC =BC =2,∴∠AEB =90°,即BE ⊥AE , 又平面D 1AE ⊥平面ABCE ,平面D 1AE ∩平面ABCE =AE ,∴BE ⊥平面D 1AE .(2)当AM AB =14时,MF ∥平面D 1AE ,理由如下:取D 1E 的中点L ,连接FL ,AL , ∴FL ∥EC ,又EC ∥AB , ∴FL ∥AB ,且FL =14AB ,∴M ,F ,L ,A 四点共面, 又MF ∥平面AD 1E ,∴MF ∥AL . ∴四边形AMFL 为平行四边形, ∴AM =FL =14AB ,AM AB =14.4.如图1所示,在Rt △ABC 中,∠ABC =90°,D 为AC 的中点,AE ⊥BD 于点E (不同于点D ),延长AE 交BC 于点F ,将△ABD 沿BD 折起,得到三棱锥A 1-BCD ,如图2所示.(1)若M是FC的中点,求证:直线DM∥平面A1EF.(2)求证:BD⊥A1F.(3)若平面A1BD⊥平面BCD,试判断直线A1B与直线CD能否垂直?请说明理由.解:(1)证明:∵D,M分别为AC,FC的中点,∴DM∥EF,又∵EF⊂平面A1EF,DM⊄平面A1EF,∴DM∥平面A1EF.(2)证明:∵EF⊥BD,A1E⊥BD,A1E∩EF=E,A1E⊂平面A1EF,EF⊂平面A1EF,∴BD⊥平面A1EF,又A1F⊂平面A1EF,∴BD⊥A1F.(3)直线A1B与直线CD不能垂直.理由如下:∵平面BCD⊥平面A1BD,平面BCD∩平面A1BD=BD,EF⊥BD,EF⊂平面BCD,∴EF⊥平面A1BD,又∵A1B⊂平面A1BD,∴A1B⊥EF,又∵DM∥EF,∴A1B⊥DM.假设A1B⊥CD,∵DM∩CD=D,∴A1B⊥平面BCD,∴A1B⊥BD,与∠A1BD为锐角矛盾,∴直线A1B与直线CD不能垂直.5.(2019·河南名校联考)如图,在多面体ABCDEF中,四边形ABCD是梯形,AB∥CD,AD=DC=CB=a,∠ABC=60°,四边形ACFE是矩形,且平面ACFE⊥平面ABCD,点M 在线段EF上.(1)求证:BC ⊥平面ACFE ;(2)当EM 为何值时,AM ∥平面BDF ?证明你的结论.解:(1)证明:在梯形ABCD 中,因为AB ∥CD ,AD =DC =CB =a ,∠ABC =60°, 所以四边形ABCD 是等腰梯形,且∠DCA =∠DAC =30°,∠DCB =120°, 所以∠ACB =∠DCB -∠DCA =90°,所以AC ⊥BC .又平面ACFE ⊥平面ABCD ,平面ACFE ∩平面ABCD =AC ,BC ⊂平面ABCD , 所以BC ⊥平面ACFE . (2)当EM =33a 时,AM ∥平面BDF ,理由如下: 如图,在梯形ABCD 中,设AC ∩BD =N ,连接FN .由(1)知四边形ABCD 为等腰梯形,且∠ABC =60°,所以AB =2DC ,则CN ∶NA =1∶2.易知EF =AC =3a ,所以AN =233a .因为EM =33a , 所以MF =23EF =233a ,所以MF 綊AN ,所以四边形ANFM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M ∥NF ,又NF ⊂平面BDF ,AM ⊄平面BDF , 所以AM ∥平面BDF .6.如图所示的五面体ABEDFC 中,四边形ACFD 是等腰梯形,AD ∥FC ,∠DAC =60°,BC ⊥平面ACFD ,CA =CB =CF =1,AD =2CF ,点G 为AC 的中点.(1)在AD 上是否存在一点H ,使GH ∥平面BCD ?若存在,指出点H 的位置并给出证明;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求三棱锥G -ECD 的体积.解:(1)存在点H 使GH ∥平面BCD ,此时H 为AD 的中点.证明如下. 取点H 为AD 的中点,连接GH , 因为点G 为AC 的中点,所以在△ACD 中,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知GH ∥CD , 又GH ⊄平面BCD ,CD ⊂平面BCD , 所以GH ∥平面BCD .(2)因为AD ∥CF ,AD ⊂平面ADEB ,CF ⊄平面ADEB ,所以CF ∥平面ADEB ,因为CF ⊂平面CFEB ,平面CFEB ∩平面ADEB =BE ,所以CF ∥BE ,又CF ⊂平面ACFD ,BE ⊄平面ACFD ,所以BE ∥平面ACFD ,所以V G -ECD =V E -GCD =V B -GCD .因为四边形ACFD 是等腰梯形,∠DAC =60°,AD =2CF =2AC ,所以∠ACD =90°,又CA =CB =CF =1,所以CD =3,CG =12, 又BC ⊥平面ACFD ,所以V B -GCD =13×12CG ×CD ×BC =13×12×12×3×1=312. 所以三棱锥G -ECD 的体积为3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