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聚落景观风貌控制思路与方法初探

村庄聚落景观风貌控制思路与方法初探
村庄聚落景观风貌控制思路与方法初探

村庄聚落景观风貌控制思路与方法初探

发表时间:2018-03-21T15:32:59.81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作者:王建

[导读] 摘要:新村庄建设规划要遵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原则,这一原则为新村庄建设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也是乡村景观规划建设与新村庄规划建设关系的基础。

绵阳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新村庄建设规划要遵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原则,这一原则为新村庄建设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也是乡村景观规划建设与新村庄规划建设关系的基础。首先分析了新村庄建设发展的基本思路,接着总结了乡村景观概念中的内涵要素,最后探讨了两者的耦合关系。

关键词:新村庄;乡村景观;耦合关系

1前言

村庄景观设计在景观综合体中充分融合人类文化和自然环境,是生态、经济、文化、美学的集中体现。村庄较之城市,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自然环境,生态受人类的干扰度较低,土地的利用仍是粗放型模式,人口密度小,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自然田园化生活特点。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新村庄的建设已逐步深入,村庄居民的居住观念已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2村庄景观设计的重点

2.1突出自身地域主题文化特点

我国村庄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物种种类丰富,民族文化特点突出,地方性民俗文化差异较大,特别是南北方、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差异、南北方季节差异突出,这为村庄自身地域主题文化的应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然而目前村庄景观普遍定位单一,缺乏自身地域特色,不能突出地域的主题文化。所以,切实发掘村庄景观的地域主题文化是长期规划的重点。

2.2把握设计的品质

现今,村庄景观规划过于追求城市景观的表面形式,景区的发展过多追求城市化、通俗化、美观化等表面的视觉效果。这种浅层次的规划设计,不利于景观长久发展。应注重基础建设的功能性、自身地域文化的实用性等,要把握住规划景区的文化特色,细心规划,才能被民众所接受,真正成为观者认可的公共空间。

2.3顺应使用者导向,开展特色性活动

根据使用者的导向,不断变化主题形式,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这样才能使景区可持续发展,这些特色性活动甚至会扩大村庄休闲旅游的市场。通过传统节日、节气等开展具有主题性的休闲娱乐体验活动,比如以农业生产为特色的播种节、采摘节、村庄绿色美食节、丰收节、农业技能大赛、村庄运动会等,以传统、法定节日为特色的国庆秋收节、春节大联欢等。

2.4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

不破坏村庄的自然生态环境,是村庄景观规划发展的关键,在尊重自身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景观规划设计,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原始风貌不被破坏。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规划设计,避免对自然生态环境改变过大,尽可能地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在管理上注重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宣传,提升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3新村庄景观设计发展问题概述

3.1村庄景观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大部分村庄已经拟定了村庄总体规划,但编制的规划并没有与近期的市域和县城总体规划紧密衔接。笔者参看了几百套新村庄规划图,较多的地区采用城市住居的布局模式,民居、庭院、道路等与乡村周边的环境缺乏衔接,部分设计缺乏实用性。多数小镇建设缺乏合理的规划布局,对住居、商业等功能区划分不明确,不具备较完善的生活基础设施。小镇与村庄缺乏衔接,道路体系不合理,不仅导致交通运输不便,景观设计也失去了作用。这也体现了目前经常被提到的“千村一面”问题。

3.2村庄生活环境存在的问题

在较长的时间内,村庄居民的观念受到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加之村庄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没有城市居民高,导致其观念认识有误,对住居进行改造时缺乏正确的观念引导,在住居规模格局上只是照搬城市的建筑模式;没有专业的设计师进行规划设计,多为村民自主建设。这些导致建筑布局和景观环境混乱,中国特色的乡村文化和民俗元素逐渐丧失。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虽然带来了农业的大规模增收,但是部分地区的村民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对生态和生活环境并不注重,导致农业污染情况较为严重。生活垃圾、废水等没有得到合适的处理,随意倾倒极大地影响了村庄的环境。

4村庄聚落景观风貌控制的思路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和村民环境卫生意识的提高,村庄自然环境逐渐变好,街道、建筑及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大幅度提高。但多数村庄在景观上仍普遍缺乏统一的规划,而在统一规划的新农村中,大多风貌不佳,原有的村庄风貌在逐渐被破坏或者改变,越来越向城市靠拢,更像是扩大化了的城市,因此农村传统景观风貌的传承和新旧协调成为农村景观规划中尤为重要的问题。

4.1以原住村民为主体,贯彻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

传统村庄景观风貌是该地区社会发展的历史积淀,是其地域文化的外现,随着社会的发展,村落景观也随之发生明显的变化。从本质上来说,这种变化来自于生活在其中的居民的变化,因为他们才是该区域发展的原动力。在切实有效地保护其传统生活氛围、挖掘历史文脉和人文元素的同时,应逐步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离开了生活在其中的居民,传统村落的特色和生命力也就无所依附了,只有通过他们所进行的村落传统景观保护才是有价值和可实施的。

4.2基于村落原有形态,构建景观安全格局

村落从选址开始,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与环境的适应和发展演化,已经成为大地生命肌体的有机组成。然而,目前的新农村的规划建设大都简单地将城市中的景观风貌照搬全抄,农村特有的景观风貌逐渐消失殆尽。因此在规划中,需要从村落原有形态着手,充分挖掘对维护村落景观塑造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的景观素材、节点元素、空间位置及空间肌理,构建完善的农村景观风貌安全格局。村庄景观的生命在于田园山水格局、交通网络、交流空间、乡土建筑的特色保护及民俗文化的认同五个方面,它们是构成村落景观安全格局的重要组

城市规划的色彩解决方案

城市规划的色彩解决方案——以杭州市为例 本文出自: 都市世界网作者: 上善若水点击率: 655 城市规划的色彩解决方案——以杭州市为例 作者:张楠楠 王向阳 摘要:城市色彩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然而目前我国城市规划体系中对城市色彩的控制内容几乎是空白。本文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背景,试图探索将城市色彩规划有效融入现行城市规划体系的理论方法,将城市色彩控制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列入规划文本,发挥法律效力,使城市色彩规划不仅仅停留在研究的层面。 关键字:城市色彩;色彩规划体系;城市规划 1城市的色彩及城市色彩问题 1.1城市色彩及其重要意义 所谓城市色彩,就是指城市公共空间中所有裸露物体外部的色彩总和。色彩无处不在,在现代人类生活的集聚地——城市中,色彩更是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第一,它作为城市面貌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反映着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承载着重要历史、文化、美学信息;第二,城市色彩是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此外,一座城市的功能布局、生态环境、建筑景观等也都和城市色彩有莫大关联。 1.2城市色彩的失控 近二三十年来,我国城市在超高速发展及扩容过程中,由于缺少对城市色彩的指导和控制,各城市彼此模仿,争赶时髦,各种新材料、新涂料争奇斗艳,使很多城市失去鲜明个性,丧失历史文脉。特别是城市建筑,并暴露出普遍的视觉污染问题,给城市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对城市色彩

进行科学有效的规划与管理,才能控制无秩序的城市色彩泛滥,显现城市的整体性与秩序感 2城市色彩研究、色彩规划在国内外的实践 2.1国外的城市色彩研究与规划管理 西方国家色彩方面的规划研究工作开展的较早,不少国家从80年代初就开始进行城市环境色彩 设计的工作,并获得不少成功的经验,使城市的面貌大为改观,形成了独特的色彩特征。如波士顿以承载历史的红砖暗红色为主调;纽约已光怪陆离的霓虹灯色为主调;芝加哥则给人沉稳、高雅的灰色调印象。从这些成功的范例来看,普遍的做法是在进行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进行城市环境色彩的专项规划及建筑外观色彩的配色计划。缺少这项工作的规划或设计将不能通过主管部门审批。例如日本在小区规划中就要求规划新建的居住小区必须作出成套的色彩组配计划;台湾在进行城市改造时,也要求制定改造区域环境色彩的规划及其详细设计,以利于城市整体环境色彩的协调,并在这个基础上塑造有特色和个性的城市色彩环境。 2.2国内城市色彩规划与管理的实践 我国较为系统的城市色彩规划始于2000 年北京开始实施的《北京市建筑物外立面保持整洁管理规定》,从目前我国城市色彩控制实践来看,基本分为三种手段:1、城市总体色彩基调的确定,如北京确定以灰色系为主的稳重、大气、素雅、和谐的城市色彩环境;哈尔滨城市色彩确定以米黄色为主色调;2、具体的城市色彩控制技术规定如《北京市建筑物外立面保持整洁管理规定》、《武汉城市建筑色彩控制技术导则》;3、从城市设计角度出发的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如烟台市在城市色彩设计中提出塑造“山、海、城、岛”的地域景观特色,进行城市色彩的特色分区,并重点处理的城市景观道路的色彩控制. 3从规划层面控制城市色彩 3.1现有色彩规划手段的缺陷 从以上我国现行的城市色彩规划手段来看,基本上仍停留在“炼金术”阶段,同时也缺乏实施途 径: 首先,城市总体色彩基调的确定是城市色彩控制的基础和前提,但在目前的实践中仅提出了城市色彩控制的大方向和原则,难以直接有效指导规划实施,第二,色彩控制的技术规定提供了很好的城市色彩整治手段,但却往往由于缺乏实施主体而变成一纸空文,并且,这种技术规定主要针对性建筑 色彩,缺乏对城市色彩的其他构成要素进行全方位的、长期的控制;第三,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提

长沙市色彩规划

长沙市建筑色彩控制技术导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塑造统一和谐、丰富有序的城市建筑色彩景观,根据《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年至2020年)》、《长沙市城市色彩规划》及《长沙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导则。 第二条长沙市城市色彩规划总体目标 1.贯彻本市构筑城市山、水、洲、城空间格局的规划指向,创建和谐、统一、 有序的城市视觉形象景观。 2.深入专业挖掘本市历史文化色脉,并加以创新运用与推广,进一步弘扬城市 历史文化特色。 3.优化城市视觉形象景深层次,形成“文明城市”良好形象。 4.创建长沙市城市建筑色彩规划科学管控工具,确保城市建筑色彩景观的合理 建设与持续发展。 5.形成城市魅力色彩景观,创建“城市个性名片”,提升城市品牌战略地位。第三条长沙市建筑色彩规划定位、主题词与主色调 1.本市建筑色彩规划定位为通过合理运用与科学管控“长沙市基本色调”,形成 切合长沙市“山、水、洲、城”的城市空间景观特征,顺应城市创意之都、宜居城市的全新发展定位的长沙市建筑色彩新景观。 2.本市色彩规划形象主题词确立为“碧水红城,魅力长沙”。“碧水”是指湘 江、岳麓山等城市代表性自然景观。“城”指长沙城,同时“城”字也谐音“橙”。“红城”二字谐音“红橙”,也喻指长沙市建筑色彩的主色调—“红橙”色调。 此外,“红”字还喻指长沙是红色革命经典的开创地和孕育中心,同时也切合湖湘文化中博采众长、优化思维、积极进取、锐意革新的精神内核。 以主题词为引导,规划分别对构成中心城区的以下三大区域确立了色彩主导风格:

①长沙市中心城区中位于二桥(银盆岭大桥)以南、二环线以内的河东区 域色彩主导风格定位为“古韵今晖、幸福长沙”。即要充分诠释和展示 该区域历史景观与现代景观相交织融合的风貌特色,深刻反映长沙市人 民引以为幸福的城市魅力印象。 ②长沙市中心城区中位于二桥以南、二环线以内的河西区域色彩主导风格 定位为“玉带青罗、红典长沙”。即要充分尊重与依托该区域以湘江和 岳麓山为代表的,若玉带青罗般葱翠滋荣的自然景观,营造与自然景致 和谐共融,并具备统一印象与良好品质感的区域景观。“红典”二字意 指该区域的建筑色彩将以红砖的红色调为主,营造出古典、典雅、温馨 的特色景观印象。 ③“长沙市中心城区中位于二桥以北、二环线以内的河东与河西先导区色 彩主导风格定位为“璀璨星城、浪漫长沙”。即围绕该区域内的新河三 角洲和滨江新城等新兴开发区块与项目,打造极富时代气息与新生活力 的国际性都市景观,充分体现长沙市新生代建设的繁荣与富贵。 3.本市城市建筑色彩规划确立的城市主色调为暖色系的“红橙色调”。导则要 求在色彩规划控制色谱与推荐色谱的指导下,通过合理科学地运用“红橙色调”,形成既能充分体现长沙市现代景观魅力与活力,又能营造出温馨、浪漫与欢快氛围的城市综合景观。此外还要求在历史文化保护类建筑上通过良好运用该色调,营造出与城市丰厚的历史景观相契合的品质高雅的景观印象。第四条长沙市建筑色彩规划适用范围包括中心城区(即天心区、芙蓉区、雨花区、岳麓区和开福区五大行政区)与城市外围区(包括浏阳市、长沙县、望城县和宁乡县及城市周边村镇等)。按照建筑功能分类包括:居住类、历史文化保护类、行政办公类、商业金融类、教育文化类、工业科技类、运动设施类、生态保护类(含风景旅游区)、交通枢纽类等九类。另外,湘江两岸滨江风光带和岳麓山周边区域属规划重点控制区域。市委市政府行政中心区、橘子洲区域、湘江二桥北段区域属规划特殊控制区域。

城市景观风貌

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风貌规划——以山东省威海市为例 作者:俞孔坚奚雪松王思思发表:《城市规划》2008(03):87-92 [评论] 摘要:在全球化与快速城市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城市的风貌特色正逐步消失,城市的景观与风貌规划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城市风貌规划的概念与研究进展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风貌规划途径。并以威海城市景观风貌研究为例,进行理论与方法的探讨。 关键词:山东省威海市风貌基础设施生态 1 引言 全球化与快速城市化使中国城市的地方特征和城市风貌特色正逐渐丧失,已经成为中国当代城市的一个重要问题(吴良镛,2002;仇保兴,20 04、2005;阮仪三,2004;蔡晓丰,2005)。因此,城市风貌特色作为极具价值的“稀缺性”资源,正在发展成为政府经营城市的重要手段和参与全球化竞争的锐利武器(蔡晓丰,2005)。 2 相关概念与研究进展 2.1城市风貌、城市特色与城市风貌特色 城市风貌被学者们理解为城市的风采容貌。简单地说,就是城市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及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内涵的总和。在中文语境下,风貌中的“风”是“内涵”,是对城市社会人文取向的非物质特征的概括,是社会风俗、风土人情、戏曲、传说等文化方面的表现,是城市居民对所处环境的情感寄托(Cornelsn aned Franz,1995),是现象学者所描绘的那种充满于城市空气中的“氛围”(Norberg-Shulz, 1979);“貌”是“外显”,是城市物质环境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市整体及构成元素的形态和空间的总和,是“风”的载体。有形的“貌”与无形的“风”,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形成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取向的城市风貌(池泽宪, 1989;朱旭辉,1993;Cornelsen and Franz,1995;Taylor,1999;蔡晓丰,2005;陈艳、洪再生等,2006)。

城市色彩景观的规划与设计

背景与概念 国际学术界对于将“城市”作为色彩载体问题的关注基本上始于1970年代,当时主要以旧城的保护和复原为出发点,而之前相关领域的色彩研究则多集中在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上。随着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文明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品尝到了技术万能的观念带来的恶果:诸如空气污染、资源减少、土地荒漠化等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地区文化、传统文化等人文环境的消解。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寻求社会发展的新途径,成为20世纪后期人类逐渐关注并日益重视的重大课题。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开始明确指出:“不仅要保护和维护好城市的历史遗迹和古迹,而且还要继承一般的文化传统。”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其面貌是一个地区的地方特征、民族特征和文化传统最直观的反映,而城市的色彩无疑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信息之一。在针对城市问题的城市景观(townscape 或urbanscape )的研究概念提出之后,又有学者直接针对色彩的主题提出了色彩景观 (colorscape)[1] 的概念,即关注色彩作为城市景观中 的重要组成因素,如何使其所承载的重要历史、文化和美学信息在人文环境的保护和发展以及高品质人居环境建设中发挥作用。总之,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保护环境”的重大主题确立之下,城市色彩问题的研究与之相契合,开始在部分国家和地区蓬勃地发展起来了。 从研究对象的角度讲,所谓“城市色彩景观”的概念,即:城市实体环境中通过人的视觉所反映出来的所有色彩要素所共同形成的相对综合、群体的面貌。虽然从广义上讲,城市的色彩内涵十分广泛,包括了城市的气候、植被、建筑、物产、民俗等等,但城市色彩景观的概念则是将研究界定在以“色彩”为特定的景观类型、城市实体的可视因素范围之内。从研究的角度讲,城市色彩景观规划与设计不同于微观的、单体的建筑设计中色彩语言运用的研究,而是从宏观的、城市的角度进行的系统的、控制性或指导性的研究,其研究层面不是微观的而是相对宏观的,其研究对象不是某一个体而是人们生活于其中的城市环境。从研究的目的来讲,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的课题,就是要研究如何从城市这一相对宏观的角度,对城市环境中的色彩因子进行规划和设计,以期从视觉美学和地域文化两个层面展现出适宜地表达地方传统文化的、具有地域性的、良好宜人的城市景观。 国外城市色彩景观设计的研究和实践 对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在我国尚属一个新的领域,之前并没有相对系统的研究论述。 而国外一些 城市色彩景观的规划与设计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CITY’S COLORSCAPE 摘要:本文提出“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的概念,阐述了其产生的背景,国际上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以及在中国进行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文章还提出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论,包括总体策略的制定、控制模式以及实际操作方法等。 Abstract: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concept of“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city’s colorscape”.describes the background and some relatedinternational research and projects, and discusses theimportance and urgency of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city’s colorscape in China. The methodology is alsodiscussed in the paper, including the general police,control types, specific methods,etc.关键词: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 Key words: The city’’s colorscape, Planning, Design 尹思谨/YIN Sijin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收稿日期: 2003-07-15

城市景观风貌规划初探

城市景观风貌规划初探 ——以河北省霸州市城市景观风貌规划为例 摘要: 风貌特色突出是世界上优秀城市所共有的品质,有特色的城市风貌往往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和称赞的对象。霸州市城市景观风貌规划通过对城市自然环境、地方文化、历史文脉等要素的挖掘,力求打造一座屹立于京、津、保“金三角”中心的现代化都市,塑造独具特色的“风雅”之城。 关键词:景观风貌定位景观风貌控制标志建筑重点地段风貌设计 引言 城市景观风貌是人们认识一座城市的开始,是城市物质形态外部显现所给人的总体印象。全球化与快速城市化使中国城市景观的地方特征与城市风貌特色正逐步消失,已经成为中国当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景观风貌规划以现有各项规划为基础,全面分析城市现有各类资源,以塑造城市风貌特色为宗旨,具体而详尽地探讨城市风貌特色的塑造,合理指导城市建设。 本文以霸州市城市景观风貌为例,探讨一座快速发展的中小城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塑造自身的景观风貌特色,形成富有个性魅力的空间形态。 1 “霸州”市由来 霸州市历史悠久,新石器中、晚期这里就有人居住。勤劳朴实的霸州人民在这块土地上升息繁衍了几千年。秦属广阳郡,汉属琢郡益昌县,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建置霸州,建置前此地多为水乡,当时,因此地近霸水河,又有对辽称霸之意,故称霸州。 2 区位交通 霸州市位于河北省中东部,东邻天津市,西接保定市,南邻文安县,北与廊坊市接壤。地处北京、天津和保定三大城市“金三角”中心。

霸州宋辽时期可谓边 关重地,自古交通发达。 因为是南北交通之咽喉、 水运交通之要道而成为兵 家必争之地。宋人称“此 固三关之锁钥,实则冀中 之机枢”,史有“帝阙下临 通万国,行人至此下燕山” 的记载。后随水量减少、洼淀淤积,内河航运逐渐衰落,取而代之的是逐渐发达的公路和铁路运输业。 如今的霸州交通条件优越,铁路线有京九铁路和津保铁路,其中京九铁路南北纵贯,霸州站为京南第一大站,是北京的南大门;津保高速公路、大广高速公路、112国道、106国道和省道廊霸公路,构筑了霸州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体系。霸州已经成为环京津经济带上新兴的交通枢纽型城市。 3 霸州市城市建设现状 霸州市依托自身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近 年来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建设步伐也不断加快。 市区现状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津霸铁路以南, 京九铁路以东,112国道以北,牤牛河以西区 域。其中建设道以南为老城区,建筑质量良莠 不齐;建设道与裕华道之间为新城区,行政中 心、商业中心、高档社区等建筑相继拔地而起, 以市政府为中心形成了新的城市景观;裕华道 以北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发展高科技、 外向型项目为主导,以生物医药、电子化工、 保健食品、汽车配件等项目为主的产业格局。 4 规划思路 规划充分利用霸州市自然环境,结合现状条件,挖掘城市各种构成要素,把握其

城市街道建筑色彩景观规划设计

城市建筑色彩作为展现城市特色与创建宜人环境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发达国家城市的改造与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我国城市与发达国家城市发展程度不同,我国进入快速建设时期,新老建筑并存,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和力度非常惊人,而关于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的观念和理论研究却发展停滞,城市规划部门缺少系统控制和管理的科学依据。此时对我国发展极快的大型城市进行统一的色彩规划设计具有一定难度,缺少充分的理论基础,而对城市重要景观大道进行合理的色彩景观规划设计却是现实可行的。 据北京市2008年环境办关于重点大街重点地区环境建设的会议精神和工作部署,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场馆所在地的朝阳区,于2006年7月开始展开对朝阳区重点大街重点地区环境建设和朝阳区景观大道环境建设的深化设计工作。XWHO中国机构承接北苑路整治与改造任务,建筑外立面色彩规划设计是其中一部分,设计中紧扣“2468”,结合区情实际,突出规划设计的可操作性、可实施性和后续的可持续性,全面展开深化设计工作。为此,笔者主要就北京市北苑路建筑的色彩景观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 1相关概念的提出 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文化趋同,城市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形象和特色危机的今天,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寻求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成为城市相关决策者和设计师的历史重任,也是民众所向往的城市环境。英国色彩规划专家兰卡斯特针对色彩在现代城市中的意义演变,进一步提出了“色彩景观”的概念,即关注色彩作为城市景观中的重要组成要素,从宏观的、景观的角度进行系统地研究,通过环境色彩因子的控制性规划和设计,来表现地域化、个性化的城市景观[1]。 街道色彩景观是指街道环境中通过人的视觉所反映出来的所有的色彩要素共同形成的综合、群体的面貌。从研究角度上讲,街道色彩景观规划与设计不同于微观的、单体的建筑色彩设计,而是从宏观的、整个街道的的角度进行系统的、控制性或指导性的研究。街道色彩由自然色和人工色2个部分构成,其中自然色包括植物、天空、河流、山体等,人工色包括建筑物、桥梁、道路、广场、城市雕塑等。在城市人工色构成中,还可以再按色彩所依附物体的性质分为固定色和流动色,永久色和临时色。城市各类永久性的公用民用建筑、桥梁、街道广场等构成固定的永久色;而城市中的车辆等交通工具、行人服饰构成流动色;城市广告、标牌、报亭、路灯及橱柜等构成临时色。 2国内外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 2.1国外法国著名色彩学专家让·菲利普·朗克洛从色彩调查开始,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色彩地理学”的观点,即地理条件(包括自然与人文2个方面)的不同决定了建筑材料和色彩的差异,现代色彩设计应体现这种地域性。让·菲利普·朗克洛的色彩理论与研究成果为地域色彩景观规划及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 20世纪80年代,日本建设省以立法的形式提出了《城市空间色彩规划》的法案。意大利城市都灵制作涂料样本,形成电脑档案,并依靠历史性的延续主导色彩景观规划,制定了城市色彩规划的导则。 2.2国内2000年8月,为迎接奥运会考察团的考察,北京出台了《北京市建筑物外立面保持整洁管理规定》,逐步对一些重点街道的建筑物外立面进行粉饰、清洗。并规定: 编者按城市色彩规划设计是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所关注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在超高速发展及扩容过程中,由于规划失控,更由于普遍缺少审美文化修养,缺少对城市色彩的重视,许多城市被涂成色彩斑斓的大花脸,既失去了鲜明的城市个性,又切断了历史文脉,而且造成严重的视觉污染,影响到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目前,中国正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居住区色彩规划方面应该吸取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长处,弥补其不足,建设和谐的色彩环境,找到自己的色彩感觉。该文以北京北苑路街道整治改造项目为例,对城市街道建筑色彩景观规划设计进行了综述,可为新农村建设中人居环境的色彩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城市街道建筑色彩景观规划设计—— —以北京市北苑路街道整治改造项目为例杨成汉1,张奕先2,段渊古1(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陕西杨凌712100;2.XWHO中国机构北京分公司,北京100016) 摘要依据北苑路街道建筑色彩景观规划实践,提出城市街道色彩景观规划概念,阐述色彩景观发展的国内外现状。通过对北苑路及周边环境分析,结合奥运节奏,联系北京地域特点,对北苑路的色彩景观规划设计方法进行论述。 关键词色彩景观;北苑路;街道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08)11-04517-03 Design of Colourscape of Building Around Urban Street YANG Cheng蛳han et al(College of Horticulture,Northwest A&F University,Yangling,Shaanxi712100)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e of street architecture colourscape planning in Beiyuan road,the concept of street architecture colourscape planning was put forward,the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of the colourscape development was expounded.And the design method of street architecture colourscape planning in Beiyuan road was discussed by the environment analysis nearby the Beiyuan road,the rhythm of Olympic Games and regional character of Beijing. Key words Colourscape;Beiyuan road;Street 作者简介杨成汉(1981-),男,山东烟台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园 林规划设计。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08-01-28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Sci.2008,36(11):4517-4519责任编辑姜丽责任校对况玲玲

柳州市城市景观风貌规划(2006-2020)实施评价研究

柳州市城市景观风貌规划(2006-2020)实施评价研究 在全球城市化和城市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城市正在以多种复杂的方式进行着全球资源、市场、发展空间与发展机会的竞争。历史文化、地方特色、环境品质等软性因素成为增强城市竞争力的有力武器。作为这些软性因素的实现方式,城市风貌规划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尽管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各地纷纷展开了与城市风貌相关的各种规划探索,城市风貌规划仍然存在各种问题,一方面在编制内容上没有得到统一,成果五花八门,另一方面编制与实施脱节,学术界缺少对风貌规划实施效果的追问,导致业内外人士对风貌规划的作用产生质疑。 针对风貌规划面临的窘境,本文选择柳州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柳州景观风貌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价研究,来揭示风貌规划如何在具体实施中发挥作用。选取柳州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代表性。其一,柳州于2006年开展了景观风貌规划的编制,规划成果获得2008年全国优秀城市规划三等奖,规划编制的方法、框架和内容在同类型规划中得到一定推广,现行风貌规划中有不少沿用此种框架。其二,柳州景观风貌规划自实施以来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其实施机制值得深入剖析,并总结经验、发现不足为其他地区借鉴学习。 其三,目前柳州正在开展新一轮总体规划(2016-2035)编制和色彩规划研究,适时对上轮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反思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对探索更为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和更加高效可操作的实施策略具有借鉴意义。国内对城市规划实施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方面,其他类型规划的实施评价研究较少,风貌规划的实施评价研究更是凤毛麟角。本文主要借鉴国外规划实施相关理论和国内关于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和城市设计实施评价的实践经验,并结合柳州城市景观风貌规划的独特性来制定适宜的评价体系,以辅助本课题的研究。论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为理论研究,包括1、2两章,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和内容,并通过对国内外城市风貌规划相关文献的梳理,总结当前我国城市风貌规划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盲区,进而通过对国内外城市规划实施评价相关文献的梳理,为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提供方法论基础。第二个部分评价体系研究,包括3、4两章,第3章概括了柳州城市概况和柳州市城市景观风貌规划的编制情况;第4章以公共利益为价值观导向,以交流理性为精神内核,搭建了适用于柳州城市风貌规划

黄石市城市色彩规划控制导则

黄石市城市色彩规划控制技术导则黄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6 06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导则制定背景及依据 第二条导则生效日期、执行主体与解释权 第三条黄石市色彩规划总体目标 第四条黄石市建筑色彩规划适用范围 第二章名词解释 第五条色彩三属性与色调 第六条建筑物外立面色彩类型与比例划分 第七条建筑色彩调和法则 第八条黄石市建筑色彩规划十大方针 第九条黄石市城市标识色 第十条城市色彩主旋律 第十一条黄石市建筑色彩规划管控区域划分 第十二条黄石市建筑色彩规划八大控制体系 第十三条黄石市建筑外立面色彩分部控制与分段控制 第三章黄石市建筑色彩规划管控系统的具体应用 第十四条黄石市建筑色彩规划管控系统的控制层次与实施步骤 第十五条黄石市建筑色彩规划实施建议 第十六条各色谱色彩与实际建筑涂料、建材色彩间对应统一标准与实操方法第四章相关色彩规划控制与引导 第十七条黄石市道路两厢建筑底部色彩控制

第十八条黄石市道路两厢建筑外立面色彩连续性控制 第十九条建筑外立面色彩分部与分段控制及引导 第二十条建筑外墙装饰材料管控 第二十一条建筑外立面玻璃与金属色彩控制 第二十二条沿街建筑与街区内部建筑色彩控制 第二十三条构筑物色彩控制 第二十四条街具小品色彩控制 第二十五条地面铺装色彩控制 第二十六条新兴建筑材料的色彩控制 附图一黄石市总体规划图 附图二城市色彩总谱 附图三黄石市建筑外立面色彩比例与配色调和法则 附图四黄石市城市色彩八大分区图 附图五色彩控制体系——清、厚、史、新 附图六城市色彩分区色谱选取范围——清、厚 附图七城市色彩分区色谱选取范围——史、新 附图八色彩控制体系——雅、产、港、田 附图九城市色彩分区色谱选取范围——雅、产 附图十城市色彩分区色谱选取范围——港、田 附图十一街具小品色彩规划示意图 黄石市城市色彩控制技术导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塑造统一有序、特色鲜明、山水交融、新兴时尚,兼具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印象的黄石,

对城市景观风貌特色的再认识

对城市景观风貌特色规划的再认识 王巍付才江薛伟 [摘要]:本文对城市景观风貌特色的概念做了说明,并阐述了城市景观风貌特色重要性,提出城市景观风貌特色目标、分区、结构、要素规划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旨在对城市景观风貌特色的塑造上有所帮助,在探索城市景观风貌特色规划理论上与同行共勉,同时也是对编写〈〈黑龙江省城市景观风貌特色规划编制规范〉〉工作的总结。 [关键词]:城市景观、风貌特色、景观要素 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国已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也使城市景观发生巨大的变化,一方面为城市景观风貌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另一方面也使城市景观风貌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优势与困难同在。目前在城市规划领域注重土地使用性质、布局结构、开发强度等功能性要求,对城市景观风貌特色问题虽有所涉及,但缺乏系统的研究,迫切需要对城市景观风貌特色的正确认识及理论的指导,因此,探索城市景

观风貌特色规划的思路与方法,建构理论框架是十分重要的任务。 从2004年起,受省建设厅委托我院完成了《黑龙江省城市景观风貌特色规划编制规范》的编制,并于2005年4月通过审核,2005年6月1日在全省颁布实施。这个规范添补了国内空白,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此论文也是编者对编写工作的体会与总结。 1对城市景观风貌特色的诠释 景观,指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由自然或人文诸要素共同构成的可引起人们体验和视觉感受的综合景象。城市景观,指在城市范围内由各种符合生态、实用和审美要求的环境因素所构成的城市物质文化环境的综合景象。风貌,指城市社会、经济、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等内涵所显现的外在形象。特色,指事物所表现的个性特征,一般与事物的真、善、美同义。城市风貌特色,指城市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生态、民俗等内涵综合显现的外在形象的个性特征。城市景观风貌特色规划是在对现状城市景观风貌特色资源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运用城市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确定城市基本特色,划定景观风貌特色控制区,对影响城市景观风貌特色的要素进行统筹与安排,按照不同时期规划目标确定实施措施,为城市景观风貌特色规划管理提供据。 2研究城市景观风貌特色的重要性 2.1塑造城市景观风貌特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城市色彩景观规划研究——以西安城市色彩景观规划为例

商洛学院城乡发展与管理工程系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城市色彩景观规划研究— —以西安城市色彩景观规划为例 学生姓名:高航 学号:09113107 指导教师:李敏 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年级:2009级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商洛学院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商洛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公开□保密(____年____月)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 签名:导师签名:日期:

城市色彩景观规划研究——以西安城市色彩景观规划为例 摘要:城市色彩是指城市公共空间中所有裸露物体外部被感知的色彩总和,包括土地、植被等自然环境色彩,生活的常用色彩等人文色彩,建筑物、广告、交通工具等人工色。城市色彩景观在国内外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奶酪色系的巴黎、橙色系的罗马、清雅色系的日本京都、以及国内的北京、苏州、哈尔滨等城市,都有较为明确的城市色彩景观规划方向。然而,城市色彩在中国城市建设过程中仍存在广泛的问题,造成了色彩污染。为实现城市景观环境的和谐、统一与美化,就必须要进行城市色彩景观规划。本文以西安市的色彩景观规划为例对城市色彩景观进行研究,重点讨论西安的历史文化对城市色彩景观规划的影响,并探讨了古代色彩景观规划的成就对现代城市景观规划的启示。 关键词:色彩建筑规划文化

市区景观风貌规划说明

第十章城市风貌规划 一、城市风貌资源构成 桦甸市城区地处长白山脉向松辽平原过渡地带,四面环山,自然环境良好。辉发河、火龙河、河等数条河流环绕城区,其周边山势起伏多变,轮廓线型优美,山体植被完好,还有经过数轮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建设的城市框架,都为桦甸市提供了良好的城市风貌建设基础要素。 (一)自然景观资源 1、山体景观资源 由于桦甸市城区位于河谷盆地的河滩阶台,四周环山,山体轮廓线自然舒展,加之山上植被保护完好,尤如绿色屏障,为城区营造出了良好的小气候环境。南山、北山的山势较高,山上植被是以保护完好的次生林为主,兼有少量的果树。西山的山势较低,植被以果树、次生林为主。东山地势较缓,山体植被保护完好。作为山体景观,南山、北山的综合山体景观为佳,西山、东山的综合山体景观次之。桦甸市城区周边的山体景观其城市风貌特色的形成和塑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要素条件。 2、水体景观资源 由于桦甸市城区座落在河谷盆地之中,周边环绕群山,有辉发河、火龙河、河等数条河流流经城区,形成了风光秀丽的天然山水景观特色。 辉发河在桦甸市城区南部向东北蜿蜒流过,尤如一条巨龙环抱着桦甸市城区,流经城区河段岸线优美,水面开阔,对岸南山山势起伏、自然舒展,植被茂密,具有良好的建设发展条件和空间。 因筑堤而形成的桦甸河,也同样是不可多得的水体景观资源。河蜿蜒曲回,呈“人”字形,在城区段流经一万三千余米,河两侧岸线除少量开发建设外,基本上保持了原有状态,属待开发型。河在改善城区环境方面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桦甸市城市风貌特色的塑造提供了一个重要景观载体。 桦甸市城区的其它支流,如火龙河、清水河、欧力河、西依汗河,由于在流经城区的位置及区域均不是重要区段,对城区景观影响不是很大,现仅作为水体绿地延伸至城区,为桦甸市城区绿地系统及景观特色形成,提供了基础。 (二)人文景观资源 1、古城遗址景观

论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色彩

论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色彩 摘要: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提高,对于艺术和视觉享受也有了更加强烈的追求,对于城市景观设计色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色彩的设计应用一般体现在城市景观设计的以下几个方面:从植物品种及植物色彩搭配,铺装形式,城市景观建筑及小品等的色彩应用;都体现出更为丰富的艺术性,从而更进一步满足了人们的视觉追求。 关键词:城市景观设计,色彩,视觉追求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oday,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human civilization, art and visual enjoyment has also been stronger pursuit of increasingly high requirements for urban landscape design color. color design applications are generally reflect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of the urban landscape design: from plant varieties and plant color with color application the pavement form of urban landscape construction and sketches, etc.; reflect the rich artistic, thereby further to meet the people’s visual pursuit. keywords: urban landscape design, color, visual pursuit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 1 前言 根据全世界各国科学家的研究证实,色彩作用于人类的眼球视

基于绿地景观的城市景观风貌塑造研究

基于绿地景观的城市景观风貌塑造研究 发表时间:2016-09-01T10:01:59.527Z 来源:《低碳地产》2016年第10期作者:李妍汀[导读] 以国际化的视野,从生态、绿化、美化的角度加强绿地景观风貌的控制指引和整体形象提升,塑造独具特色的城市风貌。 ——以深圳市龙华新区绿地景观风貌提升为例李妍汀 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摘要】城市景观风貌是关于城市自然环境、历史传统、人文风情、经济发展等等的综合表现,既反映了城市的空间景观、神韵气质,又蕴含着地方的市民精神和科教文明,其中城市绿地景观作为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市民的日常生活最息息相关,直接影响着城市整体风貌形象的塑造。深圳市龙华新区依山傍水,自然环境优美,生态控制面积达到了新区总用地面积的 36.6%,但随着城市化 进程的加速,整体绿地景观风貌混乱,本文从新区的绿地景观提升着眼,从生态、绿化、美化的角度对城市风貌的塑造和整体形象提升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绿地景观;城市风貌;龙华新区1 城市景观风貌塑造的发展背景1.1关于城市景观风貌 城市景观风貌特色是在一定时空领域内某城市景观相对于其他城市所体现的不同审美特征,城市风貌中的“风”是对城市的人文取向,即文化、风俗等软件系统的概括;“貌”是社会习俗、风土人情等城市地域文化的载体,是通过自然景观、人造景观体现出来的城市环境、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的特征,主要侧重于城市文化内涵。 1.2 城市景观风貌塑造的迫切性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日益加快,建设中盲目大拆大建、模仿、复制、拼贴,“千城一面”的现象十分普遍,城市的地方性和传统特征正在弱化与消失。城市景观风貌的塑造即是将城市文化内涵、风土人情等城市独有的个性、特色融入到城市景观要素系统的架构中,依托于城市景观实体、景观空间的塑造及城市环境的改善,打造优美且有内涵的城市景观面貌。另一方面,许多国内外城市开始以城市风貌为抓手,塑造特色城市,展现特色资源,以此增强自身的实力。因此,在一个城市从经济竞争力向文化竞争力转型的过程中,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城乡风貌的塑造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2 关于城市绿地景观风貌提升2.1 绿地景观风貌的主要要素分析城市的绿地景观主要包括道路绿地、公园绿地、滨水绿地、各单位附属绿地、立体垂直绿化、生态绿地以及重要景观节点、开放空间绿地等,这些绿地的布局结构、绿化配置水平及养护水平对丰富城市景观效果,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城市建设中通过合理规划绿地布局,大幅度增加城市绿量,有利于构建地带性、近自然的城市绿化生态系统;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绿地的特征,在建设与管养上通过精心打造,精细管理,营造一批城市绿化精品,进而塑造独具地域特色的绿地景观风貌;在绿地建设中处处体现对人性的关爱和人格的尊重,展示城市的优美、舒适、洁净和便利,以不断满足市民对绿地空间的需求。 2.2 绿地景观风貌塑造的目标构建2.2.1 “生态化”目标 从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系统性的角度出发,形成和保护绿地的生态群落,使其形成自我循环的生态化良性发展阶段,形成契合于城市发展并与大自然融合协调的城乡绿地网络。 2.2.2 “人文化”目标 力求科学、合理,绿地分布尽可能均匀,让更多市民享受到绿化带来的好处,公园内容设施建设必须考虑各种年龄、兴趣、消费水平的居民需求。 2.2.3“系统化”目标 对城市绿地系统构成的要素及各个要素之间的联接进行科学规划,集中建设,达到尽快形成系统框架、发挥系统的潜能和效益。 2.2.4 “网络化”目标 依据城市绿地系统发展的规律,逐步补充完善各层次绿地布局体系,保持和提高城市绿地系统在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网络职能。 3 龙华新区绿地景观风貌现状分析3.1 龙华新区城市发展现状龙华新区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地理中心和城市发展中轴,东临龙岗,西接宝安、南山、光明,南连福田,北至东莞,总面积 175.58 平方公里。龙华新区拥有得天独厚地区位、产业、商贸、文化以及生态五个方面的发展优势。新区气候宜人,生物资源品种多样;拥有众多新型产业园区;经济发展迅速,是深圳的产业大区,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电子信息业为支柱、外向型经济特征显著的发展格局;客家传统文化浓厚,旅游资源丰富。3.2 龙华新区绿地环境现状3.2.1 环山贯水的优良格局龙华新区城区西部与北部分别为长岭皮-羊台山-凤凰山区域绿地和公明- 光明-观澜区域绿地、城区南部为塘朗山-梅林-银湖区域绿地、城区东部为平湖东区域绿地,观澜河自南向北流经城区中部,形成“四面环山、一水贯城”的绿地生态格局。龙华新区范围内生态控制面积约6 4 平方公里,约占新区总面积的37%。 3.2.2 量少不均的绿地布局龙华新区大型绿地多集中在外围区域,建成区内总体绿量不足,道路绿化指标不达标、公园数量少,特别是缺乏大型的城市公园,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范围不足,并且城市绿地布局呈现“北多南少”、“中密外疏”的局面。 3.2.3 混沌杂糅的绿化形象

0754.初探景观风貌保护专项规划编制方法和思路——以大理市海西田园风光保护规划为例介绍

0754.初探景观风貌保护专项规划编制方法和思路——以大理市海西田园风光保护规划为例 朱德宝师子乾 【摘要】当前,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增长期,发展与保护、速度与质量的矛盾越发突显。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率先尝试了编制保护协调专项规划,试图解决这一矛盾。本文以旅游景区中自然景观风貌保护专项规划为例,以“视线”分析为主线进行规划方法的探索,总结提出了以问题为导向,“识字—组词—语法—造句”为核心的规划工作思路与方法;提出了以认识对象特殊性的刚性“语法”控制和以模式化语言“造句”对发展进行弹性引导控制相结合的结论,提升了规划的可实施性。 【关键词】田园风光保护视线分析方法模式化刚性与弹性 1 、背景与概况 2011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已达到51.3%,中西部地区大部分已进入城镇化快速增长的时期,城镇发展与各类保护区间的用地矛盾将日益突显。城镇高速建设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千城一面、千村一面”的现象,当前村庄规划的法规体系有待完善、管理体系粗放,城乡规划统筹管理现实阻力巨大,旅游景区周边村庄普遍出现村庄建设无序化、建筑风貌异质化、旅游景观资源蚕食化、村庄发展与景区开发失衡化。在注重发展速度的同时十分注重质量,强化城乡规划建设与周边自然山水环境、特色产业发展的协调统一,突出城乡的个性和特点成为迫切需求。 大理市位于云南省西部,是滇西城镇群中心城市,是云南省滇西旅游区的重要旅游景区和资源密集地、区域旅游服务中心。大理洱海西岸(即海西)处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苍山洱海自然山水风貌、白族村落、田园风光和古城及三塔等景区景点等要素特色突出,但当前环洱海田园风光正遭受严重的威胁。景观环境不协调,田园色调单一,作物类型杂乱,景观斑块破碎化,整体景观格局和重要视廊通道遭受严重破坏;土地利用不合理,空心村现象严重。需从区域角度、统筹村庄发展,协调各要素间的关系,指导村庄规划建设。 本项目规划范围是位于洱海西岸,以大理古城及崇圣寺三塔为中心,南至白鹤溪,北至隐仙溪,东至洱海水面,西至苍山山麓2200米高程线(苍山保护线),面积约21平方公里。

城市色彩的阅读材料

城市色彩的阅读材料 城市色彩的阅读材料色彩对人类生活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如果说自然环境的美丽多彩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珍贵财富,那么城市则凝聚了人类自远古以来几千年的文明成果。城市面貌是地区特征、民族特性和文化传统的直观反映,城市色彩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信息之一。 近年来,色彩作为城市景观中的重要因素,逐渐引起关注。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研究工作围绕这样的主题展开:一个城市是否可能或应该具有特定的色彩基调?什么样的城市色彩基调能够与其所在的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并反映出城市特有的地方、民族和文化特质?如何从色彩这一设计角度使城市具有统一和谐、美丽宜人的景观,从而给生活于此的人们创造出良好的生存环境?从根本上说,城市色彩的研究对象不是某个个体,而是人们生活于其中的整体城市环境。 “城市色彩”在国内是一个新课题、新领域。以前实用色彩的研究和运用很少涉及城市这一对象,色彩这一论题没有被提升到城市的范围来进行探索。究其原因,一方面或许是由于城市问题所涉及的因素众多,另一方面或许是由于色彩的实际运用是一个缺乏明确标准的问题,诸如“选择什么颜色”或者“喜欢什么颜色”这类问题有着极强的主观性,因此,建立良好的城市色彩景观似乎成了一个难以企及的理想。应该说,正是这种将色彩视

为个人喜好的观念,以及城市景观品质意识的匮乏,使城市环境中的色彩问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这对一个良好的城市景观的形成、保护和发展极为不利。针对城市色彩景观的研究,正是试图以色彩为切入点,从宏观的角度对城市这一复杂的对象展开研究,最终为建立良好的城市色彩景观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 大中型城市,一般情况下都会形成具有功能特征的区域,以此为据可以建立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的一种模式,即以建筑区域在城市中的不同功能角色和性质为出发点,对其进行以区域为单位的建筑及其他重要视觉元素的色彩景观控制。中心商务区往往因集中了城市的高标准建筑而具有城市标志的作用。像上海浦东的陆家嘴金融商贸区,多以高层、超高层的写字楼、酒店或大型综合性建筑群为主,在控制策略上,应以色彩的调和为主。 商业区常常以商业街或商业广场等形式出现,其色彩一般是城市中最为活跃的部分。应该注意的是,针对不同性质的商业区所应采取的控制策略是不同的。传统商业街所要传达的文化含量并不亚于其商业性,因此,色彩的处理应慎重,广告招贴和商品陈列应遵从传统方式,避免因色彩面积过大而破坏景观。而一般商业区以商业活动为主要目的,色彩多变、强烈冲击的视觉效果有时也不失为一种特色。但国内很多城市的商业区经常存在广告过多、过于杂乱的通病,相对而言,欧洲城市的商业区则要“安静”得多。 传统地方文化保护区是城市地方历史和传统文化最为集中的体现,是保护地方人文环境和发扬其特色的重点所在,因此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