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的发展与就业促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 年第6 期
JOURNAL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No16 2009
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的发展与就业促进
曾湘泉
[摘要] 对北京、上海和石家庄等地劳动力市场中介的实证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市场不
断开放,匹配方式发生转变,中介的作用日趋上升;社会关系网络是求职者寻求就业信息的重要渠道,但求职
效果却因人而异;求职者基于个人特征选择不同的求职渠道;公共就业服务组织通过提供信息等发挥着对就
业的促进作用;信用差、信息缺乏、服务针对性不够等因素制约了我国中介组织对就业促进作用的发挥。因
此,我国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推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队伍的建设,在公共就业服务
管理中推行绩效管理的制度和方法,加大对公共就业服务组织的宣传力度,完善法律及法规。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中介;就业战略;就业促进
[作者简介] 曾湘泉: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872)
我国过去曾长期实行“统包统配”的用人制
度,劳动力市场中介服务体系很不发达。即使在
经济高速增长的今天,这一问题仍相当突出。已
有的研究发现,我国的自然失业占总失业的比重
很高。[1 ] 这就意味着失业人口当中摩擦性失业和
结构性失业是主要部分。对于求职者来说,有效
的工作搜寻方式可以减少工作搜寻时间,降低搜
寻成本,从而提高人力资源市场上工作—个人匹
配的效率,最终减少摩擦性失业。因此,深入、系
统地开展对劳动力市场与公共就业服务的研究,
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在回顾劳动力市场中介问题已有研究成
果的基础上,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
等方法,对国内外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的起源和
发展、功能与作用、信用体系、队伍建设、绩效管
理、规制与法律、不同地区求职者工作搜寻渠道的
选择及其影响因素、保险行业中介使用等进行理
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希望这一研究对于认识当前
我国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发展的状况,帮助求职
者,特别是为失业人员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工作
搜寻渠道,推动各级政府加强劳动力市场中介服
务体系建设,实施有效的就业发展战略等,提供一
些有价值的政策性建议。
一、文献回顾
劳动力市场中介是人力资本配置的专业机
构,通过这种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可以节约大量的
搜寻成本,降低风险,并在信息收集和处理上具有
规模效应。[2 ] 在理论研究上,20 世纪70 年代信息
经济学的引入“突破”了古典经济学主流框架阿
罗—德布鲁范式(Arrow2Debreu) 导出的中介无
效论,经济学开始真正关注劳动
力市场中介。70
年代以来,研究者在不同的分析框架(工作搜寻理
论、逆向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制度变迁理论
等) 下对劳动力市场中介存在的缘由,对就业和总
体福利的影响以及与企业、劳动者和政府的关系
等进行了探讨和解释。
国外学者对劳动力市场中介的实证研究,涉
及影响求职者选择不同的劳动力市场中介形式的
— 93 —
决定因素、劳动力市场中介与就业关系、劳动力市
场中介的绩效评估等。
对于求职者选择不同的劳动力市场中介形式
的影响因素,特别是求职者(包括就业者和失业
者) 使用工作搜寻渠道的差异分析,有大量的实证
研究成果。其中以美国当前人口调查数据
(CPS) 、欧洲劳动力调查数据( EL FS) 及福特基金
所做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研究发现,与正规搜寻
渠道(劳动力市场中介) 相比较,非正规搜寻渠道
(社会关系网络) 是主要的求职方法,求职者通过
非正规渠道找到工作所获得的工资比使用公共就
业服务这样的正规渠道找到工作所获得的工资水
平更高。社会关系网络与劳动力市场中介之间存
在着替代关系。Bêheim 和Taylor 在对英国劳动
适龄人口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工作搜寻渠
道的使用及其对就业的影响。他们认为,个人特
征(年龄、技能水平、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状况、
失业持续期) 和当地的失业率等因素影响工作搜
寻渠道的选择。[ 3 ] Barbieri 等人针对意大利公共
就业服务机构的使用人群和使用效果进行研究后
发现,影响使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因素主要与
个人特征(性别、年龄、学历、家庭状况、家庭其他
成员就业情况、个人脱离教育后的年限、家庭其他
成员选择的是何种求职渠道、是否有工作经历、失
业原因等) 、劳动力市场特征和地理因素等有
关。[4 ] Roshchin 和Markova 对俄罗斯劳动力市场
上已就业以及目前处于失业状态的工作搜寻者进
行了研究,发现个人特征(年龄、性别、民族、受教
育程度、就业或失业状态) 和地区失业率等对工作
搜寻渠道的选择有显著的影响。[ 5 ] Márquez 和
Ruiz2Tagle V1 利用1994 —2002 年委内瑞拉家计
调查和半年调查的数据研究了求职过程中的影响
因素,发现个人特征(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失
业持续期等) 和先前就业环境对工作搜寻渠道选
择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6 ]
国外大多数研究表明,劳动力市场中介对就
业具有积极而重要的影响。中介组织作为公益性
组织,对于缩短失业时间,提高就业率具有积极作
用。在竞争性市场条件下,公共与私营劳动力市
场中介的存在将提高再就业率[ 7 ] ,特别是公共就
业中介能够提高低教育程度和低技能劳动者
的再
就业率。[8 ] 有的学者则认为私营就业中介比公共
就业中介更具效率和质量,主张鼓励发展私营就
业中介。[9 ] [10 ] 加强政府的市场化功能,鼓励中介
服务体系采取合营方式,似乎成为一种趋势。[11 ]
关于劳动力市场中介对就业能力提升作用的研
究,集中在中介对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人员培
训、工资变化等方面。Wolf2Power s 选择美国电
信企业进行案例研究及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分
割的劳动力市场上,与需求方有紧密联系的中介、
同业公会或职业培训中介更有可能帮助求职者或
从业人员找到工作;中介组织的成功,主要基于劳
动力市场中介与雇主的联系;劳动力市场中介在
帮助求职者或从业人员提升就业能力时,应当遵
守产业技能的标准。[12 ] Grubb 的研究认为,劳动
力市场中介对于工人收入水平具有重大影响。[13 ]
而福特基金对硅谷(知识经济的代表) 和密尔沃基
(传统经济的代表) 两地的比较研究表明,中介对
于工资的影响很小。[14 ]
发达国家公共就业中介机构有三种运作模
式。(1) 美国的一站式中心模式。这是一种为求
职者提供综合服务和资讯的机构,主要职能有:提
供免费的设备和资料;开设各类讲座指导求职者
参加面试、制作简历,开展员工技能评价;提供工
作搜寻工具;提供社区服务、失业保险、劳动力市
场、税收等资讯;协助制定职业发展方案;针对残
疾人、退伍军人等特殊人群的服务项目;为雇主提
供网络服务,登记岗位空缺信息,免费提供就业匹
配,协助雇主开展培训,提供企业的失业保险方案
等。(2) 英国的特别就业中心模式。特别就业服
务中心是英国工作和年金部的组成部分,是政府
部门下属的中介组织,它支持工作年龄阶段的劳
动者从领取福利状态转向就业状态,帮助雇主填
补职位空缺,在实现政府“通过现代的、以客户为
导向的服务提升所有公众就业机会和自理能力”
这一目标过程中承担重要角色。(3) 澳大利亚新
的职业网模式。2000 年2 月28 日,澳大利亚正
式实施新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采取公共就业服
务由私营中介组织提供的模式。政府通过职业网
实现与国内私营和社区中介组织的联系,通过就
业服务承包合同实现私营组织、社区组织承担公
共就业服务的职责。政府部门在整个过程中充当
管理者和监督者的角色。
20 世纪80 年代,OECD 对不同国家公共就
— 94 —
业服务的“职业介绍活动评价”进行了一次调查,
提出一些绩效评估的方法。从20 世纪90 年代早
期开始,OECD 对一些国家分三次进行了系列研
究。第一次关注日本、挪威、西班牙和英国的公共
就业服务绩效;第二次涉及丹麦、芬兰和意大
利;
第三次涉及澳大利亚、德国和瑞典。OECD 的绩
效评估重点关注就业服务机构的管理实践。另
外,世界公共就业服务联合会(WAPES) 发起了
绩效测量专题研讨会,并出版了针对不同国家的
绩效测量方法及结果报告,系统讨论了就业服务
绩效评估方法,并对不同国家的公共就业服务的
作用作出了评价。[ 15 ] 在预算管理的约束下,公共
服务开始注重“结果导向”,更加关注资源投入后
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关注客户满意度。绩效评估
已经成为公共服务一个重要的关注领域,并被引
入就业服务中,是劳动力市场中介研究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16 ]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在劳动经济
学的文献中,最缺乏的就是对绩效的评估和实证
分析。
尽管我国对劳动力市场中介及其对求职者就
业影响的研究尚不多见,但也有一些相关的实际
调查报告和学术讨论。李永杰等人依据统计年鉴
及人口普查数据,介绍了广东省公共职业介绍机
构的数量、分类、服务功能及求职者的构成特
征。[17 ] 2003 年6 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
司发布《中国职业介绍机构发展报告》,对经各级
劳动保障部门审批的县以上公共机构、街乡公共
机构及社会职业介绍机构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
查,内容包括职业介绍机构的基本情况、职业介绍
服务项目、职业供求信息的来源和发布、职业介绍
机构的工作保证等。[18 ] 国内部分学者对社会关系
网络、校园招聘会、劳务派遣等特定形式的人力资
源市场中介形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社会关
系网络是当代中国劳动力流动的主要途径和支
撑。[19 ] 对社会关系网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关
系网络的使用对农民工和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就
业的影响上。农民的流动更多的建立在强信任的
基础上, 针对农民工的公共就业服务严重不
足。[20 ] 对于下岗职工来说,使用社会关系网络并
不会带来更好的工作。[ 21 ] 校园招聘会虽然是毕业
生求职的主要渠道,具有明显的优点,但是也存在
诸多问题。[ 22 ]
相比较而言,我国理论界对人力资源市场中
介的研究成果不多,尽管有一些实际调查报告,部
分学者也对某种特定形式的劳动力市场中介进行
过一定的分析和探讨,但无论在理论或实证层面,
我们对于求职者工作搜寻渠道(如社会关系网络、
公共就业服务结构、网络等) 的选择以及工作搜寻
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的信
用、队伍建设和绩效评估等都缺乏全面、系统、深
入的分析和探讨。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 研究内容
在总结和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
上,本文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
(1) 中介组织的发
展现状研究。我国的劳
动力市场中介组织,特别是公共就业服务组织
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它的发展水平及程
度如何? 目前的发展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如何?
(2) 求职者工作搜寻渠道的实证研究。当
前我国就业者和失业者选择的工作搜寻渠道有
哪些? 工作搜寻的渠道是否有变化? 个人工作
搜寻渠道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社会关系网络、
公共就业中介、网站等在个人工作搜寻过程中
发挥的作用如何? 对促进就业的影响效果如
何?
(3) 完善我国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服务体系
建设研究。我国目前公共就业服务组织面临的突
出问题是什么? 哪些因素制约着我国公共就业服
务组织在就业促进中的作用发挥? 政府如何加强
对中介组织的有效管理? 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中
介服务的法律和法规体系?
(二) 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查阅国外有关劳动力市场与
公共就业服务组织研究的文献,并对我国政府有
关公共中介的法规和政策及部分公共中介组织的
档案资料等进行深入的研读和分析。
(2) 问卷调查。在文献检索和试访谈的基础
上,针对研究的内容和要求,设计了《企业使用就
业中介情况调查问卷》、《企业在职员工使用就业
中介调查问卷》、《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求职者使用
就业中介调查问卷》和《登记失业人员工作搜寻渠
— 95 —
道调查问卷》,对北京、上海和石家庄等地3 165
位在职人员(其中保险公司1 166 人) 、284 个招聘
单位(其中保险公司22 家) 以及1 321位求职者
(其中882 位失业者) 进行工作搜寻和招聘渠道的
问卷调查。
(3) 统计和计量分析。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
行描述统计分析,形成六个报告。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检验个人特征对求职者工作搜寻
渠道的选择是否存在影响及影响程度,检验不同
地区、不同劳动力市场环境下的求职者工作搜寻
渠道的选择是否存在差异。
(4) 深度访谈。对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
业司、人事部人才交流协会、北京市劳动局职业介
绍中心、北京市海淀区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北京市
海淀街道劳动和社会保障所、北京信立强劳动服
务中心、海淀工会职业介绍中心、北京京仪控股有
限责任公司、ABB 公司、北京中科大洋科技发展
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苏州
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苏州工业园人力资源开发
公司、无锡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等单位进行现场
深入访谈。
三、研究结论
(一) 劳动力市场不断开放,匹配方式发生转
变,中介的作用日趋上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经
过30 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初步形成
以劳动部门举办的职业介绍所和人
事部门举办的
人才交流中心为主体,民营和外资中介机构为重
要组成部分的就业中介行业局面。前程无忧、中
华英才网、智联招聘等以网络为依托的就业服务
企业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形成既互补又竞争的格
局。民营中介机构数量迅速增长,外资人才中介
机构采取合资以及并购的方式,与民间资本结
合,迅速抢占高端人才市场。截至2007 年,我
国共有职业介绍机构37 897余家,劳动和社会保
障部门开办的有24 806家。其中县以上公共职
业介绍机构3 870 家,街道6 171 家,乡镇14 765
家,其他组织2 926 家,公民个人开办的职业介
绍机构10 165 家,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就业
服务网络。
劳动力市场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随着工业
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流动,
加之经济结构调整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
地区的劳动力流动也在加大,促使劳动力市场的
发育和开放程度迅速提升。对北京市公共就业中
介组织个人求职情况的调查发现,北京市的劳动
力市场已经显示出非常大的开放程度,外地求职
者占求职总人数的6010 %。北京市的劳动力市
场开放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我国劳动力
市场的开放程度。
在职工作人员的工作搜寻渠道发生较大变
化。改革开放之初,受“统包统配”思想和体制
的影响,人们通常是通过“毕业分配”或“计划
招工”等方式获得求职信息,实现职位与人的
匹配。而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个人工作信
息搜寻渠道及工作匹配方式发生变化。调查
发现,5 年前和5 年后获取职位信息的渠道有
所改变。其中利用网站进行工作搜寻,获得职
位信息的比例上升了81 5 % ,而传统的企业招
工和毕业分配等方式则下降了111 5 %。如表
1 所示。
表1 不同工作年限在职人员获得目前
职位招聘信息的途径变化
5 年以下5 年以上总计
人数比例( %) 人数比例( %) 人数变化
职业介绍机构114 1416 62 1211 176 + 215 %
校园招聘会62 719 14 217 76 + 512 %
网站229 2912 106 2017 335 + 815 %
社会关系网络204 2611 168 3219 372 - 618 %
纸质媒介54 619 24 417 78 + 212 %
其他120 1513 137 2618 257
- 1115%
(企业招
工、毕业
分配等)
总计783 10010 511 10010 1 294
(二) 社会关系网络是求职者寻求就业信息的
重要渠道,但求职效果却因人而异
调查发现,在职人员通过“社会关系网络”获
得目前岗位的招聘信息的比重最大,效果最好。
如表2 所示。
— 96 —
表2 在职人员获得目前工作岗位招聘信息的途径
工作搜寻渠道频数百分比( %)
有效百
分比( %)
累计百
分比( %)
社会关系网络528 2614 2718 2718
网站406 2013 2114 4913
其他345 1713 1812 6715
校园招聘会264 1312 1319 8114
职业介绍机
构254 1217 1314 9418
纸制媒介99 510 512 10010
总计1 896 9418 10010
缺失值103 512
总计1 999 10010
选择北京地区保险行业为切入点,采用Logistic
模型,对该行业使用劳动力市场中介的基本特征及
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公司产品类型、从
业人员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是否有过保险从业经历
是保险行业从业人员是否选择中介组织作为工作搜
寻渠道的显著影响因素;北京市与美国、欧盟等发达
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在劳动力市场中介基本特征方
面具有一致性;作为搜寻渠道,人际关系是劳动力
市场中介的主要替代,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竞争对
手主要是人际关系及其他非正式求职渠道,而不是
私营就业服务机构;劳动力市场中介对于促进寿险
销售人员等就业具有积极的作用。
就失业人员而言,社会关系网络也特别重要。
虽然失业人员在获取就业信息时利用率最高的渠
道是职业介绍机构,但在认定最有帮助的渠道时,
他们对社会关系网络的认同度则较高。利用职业
介绍机构寻找就业信息的失业人员的数量大大超
过利用社会关系网络的人数,而他们对社会关系
网络的认同度与职业介绍机构相差并不大,这说
明社会关系网络对失业人员寻找就业信息所发挥
的作用可能比职业介绍机构更有效。对北京市的
调查表明,有3419 %的失业人员认为亲友对于寻
找工作最有帮助。而在石家庄市,有26 %的失业
人员认为亲友对于寻找工作最有帮助。见表3 。
表3 对失业人员最有帮助的工作搜寻渠道分布表
工作搜寻渠道
北京市石家庄市
选择人次
选择
频率( %)
选择人次
选择
频率( %)
职业介绍机构222 4418 136 4012
社会关系网络173 3419 88 2610
纸制媒介26 512 30 819
网站43 817 32 915
其他27 514 32 915
校园招聘会5 110 20 519
对北京和石家庄两市失业人员选择社会关系
网络的影响因素的Logistic 回归分析说明,受教
育程度越低的失业者越倾向于通过社会关系网络
寻找工作。该结论与Bêheim 和Taylor 对英国劳
动适龄工人的研究结论一致。他们认为在其他条
件相同的情况下,近期失业者使用非正式渠道(亲
友和社会关系) 寻找工作的可能性会降低,原因可
能是近期失业者由于失业与社会关系联系减少,
或者是他们在过去失业的时候已经用过了所有的
社会关系。[ 23 ] Márquez 和Ruiz2Tagle V1 对委内
瑞拉已登记失业人员的研究也显示,在不考虑劳
动者以往劳动岗位的情况下,个人更倾向于通过
“其他”方式找寻工作,而不是通过正式的搜寻方
法。[ 24 ] 然而,赵延东的研究却认为,社会转型环境
下下岗职工使用社会关系网络并不会获得更好的
工作。[25 ] 翟学伟也认为,正是由于
中国农民的流
动更多的建立在强信任的基础上,才造成了中国
都市里一支支以亲属和乡村为单位的劳动大军,
出现了一个个“漂浮在城市中的村庄”的奇特景
观。[ 26 ] 北京和石家庄两市的失业人员调查显示出
职业介绍机构,尤其是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受教
育程度低的失业人员提供的就业服务严重不足。
在北京市,受教育程度低的失业人员选择职业介
绍机构寻求就业信息的可能性较小;在石家庄市,
受教育程度越低的失业人员选择收费职业介绍机
构的概率越高。在通过职业介绍机构找不到合适
的工作时,失业者必然会依靠他们认为更可信、更
可靠、更有帮助的亲友寻找工作。因此,虽然失业
人员认为社会关系网络对其寻找就业信息是最有
帮助的,但对于人力资本存量偏低的弱势群体来
说,这种搜寻渠道未必能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工
作。
在职人员获取目前工作单位招聘信息的最有
效渠道是社会关系网络。但是北京和上海两市的
在职人员对社会关系网络的利用却有所不同。北
京市工作年限越长的员工利用社会关系网络获取
招聘信息的概率越高,而上海市在职人员利用社
会关系网络寻找工作只与受教育程度有关。应当
看到,受教育程度低的求职者通过社会关系网络
寻找就业信息对其就业未必有利。而工作年限长
的员工中有一部分可能受教育程度较高,他们通
过在长期工作中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网络寻找与
— 97 —
自己能力相匹配的工作,应该能够有效地降低工
作搜寻成本,提高工作搜寻的效率。
本次我们对四川省部分大学生工作搜寻情况
的调查表明,大学生使用的社会关系网络中,选择
父母的人数最多,其次为亲戚、朋友等。
(三) 求职者基于个人特征选择不同的求职渠
道
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在所有的个人特征因
素中,受教育程度对工作搜寻渠道选择的影响最
显著。受教育程度高的求职者通过校园招聘会和
网站寻找工作的概率更高;受教育程度低的求职
者通过社会关系网络寻找工作的概率更高。这一
研究结论验证了Márquez 和Ruiz2Tagle V1 对委
内瑞拉的研究及Bêheim 和Taylor 对英国的研
究。二者的研究均表明受过更高程度教育的人可
能较少使用非正式搜寻方式。在中国,学历较高
的求职者则更多的通过校园招聘会和网站寻找工
作。校园招聘会是各类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求职的
主要渠道;网站作为近些年兴起的网上职业中介,
其服务对象也定位于教育水平、技术水平、管理水
平较高的求职者。
户口因素对求职者工作搜寻渠道的影响并不
大。只是上海市农业户口的员工利用纸制媒介获
取目前工作单位就业信息的概
率更大,这可能与
农业户口的求职者对网络技术的掌握不够有关。
而来源地对求职者选择求职渠道有影响。如上海
和石家庄两市的本地求职者通过职业介绍机构寻
找工作的概率更高,这是因为:一方面,就业服务
机构对外来劳动力提供的就业服务有限;另一方
面,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对外来劳动力的歧视现
象,一些单位在招聘中要求有本地户口,这限制了
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求职者的年龄,在职人员的入职年限,失业人
员的失业持续期对工作搜寻渠道的选择都有较明
显的影响。其他个人特征因素在不同地区、不同
劳动力市场环境下对求职者选择工作搜寻渠道也
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劳动力市场上仍然存在
性别歧视现象,但是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特征对工
作搜寻渠道的选择并没有明显的影响,只是北京
市的男性失业人员通过职业介绍机构求职的概率
更高。
(四) 就业中介组织通过提供就业信息等发挥
着就业促进作用
工作信息缺乏等原因造成的短期失业是我国
劳动力市场的突出特征。对宏观数据的研究发
现,自然失业是我国目前失业的主体部分。其中,
摩擦性失业占有很大比重。本次调查也证明了这
一点。北京市失业人员平均失业时间为8194 个
月,其中1~6 个月的短期失业人数较多,所占比
重为7512 % ,而1 年以上的长期失业人数较少,
所占比重为1613 %。石家庄市的情况基本相同,
失业者的平均失业时间为515 个月,其中1~6个
月的短期失业人数达到8812 % ,而1 年以上的长
期失业者较少,仅占619 %。
不同中介机构对不同人群有着不同程度的就
业影响。由于就业困难群体大多是受教育程度较
低的人群,因此,他们的工作搜寻对公共就业中介
服务体系有很强的依赖性。调查发现,学历越低
的人越倾向于使用职业介绍机构、亲友、直接与企
业联系、路牌等招贴广告、劳务派遣公司等就业信
息渠道。而学历越高的人越倾向于使用校园招聘
会、网站、猎头等就业信息渠道。如表4 所示。
表4 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失业人员对
工作搜寻渠道的使用情况( %)
受教育程度
初中或以下高中、中专或
职业学校大专、高职大学本科
及以上
职业介
绍机构
7710 7310 6514 5010
校园招
聘会
116 317 2718 3514
社会招
聘会
2310 2815 5710 6014
直接与企
业联系
1418 1316 1613 1818
网站817 3117 5714 6416
报纸、杂
志招聘
广告
4211 4915 5710 5010
广播电视
招聘广告
616 518 817 412
路牌等招
聘广告
817 319 119
亲友6314 5711 4013 2510
猎头111
劳务派
遣公司
419 118 014
其他217 113 018
— 98 —
对失业者而言,公共中介组织仍然是获取工
作信息的重要渠道。在
北京市,尽管失业者的情
况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除4617 %的失业者认
为是学历太低影响自己找到合适工作外,3215 %
的失业者是因为缺乏就业信息而找不到合适工
作。石家庄市的情况有所不同,3512 %的失业者
是因为缺少工作经验而不是学历低,但3311 %的
人因为缺乏就业信息而找不到工作。因此,职业
中介机构提供职位空缺信息的有效程度就显得相
当重要。目前北京市的职业中介机构对失业人员
获取职位空缺信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获得就业
信息渠道排列前五位的依次是:职业中介介绍机
构、亲友、报纸杂志招聘广告、社会招聘会和网站。
其中,选择职业中介介绍机构的为8417 %。在石
家庄市,失业人员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居前五位
的是:职业中介介绍机构、报纸杂志的招聘广告、
亲友、网站和社会招聘会。尽管前五位的顺序与
北京有所不同,但选择职业中介介绍机构的仍然
居第一位,达到7919 %。毫无疑问,我国的职业
中介组织在提供就业信息、减少摩擦性失业方面
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劳务派遣是我国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劳
动力市场中介形式。调查表明,总体上劳务派遣
对雇用规模的影响是积极的,有利于扩大就业规
模,但在不同企业却存在一定差异。调查结果显
示,3112 %的样本企业认为使用劳务派遣增加了
雇用量;1715 %的企业认为减少了雇用量;1215 %
的企业认为部分时间增加了雇用量,部分时间减
少了雇用量;而有3818 %的企业认为劳务派遣的
发展并没有对企业员工总量造成影响,认为增加
用工总量的企业比减少的多1318 %。
网络在劳动力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调查发现,几乎对于各种职位类型的员工来
讲,社会关系网络和网站都是其获得工作最有效
的途径。员工通过网站渠道获得目前岗位招聘信
息的为2114 % ,仅次于社会关系网络的2718 %。
对北京和石家庄两市求职者的调查表明,网站甚
至也是失业人员获取就业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
(北京市为3218 % ,石家庄市为4214 %) 。网络为
求职者提供了获取大量工作信息的机会,并可以
超出他们所在的地理区域。另外,基于网络的工
作搜寻为个体提供了关于劳动力市场现状、对他
们的特殊技能的需求以及各种公司工作条件的更
加丰富的信息。网络也为求职者提供了联系企业
和与其他人通过电子邮件和聊天等更加快捷的联
系方式,提高了工作搜寻活动的效率。最后,网络
也使得那些被动的求职者加入到随意的工作信息
浏览中变得更为容易。对于大多数求职者来讲,
基于网络的工作搜寻是对传统工作搜寻活动的一
种补充而非替代。
(五) 信用差、信息缺乏、服务针
对性不够等因
素制约了中介组织对就业促进作用的发挥
信用问题成为就业中介服务机构尚未被广泛
接纳的首要原因。对北京、上海等地企业在职人
员的调查发现,未曾使用过任何就业中介服务机
构的员工占全部样本的5616 %。之所以不使用
就业中介服务机构,其首要原因是担心就业中介
存在信用问题(所占比重达到2717 %) 。
招聘信息少、更新迟、反馈慢是中介组织存在
的突出问题。我国目前绝大多数劳动力市场中介
机构只是简单的档案代理和一般的信息发布。调
查表明,不能提供有效的单位招聘需求信息,成为
个人不使用就业中介机构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所
占比重为2312 % ,仅次于信用问题) 。其原因在
于,我国目前没有针对各单位职位空缺信息统计
和发布的强制要求,大多数中介机构没有有效的
职位空缺信息来源。即使获得了有限信息,涉及
面也较窄,并且缺乏对信息的细致的分类。加之
信息更新速度慢,求职者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
记后,往往需要等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得到信息反
馈,不利于求职者找到合适的工作。对在职员工
获得目前职位的途径调查表明,员工过去找到工
作的前三种途径依次为: 社会关系网络( 占
3219 %) 、其他(2618 %) 、网站(2017 %) 。近5 年,
劳动力市场中介获得较大的发展,2611 %的职位
招聘信息是通过社会关系网络获得的,与5 年前
有所下降。
公共就业服务的针对性不强。对北京和石家
庄两市失业人员的调查发现,尽管公共就业服务
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关注不够。
或者说,对如何解决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仍缺乏
富有成效的具体措施,这也导致公共就业服务体
系的发展使得强势群体获得好处,并造成了与劳
动力市场上非公共就业中介组织不必要的竞争。
— 99 —
表5 是失业人员选择收费和非收费职业介绍机构
影响因素的Logistic 回归结果。可以发现,北京
市失业人员选择免费或收费的职业介绍机构作为
求职渠道与其个人特征的相关程度不高;石家庄
市失业人员选择免费或收费的职业介绍机构作为
求职渠道与受教育程度的相关程度较高,受教育
程度越低的失业人员选择收费职业介绍机构的概
率越高。这反映出石家庄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包括其他免费职业介绍机构对受教育程度低的失
业人员的服务不够。这一研究结论与我们在石家
庄市进行实地调研的结果一致。
表5 失业人员选择收费和非收费职业介绍
机构影响因素的Logistic 回归结果
求职渠道
个人特征
收费就业服务机构与
非收费就业服务机构
B Exp (B)
性别(男性= 1)
年龄
户口(非农业户口= 1)
来源地(本市= 1)
受教育程度②- 01510 33 ②01601
有无工作经验(有= 1)
工作年限
失业持续期
注: (1) 3 表示在10 %水平上显著; 33 表示在5 %水平
上显著; 333 表示在1 %水平上显著。
(2) ①表示北京; ②表示石家庄。
四、关于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是
当务之急
我国就业中介发展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
于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和
建设程度,如职位分析和职位分类、职位空缺的调
查和统计、单位就业统计制度等。就中介组织目
前发展情况而言,其核心是就业需求的情况把握
和统计。问题在于,如果没有科学的人力资源管
理基础,单位的就业需求信息就不可能是真实的。
因此,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
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就成为发展劳动力市场中
介组织的基本前提。为此,应继续加大对公共就
业服务的投资力度,争取建成全国统一的公共就
业数据平台和服务平台;要规范公营就业机构与
私营就业机构的关系,把公营就业机构变为私营
就业机构的管理者;要求私营就业机构提供有关
的资料,以了解私营机构的经营活动,也便于数据
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二) 大力加强我国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队伍
的建设
随着我国就业服务市场体系的初步形成,公
共就业服务机构在缓解就业压力,调整结构性失
业方面的基础性地位日益彰显。但与之不相适应
的是,我国公共就业服务人才队伍素质较低、数量
偏少。2001 年,职业介绍从业人员中具有大专以
上学历的人平均占4015 %,高中学历的人平均占
5019 %。2003 年对上海人才中介行业协会下属
40 家会员单位的调查显示,具备中介师任职资格
的从业人员只占被调查机构业务人员总数的
8 % ,中介员只占调查总人数的3 %。从统计数据
看,我国平均每个就业服务机构只有3 名工作人
员,每名工作人员的服务对象约有112 万人。这
些工作人员并非全职人员,他们还要承担一些非
就业服务的工作。这直接导致了公共就业服务机
构在就业促进方面不好的效果。数据显示,2005
年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直属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职
业介绍成功率仅为51 % ,而上海市公布的该市公
共就业服务体系的职业介绍成功率只有30 %。[27 ]
为此,我们建议,应突出公共就业服务的地位,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内成立相对独立的国家公
共就业服务局或中心,并在各大中城市设立直接
领导的分支机构。同时,借鉴国际上一些研究成
果和实践经验,研究构建我国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从业人员的素质能力模型。初步的研究表明,我
国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从业人员的素质能力要求和
未来发展应具有三个导向,即公共就业服务专业
人员素质提升应以机构职能为导向、以服务对象
需求为导向和以服务规范化为导向。根据重要性
和迫切性两个维度的频数高低,专业人员的核心
素质要求指标可分为低阶能力要求和高阶能力要
求两个层次。低阶能力要求包括:道德素质和职
业精神、沟通能力、理解多元化服务对象的差异、
主动学习能力、应用知识于实践的能力、分析问题
能力。高阶能力要求包括:评估技能市场开发与
— 100 —
拓展能力、关注细节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等。特别
要指出的是,在对公共就业组织人员招聘条件的
规定中,一定要突出其具有劳动或人力资源管理
的相关经验的任职资格要求。
(三) 在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中引入绩效管理的
制度和方法
要在公共就业服务领域引入绩效评估机制。
一方面,通过具体的绩效指标设置,使公共就业服
务的产出结果更加符合其预定目标;另一方面,从
投入和产出的角度,对公共就业服务活动的投入
和产出进行监控,从而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效
率。对发达国家的研究表明,各国公共就业服务
绩效评估的基础是其公共就业服务的目标,即对
公共就业服务实行目标管理的制度。如法国公共
就业服务的主要目的是吸引最大数量的在人力资
源市场循环的空缺职位,服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公共就业服务所提供的空缺职位的数量和
多样化程度,因此在法国的绩效评估中,职位空缺
的持续时间、工作人员在填补职位空缺方面的工
作时间等是很重要的指标。我国公共就业服务管
理当前紧迫的任务是:引入以目标管理为导向的
绩效管理制度;重点强调对困难群体就业服务的
功能;高度重视职位空缺的统计和发布;建立明
确、可量化和完善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等。
(四) 加大对公共就业服务组织的宣传力度
本次调查表明,到公共职业服务中心求职的
人大多是通过“他人介绍”和“路过看到”、“存档、
交保险时得知”等被动方式得知公共就业服务机
构的。另外,目前人力资源市场“黑中介”十分猖
狂,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缺少公
众认知度有关。为此,应通过公益性广告等形式
加大对公共就业服务组织的宣传力度。
(五) 完善有关中介组织管理的法律和法规
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统一传统的劳动和
人事部门在就业服务方面的规定。扩大就业服务
的覆盖范围,不仅要规范就业中介机构的行为,还
要规范其他就业服务机构的行为。提高有关法规
的等级,把行政性规定变为真正的法律规定。相
应地,改变单一的对违规行为进行行
政性罚款或
者吊扣许可证的做法,把求职者拉到纠正违规行
为的当事人中,通过法律程序解决有关问题。公
营就业服务机构应实行免费服务,私营机构要停
止向求职者收费。鉴于青年就业问题越来越严
重,应把新就业人口列入“特殊服务对象”中。
参考文献
[1 ] 曾湘泉、于泳《: 中国自然失业率的测量与解析》,载《中国社会科学》,2006 (4) 。
[2 ] Paul Osterman1 Securing Pros peri t y : The A merican L abor Market : How i t has Changed and What to Do a2
bout I t1 Princeton , NJ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91
[3 ] [23 ] RenéBêheim and Mark P1 Taylor1“Job Search Methods , Intensity and Success in Britain in the 1990s”,
Working Paper ,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 Johannes Kepler University , No1 0206 , 20021
[ 4 ] Giann Barbieri , Piet ro Gennari and Paolo Sestito1“Do Public Employment Services Help People in Finding a Job ?
An Evaluation of the Italian Case”, Italian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tistics , No13 , 20011
[5 ] Sergey Roshchin and Kseniya Markova1 “Choice among Different Job Search Channels : The Evidence f rom
Russian Labor Market”, EERC Working Paper Series 04 - 05e , EERC Research Network , 20041
[6 ] [24 ] Gustavo Márquez M1 and Cristóbal Ruiz2Tagle V1“Search Methods and Outcomes in Developing Coun2
t ries : The Case of Venezuela”, Working Paper , Inter2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 Research Dept1 , No1 519 , 20041
[7 ] [11 ] Etienne Campens and Solenne Tanguy1 “The Market for Job Placement : A Model of Headhunters”,
Cent redp Economie de la S orbonne UMR , 8174 ,20051
[8 ] Denis Fougere , J acqueline Pradel and Muriel Roger1 “Does Job2Search Assistance Affect Search Effort and
Outcomes ? A Microeconomet ric Analysis of Public versus Private Search Method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Labor
( IZA ) Papers , No11825 ,20051
[9 ] William Clark1“Production Cost s and Output Qualities in Public and Private Employment Agencies”, J ournal
of L aw end Economics , 1998 ,31 (2)1
[10 ] Peter Swivel and Christoph Zaborowski1“Employment Service : Public or Private ?”, Public Choice , 1996 ,891
[12 ] Anna Laura Wolf2Powers1“The Role of Labor Market Intermediaries in Promoting Employment Access and
— 101 —
Mobility : A Supply2and Demand2side Approach”, Doctoral Dissertation , Rutgers University ,20031
[13 ] W1 Norton Grubb1 “Evaluating Job Training Programs in the United States : Evidence and Explanations
( Technical Assistance Report , MDS21047) ”, 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 University of Cali2
fornia at Berkeley , CA , http :/ / vocserve1 berkeley1edu/ All InOne/ MDS210471 html ,19951
[14 ] Manuel Pastor , Laura Leete , Laura Dresser1“Economic Opportunity in a Volatile Economy :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Labor Market Intermediaries in Two Regions”, Ford Foundation Grant s : 1000 - 0399 and 1000 - 039
9 - 1 , U2
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Institute for Labor and Employment , 20011
[15 ] U1 Walwei1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Public Employment Services ( PES) ”, ILO , Document No147 ,
19961
[16 ] U1 Walwei1“Improving Job2matching through Placement Services”, in : G1 Schmid , J1 OpReilly , and K1 Schêmann
(eds1)1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L abour Market Policy and Evaluation1 Cheltenham: Edward Elgar , 19961
[17 ] 李永杰、张华初《: 广东省公益性职业介绍服务的现状与发展》,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2) 。
[18 ]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职业介绍机构发展报告》, http :/ / www1lm1 gov1cn/ old/ gb/ content/
2003 - 09/ 22/ content_138531 htm。
[19 ] 卜长莉《: 社会关系网络是当代中国劳动力流动的主要途径和支撑》,载《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6) 。
[20 ] [26 ] 瞿学伟《: 社会流动与关系信任———也论关系强度与农民工的求职策略》,载《社会学研究》,2003 (1) 。
[21 ] [25 ] 赵延东《: 再就业中的社会资本:效用与局限》,载《社会学研究》,2002 (4) 。
[22 ] 赵彩瑞《: 校园招聘会存在的七个问题》,载《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 (2) 。
[27 ] 李瑞《: 建设专业化与职业化的我国公共就业服务人才队伍》,http :/ / www1 docin1com/ p267959251 html。
Labor Market Intermediaries and Employment Promotion
ZEN G Xiang2quan
(School of Labor and Human Resources ,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 Beijing 100872)
Abstract : Based on literat ure review , questionnaire surveys and in2dept h interviews , and a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Chinese labor market intermediaries , the research shows t hat , as Chi2
nese labor market becomes more and more open , t he way of job matching changes and t he importance
of employment intermediary increases gradually1 Social network becomes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job
seeker s to get employment information , but t he effect s vary for different people1 Job seekers choo se
different channel s based on t heir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1 The labor market intermediaries promote
employment by providing job information , while some factor s , such as unreliable credit , insufficient
information and unfocused service , greatly rest rain t he effectiveness of Chinese intermediaries on em2
ployment promotion1 Suggestions are p ut forward to st rengthen t he inf rast ruct ure and platform of
Chines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 const ruct p ublic employment service organizations and profes2
sional teams , int roduc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 p ublic employment service , enhance t he p ublicity
of p ublic employment service organizations , and improv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1
Key words : labor market intermediaries ; employment st rategy ; employment promotion
(责任编辑 武京闽)
— 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