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人口迁移与人口容量
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人口迁移与人口容量
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人口迁移与人口容量以下图表示俄罗斯远东四地域1990~2021年人口变化状况。
读图完成各题。
1.1990~2021年时期,以下地域中人口净迁出人数最多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2.人口数质变化对远东地域带来的影响有( )A.交通压力增大 B.环境人口容质变小C.促进资源开发 D.休息力数量增加【答案】1.A2.D【解析】1.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等于自然增长人数,再用自然增长人数加上迁出人数等于增长人数,经计算可知,净迁出人数最多的是①地域。
2.图中显示远东四个地域人口呈增加趋向,那么休息力数量会增加。
远东地域原本就地广人稀,人口数量增加不利于资源开发。
3.以下图为某地人口迁入与年龄关系表示图。
判别影响该地域人口迁移的主要要素最能够是〔〕A. 人口年龄B. 经济要素C. 政治要素D.婚姻家庭【答案】B【解析】从迁移人口的年龄段来剖析,20~34岁人口数量多,以青壮年为主,说明人口迁移目的为获取较好的失业时机和支出。
影响人口迁移的要素中,经济要素是经常性的、主要的要素,故B项正确,其他选项错误。
以下图表示2021年黑龙江省流出人口构成。
读图,完成各题。
4.2021年黑龙江省流出人口A.迁上天选择普遍,全国散布比拟平均B.迁移目的地选择主要受距离影响C.以社会型迁移〔拆迁、婚姻、投亲等〕为主D.男女性别比例略有失调,青年受初等教育时机低5.黑龙江省流出人口结构的影响有A.降低社会抚养比B.休息力充足C.好转人口性别结构D.提高乡村土地应用效率【答案】4.D5.B【解析】4.〔迁上天选择普遍,相对集中在辽宁、山东、内蒙古等经济相对兴旺或资源开发地,距离最近的吉林并不是人口迁上天最大地域,故B错。
以青壮年为主,应该是务T、经商移民为主;女性略多于男性,以初中及其以下学历为主,故D对。
〕5.〔流出人口以青壮年为主,加剧了黑龙江的老龄化,提高了社会抚养比,乡村休息力少量流失,休息力充足,土地应用效率下降。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十一 人口与地理环境
“高”“低”的划分标准,如自然增长率1%以上为高增长率,以下为低增长
率;人口老龄化的衡量标准是60岁以上占到10%、65岁以上占到7%为人口老龄
化等;0-14岁划归为少年儿童,14-64岁为劳动力人口,65岁以上为老年人口等。
……
……
(2)判定人口问题时,要注意三点:一是明确由于人口增长(或年龄 结构)产生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增长过快和老龄化问题;二是要注意 对材料或图中数据信息的分析和提取;三是对题目给定有关人口新概 念的理解,如人口红利、老少比等,注意新概念中各人口年龄段的关 系,根据各人口年龄段数据的变化,尤其是少儿和老年人口的变化, 对具体的人口问题进行判断。
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立足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知识结构、人
口迁移量、人口变化等数据资料,继续考查人口变化特点和人口问题,仍是命题热
点趋势。这部分题目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均以数据图表为载体,重点考查考生获取
和解读信息能力,以及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地理数据与地理图表间的转化能力。
……
……
结合图文资料, 描述人口增长 的时间特点、 空间差异, 说明 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 运用资料, 描述人口分布的特 点, 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 因素; 结合资料, 说出人口迁移的含 义, 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 说 明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结合实例, 比较并解释区域环 境承载力、 人口合理容 量的异同。
影响。
考点考情
考题
2020新课标卷3-4、5、6 2020天津卷-8、9
2020江苏卷-23、24 2019北京卷-40(2)
2019海南卷-20 2019年江苏卷-22 2019新课标全国卷Ⅰ
-4、5 2019江苏卷-9、10
2021总复习地理全国通用一轮知识点复习教师用书:第15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
2021高考总复习地理全国通用一轮知识点复习教师用书:第15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第15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世界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1)时间差异农业革命前人口增长极其缓慢,农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先快后慢,从工业革命开始人口增长明显加快。
(2)空间差异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低水平,人口增长缓慢因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很快2。
原因分析(1)人口增长率的决定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
(2)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构成指标: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2.类型、特点与转变过程模型类型类型Ⅰ类型Ⅱ类型Ⅲ名称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特点高高低高低高低低低转变过程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1)发达国家:现代型.(2)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传统型。
(3)全世界: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4)我国: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三、人口的合理容量1.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1)环境承载力是某一资源与供养人口的关系,数值大于环境人口容量;环境人口容量是某一国家或地区所能养活人口的最大数量(警戒值)。
(2)一个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取决于数量最少的自然资源量,即最少资源的环境承载力为环境人口容量。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最大。
3.人口合理容量所谓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指在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4.世界各国实现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建立公平的秩序;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护好生态环境,又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021年高考地理人口专题含答案
5.据图推断正确的是( )
①随海拔升高,人口密度均匀递减
②随着年降水量减少,人口密度均匀增加
③在1000米以下随海拔升高,人口密度降低;1000米以上,人口密度降速变慢
④在1000毫米以下随年降水量增加,人口密度提高;1000毫米以上增速变慢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省份
生态适度人口(万人)
P1(万人)
P2(万人)
现实人口(万人)
广西
3276.2
2970.6
7203.2
5331.4
新疆
1957.3
1937.2
4303.3
2164.4
四川
2990.3
3229.2
657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
9001.3
内蒙古
1825.8
3912.3
4014.3
2453.2
注:P1表示将消费水平提高到全国平均消费水平后各省区人口容量,P2表示基于全国平均生态压力指数的各省区人口容量。
C.t3时期,整个岛屿的社会发展最为繁荣安定
D.t4时期的生态环境优于t1时期
30.复活节岛人口数量与环境承载力的关联变化说明( )
A.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只受自然资源因素的影响
B.人口数量的变化不受环境承载力的制约
C.人口数量只能低于环境承载力
D.环境承载力是维持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底线
地名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历史的“活化石”,常与所在地区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甘肃省武威市地处河西走廊东端,对其7800多个村落地名的研究可获知区域基础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内涵和人民生产活动等丰富的地理信息。下左图为甘肃省武威市及周边地区简图,下右图为武威乡村聚落地名分类及数量图。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2021年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第2节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教案中图版必修二
第二节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目标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1.结合图文材料,分析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状况及时空特点。
(区域认知)2.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结合资料,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综合思维)3.调查学校所在地人口迁移的现状,并分析原因。
(地理实践力)一、国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 1.人口迁移的概念及类型(1)概念: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其他地区,永久性或长期性地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被称为人口迁移。
(2)类型:按照人口迁移的范围是否跨越国界,还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方法技巧] 人口迁移的判断方法一是必须改变居住地;二是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三是必须跨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1)特点: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跨洲迁移活动。
(2)方向⎩⎪⎨⎪⎧欧洲人向美洲移民非洲黑人被贩运到美洲亚洲的中国、印度和日本等国居民向国外迁移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 (1)迁移方向的变化①欧洲由人口净迁出区变为净迁入区。
②拉丁美洲由人口净迁入区变为净迁出区。
③北美洲和大洋洲是最大的移民迁入地区。
(2)特点①劳务输出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②国际难民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
③发展中国家专业人才移民。
二、国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国内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目的:开发内地和边疆。
(2)主要人群:技术人员、退伍军人、干部和知识青年等。
(3)迁移目的地:东北三省、内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等地。
2.改革开放后的国内人口迁移特点(1)人口流动频繁,迁移规模加大。
(2)人口向城镇迁移。
大量人口从农村进入城镇。
(3)人口向东部迁移。
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势,是从中西部向东部和东南沿海一带移动。
[特别提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流向主要从内地迁往沿海,山区迁往平原,农村迁往城市,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并出现了大规模的“民工潮”。
1.经济因素:是主要因素,就业机会较多、经济收入较高的地方往往就成为人口迁入区。
吉林省四平市高考地理备考复习专题18:人口迁移与人口容量
吉林省四平市高考地理备考复习专题18:人口迁移与人口容量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34题;共76分)1. (2分)目前发展中国家普遍的人口迁移现象是()A . 城市向乡村迁移B . 乡村向城市迁移C . 城市向城市迁移D . 乡村向乡村迁移2. (2分) (2017高一下·沾益月考) 下图为某城市郊区某年不同年龄人口迁移数量统计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城市郊区人口迁移的特点是()A . 成年人口以迁出为主B . 老龄人口以迁入为主C . 迁入人口数量小于迁出人口数量D . 少年人口以迁入为主(2)如果上图所示人口迁移状况持续下去,则该市()A . 郊区人口年龄结构将趋于年轻化B . 郊区人口性别结构将会严重失衡C . 中心区人口年龄结构将趋于年轻化D . 中心区人口性别结构将会严重失衡(3)关于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到外地旅游也是人口迁移B . 人口迁移是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方式C . 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国内发生改变D . 人口迁移指的是国内人口迁移(4)引发自发性人口迁移的最根本原因是()A . 经济因素B . 政治因素C . 婚姻家庭因素D . 自然环境因素(5)我国“民工流”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 . 改革开放政策B . 交通运输不能满足需要C . 经济增长的地区不平衡D . 人口增长过快3. (2分) (2017高一下·佛山月考) 读人口构成比重图回答下面小题。
(1)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A . 93%B . 23%C . 13%D . 60%(2)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1.3亿。
因此,新世纪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A . 控制人口盲目流动B . 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C . 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D . 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4. (2分) (2019高三上·台州月考) 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回乡投入创业,推动“归雁经济”兴起。
高考地理《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经典题型含答案
高考地理《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经典题型含答案选择题[2024·江苏南通如皋中学段考]下图为江苏省各区域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1~3题。
1.江苏省人口密度分布规律为()A.北部人口密度大于南部B.沿海人口密度大于内陆C.中部人口密度大于四周D.东南部人口密度总体来说最大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密度分布规律。
读图可知,江苏省北部人口密度小于南部,A错误;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小于内陆,B错误;中部人口密度小于东南部,C错误;总体来说东南部人口密度最大,D正确。
2.江苏省各区域人口分布格局一直比较稳定,主导因素是()A.经济发展程度B.自然地理环境C.地区开发程度D.国家发展政策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江苏省沿江及南部地区经济发展程度高,是我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人口分布比例一直高于其他地区,故经济发展程度是人口分布格局稳定的主导因素,A正确;自然地理环境对人口分布格局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江苏省人口分布格局的主导因素,B错误;地区开发程度和国家发展政策是一直变化的,但是江苏省各区域的人口分布格局一直比较稳定,所以不是主导因素,C、D错误。
3.缓解江苏省人口分布不均的最合理措施是()A.放开生育政策,鼓励生育B.完善交通网络,加快人口流动C.移民搬迁,优化人口配置D.加强经济扶贫,优化资源配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缓解人口分布不均的措施。
由上题分析可知,导致区域人口分布不均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发展程度差异,故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差异是解决人口分布不均的最合理措施,其他三项措施都不能从根本上缓解江苏省人口分布不均的状况,A、B、C错误,D 正确。
[2024·北京海淀一模]人口空间均衡是指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驱动力共同作用下,区域间人口净零迁移的理想状态,即区域间人口迁入与迁出量相等。
有学者依据某种模型对长三角地区均衡人口数量进行研究。
该研究显示,上海均衡人口数量超过3 000万,居长三角地区之首。
24.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
人口合理容量
从自然资源的承载力及经济、社 会发展和消费水平等角度确定的 人口规模(发展层面)
合理值 8亿 60亿
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共同 作用的结果
备考技巧
1.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关系
某一地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共同点
由于制约的因素不确定,所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 容量具有不确定性; 在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对人口 容量进行相对定量估计,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
条件为(D) A.矿产资源
B.水资源
C.土地资源
D.气候条件
2.加拿大环境人口容量潜力大,主要表现
在(A)
A.地域辽阔,地广人稀
B.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集中
C.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优越
D.气温低,人均消费水平低
广州提出到2020年末常住人口控制在1500万以内,应该说,这“1500万”是让 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据此回答以下小题。
B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是指环境承载力 B. 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C. 该指标是一个理想的 该指标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成反比 D. 该指标与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成正比
B 4.针对人口合理容量的要求,广州应 ( ) ① 超出本地区范围索取资源,发展生产 ② 建立公平的秩序,使多数人有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权利 ③ 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 ④ 加快人口的增长,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世界人口分布
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
南亚地区
世界第二大人口稠密区,人口集 中于恒河、印度河下游平原地区, 主要国家有印度、巴基斯坦、孟 加拉国等。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 人口迁移和人口容量习题含答案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人口迁移和人口容量1.2019年在D电商举办的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上,D电商根据其旗下平台所呈现的收货地址变化,展开分析并发布了基于D电商大数据的中国人口迁移和城镇化发展研究报告。
D电商平台大数据充分覆盖流动人口,动态呈现人口变化,为现有人口迁移与城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有益补充。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传统的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根据电商平台所呈现的收货地址变化获取的人口流动数据的最大优点是( )A.覆盖面更广B.准确性更高C.时效性更强D.误差率更低(2)分析图中四城市数据,可以看出( )A.北京人口流动性最强B.上海人口增长最缓慢C.四城市规模都在缩小D.广州、深圳人口规模相当(3)据数据显示,与北京相比,上海、广州、深圳人口迁移以周边城市较多,说明三城市地区( )A.进入了逆城市化阶段B.城市已经均衡化发展C.郊区城市化水平提高D.都市圈发展的水平高2.下图为我国春运期间各省区(不含港澳台地区)人口流出、流入首位流(单纯基于一省人口的总流出或总流入的强度)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的粗细代表流入和流出强度。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反映出影响人口首位流指向的主要因素有()①经济发展水平②交通方式③空间距离④地形阻隔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图中甲、乙两省(区、市)分别是()A.山西、青海B.山东、内蒙古C.云南、北京D.广东、安徽(3)该图说明()A.河南流出人口流向浙江的最多B.东北地区流入首位流地域分布最为复杂C.历史因素对人口流动首位流的影响最大D.全国各省区流出首位流主要指向北京、天津、上海3.百度迁徙规模指数反应了迁入或迁出的人口规模。
下图1为2019年农历腊月十六(2020年1月10日)至2020年农历正月初八(2020年2月1日)期间,武汉迁出人口趋势图,图2为2019年农历腊月二十四(2020年1月18日)至2020年农历正月十五(2020年2月8日)期间,武汉迁入人口趋势图。
高考中图版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二节人口的迁移课件(共94页)
【解析】(1)选B,(2)选D。第(1)题,表中提及的省区中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北京、福 建、天津、山东、辽宁、河北属于东部经济地带,流入人口较多;新疆、云南属于西部经济地 带,内蒙古属于中部经济地带流入人口较少,所以三大经济地带流入人口的数量不均衡;2010 年与2000年相比较,各省区流入的人口都增加,但是东部经济地带流入的人口数量远远大于中 西部省区流入人口的数量,所以东部经济地带的流入人口规模增大;西部经济地带中云南与新 疆相比较,新疆流入人口多于云南;流入人口的增速的计算方法为:(2010年流入人口-2000年 流入人口)÷2000年流入人口×100%,通过计算可以得出,上海流入人口的增速约为187%,天津 约为310%,北京约为187%,所以天津流入人口在直辖市中增速最快。第(2)题,影响人口迁移的 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的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使 人口大量流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选B, (2)选D。第(1)题,据图分析,东部地区占比在1982年至2005 年上升,2005年之后占比下降;中部地区占比是先下降后上升,西部地区占比是 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全国流动人口总量2014年前增加,之后减少;但是全国流 动人口增长率应该是1982年至1987年较快,1987年至1990年较慢,1990年至2008 年增长最快,之后增长率下降。第(2)题,三大区域人口流动趋势是流动人口总 量在增加,这和交通条件改善关系不大,主要是经济差距加大、东部地区就业机 会多,对流动人口具有持续吸引力引起的;各地户籍政策放开,会促进人口流动, 但不一定向大城市集中,主要是向东部地区集中;2014年流动人口数量规模减少, 应该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有关,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就业机会增加且不必远 距离流动到东部,中西部对流动人口吸引力增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人口迁移与人口容量一、选择题下图为“1982年以来我国流动人口总量与分区比例图”。
读图回答1-2题。
(双选)1.1982年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化的主要特点有( )A.东部地区占比先升后降B.中西部地区占比持续下降C.全国流动人口总量2014年前增加,之后减少D.全国流动人口增长率2014年前增大,之后减小2.造成三大区域人口流动趋势变化的原因有( )A.全国交通条件改善,人口流动的规模进一步加大B.各地户籍政策放开,流动人口逐渐向大城市集中C.东部地区就业机会多,对流动人口具有持续吸引力D.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对流动人口吸引力有所增强下图为我国2018年春运首日十大人口流出(入)城市统计图。
读图,完成3-4题。
3.有关春运首日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流动的方向主要是农村到城市B.十大流入城市都位于我国东部地区C.十大流出城市大多在沿海发达地区D.流出和流入地区分布基本是一致的4.现阶段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政治因素B.环境因素C.社会因素D.经济因素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
图a和图b分别示意我国不同地区在2001-2010年和2011-2016年两个不同时间段的常住人口年均増长率、户籍人口年均增长率和小学生人数年均增长率的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5-7题。
5.2001-2016年,造成东部地区小学生人数年均增长率由负转正的主要原因是( )A.受生育政策刺激,生育率提高B.外来人口随迁子女到当地上学C.受周期性人口生育高峰的影响D.小学教学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6.2001-2016年,东北地区小学人数的变化情况反映该地区劳动力( )A.需求规模减小B.受教育水平下降C.短缺情况加剧D.抚养比显著下降7.2001-2016年,中部地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之差缩小的原因最主要是( )A.中部承接产业转移B.中部落户政策放松C.西部产业结构调整D.东北人口迁入中部近年来,腾讯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国庆、春节等重要节日的人口流动数据。
下图是经“腾讯热点迁徙”数据统计结果制作的2017年“国庆黄金周”期间我国四个城市的人口净流入情况。
据此完成8-10题。
8.图中甲、乙、丙、丁城市依次表示的是( )A.北京、成都、拉萨、香港B.成都、北京、拉萨、香港C.北京、成都、香港、拉萨D.成都、北京、香港、拉萨9.图示“黄金周”人口流动表明( )A.经济越发达,早期净流出人口规模越大B.交通越发达,净流入和净流出的转折更早C.旅游业越发达,早期净流入人口规模越大D.区域辐射能力越强,人口流动的规模越大10.据图推断,春节空城指数(流出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较高的城市可能是( )A.甲、乙B.甲、丙C.甲、丁D.丙、丁人口压力指数分为人口经济压力指数和人口资源压力指数。
它们分别等于人口数量除以经济人口容量或资源人口容量。
读图完成11-12题。
11.下列有关我国人口压力指数描述正确的是( )A.浙江人口压力指数小是因为人口密度大B.西藏人口压力指数大是因为经济落后C.黑龙江人口压力指数小是因为资源不足D.我国各区域人口压力指数已达饱和状态12.江苏人口压力指数较山东小的主要原因是( )A.资源更加丰富B.经济水平更高C.土地面积更小D.人口密度更大下图为不同气候区世界人口容量测算柱状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表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测算主要考虑的是( )A.社会经济B.地形C.生产技术D.生物资源14.按表格推算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D.沙漠气候二、综合题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率先在全国提出实施公共服务人口迁移策略,即促进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由欠发达地区向珠江三角洲地区迁移,以减轻欠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财政负担,从而缩小城乡间、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下表是“广东省等全国前5位人口流入大省及其人口流出地排序表”。
(1)指出《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的实施的影响。
(2)M省流入的人口受历史渊源影响明显,M省最有可能是哪里?(3)我国大规模跨省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简述我国大规模跨省(市、区)人口流动对人口迁出地区的影响。
参考答案1.AC;2.CD解析:1.由图可知,东部地区流动人口占比在1982年至2005年呈上升趋势,2005年后呈下降趋势,A对。
中部地区流动人口占比在2005年以前呈下降趋势,在2005年之后呈上升趋势;西部地区流动人口占比呈波动上升趋势,B错。
由图可知全国流动人口总量2014年以前增加,2014年之后减少,C对。
2014年以前,全国流动人口增长率先波动增大,再波动减小,2014年以后变化不大,D错。
2.人口流动主要受经济因素的影响。
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吸引大量人口迁入,C对。
由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西部地区就业机会增多,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有所增强,D对。
全国交通条件改善,有利于人口流动,但人口流动的规模主要受经济影响,A错。
户籍政策放开有利于人口向大城市集中,但中西部地区出现人口回流现象,说明户籍政策放开对人口流动的影响较小,B错。
3.C;4.D解析:3.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流动。
读图,人口流动的方向主要是城市到城市,A错;十大流入城市并非都位于我国东部地区,例如重庆位于西部地区,B错;十大流出城市大多在沿海发达地区,如上海、广州、天津等,C对;流出地区大多在沿海发达地区,而流入地区大多在内陆地区,D错。
故选C。
4.本题考查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现阶段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即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主要流向为内地到沿海,乡村到城市,即经济欠发达地区到经济发达地区。
故选D。
5.B;6.C;7.A解析:5.本题考查人口增长,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东部地区前期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高于户籍人口,说明有大量人口迁人东部,但是小学生人数仍为负增长,表明该地区的生源主要为夲地户籍,由于人口自然増长缓慢,因而岀现负增长;后期由于迁入人口户籍本地化,随迁子女也迁入,形成小学生人口规模扩大。
故B选项正确。
6.本题考査人口数量变化,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东北地区小学生人口规模总体呈下降趋势,且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由正增长转为负增长,这种现象的形成与生育人口(青壮年人口)的流失有关;青壮年人口流失,老龄人口抚养比上升;东北地区经济增长虽然缓慢,但劳动力需求总体增加,因而劳动力短缺情况会加重。
故C选项正确。
7.本题考査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同时考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读图可知,中部地区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年增长率之差缩小的主要原因在于常住人口的增加,其户籍人口年增长率反而有下降的情况,这与中部落户政策放宽矛盾;根据人口迁移规律,东北人口应该迁往经济更发达的东部地区;西部与中部同属于人口流出区,且西部经济发展程度低于中部,西部产业结构调整对中部人口增长影响较小;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就业机会增多,导致外来人口回迁,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之差缩小。
故A选项正确。
8.C; 9.D; 10.A解析:8.图中四个城市甲城的流动规模最大,经济辐射范围广,由于本次“国庆节”假期持续时间较长,故而有大量人口返乡探亲或出游,故而从9月30日开始就开始大量流出,因此甲为北京。
成都属于区域经济文化中心,人口流动规模也较大对应乙。
香港在国庆期间接纳大陆游客较多,而流出较少,故而在早期一直呈现净流入,故对应丙。
拉萨所在的西藏自治区人口稀少,经济不发达,且10月不再是拉萨的旅游旺季,故而总体流动性小,故对应丁。
故正确答案为C。
9.四个城市中,甲乙经济发达早期净流出人口规模大,但香港经济发达,却是净流入,因此还与城市产业结构等有密切关系,故A错。
四个城市中,北京与成都相比交通更发达,然而其净流入和净流出的转折点却在5日,晚于成都的4日,故B错。
北京旅游业发达,但早期仍然呈现了净流出,故C错。
四个城市来看,区域经济辐射能力越强,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也越强,故而有人口流动规模越大的特点,故D对。
10.空城指数是指的流出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
本题并没有提供春节期间各城市的流出人口和常住人口,但根据第一问的结果,甲乙丙丁依次是北京、成都、香港、拉萨。
显然甲、乙为北京和成都,经济发达,外来务工人员多,由于务工人员的“返乡潮”是最容易形成空城的,丙城香港由于物流贸易、金融、旅游等第三产业发达,外来务工人员少,故不易形成空城。
丁城拉萨经济水平较低,外来务工人员少,故而也不易形成空城。
11.B;12.B解析:11.浙江省经济发达,人口压力指数小是因为人口经济压力指数较小,A项错误;西藏经济水平较落后,故人口压力指数较大,B项正确;黑龙江人口压力指数较小是因为资源丰富,C项错误;我国部分地区人口压力指数没有达到饱和状态,D项错误。
12.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较山东省更高,人口经济压力指数较小,故B项正确。
13.D 14.C解析:13.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密度的关系。
图中显示的是人口分布与气候的关系,与气候资源密切相关的是生物资源。
故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
14.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密度的关系。
按图推算,热带雨林气候区的人口合理密度和人口合理容量应该远高于图中的其他气候区,但现实情况是热带雨林气候区人口数量较少,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
故C选项正确,ABD选项错误。
15.(1)促进劳动力向珠江三角洲的合理流动,有利于合理配置服务设施和缩减城乡、地区之间差距;加剧城市交通拥挤、居住紧张等问题。
(2)山东。
(3)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4)有利方面: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流出地经济收入,加强与外界的交流等。
不利方面:造成劳动力与人才的大量流失,产生社会问题,如留守儿童教育与老年人赡养问题等。
解析:(1)由材料可知,《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是人口迁移的策略,是为了促进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由欠发达地区向珠江三角洲地区迁移,以减轻欠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财政负担,从而缩小城乡间、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2)读图可知,M省的流动人口主要来自于黑龙江、吉林、河南、安徽及江苏等省,一部分属于临近省区,而东北的主要为过去闯关东人口回流,所以应为山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