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概论

合集下载

武术概论

武术概论

二 武术的形式、内容与分类:
武术分为套路运动与搏斗运动。 (一)套路运动 套路运动的概念: 是武术动作以攻守进退、动静急徐、刚柔虚实等 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 套路运动的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拳术、器械、对练、集体表演。


拳术的概念: 是徒手练习的套路运动。它的种类很多, 主要有长拳、太极拳、南拳、形意拳、八卦 掌、通背拳、象形拳。
四 武术的作用
(一)改善和增强体质 (二)提高防身自卫的能力 (三)磨练意志,培养道德情操 (四)娱乐观赏,丰富文化生活
2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 其动作轻柔圆活,处处带有弧形,动作绵 绵不断,势势相承。传统的太极拳有陈式、 扬式、吴式、孙式、武式等较有影响的流派。 各式太极拳还有大架、小架、开合、刚柔相 兼等各自不同的特点。 国家体委推陈出新,先后整理了24式简 化太极拳和48式以及88式太极拳,近年来又 创编了42式等包涵不同风格太极拳特点的套 路。
集体表演
集体表演: 六人以上徒手或器械集体演练,可变换队 形和采用音乐伴奏,要求队形整齐,动作协 调一致。
搏斗运动
搏斗运动: 是两人按照一定规则进行斗智较力的对 抗形式。 形式有散手、推手、短兵,近年来个别地 区还开展长兵。
三 武术的特点
(一)寓技击于体育之中 (二)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 (三)广泛的适应性
1 长拳:它以拳、掌、勾为其主要手型,以弓 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为其基本步型, 并有蹿蹦跳跃、闪展腾挪、起伏转折和跌扑 滚翻等动作和技术组成的姿势舒展,动作灵 活,快速有力,节奏鲜明的拳术。 长拳是在总结传统的查拳、华拳基础上 形成的,只要有各种适应普及的初级、中级、 以及适应比赛的规定套路和自选套路。

武术概述

武术概述

二、武术的起源
武术起源于我们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
1、武术的萌芽: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为了 生存,必须依靠群体力量与自然界搏斗,在狩猎的生产劳动 过程中不仅要赤手空拳与野兽搏斗,还要拿起石头木棒等简 陋的工具与野兽抗争逐步形成了徒手的、持械的格斗技能; 2 格斗技能的形成与发展:氏族公社时代,为扩张土地和争 夺财富而发生战争,人们将在战斗中比较成功的一拳一腿、 一击一刺加以总结,反复练习,并传授给下一代 军事战争 促进了格斗技能的形成与发展。
三、武术的发展
(一)历代武术发展概况
(二) 新中国武术运动的发展
历代武术发展概况
1、原始社会→武术的萌芽 、原始社会→ 2、商周时期→出现了“武舞” 、商周时期→出现了“武舞” 3、春秋战国时期→用于选拔人才 、春秋战国时期→ 4、秦汉时期→出现了武术著作,技击理论和技巧发展到了 、秦汉时期→ 一个新的高度 5、唐代→始行武举制,使之规范化 、唐代→ 6、宋元时期→出现武术的民间组织,为武术的传授、交流、 、宋元时期→ 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7、明清时期→武术的大发展时期,流派林立,拳种纷呈, 、明清时期→ 出现了记载套路图谱的书籍,如戚继光的【纪效新书】 出现了记载套路图谱的书籍,如戚继光的【纪效新书】,明 确提出了武术的健体强身功能 8、近代→冷兵器时代结束,突出了武术的健体强身功能, 、近代→ 逐步成为近代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9、民国时期→武术走出了国门(1936年在柏林奥运会进行了 、民国时期→武术走出了国门(1936年在柏林奥运会进行了 武术表演) 武术表演)


1 什么是武术?试述对武术定义的 看法。 2 简述武术发展历史。
(2)武术是我国各级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之一,一些 (2)武术是我国各级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之一,一些 高等院校设立了武术专业。

武术运动概论

武术运动概论
早在1974年针对第3届全运会武术运动员与北京市大中小学生同年 龄相比较,调研身高、肌力、肺活量、反应时、血压、心率等得出:
习武对外利关节、强筋骨、壮体魄;对内理脏 腑、通经脉、调精神。视频
2、防身制敌
攻防技击是武术的核心。习武在健身的同 时还应学会攻防格斗技术,提高判断能力和反 应速度。掌握防身制敌技能,把握好踢、打、 摔、拿、击、刺等技法,并能扬长避短,注意 得机、得时、得势。切记不能逞强斗胜、以技 欺人。
套路运动是以技击动作为素材,以攻守进退、 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 的整套练习形式。包括:单练(拳、械)、对练 (拳-拳、拳-械、械-械)、集体演练。 搏斗运动指两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 规则进行斗智斗勇的对抗练习形式,包括散手、 推手、短兵。
内外兼修 所谓内指心、神、意识和气息运行;外指 手眼身步等形体活动。既讲究动作的形体规范,又要求 精神传意,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整体运动观,是中国 武术的一大特点。如太极拳主张身心合修,要求“以心 行气、以气运身”、形意拳“内三合、外三合”,少林 拳也要求精、力、气、骨、神内外兼修。此外武术套路 在技术上往往要求把内在精气神与外部形体动作紧密相 合,完整一气,做到“心动形随”,“形断意连”, “势断气连”。以“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八法的 变 化 来 锻 炼 心 身 。 返回
“尚武”能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坚 持不懈的武术锻炼中,这种战胜恶劣环境和竞争 对手的胜利体验,能使尚武者养成见恶不畏、见 强不惧、勇于拼搏、敢于夺取胜利的精神。这正 是“自强不息”精神的具体体现。
“崇德”能养成“厚德载物”的气度。 “未曾学艺先识礼,未曾习武先明 德 ” “礼”是恭谨待人、尊敬师长等克己 敬人的规范。“德”指武德,即尚武崇德的 精神。识礼者,能尊师重道,学得武艺真谛; 明德者,能以道德规范自己,勇于为国为民 效力,耻于为己为利弄武。这也正是“厚德 载物”的具体体现。

《1-武术概述》

《1-武术概述》

《1-武术概述》第一章武术概述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它经过不断的创新、提炼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包括各种拳械套路和对抗运动形式,并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它具有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竞技比赛、表演娱乐、交流技艺、增进友谊、陶冶情操等作用,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第一节武术的概念武术的概念是人们认识、研究武术的基本依据。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武术概念的表述不尽相同。

在原始社会,武术这一概念是指人们狩猎活动中的搏击,春秋战国时称为技击,汉代称为武艺,并延用到明末。

武术一词,最早见于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文选》中的堰闭武术,阐扬义令,这里的武术,是指军事技术,一般称为技击和武艺。

民国初期称国术、功夫。

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武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和进步,冷兵器逐渐消亡,专用武术器械的产生和拳械套路的大量出现,武术竞赛规则的规定,武术已演化成为现代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其内容、形式和训练手段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反映其本质属性的概念也应该随之变化,这就需要对武术进1/ 3行科学的定义。

1988 年 2 月,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学分会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武术学术专题研讨会。

在研讨会上,-2- 武术武术被定义为: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

从而使武术有了比较完整、准确、科学的概念。

这一概念体现了武术的以下特点:一、武术的本质属性是技击性武术的技击内容源于原始社会的狩猎技术,它在古代军事争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在现代武术运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武术是我国历代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将零乱的攻防技术不断综合整理、发展,并用套路形式提炼出来的技术体系。

它的技击性是沟通原始狩猎技术、古代军事技术和现代武术运动技术的内在联系是武术区别于其他体育运动项目的本质属性。

因此,武术的概念必须反映其本质属性技击性及其技术范畴,如徒手的踢、打摔、拿和器械的劈、砍、扎、击、刺等攻防格斗技法。

中国武术概论范文

中国武术概论范文

中国武术概论范文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之一,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武术是中国古代人民为了保护自己、战胜敌人,形成的一种自卫技术和搏斗艺术。

它融合了哲学、艺术、医学和运动学的多个方面,是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武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战争时期。

古代中国的部落和王国经常发生战争,人们需要一种能够保护自己的技巧和战斗技能。

于是,他们开始研究各种战斗技巧,从而形成了武术的雏形。

武术被中国古代的武士阶级广泛应用。

在古代的战争中,武士们凭借自己的武术技巧,保卫着国家和家庭的安全。

在和平时期,武术也成为了身份地位和社交礼仪的象征。

它赋予人们力量、自信和尊严。

中国武术主要分为南方和北方两种流派。

南方武术以柔和精巧著称,注重身体的灵活性、柔韧性和敏捷性。

北方武术以刚健有力为特点,注重力量、速度和爆发力。

这两种流派各具特色,各有千秋。

中国武术不仅是一种战斗技巧,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在中国古代的武术理念中,强调内外兼修,注重身心的和谐。

通过武术的锻炼,人们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意志力和耐力,培养坚强的品格。

同时,武术也可以帮助人们解压缓解压力,达到身心放松的效果。

中国武术的核心哲学观念是“柔中求刚”,强调以柔克刚、以弱胜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观念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无论是在战争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可以通过巧妙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技巧,战胜强大的对手或克服困难。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它不仅代表着中国人民勇敢无畏的精神,更传承着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文化。

如今,中国武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传播。

许多外国人也对中国武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多人来到中国,学习和研究中国武术。

总之,中国武术是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遗产,它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哲学意义。

无论是在战争中保卫国家、在和平时期维护社会稳定,还是个人修身养性,中国武术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值得我们珍惜和传承。

武术的概述

武术的概述

武术的概述
武术啊,整体来看是一种特别酷、特别有内涵的东西。

大致分这么几个部分来说。

首先就是武术的流派,这可太多了,像大家比较熟知的少林武术。

少林武术就包括了很多套路和功法,什么少林拳啊,动作刚健迅猛,充满力量。

还有太极拳,这是极具代表性的内家拳,动作缓慢优雅,讲究以柔克刚,就像公园里那些打太极的老爷爷老奶奶,别看他们慢悠悠的,但其中蕴含着很深的哲理和技巧。

主要包括这些内容,一个是基本功,什么扎马步啊,踢腿啊,这些都是基础中的基础。

就拿扎马步来说,这是锻炼腿部力量和稳定性的,很多初学者扎不了多久腿就酸得不行,但是坚持下来对提升整个武术素养非常关键。

武术的技法也有很多种,像拳、掌、腿法之类的。

不同流派在这些技法上有不同的侧重。

比如咏春拳的寸拳,在近距离内能爆发出很大的力量。

核心内容是攻防意识,武术嘛,最初可就是为了防身或者战斗的。

虽然现在多数人练武是为了强身健体或者修身养性,但这个攻防意识还是贯穿其中。

在对练的时候就特别明显,双方都要预判对方的动作,做出进攻或者防守。

框架上是这么理解,从历史发展来看,武术是在长期的人类社会发展中逐渐形成的。

古代打仗士兵们的格斗技巧,民间为了防身而练就的功夫等等都融合到一块了。

而且武术跟地域文化也有关系,像南方的武术很多有灵活多变的特点,北方一些武术套路大开大合。

还有个方面很容易被忽略,就是武术的文化底蕴。

武术不只是那些拳脚功夫,还包含着很多哲学思想,像天人合一什么的。

它也体现了一种武者的精神,品德修养也很重要,什么尊师重道之类的传统美德在武术界也一直被强调。

《中国武术概论》教学大纲

《中国武术概论》教学大纲

《中国武术概论》教学大纲一、说明(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武术概论是社会体育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是民族传统体育方向选学的内容,它为该方向学生进一步深造学习打基础的一名课程。

因此,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武术基本理论与武术文化素养,具有鉴别和诠释武术历史文化思想的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

要求课程教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辅导相结合;平时作业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三个基本原则。

(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内容的选取和实施中把武术与传统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反映国内武术研究的新成果、新动向,确保课程内容选择的时代性(社会性)、现实性、科学性;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能有机的结合,注重文化性和启发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采取讲授与讨论、专题讲座等形式,注重不断培养具有继承与创新精神、鉴赏与诠释能力的传统体育方向的学生。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自学与问题解决结合;有效针对社会体育方向报考民族传统体育方向研究生的学习与问题解决,强调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考核方式考试原则:采用平时作业成绩40%+平时课题表现20%+期末作业成绩相结合40%。

学生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的形式。

考试的主要内容:武术基本理论理论。

(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二、大纲内容第一章武术的概念及其演变第一节明确武术概念的重要性第二节中国古代的武术是一种技击术第三节对现代历史条件下武术概念的表述第四节武术概念发展与变化是人们认识和实践的进步说明和要求:(1) 通过学习能了解武术发展的历史过程(2)掌握武术概念与人们认识的关系第二章武术的特点和价值第一节武术的特点第二节武术的价值说明和要求:(1) 通过学习能掌握武术的特点与价值第三章中国传统哲学对武术发展的影响第一节天人合一与武术的拳理第二节知行合一与武术的技击特点第三节阴阳变化是武术拳理的理论基础第四节中国传统哲学的太极观念与太极拳第五届五行说在武术中的反映说明和要求:(1) 通过学习能了解武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第四章传统武术技术、训练体系的形成与武术套路的产生第一节武术的传统技术体系与传统训练体系的形成第二节产生武术套路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说明和要求:(1) 通过学习能了解传统解武术技术与训练体系(2)掌握武术套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第五章武术的技法原理第一节注重技击特点的原理第二节阴阳变化的原理第三节符合人体结构特点的原理第四节符合器械形制特点的原理第五节攻防趋时的原理第六节注重内外兼修的原理说明和要求:(1) 通过学习能了解武术注重技法、注重内外兼修原理(2)掌握武术与阴阳传统文化的关系(3)掌握人体结构知识,以及攻防技击原理第六章冷兵器时代武术的发展第一节自卫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要第二节军事需要对武术发展的推动作用第三节军事武术与民间武术的关系说明和要求:(1) 通过学习能了解武术与人类基本生存的关心(2)了解军事发展对武术发展的影响第七章火器的进步对武术发展的影响第一节火器的使用与对军事活动的影响第二节《纪效新书》对武术发展的意义第三节火器发展将武术推向全新发展的方向说明和要求:(1) 通过学习能了解火器的发展对武术发展的重要作用(2)了解《纪效新书》对武术发展的意义第八章火器的广泛使用下武术发展的新特点第一节武术由军事由军事技击向对抗性体育比赛第二节武术门派与民间武术第三节武术的健身价值提出是从军事技能向体育转化的又一个标准说明和要求:(1) 通过学习能了武术从军事价值嬗变为体育价值(2)了解民间武术发展,以及门派对武术发展的作用第九章武术与中国古代的文艺创作第一节人类自卫需要是文艺创作的一个重要推动力第二节与武术相关的文艺创作第三节武术与表演艺术中武打技术的关系说明和要求:(1) 通过学习能了解文艺创作对武术发展的影响(2)了解武术表演对武术技术的关系第十章古代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问题第一节武术是一种俗文化第二节关于“侠”和“武德”第三节宗教对武术发展的影响说明和要求:(1) 通过学习能了解民俗、宗教、武德对发展对武术发展的作用第十一章武术在西方先进火器大量进入中国条件下的发展第一节西洋火器的使用和兵操的推广使武术彻底从军事中退出第二节新学堂的新办使西方学校体育进入中国第三节火器的大量使用改变民间武术的存在方式说明和要求:(1) 通过学习能了解西方科技发展对武术发展的重要作用(2)了解西方体育对传统武术发展的意义第十二章武术在西方现代体育影响下的双向发展(1)中国现代竞技武术的产生(2)非基竞技武术的发展说明和要求:(1) 通过学习能了解竞技武术与非竞技武术在我国发展现状第十三章新中国成立以来竞技武术是武术发展的主流第一节竞技体育随着国民经济发展而开始发展第二节竞技体育制定建立与竞技武术的发展(3)竞技武术发展中的几个问题说明和要求:(1) 通过学习能了竞技武术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2)了解竞技武术发展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第十四章群众武术活动的开展(1)民间武术活动(2)民间武术发展中的几个问题(3)学校武术与武术学校说明和要求:(1) 通过学习能了民间武术发展的重要作用(2)了解学校体育对武术发展的意义第十五章中国文化的综合创造与武术运动的综合创造第一节传统文化的时代性与传统文化的发展第二节武术运动必修走综合创造发展道路说明和要求:(1) 通过学习能了解文化继承与发展对武术发展的重要作用(2)了解武术未来发展方向三、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 温力著. 《中国武术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5.2. 邱丕相主编.《中国武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武术概述——精选推荐

武术概述——精选推荐

武术概述第一节武术运动的健身特点武术,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和斗争实践中逐步积累、丰富、发展起来的一项优秀文化遗产,作为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武刺等技击动作为素材,遵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格律组成的套路运动;一种是在一定条件下遵照一定规则,两人斗智较力,以搏斗为形式的散手运动。

武术运动除了具有技击性以外,还具有较强的健身价值。

在练习武术时,讲究体现内外合一、形神兼备。

这是中华武术的一大特点。

所谓内,指的是心、神、意、气等内在的心志活动和气息运行。

外,指的是手、眼、身、步等外在的形体活动。

如形意拳强调“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南拳强调“内练心神意气胆、外练手眼身腰马”,太极拳强调“用意识引导动或少有的。

武术主要有两种运动形式:一种是以踢、打、摔、拿、击、术以其独特的运动形式流传至今,这是其他国家和民族所没有的作”、“气沉丹田”,长拳强调“精气神”、“心动形随意发神传”等。

这种练功方法对外能壮肌肉、强筋骨,对内能通脏腑、调精神,使身心得到全面锻炼,具有较高的健身价值。

第二节武术运动的文化特征都说中华武术博大精深,这博大是指武术运动的技术分类、风格流派的繁多;这精深便是指武术运动中蕴藏着的深刻道理与精神。

武术运动根植于中华大地,自产生那日起就接受着中国文化的熏陶,积淀了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

大学生学习武术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陶冶性情,也可以通过武术这一窗口去了解中国文化。

我们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可以从动作形态、动作名称、演练技法几个角度来探寻武术的文化内涵。

一、武术动作形态在观赏武术表演的过程中可以设想,弓步冲拳、马步架打之后,接着做一个绷脚尖的“托马斯全旋”或做一个芭蕾式的亮相造型,定会令人失笑。

其实这一笑有着深刻的意味,这里不是指马步架打与托马斯全旋在技术上不能衔接,而是指代表不同文化的身体形态表征上的脱节。

武术与中国舞蹈、中国戏曲同出一源,在动作形态上存有共性,都呈现出“拧”、“倾”、“曲”、“圆”的内聚性。

中国武术概论 2017

中国武术概论 2017

中国武术,又称中华武术、中华武艺、中国武道等,是中国传统的武技和武道体系。

它不仅是一种独特的身体技能,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中国武术的一般概论:
1.起源和发展:
-中国武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战争和防身技术。

在长时间的历史演变中,武术逐渐融合了哲学、文化、医学等多个方面的元素。

2.门派和流派:
-中国武术有众多的门派和流派,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招式、套路、武器使用等特色。

著名的武术门派包括少林派、武当派、峨眉派等。

3.内外兼修:
-中国武术包括内家拳和外家拳,内家拳注重内功修炼,强调身体内部的力量控制;外家拳则注重外在的技巧、力量和速度。

4.武器使用:
-中国武术涵盖了多种武器的使用,包括刀、剑、枪、棍、鞭等。

每种武器都有其独特的技法和套路。

5.套路和形式:
-武术套路,也称为“招式”、“形式”等,是武术中的一种练习方式,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和组合来锻炼身体的柔韧性、力量和技术。

6.武术哲学:
-中国武术融合了儒家、道家、佛家等哲学思想,注重的不仅是技术的掌握,更是心性的修炼、道德的塑造。

7.传统与现代:
-在现代社会,中国武术既保留了传统的技法和价值观,也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了现代体育科学和运动训练的理念。

8.国际传播:
-中国武术在全球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设有武术学校和培训机构,中国武术也成为国际武术比赛的热门项目。

总体而言,中国武术是一门复杂而丰富的艺术,不仅强调技术的精湛,更注重身心的协调和内外的调和。

同时,武术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中国武术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武术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武术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武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A. 原始社会B. 奴隶社会C. 封建社会D. 近代社会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武术的流派?A. 少林B. 武当C. 峨眉D. 泰拳答案:D3. 太极拳的创始人是?A. 张三丰B. 王阳明C. 孔子D. 老子答案:A4. 中国武术中“内家拳”和“外家拳”的区别主要在于?A. 动作的快慢B. 动作的刚柔C. 动作的高低D. 动作的虚实5.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武术的器械?A. 剑B. 枪C. 棍D. 盾答案:D6. 中国武术中“南拳北腿”的说法是指?A. 南方人擅长拳法,北方人擅长腿法B. 南方人擅长腿法,北方人擅长拳法C. 南方人擅长剑法,北方人擅长刀法D. 南方人擅长刀法,北方人擅长剑法答案:A7. 中国武术的“五禽戏”是由哪位名医所创?A. 华佗B. 扁鹊C. 张仲景D. 孙思邈答案:A8. 以下哪个动作不属于中国武术中的基本手型?A. 拳B. 掌C. 指D. 叉答案:D9. 中国武术中的“八卦掌”是以什么为理论基础?B. 八卦C. 九宫D. 十二生肖答案:B10. 中国武术的“形意拳”主要模仿哪种动物的动作?A. 虎B. 蛇C. 鹤D. 猴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武术的四大流派是少林、武当、峨眉和________。

答案:南拳2. 中国武术的“三要素”包括身法、步法和________。

答案:手法3. 中国武术的“五步法”指的是进、退、顾、盼和________。

答案:定4. 中国武术的“六合”指的是内三合和外三合,其中内三合是指心、意、气,外三合是指肩与胯、肘与膝和________。

答案:手与足5. 中国武术中的“八极拳”是以________为基本动作。

答案:八极6. 中国武术的“形意拳”中的“三体式”是指________、马步、弓步。

答案:虚步7. 中国武术的“太极剑”是以________为基本剑法。

武术概述

武术概述

武术概述一、武术的起源武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的产生,缘起于我国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

人们在狩猪的生产活动中,逐渐积累了劈、砍、刺的技能。

这些原始形态的攻防技能是低级的,还没有脱离生产技能的范畴,却是武术技术形成的基础。

武术作为独立的社会文化现象,是同中华民族文明的产生同步的。

二、武术的发展武术萌芽于原始社会时期。

氏族公社时代,经常发生部落战争,因此在战场上搏斗的经验也不断得到总结,比较成功的一击、一刺、一拳、一腿,被模仿、传授、习练着,促进了武术的萌芽。

武术成形于奴隶社会时期。

夏朝建立,经过连绵不断的战火,武术为了适应实战需要进一步向实用化、规范化发展,夏朝时期的武术活动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发展:1、军队的武术活动,2、以武术为主的学校教育。

商周时期,商代出现了武术训练的重要手段---田猎,商周利用“武舞”来训练士兵,鼓舞士气,周代设的“序”,“序”等学校中也把射卸,习舞干列为教育内容之一。

相传在周时期出现了一部中国武术史上重要的著作《周易》,亦称《易经》。

武术发展于封建社会时期。

秦汉以来,盛行角力、击剑。

随着“宴乐兴舞”的习俗,手持器械的舞练时常在乐饮酒酣时出现,如《史记·项羽事纪》记载的“鸿门宴”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便是这一形式的反映。

唐朝以来开始实行武举制,对武术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如对有一技之长的士兵授予荣誉称号。

由此可见武术作为一种文代形式已相当具有影响。

宋元时期,以民间结社的武艺组织为主体的民间练武活动蓬勃兴起,有习枪弄棒的“英略社”,习射练习的“弓箭社”等。

由于商业经济活跃,出现了浪迹江湖,习武买艺为生的“路歧人”。

不仅有单练、而且有对练。

明清时期是武术大发展时期,流派林立,拳种纷显。

拳术有长拳、猴拳、少林拳、内家拳等几十家之多;同时形成了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拳等主要的拳种体系。

到了近代,武术适应时代的变化,逐步成为中国近代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民国时期,民间出现了许多拳社、武士会等武术组织。

2024版《武术概述》PPT课件

2024版《武术概述》PPT课件

中青年
可进行强度稍大的武术搏 击训练,如散打、推手等, 以增强实战能力和身体素 质。
老年人
适宜进行太极拳、八段锦 等柔和的武术养生锻炼, 以延缓衰老、保持健康。
注意事项及安全防范措施
热身运动
进行武术锻炼前,需做好充分的热身运动, 避免肌肉拉伤等运动损伤。
穿着舒适
选择透气、柔软、合身的武术服装和鞋子, 确保运动过程中的舒适性。
申诉途径
如果选手或教练对比赛结果有异议,可以通过正式途径向比赛组委会提出申诉,组委会将组织专家对申诉进行审 核和处理。
05 武术文化内涵与 传承价值
传统文化元素在武术中体现
儒家思想的影响
武术注重武德修养,强调“仁、 义、礼、智、信”等儒家伦理道
德观念。
道家哲学的融入
武术中的太极拳等拳种,融合了道 家“阴阳五行”等哲学思想,形成 了独特的技击理论和养生之道。
裁判员职责和执裁流程
裁判员职责
裁判员需具备专业武术知识和裁判经 验,负责确保比赛公平公正进行,对 选手表现进行准确评判。
执裁流程
比赛前裁判员需熟悉比赛规则和评分 标准,比赛中要严格按照规则进行打 分和判罚,比赛后要对成绩进行复核 和确认。
争议处理机制和申诉途径
争议处理机制
对于比赛中出现的争议情况,裁判员和比赛组委会应及时介入处理,确保比赛顺利进行。
《武术起源与发展 • 武术基本功与技法 • 武术器械与使用方法 • 武术比赛规则与裁判方法 • 武术文化内涵与传承价值 • 健康养生与武术锻炼结合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01 武术起源与发展
武术起源及历史沿革
远古时期
武术起源于远古时期的生产劳动 和军事战争,是人类为了生存和
创新发展思路

1、武术概述理论

1、武术概述理论
武术概述
王如镇
1、什么是武术?谁说方作数?
中国武术研究院曾在1988年将之定义为:“武 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 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二十 多年来,武术界发生了很大变化,武术理论研究也 有不少新成果。而对于“什么是武术”的提问,武
术界人士往往各持己见。
周伟良先生在其编著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中
社会与民间武术组织
1910年在上海成立的“精武体育会”最为庞 大。以后又相继成立了“中华武士会”、 “致柔拳社”、“武当太极拳社”、“汇川 太极拳社”、“尚武国术研究社”等,这些 民间武术团体对国内外武术的传播和发展起 了一定作用 。 1928年,在南京成立了中央国术馆。 1936年组织了中国武术团旅游出访东南亚, 同年,中国武术队赴柏林参加第11届奥林匹 克运动会进行武术表演。
短兵是两人手持一种用藤、皮、棉
制作的短棒似的器械,在16市尺直 径的圆形场地内,按照一定的规则, 使用劈、砍、刺、崩、点、斩等方 法进行决胜负的竞技项目。
4、武术的特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作用
特点
1.寓攻防技击与意识于体育运动之中 2.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 3.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作用
强身健体 防身自卫 修身养性 磨练意志 娱乐观赏
发表观点认为:“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包 括功法练习为活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 目。”

黄红田教授则在其发表于《中华武术》期刊上题为《武术概 念新论》的文章中指出“广义的武术概念是指一切攻防技击之 道”而“狭义的武术是指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 为主要内容,以功法、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 的一种生活方式。” 著名武术理论家易家严先生更是《武以载德》一文中喊出 了“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武术,岂能是一个体育属 性所能涵盖的?”并提出“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武 术的本质是文化”的观点。

武术概论

武术概论

术理论基础研究的目的:研究武术武术理论基础研究的意义:更好的研究武术武术一词的来源:春秋战国谦古代,技击”,汉代出现了“武艺”到明末,清初“武术”,民国:“国术”现代:“武术”(1840前古代,1840年后到见过,现代,当代)武术的表述:a·1932年,供给自卫功能,锻炼体格的工具b·1957年6月,以健身为目的的(现代)(古)有技击的性质和特点,它是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民族形成体育的内容。

C·1961年,仅强调了武术的锻炼价值,强筋健骨,增进健康,锻炼意义的作用d·1988年,武术是以技击作为重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采用至今)e·1977年f·2009年,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为重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成的传统体育。

武术的概念的内涵:武术的属性是技击性,也是内涵概念的外延:1套路练习2格斗的对抗练习武术的社会价值:技击自卫价值健身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文化一词最早见于汉刘向《洗苑·指武》文化不改,然后加诸,后引申为文治和教化,发展到现代汉语,演变为一般只是和教养广义上讲,文化是人类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总和。

侠义上讲,文化仅指人们的精神领域上的满足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四个文化圈:欧美基督教文化圈阿拉伯伊斯兰教文化圈印度佛教文化圈东方儒学文化圈中国文化主要以归纳为三种:宋法文化农业文化血缘文化中西方文化差异:1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a`个人荣誉感与谦虚谨慎b·自我中心与无私奉献c·创新精神与中庸之道d·个性自由与团结协作2 社会关系的差别a·平等意识与等级观念b·核心家庭与四代同堂3.社会礼仪的差异人的武术(夏——宋)1.夏朝时期武术活动主要表现在一下两个方面发展:一。

中华武术概论之一

中华武术概论之一

中华武术概论之一中国武林门派套路大观中国武术门派、套路众多,蔚为大观。

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习云太《中国武术史》,拳种部分有46节计75种、器械部分有27节,可见其众多纷繁。

事实上,在我们上面谈到的少林、武当、峨眉、南拳四大派内部,又有许多支派,各支派中某一套路如有显著特色,又可能发展为新的支派。

在四大派之外,有数量更多的较小一些的派别,犹如满天繁星,形成了中国武术文化的大观。

从有组织、有机构的角度来说,武林集团表现为门派;从武术的师承、特点的角度来说,武林集团表现为学种及套路。

门派有更强的社会性,拳种、套路有更强的技艺性。

这两个从不同角度归纳出来的武林集团概念,相互包容、相互交叉而存在。

下面,我们将根据《武林》1989年第10期万月《拳术套路初探》等,从拳术命名的角度列出有关的拳种套路,以见中华武术纷繁浩瀚之一斑。

“以佛圣道仙、神祗鬼怪命名的一神拳、二郎拳、韦驮拳、大圣拳、八仙拳、天罗拳、地煞拳、六星拳、哪咤拳、金刚拳、观音拳、佛汉拳、佛教拳、罗汉拳、金刚锤。

二十八宿拳、四仙对打拳、七星访友拳、罗汉螳螂拳、夜叉巡海拳、金刚三昧掌、夜叉铁沙掌等。

以“门”命名的——余门拳、硬门拳、法门拳、空门拳、红门拳、鱼门拳、孔门拳、风门拳、水门拳、火门拳、鸟门拳、佛门拳、窄门拳、字门拳、孙门拳、严门拳。

熊门拳、自然门拳、引新门拳、罗汉门拳、磨盘门拳、水浒门拳等。

以姓氏命名的——刘家拳、蔡家拳、李家拳、莫家拳、巫家拳、薛家拳、岳家拳、赵家拳、杜家拳、周家拳、祈家拳、温家拳、孙家拳、邹家拳、高家拳、戚家拳、洪佛拳、岳家教、钟家教、刁家教、李家教、朱家教、蔡李佛拳、岳氏连拳、罗家三展、杨家短打、胡氏戳脚、郝氏戳脚、陈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武氏太极拳、孙氏太极拳、吴氏太极拳、林氏下山拳、武氏十八技等。

以人名命名的——燕青拳、太祖拳、孙膑拳、五祖拳、宋江拳、白眉拳、珠娘拳、纯阳拳、达摩拳、玄女拳、武侯拳、五郎拳、文圣拳、南枝拳、咏春拳、岳王锤、武子门拳、子龙炮拳、太祖散掌、三皇炮锤、孔朗拜灯拳、刘唐下书拳、武松脱铐拳、武松独臂拳、神行太保拳、燕青巧打拳、达摩点穴拳、太白出山拳、甘凤池拳法、黄啸侠拳法、燕青十八翻、罗王十八掌、达摩十八手、孙二娘大战拳、武松鸳鸯腿拳等。

武术概论

武术概论

1、什么是武术?答: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功法、套路和搏斗运动为主要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何谓武德?答:武德即武术道德,指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

3、武术的作用有哪些?答:健身作用;防身自卫作用;教育作用;娱乐观赏,丰富文化生活作用;交流技艺,增进友谊作用。

4、太极拳有哪些运动特点?答:体松心静;柔和缓慢;动作、呼吸和意念配合;5、武术教学中,讲解的类型分哪几种?举例说明。

答:术语化讲解,如:马步架打;形象化讲解,如:金鸡独立;单词化讲解,如:蹬、摆、提、拍;口诀化讲解,如:冲拳不过肩,掌指齐眉尖。

6、谈谈如何在中学发展武术项目。

答:领导支持和重视;师资水平;场地器材;宣传吸引;选材;适应中学武术的教学内容;与竞赛相结合;与升学相结合。

7、太极拳的健身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动作姿势有利于气血运行;技术特点有利于新陈代谢;动作与意念的协调配合有利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保健;太极拳健身在练习时具有科学性。

8、武术主要有哪些基本手形和步形?答:基本手形:拳、掌,勾,爪;基本步形:马步,弓步,仆步,虚步,歇步。

9、武术教学的特点。

答:a重视尚武崇德的思想教育 b注重直观教学,以领做为主。

c结合攻防动作讲解。

d强调动作规格、突出劲力和精神。

10、散打?答: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和防守等技法,进行徒手对抗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它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11、竞赛类型分为?答:1、个人赛2、团体赛3、个人及团体赛12、套路竞赛运动员年龄的分组?答:1、成年组:18周岁(含)以上;2、青少年组:12周岁至17周岁;3、儿童组:不满12周岁。

13、套路运动按练习形式分为?答:1、单练2、对练3、集体演练14、武术竞赛项目:答:一、长拳二、太极拳三、南拳四、剑术五、刀术六、枪术、七、棍术八、其他拳术九、其他器械十、对练项目十一、集体项目。

中华武术概述

中华武术概述

中华武术概述中华武术,源远流长。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与斗争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

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风格独特。

它具有强身健体,防身自卫,锻炼意志,陶冶性情,竞技比赛,娱乐观赏,交流技艺,增进友谊的功能,是一项具有广泛社会价值和民族文化特色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1、武术的概念武术的概念,是人们认识、研究武术的基本依据。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同的时期对武术概念的表述不尽相同,它的内涵和外延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武术本身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

从历史上看,有不少归属武术类的名称。

春秋战国时称“技击”(属兵技巧一类);在汉代出现了“武艺”一词,并延用至明末;清初又借用南朝《文选》中“偃闭武术”(当时泛指军事)的“武术”一词;民国时“国术”;新中国成立后仍沿用“武术”一词。

随着历史的变迁,冷兵器的逐步消亡,专用武术器械的生产及拳械套路的大量出现,对抗性项目、武术竞赛规则的制定,武术已演化成为体育运动项目之一。

武术的体育化使其内容、形式及训练手段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概念也在不断变化。

发展到今天,武术的基本定义可概括为: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武术不仅是一个运动项目,而且是一项民族体育,是中国人民长期积累起来的一宗宝贵的文化遗产。

2、武术的特点武术运动有着与其他体育项目相同的共性特点,也有着与其他体育项目不同的个性特点。

较为显著的有以下三个不同点:(1)寓技击于体育之中武术最初作为军事训练手段,与古代军事斗争紧密相连,其技击的特性是显而易见的。

在实用中,其目的在于杀伤、制服对方,它常常以最有效的技击方法,迫使对方失去反抗能力。

这些技击术至今仍在军队、公安中被采用。

武术作为体育运动,技术上仍不失攻防技击的特性、而是将技击寓于搏斗运动与套路运动之中。

搏斗运动集中体现了武术攻防格斗的特点,在技术上与实用技击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从体育的观念出发,它受到竞赛规则的制约,以不伤害对方为原则。

中国武术概论试题答案

中国武术概论试题答案

中国武术概论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中国武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朝代?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答案:C2. 下列哪位人物被认为是中国武术史上的传奇人物?A. 张三丰B. 关羽C. 岳飞D. 霍元甲答案:A3. “太极拳”的创立者是哪位武术家?A. 杨露禅B. 陈王庭C. 张三丰D. 李小龙答案:A4. 中国武术中,“内家拳”与“外家拳”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内家拳注重内在气息的修炼,外家拳注重外在力量的训练B. 内家拳强调速度与敏捷,外家拳强调力量与耐力C. 内家拳以表演为主,外家拳以实战为主D. 内家拳源自北方,外家拳源自南方答案:A5. 下列哪个不属于中国武术的五大名拳?A. 太极拳B. 形意拳C. 八卦掌D. 长拳E. 南拳答案:E二、填空题1. 中国武术的“六合拳”起源于________省,它强调力量的爆发和身体的协调性。

答案:山东省2. 在中国武术中,“________”是一种通过模仿动物的攻防动作来增强身体柔韧性和攻击力的拳法。

答案:五形拳3. 中国武术中的“兵器”分为“长兵”和“短兵”,其中“剑”属于________。

答案:短兵4. “________”是中国武术中的一种轻功,通过练习可以提高身体的敏捷性和平衡能力。

答案:梅花桩5. 中国武术的道德准则中强调“武德”,其中包括尊师重道、________、助人为乐等原则。

答案:克己奉公三、简答题1. 请简述中国武术的发展历程。

答:中国武术的发展历程悠久而复杂。

最早的武术形式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狩猎和部落争斗。

随着历史的发展,武术逐渐从实战技能演变为包含身体锻炼、自我防卫和文化传承的综合体。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武术受到军事、哲学、宗教和艺术等多方面的影响,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流派和技法。

到了明清时期,武术更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武术家和流派。

近现代,随着武术的国际化和现代化,中国武术不仅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也在国际上赢得了认可和尊重。

二、武当武术概论

二、武当武术概论

而 真 正 将 武 当 武 术 弘 扬 光 大 ,泛 化 于俗 的 当是元 明时期 的 武 当高道张 三丰 。张三 丰 , 名全 又

的主神 真 武是北 方 水 神 ,传 说他 具有 赴汤蹈 火 、 仗剑 除魔 、 灾祛 消
病、 驯服猛兽 、 呼风唤雨 、 御气 飞 行 的特异功能 。据 史书载 , 春秋 战 国时 , 子的弟子 尹喜 , 老子所 老 得 授 《 德经》 , 官修道 , 道 后 辞 辗转 到
峒、 天山 、 山 、 山 、 雪 华 昆仑 。而宋
治 阶级 的扼 杀 ,武 林传 统九 大派 只好把 “ 脉真谕 ”刊刻 , 一 封藏石
壁, 封法 5 0年 。但张 三丰所创太 0
同占代丹 士 修炼 活 动 及武 当道 门
内道 教活 动 紧密结 合 在一 起 的 。 武 当l 位 于华 中腹 地 ,紧靠 秦 巴 j 1 l脉 , j l 背依 神农架 , 临汉 水 。山 面 势奇特 , 光秀丽 , 风 自古就是 道佛 修 炼 家活 动 的主要 场 所 ,是 全 国
四大道 教 名 山之一 ,是著 名 的道
极 ,却 以 “ 天下豪杰延 年益寿 , 令
不徒 作 技击 之末 ” 为 目的和 特点
而流传 到社会 , 泛化 于俗 。其基本
线索 为 :由张三 丰传 山西 王宗岳 , 王 宗岳 传河 南 温县 蒋发 ,蒋 发传
拳至 赵堡镇 , 形成 赵堡太 极 , 进而 繁衍 为陈式 、 式 、 杨 武式 、 吴式 、 孙
“ 真仙 ” “ 、 真人” 并为 他在武 当山 , 敕 建 规模 宏伟 的遇 真 宫 ,铸 塑鎏
术, 畅游武 当。唐李 道 子等创太极
功 。李 道子 , 南安 庆人 , 江 居武 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理论基础研究的目的:研究武术武术理论基础研究的意义:更好的研究武术武术一词的来源:春秋战国谦古代,技击”,汉代出现了“武艺”到明末,清初“武术”,民国:“国术”现代:“武术”(1840前古代,1840年后到见过,现代,当代)武术的表述:a·1932年,供给自卫功能,锻炼体格的工具b·1957年6月,以健身为目的的(现代)(古)有技击的性质和特点,它是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民族形成体育的内容。

C·1961年,仅强调了武术的锻炼价值,强筋健骨,增进健康,锻炼意义的作用d·1988年,武术是以技击作为重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采用至今)e·1977年f·2009年,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为重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成的传统体育。

武术的概念的内涵:武术的属性是技击性,也是内涵概念的外延:1套路练习2格斗的对抗练习武术的社会价值:技击自卫价值健身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文化一词最早见于汉刘向《洗苑·指武》文化不改,然后加诸,后引申为文治和教化,发展到现代汉语,演变为一般只是和教养广义上讲,文化是人类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总和。

侠义上讲,文化仅指人们的精神领域上的满足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四个文化圈:欧美基督教文化圈阿拉伯伊斯兰教文化圈印度佛教文化圈东方儒学文化圈中国文化主要以归纳为三种:宋法文化农业文化血缘文化中西方文化差异:1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a`个人荣誉感与谦虚谨慎b·自我中心与无私奉献c·创新精神与中庸之道d·个性自由与团结协作2 社会关系的差别a·平等意识与等级观念b·核心家庭与四代同堂3.社会礼仪的差异人的武术(夏——宋)1.夏朝时期武术活动主要表现在一下两个方面发展:一。

军队的武术轰动。

二。

以武术为主的学校教育。

2.印上时期青铜业发展以车战为主、出现铜制武器,如矛、戈、戟等。

3.尚待出现武术训练的重要手段——田猪、周代设‘序’‘序’在学校中指‘‘射御’牧野之战·周武王伐商此役是中国古代车战初期的著名战例(以少胜多)秦统一六国、收缴天下兵器汉代十分重视武备和军事训练全民尚武刀代剑在军中的地位三国时期刀是最重要的短兵器秦汉、三国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与武术有关的理论著作,武术形成,成为初期流派。

真正具有武术文化以为的并作为对习武者的行为规范的武德要求也在这一时期开始有所记述。

武术开始向表演机的方面发展汉代推进中国北方统一的战役——漠北战役赤壁三战——奠定三国鼎立局面两宋时期,对抗性的“手博”“角力”也有发展,角力已有专著的问世,宋代还出现了“露台争交”,这种露台争交类似于后来打擂台,它是中国古老的武术竞赛形式。

两宋时期民间产生大量结社组织,构成误期武术发展的一大特点1是以抵御民族刀侵为主的农民结社组织2是反抗封建压迫剥削为主的民间结社。

二者的共同点都具有较强军事训练性质,突出了实战型武术文化完整形态——中国人的武术(元明清)武术七届与军旅兵器春秋战国:青铜器兵器中国传统文化:儒家三教九流:三教指儒,道,佛九流: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儒家思想:儒家的“礼治”主义儒家的“德治”主义儒家的“人治”主义儒家思想的形成:春秋战国惨遭摧残—秦超独尊地位的确立—汉代魏晋南北朝—儒道佛并立《春秋》第一部偏年史,即历史书《诗经》诗歌集最早的道家最重要的思想是“天一合一”道家提倡自然无为,提倡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认为宇宙万物的存在及发展都是自然而然的,不爱任何意志的支配基本观点:道重视人性的自由与解放道家思想的特征:超越性玄思性否定性道家的思想法则:“道法自然”“为而不挣”“清净为天下正”“虚其公”“正言若反”道家的哲学“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生一一生二(阴阳)二生三(物质)三生万物道家本体论是中华武术思想认识论的基础:在古代武术理论中,“气”占有重要地位,“气”被视为武术的原力与根本,是武术生命的精微所在,武术的种种外在形态如武术功能神韵,绝技等等,均为“气”的深化与体现。

“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元养人体的一种无形物质,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动力功能。

先天三气称为“元气”。

后天三气则指呼吸三气与水谷三气,两者相传与胸中而称为“宗气\”“t天人合一”的观念亦是道家本体论的一种表现,有两层意思:1是天人一致2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道家“反省和道之动”构成武术战略思想的基本原则1 “反者道之动”是老子哲学中辩证思想的著名命题,原文“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也就是“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因放变化后发制人的战略思想。

“禾三以虚开之以利”三层含义:1揭示了失误运动变化的原因和动力2规律性(对立面双方的依存和转化的原因和动力)3揭示了实际运用中的方法论意义(道家哲学在武术中的作用)《易经》是儒家四书五经之一主要命题: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之术。

“”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

《易经》哲学思想主要有两个:1以阴阳代表的辩证法观念2以八卦代表的万物生成的观念一阴一阳之谓拳、二而为功、动迅静定、刚柔相济、虚实分明、内外合一《易经》不少杰出的武术家把它作为武术技击理论的基础原则《易经》说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由阴阳对应观念识出一系列对应概念:动静刚柔虚实开合内外进退起伏显藏攻守始终等等此一系列描述,失误变化的原理,被极其广泛地运用于各个拳神,门派的武术理论之中华拳少林武术都讲究阴阳太极是以“动静之机,阴阳之用,动之则分,静之则合”的变化为基础纵观太极拳理论受太极学说的深刻影响,主要变现在如下三个观点:1吸取太极拳学说无极生太极的宇宙本体论(生成论)本为太极拳的本体论2养生3太极拳理论中所反映的“形神统一观”亦与《太极图说》有一定联系易经哲学在武术上的体现(6点):1一阴一阳之谓拳2二而为功3动迅静定(静如山岳动如江河行如风雷动似雨坐似泰山岳静如山动如山飞静如海溢)4刚柔相济5虚实分明6内外合一(心身交益外顺内合内外兼修)《易经》阴阳八卦化生观念与武术理论:—阳——阴具体运用八卦哲学与武术技击理论的,当属武术中的八卦掌五行学说在武术中的应用以无形学说作为武术技击理论基本原则的武术拳种,当以形意拳为代表,形意拳的基本拳法有“五行拳”将拳法与生理统一起来,以求做到“形意合一内外同化”调和脏腑气血,在养生上达到延年益盛武术上,达到克敌制胜的作用武术与战争兵法的关系1中国武术技术的发达与中国古代军队注重武士武术2武术器诫随战争的发展而发展3古代戚继光著《纪效新书》既是兵书,也是武术典籍兵法与武术的关系:共同之处—二者都是攻击性行为不同—兵法是宏观的法则,而武术则更为具体,前者集体的特征明显,而后者则带有个性特征。

关系应是相互的,他们二者都对对方产生过巨大影响,由于武术的整体性质,它对兵法的参透或兵法对它的借鉴,可能还要多些武术技击与兵法谋略1敢打必胜胆气为先2明了攻守善度形势3奇正相生虚实相应4示形用诈诱敌上当5善于判断敢于用奇6先发制人突袭快准7集中战力分散敌力《孙子兵法》与武术战略《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另两部是《战争论》《五轮书》全文约6000字分上卷中卷下卷三卷共13篇分别是《史记篇》《作战篇》《谋功篇》《军形篇》《兵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功篇》《》《孙子兵法》被全面取作为武术技击理论指导思想,归纳为以下8个发面: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2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3“兵者,诡道也”4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5 善战者,制人而不至于人6兵因敌而制胜7兵之情主速8善用兵者,有如常山之蛇《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与明清,原书按计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功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武术中的道德伦理精神,主要表现在一下几点:首先,练武术与修身的统一,习武即修身,其次,武术伦理观变现为以道德规范武术行为与方法,使道德规范观念成为武技之准则(未曾学艺先识礼,未曾习武先明德)武术之伦理思想还表现在对习武的修养品质,为人处世全面指导与要求,诸家流派不要求弟子门人尊师重道,孝悌忠信,谦逊质朴,以至孔孟仁学——武术理论核心侠义英雄主义——人生理想约化——武术伦理意识武术与传统艺术,文学和民俗1武术与杂技2武术与中国舞蹈3武术与戏曲艺术,新中国成立后武术与传统文学武侠文学是在独特的武术影响下产生的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学,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学形式司马迁在《史记》中为(由于武术的崇拜和向往)武侠小说把“武林”塑造成一个独特的世界武术与传统民俗民俗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1摊文化中的武术2北方花会与南方秧歌中的武术3壮族图腾文化遗存中的武术(蚂拐舞)4藏族民俗,宗教活动中的武术(术)(望果节)5泼水节上的傣族武术(孔雀舞)6景颇族总戈节上的舞刀7纳西族古老全谱中的武术8苗族舞的“舞古保”(苗拳蚩尤拳)9台湾乡土民族艺术中的武术(武阵如宋江阵属群众性武术操)气功是一种以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调息调形调心)为手段气功对武术运动的作用首先.从武术锻炼方向上看:内练气、外练形、内外兼修其次.从传统武术锻炼内容看:不仅是单纯肢体动作内功的最搞境界叫“身知”.就是“身体本身知道气的运行”的意思。

武术的概念与社会价值武术是由中国古代技击技术为主要内容所形成的技术体系发展成的民族形式的体育运动相,是中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武术”一词最早见于《文选》南朝宋延年的《皇太子释奠会》武术概念是人们认识武术、研究武术的依据。

春秋-技击,汉代-武艺,延用到明末;清初借用南朝文选中“偃闭武术”的“武术”一词。

民国国术,新中国武术。

历史上的“武术”是指各种军事活动。

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

具有攻防价值是武术最基本的特点,也是武术的本质属性,即武术概念的内涵。

武术的价值:技击自卫价值、健身价值、文化价值。

武术文化萌芽形态——原始人的武术武术初期形态——人的武术(夏—宋)武术文化完整形态——中国人的武术(元明清)武术器械与军旅兵器古兵器的原始形态、青铜器时期的兵器、铁器时期的兵器儒家思想与武术原来,“儒”是对一种官职的称呼,即这种官所做的事就是教育贵族子弟道德文章的。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