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牧场上的家》教学教案
《牧场上的家》音乐优质教案设计
《牧场上的家》音乐优质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美丽的家园》,具体内容为《牧场上的家》。
歌曲以优美的旋律,描绘了牧场上的家园景色,表达了人们对美好家园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牧场上的家》的旋律和歌词,能熟练演唱。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家园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一些旋律的演唱,如音准、节奏等。
教学重点:歌曲《牧场上的家》的旋律、歌词及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音乐书、歌词单、画纸、彩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描述自己心中的美好家园,展示一些牧场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
2. 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教师播放《牧场上的家》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
(2)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指导音准、节奏。
(3)分句教唱歌曲,让学生注意歌词的咬字、吐字。
3. 例题讲解(15分钟)(1)讲解歌曲中的难点,如音准、节奏等。
(2)示范演唱,让学生模仿学习。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纠正、评价。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独立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2)组织学生进行合唱练习,提高合唱效果。
(2)学生展示自己的演唱成果。
六、板书设计1. 《牧场上的家》2. 歌曲旋律:简谱3. 歌词:分段展示4. 教学难点:音准、节奏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牧场上的家》,并用自己的话描述歌曲中的美好家园。
2. 答案要求:音准、节奏准确,歌词熟练,情感表达自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其他描绘美好家园的歌曲,激发他们对音乐和自然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一些旋律的演唱,如音准、节奏等。
《牧场上的家》音乐教案设计
《牧场上的家》音乐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音乐课程标准》中的《牧场上的家》单元,具体涉及教材第一章节《美丽的牧场》。
详细内容包括牧场上的自然风光、牧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与之相关的音乐作品。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牧场文化,感受牧歌的音乐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牧歌的基本知识,了解牧场文化。
2. 学会演唱《牧场上的家》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牧场上的家》的学唱,音乐知识的掌握。
难点:歌曲情感的表达,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PPT课件。
学具:音乐课本、歌词单、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牧场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谈一谈对牧场的认识,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15分钟)(1)学习歌词:让学生跟读歌词,理解歌词的含义。
(2)学习旋律: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唱,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情感表达。
(3)分声部练习:男生、女生分声部练习,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5分钟)(1)讲解歌曲中的节奏、音高等音乐知识,通过例题进行巩固。
(2)进行随堂练习,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4.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段与牧场相关的情景剧,要求融入歌曲演唱,培养学生的创作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程《牧场上的家》2. 歌曲旋律:五线谱展示歌曲旋律3. 重点音乐知识:节奏、音高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所学内容,编写一首与牧场相关的短诗,并为其谱曲。
2. 答案示例:牧场的天空多么蓝,悠闲的牛羊在吃草。
我唱着歌儿走过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对牧歌有了深入的了解。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拓展延伸方面,可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地区的牧歌,比较其特点,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牧场上的家-西南师大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牧场上的家-西南师大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材分析《牧场上的家》是西南师大版八年级音乐下册中的一首小合唱曲目,曲调朗朗上口、琅琅上口,很适合同学们学唱。
该首歌曲以牧场上的家为主题,歌颂了我们的祖国大西南这片美丽的土地,表达了对家园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牧场上的家所在的地理位置,并对其地理环境、风光等有所了解;2)学习该曲调的基本节奏、旋律、曲词、乐器配合等;3)能够正确表达情感,体会和理解音乐表现能力。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听觉和视觉观察能力,提高感性领悟和表现能力;2)培养学生协作意识和合作精神,加强班级凝聚力和团队合作能力;3)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对祖国大西南这片美丽的土地所产生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学习该曲的基本节奏、旋律、曲词、乐器配合等;2)培养学生感性领悟和表现能力,提高音乐情感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1)合唱队整齐鲜明,声部平稳、清晰,节奏准确;2)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四、教学步骤1.热身(10分钟)1)进行适量的运动热身;2)通过歌曲《歌唱祖国》的演唱,热烈气氛,为渲染教学氛围。
2.学习歌曲(40分钟)第一遍:整体欣赏1)导入歌曲:可以从西南地区的文化、地理环境等方面介绍祖国大西南的美丽,让同学们对《牧场上的家》这首歌有初步的认知和情感表达。
2)全班齐唱。
着重训练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乐感。
第二遍:声部分散唱1)四大声部分别跟唱,了解歌曲的歌词、节奏和旋律等。
2)练习声部唱法,带领指挥和同学一起唱。
第三遍:安排四声部合声1)熟练掌握各自的声部,学习各声部的合唱技巧和配合方法;2)合声练习,重点强调各声部的节奏、韵律、速度等。
3.整合练习(20分钟)1)配合钢琴伴奏,全班齐唱;2)分声部练习,加强学生的个人表现能力和协作意识。
4.评价练习(10分钟)评价本节课学生的表现,并进行总结。
(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歌曲《牧场上的家》教学设计
(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歌曲《牧场上的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牧场上的家》是一首富有田园风光的歌曲,选自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
这首歌曲描绘了牧场上的美丽景色和牧羊人的生活,歌词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
歌曲为2/4拍,旋律简洁优美,节奏明快,适合四年级的学生学习。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田园风光的魅力,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方面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歌词的含义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
此外,学生们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还有待提高,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牧场上的家》的歌词和旋律。
2.培养学生对田园风光的热爱,增强对家乡的情感。
3.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4.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歌词和旋律掌握。
2.对歌词含义的深入理解。
3.音乐素养的提高,包括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演唱榜样。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词含义,感受歌曲情感。
3.练习法:让学生反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演唱,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歌词、图片、音乐符号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示范演唱等。
3.乐谱:分发给学生,方便他们跟随演唱。
4.计时器:用于控制教学环节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牧场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牧场的印象,从而引出歌曲《牧场上的家》。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
随后,教师范唱歌曲,让学生跟随哼唱。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首先,教师讲解歌词的含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小学音乐歌曲《牧场上的家》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歌曲《牧场上的家》教学设计第一篇:小学音乐歌曲《牧场上的家》教学设计歌曲《牧场上的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学生在学唱歌曲《牧场上的家》中知道它是美国的传统民歌,感受其旋律进行的方向,能用自己的方式划出旋律线和分析曲式结构,归纳出歌曲的音乐特色及表现的情感;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表现歌曲。
2重点难点重点:感受美国传统民歌的特色,能根据旋律线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能用优美,抒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难点:唱好“弱起小节”,“儿化音”及拖拍。
3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课堂导入播放视频(以歌曲《牧场上的家》配上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风情图片)教师语言导入:今天老师将带领同学们一起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去那里感受牧场的风光。
观看后请学生说说观后感。
活动2【讲授】课堂讲授1节奏练习(1)3/4 X X | X·X X|X X X|X ——|X —‖(2)3/4 X ——|X X·X|X ——|X —X X ‖ 2学唱旋律跟唱旋律注意强调“弱起小节”和“拖拍”。
划旋律线P36 ①3/4 5 5 |5 1 2 |3 — 1 7|6 4 4|4 —4 4‖ ②3/4 5 ——|4 3· 2 |3 ——‖课件展示,教师根据学生的指示划出旋律线根据旋律线分析旋律的进行方式对比找出相同,相似,不同的乐句归纳歌曲的曲式结构:aa’ba’a段旋律优美柔和,节奏平稳舒展,b段以更舒展的节奏展开,略带激情,结尾旋律逐渐回到平稳。
3学唱歌词有感情的朗读歌词,感受美丽的牧场风光在朗读时教师可提示,示范“儿化音”,以便学生在唱歌词时更容易唱准,达到难点化解。
教唱第一段歌词注意强调,示范“弱起小节”,“拖拍”,“儿化音”。
(3)学生跟琴学唱第二段歌词个别地方注意纠正,示范,如:“当黄昏过去”,“但是比不上我的牧场”等。
4歌曲演唱处理全班讨论歌曲在力度,情绪上的处理,并进行演唱。
请个别同学分别用沙锤,三角铁,碰铃为歌曲伴奏,其他同学边唱边进行简单的律动。
牧场上的家教案
牧场上的家教案牧场上的家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牧场上的家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牧场上的家教案 1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写的是天山及天山牧场天晴、下雨、黄昏及傍晚不同时候迷人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天山牧场十分热爱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横亘、连绵不断、驰骋、暮霭”等词语的意思。
勾画文中的比喻句。
2、了解天山牧场在天晴、下雨、黄昏及傍晚时的迷人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获得美的享受,陶冶学生审美情操。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天山牧场在天晴、下雨、黄昏及傍晚时的迷人景象。
难点:体会课文运用了大量比喻表现天山牧场迷人的美。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谈话导入在新疆的中部有一条大山脉,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它就是天山。
今天老师就与大家一同走进天山那辽阔的千里牧场。
(板书课题运用多媒体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山牧场在土壤肥沃,牧草茂密,野花芳香,空气新鲜的天山,有一片迷人的牧场,想去看一看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快速浏览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说一说天山牧场给你留下最初的印象是什么?(美丽、辽阔、舒服、迷人等)如何运用题目概括课文主要内容?3、默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哪些地方写天山?哪些地方写牧场?(教师板书:远看天山走进牧场)写了牧场哪些时候的景观?(板书:晴天、雨天、黄昏、傍晚)。
(三)、重点探究、细读感悟1、出示自学提示:你是从课文的什么地方感受到牧场的美丽、辽阔的呢?(1)、选学一个自然段,找出这段中描写哪些景色?(2)勾画该段中的比喻句。
运用“把……比作……”和“用……比喻……”认识勾画的比喻句。
2、小组汇报(一)读1、2自然段,1、介绍了牧场的什么?2、你喜欢哪句话、哪个词语,读一读,品一品,说一说。
音乐教案:牧场上的家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音乐教案:牧场上的家教案课时安排:40分钟教学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唱出《牧场上的家》这首歌曲。
2. 学生能够通过歌曲了解并感受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
3. 学生能够通过歌曲感受到家庭和亲情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 教学音频设备2. 《牧场上的家》乐谱3. 教学PPT或黑板二、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牧场上的家》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家庭和亲情元素。
2. 歌曲学习(10分钟)教师分发乐谱,让学生跟唱《牧场上的家》。
在演唱过程中,教师纠正学生的发音和音准问题。
教师讲解歌曲中的歌词含义,让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
3. 歌词解读(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歌曲的歌词,让学生理解家庭和亲情在歌曲中的体现。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4. 实践活动(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首关于家庭和亲情的歌曲进行演唱。
其他同学担任评委,对演唱效果进行评价。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让学生认识到家庭和亲情的重要性。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三、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演唱《牧场上的家》。
2. 学生能够理解并阐述歌曲中家庭和亲情的意义。
3. 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小组合作,展示自己的歌唱才华。
四、教学拓展1. 教师推荐其他关于家庭和亲情的歌曲,让学生进行欣赏和演唱。
2. 组织学生参加校园歌手大赛或其他音乐活动,展示学生的歌唱才华。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兴趣和需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歌曲《牧场上的家》中的家庭和亲情元素,每组选择一个代表进行分享。
2.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歌曲中的家庭成员,通过表演的方式展现家庭生活的场景,增强学生对家庭亲情的体验。
(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7课《 牧场上的家 》教案
(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7课《牧场上的家》教案一. 教材分析《牧场上的家》是一首富有田园风光的歌曲,歌词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牧场和舒适的家庭生活。
歌曲采用六八拍,旋律优美,节奏舒展,富有诗意。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同时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认知和理解能力,通过之前的的学习,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但在演唱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对六八拍子的节奏把握不够准确,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田园风光的美好,培养对自然的热爱。
2.学会演唱《牧场上的家》,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掌握六八拍子的节奏,提高音乐表现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演唱《牧场上的家》,感受田园风光的美好。
2.难点:六八拍子的节奏把握,音准的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老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讲解法:老师讲解六八拍子的节奏和演唱技巧。
3.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老师进行指导。
4.欣赏法:学生欣赏优秀演唱作品,提高音乐审美。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牧场上的家》的歌词、旋律、节奏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和示范演唱。
3.乐器:钢琴或其他打击乐器。
4.练习册:供学生课后巩固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播放歌曲《牧场上的家》,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引导学生谈论歌曲描绘的景色,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老师出示歌词和旋律,让学生跟随老师学唱。
重点讲解六八拍子的节奏,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个别辅导,纠正音准和节奏。
4.巩固(5分钟)老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演唱展示,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对表现不足的学生给予鼓励和指导。
5.拓展(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谈论生活中的美好事物,鼓励学生创作歌词,进行即兴演唱。
《牧场上的家》优秀教案推荐_牧场上的家教案
《牧场上的家》优秀教案推荐_牧场上的家教案《牧场上的家》这首曲子曲调悠扬,是一首很有名的美国儿歌,音乐老师讲解这首歌的时候会准备教案,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牧场上的家》的优秀教案吧。
牧场上的家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小学音乐教材第九册第四课《可爱的家》其中的一课。
《牧场上的家》是一首旋律优美,感情丰富的美国儿童歌曲。
3拍的节奏,舒缓、悠扬。
它的歌词给学生们勾勒出一幅在美丽的牧场上,美国少年儿童自由自在生活的画面。
【学情分析】从五年级的学生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对音乐很感兴趣,而且课堂气氛十分的活跃,上课纪律好,举手发言胆子比较大。
特别是在歌曲演唱这一块上,识谱能力较强,能够按照音乐的旋律歌唱,富有感情,尤其是一些女生,这一群力量比较庞大,有能力去带动班上几个乐感较差的学生。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学习弱起小节的含义和他在音乐中的表现效果。
2、能力目标:用平稳、悠长的气息和柔和、连惯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歌唱歌曲,表达对家的依恋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牧场上的家》这首歌曲,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的家,热爱生活,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情感。
从而对学生的品德进行教育。
【教学重点】学会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体会歌曲表达的美好情绪。
【教学难点】1、弱起小节和附点四分音符的掌握。
2、歌词的填入,一音多字的对齐和长音的拖足。
【教具准备】钢琴、音乐课本、课件、笛子及相关用具资料。
【学具准备】课本、笛子、笔。
【学科与德育的有效融合点】在创设情景方面,先听着歌曲《可爱的家》进教室,并跟全班同学合奏这首曲子,为的是向学生说明我们都有一个家,多么温馨和甜蜜,引发学生对生活的情感。
在第二个环节的歌词学习中,由于这首歌曲的歌词十分美,我会让学生先读歌词,这样学生就可以自己从深层次领会歌曲的情感,再带着这样的情感来歌唱。
最后我让学生说说自己家里发生的趣事,跟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快乐,并分小组为旋律填写一段关于热爱自己的家的歌词,这样学生在情感方面得到升华,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家,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牧场上的家》教案
《牧场上的家》教案《牧场上的家》教案篇1教材分析1、《牧场上的家》是一首美国田园牧童歌曲。
四三拍,大调式,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构造旋律美丽、流畅。
节奏,平稳中带有起伏,使歌曲美丽而又有荡漾之感,描绘了绿草茵茵的宽敞牧场,水牛、小鹿、羚羊的欢跳及夜幕下星星闪耀,牧场在安静的夜晚中富有诗意的漂亮景象。
2、《牧场上的家》它不仅表现了开阔空旷的家园意境,而且还尽情的抒发了人们对得意的家园的赞美之情。
最终的乐句曲调有趋平稳,使人们完全沉醉在这漂亮的家园情景之中,感受和表达了对得意的家甜蜜生活的喜爱情感。
学情分析1、大多数学生都很喜爱上音乐课,学生的承受力量增加不少,对音乐也布满了深厚的兴趣,学生在演唱时根本上能不喊唱,会用正确的方法演唱而且熟悉到了气息的作用,演唱时也能满怀感情地唱歌。
2、有一小局部学生乐理学问把握的不错,唱歌的状态,音色也很美丽。
其中还有一局部学生唱歌音准不佳,连音乐学问、音乐技能、视谱都不会。
在这节课中以听带学,再多听的根底上,用“lu”“lv”进展模唱。
然后逐步递进。
3、在学习中我重点强调了三拍子的强弱规律,留意弱起拍的节奏等。
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导向和理解,让学生带着问题听。
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1)通过歌曲的学习及观赏,培育学生了解多元文化,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2)在倾听表演的根底上突出主题,表达对家乡的依恋及赞美的情感。
对音乐的审美力量,让他们喜爱自己的家乡。
2、学问目标:理解3/4拍强弱规律,熟悉并唱好唱准弱起小节。
3、力量目标:用平稳、悠长的气息和严厉、连贯的声音富有表情的演唱,体会歌曲表的美妙心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学生学习《牧场上的家》,引导学生能用平稳气息和,严厉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并能体会歌曲表达的美妙心情。
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弱起小节的学习及运用。
2、引导学上一字多音、一音多字、儿化音的唱法。
《牧场上的`家》教案篇2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广泛流传的美国田园牧童歌曲。
牧场上的家音乐教案
牧场上的家音乐教案【篇一:人音版音乐五上《牧场上的家》教案1】《牧场上的家》教案教学内容:一、歌曲牧场上的家二、读谱知识弱起小节教学目标:一、用平稳、悠长的气息和柔和、连惯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歌唱,表达对家乡的依恋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二、学习弱起小节的含义和他在音乐中的表现效果。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广泛流传的美国田园牧童歌曲。
四三拍,大调式,旋律优美、流畅。
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
第一部分由两个重复变化的乐句构成,舒展的节奏,曲调在平稳中带起伏,使旋律优美而又有荡漾之感,描绘了绿草茵茵的宽阔牧场,水牛、小鹿、羚羊的欢跳及夜幕下星星闪烁,牧场在宁静的夜晚中的美丽景象,富有诗意。
第二部分在上移五度跳进后,以宽松的节奏展开,使得曲调更加优美而抒情,它不仅表现了开阔空旷的家园意境,而且还纵情的抒发了人们对可爱的家园的赞美之情。
最后的乐句再现了歌曲第二乐句的旋律,曲调又趋平稳,它使人们完全沉浸在这美丽的家园情景之中,感受和表达了对可爱的家甜美生活的热爱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让他们热爱自己的家乡。
2、弱起小节的学习;长音的延长时值。
3、歌词的填入,字与音对齐。
如:那儿的儿化音和那儿没有儿话音的填入。
教法:听唱和视唱结合。
学法: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我会用学生自学及让学生当小老师,利用生帮生的方法,让能干的学生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让每一位学生都投入到音乐学习中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组织教学!三、谈话导入。
四、1、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家,“家”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港湾,是我们生活的依托,在自己温暖的家里生活是非常幸福的,我们每一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家。
在美国的乡村有个同样温暖的家庭,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这个美国小朋友家做客,老师也不知道他们家在哪儿?那我们就顺着导游去①看他们家到底在哪里?②他们家有什么美景?观看课件(一)2、师生观后交流。
(他们家在草原,他们家有水牛、小鹿、羚羊;那里是快乐的天堂)3、是呀!这位美国小朋友的家真是快乐的天堂啊!瞧!他们还在小院里唱起了家乡的歌。
《牧场上的家》教案(精选5篇)
《牧场上的家》教案(精选5篇)《牧场上的家》篇1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组织教学!二、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家,“家”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港湾,是我们生活的依托,在自己温暖的家里生活是非常幸福的,我们每一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家。
在美国的乡村有个同样温暖的家庭,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这个美国小朋友家做客,老师也不知道他们家在哪儿?那我们就顺着导游去①看他们家到底在哪里?②他们家有什么美景?2、学生浏览歌词(他们家在草原,他们家有水牛、小鹿、羚羊;那里是快乐的天堂)3、是呀!这位美国小朋友的家真是快乐的天堂啊!瞧!他们还在小院里唱起了家乡的歌。
我们和他们一起学吧!出示课题:牧场上的家三、新授聆听范唱。
老师范唱,让学生感受歌曲。
〈一〉学习曲调1、观察曲调。
向同学提出学习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弱起小节连音线、付点四分音符等)。
讲解不完全小节和弱起小节:第一个小节同我们以前认识的有什么不同?(第一小节不完全……..) 想想这样的小节应该弱唱还是强唱?它的不完全部分上哪儿去了?(末尾) 这样的小节就叫弱起小节。
2、想想以前我们在音乐课中唱过或听过的歌曲、乐曲有哪些是从“弱起小节”开始的?举几个例子。
如:(本期的〈晚风〉)3、先学第一部分。
(1) 听琴、划拍、自学曲调。
(2) 老师有重点地辅导。
(3) 听一遍唱一遍。
第一遍:听琴、划拍、心里唱;第二遍:听琴、划拍、唱出声。
(培养学生认真聆听的习惯,以听促唱)。
(4) 完整唱一遍。
4、学第二部分。
用同样方法学习。
5、完整、准确唱全曲。
〈二〉歌词教学。
1、全班准确、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思考:歌词表达了美国小朋友对自己家的怎样的感情?(对家的无限热爱之情)2、填入歌词。
要求:①歌词要与音对准。
②不要忘记曲调。
先填第二段。
解决那儿的儿化唱法。
再加第一段歌词。
3、完整、准确唱歌曲。
〈三〉歌曲处理。
1、老师讲述:我们今天一起去美国小朋友家做客,他们家在美丽漂亮的牧场,在晴空万里的天空下,水牛在悠闲的游荡,还有快乐的小鹿和羚羊在嬉戏,小朋友们还在无忧无虑的唱着自己喜欢的童谣,一切都那么和谐、那么自然、那么优美!他们是多么热爱自己的家啊!2、问: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达小朋友们对牧场上的家的热爱呢?你能边唱边想象歌中描绘的美丽牧场上的家吗?用你们的声音告诉老师,好吗?3、带着你想象的歌曲描绘的`意境,有感情地齐唱《牧场上的家》。
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7课《歌曲 《牧场上的家》》教学设计
《牧场上的家》教案一、授教年级小学四年级二、音乐课类型综合课三、三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歌唱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积极参与、认真倾听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通过体态律动、模仿、体验等活动方式感受歌曲乐句、节拍、旋律等要素的特点。
3.知识与技能:(1)能通过掌握旋律线的运用、弱起节奏的演唱,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
(2)改编《牧场上的家》中获得创作的经验。
四、学情分析本课《牧场上的家》广东花城版四年级下册第七课。
这是一首广泛流传的美国田园牧童歌曲。
歌曲采用三拍子,节奏匀称,曲调抒情优美,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由四个乐句组成。
其中有三个乐句材料相同,仿佛在向大家诉说着牧场的美,第二乐句结束后通过音和的五度跳进,引出有对比因素的第三乐句,第四乐句再现第二乐句,表现对家的依恋,将歌曲推向高潮。
它使人们完全沉浸在这美丽的家园情景之中,感受和表达了对可爱的家甜美生活的热爱情感。
五、重点难点1.重点:抒情地、流畅地演唱歌曲。
2.难点:弱起节奏,旋律线的把握。
六、教学方法欣赏法、听唱法、模仿法、小组合作。
七、教学设计思路本课教学设计是让学生在歌曲欣赏与旋律感受中熟悉歌曲,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改编歌词获得创造体验,进一步巩固、完善教学,采用律动、图片、创编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音乐教学,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八、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今天,有位美国的小朋友邀请我们去他的家乡做客,他是用歌声来向我们介绍他美丽的家乡的,请同学们仔细聆听,听一听,他是怎样描述他的家乡的?二、聆听歌曲1.欣赏牧场景色,聆听《牧场上的家》。
2.出示歌词,请同学在第二段音乐背景声中有感情地朗读。
3.谁来说说歌曲带给你什么感受?4.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首美国的儿童歌曲《牧场上的家》——出示课题三、听歌曲,感受歌曲特点1.再次聆听歌曲,体会歌曲优美而又有荡漾感的旋律。
《牧场上的家》音乐教案设计
教案反思
一、教学内容的适当性
1.本节课教学内容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1.采用拍手游戏、分组练习等形式,有效提高了学生对四分之二拍的掌握。
2.通过课堂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课堂互动性。
2.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表现力。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四分之二拍的节奏掌握,歌曲中音高的准确演唱。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牧场上的家》,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表现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卡片
学具:音乐课本、笔、纸
2.描述情景:
-学生在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景时,教师应鼓励他们运用生动的语言,发挥想象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讲解时,语速适中,语调抑扬顿挫,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在关键知识点讲解时,适当提高音量,强调重点。
二、时间分配
1.导入环节控制在5分钟内,避免过长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
2.歌曲中音高的准确演唱:
-教师在教授歌曲时,应注重音高的准确性,可借助钢琴进行示范,让学生跟随演唱。
-教师可引导学生用手指在空中画出音高走势,以提高对音高的敏感度。
-在分组练习中,学生互相监督、纠正,共同提高音高的准确性。
二、教学过程的解析
1.实践情景引入:
-教师应选择具有吸引力的牧场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牧场的氛围,激发学生对歌曲学习的兴趣。
2.在情景导入环节,可以尝试更多元化的方式,如故事讲述、图片展示等,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牧场上的家》音乐教案设计
《牧场上的家》音乐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第五册,第二章“美丽的家园”中的《牧场上的家》一课。
详细内容包括歌曲的学习和演唱,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以及牧场的生态环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牧场上的家》的歌词和旋律,能熟练演唱。
2. 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歌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美好家园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学习。
难点:歌曲中部分旋律的演唱技巧,以及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电子琴、音响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牧场风光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引导学生关注牧场生活。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牧场的认识和感受。
2. 歌曲学习(15分钟)教师示范演唱《牧场上的家》,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分析歌曲的歌词,讲解创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
3. 例题讲解(10分钟)对歌曲中的难点旋律进行讲解和示范,指导学生掌握演唱技巧。
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纠正、提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跟随钢琴伴奏,集体演唱《牧场上的家》。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和指导。
5. 课堂小结(5分钟)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音乐素养。
六、板书设计1. 《牧场上的家》2. 歌曲旋律:用五线谱形式展示歌曲旋律。
3. 歌词:将歌词分段展示,便于学生跟唱。
4. 重点、难点:标注在相应位置,提醒学生注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熟记《牧场上的家》的歌词和旋律,能独立演唱。
2. 答案:见教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态度。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其他描绘大自然和美好家园的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组织学生参加户外活动,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妙。
牧场上的家(教案)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如何通过音乐来表现自己对家乡的情感。
2.歌曲学唱: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歌曲学唱的实践活动。这个活动将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情感。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学唱成果,大家共同评价和交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2.教学难点
(1)音准控制:歌曲中部分旋律较高,学生可能难以把握。
(2)合唱协调:在合唱过程中,学生之间的音色、音量配合存在难度。
(3)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歌曲中的思乡之情,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挑战。
举例:
-音准难点:教师可以通过分解练习、借助乐器等方式,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高音部分。
-合唱难点:教师可以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先进行配合,再进行整体合唱,逐步提高协调性。
(2)情感表达:通过歌曲传达出对家乡的热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3)合唱技巧:学习简单的合唱编排,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举例:
-学生的音准、节奏把握:教师需关注学生在学唱过程中的音准、节奏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学生准确掌握歌曲。
-歌词记忆:强调歌词中表达家乡情感的部分,帮助学生理解并记住歌词,提高表达能力。
3.通过合唱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4.引导学生体验歌曲中的情感,培养同理心,提高情感素养。
5.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创作和表现,发展创新思维和艺术创造力。
6.结合歌曲学习,提高学生对自然、生活的观察能力,培养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歌曲《牧场上的家》的旋律、节奏、歌词的准确掌握。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牧场上的家》这一歌曲。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用一首歌来表达你对家乡的热爱,那会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用音乐表达对家乡的情感。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4课《牧场上的家》教案
最后,我认为在课堂总结环节,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回顾和总结中来。这样既能检验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也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我要鼓励学生在课后主动反馈问题,以便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方法。
b.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感受歌曲描绘的美丽画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b.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4.教学重点与难点:
a.重点:学会歌曲《牧场上的家》,认识附点音符,掌握节奏型。
b.难点:歌曲中的附点音符演唱,保持音准与节奏的准确性。
本节课内容与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材相关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符合教学实际。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演唱体验。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歌曲《牧场上的家》的旋律、节奏和情感表达,并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音乐表现力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未来的音乐学习中灵活运用。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理解难点:通过图示、示范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附点音符如何延长前面的音符时值。
-演唱难点:在歌曲中准确演唱附点音符,特别是在节奏复杂的部分。
b.音准的准确性:在合唱过程中,保持音准的准确性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耳朵训练:通过听力练习,提高学生对音高的辨识能力。
-演唱指导:教授学生如何通过身体姿势、口型等调整来保持音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A、师念生模仿。注意:弱起、强弱规律
B、用身体乐器打拍子。
C、边念边打。
D、跟伴奏音乐边念边打。
4、歌谱学习。用“lu”音来模唱。(注意声音位置、发声方法、气息等。)
5、 歌词学习。歌曲的演唱顺序是怎样的?
A、学习第一段歌词。边学边解决出现的问题。
这位美国小朋友的家真是快乐的天堂啊!瞧!他们还在小院里唱起了家乡的歌。我们和他们一起学吧!
出示课题:牧场上的家
三、歌曲教授
1、教师播放录音伴奏《牧场上的家》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一遍歌词。
2、完整欣赏一遍歌曲
学生随着音乐拍出歌曲《牧场上的家》的固定节奏型并复习3/4拍强弱规律。
3、节奏难点——学习弱起小节:
在今后中的教学中我会将教学工作做得更细致,多多反思,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音乐的王国中去尽享学习和创造的无限快乐。
第二课时
思考与调整
四、情感处理。
1、在美国的乡村的牧场上你都看见了什么?(多媒体出示多幅不同的美国乡村牧场的图片)
同学们一定很想生活在那儿吧?假如你就是牧场上的小主人,你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的声音来不断表达对这片美丽牧场的热爱呢?带着你想象的歌曲描绘的意境,有感情地齐唱《牧场上的家》。
师:你们来想象一下,假如你就是牧场上的小主人,我们坐在绿色的草地上,仰望着天空,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没有悲伤、令人无限神往。你是一种什么感受呢?
B、出示:一字多音等标记的歌谱,并唱一唱。
C、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
6、学唱第二段歌词。解决难点并完整唱第二段歌词。
7、完整演唱歌曲。
8、歌曲处理。分析歌曲情绪、丰富演唱形式。
9、欣赏英文歌曲《可爱的家》,体会同一首歌不同的表现方式。
A、歌曲中A乐句与B乐句的演唱要唱出mf与mp的力度对比。
B、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好歌曲速度,用高位置的混声来演唱《牧场上的家》。音色要圆润。最后全班深情地演唱歌曲《牧场上的家》,尽情地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2、在聆听表演的基础上突出主题,表达对家乡的依恋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渗透法制目标
教学重点
1、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让他们热爱自己的家乡。
2、弱起小节的学习;长音的延长时值。
3、歌词的填入,字与音对齐。如:那儿的儿化音和那儿没有儿化音的填入。
教学难点
1、准确把握3/4拍的节拍规律的变化,把握二声部和谐、均衡
2、领会歌曲的意境,发挥想象,表达优美的情绪。
3、改编《牧场上的家》。
教 法
听唱法,指导法,欣赏法,表演唱法
学 法
体验参与 交流 表演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思考与调整
第一课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 、组织教学
二、新课导入
聆听歌曲:《可爱的家》
(师:提问学生,这首歌曲能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是的,这首歌曲让我们身心都非常愉悦,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家一样;在美国的乡村有个同样温暖的家庭,让我们看看他们家到底在哪里?他们的家有什么样的美景?观看课件、师生交流。(他们家在草原,他们家有水牛、小鹿、羚羊;那里是快乐的天堂)
那儿多么欢畅,那儿没有悲伤
我爱我的美好家园
2、教师弹琴学生再次演唱创编的歌词。
六、下课小结。
板书设计
?拍子, 强弱规律:强● 弱○ 弱○
弱起小节:? xx︱x?x?x︱x–xx︱x?x?x︱x?-?‖
作业设计
1、演唱时二声部音准的注意事项
2、3/4拍节奏自编一条
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把课堂教学从单纯的师唱生学的模仿、记忆阶段的灌输式教学走向了以聆听、感受为主的探索的过程。学生在我的引导下也能积极地参与进来,愉快地学习,我和学生成了课程的创造者与开发者,成了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机结合体。通过创设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老是把握不住歌曲的节奏点,长长把乐句推前或是滞后,于是我在上了一个班级之后就对教学顺序做了些细微的改变。先让学生在聆听的时候就跟着音乐做律动,用不同的三拍子动作表现,学生既感到新鲜,多听几遍音乐也不觉的厌烦,又能很快找到节奏点,是一举两得。为了完全的解决这一问题,我又出了第二招,让学生进行有节奏的歌词朗读。这样双管齐下,在演唱的时候果然没有了节奏的问题,学生唱的很整齐、很动听。
生:轻松、悠闲的感觉。
师:你们自由在地牧场放牛、嬉戏玩耍,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呢?
生:轻柔、优美
师:你们说得很准确!那我们一起来放松我们的心情,感觉一下在牧场上那轻松、悠闲的感觉。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来演唱一次。
五、拓展教学
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创编一段热爱家乡、歌颂家乡的歌词,使情感得到升华。
1、教师弹琴学生演唱自己创编的歌词。
主备教师
备课组长
辅备教师
课 型
新 课
教学内容
?第五课《牧场上的家》
上课时间
2014.11.3-11.14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与 技 能
理解3/4拍强弱规律,认识弱起小节的含义并唱准弱起小节。
过 程 与 方 法
改编也是一种创作活动,我们从改编《牧场上的家》中获得创作的经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歌曲《牧场上的家》,从中感受音乐的人文性,“家”的可爱,“家”的乐趣。。
{附}老师自编歌词
牧场上的家
我的家在花城
那儿有鸟儿欢唱
还有美丽的花卉世界
那儿多么欢畅,那儿没有悲伤
辽阔天空多么晴朗
家 花城我的家
那儿有美丽的花卉世界
那儿多么欢畅,那儿没有悲伤
辽阔天空多么晴朗
站在佛陈桥头,抬头仰望天空
天上星星闪烁光芒
星空多么壮丽 令人无限神往
但是比不上我的乐园
家 花城我的家
那儿有美丽的花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