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管理学》(第四版)重点知识整理教学教材

合集下载

《管理学基础》第四版教案

《管理学基础》第四版教案

《管理学基础》第四版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 掌握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职能;3. 分析实际管理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4. 培养团队合作、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管理学概述:管理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管理者的角色。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对管理有初步的认识。

2. 计划职能:计划的概念、类型和制定过程。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实践制定计划。

3. 组织职能:组织结构的类型、设计和变革。

通过课堂讲解和案例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组织职能。

4. 领导职能:领导理论、领导风格和团队建设。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不同领导风格的效果。

5. 控制职能:控制的过程、类型和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控制的方法和技巧。

6. 管理创新: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和创新文化。

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教学评估与反馈1. 课堂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计入平时成绩;2. 小组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实际管理问题的分析,培养团队合作能力;3. 期末考试:通过闭卷考试检验学生对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4. 反馈与改进:根据学生和教师的反馈,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资源与辅助工具1. 教材:《管理学基础》第四版;2. PPT课件:包含课程内容的概要、重点和难点;3. 案例分析:提供丰富的实际管理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4. 网络资源:推荐管理学相关的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管理学第四版组织

管理学第四版组织

2005年10月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翻版
第2 页
管理学第四版
引例:凯迪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讨论题: • 凯迪组织运转不顺利;原因在哪里 是因为新设了市场部的缘故

• 凯迪有没有必要单独成立一个负责市场研究的机构 如有必要; 应该怎么设置 如果没必要;是否应该由什么人员或部门来承担 其这方面的责任
• 对凯迪中的各个业务经营部门;应该如何界定其职责权限 凯迪 实质上是职能型结构还是地区事业部结构
四 人员配备 P120
人员配备工作的过程:
2005年10月
1评价现有 的人力资源; 包括职工队 伍的规模 结
构和人员素 质状况
人员配备 的过程
2预估将来需 要的人力资源; 这是根据组织 任务目标和职 务设计的要求
确定的
3制定满足未来人力资源 需要的行动方案;如内部提 拔与轮换 外部选聘;人才 开发培训等
2005年10月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翻版
第 11 页
管理学第四版
第1节 组织工作的基本内容和过程
二 组织的运作 P118
组织运作指的是使所设计好的组织运行和运转起来
一个组织在其运作过程中可能遵循正式组织设计所规定的 轨迹;但也可能渗入和出现各种非正式的关系
首先;需合理地选聘人员;并鼓励上级人员向下级人员妥当授 权 下级人员向上级人员全面负责;同时积极有效地进行上下左右 的信息沟通
2005年10月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翻版
第 18 页
管理学第四版
第2节 职务设计与人员配备 三 职务说明与职务规范 P120
职务设计的结果通常体现在职务说明书上 狭义的职务说明是对每个职务应当做些什么工作作出规定
2005年10月

高校电子课件:管理学(第四版)

高校电子课件:管理学(第四版)
马克斯·韦伯是德国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 德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
韦伯对管理理论的贡献主要是提出了理想的 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因此被称为“组织理论 之父”。
所谓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原意是通过 职务或职位而不是通过个人或世袭地位来管 理。这是一个有关集体活动理性化的社会学 概念。
五、对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评价
(一)管理者的职责
(二)管理者的分类 按管理者在组织中所处的地位划分,管 理者可分为:
展战略和行动计划,有权分配组织中拥有的 一切资源的管理人员。
划及有关细节和程序,以贯彻执行高层管理 者做出的决策和计划的人员。
指工厂里的班组长、小组长等。
按管理者的职责任务划分,可分为:
1 有决策指挥权的管理者。
图1—1不同层次管理者所需的技能
三、管理的对象
关于管理的对象是什么,在管理学中也存在 着不同的看法。最早的看法是人、财、物三 个要素。
以后有人根据时间和信息在管理中的重要作 用,就在三要素的基础上增加了时间和信息 两个要素。
不能把管理对象看成是几个孤立的要素,而 是构成系统的所有要素的综合。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二、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 (一)组织方面的管理思想 (二)经营方面的管理思想 (三)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四)理财方面的管理思想 (五)管物方面的管理思想
三、产业革命后的管理思想
1
·斯图亚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在《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一书中提出许多
重要的管理思想,如实行刺激工资的思想、
工作方法研究、管理人员与工人之间的分工
从管理职能划分的演变看,计划、组织 和控制是各管理学派公认的管理职能, 而领导的作用在现代管理中日益突出, 所以,本书按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等四个职能来组织管理学的内容。

周三多第四版管理学重点整理版,共11页

周三多第四版管理学重点整理版,共11页

周三多第四版管理学重点整理版一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亚当。

斯密《国富论》1776(英国)。

强调了“分工”的1 亚当。

斯密《国富论作用。

查理。

巴贝奇(2 查理。

巴贝奇(英)管理思想1)进一步发展了亚当斯密的关于劳动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思想2)阐明了关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的主张3)强调劳动关系协调对提高劳动率的作用,设计出一种固定工资和利润分享的制度。

4)设计发明一些提高作业效率的机器、工具。

罗伯特。

欧文(英)重视人的因素,人事管理的创始人。

3 罗伯特。

欧文二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世纪初)二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泰罗(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原理》)观点(1)(一)1 泰罗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研究如何去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工作定额原理:选择合适数量的工人,把每一工作定额原理:工作定额原理道工序的时间记录下来相加,再加上必要的休息时间和其他延误时间,得出该项工作所需总时间,制定“合理的工作量”(2)配备第一流的工人(3)操作方法、操作工具材料、作业环境标准化(4)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5)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使双方变想,互对立为相互协作,共同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努力,把注意力从视为最重要的分配剩余问题的移开,转向增加剩余上,一直到剩余大大增加,没有必要就任何分配剩余的问题争吵为止(6)把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把经验工作方法变为科学工作方法。

计划职能归企业管理当局,执行归现场工人(7)职能工长制:8 个职能工长长代替原职能工长制:职能工长制来的一个工长,各自承担一种管理职能,负责一方面的职能管理工作细化生产过程管理。

这种职能管理思想为以后职能部门的建立和管理的专业化提供了参考(8)例外原例外原则:指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也就是重要事项的决策权和控制权。

管理学(第四版) 第4章 计划

管理学(第四版) 第4章 计划

启示
2012年2月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翻版 第 12 页
管理学(第四版)
第1节 计划工作的实质和意义P75 一、计划的含义
计划:是关于组织未来的蓝图,是对组织在未来一 段时间内的目标和实现目标途径的策划与安排。
动词
计 划
planning
“计划”代表着一类特定的行为,即 指对各种组织目标的分析、制订和调 整,以及对组织实现这些目标的各种 可行方案 [手段] 的设计这一系列相关 联的活动或行动。
二、计划工作的意义 P75
1. 明确组织成员行动的方 向和方式,从而成为协调 组织各方面行动的有力工 具。
计划工作 的意义
3. 促使人们改善组织运行 的效率。 4. 为组织各层管理人员的 日常考核和控制工作提供 最基本的依据。
2012年2月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翻版
第 14 页
管理学(第四版)
概括: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翻版
第 3

管理学(第四版)
引例:怎么制定年度销售计划
案例的启迪
计划的制定不是一个“瞬间”的概念,计划 的制定、完善和形成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复杂
的管理过程。由于销售计划具有市场和竞争环
境的多变性与不可预见性,因此其制定的难度 要远远大于企业的其他计划。
2012年2月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翻版 第 4 页
源”(How much)来做这事。
2012年2月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翻版
第 24 页
管理学(第四版)
第2节 计划工作的类型 四、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 按计划所涉及时间长短,计划可以划分为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
计划的类型
(按计划所涉及时间长短)
短期计划

高教版《管理学》(第四版)重点知识整理

高教版《管理学》(第四版)重点知识整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管理学》(第四版)重点知识整理作者:江苏师范大学韩中元**注:只含本书1-13章课程,其中不包含第四章和第九章❖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第一节管理活动一、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进一步解释:(1)载体:组织。

(2)本质: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

(3)对象:相关资源。

(4)职能活动: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二、管理的职能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1. 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2. 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

3. 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

三、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一)管理者的角色1. 人际角色:代表人、联络者、领导者。

2. 信息角色:监督人、传播者、发言人。

3. 决策角色:企业家、冲突管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二)管理者的职能1. 技术职能2. 人际职能3. 概念职能➢第二节中外早期管理思想一、中国早期管理思想1. 孙膑提出运筹学和对策论的思想。

二、外国早期管理思想1. 亚当斯密: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

2. 小瓦特:科学管理制度。

3. 马萨诸塞车祸与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

4. 欧文:人事管理。

(因此欧文被称为“人事管理之父”)5. 巴贝奇对工作方法的研究和对报酬制度的研究。

➢第三节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一、古典管理理论(一)科学管理理论1. 代表人物:泰罗、甘特。

2.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1)工作定额。

(2)标准化。

(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4)差别计件工资制。

(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二、行为管理理论(一)梅奥与霍桑试验1. 霍桑试验四个阶段(1)工作场所照明阶段(2)继电器装配室试验(3)大规模访谈(4)接线板工作室试验2. 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1)工人是社会人,不是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管理学第四版周三多重点

管理学第四版周三多重点

1.管理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管理定义的进一步解释:(1)(2)(3)即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4)和创新(5)而该目标仅凭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2.管理职能: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3.管理者的角色(亨利·明茨伯格)a)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b)信息角色:监督人、传播者、发言人c)决策角色:企业家、冲突管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4.管理者的技能(罗伯特·卡茨)a)技术技能:管理者掌握和熟悉特定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b)人际技能:成功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c)概念技能: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5.管理活动、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之间的关系:●管理活动是管理思想的根基,管理思想来自管理活动中的经验。

●管理思想是管理理论的基础,管理理论是管理思想的提炼、概括和升华,是较成熟、系统化程度较高的管理思想。

●但并非所有管理思想都是管理理论。

●管理理论对管理活动有指导意义同时又要经受管理活动的检验。

一、古典管理理论(一)科学管理理论(研究单个工人的生产率)(泰罗、吉尔布雷斯夫妇、甘特)●泰罗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原理》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包括:(1)工作定额(2)标准化(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4)差别计件工资制(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吉尔布雷斯夫妇:动作研究和工作简化●甘特:“甘特图”、计件奖励工资制(二)组织管理理论(研究管理职能和整个组织结构)(亨利·法约尔、马克斯·韦伯、巴纳德)●法约尔被公认为是第一位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企业的六种基本活动:(1)技术活动(2)商业活动(3)财务活动(4)安全活动(5)会计活动(6)管理活动(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管理的14条原则:●韦伯:“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巴纳德:《经理人员的职能》、“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为“社会系统学派”奠定理论基础二、行为管理理论(人际关系学说或组织行为理论)(一)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试验1924-1932年在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试验。

管理学(第四版)课件:计划职能概述

管理学(第四版)课件:计划职能概述
• 计划用一个字来描述就是“谋”。通常人们说的 谋定而后动,深谋远虑,多谋善断,等等,这都 是在讲计划。
• 古人云:“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都是在强调计划的 重要性。
3
第1节 计划的含义与内容
计划职能与其它管理职能的关系
4
第1节 计划的含义与内容
二.计划活动的作用
惠”。
12
第2节 使命、愿景与目标
人们在思考使命的一些误区:
–不能定期地反思 –把目的跟手段混淆起来
13
第2节 使命、愿景与目标
二.愿景
• 愿景是组织对于“我要到哪里去?”这一问题的 思考。愿景是组织未来期望达到的一种状态,是 组织的远大的目标或追求,是需要花几年甚至十 几年来实现的目标。
• 愿景常常还被人们表述为所谓的“BHAG”,即 “宏伟、惊险而大胆的目标”(BHAG是英文的Big、 Hairy、Audacious和Goal四个词的字头)。
33
• 对于组织的使命的正式的表述通常被称为是“使命陈述 (mission statement)”。
11
第2节 使命、愿景与目标
一些公司的使命示例:
• 海尔:“美好居住生活解决方案服务商”; • 阿里巴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 华为:“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提升工作效率” • 谷歌:“汇整全球资讯,供大众使用,使人人受
1.应对变化和不确定性 2.使组织集中全力于目标 3.使组织的活动经济合理 4.为控制奠定基础
5
第1节 计划的含义与内容
三.计划活动的内容
计划活动最重要的就是对如下四个问题做出回答,即:
1. 我是谁? 2. 我的处事原则是什么? 3. 我要到哪里去? 4. 我如何到那里去?

管理学要点(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

管理学要点(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

《管理学》要点1.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2.多项选择题(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3.案例选择题(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单选)4.问答题(4小题,每题7分,共28分)5.计算分析题(1小题,10分)6.案例分析题(2小题,22分)PS:*——多选题**——问答题、分析题#——案例分析题一、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1.管理的定义与解释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解释:①管理的载体是组织②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

③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即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调用的资源。

而这些资源中,人员是最重要的。

管理要以人为中心。

④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和创新。

..、领导、控制..、组织2.管理的职能——各项职能的表现形式和相互关系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法约尔)*计划职能是管理的首要职能(凡事预则立)表现形式:决策职能:通过方案的产生和选择以及通过计划的制定表现出来。

组织职能: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人员的配备表现出来。

领导职能:通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表现出来。

控制职能:通过对偏差的识别和纠正表现出来。

创新职能:通过组织提供的服务或产品的更新和完善以及其他管理职能的变革和改进来表现其存在。

创新是各项管理职能的灵魂和生命。

相互关系:①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决策和计划是其他管理职能的依据。

②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

③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

3.管理者的层次①高层管理者——管组织全局的大事,确定总的目标、方针、策略、计划等;②中层管理者——当好领导层的参谋,通过自己的业务活动为基层服务;③基层管理者和作业者——通过自身的作业管理和作业活动,贯彻落实组织规定的各项制度和方法,最终实现组织高层确定的组织目标。

4.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①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联络者角色②信息角色:监督者角色、传播者角色、发言人角色③决策角色:企业家角色、冲突管理者角色、资源分配者角色、谈判者5.管理者的技能**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人事技能)、概念技能(思想技能)6.科学管理理论——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着作、主要内容、基本思想、评价代表着作《科学管理原理》(1911)主要内容:①工作定额②标准化③能力与工作相适应④差别计件工资制⑤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⑥实行职能工长制,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提出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

(完整版)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笔记(权威)重点版

(完整版)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笔记(权威)重点版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第四板)——复旦大学出版社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理解)一:人类活动的特点1:目的性人类正是在为实现预期目的的活动中,在不断地劳动,思考,谋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的过程中,逐步进化的。

2:依存性:人类的目的性来源于对外部环境和人类自身的相互依存关系。

3:知识性人类能从过去的实践中学习,从前人的经验中学习,并能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记忆,积累,分析和推理,从而形成人类独有的知识体系。

二:管理的必要性1:资源短缺将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如何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则是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

2:科学技术是阻碍生产力的原因之一,实践证明只有通过有效的发展,才能使科学技术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3:高度专业划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化国家和现代企业的的基础,协调各种关系需要管理。

4:实现社会企业的长期发展,需要靠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

5:近几年来,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信息网络,互联网等在中国各行各业中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应用和普及。

三:★★★★★★管理的概念(定义)你是怎么理解“管理”这个概念的?第二节几种代表性的观点1: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只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法约尔1916年提出2:管理是指通过计划工作,组织工作,领导工作和控制工作的诸过程来协调所有的资源,以使达到既定的目标。

3:管理是在某一组织中,为完成目标而从事的对人与物质资源的协调活动。

4:管理就是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5:管理就是协调人际关系,激发人的积极性,以达到共同目标的一种活动。

这种表述突出了人际关系和人的行为。

6:管理也是社会主义教育——毛泽东1964年提出7:管理就是决策。

——1978赫伯特。

西蒙综合前人的研究,管理的概念可以概括为a: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b:管理的本质就是协调c:协调必定产生在社会组织当中d:协调的中心是人e:协调的方法是多样的,需要定性的理论和经验,也需要定量的专门技术第二节管理的职能与性质一:★★★★★★管理的职能许多新的管理论和管理学实践已一再证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管理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王凤彬《管理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王凤彬《管理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1 篇概述第1 章管理者与管理工作1.1 复习笔记一、管理的概念、作用和任务1.为什么需要管理组织需要合作、协作或协调。

管理伴随着组织的出现而产生,是协作劳动的产物。

组织(organizations)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组织中的活动包括作业活动和管理活动两大部分。

管理工作是促进作业活动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和保证。

2.什么是管理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使完成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这个定义有四层含义:(1)管理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的,是一个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的过程;(2)管理工作要通过综合运用组织中的各种资源来实现组织的目标;(3)管理工作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构成的。

这些活动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它们成为管理的基本职能;(4)管理工作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进行的,有效的管理必须充分考虑组织内外的特定条件。

3.管理的目标管理不存在自己独立的目的或目标。

不能为了管理而管理,而应该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而进行管理。

管理的目标是与组织的目标联结在一起的,具体可从以下三个角度来全面地衡量管理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情况:(1)组织的产出目标从产量与期限、品种与质量、成本花费等单项指标的水平来衡量所管理的组织是否能按质、按量、按期、低成本地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或服务。

(2)组织的绩效目标组织的绩效目标是对组织所取得的成果与所运用的资源之间转化关系的一种更全面的衡量。

组织的绩效高低表现在效率和效果两方面。

效率是指投入与产出的比值。

管理工作的完整任务必须是使组织在高效率的基础上实现正确的活动目标,也就是要达成组织活动的效果。

其中利润是经市场检验的衡量效果的一项客观的指标。

效率涉及的只是活动的方式,它与资源的利用相关,因而只有高低之分而无好坏之别。

效果则涉及活动的目标和结果,不仅具有高低之分,而且,可以在好和坏两个方向上表现出明显的差距。

-谭力文《管理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谭力文《管理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谭力文《管理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目录内容简介目录第一编总论第一章管理与管理者1.1复习笔记1.2课后习题详解第二章管理学理论的演进2.1复习笔记2.2课后习题详解第三章中国的管理思想3.1复习笔记3.2课后习题详解第二编计划第四章管理环境4.1复习笔记4.2课后习题详解第五章计划5.1复习笔记5.2课后习题详解第六章决策6.1复习笔记6.2课后习题详解第三编组织第七章组织设计7.1复习笔记7.2课后习题详解第八章组织的变革与创新8.1复习笔记8.2课后习题详解第九章人力资源管理9.1复习笔记9.2课后习题详解第四编领导第十章领导10.1复习笔记10.2课后习题详解第十一章激励11.1复习笔记11.2课后习题详解第十二章管理沟通12.1复习笔记12.2课后习题详解第五编控制第十三章控制的基础13.1复习笔记13.2课后习题详解第十四章组织中的控制系统14.1复习笔记14.2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编总论第一章管理与管理者1.1复习笔记一、管理1管理的定义(1)管理的各种观点①亨利·法约尔提出:管理就是实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②H.唐纳利提出:管理就是由一个或者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活动。

③L.西蒙提出:管理就是通过计划工作、组织工作、领导工作和控制工作的诸过程来协调所有的资源,以便达到既定的目标。

④哈罗德·孔茨:管理是在正式组织中通过别人完成任务的艺术,这是在这样组织的团体中创造环境的艺术,是在组织中能够以个人和合作的方式完成组织目标的艺术,是在完成这些工作中消除障碍的艺术,是在有效地达到目标时获取最优效率的艺术。

⑤丹尼尔·雷恩给管理下一个广义而又切实可行的定义,可以把它看成是这样的一种活动,即它发挥某些职能,以便有效地获取、分配和利用人的努力和物质资源,来实现某个目标。

⑥斯蒂芬·罗宾斯管理指的是协调和监督他人的工作活动,从而使他们有效率、有效果地完成工作。

邢以群管理学第四版总复习资料(每章重难点)

邢以群管理学第四版总复习资料(每章重难点)

第一章管理和管理学[1]从管理的定义、管理的内容、管理有效性的衡量、管理的本质认识管理是什么——管理是人们在一定的环境下,通过综合利用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以有效的实现目标的过程。

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或核心内容都是相同的,那就是协调。

有效性的衡量:可用管理的有效性来衡量管理工作的好坏。

有效性包括效率和效益。

效率是指投入与产出之比。

讲求效率要求我们用比较经济的方法来达到预定的目标.而效益是指目标的达成度,只有我们通过管理实现了既定的目标,我们的管理工作才是有效的.有效的管理既讲求效益,又讲求效率.本质:管理从本质上而言是人们为了有效地实现目标而采取的一种手段[2]管理产生的原因人们之所以需要管理,是因为管理有助于人的追丘壑组织目标的确立和实现。

管理从本质上而言使人们为了有效的实现目标而采取的一种手段.[3] 管理的职能(1)计划工作.任何管理活动都是从计划工作开始的,计划工作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2)组织工作。

组织工作是为了有效地达成计划所确定的目标而进行分工协作、合理配置各种资源的过程,它是计划工作的自然延伸。

(3)领导工作。

领导工作就是管理者利用职权和威信施展影响,直到和激励各类人员努力去达成目标的过程。

(4)控制工作.控制是指在动态的环境中为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检查和纠偏活动或过程.[4]管理学导言的P9管理学以所有的组织所共有的管理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的是组织管理的一般问题。

即它是一门研究一般组织管理理论的科学,它所提出的管理基本原理、基本思想和基本原则是各类管理学科的概括和总结,它是整个管理学科体系的基石.第二章管理者[1]管理者的定义,其与操作者的区别—-定义:管理者是那些在组织中指挥他人完成具体任务的人。

区别:操作者是指在组织中直接从事具体业务的人,管理者是在组织中指挥他人完成具体任务的人。

一个人在组织中是不是管理者,关键取决于其是否有直接下属。

[2] 管理者的角色在人际关系方面充当着:形象代言人,领导者,联络员信息传递方面:组织发言人,信息监督者,信息传递者.决策活动方面:企业家资源分配者矛盾排除者谈判者[3] 管理者的分类按管理层次: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按所从事的工作领域:业务管理者财务管理者人事管理者行政管理者技术管理者其他管理者 [4]管理者的职责(各管理层的职责,管理者的基本职责)高层管理者:对组织负有全面责任,主要侧重于决定组织的大政方针和沟通组织与交往联系,为组织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中层管理者:正确理解高层的指示精神,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贯彻落实高层所确定的大政方针,指挥各基层管理者开展工作,其主要管理对象是基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人员,保证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计划和指令。

管理学(第四版)教学全套课件

管理学(第四版)教学全套课件

cheapest way.
管理是一门怎样建立
强调:目标与艺术
目标,然后用最好的 方法经过他人的努力
来达到的艺术。
二、管理的含义及特征
2.现代经营管理之父 ── 法约尔(Henri Fayol)
To manage is to forecast and to plan , to organize , to command , to coordinate and to control.
4、小论文 (mini) Paper ——针对热点问题或 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专题论述
课程学习目标
*讲授
*案例教学 *共享探讨 *角色扮演
“合作者”的配合
实现 教学目标
识记---概念与管理理论观点; 理解---管理实践; 分析---管理事例.
第一章 管理学导论
第一章 管理导论
第一节 管理概述 第二节 管理者 第三节 管理学概述
➢管理者的层次分类: 高层管理人员 基层管理人员 中层管理人员
决策层 执行层
操作层
高层管理者 中层管理者 基层管理者
二、管理者的角色(Roles of managers)
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的管 理角色理论(三方面10种角色)
人际角色
*代表人 *领导者 *联络者
信息角色
*监控者 *传播者 *发言人
1、概念技能:能综观全局,
洞察组织与环境要素间相互影 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的能力。
2、人际技能:与处理人事关
系有关的技能,即理解、激 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
3、技术技能:使用某一专业领
域内有关的程序、技术、知识 和方法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各级管理者的技能要求比例

周三多高教版《管理学》(第四版)课程重点教学教材

周三多高教版《管理学》(第四版)课程重点教学教材

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周三多高等教育出版社《管理学》(第四版)重点知识整理作者:江苏师范大学韩中元**注:只含本书1-13章课程,其中不包含第四章和第九章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第一节管理活动一、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进一步解释:(1)载体:组织。

(2)本质: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

(3)对象:相关资源。

(4)职能活动: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二、管理的职能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1. 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2. 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

3. 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

三、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一)管理者的角色1. 人际角色:代表人、联络者、领导者。

2. 信息角色:监督人、传播者、发言人。

3. 决策角色:企业家、冲突管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二)管理者的职能1. 技术职能2. 人际职能3. 概念职能第二节中外早期管理思想一、中国早期管理思想1. 孙膑提出运筹学和对策论的思想。

二、外国早期管理思想1. 亚当斯密: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

2. 小瓦特:科学管理制度。

3. 马萨诸塞车祸与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

4. 欧文:人事管理。

(因此欧文被称为“人事管理之父”)5. 巴贝奇对工作方法的研究和对报酬制度的研究。

第三节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一、古典管理理论(一)科学管理理论1. 代表人物:泰罗、甘特。

2.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1)工作定额。

(2)标准化。

(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4)差别计件工资制。

(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二、行为管理理论(一)梅奥与霍桑试验1. 霍桑试验四个阶段(1)工作场所照明阶段(2)继电器装配室试验(3)大规模访谈(4)接线板工作室试验2. 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1)工人是社会人,不是经济人。

管理学笔记(第四版)

管理学笔记(第四版)
(五) 利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六) 求实——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思想方法和行为的准则
(七) 对策——运筹谋划,以智取胜。两个要点1:预测2:运筹
(八)?节俭——理财和治生都提倡开源节流,勤俭治国
(九) 法治——我国的法治思想起源于先秦法家和《管子》,后逐渐演变成一套法治体系
组织目标决定着组织的具体形式和特点
(三)领导
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
(四)控制
控制地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地标准。
(五)创新
创新职能与上述各种管理职能不同,他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他总是在与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
14条原则1:分工? ?? ?2:权力与责任? ?? ?3:纪律? ?? ? 4:统一命令
? ?? ?? ?5:统一领导??6:员工个人要服从整体? ?? ?? ?? ?7:人员的报酬要公平
? ?? ?? ?8:集权? ?? ?9:等级链? ?? ?? ? 10:秩序? ?? ?11:公平
? ?? ?? ?12:人员保持稳定? ?? ?? ?? ?? ? 13:主动性? ? 14:集体精神
(三)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
泰罗制在科学管理中的局限性主要是由法国的亨利。法约尔加以补充的。
“组织理论”的中心问题:组织结构和管理原则的合理化,管理人员职责分工的合理化。
法约尔:认为要经营好一个企业,不仅要改善生产现场的管理,而且应当注意改善有关经营的六个方面的职能
技术职能、 经营职能、 财务职能、 安全职能、 会计职能、 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第四版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笔记

第四版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笔记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笔记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一:人类活动的特点1:目的性:人类正是在为实现预期目的的活动中,在不断地劳动,思考,谋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的过程中,逐步进化的。

2:依存性:人类的目的性来源于对外部环境和人类自身的相互依存关系。

3:知识性:人类能从过去的实践中学习,从前人的经验中学习,并能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记忆,积累,分析和推理,从而形成人类独有的知识体系。

二:管理的必要性1:资源短缺将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如何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则是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

2:科学技术是阻碍生产力的原因之一,实践证明只有通过有效的发展,才能使科学技术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3:高度专业划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化国家和现代企业的的基础,协调各种关系需要管理。

4:实现社会企业的长期发展,需要靠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

5:近几年来,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信息网络,互联网等在中国各行各业中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应用和普及。

三:管理的概念几种代表性的观点1: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只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法约尔1916年提出2:管理是指通过计划工作,组织工作,领导工作和控制工作的诸过程来协调所有的资源,以使达到既定的目标。

3:管理是在某一组织中,为完成目标而从事的对人与物质资源的协调活动。

4:管理就是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5:管理就是协调人际关系,激发人的积极性,以达到共同目标的一种活动。

这种表述突出了人际关系和人的行为。

6:管理也是社会主义教育——毛泽东1964年提出7:管理就是决策。

——1978赫伯特。

西蒙综合前人的研究,管理的概念可以概括为a: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b:管理的本质就是协调c:协调必定产生在社会组织当中d:协调的中心是人e:协调的方法是多样的,需要定性的理论和经验,业需要定量的专门技术第二节管理的职能与性质一:管理的职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出版社《管理学》(第四版)重点知识整理作者:江苏师范大学韩中元**注:只含本书1-13章课程,其中不包含第四章和第九章❖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第一节管理活动一、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进一步解释:(1)载体:组织。

(2)本质: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

(3)对象:相关资源。

(4)职能活动: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二、管理的职能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1. 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2. 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

3. 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

三、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一)管理者的角色1. 人际角色:代表人、联络者、领导者。

2. 信息角色:监督人、传播者、发言人。

3. 决策角色:企业家、冲突管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二)管理者的职能1. 技术职能2. 人际职能3. 概念职能➢第二节中外早期管理思想一、中国早期管理思想1. 孙膑提出运筹学和对策论的思想。

二、外国早期管理思想1. 亚当斯密: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

2. 小瓦特:科学管理制度。

3. 马萨诸塞车祸与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

4. 欧文:人事管理。

(因此欧文被称为“人事管理之父”)5. 巴贝奇对工作方法的研究和对报酬制度的研究。

➢第三节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一、古典管理理论(一)科学管理理论1. 代表人物:泰罗、甘特。

2.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1)工作定额。

(2)标准化。

(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4)差别计件工资制。

(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二、行为管理理论(一)梅奥与霍桑试验1. 霍桑试验四个阶段(1)工作场所照明阶段(2)继电器装配室试验(3)大规模访谈(4)接线板工作室试验2. 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1)工人是社会人,不是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第二章·管理道德与社会企业责任➢第一节管理与伦理道德一、伦理道德的真谛1. 伦理:为了相互协调,共同生产和生活而形成的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真谛:“本性上普遍的东西”。

2. 道德:在一定风俗习惯下所形成的个人的品质、气质。

3. 天伦:家庭血缘关系的共同体。

4. 人伦:社会关系的共同体。

5. 意义伦理与道德作为人类文明的基本因子,是指评价人类行为善与恶的社会价值形态,在日常社会中其体现为一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任何社会任何组织要想长期生存,不仅要遵守法律,同时必须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

二、伦理道德的管理学意义表现在四方面:1. 经济与经营活动的意义,尤其是对终极意义的追求;2. 企业组织;3. 人文力和企业精神;4. 企业和产品的价值观。

➢第二节几种相关的道德观(一)功利主义道德观1. 内容: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才是善的。

2. 积极意义:(1)如果该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当然可以认为该行为是善的,必然得到大多数人支持。

3. 消极影响:(1)为了实现最大利益,可能采取了不公平、不道德甚至损害了他人或社会利益的手段。

(2)只是规定了对大多数人有利,而没有规定所得利益如何在相关人员中分配。

(二)权力至上道德观1. 内容:(1)能尊重和保护个人的基本权利的行为才是善的。

(2)政府法律和各级管理者应该尊重和保护人权。

2. 消极影响:(1)过高的期望保障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负面效应。

(2)组织整体利益的需要和个人的权利不可能完全一致。

(三)公平公正道德观1. 内容:(1)管理者不能因种族、肤色、性别、个性、个人爱好、国籍、户籍等因素对部分员工歧视。

(2)按照同工同酬的原则和公平公正的标准向员工支付薪酬的行为是善的。

2. 消极影响:(1)实践中情况复杂很难完全实现。

(四)社会契约道德观1. 内容:(1)只要按照企业所在地区政府和员工都能接受的社会契约所进行的管理行为就是善的。

2. 积极意义:(1)能大幅度降低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增加企业的利润。

3. 消极意义:(1)契约具有很强的情景特征,在很多场合是相关各方利益博弈的结果,与合理性无关。

(2)契约的对象必须严格限制。

(3)契约主义的泛滥,会导致严重的经济与社会后果。

(五)推己及人道德观1. 内容(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第三节道德管理的特征和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一、道德管理的特征(1)不仅把遵守道德规范视作组织获取利益的一种手段,而且更把其视作为组织的一项责任。

(2)不仅从组织自身角度更应从社会整体角度看问题。

(3)尊重所有者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善于处理组织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也善于处理管理者与一般员工内部的关系。

(4)不仅把人看作手段,更把人看作目的。

(5)超越了法律的要求,能让组织取得卓越的成就。

(6)具有自律的特征。

(7)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

1)追求道德的管理者通常为组织确立起较为崇高的价值观,以此来引导组织及其成员的一切行为。

2)这种价值观一般能激发起成员去做出不平凡的贡献,从而给组织带来生机和活力。

二、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一)道德发展阶段内涵:(1)人们一步步依次通过这六个阶段,不能跨越。

(2)道德发展可能中断,可能停留在任何一个阶段上,也可能倒退和堕落。

(3)多数成年人的到的道德发展处在第四阶段上。

(二)个人特性1. 内容:个人价值观(包括道德观)、自信心、控制力。

2. 管理者个人的自信心和自控力与管理道德也很有关系。

(三)组织结构1. 组织内部机构和职责分工有没有必要的权力制衡、监察、检查、审计机制,有没有外部群众和舆论监督。

2. 组织内部有无明确的规章制度。

3. 上级管理行为的示范作用。

4. 绩效评估考核体系会起到指挥棒的作用。

(四)组织文化(五)问题强度1. 内涵:该问题如果采取不道德的处理行为可能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

➢第四节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1. 挑选高道德素质的员工2. 建立道德守则和决策规则3. 管理者在道德方面领导员工(1)高层管理人员在言行方面是员工的表率。

(2)高层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奖惩机制来影响员工的道德行为。

(3)高层管理者要勇于承担责任。

4. 设定工作目标5. 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6. 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价7. 进行独立的社会审计8. 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第五节企业的社会责任一、企业与现代社会1. 传统经济学观点:为股东实现组织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天职,否则就不是企业,增进和保护社会福利是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责任。

2. 社会经济学观点:企业不只是对股东负责的独立实体,它们还要对社会负责,因此企业的责任不只是创造利润,还应包括保护和增进社会福利。

三、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大致可以体现在下面五个方面:1. 办好企业,把企业做强、做大、做久。

2. 企业一切经济管理行为应符合道德规范。

3. 社区福利投资。

4. 社会慈善事业。

5. 自觉保护自然环境。

❖第三章·全球化与管理➢第一节全球化内涵全球化既是一个事实,又是一个过程。

说全球化是一个事实,是指其反映的是世界各国及各国人员之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相互依赖,而且这种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说全球化是一个过程,是指其既是技术发展又是人类发展的过程,反映了全球化背后的两股最根本的推动力。

推动全球化进程的因素:交通、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各种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力量。

一、世界层面上的全球化内涵1. 定义:在世界层面上,全球化是指国家之间日益增长的经济相互依赖性,反映在商品、服务、资本和信息等方面不断增长的跨国流通上。

2. 表现:跨国商品贸易增长迅速、国外直接投资发展迅猛、出国旅游人数快速增加、跨国企业并购加快。

二、国家或地区层面上的全球化内涵1. 在国家或地区层面上,全球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与世界其他领域之间的联系程度。

2. 关键性指标:进出口额占GDP的比例、国外直接投资和有价证券的进出口流动额等。

三、产业层面上的全球化内涵1. 定义:在产业层面上,全球化是指某一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和活动,以及在全球国家或地区间相互依赖的程度。

2. 关键性指标:该产业跨国贸易额在世界总产值中所占的百分比、该产业跨国投资额在该产业实现的投资总额中所占的百分比等。

四、企业层面上的全球化内涵1. 定义:在公司层面上,全球化是指公司在各国或地区的收入份额和资产扩展的程度,以及与各国或地区的资本、商品和信息的跨国/地区交流程度。

➢第二节全球化与管理者1. 全球化管理的环境:一般环境、任务环境。

2. 全球化管理需具备的关键能力:国际商务知识、文化适应能力、换位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全球化管理的环境因素(一)全球化的一般环境1. 政治与法律环境(1)国家政治体制;(2)政治的稳定性;(3)法律环境。

2. 经济和技术环境(1)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2)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发展潜力;(3)市场规模及其准入程度;(4)科技发展水平。

3. 文化环境(1)权利距离(2)不确定性的避免(3)个人主义或集体主义(4)男性化或女性化(5)长期导向(二)全球化的任务环境1. 供应商2. 销售商3. 顾客4. 竞争对手5. 劳动力市场及工会二、全球化管理者的关键能力1. 管理者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1)国际商务知识;(2)文化适应能力;(3)视角转换能力;(4)创新能力。

2. 如何培养全球化管理的关键能力(1)从经历中学习;(2)从工作任务中学习;(3)从关系中学习。

➢第三节全球化与管理职能一、全球化经营的进入方式决策(一)出口1. 间接出口企业通过本国的中间商向海外市场销售产品、服务。

2. 直接出口企业绕开国内中间商直接与海外需求者联系3. 优势:这种方式不需要企业拥有丰富的国际化经营的知识和经验;资源投入相对较少,风险相对较小。

4. 不利因素:企业往往会遇到东道国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还需支付高额的运输和保险费用。

(二)非股权安排1. 特许例:肯德基2. 合同制造例:富士康3. 管理合同例:会计(三)国际直接投资1. 合资进入(1)特点:共同投资和共同经营。

2. 独资进入3. 新建进入二、全球化经营的组织模式(一)全球化的压力(二)当地化的压力(三)全球化组织模式的选择❖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方法➢第一节决策与决策理论一、决策的定义1. 定义:决策指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也指管理者利用机会的过程。

进一步理解:(1)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因为决策是管理的一项职能。

(2)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

(3)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

(4)决策的前提是识别问题。

二、决策的原则1. 决策的原则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

2. 想达到最优要具备以下条件:(1)容易获得与决策有关的全部信息;(2)真实了解全部信息的价值所在,并据此拟定出所有可能的方案;(3)准确预测每个方案在未来的执行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