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2.2《等腰三角形》说课稿-文档资料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说课稿 《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说课稿课题:《等腰三角形》内容: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教材所处的地位这节课是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2节《等腰三角形》的第一课时,等腰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除了具备有一般三角形的所有性质外,还有许多特殊的性质,由于它的这些特殊的性质,使它比一般的三角形应用更广泛,而等腰三角形的许多特殊性质,又都和它是轴对称图形有关,它也是证明两个角相等,两条线段相等,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方法,学好它可以为将来初三解决代数、几何综合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它在理论上有这样重要的地位,并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因此这节课的教学显得相当重要。
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我确定如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探究,归纳,验证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学会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经历剪纸,折纸等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了解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习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索和应用是本节课的重点。
由于初二学生的几何知识有限,而本节课性质的证明又添加了辅助线,所以等腰三角形性质的验探究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学方法本节课中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针对当前学生的厌学情绪,我运用课件,实物演示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容易学,采用创设情景、实验法来分散难点让学生感到愿意学,并设置适当的追问、探究,让学生来主宰课堂,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学法指导及能力培养好的学习方法才能培养能力,在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他们掌握好的学习和解题方法,并且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概括、表述论证的能力四、教学过程设计(一)情景设置首先我用一个三角形测平架,测量黑板的下边是否水平,并让学生猜想其中的道理和奥妙,这样的引入既明确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了解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适用于生活。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说课稿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本节课是初中数学几何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关系到学生对几何图形性质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掌握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的方法,并能熟练运用这些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通过证明和推理,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推理,自主发现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条件。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首先,我将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课题:“如果我们要设计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花园凉亭,应该如何确保它的两个侧边是等长的?”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等腰三角形的特点,并引出等腰三角形的定义。
(二)探索新知接下来,我会让学生观察几个不同的三角形图形,包括等腰三角形和非等腰三角形,引导他们发现等腰三角形的共同特征。
在此基础上,我将引导学生归纳出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条件: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任意两边长度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等腰三角形。
(三)巩固练习为了加深学生对等腰三角形判定方法的理解,我将设计几个练习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尝试解决。
这些题目将涵盖从简单到复杂的不同情况,如直接给出边长求判定、根据角度信息判断边长关系等。
(四)总结归纳在练习后,我将带领学生总结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强调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同时,我会引导学生思考等腰三角形与其他几何图形的关系,如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特例。
(五)作业布置为了巩固课堂所学,我将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包括证明题和应用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浙教版初中数学初二数学上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说课稿
浙教版初中数学初二数学上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说课稿1. 引言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数学课的主讲教师。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浙教版初中数学初二数学上册中的《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这一知识点。
等腰三角形作为初中数学中的基础知识之一,对学生的几何思维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会了解什么是等腰三角形以及如何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
2. 知识简介2.1 等腰三角形的定义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等腰三角形的定义。
等腰三角形是指具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
其中,这两条边被称为等腰边,与等腰边对应的角被称为顶角。
2.2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接下来,我们将学习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也就是在给定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度时,如何判断它是否为等腰三角形。
2.2.1 第一种判定定理第一种判定定理是基于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质。
具体来说,给定一个三角形ABC,如果其中两边AB和AC相等,那么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相等,那么它就是等腰三角形。
2.2.2 第二种判定定理第二种判定定理是基于等腰三角形的角性质。
具体来说,给定一个三角形ABC,如果它的底边BC两边相等,同时底边BC上的顶角∠BAC与底边上的两底角∠ABC和∠ACB也相等,那么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
3.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具备以下能力: - 了解什么是等腰三角形。
- 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 能够灵活运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行问题求解。
4. 教学过程本节课我们将采取课堂讲授与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4.1 导入新知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我将通过一个问题来引入今天的学习内容。
请大家看下面的问题:问题: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相等,它一定是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并和你们旁边的同学讨论一下。
在同学们的思考和讨论之后,我将请几位同学来回答问题,并引导他们理解等腰三角形的定义。
4.2 知识讲解在导入新知之后,我将给出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并介绍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等腰三角形(说课稿)
等腰三角形(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是高中数学课程中关于几何图形——等腰三角形的专题讲解。
在几何学中,等腰三角形作为一种基本的图形,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是平面几何的基础知识,也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的重要载体。
等腰三角形在课文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知识:等腰三角形是基本的几何图形,掌握其性质和判定方法对后续学习其他几何知识有重要影响。
2. 方法培养:通过学习等腰三角形,可以培养学生运用几何画板、尺规作图等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能力提升:等腰三角形的相关问题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主要内容:1. 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及性质:两边相等的三角形称为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底边的中点到顶点的线段是高、中线和角平分线。
2.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有两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3.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面积计算: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4.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等腰三角形具有轴对称性,对称轴是底边的中垂线。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学生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判定方法,能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几何画板、尺规作图等工具,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几何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判定方法,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
2. 教学难点: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综合问题。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推理等过程,逐步突破这些难点。
四、说教法在教学等腰三角形这一部分时,我计划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深入理解。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2《等腰三角形》说课稿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2《等腰三角形》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等腰三角形》是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学习等腰三角形,使学生了解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归纳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思考、归纳的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抽象的几何图形的理解还比较困难,需要通过大量的直观教具和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能正确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归纳等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
2.教学难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特别是如何运用这些性质和判定来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几何画板、实物教具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等腰三角形的概念。
2.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让学生观察、思考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引导学生通过归纳总结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3.学习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让学生通过实例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引导学生总结出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4.应用拓展:让学生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实际问题,如求解等腰三角形的边长、角度等。
5.总结全课: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两边相等2.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2.两底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学生互评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说课稿范文
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说课稿范文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说课稿范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说课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轴对称图形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学习等腰三角形的“等边对等角”和“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两个性质。
本节内容是对前面知识的深化和应用,它的性质定理不仅是证明角相等、线段相等及两直线互相垂直的依据,而且也是后继学习线段垂直平分线、等腰梯形的预备知识。
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目的(一)知识目标:知道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及相关概念,理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会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判断和计算。
(二)能力目标:通过实践,观察,证明等腰三角形性质,发展学生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通过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三)情感目标:在实际操作动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几何发现的乐趣,从而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一)重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探究及应用。
(二)难点: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一)教法:本节课采用了教具直观教学法,联想发现教学法,设疑思考法,逐步渗透法和师生交际相结合的方法。
(二)学法: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从已知的、熟悉的知识入手,让学生自己在某一种环境下不知不觉中运用旧知识的钥匙去打开新知识的大门,进入新知识的领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解决新问题,发掘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能力,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的目的,发掘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我们学过三角形,你都知道哪些特殊的三角形?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种特殊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获奖说课稿(通用13篇)
《等腰三角形》获奖说课稿《等腰三角形》获奖说课稿(通用13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 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 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等腰三角形》获奖说课稿(通用13篇), 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等腰三角形》获奖说课稿篇1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1)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证明和计算。
2.数学思考:(1)观察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 发展形象思维。
(2)经历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究过程, 在实验操作、观察猜想、推理论证的过程中发展学生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
3.问题解决:(1)通过观察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提高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反思意识。
4、情感态度:引导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发现,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 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二、教学方法实验法和探究法。
三、重难点重点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
难点是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人类的聪明智慧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 下面请同学们观察这几幅图片, 看看这些伟大的人类建筑中都含有一个什么样的基本图形?师1: 同学们, 这几张图片中共同存在的基本图形是什么?等腰三角形以它那对称、和谐、庄重、典雅之美成为我们数学殿堂的一枚瑰宝, 可现实生活中为什么这些建筑要设计成等腰三角形的形式呢?等腰三角形有什么特殊的性质吗?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走进这个美妙的图形。
(板书)12.3.1等腰三角形(二)探究发现, 学习新知1.认识等腰三角形师1: 在小学时我们就知道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下面我们利用剪纸的方法将手中的矩形纸片变变形。
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说课稿
《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浙教版八年级数学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它是在认识了轴对称性以及了解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基础上进行的。
主要学习等腰三角形的“等边对等角”和“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本节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深化和应用,又是今后学习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理的预备知识,还是今后证明角相等、线段相等及两直线互相垂直的依据,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会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判断、计算作用。
能力目标:从设置问题⇒模型演示⇒自己动手探究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运用发现法,体验几何发现的乐趣,在实际操作动手中感受几何应用美。
3.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因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今后学习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基础,也是今后论证角、边相等的重要依据,所以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难点: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推理应用及例2尺规作图题的思想方法。
由于性质2的理解运用,对于初二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复杂性,特别是例2的尺规作图题,其作法思路需要作一些分析转换。
二、教法与学法教法:我采用探索发现法完成本节的教学,在教学中以学生参与为主,便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验成功的喜悦,通过直观的演示和学生自己动手使学生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同时,为掌握理性知识创造条件,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愉快学习,也符合数学教学的直观性和可接受性。
学法: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学生如何学这一方面,我认为通过直观演示,得到感性认识,学生在学习中运用发现法,开拓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实现由学生自己发现感受“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通过学生自己看、想、议、练等活动,让学生自己主动“发现”几何图形的性质,而不是老师灌输几何图形的性质,这样做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探本求源,让每位学生都学有价值的数学。
《等腰三角形》 说课稿
《等腰三角形》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等腰三角形》。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等腰三角形》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特殊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不仅是对三角形知识的深化和拓展,而且为后续学习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以及相似三角形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学会运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几何直观能力。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但对于几何图形的性质和证明还缺乏系统的认识和方法。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储备。
然而,学生在几何证明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需要教师引导他们逐步掌握证明的思路和方法。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能够运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3)能够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猜想、证明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几何直观能力。
(2)经历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究过程,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等腰三角形的研究,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2)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
2、教学难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和应用。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多媒体演示、实物展示等直观手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八年级数学上学期说课稿(通用7篇)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八年级数学上学期说课稿《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八年级数学上学期说课稿(通用7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八年级数学上学期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八年级数学上学期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般三角形和轴对称的知识,具有初步的推理证明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使学生学会分析、学会证明,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反映在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的边角关系,并且是对轴对称图形性质的直观反映(三线合一)。
它所倡导的“观察———发现———猜想———论证”的数学思想方法是今后研究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也是论证两个角相等、两条线段相等、两条直线垂直的重要依据,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理解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证明和计算。
过程方法:通过实践、观察、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解决问题:通过观察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及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有关的问题,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通过引导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发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根据教材内容的地位与作用及教学目标,因此我将把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探究和应用。
由于对文字语言叙述的几何命题的证明要求严格且步骤繁琐,此时八年级学生还没有深刻的理解和熟练的掌握,因此我将把本节课的难点定为: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推理证明。
)3、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探索和应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说课稿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在几何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首先,它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培养空间观念有着关键作用。
等腰三角形作为基本的几何图形之一,其性质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三角形的知识体系,而且对于后续学习其他图形,如圆、多边形等有着基础性的影响。
(1)作用与地位等腰三角形作为特殊的三角形,其性质的学习是构建几何知识框架的基石。
它不仅连接了基本的三角形知识和更高阶的几何图形理论,而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极为广泛,如建筑、工程等领域。
(2)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围绕等腰三角形的三个基本性质展开:- 两边相等,即腰相等;- 两角相等,即底角相等;- 脐点、中线、高线合一,即等腰三角形的顶点角平分线、底边的中点以及底边上的高线三点共线。
(3)与其他章节的联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不仅是三角形章节的核心,它还为后续学习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等内容打下基础。
通过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几何图形的对称美和内在的数学逻辑。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学生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中各线段(如高线、中线、角平分线)的关系及其应用。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几何图形的构造能力。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几何学习的兴趣,增强对数学美的感受;-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通过讨论与分享,增强自信心。
三、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 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准确理解和记忆;- 性质的实际应用,特别是在解决问题时的灵活运用。
(2)难点- 理解并证明等腰三角形各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复杂问题中,如何识别并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解题。
这些重难点的把握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整个几何知识体系的理解和运用,因此不容忽视。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浙教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2.2等腰三角形》word教案 (2)
1.例题解析
例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
AP是△ABC的角平分线。BC与AP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若D,E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AD=AE,
则点D,E关于AP对称吗?请说明理由。
DE与AP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分析:除了用全等的方法(明确指出用三角形全等来说明角相等是很常用的方法),还有其他方法吗?我们能不能从图形的变换角度去考虑?(渗透用运动的观点来研究图形)
5.画一画折一折(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1)用直尺和圆规作等腰三角线ABC,使AB=AC=10cm,BC=8cm。
(2)画出顶角平分线AP所在的直线。
(3)沿 着直线AP将纸片对折,你发现了什么?
(4)由此你得出等腰三角形具有什么特征。
结论: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顶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设计亮点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欣赏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你能在这些图片中找到熟悉的图形吗? 2你能发现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板书课 题:2.1等腰三角形)
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
问题:什么样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呢?
引导学生说出并板书概念: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在黑板上用圆规画出一个△ABC,问:这是等腰三角形?依据什么?(概念)
几何语言:
在△ABC中,AB=AC
或∵AB=AC
∴△ABC是等腰三角形
(渗透:图形的定义既是性质又是判定)
2 .等腰三角形的腰、底边、顶角与底角
AB=AC,它叫做——腰;另一条边BC叫做——底边;
两腰 AB、AC的夹角∠A叫做——顶角;∠B、∠C叫做底角,那么底角是哪两边的夹角?
等腰三角形的说课稿
等腰三角形的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等腰三角形的说课稿”在几何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和地位。
等腰三角形作为基本的几何图形之一,不仅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而且在其他学科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本课主要内容包括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判定方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1)作用与地位等腰三角形是初中数学几何部分的基础知识,是学习其他三角形、多边形等几何图形的基础。
掌握等腰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等腰三角形的定义:两边长度相等的三角形称为等腰三角形。
2.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底边上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重合。
3.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和夹角,若两边相等,则为等腰三角形。
4. 等腰三角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点到顶点的距离、等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等。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学生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2)能够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2)运用启发法、问答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几何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方面:1. 强化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2. 通过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3. 注重知识点的拓展和延伸,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说课稿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 教材信息 - 课本: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 章节:第四章几何图形的认识 - 主题: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 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 理解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 能够准确判断等腰三角形; - 能够结合实际问题应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 能力目标: - 发现等腰三角形的特点,并进行推理和判断;- 运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求解问题; - 情感目标: - 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和好奇心; -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 教学重点 - 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 理解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并能够灵活运用。
4. 教学难点 - 灵活运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解决问题。
二、教学过程1. 导入与引入(5分钟)在开始正式学习前,我将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到的内容,如几何图形的分类以及正方形、矩形等特殊四边形的性质。
然后,我将提出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等腰三角形。
2. 概念解释与讨论(15分钟)接下来,我将向学生解释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并展示一些例子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 定义:等腰三角形是指两边长度相等的三角形。
- 示例:在白板上绘制不同的等腰三角形,并请学生观察边长是否相等,并思考等腰三角形是否有其他特点。
在学生对定义有一定了解后,我将带领学生进一步讨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 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中点到两边的距离相等。
- 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与顶角相等。
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和分享,加深对等腰三角形的理解。
3.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0分钟)现在,我们来学习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并通过实例的演示加深学生的理解: - 判定定理1: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相等,则它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 判定定理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则它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性质》说课稿
《等腰三角形性质》说课稿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说课稿一、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将始终体现以下教育教学理念:、突出体现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2、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活动要遵循数学学习的心理规律,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已有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解释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
3、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应组织和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4、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教学,让学生初步具有“数学知识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增强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二、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三节《等腰三角形》的第一课时的内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除了具有一般三角形的性质以外,还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
它是轴对称图形,具有对称性,本节课就是要利用对称的知识来研究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性质,并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证明这些性质。
2、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一般三角形和轴对称的知识,具有初步的推理证明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担负着进一步训练学生学会分析、学会证明的任务,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而“等边对等角”和“三线合一”的性质是今后论证两个角相等、两条线段相等、两条直线垂直的重要依据,本节课是第三课时研究等边三角形的基础,是全章的重点之一。
3、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理解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说课稿
等腰三角形1、教材内容:本课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14、3章等腰三角形,本课内容在初中数学教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反映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的关系,并且对轴对称图形的直观反映(三线合一),对以后直角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1)认识目标:掌握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和三线合一的特征,会用等腰三角形进行证明或计算,逐步渗透几何证题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
(2)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联想能力、表达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难点: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4、教具准备:1要求学生课前准备好剪刀和长方形纸片2幻灯片二、教学方法:采用实验观察,采用教具直观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培养学生“多观察、动脑想、大胆猜勤钻研”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思想。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过程共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一)温故而知新、创设情境(二)构设悬念、创设情境(三)目标导入、自然引入(四)设问质疑、探究尝试(五)启发诱导、初步运用(六)归纳小结、强化思想布置作业三、学生学法:本课安排学生通过翻折等腰三角形去发现等腰三角形的两个特征。
四、教学程序设计:(一)温故而知新、激发情趣1、轴对称的有关概念首先教师提问,学生动脑思考、回答。
(二)构设悬念、创设情境1、一般三角形有哪些特征?(三条边、三个内角、高、角平分线)2、等腰三角形除具有一般三角形的特征外,还具有哪些特征?(三)目标导向,自然引入本节课我们一起研究-----14. 3. 1 等腰三角形板书课题:14. 3. 1 等腰三角形(四)质问设疑,探究尝试:探究:结合课本P140探究,剪出等腰三角形,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发现问题(1)什么是等腰三角形?指出它的腰、底边、底角(2)折叠探究中得到的等腰三角形,你发现什么结论(学生动手实验,教师指导,得出等腰三角形的特征) 板书学生得出的结论:等腰三角形的特征: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继续观察:出示幻灯片)问题: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可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线?学生发现:折痕是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中线、底边的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腰三角形》说课稿
义务教育实验教材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的职责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合作交流,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基于这点我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设计本课。
下面我将以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等腰三角形》是浙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的延伸和应用,学好本节课,是后续学习图形的相似、解直角三角形、图形全等的前提。
(2)重点: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因为它是等腰三角形性质、判定的起点和基础)难点:范例(由于学生缺乏利用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来解决点与点,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的经验)
2、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年龄特点,从“知识技能、学习过程、情感态度”三个角度考虑,本节课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用火柴搭一个三角形,引出等腰三角形的概念,通过“剪一剪”动手操作掌握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通过找一找和范例,使学生会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和轴对称性解决简单几何问题。
(2)学习过程目标:通过剪一剪、画一画、搭一搭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获得合作交流的方法与经验,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教法与学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
因此,在教学中,不仅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基于以上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在本节课主要采用“引导——探究教学法”,借助于多媒体课件,通过“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的模式展开教学。
三、教学过程
根据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原则,我将本节课设为以下几个环节:
情景引入——探索新知——拓展新知——提高升华——归纳小结
(一)情景引入:搭一搭
教师让学生拿出已准备好的火柴,拿出七根,让学生用这七根火柴搭成三角形,共有几种搭法?并与同伴交流成果。
(这样安排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也为探究活动作了铺垫,并引出了本节的课题)
(二)探索新知
(1) 说欣赏图片:播放建筑物、生活用品等(学生在欣赏过程中,体会等腰三角
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2) 说 一说:你们所搭的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如何定义?
(3)了解等腰三角形的腰、顶角、底角、底边(这里借助多媒体更清楚)
(为了巩固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相关的边、角,我设计了试一试)
(4)试一试:a.如图,点D 在AC 上,AB=AC ,AD=BD=BC ,你有在图中找到几个等腰三角形?说出每个等腰三角形的腰、底边、顶角
(此题列成表格,让学生更容易认清腰、底边、顶角)
b.五角星有几个等腰三角形? 这里学生可能会说成8个,这时教师要做适当的引导,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5)画一画:请画一个底边长为2cm ,腰长为3cm 的等腰三角形.
(三)拓展新知
(1)剪一剪:你能用长方形白纸一刀剪出一个等腰三角形吗?通过剪纸你能得出等腰三角形有什么性质?它的对称轴有什么特殊的位置呢?
(我觉得这样处理教材比课本的处理更开放,更能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以上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实验探究再进行交流、总结,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又让学生体会到合作交流的必要性,由此同时也为下节课的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作了铺垫。
)
A B C
D
(2)找一找:.若在AB上取一点D,你能通过对折找到点D关于AP的对称点吗?DE与AP有什么位置关系?AE与AD有什么数量关系?(设计找一找的目的是为突破本节的难点例题,同时也引入例题,通过找一找,可以复习了对称点的定义,及对称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这些知识都是为例题作了很好的铺垫。
)
(3)例题讲解
例:如图,在∆ABC中,AB=AC,D、E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AD=AE,AP 是∆ABC的角平分线,点D、E关于AP对称吗?DE与BC平行吗?请说明理由。
有了以上环节找一找,本例的难点就已经突破了,如果学生不能回答,教师可以做如下启发:
(1)要想点D、E关于AP对称,只要说明什么?
(2)D、E是对称点,B、C也是对称点,那么它们的连线与AP有什么位置关系?
对于本题的解题格式,以推理的过程显示会更清楚一些。
(4)合作交流:若在AC上取一点F,你还有其它方法找到点F关于AD的对称点M吗?请与同伴进行交流。
这时学生可能会有以下情况:(1)过下作FO┴AD并延长FO交AB于M;(2)使AF=A M(3)CF=BM(4)过F点作F M//BC交AB于M,对于这四种情况,让学生自己给予肯定并提问。
(四)提高升华
大家应该还记得用七根火柴搭三角形的问题,在搭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那么在学习了等腰三角形后,让我们继续探讨搭火柴的问题。
然后多媒体出示课本23页的探究活动。
鼓励学生大胆地发现规律,若学生有困难,教师可做如下提示:根数为奇数根时,可搭成几种不同类型的等腰三角形?偶数呢?(此题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各组代表发言,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探索、交流、发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复习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渗透了分类讨论思想)
(五)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利用提问,解说形式,师生共同进行小结:
(1)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你运用怎样的方法来获得这些知识的?
(小结注重知识和方法两方面,学生可能只注重于知识小结,而忽略了方法的总结,
在方法小结时,需要教师的合作帮助,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方法和习惯。
)(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更好的促使每一个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促进学生对自己学习进行反思,在课外作业的布置如下:)
2、课后作业
(1)必做题P24,T2,T3,选做题T4,T5
(2)作业本
四、教学评价
回顾整节课的设计,我主要着力于以下三个方面:
1、认真处理教材,目的只有一个——为我的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在本节课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通过利用火柴搭三角形,剪一剪激发兴趣,吸引学生参与活动;
(2)通过画图对折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活动
2、注重学法指导,教是为了不教,本节课十分注意站在数学方法论的高度为他们的探究提供方向性、策略性的指导
3、注重教法:教师的教学方式是使学生活动有效进行的保障,因此在设计问题时,我努力使自己由一个单纯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板书设计:
2.1 等腰三角形
1、定义:例题
2、性质:解:因为∆ABC是等腰三角形,AP是顶角平分线
所以∆ABC沿AP对折,AB与AC重合
所以点B与点C关于AP对称
因为AD=AE 所以D、E重合所以D、E关于AP对称
所以D E⊥AP,BC⊥AP
所以D E∥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