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儿童思维发展的策略
学前教育教案中的思维培养策略
学前教育教案中的思维培养策略思维培养是学前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关注学前儿童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学前教育教案中常用的思维培养策略,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开展学前教育工作。
一、教育目标与思维培养在设计学前教育教案时,首先需要明确教育目标,并将思维培养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目标。
思维培养旨在促进学前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通过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培养学前儿童综合运用认知、情感和意志力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启发性教学方法启发性教学方法是一种很好的思维培养策略。
通过引导学前儿童主动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在学前教育教案中,可以设计各种情境和问题,引导学前儿童进行探索和思考。
同时,教育者要善于引导学前儿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法,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并逐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互动式教育活动互动式教育活动是学前教育中常用的思维培养策略之一。
通过各种游戏、小组活动和情景模拟,让学前儿童参与其中,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这些互动式教育活动中,学前儿童可以与其他儿童互动,分享观点和经验,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同时,教育者要善于引导学前儿童积极思考和表达,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情感培养与思维发展情感培养是思维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前儿童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对于他们的思维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学前教育教案中,可以通过各种情感培养活动,如情感故事、情感游戏等,引导学前儿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培养他们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同时,注重情感培养还可以提高学前儿童的注意力和观察力,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五、评价与反馈在学前教育教案中,评价与反馈是思维培养的重要环节。
教育者可以通过观察学前儿童的学习表现、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观点,了解他们的思维发展情况,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
幼儿园思维发展支持策略
幼儿园思维发展支持策略
幼儿园思维发展的支持策略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创建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包括色彩鲜明的教具、角色扮演区域、图书角等,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并促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2. 提供适当的挑战:给幼儿提供一些适当的难度的任务或游戏,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鼓励幼儿多样化的表达方式:鼓励幼儿通过绘画、手工艺、音乐、舞蹈等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4. 引导幼儿思考和提问:引导幼儿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并鼓励他们寻找答案。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幼儿的思维。
5. 倡导合作学习:鼓励幼儿在小组活动中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观察、交流和合作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思维灵活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提供适当的挑战: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和能力,提供一些适当的挑战,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可以通过故事、游戏和问题解决等方式,激发幼儿思考和探索。
7. 鼓励幼儿自主学习:给予幼儿一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
解决问题。
8. 注重幼儿情感发展: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动力。
通过情感教育让幼儿培养积极的自我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以上的策略,可以有效地支持幼儿园幼儿的思维发展,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并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
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幼儿时期是人们认知能力高速发展的阶段,对于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教育家们发现了许多有效的方法。
在幼儿教育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具体技巧和方法来帮助幼儿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一、塑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幼儿的思维发展至关重要。
教室中应该有丰富多样的教育材料,如图书、玩具、化学实验器具等,这些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促使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
另外,教室中应布置整齐,幼儿的座位和教学设备宜摆放得整整齐齐。
整洁美观的环境可以减少环境对幼儿学习和思考的干扰。
二、运用教育游戏教育游戏是培养幼儿思维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游戏,幼儿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和思维训练。
例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谜语、拼图游戏或者角色扮演游戏来培养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教育游戏应当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认知水平进行合理的设置,避免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复杂,以保证幼儿在游戏中能够积极参与并提升思维能力。
三、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对于幼儿思维发展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观察能力是幼儿对周围事物进行感知、辨识和理解的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周围环境、参观博物馆、展览和社区活动等方式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例如,我们可以带领幼儿观察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鼓励他们捕捉到其中的不同之处,并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话语表达观察到的事物。
这样的活动可以锻炼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幼儿主动学习和思考的源动力。
教育家可以通过提问、实验和引导的方式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促使他们思考和寻找问题的答案。
教师应当耐心地回答幼儿的问题,并鼓励幼儿提出更多的问题,帮助他们拓展思维的边界。
此外,教育家还可以通过提供多种多样的书籍、视频和其他媒体资源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于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欲望。
五、鼓励幼儿进行思维活动鼓励幼儿进行思维活动是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重要手段。
幼儿可以通过绘画、模型制作、DIY手工以及故事创作等方式进行思维训练。
简述促进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策略
简述促进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策略
促进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策略有很多,主要包括:一是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有助于思维的发展。
二是丰富孩子的学习内容,培养孩子的智力,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有利于思维发展。
三是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允许孩子进行自主学习,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探索世界,有助于思维的发展。
四是鼓励孩子参与活动,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让孩子参与到游戏、比赛等活动中,有助于思维的发展。
五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有自信去面对困难,有能力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思维能力,有利于思维发展。
以上就是促进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策略。
只有通过上述策略,才能有效地激发孩子的潜能,更好地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学生思维发展与学习策略指导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学生思维发展与学习策略指导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习策略指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学生思维的发展特点出发,探讨如何合理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并提供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指导,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一、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正处于认知能力迅速增长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生的思维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抽象思维能力提升:与小学时期强调直观图像思维不同,初中学生开始逐渐具备抽象思维能力,能够通过形象的语言和符号进行思维活动。
2.逻辑思维发展:初中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逻辑思维模式,能够运用一定的逻辑规则进行推理、判断和分析。
3.思维的多样性:初中学生的思维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他们的思维方式个性化,倾向于通过自身的经验和观察来解决问题。
4.批判性思维的开始:随着认知能力的提升,初中学生开始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够对信息进行分析和评判,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二、引导学生思维发展的策略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教师应当创造积极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踏实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给予合理的肯定和建设性的反馈。
2.提供丰富的思维训练:通过设计多样性的教学活动和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
比如,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分析、思维导图绘制、辩证思维训练等。
3.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可以设计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学习意识。
4.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和批判: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质疑权威,培养他们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同时,教师在课堂上也应该主动提出引导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三、学习策略指导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学习策略指导:1.阅读策略指导: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一些有效的阅读策略,比如预测、推理、归纳,帮助他们理解和分析文本。
探索小学生科学思维发展的实践与策略
探索小学生科学思维发展的实践与策略科学思维是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多数时间被用于背诵和复习知识,缺少对科学思维的培养和训练。
为了促进小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我们需要探索切实可行的实践策略。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科学思维发展实践与策略,以提供给教育工作者参考。
一、培养观察力和探索精神观察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培养学生观察力对于他们的科学思维发展至关重要。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设计一些观察活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或自然环境,引导他们观察和记录自然界的现象。
此外,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观察,培养他们对细节的敏感性。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探索精神,可以采用问题导向的学习方式。
老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帮助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老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和假设,并引导他们对问题进行实验与验证。
这样的实践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能力。
二、开展实践性探究活动实践性探究活动是培养小学生科学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实践性探究活动,学生能够亲身参与科学实践,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这些活动可以是课堂内的小组实验或课堂外的实地考察,旨在让学生通过亲自操作和实践,感受科学的魅力。
在实践性探究活动中,必须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索性。
老师应该尽量减少指导和干预,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出自己的猜想和假设,并通过实际操作进行验证。
这样的实践活动能够增强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三、引导科学讨论与合作学习科学讨论是培养小学生科学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科学讨论,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并通过辩论和交流来拓展自己的思路。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同时,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小组活动或团队项目,在互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思维。
帮助孩子逻辑思维成长的策略
帮助孩子逻辑思维成长的策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逻辑思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
通过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和创造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帮助孩子逻辑思维成长的策略。
1. 启发式提问启发式提问是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家长或老师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孩子思考问题的原因、可能的解决方案以及结果。
例如,当孩子遇到一个问题时,可以问他:“你认为这个问题是如何产生的?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它吗?”这样的提问可以激发孩子的思考,帮助他们建立起逻辑推理的能力。
2. 逻辑游戏逻辑游戏是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有趣方式。
通过各种益智游戏和谜题,可以锻炼孩子的逻辑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数独、推理游戏、拼图等都是很好的选择。
这些游戏不仅可以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习,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耐心和逻辑思维能力。
3. 阅读启发阅读是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可以拓展孩子的思维广度和深度,激发他们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阅读一些启发性强、逻辑性强的书籍,如科普读物、哲学故事等,让他们从阅读中获得启示,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4. 辩论训练辩论是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
通过参与辩论活动,孩子不仅可以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还可以学会分析问题、辨别事实和观点之间的关系。
家长或老师可以组织一些小型辩论赛或训练营,让孩子在争论中学会运用逻辑推理和说服技巧。
5. 实践应用最后,实践是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不可或缺的环节。
家长或老师可以引导孩子将所学到的逻辑思维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例如,在解决日常问题时,可以教导孩子如何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评估结果。
通过实践应用,孩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逻辑思维方法。
总之,帮助孩子逻辑思维成长需要多方面的策略和方法。
家长和老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提问、逻辑游戏、阅读启发、辩论训练以及实践应用等方面的培养,从而全面提升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教案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2. 掌握促进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教育方法。
3. 培养教师对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a. 直观动作思维b. 具体形象思维c. 抽象逻辑思维的初步发展2.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a. 从简单到复杂b. 从具体到抽象c. 从被动到主动3. 促进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教育方法a. 游戏化教学b. 情境教学c. 启发式教学d. 操作活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规律及教育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教育方法促进学前儿童思维发展。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2. 教具:PPT、教学卡片、游戏道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意义,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授课:a. 讲解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b. 分析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c. 介绍促进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教育方法3. 实践环节:分组讨论,设计一个针对特定年龄段的学前儿童思维发展活动。
4. 总结与反思:学生分享自己的设计,讨论活动的实施效果,总结经验教训。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2. 评价内容:学生对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理解程度、教育方法的掌握及实际应用能力。
3. 评价方法: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报告等。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分析。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促进思维碰撞和知识共享。
4. 实践法:设计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操作。
八、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设疑,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
2. 情境教学: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和应用知识。
3. 游戏化教学:运用游戏元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完整)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包括理解力、分析力、综合力、比较力、概括力、抽象力、推理力、论证力、判断力等能力。
它是整个智慧的核心,参与、支配着一切智力活动。
一个人聪明不聪明,有没有智慧,主要就看他的思维能力强不强。
要使自己聪明起来,智慧起来,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培养思维能力。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
善于运用启发法和发现法,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一个优秀的教师会懂得针对不同的学生能力差异,采取不同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
面对同一道数学题,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让学生尽快地接受。
如果题意不懂,便可采用启发、举例的方法让学生接受,发现突破口,用通俗简易的手势或图形来化繁为简。
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对思维的积极性。
使学生在掌握教师的方法下,通过发散性思维,使他们明白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从而产生爱动脑筋、思考问题的习惯.2。
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这一点要求老师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善于发现教材中所隐含的深意,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做功夫。
教师还应将拓展意识运用到数学课上。
例如涉及到语文知识,可以多讲一些与其相关的,让学生们理解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并且融会贯通,从真正意义上产生对知识需求的渴望。
3。
利用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模式”一题多题是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基础,也是培养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源泉下面我们就来举一个一题多解的例子。
一辆摩托车上午3小时行驶了163。
5千米,照这样计算,下午又行驶2小时,这一天共行驶了多少千米?第一解法先求出平均l小时行驶多少千米,然后求出下午行驶多少千米,最后求出这一天行驶多少千米.综合算式是163.5÷3×2+163.5=272.5(千米).第二种方法相对比较简便一些,先求出一天共行驶了多少小时,再求出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最后再求出一天共行驶多少千米。
帮助孩子发展逻辑思维的策略
帮助孩子发展逻辑思维的策略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逻辑思维能力成为孩子们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
逻辑思维不仅是解决问题、分析情况的基础,更是培养孩子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关键。
然而,许多家长和教育者在帮助孩子发展逻辑思维方面感到困惑。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策略,帮助孩子培养和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1. 阅读启蒙阅读是培养孩子逻辑思维的最佳途径之一。
通过阅读各种题材的书籍,孩子可以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和观点,拓展思维广度。
家长可以选择一些富有逻辑推理和情节发展的书籍,引导孩子思考故事中人物的动机、事件的因果关系等,从而锻炼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2. 数学训练数学是逻辑思维的重要载体,通过数学训练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严密的逻辑链条。
家长可以设计一些数学题目或游戏,让孩子在解题过程中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例如,让孩子尝试推理数列规律、解决逻辑问题等,这些活动都能有效促进孩子的逻辑思维发展。
3. 逻辑游戏逻辑游戏是培养孩子逻辑思维的趣味方式。
家长可以选择一些益智类游戏,如拼图、推理游戏、棋类游戏等,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逻辑推理的乐趣。
这些游戏既可以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能增强他们对问题解决的兴趣和自信心。
4. 辩论训练辩论是培养孩子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的有效方式。
家长可以组织一些小型辩论活动,让孩子就某个话题展开争论,并要求他们提出有据可依的论据和观点。
通过参与辩论,孩子不仅可以锻炼逻辑思维能力,还能提高表达能力和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
5. 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将信息以图形化方式呈现的工具,可以帮助孩子整理和归纳知识,培养系统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家长可以指导孩子使用思维导图整理学习内容、制定计划或解决问题,从而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水平。
结语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孩子成功的重要保障。
家长和教育者应该意识到培养孩子逻辑思维的重要性,并通过以上策略来帮助他们发展这一关键能力。
只有在不断实践和引导下,孩子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游刃有余、驾轻就熟。
幼儿园教育中如何引导幼儿的思维发展
幼儿园教育中如何引导幼儿的思维发展在幼儿园教育中,引导幼儿的思维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方法和策略:
1. 提供丰富的刺激:通过提供各种不同的玩具、图书、游戏和活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帮助他们拓展思维。
2. 提问与引导: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让他们学会自己寻找答案,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鼓励表达:给幼儿提供充分的表达机会,让他们用语言、绘画、手工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促进思维的发展。
4. 创设情境:利用故事、角色扮演等活动,创设各种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5. 培养观察力: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事物,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6. 实践操作:让幼儿通过亲身实践、动手操作来学习,例如拼图、搭积木等,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7. 团队合作: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和合作游戏,让他们在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和社交技巧。
8. 正面反馈:及时给予幼儿正面的反馈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从而更好地促进思维发展。
幼儿园教育中引导幼儿的思维发展需要教师们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和策略,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学习环境和体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教师促进思维发展方法与实践分享
幼儿园教师促进思维发展方法与实践分享【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幼儿园教师促进思维发展方法与实践共享】一、引言幼儿园教师作为孩子思维发展的引领者,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有效地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认真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本文将从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方法与实践进行共享和探讨,希望能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启示和参考。
二、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解雪莱提出儿童的认知发展可分为感知、注意、记忆和思维四个阶段。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根据幼儿的认知发展阶段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
对于感知阶段的幼儿,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感官刺激来引导幼儿观察和感知周围的世界;而在注意和记忆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和故事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加强其对信息的关注和记忆。
三、启发性问题的运用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来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问幼儿:“为什么天会变暖?”,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发幼儿的思考和探索欲望,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思维能力。
在引导幼儿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提出更多的问题,从而培养幼儿的批判性思维和探索精神。
四、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是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幼儿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故事、游戏、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幼儿进行学习和思考。
通过设置不同的情境,让幼儿在游戏和互动中学习,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
五、个人观点与总结在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思维基础。
我们希望广大的幼儿园教师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创新,为幼儿的思维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六、回顾本文从感知、注意、记忆和思维四个阶段的认知发展出发,探讨了教师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方法与实践。
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儿童思维发展的策略-精品文档
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儿童思维发展的策略计划、有系统地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发展儿童良好的思维能力与品 质,是促进儿童智力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教师应 改变过去“一堂言”的灌输方式, 构建民主、 开放的课堂教学与 评价体系, 在张扬儿童个性中促进儿童自主思维与创造; 善于提供支架线索, 以促进儿童思维品质与能力的多维发展; 教 师还应善于创设和利用情境, 促进儿童思维能力的迁移。
在此过 程中,教师应处理好知识传授与发展儿童思维之间的关系, 应分 析和考虑问题情境难度与儿童认知负荷之间的关系,应建构民 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与教学氛围。
、问题提出研究普遍认为应该通过各种课程有目的、 有意识地培养儿童整体 思维的能力, 而不是仅仅局限在构成思维力的几个要素上, 如记 忆或感知能力的培养。
在此基础上, 一些教育者提出了“为思维 而教”的理念,已逐渐引起广大民众的关注。
在丰富而多变的现实环境的刺激下, 儿童从其出生之时起即 已开始接受各种有意或无意的思维训练。
在正式的学校教育和课[ 摘 要] 教师以科学合理的教育目标为指导,有步骤、有 教师应 思维是个体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反映的过程,包括逻辑思 维和形象思维。
思维力作为儿童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思维 力自然成为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
目前许多堂教学中,教师以科学合理的教育目标为指导,可以有步骤、有计划、有系统地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来发展儿童的思维技能。
正如创新思维之父”爱德华?德博诺所说:创新思维能力是一种技能,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而掌握。
但目前在某些幼儿园课堂里,教师重知识灌输、轻思维训练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
事实上,在目前以标准化考试为主的学业评价模式下,儿童学业成绩优异并不表明其思维能力就强。
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思维品质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我们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
二、发展儿童思维的课堂教学策略(一)张扬儿童个性,构建民主、开放的课堂教学和评价体系受传统教育标准化训练模式的影响,当今一些幼儿园在教学中仍然不注重儿童的个体差异,教师多采用“一言堂”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注重对儿童知识的灌输,教师只希望儿童提供的答案符合自己的标准,根本不会尊重并深究儿童个性化的回答。
提高小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方法与策略
提高小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方法与策略在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培养小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变得愈发重要。
空间思维能力是指人们在大脑中构建、操作和理解空间信息的能力。
它对于儿童的认知、学习和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
为了帮助小学生提高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以下将介绍一些方法和策略。
1. 游戏化教学法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将空间思维的学习过程设计成游戏化的形式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使用积木、拼图或益智游戏来引导儿童进行空间思维的训练。
这些游戏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和处理关于形状、方向、位置和空间关系的概念。
同时,在游戏中设置挑战和奖励机制,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动力。
2. 视觉辅助法视觉辅助法指通过视觉提示来帮助小学生理解和处理空间信息。
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工具和多媒体技术来展示图像、动画或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空间概念。
例如,使用平面图展示室内布局,引导学生分析、推测和解决问题。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参观活动,让学生亲自感受和观察真实的空间环境,如博物馆、公园或建筑物。
3. 语言启发法语言启发法是指通过使用适当的语言启发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使用描述性语言来引导学生观察和感知物体、图形和空间关系。
例如,老师可以鼓励学生使用方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等,来描述对象的位置。
此外,通过引导学生描述和比较不同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空间思维。
4. 探索式学习法探索式学习法是指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空间信息的方法。
教师可以提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和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材料,让他们搭建模型或解决迷宫问题。
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激发他们对空间思维的兴趣。
5. 跨学科整合法空间思维能力与数学、艺术、科学等学科密切相关。
教师可以将空间思维的训练融入到不同学科的教学中,帮助学生将空间思维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例如,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几何形状的探索和分析;在艺术课堂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表达和构建自己的空间想象。
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策略
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策略幼儿期是人生中重要的发展阶段,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最佳时机。
在这个关键阶段,教育家和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运用有效的策略来引导和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策略和具体技巧,旨在帮助幼儿教育工作者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
1.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丰富的学习环境,包括室内外的空间、各种教具和材料、音乐和视觉刺激等。
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设立富有挑战性的游戏和活动,以促进幼儿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欲望。
例如,在室内和室外设置特定的创新角落,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供幼儿探索和创造。
2. 引导幼儿提出问题创新思维的核心在于提问。
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鼓励幼儿提问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这可以通过主动提问的方式实现,例如问幼儿“为什么……?”、“你认为……怎样?”等引导性问题。
同时,教师应鼓励幼儿互相提问和交流,以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3. 开展启发性的活动和项目启发性的活动和项目可以帮助幼儿培养创新思维的技巧和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创意绘画活动,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组织小组合作项目,让幼儿合作探索解决方案等。
这些活动和项目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开放性,鼓励幼儿动手实践和尝试不同的方法。
4.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观察游戏、参观展览、观看故事和科学实验等方式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同时,教师应鼓励幼儿观察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并帮助他们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和规律。
5.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思维往往与团队合作相关。
幼儿教育工作者应鼓励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这可以通过组织小组活动和讨论来实现。
例如,在小组中合作完成一个任务或者解决一个问题,同时鼓励幼儿互相倾听和尊重彼此的意见。
6. 鼓励幼儿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
幼儿教育工作者应鼓励幼儿独立思考和学习,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主权,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
发展幼儿数学思维的六个实用教学策略
发展幼儿数学思维的六个实用教学策略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幼儿的发展和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
幼儿期是儿童认知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因此,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起良好的数学思维,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六个实用的教学策略,帮助幼儿发展数学思维。
一、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引导和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幼儿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幼儿主动思考和探索。
例如,在教授加法概念时,可以给幼儿一些实际的情境,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发现加法的规律和原理。
二、游戏化教学法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因此,将数学教学与游戏相结合,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数学游戏,如数学拼图、数学迷宫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
通过游戏,幼儿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三、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通过将数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情境中,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数学。
例如,在教授几何形状时,可以带幼儿去校园或周围的环境中观察和寻找各种几何形状,让他们亲身体验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情境教学,幼儿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四、多元智能教学法多元智能教学法是根据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将教学内容和方法与幼儿的不同智能类型相匹配,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智能类型,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例如,对于逻辑数学智能的幼儿,可以通过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五、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是一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促进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合作解决数学问题。
通过合作学习,幼儿可以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探索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合作能力。
六、个性化教学法个性化教学法是根据幼儿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量身定制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明问题 。这 样 不仅培 养 了学 生语 言 的表达 能力 , 更 有利 于训 练学 生 的思维 能力 。 因此 , 在数 学教学 过 程 中 , 师要 重 视提 高 学生 的语 言 表达 能 力 , 进 教 促 学生思 维的发 展
・
基 础 教 育 参 考
・
小 学生数 学思维 能 力培 养 的策 略
◇钱 建 国 一、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 进学 生思维发展 促
二、 合理运用教具 , 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在 小 学 阶 段 主 要 是 抽 象 逻 辑 思 维 , 小 学 生 的 而 思 维 特 点 是 以 具 体 形 象 性 为 主 。数 学 学 科 特 点 与 儿 童 思 维 水 平 之 间 有 一 定 的 距 离 , 短 两 者 之 间 距 离 缩
的 目 的性 、 学 性 、 辑 性 、 范 性 、 发 性 。教 学 中 科 逻 规 启 教 师 要 考 虑 小 学 生 的 语 言 特 点 ,用 生 动 有 趣 的 语 言 , 动 学 生 的 心 弦 , 活 学 生 思 维 。其 次 , 师 要 拨 激 教 给学 生充分 提供语 言 训练 的机 会 , 养 学 生用确 切 培
断 、 理等 思维 过程表 达清 楚 , 推 要求 说话 完 整 、 言 语
清 晰 准 确 。 逻 辑 性 语 言 表 达 。 求 精 炼 明 了 地 说 用 力
拼 一拼 。 作交 流 , 后 大部 分 同 学都 能 自己推 导 合 最 出计算 公式 . 成绩差 的同学也在其 他 同学 的操作 、 演 说 中学 到 了知识 。 学生 的思 维打开 了 , 小 数学学 习兴 趣浓 了 , 自主 探索 的愿 望有 了 , 就会 自觉 地 去学 习 , 从 而能够 在知识 形成 的过程 中体会 到学习 的快乐 。
幼儿教育中如何引导幼儿的思维发展
幼儿教育中如何引导幼儿的思维发展幼儿时期是人类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幼儿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引导幼儿的思维发展。
幼儿的思维发展不仅关乎他们个人的成长,也对社会的进步和未来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如何有效地引导幼儿的思维发展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共同面临的挑战。
首先,幼儿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观察力是幼儿认识世界的基础,而思维能力则是幼儿进行逻辑思考和问题解决的关键。
为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教育者可以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观察对象和情境,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辨别和分类。
同时,通过启发性的问题和活动,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幼儿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创造力是幼儿思维发展的重要指标,而想象力则是创造力的基础。
幼儿的想象力是丰富多彩的,他们能够通过想象创造出各种奇妙的事物和情境。
教育者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材料和活动,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世界。
同时,也要引导幼儿将想象力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再次,幼儿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幼儿的批判思维和问题意识。
批判思维是幼儿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而问题意识则是批判思维的基础。
幼儿应该学会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培养自己的批判思维能力。
教育者可以通过提供有挑战性的问题和情境,引导幼儿思考和质疑。
同时,也要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使他们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
最后,幼儿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合作与沟通是幼儿社交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维发展的重要支持。
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和沟通,幼儿可以从他人的经验和观点中获得新的思维启发。
教育者可以通过组织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同时,也要关注幼儿的情绪管理和冲突解决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总之,幼儿教育中引导幼儿的思维发展是一项综合性的任务,需要教育者和家长共同努力。
通过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批判思维和问题意识,以及合作与沟通能力,可以有效地引导幼儿的思维发展。
幼儿园老师如何进行思维教育
幼儿园老师如何进行思维教育导言在幼儿园阶段,儿童的大脑发育迅猛,对于思维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老师作为儿童的第一任教师,扮演着引导、培养和发展儿童思维的重要角色。
本篇文章将介绍幼儿园老师如何进行思维教育,帮助幼儿发展健康的思维方式。
一、了解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幼儿园老师首先要了解幼儿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以此为基础进行有效的思维教育。
在幼儿阶段,儿童的思维活动主要表现为感性思维和运动思维,他们通过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和探索世界。
幼儿的思维过程还受到情绪和意志因素的影响,缺乏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幼儿园老师应充分了解这些特点,设定合理的目标和策略。
二、创设有利于思维发展的环境幼儿园老师需要创设一个积极、活跃、鼓励探索和尝试的环境,以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
首先,教室内应有丰富的玩具、游戏和教具,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活动。
其次,教师要营造和谐、宽松的人际关系,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提出问题、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参加一些有助于思维发展的活动,如手工制作、角色扮演、拼图等。
三、注重触发思维的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一种通过激发幼儿思维活动来促进他们思维发展的方法。
幼儿园老师可以运用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和材料来引导幼儿的思考和探索。
例如,老师可以给幼儿出示一幅图片,让他们想象和描述其中的故事情节。
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联想力和创造力。
同时,幼儿园老师还可以提供一些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幼儿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的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开展有针对性的游戏和活动游戏和活动是幼儿园老师进行思维教育的重要手段。
通过游戏和活动,幼儿可以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和感知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例如,老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益智游戏,如拼图、拼音游戏等,激发幼儿的观察、记忆和逻辑思维能力。
此外,幼儿园老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开放性的探究活动,让幼儿自由选择主题和形式,发挥想象和创造力。
学前教育中的幼儿思维发展
学前教育中的幼儿思维发展幼儿时期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学前教育在这个阶段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帮助幼儿获得全面的思维发展,教师需要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本文将从幼儿思维发展的重要性、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以及推动幼儿思维发展的教学策略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幼儿思维发展的重要性幼儿思维发展是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幼儿时期,他们的思维能力快速发展,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具有极高的学习潜力。
通过合理的幼儿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1. 感知思维发达:幼儿通过感官经验来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
他们对于颜色、形状、声音等感知信息特别敏感,能够通过感知来区分事物,培养观察和辨别能力。
2. 想象力丰富:幼儿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他们可以通过想象来创造新的情境和角色,并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思维和想法。
3. 形象思维为主:幼儿的思维过程以形象为主,他们更善于通过形象思维来理解和解决问题。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运用形象化的教学材料和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 逻辑思维尚未完全形成: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尚未完全发展,他们往往以自己的感觉和经验作为思维的基础。
在教学中,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引导和启发,帮助他们逐步形成合理的逻辑思维方式。
三、推动幼儿思维发展的教学策略1. 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通过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和材料,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可以组织观察实验活动、游戏和角色扮演等,帮助幼儿通过亲身经验来认识和理解世界。
2. 培养观察和描述能力: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事物的特点和变化,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语言能力。
可以组织一些观察比较活动,让幼儿通过观察事物的特点和差异,学习分类和归纳的方法。
3. 引导幼儿创造和解决问题:通过提供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和情境,引导幼儿运用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udies in Preschool Education 学前教育研究2010年第11期(总第191期)No.11,2010Serial No.191收稿日期:2009-12-29;作者修改返回日期:2010-2-6*本文受到国家精品课程“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建设项目(批准号:教高函[2007]20号No.118)的资助**通讯作者:申洪,E-mail:shenhong789@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儿童思维发展的策略*申洪1**段慧如2(1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长沙410081;2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长沙410083)[摘要]教师以科学合理的教育目标为指导,有步骤、有计划、有系统地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发展儿童良好的思维能力与品质,是促进儿童智力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教师应改变过去“一堂言”的灌输方式,构建民主、开放的课堂教学与评价体系,在张扬儿童个性中促进儿童自主思维与创造;教师应善于提供支架线索,以促进儿童思维品质与能力的多维发展;教师还应善于创设和利用情境,促进儿童思维能力的迁移。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处理好知识传授与发展儿童思维之间的关系,应分析和考虑问题情境难度与儿童认知负荷之间的关系,应建构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与教学氛围。
[关键词]儿童思维;教学策略;课堂教学一、问题提出思维是个体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反映的过程,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
[1]思维力作为儿童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思维力自然成为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
目前许多研究普遍认为应该通过各种课程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儿童整体思维的能力,而不是仅仅局限在构成思维力的几个要素上,如记忆或感知能力的培养。
在此基础上,一些教育者提出了“为思维而教”的理念,已逐渐引起广大民众的关注。
[2]在丰富而多变的现实环境的刺激下,儿童从其出生之时起即已开始接受各种有意或无意的思维训练。
在正式的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中,教师以科学合理的教育目标为指导,可以有步骤、有计划、有系统地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来发展儿童的思维技能。
正如“创新思维之父”爱德华·德博诺所说:创新思维能力是一种技能,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而掌握。
[3]但目前在某些幼儿园课堂里,教师重知识灌输、轻思维训练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
事实上,在目前以标准化考试为主的学业评价模式下,儿童学业成绩优异并不表明其思维能力就强。
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思维品质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我们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
二、发展儿童思维的课堂教学策略(一)张扬儿童个性,构建民主、开放的课堂教学和评价体系受传统教育标准化训练模式的影响,当今一些幼儿园在教学中仍然不注重儿童的个体差异,教师多采用“一言堂”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注重对儿童知识的灌输,教师只希望儿童提供的答案符合自己的标准,根本不会尊重并深究儿童个性化的回答。
而实际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必须依赖讨论式、开放式的教学,只有让儿童在感受他人和自我不同的基础上思考开放性的问题,才能激发儿童的想像力和45创造力,发展儿童优秀的思维品质。
这也就意味着,在课堂教学中所有问题都不应预先设定标准答案,而应尽可能地张扬儿童的个性,通过构建民主、开放的课程教学和评价体系,不断拓展儿童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并尽可能地让儿童自主思维。
为此,教师应有意识地构建一些富于表现力和想像力的课堂活动,如美术活动。
一般而言,儿童画是一门能很好地训练、培养儿童思维能力的艺术课程,教育者可以从绘画的内容、形式及材料工具等多方面入手,充分地激发儿童自主创新的思维能力。
[4]同时,绘画活动能激发儿童天马行空的想像力和丰富的表达能力以及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使儿童自主、专注地追求自我表达。
教师如果能够坚持多元的美术教学评价,必将有助于促进儿童良好学习动机的产生和持续探索的积极性,促进儿童的自主思维与问题解决,最终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5](二)提供支架线索,促进儿童思维的多维发展“支架式教学”最先由建构主义者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而提出,目前被普遍认为是一种以实现儿童认知发展潜能,促进师生交往,并以教师对儿童发展状况的准确把握为基础的教育理念或策略。
[6]“支架式教学”可以有效地为儿童解决问题提供适当的支持,减少儿童在解决问题时可能面临的盲目探索或者问题解决程序错误的困难,能够最大化地使儿童依赖自身能力摸索出问题解决的程序,并将之内化为自身的一种知识结构和技能。
当然“支架式教学”并不是指某一种非常具体的教学策略,它更多地是为教育者提供一种开展教学活动的理念或思路,其核心是提醒教师注意线索式思维和训练的重要性。
一个线索就好似一种提醒物,可以提醒或暗示我们下一步将做什么或说什么。
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线索式思维训练帮助儿童处理各种学习问题。
当儿童通过某种线索获得了一种有效的技能使用程序时,线索式思维能够使其进一步内化和丰富自身的思维策略和技能,从而对其思维能力的发展产生有益的帮助。
[7]如在具体的支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图示支架”来开展儿童语言教学,往往能让儿童把直觉与思维结合起来,使儿童通过仔细观察,从“点”出发,展开联想,最后“串成”平面或立体的“画面”,从而实现思维能力的有序扩展和多维发展。
这种方法最突出的特点是有助于儿童形成清晰的思维程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儿童思维的流畅性,使其思维活动方向更明确、思路更清晰。
(三)创设与利用情境,实现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迁移创造性思维是指思维结果具有新颖性、独特性和价值性的思维。
从思维角度来看,创造性活动过程也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任何创造性的活动总是与创造性思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存在离开创造性思维的创造活动。
[8]因此,幼儿教育者就应该考虑如何借助情境来开展特定创造活动,以此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师应注重教育情境的探究性、互动性和开放性,力图促进儿童思维技能在不同情境中的迁移。
有利于创造性思维产生的情境首先必须包含有一定的挑战性问题,能够引发儿童探究的好奇心,并诱发其求知欲;其次,情境教学特别强调宽松的学习氛围的营造,在内容上要适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在形式上要迎合儿童的兴趣志向;第三,在教学环节中要能实现教师、儿童和情境三者之间的互动,从而形成利于创造、易于创造的良好学习氛围,使儿童的思维在宽松的环境中得到最大程度的扩展。
[9]另外,在情境性教学中,教师应在不断丰富和拓宽学习情境的基础上,训练儿童从具体形象为主的思维逐渐转向以抽象逻辑为主的理性思维,在训练、提高其形象思维能力的同时,逐渐加强对其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儿童思维能力对情境的超越。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一)应正确看待“知识教授”的作用传统的幼儿园课堂教学存在对“知识教育”过于重视的弊端,这已经饱受教育研究者的批评。
但实际上,由于知识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我们应避免在追求创造性思维发展的过程中忽视知识的适当传授。
思维基于知识却又高于知识,知识是已确定了的对事物的认识,而思维的宗旨却是创造,即对未发生的事情进行决策,二者之间不存在对等关系,偏重于知识会阻碍思维的发46展,但另一方面,过度强调思维而忽视知识,只会使思维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0]思维不应是知识教学的副产品,但却是基于知识的积累而发展的,而且思维训练的开展本身又会对知识教学的改善产生促进作用,因而教师应努力使思维训练活动基于知识并最终超越知识,将思维训练与知识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既使儿童获得一定的知识积累,又使其思维技能得到发展。
(二)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考虑儿童的认知负荷思维训练的开展主要是伴随着对问题的解决过程进行的,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思维训练的主要背景。
不过,不同的问题所依赖的知识基础和思维技能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只有适当的问题情境才能激发儿童对特定知识的探究兴趣,过于丰富的问题情境则可能会因为超过儿童的知觉阈限和知识储备,而使儿童淹没在问题中,过重的认知负荷下,儿童显然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
因此,在利用问题情境开展思维训练时,教师要对活动进行详细分析,特别是要分析活动可能牵涉到的知识掌握以及认知技能等方面的要求,然后根据儿童的认知与思维发展水平,对问题情境进行适当简化和缩小,减少儿童在解决问题时可能遭遇的过重的认知负荷,从而保证儿童能够进行力所能及的思考。
(三)应注重思维训练过程中的伦理性问题思维训练同任何教学形式一样,也存在着教学伦理问题。
教学伦理主要关注的是教育现场中存在于师生之间的各种道德关系,强调通过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民主的课堂氛围来提升教学质量。
一个有益于儿童思维发展的课堂教学环境必然是能让儿童敞开想像、充分发挥个性和创造性的。
为此,在思维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激励儿童充分表达思想,不管这一思想看起来多么奇怪,甚至多么疯狂,都不应给予批评和嘲笑。
[11]教师还应尊重和关注儿童的任何点滴进步,以平等的姿态给予儿童支持和帮助,通过积极营造平等、公正的师生交往关系,为儿童的积极表达、自由创造提供良好的教学氛围。
参考文献:[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1674[2][10]郅庭瑾.为思维而教.教育研究,2007,(10)[3](英)爱德华·德博诺.创新思维训练游戏.宗玲译.上海:中信出版社,2009:3[4]翟纯慧.中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青少年研究,2004,(3)[5]李庆云.论儿童创新能力的培养.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5)[6]赵南,徐利新.对教师支架类型体系的理论探索.学前教育研究,2005,(7~8)[7]张向阳,刘鸣.论课堂教学中的思维训练策略.高等教育研究,2001,(5)[8]刘爱伦主编.思维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267[9]郭慧丽.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科技信息,2007,(27)[11]葛操.儿童创造力训练活动中的差异性及方法研究.教育探索,2007,(11)The Training Strategy of Children’s Thinking in Classroom TeachingShen Hong,1Duan Huiru2(1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Science,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410081;2Foreign Languages Institute,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410083) Abstract:Thinking training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This paper presents three kinds of thinking training strategies in classroom and the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noticed by the teachers.Key words:children’s thinking,training strategy,classroom teaching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