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废物的排出教案.doc

合集下载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导学案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导学案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人体产生的废物有哪些,以及排出废物的重要性。

2、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3、理解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

4、描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5、了解其他排泄途径,如皮肤、呼吸系统的排泄作用。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2)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

(3)尿液的形成过程。

2、难点(1)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

(2)尿液形成过程中肾小球和肾小管的作用。

三、知识梳理(一)人体内废物的产生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

这些废物如果在体内积累过多,会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甚至危及生命。

(二)泌尿系统的组成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1、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左右各一个。

2、输尿管:输送尿液。

3、膀胱:暂时储存尿液。

4、尿道:排出尿液。

(三)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每个肾脏大约由 100 万个肾单位组成。

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

1、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许多毛细血管相互缠绕而成的血管球,它的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肾小球外面包着肾小囊。

2、肾小囊:套在肾小球的外面,下接肾小管。

3、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

(四)尿液的形成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送回血液,而剩下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

(五)尿液的排出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

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人就会产生尿意,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六)其他排泄途径1、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初中生物优秀教案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初中生物优秀教案

一、课题: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1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人体的营养、消化、物质的运输之后,针对人体内废物如何排出而安排的。

它在本节课中是一个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第一课时中要解决好泌尿系统组成及功能,肾单位组成及其功能,有利于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并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本节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人体营养、消化、血液循环等有关知识,同时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也有了自学能力,加上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强烈的好奇心,具有很强的求知欲望,但是还缺乏一定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

因此本节课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合作,学生能理解泌尿系统的有关知识,但对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因为这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为突破难点安排了flash 播放及模型。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描述泌尿系统的组成器官和各个器官的功能。

2、概述肾单位的组成及作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泌尿系统的模型及自学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并知道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结构。

2、通过观察肾脏结构示意图了解肾单位是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也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

分析肾单位的结构特点认同肾单位的结构特点与其功能是相适应。

3、通过讨论资料分析,了解肾单位中肾小球及肾小囊内壁和肾小管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讨论活动,培养学生合作、自主的学习习惯,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通过肾单位结构和功能的学习,了解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关系。

3、通过保肾“三字经”,让学生保护好自己泌尿系统。

四、教学重点肾单位的组成及作用。

五、教学难点肾小球及肾小囊内壁过滤作用和肾小管重吸收作用。

六、课前准备:课件、视频、模型。

七、教学方法:洋思教学、讨论法、直观法、谈论识,养成爱护自己身体的好观念。

本节课学习学生兵教兵的学习,积极讨论与合作,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真正会学会学习,感悟生命的伟大。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体内废物的种类和排出途径。

2. 掌握排泄和排遗的区别。

3. 了解人体排泄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二、教学内容:1. 人体内废物的种类2. 排泄和排遗的区别3. 排泄系统的组成4. 排泄过程及机制5. 影响排泄的因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体内废物的种类、排泄系统的组成及排泄过程。

2. 教学难点:排泄和排遗的区别,影响排泄的因素。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展示排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 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理解排泄和排遗的区别。

4.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2. 新课导入:介绍人体内废物的种类,排泄系统的组成。

3. 案例分析:分析排泄和排遗的区别,引导学生理解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重要性。

4. 知识拓展:介绍影响排泄的因素,如饮食、运动等。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排泄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

2. 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排泄和排遗区别的掌握情况。

3.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小组合作的表现,评价其团队协作能力。

4. 收集和分析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应用和实际操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包括排泄系统的结构图、功能介绍、废物排出过程的动画等。

2. 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排泄和排遗的区别。

3. 课后作业模板:提供给学生进行自我检测和应用所学知识的模板。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人体内废物的种类和排泄系统的组成。

2. 第3课时:讲解排泄和排遗的区别,分析影响排泄的因素。

3. 第4课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重要性。

5. 第6课时: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苏科版八上第2节《人体内废物的排出》word教案

苏科版八上第2节《人体内废物的排出》word教案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学设计南通市启秀中学生物学科唐鸣一、教材分析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人体的营养、消化、物质的运输之后,针对人体内废物如何排出而安排的。

它在本主题中是一个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因此解决好尿的形成和排出,有利于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并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本节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人体营养、消化、血液循环等有关知识,同时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加上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强烈的好奇心,具有很强的求知欲望,但是还缺乏一定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

因此本节课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合作,学生能理解泌尿系统的有关知识,但对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因为这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2)说出肾脏的结构和特点;(3)描述尿液形成的大致过程。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收集、处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有关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初步具备一定的信息分析和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更加珍爱生命。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肾单位的结构(2)尿液的形成过程2.教学难点(1)肾单位的结构(2)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五、教学手段与方法采用“自学、引导、议论”的方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适时运用讲授法、观察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益。

六、教学策略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充分的考虑了初二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设计了多媒体动画课件,尽量将抽象、微观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并创造条件吸引学生有意识地参与活动,主动探究。

学习内容的安排也是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让学生易理解和掌握。

人教七下生物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学设计

人教七下生物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学设计
“下面请同学们分成小组,结合教材和刚才的讲解,讨论一下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分别承担着哪些功能,它们在排泄过程中是如何相互配合的。”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课堂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现在,请同学们完成以下练习题,检验一下自己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
3.设计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尿液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排泄异常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人体奥秘的欲望。
2.培养学生关注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量饮水、定时排尿等。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人体的许多器官和系统,谁能告诉我,这些器官和系统在人体内有什么作用?它们是如何相互协作,使我们的身体保持健康的呢?”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肾脏模型、尿液形成动画等,形象直观地展示尿液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滤过和重吸收作用。
3.设计互动教学环节,如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和验证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4.针对难点内容,教师进行详细讲解和举例说明,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学情分析
针对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他们在前期的生物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为本章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在排泄系统的认识上,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误区,如对尿液形成过程的理解不够深入,对排泄途径的了解不够全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构建正确的排泄系统知识框架。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1课时)》教学设计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1课时)教学目标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2.描述肾单位的结构。

教学重点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肾单位的结构。

教学难点肾单位的结构。

教学准备泌尿系统模型;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活动】展示尿常规检测图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水对人体非常重要,而排尿时却会排出很多的水。

那么,人体为什么还要排尿呢?【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尝试回答。

新知探究一、排泄【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知识,讲解:人体生命活动中会产生许多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

这些废物必须及时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体外。

那么,什么是排泄?【学生活动】讨论,回答: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讲解:人体产生的废物中,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通过泌尿系统排出的,属于排泄。

粪便的排出也属于排泄吗?【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尝试回答。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补充讲解:排遗是指动物体通过消化系统将不能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和剩余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排遗是消化系统作用的一部分。

二、泌尿系统的组成【教师活动】展示泌尿系统的组成示意图,组织学生观察泌尿系统的模型。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1.由图示可以看出,泌尿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2.注意观察标注的肾动脉和肾静脉以及肾的颜色,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推测一下血液是怎样进出肾脏的。

3.你认为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什么关系?【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1.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2.肾动脉的颜色为红色,肾静脉的颜色为蓝色,肾的颜色为红色。

推测血液经肾动脉流入肾脏,经肾静脉流出肾脏。

3.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着密切的关系。

肾动脉中的血液将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尿素、无机盐和多余的水带到肾脏,形成尿液并排出体外。

肾静脉则将排除了尿素、无机盐和多余的水的血液送往人体其他部位。

三、肾脏与肾单位【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进一步拓展讲解肾脏的外部形态和结构特点。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体内废物的种类和排出途径。

2. 让学生掌握排泄和排遗的区别。

3. 培养学生关注自身生理健康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人体内废物的种类、排出途径及排泄和排遗的区别。

难点:人体内废物排出的具体过程和机制。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合作法等,以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四、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 教学PPT。

3. 案例分析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人体内会产生废物吗?这些废物是如何排出的呢?(2)引入本课《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2. 讲授新课(1)介绍人体内废物的种类:二氧化碳、尿素、多余的水分等。

(2)讲解废物排出的途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皮肤。

(3)阐述排泄和排遗的区别。

3. 案例分析(1)呈现案例:小明感冒后,体温升高,出汗增多。

(2)提问:小明出汗增多是因为什么原因?这属于哪种废物排出?(3)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4. 课堂互动(1)提问:同学们,你们还能举例说明其他废物排出的途径吗?(2)邀请学生分享答案。

(3)拓展思考:人体内废物排出不畅可能引发哪些疾病?如何预防?6. 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搜集更多关于人体内废物排出的资料,进行阅读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2.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废物排出途径和排泄与排遗区别的理解。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讲解了人体内废物的种类、排出途径和排泄与排遗的区别。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3. 反思教学效果: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八、教学延伸1. 邀请医学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人体内废物排出的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或医院,实地了解人体内废物的检测和排出过程。

《人体内废弃物的排出》教学设计及教学案例

《人体内废弃物的排出》教学设计及教学案例

《人体内废弃物的排出》教学设计及教学
案例
人体内废弃物的排出教学设计及教学案例
前言
本次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人体内废弃物的种类、产生、排出等相关知识,以便于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保护健康。

教学目标
- 了解人体内废弃物的种类及其产生过程;
- 掌握人体内废弃物的排出方式;
- 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人体废物的意识和惯。

教学方法
- 理论讲解
- 图片展示
- 视频演示
- 分组讨论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1. 引入话题:老师可以通过提问或展示图片等方式介绍人体内废弃物的概念和种类。

2. 激发学生兴趣:老师可以通过展示人体内废弃物有害的影响等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理论讲解
1. 人体内废弃物的种类和产生过程。

2. 人体内废弃物的排出方式。

视频演示
老师可以放映与人体内废弃物相关的视频,通过视觉和听觉的
方式,深化学生对人体内废弃物的理解。

分组讨论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人体内废弃物的种类、排出方式等相关问题,并总结讨论结果。

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老师可以通过场景式的角色扮演或实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人体内废弃物产生和排出的过程。

总结
本次教学旨在增强学生对人体内废弃物的认识,培养学生正确
处理人体废物的意识和习惯。

希望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
环保,为创建美好的生活环境出一份力。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介绍人体内废物排出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1. 引入主题: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排尿、排便等,引发学生对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产生兴趣。

2. 介绍人体内废物的概念:解释人体内废物是指身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无用物质。

3. 强调废物排出的重要性:说明废物排出对于维持身体健康和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有哪些了解,鼓励他们提出问题。

2. 观看图片或视频:展示人体内废物排出的相关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第二章:人体排泄系统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人体排泄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学生能够理解排泄系统对废物排出的作用。

教学内容:1. 介绍排泄系统的组成:解释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废物排出功能。

2. 泌尿系统:介绍肾脏、尿道等器官的功能和废物排出的过程。

3. 呼吸系统:介绍肺脏、气管等器官的功能和废物排出的过程。

4. 消化系统:介绍肝脏、大肠等器官的功能和废物排出的过程。

教学活动:1. 观看图片或视频:展示排泄系统的相关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排泄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促进他们的合作和思考。

第三章:废物排出的过程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废物排出的具体过程。

2. 学生能够解释废物排出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教学内容:1. 解释废物排出的过程:介绍废物在体内的积累和如何通过排泄系统排出体外的过程。

2. 泌尿系统废物排出:解释尿液的形成、储存在膀胱中并通过尿道排出的过程。

3. 呼吸系统废物排出:解释二氧化碳的产生、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的过程。

4. 消化系统废物排出:解释食物残渣的形成、通过消化系统排出体外的过程。

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的器官,模拟废物排出的过程,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感。

2. 绘制图表:让学生绘制废物排出过程的图表,帮助他们更清晰地理解废物排出的步骤。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第五章第一节尿的形成和排出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描述泌尿系统的组成器官和各个器官的功能。

2、概述肾脏的结构,以及肾脏与尿液形成相关的结构特点。

3、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的大致过程。

二、能力目标1、观察泌尿系统的模型、猪的肾脏,提高观察能力。

2、能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初步的科学推测,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建立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1.学生能概述尿液的形成过程。

2.学生能从微观到宏观、从部分到整体、从数据到结果,推测尿液的形成过程,并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难点:学生对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理解不够(因为这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

课前准备:教师:泌尿系统模型、投影仪、挂图。

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查询书籍、网站,搜集有关人体泌尿系统方面的资料,了解有关肾脏方面的疾病及症状。

教学过程:一、导入:你知道人体生命活动会产生哪些废物吗?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有哪些途径?这就是第五章要学习的内容。

二、出示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

三、新课教学设计一、学生自学课本P80的1、2自然段区别排泄和排遗二、泌尿系统的组成1、提出问题,请同学认真观察泌尿系统的结构图和肾脏的图,思考以下几个问题:①、输尿管和哪些结构相连?推测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各器官有什么功能?②、尿是在哪儿形成的?这个器官与血管相连吗?有哪些血管?血液是怎样进出肾脏的?③、结合血液循环图,你认为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没有关系?肾脏里的血管分布是怎样的?2、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出疑问,给予评价,并及时鼓励其他学生的回答。

3、通过观察,结合收集的资料和已有知识进行思考、推测,得出: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器官组成,尿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密切关系的结论。

生物教案-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生物教案-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生物教案-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人体内废物的种类及排出途径。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对人体生理功能的认识,提高健康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人体内废物的种类及排出途径。

难点:人体内废物排出的生理机制。

三、教学准备1.课件、视频资料。

2.实验材料:尿液、汗液等。

3.教学道具:人体模型。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如: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有哪些?这些营养物质在人体内是如何被吸收和利用的?在此基础上,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2.探讨人体内废物的种类展示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人体内废物的种类,如:尿液、汗液、呼出的气体等。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废物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需要排出体外?3.学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途径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了解人体内废物的排出途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等。

以尿液为例,讲解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让学生明白泌尿系统在废物排出中的作用。

4.实验观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尿液、汗液等废物的颜色、气味等特征。

让学生结合实验结果,思考这些废物对人体的危害,以及排出废物的重要性。

5.案例分析展示一些因为废物排出不畅导致的疾病案例,如:肾结石、尿毒症等。

让学生分析这些疾病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预防。

布置作业: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人体内废物排出的相关研究。

五、课后作业1.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查阅资料,了解人体内废物排出的相关研究。

3.思考:如何通过健康生活习惯,促进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人体内废物的种类、排出途径和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健康意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重难点补充:1.人体内废物的种类与产生讲解:同学们,我们人体在吸收营养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废物。

最新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2节《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二.doc

最新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2节《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二.doc
讲述: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排泄是排出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产生的废物,粪便是由食物消化后的残渣形成的,并非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产生的废物,所以排出粪便并非排泄,在生物学上将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遗。
讲述:人体排出的废物将入环境,参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排泄的途径
阅读课本P20第2段,排泄的途径。
归纳肾单位的组成。
提出问题:肾脏的皮质部分为什么是紫红色的?
讲述:肾动脉进入肾脏后进行形成树状分支,每一个最小的分支后面连着一个肾单位。
引导观察:入球小动脉的后面连着什么结构?
图示构成肾小球的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
引导观察:血液从入球小动脉流入肾小球,血液从肾小球流出后流向什么结构?
引导观察:在肾小球的外面包被着一个结构,这个结构叫做什么?
四、尿液的形成
(一)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血液→原尿
(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原尿→尿液
五、尿液的排出
1、排尿的过程
2、排尿的意义
六、汗液的排出
思考所展示的讨论题。
小组讨论。
小组间交流。
投影展示讨论题:
1、当你大汗淋漓时,最需要的是补充一些水,最好是含有盐分的水。这是为什么呢?
2、皮肤可以排泄哪些废物?
3、排泄废物只是皮肤的功能之一,你能说出皮肤的其他功能吗?
参与小组讨论。
组织小组交流。
练习
做《生物实验》上的第1节的练习。
做课本P29上“本章学到了什么”。
提出问题:通过呼吸系统以呼呼的形式排出哪些废物?
提出问题:通过泌尿系统可以排出哪些废物?
提出问题:通过皮肤以汗液的形式可以排出哪些废物?
提出问题:其中哪一条途径是排泄的主要途径?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人体的废物排出的兴趣。

2. 帮助学生了解废物排出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介绍废物排出的概念和原因。

2. 讨论废物排出的途径和意义。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询问学生对废物排出的了解和经验。

2. 展示图片或视频:展示人体内废物排出的图像或视频。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废物排出的途径和意义。

第二章:出汗排汗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出汗排汗的废物排出过程。

2. 讨论出汗排汗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解释出汗排汗的机制。

2. 探讨出汗排汗的好处和作用。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询问学生对出汗排汗的了解。

2. 展示图片或视频:展示出汗排汗的过程。

第三章:呼吸排二氧化碳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呼吸排二氧化碳的废物排出过程。

2. 讨论呼吸排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解释呼吸排二氧化碳的机制。

2. 探讨呼吸排二氧化碳的好处和作用。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询问学生对呼吸排二氧化碳的了解。

2. 展示图片或视频:展示呼吸排二氧化碳的过程。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呼吸排二氧化碳的好处和作用。

第四章:排泄排尿液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排泄排尿液的废物排出过程。

2. 讨论排泄排尿液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解释排泄排尿液的机制。

2. 探讨排泄排尿液的好处和作用。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询问学生对排泄排尿液的了解。

2. 展示图片或视频:展示排泄排尿液的过程。

第五章:排便排粪便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排便排粪便的废物排出过程。

2. 讨论排便排粪便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解释排便排粪便的机制。

2. 探讨排便排粪便的好处和作用。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询问学生对排便排粪便的了解。

2. 展示图片或视频:展示排便排粪便的过程。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排便排粪便的好处和作用。

第六章:皮肤的废物排出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皮肤的废物排出功能。

人体废物的排出教案

人体废物的排出教案

人体废物的排出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1、描述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2、描述尿液的形成过程和排出过程3、描述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二、能力:1、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断的能力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情感:关注人体废物排出的处理,增强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教学重点:、描述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2、描述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3、关注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教学难点:、肾的结构与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的关系2、概述人体废物排出的意义教学方法:讨论,引导探究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一)、引入: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要排出哪些废物?生:人体每天要排出尿液、大便、汗水等废物。

师:大家结合平时的观察,说一下尿液都有什么特征?(二)、学习新课:、讨论探究:尿液的形成成年人一昼夜产生的原尿约为150L,而每天的尿液量公为1~1.5L。

这是为什么?生:4人一组阅读表11—1讨论:表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师:请个小组汇报所得的结果师生交流师:引导学生回忆肾的结构与功能生:讨论,回忆肾的结构和功能观察图11—4说出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讨论: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师生交流:人体内废物排出体外的方式一般有两种,即排泄和排遗。

排泄(excrete)上人体将代谢的终产物,包括二氧化碳、无机盐、尿素、水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排遗是将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及其他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如人体排便。

讨论:人体排泄的主要器官有哪些?师生交流:人体排泄的主要器官有:肾、肺、和皮肤学生归纳总结:尿液在肾中形成,其主要成分是:尿素、无机盐和水。

当膀胱中的尿液达到一定量时,人就有尿意,应及时排尿。

师:讲解:二氧化碳通过肺排出体外时,还带走少量的水。

皮肤中的汗腺通过导管把汗液排到皮肤表面。

汗液的主要成妥是水、无机盐和少量的尿素。

讨论:人体排遗的器官主要有哪些?师生交流:人体排遗的器官主要是大肠和肛门,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在大肠中形成粪便,粪便由肛门排出体外。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教案标题: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内废物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2. 理解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重要性。

3. 掌握保持身体健康的方法,促进废物排出。

教学重点:1. 人体内废物的种类和形成原因。

2. 不同器官在废物排出中的作用。

3. 促进废物排出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白板。

2. 图片或模型,展示不同器官的结构。

3. 视频或动画,演示废物排出的过程。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通过展示一张图片或模型,引起学生对人体内废物排出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人体内有哪些废物吗?这些废物是如何排出体外的?讲解(15分钟):1. 使用幻灯片或白板,向学生介绍人体内废物的种类,如二氧化碳、尿液、汗液等,并解释它们的形成原因。

2. 通过展示不同器官的结构,讲解它们在废物排出中的作用,如肺部排出二氧化碳、肾脏排出尿液等。

3. 使用视频或动画,演示废物排出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废物是如何从人体内排出的。

讨论(10分钟):1.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促进废物排出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与全班分享。

活动(15分钟):1. 分发一份小册子或工作表给学生,让他们记录自己平时如何促进废物排出的方法。

2.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并分享自己的方法。

3. 教师巡视并提供指导,确保学生的方法正确和合理。

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重要性。

2. 提醒学生每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促进废物的正常排出。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家中观察和记录废物排出的过程,并与同学分享观察结果。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废物处理设施或卫生保健中心,加深他们对废物排出的理解。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讨论质量。

2. 检查学生完成的小册子或工作表,评估他们对促进废物排出方法的理解。

教学延伸:1. 在生物课中进一步探讨不同器官的功能和结构。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7min 10
8min 18
完成知识框架的构建;
1min 19
10min 29
通过小组研讨讲解, 熟悉 肾单位的构造, 理解肾单 位的工作机理, 同时发现 问题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6min 35
教师点拨,突破难点
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 问题。 基础巩固, 查漏补缺; 完 善知识结构体系
6min 43 2min 45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课程的学习,认识到了人体结构与其承担功能相适应的科学观点;明确学习本节内容,首先要 弄清泌尿系统的结构,但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人体器官的空间结构的感知,对其工作原理难以动态化理解。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第一课时: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2、描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第二课时:描述人体其他排泄途径; 教学难点: 第一课时:描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式排出体外的呢? 自学辅导 布置导学案自主学习任务; 引导自主学习; 引导鼓励学困生努力完成自学; 成果展示 引导互评、纠错;构建知识框架 1、排泄含义; 2、泌尿系统组成和肾单位的组成; 3、渗透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系统 具有关联; 问题引导: 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系统具有何 种关联?让我们观察肾脏的基本单, 通过跟踪血液来认识尿液的形成。 引导合作探究: 首先精读教材,独立思考探究内容; 布置合作探究任务 1、 结合教材独立思考探究内容; 通过小组讨论,归纳尿液的形成过程; 2、 小组合作分析尿液的形成过程; 3、 随机小组结合挂图讲解; 小组讲解尿液形成过程; 精讲点拨: 汉字助解:认识肾小球、肾小囊、肾 小管结构形态及关联, 明确三者内部 所含液体成分; 强调两次形成毛细血管网; 动态认识液体流经肾单位各结构时 成分的变化; 2min 37 思考: 肾小球出现炎症,其通透性增强,在 尿液的成分可能会出现什么变化? 检测训练: 布置练习任务; 指导学困生; 答案分享(可采用多种方式) 总结笔记: 总结: 尿液的形成: 肾小球、肾小囊内壁 血液 原尿 过滤 肾小管 原尿 尿液 重新吸收 尿液呈血红色或茶色 检测训练: 独立完成练习 发现问题,查漏补缺 汇总收获: 自学成果展示: 学案分享;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创设课堂学习氛围 构建基础知识框架 为突破难点准备 引出探究内容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 P72 至 P75,旁批段落重点 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内容 提出疑问: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注重阅读、 观察、 总结)

七年级生物下册 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 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五节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核心素养:本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泌尿系统的组成示意图、肾单位模型等,增强学生对肾脏结构的认知,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泌尿系统功能的重要性,关注泌尿系统的卫生保健。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方面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肾单位的结构。

2.概述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3.描述人体的排泄途径。

(二)能力方面通过资料分析,进一步提高处理信息、解决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关注肾脏的保健,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肾单位的结构,尿的形成过程。

难点:尿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的知识容量较大,涉及了排泄的途径和概念、泌尿系统的组成、尿的形成和排出等内容,而且有关肾单位和尿的形成过程的知识比较微观抽象,学生不易理解。

因此本节课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观看视频、观察实物、分析模型、进行模拟活动和资料分析等多种方式来辅助教学,变静为动、化难为易地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达成学习目标。

四、教学准备白板课件、导学案、视频资料(《人体工厂》、《尿的排出》、微课《肾脏的结构》)、新鲜的猪肾、小组合作活动相关材料用具(自制肾单位模型、烧杯、标签纸)、筛子和一包混有沙子的杂粮。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知识容量较大,时间紧任务重,而且有些内容的微观性和抽象性,使学生不易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直观教学,利用肾脏实物为学生认识肾脏的形态和颜色提供了最直观的感受和体验;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肾单位的结构和尿的形成与血液有关这样微观抽象的难点知识,我利用注射器、输液管、漏斗等制作了肾单位模型,让学生通过贴名称、观察等活动来进行突破难点知识。

2、本节课还充分的将微课、电子白板的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课堂教学。

通过《肾脏的结构》微课,帮助学生将对肾脏的认识从宏观过渡到微观,同时通过导学案的引导,完成自主获取知识的过程。

电子白板的利用,可以让学生在白板上进行拖拽、勾画等活动,实现了人机互动,激起了学生的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废物的排出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1、描述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 2、描述尿液的形成过程和排出过程 3、描述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二、能力:1、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断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情感:关注人体废物排出的处理,增强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教学重点: 1、描述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2、描述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 3、关注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教学难点:1、肾的结构与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的关系2、概述人体废物排出的意义教学方法:讨论,引导探究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一)、引入: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要排出哪些废物?生:人体每天要排出尿液、大便、汗水等废物。

师:大家结合平时的观察,说一下尿液都有什么特征?(二)、学习新课:1、讨论探究:尿液的形成成年人一昼夜产生的原尿约为150l,而每天的尿液量公为1~1.5l。

这是为什么?生:4人一组阅读表11—1 讨论:表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师:请个小组汇报所得的结果师生交流师:引导学生回忆肾的结构与功能生:讨论,回忆肾的结构和功能观察图11—4说出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讨论: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师生交流:人体内废物排出体外的方式一般有两种,即排泄和排遗。

排泄(excrete)上人体将代谢的终产物,包括二氧化碳、无机盐、尿素、水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排遗是将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及其他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如人体排便。

讨论:人体排泄的主要器官有哪些?师生交流:人体排泄的主要器官有:肾、肺、和皮肤学生归纳总结:尿液在肾中形成,其主要成分是:尿素、无机盐和水。

当膀胱中的尿液达到一定量时,人就有尿意,应及时排尿。

师:讲解:二氧化碳通过肺排出体外时,还带走少量的水。

皮肤中的汗腺通过导管把汗液排到皮肤表面。

汗液的主要成妥是水、无机盐和少量的尿素。

讨论:人体排遗的器官主要有哪些?师生交流:人体排遗的器官主要是大肠和肛门,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在大肠中形成粪便,粪便由肛门排出体外。

课堂小结:尿液的形成和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

(第二课时)2、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师:人体排出的尿液和粪便必须经过适当的处理,才不至于污染环境。

小组调查:居住地人粪尿的处理方法小组交流:人粪尿处理不当,会对我们的健康带来什么影响?(p74)本节小结:尿液的形成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本章小结:p761、各样的废物:尿液、汗液、粪便等,必须用及时地排出体外。

2、排出废物的主要方式有两种:排泄和排遗 3、、尿液和粪便等废物排到环境中必须经过适当的处理才不至于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变废为宝。

板书设计第二节人体废物的排出2019-05-18教学目标:一、知识:1、描述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 2、描述尿液的形成过程和排出过程 3、描述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二、能力:1、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断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情感:关注人体废物排出的处理,增强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教学重点: 1、描述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2、描述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 3、关注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教学难点:1、肾的结构与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的关系2、概述人体废物排出的意义教学方法:讨论,引导探究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一)、引入: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要排出哪些废物?生:人体每天要排出尿液、大便、汗水等废物。

师:大家结合平时的观察,说一下尿液都有什么特征?(二)、学习新课:1、讨论探究:尿液的形成成年人一昼夜产生的原尿约为150l,而每天的尿液量公为1~1.5l。

这是为什么?生:4人一组阅读表11—1 讨论:表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师:请个小组汇报所得的结果师生交流师:引导学生回忆肾的结构与功能生:讨论,回忆肾的结构和功能观察图11—4说出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讨论: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师生交流:人体内废物排出体外的方式一般有两种,即排泄和排遗。

排泄(excrete)上人体将代谢的终产物,包括二氧化碳、无机盐、尿素、水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排遗是将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及其他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如人体排便。

讨论:人体排泄的主要器官有哪些?师生交流:人体排泄的主要器官有:肾、肺、和皮肤学生归纳总结:尿液在肾中形成,其主要成分是:尿素、无机盐和水。

当膀胱中的尿液达到一定量时,人就有尿意,应及时排尿。

师:讲解:二氧化碳通过肺排出体外时,还带走少量的水。

皮肤中的汗腺通过导管把汗液排到皮肤表面。

汗液的主要成妥是水、无机盐和少量的尿素。

讨论:人体排遗的器官主要有哪些?师生交流:人体排遗的器官主要是大肠和肛门,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在大肠中形成粪便,粪便由肛门排出体外。

课堂小结:尿液的形成和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

(第二课时)2、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师:人体排出的尿液和粪便必须经过适当的处理,才不至于污染环境。

小组调查:居住地人粪尿的处理方法小组交流:人粪尿处理不当,会对我们的健康带来什么影响?(p74)本节小结:尿液的形成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本章小结:p761、各样的废物:尿液、汗液、粪便等,必须用及时地排出体外。

2、排出废物的主要方式有两种:排泄和排遗 3、、尿液和粪便等废物排到环境中必须经过适当的处理才不至于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变废为宝。

板书设计第二节人体废物的排出2019-05-18教学目标:一、知识:1、描述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 2、描述尿液的形成过程和排出过程 3、描述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二、能力:1、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断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情感:关注人体废物排出的处理,增强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教学重点: 1、描述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2、描述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 3、关注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教学难点:1、肾的结构与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的关系2、概述人体废物排出的意义教学方法:讨论,引导探究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一)、引入: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要排出哪些废物?生:人体每天要排出尿液、大便、汗水等废物。

师:大家结合平时的观察,说一下尿液都有什么特征?(二)、学习新课:1、讨论探究:尿液的形成成年人一昼夜产生的原尿约为150l,而每天的尿液量公为1~1.5l。

这是为什么?生:4人一组阅读表11—1 讨论:表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师:请个小组汇报所得的结果师生交流师:引导学生回忆肾的结构与功能生:讨论,回忆肾的结构和功能观察图11—4说出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讨论: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师生交流:人体内废物排出体外的方式一般有两种,即排泄和排遗。

排泄(excrete)上人体将代谢的终产物,包括二氧化碳、无机盐、尿素、水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排遗是将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及其他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如人体排便。

讨论:人体排泄的主要器官有哪些?师生交流:人体排泄的主要器官有:肾、肺、和皮肤学生归纳总结:尿液在肾中形成,其主要成分是:尿素、无机盐和水。

当膀胱中的尿液达到一定量时,人就有尿意,应及时排尿。

师:讲解:二氧化碳通过肺排出体外时,还带走少量的水。

皮肤中的汗腺通过导管把汗液排到皮肤表面。

汗液的主要成妥是水、无机盐和少量的尿素。

讨论:人体排遗的器官主要有哪些?师生交流:人体排遗的器官主要是大肠和肛门,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在大肠中形成粪便,粪便由肛门排出体外。

课堂小结:尿液的形成和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

(第二课时)2、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师:人体排出的尿液和粪便必须经过适当的处理,才不至于污染环境。

小组调查:居住地人粪尿的处理方法小组交流:人粪尿处理不当,会对我们的健康带来什么影响?(p74)本节小结:尿液的形成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本章小结:p761、各样的废物:尿液、汗液、粪便等,必须用及时地排出体外。

2、排出废物的主要方式有两种:排泄和排遗 3、、尿液和粪便等废物排到环境中必须经过适当的处理才不至于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变废为宝。

板书设计第二节人体废物的排出2019-05-18教学目标:一、知识:1、描述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 2、描述尿液的形成过程和排出过程 3、描述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二、能力:1、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断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情感:关注人体废物排出的处理,增强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教学重点: 1、描述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2、描述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 3、关注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教学难点:1、肾的结构与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的关系2、概述人体废物排出的意义教学方法:讨论,引导探究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一)、引入: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要排出哪些废物?生:人体每天要排出尿液、大便、汗水等废物。

师:大家结合平时的观察,说一下尿液都有什么特征?(二)、学习新课:1、讨论探究:尿液的形成成年人一昼夜产生的原尿约为150l,而每天的尿液量公为1~1.5l。

这是为什么?生:4人一组阅读表11—1 讨论:表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师:请个小组汇报所得的结果师生交流师:引导学生回忆肾的结构与功能生:讨论,回忆肾的结构和功能观察图11—4说出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讨论: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师生交流:人体内废物排出体外的方式一般有两种,即排泄和排遗。

排泄(excrete)上人体将代谢的终产物,包括二氧化碳、无机盐、尿素、水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排遗是将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及其他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如人体排便。

讨论:人体排泄的主要器官有哪些?师生交流:人体排泄的主要器官有:肾、肺、和皮肤学生归纳总结:尿液在肾中形成,其主要成分是:尿素、无机盐和水。

当膀胱中的尿液达到一定量时,人就有尿意,应及时排尿。

师:讲解:二氧化碳通过肺排出体外时,还带走少量的水。

皮肤中的汗腺通过导管把汗液排到皮肤表面。

汗液的主要成妥是水、无机盐和少量的尿素。

讨论:人体排遗的器官主要有哪些?师生交流:人体排遗的器官主要是大肠和肛门,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在大肠中形成粪便,粪便由肛门排出体外。

课堂小结:尿液的形成和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

(第二课时)2、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师:人体排出的尿液和粪便必须经过适当的处理,才不至于污染环境。

小组调查:居住地人粪尿的处理方法小组交流:人粪尿处理不当,会对我们的健康带来什么影响?(p74)本节小结:尿液的形成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本章小结:p761、各样的废物:尿液、汗液、粪便等,必须用及时地排出体外。

2、排出废物的主要方式有两种:排泄和排遗 3、、尿液和粪便等废物排到环境中必须经过适当的处理才不至于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变废为宝。

板书设计第二节人体废物的排出2019-05-18教学目标:一、知识:1、描述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 2、描述尿液的形成过程和排出过程 3、描述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二、能力:1、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断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情感:关注人体废物排出的处理,增强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教学重点: 1、描述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2、描述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 3、关注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教学难点:1、肾的结构与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的关系2、概述人体废物排出的意义教学方法:讨论,引导探究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一)、引入: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要排出哪些废物?生:人体每天要排出尿液、大便、汗水等废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