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复习学案一、高考考点(1)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方法二、主干知识梳理(一)唯物辩证法(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二)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易错点拨: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但并不是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联系是有条件的(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方法论:①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状态,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引导学生回忆规律客观性的方法论意义,举一反三)易错点拨: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方法论: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易错点拨:人们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或创造条件,但又不能随心所欲的改变或创造条件(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①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整体是事物发展的全局和全过程,从数量看是多,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看是多;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帅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处于被支配地位,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②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 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功能及变化会影响整体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变化会影响部分。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教学案: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学案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案⎪⎪目题(一) 联系的普遍性1.什么是联系?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有哪些表现?其方法论是什么?(1)表现:①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②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2)方法论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山东高考)联系是普遍的和无条件的。
(×)辨析:联系是普遍的,旨在强调不存在孤立的事物,联系又是有条件的,并非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2.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是事物的存在方式。
(×)辨析:事物的存在方式是运动。
正确理解联系的普遍性(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在这一点上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但每一事物与其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不能把联系的普遍性理解为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联系着的,因为这种看法混淆了联系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忽视了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极易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世界的普遍联系:前者回答的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后者说明的是世界的状态“怎么样”的问题;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出发,必然要承认客观世界的普遍联系。
[典例应用]据《神经心理学》杂志介绍,德国萨尔不吕肯大学医学院神经心理学科的科克霍夫教授领导的科研小组发现,大脑特定区域对视觉障碍起到关键作用,并找到了有效治疗视觉障碍的新方法。
这表明(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②世界是普遍联系的③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④思维能够决定存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 德国科研小组发现大脑特定区域对视觉障碍起到关键作用,并找到了有效治疗视觉障碍的新方法,表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故①正确;大脑特定区域对视觉障碍起到关键作用,体现了联系具有普遍性,故②正确;③与题意不符,故排除;④说法错误,因为存在决定思维,故排除。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I)
2019-2020年高中政治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XXX观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I)[教学目标]了解XXX的含义;理解XXX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及其指导意义[教学重点、难点]XXX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及其指导意义[教学方法]理论生活相结合,自主探究【导学】一、XXX的含义XXX就是之间以及事物内部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二、XXX的特点1、XXX的普遍性(1)表现:①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XXX。
(外部)②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XXX的。
(内部)③世界是一个普遍XXX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存在的。
(全部)(2)方法论要求XXX的普遍性要求我们用XXX的观点看问题。
补充:XXX具有普遍性,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具有XXX,事物之间的XXX是有条件的。
2、XXX的客观性(1)含义:XXX是事物本身所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表现:事物的XXX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和。
自在事物的XXX和人为事物的XXX都是的。
(客观或主观)(3)方法论要求AXXX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XXX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B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XXX,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XXX,建立新的XXX。
3、XXX的多样性(1)XXX的多样性表现:事物的XXX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XXX和间接XXX、内部XXX和外部XXX、本质XXX和非本质XXX、必然XXX和偶然XXX等。
(2)方法论要求XXX的多样性要求我们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为转移。
三、XXX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课堂巩固】一、判断题1、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XXX的有机整体,其中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XXX。
2、任何事物都处在XXX之中。
3、任何事物都和周围的事物XXX着。
4、人为事物的XXX是主观的。
5、世界上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
6、人们可以消灭事物之间的XXX。
7、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事物固有的XXX。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导学案及答案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1课时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标要求】内容目标学习建议1.识记联系的含义。
2.理解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联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1.通过列举具体事例和材料,学会用联系的观点来观察问题。
2.通过举例,说明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学会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
【自主学习】一.体系构建(要求:认真通读教材,完成下面知识结构,不能填写的,自主探究后再做。
)二.自主探究(课前自主回答完成下列问题,把握教材知识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探究一:问题导航(仔细阅读课本,将问题的有关内容在课本上画出,找出关键词句,试着快速记忆。
)1.联系的普遍性表现在哪些方面?2.如何理解联系的普遍性?3.如何理解联系的客观性?4.为什么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5.联系是客观的,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6.有人说联系是普遍的,是否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自主探究二:易错辨析(具体要求:独立思考、写出分析)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因此,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2.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因而是无条件的。
3.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
4.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5.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偶然的。
自主探究三:困惑扫描(写出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交小组讨论,仍不能达成共识,组间或全班讨论解决。
)【释疑解惑】一.唯物辩证法基本知识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
3.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的观点。
4.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5.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1)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2)二者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二.联系的基本特征联系和偶然联系等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 第七课唯物辩证的联系观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第七课 唯物辩证的联系观【温故知新】1实践和生疏辩证关系原理?2. 生疏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目标导航】高考考点:◆了解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理解联系的含义和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说明整体与局部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自主探究】:友爱的同学,请你依据下面的提示,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做好自学和预习。
信任你确定行!1.联系的含义:2.联系的普遍性原理:3.联系的普遍性的方法论要求:4.联系的客观性原理:5.联系的多样性原理:6.整体和局部辩证关系及方法论要求:我们成认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并不意味着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联系具有客观性、条件性,只有具备了条件,事物之间才会发生联系,否那么就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从而陷入唯心主义泥潭或狡辩论。
2、想一想:联系是客观的是否意味着人不能转变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人们可以依据事物固有的联系,转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所谓人们可以转变事物联系的状态,只是转变了事物联系的具体形式,而不是从根本上取消了事物自身的客观联系。
假设否认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任何新的具体联系都不行能建立。
3.议一议:普遍联系是确定的、无条件的,世界上没有不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的事物,因此,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是错误的。
普遍联系是确定的、无条件的,世界上没有不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的事物。
但是,世界上每一个具体事物的联系又都是有条件的,一切事物的存在和进展都是有条件的。
因此,我们在生疏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需留意事物联系的条件性,留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进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想一想:整体的功能始终大于局部功能之和吗?不愿定。
当局部以有序、合理、优化的构造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会大于各个局部功能之和;而当局部以无序、欠佳的状态形成整体时,各局部原有的性能得不到发挥,力气减一、联系的普遍性原理【重点把握】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高三政治]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4第7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学案.doc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复习目标:1、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2、联系的含义和特点3、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4、系统优化法复习重点、难点:1、联系的特点2、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3、系统优化法基础知识复习一、唯物辩证法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观点和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 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 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3) 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二、世界是普遍联系的1.联系的含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3.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4.联系的多样性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和为转移。
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整体和部分的统一(1)相互区别:整体居于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相互联系: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将影响,特别是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部分是中的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
(3)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搞好,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1)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内部结构的。
(2)系统优化方法:着眼于事物的;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
(3)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用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答案:联系;发展;矛盾;矛盾;矛盾分析法;内部诸要素;相互制约;固有;时间;地点;条件;主导;被支配;整体;关键部分;整体;部分;全局;局部;有序性;优化趋向;整体性;有序性;优化趋向;综合。
重点难点知识梳理1、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根本对立的世界观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高中政治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说课稿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说课稿新人教版必修4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题是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题内容。
本框题是哲学辩证法理论中一个重要观点,既是世界观又是上一框题《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的方法论,因此它是对上一框题的延续,同时这个框题也为学好辩证法的其它观点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它在整课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2教学目标同时根据新课标三维目标的要求,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出发,我制定了以下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识记整体和部分的含义,系统的基本特征,理解整体和部分的辨证统一关系,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运用具体事例分析我们做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剖析生活实例,锻炼综合性思维,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全局意识和顾全大局观念,培养合作精神,增强集体主义思想,树立为集体做贡献的价值观。
3、教学重点:整体和部分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因为掌握了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对青年学生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系统优化的思维方法。
因为这个知识比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
但学好这个知识,对于指导学生的认识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二、说学情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已经有了一定的政治知识储备,但是对于哲学问题的了解及分析还是不够全面,学生对于哲学知识的应用还只停留在简单的知识累加而不是应用于现实生活。
而本课题正是对上一课联系观点的一个延伸,理论性较强比较难以吸收,联系观点既是方法论又是世界观在难度上对学生也是种挑战,再加上学生对于学习缺乏一定的兴趣,针对这一现状,我着眼于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课堂中的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与知识结合从而提高学生掌握哲学知识,运用哲学知识的能力。
三、说教法基于教材及学情的分析,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制定了一下的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动画等现代化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2019-2020年高中政治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教育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忆目标(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含义;(2)整体与部分的辨证关系;(3)系统的含义与特征2、理解目标(1)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联系的多样性;(2)系统优化的方法;综合性思维方式;3、运用目标(1)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
(2)运用相关原理,结合生活实例,分析生存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3)列举生活实例,依据相关原理,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才能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4)运用所学知识,剖析生活实例,说明如何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培养和锻炼综合性思维,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着重培养学生全面地、联系地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具有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认识和发现事物本质的、固有的、内在的联系的能力,初步学会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具有坚持和把握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能力、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自己学习和生活的能力。
在处理问题时,既要看到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它们的区别,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学会运用综合性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和处理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
三、德育目标1、树立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静止观。
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自觉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确信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是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事物、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2、树立整体意识,培养全局观点,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或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努力把自己融入集体,融入社会。
3、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锻炼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树立集体主义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2、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3、整体和部分是辨证统一的关系4、掌握系统优化的思维方法教学课时安排:3课时【开场白】通过前两单元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导学案(预习+探究+易错)-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含答案)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学习目标】1、识记联系的含义。
2、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2、了解整体与部分以及系统与要素的基本含义。
4、深刻理解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5、掌握并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
【自主学习】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联系的普遍性1、联系的含义: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_____________、相互制约和________________。
2、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1)原理:a.任何事物都与_________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b.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_______、_________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
C.世界是一个_____________的有机整体。
没有一个事物是________存在的。
(2)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的观点。
二、联系的客观性1、原理:联系是___________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分类: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自在事物中的种种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它们不以________________为转移。
(2)人为事物的联系虽然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转移的。
因为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够形成,形成之后便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外。
3、方法论:①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______________。
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______,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三、联系的多样性1、原理:事物的联系是______________的。
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等。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中政治第7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中政治第7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第二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学习目标:识记: (1)联系的含义(2)联系的特点及其方法论要求(3)整体与部分的含义(4)系统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5)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理解: (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2)整体与部分的关系(3)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 (1)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2)联系自己学习的实际.说明怎样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学习重点: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3、掌握系统优化的思维方法学习难点: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学习过程:【任务一】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教材理解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知识据科学家日前提出的一个令人震惊的研究结果:在过去200年内,地球磁场已经削弱了大约15%,同时也认为这可能是地球南北磁极颠倒的一个信号,如果这种情况发生,那么地球将面临各种宇宙射线的袭击,最大的源头之一就是太阳,太阳风可以对地球臭氧层发起更加猛烈的“撞击”,臭氧层将变得千疮百孔。
太阳风暴肆虐,人类面临生存危机。
(1)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反映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道理?(2)人类应防止太阳风暴的发生吗?为什么?(3)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联系有什么特点?观测卫星、太阳、地球的联系在人类出现之前存在吗?人类发射观测卫星后,人们能随意切断它们之间的联系吗?为什么?(4)人类能利用太阳风暴吗?这说明联系的什么特点?【任务二】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教材理解唯物辩证法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火车:只有我才能运送客人和货物,所以,你得服从我!轮子:没有我和其他的弟兄们,就没有你火车!火车:我生病,你的功能也受影响。
而且没有我,你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轮子:关键的时候,我也起决定作用,我罢工,你会咋样?(1)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分析,火车与轮子有区别吗?请分析说明。
(2)你认为火车和轮子,谁的观点合理?请分析说明。
第7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优秀教学案例高二政治优秀教学案例议题式教学卡(人教版必修4)
一、案例背景
“第7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是高二政治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尤其是联系观的核心概念和应用。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联系的含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通过学习,学生应掌握联系观的基本理论,能够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2.利用多媒体手段,如视频、图片等,展示我国科技成就的发展过程,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联系观的实际运用。
3.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为后续的小组讨论做好铺垫。
(二)问题导向
1.针对联系观的核心概念,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从而深化对联系观的理解。
(二)讲授新知
1.通过讲解联系观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联系观的内涵和特征。
2.举例说明联系观的普遍性,如自然界、社会领域和人类思维等各个领域都存在着联系。
3.引导学生认识联系观的客观性,即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4.讲解联系观的多样性,包括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等。
2.通过问题驱动,让学生自主探究我国科技成就背后的联系观原理,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敢于质疑、善于提问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2.分配任务,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有机会参与到讨论和分析中来,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联系观的应用。
1.通过问题驱动、讨论交流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高考考点】1.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常考点);联系的多样性。
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常考点);系统优化的方法。
【考向分析】1.从考查内容看: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是历年高考的重点,每年都有所涉及。
2.从考查形式上看:联系的观点是近年来各地高考的高频考点。
选择题以漫画、古诗文以及热点材料为考查背景,非选择题往往以现实热点材料为考查背景。
如我国环境问题、国家安全问题、城镇化建设、油价上涨等情景素材,多角度考查。
【学习重难点】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学习方法或使用说明】:①背诵、默写主干基础知识,小组内相互检查;②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明确主干知识间的联系;③将复习中的疑问和收获进行整理写到反思栏中。
【知识链接】1.经济结构调整;城乡一体化 3. 经济全球化 4.辩证的否定观 5. 文化交流;文化创新的途径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自主学习课前案】Ⅰ、教材助读梳理知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注序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到后面的我的疑惑处,限时15分钟)Ⅱ预习检测(自主检查、小组两两互查、老师抽查)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原理2、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关系;3、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和方法论4、系统优化的方法Ⅳ、知识体系构建常用答题术语(1)联系具有普遍性,要坚持联系的观点,反对孤立的观点。
(2)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把握事物的固有联系,切忌主观随意性。
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我们既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又要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一课时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学习目标】——明确内容(新课开始前,仔细阅读本栏目,准确把握本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以及掌握程度,做到学习的有的放矢)1.识记联系的含义、联系客观性、普遍性的含义。
2.准确理解联系的多样性,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不可能孤立存在。
【精彩回放】——旧知巩固(利用候课时间和课首3—5分钟,认真背诵下列内容,同桌间相互检查)1.真理的含义和基本属性。
2.认识反复性无限性的要求。
【导学菜单】——我来预习(带着菜单设置的问题,仔细阅读课本,将问题的有关内容在课本上画出,找出关键词句,试着快速记忆)1.什么是联系?2. 如何理解联系的普遍性?3.如何理解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如何做?4.如何理解联系的多样性?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如何做?【感悟平台】——我来探究(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发挥集体智慧完成对问题的思考)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摇篮。
21世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化。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上述各种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
【建立网络】——我来归纳(灵活采用括号框架或者知识树的形式将本课的知识以网络形式呈现)【过关窗口】——我来练习(独立完成,同位互批,发现问题,交流研讨)1.城市,是让人居住的。
今天,人们在选择宜居城市时,会综合考虑经济、气候、生活、环境等因素。
这是因为(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C.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 D.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无条件的2.1 000千克废报纸=850千克再生纸=少砍17棵树。
废报纸的循环再利用与树木、环境、经济、社会的关系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是( )A.多种多样的 B.不可捉摸的 C.因人而异的 D.固定不变的3.“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这句话体现的主要哲学原理是( )①物质决定意识②规律的客观性③事物联系的多样性④意识的反作用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4.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要紧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就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蕴涵的哲理是()①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②尊重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题和基础③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④人与自然始终是对立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下列选项能够体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是()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②乌鸦叫丧,喜鹊叫喜③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④彗星、地震预示国家衰败A、③④B、①④C、②④D、①③6.产品质量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国家形象。
这表明()A、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B、任何事物都和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C、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没有任何条件的D、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起新的具体联系7.计算机网络使全球“网民”的联系更加密切、迅速和便捷,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
这说明()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②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③人们能够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④事物的联系是人们创造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儿子、学生、教师、管理者、被管理者等不同角色。
这种现象从哲学上说反映了()A、联系的多样性B、联系的客观性C、联系的主观性D、联系的普遍性教学课题:《生活与哲学》第七课第二课时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学习目标】——明确内容(新课开始前,仔细阅读本栏目,准确把握本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以及掌握程度,做到学习的有的放矢)1.识记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识记系统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2.准确理解系统优化的方法,综合性思维方式,分析事例,懂得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利用系统优化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精彩回放】——旧知巩固(利用候课时间和课首3—5分钟,认真背诵下列内容,同桌间相互检查)1.什么叫联系?联系的客观性及其要求?2.联系的多样性要求?【导学菜单】——我来预习(带着菜单设置的问题,仔细阅读课本,将问题的有关内容在课本上画出,找出关键词句,试着快速记忆)1.什么是整体?什么是部分?2.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如何?3.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如何做?4.什么是系统?其基本特征有哪些?5.如何掌握系统优化方法?其要求是什么?【感悟平台】——我来探究(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发挥集体智慧完成对问题的思考)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个工程是集各方之力、汇各方之智的全国大协作工程,是体现现代化科学管理要求的要求的大型复杂系统工程。
工程接口协调复杂,涉及领域广,参研参试单位多,有数百个单位、上万人参加。
国防科工委会同各有关部门成立了工程领导小组,任命了工程总指挥和总设计师“两总”系统,明确目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精心组织工程的实施。
参加工程研制、建设、试验、科学应用的各部门和单位以及广大科技工作者,同心同德、众志成城,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协调解决了大量难题,走出了一条投入少、速度快、效益好的发展路子。
请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是如何运用系统优化方法保障工程圆满成功的。
【建立网络】——我来归纳(灵活采用括号框架或者知识树的形式将本课的知识以网络形式呈现)【过关窗口】——我来练习(独立完成,同位互批,发现问题,交流研讨)1.要继续推进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打破行政区划局限,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和引导产业合理布局,提高区域发展协调性。
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做法()①坚持了整体与部分的统一②体现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道理③说明我国重视局部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④遵循了系统优化的方法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据此回答2—3题:2.材料体现的哲理是()A、整体与部分相互区别B、部分制约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起决定作用C、整体功能决定部分功能D、整体和部分难以界定,相互渗透3.调整农业结构的哲学依据是()A、只有优化各部分结构,才能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B、没有整体就没有部分C、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D、联系的普遍性4.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在总结成功完成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测控任务的经验时指出,参与测控任务的数十个单位,加强科学统筹,注重协同配合,科学整合力量,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了一盘棋、一股劲、一条心的良好局面。
这启示我们()①要立足整体,树立全局观念②整体的功能就是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③要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④整体的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一个木板长短不等的桶能装多少水,既不取决于最长木板的长度,也不取决于各木板的平均长度。
这就是著名的“木桶原理”,也叫“短板效应”。
从哲学上看,“木桶原理”()A、启示我们要充分重视部分对整体的统率作用B、启示我们要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事物C、说明部分不可缺少,可以用部分代替整体D、说明只要搞好局部,就能推动整体的发展6.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它具有的特征是①整体性②有序性③复杂性和多样性④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7.同样的班级,有些班主任在调位时比较注意不同学生的差异,进行合理搭配,促进了班风的改善和学生的学习进步。
从哲学上看,该种做法体现了A.立足局部、兼顾整体的方法 B.系统优化的方法C.实践的历史性 D.联系的主观性8.管理学上一个有趣的定律叫“酒与污水定律”,意思是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里,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
这给我们的辩证法启示是A.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B.整体与部分相互区别C.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D.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9.“100-1=0”被一些管理学家奉为定律,意在提醒人们防止因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
“100-1=0”蕴含的哲理是①部分决定整体,整体的性质决定于部分的性质②整体决定部分,部分的作用取决于其在整体中的地位③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关键部分的功能关系整体的成败④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部分的作用有时大于整体的作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宋代冯湛曾奉命打造战船。
接受任务后,他不是照现有的大船依样画葫芦,而是仔细分析多种船只的特点。
他发现:“湖船底”可以涉浅,“战船”的“盖”可以迎敌,“海船”的“头尾”则可以破浪。
于是,他把各种船只的优点集中在一起,造出了多桨船。
这种新型的多桨船性能极佳,江河湖海无往而不可,且能载甲士二百人,往来却极为轻便,称得上是那个时代的新式水军武器。
这说明A.整体具有每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B.系统内部都具有层次等级式的结构C.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结合使整体的功能具有了趋向强化的特征D.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第七课第一课时1.A2.A3.C4.A5.D6.B7.C8.A[答案](1)从联系的普遍性看,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说明人类忽视了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2)从联系的客观性看,地球生态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联系。
人类没有从事物的客观联系中把握事物,没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肆意掠夺、破坏自然,因此产生了各种生态问题。
(3)从联系的多样性看,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千差万别,人们往往从短期利益出发,只看到直接的、表面的、眼前的联系,忽视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这加剧了地球生态环境的恶化。
第七课第二课时1.A 2.B 3.A 4.C 5.B 6.C 7.B 8.C 9.C(1)着眼于事物的整体。
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
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是大型、复杂、系统的工程,每一个单独的领域都不可能完成。
它的圆满成功,是围绕整体目标、全国协作的结果。
(2)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系统内部都具有层次等级式的结构,系统的各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国防科工委会同各有关部门成立工程领导小组,任命了工程总指挥和总设计师“两总”系统,明确目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保证了工程有序、有效实施。
(3)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结合;使整体的功能具有趋向强化的特征,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