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荀子·性恶》阅读附答案及翻译-范文模板 (3页)
《荀子·第二十三·性恶》
《荀子·第二十三·性恶》《荀子第二十三·性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其伪也。
故枸木必将待隐栝烝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
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
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
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
始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
今之人,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睢,而违礼义者为小人。
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
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
不可学、不可事之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
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目明而耳聪,不可学明矣。
孟子曰:“今人之性善,将皆失丧其性故也。
”曰:若是则过矣。
今之人性,生而离其朴,离其资,必失而丧之。
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
所谓性善者,不离其朴而美之,不离其资而利之也。
使夫资朴之于美,心意之于善,若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故曰目明而耳聪也。
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
今人饥,见长而不敢先食者,将有所让也;劳而不敢求息者,将有所代也。
夫子之让乎父,弟之让乎兄;子之代乎父,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
然而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也。
《荀子》性恶篇全文及翻译
《荀子》性恶篇全文及翻译性恶篇第二十三荀子说的性恶,是相对人为努力或礼义而言的。
离开这二者的相对性,单单说性,是没有性恶可言的。
而人性和人为努力的相对关系,其实就是人努力实行礼义的理想,同这个理想要转化的现实,这二者间的相对关系。
因为人愈有理想,便愈想转化现实;愈想转化现实,便愈发现现实惰性的强顽,愈和理想相悖。
人便会根据自己的理想,评判这个未曾被转化的世界,认为现实不合乎理想中的善,是不善的,是恶的。
所以荀子的性恶,不能离开他的道德文化理想而说。
但现在人们常说,荀子是由客观经验中见到的各种人性恶事实,归纳出性恶的结论;或者认为是荀子见到人天性的恶,然后才提倡人化性起伪,这些说法都未能够深入了解荀子说性恶的意思。
荀子见到,人想实现礼义,实践礼义,而这个想实现礼义、积思虑习伪故的人心,是相对于想要转化的现实生命状态而言的。
这个现实生命状态,相对于人道德文化理想的礼义而言,就是一个负面的存在。
所以礼义是善,人性就是不善的恶。
但并不表示,离开了人的道德文化理想,人的天性也能够称为恶。
一个人已经有道德文化理想,要求理想的实现,由此而要求人的现实生命状态有所转化。
荀子对这个转化意义的认识,其实较孟子了解得深切。
既然要转化人的现实生命状态,就不会认为这是善的,而认为是恶的。
所以性恶的说法,在这个转化意义上,是不可以不确立的。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人的性是恶的,而所谓善的,是人为努力。
现在的人性,有生下来而贪好私利的,顺着这个性,会出现争夺,而辞让的德行就消失了。
有生下来而嫉妒、憎恨的,顺着这个性,会有对人的伤害,而忠信的德行就消失了。
文言文《孟子告子上》《荀子性恶》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①;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
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节选自《孟子·告子上》)人之性恶,其善者伪②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③亡焉。
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其伪也。
(节选自《荀子·性恶》)[注]①颡:额头。
②伪:通“为”,人为。
③文理:条理,秩序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B.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C.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归于治D.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文理而归于治11.下列与“搏而跃之”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蟹六跪而二鳌B.生而有耳目之欲C.吾尝终日而思矣D.择其善者而从之12.下列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B.人之可使为不善C.甚矣,汝之不惠D.策之不以其道13.翻译下列语句。
(1)虽又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2)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
14.关于“人为什么会行恶”,孟子与荀子各有什么见解?请简述。
10.C11.D12.A13.(1)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
(2)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这是情势如此。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荀子-劝学》与《荀子-性恶》选(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荀子·劝学》与《荀子·性恶》选(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甲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乙人之性恶,其善者伪①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②亡焉。
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导,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故枸木必将待櫽栝③蒸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砺然后利。
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
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
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饬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教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
始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
今人之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睢而违礼义者为小人。
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节选自《荀子·性恶》)【注】①伪:通“为”,人为努力。
②文理:礼法。
③櫽栝(yǐn guā):矫正竹木弯曲的工具。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饬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教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B.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饬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教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C.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饬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教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D.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饬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教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11.下列句中不包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荀子性恶论原文和翻译
荀子性恶论原文和翻译荀子性恶论原文和翻译《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重要的著作。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荀子性恶论原文和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原文】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故枸木必将待檃栝、烝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古者圣王以人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始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
今人之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孳,而违礼义者为小人。
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孟子曰:“今之学者,其性善。
”曰:是不然。
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
是性伪之分也。
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目明而耳聪,不可学明矣。
孟子曰:“今人之性善,将皆失丧其性故也。
”曰:若是则过矣。
今人之性,生而离其朴,离其资,必失而丧之。
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
所谓性善者,不离其朴而美之,不离其资而利之也。
使夫资朴之于美,心意之于善,若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故曰目明而耳聪也。
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
今人见长而不敢先食者,将有所让也;劳而不敢求息者,将有所代也。
夫子之让乎父,弟之让乎兄,子之代乎父,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然而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也。
【最新文档】荀子人性本恶-word范文模板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荀子人性本恶篇一:浅谈荀子的性恶论及其意义荀子是继孔子孟子之后儒家又一位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代表人物,孔子的中心思想为“仁”,孟子的中心思想为“义”,荀子则提出了“礼、法”。
并且在人性问题上,提出了与孟子的“人性本善”截然相反的“性恶论”,在先秦百家中也是独树一帜。
我们组将从以下三点探讨荀子的“性恶论”及其现实意义:第一,何为“人性本恶”?荀子认为,“人之生也固小人”,认为人生来就是出于自身本能的需要会去牺牲别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发展,《荀子·性恶》篇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生而辞让亡焉。
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
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翻译过来就是说,现在人的本性中,生来就贪图名利,有恶的念头,有耳目之欲、喜好声色;如果对于人的本性不去克制,随其所欲,那么就会导致争乱不止,忠信之士死于小人的谗言,个人生活淫靡而礼义廉耻都会被丢掉。
完全随心所欲没有约束的结果就是这么一个混乱而不得治理的社会状况,这就证明了人性——是恶的。
第二,人性本恶与个人的修养但是人性本恶并不是说人就是罪恶的,荀子提出通过后天的教化我们可能成为有道德的善良的人,甚至是圣人。
同出于《性恶》篇: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为)也。
圣人与众人没有区别的地方,是人的本性,都是恶的,但是圣人的过人之处,是其个人修养,可以克制自身多余的但是出于天生的欲望,这就是儒家理想中的个人修养的极致。
而我们自小熟读的《三字经》开篇的“人之初,性本善“,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性恶论“的一个证明,只因人性是恶的,才需要编著《三字经》这种启蒙读物,去引导小孩子的天性,从小灌输其仁义伦理思想,才不致于小孩子们随乎本性而走上歧途。
《荀子·性恶》原文与译文(三百六十六)
《荀子·性恶》原文与译文(三百六十六)
[原文]
23.8 凡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
夫薄愿厚,恶愿美,狭愿广,贫愿富,贱愿贵,苟无之中者,必求于外;故富而不愿财,贵而不愿势,苟有之中者,必不及于外。
用此观之,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
今人之性,固无礼义,故强学而求有之也;性不知礼义,故思虑而求知之也。
然则性而已(1),则人无礼义,不知礼义。
人无礼义则乱,不知礼义则悖。
然则性而已,则悖乱在己。
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注释]
(1)性:《集解》作“生”据世德堂本改。
下文“然则性而已”句同。
[译文]
一般地说,人们想行善,正是因为其本性邪恶的缘故。
那微薄的希望丰厚,丑陋的希望美丽,狭窄的希望宽广,贫穷的希望富裕,卑贱的希望高贵,如果本身没有它,就一定要向外去追求;所以富裕了就不羡慕钱财,显贵了就不羡慕权势,如果本身有了它,就一定不会向外去追求了。
由此看来,人们想行善,实是因为其本性邪恶的缘故。
人的本性,本来是没有什么礼义观念的,所以才努力学习而力求掌握它;本性是不懂礼义的,所以才开动脑筋而力求了解它。
那么如果只有本性,人就不会有礼义,就不会懂得礼义。
人没有礼义就会混乱无序,不懂礼义就会悖逆不道。
那么如果人只有本性,在他身上就只有逆乱了。
由此看来,人的本性是邪恶的就很明显了,他们那些善良的行为则是人为的。
《荀子·性恶》原文与译文(三百七十三)
《荀子·性恶》原文与译文(三百七十三)
[原文]
23.15 曰:“圣可积而致,然而皆不可积,何也?”
曰:可以而不可使也(1)。
故小人可以为君子而不肯为君子,君子可以为小人而不肯为小人。
小人君子者,未尝不可以相为也,然而不相为者,可以而不可使也。
故涂之人可以为禹,则然;涂之人能为禹,未必然也。
虽不能为禹,无害可以为禹。
足可以遍行天下,然而未尝有能遍行天下者也。
夫工匠农贾,未尝不可以相为事也,然而未尝能相为事也。
用此观之,然则可以为,未必能也;虽不能,无害可以为。
然则能不能之与可不可,其不同远矣,其不可以相为明矣。
[注释]
(1)使:迫使,指由别人迫使他去做到。
[译文]
有人说:“圣人可以通过积累善行而达到,但是一般人都不能积累善行,为什么呢?”
回答说:可以做到,却不可强使他们做到。
小人可以成为君子而不肯做君子,君子可以成为小人而不肯做小人。
小人和君子,未尝不可以互相对调着做,但是他们没有互相对调着做,是因为可以做到却不可强使他们做到啊。
所以,路上的普通人可以成为禹,那是对的;路上的人都能成为禹,就不一定对了。
虽然没有能成为禹,但并不妨害可以成为禹。
脚可以走遍天下,但是还没有能走遍天下的人。
工匠、农夫、商人,未尝不可以互相调换着做事,但是没有能互相调换着做事。
由此看来,可以做到,不一定就能做到;即使不能做到,也不妨害可以做到。
那么,能够不能够与可以不可以,它们的差别是很大的了,他们不可以互相对调也是很清楚的了。
最新《荀子.性恶》全文翻译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故枸木必将待檃栝、烝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古者圣王以人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始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
今人之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孳,而违礼义者为小人。
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孟子曰:“今之学者,其性善。
”曰:是不然。
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
是性伪之分也。
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目明而耳聪,不可学明矣。
孟子曰:“今人之性善,将皆失丧其性故也。
”曰:若是则过矣。
今人之性,生而离其朴,离其资,必失而丧之。
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
所谓性善者,不离其朴而美之,不离其资而利之也。
使夫资朴之于美,心意之于善,若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故曰目明而耳聪也。
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
今人见长而不敢先食者,将有所让也;劳而不敢求息者,将有所代也。
夫子之让乎父,弟之让乎兄,子之代乎父,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然而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也。
故顺情性则不辞让矣,辞让则悖于情性矣。
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荀子》之卷十七《性恶第二十三》原文注释译文
《荀子》之卷十七《性恶第二十三》原文注释译文[题解]本篇旨在批判孟子的性善论,阐明自己关于人性邪恶的社会观。
“性恶论”是荀子思想中最著名的观点,也是其政治思想的基石。
文章先从人的物质欲望和心理要求出发,论证了“人之性恶”的道理。
为了改变人性之恶,他一方面特别强调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主张“求贤师”、“择良友”;另一方面则特别强调政治的作用,提出了“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的政治主张。
总之,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宗旨则在于以道德的、政治的手段去改恶为善。
[原文]23.1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译文]人的本性是邪恶的,他们那些善良的行为是人为的。
[原文]23.2 今人之性(1),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2),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3)。
然则从人之性(4),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5),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注释](1)今:犹“夫”,发语词。
参见《古书虚字集释》。
下文多此种用法,不再注。
(2)疾:通“嫉”,嫉妒。
(3)文理:见7.3 注(2)。
(4)从:通“纵”。
(5)道:同“导”。
[译文]人的本性,一生下来就有喜欢财利之心,依顺这种人性,所以争抢掠夺就产生而推辞谦让就消失了;一生下来就有妒忌憎恨的心理,依顺这种人性,所以残杀陷害就产生而忠诚守信就消失了;一生下来就有耳朵、眼睛的贪欲,有喜欢音乐、美色的本能,依顺这种人性,所以淫荡混乱就产生而礼义法度就消失了。
这样看来,放纵人的本性,依顺人的情欲,就一定会出现争抢掠夺,一定会和违犯等级名分、扰乱礼义法度的行为合流,而最终趋向于暴乱。
所以一定要有了师长和法度的教化、礼义的引导,然后人们才会从推辞谦让出发,遵守礼法,而最终趋向于安定太平。
《荀子·性恶》原文与译文(三百八十一)
《荀子·性恶》原文与译文(三百八十一)原文:论法圣王,则知所贵矣;以义制事,则知所利矣。
论知所贵,则知所养矣;事知所利,则动知所出矣。
二者是非之本,得失之原也。
故成王之于周公也,无所往而不听,知所贵也。
桓公之于管仲也,国事无所往而不用,知所利也。
吴有伍子胥而不能用,国至于亡,倍(1)道失贤也。
故尊圣者王,贵贤者霸,敬贤者存,慢贤者亡,古今一也。
故尚贤,使能,等贵贱,分亲疏,序长幼,此先王之道也。
故尚贤使能,则主尊下安;贵贱有等,则令行而不流(2);亲疏有分,则施行而不悖;长幼有序,则事业捷成而有所休。
故仁者,仁此者也;义者,分此者也;节者,死生此者也;忠者,惇慎此者也;兼此而能之备矣;备而不矜,一自善也,谓之圣。
不矜矣,夫故天下不与争能,而致善用其功。
有而不有也,夫故为天下贵矣。
诗曰:“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此之谓也。
注:(1)倍:背也。
(2)流:散漫无约束。
译文:研讨以及效法先世圣王之道,才理解其可贵之处;以道义统驭大事小情,才理解其好处。
懂得了它的珍贵,才知道如何养护身心;知道了事情的利弊,才知道如何行动。
这两者乃是是非之本,得失之原。
所以周成王对于周公的言论无所不听,深知其言论的重要意义。
齐桓公对于管仲的治国主张,也是无所不用,深知其有百利而无一害。
吴国有伍子胥而不能用,以致国破家亡,因为其主背道而行,失去了贤者之助。
所以尊圣者王,贵贤者霸,敬贤者存,慢贤者亡,这个道理古今无二。
所以尚贤使能,分别贵贱,分辨亲疏,论定长幼,此乃先王之道。
尚贤使能,则主尊而下安;贵贱有等,则令行而不散;亲疏有分,则施行而不悖;长幼有序,则事业能够快速成功而有休整喘息之机。
所以仁者其仁就表现在这里,义者其义也就区分在这里。
死节之人其死节的动因也就在这里。
忠臣其淳厚恭谨也就在这里。
这几项都做到了,谓之【备】——道义纯备。
道义纯备而不自伐,可谓自我修养尽善尽美,可以称作圣人。
因为不自矜伐,所以天下无人与之争雄而愿为其尽力。
高中文言文练习荀子性恶(含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练习·荀子•性恶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共22分)人之性恶,其善者伪①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②亡焉。
然则从③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导,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故钩木必将待櫽栝④蒸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砺然后利。
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
今人无师法,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
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饬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教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
始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
今之人,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睢而违礼义者为.小人。
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
”曰:是不然.。
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
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
目明而耳聪,不可学明矣。
【注】①伪:通“为”,人为努力。
②文理:礼法。
③从:通“纵”,纵容。
④櫽栝:矫正竹木弯曲的工具。
1.下列语句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生而有疾.恶焉疾:嫉妒。
B.合于犯分.乱理分:等级名分。
C.是以为之起.礼义起:启发。
D.凡性者,天之就.也就:造就。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然后出于.辞让B.人之学者.,其性善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C.然.则人之性恶明矣曰:是不然.D.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安恣睢而为礼义者为.小人3.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荀子对“人性恶”的看法的一组是()(3分)①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②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③钝金必将待砻砺然后利④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导⑤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⑥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A.①③⑤B.①②④C.②④⑥D.③⑤⑥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荀子认为人缺少谦让、诚信、礼法,是因为人好利、有嫉恨、好声色。
卷十七性恶第二十三,荀子译注
卷十七性恶第二十三,荀子译注[题解]本篇旨在批判孟子的性善论,阐明自己关于人性邪恶的社会观。
“性恶论”是荀子思想中最著名的观点,也是其政治思想的基石。
文章先从人的物质欲望和心理要求出发,论证了“人之性恶”的道理。
为了改变人性之恶,他一方面特别强调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主张“求贤师”、“择良友”;另一方面则特别强调政治的作用,提出了“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的政治主张。
总之,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宗旨则在于以道德的、政治的手段去改恶为善。
[原文]23.1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译文]人的本性是邪恶的,他们那些善良的行为是人为的。
[原文]23.2 今人之性(1),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2),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3)。
然则从人之性(4),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5),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1)今:犹“夫”,发语词。
参见《古书虚字集释》。
下文多此种用法,不再注。
(2)疾:通“嫉”,嫉妒。
(3)文理:见 7.3 注(2)。
(4)从:通“纵”。
(5)道:同“导”。
[译文]人的本性,一生下来就有喜欢财利之心,依顺这种人性,所以争抢掠夺就产生而推辞谦让就消失了;一生下来就有妒忌憎恨的心理,依顺这种人性,所以残杀陷害就产生而忠诚守信就消失了;一生下来就有耳朵、眼睛的贪欲,有喜欢音乐、美色的本能,依顺这种人性,所以淫荡混乱就产生而礼义法度就消失了。
这样看来,放纵人的本性,依顺人的情欲,就一定会出现争抢掠夺,一定会和违犯等级名分、扰乱礼义法度的行为合流,而最终趋向于暴乱。
所以一定要有了师长和法度的教化、礼义的引导,然后人们才会从推辞谦让出发,遵守礼法,而最终趋向于安定太平。
由此看来,人的本性是邪恶的就很明显了,他们那些善良的行为则是人为的。
《荀子_性恶》阅读附答案及翻译
《荀子·性恶》阅读附答案及翻译人之性恶,其善者伪①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取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线人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生而礼义文理②亡焉。
然则从③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取,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故势必有师法之化,礼义之导,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故钩木势必待櫽栝④蒸矫然后直,钝金势必待砻砺然后利。
今人之性恶,势必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
今人无师法,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
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式,以矫饬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教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
始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
今之人,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正人,纵性格,安恣睢而违礼义者为小人。
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
”曰:是不然。
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
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
目明而耳聪,不可学明矣。
(节选自《荀子·性恶》)[注]①伪:通“为”,人为努力。
②文理:礼法。
③从:通“纵”,纵容。
④櫽栝:改正竹木曲折的工具。
【1】以下语句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生而有疾恶焉疾:忌妒。
B.合于犯分乱理分:等级名分。
C.是以为之起礼义起:启迪。
D.凡性者,天之就也就:造就。
【2】以下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然后出于辞让B.人之学者,其性善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C.然则人之性恶明矣曰:是不然D.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式安恣睢而为礼义者为小人【3】以下语句编为四组,全体直接表现荀子对“人道恶”的看法的一组是()①使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②顺是,故生而礼义文理亡焉③钝金势必待砻砺然后利④故势必有师法之化,礼义之导⑤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⑥使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A.①③⑤B.①②④C.②④⑥D.③⑤⑥【4】以下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荀子认为人缺乏忍让、诚信、礼法,是由于人好利、有嫉恨、好声色。
《荀子·性恶篇》申论
视界观 OBSERVATION SCOPE VIEW52《荀子·性恶篇》申论赵鑫(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四川,成都 611756)摘 要:荀子的性恶论是人性论的重要部分,也是其思想理论的基础,其直接论述性恶的文本《荀子·性恶篇》颇值得研究。
本文的主要论述分为三个部分:“性恶”为何?性恶伪善和“性恶”篇论述的逻辑思路。
从何为“性恶”这一问题出发来解读文本,得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恶是性天然具有的无序无度之运动趋势。
顺着问题展开的线索为性者恶也,伪成善也,化性起伪,去恶成善。
虽性本恶,但善才是其价值追求。
性是论说的起点,恶是性的本质,伪是去恶的途径,善是化性的目的,最终是造就理想人格,理想政治。
关键词:荀子;性恶伪善;化性起伪一、“性恶”为何?荀子的性恶论在人性论的相关讨论中占有一席之位,也是其思想理论的重要出发点和基础。
那么,在荀子的视域中,是如何来阐发这一理论观点的?本文将从文本本身入手,解释荀子视域中的“性恶”到底为何?在论述何为“性恶”之前,我们先来思考一下:何为“性”?何为“恶”?“性”何以“恶”?“恶”在何种条件下成为“性”的属性?在中国哲学传统中,关于“性”主要有三种论述:性善、性恶和性无善无恶。
在我们传统的二元思维中,恶是与善相对立的一对概念,但在《荀子·性恶篇》中,荀子并非如此,而是引进了一个新的概念——“伪”,这样不仅对“性”有了更丰富的阐释,而且增强了对性恶论论述的严密性和逻辑性。
人之“性”为何?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1]。
“性”是好利、嫉恶、好声色的。
“性”在此处是人的感官情绪的欲求。
“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1]。
”在此处,“性”是保存自己,是身体的基本需要,是人的天然欲求。
难道人的这些感官情绪、自我保存是“恶”吗?显然不是,那“恶”在此处所指的又是什么呢?荀子说“所谓恶者,偏险悖乱也”。
《荀子》全文及翻译(正名、性恶)
《荀子》全文及翻译(正名、性恶)正名篇第二十二【原文】后王之成名:刑名从商,爵名从周,文名从《礼》,散名之加于万物者,则从诸夏之成俗曲期,远方异俗之乡则因之而为通。
散名之在人者: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
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
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
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
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
正利而为谓之事,正义而为谓之行。
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
智所以能之在人者谓之能,能有所合谓之能。
性伤谓之病,节遇谓之命。
是散名之在人者也,是后王之成名也。
【译文】现代圣王确定名称的依据:刑法的名称依从商朝的,爵位的名称依从周朝的,札仪制度的名称依从《礼经》,赋予万物的各种具体名称则依从中原地区华夏各诸侯国已经形成的习俗与各方面的共同约定。
远方不同习俗的地区,就依靠这些名称来进行交流。
在人事方面的各种具体名称:人生下来就具有的本性叫做天性。
天性的和阴阳二气所产生的、精神接触外物感受的反应、不经人为努力或社会影响而自然形成的东西叫做本性。
本性中的爱好、厌恶、喜悦、愤怒、悲哀、快乐叫做感情。
感情由心生而心灵又对这些进行选择叫做思虑。
心灵思虑后,官能为之而行动,叫做人为。
思虑不断积累,官能反复练习,而后形成一种常规,就叫做人为。
为了功利去做叫做事业,为了道义去做叫做德行。
在人身上所具有的用来认识事物的能力叫做知觉,知觉和所认识的事物相互接触所产生的能力叫做智慧。
在人身上所具有的用来处置事物的能力叫做本能。
本能和外界的客观事物相适合相互接触所产生的能力叫做才能。
天性受到伤害叫做疾病,制约人生的不期遭遇叫做命运。
这些就是在人事方面的各种具体名称,这些就是现代圣王确定的名称。
后王在确定事物名称概念时,是不可以不审慎的。
【原文】故王者之制名,名定而实辨,道行而志通,则慎率民而一焉。
故析辞擅作名以乱正名,使民疑惑,人多辨讼,则谓之大奸,其罪犹为符节、度量之罪也。
《荀子·性恶》原文与译文(三百七十七)
《荀子·性恶》原文与译文(三百七十七)[原文]23.19 繁弱、钜黍(1),古之良弓也;然而不得排(2),则不能自正。
桓公之葱(3),太公之阙(4),文王之录(5),庄君之曶(6),阖闾之干将、莫邪、钜阙、辟闾(7),此皆古之良剑也;然而不加砥砺则不能利(8),不得人力则不能断。
骅骝、騹骥、纤离、绿耳(9),此皆古之良马也;然而必前有衔辔之制(10),后有鞭策之威,加之以造父之驭(11),然后一日而致千里也。
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
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禹、汤之道也;得良友而友之,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行也;身日进于仁义而不自知也者,靡使然也(12)。
今与不善人处,则所闻者欺诬、诈伪也,所见者污漫、淫邪、贪利之行也(13),身且加于刑戮而不自知者(14),靡使然也。
传曰:“不知其子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左右。
”靡而已矣!靡而已矣![注释](1)繁弱、钜黍:古代良弓名。
(2)排(qíng 情):矫正弓弩的器具。
(3)桓公:齐桓公,见7.1 注(4)。
葱:桓公所用的良剑名,因剑呈青色,故名“葱”。
(4)太公:姜太公,见 11.19 注(9)。
阙:太公所用的良剑名。
(5)文王:周文王,见5.4 注(2)。
录:文王所用的良剑名,因剑呈绿色,故名“录”。
(6)主君:指楚庄王,见11.4 注(8)。
曶(hú忽):楚庄王所用的良剑名,因剑光恍惚,故名“曶”。
(7)阖闾:见 11.4 注(8)。
干将、莫邪、钜阙、辟闾:都是阖闾使用的良剑名。
干将、莫邪是阖闾让吴国剑匠干将与其妻子莫邪所铸,钜阙是越国人欧冶所铸、由越王允常献给阖闾的。
(8)砺:《集解》作“厉”,据世德堂本改。
(9)骅骝:黑鬣黑尾的赤色骏马,也名枣骝。
騹:通“骐”,青黑色的骏马,其纹路如棋盘,故名。
纤离:毛纹细密的黑色骏马,“离”通“骊”。
绿(l)录)耳:通“騄”。
千里马。
(10)必前:《集解》作“前必”,据《群书治要》卷三十八引文改。
《荀子·性恶》阅读附答案及翻译
《荀子·性恶》阅读附答案及翻译人之性恶,其善者伪①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生而礼义文理②亡焉。
然则从③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导,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故钩木必将待櫽栝④蒸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砺然后利。
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
今人无师法,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
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饬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教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
始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
今之人,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睢而违礼义者为小人。
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
”曰:是不然。
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
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
目明而耳聪,不可学明矣。
(节选自《荀子·性恶》)[注]①伪:通“为”,人为努力。
②文理:礼法。
③从:通“纵”,纵容。
④櫽栝:矫正竹木弯曲的工具。
【1】下列语句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生而有疾恶焉疾:嫉妒。
B.合于犯分乱理分:等级名分。
C.是以为之起礼义起:启发。
D.凡性者,天之就也就:造就。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然后出于辞让B.人之学者,其性善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C.然则人之性恶明矣曰:是不然D.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安恣睢而为礼义者为小人【3】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荀子对“人性恶”的看法的一组是()①令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②顺是,故生而礼义文理亡焉③钝金必将待砻砺然后利④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导⑤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⑥令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A.①③⑤B.①②④C.②④⑥D.③⑤⑥【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荀子认为人缺少谦让、诚信、礼法,是因为人好利、有嫉恨、好声色。
《荀子·性恶》原文与译文(三百七十二)
《荀子·性恶》原文与译文(三百七十二)[原文]23.14“‘涂之人可以为禹(1)。
’曷谓也?”曰:凡禹之所以为禹者,以其为仁义法正也。
然则仁义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然而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
今以仁义法正为固无可知可能之理邪,然则唯禹不知仁义法正、不能仁义法正也(2)。
将使涂之人固无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而固无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邪,然则涂之人也,且内不可以知父子之义,外不可以知君臣之正。
不然。
今涂之人者,皆内可以知父子之义,外可以知君臣之正,然则其可以知之质,可以能之具,其在涂之人明矣。
今使涂之人者,以其可以知之质、可以能之具,本夫仁义之可知之理、可能之具(3),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
今使涂之人伏术为学(4),专心一志,思索孰察,加日县久(5),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6)。
故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也。
[注释](1)涂:通“途”。
涂之人:路上的人,指普通老百姓。
参见8.22 注(2)。
禹:指圣贤之人。
(2)唯:通“雖”。
(3)本:掌握。
夫:那。
可知之理、可能之具:当作“可知、可能之理”。
(4)伏:通“服”。
(5)加日:累日。
县:同“悬”,维系。
(6)参:见 8.21 注(4)。
[译文]“路上的普通人可以成为禹。
这话怎么解释呢?”回答说:一般说来,禹之所以成为禹,是因为他能实行仁义法度。
既然这样,仁义法度就具有可以了解、可以做到的性质,而路上的普通人,也都具有可以了解仁义法度的资质,都具有可以做到仁义法度的才具;既然这样,他们可以成为禹也就很明显了。
如果认为仁义法度本来就没有可以了解、可以做到的性质,那么,即使是禹也不能了解仁义法度、不能实行仁义法度了。
假如路上的人本来就没有可以了解仁义法度的资质,本来就没有可以做到仁义法度的才具吧,那么,路上的人将内不可能懂得父子之间的礼义,外不可能懂得君臣之间的准则了。
实际上不是这样。
现在路上的人都是内能懂得父子之间的礼义,外能懂得君臣之间的准则,那么,那些可以了解仁义法度的资质、可以做到仁义法度的才具,存在于路上的人身上也就很明显的了。
《荀子·性恶》阅读答案及翻译
《《荀子·性恶》阅读答案及翻译.doc》在学习、工作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可以给我们提供解题指导和...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https://m./yuedudaan/1865408.html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限时特价:6.00元/篇原价20元免费下载仅需3秒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copy839点击复制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荀子·性恶》阅读附答案及翻译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①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
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
好声色焉,顺是,故生而礼义文理②亡焉。
然则从③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
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导,然后出于
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故钩木必将待櫽栝④蒸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砺然后利。
今人之性恶,
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
今人无师法,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
乱而不治。
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
礼义、制法度,以矫饬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教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
始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
今之人,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
睢而违礼义者为小人。
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
”曰:是不然。
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
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礼义者,圣人
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
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
目明而耳聪,不可
学明矣。
(节选自《荀子·性恶》)
[注]①伪:通“为”,人为努力。
②文理:礼法。
③从:通“纵”,纵容。
④櫽栝:矫正竹木弯曲的工具。
【1】下列语句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而有疾恶焉疾:嫉妒。
B.合于犯分乱理分:等级名分。
C.是以为之起礼义起:启发。
D.凡性者,天之就也就:造就。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然后出于辞让
B.人之学者,其性善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
C.然则人之性恶明矣曰:是不然
D.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安恣睢而为礼义者为小人
【3】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荀子对“人性恶”的看法的一组是()
①令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②顺是,故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③钝金必将待砻砺然后利④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导
⑤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⑥令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
A.①③⑤B.①②④C.②④⑥D.③⑤⑥
【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荀子认为人缺少谦让、诚信、礼法,是因为人好利、有嫉恨、好声色。
B.荀子依据古圣王所为认为,只有师法教化、礼义引导才能使人远离恶。
C.荀子用驳论的方式,从“性伪之分”入手,否定孟子“性善”的观点。
D.荀子论人性与《劝学》中所阐释的道理相近,所用的手法却完全不同。
参考答案:
【1】C 起:设置,创立
【2】B B项两句中的“者”皆为判断句前一分句句末助词。
A项前“于”为介词,“到”;后“于”为介词,“对于”。
C项前“然”为指示代词,“这样”;后“然”表肯定,“是的”、“对的”。
D项前“为”(wèi)为介词,“为了”;后:“为”(wéi)为动词,“是”。
【3】B 。
①②④都是直接表现荀子“人性恶”这一观点的;③用比方表现荀子的观点,属于间接表现;⑤此句主语是“古者圣王”而非荀子;⑥这是荀子阐释人性是天生的道理,人的本性如同眼睛生来就能够看到东西、耳朵来就能够听声音一样。
【4】D 《劝学》中荀子用了大量的比喻说明人只有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改变恶性;在《性恶》节选的这些文字中同样可以看到这种手法,如:“故钩木必将待栝蒸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砺然后利。
”
参考译文:
人的本性是邪恶的,那些善良的行为是后天的作为。
人的本性一生下来就
喜好财利,依从这种本性,因此人们就产生了争抢掠夺,谦让的品德就消失了;一生下来就有妒忌憎恨的心理,依从这种本性,因此就产生了残杀陷害,忠诚
守信的品德就消失了,一生下来就有声色的欲望,有喜欢美好音乐、美色的本能,依从这种本性,因此就会产生混乱,礼义法度就消失了。
那么,放纵人的
本性,依从人的情欲,就一定导致争抢掠夺,一定跟违犯等级名分、扰乱礼义
法度的行为相合,而最终回到乱动局面。
因此一定需要师长和法席的教化,礼
义的引导,这样之后,对推辞谦让这种美德人们才会做出,对国家的礼法人们
才会遵守,(国家)就最终走向安定太平。
用这些事实事看人的本性,这样那
么人的本性是邪恶的道理就很明显了,那些善良的行为是人们后天的作为。
因为弯曲的木料一定要经过栝矫正加热,才能变直,钝的金属器具一定要经过磨砺,然后才能锋利。
人的本性邪恶,一定要经过师长和法度的教化后才
能端正,用礼义加以引导才能矫正。
人们如果没有师长和法度的教化,就会偏
颇邪恶而不端正;没有礼义的引导,就会悖乱而得不到管理。
古代圣明的君王
因人的本性是邪恶,认为(人)是偏颇邪恶而不端正的,悖逆祸乱而得不到治
理的,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建立了礼义、制定了法度,用来矫正整治人的性情从
而让他们端正,用来教化人们的性情以便引导他们。
(古者圣王)开始都是出
于整治社会秩序、从而使人的行为合乎道德原则。
现在的人,被师长和法席所
感化、积累文献经济方面的知识、遵行礼义就是君子,(如果有人)放纵情性、习惯于胡作非为而违背礼义就是小人。
由此看来,那么人的本性是邪恶的道理
就很明显了,那些善良的行为是人后天的作为。
孟子认为:“人们之所以学习,是因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我认为:这
是不正确的。
这是还不了解人的本性,就是对人先天的本性和后天人为努力之
间的区别不了解。
一般来说,本性是与生俱来的,是学习不来的,不是努力就
能得到的。
礼义是圣人创建的,是人们能够学习、努力实践做到的。
人身上那
种不能学习、不能努力就能做到的东西,叫本性;人可以学会、可以通过努力
实践做到的,叫人为努力,这就是本性和后天人为的区别。
人的本性,比如说
睛睛生来是用来看东西的,耳朵生来是用来听声音的。
那可以看见东西的视力
离不开眼睛,可以听声音的听力离不开耳朵。
视力和听力是不可能学到的,这
是很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