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陇集团:一个控制着北朝影响直到隋唐的团体
关陇集团关陇集团的兴衰演变
关陇集团关陇集团的兴衰演变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关陇集团的兴衰演变”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 关陇集团的兴衰演变内容摘要:关陇集团是一个有地域性的军事政治集团,以府兵制为中心。
宇文泰奉行“关中本位政策”,创立府兵制,是关陇集团得以形成的重要条件。
关陇集团产生于西魏,发展于北周、隋和唐初,衰亡于武则天时期。
集团自身的渐趋衰腐和武则天的破坏以及府兵制的衰败导致该集团的最终衰亡。
关陇集团的兴衰演变主要体现在府兵制和科举制的兴替变化之中。
关键词:关陇集团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府兵制科举制“关陇集团”的概念是陈寅恪先生最早提出的,他曾详细论述了关陇集团的内涵:“有唐一代三百年间其统治阶级之变迁升降,即是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所鸠和集团之兴衰及其分化。
盖宇文泰当日融冶关陇集团胡汉民族之有武力才智者,以创霸业;而隋唐继其遗产,又扩充之。
其皇室及佐命大臣大都西魏以来此关陇集团中人物,所谓八大柱国即其代表也。
” [1]据陈先生所述,可以认识到,所谓关陇集团,即西魏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下所联合的以府兵制为中心的集团体,集团以府兵制“八大柱国”系统所建立的格局为基础,以六镇鲜卑或鲜卑化武人为主、联合关陇地区豪强、关陇本地化集团、以及随魏孝武帝入关的山东人士之胡汉一体,魏周开始以其为基础,隋唐继承其传统。
而陈先生所论述的关陇集团的概念,是在时代的不断变化中发生改变的。
关陇集团自西魏时产生,其后经过北周、隋和唐初不断的发展,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关陇集团的内涵也在发生着变化,这主要表现在府兵制的发展改变之中。
因此,我将从宇文泰奉行“关中本位政策”,创立府兵制,以及府兵制的发展入手,来阐述关陇集团的发展演变。
一.关陇集团的产生北魏末年,爆发了六镇军民起义,关陇、河北各族纷纷起兵响应,北魏统治面临崩溃。
而起义打破了北方军镇以往的平静生活,武川镇民为了避难,开始以各种方式向各地流亡。
边镇军事豪强借此机会扩充实力,其中以尔朱荣实力最盛,收留了贺拔岳等众多武川流民。
为什么关陇集团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如此之大呢?
为什么关陇集团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如此之大呢?本文导读:谈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由于陈寅恪先生著作已经成为“文艺青年”的必读书目之一,关陇集团与北周、隋、唐之间的关系也就成为一个常识性的话题。
不过实话说,陈寅恪先生的论述对于大部分非历史专业的读者而言,并不“亲民”,而他所生活的年代,与我们所处的时代之间又有太多的隔膜,所以,他理解的“关陇集团”概念和今人的普遍理解略有不同。
陈先生笔下的“关陇集团”、“关陇贵族”,其实是一个“研究性概念”,而非“党团”或是“阶级”的概念。
今人所受的基础教育影响至大,哪怕成年后主动抛弃了这一套话语格式,仍旧在观察问题的工具视角中不自觉地进行比附和平移。
比如“党”,某些“朝代粉”所热衷的“东林党”、“阉党”,虽有“党”之名,实际上并非真正有组织、有纪律的近代党团,但很多人的理解中,恰恰无法分别两者的区隔。
再比如“集团”,如“文官集团”、“军功贵族集团”、“勋贵集团”,则会不自觉地与“阶级”比附,认为其具有相同的利益取向,进而会成为一个完整的发声主体,甚至是政治实体。
当然,还有另外的问题表现形式,比如“群体”拟人化的比喻等等,这些其实都在阻碍对“关陇集团”概念的正确理解。
事实上,关陇集团,严格来讲,只在西魏时代是一个“集团”,之后的“关系”,是研究辅助的一种溯源,而非现实的真正“集团”。
在北周、隋、唐三朝,是关陇集团中的一部分家族轮流坐庄,注意,是“一部分”,所以,在集团内部就存在一个因不同时代距离权力核心的亲疏远近而导致的身份沉浮。
这里的“题眼”,不是身份,而是“权力核心”。
北周以宇文氏代拓跋元魏,杨坚又以皇帝岳丈的身份受禅建隋,李渊则以皇帝表兄的身份举旗造反,完成隋唐易代。
这个过程中,“权力核心”家族一直在变化,而围绕他们的家族的身份和地位也在升降之中,在顶级贵族的遭遇上,李密就是一个显著例子,他的曾祖是西魏八柱国之一,用今天的话讲,根本就是北周建国的合伙人,祖父是北周国公,父亲就是隋朝的郡公了,到他这代,连内府三卫的实际上,他的家族的经历,就是三朝间无法保持最核心权力圈层身份的典范案例。
论初唐时期关陇集团的文学
论初唐时期关陇集团的文学活动及其影响关陇集团自西魏至唐,已经历了几代的朝代变迁,然而政权的同质性,使得关陇集团的核心地位在初唐并未淡化,相反完成了“尚武”向“崇文”的历史转型。
作为初唐政治领导的核心,关陇集团出于对政治统治的需要,承担起了扭转社会风气尤其是浮靡文风的历史使命,形成了正确的文学指导思想;建立了弘文馆等机构,汇聚了当时社会几乎全部的文学精英,促使了创作主题结构的多元化,使得初唐艺术多样性有了可能。
弘文馆成员在其论述中呈现出的相似文学思想,无意识地组成了关陇集团文学创作的团队,关陇集团也由南北朝时期的倡导者,隋朝的参与者,完成了文坛领导核心的转变。
他们确立的雅正中和的诗歌标准和文质彬彬的诗美理想,为唐诗开辟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而那些致力于声律和词采的诗人和文论家,在格律诗的形成和诗歌艺术技巧的成熟方面,为盛唐诗歌创作高峰的到来也作了准备。
可以看出,从南北朝诗歌的靡靡之音逐渐走向雄健的盛唐诗篇的过程中,关陇集团在诗风转折时期起着关键作用,尤其在诗歌的发展中扮演了“加速器”的作用,事实上以群体力量推动了盛唐诗歌的到来。
关键词:唐初;关陇集团;文学活动;影响第一章关陇集团文学创作团体的形成陈寅恪先生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开篇,引了朱子一句话:“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2](P7),寥寥几句,便把关陇集团的源头一笔概括了。
关陇集团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宇文泰在东、西魏的争夺战中,驱使关陇和河东等地豪强地主归附自己门下,依靠武装力量建立的军事贵族集团。
集团的特征是胡汉结合,以八柱国为核心,以大将军、开府为主要成员,人员成分遍及北魏六镇武将、代北武川鲜卑贵族和关陇地区豪族。
陈寅恪在其隋唐史的系列书籍中认为,从西魏、北周、隋代至初唐的几代皇族和宫廷贵族中,关陇集团占据了统治地位。
尽管朝代更替,但是政权的同质化却得以延续。
当初宇文泰创立关陇集团的目的在于同仇敌忾、战胜对手①,所以他提出的“关中本位政策”(即“就其割据之土依附古昔,称为汉化发源之地,不复以山东江左为汉化之中心也。
陈寅恪先生“关陇集团理论”解析
Te no b w s r d m r s ad i e dr g e n l g c dsoe b e p sWu vnhd i t rg h G a-n l a e y y e u o t n a s un h i e o Hun n. it bs snpi o Po C e. y amt g f a TugTi s a l do t r . n O lb d in ts s s h s h a t e a n f f h n y i h i v w cn f d r l ai . s s dm ntt t t e etl i , w i h e m n g T i t i e osa s t s na e a e i a e n h h s n s e re h h s i a e ca c r G a-n b c " t ri br rao ad i ao" t hr t o unog i ie an a az i n c l tn; a e f l l s g tg b i tn i i i o n vz h e
一"的消失,关陇集团不可避免地走向消亡了,
关陇集团个性特征消失的过程是在与山东士族的矛盾,斗争和融合中发生 的.两者互为参照,关陇集团 具有政治性和中央性;山东士族具有文化性和地方 性.关陇集团对山东士族既警惕又需要,既反感又羡慕.身为统治阶级的便利, 他们对山东士族实行了包 括政治, 经济和文化等诸方面的压制和打击.在此过程 中,它自 也受到了 己 来自 士族潜移默化的影响,日 山东 渐远离 化而 胡 走上汉化的 道路,自 身的文化素养日 渐提高, 从而日 益消解了自 身的个性特征, 走向了消亡.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训练:考点60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考点60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据殷商墟卜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
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
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
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益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
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
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
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
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节选自《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1)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特点,并分析其演变的原因。
答案(1)功能:征发民力;控制人民;征收赋税;统计人丁。
(任答三点即可)(2)特点:户籍逐渐成为控制人口的重要手段;历史悠久,由复杂到简单;与土地和赋税制度紧密结合;户籍制度逐渐被废除。
(任答两点即可)原因: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财政危机;统治者的改革;农民的反抗斗争。
(任答三点)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古代社会,历代统治者对于治理乡村都十分重视。
其乡村治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夏商周到春秋战国直至隋文帝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
夏商周时,出现了乡里制度的萌芽。
战国时期,随着以郡领县的“郡县制”在各国推行后,乡、里以上行政组织渐具雏形,成为基层组织。
秦汉时期实行郡县制,朝廷命官至郡县而止,其乡里制度则逐步成熟,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
史上最强集团——关陇集团的兴衰起伏
史上最强集团——关陇集团的兴衰起伏导言:“关陇集团”这个概念,是陈寅恪先生半个多世纪前在其著作《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提出的,借此阐释北周、隋、唐三代政权更迭的内部关系。
最初,清朝学者赵翼认为,北周、隋、唐三朝开国之祖都是因为出身“王气所聚”的武川镇,从而具备了开创霸业的基本条件。
虽然这个说法充满了唯心主义论调,不过谈关陇集团,我们的确要从武川镇说起。
血腥政变中诞生的军事集团:(一)自武川镇而起的故事:相较于现在只是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一个小县城,1500多前年的武川镇明显地位要超然的多。
鲜卑部落首领拓跋硅立国北魏后,最终将首都定在了平城,这个地方距离当时雄踞草原的柔然人的根据地不是很远。
出于战略防御的需要,政府在北部阴山一线(今河北北部,内蒙古南部)设立了六个军镇: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以鲜卑贵族为军事统帅带领镇兵抗击柔然。
北魏六镇然而随着柔然的衰落和孝文帝迁都洛阳,抓住机会迁居的鲜卑勋贵和汉人士族在洛阳过着奢靡的生活,而戍留在边镇的将兵却失去了原来的军事地位和政治特权,待遇一落千丈:“丰沛旧门,仍防边戍。
自非得罪当世,莫肯与之为伍。
征镇驱使,但为虞直侯白;一生推迁,不过军主;然其往世房分留居京者得上品通官,在镇者便为清途所隔。
”这种差距在迁都后的30年间越拉越大,不满的情绪也就越积越多。
当六镇军户的生存状况已经恶劣到饿着肚子去跟柔然干仗的地步后,他们选择了在沉默中爆发。
北魏正光五年(公元524年),沃野镇民破六韩拔陵杀镇将起兵造反,其他五镇群起响应,掀起了整个北部边镇大动乱,即吹响北魏末日号角的六镇起义。
北魏末年变乱图(二)从武川镇中出来的少年:在义军南下的队伍中,有一个跟父亲从武川镇跑出来的少年,懵懂地随大流东奔西跑,力图找一处安身立命之所。
谁都没想到,这个默默无闻的鲜卑化匈奴人,便是日后关陇集团的领军人物——宇文泰。
手下马仔少得可怜的宇文泰当然还不是那个天选之子,没资格登上北魏最高权力舞台大放光彩,只有眼巴巴围观老板尔朱荣意气风发的份。
关陇集团纵横两百年,为何被一个女人击得粉碎?
关陇集团纵横两百年,为何被一个女人击得粉碎?本文导读:所谓“强汉”自不必说,逐匈奴于漠北,辟西域为通途,封狼居胥,开疆万里,其军功之盛,后人只有仰望的份。
而“盛唐”则更无须多言,不只军功强大,文治也十分拿手,杜甫有诗为证:“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这是何等的富足场景,比之今日也只能望其项背,可谓中原王朝治国的最佳范本。
不过,大唐风采固然青史留名,而缔造出这个璀璨盛世的却鲜有人知,实际上,这个将华夏文明推向新高度的王朝,一直有一股强大势力在背后加持,即横行中国二百年的“关陇集团”。
说起关陇集团,就不得不提一下北魏“六镇之乱”。
所谓六镇,即北魏迁都平城之后,为巩固北方疆土而设立的六大军事要塞。
当时的六镇地位极其重要,北御柔然,南护京畿,乃北魏命脉之所系,因此,其将领也清一色都是鲜卑贵族,可谓位高权重,实打实的金饭碗。
但好景不长,孝文帝亲政以后,开始大力实行汉化,国都也由平城迁到了洛阳,北魏的重心随之转移至中原一带,六镇地位大打折扣。
于是,在洛阳的鲜卑贵族吃香喝辣,不断加深汉化的同时,驻守六镇的土生鲜卑将领只能喝西北风,光鲜亮丽的身份没有了,还变成戍边的穷困破落户,这还了得。
公元524年,混成叫花子的六镇将士一拍即合,群起响应,“六镇起义”爆发!一时间,北魏遍地烽火,政权几乎散架。
而乱世之中,很快也涌现出一名“金庸新”式的“曹操新”人物——尔朱荣。
这位原本的西北羯胡首领,一看形势不对,赶紧招兵买马扩充实力,继而又招降纳叛,挖六镇起义军墙角,几年时间,竟变作威震西北的一方诸侯。
而如此枭雄人物,手下当然也不乏猛士,日后那些如雷贯耳的名字:侯景、贺拔岳、高欢、宇文泰等,此时都在其帐下打工。
由此,尔朱荣一边镇压起义,一边扩张势力,最终借口魏明帝之死,挥师洛阳,成功从“曹操新”过渡到了“曹操第二”,有样学样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公元528年,万俟丑奴在关中称帝,尔朱荣派部下贺拔岳率军征讨,叛乱平息之后,尔朱荣却被自己立的傀儡皇帝所杀,震惊之余,贺拔岳决定不去洛阳凑热闹,转而大力经营关中。
隋唐史名词解释
隋唐史名词解释 Revised by BETTY on December 25,20201.史无定法我把一切理论都看成是方法。
在方法论上不应抱有倾向性,而是根据所论问题的需要和资料等条件的可能,作出选择。
——吴承明“史无定法”这一治学箴言的提出,是中国现代史学走向成熟的直接证明。
在研究具体历史问题时,一切理论都可视为方法论:思维的方法或者论证的方法,没有例外。
把所有理论都还原为从事历史分析的具体工具,从而为大规模引进和使用西方社会科学通则洞开方便之门,这可能就是“史无定法”论所将起到的革命和解放作用。
——王学典:《近五十年的中国历史学》,《历史研究》2004年1期。
2.关陇集团指的是在中国历史上士族世家豪强占统治地位的历史时期关中和陇西地区的几大贵族集团的统称。
关陇贵族最早起源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当时孝文帝制定了严格的士族制度,而北魏的士族大部分起源于关中和陇西一带,故史称关陇贵族。
关陇和河东等地豪强地主的力量,在东、西魏的争夺战中,这些豪强地主都归附了宇文泰。
为了把北方六镇武将和关陇豪族的力量统一起来,宇文泰组成了以八柱国为核心,以大将军、开府为主要成员,以府兵系统为基础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这是一个依靠武装力量建立起来、胡汉结合的集团。
在西魏、北周、隋和唐初他们都占据着统治地位.其鼎盛时期在北周、隋,到武则天时期基本结束。
乃是北周统一北方,以至隋唐统一全国的基础。
3.府兵制度府兵制,中国古代兵制之一。
该制度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
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
府兵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全国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
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建于大统年间,历北周、隋至唐初期而日趋完备,唐太宗时期达到鼎盛,唐玄宗天宝年间)停废,历时约二百年。
这一措施不但使农业户口大增,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而且更适应了民族融合和时代趋势,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4.八柱国西魏时期受封的八位柱国大将军,史称“八柱国”,分别为:宇文泰,元欣,李虎(李渊祖父),李弼(李密曾祖父),赵贵,于谨,独孤信(杨坚岳父,李渊外祖父),侯莫陈崇。
关陇集团课件
北魏时期全图
高欢和宇文泰两大集团的崛起
用陈致平先生的话来说,高欢是一个鲜卑化的汉人,宇文泰是一个汉化的鲜卑人。 高欢是在平定六镇起义的同时成为尔朱荣手下的一名军官,尔朱荣死后他随着尔朱兆 一起,尔朱兆准备从北魏的平城南下洛阳为尔朱荣报仇,但是高欢圈尔朱兆不要格杀 北魏宗室,否则又会成为众矢之的,但是尔朱兆不采纳。因此,高欢便脱离了尔朱兆 而自立门户,先后讨平了河南河北各地的各路诸侯而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于534年 取代北魏,立一个北魏宗室作为傀儡,建立东魏。
隋朝建立者的家世
杨忠(507年-568年)字揜于,小字奴奴, 陕西华阴人,隋文帝杨坚之父。 杨忠为西魏十二大将军。杨忠出身于北魏时将领尔朱荣同族兄弟尔朱度律旗 下一名统军,同期还有后来西魏的权臣独孤信。北魏分裂为东、西魏时,杨 忠随独孤信加入西魏阵营,因功升为车骑大将军,获当时丞相宇文泰重用。 北周建立后杨忠被任命为元帅,统辖杨纂、李穆、王杰、田弘、慕容延等十 多员大将,由北路攻伐北齐,攻陷北齐二十多座重镇。北周时封为上柱国, 随国公。隋朝建立后,追尊为太祖武元皇帝。
宇文泰在六镇起义时是葛荣的部下,葛荣会集几路大军号称百万,但是葛荣有勇无 谋,为尔朱荣所击杀,乱军作鸟兽散。北魏政府则在各个州县安置起义者,以防止他 们再次作乱,后来宇文泰被安置到了北魏将领贺拔岳部下,并且屡建功勋,获得了提 拔。尔朱荣败亡之后,高欢成为实权派,同时北魏调遣贺拔岳到关中河西一带镇压万 俟丑奴的起义,同时北魏皇帝密谋贺拔岳牵制高欢,高欢知道后,派侯景到关中接收 贺拔岳部队,同时杀死了贺拔岳。由于当时宇文泰已经成长为贺拔岳手下威望高又能 团结人的很得人心的二号人物,贺拔岳部队不听侯景调遣,反而拥立了宇文泰,于是 宇文泰就凭着这支部队在关中建立了根据地,于535年建立西魏,依然拥立北魏宗室作 为傀儡。宇文泰还设立了府兵制,以他为核心的八个人为八柱国。分别是宇文泰,元 欣,于瑾,赵贵,李弼,李虎,侯莫陈崇,独孤信。宇文泰位已超然,元欣是皇室身 份挂职而已,真正实权派是六柱国,合周礼制六军,六柱国下面设置十二大将军,每 个大将军下设两个开府,共计二十四开府,于是府兵制就建立了。宇文泰依靠这帮武 川镇同时出来的人为班底,把他们团结在一起,他们以及他们的后代开创了西魏北周 隋唐的辉煌达到四百年四个王朝。
隋唐史简答论述题
1.六镇之乱的影响◆这次事件是对北魏汉化政策的一次反动。
◆受此事件影响,六镇军队几十万涌入中原,导致北魏政权灭亡,分裂为东魏西魏,就在六镇之乱后的第9年和第11年。
◆更重要的是,出现了一个在北周到隋唐政治史上很重要的概念:关陇集团。
2.杨隋代周的历史评价◆杨隋代周是政权由关陇集团一个家族转到另一家族手中,但其意义决不止于宫廷政变,不是简单的家族兴衰。
◆它标志着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的内部组合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力量,已由鲜卑贵族变为汉人贵族。
尽管这些汉人贵族往往具有双重血统,但他们却自我标举为中原汉文化的代表。
◆杨隋代周,实际上建立了以关陇汉人贵族为本位的新政权;以继承汉人传统政治文化为号召,打破以武将为主体的北周政治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隋的建立,标志着东晋十六国以来中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民族大融合告一段落。
隋唐大一统格局,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
3.南北统一的原因◆制度因素:以“胡汉杂糅”为特征的体制,虽然在某些方面降低了秦汉以来官僚政治的水平,但在北朝最终形成的军事贵族,为皇权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从而为官僚政治的复兴提供了深厚的基础与活力,构成为迈向隋唐的“历史出口”。
◆观念因素:不论是民间还是统治阶级都拥有南北统一的观念与期待,资治通鉴中有云:“苟不能使九州合为一统,皆有天子之名而无其实者也。
”◆文化因素:1)南北朝分裂时期发展起来的文化差别,并未构成政治统一的重大障碍,反而使当时的人们产生了互补的渴望。
如钱钟书所说的“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
”2)文化的互补使两种文化重新鲜活起来,焕发生机,陈寅恪先生说“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4.大运河开通的历史意义◆运河在隋代的开通,关系到其后千余年间政治文化(巩固统一)、物质文化(物资交流)、精神文化(新文化、新意识)等诸多方面的发展。
Lady Wu:女皇传奇 武则天 历史 _20150310_121103
关陇集团,实际把控中国500多年的超强势力,灭亡后中国再无贵族
关陇集团,实际把控中国500多年的超强势力,灭亡后中国再无贵族(一张熟悉的地图)严格意义上讲,宋之后中国再无贵族之概念,但是唐朝的时候,纷纷落落还是有一些贵族的残叶。
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说:西魏、北周、隋、唐帝王皆出自一个门阀士族,即:大名鼎鼎的关陇贵族集团。
大才子骆宾王更有诗云:“溪月明关陇,戎云聚塞垣。
”......“关陇集团”可谓是一群门阀军事势力的空前集结,所谓“六镇”,想必大家是再也熟悉不过了,初期的六镇,绝大部分是鲜卑的一些贵族势力,另外,还有一部分的汉人豪强,不过到了后期,随着思想的延进和文化的侵染,这批军事贵族势力,逐渐以汉人成为了主体。
贺拔胜弟弟贺拔岳则成为关陇集团的第一代首领,他精心整合,以其旧部为班底,遂后定居关中,进而胡汉杂糅,文武合一,开始了互相通婚之习俗。
(关陇集团的门阀势力可谓盘根错节)但是,如若没有杨坚势力的崛起,“关陇贵族集团”或许还会延盛一些时日,不过随着赵贵、大帅哥独孤信等人的谋袭兹事,集团内部开始“兄弟阋于墙”,瓦分现象开始出现,尔后杨坚代周,此人的出现,则直接导致了关陇贵族集团的迅速衰败和彻底灭亡。
因此,盛极一时的关陇贵族集团,其实在隋末唐初之时,业已完全退出了华夏历史的政治舞台。
中华文明,历经了雄汉盛唐,在长达一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诞生了无数的门阀世家。
这些世族的势力业已达到了把控朝政的地步,其中影响最大的,可能要算南北朝到唐这一时期的“关陇贵族集团”,这个大名鼎鼎的关陇集团,究其时间,实际把控了中国差不多500多年。
(号称中国古代第一岳父的大帅哥独孤信影视剧照)所谓“关陇集团”这个概念,其实是由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提出来的,他将北魏时期,主要籍贯位于陕西关中和甘肃陇山(或称为六盘山)周围的一些门阀军事势力称之为“关陇集团”。
北魏时期,为了拱卫首都平城,在内蒙古南部、河北北部设立了六个军镇。
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国家的战略部署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六镇位置遭到了严重削弱,此举引起了六镇军民的严重不满,于是发动了叛乱。
初唐时期关陇集团兴衰探析
知识文库 第11期16 初唐时期关陇集团兴衰探析张 阳(一)唐高祖、唐太宗时期关陇集团的兴盛隋义宁元年(617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从618年登基称帝到626年玄武门之变禅位,唐高祖时期,关陇集团为李唐王朝的兴起立下了汗马功劳。
以李渊为首的关陇集团,是以太原起兵谋臣为核心,和以关中文武之士为主的统治集团。
“世胄名家”裴寂,“代住京兆”的刘文静,太原鹰扬府司马刘政会均是倡导太原起义的核心人物。
而李靖、刘弘基、尉迟敬德、杜如晦出身关中的官僚,又是“参与谋略”、“奋不顾身”的李唐开国功臣。
这些关陇集团的文武官僚就构成了李唐王朝的统治基础。
唐朝建立以后,关陇集团成员几乎垄断了中央政府中的重要官职。
牟润孙先生曾在《唐初南北学人论学之异趣及其影响》一文中说:“门人中有统计唐开国功臣之籍贯者,据其所得结果,唐初掌兵权人士,在比例上,出身关陇与李氏宗亲占最多数,其他地区出身者则居于少数。
”牟先生所说“出身关陇与李氏宗亲占最多数”,就是说关陇集团在国家政权中占主体地位。
唐太宗时期,他汲取了西魏、北周、隋三个短命王朝的经验教训,采取各种措施平衡朝中的政治势力,形成以房玄龄为代表的山东士族,以魏征、马周为代表的寒族,以及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代表的关陇贵族集团。
在各政治势力中,有能力与关陇集团对抗的只有山东士族,但唐太宗对山东士族一面引为己用,一面予以打压,如太宗朝重修《氏族志》,就有意贬低山东士族的社会地位。
太宗晚年,由于立储问题又引发了各派势力的重新洗牌。
长孙无忌、褚遂良拥立李治,并得到了太宗的认可,其后“无忌、邃良同心辅政”,掌控朝纲。
可见在太宗一朝,关陇集团在朝廷中依旧处于强势地位。
据此,陈寅恪先生认为关陇集团在唐太宗一朝的表现为“李氏据帝位,主其轴心,其他诸族入则为相,出则为将,自无文武分途之事,而将相大臣与皇室亦为同类之人。
”(二)唐高宗时期关陇集团的由盛转衰唐高宗初年,关陇集团依然在朝廷中占据主导地位,长孙无忌、褚遂良出任顾命大臣,权重朝野,宇文节、柳奭、韩瑗、来济等关陇贵族官僚先后被提拔为宰相,而山东豪杰集团领袖李勣被迫辞去了尚书左仆射的职务。
4张长图看懂中国历史上的4大军政集团
4张长图看懂中国历史上的4大军政集团中国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一些对历史走向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军事政治集团,这些军政集团纵横捭阖数十年至上百年不等,影响极为深远。
其中,尤以关陇、沙陀、鲜卑和北洋等4大军政集团的影响最大。
今天就用长图来解读下次4大军政集团。
一、关陇集团(一)存在时间:初步形成于北魏末期及西魏,一直存在到唐朝初期。
(二)主要人物:贺拔岳,西魏八柱国及十二大将军。
(三)所建王朝:西魏、北周、隋朝、唐朝。
(四)发展历程:北魏初期定都在平城,为防止柔然南下,拓跋焘设北部六镇以拱卫京师。
迁都洛阳后,六镇的地位下降,将兵不满情绪逐渐被激化,后爆发了六镇起义。
权臣尔朱荣平息六镇起义后控制朝廷,政局混乱。
尔朱荣家族覆灭后,高欢在割据势力中崛起,成为大丞相后把控朝政。
为了制衡和对抗高欢,北魏孝武帝元修扶植贺拔岳,任命他为统领关中二十州的大都督,贺拔岳开始整合关陇地区的各方力量,组建关陇集团。
面对贺拔岳的威胁,高欢挑拨离间侯莫陈悦诛杀了贺拔岳。
随后,贺拔岳旧部拥立宇文泰,继续与高欢对抗。
高欢与宇文泰各自拥立皇帝,北魏分裂成西魏和东魏。
西魏的统治区域主要为关中和陇西,为了对抗东魏,宇文泰创立府兵制,设立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为首领,他们也成为西魏及北周的统治阶层。
八柱国中,宇文泰子孙为北周皇族,李虎子孙为唐朝皇族。
十二大将军中,杨忠子孙为隋朝皇族。
可以说,西魏、北周、隋、唐四个朝代的开国皇帝都出自关陇集团。
直至唐初,关陇集团的影响力才退出历史舞台。
关陇军事集团二、沙陀集团(一)存在时间:崛起于唐末,一直存在至宋初(二)主要人物:李克用,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刘崇等(三)所建王朝:后唐、后晋、后汉、北汉,后周、北宋两代的开国皇帝最早也出自沙陀军事集团。
(四)发展历程:唐懿宗时,沙陀族首领朱邪赤心帮助朝廷镇压庞勋起义,被赐名李国昌,加封振武军节度使,开始割据一方,沙陀军事集团的力量得到快速发展。
李国昌的儿子李克用因镇压黄巢起义有功,被封河东节度使、晋王,成为与朱温相抗衡的力量,朱温灭唐后,李存勖奉唐朝为正朔,称帝后仍用“唐”国号,史称后唐。
乡兵集团的变化与关陇集团的解体
-陈寅恪先生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认为“有唐一代三百年间其统治阶级至变迁升降,即是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所鸠合集团之兴衰及其分化。
盖宇文泰当日融冶关陇胡汉民族之有武力才智者,以创霸业。
而隋唐继其遗产,又扩充之。
其皇室及佐命功臣大都西魏以来此关陇集团中人物。
所谓八大柱国家即其代表也”[1]。
这即是学术界著名的“关陇集团”理论的由来。
按此可知,陈先生首先提出了“关中本位政策”这一概念,随后将执行这一政策的团体称之为“关陇集团”。
因此,能否理解统治者政策的变化,成为观察“关陇集团”成败的关键。
前人的研究也多集中于此。
但是,政策的变化一方面会影响到政治高层,另一方面也会对当时的社会产生影响,那么,这种社会影响和政治上层之间又有什么样的联系呢?笔者认为,“关陇集团”是一个政治性的、依靠政治政策而生存的团体,这一点与魏晋南北朝以来长期存在的宗族组织截然不同,缺乏社会力量的支持成为其无法克服的弱点;政治上层与社会下层之间产生了游离,因而政治政策一旦发生改变,“关陇集团”便难以生存。
关陇集团在南北朝后期发挥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但对于关陇集团的瓦解乃至关于这一概念本身等一系列问题,学界一直众说纷纭。
尽管学界意见不一,但是学界对于其瓦解原因的讨论多集中于政治斗争和士人籍贯方面却是一致的。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从关陇集团与基层社会的关系入手,浅析其解体的原因。
一、关陇集团与其他士族的对比唐人柳冲综述魏晋以降的士族,称“过江则为‘侨姓’”,“东南则为‘吴姓’”,“山东则为乡兵集团的变化与关陇集团的解体赵义鑫(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西安710119)摘要:北魏孝文帝对地方进行的三长制改革,使得社会基层得到了制度化的重组。
此后,在北方各地,普遍出现的乡兵集团取代了魏晋以来的宗族组织。
乡兵集团全然不同于宗族,其内部依靠现实的经济利益相联系,而乡帅也需借助政府的力量才可以控制乡兵集团。
这些利益化的乡兵集团也成为崛起于北朝后期的关陇集团的社会基础。
关陇集团与隋唐之际的文学观念
作者: 康震
作者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版物刊名: 文艺研究
页码: 86-95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4期
主题词: 关陇集团;文学观念;隋唐;政治本质;政治集团;中原文化;文学的本质;军事集团
摘要:关陇集团是南北朝与隋唐之际重要的政治军事集团。
由魏周至隋唐之际,关陇集团从强调文学与政治本质的同一性,走向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政教之用与情感之美的结合,并最终形成"文质彬彬,尽善尽美"之一代文学观念。
这反映了关陇集团由地域性政治集团向中央政治集团过渡的历史进程。
这一文学观念的最终形成,与贞观时期文学创作的实绩、关陇集团的多元结构以及它对前朝文化思想观念的整合、对汉晋中原文化的逐步认同有内在联系。
关陇集团势力有多强?是个什么组织?它存在了多久?
关陇集团势⼒有多强?是个什么组织?它存在了多久?关陇集团是北朝后期关中陇右的军事贵族集团,其成员出将⼊相,先后建⽴了西魏、北周、隋、唐四个朝代。
关陇集团⾥,权⾂遍出。
最早的权⾂就是关陇集团的建⽴者,西魏的实际掌控⼈宇⽂泰。
宇⽂泰与⾼欢争雄,军事才能不及,但政治才⼲出类拔萃,所以东西并⽴,开创关陇集团的基业。
宇⽂泰之后,⼜有宇⽂护三年杀三帝、杨坚篡位登基这种权⾂,他们都是权倾朝野,说⼀不⼆。
等到出⾃关陇集团的唐国公李渊建⽴⼤唐,关陇集团⼜⼀次君临天下了。
在唐朝初期,关陇集团依然拥有很庞⼤的势⼒。
其代表⼈物就是唐太宗李世民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忌。
长孙⽆忌出⾃关陇名门,⼜与李世民是布⾐之交,是唐朝开国功⾂,集合了贵戚、勋旧、功⾂于⼀体,唐太宗极为倚重他,临死前,特意把太⼦李治托付给他,托孤于长孙⽆忌。
关陇集团最早称“关陇六镇”、关陇六镇这批军事贵族以武川镇军⼈为班底,定居关中,胡汉杂糅,⽂武合⼀,互相通婚。
所以叫做'关陇贵族集团'。
是陕西关中和⽢肃陇⼭周围门阀军事集团的总称,西魏、北周、隋、唐四代皇帝都出⾃这个集团。
四个王朝的更替,背后的核⼼原因都是这个集团在主导。
隋炀帝杨⼴长安登基后,第⼀件事就是要兴建东都洛阳城,杨⼴的迁都洛阳之举,核⼼原因就是要摆脱关陇集团的控制。
隋朝的建⽴与取得了关陇集团的⽀持有很⼤因素,杨家本⾝就是代表着关陇贵族的利益。
关陇贵族门阀当时控制着朝政,杨⼴登基后为了摆脱关陇集团的控制。
选择了把政治中⼼迁往东边的洛阳,⾛出长安这个贵族的⽼巢。
这与秦献公将秦国的都城从雍迁到栎阳原因是相同的。
以结果来看,显然杨⼴失败了,以关中⼈为主体的骁果军发⽣叛乱,杨⼴被杀,隋朝灭亡。
直到唐朝中后期边镇节度使的出现,关陇集团外朝军事势⼒才有所下降。
但朝内⾼官⼀直是关陇集团的囊中之物。
直到唐朝末年,关陇集团才被黄巢义军连根拔起。
这个左右西魏、北周、隋朝、唐朝的400年政治集团彻底烟消云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陇集团:一个控制着北朝影响直到隋唐的团体
虽然历史上称呼宇文泰和高欢建立的两个魏国叫做西东魏国,但是对于宇文泰来说,他的魏国才是正版的魏国,东边的那个魏国是冒牌货,同样的,对于高欢来说,他的魏国才是正版的魏国,西边的那个魏国是冒牌货。
西魏和东魏隔着黄河和潼关对峙。
两边都说自己是正版的北魏,但两边其实都是盗版的北魏,都是傀儡政权。
原来的北魏的皇室现在只不过是个受人摆布的幌子。
幌子的背后是一个大的集团,这个集团叫做关陇集团。
关陇集团
关陇集团是一个大的政治集团的统称,最早由著名的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提出,按照陈先生的观点,最初的时候,关陇集团的成员就是一群靠打仗发家的胡人,后来掌握了政权,既从事军事活动,也涉及政治事业,两手抓,两手都很硬。
这个集团中大多数都是靠打仗起家的,叫做军事贵族,和以前魏晋南北朝时候大家族的人是文化人出身不同,这个集团的人是打仗打出来的家族。
李渊一家就是关陇集团的代表。
它的起源很早,要早到北魏的时候。
那个时候的?方,乱成一锅粥。
你杀我,我杀你。
基本处于无政府状态。
能够活下来的,就是精英中的精英,白骨里面的白骨精,自然就会成为很大的家族,一个人是活不下来的。
和平年代可以卖弄文化,战争年代,只能靠刀枪。
战争就是无数人打架。
打到最后,总有身强力壮的人击败所有的对手,最终存活下来。
北魏末年的动乱,自然就有人在战火中成长,接过时代的旗杆。
关陇集团最早源自宇文泰的八柱国,由北魏的武将、鲜卑贵族和关陇地区汉族的豪门如河东柳泽、太原郭彦、河内司马裔、敦煌?狐整等所组成,它的核心是八柱国,前面提到过,八柱国就相当于今天的八位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都是实力派的人物。
八柱国分别为:宇文泰,元欣,李虎(李渊祖父),李弼(李密曾祖父),赵贵,于谨,独孤信(杨坚岳父),侯莫陈崇。
他们创造了西魏、北周、隋、唐四个朝代辉煌的历史。
历史书上说,唐朝能称之为大家族的,首先要提到八柱国家。
这说明他们的地位之特殊。
这其中,宇文泰是八柱国之首,但是他控制了国家,地位已经不是其他柱国可以比的,而元欣是皇帝,虽然没有实权,但是地位还摆在那个地方,也是无可动摇的。
实际上,八柱国只有六柱国,每个柱国下面有两个大将军,一共十二个大将军,每个将军下面有两个府,每个府有一支军队,一共二十四支军队,这就是北魏的核心统治力量。
日后,背叛隋王朝的人里面,除了农民起义,更是有很多直接从统治者内部分裂出来的大家族,他们之中还有八柱国的后代,例如后来的李密就是李弼的孙子,李渊是李虎的孙子。
他们的背叛也在后来读历史的人的意料之中,因为,大家族之间互相背叛在魏晋南北朝以来已经发生过很多次,他们背叛隋?,也只是模仿隋朝。
隋朝的建立者杨坚是北周的大家族,但是他窃取了北周的政权,自己建立了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