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联动制度】XX人民政府河长制部门联动工作制度
河长制工作制度
河长制工作制度1. 简介河长制是一种环境管理制度,旨在保护和修复河流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该制度通过建立河长制工作机制,实现河流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高效化。
本文将详细介绍河长制工作制度的目标、责任分工、工作流程和考核评估等内容。
2. 目标河长制工作制度的主要目标是保护和改善河流的生态环境,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具体目标包括:•提高河流水质,保护水资源;•修复和改善河流生态系统;•加强河岸管理,维护河流景观;•完善河流治理和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公众对河流生态环境的认知和关注度。
3. 责任分工为了有效实施河长制工作制度,需要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责任分工:•中央政府:负责制定河长制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协调各级政府的工作;•省级政府:负责制定地方的河长制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地市级政府:负责实施河长制工作,设立河长办公室,组织协调相关部门的工作;•县级政府:负责实施河长制工作,建立河长制工作队伍,负责河流的日常管理和监督;•乡镇政府:负责组织居民参与河长制工作,宣传和培训相关知识。
4. 工作流程河长制工作制度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河长巡查:河长定期进行巡查,监测河流水质、水量和河岸情况。
巡查过程中应记录巡查时间、地点、问题和处理情况。
2.问题汇报:发现问题后,河长应及时汇报给所在政府部门,政府部门负责督促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3.问题整改:相关部门收到问题汇报后,应及时组织人员进行调查和整改,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4.宣传教育:河长制工作中,应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河流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
可以通过组织讲座、培训班、宣传车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
5.建立档案:河长制工作中产生的相关档案应进行归档管理,以备后续查询和评估使用。
5. 考核评估为了确保河长制工作的有效推进,需要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估机制:•考核内容:考核内容包括河长巡查情况、问题汇报和处理情况、宣传教育工作等。
•考核方式:采取定期考核和不定期督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定期考核主要通过定期报告和河长工作日志进行,不定期督查由相关部门负责组织。
河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河池市河长制工作规定》的通知
河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河池市河长制工作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3.11.15•【字号】河政办发〔2023〕70号•【施行日期】2023.11.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河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河池市河长制工作规定》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河池市河长制工作规定》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河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3年11月15日河池市河长制工作规定第一条为保障河长制各项工作有效实施,加强河湖管理保护,推进幸福河湖与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广西壮族自治区河道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实施河长制,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河长制,是指在本市各级行政区域或相应河湖设立河长,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本行政区域或相应河湖的水资源保护、水安全保障、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碧道建设与管理等河湖管理保护工作的机制。
本规定所称河湖,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塘坝、沟渠等。
第四条河长制工作坚持生态优先、党政同责、河长领导、部门联动、公众参与、强化监督、严格考核的原则,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
第五条市、县(区)、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应当建立和完善河湖管理保护经费保障机制,将河长制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河湖保护资金投入。
第六条对在河长制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扬;对因失职、渎职导致江河湖库资源环境遭受损害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第七条市、县(区)、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以及有关部门、新闻媒体,应当开展河湖管理保护宣传教育和普法工作,提高全社会对河湖保护的责任意识、参与意识、法治意识,营造共同参与河湖管理保护的良好法治氛围。
河长制作用机制范文
河长制作用机制范文河长制是指以河流为单位的流域管理制度,通过设立河长并责任到人,加强对河流的保护和管理。
河长制的推行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机制:一、明确责任制河长制强调明确责任制,将河流管理责任划分给特定的河长,使其对所辖河流的水环境、治理、保护等各方面负责。
同时,规定了河长制的权力和职责范围,确保相关人员在实施过程中有明确的目标和权限。
二、流域管理河长制重视流域管理,将流域作为管理单位,强调上下游河段之间的协调和沟通。
在流域范围内,综合考虑河流的上下游关系、流域的综合利用和生态保护等方面,进行整体规划和管理。
通过流域管理,能够协调各方利益,实现资源的合理调配。
三、划定管理边界河长制在推行过程中,要求明确划定每个河长的管理边界,使责任划分更加明确。
通过对流域的细分划分,能够更为有效地进行管理和监督,避免责任不清或责任重叠的情况出现。
四、信息公开河长制要求对相关信息进行公开,包括水质、水量、河道维护情况等,使公众对流域管理有更为全面的了解。
通过信息公开,能够加强对河流管理的监督,提高流域居民的环保意识,增强公众对流域管理的参与性。
五、多方合作河长制强调多方合作,涉及多个部门的联合配合。
在河长制实施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居民等多方共同参与,形成合力。
通过各方的合作,能够更好地解决流域管理中的问题,推动河流的治理和保护。
六、激励约束机制河长制通过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促使各方更加积极地参与河流管理。
对于履职不力的河长要有相应的问责措施,同时对于表现突出的河长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通过激励约束机制,能够提高河长及相关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七、定期考核河长制要求定期对河长及其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和考核,将成绩作为对河长的激励和奖励的依据。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河长要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定期考核能够使河长及相关人员更加切实履行职责,推动流域管理工作的实施。
综上所述,河长制的机制包括明确责任制、流域管理、划定管理边界、信息公开、多方合作、激励约束机制、定期考核等,通过这些机制的有机组合,能够实现对流域的科学管理和综合治理。
联动机制管理制度
联动机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联动机制管理,提高组织协同效率,保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联动机制管理制度是指组织内部为了提高协同工作效率,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促进组织整体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定和措施。
第三条联动机制管理制度适用于本组织内部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协作和沟通工作,同时也适用于本组织和外部相关组织之间的协作和联系。
第四条本制度的宗旨是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工作协同的合力,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
第二章联动机制管理的基本原则第五条联动机制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协同一致、信息共享、互相支持、责任到人,促进组织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和合作。
第六条协同一致是指组织内部各部门要积极配合,相互支持,协同推进工作,形成合力。
第七条信息共享是指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要及时共享信息,确保信息流畅和透明,提高工作效率。
第八条互相支持是指在工作实施中,各部门之间要互相支持,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第九条责任到人是指在协同工作中,各部门要明确工作责任,做到责任明确、分工明确,确保工作的顺利推进。
第十条本组织要建立健全联动机制管理制度,明确人、财、物、信息各项资源的管理和配置原则。
第三章联动机制管理的组织架构第十一条本组织的联动机制管理组织架构包括联动机制管理委员会、联动机制管理办公室、各部门联动机制管理责任人等。
第十二条联动机制管理委员会是本组织内部最高层的联动机制管理决策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和推动联动机制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联动机制管理办公室是组织内部专门负责联动机制管理工作的机构,负责具体组织实施联动机制的计划、组织和推动。
第十四条各部门联动机制管理责任人,是本组织内部各部门的中层领导,负责本部门的联动机制管理工作,协调本部门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工作。
第十五条本组织可以根据需要设立专门的联动机制管理工作小组,负责某项重要工作的组织和推动。
第十六条联动机制管理委员会、联动机制管理办公室、各部门联动机制管理责任人等机构和人员要建立健全联动机制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联动工作机制范文
联动工作机制范文联动工作机制是指不同岗位、单位或组织之间在共同实现其中一目标过程中相互合作、协同工作的一种工作机制。
它通过信息共享、资源协调、任务分工等方式,促使各方共同努力、相互协助,加快工作的进程,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1.信息共享与沟通合作:联动工作机制通过信息的公开共享和多渠道的沟通合作,消除了信息不对称、沟通不畅的问题,提高了工作协同效率。
例如,在灾害防控领域,不同单位之间可以通过在线平台共享灾情信息,快速了解灾情,进行紧急救援工作。
2.资源协调与整合:联动工作机制可以通过统一调度和协商合作,有效整合各类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例如,在扶贫工作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社会组织等各方可以通过联动工作机制,共同协作,整合资源,提供优质服务,推动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
3.任务分工与协作配合:联动工作机制通过明确任务责任和协作配合方式,达到合理分工和高效协作的目的。
例如,在大型建筑项目中,不同施工单位之间可以通过联动工作机制,明确各自的施工任务,协同配合,确保工期和施工质量。
4.问题解决与经验分享:联动工作机制可以通过多方参与、集思广益的方式,共同解决问题和提高工作经验。
例如,在医疗行业中,不同医院可以通过联动工作机制成立联合会诊团队,共同研究难疑病例,分享治疗经验,提高诊疗水平。
5.创新发展与共同推进:联动工作机制可以通过跨界融合、共同创新的方式,推动行业的发展和提高竞争力。
例如,在科技创新领域,不同研究机构、高校和企业可以通过联动工作机制,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推动行业的创新发展。
总之,联动工作机制是一种高效、灵活的工作方式,可以在不同领域中促进多方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
它需要各方充分沟通、密切配合,并且建立起协作机制和相互信任的基础,以达到更好的工作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联动工作机制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各个领域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联动工作机制实施方案
联动工作机制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已成为当前政务管理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实施联动工作机制的意义在于:可以促进政府部门之间信息共享、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劳动和浪费,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使群众的需求得到更好地解决。
二、联动工作机制的基本原则1.协同配合原则:各部门之间要相互协作、协调配合,实现协同工作。
2.信息共享原则:各部门之间要互相通报情况、共享信息,避免信息孤岛。
3.责任分工原则: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形成工作合力。
4.问题导向原则:联动工作的目的在于解决实际问题,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5.效率优先原则:联动工作要注重效率,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服务质量。
三、联动工作机制实施步骤1.确定联动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人担任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负责协调和推动联动工作的落实。
2.制定联动工作计划:根据政府工作要求和各部门职责分工,制定具体的联动工作计划,并明确任务目标、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时限等。
3.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各部门要建立联动工作机制,确定工作流程,明确工作责任和工作标准,实现工作协同。
4.加强信息共享:各部门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信息沟通和交流,及时共享信息,避免信息孤岛。
5.强化责任意识:各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落实各自的职责,确保联动工作顺利、高效地进行。
6.加强监督和评估:建立联动工作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评估工作效果,推动联动工作不断完善和提高。
四、结论联动工作机制的实施对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各部门要严格按照联动工作机制实施方案,加强协作与合作,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落实责任分工,以问题为导向,优化工作效率,不断推动联动工作机制的完善和提高,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用水工作联动机制
用水工作联动机制用水工作联动机制是一种协调、协作的工作方式,旨在促进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工作协同和资源整合,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水平。
这种机制通常涉及多个部门和多方利益相关者,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和合作平台,以实现共同的目标。
用水工作联动机制的核心是跨部门、跨领域的合作与协调。
通过建立定期会议、信息通报、联合执法等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解决水资源保护、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等问题。
同时,还需要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等机制,以保障各方的利益和权益。
用水工作联动机制的建立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实际问题制定解决方案,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其次,要注重协调配合,各部门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第三,要强化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实现资源共享。
最后,要倡导创新发展,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在具体实践中,用水工作联动机制的实施方式多种多样。
例如,可以建立跨部门的水资源管理委员会或水资源管理办公室,负责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可以制定统一的水资源保护规划或行动计划,明确各部门的工作任务和责任;可以建立水资源监测网络或信息平台,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可以组织联合执法或专项整治行动,共同打击水资源的违法行为等。
用水工作联动机制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它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水平,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其次,它可以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和协调,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第三,它可以促进社会参与和公众参与,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
最后,它可以提升国家的综合治理能力和水平,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总之,用水工作联动机制是一种重要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方式,需要各级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河长制办公室工作制度
河长制办公室工作制度
河长制办公室工作制度是指为了加强河长制工作的组织管理,规范工作流程,
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而建立的一系列制度。
河长制办公室是河长制工作的具体实施机构,负责协调各方力量,推动河长制工作的落实和推进。
首先,河长制办公室应建立健全的组织架构,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例如,设立河长办公室主任、副主任、部门负责人等职位,明确他们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其次,河长制办公室应建立工作制度,明确工作流程和工作要求。
例如,制定
工作计划、工作方案、工作报告等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和高效完成。
另外,河长制办公室还应建立信息管理制度,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
例如,建立信息采集、整理、报送和反馈的制度,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确保各相关部门和人员都能及时了解工作进展和工作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和协作效果。
此外,河长制办公室还应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对工作人员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
和考核。
例如,制定绩效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激励工作人员积极工作,提高工作质量。
总之,河长制办公室工作制度的建立是推动河长制工作的重要保障,只有建立
完善的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明确工作要求,才能确保河长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取得良好成效。
希望河长制办公室能够不断完善工作制度,提高工作效率,推动河长制工作的深入开展,保障河流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部门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实施方案
部门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实施方案以下是 8 条关于部门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实施方案:1. 咱各个部门得像紧密咬合的齿轮一样,环环相扣啊!就好比组装一台精密的机器,生产部提供零件,质量部严格把关,销售部奋勇开拓市场,这样咱这“大机器”才能高效运转嘛!大家要随时沟通,别各干各的呀!例子:上次那个大项目,生产部都快完成了,销售部才知道,这不就脱节了嘛,多耽误事儿啊!2. 每个部门都不是孤立的岛屿呀,那得相互支援、共同进步!就像是在同一条船上的水手,有风一起挡,有浪一起闯!谁也别落下谁!例子:还记得那次突发状况吗,要是没有其他部门赶紧来帮忙,咱们那个部门能应付得过来嘛,可长点心吧!3. 部门之间得敞开胸怀呀,别藏着掖着!该分享的信息赶紧分享,就像一家人似的,有啥不能说的呢!这样才能共同应对各种挑战呀!例子:上次那个关键数据,要是早点在各部门流通,咱能走那么多弯路吗,唉!4. 咱得打造一种顺畅得像流水线一样的协调流程呀!不能磕磕绊绊的。
财务部管钱,别卡得太死嘛,研发部创新,得大胆去干呀!这样子才能出成绩!例子:那次研发部申请点经费咋那么难呢,这不是拖后腿嘛!5. 部门之间的协调就好比一场精彩的接力赛,你这一棒没交好,后面不就全乱套啦!所以都得认真对待呀,尽全力交接好!例子:上次部门之间交接任务,因为一点小疏忽,差点搞砸了,多悬啊!6. 各部门都要有大局观啊,不能只盯着自己那点事儿!要像乐团里的乐手一样,协同演奏出美妙的乐章,不能各吹各的调呀!例子:上次有个部门就只想着自己,结果影响了整体进度,多不像话呀!7. 部门协调时就像跳舞一样,要踩准节奏呀!该进则进,该退则退,别乱了步伐,这样才能跳出精彩的舞蹈,咱这“工作之舞”也才能跳好呀!例子:看看之前有的部门,节奏全乱了,能有好结果吗?8. 部门之间一定要紧密合作,这是必须的呀!就像拔河比赛一样,劲儿往一处使,才能赢!不能松松散散的呀!例子:要是大家都各顾各的,那工作还怎么推进呢,咱得争口气呀!我的观点结论就是:部门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太重要啦,大家一定要积极落实,让我们的工作更加高效、出色!。
河长制联动工作机制方案
河长制联动工作机制方案为切实改善全乡河道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落实各村水环境治理责任,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实施“河长制”进一步加强水环境治理工作的意见》(浙委发[2013]36号)、县政府《关于印发象山县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象政发[2013]178号)及县委办《关于印发象山县“河长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县委办[2014]1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生态茅洋、森林茅洋建设,加快实施“五水共治”七年行动计划,以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为根本,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突出重点、标本兼治,集中整治、长效管理的原则,建立河道“河长制”,落实管理责任,组织河道整治,加强监督考核,着力恢复和提高河道综合功能,构建亲水宜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实施范围全乡主要河道。
三、工作目标和实施时间(一)工作目标。
通过建立“河长制”,进一步明确各行政村、各科室部门职责,落实各项河道管理措施;河道环境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河道水质基本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基本消除沿河违章建筑、乱堆垃圾、河内违法设障的现象;河道断面水质、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基本实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目标。
(二)实施时间。
2014年—2016年。
四、“河长”的设置实行按河道级别和河道属地相结合的多级“河长”制。
(一)县级河道。
由县级领导担任一级“河长”,乡政府作为“河长”责任部门,乡长担任二级“河长”。
(二)乡镇级河道。
由乡长担任一级“河长”,乡政府作为“河长”责任单位,农业副乡长担任二级“河长”。
(三)村级河道。
由乡长担任一级“河长”,河道所流经村的联村领导作为一级“副河长”,河道所流经村的村委会作为“河长”责任单位,村主任担任二级“河长”。
五、工作职责和主要任务(一)各级河长职责1、一级河长。
是负责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的第一责任人。
主要职责为:牵头组织实施“一河一策”综合整治,协调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和措施;督导下级“河长”和有关部门履行职责;协调处理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重大问题;对不合格、整改不力的下级“河长”进行约谈。
联动机制实施方案
联动机制实施方案联动机制是指不同部门、机构、组织之间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互相合作、协调、整合资源,形成一种高效的工作方式。
实施联动机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合作伙伴之间的互信和协作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发展。
一、确定共同目标和任务:联动机制的实施首先需要明确共同的目标和任务。
各方应该坐在一起,通过沟通和协商,确定需要实现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以及各自的责任和角色是什么。
二、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是联动机制实施的基础。
各方应该互相了解对方的优势和资源,建立起相互信任和互利共赢的关系。
可以通过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参与项目等方式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三、明确责任和权利:为了实施联动机制,各方应该明确自己的责任和权利。
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要充分尊重各方的权利,坚持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避免出现利益冲突和矛盾。
四、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沟通是联动机制实施的重要环节。
各方应该建立顺畅有效的沟通渠道,及时交流信息、分享资源、解决问题。
可以通过定期召开会议、建立联络人制度、设立专门的沟通平台等方式来实现。
五、共享资源和信息:联动机制的核心是资源的共享和整合。
各方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为共同的目标和任务提供支持。
可以通过共享数据、设立专项基金、开发共享平台等方式实现资源的共享和整合。
六、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为了确保联动机制的有效实施,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各方应该制定明确的工作计划和进度安排,定期进行工作评估和效果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和改进。
七、推动机制的不断完善:联动机制是一个不断优化和完善的过程,各方应该在实施的过程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
可以通过定期的经验分享会、专题研讨会等方式来推动机制的不断完善。
八、建立激励机制和奖励机制:为了激发各方参与联动机制的积极性,可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奖励机制。
可以设立荣誉称号、优秀案例展示、奖金激励等方式,鼓励各方积极参与和贡献自己的力量。
处置联动工作制度
处置联动工作制度一、总则(一)制定依据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制定目的建立处置联动工作制度,旨在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形成合力,提高行政效率,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二、联动范围(一)联动部门联动工作涉及本市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包括公安、城管、环保、市场监管、交通、住建、水务、卫生健康等部门。
(二)联动事项1. 群众投诉举报事项;2. 上级交办事项;3. 巡查发现的问题;4. 跨区域、跨领域、跨行业的重大事项;5. 其他需要联动处置的事项。
三、联动机制(一)沟通协作1. 建立定期会议制度,各部门负责人定期召开联动工作会议,研究解决联动工作中的问题,协调推进工作。
2.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各部门应当及时相互推送工作信息,实现数据共享,提高工作效率。
3. 建立联络员制度,各部门确定联络员,负责日常工作的联系和协调。
(二)联合行动1. 对涉及多个部门的事项,由首责部门牵头,其他相关部门配合,共同开展联合行动。
2. 各部门在联合行动中应当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形成合力。
3. 联合行动结束后,由首责部门汇总各方意见,形成总结报告,报市政府。
(三)闭环管理1. 各部门收到投诉举报或者上级交办事项后,应当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投诉人或者上级部门。
2. 对跨区域、跨领域、跨行业的事项,由首责部门协调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处理,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3. 建立事项跟踪制度,对办理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确保事项得到妥善处理。
四、责任追究(一)各部门应当依法履行职责,严格按照本制度规定办理相关事项。
(二)对不履行职责、推诿塞责、玩忽职守的部门,由市政府予以批评教育,并责成其纠正。
河长制机制
河长制机制
河长制是指在河流流域内设立河长,由政府或相关部门委派负责河流管理的官员,负责对河流的保护、治理和管理工作。
河长制的机制包括河长的任命、职责和权力范围、工作机制和考核评价等内容。
河长制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河长的任命:河长由政府或相关部门任命,通常是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负责人或专职人员,负责河流管理工作。
2. 河长的职责和权力范围:河长负责对所管辖的河流进行巡查、监管、治理和管理,保障河流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河长在其职责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权力,可以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和整改。
3. 工作机制:河长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工作机制,包括河长办公室的设立、工作人员的配备、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等,确保河长制的有效实施。
4. 考核评价:对河长的工作进行考核评价,根据其工作成效进行奖惩,激励河长履行职责,提高河流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河长制的机制旨在加强对河流的管理和保护,提高河流的生态环境质量,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河流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建立河长制的机制,可以有效地解决河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河流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
河湖长制工作制度
XXXX局河湖长制部门联动工作制度
第一条为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沟通和协调配合,有效推动河湖长制各项工作,根据《XXXX年河湖长制工作任务》和《XXXX 年度河湖长制目标责任考核》相关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河湖长制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全局河湖长制各项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加强协调联动。
第三条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和任务分工,围绕河湖长制中心工作,密切协作配合,合力推动任务落实。
第四条有关部门应及时互通有关河湖资料,实行数据共享。
第五条根据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由河湖长制办公室统一负责组织,各成员单位参加,分组对河湖长制工作进行检查、督查、督办或联合执法。
XXXX局河湖长制工作督察督办制度
第一条为扎实有效地推进河湖长制工作,确保按时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根据《xxxx年河湖长制工作任务》和《xxxx年度河湖长制目标责任考核》相关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街道河长制办公室具体负责街道河(湖)长制工作督察督办的组织实施。
第三条督办主要采用会议、通知的形式交办任务。
河长制办公室下发的通知由河长制办公室主任签发。
通知应明确督办任务、承办单位、协办单位和办理期限等。
第四条承办单位接到通知后,应按照督办要求按时完成督办任务,并及时将办理进度情况向河长制办公室及有关成员单位进行书面反馈。
督办事项涉及多个单位的,由牵头单位负责组织协调,协办单位积极主动配合。
办理过程中出现意见分歧的,由牵头单位负责协调;意见分歧较大难以协调的,牵头单位应当报请河长制办公室协调。
第五条督办任务完成后,督办单位应当及时收集、整理督办事项有关资料,做好立卷归档工作。
流域治理部门联动协调工作机制
流域治理部门联动协调工作机制《流域治理部门联动协调工作机制》一、目的本机制旨在规范流域治理部门之间的联动协调工作,推动各流域治理部门的业务协调、资源共享和合作共建,为高效治理流域提供有力保障。
二、原则(一)重视联动协调工作,坚持以治理流域为中心,以顺应流域治理行政区划变化为前提,加强流域治理部门之间的联动协调工作;(二)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规则、支持技术服务和其他制度安排为手段,建立健全、高效、公正、可持续的流域治理部门联动协调工作机制;(三)以促进多治理部门共同优势的有效补偿、衔接与资源共享为宗旨,促进流域治理部门之间的协作;(四)以构建科学、合理、弹性的流域治理框架系统为根本,建立流域治理部门联动协调工作机制;(五)以建立运行机制、激励机制以及评估考核机制为支撑,完善流域治理部门联动协调工作机制。
三、主要内容(一)组织机构各流域治理机构应建立由上级政府指定的流域治理部门联动协调机构,负责组织流域治理部门之间的联动协调工作。
(二)决策机制各流域治理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流域治理决策机制,加强流域治理决策制度建设,完善决策制度和实施措施,推动流域治理部门联动协调工作有序开展。
(三)行动机制各流域治理部门要建立流域治理行动机制,加强流域治理行动领导班子建设,优化行动机制,树立行动责任人,推动流域治理部门联动协调工作有效推进。
(四)激励机制各流域治理部门应构建流域治理激励机制,创新激励机制,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激励的作用,激励流域治理部门协同促进流域治理活动。
(五)监督考核机制各流域治理部门应建立流域治理部门联动协调工作的监督考核机制,深入挖掘流域治理部门协调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其合理性的检验,确保流域治理部门联动协调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
河长工作制度范本
河长工作制度范本河长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河流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推动河办管理工作有力开展,提高河流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效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河长是指按照职责划分,负责管理区域内河流水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水域整治的行政区域政府、乡镇人民政府或相关管理单位的领导机关和领导成员。
第三条河长制度实行河长办公室全职负责、领导亲自抓和部门协同作业的工作机制。
第四条河长单位对被托管的水域负有终身责任,不得挪用、浪费、私分水域资源。
第五条本制度所称河长管理范围包括水面、水底、水生态环境。
第二章权责分工第六条河长的主要职责包括:(一)制定河流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规划,并组织实施;(二)制定河流重要水环境保护和治理工程,并组织实施;(三)监督河流水环境质量,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顿;(四)主持组织制定河流水域资源合理利用政策措施;(五)协调解决河流水域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相关争议;(六)监督被托管水域的污染源,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顿;(七)负责组织建立完善河流水域信息管理系统,并向社会公布信息;(八)完善河流水域监测设施,及时掌握河流水环境质量动态;(九)指导和协调相关行业部门,配合河办工作,履行好河流管理职责;(十)组织开展河流水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等工作。
第七条河长单位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合理配置河长,明确河长个人或河长办要负责的区域。
第八条河长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河长工作机制,确保河长有必要的财力、人力支持,并确保河长有权对存在问题的单位或个人进行约谈、调查。
第九条河长个人或河长办应当对河长管理区域内的河流生态环境进行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协调解决。
第十条河长单位应当通过定期召开管理会议、调研论证等方式,研究解决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问题。
第三章河长管理机构第十一条河长办公室由河长单位或地方政府设立,负责具体落实河长制度的执行工作。
第十二条河长办公室按照工作需要设置综合执法、监测评估、宣传教育、投诉处理和巡查检查等职能部门。
联动处置制度模板
联动处置制度模板一、总则1.1 为加强部门间的协同配合,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特制定本联动处置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各部门在履行各自职责过程中,需要其他部门协助配合时的联动处置工作。
1.3 本制度所称联动处置,是指各部门在协同工作中,通过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协作配合等方式,共同处理相关事务的过程。
二、联动处置原则2.1 协同性原则:各部门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积极参与联动处置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协同推进。
2.2 高效性原则:各部门在联动处置过程中,应当简化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2.3 灵活性原则:各部门在联动处置过程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工作方式和手段,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际效果。
2.4 依法依规原则:各部门在联动处置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各项工作合法合规。
三、联动处置流程3.1 信息共享:各部门在履行各自职责过程中,发现需要其他部门协助配合的事项,应当及时通报相关情况,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
3.2 资源整合:各部门在接到协助请求后,应当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为其他部门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协助。
3.3 协作配合:各部门在联动处置过程中,应当加强沟通与协调,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并共同推进方案的实施。
3.4 结果反馈:各部门在完成联动处置工作后,应当及时向其他部门反馈处理结果,并对处理结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四、联动处置机制4.1 建立联动处置协调机制,由牵头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确保各项工作协同推进。
4.2 建立联动处置预案库,各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部门的联动处置预案,并报牵头部门备案。
4.3 建立联动处置培训机制,定期组织各部门开展联动处置培训,提高各部门的联动处置能力。
4.4 建立联动处置评估机制,定期对联动处置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联动处置工作。
五、考核与奖惩5.1 各部门应当将联动处置工作纳入年度考核范围,对联动处置工作的成效进行评估。
5.2 对在联动处置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河长制相关制度
河长制相关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政策。
其中,河长制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
这项制度的实施可以更好的保护我们的水资源,防止水资源的过度开采,以及减少环境污染。
本文将针对河长制度的相关制度进行讨论。
一、河长制度的相关背景河长制度是中国关于水资源保护的一项重要政策。
该政策于2005年开始实施,其主要目的在于管理和保护水源。
随着时代的进步,河流污染、水资源的过度开采等问题日益严重,河长制度则成为了一项迫切需要的政策。
二、河长制度的主要内容1、河长制度的设立与职责分工河长制度的设立一般由政府主管部门指定,主要职责包括对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资源的管辖和保护。
同时,河长制度规定了职责分工,不同级别的河长负责不同的水域资源。
除此之外,还规定了河长人员的职责和权利,以及工作方式。
2、河长制度的监督机制为了保障河长制度的有效实施,相关部门需要建立一种有效的监督机制。
包括督查系统、评估报告、责任追究等。
三、河长制度的意义1、保护水源河长制度可以有效地保护水源,防止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减少环境污染。
通过规定河长制度的职责,政府主管部门可以更好地对水源进行管理,保护水源的可持续性。
2、促进河流生态环境建设河长制度的实施可以促进河流的生态环境建设。
通过对河流的监测和管理,政府主管部门可以发现和解决问题,改善河流环境,提高河流的生态价值。
3、促进河流经济社会发展河长制度的实施可以促进河流的经济社会发展。
通过对河流的管理和保护,可以提高水源的质量和数量,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河长制度的存在问题尽管河长制度在环境保护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践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包括:1、河长人员的责任不落实在实践中,许多河长人员并没有认真履行职责,不落实工作责任。
这种现象需要相关部门严厉查处。
2、河长制度的宣传不到位河长制度的宣传不到位,使许多人对其知之甚少。
政务联动管理制度
政务联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完善政务管理体制,推动政务工作的高效运转,提高政务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和沟通,我国建立了政务联动管理制度。
政务联动管理制度是指政府各部门之间在政务事项办理过程中,按照事项的相关性、依赖性和协同性,进行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协同,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和质量的一种管理模式。
政务联动管理制度的建立,对于提高政务实践效率和服务水平,推动政府各部门间的协同配合,增强政务事项办理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具有积极意义。
二、政务联动管理制度的基本要素1. 业务关联:政务联动管理制度是基于政务事项之间的业务关联性建立的。
政府各部门间的政务事项在办理过程中往往会相互关联,存在着依赖性和协同性。
比如,某事项需要涉及多个部门的协作,需要不同部门的信息共享和资源支持等。
2. 资源共享:政务联动管理制度需要建立资源共享机制,确保各部门能够在办理政务事项过程中共享信息和资源。
政府各部门要根据事项的具体需要,共享信息、设备和人员等资源,提高政务事项的办理效率。
3. 分工协作:政务联动管理制度要求各部门在办理政务事项时,根据事项的具体要求,明确分工,统一协调,形成工作合力,提高效率。
4. 信息交换:政务联动管理制度强调信息共享和交换,政府各部门要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信息管理制度,确保信息的安全和准确传递。
5. 风险防范:政务联动管理制度要求政府各部门在办理政务事项时,要严格执行相关政策法规,防范各类风险,确保政务事项的安全和有序办理。
三、政务联动管理制度的实施政务联动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政府各部门共同努力,建立起相互协作的工作机制。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政府各部门要统一信息标准和格式,建立政务信息共享平台,确保信息的安全和便捷传递。
2. 设立联动协调机构。
政府各部门在办理政务事项时,要设立联动协调机构,统一协调相关事务,形成合力。
3. 制定联动管理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人民政府河长制部门联动工作制度
第一条:为加强部门间的联系沟通和协调配合,有效推动河长制各项工作,按照《XX全面实行河长制实施方案》关于“建立部门联动制度”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镇有关部门之间开展河长制联动工作。
第三条:工作原则和目标
按照“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有序、务实高效”的原则,镇河长制办公室各成员单位在明确职责分工的基础上,加强沟通联系和协调配合,在处理跨部门重要事项时,加强横向联动,按照部门职责权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共同推进河长制工作开展。
第四条:工作机制
镇河长制办公室承担河长制组织实施具体工作,落实河长确定的事项。
镇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和任务分工,主动认领涉及本部门的工作任务,在镇河长制办公室组织协调下开展河长制工作。
镇级河长联系单位直接对所联系的镇级河长负责,落实镇级河长安排事项和工作任务,代表镇级河长对相应河流河长制工作涉及的镇有关部门进行联系和协调,对沿河各村河长制工作情况进行督导和考核。
第五条:加强信息共享
(一)信息共享内容
主要包括河流水文、水资源、水利工程情况;河流水质情况;涉河基础地理信息、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情况;工业污染源排放情况;农业面源污染情
况;畜禽养殖污染情况;渔业养殖污染情况;城镇生活污水、城市黑臭水体情况;船舶港口污染情况;其他与河长制工作相关的资料。
(二)信息共享方式
镇河长制办公室负责协调镇有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建立集水利、环保、住建、国土、交通、农业、林业、畜牧、河道等多部门数据为一体的镇河长制综合信息管理平台,供镇河长制办公室成员单位和村河长制工作机构查询。
与河长制有关的重要数据、重大事项、重要政策等,镇有关部门要及时报镇河长制办公室,由镇河长制办公室采取内部通报、下发文件等形式,及时告知和反馈有关部门。
第六条:加强统筹规划
(一)做好顶层设计
根据河长制工作目标,在深入开展问题排查并与相关部门协商研究、沟通衔接的基础上,由镇河长制办公室制定镇级重要河流综合整治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步骤、工作措施等。
(二)实现工作衔接
根据河长制工作任务分工,各牵头部门制定专项实施方案,细化目标任务,明确职责分工、工作步骤、工作措施等内容。
(三)协同推进实施
镇各有关部门根据综合整治方案和专项实施方案确定的工作任务,加强联系联动,密切协调配合,精心组织实施,使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达到预期成效。
第七条:加强联合检查
(一)检查内容
镇总河长、镇副总河长、镇级河长安排部署事项落实情况;村河长制工作开展情况;重要督办事项落实情况等。
(二)检查方式
根据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由镇河长制办公室统一负责组织,各成员单位参加,分组进行检查。
检查原则上每季度一次,可结合工作督察同步进行。
(三)结果反馈
检查结束后,由组长单位提交检查报告,报镇河长制办公室。
镇河长制办公室及时将检查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反馈各村,并督促整改落实。
第八条:加强执法联动
(一)日常执法联动
水利、环保、公安等部门在日常执法检查中发现涉及本部门管辖权限以外的涉河违法案件和线索时,应及时告知或移送有管辖权的部门依法查处,并积极协助配合做好调查取证工作。
水利、环保等部门在执法中遇到阻碍执法、暴力抗法等行为时,公安部门应及时依法处置。
(二)专项联合执法
根据工作需要,在镇河长制办公室的统一协调下,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水利、环保、公安等相关部门执法人员,针对涉河违法行为多发、频发的地区或领域进行联合执法,集中时间、集中执法力量联合开展专项治理或集中整治行动,严厉打击河流违法行为,维护河流管理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