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兴县第二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六月检测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永兴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六月检测物理试题(wd无答案)

湖南省永兴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六月检测物理试题一、单选题(★★) 1. 关于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B.匀速圆周运动是速度不变的运动C.圆周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D.做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可能是竖直向下的(★★) 2. 一只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3m/s,它要渡过一条宽为30m的河,河水流速为5m/s,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船可以沿垂直于河岸方向的航线过河B.水流的速度越大,船渡河的时间就越长C.船头正指对岸渡河,渡河时间最短D.船头方向斜向上游,船渡河的时间才会最短(★★) 3. 关于质点的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a=可知,a与r成反比B.由a=ω2r可知,a与r成正比C.由v=ωr可知,ω与r成反比D.由ω=2πn可知,ω与n成正比(★★) 4. 如图所示,小球 A质量为 m,固定在长为 L的轻细直杆一端,并随杆一起绕杆的另一端 O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如果小球经过最高位置时速度为,则此时杆对球的作用力为()A.支持力,mg B.支持力,mgC.拉力,mg D.拉力,mg(★★) 5. 在物理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普勒进行了“月—地检验”,得出天上和地下的物体都遵从万有引力定律的结论B.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发现了太阳系中行星沿椭圆轨道运动的规律C.第谷通过对天体运动的长期观察,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D.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6.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到达月球,在距月球表面200km的P点进行第一次“刹车制动”后被月球捕获,进入椭圆轨道Ⅰ绕月飞行,如图所示.之后,卫星在P点经过几次“刹车制动”,最终在距月球表面200km的圆形轨道Ⅲ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用T 1、T 2、T 3分别表示卫星在椭圆轨道Ⅰ、Ⅱ和圆形轨道Ⅲ上运动的周期,用a 1、a 2、a 3分别表示卫星沿三个轨道运动到P点的加速度,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a1<a2<a3B.T1<T2<T3C.T1>T2>T3D.a1>a2>a3(★★) 7. 如图所示,坐在雪橇上的人与雪橇的总质量为 m,在与水平面成θ角的恒定拉力 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移动了一段距离 l.已知雪橇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雪橇受到的A.支持力做功为mgl B.重力做功为mglC.拉力做功为FlcosθD.滑动摩擦力做功为-μmgl(★★) 8. 关于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知,力做功越多,功率就越大B.由P=Fv知,物体运动越快,功率越大C.由W=Pt知,功率越大,力做功越多D.由P=Fvcosθ知,某一时刻,力大、速率也大,而功率不一定大(★) 9. 如图所示,质量为 m的小球从高为 h处的斜面上的 A点滚下,经过水平面 BC后,再滚上另一斜面,当它到达高为的 D点时,速度为零,在这个过程中,重力做功为()A.B.C.D.0(★★) 10.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表示重力势能, h表示下落的距离,以水平地面为零势能面,下列所示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和 h之间关系的是()A.B.C.D.(★★)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能守恒时,物体一定不受阻力B.机械能守恒时,物体一定只受重力和弹力作用C.物体做匀速运动时,机械能必守恒D.物体所受的外力不等于零,其机械能也可以守恒(★★★) 12. 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 水平.一质量为m的质点自P点上方高度R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点进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g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W表示质点从P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A.,质点恰好可以到达Q点B.,质点不能到达Q点C.,质点到达Q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D.,质点到达Q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二、实验题(★★★) 13. 某同学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面上,将细绳一端拴在小车上,另一端绕过定滑轮,挂上适当的钩码使小车在钩码的牵引下运动,以此定量研究绳拉力做功与小车动能变化的关系。
高一物理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高一全册物理试题_02

应对市爱护阳光实验学校三中高一〔下〕月考物理试卷〔6月份〕一.选择题〔每题4分〕1.有关机械能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时,物体的机械能守恒B.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机械能一守恒C.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机械能也可能守恒D.除重力、弹簧的弹力外,其它力做功不为零时,机械能才守恒2.以下有关起电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摩擦起电说明电荷是可以创造的B.摩擦起电时物体带负电荷是因为在摩擦过程中此物体得到电子C.感起电是电荷从物体的一转移到另一时,失去了电子D.量的正、负电荷可和,说明电荷可以被消灭3.如图,一半径为R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放置,轨道两端高;质量为m的质点自轨道端点P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最低点Q时,对轨道的正压力为2mg,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质点自P滑到Q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A . mgR B . mgR C . mgR D . mgR4.一滑块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滑行,t=0时其速度为1m/s.从此刻开始滑块运动方向上再施加一水平面作用F,力F和滑块的速度v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别如图a和图b所示.设在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力F对滑块做的功分别为W1、W2、W3,那么以下关系正确的选项是〔〕A.W1=W2=W3B.W1<W2<W3C.W1<W3<W2D.W1=W2<W35.如下图,人站在电动扶梯的水平台阶上,假设人与扶梯一起沿斜面减速上升,在这个过程中,人脚所受的静摩擦力〔〕A.于零,对人不做功 B.水平向左,对人做负功C.水平向右,对人做正功 D.斜向上,对人做正功6.一内壁光滑的细圆钢管,形状如下图,一小钢球被一弹簧枪从A处正对着管口射入〔射击时无机械能损失〕,欲使小钢球恰能到达C处及能从C点平抛恰好落回A点,在这两种情况下弹簧枪的弹性势能之比为〔〕A.5:4 B.2:3 C.3:2 D.4:57.如下图,DO是水平面,AB为斜面,初速为v0的物体从D点出发沿DBA滑动到顶点A时速度刚好为零.如果斜面改为AC,让该物体从D点出发沿DCA滑动到A点且速度刚好为零,那么物体具有的初速度〔物体与斜面及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且不为零,不计物体滑过B、C点时的机械能损失〕〔〕A.大于v0B.于v0C.小于v0D.取决于斜面的倾角8.如下图,固的竖直光滑长杆上套有质量为m的小圆环,圆环与水平状态的轻质弹簧一端连接,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墙上,且处于原长状态.现让圆环由静止开始下滑,弹簧原长为L,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弹簧的长度变为2L〔未超过弹性限度〕,那么在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的过程中〔〕A.圆环的机械能守恒B .弹簧弹性势能变化了mgLC.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所受合力为零D.圆环重力势能与弹簧弹性势能之和保持不变9.一物体静止在升降机的地板上,在升降机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所做的功于〔〕A.物体势能的增加量B.物体动能的增加量C.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加上物体势能的增加量D.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加上克服重力所做的功10.质量为m 的物体,由静止开始下落,由于阻力作用,下落的加速度为g,在物体下落h的过程中,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 .物体的动能增加了mghB .物体的机械能减少了mghC .物体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mghD.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了mgh11.如下图,长度相同的三根轻杆构成一个正三角形支架,在A处固质量为2m 的小球,B处固质量为m的小球,支架悬挂在O点可绕过O点并与支架所在平面相垂直的固轴转动.开始时OB与地面相垂直,放手后开始运动,在不计任何阻力的情况下,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A球到达最低点时速度为零B.A球机械能减小量于B球机械能增加量C.B球向左摆动所能到达的最高位置于A球开始运动时的高度D.当支架从左向右回摆时,A球一能回到起始高度12.如图,两物体A、B用轻质弹簧相连,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现同时对A、B两物体施加大反向的水平恒力F1、F2使A、B同时由静止开始运动,在弹簧由原长伸到最长的过程中,对A、B两物体及弹簧组成的系统,正确的说法是〔〕A.A、B先作变加速运动,当F1、F2和弹力相时,A、B的速度最大;之后,A、B作变减速运动,直至速度减到零B.A、B作变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时,弹簧伸长最长,系统的机械能最大C.A、B、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在这一过程中是先增大后减小D.因F1、F2值反向,故A、B、弹簧组成的系统的动量守恒二、题1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律〞的中,如果纸带上前面几点比拟密集,不够清楚,可舍去前面比拟密集的点,在后面取一段打点比拟清楚的纸带,同样可以验证.如下图,取O点为起始点,各点的间距已量出并标注在纸带上,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g取10m/s2,重锤的质量为m〔结果保存3位有效数字〕.〔1〕打A点时,重锤下落的速度为v A= ,重锤的动能E kA= .〔2〕打F点时,重锤下落的速度为v F= ,重锤的动能E kF= .〔3〕A点到F点,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 P= 动能的增加量为△E k= .〔4〕得到的结论是.14.现要通过验证机械能守恒律.装置如下图:水平桌面上固﹣倾斜的气垫导轨;导轨上A点处有一带长方形遮光片的滑块,其总质量为M,左端由跨过轻质光滑滑轮的细绳与一质量为m的砝码相连;导轨上B点有一光电门,可以测量遮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t,用d表示A点到导轨低端C点的距离,h 表示A与C的高度差,b表示遮光片的宽度,s表示A、B两点的距离,将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看作滑块通过B点时的瞬时速度.用g表示重力加速度.完成以下填空:假设将滑块自A点由静止释放,那么在滑块从A运动至B 的过程中,滑块、遮光片与砝码组成的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可表示为.动能的增加量可表示为.假设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与s的关系式为.三、计算题15.如下图,光滑水平面AB与竖直面内的半圆形导轨在B点相接,导轨半径为R.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将弹簧压缩至A点后由静止释放,在弹力作用下物体获得某一向右速度后脱离弹簧,当它经过B点进入导轨瞬间对导轨的压力为其重力的7倍,之后向上运动恰能完成半个圆周运动到达C点.试求:〔1〕弹簧开始时的弹性势能;〔2〕物体从B点运动至C点克服阻力做的功;〔3〕物体离开C点后落回水平面时的动能.16.一种氢气燃料的,质量为m=2.0×103kg,发动机的额输出功率为80kW,行驶在平直公路上时所受阻力恒为车重的0.1倍.假设从静止开始先匀加速启动,加速度的大小为a=1.0m/s2.到达额输出功率后,保持功率不变又加速行驶了800m,直到获得最大速度后才匀速行驶.试求:〔1〕的最大行驶速度;〔2〕当的速度为32m/s时的加速度;〔3〕从静止到获得最大行驶速度所用的总时间.17.<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著之一,在该书的战争对决中,交战双方常常用到一种冷兵器时代十分先进的远程进攻武器﹣﹣抛石机.某同学为了研究其工作原理,设计了如下图的装置,图中支架固在地面上,O为转轴,轻杆可绕O 在竖直面内转动,物体A固于杆左端.弹丸B放在杆右端的勺形槽内.将装置从水平位置由静止释放,杆逆时针转动,当杆转到竖直位置时,弹丸B从最高点被水平抛出,落地点为图中C点.A、B质量分别为4m、m.OB=2OA=2L.转轴O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也为2L,不计空气阻力和转轴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求:〔1〕弹丸B被抛出瞬间的速度大小;〔2〕C点与O点的水平距离;〔3〕杆对弹丸B做的功.18.如下图,质量为m的滑块,放在光滑的水平平台上,平台右端B与水平传送带相接,传送带的运行速度为v,长为L,今将滑块缓慢向左压缩固在平台上的轻弹簧,到达某处时突然释放,当滑块滑到传送带右端C时,恰好与传送带速度相同.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试分析滑块在传送带上的运动情况.〔2〕假设滑块离开弹簧时的速度大于传送带的速度,求释放滑块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3〕假设滑块离开弹簧时的速度大于传送带的速度,求滑块在传送带上滑行的整个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三中高一〔下〕月考物理试卷〔6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4分〕1.有关机械能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时,物体的机械能守恒B.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机械能一守恒C.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机械能也可能守恒D.除重力、弹簧的弹力外,其它力做功不为零时,机械能才守恒【考点】机械能守恒律.【分析】物体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重力做功,根据机械能守恒的条件逐个分析物体的受力的情况,即可判断物体是否是机械能守恒.【解答】解:A、物体机械能守恒不是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而是只有重力做功,所以A错误.B、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此时机械能不守恒,所以B错误.C、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时,机械能守恒,此时的合外力不为零,于物体的重力,所以C正确.D、除重力、弹簧的弹力外,其它力做功不为零时,物体的机械能不守恒,所以D错误.应选C.2.以下有关起电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摩擦起电说明电荷是可以创造的B.摩擦起电时物体带负电荷是因为在摩擦过程中此物体得到电子C.感起电是电荷从物体的一转移到另一时,失去了电子D.量的正、负电荷可和,说明电荷可以被消灭【考点】电荷守恒律.【分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并没有创造电荷.感起电的实质是电荷可以从物体的一转移到另一个.【解答】解: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即说明了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并没有产生电荷,物体带负电荷是因为在摩擦过程中此物体得到电子,所以A错误,B正确.C、感起电过程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电荷从物体的一转移到另一个,总的电荷量并没有改变,所以C错误.D、量的正、负电荷可和,但电荷并没有被消灭,只是整体不显示电性而已,所以D错误.应选B.3.如图,一半径为R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放置,轨道两端高;质量为m的质点自轨道端点P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最低点Q时,对轨道的正压力为2mg,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质点自P滑到Q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A . mgR B . mgR C . mgR D . mgR【考点】动能理.【分析】质点经过Q点时,由重力和轨道的支持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运动律求出质点经过Q点的速度,再由动能理求解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解答】解:质点经过Q点时,由重力和轨道的支持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律得:N﹣mg=m由题有:N=2mg可得:v Q =质点自P滑到Q的过程中,由动能理得:mgR﹣W f =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W f =mgR应选:C.4.一滑块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滑行,t=0时其速度为1m/s.从此刻开始滑块运动方向上再施加一水平面作用F,力F和滑块的速度v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别如图a和图b所示.设在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力F对滑块做的功分别为W1、W2、W3,那么以下关系正确的选项是〔〕A.W1=W2=W3B.W1<W2<W3C.W1<W3<W2D.W1=W2<W3【考点】功的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根据功的公式W=FL可知,知道F的大小,再求得各自时间段内物体的位移即可求得力F做功的多少.【解答】解:由速度图象可知,第1s、2s、3s内的位移分别为0.5m、0.5m、1m,由F﹣t图象及功的公式w=Fscosθ可:W1=0.5J,W2=J,W3=2J.故此题中ACD错,B正确.应选:B.5.如下图,人站在电动扶梯的水平台阶上,假设人与扶梯一起沿斜面减速上升,在这个过程中,人脚所受的静摩擦力〔〕A.于零,对人不做功 B.水平向左,对人做负功C.水平向右,对人做正功 D.斜向上,对人做正功【考点】牛顿第二律;功的计算.【分析】动扶梯上的人随扶梯斜向上做加速运动,人的加速度斜向下,将加速度分解到水竖直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律即可求解.再由功的公式即可分析摩擦力做功的正负.【解答】解:人的加速度斜向下,将加速度分解到水竖直方向得:a x=acosθ,方向水平向左;a y=asinθ,方向竖直向下,水平方向受静摩擦力作用,f=ma=macosθ,水平向左,物体向上运动,设扶梯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运动的位移为x,那么W=fxcosθ<0,做负功.应选:B6.一内壁光滑的细圆钢管,形状如下图,一小钢球被一弹簧枪从A处正对着管口射入〔射击时无机械能损失〕,欲使小钢球恰能到达C处及能从C点平抛恰好落回A点,在这两种情况下弹簧枪的弹性势能之比为〔〕A.5:4 B.2:3 C.3:2 D.4:5【考点】动能理的用;平抛运动.【分析】第一种情况:小球经过C点时速度为零,由机械能守恒律求解弹簧枪的弹性势能;第二种情况:小球从C点水平飞出,做平抛运动,由平抛运动规律求小球经过C点的速度,再由机械能守恒列式可求解弹簧枪的弹性势能,再得到两种情况下弹簧枪的弹性势能之比.【解答】解:第一种情况,小球经过C点时速度为零,根据机械能守恒律得:弹簧枪的弹性势能为:E P1=mgR第二种情况,弹簧枪的弹性势能为:E P2=mgR+mv c2小球离开C点后做平抛运动,由平抛运动知识得:R=R=v C t解得:v C =联立解得 E A1:E A2=4:5.故ABC错误,D正确.应选:D7.如下图,DO是水平面,AB为斜面,初速为v0的物体从D点出发沿DBA滑动到顶点A时速度刚好为零.如果斜面改为AC,让该物体从D点出发沿DCA滑动到A点且速度刚好为零,那么物体具有的初速度〔物体与斜面及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且不为零,不计物体滑过B、C点时的机械能损失〕〔〕A.大于v0B.于v0C.小于v0D.取决于斜面的倾角【考点】功能关系.【分析】物体从D点滑动到顶点A过程中,分为水斜面两个过程,由于只有重力和摩擦力做功,根据动能理列式求解即可.【解答】解:物体从D点滑动到顶点A过程中﹣mg•x AO﹣μmg•x DB﹣μmgcosα•x AB=﹣m由几何关系cosα•x AB=x OB,因而上式可以简化为﹣mg•x AO﹣μmg•x DB﹣μmg•x OB=﹣m ﹣mg•x AO﹣μmg•x DO=﹣m从上式可以看出,到达顶点的动能与路径无关.应选:B.8.如下图,固的竖直光滑长杆上套有质量为m的小圆环,圆环与水平状态的轻质弹簧一端连接,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墙上,且处于原长状态.现让圆环由静止开始下滑,弹簧原长为L,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弹簧的长度变为2L〔未超过弹性限度〕,那么在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的过程中〔〕A.圆环的机械能守恒B .弹簧弹性势能变化了mgLC.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所受合力为零D.圆环重力势能与弹簧弹性势能之和保持不变【考点】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律.【分析】分析圆环沿杆下滑的过程的受力和做功情况,由于弹簧的拉力对圆环做功,所以圆环机械能不守恒,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根据系统的机械能守恒进行分析.【解答】解:A、圆环沿杆滑下过程中,弹簧的拉力对圆环做功,圆环的机械能不守恒,故A错误,B、图中弹簧水平时恰好处于原长状态,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弹簧的长度变为2L,可得物体下降的高度为h=L,根据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得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大量为△E p =mgh=mgL,故B正确.C、圆环所受合力为零,速度最大,此后圆环继续向下运动,那么弹簧的弹力增大,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所受合力不为零,故C错误.D、根据圆环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知圆环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那么圆环重力势能与弹簧弹性势能之和先减小后增大,故D错误.应选:B.9.一物体静止在升降机的地板上,在升降机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所做的功于〔〕A.物体势能的增加量B.物体动能的增加量C.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加上物体势能的增加量D.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加上克服重力所做的功【考点】动能理.【分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运用动能理研究在升降机加速上升的过程,表示出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所做的功.知道重力做功量度重力势能的变化.【解答】解:物体受重力和支持力,设重力做功为W G,支持力做功为W N,运用动能理研究在升降机加速上升的过程得,W G+W N=△E kW N=△E k﹣W G由于物体加速上升,所以重力做负功,设物体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W G′,W G′=﹣W G所以W N=△E k﹣W G=W N=△E k+W G′.根据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得:w G=﹣△E p,所以W N=△E k﹣W G=W N=△E k+△E p.应选CD.10.质量为m 的物体,由静止开始下落,由于阻力作用,下落的加速度为g,在物体下落h的过程中,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 .物体的动能增加了mghB .物体的机械能减少了mghC .物体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mghD.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了mgh【考点】功能关系.【分析】要知道并能运用功能关系.合力做功量度动能的变化.除了重力其他的力做功量度机械能的变化.重力做功量度重力势能的变化.【解答】解:A 、根据合力做功量度动能的变化,下落的加速度为g,那么物体的合力为mg,w合=mgh ,所以物体的动能增加了mgh.故A正确.B、重力做功w G=mgh,重力做功量度重力势能的变化,所以重力势能减少了mgh,物体的动能增加了mgh ,即机械能就减少了mgh.故B不正确.C 、物体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阻力,下落的加速度为g,根据牛顿第二律得阻力为mg,所以阻力做功w f=﹣fh=﹣mgh.所以物体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mgh,故C正确.D、重力做功w G=mgh,重力做功量度重力势能的变化,所以重力势能减少了mgh,故D正确.应选B.11.如下图,长度相同的三根轻杆构成一个正三角形支架,在A处固质量为2m 的小球,B处固质量为m的小球,支架悬挂在O点可绕过O点并与支架所在平面相垂直的固轴转动.开始时OB与地面相垂直,放手后开始运动,在不计任何阻力的情况下,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A球到达最低点时速度为零B.A球机械能减小量于B球机械能增加量C.B球向左摆动所能到达的最高位置于A球开始运动时的高度D.当支架从左向右回摆时,A球一能回到起始高度【考点】机械能守恒律.【分析】在不计任何阻力的情况下,整个过程中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据此列式判断即得.【解答】解:因为在整个过程中系统机械能守恒,故有:A、假设当A到达最低点时速度为0,那么A减少的重力势能于B增加的重力势能,只有A与B的质量相时才会这样.又因A、B质量不,故A错误;B、因为系统机械能守恒,即A、B两球的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故A球机械能的减少量于B球机械能的增加量,故B正确;C、因为B球质量小于A球,故B上升高度h时增加的势能小于A球减少的势能,故当B和A球高时,仍具有一的速度,即B球继续升高,故C错误;D、因为不计一切阻力,系统机械能守恒,故当支架从左到右加摆时,A球一能回到起始高度故D正确.应选:BD.12.如图,两物体A、B用轻质弹簧相连,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现同时对A、B两物体施加大反向的水平恒力F1、F2使A、B同时由静止开始运动,在弹簧由原长伸到最长的过程中,对A、B两物体及弹簧组成的系统,正确的说法是〔〕A.A、B先作变加速运动,当F1、F2和弹力相时,A、B的速度最大;之后,A、B作变减速运动,直至速度减到零B.A、B作变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时,弹簧伸长最长,系统的机械能最大C.A、B、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在这一过程中是先增大后减小D.因F1、F2值反向,故A、B、弹簧组成的系统的动量守恒【考点】动量守恒律;机械能守恒律.【分析】对A、B及AB系统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根据动量守恒条件分析系统动量是否变化.【解答】解:A、在拉力作用下,A、B开始做加速运动,弹簧伸长,弹簧弹力变大,物体A、B受到的合力变小,物体加速度变小,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弹簧弹力于拉力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速度到达最大,之后弹簧弹力大于拉力,两物体减速运动,直到速度为零时,弹簧伸长量达最大,因此A、B先作变加速运动,当F1、F2和弹力相时,A、B的速度最大;之后,A、B作变减速运动,直至速度减到零,故A正确;B、在整个过程中,拉力一直对系统做正功,系统机械能增加,A、B作变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时,弹簧伸长最长,系统的机械能最大,故B正确,C错误;D、因F1、F2大反向,故A、B、弹簧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系统动量守恒,故D正确;应选ABD.二、题1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律〞的中,如果纸带上前面几点比拟密集,不够清楚,可舍去前面比拟密集的点,在后面取一段打点比拟清楚的纸带,同样可以验证.如下图,取O点为起始点,各点的间距已量出并标注在纸带上,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g取10m/s2,重锤的质量为m〔结果保存3位有效数字〕.〔1〕打A点时,重锤下落的速度为v A= 0m/s ,重锤的动能E kA= 0.845mJ .〔2〕打F点时,重锤下落的速度为v F= 8m/s ,重锤的动能E kF = 0mJ .〔3〕A点到F点,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 P= 8mJ 动能的增加量为△E k= 6mJ .〔4〕得到的结论是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机械能守恒.【考点】验证机械能守恒律.【分析】〔1〕由OB 间距离和时间T=0.02S,求出OB段平均速度,即为A点的瞬时速度,动能由E KA =m求解.〔2〕由EG 间距离和时间,求出EG 段平均速度,即为F点的瞬时速度,动能由E KF=m求解.〔3〕从A点开始到打下F点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 P=mg•AF,动能的增加量为△E k=E KF﹣E KA.〔4〕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得出结论.【解答】解:〔1〕A点的瞬时速度于OB段的平均速度,那么打A点时重锤下落的速度为v A===0m/s,重锤的动能E KA=m=0.845mJ;〔2〕F点的瞬时速度于EG段的平均速度,那么打F点时,重锤下落的速度为v F===8m/s,重锤的动能E KF=m=0mJ;〔3〕从打点计时器打下A点开始到打下F点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 P═mg•x AF=8mJ,动能的增加量为△E k=E KF﹣E KA=6mJ.〔4〕重锤动能的增加量略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是由于阻力存在的缘故,假设剔除误差,认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E p=△E k,即机械能守恒.故答案为:〔1〕0m/s;0.845mJ;〔2〕8m/s;0mJ;〔3〕8mJ;6mJ;〔4〕△E p=△E k,即重锤下落过程机械能守恒.14.现要通过验证机械能守恒律.装置如下图:水平桌面上固﹣倾斜的气垫导轨;导轨上A点处有一带长方形遮光片的滑块,其总质量为M,左端由跨过轻质光滑滑轮的细绳与一质量为m的砝码相连;导轨上B点有一光电门,可以测量遮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t,用d表示A点到导轨低端C点的距离,h 表示A与C的高度差,b表示遮光片的宽度,s表示A、B两点的距离,将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看作滑块通过B点时的瞬时速度.用g表示重力加速度.完成以下填空:假设将滑块自A点由静止释放,那么在滑块从A运动至B 的过程中,滑块、遮光片与砝码组成的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可表示为.动能的增加量可表示为.假设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与s的关系式为.【考点】验证机械能守恒律.【分析】关键在于研究对象不是单个物体而是滑块、遮光片与砝码组成的系统.对于系统的重力势能变化量要考虑系统内每一个物体的重力势能变化量.动能也是一样.光电门测量瞬时速度是中常用的方法.由于光电门的宽度b很小,所以我们用很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解答】解:〔1〕滑块、遮光片下降重力势能减小,砝码上升重力势能增大.所以滑块、遮光片与砝码组成的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E P =Mg﹣mgs=光电门测量瞬时速度是中常用的方法.由于光电门的宽度b很小,所以我们用很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v B=根据动能的义式得出:△E k=〔m+M〕v B2=假设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E k=△E P;所以与s的关系式为故答案为:;;.三、计算题15.如下图,光滑水平面AB与竖直面内的半圆形导轨在B点相接,导轨半径为R.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将弹簧压缩至A点后由静止释放,在弹力作用下物体获得某一向右速度后脱离弹簧,当它经过B点进入导轨瞬间对导轨的压力为其重力的7倍,之后向上运动恰能完成半个圆周运动到达C点.试求:〔1〕弹簧开始时的弹性势能;〔2〕物体从B点运动至C点克服阻力做的功;〔3〕物体离开C点后落回水平面时的动能.【考点】动能理;弹性势能.【分析】〔1〕研究物体经过B点的状态,根据牛顿运动律求出物体经过B点的速度,得到物体的动能,物体从A点至B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律,弹簧的弹性势能于体经过B点的动能;〔2〕物体恰好到达C点时,由重力充当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律求出C点的速度,物体从B到C的过程,运用动能理求解克服阻力做的功;【解答】解:〔1〕物块在B点时,由牛顿第二律得:F N ﹣mg=m,由题意:F N=7mg物体经过B点的动能:E KB=m=3mgR在物体从A点至B点的过程中,根据机械能守恒律,弹簧的弹性势能:E p=E kB=3mgR.〔2〕物体到达C点仅受重力mg,根据牛顿第二律有:mg=m,E KC=m=mgR物体从B点到C点只有重力和阻力做功,根据动能理有:W阻﹣mg•2R=E kC﹣E kB。
2019-2020学年度最新高一物理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B. 从a-b重力对人的冲量小于绳对人冲量
C. 从b-c合力对人的冲量为零
D. 从O-c合力对人的冲量为零
【答案】D
【解析】
【详解】A项:从O-c由动量定理可知:,即 ,所以重力对人的冲量等于绳对人的冲量,故A错误;
B项:由力和运动学分析可知,从a-b人做加速减小的加速运动,到b点速度最大,从a-b由动量定理可知:,即,故B错误;
C项:由于b点的速度最大,c点速度为零,从b-c人的动量的变化量不为零,即合力的冲量不为零,故C错误;
D项:从O-c由动量定理可知,由于人的动量变化为零,所以合力的冲量为零,故D正确。
6. 如图所示长木板A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体B以水平速度冲上A后,由于摩擦力作用,最后停止在木板A上,则从B冲到木板A上到相对板A静止的过程中,下述说法中正确是( )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抓住a、b两球水平方向均做匀速直线运动,结合水平位移关系分析判断。
5. 如图所示,蹦极运动员从O点自由下落,到a点时弹性绳刚好是自然长度,c是运动员下落的最低点,b是最终静止时运动员悬吊的位置,不计空气阻力和绳的重力,研究O-a-b-c 过程有( )
A. 重力势能减少了
B. 动能增加了mgh
C. 机械能损失了
D. 克服阻力做功为
【答案】C
【解析】
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重力对物体做多少功,则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多少.由题知重力做功为mgh,则的重力势能减少mgh,故A错误;物体的合力做正功为mah=0.9mgh,则物体的动能增加量为0.9mgh,故B错误;物体下落h高度,重力势能减小mgh,动能增加为0.9mgh,则机械能减小0.1mgh,故C正确;由于阻力做功导致机械能减小,因此克服阻力做功为0.1mgh,故D错误.故选C.
高一物理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高一全册物理试题_00002

应对市爱护阳光实验学校三中高一下学期月考物理试卷〔6月份〕一.单项选择题:〔此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4分〕一质量为1.0kg滑块,以4m/s的初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左运动,从某一时刻起,一方向向右的水平力作用于滑块,经过一段时间,滑块的速度方向变为向右,大小也为4m/s,那么在这段时间内水平力所做的功为A.0 B.8J C.16J D.32J2.〔4分〕物体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力作用下运动,力F1对物体做功6J,物体克服力F2做功8J,那么F1、F2的合力对物体做功为A.14J B.10J C.2J D.﹣2J 3.〔4分〕一个物体由静止沿长为L的光滑斜面下滑当物体的速度到达末速度一半时,物体沿斜面下滑了A.B.L C.D.4.〔4分〕质量为m的物体从地面上方H高处无初速释放,陷入地面的深度为h,如下图,在此过程中错误的选项是A.重力对物体做功为mgHB.重力对物体做功为mg〔H+h〕C.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为零D.地面对物体的平均阻力为mg〔H+h〕/h5.〔4分〕用起重机将质量为m的物体匀速吊起一段距离,那么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做功情况是以下说法中的哪一种A.重力做正功,拉力做负功,合力做功为零B.重力做负功,拉力做正功,合力做正功C.重力做负功,拉力做正功,合力做功为零D.重力不做功,拉力做正功,合力做正功二、双项选择题:〔此题共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6.〔6分〕关于重力势能的理解,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重力势能是一个值B.当重力对物体做正功时,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C.放在地面上的物体,它的重力势能一于0D.重力势能是物体和地球共有的,而不是物体单独具有的7.〔6分〕物体做以下几种运动,其中物体的机械能守恒的是A.自由落体运动B.竖直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C.水平方向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D.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8.〔6分〕如图桌面高为h,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地面高H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取桌面处的重力势能为零.假设小球落到地面前瞬间的速度为v,那么落地时的机械能为A.mgh B.mv2﹣mgh C.mgH D.m g〔H﹣h〕9.〔6分〕如下图的两个单摆,摆球质量相,悬线甲短,乙长,悬点O1、O2高,将悬线拉至水平然后释放,以悬点所在平面为参考平面,那么两球经过最低点时A.甲球的动能小于乙球的动能B.甲球的机械能于乙球的机械能C.甲球的机械能小于乙球的机械能D.甲球悬线的张力大于乙球悬线的张力10.〔6分〕在距地面10m高处,以10m/s的速度抛出一质量为1kg的物体,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为16m/s,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g取10m/s2〕A.抛出时人对物体做功为50JB.自抛出到落地,重力对物体做功为100JC.飞行过程中物体克服阻力做功22JD.物体自抛出到落地时间为1s三.题〔此题共1小题,每题16分,共16分〕11.〔16分〕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律.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输出电压为6V的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重锤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的点,对纸带的点痕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律.〔1〕下面列举了该的几个操作步骤: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上;C.用天平测出重锤的质量;D.释放悬挂纸带的夹子,同时接通电源开关打出一条纸带;E.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F.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于增加的动能.其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或者操作不当的步骤,将其选项对的字母填在下面的空行内,并说明其原因.步骤是错误的.理由是;步骤是错误的.理由是;步骤是错误的.理由是.〔2〕利用这个装置也可以测量重锤下落的加速度a的数值.如图2所示,根据打出的纸带,选取纸带上的连续的五个点A、B、C、D、E,测出A距起始点O的距离为s0,点AC间的距离为s1,点CE间的距离为s2,使用交流电的频率为f,根据这些条件计算:AE间所用的时间为设O点处的重力势能为0,OA段的重力势能E P为;C点的速度为;C点的动能E k为;如果在误差范围内,E P=E k,说明了OC过程重物的守恒.12.〔10分〕以20m/s的初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影响.求:〔1〕它上升的最大高度;〔2〕物体在离地面多高处,物体的动能与重力势能相.〔g=10m/s2〕13.〔12分〕有一质量为0.2kg的物块,从长为4m,倾角为30°光滑斜面顶端处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斜面底端和水平面的接触处为很短的圆弧形,如下图.物块和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0.2求:〔1〕物块在水平面能滑行的距离;〔2〕物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g取10m/s2〕14.〔12分〕如下图,半径R=0.4m的光滑半圆环轨道处于竖直平面内,半圆环与粗糙的水平地面相切于圆环的端点A.一质量m=0.1kg的小球,以初速度v0=7m/s在水平地面上向左作加速度a=3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4.0m后,冲上竖直半圆环,最后小球落在C点.求:〔1〕小球在A处的速度;〔2〕小球在B处所受的支持力和速度;〔3〕A、C之间的距离〔g=10m/s2〕三中高一下学期月考物理试卷〔6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此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4分〕一质量为1.0kg滑块,以4m/s的初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左运动,从某一时刻起,一方向向右的水平力作用于滑块,经过一段时间,滑块的速度方向变为向右,大小也为4m/s,那么在这段时间内水平力所做的功为A.0 B.8J C.16J D.32J考点:功的计算.专题:功的计算专题.分析:物体的初末动能,根据动能理,求解拉力做的功即可.解答:解:物体运动过程中,受重力、支持力和方向向右的水平力,只有水平力做功,根据动能理,有:W=应选:A.点评:求恒力做的功,可以根据恒力做功表达式W=FScosθ,也可以根据动能理.2.〔4分〕物体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力作用下运动,力F1对物体做功6J,物体克服力F2做功8J,那么F1、F2的合力对物体做功为A.14J B.10J C.2J D.﹣2J考点:功的计算.专题:功的计算专题.分析: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被转化.功是力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乘积.功是标量,没有方向性.求合力的功有两种方法:先求出合力,然后利用功的公式求出合力功;或求出各个力做功,之后各个功之和.解答:解:求合力的功有两种方法,此处可选择:先求出各个力做功,之后各个功之和.力F1对物体做功6J,物体克服力F2做功8J,即﹣8J.虽然两力相互垂直,但两力的合力功却是它们之和=6J+〔﹣8J〕=﹣2J故答案为:﹣2J点评:克服力做功,即为此力做负功;同时表达功的标量性.3.〔4分〕一个物体由静止沿长为L的光滑斜面下滑当物体的速度到达末速度一半时,物体沿斜面下滑了A.B.L C.D.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专题:运动学与力学〔一〕.分析:此题是同一个匀加速直线运动中不同时刻的两段运动,可以直接设出加速度a和末速度v ,那么末速度一半就为,用两次位移速度公式,联立方程即可求出结果解答:解:设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a,物体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v,那么有:v2=2aL ①2=2as ②由①、②两式可得s=应选A点评:此题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的直接运用.在物理解题过程中有一些不必求出结果,但解题过程中涉及到得物理量,可以直接设出来,通过联立方程解出所要求解的物理量.4.〔4分〕质量为m的物体从地面上方H高处无初速释放,陷入地面的深度为h,如下图,在此过程中错误的选项是A.重力对物体做功为mgHB.重力对物体做功为mg〔H+h〕C.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为零D.地面对物体的平均阻力为mg〔H+h〕/h考点:功的计算.专题:功的计算专题.分析:根据重力做功的公式W G=mg△h即可求解;对整个过程运用动能理,根据重力和阻力做功之和于钢球动能的变化量,即可求解.解答:解:A、重力做功:W G=mg△h=mg〔H+h〕,故A错误,B正确.C、对整个过程运用动能理得:W总=△E K=0,故C正确.D、对整个过程运用动能理得:W总=W G+〔﹣fh〕=△E K=0,f=,故D正确.此题选错误的应选:A.点评:该题是动能理和重力做功公式的直接用,要注意重力做功只跟高度差有关,难度不大.5.〔4分〕用起重机将质量为m的物体匀速吊起一段距离,那么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做功情况是以下说法中的哪一种A.重力做正功,拉力做负功,合力做功为零B.重力做负功,拉力做正功,合力做正功C.重力做负功,拉力做正功,合力做功为零D.重力不做功,拉力做正功,合力做正功考点:动能理的用;功的计算.专题:动能理的用专题.分析:根据功的计算公式W=Flcosα分析答题.解答:解:物体匀速上升,重力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重力做负功,拉力竖直向上,拉力与位移方向相同,拉力做正功,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所受合力为零,在合力做功为零;故ABD错误,C正确.应选C.点评:知道物体做正负功的条件、知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所受合力为零,即可正确解题.二、双项选择题:〔此题共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6.〔6分〕关于重力势能的理解,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重力势能是一个值B.当重力对物体做正功时,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C.放在地面上的物体,它的重力势能一于0D.重力势能是物体和地球共有的,而不是物体单独具有的考点:重力势能.分析: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和位置两个因素有关,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与重力做功有关,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无关.解答:解:A、重力势能的大小与零势能面的选取有关,故重力势能不可有为值;故A错误;B、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故B正确;C、只有放在零势能面上的物体重力势能才是零,而并不是只有地面才能选为零势能面的;故C错误;D、重力势能是物体和地球共有的,而不是物体单独具有的;离开地球物体将不再具有重力势能;故D正确;应选:BD.点评:此题考查了重力势能的概念以及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两个因素,知道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与重力做功有关.7.〔6分〕物体做以下几种运动,其中物体的机械能守恒的是A.自由落体运动B.竖直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C.水平方向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D.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考点:机械能守恒律.专题:机械能守恒律用专题.分析:物体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重力或者是弹力做功,根据机械能守恒的条件逐个分析物体的受力的情况,即可判断物体是否是机械能守恒.解答:解:A、自由落体运动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故A正确;B、竖直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动能不变,势能变大,故机械能变大,故B 错误;C、水平方向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重力势能不变,动能变化,故机械能变化,故C错误;D、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动能不变,势能变化,故机械能变化,故D 错误;应选A.点评:此题是对机械能守恒条件的直接考查,掌握住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即可,题目比拟简单.8.〔6分〕如图桌面高为h,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地面高H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取桌面处的重力势能为零.假设小球落到地面前瞬间的速度为v,那么落地时的机械能为A.mgh B.mv2﹣mgh C.mgH D.m g〔H﹣h〕考点:机械能守恒律.专题:机械能守恒律用专题.分析:小球落到地面瞬间重力势能可直接得到为﹣mgh,但动能不知道,所以机械能不好直接确.但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动能为零,这个位置的机械能很快求出,根据小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落地时与刚下落时机械能相,就能求出小球落到地面前的瞬间的机械能.解答:解:取桌面处的重力势能为零,小球在最高点时机械能为:E=mg〔H﹣h〕;小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那么小球落到地面前瞬间的机械能于最高点的机械能,为:E′=E=mg〔H﹣h〕.故D正确.应选:D点评:此题比拟简单,关键在于选择什么位置确机械能,能运用机械能守恒律进行分析和计算.9.〔6分〕如下图的两个单摆,摆球质量相,悬线甲短,乙长,悬点O1、O2高,将悬线拉至水平然后释放,以悬点所在平面为参考平面,那么两球经过最低点时A.甲球的动能小于乙球的动能B.甲球的机械能于乙球的机械能C.甲球的机械能小于乙球的机械能D.甲球悬线的张力大于乙球悬线的张力考点:机械能守恒律;向心力.专题:机械能守恒律用专题.分析:A、B两球在运动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比拟出初始位置的机械能即可知道在最低点的机械能大小.根据E P=mgh分析重力势能的大小.根据机械能守恒律和牛顿第二律结合得到线的拉力表达式,可比拟拉力的大小.解答:解:A、对于任一球,根据机械能守恒律得:E k=mgr,可得r越大,动能越大,所以甲球的动能小于乙球的动能,故A正确.BC、A、B两球在运动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初始位置两球的机械能相,所以在最低点,两球的机械能相.故B正确,C错误.D、在最低点,根据牛顿第二律得:F﹣mg=m由机械能守恒得:mgr=联立得F=3mg,与绳的长度无关.所以两绳拉力大小相.故D错误.应选:AB.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掌握动能理和机械能守恒律,知道摆球在最低点靠合力提供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10.〔6分〕在距地面10m高处,以10m/s的速度抛出一质量为1kg的物体,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为16m/s,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g取10m/s2〕A.抛出时人对物体做功为50JB.自抛出到落地,重力对物体做功为100JC.飞行过程中物体克服阻力做功22JD.物体自抛出到落地时间为1s考点:动能理的用.专题:动能理的用专题.分析:抛出时人对物体做功于物体的初动能.重力做功W G=mgh.根据动能理求出飞行过程中物体克服阻力做的功.解答:解:A、根据动能理,抛出时人对物体做功于物体的初动能,为:W1===50J,故A正确;B、自抛出到落地,重力对物体做功为W G=mgh=1×10×10=100J,故B正确;C、根据动能理得:mgh﹣W f=E k2﹣E k1,代入解得,物体克服阻力做的功W f=mgh ﹣=100﹣=22J,故C正确;D、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物体不是平抛运动,故竖直分运动不是自由落体运动,无法求解平抛运动的时间,故D错误;此题选择错误的,应选D.点评:此题是动能的义和动能理的简单用,空气阻力是变力,运用动能理求解克服空气阻力做功是常用的方法.三.题〔此题共1小题,每题16分,共16分〕11.〔16分〕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律.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输出电压为6V的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重锤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的点,对纸带的点痕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律.〔1〕下面列举了该的几个操作步骤: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上;C.用天平测出重锤的质量;D.释放悬挂纸带的夹子,同时接通电源开关打出一条纸带;E.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F.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于增加的动能.其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或者操作不当的步骤,将其选项对的字母填在下面的空行内,并说明其原因.步骤B是错误的.理由是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源;步骤C 是错误的.理由是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律〞的中,因为我们是比拟mgh、mv2的大小关系,故m可约去比拟,不需要用天平;步骤D是错误的.理由是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后释放重物,由于重物运动较快,可能会使打出来的点很少,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2〕利用这个装置也可以测量重锤下落的加速度a的数值.如图2所示,根据打出的纸带,选取纸带上的连续的五个点A、B、C、D、E,测出A距起始点O的距离为s0,点AC间的距离为s1,点CE间的距离为s2,使用交流电的频率为f,根据这些条件计算:AE间所用的时间为设O点处的重力势能为0,OA段的重力势能E P 为mgs0;C点的速度为;C点的动能E k为;如果在误差范围内,E P=E k,说明了OC过程重物的机械能守恒.考点:验证机械能守恒律.专题:题.分析:对于,我们要从原理、仪器、步骤、数据处理、考前须知这几点去搞清楚.纸带中,假设纸带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得纸带上的点间距,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计算出打出某点时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和加速度,从而求出动能.根据功能关系得重力势能减小量于重力做功的数值.解答:解:〔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源,故B 中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上错误,该使用交流电源;步骤C是错误的,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律〞的中,因为我们是比拟mgh、mv2的大小关系,故m可约去比拟,不需要用天平.步骤D是错误的,时,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后释放重物,由于重物运动较快,可能会使打出来的点很少,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2〕使用交流电的频率为f,所以AE间所用的时间为t=,设O 点处的重力势能为0,OA段的重力势能E P =mgs0,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v C=,E kC=mv C2=,如果在误差范围内,E P=E k,说明了OC过程重物的机械能守恒.故答案为:〔1〕B、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源;C、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律〞的中,因为我们是比拟mgh、mv2的大小关系,故m可约去比拟,不需要用天平D、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后释放重物,由于重物运动较快,可能会使打出来的点很少,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2〕;mgs0;;;机械能点评:要知道重物带动纸带下落过程中能量转化的过程和能量守恒,熟练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决问题;重物带动纸带下落过程中,除了重力还受到阻力,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由于阻力做功,重力势能减小除了转化给了动能还有一转化给摩擦产生的内能.12.〔10分〕以20m/s的初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影响.求:〔1〕它上升的最大高度;〔2〕物体在离地面多高处,物体的动能与重力势能相.〔g=10m/s2〕考点:机械能守恒律;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专题:机械能守恒律用专题.分析:〔1〕当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根据运动学根本公式求解;〔2〕物体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列出方程式,再结合条件:动能与重力势能相,列出方程,联立即可求解解答:解:〔1〕当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那么有:2gh=解得:h=〔2〕以地面为参考面,设物体上升高度为h,动能与重力势能相.由机械能守恒律得:mv02=mgh+据题有:mgh=mv2;联立解得:h==10m答:〔1〕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0m;〔2〕物体在离地面10m高处,物体的动能与重力势能相.点评:此题利用机械能守恒律求解竖直上抛运动;利用机械能守恒律解题的优点是:解题时只需注意初、末状态,而不必考虑物体的运动过程13.〔12分〕有一质量为0.2kg的物块,从长为4m,倾角为30°光滑斜面顶端处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斜面底端和水平面的接触处为很短的圆弧形,如下图.物块和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0.2求:〔1〕物块在水平面能滑行的距离;〔2〕物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g取10m/s2〕考点:动能理的用.专题:动能理的用专题.分析:〔1〕对物块运动的整个过程运用动能理即可求解;〔2〕根据摩擦力做功的公式即可求出摩擦力做的功,物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于摩擦力做功的绝对值.解答:解:〔1〕对物块运动的整个过程运用动能理得:0﹣0=mglsin30°﹣μmgs 带入数据解得:s=10m〔2〕整个过程中摩擦力做的功为:W=﹣μmgs代入数据得;W=﹣4J所以物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4J.答:〔1〕物块在水平面能滑行的距离为10m;〔2〕物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4J.点评:此题考查了动能理的直接用,难度不大,属于根底题.14.〔12分〕如下图,半径R=0.4m的光滑半圆环轨道处于竖直平面内,半圆环与粗糙的水平地面相切于圆环的端点A.一质量m=0.1kg的小球,以初速度v0=7m/s在水平地面上向左作加速度a=3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4.0m后,冲上竖直半圆环,最后小球落在C点.求:〔1〕小球在A处的速度;〔2〕小球在B处所受的支持力和速度;〔3〕A、C之间的距离〔g=10m/s2〕考点:动能理的用;向心力.专题:动能理的用专题.分析:要求AC之间的距离该首先判物体能否到达B点,故该先求出物体到达B点的最小速度,然后根据动能理求出物体实际到达B点时的速度,由于实际速度大于最小速度,故物体到达B后做平抛运动,最后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求出物体在平抛过程当中水平向的位移.解答:解:〔1〕小球向左运动的过程中小球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有:v A2﹣v02=﹣2as解得:v A ==5m/s〔2〕如果小球能够到达B点,那么在B点的最小速度v min,故有:mg=m解得:v min=2m/s而小球从A到B的过程中根据机械能守恒可得:mgh+mv B2=mv A2解得:v B=3m/s由于V B>v min故小球能够到达B点,且从B点作平抛运动,由牛顿第二律可知:F﹣mg=m解得:F=mg+m=1+2N=2N;〔3〕在竖直方向有:2R=gt2;在水平方向有s AC=v B t解得:s AC=1.2m故AC间的距离为1.2m;答:〔1〕小球到达A点的速度为5m/s;〔2〕速度大小为3m/s;〔3〕AC间的距离为1.2m.点评:解决多过程问题首先要理清物理过程,然后根据物体受力情况确物体运动过程中所遵循的物理规律进行求解;小球能否到达最高点,这是我们必须要进行判的,因为只有如此才能确小球在返回地面过程中所遵循的物理规律.。
高一6月物理测试试题含答案

高一6月物理测试(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14小题,总分40分)1.(3分)某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描述其运动的物理量中,恒定不变的是( )A.向心力 B.向心加速度 C.线速度 D.周期2.(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变力作用,一定做曲线运动B.只要物体的运动不停止,物体做曲线运动的位移就一定越来越大C.物体所受的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一定做曲线运动D.物体做曲线运动时,速度、加速度、合外力的方向都可能相同3.(3分)对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路程相等B.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弧长相等C.相等的时间里发生的位移相同D.相等的时间里转过的角度相等4.(3分)如图所示,用细线吊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使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关于小球的受力情况,正确的是:()A.重力、绳子的拉力、向心力B.重力、绳的拉力C.重力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5.(3分)汽车以一定速率通过拱桥,则( )A.在最高点汽车对桥的压力大于汽车的重力B.在最高点汽车对桥的压力等于汽车的重力C.在最高点汽车对桥的压力小于汽车的重力D.汽车所受的合力为零6.(3分)A、B两小球都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A球的轨道半径是B球轨道半径的2倍,A的转速为30r/min,B的转速为15r/min.则两球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A .1:1B .2:1C .4:1D .8:17.(3分)关于行星运动的规律,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 .开普勒在牛顿定律的基础上,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B .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C .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找出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D .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8.(3分)我国发射的“天链一号01星”是一颗同步卫星,其运动轨道与地球表面上的( )A .某一纬度线(非赤道)是共面的同心圆B .某一经度线是共面的同心圆C .赤道线是共面同心圆,且卫星相对地面是运动的D .赤道线是共面同心圆,且卫星相对地面是静止的9.(3分)星球上的物体脱离该星球引力所需要的最小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v 2与第一宇宙速度v 1的关系是v 2=2v 1.已知某星球的半径为r ,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 的16,不计其他星球的影响,则该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为( )A.gr3 B.gr6 C.gr3 D.gr10.(3分)质量为m 的小物块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
湖南省永兴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六月月考检测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示图象中,能正确反映 Ep 和 h 之间关系的是 (
)
2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机械能守恒时,物体一定不受阻力
B.机械能守恒时,物体一定只受重力和弹力作用
C.物体做匀速运动时,机械能必守恒
D.物体所受的外力不等于零,其机械能也可以守恒
12. 如图 2,一半径为 R、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
永兴二中高一年级第二学期六月月考
物理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时量: 60 分钟,满分: 100 分; 2、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班次、姓名、考号在答题卷上填写清楚; 3、必须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交卷只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POQ 水平.一质量
为 m 的质点自 P 点上方高度 R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 P 点进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 N
时,对轨道的压力为 4mg,g 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 W 表示质点从 P 点运动到 N 点的过程中克服
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
)
1 A . W= 2mgR,质点恰好可以到达 Q 点
D.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在距月球表面
200 km 的 P
点进行第一次 “刹车制动” 后被月球捕获, 进入椭圆轨道Ⅰ绕月飞行, 如图所示. 之
后,卫星在 P 点经过几次“刹车制动” ,最终在距月球表面 200 km 的圆形轨道Ⅲ
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用 T1、T2、 T3 分别表示卫星在椭圆轨道Ⅰ、Ⅱ和圆形
发现拉力做的功总是要比小车动能增量大一些,
这一情况可能是下列哪些原因造成的 __________( 填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6月阶段性检测物理试题无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6月阶段性检测物理试题无答案B.重力做负功, 拉力做正功, 合力做正功C.重力做负功, 拉力做正功, 合力做功为零D.重力不做功, 拉力做正功, 合力做正功7.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关系实验中,小车在运动中会受到阻力作用。
这样,在小车沿木板滑行的过程中,除橡皮筋对其做功以外,还有阻力做功,这样便会给实验带来误差,我们在实验中想到的办法是,使木板略为倾斜,对于木板的倾斜程度,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①木板只要稍微倾斜一下即可,没有什么严格要求②木板的倾斜角度在理论上应满足下面条件:即重力使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分力应等于小车受到的阻力③如果小车在倾斜的木板上能做匀速运动,则木板的倾斜程度是合要求的④其实木板不倾斜,问题也不大,因为实验总是存在误差的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④8.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关系实验时,如果用一条橡皮筋进行实验,与小车相连的纸带如图5-6-5所示,如果用四条橡皮筋进行实验,与小车相连的纸带如图5-6-6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①用一条橡皮筋拉小车时,橡皮筋对小车做功为W,用四条橡皮筋拉小车时,橡皮筋对小车做功为4W②用一条橡皮筋拉小车时,小车速度最大可达到v,用四条橡皮筋拉小车时,小车速度最大可达4v③用一条橡皮筋拉小车时,小车速度最大可达到v,用四条橡皮筋拉小车时,小车速度最大可达2v④用一条橡皮筋拉小车时,小车速度最大可达到v,用四条橡皮筋科小车时,小车速度最大既不是2v,也不是4vA.①②B.①③ C.①④ D.①9.(多选)关于重力做功和物体的重力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重力对物体做正功时,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减少B.物体克服重力做功时,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C.地球上任何一个物体的重力势能都有一个确定值D.重力做功的多少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无关10.(多选)质量为m的滑块沿着高为h,长为l的粗糙斜面恰能匀速下滑,在滑块从斜面顶端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 )A.重力对滑块所做的功等于mgh;B.滑块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等于mgh;C.合力对滑块所做的功为mgh;D.合力对滑块所做的功不能确定。
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适应性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1)

高一下学期联考适应性训练(二)物理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9题,27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恒力作用下能做曲线运动也能做直线运动B. 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一定是做曲线运动C.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速度可能保持不变D. 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答案★】A 【解析】【详解】A .当恒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在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直线运动,当恒力的方向相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A 正确;B .如果变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始终在一条直线上时,物体仍做直线运动,B 错误;C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速度方向沿着切线方向时刻改变,C 错误;D .如果两条直线运动中,一个是匀速运动,一个是变速运动,合速度的方向时刻改变,则一定是曲线运动,D 错误。
故选A 。
2. 如图所示,B 物体的质量是A 物体质量的12,在不计摩擦阻力的情况下,A 物体自H 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
当物体A 落地时B 仍在光滑桌面上,则此时B 的速度为( )A. 2gHB. gHC.23ghD. 23gH【★答案★】D 【解析】【详解】设A 的质量为2m ,B 的质量为m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212(2)2mgH m m v =+解得23gHv=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 从空中以40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重为10N的物体.物体在空中运动3s落地,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则物体落地前瞬间,重力的瞬时功率为()A. 300WB. 400WC. 500WD. 700W【★答案★】A【解析】【详解】重物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为v y=gt=30m/s;重力的功率P=mgv y=300W.故A正确,BCD错误.【点睛】本题难度较小,公式P=Fv中的v是在F方向上的分速度4. 有a、b、c、d四颗地球卫星,a还未发射,在地球赤道上随地球表面一起转动, b处于地面附近近地轨道上正常运动,c是地球同步卫星,d是高空探测卫星,各卫星排列位置如图,则有A. a的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B. c在4 h内转过的圆心角是π / 6C. b在相同时间内转过的弧长最长D. d的运动周期有可能是20 h【★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同步卫星的周期必须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角速度相同,根据2a rω=比较a与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再比较c的向心加速度与g的大小.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得出角速度与半径的关系,分析弧长关系.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判断d与c的周期关系.同步卫星的周期必须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角速度相同,则知a与c的角速度相同,根据2a rω=知,c的向心加速度大.由2GMmmgr=,得2GMgr=,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向心加速度越小,则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小于b的向心加速度,而b的向心加速度约为g,故知a的向心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g,故A错误;c是地球同步卫星,周期是24h,则c在4h内转过的圆心角是3π,故B 错误;由22GMm v m r r =,得 GM v r =,卫星的半径越大,速度越小,所以b 的速度最大,在相同时间内转过的弧长最长,故C 正确;由开普勒第三定律32R k T=知,卫星的半径越大,周期越大,所以d 的运动周期大于c 的周期24h ,不可能为23h ,故D 错误.5.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以某一速度从A 点冲上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其运动的加速度为34g ,此物体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则在这个过程中物体( )A. 重力势能增加了34mgh B. 机械能增加了mgh C. 动能损失了mgh D. 机械能损失了12mgh 【★答案★】D 【解析】【详解】A .物体在斜面上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所以重力势能增加了mgh ,故A 错误。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含答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卷,满分100分,测试时间100分钟,第I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第II卷直接答在试卷上.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本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可能只有一个选项或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4分,部分选对得2分,选错或多选的得0分)。
1.最早测的万有引力常量G的科学家是()A.牛顿B。
开普勒C。
卡文迪许D。
爱因斯坦2.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大小一定变化B.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可能做曲线运动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D.只要物体做圆周运动,它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指向圆心3.一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在其运动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A.线速度 B.角速度 C.周期 D.合外力4.关于平抛运动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的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B.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C.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D.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5.关于向心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向心力只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不可能改变运动的快慢B.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向心力,一定等于其所受的合力C.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向心力是恒力D.物体做变速圆周运动时,向心力也一定指向圆心6.如图所示,为一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锥摆,关于摆球A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摆球A受重力、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B.摆球A受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C.摆球A受拉力和重力的作用D.摆球A受重力和向心力的作用7.据河南日报消息,京广铁路不久也将开通时速达到300公里以上“动车组”列车。
届时,乘列车就可以体验时速300公里的追风感觉。
我们把火车转弯近似看成是做匀速圆周运动,火车速度提高会使外轨受损。
高一下学期6月物理试题解析版

解得 ,处于失重状态,故B错误;
C.洗衣机脱水时,利用离心运动把附着在衣物上的水份甩掉,故C错误;
D.绕地球沿圆轨道飞行的航天器中悬浮的宇航员重力提供向心力,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D错误。
故选A。
4. 质量为1kg的点在xoy平面上做曲线运动,x方向的速度图象和y方向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解得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在最低点球对杆的作用力是 的拉力,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12. 宇宙中有两颗孤立的中子星,它们在相互的万有引力作用下间距保持不变,并沿半径不同的同心圆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如果双星间距为L,质量分别为 和 ,引力常量为G,则( )
A. 双星中 的轨道半径
B. 双星的运行周期
A. 卫星 的运行速度小于物体 的速度
B. 物体 和卫星 的加速度大小与它们到地心距离成正比
C. 卫星 运动轨迹的半长轴比卫星 运动轨迹的半径要大些
D. 卫星 在 点的加速度大小比卫星 在该点加速度大小要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A.物体A和卫星C的周期相等,则角速度相等,根据
知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大,所以卫星C的运行速度大于物体A的速度,故A错误;
(3)图3是某同学根据实验画出的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O为平抛起点,在轨迹上任取三点A、B、C,测得A、B两点竖直坐标y1为5.0cm、y2为45.0cm,测得A、B两点水平距离Δx为40.0cm,则平抛小球的初速度v0为______m/s,若C点的竖直坐标y3为60.0cm,则小球在C点的速度为vC=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g取10m/s2).
D.由图知,甲的渡河速度方向与水流速度方向成钝角,乙的渡河速度方向与水流速度方向成锐角,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甲船渡河的实际速度小于乙船的实际速度,D正确。
湖南省永兴县第二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六月检测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永兴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六月检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关于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B. 匀速圆周运动是速度不变的运动 C. 圆周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D.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可能是竖直向下的 【答案】A 【解析】【详解】A.平抛运动的加速度始终为g ,则是匀变速曲线运动,故选项A 正确; B.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不断变化,则速度不断改变,故选项B 错误; C.圆周运动的加速度不断变化,则不是匀变速曲线运动,故选项C 错误;D.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水平速度永不为零,则落地时的速度不可能变成竖直向下,故选项D 错误.2.一只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3m/s ,它要渡过一条宽为30m 的河,河水流速为5m/s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船可以沿垂直于河岸方向的航线过河B. 水流的速度越大,船渡河的时间就越长C. 船头正指对岸渡河,渡河时间最短D. 船头方向斜向上游,船渡河的时间才会最短 【答案】C 【解析】【详解】A .静水中的速度为3m/s ,小于河水流速为5m/s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由于静水速小于水流速,则合速度不可能垂直于河岸,即船不可能垂直到达对岸,故A 错误; BCD .当静水速与河岸垂直时,渡河时间最短,最短时间为30s 10s 3c d t v === 即使水流的速度越大,则船渡河的时间仍不变,故BD 错误,C 正确。
故选C。
3. 关于质点的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由a=2vr可知,a与r成反比B. 由a=ω2r可知,a与r成正比C. 由v=ωr可知,ω与r成反比D. 由ω=2πn可知,ω与n成正比【答案】D【解析】【详解】比较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应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A.该选项在速度相等的情况下才成立,选项A错误;B.该选项在角速度一定时才成立,选项B错误;C.该选项在线速度一定时才成立,选项C错误;D.由ω=2πn可知,ω与n成正比,选项D正确。
高一下学期6月物理试题(解析版)

11.在电场中的某点A放一检验电荷+q,它所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右则A点的场强大小为 ,方向水平向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点放-个负检验电荷,A点的场强方向变为水平向左
B.在A点放一个负检验电荷,它所受的电场力方向水平向左
C.在A点放一个电荷量为叫的检验电荷,则A点的场强变为
12.把质量为m的正点电荷q在电场中由静止释放,如果不计重力,在它运动的过程中,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点电荷的受力方向,必与所在点的电场线的切线方向一致
B.该点电荷的速度方向,必与所在点的电场线的切线方向一致
C.该点电荷的加速度方向,必与所在点的电场线的切线方向一致
D.该点电荷的运动轨迹必与电场线重合
【答案】(1).不带(2).负
【解析】
【详解】[1]若先移走+Q,此时导体A和B中的电荷又发生中和,不再带电,再把导体A和B分开,同样不再带电,所以此时A不带电,B不带电;
[2]先把导体A和B分开,再移走+Q,导体A和B由于感应起电带上异种电荷,所以此时A带负电,B带正电。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如图所示,把一个倾角为 =37°的绝缘斜面固定在匀强电场中,有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物体以初速度v0从A端滑上斜面,物体恰好能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已知电场方向水平向右,电场强度大小为 ,求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sin37°=0.6,cos37°=0.8)
【答案】
【解析】
【详解】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平衡条件得,在沿斜面方向上
故选AC。
第Ⅱ卷非选择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某省永兴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六月检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关于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B. 匀速圆周运动是速度不变的运动C. 圆周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D.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可能是竖直向下的【答案】A【解析】【详解】A.平抛运动的加速度始终为g,则是匀变速曲线运动,故选项A正确;B.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不断变化,则速度不断改变,故选项B错误;C.圆周运动的加速度不断变化,则不是匀变速曲线运动,故选项C错误;D.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水平速度永不为零,则落地时的速度不可能变成竖直向下,故选项D错误.2.一只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3m/s,它要渡过一条宽为30m的河,河水流速为5m/s,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该船可以沿垂直于河岸方向的航线过河B. 水流的速度越大,船渡河的时间就越长C. 船头正指对岸渡河,渡河时间最短D. 船头方向斜向上游,船渡河的时间才会最短【答案】C【解析】【详解】A .静水中的速度为3m/s ,小于河水流速为5m/s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由于静水速小于水流速,则合速度不可能垂直于河岸,即船不可能垂直到达对岸,故A 错误; BCD .当静水速与河岸垂直时,渡河时间最短,最短时间为30s 10s 3c d t v === 即使水流的速度越大,则船渡河的时间仍不变,故BD 错误,C 正确。
故选C 。
3. 关于质点的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由a =2v r可知,a 与r 成反比B. 由a =ω2r 可知,a 与r 成正比C. 由v =ωr 可知,ω与r 成反比D. 由ω=2πn 可知,ω与n 成正比 【答案】D 【解析】【详解】比较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应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A .该选项在速度相等的情况下才成立,选项A 错误; B .该选项在角速度一定时才成立,选项B 错误; C .该选项在线速度一定时才成立,选项C 错误; D .由ω=2πn 可知,ω与n 成正比,选项D 正确。
故选D 。
4.如图所示,小球A 质量为m ,固定在长为L 的轻细直杆一端,并随杆一起绕杆的另一端O力为( )A. 支持力,14mg B. 支持力,34mg C. 拉力,14mg D. 拉力,34mg 【答案】A 【解析】【详解】假设在最高点时小球受到杆的拉力,则由牛顿第二定律2v mg F m L+=解得14F mg =-则说明在最高点时小球受到杆的支持力,大小为14mg 。
故选A 。
5.在物理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开普勒进行了“月—地检验”,得出天上和地下的物体都遵从万有引力定律的结论B.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发现了太阳系中行星沿椭圆轨道运动的规律C. 第谷通过对天体运动的长期观察,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D.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牛顿进行了“月-地检验”,得出天上和地下的物体都遵从万有引力定律的结论,故A错误;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开普勒发现了太阳系中行星沿椭圆轨道运动的规律,故B错误;开普勒通过对天体运动的长期观察,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故C错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故D正确.考点:物理学史【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6.“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到达月球,在距月球表面200km的P点进行第一次“刹车制动”后被月球捕获,进入椭圆轨道Ⅰ绕月飞行,如图所示.之后,卫星在P点经过几次“刹车制动”,最终在距月球表面200km的圆形轨道Ⅲ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用T1、T2、T3分别表示卫星在椭圆轨道Ⅰ、Ⅱ和圆形轨道Ⅲ上运动的周期,用a1、a2、a3分别表示卫星沿三个轨道运动到P点的加速度,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a1<a2<a3B. T1<T2<T3C. T1>T2>T3D. a1>a2>a3【答案】C【解析】【详解】卫星从Ⅰ轨道的P处制动后进入Ⅱ轨道,在Ⅱ轨道的P处再制动,最后进入Ⅲ轨道.在不同轨道的P处,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相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相同,AD错误;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卫星在不同轨道上绕月球运动时的周期的平方与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之比相同,显然Ⅰ轨道的半长轴最大,Ⅲ轨道的半径最小,则卫星在Ⅰ轨道的周期最大,在Ⅲ轨道的周期最小,故B 错误,C 正确.故选C .7.如图所示,坐在雪橇上的人与雪橇的总质量为m ,在与水平面成θ角的恒定拉力F 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移动了一段距离l .已知雪橇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雪橇受到的A. 支持力做功为mglB. 重力做功为mglC. 拉力做功为Fl cos θD. 滑动摩擦力做功为-μmgl 【答案】C 【解析】【详解】对雪橇及其坐在其上的人受力分析,如图:A .支持力做功900J N W Nlcos =︒=,故A 错误;B .重力做功900J G W mglcos =︒=,故B 错误;C .拉力做功为cos F W Fl θ=,故C 正确;D .雪橇竖直方向受力平衡:N Fsin mg θ+=,则N mg Fsin θ=-,则摩擦力大小为:f N mg Fsin μμθ==-(),则摩擦力做功:f W fl mg Fsin l μθ=-=--(),故D 错误.8.关于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WP t=知,力做功越多,功率就越大 B. 由P =Fv 知,物体运动越快,功率越大高考C. 由W=Pt知,功率越大,力做功越多D.由P=Fv cosθ知,某一时刻,力大、速率也大,而功率不一定大【答案】D 【解析】【详解】A.由W P t=知,力做功越多,功率不一定越大,选项A错误;B.由P=Fv知,物体运动越快,功率不一定越大,选项B错误;C.由W=Pt知,功率越大,力在单位时间内做功越多,选项C错误;D.由P=Fv cosθ知,某一时刻,力大、速率也大,而功率不一定大,选项D正确。
故选D。
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从高为h处的斜面上的A点滚下,经过水平面BC后,再滚上另一斜面,当它到达高为4h的D点时,速度为零,在这个过程中,重力做功为()A. 34mghB.4mghC. mghD. 0【答案】A【解析】【详解】A.根据重力做功方程可知:G3()44hW mg h mg h mgh=∆=-=,BCD错误A正确10.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PE表示重力势能,h表示下落的距离,以水平地面为零势能面,下列所示图像中,能正确反映PE和h之间关系的是()A. B. C. D.【答案】B 【解析】【详解】由于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变化关系可得P E E mgh =-由数学知识可知势能P E 与h 的图象为倾斜向下的直线,B 正确,ACD 错误。
故选B 。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机械能守恒时,物体一定不受阻力B. 机械能守恒时,物体一定只受重力和弹力作用C. 物体做匀速运动时,机械能必守恒D. 物体所受的外力不等于零,其机械能也可以守恒 【答案】D 【解析】【详解】AB.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重力做功或系统内物体间的弹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时,物体或系统可能不只受重力和弹力作用,也可能受其他力,但其他力不做功或做的总功一定为零,A 、B 错误;C.沿斜面匀速下滑时,它处于平衡状态;但机械能不守恒,C 错误;D.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合力不为零,但机械能守恒,D 正确.12.如图,一半径为R ,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 水平。
一质量为m 的质点自P 点上方高度R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 点进入轨道。
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 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 ,g 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用W 表示质点从P 点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A. 12W mgR =,质点恰好可以到达Q 点 B. 12W mgR >,质点不能到达Q 点 C. 12W mgR =,质点到达Q 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D. 12W mgR <,质点到达Q 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答案】C 【解析】 【分析】对N 点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结合压力的大小求出N 点的速度大小,对开始下落到N 点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求出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大小。
抓住NQ 段克服摩擦力做功小于在PN 段克服摩擦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分析Q 点的速度大小,从而判断能否到达Q 点。
【详解】从出发点到P 点,由动能定理知kp mgR E =,在N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24N mv mg mg R-=, 知32kN mgRE =, 从P 到N 由动能定理知32mgRmgR W mgR -=-, 2mgR W =。
设PN 上某点与OP 的夹角为θ,由变速圆周运动知2sin N m F ―mg Rv θ=, 根据左右对称,在同一高度,由于摩擦力做负功导致右侧对称点速率小,轨道的支持力小,滑动摩擦力小,因此W W <克。
从N 到Q ,由动能定理知32kQ mgR―mgR W E ―-=克, 因此02kQ mgRE ―W =>克, 质点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故选C 。
【点睛】运用好动能定理和向心力相关公式。
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其中第13题4分、14题8分,共12分)13.某同学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面上,将细绳一端拴在小车上,另一端绕过定滑轮,挂上适当的钩码使小车在钩码的牵引下运动,以此定量研究绳拉力做功与小车动能变化的关系。
此外还准备了打点计时器及配套的电源、导线、复写纸、纸带、小木块等。
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若要完成该实验,必须的实验器材还有_____;(2)实验开始前,他先通过调节长木板的倾斜程度来平衡小车所受摩擦力,再调节木板一端定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木板平行。
实验中将钩码重力做的功当作细绳拉力做的功。
经多次实验发现拉力做的功总是要比小车动能增量大一些,这一情况可能是下列哪些原因造成的_____(填字母代号)。
A.释放小车的位置离打点计时器太近B.小车的质量比钩码的质量大了许多C.摩擦阻力未完全被小车重力沿木板方向的分力平衡掉D.钩码做匀加速运动,钩码重力大于细绳拉力【答案】(1). 刻度尺、天平(2). CD【解析】【详解】(1)[1]根据本实验的实验原理是合外力所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变化量,通过研究纸带来研究小车的速度,利用天平测量小车的质量,利用砝码的重力代替小车的合外力,所以需要刻度尺来测量纸带上点的距离和用天平测得小车的质量,即还需要刻度尺,天平(带砝码);(2)[2]他将钩码重力做的功当做细绳拉力做的功,经多次实验发现拉力做功总是要比小车动能增量大一些,从功能关系看出,该实验一定有转化为内能的,即实验验中有存在摩擦力没有被平衡掉;还有该实验要求,只有当小车的质量远大于砝码的质量时,小车的拉力才近似等于砝码的重力,故AB错误,C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