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历史地理-中原地区-PPT文档共27页
中国历史地理(精美ppt课件)
郡—县(道、邑、侯国) (后期)中央: 王国——县
汉初中央直辖 15 郡,武帝时增至 110 郡国。前106年将全国分为13个区域, 每个区域称部,派一刺史执行监察 职能。各州借用《禹贡》九州之名, 外加两个《周礼 •职方》州名,另外 两个不在《禹贡》范围内,合在一 起共 13 个刺史部:冀、兖、青、徐、 扬、荆、豫、凉、益、幽、并、朔 方、交趾。后来又增加一个司隶校 尉部。共14个监察区。
第三讲 千古足音
——中国古代交通道路 与军事地理
第一节
一
川陕交通
“关中”的取意与秦统一的战 略进程
函谷关 潼关 蒲津关 武关 嶢关 萧关 散关 金锁关 雍(戎、狄)-→ 栎阳(魏河西之地) -→ 咸阳(天下) 以咸阳、长安为中心的沿渭河道路
九原郡
雁 门 郡
直 道 咸 阳
蜀中郡
太 原 郡
第一节 分封制 ——分土而治
分封=封建:封邦建国。 天下——国——家 《礼记》:“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 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封建制的 实行以宗法制为基础,即天子以嫡长子继位,众子为 诸侯;诸侯以嫡长子继位,众子为大夫;大夫以嫡长 子继位,众子为士。 士 →大夫 →诸侯 →天子 封建制是地缘关系,宗法制是血缘关系,合二而一就 是以地缘关系维持血缘关系。 历史上实行分封制的主要时期:秦以前、西汉前期、 西晋时期、明初。
常 山 郡
薛郡
蜀 郡
直 道
蒲关道
函谷道
渭北道
武关道
二
蜀道难——川陕交通
(一)秦岭通道: 子午道:子午镇→子午谷→秦岭→石泉 →饶风关→南子午镇→城固→汉中 灙骆道:周至→骆谷关→洋县→灙水→ 城固→汉中 褒斜道:郿县→留坝→褒城→汉中 故道:宝鸡益门镇→清姜河→略阳→勉 县→汉中
中国区域历史地理
李孝聪教授【内容提要】:从中国历史上的地缘政治结构,阐述大地域、多民族统一国家在形成发展进程中,区域自然条件与人类活动的互动关系:地貌与交通线的分布,地区开发的模式,区域环境的变迁,环境变化的模式与区域社会的互动;自然环境对城乡居民建筑、民间习俗的影响。
中国文化区域的划分,文化扩散与融合,区域民间文化的特征。
授课按中国黄土高原、河西走廊、西北内陆、四川盆地、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黄淮海平原、山东丘陵、东北平原与山地、内蒙古草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低山丘陵、沿海岛屿、岭南地区等大自然区域,分别讲授区域历史地理。
内容涉及:气候与环境、地貌与水系、交通与城市分布的地带性与形态特征、经济开发、区域文化景观。
本课程是《中国历史地理概论》的下编,建议学生在学习过上编:历史地理学理论、中国历史自然地理、中国历史政区地理的基础上,连续选修。
讲授本课程的目的是从区域的角度培养学生对祖国各地区自然环境、经济与文化历史地理的综合性认识,适应学术研究或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人才的需要。
区域性研究是进入21世纪以后,国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是对以往的整体性、概括性描述之不能自圆其说的批评和补充,也是学术研究与现实相结合的"接口"。
为了能够便于理解,以加强地理空间观念,建议听课同学自备地图。
希望这门课的内容能够对学生观察问题的视角有些新的启发。
【授课大纲】:第一编导论:区域历史地理的理论与研究方法概念与基础理论:历史上中国区域的划分:方式、原则、类型与命名;中国地方行政区划的等级体系;地缘政治结构: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的关系,羈縻、联邦制的特点和适应性;三边:边缘、边疆和边界,住民对边缘、边疆和边界的看法。
研究的切入点:当今社会是读图的时代,读图与读书并重。
地理现象在地面上的分布是一种空间关系,"语言是一种经过时间的延续先后相接的表示符号,单以语言表述地理现象,是不适合的。
地图是表示地理现象的最好工具。
中国古代的历史地理与地名起源
中国古代的历史地理与地名起源中国古代的历史地理与地名起源有着悠久而独特的历史背景和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域中,形成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地理特征和名称。
这些地名不仅仅是地理名称的简单代称,更是承载着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和民族传统的重要符号。
本文将从历史角度出发,探讨中国古代历史地理与地名起源的相关内容。
一、中原地区的历史地理与地名中原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中心地带,这里孕育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与文化遗产。
中原古地名如“涿鹿”、“朝歌”等,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例如,“涿鹿”一词源于春秋时期的一个国家,其地理位置位于今天的河北省承德市,并成为了后来承德地区的代称。
这个地名既反映了当时国家的政治实体,又蕴含了一定的地理特征和历史记忆。
二、西南地区的历史地理与地名西南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保存着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遗产。
西南古地名如“蜀地”、“滇池”等,都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地理特征。
例如,“蜀地”一词即指代了今天的四川盆地,其地理特征以山地和河流众多为主,形成了独特的气候和地貌景观。
这个地名在古代不仅代表了地理实体,更是象征了当时蜀地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三、东北地区的历史地理与地名东北地区是中国古代边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记录着许多战争与移民的历史故事。
东北古地名如“辽东”、“黑龙江”等,都具有鲜明的历史特征和地理特点。
例如,“辽东”一词即指代了今天的辽宁东部地区,其地理特征以山地和平原为主,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土地利用方式。
这个地名不仅代表了地理实体,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
四、华南地区的历史地理与地名华南地区是中国古代海洋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保存着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遗产。
华南古地名如“桂林”、“岭南”等,都有着多元和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例如,“桂林”一词即指代了今天的广西桂林市,其地理特征以山地和河流为主,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海洋文化塑造了中国人敢于冒险、开放进取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沿海地区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如重视商业、 敢于探索新领域等。
海洋与海外交流
海洋文化在海外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自古以来,中国沿海地区与海外诸国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 频繁,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同时,海洋文化也为中国带来了外来文化和科技的影响,丰 富了中国的文化内涵。
中国文化历史地理环境
contents
目录
• 中国地理环境概述 • 中国历史地理发展 • 中国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 中国地理环境与历史事件 • 中国地理环境与文化传承 • 中国地理环境与国际关系
01
中国地理环境概述
地形地貌
山地高原
丘陵岗地
中国地形多样,山地高原面积广大, 包括昆仑山、喜马拉雅山等高大山脉 和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等高原。
牧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如尊重自然、崇尚力量和勇气等。
03
游牧与战争
游牧文化在战争方面也有显著影响,游牧民族凭借马匹和弓箭的优势,
形成了灵活机动的作战方式,对中国历史上的战争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概述
中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文化历史悠久。这种文化强调冒险、开放和进取,与内陆文化形成鲜 明对比。
03
中国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 的耕地和适宜的气候,农业文化源远流长。 这种文化强调稳定、勤劳和节俭,注重家庭和土地。
农业对价值观的影响
农业文化塑造了中国人重视家庭、尊重长辈、崇尚节俭和 勤劳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如家 庭观念浓厚、重视孝道等。
农业与科技发展
总结词
近现代时期,地理环境对中国社会变革和国家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的地形课件(1)
05
海岸线与岛屿
海岸线特点与分布
海岸线长度与特点
中国海岸线总长度超过3.2万公里,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 的国家之一。海岸线曲折且多样,包括岩石海岸、沙滩海 岸、红树林海岸等多种类型。
海岸带地貌
中国海岸带地貌类型丰富,包括海蚀地貌、海积地貌、河 口三角洲、滩涂等。这些地貌的形成与演变受到地质构造 、气候、水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地形与旅游和资源
开发
地形地貌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 部分,同时地形的差异也影响着 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式。如 山地地区水能资源丰富,适宜开 发水电站。
THANK YOU
天山山脉
位置与范围
01
位于中国西北部,横跨新疆、甘肃、青海三省区,全长2400公
里。
山峰与特点
02
包括托木尔峰(海拔7443米)等高峰,山峰挺拔、景色秀丽。
对气候与生态的影响
03
天山是南北疆的自然分界,北坡属准噶尔盆地南缘,南坡属塔
里木盆地北缘,对气候和生态有明显影响。
青藏高原
01
位置与范围
位于中国西南部,包括西藏、青海全部和四川、甘肃、新疆、云南部分
平原面积较小
中国平原面积相对较小,且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这些平原地 区是中国的粮食主产区和人口密集区。
02
主要山脉与高原
喜马拉雅山脉
位置与范围
位于中国西南边境,北起帕米尔高原 ,南至印度次大陆,全长2400公里。
对气候与生态的影响
阻挡了印度洋暖湿气流北上,使中国 西北地区气候干燥;同时形成丰富的 生物多样性。
崇明岛
中国第三大岛,位于长江口,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岛上地势 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发达。
2.中国地理分区(共26张PPT)
为实现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河北省置作与为地我形国和钢河铁流产有量着最密多切的的省关份系,,规一划是将分部 分钢铁企业向沿海临港地区转移,并布实在施两企种业地合形并类和型技交术界改处造的。冲积扇上,二 (善2)京结津合冀图地2和区文的字大材气料环分境析?,请这各种答调一是特整条分点为。布是什在土么河壤能流肥促中沃进游、河地水北区源省。充钢这足铁些、工地坡业区度发的和展共缓,同。改
(2017·淮南模拟)在青藏铁路建设中,为解决多年冻土层不稳定对路基的影响,
采用了自动温控通风管技术(如下图所示),通风管两端挡板在气温高于0 ℃
时关闭,低于0 ℃时打开。该地一年中日平均气温的变化范围为-14 ℃~8
℃,负温期(日平均气温小于0 ℃的时期)约6.5个月。据此完成4~5题。
4A..通正风温管期挡一板直(C处于关) 闭状态
天山、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喜
贺兰山、阴山
马拉雅山
气候与自 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 高寒气候,干湿季节明显,降水量由东南向 然景观 减少,由草原过渡为荒漠草原、荒漠。 西北递减。景观垂直变化明显
农业 生态保护
畜牧业基地:贺兰山以东的牧区、高山 高寒牧业:牦牛、藏绵羊、藏山羊;河谷农
草场灌溉农业: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业: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青稞、小
河西走廊、新疆绿洲
麦、豌豆
荒漠化、水土流失、沙尘暴、重建西部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不合理伐林、放牧、耕
生态环境
作,造成湿地退化
导航页
该地受西风带影响,①、②、③地都受其影响,但③地地势
(2014·四川文综)下高,受地形抬升影响,降水丰富
(2)长江江苏段________岸岸线资源条 件较好,说明利用岸线资源适宜发展资 金密集型工业的主要原因。
中国历史地图集
中国历史地图集以中国历代疆域政区为主的地图集。
谭其骧主编。
自原始社会至清末,按历史时期分为8册、20个图组,共304幅地图(插图未计在内)。
地图全部采用古今对照。
本图集从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编纂,文化大革命时期受到严重干扰,1975年出版了内部版更是错误百出。
1982年起陆续出版了1-8册是研究我国历代行政区划不可多得的资料!目录1简介1. 1.1 内容2. 1.2 底图2作者简介3总编例1. 3.1 概述2. 3.2 若干幅3. 3.3 分幅图4. 3.4 断代年代5. 3.5 结语4书籍历史51996年版1.2.1简介内容内容包括:已公布的原始社会遗址和其他时期的重大遗址,各民族政权的疆域或活动范围、政区和一些部族的分布,秦以前可考地名、秦以后全部可考县以上政区(含县)和县以下重要地名的位置或范围,可考的长城、关津、堡塞、谷道、陵墓、庭帐等,主要的河流、湖泊、山岭及海岸线、岛屿等。
各册都有编例和地名索引,共收地名约7万个。
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
《中国历史地图集(1-8)》按历史时期分为8册:第一册:原始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第二册:秦·西汉·东汉时期;第三册:三国·西晋时期;第四册: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第五册: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第六册:宋·辽·金时期;第七册:元·明时期;第八册:清时期。
按年代分为20个图组,共有304幅地图(不另占篇幅的插图不计在内),549页。
地图上的内容包括:已知原始社会遗址和其他时期重要遗址的分布,中国历史上各民族建立的政权的疆域政区或活动范围、民族分布,秦以前见于记载?全部可考地名,自秦代开始全部县以上地名、一二级政区的界线,可考的长城、关津、堡寨、谷道、陵墓、庭帐等,主要的河流、湖泊、山岭、海岸线、岛屿等,共收地名7万多个。
中国区域历史地理中原地区PPT课件
4.滏口陉:在今河北省武安县之南和磁县之间的滏山,是长 治东出安阳、邯郸的要道,今邯长铁路、公路大致依此道而筑。
5.井陉:又名土门关,在河北井陉县井陉山,今有石太铁路、 公路通过。
6.飞狐陉:又名飞狐口、望都关,在今河北涞源县北和蔚县 南,历代都曾设重兵防守蒙古草原游牧民族的偷袭。
最早形成、使用最频繁的道路是沿太行山东麓的南北大道:
孟津—怀庆—新乡—彰德—邢台—保定—涿州—北京
平原中部道路:
北京—固安—雄县—河间—清河—馆陶—大名—濮阳—长垣—开封 (唐、五代、宋辽时期北方势力常选择这条道路南下,因此设置了“河 北三关”:雄州瓦桥关、霸州益津关、信安军淤口关,以加强防御)
四、中原的运河
第2页/共28页
1、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
• 由于流水的下切作用,黄土高原在长期的侵蚀下形成了塬、梁、 峁的独特地貌:目前较大的塬有董志塬(庆阳,天下黄土第一塬)、 洛川塬等。梁、峁是陇东、陕北和晋西北最常见的黄土侵蚀地貌。
第3页/共28页
2、黄淮海平原的堆积 • 黄淮海平原(华北平原)在远古时代是一个海湾(海水可抵达今三门峡附
第10页/共28页
第11页/共28页
四.河北
简称冀,源于禹贡之冀州。别称燕赵(大地)。 河北北部为燕山山地,西部为太行山山地,其余基本都属于华 北平原。太行山东麓从北到南,在河流出山处形成北易水、唐河 等洪积扇及滹沱河、漳河等洪积—冲积扇,这里地势比较平缓, 土层深厚,有常年流水的河流,适于发展灌溉农业,因此河北省 境内大多数早期人类文化遗址和历史较长的城市都分布在太行山 东麓的众多冲积扇上。海拔50m是冲积扇和洪积-冲积平原的结 合部,是潜水溢出带,再向下的平原中部是历史上黄河和各条出 山河流经多次迁徙泛滥形成的冲积平原,分布着许多河间洼地或 湖泊沼泽,在人类早期不适于生存、开辟道路或建造城池,所以 华北平原地区最早形成的南北交通大道基本沿着太行山东麓50m 等高线排列,重要的城市也建址在这条道路沿线。
中国区域历史地理-中原地区-PPT文档29页PPT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谢谢!
36、自己的鞋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地理空间结构与古代中原地区中心城市分布
地理空间结构与古代中原地区中心城市分布摘要:中原地区位居“天下之中”,因地貌因素的作用在微观地理空间结构方面所形成的“十”字形结构,对历史时期中原地区区域中心城市的区位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所有的中心城市中,除了两汉时期的宛以外,其他全部分布在中原地区的空间结构纵线与结构横线上,并且距离两者的交点不远。
这是因为两条结构线的交点及其附近地区,不仅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优势,而且与历史时期中原地区水运网络的中枢点相契合,同时也是中原地区交通区位纵线和横线相交的交点所在。
关键词:中原地区;地理空间结构;区域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作为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的人类聚居体,其诞生、发展以及衰落都与区域空间形势息息相关,清代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曾说:“天下之形势,视乎山川;山川之纟包络,关乎都邑。
”①对此问题研究最具有宏观理论色彩的施坚雅则认为,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在大的流域盆地内,区域中心城市多位于区域内近河低地的中心。
②施氏从宏观视野出发,自然有利于对中国各大区域中心城市的区位分布规律进行总体把握,但在抓住共相的同时,却会忽略不同地区的独特面相,区域中心城市的区位分布规律与地理空间结构之间的复杂关系也就不会被充分认识。
本文拟以中原地区(具体以今河南省辖区为主,兼及周边各省部分地区)为考察中心试做探究。
一、宏观地理空间特性与微观地理空间结构在古人的视野中,早在西周初年,洛阳就被认为是“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
春秋末期,位于今山东西部的“陶”被认为是“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
其后中原地区被视作天下之中的区域范围逐渐扩展。
战国时,“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
西汉时则“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③北宋以后中原地区在人们头脑中已有“天下之中”的宏观地理空间特性,“中州居天下中……于天象则弘农分陕,为两河之会,自陕而西为秦凉,北纪山河之曲为晋、代,南纪山河之曲为巴、蜀……西距外方、大伓,北济南淮、东达巨野为宋郑陈蔡;河内及济水之阳为邶、卫;汉东滨淮阴为申、随……北纪东至河北为邢、赵;南纪东至南河南为荆楚;自北河下流南距岱山为三齐;夹右碣石为北燕;自南河下流,北距岱山为邹鲁;南涉江淮为吴越”④。
中国历史地理概述(导论)PPT课件
13
●《尚书·禹贡》。
全文1193字。被称为“古今地理志之祖”。以天然山脉、河流、海 岸作为划分州境的地理依据。详细记载了古代的政治制度,九州的划分, 山川的方位和脉络,物产分布,土壤性质等。
关于《禹贡》的考证专著有23种。所以1934年3月1日创刊了《禹贡》 半月刊,1936年5月成立了“禹贡学会”,从其英文译名来看,就是中 国历史地理学。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网站名为“禹贡网“。
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1
导
论
主要讲三个问题:
☆历史地理学的含义及其与其相关学科的关 系。
☆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方法。 ☆历史地理学研究的目的。
2
一、历史地理学的含义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的一切地理现象的分布、变迁及其发生、发展规 律的科学。概括地说,是研究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的演变及其规律的科学。
其内容为:
不过,本书不论是内容或语言,都显得荒诞奇伟,作为历史资料来 运用,必须经过分析研究,即便是山脉、水道,也要祥加考证。
15
☆正史中的《地理志》类及后人辑佚研究资料 。二十四史中
有《地理志》的共16部,无《地理志》的8部。加上《清史稿》、《新 元史》共18部。
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其研究方法必然是历史学和地理学的 交叉、也必然是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的融合。
☆历史文献研究法。
☆野外考察和考古学成果的利用 。
☆地理学方法和技术手段 。
10
☆历史文献研究法
历史地理学主要借助文献资料来研究人类历史上地理现 象的分布、变迁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很多地理现象是人 类生产活动形成的。如运河的开凿、都城的建置、疆域的形 成、政区的划分。
《中原文化介绍》PPT课件
目录
壹
中原文化 是什么
贰
如何传承中 原文化
叁
中原文化的 未来发展
肆
将中原文化 推向全世界
第一章
中原文化介绍
什么是中原文化?
壹
什么是中原文化?
中原文化是以中原地区河南省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 是中华文化的母体和主干。中原文化以河南省为核心,以广大 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腹地,逐层向外辐射,影响延及海外。
第三章
中原文化的未来发展
中原未来的发展
每个了解中国历史的人,都能明显感觉到,悠悠中华五千年,大部分历史都 是产生于河南这片土地上。河南是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中国四大 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火药三大技术均发明于河南。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 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四个,即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 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夏商古都郑州,及商丘、南阳、许昌、濮阳等古
创新
中原文化历史悠久、灿烂辉煌,我们不仅要传 承好,而且要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把历 史文化资源更多地发掘出来,积极培育具有中 原风貌、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现代文化,让 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在新时期更好 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让中原文化 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希 望论坛越办越好,为发展繁荣文化事业作出更 大的贡献。
中原文化对中原经济发展的作用
1 认识作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认识社会
2
可以引导人们更好的进行生产生活பைடு நூலகம்
3
推动作用: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特别是新思想、新 知识、新技术等
4 中原文化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宣传中原文化有什么 积极的意义
宣传优秀的中原文化,有利于增强我省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中国历史地理概述中编:历史地理概论引⾔: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学科发展简史历史地理学时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化和发展的学科。
(这⾥“历史时期”指新⽯器时代以来⾄当代的⼈类活动的时期,时间⼤约是1万年左右)⼀、研究对象及学科性质1、研究对象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化及其规律的科学。
地理环境包括⾃然和⼈⽂两个⽅⾯。
(1)⾃然地理环境的变迁⾃然地理环境是指⼈类社会周围的⾃然界,包括作为⽣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各种⾃然要素,如⽓候、植被、⽔纹、地貌(河流、湖泊、海岸、沙漠)、⼟壤、⽣物,等等。
(⾃然环境是⼈类赖以⽣存的空间)(2)⼈⽂地理环境的变迁⼈⽂地理环境是指⼈类为求⽣存和发展在地球表⾯上各种活动的分布和组合,如疆域、政区、军事、⼈⼝、民族、经济(农业、⼿⼯业、商业)、城市、交通、⽂化,等等。
2、学科性质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的对象是地理,研究的资料和⽅法,既有历史的,也有地理的,还包括考古的,等等。
因此其科学属性存在争议,上世纪50年代以来即有此讨论,有三种观点:(1)历史学的分⽀。
往往为历史学出⾝的研究者所主张(2)地理学的分⽀。
往往为地理学出⾝的研究者所主张(3)边缘学科现在⽐较⼀致认为它是地理学的⼀个分⽀。
在地理学中式三级学科,属⼆级学科⼈⽂地理学,受西⽅地理学影响,在历史学中由于传统地理学为史学的⼀部分,故定为⼆级学科。
⾃上世纪末以来,历史地理学向区域综合研究发展。
⽽区域⾃然⼈⽂历史地理的综合研究,必将更能显⽰历史地理学的特点和功能。
⼆、历史地理学产⽣和发展的过程1、传统沿⾰地理(1)成书于公元初的《汉书·地理志》是⼀篇当代地理著作。
但其所记不限西汉⼀朝。
《汉书·地理志》是第⼀部权威性的成熟的地理学著作,其所记不限于西汉⼀朝。
此后正史中的16部地理志⼤多因袭了《汉书·地理志》的记述传统。
(2)此前,《尚书·禹贡》已经是地理学著作,因此我们可以说传统地理学已有了两千甚⾄四千年的历史了。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PPT课件
七、地形 11、该线以北地形完整,以大高原和平原为主。
该线以南地形破碎,以盆地和丘陵为主。 八、区域
12、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 13、我国华中和华北的分界线
1、我国某山脉以北以旱地为主、以南以水田为 主。关于此山脉的走向正确的叙述是( C ) A 南北走向 B 东北-西南走向 C 东西走向 D 东西-西南走向 2、山东省位于我国的( A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3 、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 B ) A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B 一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C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 内流区和外流区分界线
学习指导(二)
•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P3,思考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画出秦岭-淮河一线,比较其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2、结合图像内容,说出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时间:5分钟,比一比哪些同学完成的好!
P3 阅读 秦岭-淮河—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一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秦岭—淮河以北 0℃以下
4.气候灾害:南( 涝 )北( 旱 )
5.交通运输:南( 船 )北( 马 ) 6.饮食习惯:南( 甜 )北( 咸 )
7.工业结构:南( 8.武术专长:南( 9.方言种类:南(
轻 )北( 重 ) 拳 )北( 腿 ) 多 )北( 少 )
结束
第五章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1、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依据,以及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差异。
2、在图中找出各个区域划分的界线,看看都经过哪些地区?
3、说出各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
时间5分钟,比一比哪些同学自学效果好!
根据各地地理位置、自然
条件的不同和经济活动、人文 地理景观的差异,全国大致可 分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 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中国历史地理
绪论一、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定义关于历史地理学的定义,历来是有争论的。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科的一部分。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都是这样认为的。
史念海先生认为:“中国历史地理学是探索中国历史时期各种地理现象的演变及其和人们的生产劳动、社会活动的相互影响,并进而探索这样的演变和影响的规律,使其有利于人们的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科学”。
当然对于这一学科的定义也有不同的声音。
在我国,由于这一学科以及从事该学科的学者大都来自历史学界,所以“旧时代把历史地理学看成是历史学的一门辅助学科”,直到20 世纪60 年代初,仍被认为是历史学的一门辅助学科。
还有学者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和地理学的边缘学科。
地理现象随着人类的作用而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因而历史地理学实质上正是研究人地关系的科学。
人地关系即人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是自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客观关系。
人们对人地关系有种种认识,即使在古代对人地关系也有种种认识,但没有作系统的理论总结,只是到了近代,人地关系理论才形成一种科学理论。
目前国内外上关于人地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理论:1.地理环境决定论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经济、政治等起绝对支配作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古希腊的历史学家亚里斯多德(前382 —前325 年)认为:“寒冷地区的民族勇敢无畏,但缺乏智慧和技术;亚洲人聪明,但缺乏勇敢精神。
居住在两者间的希腊人则具两者的优点,所以能自立、能统治其它民族。
很明显,他认为希腊民族之所以兼有两者的优良性,是由于希腊处于寒冷和炎热之间的这种气候决定的。
法国哲学家孟德斯鸠在他的《论法的精神》一书中也持这种观点。
美国学者亨丁顿(1876 —1847 )在他的《气候与文明》一书中认为一个民族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若无气候促进因素,就不能达到文化的顶峰”,他又在1907 年出版的《亚洲的脉动》中指出:“中国历史上气候变迁与外患内乱有关,例如东晋五胡乱华,北宋契丹女真寇边,明末流寇和满清人入关,都是因为满蒙、中原和中亚气候转早,乃不得已铤而走险,四处劫掠”。
中国历史地理概况
中国历史地理概况导言1、谈谈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归属学科性质历史地理学为历史学的辅助学科、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为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
学科归属:一直以来,关于它的学科归属问题争论较大,归纳起来有四种说法:一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的辅助学科。
此说古来有之,现今的国务院学位申请学科分类中,一级学科历史学名下的8个二级学科,其中就有历史地理学。
二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辅助学科。
这主要是基于其研究对象与现代地理学相同,均为历史地理环境。
谭其骧、侯仁之、华林甫等持此观点。
三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一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
根据是其研究对象是地理学,而研究时间、方法和资料又多是历史学的.我国学者黄盛璋、纽钟勋和《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第二版第324页)等持此观点。
方法和手段:文献逻辑推证法(历史地理传世文献、近代考古发掘材料、野外实地踏勘材料)统计计量法、数理模型法、区域研究方法、现代科学技术。
(见课本7、8页)史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一)历史文献研究法(二)野外考察法(三)地图与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
3、试分析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地理环境,或者说,社会发展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自然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经常的必要条件。
它包括在历史上形成的与人类社会生活相互起作用的自然条件,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矿藏、植物、动物,等等。
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空间进行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地理环境就是人类环静,起着类似舞台、布景乃至道具的作用。
人类社会,包括的容有政治、经济、文化。
地理环境是怎样作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呢。
4、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现状。
⑴在历史民族地理方面:史念海《中国历史地理纲要》上册中专门设立了《历史民族地理》一章,对历史民族地区的研究有开创之功。
⑵在历史经济地理方面:史念海《中国历史经济地理》、学檬《中国经济重心南移与唐宋江南经济研究》⑶在城镇与古都城的研究方面:史念海主编的《中国古都研究》第一辑、《中国古都和文化》、吉平《中国古代都城概况》、桥驿主编的《中国七大古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