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2023年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素材(一)
2023年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素材(一)1.什么是机械【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分析,判断哪些物品属于机械。
2.能够通过对比,知道机械可以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
3.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4.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科学在不断发展。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机械。
【教学难点】判断哪些物品属于机械。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每组钳子1把、细铁丝若干、筷子1双、扫把1把、螺丝刀1把、螺丝若干。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师问:听到“机械”这个词,你首先想到了什么?生自由回答,尽量表达自己的认识,师此时不必作出是非判断。
2.活动:出示蔬菜,让两位学生上台把它弄成小片,一位用刀,另一位同学用手。
3.引导学生讨论:使用刀和不是用刀有什么不同?4.师总结:像刀这种可以为人类带来方便的工具,我们就把它叫做“机械”。
二、探究新知(一)感知机械1.课前,老师让你们以团队为单位收集了各种工具,请你们拿出来向大家展示一下,说说你们收集了哪几种工具?2.团队内讨论:你们收集到的这些工具是机械吗?3.出示P2图,它们是机械吗?为什么?4.你觉得什么样的东西可以称为机械?(二)说明机械的含义1.出示机械的概念:课件: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为机械。
2.再来看你们收集的工具,哪些是机械?学生达成共识,明确以上出示的简单工具都是机械。
3.学生以团队为单位选择感兴趣的简单工具讨论:这些工具主要是哪些部分在工作,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方便,并记录汇报。
(每团队1张表格,团队成员合作完成)针、擀面杖、刀、小铲和叉属于简单机械中的斜面。
老虎钳、镊子、筷子、扫帚属于简单机械中的杠杆。
电钻的钻头属于斜面,内部传动是轮轴。
4.再来看机械的概念,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有些机械很简单,如钳子、刀、筷子等,它们属于简单机械;有些机械比较复杂,它们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机械构成,这些复杂机械通常叫做机器。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昼夜对植物的影响》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3.10《昼夜对植物的影响》教学设计◆使用手机或数码照相机拍摄它们在白天和夜晚时的照片,然后进行对比。
◆课外调查需有家长陪同,注意安全。
◆先询问长辈然后有目的拍摄。
(2)观察记录(3)调查交流①白天开放、晚上闭合的花:大王莲、牵牛花、荷花、睡莲、太阳花等。
原因:有些花卉在白天的时候,花瓣打开,能够接受最充足的光照,对植物的生长是有好处的。
花瓣在白天打开之后,光照射到花瓣上,香味会更加浓郁,很多小飞虫也会飞来给植物传粉.其实就是植物在长期的生存过程中的一种自然选择,选择白天开花,说明光照对它的生长和发育最好。
②白天闭合、晚上开放的花:夜来香、丝瓜花、野蔷薇、菊苣、火龙果花、月光花(夕颜)、月见草、忘忧草、烟草花、晚饭花(傍晚时分开花)、紫茉莉、昙花、香水百合、驱蚊草等。
原因:这类花草不喜欢强烈的阳光照射,白天花朵闭合是一种自我保护,可以防止因为暴晒而损失过多的水分。
4、科学阅读:植物为什么会选择不同的开花时间二、阅读:林奈花钟1、开花植物不仅有一定的花期,有的花还会在一天中的固定时间开放或闭合。
(1)蛇床花:开放时间02:00(2)牵牛花:开放时间04:00(3)野蔷薇:开放时间05:00(4)龙葵花:开放时间06:00(5)芍药花:开放时间07:00(6)半枝莲:开放时间10:00(7)鹅肠菜:开放时间12:00(8)万寿菊:开放时间15:00 记录调查交流阅读阅读资料昼夜交替而产生的变化。
满足学生探究的好奇心。
了解生物学家林奈的花钟,这是林奈根据不同植物开花时间而制作的一个指示时间的“钟”。
2022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学期备课一、教材分析本册科学包含四个单元和一个 STEM 学习以及一个专项学习:《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借此将科学与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从科学史、正确认识与实际应用几个方面,呈现科学发现与技术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为学生进一步学科学与用科学奠定基础。
同时,还借助研讨微生物“功”与“过”的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微生物对人类的益处和害处,渗透辩证法的思想,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仿生》本单元的设计就是从实际事例出发,帮助学生了解生物和仿生物品之间的联系,体会仿生学的思维和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帮助学生理解仿生概念,提升知识应用能力。
《地球的运动》本单元整合了地球和宇宙单元关于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的变化,公转和四季变化的一系列活动的内容,同时可以结合生命科学领域进行昼夜交替现象对动植物影响的学习。
模拟实验简单易行,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化抽象为直观。
《简单机械》本单元为系列研究活动,将为中学的物理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水平。
《立体小菜园》强调学生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各个领域的知识自主解决遇到的问题,不仅凸显体验的真实性,增加学习的意义性和趣味性,还指向科学概念的建构和高阶思维的发展。
在教材中增设 STEM 项目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往教材为学生提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复杂问题机会的不足。
《像科学家那样》以探究的方式来学习科学。
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是在教师的指导组织和支持下,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以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思想、学习科学方法。
二、学情分析通过上学期一学期的训练,学生的学习习惯已经有很大的改变,特别是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比之前好多了,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也有改观,但是,大部分同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基础比较差,不积极习惯,被动学习、学习自觉性等还有待进一步培养。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感觉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感觉课题:感觉教材: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目标:1. 了解感觉是人体的基本能力,有五种基本感觉。
2. 学习感觉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帮助人们观察世界,获得信息。
3. 掌握运用感官器官来感受事物、刺激的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感觉的种类和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感觉与人的生活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教学板书。
2. 感官器官图示。
3.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实物或图片。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引入话题:“大家好!我们每天与周围的事物接触时,会有什么感觉呢?”引导学生谈论,了解学生对感觉的基本认识。
步骤二:感觉的概念(10分钟)1. 要求学生先听音乐,然后带领学生谈论自己在听音乐过程中的感觉和感受。
2. 引导学生明确感觉的概念,解释感觉是人体在接触、观察、接受刺激时的反应。
步骤三:感觉的种类和作用(15分钟)1. 教师介绍感觉的种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并给出相应的图示。
2. 分别介绍每种感觉的作用,如视觉帮助我们观察和辨认事物,听觉帮助我们听到声音和语言,嗅觉帮助我们闻到味道等。
3.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感觉对人的生活的重要性,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讲解。
步骤四:感官器官的作用(15分钟)1. 准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感受。
2. 让学生依次用感官器官感受实物或图片,多方位地感知事物。
3. 引导学生总结感官器官的作用,如眼睛可以看见世界,耳朵可以听见声音等。
步骤五:感觉和生活的关系(10分钟)1. 分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思考不同感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用视觉辨认路标、用嗅觉闻出食品的味道等。
2. 学生代表展示小组讨论结果,并与全班分享。
步骤六: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1.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复习感觉的种类和作用。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人体的保护作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体验感觉,了解感觉的种类和作用,以及感觉与生活的关系。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综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综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下册科学教材中的核心知识点。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综合了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的各个单元,包括以下内容:1. 单元一: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其作用。
- 了解不同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
- 学习合理搭配食物,保持健康饮食习惯。
2. 单元二:生物的生长发育- 探究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
- 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 学习如何照料植物和动物,促进它们的生长发育。
3. 单元三:物体与能量- 理解物体的能量转化和传递。
- 学习如何使用简单的物体制作简易机械。
- 探究能量的来源和利用方式。
4. 单元四:天文与地理- 了解地球的形状、自转和公转。
- 学习太阳系的组成和运动规律。
- 探究地理环境对生物和人类的影响。
5. 单元五:物质与变化- 理解物质的三态变化和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 学习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 探究物质变化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设置和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实验探究法: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介绍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和概念。
3. 情境设置:通过故事、图片或实际场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4. 合作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完成相关问题或实验。
5.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
6. 拓展延伸:提供更多相关的知识或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
7. 作业布置: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法: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回答问题的能力,评估其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微小的生命体》(教案)五年级下册科学苏教版
2.《微小的生命体》【教材分析】《微小的生命体》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单元的第二课,本课与《搭建生命体的“积木”》、《发霉与防霉》、《微生物的“功”与“过”》三课一起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微观生命科学单元,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生命世界中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内容来构建的。
属于“生命世界”中“生命的共同特征”的范畴。
本课的重点活动是用显微镜观察水中活着的微生物,内容分为“用眼睛和放大镜观察水样”“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两个主要活动。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的科学素养已基本形成。
大部分学生懂得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有小组合作交流的基础、具备了一定的探索能力。
但是对于微观世界的探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能较为准确地使用显微镜,并借助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
对微生物应该有一定的间接了解,但缺少亲身体验。
本课的教学,使学生感受到观察工具的发展,拓展了人类的观察能力。
【设计理念】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微生物是最早出现在地球上的生命体,微生物的发现,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结果。
在学习了动植物、人体知识后,再掌握一些微生物的常识,可以拓展知识视野,了解生物界的概貌,认识科学的发展及其作用。
2.凸显人文精神:通过显微镜观察不同种类微生物的特点,需要学生更细心、更有耐心,它能培养学生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科学态度。
明白在大自然中,微生物构成了地球上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
3.倡导实用科学:本课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
发展学生对微生物研究的兴趣。
使学生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
课题《微小的生命体》课型新授课时 1教学目标基础性目标:列举一些常见的微生物。
知道生命世界由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组成。
拓展性目标:1.使用显微镜观察、记录和描述水中的微生物。
2.通过查阅资料对微生物进行简单的识别。
挑战性目标:1.感受到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对微生物研究产生了兴趣,对自然界充满好奇心。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表格式教案设计(全套)
第1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单元概要分析一、单元整体解读与学情分析虽然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肉眼难以直接看到微小的生命,但微小的生命客观存在,它们也是生命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微生物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的体内和周围世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
因此,从生命科学的知识体系出发,微生物的一些基础内容理应成为小学生学习和了解的对象。
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听说过微生物,也许还不经意地说过这个词,但由于微生物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学生还未真正亲眼见过,更没有见识过它们的多姿多彩与变化多端。
因而,学生渴望撩开它们神秘的面纱,去观察它们、认识它们,进入他们从未领略的微观世界。
从用显微镜发现细胞、微生物开始,人类对微小生命体的认识、研究和利用都离不开相应的技术手段,并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而逐渐加深认识和深化利用。
因此,小学科学教育应该借此将科学与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从科学史、正确认识与实际应用几个方面,呈现科学发现与技术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为学生进一步学科学与用科学奠定基础。
教材立足于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从关联性的角度出发,将科学与技术融合在一起,针对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指向,选取适合小学生学习的基础内容,提出“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这个学习主题。
同时,还借助研讨微生物“功”与“过”的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微生物对人类的益处和害处,渗透辩证法的思想,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二、单元目标解读与概念分析(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了解生物的生存条件和生物的多样性。
科学探究: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假设,并能说明假设的依据。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初步具备实验设计的能力和控制变量的意识,并能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2022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班级:任课教师:单元课程课时备注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2.微小的生命体3.发霉与防霉4.微生物的“功”与“过”第二单元仿生5.生物的启示6.蛋壳与薄壳结构7.海豚与声呐8.我们来仿生第三单元地球的运动9.昼夜交替10.昼夜对植物的影响11.昼夜对动物的影响12.四季循环第四单元简单机械13.撬重物的窍门14.拧螺丝的学问15.升旗的方法16.斜坡的启示STEM学习立体小菜园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科学阅读科技发展历程5第1课《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1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中的第1课。
本课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生命世界中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内容来构建的,属于“生命世界”中“生命的共同特征”的范畴。
本课引导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使科学探究深入到细胞水平,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装片,使学生认识到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和作用。
让学生在初步接触细胞生物学的知识时了解人类对生命的探索过程。
并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认识自然的巨大帮助,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学习目标1.理解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功能。
2.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装片,发展动手操作能力。
能够比较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的不同与相同。
3.在探究活动中体验与人合作与交流的乐趣,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
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
重点与难点重点: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的比较。
难点:理解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白细胞消灭病菌的过程。
教学准备显微镜、抹布、洋葱切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出示Flash:我是细胞,我是构成生命体的“积木”。
2.同学们,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是什么呢?(细胞)好,那就让我们走进“细胞”世界,探究微观世界里“细胞”的奥秘。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什么叫机械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分析、判断那些物品属于机械。
2、能够通过对比,知道机械可以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
3、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4、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科学在不断发展。
5、意识到机械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
6、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机械,判断哪些物品属于机械。
教学难点: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分。
教具准备:各种简单的工具。
预要求: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或者调查生活当中还有哪些物品也属于简单机械,它们怎样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1)谈话:如果院子里有一块几个人都搬不动、很大、很重的石头,想把它移动一下,怎么办?学生说一说移动石头的方法。
引出本课课题,板书:1、什么叫机械。
2、新授局部1、认识机械(1)当你第一次看到“机械”这个词时,你首先想到了什么?(2)请同学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说一说,你认为的机械有哪些?学生汇报,其他同学可以给予补充。
(3)教师出示书P2图片,请学生判别这些工具是否属于机械。
2、区分简单和庞大机械(1)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肯定。
明确以上出示简单的工具都是机械。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感兴趣的简单工作讨论:这些工具主要是用那1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些局部在工作,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方便,并记录汇报。
(3)揭示机械的概念,说明简单机械与庞大机械的区别与联系。
3、认识机械的作用(1)用手搬不动的大石头,用木棍能撬动,这说明机械的什么作用?(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教师提供的工具,做使用与不使用机械的对比实验,总结机械给人类带来的益处。
教师要提醒学生操作时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3)讨论:要是没有下面这些机械匡助人们工作,将会出现什么情形?4、介绍古代机械(1)看书P3上几组古代简单机械图片,讲解人类制造、使用机械的悠久历史。
(2)分析古代工具如何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感受先人的智慧。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撬重物的窍门》教学设计及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撬重物的窍门》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杠杆原理,掌握撬重物的基本方法。
2.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知识点:杠杆原理及撬重物的基本方法。
2. 实验内容:使用杠杆原理撬起不同重量的物体。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引入话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轻松地撬起重物。
2. 讲解(10分钟):通过图示和讲解,向学生介绍杠杆原理及其应用场景,并演示如何正确使用撬棍。
3. 实验(2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撬重物的实验,教师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合适的杠杆和撬棍,以及如何调整杠杆的角度和距离以达到最佳效果。
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互相协作,分享经验和技巧。
4. 讨论与总结(10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和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总结杠杆原理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杠杆原理的理解较为深入,能够熟练运用撬棍撬起不同重量的物体。
同时,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部分学生在实验中未能正确调整杠杆的角度和距离,导致撬起物体的效果不佳。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杠杆原理的应用和注意事项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撬重物的窍门。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水平。
五年级下册科学 教案-15升旗的方法 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5升旗的方法苏教版课题:升旗的方法年级:五年级教材版本:苏教版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升旗的方法,了解升旗程序的规范,学习升旗礼的具体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忠诚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升旗的方法和程序,理解升旗礼的意义和意义教学难点:理解升旗礼的内涵和精神教学准备:1. 苏教版教材2. 升旗台3. 国旗和绳索4. 麦克风和音响设备5. PPT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观看PPT,理解升旗礼程序2. 回顾中国国旗的标准3. 谈论升旗礼的重要性二、学习(35分钟)1. 教师示范升旗程序,让学生了解升旗规范,体验升旗礼的情景。
2. 教师详细讲解升旗的方法和程序,让学生能够掌握。
3. 学生进行模拟升旗,加深记忆。
4. 学生观看升旗礼视频,理解升旗礼的具体内容和内涵。
三、运用(15分钟)1. 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练习,介绍升旗礼的步骤和意义。
2. 班级进行升旗仪式。
四、总结(5分钟)1. 汇报升旗仪式的情况和感受。
2.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升旗礼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1. 制作升旗礼PPT,让学生自己设计升旗仪式。
2. 请当地的志愿者团体到学校进行升旗示范和提供意见建议。
3. 与其他学校组织升旗比赛,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教学反思:本课通过PPT、口头讲解、现场模拟等方式,全方面的掌握了升旗礼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深化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忠诚精神。
同时,通过升旗仪式的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升旗程序,提升了课堂效果。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更加重视互动教学、个性化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更好的提升。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1.什么叫机械【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分析,判断哪些物品属于机械。
2.了解使用机械可以降低工作难度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3.知道复杂机械又叫机器,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使用和制造机械。
4.体会机械与人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机械。
【教学难点】判断生活中哪些物品属于机械。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生活中常见的机械。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当你听到“机械”这个词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你认为什么是机械?学生回答,了解学生对机械的认识。
2.出示图片,生活中的一些物品:这些物品中,你认为那些属于机械?可以同桌交流。
学生回答生活中常见物品哪些属于机械。
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什么叫机械”。
问:哪些工具让你没有想到它也是属于机械的?二、认识什么叫机械1.指导学生认识机械的含义,归纳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的区别与联系。
2.小组交流:选择几个你感兴趣的简单工具,讨论人们是用工具的哪些部分在工作?它给人们带来哪些便利?小组汇报交流三、指导学生认识机械的作用1.用手搬不动的大石头,用木棍却能撬动,这说明机械有什么作用?学生了解机械省力,能降低工作难度等。
2.小组讨论:要是没有一些机械帮助人们工作,将会出现什么现象?四、认识古代机械1.看书了解古人使用的机械。
2.分析古代机械使用如何让降低劳动难度或省力,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3.把古代机械与当代机械作对比,体会机械在降低工作难度时是怎样提高工作效率的?五、拓展应用机械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
有了它,就如同延长了我们的肢体,加大了我们的力量。
机械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改进、更新。
请你在你的周围找找,哪些物品也属于机械,它们怎样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板书设计】1.什么叫机械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简单机械复杂机械2.怎样移动重物【教学目标】1.通过实物和图片初步认识杆秤,观察杆秤了解基本组成结构。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什么叫机械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分析,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2、能够通过对比,认识机械的作用。
3、能够在提示下调动生活经验对概念的外延进行搜索。
(二)科学知识:1、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2、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别。
3、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4、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机械是我们创造和使用的,科学在不断发展。
2、为人类祖先制造和使用机械的历史感到自豪。
3、勇于探究和发现工具中隐含的科学原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2、教学难点: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别。
三、教学准备:一些机械工具,教学碟片等。
四、教学过程:(一)揭示研究主题1、(出示各种机械)提问:在老师的讲台上有一些东西认识吗?(笤帚、叉子、筷子、起子、锤子、镊子……)知道他们的用途吗?2、讨论:人类为什么要制造这些工具?(引导学生明确:降低工作难度、省力)你们能具体说说在生活中怎么给人类带来好处的?3、讲述:这些工具在生活中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所以他们被统称为——机械。
(板书)今天我们就是来研究机械的。
(板书完整课题)(二)学习新课1、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1)提问:以前听过机械这个词吗?在你的脑海中认识的机械有哪些?为什么筷子、笤帚……这些小东西也被称为机械?(再次明确机械的概念)(2)讲述:工厂的那些制造物品的大机器是我们所认识的机械,因为他们为人类制造物品提供了方便,省力、降低了工作难度。
但是他们的内部构造也是非常复杂的,所以被称为复杂机械。
而像筷子、镊子等这些比较小巧、简单的工具由于也为人类提供了方便、省力等益处,所以也是机械类,由于简单所以被称为简单机械。
而复杂机械其实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机械构成。
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苏教版)
m 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1、认识常见岩石一、教学目的:1、在观察中发现岩石的特征。
2、引领学生用分类的方法对岩石进行分类。
3、在知道岩石的基本特征后,了解几种岩石的名称及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4、初步了解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形成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认识岩石的特征。
三、教学难点:鉴别身边的岩石。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五、教学课时:2节六、学校准备:配套光盘,《科学材料袋》、岩石标本、滴管、挂图、盐酸、放大镜、锥子、小刀、钉子……。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课:1、师述:大家看一看实验桌上的岩石,谁知道是哪里找到的?2、学生观察,教师巡视引导,相互交流。
3、板书课题:略(二)认识岩石1、师述:岩石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你知道吗?给大家说一说。
2、教师指名学生发言,交流,(引导学生观察岩石标本和解读说明)3、问题:实验桌上的物体哪些是岩石?哪些不是岩石?4、师生共同研讨,(学生相互交流,教师巡视引导)5、学生归纳,教师小结:略(三)观察岩石,认识特征:1、师述:各小组商量研究哪几种岩石?选择什么工具?使用什么方法?2、学生分组讨论,研究分组实验方案。
3、安全教育:师述“盐酸”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亲自演示讲解)4、学生观察,实验、记录、交流(教师巡视引导)5、学生分组汇报观察实验的方法和新的发现,其他小组代表补充。
6、在教师引导下填表:(1)我对岩石的了解:(2)观察岩石标本的记录:(1)岩石的作用(2)在哪儿可以找到岩石(3)(4)第二课时(一)观察岩石并分类:1、师问:通过我们的观察和研究,现在按小组给岩石分类,邻组的同学可以互相交流,并做好记录。
2、学生分组实验(按自定的分类标准对岩石进行分类),教师巡视引导。
3、分组汇报岩石分类方法。
标本名称我的发现(1)(2)(3)(4)(5)4、教师归纳学生发言。
5、学生阅读文本(或看光盘、挂图)6、教师引导学生按科学范畴把岩石重新分类。
《我们来仿生》2024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
二、探究新知
按照达尔文的解释,生物的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 生物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形成了形形色色功能不同的保护色。如枯叶蝶,它们 停息在树枝上,象一片片枯树叶,行人常把它当作枯叶,当人们用手碰它时,它却一 抖身体,向空中飞去了,并不象枯叶那样飘落到地上。枯叶蝶的祖先原是不尽相同的, 有的象枯叶,有的不大象枯叶。象枯叶的个体,不易被天敌发现,不大象枯叶的个体, 常被天敌吃掉,这样,经过漫长的自然选择、繁殖、变异,定向性更明显,枯叶蝶更 象枯叶。
2024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
我们来仿生
一、新课导入
仿生是模仿生物系统的功能和 行为,来建造技术系统的一种科学 方法。它打破了生物和机器的界限, 将各种不同的系统沟通起来。
二、探究新知
做手臂伸直和弯曲的动作,观 察肌肉、骨骼和关节是怎样配合工 作的。
二、探究新知
做一只手臂模型
第一步:剪两块硬纸板,其中一块是另一块的两倍宽。 将宽纸板沿长边对折,将窄纸板的一端剪圆。
三、拓展提升
图中的动物是什么?
三、拓展提升
图中的动物是什么?
三、拓展提升
图中的动物是什么?
三、拓展提升
图中的动物是什么?
四、课堂小结
谢谢欣赏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二、探究新知
机械服
机械脚
二、探究新知
图中的动物是什么?
二、探究新知
保护色是指动植物把体表的颜色改变为与周围环境相似, 这种颜色叫保护色。很多动物有保护色,类似蜥蜴的变色能力, 还有不少动物进化为与环境相似的皮毛。自然界里有许多生物 就是靠保护色避过敌人,在生存竞争当中保存自己的
二、探究知
做一只手臂模型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什么叫机械教学目标:能够通过分析,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能够通过对比,认识机械的作用。
能够在提示下调动生活经验对概念的外延进行搜索。
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分。
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机械是我们创造和使用的,科学在不断发展。
为人类祖先知道和使用机械的历史感到自豪。
勇于探索和发现工具中隐含的科学道理。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分。
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学生不知道机械的概念也不会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层次2:学生知道机械的概念但不会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层次3:学生知道机械的概念也会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探究能力:层次1:不会比较、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层次2:能够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但不能抓住本质进行比较。
层次3:能够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也能抓住本质进行比较。
教学准备:起子、刀、蔬菜、盒子课时安排:1课时(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什么叫机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什么叫机械教学资源开发机械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生产中,给人们带来了诸多方便,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提升了我们生活的质量。
本节课中,教师指导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机械。
让学生认识生活.娱乐中的简单机械,总结这些机械好处,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以后机械的学习做铺垫。
通过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使学生认识到现代化机械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实践中发明创造的,是智慧的结晶。
使学生体会到:现在我们学习和使用这些机械,将来也会创造更先进的机械。
关于简单机械,学生存在着片面认识,他们认为简单机械就是工地上的大吊车.公路上的汽车.自行车,而没有意识到我们每天用的筷子.勺子等物品都是简单机械。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材分析】本课遵照认识微小个体的主要进程,采用递进式的逻辑结构,从发现细胞到认识细胞的多种形态,展开两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个部分,发现细胞,其中包括三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采用图文相结合的形式,指导学生依次借助放大镜、显微镜观察人的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的内表皮,发现它们的特点,为第二个活动的展开做好铺垫;第二个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找出显微镜下看到的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内表皮的相同之处,为课文介绍细胞打下基础;第三个活动,介绍胡克发现细胞的资料,指导学生了解科学家发现细胞的过程。
第二个部分,观察人体细胞图片,引导学生发现细胞有多种形状,认识到细胞的多样性。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通过一、三、四年级的学习,已经了解了动植物多样性、植物生命周期、生物延续生命繁衍后代等生命科学领域的概念,对生命体的宏观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生命体的微观概念还处于模糊认识的阶段。
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听说过细胞,也许还不经意地说过这个词汇,但由于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细胞,学生还未真正亲眼见过,更没有见识过它们的多姿多彩与神奇变化。
因而,学生渴望撩开它们神秘的面纱,去观察它们、认识它们,进入一个他们从未领略的微观世界。
同时,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表达交流、数据搜集和加工的能力,并且对未知领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尝试新鲜事物、愿意与同伴合作分享,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结构化的工具逐步观察生命体的细胞结构,通过对比、归纳建构出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组成单位这一概念,同时通过感受科技发展和工具的发明对人类认识自然具有深远影响。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了解细胞是动物、植物、细菌的基本组成单位。
2.在观察植物与动物以及人体的各种细胞图片中,知道细胞的种类、形状、大小具有多样性。
科学探究目标1.能比较用放大镜、手持显微镜、光学显微镜观察所获得的信息的不同,知道完成某些任务需要特定的工具。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3课 发霉与防霉(教案)
第3课发霉与防霉1.教学内容本课围绕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微生物——霉,按照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认知结构,展开三个主要活动。
活动一,安排学生先后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不同物品上的霉斑的外显形态和内在结构,发现它们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活动二,探究物品发霉的条件,是本课的主活动。
在学生以往经历的科学探究的基础上,教材在此部分呈现了一个探究物品发霉条件的参考方案,并借卡通人之口给予提示,引导学生作出假设、设计方案、验证假设以及得出实验结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并为下一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
活动三,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一些防霉方法,启发学生对探究结果加以应用,同时,鼓励学生思考常见防霉方法的依据,将科学与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和比较,说出不同物品上霉斑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通过科学探究,发现物品发霉的条件。
能运用探究结果,针对具体情况说明防霉方法的依据。
3.重点与难点重点:探究物品发霉的条件。
难点:在设计探究方案时,组合出不同的条件进行验证。
4.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显微镜、霉菌切片、干净的小碟。
学生分组材料:发霉的物品、放大镜、馒头或面包、自封口塑料袋、冰箱、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微生物,知道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他们没有头、脚、眼睛,也没有根、茎、叶,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生活着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是什么样子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又起着怎样的作用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3.发霉与防霉二、学习新课活动1: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物品上的霉,了解不同霉的异同之处教师出示一些物品上的霉的图片,引导学生用肉眼看一看,并说一说这些霉有什么异同之处?预设:这些物品上的霉看上去在颜色、大小、形状、厚薄程度都不一样。
教师提出要求:不同物体上的霉我们用肉眼可以看出他们的不同和相同之处,这些霉在放大镜和显微镜下又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呢?下面请同学们依次用放大镜和显微镜仔细观察物品上的霉,说一说不同物品上的霉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优质教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优质教案全册第一单元1.什么叫机械【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分析,判断哪些物品属于机械。
2.能够通过对比,知道机械可以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
3.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4.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科学在不断发展。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叫机械。
【教学难点】学会正确使用一到两种机械。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每组螺丝钉、螺丝刀各1-2套,平板电脑。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联系生活,游戏激趣1.游戏1:徒手钉螺丝钉,注意安全,钉的深度以可以提起木板即可。
2.游戏2;用螺丝刀钉螺丝钉。
3.谈一谈;在刚才的两个游戏中,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4.学生交流。
二、揭示机械概念1.出示各种生活用具(老虎钳、羊角锤、镊子、针、筷子、擀面杖、水果刀、电钻、啤酒扳、葡萄酒开瓶器等),谈话:认识这些工具吗?它们都有什么样的作用?2.学生说各种工具的作用。
3.揭示机械的概念,像这些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作机械。
(板书:机械)4.学生使用平板电脑完成连连看游戏。
5.共同小结:像这些机械比较简单,我们称为简单机械,而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机械组成的,我们称为复杂机械,也叫做机器。
6.欣赏一些常见的机器以及一段德国先进伐木机视频。
三、学生使用机械1.使用钳子和铁线做出一个艺术品,如自行车等。
2.注意事项:注意钳子的安全、不要把铁线弄到别人的身体。
3.展示学生作品。
比一比谁做的好,有创意。
4.谈一谈感受使用机械的感受。
四、介绍古代机械1.谈话:自古以来,我们充满智慧的祖先就已经知道机械在生产生活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2.观看古代各种机械的图片。
3.提问: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想法?4.完成石磨拼图游戏。
五、完成课题练习1.学生使用平板电脑,完成“谁是间谍”的游戏。
2.讲解并总结全课。
【板书设计】1.什么叫机械作用: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分类:简单机械、复杂机械(机器)2.怎样移动重物【教学目标】1.知道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利用杠杆可以省力。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集合9篇)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集合9篇)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过程与方法:1、改进实验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2、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比如瓶装水为什么不装满)。
教学重点经历对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能设计改进实验装置,使之能提供明显可见的实验现象。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平底烧瓶,玻璃管,橡皮塞;冷水,热水,温度计、红墨水、滴管。
为全班准备:多种瓶装和盒装的液体。
教学过程活动一:水的体积变化的观察观察:冷水变成热水后水面的变化教师演示:把气球皮包口的装满水的大试管放进热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预设:通过实验学生不能清楚进行表述,从而引出如何清楚地观察到水在受热和遇冷后的体积变化)研究:清楚地观察水在受热和遇冷后的体积变化1、师:通过气球皮的鼓起程度,我们无法判断这两杯水的冷热了,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以下的材料(一一出示):杯子、试管、瓶塞、细管、红墨水、滴管。
你们能用这些材料来设计一个实验,看看水受热会发生变化吗?等会请小组讨论一下,并思考这两个问题:老师给大家提供的红墨水有什么作用?用一根细管子有什么好处?2、小组讨论、完善实验方案。
小结:我们知道了水受热后体积会膨胀。
师: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了水受热,体积发生了变化,会膨胀。
那么水遇冷后又会怎样呢?你们想怎样做?实验时我们观察什么?(学生简单说明)5、学生实验。
6、小组汇报实验情况小结:我们把水受热体积膨胀,遇冷体积收缩的这种性质叫做水的热胀冷缩(板书:热胀冷缩)。
活动二:观察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1、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其他液体有没有这种性质呢?除了水,你还知道有哪些液体?2、老师这里给大家提供了红茶、果汁、牛奶(出示)小组可以选择你们最感兴趣的一种来实验。
用同样的方法来实验,观察和水的实验现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重难点】
重点:了解简单机械的使用,了解机械的作用和用途,初步知道一些复杂机械
的构造原理。
难点:发现应用简单机械的规律。
【单元课时安排】
1.什么叫机械1课时
2.怎样移动重物1课时
3.斜坡的启示1课时
4.拧螺丝钉的学问1课时
5.国旗怎样升上去2课时
6.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1课时
【单元知识要点】
第1课指导学生从总体上认识什么是机械,能说明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的差异, 使学生了解机械的作用。
第2课引导学生认识杠杆的结果、作用以及用途。
在了解杠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杠杆的作用。
在研讨杠杆的用途中,认识杠杆的现实意义。
第3课引导学生认识斜面的形态、作用、用途以及坡度大小对所需施力的影响。
第4课引导学生认识轮轴的结构、作用和运用。
第5课认识滑轮的构造,认识动滑轮和定滑轮以及其各自的作用。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个性备课
【板书设计】
省力的杠杆:剪刀、起钉锤、幵瓶器、撬棒、老
课实验
虎钳
费力的杠杆:镊子、钓鱼竿、铁锹、扫帚
【教学目标】
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跷跷板、天平
_1.知识目标:
[教学反思】
(1)知道斜面也是简单机械,了解它的结构特征及其组成。
(2)知道斜面的变形及其功能。
(3)了解斜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
(1)能够针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能够就斜面角度的大小与用力关系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观察记录结实规律。
(3)能够发现斜面的变形及其功能。
(4)能够运用斜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
(1)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2)关注身边简单机械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5)学生分组研究动滑轮、定滑轮的作用。
交流汇报实验现象。
(6)分析实验数据,讨论:定滑轮和动滑轮各有什么作用?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滑轮组合的作用
(1)讲述:定滑轮和动滑轮各有优缺点,要想做到既省力,又改变用力方向,可以怎样做呢?
(2)学生讨论交流,实验设计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
(3)学生分组实验,交流汇报实验结果。
(4)小结
三、巩固小结
1.总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四、拓展反思
1.生活中如果想应用滑轮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你觉得必
须要有哪些条件,才能比较方便地使用滑轮?
【单元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依据《课标》中关于对科学探究的理解、科学探究的过
程和方法、物体的特征、材料的性质和用途以及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内容来构建的;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常见材料、常见力的基础上,通过“别有洞天”的
制作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形状与结构的初步知识,掌握科技制作的初步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胆量;同时通过学生寻找“形状与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真正感受科学技术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单元目标】
通过科技制作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形状与结构的初步知识,掌握科技制作的初步技能,了解一个牢固的结构要求材料结实、构件连接物质量好、构件的形状及构件组成的整体方法好。
建筑设计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结构设计,其目的就要保证建筑物达到规定的承受外力,
稳定又牢固。
同时通过学生寻找“形
状与结构” 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真正感受科学技术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单元重难点】
重点:了解状与结构的初步知识,掌握科技制作的初步技能
难点:设计制作出结构合理美观的作品。
【单元课时安排】
1.折形状1课时
2.搭支架2课时
3.建桥梁1课时
课时
4.造房子
2
【单元知识要点】第1课引导学生“折形状”,学会如何改变形状来增强材料的承受力,渗透材料力学知识。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个性备课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个性备课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个性备课
【板书设计】
避暑御寒抗风抗震
【教学反思】
单元名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设计者费夏称
【单元知识要点】第1课引导学生认识营养繁殖现象,形成植物繁殖方面较完整的知识,并通过组织学生幵展植物营养繁殖的实践活动,探究植物繁殖,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植物除了种子繁殖后代以外,还可以用营养器官进行繁殖
(2)了解常见的几种营养繁殖方式。
2.能力目标:
(1)能够根据需要,查阅一些关于植物营养繁殖方面的资料。
(2)能够用植物的营养器官繁殖一些植物。
3.情感目标:
【教学过程】个性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