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 统计 3教案 西师大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统计的含义,知道统计是通过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描述,以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2.学会使用简单的图表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展示,如条形图、折线图等。
3.能够运用基本的统计量,如总数、平均数、中位数等,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从统计图表中提取有用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推断和判断。
4.比较分析:指导学生比较不同统计图表的特点和适用场合,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积极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统计活动,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2.勇于探索:培养学生敢于面对未知问题,勇于尝试和探索的精神。
3.严谨求实:教育学生对待数据要认真负责,遵循严谨、求实的原则。
4.团队合作: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展示过程,提高他们对统计的兴趣。
2.小组合作: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完成统计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3.问题驱动:设置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和思考。
-课堂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实际的统计任务,如调查同学们喜欢的季节、水果等,并绘制相应的统计图表。
-知识巩固:通过设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总结拓展: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统计方法和技巧,并鼓励他们在生活中发现和创造统计的应用场景。
3.教学评价: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小组合作、作业完成情况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西师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统计教案
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2、学科:数学3、课时:一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预习教材第113页的例1、课堂活动第1题及练习十六第1题。
5、教具准备:动物头像、课件。
二、教学课题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统计》三、教材分析《统计》是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
教材通过在统计图下面呈现几个括号的方式让学生统计,与填统计表的思维过程完全相似,通过这几个括号让学生经历填写统计表的启蒙练习。
统计图下面安排了“说一说”、“议一议”是属于读取和分析信息的阶段,教材要求学生从统计图(表)获取一些信息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
其中获得信息是基础,从统计图中获取的信息越多,越有利于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感受、经历数据的整理过程,学会用分一分、摆一摆、数一数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正确填写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情境学习数据整理,激发学习兴趣,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在统计过程中学会提取需要的数据,并能针对统计结果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逐步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散思维能力和与人合作的交际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的有序观察、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应用的意识,体验与同伴合作的欢乐。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教学难点:感受、经历数据的整理过程,能正确填写统计表,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四、教学准备1、教学之前利用百度搜索《统计》相关的教学材料,了解教学的重难点,确定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方法。
2、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利用百度搜索找到有关《统计》的图片、文章、音乐,视频等,动物头像,制作多媒体课件等。
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易于学生理解,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欲望。
五、教学方法分类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等。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激趣导入教师出示各种形态的狮子王。
一年级数学下册统计(第2课时)教案西师大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113页例2,课堂活动2
教学目的:1、进一步认识统计图表。
能根据统计图表反映的数据提出并回答问题。
尽力简单的统计过程,对数据搜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有所体验。
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
同学们,你知道我们班上有那些课,各有几节吗?
出示课程表,学生观察。
看右边统计图中是否有?
学生数一数,小组交流。
学生说方法:有一定的顺序数,横着或竖着数。
数一节就划一横线,表示已统计。
填统计图时,数一节划一节,用一格表示一节。
学生完成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你发现了什麽?你可以提什麽问题?
小组交流后集体汇报
二、课堂活动
115页2题
先让学生看调查的是什麽事情?要调查那些项目?再让学生分组调查,填统计图。
2问小组交流
第3问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课后记:。
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pdf
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能够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运用退位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操作学具,让学生体会退位减法的运算过程。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2. 退位减法的运算规律。
3. 退位减法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退位减法的运算规律,能够灵活运用退位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学具:计数器、小棒等。
2. 教具:PPT、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复习20以内的加法运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学具,探究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2)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总结退位减法的运算规律。
(3)教师总结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3. 巩固练习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退位减法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拓展创设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退位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5.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家长配合,让学生在家中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练习。
七、板书设计略注:由于篇幅限制,本教案未包含详细的课时安排和课堂活动设计。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新知”部分,这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以下是针对这一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探究新知1. 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学具,探究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提供丰富的学具,如计数器、小棒等,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操作来理解退位减法的概念。
一年级下册《统计》教案
一年级下册《统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了解统计的方法,能够通过简单的统计方式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观念。
二、教学内容1. 学习统计的方法,如:画“正”字、画圆圈、写数字等。
2. 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统计,能够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难点:如何通过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统计数据,如:班级学生身高、体重等。
2. 学生准备一张白纸、一支笔,以便进行统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统计数据,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统计的学习。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统计的方法,如:画“正”字、画圆圈、写数字等,并演示如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统计实践,选择一种统计方法对教师提供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4. 解决问题: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如:“哪个小组的数据整理得最快?”“哪个小组的数据分析最准确?”引导学生通过统计方法解决问题。
6.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一些有关统计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实践操作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关注学生在统计过程中的合作、交流和思考能力,以及数据观念的培养。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统计现象,如:天气预报、商品价格等。
2. 鼓励学生运用统计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九、教学资源1. 教师准备统计相关的图片、数据和案例,丰富教学内容。
2. 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图书等资源,了解统计的广泛应用。
十、教学计划1. 制定本节课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内容、过程和时间安排。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统计》教学设计3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统计》教学设计3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到日常生活中环境数据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开始系统、有序、科学、合理的观察和感受;2.学生能够掌握一些简单的统计方法,能用图形、表格整理和处理有关数据,能对简单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3.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数据分析思维,对实际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社会实践能力,能够积极参与数据的实验、调查和分析。
二、教学内容1. 环境清单的调查和统计1.学生老师共同商定清单的收集的内容及数量,由学生完成;需求掌握的方法:逐个数目清点或使用统计表格。
2.学习基本的数据整理方法,如分类、比较,及通过柱形图、饼图、条形图等进行数据表达和比较。
2. 统计表格的使用学习如何编制简单的统计表格,掌握统计表格的读取和分析,能够从中获取有用数据,并对其进行简单的比较和分析。
3. 分组柱状图和分组横条形图的制作1.学习如何制作分组柱状图和分组横条形图,并掌握其用法。
2.比较不同柱状图和横条形图的作用,理解统计图表的作用和使用。
4. 统计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1.学习如何通过数据的收集和统计解决实际问题,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取相应的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数据支持。
2.学习如何通过数据探究现象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思维方式。
三、教学活动设计1. 环境清单的调查和统计1.绘制环境清单。
学生按照老师或班级安排,绘制本班室内各个区域的清单和物品。
2.统计环境清单。
学生使用逐个数目清点或统计表格的方式,将绘制的环境清单进行汇总,形成本班环境清单。
3.数据分析和整理。
老师引导学生分别对本班室内的不同区域的清单进行整理和数据分析,并将数据制表表现出来。
4.数据图表制作。
将不同区域的数据通过柱状图进行表现并进行简单分析。
2. 统计表格的使用1.课堂分小组活动。
老师事先将学生分为小组,让学生掌握统计表格的读取和分析方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理解统计的概念;2.能够收集和整理数据;3.能够使用不同的图表方式将数据可视化呈现;4.能够分析和解释图表中的数据信息;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有关统计的实际问题解决。
教学准备1.小学数学下册《统计》课本;2.常用的图表工具,例如条形图、折线图等;3.复合发泡板、颜色卡片、数据收集表;4.分组组织学生的桌子。
教学内容1. 统计的概念引导学生想一想,如果我们想知道班上有多少男孩和女孩,该怎么办?如果我们想知道同学们喜欢哪种水果最多,该怎么办?总结出这些问题的共同点,即是统计。
•统计的定义:统计是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过程。
老师将会对学生进行简要的说明,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数据并且它们有多重要。
接下来,老师将指出数据有多种形式,例如文本信息、数字数据等。
2. 收集和整理数据老师会告诉学生如何进行数据收集,让学生表达他们对“数据”的理解和“收集数据”的方法的认识。
然后,老师会引导学生使用复合发泡板和颜色卡片进行一次有趣的数据收集。
老师将会让学生分组,每组发给一席假设题目要求填写表格:假设他们(学生)是雷达站员机,记录下爬过这个区域的所有飞机类型和数量。
根据得到的卡片,学生将会将所有信息记录在表中。
发放完卡片后,老师将会询问,用一种更好一点的方式轻松记录数据。
•任务:使用发泡板和卡片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记录学校附近飞机数量不同的类别。
3. 数据可视化呈现老师将会教学生们如何使用图表可视化数据,比如条形图和折线图。
老师将会向学生解释不同图表呈现信息的方式,并让学生对其进行分类和标记。
•任务:让学生使用条形图或折线图可视化飞机数据,并解释图表表现出来的内容。
4. 数据分析和解释老师将让学生分析和解释他们所创建的图表。
老师将指出他们需要读取图表,找出优势和劣势、相似和不同,使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数据。
•任务:使用飞机数据图表回答以下问题:–哪种飞机数量最多?–有多少种飞机?–总共有多少架飞机?–哪种飞机数量最少?5. 实际问题的解决最后,老师将教学生一些相关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比如如何通过统计图表来了解消费者喜欢的习惯。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案8篇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案8篇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2、培养学生能够准确地用数学语言对概念进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和勤于动口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11~20这些数的个位和十位上各数的含义是重点;对“数位”的理解是难点。
教学方法:实物演示法。
课前准备: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了这么多精美的礼品,一会儿将把它们奖给今天表现最好的'那些同学,我们来看看老师准备了多少个奖品.(师生一起数,个数大于10)咦?这大于10的数该怎样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二、活动一:建立数位概念.一、数一数,有几只羊,用小棒代表羊的只数,需要几根小棒?(课件:主题图)(一)数小棒1.老师手里有几根小棒?我们来数一数,1、2、3、4、5、6、7、8、9、10.2.一根一根数,有10根小棒,也就是10个1.现在我们把它捆成一捆,它就成了1个十.3.学生自己数出10根小棒,并将10根捆成一捆,体会10个一就是1个十.4.让学生再拿出1根小棒.(1)现在是几根小棒?(2)它是由什么组成的?(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3)它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它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二)介绍计数器及数位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十位上的1就表示是10.2.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11.一边拨一边说:“在个位上拨几,在十位上拨几.”3.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数、认、读、写12~20各数.三、活动二:快速拨数.(一)师生互练1.教师说数,学生快速在计数器上拨出.2.说一说它的含义及是怎么拨的.(二)生生互练一人说数,另一人拨出,并说一说.两人互换再练.四、活动三:对口令.(一)师生互对例:教师说16,学生对1个十和6个一.教师说1个十和7个一,学生对17.(二)生生互对五、活动四:填、读尺子上的数.(一)出示图片:写一写师生一起将尺子上的数补充完整.(二)教师提问1.比15小比11大的数有那些?2.17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3.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六、活动五:找一找生活中的11~20各数,密切数与生活的联系.找一找,说一说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到或用到了11~20各数.七、小结: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案篇2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一年级数学下册 数据统计教案 西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数据统计教案西师大版教学目标- 了解数据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能够利用简单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能够利用图表展示数据,并从中获取有关数据的信息教学准备- 教材:《一年级数学下册西师大版》- 手册:《数据统计教学手册》- 学具:纸张、铅笔、计数器、图表模板-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屏幕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通过和学生简单的对话引入本节课的话题:数据统计。
2. 提问学生对数据统计的了解。
呈现(10分钟)3. 打开教材,介绍数据统计的定义,并解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 通过例子向学生展示如何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5. 解释常用的数据统计图表,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实践(20分钟)6.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水果、动物、运动等)。
7. 引导学生利用计数器和图表模板,收集和记录相关数据。
8. 帮助学生按照所选主题创建适当的图表,并解释图表的内容。
讨论(10分钟)9. 将学生的图表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图表,并提出有关数据的问题。
10. 引导学生根据图表回答问题,并和其他小组成员讨论结果。
归纳(5分钟)11. 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数据统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12. 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自己收集并整理数据。
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使用电脑软件创建更复杂的数据统计图表。
- 引导学生思考数据统计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并进行相关的研究和讨论。
教学评估- 观察学生在实践环节的表现,包括数据收集和图表制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在讨论环节中观察学生对图表的分析能力和问题回答的准确性。
一年级数学西师大版教案5篇
一年级数学西师大版教案5篇一年级数学西师大版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律的含义.2.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看图能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3.正确、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加法.教学重点通过仔细观察,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律的含义.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教学过程一、联系实际,激趣导入在日常生活中,你遇到了哪些加法问题,给大家说一说今天,小兰和小明要去调查生活中的加法问题,你们愿意和他们一块去吗二、进入情境,探求知识(一)出示图片:主题图11.教师:他们首先来到停车场,猜猜看,小兰和小明会发现什么加法问题呢学生1:他们会发现一边有2辆车,一边有3辆车,一共有5辆车,2+3=5. 学生2:他们会发现一边有3辆车,一边有2辆车,一共有5辆车,3+2=5.2.教师:他们说的都对吗学生1:他们说的都对,因为小兰是先数左边的3辆,再数右边的2辆,小明是先数左边的2辆,再数右边的3辆,不管怎么数,都是5辆.学生2:他们说的都对,因为他们站的位置不同,数的就不一样,列式也不一样,但是得数是相同的.3.小结:因为他们站的位置不同,就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列出了不同的算式,但得数是相同的,即3+2=5,2+3=5(板书:3+2=5,2+3=5)4.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学生:两个算式中3和2的位置变了,得数是相同的.教师:两个算式中交换3和2的位置,得数不变,也就是3+2=2+3.(教师板书:3+2=2+3)(二)出示图片:摆一摆11.他们乘车来到了公园,看到一些美丽的鲜花,你们知道他们又发现什么问题吗2.我们先用小圆片代表花来摆一摆.同桌2人,一人摆,一人从不同的角度看,说出2个不同的算式.3.反馈.(三)出示图片:小鸟图1.他们来到了大树下,发现了几只可爱的小鸟,你能写出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吗学生1:树上有2只小鸟,树下有3只小鸟,一共有5只小鸟,算式是2+3=5.学生2:地上有3只小鸟,树上有2只小鸟,一共有5只小鸟,算式是3+2=5.(四)出示图片:小兔子拔萝卜1.在返回的路上,他们看到路边的地里,几只小白兔正在拔萝卜,你能给大家提一个加法问题吗学生1:1只小兔加4只小兔等于几只小兔学生2:1个萝卜加2个萝卜等于几个萝卜学生3:上面有4只小兔,下面有1只小兔,一共有几只小兔学生4:上面有1个大萝卜,下面有2小个萝卜,一共有几个萝卜2.教师:你们提的问题真好,现在我们在小组内继续提问,并讨论解决所提的问题,一会儿汇报给大家.3.小组活动并汇报.(五)出示图片:蜡笔图1.他们俩发现了这么多的加法问题,非常高兴,想把今天看到的都画下来.他们拿出蜡笔,发现了什么小兰的盒子里有5支蜡笔,小明的盒子里一支也没有.2.教师:小明被难住了,要列出两个加法算式,该怎么列呢学生:小兰借给小明1支,就可以列出1+4=5,4+1=5.生:从上往下看可以列出0+5=5,从下往上看可以列出5+0=5.(六)出示图片:排队图1.教师:今天,我们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小兰和小明给我们出了一道题,想看一看吗学生1:一共有10个小朋友.学生2:小兰排第7学生3:从右边数,小兰排第4.学生4:从左边数,小兰排第7,从右边数,小兰排第4.三、游戏:我摆你说.学生2人一组,用1-5个小圆片,一个人摆,另一个人说出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当学生提出两边各摆2个,列出的两个算式一样时,老师要说明:两个算式相同时,只需列一个算式.四、全课总结.谁能说一说这节课你们都有什么收获一年级数学西师大版教案篇2一、设计理念“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一年级数学《统计》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统计》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让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会在简单的统计表里反映出整理数据的结果,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2.使学生在统计教学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每小组准备5 正方形、7个三角形、4 个圆装在一个盒子里。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手中拿的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吗?怎样才能知道装的是什么?那么你们知道盒子里有多少个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怎样才能知道?今天我们将来学习统计的知识,来帮助小朋友整理这个盒子。
(板书:统计)二、讲授新课1.教学例题。
(1)用什么办法能知道盒子里有几个正方形、有几个三角形、有几个圆?(如果学生说先把三种图形分开,再一种一种数出个数。
可以请几名同学到讲台上向全班同学演示这种方法)。
(2)想一想,有没有其他方法?指挥学生看书,仔细看图,说说图中的学生是怎样统计三种图形个数的,其中一名学生做什么事,其他学生做什么事,你也能像图中的学生那样统计吗?4人一组分组活动,一人报名称,其他三个人记录。
学生活动,老师巡视,了解学生活动情况。
(3)展示和交流学生记录单,说说各种记法的特点,比一比谁记得清楚又方便?(画“√”)老师讲解画“√”表示1个图形,有几个“√”就是几个图形,你会用画“√”的方法记一记吗?(学生再用画"√"的方法记录一遍,老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小组。
)(4)你能把整理的结果填在下面的表面的表面国吗?统计表里的“一共”这栏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计算?学生独立填写统计表,集体交流时提问:(1)从统计表里能知道点什么?(2)除了知道正方形、三角形、圆和一共的个数以外,你还能想到些什么?2.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统计,在统计之前,同学们要想好用什么方法统计,如果是小组统计,要分派好每个同学的任务,一般选用画“√”的记法记录统计结果比较方便,最后完成统计表,从统计中我们不仅可知道统计的结果,还能想到许多问题。
一年级数学《统计》教学教案
一年级数学《统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理解统计的概念,能够通过简单的图形、实物等直观方式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达。
2.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运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统计的基本概念,了解统计的方法和步骤。
2. 学习如何通过图形、实物等直观方式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表达数据。
3. 学习如何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统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能够通过直观方式收集、整理和表达数据。
2.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PPT、实物、图形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实例,引发学生对统计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教学新课:讲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学习如何通过图形、实物等直观方式收集、整理和表达数据。
3. 课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5.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统计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图形等直观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统计的概念和方法。
2. 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 采用激励评价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积极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实例,引发学生对统计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统计概念:讲解统计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统计的含义和方法。
3. 演示统计过程:教师通过实物、图形等直观方式,演示如何收集、整理和表达数据。
4.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统计4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统计4
一、教学目标
本节课主要通过统计学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方法,认识统计的重要性,进一步练习分类统计、图形统计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数据的分类和图形统计的方法
•合理选取图形进行分类和统计
三、教学难点
•学生需要充分理解数据分类和图形统计的相关概念
•学生需要掌握合理选取图形进行分类和统计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1、复习
通过让学生在班内进行简答题比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题目如下: •什么是数据的分类统计?
•数据的分类统计有哪些方法?
•什么是图形统计?
•图形统计有哪些方法?
2、讲解
通过多组数据案例的讲解,来让学生了解分类统计和图形统计的相关概念和方法。
•按颜色统计玩具球的数量,并用条形图统计;
•按营养成分分类,统计一些巧克力的数量,并用饼图和直方图统计;
•统计一些蔬菜的重量,并用折线图和散点图统计。
3、练习
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练习,巩固分类统计和图形统计的方法。
每组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数值,分类统计并选择合适的图形进行展示。
4、作业
让学生在课后完成一些实际数据的整理,分类并绘制相应的图形。
五、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数据的分类和图
形统计的方法,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班内竞争和学习积极性。
但是在实际操作环节,仍需要引导学生更加严谨地对待数据的整理和分类,准确选取合适的图形进行统计。
此外,在作业布置时也应该注意,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场景来了解数据统计的实际运用。
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统计》导学案
统计素质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能力教学点】借助生动、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德育教学点】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彩笔,食品图片。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提供原始数据师:大家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这儿有一段非常有趣的动画片,想不想看?电脑出示配乐动画:(画外音):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只叫聪聪的猴子。
(小猴聪聪):大家好,我叫聪聪。
明天是我的生日,我邀请了许许多多的好朋友来为我庆贺,你想认识它们吗?瞧,这就是我的朋友们。
二、探索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1.提问。
a.聪聪的好朋友都是谁?它们各有几只?b.不知道,没数清,那我们再来看一遍,这次你可要数仔细。
2.电脑再放动画片。
3.提问。
a.三种动物各有几只?谁同时数出来了?b.没有数出来,(大家数的只数不一样)看来光靠数还不行,还要用笔记一记,我再给大家放一遍,但你们要想出一个又简便又好记的记录方法把小动物的只数记下来,行不行?小组讨论一下,比比看,哪个小组想出的方法最好。
4.汇报整理数据的方法。
a.谁来说说你们组想用什么方法记录?b.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记录的方法,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好记就用哪种方法,好吗?c.下面就用你最喜欢的方法记下小动物的只数,开始!5.电脑再放动画片。
(慢动作的。
)6.展示整理数据的方法。
a.请你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录的?b.大家同意吗?c.还有不同的记录方法吗?7.小结。
同学们真棒!想出了用各种符号记录每一种动物的只数。
大家知道吗?这些方法,就是数学中的“统计”真聪明!板书课题:统计8.比较。
同样是用符号来统计,哪种统计方法简便?为什么?用统计图表表示数据1.出示统计表。
2.提问。
a.这个同学统计出的每种动物各有几只?学生说教师在表中填出数:7、4、6b.聪聪的朋友各有几只?请看!3.电脑继续放动画片。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 统计 3精品ppt课件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有趣的情景,激发同学们参与统计活动的兴 趣,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 2.会进行统计分类,认识统计图,认识最简单的统计表, 能根据统计图提供的数据填写简单的统计表,初步理解统 计图和统计表的联系。 3.能根据统计图、统计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并解决简单的 数学问题,能和朋友们交流自己的想法。 4.经历用统计图或统计表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 程,从中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数一数不同颜色的花各有多少朵。
统计表 :
7 9 8
统计图:
7盆 9盆 8盆
比 多( 1)盆 比 多( )2 盆
12
8 哪
这是一个地区11月份天气情况统计表。
这个月什么天气最 多?阴天比雪天多 几天?这个月有多
少天?
数一数这个机器人 是由多少个三角形、圆 和长方形组成的?用统 计表和统计图表示。
统计表: 图形
数量 8 7 16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 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统计》PPT课件之三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课后总结
能够进行简单的统计, 会画统计图。
数一数不同颜色的花各有多少朵。
统计表 :
7 9 8
统计图:
比 7盆 9盆 8盆 比
多( 1 )盆 多( 2 )盆
12
8哪种车最多?哪 4 种车最少?面包 车和大客车一共 有多少辆?
这是一个地区11月份天气情况统计表。
这个月什么天气 最多?阴天比雪 天多几天?这个 月有多少天?
数一数这个机器人 是由多少个三角形、圆 和长方形组成的?用统 计表和统计图表示。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有趣的情景,激发同学们参与统计活 动的兴趣,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 2.会进行统计分类,认识统计图,认识最简单的 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提供的数据填写简单的统 计表,初步理解统计图和统计表的联系。 3.能根据统计图、统计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并解 决简单的数学问题,能和朋友们交流自己的想法。 4.经历用统计图或统计表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 问题的过程,从中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体 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一年级数学下册 统计教案 西师大版
统计【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
2.会进行统计分类,认识象形统计图,认识最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提供的数据填写简单的统计表,初步理解统计图和统计表的联系。
3.能根据统计图、统计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并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4.经历用统计图或统计表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从中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视频展示台、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关的学具。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教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到森林里去参加森林小学的开学典礼,想去吗?不过森林小学里不仅小动物多,数学问题也很多,你们有信心解决这些问题吗?学生回答略。
出示例1情景图。
二、引入课题教师:瞧,来了这么多小动物!但是这么多小动物聚集在一起,你知道每种小动物各有多少只吗?学生:不知道。
教师: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说出可以先把这些小动物进行分类,再数一数每一种小动物有多少只。
教师:对,我们可以把这些小动物进行分类统计。
教师板书课题:统计。
三、教学新课1.合作探究教师:首先我们要将这些小动物分类(教师板书:分类。
),先想一想应该怎样分类,再同桌的两个小朋友合作,用小动物的学具进行分类。
学生小组合作对小动物进行分类,教师巡视。
教师:请一个小组的同学到讲台上来展示你们分类的过程。
学生根据前面学过的分类知识将这几种小动物分为小羊、小猫、小兔和小狗4堆。
教师:同意这组小朋友的分法吗?学生:同意。
教师:现在你能清楚地看出每种小动物的只数吗?学生:不能。
教师:我们还需要把它们一个对着一个地排起来。
教师板书:一个对着一个摆。
教师示范摆小狗学具。
教师:谁来说说老师是怎样摆的?引导学生说出老师刚才是一个对着一个从下往上整齐地摆的。
教师:你们会摆吗?试着像老师这样摆一摆。
学生摆。
学生摆好后作适当的评价。
教师介绍统计图。
教师:现在你能看出每种小动物有多少只了吗?学生:能。
一年级数学下册西师版_《整理与统计》名师教案
《整理与统计》名师教案教学内容:西师版一年级下册第89~91页。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掌握分类的方法,体会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2.尝试运用自己的方式把整理数据的结果记录下来。
过程和方法通过具体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整理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能用不同方法对物体进行分类和统计。
难点:能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和统计,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一、刨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跳绳吗?今天一年级的同学正在进行跳绳比赛,你们想去看看吗?(想去)师:那好,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去看看同学们的跳绳比赛,不过这里不仅仅有跳绳,还有许多数学问题,你们有信心解决这些问题吗?(有)教师出示例3情境图。
师:看,这里有这么多同学,你能对这些同学进行分类吗?你怎样记录分类结果呢?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师:同学们先想一想,对这些同学怎样分类呢?学生小组合作对图中的同学进行分类。
教师巡视。
师:哪一个小组的同学能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类的?生1:我按年龄分。
生2:我按男女分。
师:按年龄分,这些同学们的年龄有几种,相同年龄的有多少人?你怎么记录呢?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分类的数据,在全班展示自己的记录。
师:你能看清其他同学的记录吗?学生回答:太乱了。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整理一下这些记录吧?你有什么方法吗?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出示表格。
让学生观察后说说怎样在表格上记录数据。
学生根据情境图填写表格。
教师巡视,做必要的指导师:同学们填好了吗?谁来汇报一下你整理的结果?全班展示交流,汇报各个年龄的人数。
师:根据表格中的信息,你知道哪个年龄的同学最多,哪个年龄的同学最少吗?学生根据表格中的信息解决问题并汇报。
师:按男女分,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呢?现在我们来统计一下吧!学生把统计的结果填写在表格中。
一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案
《统计》教案新丰小学韩文燕教学内容:课本第98-99页内容教学目的:1、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会在简单的统计表里反映出整理数据的结果,能利用统计表里的数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2、在统计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教学资源:每小组准备5个正方形、7个三角形、4个圆装在一个盒子里。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激发兴趣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西游记吗?你们都知道在西游记里悟空叫八戒什么呢?八戒听悟空老叫他“呆子”,他很难过,他想该学点知识、长点本领了。
唐僧、悟空、沙和尚知道了很高兴,他们还从森林里带来了好多可爱的小动物呢?唐僧对八戒说:“看看都有哪些小动物,每样有几只,把它们整理整理、统计一下。
”八戒一听,可犯了愁,大家能帮他吗?生:有小猫、小狗、小猴。
师:它们分别有几只?生:(用心地数)师:有什么办法能一下子看出它们各有几只?生:给它们分一分,再排一排队。
小猫一排,小狗一排,小猴一排。
师:有几只?生:(齐说)小猫3只,小狗5只,猴7只。
师:小结:分一分,排一排就能清楚地数出小动物的只数了。
2、讲述:分一分、数一数是我们上学期学习的统计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
板书课题:统计。
二、进行新课1、创设问题情境。
谈话:老师在你们每组的盒子里也放了许多图形,能不能用其他方法统计出它们的个数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
听老师讲一下游戏的要求。
小组长从盒子里拿出一个图形,说出图形的名称,其他朋友要想办法把它记在纸上,组长再拿一个,你再记一个,一直把盒子里的图形拿完为止,然后把记录的结果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我们要比一比、看一看,谁记得正确,记的方法既清楚又方便。
2、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1)、小组活动。
组长报图形名称,其余的小朋友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能力教学点】
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德育教学点】
学习数据整理,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的方法。
教具准备:
调查表、统计图、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小朋友们,你们会唱生日歌吗?我们一起来唱一遍,好吗?
二、探索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
1、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你知道你是在哪个季节出生的吗?请你拿出1号纸来在你出生的季节下面打个√ 告诉老师。
现在所有的表格都在老师手里,你最想知道什么?
下面我把表格的内容一张张的念出来,请你在2号纸上把它记录下来。
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记录?
2、老师介绍记“正”字的方法。
刚才老师听到有的同学用了画“正”字的方法,我们来看看一个正字有几笔组成的呀?(五笔)每一笔就表示一个人,一个正字有五笔就表示有五个人。
小朋友你们也来试一试。
3、请小朋友用上节课学的涂格子的方法表示出来,该怎么涂呢?在黑板上贴出来
4、如果没有这些小格,你能知道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出生的人数吗?(师揭开挡住数据的纸条)那这样行不行?你是怎么知道的?
5、请生比较统计图和刚才他们填的调查表,说一说哪个更能清楚地出春夏秋冬各有几个人过生日?
6、小结:像我们刚才那样,把杂乱无章的数据整理成这样一个有条理的表格和图形的过程就叫做统计,这个图就叫做统计图。
你能给这个表起个名字吗?(统计表)
小结:从统计图和统计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每种数量的多少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学会统计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很多有趣的问题。
三、练习应用:
1、黄老师想在季节选一天来给小朋友开个生日会,你们知道要准备些什么吗?
2、小朋友说了那么多,可班会费有限,不能什么都买呀?谁来帮老师想个好办法?
3、小组活动:你们想统计什么就统计什么?统计完后完成统计图或统计表。
(小组活动)
4、哪一个小组愿意上来展示你们统计的结果?如果你是老师,你应该给你们小组准备些什么?
四、总结:
上了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除了可以统计小朋友的生日,喜欢喝的饮料和吃的水果之外,你还知道可以统计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