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性呃逆的临床诊治探讨
顽固性呃逆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顽固性呃逆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前言:呃逆为较易发生的生理现象之一,打嗝主要是由于膈肌收缩而导致的,在打嗝时,横膈肌会处在收缩状态下,空气会被快速吸入至肺中,声带中的裂缝会快速收缩,而后就会导致声响,对呃逆来说,若其的发作时间大于48个小时,那么则称其为顽固性呃逆。
对于顽固性呃逆若未能予以妥当性治疗,则无疑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
基于此,本文就以顽固性呃逆分析为出发点,而后探讨了顽固性呃逆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一、顽固性呃逆呃逆也被称之为膈肌痉挛,主要是因中枢神经、膈肌等受一定刺激之后所导致的膈肌阵发性痉挛,呃逆时间大于48个小时即为顽固性呃逆,根据原因能够将其划分为精神性、反射性以及代谢障碍性等类型。
以顽固性呃逆的主要病因来说,则包括颅外以及颅脑这两项原因。
以颅外原因来说,主要内容包括颈部疾病、胸部疾病、代谢紊乱等。
对于颅脑原因来说,则主要包括颈椎和颅脑外伤,脑血管以及感染等原因。
在患有顽固性呃逆之后,务必要至临床之中加以诊断,主要是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及血常规等相关的检查,以此明确患者的病因,并且也能够进行其他检查,这则包括腹部平片、以及CT等,以便了解是否有因腹部脏器产生异常情况,而致使的顽固性呃逆。
二、顽固性呃逆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一)一般疗法以一般疗法来说,主要体现如下:其一,吸气后屏气疗法。
对于患者来说,其应先进行深吸气,而后快速的加力屏气,之后再徐徐呼气,该种方式能够反复的运用,对于进食速度较快、以及受到精神方面刺激所导致的顽固性呃逆患者来说,则建议运用此种治疗方法。
其二,按压眶上神经疗法,对于患者来说,其应处在坐位、或是平卧位的状态之下,对于患者的双侧眶上进行按压,按压的程度即为患者可忍受,时间为2~4分钟,同时还应要求患者富有节奏的加以屏气。
其三,牵舌法,应让患者保持半卧位状态,并且还应深舌,利用于纱布将患者的舌体前约1/3~1/2的部分加以裹住,向外实施一定的牵拉,在其有一定的痛感即可,时间约为30秒,而后再让患者的舌体复位。
顽固性呃逆诊断详述
顽固性呃逆诊断详述*导读:顽固性呃逆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诊断:1.全身及神经系表现注意生命体征、局部体征和脑膜刺激征的有无。
2.局部表现头颈部、胸部、腹部体征,各部位炎症和肿瘤的有无。
鉴别诊断:1.【中枢性呃逆】多见于神经性脑部病变,如脑炎、脑肿瘤、脑积水、脑膜炎及脑血管意外。
这些病变波及延髓,出现频繁呃逆,预示病情有恶化征兆。
此外,还有心因性和中毒性呃逆。
心因性常见于癔病患者,多由精神刺激或不良暗示所致,可出现各种不同临床症状,如感觉、运动障碍、内脏器官和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以及精神异常等,可因暗示而产生或消失。
患者多具有易受暗示、好情感用事的特点。
这类呃逆常在一定时间发作,声响颇大,虽连续不断但不感痛苦。
中毒性呃逆可见于尿毒症、急性和慢性酒精中毒以及全身感染伴有显著毒血症者,如伤寒、中毒性痢疾等。
2.【周围性呃逆】主要由迷走神经与膈神经受刺激所致。
胃肠道、腹膜、胸膜、膈等病变是引起呃逆的主要原因。
预防:1.干吃一匙糖2.弯身喝水3.憋气或吐气4.吃饭时不说话可避免打嗝5.憋气喝水6.用力拉舌头7.以棉花棒刺激上颚硬部和软部的交接处8.咀嚼并吞咽干面包9.双手抱膝压胸10.憋气11.用水嗽喉咙12.吸吮碎冰块13.冰敷横隔膜处14,深吸一口气,然后做五个迎体向上。
15.用两手的食指捂住耳朵,大约十秒至15秒的时间。
*结语:以上就是对于顽固性呃逆的诊断,顽固性呃逆怎么处理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顽固性呃逆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或者站内搜索了解更多。
临床顽固性呃逆治疗方法要点
临床顽固性呃逆治疗方法要点呃逆,俗称“打嗝”。
当呃逆持续时间大于2个月,则被认为是顽固性呃逆(IH)。
发生顽固性呃逆常因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加之精神和身体的沉重压力,会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痛苦。
在人体的胸腔与腹腔之间,有一膈肌,它将胸腹腔分开。
和所有脏器一样,膈肌也有神经支配,既可接受各种刺激,也可接受“上级神经”命令而收缩。
膈肌突然收缩,继之喉头立即关闭,有时软腭及辅助呼吸肌也配合而收缩,这些都被延髓中枢所协调,于是打嗝就产生了。
“打嗝”这个通俗称呼很形象,不但描述了症状,也告诉我们产生这种症状的直接脏器——膈。
顽固性呃逆的治疗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积极治疗原发病;②针对不同个体,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③强调中西医结合治疗。
一般疗法深吸气后屏气法。
采用深吸气后迅速用力屏气或以纸袋置于鼻口周围,造成局部二氧化碳增高的小环境,以达到通过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来刺激呼吸中枢,消除病理性兴奋的目的。
指压耳轮脚法。
患者取仰卧位,术者位于患者的头顶侧或面对患者,用两个大拇指腹同时按压患者两侧耳轮脚,由轻到重,持续加压直到呃逆终止。
按压双眼球法。
患者闭目,术者将双手拇指置于患者双侧眼球上,按顺时针方向适度揉压眼球上部,直到呃逆停止。
此法多用于上腹部手术患者,但青光眼、高度近视患者忌用,心脏病患者慎用。
吞食烟雾法。
用一较长的圆形硬纸空盒,一端开口,用火点燃纸屑,放入盒内,使其熄灭产生烟雾,立即将纸盒开口紧压患者口唇周围,留出鼻孔,嘱患者张口如吃食物动作,把烟雾吞咽下去,但忌用抽吸的方法,1~2 分钟呃逆即可停止。
牵舌法。
患者取仰卧位、半卧位或端坐位,全身放松,伸出舌头,操作者用湿毛巾或消毒湿纱布包住患者舌头,双手握住向外牵拉,以患者稍有痛感为度,持续30秒左右,松手使舌体复位。
干扰法。
干扰正常呼吸,如嘱患者打喷嚏、咳嗽、屏气或过度换气或用一吸痰管沿鼻腔刺激等。
药物治疗西药治疗氯丙嗪。
氯丙嗪是美国 FDA 唯一批准的用于治疗顽固性呃逆的药物,通过拮抗中枢多巴胺受体而发挥作用。
降逆止呃膏穴位敷贴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研究
降逆止呃膏穴位敷贴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研究降逆止呃膏穴位敷贴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降逆止呃膏穴位敷贴在治疗顽固性呃逆方面的临床疗效。
通过对10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观察患者在接受传统治疗与降逆止呃膏穴位敷贴联合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显示,降逆止呃膏穴位敷贴在改善患者顽固性呃逆症状方面表现出较好的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因此,降逆止呃膏穴位敷贴作为一种有效的替代治疗方法,对于顽固性呃逆的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降逆止呃膏穴位敷贴;顽固性呃逆;疗效;临床应用引言:呃逆是一种常见并且困扰患者生活质量的症状,其发生率较高。
传统的药物治疗在一部分患者中效果不佳,且容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
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替代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降逆止呃膏穴位敷贴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在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降逆止呃膏穴位敷贴在治疗顽固性呃逆方面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10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并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
观察组患者接受传统治疗与降逆止呃膏穴位敷贴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呃逆症状的改善情况,并记录相关的临床指标。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呃逆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观察组治疗后呃逆的缓解率达到92%,而对照组的缓解率仅为68%。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整体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此外,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讨论:降逆止呃膏穴位敷贴是一种以刺激特定穴位为治疗手段的传统中医疗法。
其通过改善气虚以及脾胃失和等体质异常,调节肝胃功能,减轻呃逆症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降逆止呃膏穴位敷贴在治疗顽固性呃逆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疗效。
且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说明该方法的安全性较高。
因此,降逆止呃膏穴位敷贴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结论:降逆止呃膏穴位敷贴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在治疗顽固性呃逆方面表现出较好的疗效。
顽固性呃逆的治疗研究简述
顽固性呃逆的治疗研究简述发布时间:2021-07-22T15:43:29.190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月上作者:李想杜敢琴[导读]李想杜敢琴(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洛阳471000)摘要:呃逆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
顽固性呃逆对疾病的转归及人们的生活质量均可产生程度不一的不良影响,值得重视。
本文通过对多篇文献进行总结归纳,对顽固性呃逆的治疗研究做以简述,以供临床参考。
关键词:顽固性呃逆治疗呃逆是一种为人们所常见的现象。
西医认为:呃逆是多组神经、肌肉共同完成的一种反射活动。
是受到某种刺激或在不明原因的情况下被相关传入神经如膈神经、迷走神经、中枢神经等接收、传入从而引起膈肌和其他呼吸肌出现突发的、不能自抑的强有力痉挛性收缩,致使声门突然关闭,同时伴发短促的“呃、呃”怪声。
中医则述之气逆上冲、胃失和降、胃气动膈、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抑也[1]。
通常持续时间长于24-48h者被称为顽固性呃逆。
一般持续时间较短、症状较轻微或属生理性呃逆,对生活质量基本不构成影响则无需特殊处理。
而顽固性呃逆往往对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对患者原有疾病的康复起到消极作用或诱发新病种的产生,值得重视。
呃逆的治疗方式不一,下面对近年来公开发表文献中关于顽固性呃逆的治疗研究现状综述如下:1.一般治疗1.1 呼吸疗法嘱呃逆患者深吸气后立即屏住呼吸,保持一段时间后给予缓慢呼气。
如此往复,直至症状较轻或呃逆停止。
或过度换气,纸袋呼吸等。
1.2 惊吓法趁患者毫无防备时进行猝不及防的惊吓。
不用于心脏病患者。
1.3 吞饮法嘱患者大口连续吞饮液体物质如水、牛奶等,或吞饮粗砂糖、咀嚼柠檬汁等。
1.4 压舌法用压舌板压舌体,同时使用棉签刺激悬雍垂,使患者发生作呕反射,数次后患者呃逆症状可减轻或缓解[2]。
1.5 牵舌法牵扯患者舌体前端,使其伸出口腔,处于舌根处稍有痛感的状态保持数十秒后放回口腔内,重复数次效果可。
1.6 按压眼球法双手食指、中指指腹置于双侧眼球之上,沿某一方向进行环形按摩轻压眼球。
针药结合治疗顽固性呃逆61例临床观察
逆 之功 。
5 参 考文献
E 1 3 朱 文峰. 国家标准应用 中医内科疾病 诊疗常规 E M3 . 长沙 : 湖
南 科 学 技 术 出版 社 , 1 9 9 9 : 3 0 4 — 3 0 5 .
收 稿 日 期 2 O 1 3 — 0 3 — 2 5
1 2 g ,玉 竹 1 8 g ,沙 参 2 0 g ,麦 冬 l O g 。每 日 1剂 ,水
3 . 1 疗效 评 定 标 准 :参 照 《 国 家 标 准 应 用 中 医 内科 疾病 诊 疗 常 规 》 相 关 标 准 。治 愈 :呃 逆 症 状 消 失 ,
饮食 正 常 ;好 转 :呃逆 症 状减 轻 ,仍 有 轻微 呃逆 ;无
效 :症状 不 能缓解 ,持 续 呃逆不 止 。
3 治 疗 结 果
呃 逆 ,古 称 为 “ 哕” ,俗 称 打 嗝 。其 病 情 较 重 ,
超过 4 8小 时 或 对 某 些 治 疗 无 效 者 ,称 顽 固性 呃 逆 。
对 此 ,笔者 通过 针刺 、穴位 注 射 及 内服 中药 治 疗本 病
6 1 例 ,取 得 了较 为满 意 的疗效 ,现 报道 如下 。 1 一 般资 料
计学 处理 ,无显 著性 差异 ( P>O . 0 5 ) 。 2 治疗 方 法
注 : 与 对 照 组 比 较 , *P< O . 0 5。
4 体 会
2 . 1 观 察 组 :① 针 刺 治 疗 :首 先 在 耳 中 穴 位 区域 找
到敏 感点 ,用 0 . 3 0 X 2 5 mm 毫 针刺 9 g ; 胃热 ,去 党 参 ,加 竹 叶 l O g ,石 膏
镇 降逆 ,两 药 合 用 ,一 利 一 镇 ,肝 胃之 气 则 不 上 逆 ;
顽固性呃逆应用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研究
·134·顽固性呃逆应用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研究毛会民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柏林镇卫生院 山东临沂 273304摘 要:目的:研究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
方法:抽取本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7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进行研究,回顾病例,以不同疗法作为分组依据,将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实验组。
35例对照组行常规疗法,基于此,35例实验组增加中医针灸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症状评分。
结果: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较高(P<0.05);症状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较低(P<0.05)。
结论:在顽固性呃逆的治疗中,中医针灸治疗既能改善临床症状,又能提升临床疗效,值得推荐。
关键词:中医针灸 顽固性呃逆 临床疗效 症状评分呃逆是多发病,属于膈肌的病症反应,而引起此反应的原因为神经中枢、迷走神经,在某种刺激作用下而产生的,其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同时还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影响,甚至是引发呼吸不畅,增加患者的死亡率[1]。
中医描述呃逆的出现主要是因饮食无节制、不良心理因素等引起的情志不畅,进而导致气机不畅,上逆动膈而成[2]。
因此,对于呃逆来讲,其的出现与肝、胃、脾、肾、肺等有关。
故需要在呃逆治疗时,以调和气机、降逆、和胃为原则。
而顽固性呃逆发生原因不同,中医认为,其的治疗需要从改善颈动脉压迫、牵舌等治疗开始,而中医针灸的应用,可以实现治疗目的[3]。
本文探究了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取本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7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进行研究,回顾病例,以不同疗法作为分组依据,将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实验组。
35例对照组中有19例男、16例女,年龄50-72岁,平均(61.57±6.84)岁,病程在9-150天,平均(85.45±11.35)天;35例实验组中有20例男、15例女,年龄51-73岁,平均(62.17±7.04)岁,病程在9-151天,平均(86.11±11.57)天。
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发布时间:2021-08-13T16:02:56.52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6期作者:雒仁国[导读] 目的:实验将针对顽固性呃逆患者实施中医针灸治疗,对比治疗疗效雒仁国大庆市中医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316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顽固性呃逆患者实施中医针灸治疗,对比治疗疗效。
方法:实验选取顽固性呃逆患者作为本次调研的对象,在时间段上,我们调取的范围是2019年10月—2021年3月于本院进行相应治疗的60例患者,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则为中医针灸治疗,对比应用疗效。
结果:从治疗上看,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63.3%,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效果显著,且应用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中医针灸;顽固性呃逆;临床效果呃逆则是打嗝,一般情况下可通过吸气屏气法进行缓解,很多人缺乏对这一情况的认识。
然而,也有的患者则有持续时间长达数月的呃逆,反复发作,我们称之为即顽固性呃逆【1】。
该疾病看似没有较大的危害,但是对患者的生活、工作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实验选取顽固性呃逆患者作为本次调研的对象,在时间段上,我们调取的范围是2019年10月—2021年3月于本院进行相应治疗的60例患者,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现对结果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实验选取顽固性呃逆患者作为本次调研的对象,在时间段上,我们调取的范围是2019年10月—2021年3月于本院进行相应治疗的60例患者,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
此外,在回顾患者基线资料中,观察组有男性16人,女性14人。
患者年纪在40-74岁之间,平均年龄(51.7±5.2),对照组中,则有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纪在40-74岁之间,平均年龄(52.0±4.9)。
本次实验均在患者以及家属知情且同意情况下进行,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66例临床研究
于对 照组 。 , 因此 针刺疗效 与病程长短 、 病情轻重 密切相关。 刺治疗呃 针 逆能取得较好 的疗效 , 常规 西药治疗效果更确切 , 较 且方法简单 、 , 实用
且无 明显副作 用, 易于推广使 用。
2 结果
2 1 疗 效评定标准 .
痊愈 : ; 后3n n 逆停止 , 出现症状 ; : 疗后 治愈 治疗 0 ̄ 呃 不再 缓解 治
0 5 l呃 逆停 止 , .~ h 间隔2 h 症状 又 出现 , ~4 后 需要 间隔进 行穴 位治 疗; 无效 : 治疗 后呃 逆症状 不能控 制 。 22 治疗效 果 。 【 收稿 日期】 2 0 -1 - 2 0 8 0 2
针 刺组治 愈3 例(4 5 )缓 解2 例 ( .%)无效 5 7 , 有 6 5 .% , 6 3 3 , 9 例(%) 总
12 治疗方法 .
中枢 , 抑止呃逆反射 , 从而 缓解膈肌痉挛 。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 , 刺足 三 针 里可使 胃肠蠕动波幅降低 , 节律趋于正常 ; 同时针 刺能 使白细胞 活力上 升 , 高机 体特 l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 提 生 增强解毒能力 , 调整代谢 , 从 而 起到扶正祛邪之 目的 。 诸穴合用 , 调理脾 胃 , 共奏 降逆止呃之功。 临床 表明, 治疗组 与对照组 总有效率 分别为 9 .%、66 (< .1; 呃 3 8 6 .%P 00 ) 止
时 间治疗组 与对照组分别为44 l. (<00) . h、18 P .1; 治疗组疗效优 h 提示
取穴 : 中、 人 双侧内关、 足三里、 太冲。 操作 : 穴位常规消毒 , 选
3号 15 寸1 O .~2 次性消毒 灸针 , 刺入穴位 , 快速 人中穴 向鼻 中隔方 向斜
顽固性呃逆的治疗
顽固性呃逆的治疗呃逆又称膈肌痉挛,常见于受寒或食入药物、冷食、吸入冷空气等使膈肌发生不自主的痉挛性收缩的一种常见症状,继发性呃逆者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消化系统疾病如:肝癌、胃癌、肺癌、溃疡病、胃炎、癔症、服用某些药物等刺激因素引起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所致。
持续24h以上称为顽固性呃逆,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与进食。
现介绍顽固性呃逆的几种中西医治疗方法。
1 利多卡因利多卡因可通过调整植物神经功能反馈性影响中枢神经,使膈神经由兴奋状态转为抑制状态,解除隔肌痉挛,终止呃逆发作。
付强[1]用利多卡因治疗顽固性呃逆12例,其中6例用利多卡因肌肉注射,10min后呃逆明显减少,20min后呃逆消失;另6例用利多卡因静脉注射,5min后呃逆减少,10min后呃逆消失。
用法:利多卡因50~100mg肌肉注射或50~100mg加入至5%葡萄糖液40~100ml中静脉注射。
2 尼可刹米尼可刹米可加快加深呼吸,调节呼吸肌,缓解膈肌痉挛,从而达到治疗呃逆的效果。
李晓燕[2]用尼可刹米治疗顽固性呃逆12例,3例治愈,9例好转。
用法:尼可刹米0375g肌肉注射。
3 硫酸镁镁离子是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的阻滞剂,高浓度镁离子进入血液后可减少运动神经末梢中乙酰胆碱递质的释放,使乙酰胆碱在终板处的去极化作用减弱,肌纤维膜兴奋性降低,从而使膈肌舒张,呃逆停止。
张继才[3]用硫酸镁缓慢静注治疗20例顽固性呃逆,13例用药1次呃逆得到控制,3例停药4~12h复发,再次用药呃逆终止;3例给予硫酸镁,每日2次静注,用药3日呃逆停止;1例尿毒症者治疗无效。
4 氟桂利嗪氟桂利嗪为非选择性钙通道阻滞药,能抑制肌细胞外钙离子内流,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使肌细胞兴奋—收缩脱耦联,从而使膈肌舒张,呃逆停止。
郝春杰[4]用氟桂利嗪治疗38例顽固性呃逆,29例痊愈,7例有效,2例无效。
用法:氟桂利嗪胶囊10mg,po,qn。
待呃逆停止后再服药巩固2天。
5 阿普唑仑阿普唑仑治疗呃逆的机制可能是:一方面通过减弱脑干网状结构对脊髓中突触前抑制,达到抑制多突触反射目的,从而呈现出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进而缓减平滑肌、膈肌痉挛,使呃逆停止。
探讨对顽固性呃逆采用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探讨对顽固性呃逆采用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对顽固性呃逆采用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9年至2020年期间在本科室收治的顽固性呃逆患者共86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针灸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顽固性呃逆采用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理想,可有效减轻症状,明显控制病情,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顽固性呃逆;针灸;临床效果关键词:医养结合;老年慢性病;生存质量;呃逆俗称打嗝,主要临床表现是从嗓子里不断发出呃呃的声音,声音比较短、粗,患者并不能凭借自身能力停止症状。
呃逆是由于受凉、进食较快、颅脑疾病、胸部疾病、腹部疾病等原因导致嗝肌痉挛所造成的症状,48小时以上的呃逆可成为顽固性呃逆。
顽固性呃逆主要要通过临床表现来进行诊断,其次通过血常规,生化,动脉血气分析等来明确病因[1]。
本次研究将随机选取2019年至2020年期间在本科室接受治疗的的顽固性呃逆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对顽固性呃逆采用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现在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9年至2020年期间在本科室收治的顽固性呃逆患者共86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针灸治疗;对照组:男21例,女22例,年龄6-45岁,平均年龄(36.43±1.48)岁。
病程1-12月,平均病程(6.65±0.83)月。
观察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6-32岁,平均年龄(21.52±1.23)岁;病程3-13月,平均病程(9.36±0.23)月,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患者进行呼吸治疗,屏气后慢呼出同时对于颈动脉窦进行按摩,重复以上操作,直至改善患者症状,同时根据患者的情况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麻醉剂等相关药物治疗。
顽固性嗝逆的治疗
顽固性嗝逆简介中医学认为胃气正常的方向是以下降为顺,若胃气不和不降反而上逆动膈,就会引发打嗝。
而引起胃失和降的原因包括饮食不洁(如过度食用生冷或辛热煎炒食品,或滥用温补之剂,使胃气不顺。
)情志不和(如恼怒、抑郁、忧思等均可能伤及胃气)、正气亏虚(如重病久病之後,或因疾病耗伤中气或损及胃阴均可使胃失和降)。
所以治疗方向以调和胃气为大法,佐以消积解滞、疏肝解郁、补益正气。
病情分析顽固性呃逆多发生于有器质性疾患的患者,常因严重影响进食,讲话,正常呼吸和睡眠,加之精神和躯体的沉重负担,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甚至可导致患者死亡.意见建议(1)吸气后屏气法患者深吸气后迅速用力屏气,然后缓缓呼气即可.此法可反复使用,多用于由精神刺激和进食过快引发者.(2)按压双眼球法患者闭目,术者将双手拇指置于患者双侧眼球上,按顺时针方向适度揉压眼球上部,直到呃逆停止.此法多用于上腹部手术患者,但青光眼,高度近视患者忌用,心脏病患者慎用.(3)按压眶上神经法患者平卧位或坐位,术者用双手拇指按压患者双侧眶上,相当于眶上神经处,以能忍受为度,双手拇指交替旋转2~4分钟,并嘱患者有节奏地屏气.(4)颈动脉窦压迫疗法方法是嘱患者用手指指腹轻轻揉压单侧颈动脉窦(位于气管两侧搏动处).注:严禁双侧同时压迫,以防脑缺血而发生意外.(5)(吞)吸食烟雾法取一长圆形的一端开口的硬纸筒(患者可以自己制作,纸筒口径以刚好能盖住口唇为宜),用火点燃碎纸屑后放进硬纸筒内,然后使其熄灭,产生烟雾后立即将纸筒开口端紧压在患者口唇周围,留出鼻孔,嘱患者张口把烟雾吞下(忌用抽吸法),吞烟时间1~2分钟.或者选用干净的人指甲,剪碎后和烟丝混匀卷成纸烟点燃抽吸.(6)牵舌法患者取仰卧位或半卧位,张口,伸舌,术者用消毒纱布裹住舌体前1/3~1/2部分,轻轻向外牵拉,以患者稍有痛感为度,持续30秒钟左右后松手使舌体复位.此法可重复操作.(7)足部疗法方法是嘱患者用手指稍加压力揉搓足底(位于涌泉穴内下旁开1寸处),直至呃逆停止.(8)含水屏气法取凉开水一杯,令患者含水一大口,然后屏气停止呼吸,尽量延长时间,待到将无法忍受时,才把水吞入胃中,注意不要呛入气管中.该法可反复使用,有心脑疾病者禁用•药物疗法2.1 硝酸异山梨醇酯(消心痛) 冯进华〔5〕报道顽固性呃逆患者12例,舌下含服消心痛5mg,30min内呃逆不止者,舌下追服5mg同时再口服5mg,呃逆重复发作者可重复使用,24h最大用量不超过60mg,首次剂量不宜大于20mg,服药后2h内呃逆仍不停止者为无效. 结果服药5mg 3min~30min呃逆停止者6例,追服5mg 3min~30min呃逆停止者4例,明显减轻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1.6%. 止呃逆机制可能系该药松驰平滑肌作用,解除膈肌痉挛之故.2.2 哌醋甲酯(利他林) 肌肉注射每次20mg,2h可重复注射,呃逆反复发作可重复应用.郄日升〔6〕用此法治疗顽固性呃逆74例,原发病为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尿毒症、肝硬变、风湿性心脏病、上消化道出血、肺脓肿、胃癌、胆囊炎及胆石症. 结果:显效42例(56.7%)、有效24例(32.4%),无效8例(10.8%). 马路et al〔7〕用利他林10mg,缓慢静脉注射,治疗晚期肝硬变顽固性呃逆43例,对照组用阿托品0.5mg,缓慢静脉注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100%,其中治愈40例(93%);对照组41例中有效20例,有效率48%,治愈9例,治愈率22%. 两者有显著差异. 终止呃逆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通过中枢-内脏神经的调节作用,使呼吸肌规律运动,从而使膈肌痉挛消失.2.3 尼可刹米邓世周et al〔8〕用尼可刹米0.375g,肌注,治疗呃逆32例. 并设胃复安0.01g,肌注,对照组.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6%,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 我们遇1例颅内肿瘤并发呃逆者,用阿托品内关注射等治疗无效,后用尼可刹米0.375g,肌注15min呃逆停止. 其机制不明,可能由于该药对呼吸中枢的兴奋作用. 使呼吸加深加快,膈肌活动度增大,达到缓解膈肌痉挛,终止呃逆作用.2.4 硝苯吡啶为钙离子阻滞剂,可能通过舒张平滑肌解除膈肌痉挛,使呃逆消失. 王文兴〔9〕用该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顽固性呃逆102例,首次舌下含服硝苯吡啶0.04g,然后改为0.02gpo,2次/d. 结果治愈(服药半小时内呃逆减轻,2h内呃逆停止且不复发)94例(92.16%),有效(服药半小时内呃逆减轻,2h~1d呃逆不停止,呃逆间隔时间明显延长者)3例(2.94%),无效5例(4.90%). 使用时应卧床,严密观察血压变化,血压下降即应减少剂量或停药.2.5 华蟾素陈次和〔10〕用华蟾素治疗顽固性呃逆25例. 华蟾素2mL~4mL,肌肉注射2次~3次/d,除癌肿患者用药1mo~4mo外,其他病例见效后3d停药. 停药后如呃逆复发,再用药仍有效. 16例于注射后2d 呃逆消失,6例注射后3d消失,3例注射4d后显著减轻. 未见不良反应. 此外,本药对肿瘤疼痛有显著减痛作用.2.6 阿托品加爱茂尔内关穴位注射用阿托品0.2mg、爱茂尔0.5mL混合液作内关穴位注射. 方法是消毒皮肤后,垂直剌入内关穴,出现酸胀感后,回抽无血,速推药. 若效果差,6h后可在对侧内关穴重复注射. 青光眼者慎用. 李崇亮〔11〕用此法治疗13例顽固性呃逆,用药1次~2次全见效.2.7 乙酰唑胺李裕文〔12〕用乙酰唑胺治疗顽固性呃逆. 每次0.25g~0.5g,治疗神经精神性呃逆. 10次~20次/min,持续3h至3昼夜的呃逆3例,服药5min~30min后呃逆完全停止. 推测此药治疗呃逆的机制可能与抑制神经系统的碳酸酐酶有关.•1.1 针剌疗法取扶突穴(位于喉结旁开3寸,胸锁乳突肌中间,颈动脉旁缘处). 选用1.5寸毫针,局部消毒后,自扶突穴水平方向剌向颈椎,有触电样针感向肩或手放射时,留针10min. 葛书翰〔1〕用此法治疗187例顽固性呃逆,少者针剌1次,多者13次,平均6次. 结果:治愈(呃逆完全停止并观察1wk未见复发者)150例(802%)显效(呃逆次数较前减少2/3以上)17例(9.1%);好转(呃逆次数较前减少)15例(8.1%);无效(治疗后无变化)5例(2.6%). 攒眉、音亮穴〔2〕. 攒眉穴位于眉毛之内侧端,眶上切迹处为穴位之内起点,音亮穴位于任脉廉泉与天突两穴之中点,甲状软骨下缘与环状软骨弓上缘之间的微凹处(仰卧昂首取穴). 用28号~30号1.5寸毫针从攒竹穴进针,针尖达眉中眶上裂,左手拇指压针尖,使针身紧贴眼眶,右手持针捻好36次,为一度手法. 再从阳白进一针,使针尖向下剌到眉中眶上裂与第一针相遇,左手拇指按压针尖,使针尖紧贴眶上裂,右手持针捻好36次,留针10min,如呃逆不止,二针再各行一度手法,即出针. 用相同针号从音亮穴垂直进针,快速透皮,进针后针尖略向上,缓缓进针;当针进1寸~1.2寸左右,则会引起反射性咳嗽,稍加捻转,快速出针. 此穴宜在患者血压病情稳定后使用. 如患者昏迷、输氧、插有鼻导管均不宜使用. 耳针疗法〔3〕. 取穴:耳中、胃、肝、脾、耳迷根、神门交感、皮质下. 治疗方法:在上述穴位找3个~5个敏感点行针剌,强刺激,留针约1h,或用按摩术的切按,器具点按,按揉法刺激至呃逆停止.对于顽固性者,可予坦针或压丸治疗.1.2 指压穴位疗法〔2〕听宫穴. 双手拇指尖对准双耳屏前,颞颌关节后凹陷处,用较重指力向内下方徐徐压入,可使呃逆速止. 如效不显著,加重指力,并适当延长指压时间,至呃逆停止半分钟即止. 如有复发,重复上法仍然有效. 翳风穴:宜较重指力按压.1.3 体外肌膈起搏治疗陈仁栋〔4〕用中山医科大学自行设计的EDP型体外膈肌起搏器治疗顽固性呃逆50例. 原发病为上消化道出血12例,肺心病10例,脑血管病7例,风心病5例,尿毒症5例,病毒性脑炎3例,肝硬变3例,急性心肌梗塞3例,肺癌2例. 结果显效(治疗1次~2次呃逆即消失,并至出院未再复发者)40例(80%);有效(治疗后呃逆减轻或重复应用仍有效者)7例(14%);无效(治疗3次以上呃逆不减轻者)3例(6%).顽固性呃逆(intractable hiccup , IH) 多发生于有器质性疾患的患者,常因严重影响进食、讲话、正常呼吸和睡眠,加之精神和躯体的沉重负担,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甚至可导致患者死亡。
王幸福经验——一例顽固性呃逆的治疗经过
王幸福经验——一例顽固性呃逆的治疗经过验案患者陈某,49岁,干部。
某年6月,患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食欲缺乏,医以辛温解表药治之,外症悉解。
转见呃逆频作,医以丁香柿蒂汤合针灸治之,症不少减。
急转西医治疗,初服镇静药,能控制1小时左右呃逆不作,继则虽加大剂量亦只能维持30分钟许,甚则仅十几分钟、几分钟。
呃逆日夜不休,汤水难入,得食则吐,辅以输液维持代谢。
如此3昼夜,患者不胜其苦。
神倦恶寒,又兼惶惧,体力难支。
虽时值盛夏,卧必厚被,起必棉衣。
邀余往治,诊见面色憔悴,少气懒言,脉细数无力,苔白厚,舌淡少神。
诊为呃逆。
辨证为阴津不足,阳气大虚,胃气上逆。
补虚则气逆愈甚,降则正气难支,治疗颇感棘手。
因考虑《伤寒论》68条有“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之文,与患者发病及治疗经过相同,现症“恶寒”亦具;所不同者,唯呃逆不休。
而呃逆不休又是患者当前最紧急、最关键之症,必须顿挫其势,方能化险为夷。
于是拟芍药甘草附子汤加味治之。
处方:白芍60g,制附片(先煎30分钟)15g,甘草15g,枳实15g,生大黄(后下)12g。
水煎2次,混匀。
嘱先饮10ml,隔5分钟再饮如前量。
如此1小时许,呃逆连声减少,间隔时间延长,嘱药量逐增,服药时间逐延。
3小时后,患者腹中微痛,解出稀便。
嘱徐进稀粥半碗,幸已不吐。
6小时后,呃逆次数更减。
原方减大黄量为6g再进,此后又微泻2次。
12小时后,呃逆须经1~2小时始可闻二三声,能顺利进粥。
家人求高效心切,见患者已能经受车旅之劳,即送往成都华西医大附院治疗。
车行至金堂地界,已历3时之久,呃逆一次未作。
患者反思,中药既见速效,何必劳师远征,耗资耗力。
坚持立即回车。
随行者无奈,返县仍邀余治。
历时3日,服药3剂,呃逆不作,夜眠安枕,能饱餐清淡之食,精神转佳,脉象和缓,舌象正常。
即与八珍汤加陈皮、麦芽类药调治十余日而愈。
(《李孔定医学三书》)此症呃逆,即西医谓之膈肌痉挛。
中医治此有名方丁香柿蒂汤、旋覆代赭汤等,只要对症了疗效也尚可。
呃逆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
目的要求
1.掌握呃逆的概念及临床特征。
2.了解呃逆历代主要历史沿革。
3.掌握呃逆的主要病因时饮食不节、情志不和、 正气亏虚。病机主要是各种病因引起 胃气上逆动 膈,膈间气机不利而发。病位在膈,关键脏腑在 胃。
4.熟悉呃逆与干呕及噫(嗳气)的鉴别。
5.熟悉呃逆辨治原则。
6.掌握常见证型的辨治施治。
六、其他疗法
对于较轻的呃逆,尚可用一些简便方法 治疗。如导引法、取嚏法、指压内关法 等,较重者可针刺内关、膈俞穴,常可 取效。
七、转归预后
呃逆一证,病情轻重差别极大,一时性 呃逆,大多轻浅,只需简单处理,可不 药而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者,则服药 后多可平呃。若慢性虚衰病证后期出现 呃逆者,多为病情恶化,胃气将绝,元 气欲脱的危候。
气机郁滞证
症状:
呃逆连声,常因情志不畅而诱发或加重,胸 胁满闷,脘腹胀满,嗳气纳减,肠鸣矢气,苔 薄白,脉弦。
治法:
顺气解郁,和胃降逆。
代表方:五磨饮子加减。
药物: 木香、乌药、枳壳、沉香、槟榔、 丁香、代赭石。
加减
⑴若心烦口苦,气郁化热者,加栀子、黄连泄 肝和胃。
⑵若气逆痰阻,昏眩恶心者,可用旋覆代赭汤 降逆化痰。
历史沿革
呃逆古称“哕”。《内经》首先提出病位主要 在胃并认识到与中上二焦及寒气有关。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将其分为 三证辨治:属寒、属虚热、属实,为后世寒热 虚实分类奠定了基础。
病因病机
引起呃逆的主要病因有:
– 饮食不当 – 情志不遂 – 正气亏虚
病因
1.饮食不当 进食太饱太快,过食生冷,过服
常用药:人参、白术、甘草、干姜 吴茱萸、丁香、柿蒂。
加减:
⑴若嗳腐吞酸,夹有食滞者,可加神曲、 麦芽。
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临床疗效论文
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对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1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了44例顽固性呃逆患者,其中32例为男性,12例为女性,年龄为42-79岁,平均年龄(56.3±9.7)岁。
上述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呃逆,在采取刺鼻取嚏、屏气法以及惊吓方式后无效,再次行中西药物治疗,未见效果,病程皆大于1天。
以中医临床辨证法对患者进行分型,并采用针对性的针灸方法进行诊治。
结果:34例患者接受一次针灸治疗即痊愈,占比为77%;有8例患者接受2次针灸治疗痊愈,占比18%;另有2例患者接受3次针灸治疗后痊愈,占比5%。
结论: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效果良好,操作方式较为简单,未见不良反应,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针灸;顽固性呃逆【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102-01呃逆是一种脾胃基本,其主要表现为气逆上冲,喉中呃呃连声,声短促且频率较高,无法自止。
西医认为该病症是因膈肌痉挛所引起的,是较为典型的不自主膈肌间隙性收缩所导致的临床病症[1]。
2009年6月至2011年9月,我院收治了44例顽固性呃逆患者,在行常规中西药物治疗不能缓解其病症的情况下,行针灸疗法,获得了比较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汇报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2009年6月至2011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了44例顽固性呃逆患者,其中32例为男性,12例为女性,年龄为42-79岁,平均年龄(56.3±9.7)岁,24例患者的年龄超过60岁。
其中4例患有胰腺癌;6例患有肺癌脑转移; 6例患有胃癌;8例患有脑出血;20例患有脑梗死。
1.2 临床资料:上述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呃逆,在采取刺鼻取嚏、屏气法以及惊吓方式后无效,再次行中西药物治疗,未见效果,病程皆大于1天。
典型症状为,患者a,性别女,年龄63岁,患者由于“确诊肺癌脑转移2个月,接受2周放疗,拟行第1次化疗”2010年2月13日17:00入院。
对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与研究
对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与研究【摘要】目的探究对顽固性呃逆采用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随机抽取136例顽固性呃逆的患者纳入实验研究范围,其均于2018年2月-2019年2月入我院接受诊治,采用等量数字随机方式进行分组,分别采用中医针灸治疗方式(实验组,n=68)及常规西药治疗方式(对照组,n=68)进行治疗,分析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治疗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发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头晕头痛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差异显著,P<0.05。
结论采用中医针灸方式对顽固性呃逆病症进行治疗,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均比较高。
【关键词】顽固性呃逆;中医针灸;安全性呃逆也被称之为打嗝,病症大都由于患者气从胃部上逆发展,导致喉间频频发出声音,属于生理现象之一,病症发生大都是由于横膈膜痉挛收缩引起的。
正常人也可存在呃逆情况,病症发生与饮食息息相关,尤其是饮食速度快、饮食量大、饮食过冷或者过热及饮酒等因素相关,此外,温度的变化和吸烟量大也会导致呃逆现象的发生。
若是呃逆发生频繁,且呃逆时间超过24小时,则将其称之为顽固性呃逆病症[1]。
由于呃逆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及饮食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尽早合理治疗是十分重要的,本研究就对顽固性呃逆采用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展开论述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136例顽固性呃逆的患者纳入实验研究范围,其均于2018年2月-2019年2月入我院接受诊治,采用等量数字随机方式进行分组,实验组中,男女比例为35:33,最大与最小年龄分别为78岁和45岁,均值为(59.69±4.56)岁;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36:32,最大与最小年龄分别为79岁和44岁,均值为(59.72±4.89)岁。
一般资料数据差异不大,P>0.05。
1.2 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式对患者病症进行干预,首先,令患者屏气,告知患者深吸一口气后,屏住呼吸,并缓慢的呼出气体,连续观察是否存在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顽固性呃逆的临床诊治探讨
1 膈神经的解剖路径以及呃逆的机理
膈神经主要来自脊髓颈3、4、5节段的侧角,接受延髓迷走神经疑核以及视丘下部植物神经内脏中枢的支配,由颈髓侧角传出支经相应节段脊神经前根在椎间孔处与后根会合为脊神经根后,再进入脊神经前支而形成颈神经丛最后分出膈神经,后者经由前斜角肌前缘向下向内走行,于锁骨后进入胸腔并沿纵隔与心的间隙下行直达膈肌。
膈神经的感觉纤维分布于心包、纵隔胸膜、肋胸膜等,也有的纤维达膈肌腹面及胆囊。
原则上讲,在膈神经运动与感觉传导路的任何部位刺激性病变均可导致呃逆。
呃逆是一种反射性活动,当兴奋由迷走神经运动纤维传至咽喉肌时可导致喉痉挛,也可造成呃逆样动作。
又如胃、食管等消化道黏膜的炎症性刺激,可通过迷走神经传至延髓呼吸中枢并沿网状脊髓束到达膈神经使膈肌产生节律性收缩及呼吸暂停,而发生呃逆。
2 顽固性呃逆的常见病因
顽固性呃逆见于多种颅内与颅外疾患。
(1)颅内常见病因:急性脑血管病,其中以重症脑出血、脑室出血以及大面积脑梗死、脑干梗死、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和小脑卒中等为多见[1]。
颅内其他疾患如炎症、肿瘤、多发性硬化、外伤以及后颅凹病变等直接或间接累及延髓呼吸中枢以及各种原因所致的脑水肿、颅内高压等均可为呃逆的原因。
(2)颅外因素:见于消化道(尤其胃与食管)黏膜的炎症等刺激性病变以及氮质血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肝性脑病、心肌梗死、严重脱水以及电解质紊乱(低钠、低钙、低镁)[2]酸碱平衡失调(低二氧化碳血症)或膈肌附近的刺激性病变等。
(3)其他原因:如冷空气吸入、过冷、过热的食物刺激,干食吞咽过猛、术中麻醉过浅或手术较强的刺激膈神经、膈肌等。
精神心理因素也是导致呃逆的一重要原因。
3 治疗
3.1 物理刺激法:(1)刺激咽部神经丛,以求阻断迷走神经的反射。
如砂糖柑、冰水、冰块、柠檬水、醋口服;舌牵引;棉签刺激鼻咽黏膜;胃管插入,
在咽部反复摩擦刺激黏膜。
(2)刺激副交感神经:如压迫眼球、压迫眶上缘、压迫或按摩颈动脉窦,要慎防血压急剧变化。
(3)压迫膈神经:胸锁乳突肌锁骨附着部正上方用力压迫2-3分钟。
(4)直接刺激膈肌: 取前屈体位,或反复举膝到胸,膈肌附近直接压迫。
3.2 药物治疗:目前见诸于文献报道的常用药物与用法有:(1)氟哌啶醇5 mg 静脉点滴或肌肉注射1-2次/天,好转后改为口服维持。
(2)利他林10 mg肌肉注射或麻黄素5-10 mg静脉点滴或缓慢静脉推注。
(3)氯丙嗪25-50 mg每日3次口服或25-50 mg肌肉注射,其主要作用可能与阻断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抑制膈神经的兴奋性有关,但此法在老年病人尤其有心血管疾病者不宜使用。
(4)利多卡因50-100 mg静脉点滴,可持续1-7天,有报道可调节植物神经或反馈影响中枢神经而抑制膈神经,但应注意心律的监护。
(5)东莨菪碱0.3 mg肌肉注射或阿托品、654-2、胃复安等副交感神经抑制药物。
(6)苯妥英钠100 mg每日3次口服或丙戊酸钠0.2 g每日3次口服。
(7)中药柿蒂有抑制呃逆的功效。
有报道方剂陈皮、茯苓、半夏、柿蒂各10 g水煎服有效。
(8)近年国内有报道在多种治疗无效时,采用抗肿瘤药物华蟾素治疗顽固性呃逆有良好疗效,用法是10-20 ml加5%葡萄糖溶液500 ml静脉点滴,7-10天为1个疗程,也可用4 ml 肌肉注射每日2次,但疗效不及前者。
3.3 针刺疗法与穴位注射:针灸:除常用的毫针或电针外还有如耳针、指针按摩、和灸法。
呃逆多由脾胃不和、肝气不舒或肺气失宣,使胃气上逆动膈而成。
因而健脾和胃、舒肝理气、宣通肺气为治疗呃逆的基本原则。
常被使用的穴位有中脘、内关、足三里、胃愈、脾俞、肝俞、三阴交等,配合以上主穴使用的还有鸠尾、关元、气海、缺盆、天鼎、外关、合谷、掌门、人中穴等[3],有报道采用“生物全息针法”,即针刺第二掌骨侧全息胃穴区,取得良好效果[4]。
也有报道以氯丙嗪5 mg选取上述穴位注射,每次不超过5个穴位。
或使用654-2、维生素B1、维生素B12进行穴位注射,也有良效。
3.4 其他:血中二氧化碳可抑制呃逆发作,如采用深吸气后屏气法或以纸袋置于鼻口周围,造成局部二氧化碳增高的小环境,以达到通过二氧化碳的浓集刺激呼吸中枢,消除病理性兴奋的目的。
3.5 对于经多种方法仍难以控制的顽固性呃逆,有文献报道应用氯乙烷喷射两侧锁骨上区以造成一过性膈神经麻痹。
个别情况有采用乙醚等吸入麻醉法控制严重的顽固性呃逆者,但因影响病人意识,容易导致并发症,故临床实际少用。
钟小芬等认为通过高压氧来治疗顽固性呃逆特别是对伴有脑梗死病史的病人是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有效手段[5]。
修杂志,2006,29(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