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2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 学案
人教版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共35张ppt)
二、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与城市
1、中古西欧的王权:
(1)初期:权力分散,王权软弱。 (2)中后期:王权加强: ①15世纪晚期,英格兰逐渐形成 强大王权。 ②15世纪晚期,法兰西国王逐渐 完成统一,王权加强。 ③ 15世纪末,在伊比利 亚半岛形 成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国家。
二、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与城市
一、西欧封建社会
3、庄园与农奴制度
(1)地位:庄园是中古西欧 基本 的 农业经济 组织,大小不一。 (2)概况:①土地制度: 领主自营地 和 农民份地 组成。自营地由 领主 直接 经营, 由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农民份地是农民从领主处领有的土地, 分为 自由农 份地和 农奴 份地,自耕自收。 ②劳动者地位:农奴在 法律 上是非自由人,需要自备 工具为领主服一定时间 的 劳役 。庄园中的自由农民,也要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 劳役 。农奴和自由农 民还要向领主交纳租税。 ③庄园法庭:领主或其管家主持的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 的 秩序 。
①经济:帝国境内工商业发达,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 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
②疆域: 6世纪查士丁尼在位时,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 ③法典:《查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它与同时 或稍后编纂的《法学汇纂》《法理概要》 《新法典》合称《罗马民法大全》。 (3)灭亡: ①6世纪中期之后,由于游牧部族冲 击和内部矛盾,陷入危机。 ② 7世纪中后期,丧失了从叙利亚到北非的大片土地,奥斯曼土耳其兴起后, 逐步蚕食 。 ③1453 年,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帝国灭亡。
但中世纪社会仍在持续发生变化,而且变
化甚大,1300年的欧洲已大大不同于公元600
年的欧洲了,中世纪欧洲具有巨
高中历史必修第2册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2)
三、拜占庭与俄罗斯
1.拜占庭帝国
(1)建立与兴衰 奥斯曼土耳其兴起后,逐步蚕食
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地区。1453年,拜 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帝国灭 亡。
奥斯曼土耳其攻陷君士坦丁堡
三、拜占庭与俄罗斯
1.拜占庭帝国
(2)罗马法 查士丁尼在位期间(518-565)编订
《查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 的、完整的法律体系,它与同时或稍后 编纂的《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 法典》,合称《罗马民法大全》。
(1)城市兴起的原因 随着西欧封建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的发展。耕地面积增加,
风力、水力和畜力得到比较有效的利用;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 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
思考:为什么中世纪的人们会说:城市的空气是充满自由的空气。
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2.城市的发展
(2)城市自治
——《中外历史纲要》下
西 欧 封 建 庄 园 示 意 图
观察《西欧封建庄园示意图》,思考西欧封建庄园的特点。
西 欧 封 建 庄 园 示 意 图
庄园里各类设施齐备,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生产单位。
耕种的农民(绘画作品)
农民在法律上自由,耕种自由 农份地,自耕自收,向领主缴纳租 税,也要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
——[古罗马]查士丁尼著,张企泰译《法学总论——法学阶梯》
思考:什么叫市民法?什么叫万民法? 市民法是每个民族专门为自己制定的法律,而万民法是符合自然理性,适用 于全人类的法律。就罗马帝国的情况而论,市民法指与罗马公民有关的法律,万 民法虽然可以用于罗马人,但主要用于非罗马人。 市民法和万民法是罗马帝国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一、西欧封建社会 1.封君封臣制度 2.庄园与农奴制度 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1.王权的加强 2.城市的发展 3.基督教会的统治 三、拜占庭与俄罗斯 1.拜占庭帝国 2.俄罗斯
2024秋季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
2024秋季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1 时空观念: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中古时期欧洲(约5世纪至15世纪)的主要历史阶段和地理特征。
1.2 史料实证:通过分析历史文献和图片资料,学生能够辨别并解释中古欧洲社会结构、宗教信仰、经济模式等方面的变化及其原因。
1.3 历史解释: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中古欧洲封建制度、基督教影响、城市兴起等现象的历史意义。
1.4 家国情怀:增强学生对世界历史多样性的认识,理解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碰撞,培养全球视野和开放包容的心态。
二、导入教师行为:•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中古欧洲城堡与教堂并存的风景画,配以悠扬的古典音乐,营造历史氛围。
•提问:“这幅画让我们联想到哪个时期?你认为这一时期欧洲社会的特点是什么?”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图片,聆听音乐,思考并举手回答教师的问题,分享自己的初步印象和想法。
过程点评:•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刺激,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为后续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学生的回答反映了他们对中世纪欧洲的初步认知,为课堂讨论提供了起点。
三、教学过程教师行为:•封建制度:讲解封建制度的形成、特点及对欧洲社会的影响,展示封建领主与农奴关系的示意图。
•基督教影响:分析基督教在中古欧洲的传播、教义对民众生活的影响,以及教会权力与世俗权力的关系,播放一段关于中世纪教堂生活的短片。
•城市兴起:探讨城市复兴的背景、原因及意义,通过地图展示城市分布,讨论城市对封建制度的冲击。
•互动环节:分组讨论“中世纪欧洲哪些发明或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每组选派代表分享。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记录关键点,参与讨论,积极思考并回答教师提问。
•在分组讨论中,学生查阅资料,相互交流观点,形成小组意见。
过程点评:•教师通过清晰的讲解与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全面理解中古欧洲的历史脉络。
分组讨论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还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表达能力。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统编版)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程标准
中古时期欧洲的多元面貌,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产生、基本特征及其新发展和东 欧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
学习目标
1.利用唯物史观掌握中古早期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 封 君 封 臣 制 度 、 庄 园 与农奴制度形成的条件与特征、教权与王权,理解其构成了封建社会的基础 2.通过时间轴和地图,对中世纪的欧洲面貌有整体认知; 3.认识不同历史条件下文明呈现的不同特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世界观和价 值观,要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多元文明。
政治经济单位: 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 也是基层自治组织
材料一:《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一书 中提到:科尔比修道院不仅有普通耕地, 还有专门的菜园,葡萄园、鱼池。它种植 各种蔬菜,水果,甚至还有专门种植药用 植物的园子。科尔比还有大规模的畜牧业 ,饲养鹅和母鸡,为了加工制作各种食品 及生活用品,……还有多种手工业工人。
2、经济:庄园与农奴制度 (3)内容
领主自营地 由领主直接经营,由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
耕地 类型
农民份地
自由农 农民也要为领主服一定时间 农民从领主处 领主或其管家主
份地 的劳役
领有的土地, 持的庄园法庭审
农奴 份地
自耕自收。农 理庄园内的各种 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被固 奴和自由农民 案件,维护庄园 着于土地上,需要自备工具 要向领主缴纳 的秩序 为领主服一定时间劳役
皇的支持下篡夺王位,创建加洛林王朝。丕平即位后 罗马教皇派出许多隐修士广建修道院,扩建庄园
,为了酬谢教会相助,两次出兵意大利。公元756年, ,出租土地。鼎盛时期,天主教会占有了欧洲三
丕平把他夺到的意大利中部一部分土地,包括罗马周
3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15世纪末,在抗击阿拉 伯人的过程中,西班牙 和葡萄牙王权加强,完 成统一
①结束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国家逐(3步)影走响向统一。 ②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基督教会对西欧国家的控制,为西欧民族 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民族国家的形成)。 ③葡西王权的加强,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支持力量。
基辅公 国
莫斯科公 国
拜占庭与俄罗斯
➢ 俄罗斯 深受拜占庭帝国影响
2. 文化 ① 斯拉夫字母是对希腊字母的继承与改造 ② 宗教信仰拜占庭的东正教 11世纪,东西教会大分裂
拜占庭纹章
弗拉基米尔受洗
伊凡三世迎娶索菲亚
俄罗斯国徽
拜占庭与俄罗斯
➢ 俄罗斯
3. 伊凡四世时期(伊凡雷帝)
① 1547年,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沙皇 ② 措施:颁布新法典,改组中央机
需求的集中欧”…封…建在制西度欧城和市孕重育新近兴起现和代工西商方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市自民治阶特层许形状成了,商
人和银行家文作为明市起民着阶重层要的上作层工用,商。发业展经为济早发期展的,资市产民阶阶级层。形—成—,摘推编动自资《本世主界义中产古生史发》展
材料2:市民反对封建割据,反对领主特权,支持促国使家城统市一与和王王权权结强盟化,。王而权建强立化新,城市 符合国王们削弱诸侯势力的政治考虑,因而国王成为促城进市了的国长王期的盟统友一。事国业家,出有现利了于不西与封
1.东罗马帝国是如何发展的? 其一度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 导致其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2.俄罗斯帝国是如何兴起和扩张的? 伊凡四世巩固和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
拜占庭与俄罗斯
2024秋季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
教学设计:2024秋季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时空观念:能够准确描述中古时期欧洲的时间范围,理解这一时期地理环境的特征及其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2.史料实证:通过阅读和分析相关历史文献、地图、艺术品等史料,验证中古时期欧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状况。
3.历史解释: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中古时期欧洲封建制度、基督教会、城市兴起等现象的成因、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4.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与联系,认识中古时期欧洲对世界历史发展的贡献。
教学重点•中古时期欧洲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基督教会在中古欧洲的地位与作用。
•城市兴起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封建制度的复杂性及其与当时社会经济的相互关系。
•分析基督教会如何影响欧洲政治、文化及民众生活。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含历史地图、图片、视频资料等)。
•相关历史文献、学术论文、宗教典籍等。
•学生预习材料,包括课本章节内容、背景知识介绍等。
教学方法•讲授法:概述中古时期欧洲的基本历史背景。
•史料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史料,理解历史事件的细节与意义。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封建制度、基督教会、城市兴起等主题。
•情境模拟法: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古欧洲的社会生活。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故事导入:讲述一个关于中古时期欧洲骑士的传奇故事,引出封建制度这一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问题引导:提问“中古时期的欧洲社会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出现封建制度?”引导学生思考并进入新课学习。
新课教学1.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讲述封建制度的起源,解释“封君封臣”制度的建立过程。
•分析封建庄园经济的特点及其对封建制度的影响。
•通过地图展示封建领地的分布,帮助学生理解封建制度的地域特征。
2.基督教会的地位与作用•介绍基督教会的组织结构、教义传播及其对民众生活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2单元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3)发展历程
2.俄罗斯
02
任务驱动式课堂
任务一 任务二 课堂回眸
中世纪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度
材料一 凭那份地产,我就可以使某个臣属效忠,而他也会像 随便哪个主教或伯爵一样好或者还要好些。
——艾因哈德等《查理大帝传》
探究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封君封臣制度的特点。 (历史解释)
提示:封君与封臣之间以土地为纽带,形成保护与被保护的契 约关系。
2.11-12 世纪,西欧城市政府基本上是由各阶层的代表来决定 大事,城里有市民大会,法庭有陪审团,个人决定一切的成分少了。 据此可知,西欧城市( )
A.民主氛围兴起 B.城市自治完全实现 C.无视个人利益 D.封建制度日趋没落
A 材料“11-12 世纪,城市政府基本上是由各阶层的代表来决 定大事”体现了当时民主色彩浓厚,A 正确;当时城市并未完全实 现自治,排除 B;“无视个人利益”的说法错误,排除 C;当时封建 制度处于发展时期,排除 D。
A.具有最高立法权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有利于强化王权 D.代表人民的利益
C 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在中世纪法国国王与教会的斗争中,由 各方势力组成的三级会议支持王权,这有利于王权的强化,C 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立法权,排除 A;材料没有体现中央集权,排除 B;材 料的主旨并不是三级会议代表人民利益,排除 D。
提示:现象:中世纪城市的自治斗争。方式:主要通过与封建 主谈判、金钱赎买和武装暴动来实现。表现:政治上,城市中形成 新兴的市民阶层,与封建贵族共同参政,分享权力,在等级代表会 议中市民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受到重视;经济上,城市商品经济活跃, 发展迅速;文化上,大学兴起。
1.1302 年,法国国王腓力四世与教皇对抗,召开了由教士、贵 族和城市市民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三级会议支持国王,反对教皇, 确立了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这表明三级会议( )
高中统编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一、西欧封建社会1.产生:在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耳曼人迁徙后建立的一系列王国的基础上,西欧封建社会产生了。
2.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
3.封君封臣制度(1)背景:是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8世纪后逐渐与封土联系在一起。
(2)内容①地方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土地作为给养,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
②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
由于土地被层层分封,各级封建主都是土地事实上的占有者,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和经济等各种权力。
(3)影响①国王或皇帝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通过封君封臣制度与各级封建主联系起来,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
②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
提示:封君封臣制度的特点封建主和附庸之间,逐级保护和负责;双向权利和义务;层级间相对独立;契约意识;没有形成中央集权,易导致分裂割据。
4.庄园庄园特点:经济上,相对封闭,自给自足。
政治上,以领主为中心,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政治集团。
(1)地位: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
(2)特点①耕地构成:由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地组成。
②经营方式:领主自营地由领主直接经营,由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农民份地则自耕自收。
③劳动者:农奴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被固着于土地上,需要自备工具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
自由农民也要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
④剥削方式:劳役地租为主,收取租税。
⑤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
提示:中世纪西欧庄园中的农民与中国封建杜会的农民有哪些异同?(1)相同点:①都是独立的小生产者,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财产。
②都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③都受到封建主的剥削。
(2)不同点:①西欧庄园中的农民主要以劳役的方式受领主剥削;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主要以实物地租的形式向地主交租。
②西欧农民的土地权利受到庄园法庭的保护,佃户可以利用庄园法庭维护自己的权益,领主与佃户之间存在契约关系;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几乎没有土地,对地主的依附性极强。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2单元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共23张PPT)
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 要下 第2单元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 共23张 PPT)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中古西欧的王权
初期: 权力分散,王权软弱。 中后期: 王权加强,孕育统一力量。
15世纪末,在伊比利亚 半岛形成的国家有西班 牙和葡萄牙
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 要下 第2单元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 共23张 PPT)
封建社会变化:西欧王权、教会与城市
期
欧
洲
拜占庭帝国
中古时期东欧
俄罗斯的崛起
第三单元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封君封臣制度
基本 内容
封君:授予土地者
土
军
地
队
+
+
保
效
护 封臣:领取土地者 忠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封君封臣制度
基本
内容
>>
封君
土
军
地
队
+
+
保
效
护 封臣 忠
特点
以土地为纽带 层层分封 等级森严 依次主臣关系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中古西欧教会 的城市
政治稳定
思考:10-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
提供稳定环境
经济发展
庄园农业繁荣
耕地面积增加 动力技术进步
工商业复兴
城 市 兴 起
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 要下 第2单元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 共23张 PPT)
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 要下 第2单元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 共23张 PPT)
——高德步《世界经济史》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共50张PPT)
了解拜占庭帝国与俄罗斯帝国的扩张史实,对帝国的兴衰做出正确的解释。
庄园的一部分土地分给农奴作为份地,一部分作为封建主的直属地。
④意义: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形成了近代市民阶级精神即现代法治精神;
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
古代印度河流域
B.
一、西欧封建社会
1.封建社会诞生的基础 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耳曼人迁徙后建立了一系列王国。 2.基本特征 (1)封君封臣制度 ①成因:社会动荡和 自然经济 的产物。 ②渊源:8世纪后逐渐与封土联系在一起。地方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 供土地作为给养。
商品经济发达 B.
民,实行农奴制和庄园经营。生产目的是供封建主奢侈享用,属于自给 (2)下图中的人物是谁?他在位期间有何作为?
”伯爵手持权杖,向所有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誓。
《
》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
自足的自然经济。庄园的一部分土地分给农奴作为份地,一部分作为封 庄园的一部分土地分给农奴作为份地,一部分作为封建主的直属地。
欧洲中世纪庄园与古代中国田庄的区别 (4)从地租形态上看,虽然都存在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及货币地租三种形态,但西欧庄园对于劳动者的剥削以劳役地租为主,实物地租为辅;
而中国古代的田庄土地则主要是靠兼并买卖而获得的。
(1)从存在的时间上看,中世纪 而中国古代田庄主对依附农民行使的是一种以族权为表现形式的政治权力。
④ 城意市义(1领0:—为1主1西世欧纪民制) 族国经家的济发展奠是定了指基础封。 建社会中封建主在领地上建立的对农奴或农民进行奴
古代印度河流域
B.
古权代限印 :役度在河各剥流自域的领削地内的独立经行使权济力B制. 度。其特征是:封建主占有领地和不完全占有农奴或农
2024春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多已形成的城市通过举行起义、成立公社、谈判妥协,开始实行城市自
治。西欧的商人打破了封建等级依附关系的纽带,在城市中建立起全新
的个人法律地位,逐步形成了与封建社会有很大反差的市民文化。
——摘编自鲁蒙娜《中国与西欧城市发展影响因素浅析》
[问题2]
集团,具有割据性质,故选C项。
3.在西欧封建社会,城市建立在封建主的土地上,一切权力都集
中在封建主的手里。12世纪时,法国国王腓力二世宣布不论王室领地内
的城市或其他公爵领地内的城市,皆加以保护。国王此举意在
(
A.加强中央集权
B.打击教会权威
C.给予城市自治权
D.建立等级君主制
)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法国国王腓力二世宣布不论王室领地内的城市
会的转型。
【要点总结】西欧城市自治运动
(1)原因。
①10—11世纪西欧各国城市的兴起,是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紧
密相关的,这时候西欧各国已完成了封建化进程,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工农业生产的门类越来越多,手工业脱离农业而独立,商品生产的出现
和发展使西欧的封建社会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阶段。
②中古时期初期西欧各国经过几百年的生产实践,农业生产技术得
“永恒价值”:对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和近代资本主义法制建
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要点总结】罗马法的影响
(1)对罗马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有利于其大
肆扩张。
(2)对近代社会的影响。
①罗马法是近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西方法律大都继承了罗马法
中的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及诉讼原则,甚至政治制度的某些方面也受
(新)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说课稿
(新)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的第二单元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
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是世界史的中古时期内容。
其要点包括两个:一是要求学生“"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二是要求学生“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城文明的多元面貌”。
本单元包括三课内容: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
它们之间大的逻辑关系是:欧亚大陆是古代农耕文明的中心区城。
欧洲和亚洲文明各有自己的特点:非洲和美洲相对孤立,但非洲受阿拉伯文明影响较深,美洲则完全独立发展起自己的文明,并且创建了独特的国家制度。
欧洲部分,西欧是重点;亚洲部分,阿拉伯文明影响较大:美洲的农业生产与随后的两课联系密切,应作为重点处理。
本单元比较具体地展现了中古世界区域文明发展的多元面貌。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下面我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内容要求:1.16 中古世界的多元面貌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文明地区的多元面貌。
二、说教材分析本课立意在于揭示西欧封建社会的产生、发展和一般特征,并通过与东欧的拜占庭帝国和俄罗斯的比较,说明即使在欧洲内部,历史的发展也存在相当大的不同,彰显中古时期世界文明发展的多元特性。
本课包括三个子目:第一子目是“西欧封建社会”,第二子目是“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第三子日是“拜占庭与俄罗斯”。
三个子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是:遵循历史思维,首先说明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即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随后说明西欧封建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趋势一城市的兴起和王权的加强。
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下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
但是,接受者们即封臣们倾向于将地产当作私人领地来管理。
“中古时期”一般指5-15世纪,如果以历史大事件为标志的话,从欧洲来说,一般来说从公元前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作为开始,到14-16世纪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这段时间。
问题:中古时期西欧城市发展的一个特点获得了自治权,结合教材分析这一特点对中古西欧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全球通史》
“中古时期”一般指5-15世纪,如果以历史大事件为标志 推动文化的发展,例如兴办大学;
问题:根据材料分析“封君封臣”制度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中古时期”一般指5-15世纪,如果以历史大事件为标志的话,从欧洲来说,一般来说从公元前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作为开始,到14-16世纪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这段时间。 拜占庭帝国和俄罗斯发展的特征
当时唯一可供选择的办法就是将地产作为服务的报酬。
正式联盟。市民们向君主们提供财政上的支持。” 二、拜占庭帝国和俄罗斯
在落后的生产条件下,封建主依靠庄园供应自己的一些生活需求,基本依靠庄园解决自己和其家族的生活问题,这样的经营可以称之为直接经营。
材料五:“(中古西欧的城市)最大的特点就是西欧的中古城市有自治权,是自由市或自治市,有的甚至发展成为城市国家。
问题:根据材料分析“封君封臣”制度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全球通史》
但是,接受者们即封臣们倾向于将地产当作私人领地来管理。
材料五:“(中古西欧的城市)最大的特点就是西欧的中古城市有自治权,是自由市或自治市,有的甚至发展成为城市国家。
基督教会对社会各方面影响巨大
材料二 西欧的地主庄园经济,是和它的落后的农业生产、粗放耕作制、生产效率低下、农奴强迫劳动相一致的。
2024版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历史解释]——中古时期西欧文明的特征 (1)多元的社会结构:基督教会、封建领主与自治城市鼎立,农奴经 济、小农经济与商品经济并存,基督教神学、日耳曼文化、希腊罗马 文化、民族国家文化以及人文精神共处。 (2)封君封臣制度和封土制度:封君封臣制和封土制相辅相成,封君 和封臣的关系以封土为纽带,随着封土成为世袭领地,君臣关系也就 世代相传。 (3)相对独立的庄园:自给自足是中古西欧庄园经济的显著特征,以 领主为中心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政治集体,领主在自己的庄园里行使着 某种程度的统治权。 (4)追逐自由的城市:城市的“自治”和市民的“自由”成为中古时 期西欧城市发展的突出特点,虽然城市自治政府并不能完全排斥领主 的权力,但其已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权力。 (2)王权的加强 ①15世纪晚期,__英__格_兰___逐渐形成了较为强大的王权。 ②法兰西国王击败各地封建主,逐步扩大王室领地,到15世纪晚期,
基本完成了__法__兰_西___的统一。 ③15世纪末,在__伊_比__利__亚__半_岛___形成的国家有西班牙和葡萄牙。
2.封建城市的发展 (1)原因:随着西欧封建社会走向稳定,_封__建__经_济__获得一定发展。 ①__耕_地__面__积_增加,风力、水力和畜力得到比较有效的利用。 ②__工__商__业__逐渐复兴和繁荣。 (2)出现: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 (3)特征 ① 城 市 位 于_手__工__业_者__ 和 商 人 , 以 ___工_商__业__为基本谋生手段。
探究点二 兼收并蓄——东西方文明汇融的拜占庭 [史料实证]——拜占庭文明的繁盛与衰落 史料 9世纪初至11世纪初,拜占庭帝国臻于极盛。阿拉伯作家描写 拜占庭的手工艺品时写道:只有中国的工艺品能与之相媲美。同时, 自欧亚大陆各地区经由君士坦丁堡的货物非常多,它们是黑海地区的 奴隶和盐,印度的调味品、香料和宝石,埃及的莎草纸和粮食,中国 的丝绸和瓷器以及西方的银、熟铁产品、亚麻布、棉花和毛织品。拜 占庭的这段显赫历史,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君士坦丁堡地处欧亚两洲 之间的有利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学习目标核心素养对接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封建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文明地区的多元面貌。
时空观念在世界历史上,5—14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
这一时期的欧洲,封建庄园经济发展;在亚洲,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兴起;非洲、美洲文明灿烂辉煌。
史料实证中古时期的欧洲,封建经济发展,主要封建国家形成;在亚洲,阿拉伯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美洲印第安文明对人类的贡献。
历史解释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封建国家、西非、美洲文明的发展。
唯物史观认识中古时期世界各文明地区的多元面貌。
家国情怀中古时期的世界,很多民族和国家登上历史舞台,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各自的贡献。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知识点一西欧封建社会1.封建庄园的政治特征(1)封君封臣制度①地方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土地作为给养。
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
②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
(2)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出现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
2.封建庄园的经济特征(1)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
①领主的自营地由领主直接经营,由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
②农民份地是农民从领主处领有的土地,分为自由农份地和农奴份地,自耕自收。
③庄园中的自由农民,也要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
(2)庄园秩序的维护领主或其管家主持的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
[图解历史] 封君封臣制度知识点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1.中古西欧的王权(1)西欧王权的衰落①封建制初期,权力分散,王权软弱。
②国王作为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被视为最高的领主,拥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权力。
(2)西欧主要王权国家①英国:到15世纪晚期都铎王朝建立后,英格兰逐渐形成了较为强大的王权。
②法国:法国国王击败各地封建主,逐步扩大王室领地,到15世纪晚期,基本完成了法兰西的统一,王权得到强化。
③西班牙和葡萄牙: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国家。
2.中古西欧的城市(1)城市的兴起①随着欧洲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
②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
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
(2)城市争取自治权①一些城市通过与封建主谈判,或以金钱赎买,或武装暴动,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
②自治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
3.中古西欧的教会(1)教会的经济特权教会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什一税。
(2)教会的等级制度①教会是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
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
②教会控制着西欧居民的精神生活,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
[轻巧识记] 西欧封建社会出现的新变化一大变化趋势:中古西欧孕育着统一的力量。
二大变化动因:中古西欧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
三大变化表现:中古西欧逐步形成王权比较强大的国家,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地位显赫,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
知识点三拜占庭与俄罗斯1.拜占庭帝国的兴衰(1)拜占庭帝国的扩张①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继续发展,因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为古希腊殖民城邦拜占庭旧址,又称拜占庭帝国。
②6世纪查士丁尼在位时,拜占庭一度扩张,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
③《查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
(2)拜占庭帝国的衰亡①帝国陷入混乱拜占庭的连年战争严重消耗了自身的资源。
6世纪中期之后,由于游牧部族冲击和内部矛盾,帝国陷入混乱。
②帝国的灭亡奥斯曼土耳其兴起后,逐步蚕食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地区。
1453年,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帝国灭亡。
2.俄罗斯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帝国(1)基辅罗斯一度是东欧强国俄罗斯发端于9世纪建立的基辅罗斯,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
基辅罗斯一度是东欧最强大的国家。
(2)莫斯科公国兴起①13世纪上半期,被蒙古征服,成为金帐汗国的臣属。
②在反抗蒙古统治过程中,莫斯科公国逐渐兴起。
(3)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1547年,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沙皇,巩固和强化了中央集权。
(4)俄罗斯成为地跨欧亚的大帝国到17世纪末,俄罗斯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
[特别提醒] 拜占庭帝国独具特色的文化(1)特点:拜占庭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和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
(2)影响:拜占庭帝国保存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西欧封建庄园的主要特征不是奴隶耕种。
在现代意义上,农奴无疑是不自由的。
首先,他不能擅自离开土地,他们被迫定期给领主干活而毫无报酬,他们还得忍受数不清的侮辱性的赋税,服从领主法庭的判决。
但他们耕种分到的土地用以谋生,而且通常不能加以剥夺,所以他们的处境比奴隶好得多。
这样,当农业改良发生的时候,农奴自己可以指望从中至少稍许获益。
更重要的是,虽然理论上领主有权随意摊派赋税,实际上义务趋向于保持固定。
尽管许多农奴的命运肯定相当艰难,但他们很少完全听凭他们的领主随意支配打发。
——[美]罗伯特·E.勒纳等著,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史料二“让地”文书我、女主持某某立让地文书于最可爱的某某女士;缘众所周知,不久以前,你确认把某某地方,你所有的土地,给圣玛丽寺院。
为此,你请求我们和所说的寺院让土地于你。
所以我们立此文书规定:当你生存时,可领有并保持这块土地的使用权,但不管在怎样的方式下,没有转让它的权利,倘使擅自这样做,就立即丧失该土地。
欲使文书有效,我们签字于此。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思考](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奴隶与农奴的区别,并说明中世纪时生产关系的变化。
(2)根据史料二,指出“让地文书”中的“我”和“最可爱的某某女士”各是什么身份和地位的人。
(3)史料二中“让地文书”使“某某女士”原土地的所有权发生了什么变化?[解读](1)史料一从两个方面指出农奴与奴隶的区别,第一方面“首先”,农奴虽然仍受领主控制,但“至少稍许获益”。
第二方面“更重要的是”,农奴很少完全听凭他的领主随意支配打发。
(2)史料二“让地文书”反映了贫困农民请求封建教会保护自己对原土地的使用权。
[尝试解答](1)区别:奴隶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生产者,没有任何自由和权利,被奴隶主当作私有财产;农奴是深受领主的剥削和压迫的农业生产者,在法律上是自由人,有少量财产。
生产关系的变化: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农业经济组织,领主和农奴是封建的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2)“让地文书”中“我”指寺院的教会封建主;“最可爱的某某女士”指贫苦农民。
(3)变化:只有生产使用权,没有转让权,失去了对原有土地的所有权。
封君封臣制度与封土联系在一起封君赐地的人是封君。
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封臣领取封地的人是封臣。
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认识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严格的等级性,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拜占庭帝国时期《查士丁尼法典》史料一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
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父亲的罪名或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
——《查士丁尼法典》史料二查士丁尼皇帝以集罗马法律之大成而著称于世,他所编纂的法典在他即位期间得到了实施。
《查士丁尼法典》保留了罗马在法学上天才性创造成果,后来成为欧洲许多国家制定法典的蓝本。
也许没有哪一部法典对世界有这么持久的影响。
——摘自[美]迈克尔·H.哈特著《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思考](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查士丁尼法典》所体现出的法治原则。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作者为什么把查士丁尼列入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解读](1)史料一明确指出:皇帝的威严来自法律,对于犯罪实行罪则法定原则。
(2)史料二高度评价了《查士丁尼法典》,并指出了法典对欧洲、世界的持久影响。
[尝试解答](1)原则:依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天赋人权等。
(2)因为查士丁尼颁布制定了《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
它保留了罗马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成果,成为后世欧洲许多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1)查士丁尼及其法典①背景: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为了稳固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织编纂法典。
②组成:《查士丁尼法典》,与同时或稍后编纂的《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称《罗马民法大全》。
③内容: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④地位:《查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2)拜占庭帝国的灭亡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
一、中古时期西欧封建庄园的社会生活1.庄园生活(1)时间:9世纪开始流行,约11世纪时,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
(2)庄园结构:在领主统治下的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3)居民:包括自由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均为领主的佃户。
其中,自由农民是独立的小生产者,有份地保有权,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财产。
2.土地直领地领主直接经营,通常占庄园全部可耕地的1/3到1/2,收入全部归领主所有佃户的份地“份地”是佃户的生活来源,以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地”为条件取得,领主还要征收其他捐税3.庄园法庭特点由领主或他的管家主持,无专门的工作人员;出席法庭是佃户的义务;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作用维持庄园公共秩序;既维护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1.基督教的兴起(1)背景:1世纪时,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基斯坦地区,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
(2)教义:传道者宣传说,耶稣就是“救世主”。
耶稣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3)地位:4世纪末,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2.中世纪西欧的城市(1)争取自由的斗争:10世纪,西欧城市开始重新兴起,城市居民通过各种方式,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手段包括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2)自由城市:13世纪,西欧许多城市成为自由城市。
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
(3)市民阶层的形成及分化: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形成,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资产阶级。
[课堂小结]时空坐标答题术语1.在世界历史上,5—14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产生了西欧的封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