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教育思想浅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源教育思想浅析
刘翔050120073
【内容摘要】:封建社会的种种危机和西方列强的入侵,促使魏源思索救亡图存之道。魏源不仅对传统教育体制提出置疑,而且提出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尽管这些教育理念在当时并没有实现,但其教育思想的一些新观念、新内容,在我国近代教育发展史上占有着特殊的位置,对当代教育工作亦有一定的启迪价值。
【关键词】:魏源;教育;思想
以五经为宗、八股为试,以书艺工敏、辞章应对为高下的科举考试及其人才模式,构成了我国封建教育制度和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生活在我国封建社会腐朽没落、西方列强相继崛起扩张时期的思想家魏源,为实现警唤国人“睁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的,提出应从观念上改变我国人才培养模式,更新教育内容,改变教育制度的主张。尽管这一理想在当时并没有实现,但其教育思想的一些新观念、新内容,在我国近代教育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位置,对当代教育工作亦有一定的启迪价值。
一、魏源教育思想的文化渊源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上接以屈原为代表的楚文化,中经宋代湖湘学派创始人胡安国、胡宏父子奠基,又由胡宏高足张栻广为传播,继由明末清初大思想家王夫之承接发展,经过一代代湖湘士人的吐故纳新,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学术传统和基本特征。而魏源自小居家便受曾经肄业于岳麓书院的二叔魏辅邦的熏陶,1813年魏源又负笈岳麓书院,师从山长袁名曜习湖湘文化。可以说,魏源教育思想的形成是以深厚的湖湘文化内涵为文化底蕴的。
首先,湖湘文化一个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是魏源教育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魏源正是以这种执着的爱国热情冲破顽固派的阻挠,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师夷呼声。赤诚的爱国主义使魏源对中华民族的前途充满了信心,他认为“中国智慧,无所不有”①,只要中国厉精淬志,奋起直追,必定会“风气日开,智慧日出,方见东海之民,犹西海之民。”②
第二,湖湘文化自湖湘学派创立起还有一突出特征——提倡重践履务实学的经世致用学风,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空谈心性,空谈玄理。从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胡宏的“学也,行也,行之行之而又行之”再到张栻的“知行并发”“贵实用而耻空言”,湖湘学子历来留心经济之学。尔后的王夫之更是把经世之学推上一个新的高度。他从思想文化层面对明亡原因进行了深刻反思,提出了通经致用的主张,要求把研习经史和通晓时务结合起来。到了
近代,这种经世学风继续被湖湘弟子传承。魏源在京求学期间除了师从刘逢禄习公羊外,也结交了大批师友,其中就有陶贺等人。魏源后来又长期担任陶澍与贺长龄的幕僚,深受二人经世思想影响。如果说魏源教育思想在求学岳麓时已萌发,那么其正式形成的标志则是在江苏为贺长龄编辑《皇朝经世文编》这一经世著作,并在参与陶贺二人的经世改革中予以实践而完善。由此可见,湖湘文化经世致用传统是魏源经世教育思想形成的基石。
此外,湖湘文化中求新求异与时俱进的变革思想也非常突出。湖湘文化是在不同民族文化、不同地域文化、不同学派之间相互交融形成的,自形成伊始就广纳百家、博采众长,因而具有一种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变革精神。历代湖湘士人都有一种“无所依傍,浩然独往”的创新精神。魏源高举王船山主变旗帜,冲破顽固派叫喊的“天地之理不可变”“祖宗之法不可变”的束缚,提出师夷变革主张,指出发展变化是事物的本质属性,“气化无一息不变者也,其不变者道而已,势则日变而不可复者也。”③应该说,湖湘文化的变革精神是魏源教育改革思想的力量之源。
二、魏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魏源生活的年代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激烈,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在深厚的湖湘文化的熏陶下,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成为近代启蒙思想家的先驱者。概括起来,魏源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批判封建教育制度,主张改革传统教育
魏源对科举制度基本上持“扬弃”的态度,从取士制度的历史发展来看,“乡举里选变而门望,门望变而考试”,“虽圣王复做,必不舍科举而复选举”。因为“三代用人,世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与封建并起于上古,皆不公之大者。虽古人教育有道其公卿子多通六艺,岂能世世皆贤于草野之人”?“九品中正之弊,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自唐以后,乃仿佛立贤无方之谊,至宋、明而始尽变其辄焉,虽所以教之未尽其道,而其用人之制,则三代私而后世公也”。科举以命题考试为准,入选者无分氏族寒门,具有公平的竞争起点,这是科举制度比氏族选举进步之所在。但是,魏源对科举考试的内容和方法是不满意的,认为“后世之养人用人也不然,其造之试之也,专以无益之画饼,无用之雕虫,不识兵农礼乐工虞士师为何事;及一旦用之也,则又伊人而遍责以六宫之职,或一岁而遍历四方民夷之风俗,”“所用非所养,所养非所用”。教育目的与教育手段从体制上脱节,这是科举制度最大的弊端。就是说,在他看来,科举考试的形式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是一种公平的社会竞争体制,执掌国家命运的将相但科举考试的内容要改革,不能搞“书小楷,诗八韵,将相文武此中进”那一套,执掌国家命运的将相文武应有实事实功的考绩标准。鸦片战争以后,他提出
中国要建立海军,海军军官的选拔不能“舍船械而空谈韬略”,更不能以八股时文为选择标准,而应该于“武试增水师一科,有能造西洋战舰、火轮舟,造飞炮、火箭、水雷奇器者,为科甲出身;能驾驶飓涛,能熟风云沙线,能枪炮有准者,为行伍出身,否则由舵工,水手、炮手出身”④。这个方案虽然袭用了科举考试的形式,但其考试内容和方法却完全变了。彻底改变科举考试的内容和方法,这就是说,魏源对科举制度的态度是:取其形式,弃其内容,不是绝对肯定和否定,而是“扬弃”。
(二)提出切合时代要求的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
封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维护封建统治的官僚士大夫,但在封建专制主义统治之下,国家行政管理完全丧失了科学意义。各级官吏奉帝王“圣旨”办事,有成绩归功于皇上,有错误则或碍于“圣旨”而自我弥缝,或诋为违背“圣旨”而归咎于个人。维护封建自然经济和政治的稳定及秩序,是封建国家行政的最高要求。所谓“年年五谷丰登,岁岁无事太平”,就是尧舜盛世之治。这种社会理想所需要的人才,不是开拓性的专门人才,而是保守性的循规蹈矩之士。所循道的最大规矩,就是维护封建宗法专制体系的“三纲五常”。因此,封建人才模式的核心内容是“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教条。由此人才模式决定的封建教育目的,就是教育等同于教化。如宋儒胡瑷所说,“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本者在学校”。王阳明进一步指出,学校教化的根本内容,在“明伦而已”,“民伦之外,无学矣”。
对这种封建教育目的和人才模式,魏源没有提出正面的批评意见,但在他的一些主张中,却显示了这种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模式相左的思想倾向。
第一,在国家对人才的总体需要和人才价值观念问题上,他继承可湖湘文化质朴健行、内圣外王、重义轻利、无我务实、勇挑重担、维护团结、运筹决胜、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提出要培养“经世致用”之才,不能培养那种“口心性,躬礼义”的腐儒和以“饾饤为圣学”的陋儒,而成才养士的目的九在于经邦治国,以求民瘼,习吏治,卫疆防,而且还要把品德与才能的培养结合起来,对人才不能“但取文采而不审其德”⑤。据此,魏源提出在选人用人上这就需要有方面之才或专门之才,如“李长庚剿海贼,皆身自持舵,虽老于操舟者不及”。在海军选才方面,“不以工匠、舵师视在骑射之下。”以专门技术作为选材标准,则“船厂、火器局出身”者,“舵工、水手、炮手出身”者,都可以成为海军军官。这种选材标准,已经具有“不问你不能干什么,只问你能干什么”的信任才价值观念。
第二,在德与才德关系问题上,他们还是注重“德”。但他讲德“德”的内容,既完全不是“明伦守礼”那一套,也不同于我们时今提倡的“德育首位”中的“德”。他认为,热德大德时“制国用”,“靖疆圉,“苏民困”⑥。国家“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