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占时期青岛城市规划的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占时期青岛城市规划的特色
【摘要】德占时期是青岛发展史上重要阶段,殖民者先后颁布实施1900年《青岛城市规划》和1910年《青岛市扩张规划》,完整体现了从规划的制定到实施的全过程,并在规划的指导下实现了从渔村到现代城市的转变,从而启动了青岛现代化的进程。其中所体现出来的特色,塑造了青岛独有的城市印象。
【关键词】德占时期;青岛;城市规划;特色
1897年,德国借口“巨野教案”出兵胶州湾,将胶州湾和整个山东省置于其势力范围内。从此,整个青岛租借地区作为德国的殖民地被称为“德领胶州保护地”,青岛作为商贸自由港正式成为一个开埠城市。
从1898到1914年,德国对青岛进行了两次城市规划。德国占领青岛初期,把青岛定位为德国巩固的军事基地和商贸交通口岸,军事占领和经济、文化上的侵略成为其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制定的1900年城市规划,是青岛城市建设史上的首次规划,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青岛城市形态的基本特征。
1 1900年《青岛城市规划》
1.1 强烈的殖民特色
在新规划未推出之前,德国殖民者就提出:青岛的建设要强调德意志的民族特性,要注重与中国传统城市的差别,整个城市建设要体现现代化的风格特征。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整个规划就不得不打上殖民主义的烙印。
城市规划区的范围限定在约十几平方公里以内,容纳约5万人左右。华欧分区的规定,将原来的村庄从规划的欧洲人区中迁出;为了满足在团岛建设炮台和兵营的需要,也规划搬迁已经存在的村落。[1]这本身就是一种侵略和掠夺。德国殖民者对这种规定,有自己的一套说辞,声称这样有利于对城市居民管辖,因为中国人和欧洲人在文化和生活方式等方面有诸多不同之处,如若聚居可能出现很多问题。出于这种理由而分区设置,暴露出殖民者的种族歧视。而且中国人居住区与欧洲人城区的规划建设标准存在巨大差异,小到连道路的名称,也有明显的区别。欧洲人区的道路都以德国著名人物的名字命名,例如:今太平路称威廉大街、今广西路称亨利亲王大街、今青岛路称维里恩街、今曲阜路称柏林大街等等;而中国人区则以中国的地名命名,例如:今北京路称北京街、今中山路北段称山东街、今天津路称天津街等等。这一切完全暴露了殖民主义规划的本质。
此外,规划中对警察署的修建也体现出浓厚的殖民特色。1905年修建的警察署,其所在的区域为华人区,为了方便管理,警察署周边的街道设置成八角形,这种设置无疑是为了加强殖民统治的。
1.2 以欧人区为中心的城市布局
欧洲人所在的青岛区包括今中山路、德县路、信号山、青岛山一带到海边的区域。就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而言,这一区域是整个城市的最佳地段。区域内有明显的功能分区设置,学校、邮局、银行、商店、教堂、医院、影院等服务性设施齐全,道路的密度、建筑的密度、地下排水网、绿化等方面,都进行了周密而合理的规划。此后多次对于规划的调整和修改也都把主要精力放在欧人区上。以今天的德县路为界,往南是德占时期的欧洲人区,房屋排列整齐,道路宽敞而有条理,上下水管道齐全且很少出问题;往北是华人居住区,房屋杂乱而矮小,道路狭窄而杂乱,经常需要施工翻建上下水管道。由此可见,在德国殖民者规划中,欧洲人区的规划是居于首要地位的。
1.3 注重立法和法规。
德国殖民者根据城市规划制定出一系列有关建筑设计、道路、绿化、环卫等若干严格具体的立法和法规。在建筑设计方面:青岛区内建筑的外形不能重复,要具有欧洲文化的特点;房屋的高度不得高于18米,楼层不得多于三层;房屋的建筑面积不能超过所占土地面积的6/10;楼座中间的距离至少3米,带窗户的一面距离为4米。为防冬季多北风,屋内楼梯及附属房屋置于北方,而将卧室置于东南方;又因夏季多东南风,故置阳台于此方向;因为有强风和湿气,屋内须有适当的防备。为防暴风骤雨,房屋建设以坚固为首要条件。建造房屋,以卫生、交通、坚固和防火为重,而不需太注意外观装饰。大鲍岛区的建筑面积须占土地面积3/4以下等等。[2]
在绿化方面,德国殖民当局为了加强管理,制定和颁布了《禁止毁坏花树木告示》、《保存山林告示》、《禁止损毁山林告示》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此外,为了保证法律法规的顺利推行,成立专门的护林队。护林队的成员从开始的德国士兵,到后来的警察,无不显现出德国殖民者对执法力度的重视。
1.4 基础设施建设居于建设的首位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德国人始终把道路、排水、电力、绿化等建设放在首位。从1900年规划的出台,到1909年这十年间,港口和上述基础设施的建设一直是建设的重点。
德国占领青岛后首先要处理的就是城市供水问题。从勘察地质条件、建立水源地,到规划建设市内供水系统,施工中所需要的材料和设备,无一例外,均从德国运来,虽然其海运大概需要半年的时间,但德国人并不觉得麻烦,由此可见他们对基础设施的重视。
据数字显示,德国政府的投资建设重点在港口上。港口未开建之前,德国人的预算是500万马克,当1908年港口基本完工之时,所用费用总额为850万马克,比预算超出350万马克。花费如此之大,是因为大港要与香港和上海的港口在硬件上竞争,其配套设施在亚洲处于一流行列,亦可与国际知名港口相提并论。
[3]
1.5 具有一定的保护生态的思想
从规划的选址上看,为了尽量利用适宜的建设用地,除军事区外,主城区基本置于信号山以西地形较为平坦的地带。规划中,沿海的道路大多修筑得比较贴近海岸线,为了保护道路,防止海浪的侵袭,修筑了一道大坝(从青岛村至栈桥)。虽然这么做增加了施工建设的费用,但却使青岛蜿蜒的海岸线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沿海而建的滨海大道,将青岛的自然环境与人文建设融为一体,将青岛的城市风貌展现无遗。而且,按照地势和原有建筑物规划建设的不规则的道路网,亦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一面。
1.6 规划体现了德国民族特性:“浪漫主义的普世主义思想”
这种思想的形成与德国近代历史进程有着密切的关系。信奉天主教的皇帝和信奉新教的德意志诸侯在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之后分裂,此后,德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落后于英法,整个国家失去了昔日的辉煌。曾经,德国人因为神圣罗马帝国的辉煌很是自大,但此时的他们,心中充满了不如英法的自卑。在这种背景下,为了重新找回国家的、民族的自我,德国掀起了一股强烈的民族复兴的思想浪潮。这种思想经过启蒙运动到浪漫主义文艺思潮,很快将民族自卑转化为民族狂热、英雄崇拜和建功立业的张扬。[4]德国政府知道胶州湾与上海、香港相比,属于荒漠贫瘠的地区,且要把这一地区建设得繁华亦不是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