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大与大学之道

合集下载

大学之道原文(八篇)

大学之道原文(八篇)

大学之道原文(八篇)大学之道原文篇一我理想的大学处处都有浓厚的学习气氛。

这里有良好的学风、深厚宽松的学术氛围、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和科学、民主、创新的大学精神;这里有知识渊博的教授传授给我们更多、更好的知识,让我们尽情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我理想的大学是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园。

这里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操着家乡的口音,带着丝丝的思乡之情,交流着不同地区文化与习俗;这里有我的知己好友,陪我一起笑、一起哭、一起讨论学业,畅谈理想,一起度过美好四年大学生活。

我的理想大学是一个放飞梦想、追逐理想的地方;是一个让我成长,让我在大学毕业那一年感到骄傲,并且知道要往什么方向继续走下去的地方;是一个让是一个我舍不得离开,即使以后回顾的时也可以骄傲的说我学到了很多的地方。

但是,现实则不然。

当大学变成消费童年、浪费青春、消磨斗志、回报渺茫的人生圈套,知识就无力改变个人命运;当大学成为了官场、商场与名利场,大学就成了摧毁了中国精英的生长土壤。

可敬的大学变成了可怕的大学。

校长官员化、文凭贬值化、监督无力化、授课形式化、学生堕落化……但即便当今的中国大学如同一个身躯日益臃肿、精神日益枯萎的病人,我仍心甘情愿押上一生中最美好的四年时光,依然心怀向往。

向往着充满趣味及挑战的课业学习,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和学长、学姐口中的“打工生活”。

这些向往是我读书的动力,让我愿意在庞大的课业压力下继续与考试搏斗,去考入我理想的学府;让我愿意我的智慧和努力去绘制未来美好的四年大学生活。

如果说,人生就像饺子,岁月是皮,经历是馅。

酸甜苦辣皆为滋味,毅力和信心正是皮上的褶皱。

对待大学生活,我们应该端正态度,努力掌握知识、体验生活、经历该经历的活动。

因为我相信,只要努力,这些对大学美好的向往将不只是“向往”。

大学之道原文篇二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了,每一天都越来越近。

转眼间,半年的大学生活就这样浑浑噩噩的过去了。

才发现自己没有认真听过几节课,没有认真看过几本书。

大学之道的理解与心得体会

大学之道的理解与心得体会

大学之道的理解与心得体会“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是《大学》开篇的第一句话,也是其核心思想的高度概括。

大学之道,不仅是知识的积累与技能的培养,更是品德的修养、人格的塑造以及对真理的不懈追求。

“明明德”,意为彰显光明美好的品德。

在大学阶段,我们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独立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这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学习、生活的点滴中慢慢积累和领悟的。

大学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知识体系,无论是人文社科还是自然科学,都蕴含着人类智慧的结晶。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理解人类社会,从而明晰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值得追求的,什么是应当摒弃的。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言传身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们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更以自身的品德和行为为我们树立榜样。

同时,同学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也能激发我们对道德问题的思考。

当我们面对各种观点和行为时,需要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坚守内心的道德底线,不断弘扬那些善良、正直、勇敢的品质。

“亲民”,可以理解为亲近民众,关爱他人,积极参与社会事务。

大学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象牙塔,但我们不能将自己局限于此。

我们应当走出校园,关注社会的发展,了解民众的需求。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我们能够亲身感受到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比如,参与社区服务,为孤寡老人提供帮助,为贫困家庭的孩子辅导功课,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动,却能给他人带来温暖和希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倾听他人的声音,学会了理解他人的困难,学会了如何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善社会的某个角落。

同时,也让我们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懂得感恩和奉献。

“止于至善”,是追求最高的善,达到最完美的境界。

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需要我们一生去努力。

在大学期间,我们要不断给自己设定目标,不断挑战自我,力求在学术、品德、社会实践等各个方面都取得进步。

然而,“至善”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在每一个当下,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情。

“大学之道”中有关“大”“小”的辨义

“大学之道”中有关“大”“小”的辨义

“大学之道”中有关“大”“小”的辨义张珏成作者在拙文《“大学之道”的大学》[1]中指出,“‘大学之道’的大学,是奴隶社会统治阶级培养接班人的学校,是与‘小学’相对的大人的学校,和当代各种学校相比较,相当于我国现阶段培养干部的各级党校。

”“小学和大学的区分在学生的年龄、学习内容。

小学为幼童至少年接受教育的场所,大学为15岁以上青年接受教育的场所。

”但公众理念有关“大学之道”的认识中,仍有一些观点需要辨别,包括“大”“小”的见解。

百度百科“大学(词语释义)”词条的简单释义为“太学”,引用《礼记·王制》《汉书·礼乐志》《大戴礼记·保傅》叙述为依据[2]。

但根据百度百科“太学”词条的释义“太学始设于汉代。

[3]”大学、太学两者的时代无法对应,因此,我认为,“大学之道”的大学只能解释为大人的学校,对应的“小学”就是小孩子的学校。

故综合《大戴礼记·保傅》《礼记·王制》叙述,奴隶社会统治阶级培养接班人的学校,按学生的年龄区分为小学和大学;按等级划分为辟雍和頖宫。

《大戴礼记·保傅》[4]“古者八岁而就外舍,学小蓺焉,履小节焉。

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蓺焉,履大节焉。

”《礼记·王制》[5]记:“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

天子曰辟雍,诸侯曰頖宫。

”按现代角度看,辟雍是中央党校,頖宫是地方党校。

这是小学和大学的第一层意思的辨别。

以后,由小学和大学的第一层意思发展出新的意思。

百度百科“小学”词条的解释中说,“古代把研究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叫小学。

[6]”但百度百科对“大学(文献古籍)”词条的解释为,大学在古代其含义有两种,“博学”之态;与“小学”相对的“大人之学”[7]。

显然,“大人之学”是指大人的学校,但用语不确切,有大人的学问之歧义;而“博学”之态与前述“小学”不相称,因此我推断存在误解。

如果考虑到古代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心态与习俗,儒家“上医医国”、“修齐治平”理念,则研究文字训诂音韵为“艺”,而非“道”,所以为“小”学问。

部编版高二上册语文第四课《大学之道》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高二上册语文第四课《大学之道》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导语】《⼤学之道》是部编版⾼中语⽂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单元第四课的第⼆篇⽂章。

本篇课⽂节选⾃《礼记·⼤学》,围绕穷理、正⼼、修⾝、治⼈的根本原则,强调的是“修⾝为本”。

®⽆忧考⽹为⼤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家有帮助。

1.部编版⾼⼆上册语⽂第四课《⼤学之道》课⽂原⽂ ⼤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于⾄善。

知⽌⽽后有定;定⽽后能静;静⽽后能安;安⽽后能虑;虑⽽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欲修其⾝者,先正其⼼;欲正其⼼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后知⾄;知⾄⽽后意诚;意诚⽽后⼼正;⼼正⽽后⾝修;⾝修⽽后家齐;家齐⽽后国治;国治⽽后天下平。

⾃天⼦以⾄于庶⼈,壹是皆以修⾝为本。

其本乱⽽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2.部编版⾼⼆上册语⽂第四课《⼤学之道》教案 【素养⽬标】 1.了解曾⼦及其思想主张,了解《⼤学》的主要内容。

2.掌握⽂中重要的⽂⾔词语和特殊句式,理解并背诵课⽂。

3.分析本⽂的论证特点,概括说理的艺术技巧。

4.准确把握和理解“三纲”“⼋⽬”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理解⽂章表达的思想及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概括说理的艺术技巧,准确把握和理解“三纲”“⼋⽬”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

【教学⽅法】 合作探究法:在疏通⽂意的基础上,探讨课⽂的深刻内涵。

【教学过程】 ⼀、情景导⼊ ⼩时候我们都听过“曾⼦杀猪教⼦”的故事,从中知道了为⼈⽗母要以⾝作则,⾔⽽有信,真诚待⼈的道理。

今天,我们要以更加理性的⽬光来学习曾⼦的另外⼀篇著作《⼤学之道》。

⼆、⽂化常识 1.了解曾⼦ 曾⼦(前505年-前435年),姒姓,曾⽒,名参,字⼦舆,鲁国南武城(今⼭东平⾢,⼀说⼭东嘉祥)⼈。

春秋末年思想家,儒家⼤家,孔⼦晚年弟⼦之⼀,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物,夏禹后代。

《大学之道》课件34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大学之道》课件34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苏赛丹
欲齐其家者,先修①其身②③。欲修其身者,先正④其心⑤ 。
①修:本指学习、遵循,引申为修养、修行 ②身:自身的品德、品性。 ③修其身:修养自己的品性 ④正:端正,使用用法,使……端正 ⑤正其心:端正自己的心思
译:要想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先要修养自身的 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
苏赛丹
拓展探究
5.《大学之道》讨论了个人修养与治国、平天下之间的关
系,你对这种关系是如何理解的?
明确:提高个人修养是达到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治国、平天 下是提高个人修养的目的。《大学之道》反复强调个人道德修养,说明 修身是治人的前提,修身的目的是治国、平天下,强调了治国、平天下 与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有了对世间万物的研究,就能够获得对真理 的认识,就能够做到“诚于中,形于外”,也就是表里如一,内心不被 个人好恶左右,这样修身的目的就达到了,“明明德”的个人道德修养 问题也就解决了。在此基础上,还要“亲民”,推己及人,使全天下人 都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这样的过程,无论是个人修养,还是 国家治理,就都达到了“至善”的境地。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①物格:事物的原理得到推究 ②知至: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至:极、最】
译:事物的原理得到推究之后就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 充分认识了外物之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 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 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 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修只己治占人全”文的篇大幅学的问十。分之一左右,但作为总纲,意义重大,后 世学者常用“三纲八目”来概括。
苏赛丹

国学经典诵读《大学》原文

国学经典诵读《大学》原文

国学经典诵读《⼤学》原⽂2022年国学经典诵读《⼤学》原⽂ 《⼤学》是⼀篇论述儒家修⾝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原是《⼩戴礼记》第四⼗⼆篇,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曾⼦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以下是⼩编收集整理了国学经典诵读《⼤学》原⽂,供⼤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章⼤学之道 【原⽂】 ⼤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于⾄善。

知⽌⽽后有定;定⽽后能静;静⽽后能安;安⽽后能虑;虑⽽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欲修其⾝者,先正其⼼;欲正其⼼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后知⾄;知⾄⽽后意诚;意诚⽽后⼼正;⼼正⽽后⾝修;⾝修⽽后家齐;家齐⽽后国治;国治⽽后天下平。

⾃天⼦以⾄于庶⼈,壹是皆以修⾝为本。

其本乱⽽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注释】 (1)⼤学之道:⼤学的宗旨。

“⼤学”⼀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是“博学”的意思;⼆是相对于⼩学⽽⾔的“⼤⼊之学”。

古⼈⼋岁⼈⼩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化基础知识和礼节;⼗五岁⼈⼤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修⼰治⼈”的学问。

所以,后⼀种含义其实也和前⼀种含义有相通的地⽅,同样有“博学”的意思。

”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环境⾥有不同的意思。

(2)明明德:前⼀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

后⼀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的品德。

(3)亲民:根据后⾯的“传”⽂,“亲”应为“新”,即⾰新、弃旧图新。

亲民,也就是新民,使⼈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4)知⽌:知道⽬标所在。

(5)得:收获。

(6)齐其家:管理好⾃⼰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上,兴旺发达。

大学之道原文(4篇)

大学之道原文(4篇)

大学之道原文(4篇)大学之道原文篇一大学之道讲的既是成人之道,更是儒家入世之道。

曾子本人就是传承道统的中坚骨干,所以将人伦作为维系整个社会行为和政治规范的微观基础。

《大学》卷首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所谓明明德,前一个明是动词,意指理解掌握;而后一个明为形容词或名词,强调儒家的道统而非其它的歪门邪道。

明明德与亲民、至善一直被认为是《大学》之重要的三纲。

明德是根本,亲民为路径,至善则是境界,是个体行为的理想目标。

这对于一名教师就比较重要了。

因为教师通常肩负明德和明明德的双重责任。

所谓明德是规范的体例,说起来并非难题;关键在于明明德,这又是一个双向的行为过程。

作为一名教师就需要循循善诱,通过传道释疑解惑,激发学生对真和善的渴求,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最高的发展,同时,在言传的同时更可以身教。

以教师自身的良好言行感染学生使其可以不断地明明德,日积月累而达到教学双方自立并立人。

亲民、至善——大学之道强调的不仅是人的道德本性和道德实践,它还要求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应用于社会政治实践,是一个推己及人的过程。

亲民,说到底就是将自己的道德修养普遍地施及于天下百姓,并使天下百姓都能体认到自己心灵中所具有的诚明德性,由此同样再去施之于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共同创造出一个和谐社会,这样就能做到大学之道所谓的止于至善了。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确实可以吾日三省吾身,明明德,亲民,至善既不难;同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完美修身而齐家治国平天下亦不难。

这就是通过《大学》篇学习受到的教益和启迪。

大学之道读后感(二)大学,中学,小学。

似乎这样一个排列有些有趣,如果把握的成长经历看做一个数,那这个排列就是我的倒数。

这样说并不为过,因为在20年的生存里,他们占据了13年了。

从儿时就在求学道路上兢兢业业,对大学充满憧憬。

那么在捧起《中国语文》这本课本时,不料与《大学之道》这篇文章碰上面,开始了我对大学的思索。

大学之大与大学之道

大学之大与大学之道

大学之大与大学之道演讲人:陈浩地点:陕西中医药大学会议中心时间:2015年5月陈浩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原总编辑、编审。

籍贯: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

长期从事高等教育宣传与研究,出版有《微言评高教》《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潮走笔》等专著,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并受聘于国内多所大学的兼职(特聘)教授。

近一时期以来,社会舆论常有如今的大学是否存在“导向偏颇”“使命错位”“道德光环不再”等质疑声。

用包容的心态看,尽管这些警示性言论有的失之偏激,但对高教界更深入思考大学何为、如何立足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的大学等基本问题,也是一种督促。

鉴于此,我想不妨通过对何谓大学之“大”的多重梳理,让我们进一步感知感悟大学之道和大学正义。

纵观已有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我将大学之“大”理出“八个大”,即大学之“大”在于大学使命之重大、大学理想之远大、大学精神之伟大、大学胸怀之阔大、大学文化之博大、大学学问之弘大、大学师爱之恒大、大学声望之高大。

下面分别予以概要阐述:感悟大学使命之重大——初心不改本性莫移大学使命和责任担当是否重大或崇高,不是大学选尽华丽辞藻自我标榜、自封自吹的,而是历史赋予、社会倚重、人心仰仗和大学承命扛责、知道行道、贡献奉献得来的。

大家知道,国际上原先比较认同的大学使命,首先是保存和传授知识,再是发现和创造新知识。

如今有不少发达国家的大学都将教育目标定位于“培养合格公民”和“培养人力资本”上,平实质朴中体现着社会大担当。

在中国,党和国家更是赋予大学培养各级各类建设事业“接班人”的重任,这是何等神圣而崇高,何况人们普遍认可当今大学还要担负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传承和创新文化等职能。

承担好这当中的每一项任务,都堪称高尚而荣耀,都将得到社会尊敬。

然而,大学多项职能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应是主从不分、相提并论的。

古人说:本立而道生。

立本错乱,兴道必偏。

联想到今天的大学,就是要明白一个道理:大学毕竟是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大学越是职能多样化,越要坚守大学的正道:立德树人,育人为本。

大学之为大

大学之为大

大学之为大公共管理系教师曾正滋大学之大,何谓其大?一曰学生之大,二曰教育之大,三曰教师之大。

大学之第一“大”,在于大学之教育对象乃是成人、大人,而非孩童。

现代大学生,一入大学,绝大多数年满18周岁。

无论从生理上,还是从法律上讲,大家都是大人无疑。

大人之别于孩童,在于其独立自主性。

从个人生理进化的角度来说,年满18周岁,每个人自然而然地都有自由独立的冲动,想要摆脱束缚,表现在大学生身上,就是或多或少都有了逆反心理,会主动地与父母拉开距离,距离大了就谓之代沟,会质疑老师,甚至会冒险违背规则。

大学的环境,也为大家的叛逆与独立提供了客观要件:离开了父母,学习生活的空间都在学校,父母的管教不再是每天可见的了;离开了熟悉的中学同学,身边都是陌生的来自四面八方的新面孔,大家必须从新开始编织友情之网;离开了中学里随时随地盯在旁边催促的老师,大学的老师不再是随时随地的了,匆匆来上课,下完课就各奔东西。

凡此种种,都要求大家必须学会自主,学会独立。

既是大人,自不能对之实行孩童之教育,亦即大学之教师切忌将之假设为不懂事、光捣蛋的孩子。

此一假设至关重要,有如法律学上之“无罪推定”。

教师如若继续视之为孩童,则本能地要控制大家的人身、计划大家的日程、约束大家的潜力,如此,则教育必将刻板化、单一化、无个性化,则大学无异于小学中学,全然失去“大”之原味。

反之,应视之为大人,假设大家都有独立判断,独立行为之能力,不是处处约束,而是放手,在遵守基本规则的前提下,让大家自由行事,发现并发挥潜能。

这对于当下中国大学而言,确实有难处。

很多人不习惯,会反驳说,放手了,会乱来的;或者,放手了,他们能够真的独立吗?对此,可以游泳为类比作一辩护。

凡是有游泳经验的人都知道一点,一个旱鸭子入水前,总是会怕,不敢入水,但是站在岸上,是永远学不会游泳的,必须勇敢地下水,即使第一次会沉下去,会呛水,会喊救命。

人总是有一种本能,一种求生的本能,在遭遇绝境时总会寻求出路。

大学之道之大学

大学之道之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文学解读:将“大学之道”与文学理论结合,深入探讨文学作品中的“大学之道”的主题、形式和意义。

可以尝试通过阅读不同的文学作品,发现和提炼其中蕴含的大学之道的思想。

政治学解读:在政治学中,可以将“大学之道”视为政府治理、政策制定和社会改革的哲学理念,以此研究其政治影响。

可以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深入探索如何更好地实践“大学之道”。

心理学解读: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可以将“大学之道”理解为人的自我完善和自我提升的过程,研究如何通过学习和思考,实现个人成长和自我超越。

可以通过探讨自我发展的方法,如读书、实践等来解释如何通过学习和实践实现个人的提升和进步。

教育学解读:在教育学中,“大学之道”可以理解为高等教育的目标和理念,研究如何通过教育改革和创新,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可以通过教育理论、课程设计和教育评估等手段,实现大学教育的改进和完善。

总之,可以按照不同的学科视角和自己的专业领域理解对“大学之道”进行深度探索,并提出一些实际的观点、思考或操作方式,从各个方面提高理解力,开阔眼界,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大学》朱子 原文 注释 译文

《大学》朱子 原文 注释 译文

《大学》- 朱子本前言从孔子的时代到今天,两千多年来,关于儒学的文献真是汗牛充栋,关于儒学的见解更是说不尽,道不完。

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人生体验后,关于儒学的认识也会大不相同。

久而久之,它成为了人们约束思想和行为的准则,对于中国人人格心理的铸造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刻影响。

儒家传统文化延续至今至少已有两千五百年历史,其间虽也屡遭批判,但儒学的主导地位并未从根本上动摇过。

时至今日,当我们以一种全新的感觉来重新读儒说儒时,依然可以发现不少适应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东西。

应该说,凡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不会不知道《四书》。

它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著作的总称。

其中,《论语》、《孟子》分别是孔子、孟子及其学生的言论集,《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

首次把它们编在一起的是南宋著名学者朱熹。

不过,在朱熹之前的程颢、程颐兄弟已大力提倡这几部书了。

他们认为,《大学》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门”的要籍,经孔子的学生曾参整理成文;《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之书,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笔之于书,以授孟子”的。

这两部书与《论语》、《孟子》一起表达了儒学的基本思想体系,是研治儒学最重要的文献。

正是根据这样的观点,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部书编在一起。

因为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曾参、子思、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简称即为“四书”。

朱熹分别为这四部书作了注释,其中,《大学》、《中庸》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的注释因为引用他人的说法较多,所以称为“集注”。

值得注意的是,朱熹所编定的《四书》次序本来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是按照由浅入深进修的顺序排列的。

后人因为《大学》、《中庸》的篇幅较短,为了刻写出版的方便,而把《中庸》提到《论语》之前,成了现在通行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顺序。

由于朱熹注释的《四书》既融会了前人的学说,又有他自己的独特见解,切于世用;又由于以程颢、程颐兄弟和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地位的日益上升,所以,朱熹死后,朝廷便将他所编定注释的《四书》审定为官书,从此盛行起来,到元代延佑年间(1314年—1320年)恢复科举考试,正式把出题范围限制在朱注《四书》之内,明、清沿袭而衍出“八股文”考试制度,题目也都是在朱注《四书》里。

《大学之道》课件

《大学之道》课件

《礼记》章法谨严,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 是“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自东汉郑玄作 “注”后,《礼记》地位日升,至唐代时被尊为“经”。其记载的 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 性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
司马迁说的“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 是很有道理的名言。我们生活在今天,要了解自古以来治乱兴衰的 道理,把它作为一面镜子,但是古今不一定都相同呀!因此,我们 今天的任务是对自古以来的有价值的思想(包括儒家思想)进行现代 诠释,创造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新理论。
①在止于.至善 (4)于②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介词,在 介词,在
③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介词,与“至”连用,表示所述对象迄止范围
(5)以②①壹自是天皆子以以..修至身于为庶本人 ③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连词,表示范围 介词,把 连词,表示时间
(6)则②①入知则所.无先法后家,拂则.士近道矣
形容词,真诚 连词,如果 副词,确实,的确
①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2)修②邹忌修.八尺有余
③乃重修.岳阳楼
动词,修养,修行 形容词,长,高 动词,修建,修造
①在止于至善. (3)善③②善京.刀中而有藏善.之口技者
④素善.留侯张良
名词,美好的品德、行为 动词,擅长,善于 动词,揩拭 动词,友好,亲善
复兴儒学要有问题意识。当前我国社会遇到了什么问题,全世 界又遇到了什么问题,是复兴儒学必须考虑的问题。对问题有自觉 性的思考,对问题有提出解决的思路,由此而形成的理论才是有真 价值的理论。
语言建构与运用
1.一词多义
作业时间:10 分钟
①知至而后意诚. (1)诚②诚.如是,则霸业可成

《大学之道》课件28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大学之道》课件28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 十卷四十九篇 ,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 秦儒家的哲学、教育、政治、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 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 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行教养,及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
(4)本:本源、根本。 民,一概都以修养自身作为根本。
八目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致知”:获得知识。 “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正心”:使自己的内心端正。 “修身”:是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程度。 “齐家”:使家族内部的关系整齐有序。 “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扩大和延伸。
八目及其 关系
活动三:叩问经典,理解“大学之道”
第一组:逐字翻译“是什么”,如何理解“明 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者关系怎样?
第二组:逐字翻译“为什么”,联系生活,就这 部分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第三组:逐字翻译“怎么做”,如何理解八目及 之间的关系,结合生活谈你的理解。
第一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作者简介
戴圣,西汉官员、学者,西汉今 文礼学“小戴学”的开创者。生卒年 不详,字次君,世称小戴,西汉梁 (郡治在令河南商丘)人。
戴圣一生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 与叔父戴德俱学《礼》于后苍,二人 合称为“大小戴”。
宣帝时立为博士,参与石渠阁论 议,任九江太守,编成《小戴礼记》 即今本《礼记》。
作品简介
说,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
心。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就要先
到极致。
使意念真诚。要使意念真诚,
(4)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就要先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在于
推究事物的原理。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 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 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 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大学》与大学之道-12页文档资料

《大学》与大学之道-12页文档资料

《大学》与大学之道文中的“大学”与今日约定俗成的“大学”词义相去甚远。

古代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和礼仪知识;十五岁入“大学”,也称“太学”,学习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

“大学”既是博学,也是修身的道德学、入世的伦理学、安邦的政治学。

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应该是对官员和准备为官的人所讲的修身治国的学问。

考虑到中国古代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官吏,也可以说《大学》是对那个时代的学生们说的,对教育说的。

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此谓三纲,即三项基本原则:弘扬光明的品德,使人弃旧图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从而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南怀瑾先生的直译是:“大学的道,首先在明白明德的修养,然后才能深入民间做亲民的工作,达到极其圆满的至善境界。

”南怀瑾先生认为朱熹将“亲民”改为“新民”,属“昧改”[1]。

也有的论者解为:“人生来本来就具有高尚的明德,入世后明德被掩,需要经过大学之道的教育,重新发扬明德,革新民心,达到道德完美尽善的境界。

”[2]这里的“道”,指事物发展变化的本原、规律、原则,是入世之道,与老子无为而治的出世之“道”不同。

这里的“德”,指圣贤的美好行为或高尚品德。

简而言之,“道”指的是体,“德”指的是用。

朱熹解释说,“明德”的内涵是人本来所具有的、先验的、理解事物的心理状态。

由于被个人气质或人的欲望所迷惑,“明德”被掩盖了,没有显现出来,发挥其作用,“明明德”就是要恢复人的本性,找回自我,让人本善良的秉性发扬光大。

“新”即除旧布新,也就是朱熹所说的“新者,革其旧之谓也”。

新民,即“鼓之舞之,言振起其自新之民也”,即鼓舞民之志气,振奋民之精神。

“至善”,指一种理想的道德目标,至高的道德境界。

朱熹注解说:“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

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

” “至善”是“明明德”和“新民”二纲的目标和结果,“明明德”是内修,个人的修炼,内心世界的养成;“新民”是外功,“明德”的外化。

《 大学之道》ppt课件27张

《 大学之道》ppt课件27张

三纲 八目
明 明
格物 致知 诚意
德 正心
修身
人内
方法
生 进


目标 亲 民
外 齐家 目的 阶
治国

平天下

止于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至善 (《孟子·尽心上》)
总结全文
论证特点
1.论证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先提出表明宗旨的“三纲”,然后提出实现“三纲”的
具体步骤,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2.运用排比、顶真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增强 了语势,具有说服力。
1、《大学之道》中, 阐理明解为人性处默世的写根本原 则的句 子是:




。”
2、《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
个大人学品之性道修 养在作明为明根德本 的在句亲子民是 :在止于至善
“ 3、






, 中点



知自识天的子途以径至。的于”庶句人子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是4 、:《“大致学知之在道格》物中
文本探究
3、怎样才能达到“至善”呢?三纲八目的关系如何?
止于至善
明明德
在亲民
行 动格 致 诚 正
明德的目的
亲民的基础
“三纲”
明明德
宗旨
亲民
步骤
止于至善
“八目”
(知)
格物、致知 诚意、正心
修身 (修)
齐家、治国、平天下
(用)
总结全文


静 安
步骤


大学之道
社会道德趋于完善。 共同

第5课《大学之道》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5课《大学之道》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研读文本 ➢ 合作探究
1.“八目”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三纲”与“八目”又有怎样的 联系?
研读文本
➢ 八目
明确: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全面透彻地研究世界上的万事万物。 “致知”:获得对世界上万事万物的认识。 “诚意”: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不自欺。 “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情感的偏向。 “修身”:是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程度,是《大学》中对人的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
第05课 《大学之道》
华东理工大学校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 在止于至善
河南大学校训: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我国当代许多大学都从《礼记》各
篇,尤其是《大学》《中庸》两篇中, 厦门大学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借用一些名言警句作为校训。由此也可
反映出《礼记》(尤其是《大学》《中 河南师范大学校训:厚德博学,止于至善
2.了解“三纲”、“八目”的内涵及它们之间的关 系,认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致性,加强自身 修养,培养对祖国得高尚情操。
1.《大学之道》中,用“
”来表达大学之道的最高境界。
2.《大学之道》中,用“

”两句指出本末始终的道理,进而说
明“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观点。
3.《大学之道》中,齐家的前提条件是“
➢ 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 彰明美好的德行,在于 亲近爱抚民众,在于使 自己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拓展 ➢ “三纲领”具体指什么?
明,明之也。明徳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 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尝息者, 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
系和谐,家业繁荣。
系整齐有序。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

大学之道中大学的意思

大学之道中大学的意思

大学之道中大学的意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是《大学》开篇第一句话,以后又有很多引用和发挥,成为中国文化里代代相传的千古格言。

大学,作为学习之所,应该是知识丰富,思想健全,心灵纯洁,可谓之大学者也。

因此,我觉得大学是高等学府的简称,亦可称为学院。

只不过当今社会上,有时指那些由大学校长或者其他主要领导组成的学院,更为普遍。

有点类似古代科举考试制度中的贡院(现在的一些省级行政部门)。

大学是由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创办的,也是他们梦想的舞台。

从某种程度上说,大学更像是大师们的精神殿堂。

这些人教会我们做人处事,如何立身,如何面对生活。

这些人可能是任何人,而并非限定于古代圣贤。

我觉得在这些人里面,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孔子了,因为他提出了教学相长,亦师亦友。

正是在他们的影响下,我们才得以学到很多知识,懂得很多道理,增长见识,获得智慧。

大学作为人们求知识的一个学堂,里面必然有知识渊博的老师。

而这些老师,他们不同于课堂上讲课的教师,他们拥有专业的知识,广阔的视野,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甚至参加过重大的科研项目,取得过杰出的科研成果。

这些老师将带领你在求知路上披荆斩棘,遨游于知识的海洋,使你收益终生。

他们会带你领略自然风光,体验社会风情,认识不同领域的科研项目。

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或严肃,或幽默,或认真,或诙谐,无论是哪一种,他们都希望带给你不同的感受。

大学还有许多的优秀毕业生,他们在社会各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我们的成长影响深远。

而这一切,正是大学之道。

大学就像是一棵大树,枝繁叶茂,一片翠绿,尽享大自然带来的恩泽,给人以无穷的力量和鼓舞。

在这样一所大学里,你会受到知识的熏陶,使你从幼稚走向成熟;你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学会如何做人;你会进入多姿多彩的世界,探索它的奥秘,去欣赏它的美好。

学习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快乐幸福的。

大学的魅力在于它独特的气质,宽松的环境,自由的空间。

让你在温馨的氛围中汲取知识的养分,充实自己,完善自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之大与大学之道陈浩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原总编辑、编审。

籍贯: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

长期从事高等教育宣传与研究,出版有《微言评高教》《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潮走笔》等专著,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并受聘于国内多所大学的兼职(特聘)教授。

近一时期以来,社会舆论常有如今的大学是否存在“导向偏颇”“使命错位”“道德光环不再”等质疑声。

用包容的心态看,尽管这些警示性言论有的失之偏激,但对高教界更深入思考大学何为、如何立足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的大学等基本问题,也是一种督促。

鉴于此,我想不妨通过对何谓大学之“大”的多重梳理,让我们进一步感知感悟大学之道和大学正义。

纵观已有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我将大学之“大”理出“八个大”,即大学之“大”在于大学使命之重大、大学理想之远大、大学精神之伟大、大学胸怀之阔大、大学文化之博大、大学学问之弘大、大学师爱之恒大、大学声望之高大。

下面分别予以概要阐述:感悟大学使命之重大——初心不改本性莫移大学使命和责任担当是否重大或崇高,不是大学选尽华丽辞藻自我标榜、自封自吹的,而是历史赋予、社会倚重、人心仰仗和大学承命扛责、知道行道、贡献奉献得来的。

大家知道,国际上原先比较认同的大学使命,首先是保存和传授知识,再是发现和创造新知识。

如今有不少发达国家的大学都将教育目标定位于“培养合格公民”和“培养人力资本”上,平实质朴中体现着社会大担当。

在中国,党和国家更是赋予大学培养各级各类建设事业“接班人”的重任,这是何等神圣而崇高,何况人们普遍认可当今大学还要担负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传承和创新文化等职能。

承担好这当中的每一项任务,都堪称高尚而荣耀,都将得到社会尊敬。

然而,大学多项职能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应是主从不分、相提并论的。

古人说:本立而道生。

立本错乱,兴道必偏。

联想到今天的大学,就是要明白一个道理:大学毕竟是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大学越是职能多样化,越要坚守大学的正道:立德树人,育人为本。

不管大学的内涵和职能怎么变化,这一本性始终未变,也绝不能变。

育人是天,教学为大。

在为国家和民族振兴培养可靠接班人和高素质建设者的过程中,使各类优秀人才辈出,使各项事业的后继者更优更强,成为能够更好传承和促进人类文明的人,就是大学对国家和社会的重大贡献,也是大学的最高荣誉。

这也必然要求教学或育人的功能应始终放在大学工作的首位,如果颠倒或动摇育人的首要核心地位,大学生存发展的内在逻辑秩序都会乱套,就会使大学误入歧途。

这里,最需要关切的是把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不教学就不是教师,不科研难成好教师。

教而不研难逃平庸,研而不教也会虚空。

强化科研学术,引导教师勇攀科研高峰,也为大学提高发展能力和质量水平所必须。

没有科研的高度,大学教学质量的高度也上不去,适应和回报社会强烈需求的能力也很难提升。

常有人批评大学“重科研轻教学”偏向,这不可一概而论。

应该说,教师重科研并无过错,能把心思凝聚在做真学问和创造新知识上,能在科研和学术上拔尖,是件非常难得和值得骄傲的事。

但是,身为大学教师,务必始终铭记还有一件顶顶重要的事体,即教书育人。

“悠悠万事,唯此为大”。

如果置教书育人于脑后,不肯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上花心思,就会师将不师,校将不校!或许出于快速提升科研水平的迫切心情,有些大学和学者激进忘本,偏执一端,高喊“大学因学术而生”,大学要以学术为本、学术至上,一切要为学术和学科建设让路,一切都要围着学术和学科转。

出发点不能说不好,问题是要将教学往哪儿挤。

这些似是而非的理念,很可能瞒天过海地用“学术为本”或“学科为本”替换“育人为本”或“学生为本”。

一些行政管理部门的考核评价和功利性极强的大学排行榜,也把论文发表数量当成了最核心指标。

正是这些粗暴的论文数量和刊物影响因子崇拜导向,逼迫大学教师,包括少数学科带头人将育人主业当成了副业,甚至可以目中无人(学生),学科发展注重按如何多发论文和多获各种科研奖项设计,而不是首先从立德树人所需考虑。

我认为,无论出于何种考虑,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一旦将科研、论文当成压倒一切的最高目的、最高和全部追求,而对以学生和教学为中心置若罔闻,便是对大学之道的滥用和戕害。

初心不改,本性莫移。

我们的大学对存在本性迷失的危险,再也不能集体无意识了,尤其是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乏力,成为大学普遍“痛点”的今天。

感悟大学理想之远大——宏愿在胸行者常至理想是什么?理想是对组织和事业未来的合理构想和期望;远大理想则是具有崇高意义、值得为之梦寐以求、不懈奋斗的至理至伟的愿景。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是我国先贤为大学教育垂示的理想宏愿,气概不凡,意境幽远,很是深奥精妙,堪称大学理想主义的范导。

学人怀大志则达,天下兼贵和则福。

理想信念是人生航程的灯塔,是不辞辛劳拼搏前行的力量源泉。

很多在海外学有所成的学者,就是抱着“胸怀天下,情系桑梓,智力为民”的信念回来从教的。

现代大学和大学人更应心系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民生改善;肩负历史责任,促进世界和谐、人类文明;志存高远、发愤图强,善于筑梦、追梦、圆梦。

大学尤其要有真理高于一切的信念,大学人更应信奉崇真向美、彰善瘅恶、讲格修睦,为国家乃至人类开太平谋福祉释放正能量。

哈佛大学的校训就是“真理”(Veritas),倡导师生与真理为友、相依为命。

如果没有理想的照耀、失却真理和正义引领,大学有可能培养出虽有相当知识技能但胸无大志、苟且偷安的市侩小人,或是机智诡巧“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或是不择手段“野心勃勃的投机主义者”。

大学的教师和学生都会被划归到某个专业和学科,学习和研究相应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就是从业和从学。

但现代大学教育的目的不能卑微到只是单纯传授那些固有的专业知识上,忘了“立心”和“立命”,使能力与理想脱节。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在实用主义或现实主义大行其道的当下,我们的大学不应完全让理想主义退避三舍,在埋头赶路时,不可忘却还需经常仰望星空。

作为高智商群体,大学师生在处理人生态度、公私利害、行为风尚等问题时,更应自觉将人类共同理想融入个体价值追求之中,不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中华知识精英本色。

这也必然要求师生恪守大学宗旨和使命,不懈探索“教”和“学”、“成人”和“成才”的规律;形成并体验追求信仰真理之风、追求梦想成真之风、追求人生和谐尚美之风。

而这些理想的追求,都离不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

作为中国大学的师生,最应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带头传播者和践行者,这是“立心”之魂。

没有成熟的价值观判断,难保人生发展轨迹不出现差池,最常见也是最可怕的就是置理想信念及价值选择于脑后,走上自我迷失之路,这样的沉痛教训在当今的大学已不乏其例,令人痛心不已。

感悟大学精神之伟大——持志养气切忌萎靡没有远大理想来仰仗,大学将无法拥有精神中心;同样,没有伟大精神作支撑,大学理想与实践就会断裂。

展现大学共同精神的表述有很多:崇尚科学,鞠躬尽瘁;淡泊名利,甘为人梯;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守正开新,常勤精进;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迎难而上,挑战权威,不唯上、不唯书、不唯洋,不信邪恶、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等等。

大学汇聚和倡导的这些精神,已足可竖起大拇指,令世人钦佩。

若将大学使命、大学理想、大学正义等汇合起来考察,大学精神之伟大,更是无可争辩的,绝对不失为人类社会精神之灯塔,是国家和民族精神汇聚、传承、发展、开新、引领之高地。

大学在坚守自身精神家园的同时,理应保持那种敏锐的建设性批判思维,或是理性反思的姿态,不断砥砺精神气节。

大学教师在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教给学生两样东西,一是思悟力,二是精气神。

现代大学如果不能让受教育者精神更加高贵,心智趋于成熟,灵魂更加纯洁,格调通往卓然,那真就该深刻反省了。

欲想有成就的大学者,对科学真理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不只是口头上的,而是渗透到自己的潜意识和日常生活行为中的。

尤其做基础研究或理论原创的学人,如果没有一种呕心沥血、孜孜以求的精神境界,就不会出大成果,成不了大科学家和大学问家。

当代中国,为什么很难出国际大师级科学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太按捺不住急功近利的欲望,吃不得苦,耐不住寂寞,舍不得付出耐性,不懂得或做不到“久久为功”。

这些品格在当今中国的大学,表面上看是学生没达到,实际上也正是很多领导和教师缺失应有的境界。

目光短浅,得过且过,投机取巧,慵懒倦怠,气泄神衰,萎靡不振等是其大敌。

大学精神与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必然是互相激荡和同构相谐发展的。

在改革创新精神越来越成为中华民族和国家发展主旋律的今天,我们的大学面对教育教学种种积弊,面对社会不满和呐喊,迟迟迈不出为提质加力、实现自我超越的大改革步子,是谈不上与时代精神合拍的。

改革开放之初和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高教界和大学的管理体制大改革等搞得轰轰烈烈,在业内外引起大震撼。

但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热盼的依靠新的教育教学大改革促进教育质量大提高的局面并未出现。

今天谈大学改革,应从两方面梳理:问题的改革和改革的问题。

有问题难题才需要改革,找准问题改革才有目标方向。

当前一些大学改革本身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避实就虚,悬浮不着地。

亟须反思的是如何避免改革目的被改革措施手段所淹没、甚至颠倒了。

离开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核心价值和根本目的谈大学改革,把逻辑和手段当目的的改革,免不了陷入空谈、玄谈、混谈之困局。

当前大学改革有个怪现象值得关注,就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个“战略主题”被边缘化,“通识教育”舶来品还在某些大学掩盖、冲淡、冲击素质教育的实施。

战略主题遭搁浅,实际上是教育教学这项核心改革被轻忽,或者说是核心改革本身不硬朗、无大作为被遮蔽了。

改革释放巨能,改革创造机运。

教改乏力,提质无望。

再启大学教学大改革,搞好改革分层设计,提振每个大学人的教改欲望与能力,这是时代深处传来的召唤。

能否守住和弘扬大学精神,是对大学人意志的考验。

“不义而强,其毙必速”。

大学人如果也在名利、金钱和情色的诱惑中把握不住自己,如果小改即止、小进则满,甚至只为获取暂时的小利而丢掉恒久的大义,精神懈怠甚至颓废,是迟早的事。

有的教授走上领导岗位后,陷入权钱名利怪圈而不能自拔,走上了违纪违法犯罪之路。

谨防大学精神失守,以精神高度托起师生事业学业高度,始终应该是现代大学治理的重要关切。

感悟大学胸怀之阔大——各全其性尊贤容众远大理想能否实现、伟大精神能否展示,还要看有没有宽阔大气度的胸怀相匹配。

经天纬地,中外古今,风云际会,有容乃大。

汇人类历史与现实问题之研究,容天下能容和可容之思想,大学是知识的海洋,是各种思想交流交锋交汇之地。

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全覆盖,从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全方位探究,囊括政治、经济、社会、外交、语言、文学、艺术、哲学、法学、宗教等等,万虑千思,应有尽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