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第三章 心理学的生物学基础 PPT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第五版重点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第五版重点普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与行为的学科,它研究的对象是普通人,即没有心理障碍或疾病的人群。
彭聃龄的《普通心理学》第五版是该领域的经典教材,本文将重点介绍该教材的内容。
第一章:心理学的发展与方法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心理学的定义、发展历程以及研究方法。
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最初的哲学思考,到现代科学研究。
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访谈法等,这些方法对于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心理学的生物基础这一章主要介绍了人类的神经系统和生理机制对心理活动的影响。
包括大脑结构、神经元活动、神经递质等内容。
通过研究人类的生物基础,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
第三章:感知与知觉这一章主要介绍了人类的感知和知觉过程,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的工作原理和感知过程。
通过研究感知与知觉,可以了解人类如何感知和理解外界的信息。
第四章:学习与记忆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学习和记忆的过程。
学习是一种获取新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记忆是将学习到的信息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通过研究学习和记忆,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的学习能力和记忆机制。
第五章:情感与情绪这一章主要介绍了情感和情绪的概念、分类以及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情感是一种主观体验,情绪是情感的生理反应。
通过研究情感与情绪,可以了解人类的情感体验和情绪调节。
第六章:动机与需要这一章主要介绍了人类的动机和需要,包括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
动机是人们行为背后的驱动力,需要是人们满足动机的对象。
通过研究动机与需要,可以了解人类的行为动因和满足需求的方式。
第七章:人格与个体差异这一章主要介绍了人格的概念、理论以及个体差异的影响。
人格是人们稳定的心理特征,个体差异是不同个体在人格上的差异。
通过研究人格与个体差异,可以了解人类的个体差异以及其对行为和心理的影响。
第八章:社会心理学这一章主要介绍了人类的社会行为与互动。
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包括人际关系、群体行为、社会认知等。
普通心理学讲义
普通⼼理学讲义⼼理学讲义第⼀章 2 第⼆章7 第三章13 第四章24 第五章35 第六章44 第七章51 第⼋章61 第九章66 第⼗章72 第⼗⼀章78第⼀章⼼理学概述第⼀节⼼理学的研究对象⼀、⼼理学的研究对象⼼理学(psychology)是⼀门研究⼼理现象发⽣、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不是社会科学,也不是⾃然科学,⽽是⼀门独⽴的基础科学。
⼼理学所研究的⼼理现象,指的是⼼理活动的表现形式,⼀般包括⼼理过程和个性⼼理两个⽅⾯。
(⼀)⼼理过程⼼理过程即⼼理活动的过程,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
它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1、认识过程认识过程,⼜称认知过程,是⼈的最基本的⼼理过程,它是⼈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
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
2、情感过程⼈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总是会对客观事物产⽣⼀定的态度体验,或满意或厌恶、或喜爱或憎恨、或⾼兴或烦恼、或⾃豪或⾃卑,等等。
这些⼼理现象称为情绪和情感,即情感过程。
3、意志过程⼈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总会遇到某些困难。
这时,⼈们总是想⽅设法战胜困难,达到⾃⼰预定的⽬的。
这种制订计划,采取措施,克服⼀定困难,坚决达到⽬的的⼼理活动过程,就是意志过程。
认识、情感、意志过程简称为知、情、意。
这三种⼼理过程是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的。
⼀⽅⾯,情感和意志是在认识过程中产⽣的;另⼀⽅⾯,良好的情感和意志对认识也可以起到推动作⽤。
(⼆)个性⼼理个性⼼理,即个性,是指在⼀定的社会条件下形成的,个⼈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以及较稳定的各种⼼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理由个性倾向性和个性⼼理特征两⽅⾯构成。
1、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Individuality tendentiousness)是推动⼈进⾏活动的动⼒系统,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观等。
它是个性中最活跃的因素,决定⼀个⼈对事物的态度。
2、个性⼼理特征个性⼼理特征(Individuality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是表现在⼈⾝上的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理特征,主要包括能⼒、⽓质和性格,其中性格是个性⼼理特征的核⼼。
普通心理学_第三章_感觉
感觉是对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感觉的种类
感觉
外部感觉
内部感觉
视觉 听觉 肤觉 味觉 嗅觉 动觉 平衡觉 内脏觉
触觉 压觉 痛觉 温觉
感觉的种类
感觉的作用
通过看、听、嗅、触摸等,感觉提供了 机体内外环境的信息;痛觉=报警系统
损伤,经过一天以上的时间才能逐渐恢复正常. ←
? 如何测量感觉
感觉的测量
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韦伯定律 2、心理物理定律
psychopyhsics(心理物理学) 3、感觉阈限的测量方法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一种心理量,即感觉器官对 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不同的人对刺 激的感受性是不同的。
四、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1、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对此一感觉的弱 刺激会提高另一感觉的感受性,而强刺 激会降低这种感受性。
2、联觉:一种感觉的感受器受到刺激时, 在另一感觉道也产生了感觉。
3、不同感觉的补偿:感觉能力的补偿有 关键期。
辣的食物会产生痛觉
August 13, 2021
PSYCHOLOGY
15
无意识感觉:阈下刺激
阈下刺激对人没有影响? 广告中是否有阈下刺激的感觉效应?
作用不如想象的那么大
August 13, 2021
PSYCHOLOGY
16
感觉现象——感受性的变化
感觉的适应 感觉的对比 感觉的后象 联觉
同一感受器----同一刺激 同一感受器----不同刺激 不同感觉之间
音调——频率 响度——振幅 音色——波形
听觉知觉理论
(word版)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图文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版第一章心理学概论一.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人的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三.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是什么?1,心理与行为: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
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
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
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
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
2世界的内部资源。
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事物,而且还具有自我意识。
低等动物没有自我意识,婴儿的自我意识也没有发展起来。
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就是无意识的。
人平常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工作、学习和生活。
只有精神错乱,大脑损伤的人病人,他们的行为才失去意识的控制,而完全为无意识的欲望所支配。
四.心理学要研究哪些问题?人的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研究。
但概括起来主要研究的问题是:1,心理过程;2,心理结构;3,心理的脑机制;4,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5,心理与环境。
五.心理学的研究类型?心理学的研究类型有:因果研究、相关研究、个案研究。
六.研究心理学的意义?科学的预测现象,有效的控制现象和从不同方面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在理论和实践上同样具有重要意义:1,理论意义:科学正确的解释心理现象,对于我们破除迷信,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普通心理学第三章动机
• (二)成就动机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
• 对实验组被试,主试先让她们看一些令人 生畏的仪器,并告诉她们将用这些仪器在 她们身上实验,实验会有电击,能使人痛 苦但无伤害。
• 对控制组的被试,既不让她们看见仪器, 也不告诉她们电击之类的事。然后对两组 被试说,实验开始之前要提前几分钟到实 验室等候,可一个人到实验室来等候,也 可与别的同学结伴而来。
• 一、亲和动机
• 亲和动机(affiliation motive)是指个 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亲近、交流、往来 以获得他人的关心、理解、合作的动机。 这种动机促使人去结交朋友、追求爱情、 参加社团活动等。
• 这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社会性动机。
• 当它引发的交往行为得以顺利进行时, 个人就感受到安全、温暖、自信;
•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需要 (need)是个体对生存和发展的条件的欲求 状态,它表现为个体对这些条件的一种敏 感性。
• 动机是需要的动态化和具体表现。需要是 人从事活动的积极性的源泉,动机则是活 动的直接动力。
• 但在实际的心理生活中,二者之间是难以 明确区分的,如亲和动机也可叫交往需要, 成就动机也可叫成就需要。
• 对于害怕失败的力量高于追求成功的力量 的人而言,面临中等难度的任务时,逃避 的力量最强,而非常难或非常容易的任务 对他的吸引力最大。
• 对于追求成功与害怕失败两种力量相等的 人而言,任务难度不会改变其犹豫不决的 焦虑状态。
3、普通心理学教学课件之第三章 感觉
1 感 觉 的 一 般 概 念
E:信息超载与感觉剥夺
1 感 觉 的 一 般 概 念
1.1 感觉的种类
根据刺激物的性质及所作用的感官的性质: 视觉 听觉 外部感觉 嗅觉 味觉 皮肤感觉: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 运动觉 内部感觉
感 觉
平衡觉
机体觉(内脏感觉)
1 感 觉 的 一 般 概 念
1.2 刺激概念
20世纪初,美籍的德国心理学家 考夫卡把刺激 分成近刺激和远刺激。
近刺激 是指 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 ,如物
体在网膜上的投影等。
远刺激 是指 来自物体本身的刺激 ,如一定波长
的光线、一定频率的空气振动等。
1 感 觉 的 一 般 概 念
1.3 感觉编码
编码
将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或者将一种 符号系统转化为另一种符号系统。
普通心理学
感 觉
第三章
目 录
1 2 3 4
感觉的一般概念
视觉
听觉
其他感觉
1 感 觉 的 一 般 概 念
感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 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1 感 觉 的 一 般 概 念
感觉提供内外环境的信息
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其它心理现象的基础,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第一步。
感觉保证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1 感 觉 的 一 般 概 念
1.6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A.感受性
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或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敏感程度。
适宜刺激:某种感觉器官最敏感的那种刺激。 B.感觉阈限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它是一个范围
感受性的高低是用感觉阈限来度量的
感受性
感受阈限
普通心理学第三章 感觉 PPT课件
普通心理学讲义
9
第二节 视觉系统
• E 光谱光效率曲线
• ——浦肯野现象 • 在不同的适应状态下对有色光的视觉灵敏度
不同的现象。在明适应时对红色和橙色看起 来较亮,而在暗适应时则对蓝色光看起来较 亮。
• 红色滤光镜——二战飞行员
普通心理学讲义
10
第二节 视觉系统
– (三)视觉神经传导
• 主视觉加工系统(primary visual system)
– 不足:它只能正确描述500Hz以上的声音引起的基底膜运动, 当音频低于500Hz时,它在基底膜各个部位引起了相同的运 动,并对毛细胞施加相同的影响。
– 有人认为,声音频率低于500Hz时,位置理论是正确的,高 于500Hz时,行波理论是正确的。
普通心理学讲义
29
第三节 听觉系统
• 4.神经齐射理论
•
P=kIn
• P-感觉大小,I-刺激的物理量,K-常数
• n-由感觉到的刺激强度决定的幂指数,这个指数因不同的感觉而异。
• 具体指出了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关系的两种形式:
• A幂指数n小于1时,与对数定律相似
• B幂指数n大于1时,Hale Waihona Puke 对数定律相反普通心理学讲义
7
第二节 视觉系统
• 一、视觉的生理机制
普通心理学讲义
30
作业:
• 1.除视、听感觉外,其他感觉器官是如何工作的? • 2.简述感觉的相互作用。
普通心理学讲义
31
思考题
• 1.什么是绝对感觉阈限与绝对感受性,差别感觉阈限与 差别感受性
• 2.简述三种心理物理函数 • 3.试评价视杆细胞与视锥细胞的特征,简述光谱光效率
曲线与浦肯野现象 • 4.简述颜色视觉的基本理论 • 5.试介绍四种视觉现象 • 6.论述音频分析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3
第一节 历史的回顾
第三章
4
第一节 历史的回顾
哲学家对动物心理和人类心理的关系的理解
亚里士多德认为,生物有灵魂,分为三等:植物具 有滋长的灵魂,动物具有感性的灵魂,人类具有理 性的灵魂。
第三章
5
第一节 历史的回顾
哲学家对动物心理和人类心理的关系的理解
中国古代哲学家: 告子主张“自然人性论”,“生之谓性”,“食色,性也” 孟子认为,人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性,人性即人
第三章
19
第三节 人类心理的产生
人类的起源 人类心理的产生
第三章
20
人类的起源
人类的起源
化石资料表明,从古猿到人类经历了的漫长的发展历程。 人类产生后,又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早期猿人; (2)晚期猿人; (3)早期智人; (4)晚期智人。
第三章
21
人类心理的产生
劳动在人类心理产生中的作用 双手的解放和直立行走,为类人猿的劳动准备
语言是人类心理产生与发展的最直接原因。语 言是人类的本能。
语言的功能:语言具有概括的职能;语言 具有交际的职能;语言还具有自我调节的职 能。
第三章
24
第四节 心理遗传学
第三章
25
第四节 心理遗传学
染色体和基因 心理遗传学的研究途径
第三章
26
染色体和基因
染色体是生物遗传的基本运作单位。
(5)高等脊椎动物 ——脑的结构和机能的发展和分 化
第三章
14
大脑进化的一般趋势
(1)脑的相对大小增加。
第三章
15
第三章
16
大脑进化的一般趋势
(2)皮层的相对大小增大。
第三章
17
大脑进化的一般趋势
(3)皮层内部结构日趋复杂。 (4)大脑半球由对称到不对称。
第三章
18
第三节 人类心理的产生
印刻现象
印刻是指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发生的限制性 学习,这种学习极难消失和逆转,对动物 后来的社会性行为有深远影响。
第三章
39
第六节 社会生物学
第三章
40
第六节 社会生物学
个体适宜性和族内适宜性 亲缘关系系数
第三章
41
个体适宜性和族内适宜性
个体适宜性和族内适宜性 按照生物进化理论,动物的自私行为容
第三章
9
感应性 ——生物的共有属性
事物都有应答或对行反应的能力,称之为反映。
不同事有不同的反映形式。
无生命物质进化到有生命物质,就出现了新的 反应形式——感应性。
第三章
10
感应性 ——生物的共有属性
感应性的特点是:生物体能够对与其生命活动 有直接关系的外界影响做出反应,趋向有利刺激, 避开不利刺激。
第三章 心理学的生物学基础
第三章 心理学的生物学基础
第一节 历史的回顾 第二节 脑的进化 第三节 人类心理的产生 第四节 心理遗传学 第五节 习性学 第六节 社会生物学
第三章
2
第三章 心理学的生物学基础
本章要点
动物心理和人的心理之间的关系 脑的进化 人类心理的产生 心理遗传学研究的问题 习性学主要研究的问题 社会生物学对心理学的启示
的道德性和社会性。
第三章
6
第一节 历史的回顾
心理学家对动物心理和人类心理的关系的理解
行为主义研究后,在对动物心理和行为的研究 上,强调学习,舍弃本能。
苛勒对黑猩猩的研究 比较心理学的发展
第三章
7
第二节 脑的进化
第三章
8
第二节 脑的进化
感应性——生物的共有属性 动物的神经系统和脑的进化 大脑进化的一般趋势
第三章
29
心理遗传学
心理遗传学的研究途径
心理遗传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动物,也包括人。 构建动物模型(例如小白鼠、大鼠和猴子等 )
是重要研究方法。
心理遗传学研究的人群主要为病理人群,例如 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多动症等患者。
第三章
30
心理遗传学
心理遗传学的研究途径
心理遗传学研究通常关注动物或人类个体的某 种心理与行为特质是否具有遗传基础,或者某 一或某些遗传基因是否与动物或人类个体的某 种心理与行为特质相关联。
了条件。 劳动具有特殊性质,进一步促进类人猿的脑和
心理的发展。 劳动的第二个特性是社会集体性。
第三章
22
人类心理的产生
语言在人类心理产生中的作用
语言是从劳动中产生。 语言的产生有两个条件:一是在共同劳动中的
交际需要;二是发音器官的完善。
第三章
23
人类心理的产生
语言在人类心理产生中的作用
第三章
11
动物的神经系统和脑的进化
动物神经系统的进化经历了一系列阶段,每一 阶段都对应于不同水平的心理。
(1)单细胞动物——无专门的神经系统
第三章
12
动物的神经系统和脑的进化
(2)低等多细胞动物——网状神经系统
第三章
13
动物的神经系统和脑的进化
(3)无脊椎动物 ——链状或节状神经系统
(4)低等脊椎动物 ——管状神经系统
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种复杂构造,由遗传物质 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构成。
第三章
27
染色体和基因
脱氧核糖核酸是所有生物的基本遗传物质,决 定个体特征的基因,就位于脱氧核糖核酸分子 上。
第三章
28
染色体和基因
在绝大多数人的体细胞内,含有23对染色体。 其中22对染色体是男女相同的,只有第23对染 色体男女不同,称为性染色体。
第三章
31
心理遗传学
心理遗传学的研究途径
(1)早期心理遗传学——研究计量遗传学 选择性交配 双生子研究(同卵双生子、以卵双生子)
(2)当代心理遗传学——研究分子生物学研 究
第三章
32
第五节 习性学
第三章
33
第五节 习性学
固定动作模式
展示行为
替换行为
印刻现象
第三章
34
固定动作模式
固定动作模式 洛伦兹认为,只有在自然环境中仔
细观察动物,才能正确的解释动物 的行为。 动物的固定动作模式是一种特异的 定型的行为特征,有很强的遗传性。
第三章
35
固定动作模式
固定动作模式
廷伯根发展了洛伦兹的理论。他认为,固 定动作模式是动物先天的神经程序,它使 动物只有受到与它在自然环境中所受到的 信号刺激相似的刺激时才做出反应。
第三章
36
展示行为
展示行为 仪式化行为是指原来表现不甚规范
的动作模式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变为 非常定型的行为,被称为展示行为。 比如:鸟类的求偶表演
第三章
37
替换行为
替换行为
替换行为是指当动物面临两种可以引起互 相冲突的行为刺激时,所出现的一种与两 种刺激全无关联的行为。
第三章
38
印刻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