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太平天国运动(新人教版)
湖南省怀化市湖天中学高中历史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材料5
组织准备
材料五:最初加入拜上帝教的只有洪 秀全的同学冯云山、族弟洪仁玕等几人, 在洪秀全从事宗教理论研究宣传的同时, 冯云山在广西桂平紫荆山区传播拜上帝教, 开展反封建斗争,势力发展到周围数百里。 冯云山经过艰苦的努力,在紫荆山等地区 发展了万余会众,并逐渐形成了以洪秀全 为首的由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 辉、石达开等人组成的领导核心。
打乱敌人计划、为 西征东征创造条件
赖汉英 石达开
秦日纲 石达开
结果
意义
败湘军;控制了 夺扬州、打垮了 安徽、江西和湖 江北江南大营。 北的大部分地区。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 可靠的根据地 在北方的统治。 和物质基础
巩固了天京
材料一:秀全僻处深宫,从不出户,人罕识其面。他自知 智慧不及杨秀清,一切军务皆委之,任其裁决。秀清自恃功高, 朝见立而不跪,每诈称天父下凡附体,令秀全跪其前,甚至数 其罪而杖责之,造言既毕,其为君臣如初 ──张德坚《贼情汇纂》
材料2
阶级矛盾的激化
材料3
材料三:1846年 ——1850 年,两广地区水、旱、虫 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自然灾害严重
材料4
理论基础
洪秀全(1814-1864),广东花县 人。从16岁起先后4次参加科举考试 ,但都失败,最后一次失败已31岁, 醒悟到科举制度的腐败,激起对现实 的不满,决心同科举功名决裂,而去 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受到《劝世良 言》的启发,决心借助“上帝”的权 威,宣传反封建思想,以推翻清朝统 治。
中心:解决 土地 问题。 1、土地分配 原则: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和“无处不均匀”
内容
2 、产品分配
方法: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最新人教课标版高中历史必修1《太平天国运动》教材梳理
最新⼈教课标版⾼中历史必修1《太平天国运动》教材梳理庖丁巧解⽜知识·巧学·升华⼀、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1.兴起的原因(1)阶级⽭盾的激化:鸦⽚战争以后,毒品⾛私更加猖獗,⽩银外流和银贵钱贱的问题继续恶化。
农民“昔⽇卖⽶三⽃,输⼀亩之课有余;今⽇卖⽶六⽃,输⼀亩之课⽽不⾜”,赋税负担增加⼀倍以上,以致“民怨沸腾,激成事变”。
(2)民族⽭盾的激化:鸦⽚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加紧侵略,给中国⼈民带来新的灾难,进⼀步激化了阶级⽭盾。
2.组织酝酿1843年,洪秀全创⽴拜上帝教,决⼼借助上帝权威,宣传反封建思想,以推翻清朝统治。
(1)⽬的:宣传拜上帝教,推翻清朝统治。
(2)特点:把西⽅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同思想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
(3)著作及内容:《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章中指出,“皇上帝”是唯⼀“真神”,就是中国⼈所说的“天”,⼈们都是“上帝”即“天”的“⾚⼦”,⼈⼈平等,都是兄弟姐妹。
清朝最⾼统治者是“阎罗妖”,号召⼈们起来“共击灭之”。
(4)意义:洪秀全将千百年来中国农民要求平等⾃由的理想,通过宗教的理论表述出来,对⼴⼤劳动⼈民产⽣了很⼤的号召⼒。
3.兴起(1)⾦⽥起义:1851年初,洪秀全在⼴西桂平县⾦⽥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军队称“太平军”,震惊中外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了。
不久,洪秀全称“天王”,率军北上。
(2)永安建制:1851年9⽉在永安整顿建制,分封王爵,初步建⽴政权。
永安建制既是⾰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同时⼜为太平天国战争的迅猛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发展(1)北上进军:1852年,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冯云⼭、萧朝贵先后捐躯。
太平军连战连捷,队伍不断扩⼤。
(2)定都天京: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农民政权,同清政权对峙。
5.全盛1853年太平军进驻天京后,采取了三⼤军事⾏动:北伐、西征、东征,到1856年进⼊了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太平天国运动》这课书,分四个部分阐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强盛、衰落和灭亡的全过程。
在教学中,要运用历史材料和历史地图,引导学生探究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发展的原因与过程,要引导学生把《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里进行评价。
2、课标要求:《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作了这的要求: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3、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理解洪秀全的农民革命思想特点。
(2)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发展和强盛的过程,从中剖析太平天国不断发展的原因。
(3)掌握《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主要内容,理解两者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4)剖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过程与方法(1)运用历史材料和历史地图,引导学生探究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发展的原因。
(2)通过历史短剧表演,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天朝田亩制度》的意义和局限性。
(3)通过提问、列表和对比等多种方式,促使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农民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但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4、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太平天国的兴起与发展;《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二、说学情特点:高一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
不足:历史知识的储备不充分,历史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对策:加强学生历史综合素质的培养。
设计理念:创建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说学法阅读思考、合作探究、体验交流等。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优秀教学案例1
3.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他们形成系统的历史知识结构。
2.强调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让学生深刻理解运动的历史意义。
4.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培养学生客观、理性的历史观,提高其历史素养。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和过程,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感受那个时代的氛围。
2.利用历史资料、图片等,创设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情境,让学生深入了解运动中的各方的矛盾和冲突。
3.设计一些历史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亲身体验太平天国运动中的重要事件,培养其历史同理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改革与革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2.使学生理解太平天国运动中民众的生活困苦和抗争精神,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人文关怀。
3.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团结和正确的领导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领导能力。
2.采用问题导入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他们的历史分析能力和合作沟通能力。
3.通过邀请历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为学生提供更多历史视角,拓宽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历史理解能力。
4.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人文关怀和团队精神。
5.教学目标明确,涵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部分,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过程,提高其图像识记能力。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3第一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起因、过程、主要领导人物、重要战役和历史意义。
2.难点:分析太平天国运动成败的原因,理解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以及运动对社会改革的影响。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学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
2.讨论主题:太平天国运动成败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3.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最终失败?它在我国历史发展中具有哪些意义?
4.学生讨论: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整理出讨论结果。
5.各组汇报: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文献等,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历史场景,提高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组织角色扮演、辩论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历史事件,培养其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2.教学策略:
-针对重点内容,设计递进式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形成系统化知识结构。
-对于难点内容,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具体史实,帮助学生理解太平天国运动成败的原因及其历史地位。
4.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推荐一本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书籍,如《天平天国史》。要求学生阅读后撰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以拓宽知识视野。
5.结合课堂所学,布置一道开放性问题,让学生思考:从太平天国运动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来应对当前的社会问题?要设计一道分析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平天国运动成败的原因,并谈谈其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启示。此题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使其学会从历史事件中汲取经验教训。
历史课件人教版必修1 11太平天国运动
无法实现
一
二
三
课前篇 自主预习
三、天国悲剧 1.天京变乱 (1)原因:定都天京后,领导者腐朽思想日益滋长,领导集团内部矛 盾越来越尖锐。 (2)概况:1856年秋,韦昌辉杀掉杨秀清,继而韦昌辉被处死;接着, 石达开负气出走,后在四川被清军杀害。 (3)影响:清军乘机反扑,再次围困天京。
课前篇 自主预习
时空构建
1.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后中 国发生的一次大规模的反封建反 侵略的农民运动,它是鸦片战争 后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的结果 2.太平天国运动承担起了反侵略 的历史任务,运动的领导人还提 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 案,反映了新的时代特征 3.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表明,由于 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 不能领导中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 务
目的 内容 评价
一
二
三
课前篇 自主预习
提示:
目的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 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内容
①土地分配:规定以户为单位,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②产品分配: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①进步性: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
评价
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②局限性: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
课堂篇 合作学习
历史解释 (1)强烈的革命性。《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它 所提出的平分土地的方案,是对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的否定, 反映出当时广大农民强烈要求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对获 得土地和平等平均的理想社会的渴望。它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 斗争的思想结晶,是农民阶级所能提出的最完整的反封建纲领。 (2)空想性。首先,它所规定的分配土地和“通天下皆一式”的社会 经济生活方案,是一种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其次,绝对平均分配的 圣库制度违背小生产者的阶级本性,无法实现,也无法调动他们的 生产积极性。因此,它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 (3)落后性。它使社会生产力停滞在分散的小农经济的水平上,把 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理想化、固定化,实际 上并没有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因此,它具有违反社会发展规 律的落后性。
高中历史 2.5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4)《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对英国进出口货物收取关税由双方商定,即协定 关税。这就使中国的关税自主权遭到破坏。从此中国海关不能起到保护本国
民族工商业的作用,便利了外国侵略者对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5)《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了大量的主权,使中国的门户被打开, 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从通商口岸的开放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精讲】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这一整体发展趋向, 可以通过通商口岸的开放这一“点”透视出来。从布局上看,鸦片战争后 开放的通商口岸主要集中在长江口岸及东南沿海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开放的通商口岸则一方面由东南沿海向北部沿海各省扩展,另一方面沿长 江向内地扩展,不仅涉及经济中心,还涉及清政府的政治中心。列强对中
作用
(1)从经济上看,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目光短浅, 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2)从政治上看,农民阶级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局限性 (3)从思想上看,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的世界观,不能用科 学的理论作指导,多是用迷信思想宣传和组织群众 (4)从组织上看,农民阶级带有严重的自私性和分散性, 很难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革命领导核心
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
1.背景
(1)18纪世中后期,英国完成 工业革命 ,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
(2)虎门销烟:1839年,林则徐缴获了英、美走私贩的大量鸦片,在 虎门海滩 当众销毁。英国决定以此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2.经过 (1)1840年,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 ,鸦片战争爆发。 (2)英军见广东防御严密,就北犯厦门,又被当地军民击退。 (3)英军继续北上,一度攻占浙江定海,最后到达天津 白河口 。 (4)1841年初,英军占领 香港 。 (5)清军节节失利,清政府最终向英军屈辱求和。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3.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太平天国运动对清朝统治产生了沉重打击,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但其失败也暴露出农民运动的局限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五、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3.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整体认识,以及历史思维能力的提高。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以下学情分析:
1.学生背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对中国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具备基本的历史知识储备。但在具体的历史事件分析、史料运用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选择题练习:完成与太平天国运动相关的选择题,旨在检验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题目设计要涵盖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如背景、过程、影响等。
2.简答题:请学生简述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及其历史意义,要求条理清晰、语言简洁。通过简答题,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2.知识储备:学生在学习太平天国运动之前,已经掌握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近代史事件,对清朝晚期的历史背景有所了解。这为学习太平天国运动奠定了基础。
3.学习能力:学生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在深入挖掘历史事件内涵、辩证分析问题方面,尚需引导和培养。
4.兴趣与动机:学生对历史故事、英雄人物等具有浓厚兴趣,太平天国运动中的洪秀全、李秀成等人物,以及相关战役、政策等内容,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上册同步习题: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基础过关练题组一太平天国运动1.太平天国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同清廷对峙的标志是()A.金田起义B.组织太平军北伐C.定都天京D.摧毁江北大营2.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
”“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转折点是()A.定都天京B.北伐失利C.天京变乱D.安庆失守3.“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
”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A.《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B.太平天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C.《资政新篇》要求发展资本主义D.太平天国运动建立了与清朝对峙的政权题组二洋务运动4.下图是一幅反映洋务运动的漫画。
图中人物所说的这些“洋玩意”的含义是()A.西方洋枪队B.外商企业C.西方近代科技D.洋枪、洋烟5.李鸿章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
”下列可以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天津机器局B.福州船政局C.江南机器制造总局D.上海轮船招商局6.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有人说它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里的“花”和“柳”分别是指()A.生产技术和新的思想文化B.国家富强和新的经济因素C.资本主义和新的工业企业D.经济体制和新的政治制度题组三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7.下图是两本连环画的封面,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列强侵略B.民族抗争C.近代探索D.革命救亡8.曹润堂在诗中说道:“不信中原力已疲,忍将和局误师期。
谁知辽海消兵日,正是军民痛哭时。
”与此诗有关的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鸦片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9.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某地区人民“鸣锣罢市”,发布檄文,反对割地议和。
面对日军优势兵力的疯狂进攻,当地军民奋起反抗,与日军血战五个月。
这一历史事件是()A.黄海海战B.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C.威海卫战役D.辽东战役题组四瓜分中国的狂潮10.如图《国王的蛋糕》刊发于法国《小巴黎人》杂志,图中人物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法国女郎、日本武士等。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历史课件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课件
• 『阐释』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 (1)主观方面 • 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提不出一个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定都天京后,领导者封建特权思想膨胀,争权夺利,贪图 享乐,断送了革命前程。 • ②战略上的失误。偏师北伐,孤军深入,犯了兵家之大忌。
• [解析]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在目的、指导 思想、作用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但从根本上是由经济基础 决定的,故答案选B项。
•主题二 太平天国新的时代特色
• 1.起义背景新:以往的农民起义多因土地兼并、政治黑 暗、自然灾害而发生,而太平天国运动则是因战争赔款加 重了人民负担而发生的。
• 2.起义形式新:过去的起义也有利用宗教的,但大多数 是中国人自己的宗教,而太平天国利用的宗教是外来宗教 与中国民间宗教相结合的拜上帝教。
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
材料一中说明《天朝田亩制度》
以九等。……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 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
的目标是建立__绝__对__平__均__主__义____
的理想社会。
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太平天国的理想,起码前期,不能说不 真诚,但实践的结果却与自己的理想恰相反对。 按照一种人工设计的社会模式来建构社会是危险 材料二反映出太平天国运 的,设计的越细,危险性越大——《天朝田亩制 动绝对平均的社会改革方 度》明文规定每户只能养五只母鸡、两头母猪。 案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 在人类历史上,如此大规模的乌托邦实验确实罕 施。 见,或许,这便是太平天国更深远的意义所在。
学习目标诠解
学习目标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优秀教学案例(6页)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全面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提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通过展示太平天国运动的图片、地图等资料,引发学生对这段历史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太平天国运动的起源、洪秀全与拜上帝教、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北伐、西征、天京事变、石达开出走、安庆保卫战、天京陷落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脉络,认识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太平天国运动对我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社会背景、历史意义和局限性。同时,通过讲述太平天国运动中的英雄人物和感人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育民族精神。此外,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认识到农民问题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总结归纳
1.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历史意义和局限性进行总结,强调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2.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社会性质、历史地位和影响。
3.强调太平天国运动对我国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以及它给我们的启示。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太平天国运动吗?它为什么会发生?它对我国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3.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强调太平天国运动在我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为新课的学习做好衔接。
(二)讲授新知
1.讲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包括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矛盾的加剧、农民阶层的困境等,使学生了解运动的起因。
太平天国运动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一、教材分析《太平天国运动》是人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反映民主革命时期农民阶级寻求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的重大革命斗争的基本史实,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和愿望。
是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和封建压迫而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反抗与探索,它打击了外来侵略势力,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的政治文明进程,是中国政治文明发展历程的重要一环。
对于认识中国民主革命道路途径和深刻认识当今三农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本课讲述了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社会矛盾也发生了变化,新的矛盾又使得农民斗争肩负起双重任务——反封建、反侵略。
同时,社会的变化还使农民利用“上帝”的权威来进行反封建斗争,宣传平等思想。
太平天国反剥削、争平等,符合广大劳动人民的切身利益和要求。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前期和后期分别颁布的纲领性文件。
《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标志着几千年来农民斗争的最高峰,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兴衰历程的重大事件;识记《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内容。
能力目标:(1)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太平天国定都天京的得失。
(2)组织学生讨论《天朝田亩制度》并作出评价。
(3)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学习分析《天朝田亩制度》,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形成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的情感体验。
(2)学习评价天京变乱的讲解,加强集体主义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
难点: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评价;对农民阶级局限性的认识。
四、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习过这部分内容,再加上受有关影视作品的影响,故对太平天国运动的了解较多,且已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新人教版必修一)(教案原创)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课标要求]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识要求:掌握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冯云山在紫荆山区传教;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北伐、西征、东征和太平天国军事上的全盛;《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天京事变;重建领导核心;后期防御战;天京陷落。
(2)能力要求:①分析洪秀全的宗教理论;②通过对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这一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识图和用图的能力;③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以培养其系统的分析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其进步性和局限性的评价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④理解太平天国运动所体现出的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⑤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适当引入史学界的争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史实论证观点的能力。
⑥探究太平天国失败的必然原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发展、失败,使学生感知、认识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探求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
(2)指导学生阅读《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原道救世歌》《天朝田亩制度》等的节选资料,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
(3)通过填写北伐、东征和西征简表,教会学生列表归纳史实的方法。
(4)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使学生初步学会查找史料、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5)通过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有关书籍,指导学生学习阅读参考书的方法以及获取参考书的途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农民起义原因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是在中国刚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时,农民不堪中外反动势力的双重压迫而爆发。
时代赋予了太平天国运动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中国农民战争的新特点,即在反封建同时还担负起反侵略的历史重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件: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共26张PPT)
•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发动群众
他指出:“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 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 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只有把那些违 反上帝之真道的妖魔推翻,才能建立“天下一 家,共享太平”的大同社会。
——摘自《中国近代史常识》
基督教在近代是列强用以侵略中国的工具, 为什么却能被农民加以利用成为革命理论?
(4)你如何看待《天朝田亩制度》 革命性、空想性、落后性
• 对《天朝田亩制度》评价
• 1、革命性: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并形成系统的革命纲领,是农民阶级所能提 出的最完整的反封建纲领。
• 2、空想性: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小 生产者的阶级本性,无法实现,也无法调动 其积极性;社会关系上的人人平等,随着太 平天国逐步的封建化和等级制度的建立,也 成为泡影。此外,加上当时的战争环境,这 个制度根本无法实施。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情景模拟:
1853年冬天的某日,天京街头出现太平天国的一个告示: 《天朝田亩制度》,平民甲、乙、丙在讨论:
小官吏:众人看好了,这是天国颁发的《天朝田亩制
度》。根据这项制度,尔等以后都有田耕,有饭吃,有衣 穿,有钱用,尔等再也不愁饥寒,不愁欺压,尽可以享福 了。
甲、乙、丙(异口同声)真的?看看去。 甲:我家有5口人,3男2女,按《天朝田亩制度》的规
心思多种粮食呀。另外,现在长期打仗,天国哪有时间 和精力去分田呢?嗨!
设问2:有人说:“如果没有天京变乱,我 国就会在19世纪中期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你如 何看待材料中的观点?
• 失败原因 (1)主观方面:农民阶级局限性 (2)客观方面: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联合绞杀。
启示:太平天国的悲剧说明:受阶级和时代的 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
(3)失败原因新 ----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太平天国运动坐标形势示意图
东 4、再次上升到点 2、到达点“T”后,曲线 天 1、点“S”代表的事件是什么? 征 “ U ”后,曲线最终 又将如何运动?什么原因 至 京 对应的时间是哪一年?顶点 是怎样运动的?太平 顶 变 “T”对应的时间是哪一年?你 使它这样运动? 安中 峰乱 T 认为曲线“ST”是呈上升,还 庆 天国运动哪些事件反 外 新 新 失 映了这种趋势? 联 顶点 是下降趋势呢? 核纲 陷合 心领 U 围 资 攻 政 天 新 3、下降到点“D ”后,曲 京 篇
发 展 形 势
永 安 建 制 亩天 制朝 度田
D
线又将如何运动?为什么?
爆发
s
1851 1853 1856 1859 1862
时间:年
金田起义
天京陷落
1864
重建领导核心
英王陈玉成
天 王 洪 秀 全
忠王李秀成
军事指挥 领 导后期防御战
干王洪仁玕
总理朝政 提出 《资政新篇》
治国方案 ----《资政新篇》
《 资 政 新 篇 》
目的: 改革内政,建设国家 政治: 以法治国… 内容: 经济: 发展工商业… 文教: 设立新式学堂… 结果: 未能实行 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
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
总之,由于农民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单纯的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 得胜利,它必须在先进阶级的领导下才能 取得革命的胜利。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
1、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也打击 了外国侵略者; 2思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在经济发展方向上的异同
课标要求: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第1课 《太平天国运动》课件(共22张PPT)
洪 猜疑 石
走
杀
韦 杀杨
根本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5、失败: 1864年 天京陷落
三、太平天国的治国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主要内容
土地 分配
产品 分配
原则 方法 原则 方法
理想社会
核心思想: 绝对平均主义
评价: 革命性、 空想性、落后性
革命性: 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空想性:
主观上:绝对平均主义 客观上:没有安定环境
施政纲领 《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③是中国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最高峰。
巩固练习
1、《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空想性质,因为它规定
A、在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B
B、绝对平均分配一切产品 C、鳏寡孤独废疾者由国库供养 D、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2A、、太反平映天了国农颁民布阶的级《的天要朝求田与亩愿制望度》A
阶级矛盾激化
根本原因
材料二:五口通商后洋货输入量也大大增加——如英国棉纺织 品于1840年至1845年的五年之间输入量增加了四倍多。沿海 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失去生计。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外部原因
材料三:1846年至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 大劳动人民陷入Fra bibliotek饿和死亡的困境。
自然灾害严重
直接原因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外部原因
材料三:1846年至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 大劳动人民陷入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自然灾害严重
直接原因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1、准备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发动群众
通过对西方基督教 的利用和改造,决心借 助“上帝”的权威,宣 传反封建思想,以推翻 清朝统治。
人教版必修一历史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合作探究: 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战争的破坏和代价——
李秀成率领的太平军占领江南期间,以苏州为中心,建 立了苏褔省。据史料记载:
材料一 苏州阊门以外原本“居货山积,行人流水, 列肆招牌,灿若云锦。”但太平天国时期自阊门至寒山寺以 及山塘街一带,繁华的商业区被付之一炬。
材料二 李秀成在苏福省表现出了一个他除了军事以外 的经济和政治天才,……那时候战争期间是一片动乱,可是 苏福省丝的出口量超过了和平时期清朝的丝的出口量。……
团练中,只有曾国藩的“湘军 ”异军突起。曾国藩任用人才 不拘一格,重能力而不重学历
即使齐之以刑,不足禁其抢掠杀 人之过恶。”“迨占据扬州、苏 州、杭州等城,财产富而多美色
曾国藩重视家教,要求子女“ 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还要 求子女衣服不能过于华丽,出
,而太平军之道德乃每下而愈况
门不可坐轿。曾国藩赏罚分明
• 材料二 1859年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说:“凡外邦人
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汉地, 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惟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 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
• 材料三 洪仁玕在太平天国失败被俘后的“供词”中说:
“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如洋人不助敌军,则 吾人断可长久支持。”
员饯别会上的讲话:太平天国即纯为民族革命的代表,但
只是民族革命,革命后仍不免为专制,此等革命,不能算
成功。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
不知有民主。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一个封建
王朝而已。
合作探究: 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战争的破坏和代价——
• 曾国藩:“分段搜杀,三日之间毙贼共十余万人
• • 1862年马克思:(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没有给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4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优秀教学案例
(二)讲授新知
1.金田起义:详细讲解金田起义的起因、过程和影响,使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起点。
2.太平天国的建立:阐述太平天国的建立过程,分析太平天国政权的特点和性质。
3.太平天国的发展和衰落:讲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过程,以及太平天国政权的兴衰原因。
2.作业要求:明确作业的完成要求,鼓励学生认真对待作业。
3.课后反思:鼓励学生课后反思自己在太平天国运动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五、案例亮点
1.情境创设:本案例通过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文献资料等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了丰富的历史情境,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生动地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这种情境创设的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金田起义、太平天国的建立、太平天国的发展和衰落、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脉络,深入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过程和影响,从而使学生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
针对不同年级的知识深度,我在教学设计中采取了差异化的教学策略。对于高一年级的学生,我侧重于帮助他们建立历史发展的时间线索,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经过;对于高二年级的学生,我则引导他们从社会、经济、政治等多角度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以及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对于高三年级的学生,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他们进行历史思考,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在近代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培养他们的历史观念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材内容:鸦片战争后,外国产品大量涌进中国,使沿海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失去生计。
加上清政府和地主的压榨剥削,农民起义风气云涌。
洪秀全将西方的基督教与中国民间的宗教结合创立了“拜上帝会”组织,从1851年初洪秀全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即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太平天国运动,经历了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并颁布了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天京变乱”成为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1859年为了振兴太平天国,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成为太平天国运动后期的革命纲领。
1864年6月1日洪秀全病势,不久天京陷落,中国历史上这场规模空前的农民起义,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
虽然失败但意义深远。
本节课即介绍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过程、纲领、意义及教训。
一、课标要求: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或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洪秀全创立和宣传拜上帝教;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太平军胜利进军和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军的北伐、西征、东征和军事上的全盛;天京政变的原因、经过、和影响;太平天国领导核心的重建;太平天国失败的标志、原因和历史意义。
通过引导学生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革命性和局限性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太平天国定都天京的得失。
(2)组织学生讨论《天朝田亩制度》并作出评价。
(3)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2)通过对天京变乱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造成太平天国的分裂,使革命力量元气大伤,从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三、教学过程:(一)设计思路本节课为高一新授课,学生对教材并不太了解,所以首先要注重知识梳理和本节课的框架结构的构建,依据教学大纲和历史考试说明,确定本课突破的教学重点是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以及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
着力解决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若能恰当的选择切入点,突破难点,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特别是对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分析,理论难度较大,若能以通俗的语言使学生接受,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站在理论高度看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形成一种思维模式,为以后知识的迁移打下基础。
(二)教具准备多媒体(三)教学流程1.新课导入复习提问导入本课【问】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革命任务和革命的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答】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任务是反侵略反封建。
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问】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揭开序幕的是什么运动?为什么?【答】是太平天国运动。
因为这场运动担负着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
【总结过度】对,尽管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领导的起义,但是它兴起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历史赋予它特殊的使命——反侵略反封建,它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揭开序幕。
这节课我们去深入学习了解太平天国运动。
2.目标导航用CAT课件演示下表:本课教学目标的三个层次――“了解――理解――体会”,教师简要3.讲授新课指导学生快速阅读,首先从宏观上对课本有个大致了解,并构建知识结构,再提炼要点,快速记住主要历史事件。
在学生快速阅读和记忆的基础上,用谈话方式解决并用课件演示出问题及答案要点。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根本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主观原因:洪秀全及其拜上帝教的推动【设问】: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如何理解?”【答】:鸦片战争后,一方面,外国产品大量涌进中国,使沿海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失去生计。
加上清政府和地主的压榨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另一方面,西方基督教传到中国洪秀全深受影响,创立了拜上帝教。
【探究】: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的目的和特点是什么呢?拜上帝教与基督教之间的关系?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概括指出:目的是推翻清朝统治。
特点: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的结合起来。
关系:是一种改造和利用的关系,它根本不同于基督教,它是农民起义的工具。
说明:拜上帝教的宗教理论表达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平等的思想,是洪秀全号召人民群众参加反清斗争的理论武器。
但它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不是科学的革命理论,不可能引导农民革命走向成功。
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二、太平天国运动过程1.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引导学生看“太平天国形势图”,教师并给予适当的解读:要求准确记住金田(起义地点)、永安(初步建立政权)、天京(正式建立政权)的位置;掌握拜上帝教活动的地区和太平天国主要活动地区。
【讨论】太平天国运动没有推翻清政府就急于定都天京是否正确?要点:肯定说:南京是江南重镇,六朝古都,南京附近的东南一带,又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是清朝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地。
因此,定都天京无论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给清朝封建统治势力是一个沉重打击,对各地人民反清起义是一个极大鼓舞和推动。
同时,有了比较稳定的后方,避免了以往农民战争中常见的流寇主义现象。
否定说:过早建都,助长了起义队伍内部封建等级思想、保守思想、享乐思想的滋长,为后来天京变乱埋下了祸根;匆忙建都,同时进行北伐和西征,分散了兵力,导致北伐失败,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最终陷入被动并很快失败。
2.太平天国运动军事上的全盛【设问】:定都天京后所面临军事形势怎样?为此洪秀全、杨秀清采取那些军事措施?结果如何?【答】形势: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清军在天京附近建立了江南、江北大营以围困天京。
措施:为了巩固政权,推翻清朝统治,太平军又进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结果:①北伐军进行了两年浴血奋战,终未取得成功,最后失败,但沉重打击了清政府在北方的统治。
②西征的胜利,使太平天国控制了安徽、江西和湖北的大部分地区,为太平天国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根据地和物质基础。
③天京突围的战斗,打垮了威胁天京的清江北、江南大营,从而巩固了天京。
至此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用多媒体投放图表(一)让学生填表投放图表(一)盛的时候,一场大规模的内乱即将来临,这就是天京内讧,使太平天国运动的由胜转衰。
3.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和失败(1)天京变乱——由胜而衰的转折点(1856年)①.原因: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的领导人革命进取心逐渐减退,腐朽思想开始滋生。
(教师简述并投影)在天京,诸王模仿封建统治者大兴土木、建筑王宫。
〖投影:《天王府》、《太平天国天王府石舫》〗从《天王府》画面上可以看出天王府的威严和等级的森严;从《太平天国天王府石舫》画面上可以反映出天王的享乐生活。
各王还通过家族、部下等关系结成派系集团,分别控制军队、争权夺势,分裂的危机愈演愈烈。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终于在1856年秋演化为一场大变乱)②天京变乱的经过:(教师简述天京变乱的经过,让学生简单了解,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历史兴趣)③天京变乱的影响: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从战略进攻走向战略防御的转折点。
【过度】(教师简单的陈述并用多媒体投出)经过这场变乱,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危险局面。
敌人得到了喘息之机,重建江北、江南大营,再次围困天京,太平天国的军事斗争开始转入防御阶段。
在这种情况下洪秀全重建领导核心——英王、忠王、干王,指挥军事防御A.再破江北大营 , B.三河镇大捷 C.再破江南大营D.李秀成;东征苏南与进攻上海 E.安庆陷落与陈玉成就义。
1864年天京失守,标志着天平天国的失败. (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①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②原因:主观: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经济上,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组织上,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③教训: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投影图表(二)三、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前期)与《资政新篇》(后期)1.《天朝田亩制度》(1853)(1)根源:【设问】天朝田亩制度产生的根源是什么?根源:鸦片战争后,人民受双重压迫,土地高度集中,是产生的社会根源;明末农民起义已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是产生的历史根源;农民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其自身局限是其阶级根源;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经济是根本因素。
(2)内容:【设问】:《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是什么?【答】以土地问题为核心。
(从字面上理解是太平天国的土地制度,但实际上它不仅涉及土地问题,同时还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司法等各个方面的社会改革措施。
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因为以土地问题为核心,所以称为《天朝田亩制度》。
)【过度】那我们来看看它是怎样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的,均分配土地的原则和分配方式又是怎样的。
①土地分配问题: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方式:以户为单位,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探究】这里“天下田”是谁的?反映了农民阶级的什么要求?从中得到的认识是什么?【答】“天下田”:包括地主阶级的土地拿来收归公有,分给天下所有的人,包括占大多数人口的农民来耕种。
要求:反映了农民阶级要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摆脱封建剥削,获得土地的迫切要求。
认识:像《天朝田亩制度》这样,把农民的斗争目标提出的如此明确,这还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他把农民反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要求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因此《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鲜明的反封建革命性。
【过渡】:(教师简述)《天朝田亩制度》中的平均分配土地,一是依据人口,不论男女,以户为单位,人多就多分,人少就少分;二是依据地力,把好坏田搭配着分;三是依据丰荒情况,由荒处迁丰处以赈济荒处;四是依据年龄,凡十六岁以上的人都可得到土地,十五岁以下就减半。
如此细致的规定,真可谓是“平均了”。
太平天国除了平均分配土地以外,还平均分配产品。
②产品分配问题: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③目标: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过渡】:通过这些详尽而细致的规定,太平天国设计的理想蓝图,能否实现呢?(3)评价:【设问】:请同学们从《天朝田亩制度》分配土地的原则和方法入手,并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来思考这一问题。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其中两组讨论原则,两组讨论方法,两组讨论环境条件)教法探讨:可以设计几个小问题,采取层层剥笋的办法,由浅入深、由表入里,循循善诱,使学生学会使用辨证唯物主义方法评价历史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