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研究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策略研究
2019年19期┆293智慧课堂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策略研究冷天宝摘 要:随着我国对于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以及多媒体信息化的不断普及,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了教育界的热点话题之一,也是教育工作者们探讨的重要课题。
因此,在现在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应该运用更新的策略和方法去促进同学们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以此不仅可以展现语文的学科价值,同样也会为同学们的综合发展进行助力。
因此我们应该根据高中生现在的实际情况而选择,更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高中生对于学习的欲望,提升课堂有效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提升有效性;策略研究教育教学是连接教师和同学们情感的桥梁,对于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学来说,语文不仅仅是我们的日常交流工具,同样也是所有课程的根本所在,只有学好语文才能够不断强化和提升学习能力,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变得更加游刃有余,轻松应对。
因此,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也应该不断深化自身的认知,提升教学当中的有效性,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果。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意义当下,无论学习还是对于同学们的教育教学都并非一日之功,而伴随着我国对于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于高中语文的教学也提出了更新的标准和要求,因此应该将教学方式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才能使教育教学迈向一个更新的台阶。
但是根据现在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在上课时总是教学效率偏低,因此我们运用更加合适的方法来改善这一现状。
而随着素质教育方针的不断推广,教师也应该在课堂上更加注重同学们的主体地位,根据同学们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而创设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同学们更加有效的实现教学目标,提升综合素质和综合技能。
二、根据学生具体需求,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对于高中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只有在心理层面满足他们所需要的情感,才能够进一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做到充分的了解每一位学生,再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因材施教,利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赢得同学们的信任,深化师生之间的情感,同时能够使同学们更加认同教师的看法,加深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
“三新”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三新”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作用1、培养高中生语感。
学生大量的阅读,有感情的朗读,读出文章中作者所表达的感想感情,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克服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成句,不成段的现象。
历史上,从古到今,一些有影响力有创作力的名人都是靠读万卷书才著成佳作。
学生在课堂阅读过程中,首先,老师可以先配合音乐朗读全文,学生在听读过程中,初步对文章有个理解,其次,老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大声阅读课文,最后老师挑选几个代表性的人物或者段落,对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
通过朗读,获得语感。
2、提高高中生写作水平。
培养高中生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通过广泛的阅读积累知识,开拓视野,丰富白身的知识面。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说,写作的前提就是要广泛的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为写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没有饱览群书,就会因缺少写作的素材,缺少流畅的语句,造成写作的瓶颈。
所以学生要多涉足书海,主动的去接受文化的熏陶,这样才能为写作储备下牢固的文化功底。
3、培养高中生思维能力。
思维是一个人智慧的反应,是大脑对客观事物形成的核心思想。
阅读实际上就让多种思想在头脑中融合,碰撞,发散,创造出来的综合活动。
大量实践表明,高中生通过广泛的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和发展自身的智力。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边阅读边思考,就像是知识的种子在头脑中生根,发芽,成长,收获。
不同的读者对文章理解的程度和思想也不相同,高中需要在广泛的阅读中,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来提高阅读水平和思维能力。
一、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存在的问题的分析1、学生的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是无趣。
其根本原因有几点。
其一,是高中学生对语文中的阅读教学不重视,只重视对宇词以及股市的看重,认为那些基础一些记忆的东西很重要,故而忽略了对阅读教学的看重,对阅读能力给予了漠视。
提高教学有效性——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状进 行 了深入探 究 , 并且提 出几 点有利 于提 高高 中语 文教 学效率 的措 施 。 希 望可 以 为读者提 供更 多有价 值的 参考 。
关键 词 : 新 课 标 高 中语 文 课 堂教 学 问题 措施 中图分 类号 : G 6 2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9 7 9 5 ( 2 0 l 3 ) 0 6 ( c ) 一0 0 4 9 -0 1
自从 我 国 实 施 新 课 程 改 革 以 来 , 高 中 问 题 、 分 析 问 题 以 及 解 决 问 题 的 能 力 予 以 语 文课堂教学 面貌便得 以焕然一新 , 各 种 综 合 考 查 。 事 实上 , 在语文试卷 中, 承 担 着 各样 的 新 型 教 学 方 法 、 教学 思 路 以 及 教 学 多 个评 价 任 务 , 因此 , 可 以 想象 命 制 过 程 是 理念像雨后春笋一般不断涌现。 然而 , 在新 多 么艰 难 。 所以 , 现 阶 段 的 高 中语 文 评 价 体 课程标 准下 的语文教学 中我们发现 , 大 多 系 科 学 性 有 待 提 高 , 避 免学 生语 文 成 绩 波 数 高 中 语 文 教 师 对 课 堂 教 学 认 识 十 分 模 动 较 大 现 象 出现 , 以 便 快 速 提 高 语 文 教 学 糊, 不 能 把 新 课标 下 语 文 课 堂 教 学 的 创 新 效 果 。 教学 和新教学理 念紧密相结 合 , 而 只是 重 1 . 3 教 学手段 相对 落后 视外 在形式的结 合, 然 而 完 全忽 略 高 中语 现阶段 , 在高 中 语 文 教 学 过 程 中 , 语 文 文教学 实效性 , 从而 难 以 提 高 高 中语 文 课 教 师应 用 的 各 种 教 学 手 段 难 以 满 足 学 生 实 堂教学 质量与教学效率 。 际需 求 。 尽 管 大 多 数 教 师都 是 借 助 多媒 体 教学技术辅助语文教学, 然而 , 在 应 用 此 技 1 当前 对新课标 下高 中语文课堂教学 术 方 面 却 存 在 着 大 量 的 问 题 , 其 问 题 主 要 现 状 探 究 包含 : ( 1 ) 教 学 设 备 使用 率 偏 低 。 对 于 这 个 问 1 . 1 教师 和学 生配 合不 够协 调 题, 许 多 语 文 教 师 担 心 无 法 按 时 的 将 教 学 现 如今 , 在新 课 标 要 求 下 , 语 文 教 师 所 任 务 完 成 , 一 般 讲课 速 度非 常 的 快 , 忽 略 了 需 充 当 怎 样 的 角 色呢 ? 针 对 高 中 语 文 中诗 学 生 的 感 受 和 学 生 的 接 受 能 力 , 并 且 教 师 词鉴赏 与阅读教学来 说 , 既 要 充 当 和 学 生 在 使 用 多媒 体 教 学 设 备 之 前 往往 都 需 要对 进行平 等交流的对话 者 , 又 要 做 好 学 生 阅 大 量 的 资 料进 行 搜 集 , 不仅 备 课 量 非 常 大 , 读 促 进者 , 同时 , 还 要 做 好 阅 读 教 学 的组 织 而 且 准 备 起来 也 非 常麻 烦 。 在上公开课时, 者。 一 般来 说 , 语 文 教 师 只 是 扮演 着促 进 者 使 用 多 媒 体 太 过 于 麻 烦 , 而 不使 用 多 媒 体 与组 织者 的 角 色 , 但是 , 没 有 真正 做 到 和 学 又 体 现 不 出 新 课 程 改 革 后 的 课 程 创 新 之 生进行平 等交流工作 , 他 们 难 以 做 好 此 角 处 。 ( 2 ) 滥 用 多媒 体 教 学设 备 。 多媒 体 教 学 工 色 的 扮演 。 但是 , 若 从 知 识 权 威性 以及 师 道 具 能 够 将 教 师 口头 难 以 讲 解 的 问题 加 以解 尊严双 方面进行考虑 , 教 师 始 终 难 以 放 下 决 , 比 如 复 杂结 构 思 路 的 分 析 、 生 动形 象 文 教师的架子; 而 若 由教 学 责 任 心 方 面 考虑 , 学形象 的赏析 、 文 学 作 品人 物 复 杂 关 系的 每 个 知识 点教 学都 不 能 放 过 。 所以 , 存在 着 展 示 等 等 。 然而 , 教 师 却 没 有 更好 的把 握 好 大量 不 良现 象 , 如, 伪讨 论 、 假启发等, 这 些 多 媒 体 教 学 技 术 的 尺 度 , 不 管讲 解 何 种 问 都 会应用多媒体技 术 , 这样一来 , 难 以 都会导致 高中语文课 堂变得 不伦不类 。 但 题 , 是, 站在学 生角度分析 , 因长时问以来 , 学 提 高 教 学 效 果 , 甚 至 有 可 能 降低 高 中 语 文 生 早 已经 习惯 传 统 的 “ 灌输 式” 教学方式 , 的教学 效率 。 因此 , 对于此种新式教学方法来说 , 却很 难 适应 。 这 不 仅 不 会 大 幅 度 提 高 高 中 语 文 教 学质量 与效率 , 甚 至 还 会 影 响 到 正 常 的 课 堂教学秩 序 。 1. 2 教学 评价 的 科学性 相 对缺 乏 通 过 大 量 高 中语 文 课 堂 教 学 实 践 分 析 得出: 学生成绩的不确定性十分显著, 而且 这始 终 是高 中语 文教 学未 解 决的主 要 问 题。 通常来 说 , 学 生 在 考试 之 后 , 其 语 文成 绩都是 时好时坏现 象 , 和 数 理 化 相 对 稳 定 的成绩 有着本 质的区别 。 其 根本原因是 由 于: 造 成学 生 语 文 成 绩 不 够 稳 定 的 根 本 原 因是 由于语文考试评 价科学性 较差 。 而 语 文试 卷 是 评价 学 生语 文 技 能 与 素 养 的主 要 手段 与工具 , 所以, 整 个 命 制 过 程 相 对 较 难。 所 以, 教 师 既要 对 学 生 语 言 知 识和 实 际 运用能 力进行全面考 查 , 又 要 对 学 生 发 现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摘要: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实施“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任务,目的是指导高中生通过整本书阅读学习,拓宽语文阅读视野,构建起有益的整本书阅读经验,有效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在新课改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新高考语文将整本书阅读作为一项全新的考核内容,整本书阅读在语文考试中日益体现出重要意义,不少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研究,总结形成许多富有见地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方式方法,为高中生语文综合阅读能力的培育提出了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因此,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研究整本书阅读教学理念,在课堂中巧妙引导学生融入整本书阅读学习进程,分章节有序推进阅读,帮助学生着重从文本整体的中心思想、教育意义和人生价值等方面进行全面又深刻的理解。
一、解析整本书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意义1.能够培养高中生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初中语文阅读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较大差别,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不仅内容更广泛深刻,而且阅读理解的难度更高。
此外,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也具有一定的深意和内涵。
尽管大多数高中生自身在小学与初中阅读学习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经验,掌握了一定阅读学习方法和技巧,但面对一些比较生涩、复杂、难懂的文章,高中生还是会存在诸多困难与不足。
2.整本书阅读能增强阅读效果通过整本书阅读活动,将让学生在课上习得的知识及阅读技巧整体迁移至整本书的阅读过程中,并由此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使其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整本书中,不同篇目所使用的表达技法存在差异,由此一来,将会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实现对不同语言表达形式与内容的深入理解,最终增强学生的阅读效果。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教学组织策略1.教师应有效激发高中生整本书阅读的参与兴趣新课改视域下,想要让整本书阅读能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得以创新应用与完美渗透,语文教师首先应当做到以生为本,充分激发高中生对整本书阅读的参与兴趣和探究欲望。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与实践研究
一
庙》 时, 对于林冲这个人物形象常被误解为 : 谨小慎微 、 委 曲求全 以牙还牙。为此 , 在开展阅读课之前 , 可以先播放《 林教头风雪山
文阅读教学时 , 可 以通过 营造 良好的阅读氛围 、 激发学生 的阅读 兴趣 、 培 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 养成 良好 的阅读习惯等手段 , 不 断 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 的培养。与此 同时 ,教 师和学生要密切配 合, 在高中阅读教学 中各 自发 挥应 有的作用 , 并不断创新 , 探 索
、
神庙》 的电影让学生们观看, 然后进行分组讨论。学生通过直观 的
感受 , 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课文内容 , 进而纷纷发表 自己的独到见 解 ,有 的同学认为林冲太过于 弱;有的同学认为林 冲是被迫无
奈; 更有同学认 为林冲是封建制度的牺牲 ,对于学生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大有好处
五、 结 束 语
2 . 为学生创造充裕 的阅读资料氛围 要让学生喜欢阅读 , 首先要 让学 生随时随地有书可读。 学校 可以利用 阅览室 、 图书室等为学生提供借 阅服务 。 有条件 的家庭 也可 以建立家庭书屋 , 为学生尽可能多的购买适合 的书籍 , 让学 生利用节假 日等闲暇的课余 时间开展 阅读 。 同时 , 还可 以有选择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 的能力 , 是 目前教 育工作者亟待 解决的一 个重要 问题。
关键 词 高中语文 ; 阅读教学 ; 思考 ; 实践研 究 “ 书中 自有颜如玉 、 书 中 自有黄金屋” , 书籍是人类最宝贵 的
提高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研究
一
有 的 文 章 的题 目是 全 文 中心 的体 现 , 其是 题眼 , 生可 以通过 它 “ 尤 学 窥一
奥 成 功是 一 件 多 么值 得 骄傲 自豪 的 事 情 。然 后 重 点 抓 住 欢 乐 的 海 洋 , 会 体 人 们 当 时那 种 无 法形 容 的喜 悦 。可 以
住文 题 中的“ 字 , 能轻 松地 统率全 奇” 就
文 内容 。首 先抛 出两个 问题 : 1课文介 ()
组 或短 句 充 当 。从 文 章 与题 目的关 系 看 , 的用文 章 的主要人 物 的姓名 或绰 有 号命 题 , 小英 雄雨来》 刷子李 》 有的 如《 《 ; 用 暗示 文章 的中心事件命题 , 金色的 如《 鱼 钩》 灯光》 有 的用概括文章 主要 内容 《 ; 的语句命 题 , 《 如 飞夺泸定 桥》 再 见 了, 《
喜欢抓住 中心句来帮助学 生理解课文 的
【 文献编码 】 o l. 6/in 40 diO 99j s. 5- : 3 . 0 s
9 8 ( . 1 .80 6 8 9 A) 0 0 . 2 1 2
主要 内容 。其实 , 中心 句的作 用远 不止 概括 文章 主要 内容这 么简单 , 有些 中心 句还 能 体 现课 文 结构 , 映 中 心思 想 , 反 表达 作 者 的 思想 感 情 。 以 中心 句为 切
文 内容
我们 知道 , 一篇课 文 总有 那种 牵一
发 而 动全 身 的 “ ” 线 ” 面 ” 关 键 的 点 “ “ ,
词语 、 句 、 渡 段 、 构 、 感 等 。在 警 过 结 情
教学时 , 师只要能够抓住这些“ ” 教 点 “ “ ”, 线” 面 同时 拓展 到 全篇 , 能顺 畅 就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研究摘要: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主体内容之一,近年来随着高中语文教学的课程改革,阅读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不足。
作者介绍了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赖于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
新课改以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越来越受重视,在实践中也取得一定的成果,但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其一,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其二,在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封闭式的教学环境中,重教轻学、重分析轻领会、重结果轻过程、重灌输轻启发、重接受轻发现;其三,重课堂内的阅读轻课堂外的阅读。
因此,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在此提出如下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鲁迅先生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
”可见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对阅读产生了兴趣,才能从内心产生阅读行为的需要,才会自觉主动地拿起课本并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而这是开展有效阅读教学的必要条件。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教学实践证明,课堂上教师讲述的话题学生比较感兴趣,学生就会自觉地去探究,使学生的学习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要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状况,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选择不同的方法,营造愉悦轻松、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在讲述《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故事性阅读教学法。
比如课堂教学初,给学生讲述林黛玉为什么要到贾府当中来?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是什么?贾雨村和贾家的关系是怎么样的?……教学过程中,在薛宝钗出场时,给学生讲述薛家家族势力。
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整合的实效性及评价标准研究
4 % , 文 的历 史跨 度 也 很 大 , 春秋 时期 的《 0 选 从 左传 》 《 语》 清代 的《 梅馆 记 》 促 织 》 , 深 的 文 字 国 到 病 《 等 艰
完 全 按 照 教 师的 预 设 进 行 课 堂 教 学 流 程 : 教 师 认 而ຫໍສະໝຸດ 21 1 43 0' 圜
课堂 内外 . 教师版f 语文教研
信 息 技 术 与 高 中语 文 读 教 学 整 合 的 实 效 性 及 评
价标 准 研 究进 行 探讨
中 暗含 占人 为 人 处 事 的 原 则 、 慧 。相 对 于 古 文 来 智
同时 淹 没 了教 学 目的 ( ) 合 课 堂 预设 性 太 强 二 整 教 师 课 前 力 求 课 件 制 作 的尽 善 尽 美 . 忽 略 了 却 学 生 语 文 阅 读 的 特 点 。语 文 阅读 教学 的对 象 是 文 学
出 现 了 语 文 阅 读 , 们 要 从 字 里行 间 了 解作 者 的 叙 我
一
千个 哈 姆 雷 特 ” ,文学 阅 读 的 规 律 决 定 阅读 教 学
的 鲜 明 的个 体 差 异 性 。学 生 的 见 解 五 花八 门 . 难 很
那 么 如 何 去 评 价 信 息 技 术 在 阅 读 教 学 中运 用 的 好 与 坏 呢 ? 笔者 从 文 言 文 和 现 代 文 两 个 方 面 , 就
语 文 学 科 具 有 工 具 性 , 字 面来 看 , 语 文 ” 从 “ 包
含 “ 言 ” “ 字 ” 部 分 。语 言 是 我 们 日常 交 流 的 语 和 文 两 T 具 。文字 在 显 示 中 以文 章 、 文学 的形 式 呈 现 , 就 这
学 生 的 兴趣 , 是 在 实 际 的阅 读 教 学 中 却 存 在 一 个 但 很 大 的 问题 , 息 技 术 的 运 用 在 活跃 了 课 堂 气 氛 的 信
高中语文研究性阅读教学的实践与再思考
构; 而合作学 习则是 以生 生互 动合 作 为教学 活动 主要 的取 向, 学生之间 的互动合作为其突 出特征 。新课标指 出: 阅读 “
教学是学生、 教师 、 教科 书编 者 、 本之 间的多重 对话 , 文 是思
想碰撞 和心灵 交流 的动 态过程 。 【 这 是课 标对 阅读 教学的 ”3
、
研究性阅读教学的理论依据及其教育价值
《 日制普通 高级 中学 课程 计划 ( 全 试验 修订稿 ) 指出 : 》 “ 研究性学 习以学生的 自主性、 探索性为基础 , 从学生生活 和 社会生活中选择 和确定专题 , 主要 以个人和小组合作 的方式
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 , 养成科学 精神和科学态 度, 掌握基本科学方法 , 提高综合 运用所 学 知识 解决 实际 问 题 的能力。在研究性学 习 中, 教师 是组织 者 、 与者 和指导 参 者 。【这从研究性 学 习的特 点、 ”】 方式 和培 养 目 上做 了概 标 括性的描述 。温恒福指 出 :这种研 究性学 习方式应 该渗 透 “
高 中语 文研 究 性 阅读 教 学 的实践 与再 思考
郑 晓 峰
( 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 中学 , 哈尔滨 10 8 ) 50 0
摘
要 : 究性阅读教 学是 新一轮课 改中 出 的新事物 , 研 现 如何使 其健康成 长 , 我们每个语 文教 师必须关注 的 是
高中语文单元主题整合阅读教学研究
高中语文单元主题整合阅读教学研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能力培养。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单元主题整合阅读教学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
这种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单篇阅读教学的局限性,以主题为线索,将多篇相关的文本整合起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和思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一、高中语文单元主题整合阅读教学的内涵与意义高中语文单元主题整合阅读教学,是指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选取若干具有内在关联的文本,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单元。
在这个单元中,通过对多篇文本的阅读、分析、比较和整合,让学生深入理解主题内涵,掌握阅读技巧,提高思维能力和审美水平。
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
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往往侧重于对一篇文章的独立分析,学生难以形成对知识的系统性理解。
而单元主题整合阅读将多个文本置于同一主题之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需要对不同文本进行关联和比较,从而构建起一个关于主题的知识体系,培养系统思维能力。
其次,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量。
以主题为引领的阅读,能够让学生在一个相对集中的领域内接触到更多的优秀作品,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同时,由于主题的吸引力,学生更容易投入到阅读中,从而增加阅读量,拓宽阅读视野。
再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在单元主题整合阅读教学中,学生需要自主阅读、思考和总结,同时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和讨论。
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强化了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通过选取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语文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高中语文单元主题整合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一)确定主题主题的确定是单元主题整合阅读教学的关键。
主题应当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开放性和探究性。
可以从教材单元的主题出发,进行拓展和延伸;也可以结合社会热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生活实际来确定。
高中语文多文本阅读课堂实践教学研究
高中语文多文本阅读课堂实践教学研究本文旨在通过对高中语文多文本阅读课堂实践教学进行研究,探讨
如何更好地把多文本阅读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
一、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当代青少年对知识的需求也不断提升。
近几年,大量的研究表明,多文本阅读对于增强学生的分析思维、扩大知
识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高中语文课堂中多文本阅读的应用存在着
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如何把多文本阅读整合进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动中。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如何有效地将多文本阅读课程融入到高中语文课堂教
学中,以适应当前青少年对知识的需求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研究思路
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以高中语文教师和学生
为研究对象。
研究主要重点放在多文本阅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具体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多文本阅读课程的理解和体验;
(二)分析多文本阅读课程的教学结构;
(三)研究如何充分发挥多文本阅读课程教学能力;
(四)评价课堂教学效果;
(五)提出完善多文本阅读课程教学的建议。
四、总结
本文通过对多文本阅读课程实践教学的研究,旨在将多文本阅读整合进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以响应当前社会对新知识和思维模式学习的需求,提高学生分析思维和知识广度,进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结题报告(1)
《“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一、研究背景1、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偏重于教师的“教”,对于学生的“学”,特别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性学习”明显地忽视了,理念的错位导致了学生语文自读、自学能力的低下,导致了“高分低能”现象的产生。
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提出了“高中阅读教学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
2、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文言文阅读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并且难度相当大,尤其从初中到高中,跨越性很大,学生普遍反映难以适应,教师也普遍感到难以入手,文言文阅读教学难以进行。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首先瞄准“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研究性学习”展开教学研究,试图打破僵局,有所突破。
3、语文学科性质也呼唤人文素养的培养,要求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从人类历史文化中汲取丰富的精神养料,以健康的心理和积极的取向去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在交往中学习捕捉、筛选、加工和再生信息。
因此,本课题的研究也是时代的要求。
二、研究依据1、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认为:知识属于人的认识范畴,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并得到检验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更象动词,即一种“探究的活动”。
无论新知识的获得或现成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人的积极参与,离不开认识主体的活动。
因此,学生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
2、新课程标准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的特征。
其中很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研究性学习”。
“阅读教学研究性学习”应该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它要求学习者通过阅读研究的实践,从阅读对象中自主选择主题并对主题进行主动探究,总结归纳适合于自身特点的阅读方法。
3、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增加了“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的要求,主张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并建议“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了课题学习、专题研究等研究性学习策略,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学生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自主学习的水平,增强发展性能力,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腹有诗书气自华——浅析如何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篇•高效课壹腹有诗书气自华——浅析如何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杨鸿娅(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县第一中学,云南泸水)摘要:苏轼诗曰:“粗缙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这一著名诗句强调了饱读诗书、广泛涉猎对于提升自身修养、气质的重要意义。
所以,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充分挖掘阅读中的有效资源,积极发挥阅读的教育价值,并主动创新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在阅读中品析语言之美,体悟情思之真,进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有效提升。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曾几何时,语文阅读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不期而遇。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语文阅读教学缺少了孔子“论水育人”式的轻松惬意,而呈现出一味地进行“满堂灌”的特点;也不再是贺拉斯式的“寓教于乐",而是枯燥乏味的“一言堂”。
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中受到了“唯分论”的影响。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当积极主动地摒弃传统教学模式的枷锁,汲取新课标理念,把新思想、新方法、新手段融入阅读教学中.从而使阅读教学推陈出新。
一、奏响合作学习之旋律,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合作学习以其灵活高效、共享共赢、生动活泼的魅力成为教育教学中一朵奇葩。
它与教学的有机融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与积极性,提升教学的实效性与趣味性。
有鉴于此,高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使合作学习与阅读教学紧密融合,从而使学生在小组内部尽情地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例如,教师在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时候,为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可以使合作学习与阅读教学紧密融合。
首先,教师以“积极探究、主动合作、热情交流”为理念,以“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原则,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
其次,教师对学生说:“同学们,这首词的上阕写了赤壁之景,下阕抒发了人生感慨。
下面请各个小组就《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内容进行具体的交流与讨论。
”再次,各个小组从写作背景、词句大意、语言特色、写作手法等方面,对《念奴娇•赤壁怀古》进行合作学习。
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施研究
R e a d i n g a n d wr i t i n g
外诒丈
高 中语 文个性化 阅读教学 的实施研 究
李 鸿玲
( 甘肃省 张掖 市 临泽一 中,甘 肃 临泽 7 3 4 2 0 0 ) 【 摘 要 】随着新 课 改方针 的 系统 化覆 盖 落 实 ,高 中语 文 阅读 教 学工作 质 量得 以 大幅度 提 升 ,但 是 整体 规 划 引导 方案 始终 不 够 完善
巧体 验 契机 。 由此可 以精 确验证 和 判定 ,个性 化 阅读教 学 引导 方式 的确 能 够辅 助高 中生 群体 建立 科学 的 阅读行 为习 惯 ,借 助超 高 语文 素养 和 思维 创新 潜质 ,为 不 同题 材 篇章 内涵 精确 解读 和应 试成 绩提 升 指标贯 彻 奠定足 够和 谐的 适应基 础 。
,
难 以在 合理 时 间范 围 内激发 学 生 自主性 学习改造 意识 。 为了彻底 遏制 此类 不 良状 况 重复滋 生结 果 ,笔 者 开始 主动整合 以往诸 多阅读 教 学 工
作 记 录材料 ,加 以细 致校验 分析 ,结合 各 类辅助 性设备 资源 ,赋 予课 堂 内部 阅读 训 练 内容趣 味 感知特 性 ,希 望以此 引起 学生 主体 个性化 素
阅读 教学在 高 中语文 课堂 中的核 心 引导地位 无 可厚 非。为 了切 用 自身独 特思 维模 式进 行教 学方 案整 改 ,同 时鼓励 学生 在 自主 化 阅 实 稳 固高 中生 阅读分 析 技能水 准 ,为其 今后 专业 发展 前景 绽放 做好 读过程 中传承各 类趣 味性 知识研 习信 仰 , 能 够不畏 惧任 何艰 难 险阻 , 对应 的过渡 准备 工作 ,教 师有必 要 依照 不 同学 生 个性特 征 以及 实践 为 今 后专 业发展 前景 舒展 积 累更 多过 渡转 变实 力 。新课 程改 革力 求 管理 经 验 ,主动 营造 课堂 积极 交流 情感 氛 围 ,包括 情感 熏 陶 、思维 赋 予 高 中生群 体应 有 的语言 应用 技能 、课题 内涵理 解 经验 ,确保 令 启 发 、审美 趣味 培养 等方 式 ,旨在 赋予 此类群 体 前所 未有 的 阅读技 其情 感价 值观 梳理潜 质 得 以系统 性激 发基 础上 ,建 立起 明确 的可 持
高中语文新课标视角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究
高中语文新课标视角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究随着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实施,整本书阅读成为了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了教学质量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
整本书阅读是指通过连续的、完整的阅读一部作品,全面、深入地感知和理解作品的思想、艺术和人生意义,以达到提高学生文学素养、思辨能力和审美品位的目的。
整本书阅读教学需要结合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思想品质,同时也需要注重教学方法和策略的研究,以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一、建立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离不开学生的兴趣。
特别是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建立学生对书籍的情感共鸣的前提。
教师应该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走进作品的意愿。
例如,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分享、电影或音乐剪辑、阅读记录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作品的情节、人物形象、思想内涵、艺术风格等方面的内容,以此建立和作品的情感共鸣,增强学生的主动阅读欲望和热情。
二、注重思辨与情感的综合发展整本书阅读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了解作品内容,还要通过作品思想的把握和情感的体验,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感受和思索,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和品位。
语文教师要发扬新课标强调的“关注学生发展,把握修养培养”的精神,从思辨与情感两个方面出发,引导学生探索作品的深层意义。
三、科学实施过程中的策略与方法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结合新课标和学生特点,科学规划、组织和实施教学。
首先要对教学内容做出科学安排,以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其次要依据不同的学生特点和学习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如课堂演讲、案例讲解、讨论研究、阅读课堂、小组分享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
四、导师式的引导,强调过程辅导与思维训练整本书阅读教学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教学活动,也是一项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
语文教师需要扮演导师的角色,对学生进行贴近性、个性化、针对性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启示、思考和创造力。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
一
、
解, 总 是 把课 文 内容 讲 得 非 常 通 透 , 非常全面。
( 三) 阅读 材 料 和 内容 缺 乏 吸 引 力 , 不 能 联 系 学生 生 活 。 高 中生 要 奋 战 高 考 , 学 习时间紧 , 任务 重 , 还要学 习多 门 学科 , 空 闲 的 时 间往 往被 各 科 作 业 和 补 课 所 占据 。 高 中生 的生 活很 单 一 , 生 活 就是 教 室 、 寝室 、 食堂 的“ 三点 一 线 ” 。 阅读 活 动 集 中在 课 上 进 行 ,而 现 在 老 师 提 供 的 阅读 材 料 和 内容 缺 乏 吸 引力 , 往 往 是单 调 的 重 复 , 不 能 联 系学 生 的生 活 。 文 学 来 源 于 生 活, 一旦 离开 实 际生 活 就 丧 失 活 力 , 文 学作 品 呈 现 出 来 的 则 是 对 生 活 苍 白无 力 的 复述 。 ( 四) 学 生 读 书 习 惯 的 缺 失使 得 对语 文知 识 的积 淀 太 少 语 文 教 学 的 一 个 最 重 要 的 目 的 是 培 养 学 生 良好 的 阅 读 习惯 , 通 过阅读 获取 丰富 的知识积 累 , 提 高 语 文 素 养 和 发 现 问题 、 分析问题 的能力 , 所 谓“ 书读百遍 . 其 义 自见 ” 就 是 要 求
《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明确 提 出 : “ 阅读教学是学生 、 教师 、
教科书编者 、 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 , 是 思 想 碰 撞 和 心 灵 交 流 的 动 态 过 程 。 阅读 中 的对 话 与 交 流 ,应 指 向每 个 学 生 的个 体 阅 读。 ” 可 见 新 课 改 给 教 育 工 作 者 界 定 了语 文 教 学 的 目的 是发 展 学 生 独 立 阅读 的能 力 。 阅读 活动 是 人 类 获 取 知 识 的 基 础 。 是 语 文 能 力 的来 源 之 一 。 阅读 作 为语 文 “ 听、 说、 读 、 写” 四大 模 块 之 在 语 文 教 学 活 动 中起 着 举 足轻 重 的作 用 。 然 而 当前 我 国高 中语 文 阅读 教 学 处 于 “ 高耗低效 ” 的困境 . 存 在 一些 不 足 . 现 在 我 们 分 析 这 些 问题 及 应 对 这 些 问 题 的 策 略 。 高 中 语 文 阅 读教 学现 状 ( 一) 阅读 教 学 活动 应 试 化 痕 迹 明显 。 功利 化 倾 向严 重 。 高 中生 即将 面 临 的是 高考 的 挑 战 .因 此 教 师 在 语 文 阅读 教学 时往往侧重 “ 字” 、 “ 词” 、 “ 句” 及“ 篇章” 的梳理 和讲授 . 课 堂 教 学 已经 形 成 固有 的操 作 模 式 , 即 先 扫 除 文 字 障碍 . 再 分 段 概况段落大意 . 最 后 总结 中 心 思想 和分 析 写 作 特 点 。 这 种 单 调 的教 学 模 式 , 会 让 原 本 丰 富 多 彩 的文 章 内容 解 读 成 了标 准 化 、 唯一 化 , 还 会 让 学 生 失 去 想 象 的 空 间 和 对 文 章 的 多 样化 解 读 . 阻碍 学 生 问题 意 识 和 创 新 力 的 发 展 。 ( 二) 阅读 教 学 活 动 重 “ 教” 轻“ 读” , 忽视 学 生 作 为 主 体 的 “ 参与性” 。 现 在 高 中语 文 阅 读 教 学 活 动 普 遍 存 在重 “ 教” 轻“ 读” 的现 象, 教师在教 学课堂上一个 人“ 唱主角 ” . 成 了教学 主体 . 而 没 有 响应 新 课 改 提 出 的 阅读 教学 的 目的 是 培 养 学 生 独 立 性 阅读 这 一要 求 。 比如 对 作 品 的分 析 。教 师 往 往 给 学 生 预 设 几 个 问 题, 让 学 生 分 析 和解 决 问题 。 然 而 这 种做 法忽 略学 生 在 阅读 文 本 时 自主 地 去 思 考 和 探 求 问题 的积 极 性 , 以致 丧 失 阅读 兴 趣 。 有 的教 师 把 学 生 当 成 知 识 的容 器 , 一味地灌输 , 唯 恐 他 们 不 理的 现 状 分 析 与 策 略 研 究
农村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的实效性指导
选择不当。就阅读方式方法而言 :看书前没有计划,随意性极
强 ,没有 目的性 ; 看书时浮光掠影 ,走马观花 ,图圈吞枣 ; 看书 后不作读书笔记 ,不进行有意识的收集和整理。
新颁《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课“阶段 目标”的规定是 : 要 求学生“在阅读和讨论中发表 自己的看法 ,作出自己的评价”, “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对课 文的内容和表达有 自己的心得 ,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同时在阅读课的“教学建议”中指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
二、讲究方法 ,激发兴趣
中学阶段是人生最多彩的季节,性意识觉醒了而 自闭心 理也相应地到来。这一时期的中学生容易产生孤独感 ,此时课 外阅读便成了他们排遣孤独的突破 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 “读书一方面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另一方面是出自于内心的 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这种心理需求是求知最基础的源动 力。为此,要为学生创造毫无拘束的阅读心理环境,使其在阅 读过程中体验到满足的乐趣 ,进而逐步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 阅读动机,恰到好处地引导他们好读书,读好书。
的是人物的悲欢离合,欣赏的是情节的离奇曲折,贪得多而嚼 不烂。老师组织的集体示范阅读时,要突出范围的广度和阅读 视野的开阔性。著名作家贾平凹建议:“文学书要读,政治书要 读 ,哲学 、历史 、美学、天文 、地理 、医药 、建筑、美术 、乐理…… 凡能找到的书,都要读读。若读书面窄,借鉴就不多,思路就不 广 ,触一而不能通三。”在尊重学生阅读的选择性和 自主性的 前提下,一定要积极地引导学生阅读那些充满人性,关注人类 命运和地球家园 ,使学生明辨是非 、善恶 、真假 、美丑 ,具有正 义感 ,爱好和平 ,拥有爱心和温情的报刊杂志书籍 ,尤其要诱 导学生与那些人类 良知的代表者如莎士 比亚 、托尔斯泰、鲁 迅、曹禺、巴金等大师对话,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培养起他们 对人的终极关怀 ,奠定坚实的人文底蕴。
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有效实施的策略
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有效实施的策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个性化教学正逐渐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热点。
在语文教学中,个性化阅读教学更是备受关注,因为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
要实施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需要一些有效的策略。
本文将就此展开探讨,为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实施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要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教育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非简单的灌输知识。
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目标应当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教师应主动调整自己的教学角色,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引导式”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二、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水平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第一步是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水平。
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阅读日记等多种形式,了解学生对于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题材、风格的喜好和喜爱程度,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等。
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现状,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安排个性化阅读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感兴趣的、适合自己水平的阅读材料中获得自信和乐趣。
三、建立个性化阅读档案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建立个性化阅读档案。
档案中可以包括学生的阅读爱好、阅读能力评估、阅读的难点和问题等。
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将档案分为文学作品、报刊杂志、职业技术书籍等不同类别,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
四、设计多样化的阅读任务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教师需要设计多样化的阅读任务。
这些任务可以包括:阅读速度测试、阅读感受记录、文学作品分析、书评撰写等。
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演讲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分享,增强学习的乐趣和实效性。
五、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与辅导在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
摘要:由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通常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并不注重学生语文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思维僵化,缺乏一定的语言思维能力。
鉴于当前的语文教学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让学生接触到足够丰富的语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吸收,最终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一、选择恰当的阅读文本高中生在读到一篇文章的时候可以理解其中的一些基本含义。
教师在开展整本书阅读的时候要从全局出发,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效果,让学生在宏观把握的基础上,合理设计整本书教学活动,从而确保教师能够操控全局,使整本书阅读活动顺利有效开展。
什么样的文本才算是有效的呢?鉴于课堂教学围绕教材内容开展,所以,教师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的时候也要考虑到教材内容,要选择符合教学实际的文本。
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有效地让学生将课内外阅读文本有效融合,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进行有效整合,从而让学生做到融会贯通。
如《念奴娇·赤壁怀古》,虽然学生阅读了不少苏轼的作品,却仍旧无法明白为什么说苏轼的诗作属于豪放派。
为了使学生深入了解苏轼,了解他的写作风格、特点,教师可以引入一些与苏轼有关的传记作品,比如《苏东坡传》。
教师在讲解教学内容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向学生推荐这本书,然后大致地讲一下苏东坡的人生经历,他身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写出了怎样的文学作品。
历史故事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这时引入更深层次的内容,学生会认真听讲、思考,会快速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并在心中记下《苏东坡传》这本书,利用课余时间书阅读。
通过阅读这本书,学生会逐渐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再次阅读作者的作品的时候,会产生情感共鸣,会逐渐地回忆起与作者情感相关的人生经历。
我们在选择整本书阅读文本的时候,要选择难度适中,还要协助学生合理地安排阅读时间,要教给学生精读、泛读两种阅读方法,让学生科学地安排规划阅读时间和内容,使文本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起到最大的作用。
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
略 研 究 的 目标 主 要 有 以 下 几 个 方 面 : 更 新 教 师 ① 阅读教 学 的教 学理 念 ; 制 定有 效 的 阅读教 学课 ②
堂 方 案 ; 归 纳 适 用 于 常 见 文 体 的 阅读 方 法 : 探 ③ ④
索 高 中 阅读 教 学 的 序 列 性 。
低 效 或 不 讲 成 效 的现 象 大 量 存 在 , 日常 教 学 中 重
一
致 课 堂 教 学 无 效 、过 分 夸 大 学 生 作 用 轻 视 教 师 作
用 而 导 致 教 学 不 得 法 、过 分 夸 大 情 感 目标 轻 视 知
、
有 效 阅 读 教 学 策 略研 究 的 背 景 与 目标
1新 课 程 背 景 下 高 中语 文 教 学 的 现 状 期 待 着 .
语 文 教 师 接 受 了 比较 先 进 的 阅 读 教 学 理 念 . 将 并 之运 用到 教学 实践 中 , 阅读感 悟 、 究 性 阅读 、 如 探 个 性 化 阅读 等 等 。但 由 于 缺 乏 深 入 的 实 践 研 究 。
高 中 语 文 阅读 课 堂 成 为 这 样 的 课 堂 : 培 养 高 层 ①
课 堂教学及 其效率 是教育工 作者一 直孜孜探 讨 的一 个 课 题 。而 高 中语 文 课 堂 有 效 阅读 教 学 策
闹 , 没 有 实 效 。 教 学 中 出 现 了 过 分 夸 大 自主 而 却
导 致 课 堂 教 学 无 序 、过 分 夸 大 过 程 忽 略 结 果 而 导
略 的 研 究 , 该 是 提 高 语 文 教 学 效 率 的 重 中之 重 。 应
期 有 效 提 升 学 生 的 阅 读 思 维 品 质 与 阅读 能 力 。 关 键 词 : 中语 文 ; 效 阅 读 ; 学 策略 高 有 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研究
课题方案
实验对象:高二1、2、3、4班
实验时间: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新教学大纲对高中生阅读的要求
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新大纲要求:发展独立阅读能力,能阅读实用类、文学类、理论类等多种文本;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或阅读材料,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对阅读材料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因此,要把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作为高中阅读教学的重点2、高中生阅读现状亟待改革
据调查,90后的很多高中生普遍对阅读具有兴趣,但对教学内容或语文课的文本阅读感到乏味,转而喜欢浏览“砖头著作”、网络电子书等快餐文化,追求眼睛的观感,内心缺乏深刻的体悟。
表现为学生“正式”阅读时习惯差,阅读量少,阅读的知识储备欠缺,对有深刻意义的文学类作品感悟不深,理解浅隘。
这种现象极大地制约了学生阅读能力和品位感的提高,急需改革。
3、学生情感世界需要丰富,内在心灵需要深化
在现行应试教育体制地制约下,学生绝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应付考试上,无暇深度地体验生活,加之平时花在语文,尤其是阅读上的时间少,无法体味圣贤大儒、士农工商等各种社会角色的生活经历,导致情感世界往往苍白,心灵感悟往往肤浅。
这不仅违背了阅读板块作为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原则,更违背了其人文性的作用。
学生的心灵世界和内在气质急需通过阅读得到提升,摆脱俗气、流气、野气,审美更加高尚,节操更有讲究。
4、教学现实需要
高耗低效的教学现状呼吁语文阅读的有效教学。
实效性阅读教学是解决当前高中语文阅读高耗低效现状的迫切需要。
实践证明,在阅读教学中,老师肢解分析代替学生的主动思维、一言堂的理解授意,窒息学生思考的灵魂,早已是落后而繁累的教学方式。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师接受了比较前沿的阅读教学信息,并独立运动于教学实践中,如阅读感悟、探究性阅读、个性化阅读等。
但由于缺乏深入的实践研究,致使有效教学实施不到位,不乏流于形式的现象,没有实效。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高效率?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何改变学生阅读现状,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行阅读,学习语文,在阅读教学中得到主动和谐的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这都是实效性研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模式的结构
1、指导思想:以《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为指导,以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发展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阅读,主动发展的状态,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其人文素养,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2、教学模式:
A、“面——点——面”导读式
主要环节:通读全文,把握思路;语段品味,析理体情;总结特点,提升感悟。
B、悟读式
操作程序:初读(悟的基础)-议读(悟的呈现)-精读(悟的核心)-美读(悟的升华)
-诵读(悟的再现)。
3、预期目标
(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愿读、多读、会读、读懂。
(2)让学生在阅读中领悟,在领悟中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随感随写的写作习惯。
(3)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自己,认识自己,树立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普遍提高人文素养。
(4)学生能自觉运用阅读成果指导日常行为,使文本阅读中真、善、美的光辉沉淀外化为学生美好的行为品质。
三、实验原则
1、实践性原则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切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是各个学科,也是语文阅读教学必须遵循的思想原则和客观规律。
为此,应明确以下几点:
(1)以实践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原则,是现代教学人本思想的集中体现;
(2)以实践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原则,是教学中正确处理教与学关系的唯一选择;
(3)以实践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原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能力和情感的必然要求;(4)以实践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原则,是当前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
2、全面性原则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全面。
所谓“全面性”是指使学生的各项基本素质,包括德、智、体、美、劳以及个性特长等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不仅重视开发和培养智力因素,而且重视开发和培养非智力因素;不仅教会学生学习,而且还要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要全面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教育目标,应该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掌握三个重点:加强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进行语文阅读审美教育、培养审美创造力。
3、针对性原则:针对不同个性、不同能力的学生,阅读教学的引导原则应因人而异。
4、主体与主导性原则
(1)坚持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将学生作为阅读教学中的主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第二,有效地激起学生“我要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第三,整体参与。
(2)坚持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并不意味着低估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并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各种动机,重视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启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第二,根据学生的各种需要和爱好,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自学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实验措施
(一)加强理论学习
1、听报告:由学校具备一定科研能力和文学特长的教师作报告;邀请特级教师到校讲课。
实验教师外出听课、考察、学习别人的科研经验。
2、阅读各类书籍:提高教师的文学欣赏水平,并做好读书笔记,写一定的读后感,相互探讨交流。
3、评论文:鼓励教师撰写科研论文、文学性文章、阅读教案,一年一度组织评委进行评审,对优秀文章、教案给予奖励,并推荐参加市组织的论文评选。
(二)操作模式
1、名著教学式:教育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要“弘扬和培养民族
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古今中外的文学文化名著,它们凝结着先贤的思想和情感,更积淀着民族的文化和智慧,它们无疑是人类优秀文化的最好载体。
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阶段的中学生,如果放弃这一载体,必将导致一种人文精神的缺失。
因此,加强阅读教学,引导中学生进行名著阅读应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尤其是语文教师的足够重视,它不仅仅关系到考大学的问题,更关系到一代人的整体素质问题。
所以我们要努力,要特别注重引导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自主阅读式: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该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
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
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
”
3、拓展阅读式:拓展式”阅读的课堂教学打破以往支离破碎的课堂程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采用录音、投影、阅读材料、录像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产生迫切的阅读动机,促使学生尽快进入最佳的阅读状态,然后老师导入情、导入境、导入理,适当加以点拨、指导,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写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欣赏优美精辟的语句,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和描写,特别看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优良思维品质的培养,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有人说:“善教的教师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拓展式教学中,教师不是越俎代庖,而是调动学生的记忆、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因素,帮助学生理解感悟,涵泳体味。
讲要讲在难点上,讲要讲在关键处,而“有所保留而不必说尽”,就是让学生发挥主体地位,自己去思考,形成自己的情感体验。
教师必须对具体的学生施加具体的影响,以唤醒学生潜在的丰富的认知个性。
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选择切合自己的一系列阅读材料和阅读方式,使学生学习能够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教师应从各个类似的学生身上发现细微的差异,并对这种差异给予多侧面多层次的引导,以满足培植学生个性的需要。
五、研究方法
1、文献法:查阅国内外有关研究性学习尤其是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成果以及阅读研究的相关资料,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收集并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根据课题实验的要求,进行归纳、整理、提炼和总结,从而得出语文研究性学习中的阅读教学研究的途径、方法及基本模式、规律。
2、调查法:对所有参加研究的语文老师和各自选择的教学班,收集著作、优秀文章和学生的阅读心得,了解教师阅读理论及实践,特别是实验对象前后对比的能力变化情况。
3、经验总结法:在实践过程中,在各个阶段,不断总结实施经验,对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4、成果展示法:在实验的各个阶段,通过写读后感、吟诵吟唱、舞蹈、话剧、演讲等形式,把参与研究的人员和实验对象所取得的成果进行展示。
六、实验预期成果
1、实验研究报告。
2、实验教师论文、优秀教案集。
3、经验总结报告。
4、学生优秀阅读笔记。
七、课题主研人员:王晶李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