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行政强制法解读

合集下载

行政强制法全文及其详细解释

行政强制法全文及其详细解释

行政强制法全文及其详细解释行政强制法全文及其详细解释一、行政强制法的基本概念行政法是国家行使行政权力的法律规范,包括国家机关的立法、行政、司法等各项行政活动。

行政强制法是行政法的一个分支,指国家机关行使行政强制权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行为实施直接的、强制的制约、限定和管辖,并对不服从行政强制措施的行为,采取强制措施的一门法律学科。

二、行政强制法的法律地位行政强制法是行政法的一部分,其法律地位等同于行政法的其他分支,具有法律效力和法律约束力。

同时,行政强制法作为一种特殊的行政法规范,其具有强制性和优先性。

三、行政强制法的基本原则1、法定原则。

行政强制行为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必须具有法律依据。

2、限制原则。

行政强制权只能限制与保护公益利益相关的私人权利,不能无限制的侵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益。

3、正当性原则。

行政强制行为必须是正当的,不得滥用行政权力。

4、程序正当性原则。

行政强制行为必须是经过程序正当的,遵循法定程序。

5、最小限度原则。

行政强制行为必须以最小限度的方式进行,不能因为方便、快捷而滥用行政强制手段。

四、行政强制的种类1、命令行政强制命令行政强制是指行政机关通过命令、通知等方式,要求被强制执行人自动履行义务或禁止消极的行为,如责令停工、责令改正、督促履行等。

2、代替行政强制代替行政强制是指行政机关通过把解决私人间纠纷的职责转给行政机关,代替双方当事人执行行政强制的措施,如拍卖、扣押等。

3、强制执行行政强制强制执行行政强制是指行政机关根据法律规定,通过钳制、拘留、罚款、封闭、吊销执照等措施,迫使被强制执行人履行义务或解除违法行为。

五、行政强制应满足的条件1、行政强制的事实条件行政强制必须是依法作出的命令或决定,并经过书面通知或公告。

2、行政强制的程序条件行政强制必须符合法定程序,包括责令取保和听证等程序。

3、行政强制的时间条件行政强制的时间一般应当是权利义务发生时起,但在某些情况下,行政强制时间可以晚于权利义务发生时。

2024年度《行政强制法讲解》ppt课件

2024年度《行政强制法讲解》ppt课件
10
03
行政机关强制执行
2024/3/23
11
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方式与适用条件
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方式
代履行
执行罚
2024/3/23
12
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方式与适用条件
直接强制
2024/3/23
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适用条件
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 决定的
1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方式与适用条件
比例原则
行政强制应当与行政相对人的违法行 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 程度相当。
2024/3/23
公正、公开原则
行政强制应当公正、公开进行,保障 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教育与强制相结合原则
行政强制应当以教育为主导,辅以必 要的强制措施,引导行政相对人自觉 遵守法律。
5
行政强制法的体系结构
总则
2024/3/23
9
行政强制措施的法律责任
执法人员的法律责任
执法人员违反法律规定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依法给予处分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4/3/23
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当事人拒不履行行政决定,在法定期限内又不申请行政复议 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没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可以 自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依照本章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 制执行。
8
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程序
1
表明身份
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前,必须向当事人 出示执法身份证件,表明自己的身份。
2
说明理由
执法人员应当场向当事人说明实施行政强制措施 的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救济 途径。

行政强制法解读

行政强制法解读

行政强制法解读行政强制法是一部规范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

这部法律的出台,对于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具有重要意义。

行政强制法明确了行政强制的概念和种类。

行政强制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

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

常见的行政强制措施有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扣押财物、冻结存款、汇款等。

行政强制执行则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

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有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划拨存款、汇款、拍卖或者依法处理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排除妨碍、恢复原状、代履行等。

行政强制法规定了行政强制的设定权限。

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设定。

尚未制定法律,且属于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事项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公民人身自由、冻结存款汇款和应当由法律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以外的其他行政强制措施。

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以及扣押财物的行政强制措施。

法律、法规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措施。

行政强制执行由法律设定。

法律没有规定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作出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行政强制法还确立了行政强制的实施程序。

实施行政强制,应当遵循法定的程序,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遵守的程序包括:实施前须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经批准;由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实施;出示执法身份证件;通知当事人到场;当场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制作现场笔录;现场笔录由当事人和行政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当事人拒绝的,在笔录中予以注明;当事人不到场的,邀请见证人到场,由见证人和行政执法人员在现场笔录上签名或者盖章。

《行政强制法讲解》课件

《行政强制法讲解》课件
受非法侵犯。
通过法律的规范和监督,促进和保障行 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提高行政管理效
率,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行政强制法的适用范围
1
适用于各级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强制行为,包括 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
2
适用于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实施的法律义 务和法律责任,例如对违法建筑、违法占地等违 法行为的查处和拆除等。
总结词
掌握行政强制执行的程序步骤
详细描述
行政强制执行的程序包括申请与受理、审查与决定、告诫、实施强制措施和执 行完毕等步骤。在执行过程中,必须遵循法定的程序,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不受侵犯。
行政强制执行的执行
总结词
了解行政强制执行的实施方式
详细描述
行政强制执行的实施方式包括强制措施和强制执行两种。强制措施是指在紧急情况下, 依法对当事人的人身自由进行暂时性限制的措施;强制执行则是指对逾期不履行行政决 定的当事人,采取强制手段,迫使其履行义务的行为。在执行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法
总结词:具体操作
详细描述: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规定的行政 机关实施,没有法律规定的,由国务院规定 的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部 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由行政机关具备 资格的执法人员实施,其他人员不得实施。 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遵守禁止使用武力的 原则,不得滥用职权、明显不当,并应当保
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行政强制执行
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 强制其履行义务的行为。
行政强制法的立法目的
规范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 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维护公共利 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
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通过法律的形式明确行政强制的设定和 实施程序,防止行政机关滥用行政强制 权力和任意扩大行政强制的范围,保护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不

《行政强制法》解读

《行政强制法》解读

《行政强制法》解读一是法定原则。

规定: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适用本法,并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进行。

二是适当原则。

规定“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应当适当,采用非强制手段可以达到行政管理目的的,不得设定和实施行政强制。

”专家解释,从实体上说,行政主体依法实施行政强制,应当以实现行政管理所要求的目标为限,应该冻结部分资金的,不能冻结整个账户。

从程序上说,行政强制主体所采取的手段与要达到的目标之间必须有对应关系,要扣押商店里的违禁品,不能扣押违禁品以外的其他商品。

三是坚持教育与强制相结合原则。

规定“实施行政强制,应当坚持教育与强制相结合。

”专家指出,行政强制只是促使当事人履行法定义务的一种手段,不是目的。

当事人经教育自觉改正违法行为,履行法定义务的,就不应再采取行政强制。

四是不得为单位和个人谋利原则。

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利用行政强制权为单位或者个人谋取利益。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享有陈述权、申辩权;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因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强制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要求赔偿。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人民法院在强制执行中有违法行为或者扩大强制执行范围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要求赔偿。

三、严格限制行政强制措施设定权明确行政强制的设定权,是从源头上解决行政强制“乱”的关键。

过去由于没有统一的行政强制法,立法法也没有对行政强制的设定权作出明确划分,行政强制的设定权不明确,不仅法律设定行政强制,法规、规章也在设定行政强制,甚至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也设定行政强制。

其后果是,行政机关在实施管理过程中“滥”用行政强制,侵害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也不符合依法行政的要求。

对此,行政强制法明确规定:“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设定。

”截止2010年上半年,行政法规中规定了行政强制措施的有96件。

其中,17件是在法律对特定事项作了原则规定,同时授权国务院规定具体管理措施的情况下,国务院在行政法规中规定了行政强制措施。

《行政强制法》解读

《行政强制法》解读

《行政强制法》解读《行政强制法》于2011年6月30日由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于2012年1月1日施行。

这是继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之后又一部规范行政行为的重大立法。

该法并非如工商执法人员所期待的赋予更多执法手段来强化行政权,而是通过健全和完善制度来限制、规范、约束行政权的行使,兼顾依法保障行政机关的行政强制权。

着力寻求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限权与赋权的平衡,其确立的行政强制基本原则和行政强制措施实施程序、强制执行程序等制度也将改变传统执法操作模式,对基层工商机关行政执法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行政强制的含义及立法背景所谓行政强制,是指行政机关为了实现行政目的,对相对人的人身、财产和行为采取的强制性措施。

行政强制的构成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行政强制措施,二是行政强制执行。

行政强制措施是行政主体为了预防,制止违法行为或者为了维护某种特定秩序状态,对行政相对人的人身和财产予以强行限制的一种行政行为。

例如,查封、扣押等。

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

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袁曙宏说:“在行政强制法颁布之前,行政强制实践中存在着‘散’和‘乱’的问题。

行政强制的设定主体比较散,法律可以设定、行政法规可以设定、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中央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也可以设定,甚至少量的政府规范性文件也设定。

”目前我国行政强制制度主要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方面是乱设行政强制和滥用行政强制,侵害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就是行政机关的强制手段不足,对有些违法行为不能有效制止,有些行政决定不能得到及时执行。

行政强制法就是从法律上规范了乱设行政强制和滥用行政强制的“乱”象。

法律中未设定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措施。

但是,法律规定特定事项由行政法规规定具体管理措施的,行政强制法对行政强制措施的对象、条件、种类作了规定,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不得作出扩大规定。

《行政强制法》解读

《行政强制法》解读

对比例原则的内涵,一般认为,比例原则包括妥 当性原则、必要性原则与狭义比例性原则三个子 原则。 其中,妥当性原则是指行政机关所采取的方法必 须有助于达成所追求的目的; 必要性原则是指在能达到法律目的各种方式中, 应选择对相对人权利侵害最小的方式,这是从法 律后果上来规范行政权力与其所采取的措施之间 的比例关系,故此原则也称为“最小侵害原则” 的比例关系,故此原则也称为“最小侵害原则”;
亮点二:落实比例原则
比例原则是许多国家行政法上一项重要的基本原 则。 19世纪,德国的警察法中首次出现比例原则观念, 19世纪,德国的警察法中首次出现比例原则观念, 之后比例原则在理论与实践中都得到了极大的发 展。德国的行政法学鼻祖奥托·麦耶在其《 展。德国的行政法学鼻祖奥托·麦耶在其《德国行 政法学》 政法学》一书中最早明确地提出比例原则,即 “行政权追求公益应有凌越私益的优越性,但行 政权力对人民的侵权必须符合目的性,并采行最 小侵害之方法” 小侵害之方法”
狭义比例原则是指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 时,对相对人造成的损害应小于达成目的 所获得的利益,避免行政主体为了实现行 政目的而造成相对人权益的过度损害,故 也称“均衡性原则” 也称“均衡性原则”
比例原则着眼于法益的均衡,是拘束行政 权力违法最有效的原则,该原则在行政执 法中的运用会有效遏制行政自由裁量权的 滥用,限制行政权恣意,也给监督机关和 行政相对人监督行政主体是否依法行政提 供了一把标尺,比例原则以维护和发展公 民权为最终归宿,称为行政法中的“ 民权为最终归宿,称为行政法中的“帝王 条款” 条款”,对我国行政法治建设具有很强的 借鉴意义
我国的行政强制法律制度基本形成
二、法律实施前的法律法规行政强制的状 况 1、72部规定了行政强制的行政法律中,有 72部规定了行政强制的行政法律中,有 42部没有上位法依据,其中有27部规定了 42部没有上位法依据,其中有27部规定了 查封、扣押 2、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 设立行政强制 3、地方和部门的规范性文件设立行政强制

2024版行政强制法培训解读《行政强制法》

2024版行政强制法培训解读《行政强制法》
行政强制法培训解读《行政强制法》
目录
• 行政强制法概述 • 行政强制的种类与设定 • 行政强制的实施程序 • 行政强制的监督与救济 • 行政强制法案例分析 • 行政强制法的实施与展望
01 行政强制法概述
行政强制法的定义与性质
定义
行政强制法是指规范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 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 为的法律规范。
案例二:某环保局对污染企业实施停产整治案
案情简介
法律依据
案例分析
某环保局在检查中发现一企业存在严 重污染行为,依法向该企业下达了停 产整治通知书。企业按要求停产整治 后,经环保局验收合格,恢复了生产。
《行政强制法》规定,行政机关依法 作出要求当事人履行排除妨碍、恢复 原状等义务的行政决定,当事人逾期 不履行,经催告仍不履行,其后果已 经或者将危害交通安全、造成环境污 染或者破坏自然资源的,行政机关可 以代履行,或者委托没有利害关系的 第三人代履行。
02 03
法律依据
《行政强制法》规定,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 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 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
案例分析
本案中,交通局依法对非法营运车辆实施扣押,是制止违法 行为、保护乘客权益的必要措施。当事人按要求接受了处理, 交通局依法解除扣押,体现了依法行政、合理行政的原则。
行政复议
当事人对行政强制行为不服的, 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由行政 复议机关对行政强制行为进行审 查并作出复议决定。
行政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解读

一、《行政强制法》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支架性法律
• 今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 之年,也是国务院加大力度实施《全面推 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关于加强法治 政府建设的意见》、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 重要一年。《行政强制法》值此时机出台, 意义十分重大,既有力推动了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又切实适 应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迫切需要,顺应 了行政强制规范化、法治化和法典化的发 展趋势。
• 为了理性规范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立 法机关多次广泛征求相关部门、社会公众 和专家学者的意见与建议,借鉴了《行政 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规范政府共 同行为的重要行政法律的立法经验,
• 着力聚焦解决行政强制“散”、“乱”、 “软”等 • 实践问题,统筹兼顾公共利益与公民合法 权益,协调处理多种复杂关系,遵循行政 强制设定和实施的内在逻辑,努力在保障 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与保护行政相对人 合法权益之间寻求平衡。
• 《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立 法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规范行 政机关共同行政行为的综合性法律法规以 及大量规范行政机关某一管理领域行政行 为的专门性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昭示着 我国行政行为与程序法律制度框架已经形 成。
• 但是,勿庸讳言,作为我国行政法部门居 于主体和核心地位的行政行为法律制度, 由于《行政强制法》这一重要的综合性法 律一直未能出台,而直接影响了其健全和 完善的速度,并进而对我国整个行政法律 体系乃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健 全和完善产生了明显影响。
• 在多次调研并广泛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 地方人大和一些全国人大代表、专家意见 的基础上,于2002年4月形成了《行政强制 法(征求意见稿)》,进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 《行政强制法(草案)》,并于2005年12月 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进 行初次审议。

《行政强制法》讲解

《行政强制法》讲解
行政强制法就是要通过划定行政机关行政强制权的疆域、规 范行政强制权实施的程序、为受到行政强制权不当行使侵 害的行政相对人提供救济途径,在恰到好处地运用行政强 制权的同时,防止其滥用给行政相对人造成损害。
行政强制法以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为立法 宗旨,也必将成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抵御行政强制权 侵害的有力武器。
既要保障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又要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 行职责。
3、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
“人类无法律即无秩序”。 现代国家立法的主要目的就是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
巩固统治者的政权。 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行政法,均有维护公共利益和
社会秩序的规定。
4、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行政强制权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最青睐、最宠爱的权力, 也是最容易膨胀和最可能威胁公民权利、自由的权力。因 此,必须予以限制,以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 权益。
4、完善行政强制的程序规定,有利于促进公正、文明执法,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5、确立救济和法律责任制度,有利于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维护社会公平正
义。
十年磨一剑、千呼万唤始出来!
根据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1999年3月全 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正式启动行政强制法起草调研和论证 工作。 此后,行政强制法草案经过了五次审议,终获通 过,整整经历了12个年头。
(一)立法目的(第1条) “为了规范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
法履行职责,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 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目的有4个: (1)规范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 (2)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 (3)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 (4)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行政强制法全文解释

行政强制法全文解释

行政强制法全文解释行政强制法全文解释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行政强制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根据宪法和行政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法。

第二条行政机关在依法履行行政强制职权时,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高效的原则,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三条行政强制是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法规的授权,对不服从行政决定或者行政命令的对象采取的强制措施。

第四条行政强制的目的是强制行政对象依法履行法定义务,消除违法行为,实现行政目标。

第五条行政强制应当从轻、从简原则出发,限制权力行使的干预力度,尽量减少不利于当事人权益的不良后果。

第二章行政强制的限制第六条行政强制行为必须有合法的依据,不能超越依据的范围和限制。

第七条行政强制机关在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前,应当向被强制对象进行告知,并说明强制依据、依据的内容、强制措施的种类、执行期限等;告知方式可以采用书面、口头、电子等形式。

第八条行政强制机关在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时,应当依法进行必要的听证程序,听证程序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九条行政强制机关在依法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前,应当对行政对象进行合法合理的协商,尽量争取强制措施得到行政对象的自愿接受。

第十条行政强制机关在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时,应当充分考虑行政对象的实际情况和能力,以保护其生存和发展的合法权益。

第十一条行政强制机关在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时,应当合理安排执行的时间、地点等,以减少不必要的影响和损失。

第三章行政强制的种类与程序第十二条行政强制措施包括责令履行、限期履行、强制代履行、财产执行、行政扣押、行政处罚等。

第十三条责令履行是指行政机关要求行政对象立即履行法定义务,消除违法行为。

第十四条限期履行是指行政机关要求行政对象在一定期限内履行法定义务,消除违法行为。

第十五条强制代履行是指行政机关可以按照法律规定或者与行政对象约定,通过自己或者委托有关单位履行行政对象未能履行的法定义务。

第十六条财产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根据法定程序对行政对象的财产进行查封、扣押、冻结、拍卖等处置,以实现行政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国家主席令第49号)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国家主席令第49号)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2011年6月30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行政强制的种类和设定第三章行政强制措施实施程序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查封、扣押第三节冻结第四章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程序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金钱给付义务的执行第三节代履行第五章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行政强制,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

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

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

第三条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适用本法。

发生或者即将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或者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行政机关采取应急措施或者临时措施,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行政机关采取金融业审慎监管措施、进出境货物强制性技术监控措施,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四条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

第五条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应当适当。

采用非强制手段可以达到行政管理目的的,不得设定和实施行政强制。

第六条实施行政强制,应当坚持教育与强制相结合。

第七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利用行政强制权为单位或者个人谋取利益。

第八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享有陈述权、申辩权;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因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强制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要求赔偿。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人民法院在强制执行中有违法行为或者扩大强制执行范围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要求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全文及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全文及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全文及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行政行为,增强行政机关的执法效力,维护社会秩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的行政强制,是指行政机关在法定条件下采取的限制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为自由,行使行政管理强制力的行为。

第三条行政强制实行依法为原则,保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行政机关行使行政强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合法性原则,即行政强制行为必须有法律依据;(二)必要性原则,即行政强制行为必须是达到法定目的的必要手段;(三)程序正当性原则,即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强制前,应当履行法定的程序要求;(四)适当性原则,即行政强制行为应当与违法行为性质和情节相适应;(五)比例原则,即行政强制行为的限制措施应当与行政目的相适应,不得超出必要范围。

第二章行政处罚第五条行政强制措施之一的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对违法行为采取的限制或者制裁措施。

第六条行政处罚的法定原则,即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必须有法律依据。

第七条行政处罚的合用原则,即行政机关在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时应当依法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确定合适的处罚措施。

第八条行政处罚的公正原则,即行政机关在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时,应当公正、公平、透明。

第九条行政处罚的程序原则,即行政机关在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时,应当依法履行听证、听证告知、听证调查等程序。

……511.附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实施细则附件二:表格一——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书附件三:表格二——行政处罚决定书……512.法律名词及注释:(一)行政强制:行政机关在法定条件下采取的限制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为自由,行使行政管理强制力的行为。

(二)行政处罚:行政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对违法行为采取的限制或者制裁措施。

《行政强制法》讲解

《行政强制法》讲解
民权利的保障构成了更为完整的法律体系。
(二)解决行政强制权行使中突出问题的迫切要求
我国行政强制执法领域长期存在着“乱”、“滥”、 “软” 的问题:
1、“乱”。表现为设定行政强制的主体不明确,实施行政强 制的主体比较混乱。
2、“滥”。行政强制的具体形式名目繁多(据统计,有263 种),缺乏规范,“滥”用行政强制普遍。
2005年12月初审; 2007年10月二审; 2009年8月三审; 2011年4月四审; 2011年6月五审。
该法为什么经历了那么长的立法过程?
1、该法涉及公权与私权的平衡,涉及特定相对人权益、自 由、安全与他人、社会公众的权益、自由、安全的平衡, 此种平衡很难把握,必须慎之又慎;
2、该法涉及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权力配置的调整或重构, 各方在立法过程中博弈不断;
(二)定义(第2条)
行政强制: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 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
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 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 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 行为。 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 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 制履行义务的行为。
3、基本原则体系化
该法在第一章规定了行政强制的五大原则,覆盖了行政强制设定、实施、 救济等全过程,构成了完整的基本原则体系,为行政强制制度建构和 运行指明了方向。
4、体系结构科学化
该法将行政强制法律制度划分为设定制度、行政强制措施制度、行政机 关强制执行制度、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制度和法律责任制度五大板 块,符合对于行政强制行为进行分类规范的科学规律和客观要求,有 利于人们的正确理解与适用。

《行政强制法》讲解

《行政强制法》讲解

《行政强制法》讲解在现代社会的治理中,法律作为规范和约束人们行为的重要准则,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行政强制法》是一部对行政强制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的重要法律。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部法律。

首先,咱们得搞清楚啥是行政强制。

简单来说,行政强制就是行政机关为了实现行政管理目的,依法对相对人的人身、财产等采取的强制手段。

这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两大类。

行政强制措施呢,就像是在紧急情况下给车子踩的那一脚刹车。

比如说,要是发现某个商店在卖可能危及人身健康的假冒伪劣食品,行政机关可以当场查封这个商店,这就是行政强制措施。

它的特点是具有临时性、紧迫性,目的是为了防止危害的扩大或者证据的灭失。

常见的行政强制措施还有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扣押财物、冻结存款汇款等等。

行政强制执行呢,则是在相对人不履行行政决定的时候,行政机关依法采取的强制手段,让相对人履行义务。

比如说,某人被罚款了但一直不交,行政机关就可以从他的银行账户里直接扣钱,这就是行政强制执行。

行政强制执行又可以分为直接强制执行和间接强制执行。

直接强制执行,像强行拆除违法建筑;间接强制执行呢,包括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代履行等。

那么,为啥要有《行政强制法》呢?这可太重要啦!一方面,它能保障行政机关有效地履行职责,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法律来规范行政强制行为,行政机关可能会滥用权力,随意对老百姓采取强制手段,那社会不就乱套了嘛!另一方面,它也能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有了这部法律,老百姓就知道行政机关在啥情况下能采取强制手段,要是行政机关违法强制,老百姓也能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接下来,咱们说说《行政强制法》的一些重要原则。

合法性原则那是必须的。

行政强制必须依法进行,要有法律的明确授权,不能想咋来就咋来。

比如,行政机关不能自己随便创设一种行政强制手段。

合理性原则也很关键。

行政强制的手段和目的要相称,不能杀鸡用牛刀。

能不采取强制手段的就尽量不采取,能采取轻一点的强制手段的就别用重的。

行政强制法全文释义是怎样的

行政强制法全文释义是怎样的

行政强制法全文释义是怎样的实际上在生活当中,我国公安机关人员在依法抓捕犯罪嫌疑人的时候,所采取的手段就是属于强制性的手段。

不管犯罪嫌疑人是否配合,只要公检法机关人员有相关的手续,都可以对其强制进行拘留。

在这一过程当中,公检法机关人员需要参考的法律就是我国制定的行政强制法。

接下来大家就可以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行政强制法全文释义是怎样的?实际上在生活当中,我国公安机关人员在依法抓捕犯罪嫌疑人的时候,所采取的手段就是属于强制性的手段。

不管犯罪嫌疑人是否配合,只要公检法机关人员有相关的手续,都可以对其强制进行拘留。

在这一过程当中,公检法机关人员需要参考的法律就是我国制定的行政强制法。

接下来大家就可以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行政强制法全文释义是怎样的?▲行政强制法全文释义是怎样的?▲行政强制法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行政强制,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

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

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

第三条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适用本法。

发生或者即将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或者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行政机关采取应急措施或者临时措施,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行政机关采取金融业审慎监管措施、进出境货物强制性技术监控措施,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四条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

第五条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应当适当。

采用非强制手段可以达到行政管理目的的,不得设定和实施行政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强制法从2005年12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9次 会议初审到审议通过,历时六年半时间。
——2005年12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初审 ——2007年10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二审 ——2009年8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0次会议三审 ——2011年4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四审 ——2011年6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五审
• 1.行政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 府组织法、公务员法、机构编制条例等。
• 2.救济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 • 3.行为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立法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及诸
多单行法。 行政强制法属于行政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限制使用 有关场所。 • (5)强制隔离当事人,对特定区域内的建筑物、设备、设施进
行控制,封锁场所、道路,查验现场人员的身份证件、限制有关 公共场所内的活动。(社会安全事件) • (6)保障、控制措施(经济危机)
A.属于行政强制措施。 B.适用于突发事件,启动应急预案后的措施。 C.其设定和实施适用有关法律、行政法规。
——金融业审慎监管措施 适用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证券法、保险法、外汇管理条例等
。 包括限制交易、限制或者暂停部分业务、托管、接管、限制
分红、限制资产转让、阻止直接责任人员出境等。
——进出境货物强制性技术监控措施 适用进出口商品检疫法、国境卫生检疫法、食品安全法等

——检验检疫等。
(三)基本原则
• 1.行政强制法定原则; • 2.行政强制适当原则; • 3.教育与强制相结合原则; • 4.禁止谋利原则; • 5.权利救济原则。
2. 行政强制执行
——含义 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
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 ——特征 • (1)行政强制执行是确保决定义务的行政决定得以实现的行政 行为。 • (2)行政强制执行是终局性的行政行为,除非行政决定被撤销 、变更或者发生执行错误,予以恢复原状或者退还财产。
• 1.确立行政强制设定权制度,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行为,提高立法质量;同 时约束和限制了随意设定强制的行为,有利于减少行政机关对经济社会事务的过度 干预。
• 2.实施行政强制的主体资格制度,还原了行政强制的公权力性质,有利于减少行政 强制权的滥用。
• 3.建立相对集中行政强制措施权制度,为推进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 • 4.关于行政强制的程序规定,有利于促进公正、文明执法,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 5.确立救济和法律责任制度,有利于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的支架性法律,它的制定,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
(一)出台背景
二是解决行政强制权行使中突出问题的迫切要求。
——由于对行政强制缺乏统一规范,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既存在滥用 行政强制手段,侵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问题,也存在行政 机关强制手段不足,执法效率低,不能有效制止违法行为的问题。具体表 现为: • 1.设定权不明确。 • 2.行政强制措施种类繁多,名称不一,缺乏规范。 • 3.实施主体混乱。 • 4.程序不规范,行政强制的随意性大。 • 5.行政机关申请法院执行,程序烦琐,时间过长。
3. 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的区别标准
——是否有确定义务的行政决定和法定义务存在
行政强制措施
行政决定 法定义务
行政强制执行
4. 应急措施或者临时措施、金融业审慎监管措施、进 出境货物强制性技术监控措施
——应急措施、临时措施
• (1)救助措施:疏散、撤离。 • (2)控制措施:控制危险源、封锁危险场所、交通管制。 • (3)保障措施: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 • (4)保护措施:禁止或者限制使用有关设备、设施,关闭或者
(二)行政强制的概念和特征
行政强制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
特点: • (1)强制性; • (2)单向性; • (3)从属性; • (4)非处分性。
1. 行政强制措施
——含义 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
据毁损、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 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 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 ——特征 • (1)行政强制措施是临时性的行政行为。如扣押财物,期限不 得超过30日;情况复杂的,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 30日,法律、行政法规对期限另有规定的除外。 • (2)行政强制措施是保障确定义务的行政决定作出的行政行为 。比如它为了保证行政处罚决定公正作出。
一、关于行政强制法的出台背景和基本原则
(一)出台背景 (二)行政强制的概念和特征 (三)基本原则
(一)出台背景
一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必然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由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商法 、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及非诉讼程序法共7个法律部门组 成。
——行政法:
1.行政强制法定原则
——行政强制法第4条规定:“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应当依照法 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
国务院关于行政强制法 解读
2020/8/13
2011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审议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的公布施行,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 对于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严格依法行政,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 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学习 好、宣传好、执行好这部法律,是各级行政机关当前和今后一个 时期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任务。
为了保证行政效率,又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需要制定行政强制法, 从制度上作出统一规定。
(一)出台背景
三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举措。
——行政强制权是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的必要手段,既涉及行政管理效 率,又涉及对公民人身权、财产权的限制,规范行政强制行为,有助于促进 行政机关全面依法行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