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_韵_与秦观词的艺术美

合集下载

浅析秦观词的艺术特色

浅析秦观词的艺术特色

浅析秦观词的艺术特色作者:刘小青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13期摘要:秦观,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是文学史上声名显著的诗词家。

他生于宋仁宗元佑元年 (1049),青少年时期,慷慨豪迈,志存高远,有杀敌疆场、建功立业的愿望。

曾游历大江南北,拜谒贤士,结交名流,游览山水,谈古览胜,具有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阅历。

宋神宗元丰八年进士,经过苏轼的推荐,担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开始了自己的仕宦生涯。

他的诗和文都写极为出色,苏轼曾盛赞说:“少游如美玉无瑕,琢磨之功殆未出其右者。

”王安石也高度他评价的诗:“清新婉丽似鲍谢”。

但是,在秦观众多的作品中,其词屡屡为人所称道,其词风有花间词派的绮丽、有晏殊的婉转天成、有柳永的细密铺排,有苏轼的浓厚大气,他吸取各家之长,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词风。

关键词:秦观;词特色[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3-0174-01一、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自成一格秦观在贬官之后,词的内容和风格都有较大的变化,前期的词主要写给歌妓演唱,内容婉约柔媚,风格旖旎风流,辞藻清新艳丽,情调缠绵悱恻。

贬官之后,其词多写个人的不幸遭遇,凄婉伤感,哀愁沉重。

将现实的沉重与敏感的心绪结合在一起,如《满庭芳》:“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

古台芳草,飞燕蹴红英,舞困榆钱自落,秋千外、绿水轿平。

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多情,行乐处,珠钿翠盏,玉辔红缨渐酒牢金榼,花困蓬瀛。

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

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这首诗一开始就用“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描绘了一个雨过天晴,天淡云高的情景,诗人在这样的天气里,感到心情舒畅,愉悦轻松。

接下来,“古台芳草,飞燕蹴红英,舞困榆钱自落,秋千外,绿水桥平”写暮春时节,燕子无意中踏落花瓣,榆钱自开自落,秋千静悬,绿水平波,小桥横跨其上,构成一幅闲适,宁静的画面。

论秦观爱情词的词史意义

论秦观爱情词的词史意义

论秦观爱情词的词史意义论文题目:论秦观爱情词的词史意义作者:冯佳宝毕业院系: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论秦观爱情词的词史意义内容摘要:秦观的爱情词突破了以往爱情词的范式,拓展了爱情词的内涵,打破了以往爱情词“只写艳情”的格局。

他的爱情词作常将身世之感融入其中,超越了一般词人悲秋伤春的伤感程度,加之他的词抒情醇厚优雅,有“情韵兼胜”之称,被推为“婉约之正宗”。

秦观婉约缠绵的爱情词为历代文人所推崇,对后来的婉约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较高的词史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爱情词秦观词心情韵兼胜词史意义Ci Qin Guan Love HistoryAbstract:The Qin Guan 's love word has broken love word in the past canonical form , has made rubbings from the connotation having shown the love word , the pattern having broken love word "god of the earth write in the past sexual passion ". His love word feeling of taking life experience for Chang melts enter among them, sentimental degree having exceeded sad general Ci poeter autumn wound spring, his word expresses emotion in addition mellow elegant , be had "feeling rhyme to be name of victory concurrently" , "orthodox school of being graceful and restrained" is deduced. The touching Qin Guan love graceful and restrained word has been praised highly by past dynasties man of letters , the Ci poeter graceful and restrained to the afterwards has produced far-reaching influence , has had higher word history value and significance.Key Words:The love word Qin Guan The word heart Feeling rhyme are victory Word history significance concurrently目录论秦观爱情词的词史意义 (4)一、词中爱情传统 (5)二、秦观爱情词的艺术特色 (7)三、秦观爱情词的继承与发展 (12)四、秦观爱情词对后世的影响 (15)注释: (17)参考文献: (19)论秦观爱情词的词史意义词以言情见长,男女恋情是词最普遍的题材与情感内涵。

秦观词的主要风格

秦观词的主要风格

秦观词的主要风格秦观,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合称“苏门四学士”,他词作的基调却与苏轼截然不同。

秦观词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词,多表现男女恋情、伤春悲秋之作,表现出对纯洁真挚爱情的向往,缠绵悱恻,凄婉悲凉。

后期词,主要抒写贬谪流放的痛苦心绪,情调更为凄楚,愈来愈趋于低沉哀伤。

秦观词的内容相对狭窄,但较有抒情深度,而且带有十分鲜明的惆怅感伤的个性色彩。

他尤其擅长把男女之间的思恋怀想同个人的坎坷际遇结合在一起来写,“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 周济《宋四家词选》 ) ,这是秦观对传统情词的一大开拓。

有《淮海词》(又名《淮海居士长短句》)传世。

秦观一向被称为“婉约之宗”,其词也被认为是最能体现当行本色的“词人之词”,颇能代表婉约词风的典型特征。

他的令词受花间、南唐词家的影响,慢词受柳永的影响,但又能融数家于一体,卓然自成一格。

秦观词总的特色是情韵兼胜与意辞相称,即情感深挚,韵味含蓄,意境凄婉,语言淡雅,音律和谐。

具体论来,其艺术特色表现如下:第一,擅长营造凄迷感伤的意境,尤善于通过黯淡销魂的外在之景来烘托渲染忧郁怅惘的内在之情,委婉含蓄,韵味无穷。

第二,善于捕捉所描写对象的突出特点,并以细腻而深刻的笔致构成鲜明的形象,能够揭示没有被别人揭示过的事物美,艺术形象富有独创性。

第三,善于运用精美而平易的语言,秦词的语言典雅工致而又清新自然,由锤炼而得又不失本色风范,极富艺术表现力,达到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艺术效果。

秦观直接影响了稍后的婉约大家周邦彦和李清照,在婉约派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代表作品有《踏莎行》(雾失楼台)、《鹊桥仙》(纤云弄巧)、《满庭芳》(山抹微云)。

宋词婉约派领袖之秦观:海棠桥畔醉人归苏门四学士的另一位杰出人物,宋词婉约派领袖秦观,是一个才华绝世、风流倜傥的书生。

他字少游,一字太虚,别号淮海居士,宋神宗元丰八年进士,曾任太学博士、国史院编修官等职。

秦观生性豪爽洒脱,溢于文词,二十岁作《浮山堰赋》,二十四岁作《单骑见虏赋》,为世所重。

秦观分析

秦观分析

秦观继苏轼之后,文坛上出现了受苏轼影响的“苏门四学士”,即秦观,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其中秦观与黄庭坚是苏门词人的代表。

陈师道说东坡词“要非本色。

今代词手,唯秦七、黄九尔,唐诸人不逮也。

”(《后山诗话》)。

实际上在当时的词坛上,秦观被认为是最能体现当行本色的“词手”。

秦冠词内容未脱离愁别恨的藩篱。

其妙处在于情韵兼胜,即情感真挚,语言优雅,意境深婉,音律谐美,符合词体的本色和当时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

晁补之认为“近世以来,作者皆不及秦少游”(《评本朝乐府》),张綖刻《淮海集》说:“少游多婉约,子瞻多象放。

当以婉约为主。

”《四库全书提要》说秦观:“观诗格不及苏黄,而词则情韵兼胜,在苏黄之上。

”也就是说,秦观作为苏轼的门客,但在文学创作上却独辟蹊径,是宋代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有人说,秦观作词远袭《花间》,近学柳永。

同时对其后的周邦彦、李清照及清代的纳兰性德都有一定的影响。

所以他的词在“四学士”中影响最大。

所以我们着重讲一下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江苏高邮县人。

父亲早逝,叔父,祖父做过州县的小官。

小时候家里较穷。

“毙庐数间,足以避风雨,薄田百亩。

”《宋史秦观传》称他:“少豪隽,慷慨溢于文辞,举进士,不中,强志盛气,好大而见奇,读兵家书,与己意合,”他曾经对好友陈师道说:“往吾少时,如杜牧之强志盛气,好大而见奇,读兵家书,乃与意合,谓功誉可力致,而天下无难事。

顾今二虏有可胜之势,愿效至计,以行天,回幽夏之故墟,吊唐晋之遗人,流声无穷,为计不朽,岂不伟哉?”这番胸怀远大,想干大事业,甚至征辽和恢复汉唐故地的雄心壮志,后来却尽付东流。

秦观26岁震于苏轼的大名,但一直无缘的见,后来他听说苏要从扬州经过,就学苏的笔势做了一首诗或词不知。

苏见了大惊。

从此也就知道了秦观这个人,后来再过了几年,秦经别人介绍才拜见了苏,一见如故,情兼诗友,在苏门四学士中,苏“最善少游。

”后秦观中进士,哲宗元祐初年,受苏轼的举荐,43岁起历任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官等职。

秦观的词学思想

秦观的词学思想

论秦观的词学思想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曾云:“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

”所谓“词心”者,除了认为秦观在词人之词、学人之词和才人之词三者中,乃是一位纯粹的词人外,当还包括词人对词之所以为词的独到的用心和深切的体认。

作为一代词坛大家,秦观没有词论传世,但是我们可以从他的一些间接的理论和作品本身来窥探其词学思想,事实上,词人创作的巨大成功,已经有力地验证了其词学思想的客观存在及其价值。

秦观的词学思想更多地体现在词的艺术表现上。

首先,他在创作上的“渐变”,使他有意识地将相思相恋的香艳题材与身世感慨的严肃主题结合起来。

《谈记》中说秦观论赋有:“言语须当用意屈(曲)折”一语,一旦引之于词学,这在北宋词坛还是极为少见的言论。

只有注意到了内容的严肃性,才有可能强调表现手法的含蓄性。

秦观关于作品要含蓄曲折的思想,在词作赋笔的运用上得到了体现。

秦观的赋论与他早年为赋的功力是密切相关的,《单骑见虏赋》、《黄楼赋》等都是他出仕前的代表作。

将抒情小赋的笔法引进词坛,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盖词之表达因其句式的长短不齐,与诗之表达颇有不同,诗一句一意,颇多跳宕,长于比兴,叙述、抒情、议论、描写无不可,词之小令以五、七言为主,故与诗相近,但随着慢词长调的步入词坛,侧重于外在描景状物之铺陈的赋笔已成为作词的一个重要手段,所谓:“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者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然而赋笔的运用细细体会,还是有所区别的。

秦观的慢词受柳永的影响很明显,但在赋笔的运用上他更多地继承了温庭筠的外在的客观描写,从而使其作品更显曲折含蓄。

请看其《望海潮》一首词: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

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

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

长记误随车。

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

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笳。

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

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

论中国古典诗词意境的美学特征

论中国古典诗词意境的美学特征

论中国古典诗词意境的美学特征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是中国古典诗词理论中一个独特的审美范畴。

它的形成既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经验的概括,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标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审美心理的积淀。

一、诗词意境的源流意境在我国古典文艺创作中源远流长,最早可从中国古代的《诗经》、《周易》、《庄子》、《楚辞》中找到。

而诗词创作中意境理论的形成,则晚得多。

“意境”一词,盖出于佛经。

从哲学上讲,佛教所云之“境”,实质是指诉诸于人之感官与意识的形象感知,也就是审美欣赏中的“共感”,它指的是主体与对象之间心物两契,产生情感上的共振共鸣状态。

这一理论后被文艺理论所借用。

唐代诗人王昌龄最早使用“意境”概念,在他的《诗格》中提出了“三境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

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

二曰情境。

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

三曰意境。

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这里的“三境”,实际上就是意境的三种类型。

只是把偏重于描写景物的称为物境,偏重于抒写情怀的称为情境,偏重于说理言志的称为意境。

中唐以后,刘禹锡则以“境生于象外”道出意境的内涵。

晚唐司空图提出“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思与境谐”等,进一步扩大了意境的研究领域。

至此,意境的基本内容和理论构架已经确立。

宋至清代,关于意境的理论渐趋成熟。

宋代,苏轼主张“意与境会”,严羽“别材”、“别趣”则进一步扩大和规范了意境的范围,他在《沧浪诗话》中认为意境的妙处在于“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境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明代陆时雍研究了意境的韵味问题。

清代王夫之则探讨了情与景的关系,“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

神于诗者,妙合无垠。

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

”“景中生情,情中含景,故曰,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

”意境理论的集大成者王国维对意境进行了深人研究,他将古典诗词中是否有境界的创造作为评判其优劣成败的关键,认为诗词曲赋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赏析:真挚爱情与词韵交融的体现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赏析:真挚爱情与词韵交融的体现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赏析:真挚爱情与词韵交融的体现《鹊桥仙·纤云弄巧》是宋代词人秦观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通过牛郞织女的神话故事,深刻表达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观。

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详细赏析:一、作品原文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二、译文及注释1、译文轻盈的彩云在天空中幻化成各种巧妙的花样,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无垠的天河今夜我悄悄渡过。

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缱绻的柔情像流水般绵绵不断,重逢的约会如梦影般缥缈虚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

若是两情相悦,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2、注释纤云:轻盈的云彩。

弄巧:指云彩在空中幻化成各种巧妙的花样。

飞星:流星。

一说指牵牛、织女二星。

银汉:银河,天河。

迢迢:遥远的样子。

暗度:悄悄渡过。

金风玉露:指秋风白露。

忍顾:怎忍回视。

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

语出宋玉《高唐赋》。

三、创作背景关于此词的创作背景,扬州大学教授刘勇刚认为,此词是秦观为寄情长沙义倡而作,写于湘南郴州,时间是宋哲宗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的七夕。

公元1096年(绍圣三年)春,秦观从监处州酒税削秩编管郴州,长沙是必经之路。

公元1097年(绍圣四年)七夕,秦观在郴州写下了这首《鹊桥仙》,借牛女双星的鹊桥相会寄托了他对长沙歌女的恋情。

四、作品赏析1、整体赏析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古已有之,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隐的《辛未七夕》等等。

宋代的欧阳修、张先、柳永、苏轼等人也曾吟咏这一题材,虽然遣辞造句各异,却都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

相形之下,秦观此词堪称独出机杼,立意高远。

词一开始即写“纤云弄巧”,轻柔多姿的云彩,变化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显示出织女的手艺何其精巧绝伦。

词人介绍——秦观

词人介绍——秦观


策论(臣向君提出的有关国事、朝政的意见 和建议)

特点: 紧扣现实,不尚空谈 引古证今,说理透彻 结构严密、章法井然 铺陈排比,气足神完 综上所述,秦观的策论风格完全可以用“辞华而气古,事备而意高” 来一言以概括之。

秦观与苏小妹的故事



苏小妹渐渐长大了 ,她的婚姻问题日益成为苏氏父子考虑的问题,苏小妹 有才,人聪明,又不拘小节,顽皮甚至耍赖,长得又不是十分出众,要找 到一个十分称心如意的人来做丈夫比较难。 先是黄庭坚古道热肠把王安石的儿子王雱介绍给苏小妹,并乐颠颠地把王 雱的得意之作拿来给苏小妹品评,苏小妹左看右看,最后告诉黄庭坚王雱 的作品是:“新奇藻丽有余,含蓄雍容不足,难成大器。”黄庭坚还想争 取,说是王雱绝顶颖慧,读书一遍就能了然于胸。这时一直坐在旁边默不 作声的苏洵冷冷他说:“这有什么可稀奇的,谁的儿子看书还要看两遍呢 ?”黄庭坚无话可说,实际上论家世,论相貌,论才气,王雱都足以与苏 小妹比,可苏小妹就偏偏瞧不起人家。 就在大家都为苏小妹的婚姻着急的时候,苏轼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秦 观,秦少游。秦少游是今天江苏高邮人,出生在一个家道已中落的地主家 庭,田园收入不足以自养。少年时期也曾在扬州、越州一带与一些歌妓, “香囊暗解,罗带轻分”,“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秦观在宋哲宗元丰 五年和元丰八年两度入京应试失败,元佑五年他第三次进京,这次多亏了 苏轼,得以及第并留京五年提任大学博士,兼国史院编修。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其实这首诗有个渊源……
《鹊桥仙》背后的秘密

这首词的议论,自由流畅,通俗易懂,却又显得婉约蕴藉,余味无 穷。作者将画龙点睛的议论与散文句法与优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 结合起来,起伏跃宕地讴歌了人间美好的爱情,取得了极好的艺术 效果 不要忘记,织女正是渴望人间“朝朝暮暮”的爱情,才冒死下凡嫁 给牛郎的,织女的革命觉悟并不高。现在你秦观猛然把牛郎织女拔 高到不在乎“朝朝暮暮”的程度,好像他们天生就愿意为了“高尚 的爱情”而不愿意厮守一般。这不是骗傻子的把戏么? 不错,秦观就是在玩骗子的把戏。骗的不是别人,就是他的侍女朝 华。

(0084)《唐宋词研究》网上作业题答案2

(0084)《唐宋词研究》网上作业题答案2

唐宋诗词研究1:词是随着隋唐_______兴盛而起的一种音乐文艺。

() D:燕乐2:词大都分为数片,其中最常见的是( )。

B:双调3:词体确立的一个重要标志是( )。

C:依曲拍为句4:下列词调中,属于三叠的是() D:周邦彦《兰陵王》(柳阴直)5:开宋词豪放词风先声的边塞词是() A:范仲淹《渔家傲》6:下列词集中属于周邦彦创作的是() C:《片玉集》7:柳永长调善于铺叙,其铺叙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B:多用赋体8:为《花间集》作序的词人是() B:欧阳炯一、默写1、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2、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翻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

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3、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4、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5、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韩愈论》与秦观的文学思想

韩愈论》与秦观的文学思想

庚信之诗,长于藻丽,于是杜子美者,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淡之姿,备藻丽之态,而诸家之作不及焉,然不集诸家之长,杜氏亦不能独至于斯也,岂非适当其时故耶!……呜呼!杜氏、韩氏,亦集诗文之大成者欤!(1)
承前辈以及时人对“文”的理解而下,秦观在《韩愈论》中对“文”的内涵又作了进一步的更新,且使之更加具体化。
在《韩愈论》中,秦观对战国诸子散文也取积极的态度,将“文”的扩大到包括诸子散文和史籍在内的大范围。在所列之周衰之后不同种类“文”的代表作品时,秦观已不再局限于上古六经,而是有经(如《诗》《书》、孔氏等)有史(如可马迁、班固等)有子(如列御寇、庄子等)有集(如屈原、宋玉等,这说明,秦观论“文”已跳出了以儒家经典为本以传道载道为要的局限,而是大胆地将之放大到了诸子及史学乃至屈宋骚赋等范围之中,这也就是说,他对“文”的理解,已经超越了宋初文士“文以载道”而将道约束于儒学之道的狭小范围的层面,走向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但是,从《韩愈论》来看,这种范围的扩大又不以牺牲其具体内涵为代价,反而使其内涵更加明晰和具体,因为秦观将诸子散文纳入到“文”中,并不是通过消解“文”的某些内涵的方法来实现,而是用赋予“文”以新的内涵作为前提的。也就是说,他不是对原来的“文”进行改造,而是作了重新界定。
统的先秦六经理念与其单句散行的古文传统,成为“文”必须具备的内涵。宋代虽然也有以“化成天下”为大前提的“文”观,但基本上是作为装饰语而已,并没有作理论上的阐发。与之相反,宋初赵湘、契嵩等人,都严“人文”、“言文”之别,实际上就已经开始了重置“文”之内核的行动。“文”的抒情性和审美性不断受到重视。到欧阳修、石介等人进行文道之争时,“文”的审美功能更加明确,到王安石在《上人书》中提出“诚使巧且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3)的主张时,“文”的审美功能已经基本达到跟作为“实用”的道的内核同等重要的地位了。

【诗歌鉴赏】秦观的诗词作品全集

【诗歌鉴赏】秦观的诗词作品全集

【诗歌鉴赏】秦观的诗词作品全集秦观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文学家词人,但在秦观现存的所有作品中,词只有00多首,而诗有430多首,文则达到250多篇,诗文相加,其篇幅远远超过词若干倍。

秦观的词秦观在婉约感伤词作的艺术表现方面,展示出独特的审美境界。

首先,在意境创造上,秦观的词作擅长描摹清幽冷寂的自然风光,抒发迁客骚人的愤懑和无奈,营造出萧瑟凄厉的“有我之境”。

代表性作品是他贬谪郴州期间所写的《踏莎行》。

《望海潮》《沁园春》《水龙吟》《八六子》《风流子》《梦杨州》《雨中花》《一丛花》《鼓笛慢》《促拍满路花》《长相思》《满庭芳》《江城子》《满园花》《鹊桥仙》《迎春乐》《菩萨蛮》《木兰花》《千秋岁》《踏莎行》《蝶恋花》《一落索》《丑奴儿》《南乡子》《醉桃源》《河传》《浣溪沙》《如梦令》《阮郎归》《满庭芳》《桃源忆故人》《词笑令》《虞美人》《点绛唇》《品令》《南歌子》《临江仙》《好事近》《玉楼春》《南乡子》《临江仙》《渔家傲》》《行香子》《江城子》《何满子》《忆秦娥》《风入松》《满江红》《碧芙蓉》《念奴娇》《满庭芳》《解语花》《玉烛新》《水龙吟》《石州慢》《喜迁莺》《风流子》《沁园》《摸鱼儿》《兰陵王》秦观的诗秦观的诗共400余首,感情深厚,意境悠远,风格独特,在两宋诗坛自成一家。

散文以政论哲理散文游记小品文最为出色。

其策论文笔犀利,说理透彻,引古征今,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赠女冠畅师》《秋日》《纳凉》《春日》《次韵太守向公登楼眺望二首》《泗州东城晚望》《金山晚望》秦观的文秦观的策论立论高远说理透彻章法严紧文笔犀利,有一种特有的艺术张力,“辞华而气古,事备而意高”。

秦观的策论共有50篇,其中进策30篇,进论20篇。

认真分析这些策论的内容就可以发现,这些文章大都能紧扣当时的社会现实,较少作书生之空谈。

这一方面与当时制科之文的要求有关,一方面也与其业师苏东坡的鼓励与点拨有关。

苏东坡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创作的成就颇高,他的鼓励与点拨当然是经验之谈。

柳永、秦观词艺术特点比较论

柳永、秦观词艺术特点比较论

柳永、秦观词艺术特点比较论石红英市民阶层所欣赏的情感是肆意的、直爽的、明快的、不像封建正统 文化规约的情感那样深曲高雅, 不可避免地带有粗朴浅俗的一面。

柳永作 为市民文化的抒写者, 本身大部分时间即生活在市民中间, 必得考虑接受者能力,因此他的词基本上都采用赋笔直白这一民间喜闻乐见的表现方 式。

而秦观受传统诗教濡染较深, 加上他本身情感细腻深婉, 采用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手法,很少直陈其事。

另外,文人从柳永开始 大量创制慢词, 必得于精巧含蓄之令词外另觅蹊径, 才能容纳丰富的都市生活和复杂的思想感情, 才能不因篇幅加长而导致意脉散漫, 这也是柳词 善于叙事、 以铺陈直白为主的重要原因。

秦词中慢词仅占五分之一, 方面明显受柳永影响, 善于铺叙, 但表现手法却有别于柳永的白描, 而与 其占全词三分之二、 上承温韦晏欧的令词相一致, 往往善用比兴、 即景生 情。

所以较之柳词,秦观的慢词抒情成分更浓,也更婉转细腻。

下面举两 首词来加以分析。

夜半乐柳永所以秦词常 章法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

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

泛画 鷁( yi )、翩翩过望中酒旆(pei)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

残日下、渔人鸣晴细履平沙。

长记误随车。

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

柳下桃蹊,乱分西园夜饮鸣笳。

有华灯碍月, 飞盖妨花。

兰苑未空, 行人渐老,重来是堪嗟。

烟暝酒旗斜。

但椅楼极目,时见栖鸦。

无奈 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这两首词都可谓是他们的代表作,也都最能体现其特色。

柳词写漂泊难驻的孤旅生活。

共分三片。

如许昂霄《词综偶评》所云: 道途所经,第二片目中所见,第三片乃言去国离乡感。

”秦词写于绍圣元南浦。

榔归去。

败荷零落,衰样掩映, 岸边两两三三,浣纱游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语。

到此因念, 绣阁轻抛、浪萍难驻。

叹后约丁宁竟何据?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

凝泪眼、杳杳神京路。

断鸿声远长天暮。

名词解释秦观词的艺术特色

名词解释秦观词的艺术特色

名词解释秦观词的艺术特色导语:秦观,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他的词作充满了独特的艺术特色。

本文将通过名词解释的方式,逐步揭示秦观词的艺术特色。

一、多情抒怀的表达方式秦观的词作特点之一是情感丰富而激情四溢。

他善于借助形象描写、声音描写以及色彩比喻等手法,将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他常使用婉转细腻的语言来表达对爱情、友谊以及生活的痛苦和坎坷。

例如,在《青玉案·元夕》中,他通过题材的选择与细腻的细节描写,表达了失去爱人的思念之情。

二、唯美词意与优美韵律的结合秦观的词作着重于唯美主义的追求,他将词境设定在美好的自然环境中,通过对物象的描写来体现情感。

他以极其优美的韵律配合精致的词句,使读者在欣赏他的词作时感受到一种诗意美的意境。

例如,在《约客》一词中,秦观巧妙地运用韵律节奏,将诗情与音乐结合,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三、对于光影、声音与色彩的敏锐观察秦观对于周围环境的细微变化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在他的词作中经常能捕捉到细腻的光影、声音和色彩变幻。

他运用这些意象来表达他的内心感受,并以此增强情感的真实性和直观性。

例如,在《驿使》中,秦观以描写黄昏时分忽明忽暗的光线烘托出驿使离别的伤感之情。

四、对于爱情的虔诚与追求秦观的词作中,爱情是其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对爱情的表达既真挚又充满了虔诚与追求。

他常以自然景物比拟爱情,并以此抒发对爱人的深情厚意。

他的爱情观念是温柔浪漫的,但又透露出对情感的坚定执着。

例如,在《鹊桥仙·纤云弄巧》中,秦观以七夕的传说来描写爱情的美好,并将自己与爱人的情感比作牵牛织女。

结语:秦观词具有浓郁的南宋文化特色,他的词作融汇了多种艺术元素,展示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作品充满了丰富细腻的情感内容、唯美的词意和韵律优美的形式,使得秦观词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宝贵遗产之一。

浅析秦观词的艺术特点

浅析秦观词的艺术特点

浅析秦观词的艺术特点浅析秦观词的艺术特点秦观是婉约派的代表作家,其词作受到历代文人的推崇,他写的词有哪些艺术特点?由宋代词人苏轼开创一代豪放词风,宋词在风格方面展现出"豪放"与"婉约"之别,词风以婉约见长的词人很多,秦观是其中的代表词人,词风凄婉倚靡,凄清沉郁,"善于通过凄迷的景色,婉转的语调表达感伤的情绪",格调可用"凄婉"概括,其词凄婉风格的成因可从北宋国势的影响,北宋文人的审美心理,以及词人的个性性格等方面找寻答案。

一、北宋国势对秦词词风的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历经盛唐及五代十国之后,到了宋代,经济虽有所发展,但难以启及盛唐的国势了。

北宋时期,统治阶级内部各种力量互相抵消,国家积弱不振,农民负担很重,再加上北宋朝廷不断受到周边少数民族的骚扰,国势衰微。

在这种社会政治背景下,宋代文人的作品多显出一种中气不足的景象。

同是描写边塞生活的作品,唐人有"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的雄阔气概,也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战楼兰终不还"的壮志豪情。

在宋代,即使像范仲淹这样在边疆有所建树的人也会写出"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衰叹;苏轼写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迈,可也抵不过有"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沧桑,称自己为"老夫"的苏轼时年才39岁。

宋词中词风豪迈的、词风婉约的,沉重感都是很强的,究其原因,当与宋代内忧外患、国力不强等因素有关。

在这样的衰微国势影响之下,秦观的词也不免带有凄凉哀婉的色彩。

秦词善于通过"烟霭""微云""斜阳""寒鸦"等景观营造一种凄清的意境,同时用"孤""愁""恨"等词表现内心的浓烈愁绪,客观景物之中融入主人公强烈的主观情绪。

秦观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江苏高邮县)人。北宋词人,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
元丰年(1085年)进士,初为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佑初苏轼荐为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哲宗时“新党”执政,被贬为监处州酒税,徏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
秦观的“诗如词”主要表现在,他的诗作与词作一样,无论是早年那些惜春赏景、怀才不遇之作,还是贬谪以后抒写飘泊潦倒、困顿穷愁的篇什,主旋律都是以一个“情”字贯穿始终,并且辞情相称,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
秦观早期诗歌每多惜春赏景之作,具有较高的艺术性。不过,他笔下的春日景象,不是浩瀚澎湃的春潮,百花争妍的春光,万紫千红的春景,却多为败絮残花,弱柳轻风,水光树影,夕阳暮蔼等缺乏力度的小巧纤弱的景色。其佳句如:“雨砌堕晚芳,风轩纳飞絮。”(《春日杂兴十首其四》)“乱絮迷春阔,嫣花困日长。”(《辇下春晴》)“清渭日长游女困,武陵春去落花迟。”(《燕觞亭》)连最著名的《春日》一诗:“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诗的背景虽然是姹紫嫣红的春日亭榭,烘托出的主题却是泪美人与病西施相融的一种感伤无奈的情怀。诗人常用比兴手法,赋予这些春天的自然物象以女性特有的绵绵情思和袅袅风姿,其独特的妩媚风流,给读者带来动人心魄的审美感受。
秦峰苍翠,耶溪潇洒,千岩万壑争流。鸳瓦雉城,谯门画戟,蓬莱燕阁三休。天际识归舟。泛五湖烟月,西子同游。茂草台荒,芋萝村冷起闲愁。
何人览古凝眸?怅朱颜易失,翠被难留。梅市旧书,兰台古墨。依稀风韵生秋。狂客鉴湖头。有百年台沼,终日夷犹。最好金龟换酒,相与醉沧州。
人们常常注意到一些笔记、词话中有关苏轼批评秦观词的记载。如叶梦得《避暑录话》载苏轼于四学士中最善少游,“然犹以气格为病,故常戏云:‘山抹微云秦学士,露华倒影柳屯田’”。《高斋词话》载:“少游自会稽入都见东坡,东坡曰: ‘不意别后公却学柳七作词。’少游曰:‘某虽无学,亦不如是。’东坡曰:‘销魂当此际,非柳七语乎?’”(《历代词话》卷五引)这些记载常被人们引作秦观词风异于苏而近于柳的证据。然而,仅靠这些零星记载来立论难以令人信服。且不说这些记载的真实性尚值得推敲,如《艺苑雌黄》就说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词“极为东坡所称道,取其首句,呼之为山抹微云君”。(《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三)《草堂诗余隽》也说:“坡公最爱此词。”与《避暑录话》所载大相径庭,究竟孰是孰非,尚难确定。而且,我们也同样可以在前人的笔记、词话中找到苏轼称赞秦观词的记载。《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就引了两则《冷斋夜话》的记载,一则说东坡绝爱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末二句“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自书于扇,曰:‘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另一则言少游于横州作《醉乡春》词,“东坡爱其句,恨不得其腔。”《能改斋漫录》卷十七还记载有苏轼次秦观《千秋岁》词韵一事。《魏庆之词话》也引《冷斋夜话》记载说:“东坡初未识少游。少游知其将复过维扬,作坡笔语,题壁于一山寺中,东坡果不能辨,大惊。及见孙莘老,出少游诗词数十篇读之,乃叹曰:‘向书壁者,定此郎也。’”如果此事属实,更说明秦观早在与苏轼相识之前就对其极为仰慕,学其为文,竟达到“东坡果不能辨”的程度。那么,当他正式成为苏门学士之后,何以反而作词不学苏轼了呢?《高斋词话》载苏轼批评秦观:“不意别后公却学柳七作词。”倘若确有其事,不是也说明秦观与苏轼“别后”方“学柳七作词”,“别前”不言而喻是学东坡作词的吗?而秦观则矢口否认自己学柳永词,恐怕也不完全是为了维护老师的面子,而颇有些以学柳词为耻的意味。

秦观词的艺术特色以及后人对秦观的评价

秦观词的艺术特色以及后人对秦观的评价

秦观词的艺术特色以及后人对秦观的评价引导语: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情韵兼胜。

下面是关于秦观词的艺术特色欣赏与后人对秦观的评价。

秦观词的艺术特色一、“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之词,词心也。

得之于内,不可以传”(冯煦《蒿庵词话》)。

秦观是“古之伤心人”,其词是内心痛苦忧伤以至绝望的一种外在物化。

我们读词的行为与古人的写词是一个互为逆化的过程。

古人以情感写入词内,我们是通过词甚至可以说是几十个汉字的排列来想像推断作者的思想与情绪,探寻其本意与目的。

单单看词,他它只是字,是没有生命力的,慢慢琢磨细细品味才能看到作者的心绪,古人的侧影。

秦少游的词,便是我们了解他为“古之伤心人”的中间媒介。

首先,从词的文本来看,秦词中“恨”与“愁”的描述,比比皆是。

有如:“恨如芳草,萋萋划尽还生”“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减字木兰花》)“砌成此恨无重数”(《踏莎行》)“无边丝雨细如愁”(《》),此中有些是自身愁苦的转化,有些是写女性的代言体,在宋朝时,这种将自我抒怀灌注到词的创作中,早已不是新鲜事,秦观也不例外。

其次,在宋词创作中,写“愁”“恨”的同样不在少数,晏几道与秦观同是‘古之伤心人’,苏轼和黄庭坚同受贬谪之苦,但秦观的愁是秦观式的,打上秦观烙印的。

如“砌成此恨无重数”仅仅一句,将“恨”的量和态全都写出来。

量是“无重数”态是“砌”,所谓“砌”对象是固态的物质,便将“恨”这一抽象心理情感给物化了。

可见,这个“恨”之痛楚和折磨是说不出来的,埋在心中的。

只要思维的触角一接触它,便是撕心裂肺的疼痛,想都不敢想的痛。

终其原因,大概只能回答,因为他是秦观,不是晏几道,也不是苏黄。

再次,既然是“胸中语”,既然是“词心”便是作者“写心”的过程。

我们后人试图从此中来理解作者的意图与真实内涵时,也就是在执行古人写词行为的逆过程时,便会出现理解的.多义性与无理之句。

最典型的是《踏莎行》关于“雾失楼台……桃源望断无寻处”是实写还是象喻;“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的行为者与受事者是“我”还是“朋友”;“郴江幸自绕郴山”两句的真实意图在哪里?我们所在做的是一个“读心”的过程,这样的情况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

情与景会意与象通--论秦观词的语言意象性

情与景会意与象通--论秦观词的语言意象性
, ,

,
,

西 城 杨 柳 弄 春柔

. .

动 离忧 泪 难 收
, ,

扰 记 多情 曾为 系归
韶 华 不 为 少年

,
舟 碧 野 朱桥 当 日 事 人 不 见 水 空 流
,

留 恨 悠悠 几 时休 ! 飞 絮 落花 时候 一 登 楼
, , 。
,
,
梦 令》
遥 夜 沉 沉 如 水 风 紧释 亭深 闭
,
:

梦破 鼠窥灯 霜送 晓 风俊

、 ,
,


无 寐 无 寐 门 外马 晰人 起
,
、 、 、
,
沉寂的遥 夜 紧逼 的寒风 深 闭 的释亭 残 破的 幽 梦 窥灯 的老 鼠
,
, ,
冰冷 的霜 风 … … 词 人将 羁旅 途中夜宿 释亭捕捉到 的典型 物象集 中

携 手 处 今 谁 在? 日 边 清 梦 断 镜 里 朱 颜 改

, ,
春去
,
也 飞 红 万 点愁如 海
这是一 首感 事伤 别之 作 凄凉哀 婉 工 丽 自然
词 意 高度浓缩
,

意 象 化 的手 法 使
,
零 乱 的花 影 细碎 的莺 声 渐 宽 的 衣 带 作 者 以 纤 柔 敏锐 的 心 性 用意 象 叠加 的手法 写尽 了 面 对 春 色 的无 穷 悲哀
绿 翼朱颜 重 见 两 衰
,
别后 悠 悠 君 莫 问 无 限 事 不 言 中

小 楷春 酒 滴 珠


莫 匆 匆 满 金钟
,

秦观诗词的艺术特色

秦观诗词的艺术特色

秦观诗词的艺术特色导语:秦少游是北宋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在谈到秦少游时,习惯上总是把他与婉约词联系在一起,却较少提及他的诗,更少论及他的文。

其实,在秦少游现存的所有作品中,词只有三卷100多首,而诗有十四卷430多首,文则达三十卷共250多篇,诗文相加,其篇幅远远超过词若干倍。

是苏轼得意门生,所以他的作词风格难免会潜移默化地受到苏轼的影响。

苏轼扩大了词的内容与风格,抒写了自我性灵。

秦观的一生积累了太多心酸苦水与伤感失意的泪水,他只能也必须用他擅长的词体来倾泻。

但是他不像苏轼般在词中直抒胸中苦闷与悲戚,秦观比较委婉地把深沉的心酸苦闷融入类型化的离情别恨中,用周济的话说“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又是一法” (《宋四家词选》)从而给传统的艳情词注入新活力。

如其《八六子》等词作借恋人别后的苦苦相思,凝聚了自己一生潦倒、仕途坎坷之悲,整个个作品已经清冷凄寂,格调越发沉痛苍凉。

如《减字木兰花》的“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困倚危楼,过尽飞红字字愁。

”《千秋岁》的“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

”等,也是寄托着自我放逐的凄凉苦恨之情。

全关秦观的词不难看出他内心的悲痛凄苦。

秦观有时也直接表达内心情感,如名作《踏莎行》(雾失楼台)和《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等,他在抒情方面接近苏轼词气纤弱,少了苏词中超脱潇洒闲然自适的'气度。

秦观的词中也有借神话,抒人间之情,成为千古抒情绝唱。

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词中悲中有乐,乐中有悲,起伏跌,将情、景、理融于一炉。

秦观常用自然山川景物来言情铸境。

如“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秦观将情景融合,语言淡雅,境界蕴藉空灵。

秦观词不仅柔婉娇雅,而且他善于使用迷之景,婉转之语表达感伤之情,不仅情调兼美,而且音律相谐,韵味绵长,可谓词韵皆胜。

试论秦观词情韵兼胜的和谐之美

试论秦观词情韵兼胜的和谐之美

郭 步 山
(西藏 民族学 院人文学院 ,陕西 8咸 阳 71 ̄s2)
摘 要 :秦观词在艺术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 重视作品的情感与韵味、辞采之 间的平衡 。泰观雇 秉承 词长于言情的传统的同时,非常注重词的协 乐性 ,并且在创作中强调含蓄蕴藉的审荚标准。其词作往往既 具有浓郁的情感 内涵,又极富声韵,饶有余味 ,从而使得整个作品呈现 出一种情韵兼胜的争谐之 芙。
一 、 秦观词的 “专主情致” 生性多情的秦观用他的生花妙笔为后人 留下 了一首首 爱 情 的赞 歌 ,离 别 的悲 歌 ,思念 的怨 歌。他 的一生 离 不 开一 个 “情 ” 字。叶 嘉莹 先 生把他与李煜 、晏几道并称 为词 中三位翩翩 美少 年 。徐 培 均 先 生 认 为解 读 少 游 就 是 解 读 一 个 “情 ” 字 ,读 通 少 游 ,也 就 理 会 得 一 个 “情 ” 字 。民间至今还流传着他与苏小妹那动人 的爱情 传说 。可一生钟情 、痴情 、纯情的少游 又常常为 情所 困 ,为情 所 累。现存 宋刻 本 <淮 海居 士 长
短句> 中 ,涉及 恋情 题 材 的 约 占全 部作 品 的三 分之二 ,所以颇具几分豪气的一代才女李清照批 评 他是 “专主情致 ”。她在那 篇著名 的词学理 论 文章 《词论> 中说 :“乃知 (词 )别是一 家 ,知 之者 少 。后 晏 叔 原、贺 方 回、秦 少 游 、黄 鲁 直 出,始 能知之 。又晏苦无铺叙 ,贺苦少典 重 ,秦 即专主情致 ,而少故实 ,譬 如贫家美女 ,虽极妍 丽丰逸 ,而终乏 富贵态 ”}3 。李 清照一 方 面批 评 秦观词 是 “专 主 情 致 ”,但 同 时也 承认 秦 观 词 “极妍丽丰逸”,并 且认 为他 是懂 得 “词别 是 一 家”这个道理 的少数几位作家 之一 。其 实 , “专 主情致 ” 又何 尝不 是秦 观 词 的重要 成 就 呢?李 清照 自己一生 的创作 又何 尝 离开 一个 “情 ” 字 呢?情感是艺术 的生命线 ,脱 离了情感 的作 品又 怎么能产生 巨大 的感染 力呢? <淮海词> 中那 一 首首或优美 、或幽怨 、或苦 闷的表现爱情 和友情 的作品给后人带来 了许多美 的享 受 ,我们来 读一 下他的那首广为传诵 的小令 <鹊桥仙 >:

婉约派词人及其代表作品

婉约派词人及其代表作品

婉约派词人及其代表作品婉约派词人简介婉约派为中国宋词流派。

婉约,即婉转含蓄。

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张先、晏殊、晏几道、欧阳修、秦观、贺铸、周邦彦、李清照等(一般也包括晚唐五代时期的温庭筠和李煜)。

1、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字易安,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

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早期生活优裕,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

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1)声声慢·寻寻觅觅2)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3)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4)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5)武陵春·春晚6)夏日绝句7)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8)点绛唇·蹴罢秋千9)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10)点绛唇·寂寞深闺2、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淮海先生。

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

曾任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等职。

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目为元祐党人,绍圣后贬谪。

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为“苏门四学士”之一。

工诗词,词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

1)鹊桥仙·纤云弄巧2)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3)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4)踏莎行·郴州旅舍5)望海潮·洛阳怀古6)满庭芳·山抹微云7)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8)满庭芳·碧水惊秋9)满庭芳·晓色云开10)八六子·倚危亭3、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11月求是学刊Nov.,2008第35卷第6期SEEKING TRUTH Vol.35No.6□重塑文学史:古代文学研究新视界论“韵”与秦观词的艺术美李春丽(包头师范学院文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30)摘要:“韵”是一种外在形态,更是内在的精神。

秦观词从感物、言情两方面体现了“韵”味:得之于内、虚处入神的空灵之韵;重在感发、意在含蓄的清灵之韵。

然而秦观词“韵”尚有“无力蔷薇”之不足,与李清照词进行对比论析,可资更好地认识“韵”之丰富内涵。

关键词:秦观;韵;李清照作者简介:李春丽(1969—),女,内蒙古包头人,包头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从事唐宋词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504(2008)06-0106-04收稿日期:2008-05-19“韵”是宋代文人普遍的一种审美理想,“韵胜为上”成为文学创作领域的时代审美标准。

范温《潜溪诗眼》说:“凡事既尽其美,必有其韵。

韵苟不胜,亦亡其美。

”[1](P373)把“韵”作为“凡事”都要求的最高理想。

但是对于“韵”的界定,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韵”由音乐之韵进入到魏晋人物品貌之韵,再到唐代的绘画、书法、诗歌品评乃至宋代词学领域,内涵越来越丰富。

“韵”的核心内涵也逐渐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共识,如“但见性情,不睹文字”(皎然《诗式》),“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司空图《与极浦书》),“有余意”、“妙在笔墨之外”(范温《潜溪诗眼》),都在强调“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秦观词亦有如此之韵致,故我们以“不尽之意”为切入点来探讨秦观词“韵”。

一、感物:得之于内、虚处传神的空灵之韵“韵”从本质上来讲应该是属于精神领域的东西,是内在的神决定了外在的韵,不尽之“意”往往来自于一种独特的心灵感受。

在北宋词人中,秦观以独具善感的词心著称。

冯煦《蒿庵论词》云:“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

”[2](P61)“词心”,即来自他内心深处的那一层莫可名状的幽微颤动。

这得之于内的东西,使他的词在感物方面独具特色,形成了秦观词与众不同的空灵之韵。

如我们熟知的一首词: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是穷秋,淡烟疏柳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浣溪沙》)全词所写景物极其细微。

这些景物除小楼、宝帘、小银钩等实物外,如轻寒、晓阴、穷秋、飞花、丝雨是源自于感觉的东西,这些极细微极轻灵的景物本身形成了一个让人不忍碰触的氛围。

这些物象以平常的眼光可能都难以察觉,在别人的眼中心中未必存在,但词人却格外敏锐地感受到了:漠漠之无边无际,无赖之无穷无尽,梦如飞花之萦绕不绝,愁如丝雨之如麻难断!真是“幽花媚春,自成馨逸”。

这纤巧细微的景物带着细美幽约的情思,飘忽不定、轻淡缥缈的,但却似有似无地包围着你,或远或近地缠绕着你,牵引着你的感觉,笼罩了你的心境!是虚空的物象,却是如此凝神的境界!106 --词人感受外物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但往往因个性的不同会形成自身特殊的取向。

秦观对外物的感受,更多地偏重于细腻、轻柔。

周济云:“少游意在含蓄,如花初胎,故少重笔。

”[3](P1643)良卿曰:“少游词如花含苞,故不甚见其力量,其实后来作手,无不胚胎以此。

”[4](P17)就上文所举《浣溪沙》而言,大多摄取轻灵细巧的意象,比如“轻寒”、“小楼”、“晓阴”、“淡烟”、“飞花”、“丝雨”、“梦”等。

所用形容词、修饰语也无一重笔,如“漠漠”、“无赖”、“幽”、“自在”、“无边”等都是取自微物,用笔轻浅。

与他幽微“词心”的传达相应,他的词作少刻肌入骨之语,不着力、不使气,笔墨细腻淡雅,常于轻灵柔缓中漾出一种如“初日芙蓉,晓风杨柳”的和婉风韵。

他的《江城子》用来表达愁情之景物:弄春柔之杨柳、多情曾系之归舟、载愁情之流水、惹愁情之飞絮落花,全部是细小纤巧缠绵飘摇的类型,然而却是既有敏锐的感觉又有缠绵的韵味,造成全词轻柔哀婉的轻灵韵致!况周颐《蕙风词话》云:“吾听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外有万不得已者在。

此万不得已者,即词心也。

”[5](P10)敏感的心灵总是能在自然界中体会那些最不易察觉的细微变化,并找到与心灵相暗合的地方。

这从内心萌发的感受,表现在词作中就格外具有了一种空灵摇曳、余味不尽的韵致。

诸如落花流水、淡烟斜日、垂杨芳草一类外在景物,当它与词人内心相谐的时候,就具有了特殊的表现力。

如《八六子》: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挼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阳,此恨谁知?所有外在的景物都是通过心灵感觉而出现的:铺径之片片落红,弄晴之霏霏小雨,憔悴之园中杏花,悲哀之杜鹃愁啼,是经过心灵加工后的物象,是特殊心灵体验中的物象,细微而幽怨;这种情境配合着柳外画楼独自凭栏、手挼花枝、无语对斜阳之主人公内心情感,生动地表达了无奈春归而至此恨谁知的幽约隐微的压抑心曲。

可见,秦观所选取的景物有着他自身所独具的特色,更多的时候是根据内在情绪而选择那些特别能够表达自己幽微心曲的外物,甚至是心造的物。

难得的是,他总能找到景物与情感的契合点,在纤弱轻扬的景物中表达一份真挚深厚灵动纯粹的情感世界。

再如: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

欲见回肠,断尽香炉小篆香。

黛眉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

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减字木兰花》)直接抒发自己的情绪体验,回肠与香炉的小篆香,飞鸿成字与愁情,外物成为心灵的直接载体,要怎样敏锐的心灵才能如此体物达情!其柔婉精微的特质却也恰好足以唤起人心中某一种幽约深婉的情意。

所以其词是对自身情绪的独特体验,也是对人类普遍情感最细微、最深隐之区的掘进和体验。

这样一种源自心灵的感觉,这种得之于内无可效仿的感物方式使秦观的词具有了超凡脱俗的空灵韵味。

越是空灵,就越是“不尽”,让人久久品味而余音不绝。

夏敬观《淮海词跋》云:“秦少游词,体制淡雅,咀嚼无滓,久而知味。

”[6](P143)正说出了秦观词源自心灵的一份丰富与纯净!二、言情:重在感发、意在含蓄的清灵之韵从文学本质上讲,“缀文者情动而词发”(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篇》),词是心灵的负载体,是性情的物化。

秦观词大多写相思离别,摒弃了柳永铺叙式的市井化抒情,不直接表达,通过形象和景物的巧妙组合形成了重在感发、意在含蓄的清新灵动之韵。

把本来就空灵、丰富的“意”表达得更加深厚,耐人寻味,真正从表达上实现了“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如《八六子》词:倚危亭,恨如芳草,尽还生。

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袂红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写离别相思,但全部从内在的感受延展开去。

从“倚危亭”开始全部都是一系列心灵世界活动的展开。

其实即便是心理活动,也可以铺叙实写,如柳永词“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只管蛮笺象笔,拘束教课吟”,回忆是确实的回忆,期待是切实的期待。

但秦观词不这样,其写心理活动也是虚处入神。

“恨如芳草,凄凄尽还生”首先就是形象,含蓄地表达出相思的滋味;“凄凄尽还生”有一种巨大的悲哀在,是一种挣脱不了、抹杀不掉、模糊了又清晰的状态,一开始就通过形象产生内心的感动。

“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袂红分时,怆然暗惊。

”这本来是回忆分别情景,却并没有“执手相看泪眼”的情景,而从“柳外”、“水边”、“青骢”、“袂红”等动人的形象中又表现出一份深刻的爱恋之情。

离别不是泪雨滂沱,却也是“怆然暗惊”。

词人有意识用动人的形象和心灵的感受把这个场景虚化了也雅化了,显出一种艳而不俗、浓而不烈的优雅姿态,一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韵味!结句更是一个任有千般情怀万般感受都足以囊括其中的情感空间:“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夜月”、“春风”概括了人生四季朝暮,“一帘幽梦”与“十里柔情”包含的是人生无数的悲欢107--①金元好问《论诗绝句》评秦观诗云:“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

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

”虽说是评诗的,但其词更可作如是观。

②沈曾植在《菌阁琐谈》中说:“易安倜傥有丈夫气,乃闺阁中苏、辛,非秦、柳也。

”离合、心灵无限的回忆期待,于物象中注入了对人生的一切美好的梦想和期待!可以说,词人是以他善于感发的资质,在艺术心灵上进行垂直式的深入开掘,创造了深厚绵邈的感情境界。

词人言情,纯在心灵的层面着力,重在内心的感发。

琐碎的生活在词中若隐若现,留下那些最深刻最美丽的片刻,这片刻中就凝聚了全部的生活细节。

将浓烈的情感凝聚在动人的意象中,娇媚而不乏清新,含蓄而充满生气,是一种清灵的韵味!诚如刘熙载指出:“少游词得花间尊前遗韵,却能自出清新。

”[7](P109)再如他的《临江仙》词云:千里潇湘挼蓝浦,兰桡昔日曾经。

月高风定露华清。

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

独倚危樯情悄悄,遥闻妃瑟泠泠。

新声含尽古今情。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完全用景物去表达离愁别绪,整首词都是回忆,把深刻的内心感受通过景色的转换起伏一点一点表现出来,由昔日兰桡写到曾经的月儿风儿、微波星辰。

这些景物无不具有清新的美感,无一不引发内心无限的怅惘,无一不带有孤寂清冷的气息,无一不引发人内心的凄凉,比直率的言情更多了一些韵味和风致。

而下片独倚危樯遥闻新声无限伤情,于此本有千般愁怨却戛然而止,来一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有超然的韵致,但更有无限怀念的情意,这就是秦词之“韵”!深厚的情意表达得清新婉转,缠绵摇曳,创造了含蓄灵动的情感境界,别有韵味!借助景物去传达言外之意是秦观词“韵”的独特艺术表现,其所选景物往往带有路途征程之感,并非闺房香阁之所,如此便有一种身世愁情在内了。

所谓将“身世之感并打入艳情”,品读之间或柔婉伤感或寂寥落寞,诚不知是艳情还是身世,这又增加了秦词之“不尽之意”,确如周庆云《淮海先生诗词丛话》卷首《题辞》中所言:“别有伤心人不知。

”[8](P396)三、“无力蔷薇”与“疏影尚风流”:兼及李清照词之韵“韵”作为诗词鉴赏的一个重要标准,尽管形成了“不尽之意”的共识,但同样是“韵胜”的词人,其“韵”却又大不相同。

沈曾植在《菌阁琐谈》中提到:“易安跌宕昭彰,气调极类少游。

”陈廷焯说:“李易安词,独辟门径,居然可观,其缘自淮海、大晟来。

”[9](P57)可见李清照词应该是与秦观有审美方面的继承和延续。

但有意思的是,身为男性词人的秦观却有“女郎诗”之称①,而本为女性的李清照反有“丈夫气”之誉②。

这正是“韵”内在精神的反映。

李清照于词的创作中也是非常讲究“韵“的。

在清照词中,韵是柔美的事物在动态中透出的风神,含而不露又摇曳多姿。

清照咏梅词曾曰“从来,知韵胜”(《满庭芳》),这正是清照为词所追求的胜境。

《玉楼春》写梅花曰:“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这大概是“韵胜”的最好注解。

“红酥”、“琼苞”足见其外形之秀美清纯,“不知”二句又足见其内质之丰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