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的胸部X线征象
心功能不全诊断金标准
心功能不全诊断金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心功能不全是指心脏无法满足身体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者可导致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及早诊断和治疗心功能不全尤为重要。
金标准是指在临床上被广泛认可和公认的诊断标准,具有高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探讨心功能不全的诊断金标准,并详细介绍其诊断流程和方法。
一、病史询问和临床评估心功能不全的诊断首先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临床评估。
患者一般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乏力、水肿等症状。
医生需要询问患者病史、家族史、心血管病史等信息,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
医生还需要通过体格检查来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包括听诊心脏杂音、观察心脏搏动、测量血压、观察水肿等。
这些信息对确定诊断和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非常重要。
二、实验室检查1. 血液学检查:心功能不全患者一般会出现贫血、白细胞计数升高、血红蛋白浓度降低等情况。
血液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患者是否存在贫血等异常情况。
2. 生化检查:心功能不全患者一般会伴随有肝功能异常和肾功能异常。
生化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肝肾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并发症。
三、影像学检查1. 胸部X线检查:胸部X线片是诊断心功能不全的常用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评估心脏的大小、形态、轮廓以及肺部情况。
典型的心功能不全X线表现包括心脏增大、肺充血、肺水肿等。
2. 超声心动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心功能不全的关键检查方法,可以直观地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评估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检测心脏瓣膜功能。
超声心动图可以帮助医生确定心功能不全的程度和类型,指导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
四、心导管检查心功能不全的诊断金标准还包括心导管检查。
心导管检查是通过在冠状动脉、心脏血管中插入导管,测量心脏内各腔压力、氧合情况、血流速度等参数,从而评估心脏功能和血管病变程度。
心导管检查是诊断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对于心功能不全的诊断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一例心衰患者的病例分析
一例心衰患者的病例分析病例概述:本病例为一名60岁女性,原有高血压病史,近期入院主要因为胸闷、气促、乏力2周,加重3天。
入院后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心衰。
该患者有轻度心力衰竭症状,经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时情况良好。
病例描述:该患者入院时主要症状包括胸闷、气促和乏力,伴有咳嗽和咳痰,体重增加2公斤。
体格检查显示患者血压偏高,心率正常,心音弱,颈静脉充盈度增加,下肢水肿。
胸部X线检查显示心脏扩大。
实验室检查显示血液中B型钠尿肽(BNP)、尿微量白蛋白和心肌肌钙蛋白(TnI)水平升高,肝功能和肾功能正常。
经过详细的诊断和治疗过程,该患者被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
初步诊断:根据患者的心衰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心力衰竭。
进一步的评估和检查显示该患者的心功能损害程度较轻,属于NYHA心功能Ⅱ级。
治疗过程:该患者在入院后立即接受了积极控制血压、利尿和心功能支持治疗。
药物治疗方面,她被给予了血管扩张剂如ACEI和ARBs、利尿剂如袢利尿酮、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洋地黄类及抗凝剂等药物。
此外,患者通过低盐饮食、限制水分摄入来控制水钠摄入。
治疗期间,她的症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离院时,她的体重下降了1公斤。
讨论和结论:本例中的病例患者通过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心功能评估,成功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
经过综合治疗,其症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细致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均对心衰的诊断和分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综合治疗包括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心功能支持剂等,以及限制钠和水分摄入的调整饮食,对心衰的治疗起到了重要作用。
患者预后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治疗反应,该患者的预后良好。
然而,由于患者原有的高血压病史以及心力衰竭的发展,她需要长期定期随访,并继续接受药物治疗以控制病情进展。
此外,她还需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戒烟、限制酒精摄入、适量锻炼等,以改善心衰的预后。
医学-胸部X线征象
前后位置。例如右中叶肺不张时,则右 心缘模糊不清,为半影征阳性。如下叶 后基底段病变时则右心缘阴影仍可分清, 为半影征阴性。此征已广泛应用于胸部
影像诊断,是最为有名的一个征像。
•
此征由于某病变阴影与血管影相重
叠时,如果血管阴影的边缘仍可分辨时,
则说明病变与血管两者是独立存在的,
并不在一起。
二、颈胸征
六、支气管气像
• 肺内渗出性病变充满肺泡, 产生肺的实变,但支气管 内仍充满空气,X线表现 为大
• 片状阴影中出现透亮的低 密度支气管腔阴影,显示 为支气管分支走行,由粗 变细,称为
• 支气管气像 (airbronchogram)。常见 于肺炎。此征为肺泡内有 渗出性浆液充满,说明为 急
• 性炎症。
• 或纵隔病变,为胸膜外征 (extrapleuralsign)阳性。利用此征鉴别 肺内、肺外病变有一定
• 价值。
四、逆S征
• 逆S征(reverseSsign)是指右肺水平裂向 上移位,其边缘呈逆“S”状。上方的弯 部
• 为上叶肺不张而形成,下部曲线为肺门 部肿瘤所构成,两部分曲线合起来则呈 逆S形或
• 肿瘤有效的征象。 • 纵隔肿瘤时与肺血管无直接
联系,故于肿块阴影中仍可见 肺血管阴影(半影征)。心 • 脏、心包的肿瘤也于肺门扩大 的影像中,可见肺血管阴影只 在肿瘤缘内侧1cm处,而自 • 肿瘤1cm以内则看不到血管影 像。此征可分辨纵隔肿瘤与心 脏肿瘤、心包肿瘤(包括心 • 包积液)。 •
十二、胸膜皱缩征
一、半影征
• 指与纵隔相贴的病变,会使纵隔的阴影 边缘产生模糊或消失,称为半影征 (siIhou—ette sign)阳性。说明此病 变的位置与该部纵隔相贴连。倘此纵隔
胸部手术后x线改变和并发症
(七)肺梗塞:
1、手术后肺梗塞在老年 人较多见,可单发或多发,表现 为肺内圆形的实变影伴有胸膜反 应。
2、典型的肺梗塞呈圆锥形实 变影,基底贴于胸膜面。
LOGO
(3)术后术侧横膈轻度升高,纵隔多轻度向术 侧移位。若纵隔向术侧明显移位,横膈显著抬高, 则提示术侧余肺有肺不张发生。
(4)引流管附近常有胸膜反应,拔除引流管, 可见局部积气、积液或液气胸,但常能自行吸收。
(5)手术创伤完全愈合后,肺叶重新排 列,叶间裂及肺门位置改变。余肺代偿性膨 胀,术侧可较对侧肺透过度增强;常留有一 定程度的胸膜增厚,但也可无明显胸膜反应, 可因胸膜较广泛胸膜增厚,使术侧肺野透过 度减低。术侧肋间隙常轻度变窄,并可见术 侧第5或第6后肋骨骨折。
二、术后并发症:
(一)肺不张:
1、多为粘稠痰液阻塞支气管所致。
2、不张的肺叶密度增高,体积缩小,其 它肺叶代偿性肺气肿。
3、术侧余肺不张常伴有纵隔向术侧移位 和术侧横膈抬高;若同时合并积液者术侧密 度均匀增高,而纵隔移位不明显。
4、全肺切除术后对侧肺不张,见不张的 肺叶密度增高,体积缩小,纵隔移向非手术 侧。
左全肺切 除术后 左 肺野一致性 密影,纵隔、 气管及心脏 左移,左膈 肌升高;左 第6肋骨缺 如,肋间隙 变窄。
左肺腺癌术后,右肺转移 A:左全肺切除加胸廓改形术后8.5个 月,左第2--7肋骨缺如,胸廓塌陷,纵隔、气管及心脏左移,左 膈抬高,胸椎向左凸弯;右肺中上野可见小点状结节影。B:数 月后右肺中上野结节影增大。
(二)支气管胸膜瘘:
1、术后初期支气管胸膜瘘可因缝合不当所 致,少见;延迟的支气管胸膜瘘多由支气管 残端感染或肿瘤复发引起。
2、虽有通畅的引流,仍有持续或进行性气 胸,或者突然发生气胸。
心力衰竭的诊断和处理
肺 动脉楔 压被认 为
是诊断急性肺水 肿病 因的金标准 。肺动脉插 管在治疗 过程 中也 可以用 于监测心脏 充盈压 、 输 出量 和外周 血管 的紧 心 张度 。当肺 动脉 楔压 >l m 时 , 明 C E或肺水 肿 由 8m Hg 表 P
于容量负荷 过重引起 。
间质性肺 水肿 : 多见 于心 脏病 患儿 ,胸 部 X线 片表 现 较为特殊 : ①小 叶间隔 中 的积 液使 间 隙增 宽 , 成小 叶间 形 隔线 , 即克 氏 B线 和 A线 。B线 为长 1 . m, 1—2 —2 5 c 宽 m 的水平线 , m 多见 于肋 膈 角 区。A线 为 自肺 野 外 中带斜 行引 向肺 门 的线 性 阴 影 , 2—5 c 最 长 >1 m, 长 m, 0 c 宽 0 1 m, .5—1m 且不 分支 , 与支气管 血管走 行一 致 , 不 多见 于 上 叶。B线常见于慢性左 心衰竭 , 为最 常见 的间隔线 ; A线 则较多见于 急性 左心 功 能衰 竭 , 比较 少见 并 不易 观 察。 且
种 : 中央型肺 水肿 , ① 呈大 片状模 糊 阴影 , 聚集于 以肺 门为
中心的肺野 中心部 分 , 侧较 对称 , 两 其密 度 以在 肺 门 区最 高, 向外逐 渐变淡 , 形似蝶翼 状 ,肺尖 、 底及肺 外 围部分 肺
清晰。②弥漫型肺水肿 , 为两肺广泛分 布的大小不一 、 密度
速改善 气 体 交 换 , 解 症 状 , 别 是 呼 吸窘 迫 症 状 。对 缓 特 NP C E患儿除机械 通气 改善 低 氧血症 外 , 主要是 原发 病 的 治疗 。持续性血液净 化是近 年广泛 开展 的技术 , 其作 用是 清除体 内大量毒素及 细胞 因子 , 甚至通 过超 滤作用 清除体 内多余的液体进而减少血管外肺 水肿。 ( 收稿 日期 :2 0 - —0 0 80 2 ) 6 ( 本文编辑 : 张崇凡 , 陈贞华 , 丁俊杰 )
急性心力衰竭诊疗规范标准
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常规急性心力衰竭(心衰)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竭最为常见,急性右心衰竭则较少见。
急性左心衰竭指急性发作或加重的左心功能异常所致的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心脏负荷加重,造成急性心排血量骤降、肺循环压力突然升高、周围循环阻力增加,引起肺循环充血而出现急性肺淤血、肺水肿并可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心原性休克的临床综合征。
急性右心衰竭是指某些原因使右心室心肌收缩力急剧下降或右心室的前后负荷突然加重,从而引起右心排血量急剧减低的临床综合征。
急性心衰可以突然起病或在原有慢性心衰基础上急性加重,大多数表现为收缩性心衰,也可以表现为舒性心衰;发病前患者多数合并有器质性心血管疾病。
对于在慢性心衰基础上发生的急性心衰,经治疗后病情稳定,不应再称为急性心衰。
一、分类1. 急性左心衰竭:(1)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2)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3)高血压急症,(4)急性心瓣膜功能障碍,(5)急性重症心肌炎和围生期心肌病,(6)严重心律失常。
2. 急性右心衰竭。
3. 非心原性急性心衰:(1)高心排血量综合征,(2)严重肾脏疾病(心肾综合征),(3)严重肺动脉高压,(4)大块肺栓塞等。
二、诊断1.基础心血管疾病的病史和表现:老年人中的主要病因为冠心病、高血压和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而在年轻人中多由风湿性心瓣膜病、扩型心肌病、急性重症心肌炎等所致。
2.诱发因素:常见的诱因有:(1)慢性心衰药物治疗缺乏依从性;(2)心脏容量超负荷;(3)严重感染,尤其肺炎和败血症;(4)严重颅脑损害或剧烈的精神心理紧与波动;(5)大手术后;(6)肾功能减退;(7)急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颤动(室颤)、心房颤动(房颤)或心房扑动伴快速心室率、室上性心动过速以与严重的心动过缓等;(8)支气管哮喘发作;(9)肺栓塞:(10)高心排血量综合征如甲状腺机能亢进危象、严重贫血等;(11)应用负性肌力药物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β受体阻滞剂等;(12)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13)心肌缺血(通畅无症状);(14)老年急性舒功能减退;(15)吸毒;(16)酗酒;(17)嗜铬细胞瘤。
左心衰的判断标准
左心衰的判断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左心衰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左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缺血、缺氧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临床上,要准确诊断左心衰需要依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结果来判断。
下面将介绍关于左心衰的判断标准。
一、病史1. 心功能不全的病史:患者有过心脏病、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等心脏疾病的患病史;2. 心脏手术的病史:患者有过冠状动脉搭桥术、瓣膜置换术、心脏起搏器植入等心脏手术的病史;3. 长期使用心脏药物的病史:患者长期使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等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病史;4. 有心衰症状的病史:患者有心悸、气促、乏力、水肿等心衰症状的病史。
二、临床表现1. 心脏体征:心尖搏动减弱或消失,心包摩擦音、心包心音增强、第三心音、第四心音增强等心脏体征;2. 呼吸体征:快速浅表呼吸、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呼吸体征;3. 水肿:双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心包积液等水肿表现;4. 乏力:活动后乏力、进行性加重、休息后缓解等乏力表现;5. 肺部体征:肺部啰音、啰音区域增多、听诊呼吸音尖锐等肺部体征。
三、实验室检查1. B型利钠肽(BNP)和N端前BNP(NT-proBNP):BNP和NT-proBNP是评估心衰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其水平升高与心衰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2. 血常规:低红细胞计数、低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升高等异常现象;3. 肝肾功能:肌酐、尿素氮、乳酸脱氢酶、谷丙转氨酶等指标升高;4. 心功能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心导管检查等心功能检查结果异常。
四、影像学检查1. X线胸片:心影扩大、肺部淤血、胸水等影像学表现;2. 心脏彩超:心脏舒缩功能异常、心肌厚度增加、二尖瓣关闭不全等彩超表现;3. 核素心肌显像:心肌灌注异常、心肌代谢异常等核素心肌显像表现。
五、其他检查除了以上提到的相关检查外,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心导管检查、心脏磁共振等其他检查手段来帮助诊断左心衰。
心力衰竭诊断标准
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一种持续状态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心脏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能力下降。
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是导致住院和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预防心力衰竭并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下文将介绍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
一、相关临床表现心力衰竭的主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乏力、全身水肿、夜间咳嗽等,常常在体力活动、夜间平卧、进食后加重。
此外,还可能表现为心脏性猝死、低心排症、晕厥等。
在心力衰竭的不同阶段,其临床表现也会有所不同。
二、影像学检查1. 心脏超声心脏超声是心力衰竭诊断中最常用的检查方法。
心脏超声有助于评估左心室功能、瓣膜状况以及心脏结构等指标,判断心血管病变的程度和严重程度。
2. X线胸部摄影X线胸部摄影可以显示肺部充血、肺水肿等表现,对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选择、预后的评估都有帮助。
三、实验室检查1. 血常规心力衰竭常常伴随有贫血、白细胞计数增多的情况,这些反应了慢性病的炎症反应,也可反映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
2. 心肌标志物心肌标志物是指心肌损伤时血液中能检测到的物质,包括心肌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
这些标志物在心肌损伤后能够早期升高,对于早期诊断和预后的评估有重要意义。
3. 肝脏功能指标肝脏是心血管系统的一个重要器官,肝脏功能障碍常常是心力衰竭的表现之一。
血清胆红素、ALT等指标的升高常常提示肝脏受损与否。
四、心力衰竭的分类根据心脏病变情况,心力衰竭可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三种类型。
此外,据病情轻重和治疗难度也可分为Ⅰ、Ⅱ、Ⅲ、Ⅳ类。
五、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1.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在一定的背景下,需要考虑心力衰竭的可能性。
2. 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心脏超声、X线胸部摄影、实验室检查等,确诊心力衰竭的类型。
3. 基于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和上述检查结果,确定心力衰竭的分级(Ⅰ、Ⅱ、Ⅲ、Ⅳ)。
4. 根据患者的分级和基础病情的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胸部心脏的X线诊断
• 2.左房增大:常见于二尖瓣病变, 左心衰。及先天性心脏病,例:动 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等。
左心房增大 X线表现
• 左心房由体部和心耳部组成 。
心耳体部:从位体于部左左心上室方的伸后上 向前方内,的组耳成状了突心起后,缘部的分 重左叠大心在部房右分增心,大室与主漏在要斗其发部后生和方在肺通过 动体脉的部根食,部道常的紧首前密先面接向,触后,、并向 在右正造扩位成展心轻,影微然的压后肺迹向动,上脉左,段、最下右两 方后组支向成气左一管增小凌大段驾。左在心缘房,上 正常方时,与以左心支室气段管融和合它在的关 一起系,较不为能密区切分。。
(1)后前位:左 房向右明显增大 时可达右房边缘 或超过后者形成 双重密度影或双 重边缘,左心耳 突出左缘第四弓 出现。
(2)左前斜位: 心后缘上部左房 段隆凸,与左支 气管间的透明带 消失,明显者可 向上后方推压左 主支气管,使其 变窄移位。
(3)右前斜位:食管中下段局限 性向后压迫移位,是最敏感的征象, 也是左房增大分度的主要依据。共 分为三度:
左房
肺动脉段 右室
心脏各种位置
• 左前斜位:
• 被检者身体左侧朝前倾斜 • 紧贴板面或台面。右侧远 • 离板面或台面,冠状面与 • 板面或台面倾斜60°。 • 也称第二斜位
• 3.左前斜位:心大血管影位于脊柱右侧。X 线中心线与室间隔接近平行,两个心室大 致分左右两半,右前方为右心室,左后方 为左心室。
2.右前斜位 心影位于胸骨与脊柱
之间,分为前后两缘.
前缘:分为五段, 主动脉球.升主 动脉段.肺动脉 段.右室段.左室 段.心前缘与胸 壁间有一倒三 角形透亮区,称 心前间隙.
后缘:分两段,左 房段.右房段.心
后缘与脊柱间
常见心脏疾病的X线诊断
体循环静脉压力增加, 肺循环静脉压力减低 (肺血量减少:肺纹理 减少,肺野清晰)
心包积液 (后前位)
心影向两侧 普遍增大, 心缘正常弧 度消失,
上腔静脉增 宽,主动脉 影缩短,肺 纹理减少
缩窄性心包炎
缩窄性心包炎的常规x线检查可见心脏形状 改变,边缘钙化,可伴有肺淤血和上腔静脉 扩张。
X线表现
二尖瓣狭窄:梨形心 左房扩大:双心影,四弓,食道压迹,
左主支气管受压抬高。 右室增大: 肺静脉淤血和肺循环高压。 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 二尖瓣狭窄+左心室增大
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狭窄 合并关闭不全
双房影
二尖瓣狭窄 A.右前斜位:右心室增大,肺动脉段突出(↑),心前间隙变窄 (↑),左心房轻度增大; B.后前位:心增大,呈二尖瓣型,右心室增大,肺动脉段突出,左
管径狭窄大于75%为重度狭窄;
管径100%狭窄即为管腔完全闭塞。
判断冠状动脉狭窄至少应观察2个以上位置,严重 程度以狭窄最重者为准。
风湿性慢性心瓣膜病--风心
血流动力学 二尖瓣狭窄:血流入左室受阻左房压力 左房扩大肺静脉淤血缺氧 肺小 动脉痉挛右室增大右心衰 二尖瓣狭窄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左心室 承受收缩期和舒张期的双重压力,导致左 心室肥大
三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均可见右心房增大, 上、下腔静脉扩张,两者在平片上很难区分。 透视下三尖瓣关闭不全时可见右心缘搏动增 强。
肺源性心脏病
肺心病是指胸肺疾病和肺血管病变所致右心 室肥厚、扩大及右心功能不全。
多数病人有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的病史, 且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支气管扩张、肺气肿 和肺动脉高压,久之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
左心衰的诊断标准
左心衰的诊断标准
左心衰是一种老年性心脏病症,在大多数病情中,它是由于慢性
心脏病的发展导致的,表现为心室收缩功能减弱。
左心衰的治疗和诊
断是医疗界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对其诊断标准做出综述。
左心衰的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一)临床表现:主要有典型的心力衰竭表现,如发热、乏力、
夜间阵发性气喘、多梗性左心室肥厚性心肌病和CTCIIB房室传导延迟。
另外,由于慢性心力衰竭导致的心律不齐、心前区不适、轻度肺液栓
瘤和腹膜淋巴结肿大也是早期的表现。
(二)实验室检查:主要有血清肌酐检测、肾功能检查、肝功能
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核分析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等。
(三)影像学检查:心动图是左心衰诊断的关键,可以判断患者
的心脏功能,对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有明显影响;受迫胸部X线检查
可以直观反映心室变大、心内气囊收缩不足和心拇指形变异形等;超
声心动图可以分析心室收缩的时期、收缩的程度和变化的程度;核磁
共振心动图可以比较准确地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从而更准确诊断左心衰。
左心衰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心脏病,其诊断标准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为主,上述检查结果的综合分析可以确定患者的病情,从而可以提出有效的治疗方案。
因此,正确的诊断标准及其相关检查项目对于快速有效识别左心衰及其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右心衰诊断标准
右心衰诊断标准右心衰,即右侧心力衰竭(Right Heart Failure),是指右心室泵血功能减退,导致体循环血液回流受阻的病理状态。
诊断右心衰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诊断标准和方法:1. 病史收集:了解患者是否有慢性肺部疾病、肺动脉高压、左心疾病、心脏瓣膜病等可能导致右心衰的基础疾病。
询问患者是否有活动耐量下降、乏力、腹胀、下肢水肿等症状。
2. 临床表现:颈静脉怒张:颈静脉充盈或怒张是右心衰的典型体征。
肝脏肿大:右心衰时,由于血液回流受阻,可导致肝脏充血和肿大。
下肢水肿:体循环血液回流不畅,可引起下肢水肿。
腹水:严重右心衰时,可出现腹水积聚。
3. 体格检查:心脏听诊:注意有无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这可能是右心室扩大的表现。
肺部听诊:检查有无肺部啰音,评估肺部情况。
腹部检查:触诊肝脏是否肿大,有无压痛,以及是否有移动性浊音提示腹水。
4. 辅助检查:心电图(ECG):评估心率、心律和心电轴,查找右心室肥大或劳损的证据。
胸部X线片:观察心脏形态,特别是右心房和右心室的大小,以及肺部血管的征象。
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phy):直接评估右心室的大小、形态和功能,以及瓣膜的情况。
血液检查:包括B型钠尿肽(BNP)或N末端前体B型钠尿肽(NT-proBNP)水平,这些生物标志物在心力衰竭时通常会升高。
心脏磁共振成像(Cardiac MRI):对于某些复杂病例,心脏磁共振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心脏结构和功能信息。
5. 诊断标准: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综合判断是否符合右心衰的诊断标准。
通常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如肾脏疾病、肝脏疾病等。
6. 鉴别诊断:需要与左心衰、肺部疾病、肾脏疾病等引起的症状进行鉴别。
7. 治疗和管理:确诊右心衰后,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治疗肺动脉高压、纠正心脏瓣膜病变等。
同时,采取利尿、改善心功能的药物,以及生活方式的调整等措施。
心衰的检测诊断和治疗方法
心衰的检测诊断和治疗方法
心衰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其中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灌注不足。
以下是心衰的常规检测诊断和治疗方法:
检测诊断:
1. 临床评估:包括病史询问、身体检查和症状评估等。
2. 血液检测:通过检查血液中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钙蛋白、B型钠尿肽)来评估心肌功能和损伤程度。
3. 心电图(ECG):用于检测心脏的电活动,包括心率、心律和心肌缺血等。
4. 胸部X线检查:可观察心脏的大小、肺水肿和胸腔积液等。
5. 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m):通过超声波检测心脏的结构、收缩功能和血流情况。
6. 心脏核素扫描:评估心室功能、心肌灌注以及心脏毒性等。
7. 心导管检查:通过插入导管进入心脏血管系统,评估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参数。
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包括使用血管扩张剂、利尿剂、ACEI/ARBs、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等药物,以改善心功能,减轻症状并延长生存时间。
2. 心脏再同步治疗:对具有室壁运动异常的患者,通过植入心脏起博器(CRT)来改善心室收缩的协调性。
3. 非药物治疗:包括限盐饮食、戒烟、限制液体摄入、心理支持和康复等。
4.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症状和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心脏移植或心脏辅助装置等手术治疗。
5. 疾病管理:定期随访、监测心功能、调整治疗方案,以及积极处理其他相关疾病和风险因素。
需要指出的是,心衰的治疗需要结合具体病情和患者个体化情况进行综合治疗,并由专业的医生进行评估和指导。
以上仅为一般性建议,请咨询专业医生了解更详细、准确的建议。
心力衰竭
病因
基本病因
原发性心肌损害 心脏负荷过重
缺血性心肌损害 心肌炎和心肌病 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
压力负荷过重 容量负荷过重
诱因
感染 心律失常
血容量增加
过度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
诱因
病理生理
(一)代偿变化 (二)心肌收缩力减弱
(三)心脏舒张功能不全
(四)心脏各部舒缩活动的不协调性
(一)代偿变化
慢性心 力衰竭
急性心 力衰竭
分类——发生部位
右心衰 心力衰竭
左心衰
全心衰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
(Chronic Heart Failure)
学习目标
了解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及病理生理 掌握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 熟悉慢性心力衰竭的辅助检查 熟悉慢性心力衰竭的处理要点 掌握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要点
咳嗽---干咳 低血压、肾功能一过性恶化、高钾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
常用药物:卡托普利(开博通),贝
那普利(洛汀新)。
禁忌症
低血压 无尿性肾功能衰竭(血肌酐>225) 血钾>5.5mmol/l 双侧肾动脉狭窄 妊娠哺乳期妇女
护理评估
1、病史
疾病的病因、诱因及表现。
的增强,防止长期发展过程中对心肌产生有 害影响。
常用药物: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
禁忌症:支气管痉挛性疾病、心动过缓、二
度及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
心脏交感神经兴奋
β1受体
美托洛尔(倍它乐克) 比索洛尔(康可)
β2受体
α1受体
心得安 卡维地洛(达力全)
急性左心衰
急性左心衰病史1.病史摘要:杨××,男,56岁;主诉:发作性胸痛5天,阵发性呼吸困难2小时;患者5天前无明显诱因突然感胸骨后隐痛,范围约手掌大小,休息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疼痛无缓解,疼痛向左肩及左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大汗,到当地医院就诊,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给予尿激酶溶栓,2小时后疼痛减轻;2小时前解大便用力后,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喘息、强迫坐位,伴大汗、烦躁,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经抢救好转,准备行PTCA及支架术;既往无高血压病史,有20年吸烟史,20支/日,无嗜酒;2.病史分析:1在病史采集应重点询问该病的病因,常见的病因有:冠心病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乳头肌功能不全或断裂、室间隔破裂穿孔、感染性心内膜炎、高血压性心脏病血压急剧升高等;还应注意询问呼吸困难发生的诱因和表现,起病缓急,呼吸困难与活动、体位的关系,以及伴随症状等;2常见呼吸困难的鉴别:①肺源性呼吸困难:临床上分为三种类型:a、吸气性呼吸困难,特点是吸气费力,主要见于喉、气管、大支气管的狭窄与阻塞,如喉水肿、气管异物等;b、呼气性呼吸困难,特点是呼气费力,常见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感染等;c、混合性呼吸困难,特点是吸气与呼气均费力,常见于重症肺结核、大面积肺栓塞、气胸等;②心源性呼吸困难:主要由左心衰竭引起,呼吸困难的特点是劳力性呼吸困难和端坐呼吸;重征患者表现气喘严重、面色青紫、大汗,咳粉红色泡沫痰,肺部闻及哮鸣音,故又被称“心源性哮喘”;该患者以明确的急性心肌梗死人院,无呼吸道疾病史和中毒病史,结合其临床表现多考虑心源性哮喘;3病史特点:①男性,有急性心肌梗死病史;②用力后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喘息、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大汗、烦躁;体格检查1.结果:T36.5℃,P138次/分,R40次/分,Bp160/100mmHg;自主体位,神志清楚,口唇发绀,皮肤黏膜无黄染;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叩诊为清音,双肺呼吸音粗、满布湿性啰音和哮鸣音,尤以肺底明显;心尖搏动位于左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外侧0.5cm处,范围约2.5cm2,心浊音畀稍向左扩大,心率138次/分,律齐,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P2亢进,心尖部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向左腋下传导,闻及舒张早期奔马律;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腹水征阴性;四肢脉搏搏动对称良好,周围血管征阴性;2.体检分析:1查体特点:①双肺可闻及湿性啰音及哮鸣音;②心界稍向左扩大,心率快,第一心音减弱,同时可闻及舒张早期奔马律;以上两项同时存在,既有心脏体征又有肺部体征,高度提示急性左心衰;③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杂音,提示乳头肌功能不全,可能为急性左心衰的病因;④血压一过性升高,可能因肺水肿早期交感神经激活所致,但随着病情的继续,血管反应减弱,血压可能下降;肺水肿如不能及时纠正,最终可导致心源性休克;而支气管哮喘、ARDS和肺栓塞却没有上述体征;2该患者特异性阳性体征较多,故不难与支气管哮喘、肺栓塞和ARDS鉴别;辅助检查1.结果:1心电图:窦性心律,电轴不偏,Ⅱ、III和aVF导联见病理性Q波,ST段在等电位线上,Ⅱ、III和aVF导联的T波倒置;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1.0×109/L、N0.78、L0.22;尿常规:蛋白尿阴性;心肌酶谱:磷酸肌酸激酶CK120U,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16U,乳酸脱氢酶LDH526U,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520U,心肌肌钙蛋白IcTnI2.5ng/m1;生化:血尿素氮BUN4.6mmol/L,肌酐Cr12umol/L;肝功能、血脂,血糖均正常;3超声心动图:二维超声心动图:左室短轴面后内侧乳头肌回声增强增大,二尖瓣关闭不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左室流入道可见收缩期反流面积6cm2,提示二尖瓣前乳头肌功能不良,二尖瓣中度关闭不全;4胸部X线片:肺血管影边缘模糊不清,肺门中央部分透亮度低而模糊,两肺门部向肺野呈放射状分布的大片云雾阴影如蝴蝶状,呈肺淤血表现;2.辅助检查分析该患者心肌酶谱不正常,心电图Ⅱ、III、aVF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超声心动图提示后内侧乳头肌运动功能不良;上述病因的存在是急性左心衰竭突然发生的原因;急性左心衰竭的诊断主要依据其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病因;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乳头肌功能不全合并二尖瓣中度关闭不全窦性心律心功能IV级2急性左心衰竭2.诊断依据:1典型病史:有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存在,突然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喘息、强迫坐位、咳粉红泡沫样痰,大汗、烦躁等;体检两肺满布湿啰音和哮鸣音,血压一过性升高;心界向左扩大,第一心音减弱,可闻及舒张早期奔马律;2心电图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实验室检查提示心肌酶谱不正常,超声心动图提示前乳头肌运动功能不良;3胸部x线片提示肺淤血;3.鉴别诊断:1支气管哮喘:常有反复发作的哮喘史、或慢性支气管炎感染史,发作时以喘息为主要表现,肺部叩诊呈过清音、肺部听诊以哮鸣音为主,支气管扩张治疗有效;心源性哮喘常有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或二尖瓣狭窄等病史和体征,肺部听诊除哮鸣音外还可闻及明显的水泡音,胸部x线有肺淤血的征象;2急性肺栓塞:典型病例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咯血三大典型表现,及肺部啰音、P2亢进和奔马律三大主要体征,严重时可出现血压下降甚至休克;鉴别的要点尤其需注意是否存在深部静脉血栓尤其下肢,若高度怀疑急性肺栓塞应强调进一步进行下列实验室检查:①心电图:典型改变有SIQIIITIII波型I导联深S波,Ⅲ导联显着Q波和T波倒置,肺型P波,但心电图正常不能排除肺栓塞;②胸部X线表现:多样化,可见圆形或密度高低不等的片状影,呈非节段性分布,以右侧多见;当较大肺叶或肺段动脉阻塞时,表现为阻塞区域肺纹理减少及局限性肺野透亮度增加;肺梗死的典型形态为肺外周楔形影,尖端指向肺门;③胸部CT和MRI:可有效显示中心性血栓栓塞;④肺动脉造影:是诊断最正确可靠的方法;⑤血气分析:85%有明显低氧血症;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指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呼吸衰竭;临床表现为呼吸频数和呼吸窘迫、顽固性低氧血症;心源性肺水肿卧位时呼吸困难加重,咳粉红色泡沫样痰,肺部啰音多在肺底部,强心利尿等治疗效果较好;而ARDS的呼吸困难与体位无关,对强心利尿等治疗效果不好;还可通过测定PAWP肺嵌压、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室功能等辅助检查作出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1.治疗原则:急性左心衰竭时,缺氧和高度呼吸困难是致命威胁,必须尽快解决;2.治疗方案:1抢救措施:①坐位双腿下垂,减少静脉回流;②高流量给氧,氧气瓶中加入50%酒精消除泡沫;③快速利尿;④静脉给血管扩张剂硝普钠、硝酸甘油或酚妥拉明;⑤有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或已知心室扩大伴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者,给洋地黄类药物强心治疗,但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24小时内不宜用、二尖瓣狭窄所致肺水肿亦无效;⑥无禁忌症可使用吗啡,镇静减少额外心脏负担,同时舒张小血管;⑦氨茶碱解除支气管痉挛;⑧其他:四肢轮流三肢结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等;2消除诱因;3治疗原发疾病;。
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
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可显示心脏的结构 和功能异常,如心脏扩大、室
壁运动异常等。
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可显示心肌酶谱、电 解质等指标异常。
05
心力衰竭的鉴别诊断
左心衰竭与右心衰竭的鉴别诊断
左心衰竭
以肺循环淤血及心排血量降低为主要表现,可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 等症状。查体可见心脏增大、肺淤血征。
心理干预
通过心理疏导、放松训练等,缓 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器械治疗
如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心 脏起搏器、植入式心脏除颤器(
ICD)等,改善心功能。
预防措施
控制原发病
积极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等原发 病,以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生风险
。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感染等 诱发因素,以降低心力衰竭的发作 风险。
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 • 心力衰竭的辅助检查 • 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 • 心力衰竭的鉴别诊断 • 心力衰竭的治疗与预防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明确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提高诊断 准确性和一致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 据。
背景
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其发病率逐渐升高。正确的诊断对于 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疲乏无力
心力衰竭患者常感到疲乏无力 ,即使休息后也无法缓解。
病史标准
心脏病史
心力衰竭患者多有心脏病史,如冠心病、心肌病、瓣膜病等。
诱发因素
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包括感染、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
辅助检查标准
01
02
03
心衰的胸部X线征象
心衰的胸部X线征象(鱼,翻译整理自radialogy assistant)导言充血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衰竭导致的心输出量减少,循环高阻抗和液体超负荷左心室衰竭是最常见导致心输出量下降和肺静脉压增加的类型当左心衰发生时,肺部可见肺血管扩张,液体渗出到组织间隙和胸膜腔,最后渗出到肺泡导致肺水肿右心衰通常是因为长期左心衰或肺部疾病导致体循环静脉压上升,导致低垂部位水肿和腹腔脏器肿大这张图说明了心力衰竭时胸部平片可见的一些征象肺静脉压上升与肺毛细血管气压有关,可以根据后者对心衰的胸部X线表现进行分期临床实践中,这些特征并不一定依次出现,有时不一定全部出现但可见于一些慢性心衰,二尖瓣疾病和慢性梗阻性肺疾病表格左边依据PCWP的心衰分期,右边是相对应的X线表现充血性心力衰竭第一期,血流重新分布正常直立位胸片,供应肺上叶的血管较细小,数量较少,供应下肺的较多较粗肺血管床有显著的储备能力,在需要的时候先前未扩张开放的血管可以扩张开放,增加灌注这就导致了肺血流的重新分配这是肺血流平衡的一种表现,也就是说,血流从下肺重新分配到上肺这个征象的获得需要患者处于直立位,深吸气摄片临床中,当患者仰卧位或半卧位拍片,由于重力的作用,这种重分配现象不易观察到而仰卧位时,由于重力作用,可能造成一种“重新分配”的假象,这时对比以前的胸片可能是有益的这是健康人(左)和心衰患者(右)的直立位胸片对比可以到心衰患者上肺血管增粗增多,同时可见患者纵膈增宽(红箭)下一个征象:动脉-支气管比正常情况下,上肺的血管壁伴行的支气管细,比例为0.85肺门部位血管-支气管比大致相等,下肺的血管-支气管比约为 1.35当肺血流重分配时,动脉-支气管比例在上和中肺增加最佳观察部位在肺门这张图的患者有新增扩大和肺血重分配,上肺血管直径>3毫米,而正常为1-2毫米注意肺门部位动脉-支气管比例增加(箭)第二期,间质水肿心衰第二期的特征为肺间质和支气管周围渗出,由于毛细血管压力增加所致当液体渗出到外周小叶间隔,我们能看到Kerley B线,或间隔线Kerley B线是肺外带近肋膈角区域1-2厘米长的水平线,这些线垂直于胸膜红箭所示为Kerley B线当液体渗出到支气管周围血管间质,可见支气管壁增厚(支气管套征),观察血管也变得困难(肺门雾征)右侧的片为心衰患者的胸片,可见肺血管直径增加,但因为血管周围水肿,分辨不清这是另一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胸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衰的胸部X线征象
(鱼,翻译整理自radialogy assistant )
导言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衰竭导致的心输出量减少,循环高阻抗和液体超负荷
左心室衰竭是最常见导致心输出量下降和肺静脉压增加的类型
当左心衰发生时,肺部可见肺血管扩,液体渗出到组织间隙和胸膜腔,最后渗出到肺
泡导致肺水肿
右心衰通常是因为长期左心衰或肺部疾病导致体循环静脉压上升,导致低垂部位水肿
和腹腔脏器肿大
这图说明了心力衰竭时胸部平片可见的一些征象
肺静脉压上升与肺毛细血管气压有关,可以根据后者对心衰的胸部X线表现进行分期
临床实践中,这些特征并不一定依次出现,有时不一定全部出现但可见于一些慢性心衰,二尖瓣疾病和慢性梗阻性肺疾病
表格左边依据PCW的心衰分期,右边是相对应的X线表现
充血性心力衰竭
第一期,血流重新分布
正常直立位胸片,供应肺上叶的血管较细小,数量较少,供应下肺的较多较粗肺血管床有显著的储备能力,在需要的时候先前未扩开放的血管可以扩开放,增加灌注
这就导致了肺血流的重新分配
这是肺血流平衡的一种表现,也就是说,血流从下肺重新分配到上肺
这个征象的获得需要患者处于直立位,深吸气摄片
临床中,当患者仰卧位或半卧位拍片,由于重力的作用,这种重分配现象不易观察到
而仰卧位时,由于重力作用,可能造成一种“重新分配”的假象,这时对比以前的胸片可能是有益的
注意肺门部位动脉-支气管比例增加(箭)
这是健康人(左)和心衰患者(右)的直立位胸片对比
可以到心衰患者上肺血管增粗增多,同时可见患者纵膈增宽(红箭)
下一个征象:动脉-支气管比
正常情况下,上肺的血管壁伴行的支气管细,比例为 0.85
肺门部位血管-支气管比大致相等,下肺的血管-
支气管比约为1.35
当肺血流重分配时,动脉-支气管比例在上和中肺增加
1-2毫米
最佳观察部位在肺门
这图的患者有新增扩大和肺血重分配,上肺血管直径〉 3毫米,而正常为
第二期,间质水肿
心衰第二期的特征为肺间质和支气管周围渗出,由于毛细血管压力增加所致
当液体渗出到外周小叶间隔,我们能看到Kerley B线,或间隔线
Kerley B线是肺外带近肋膈角区域1-2厘米长的水平线,这些线垂直于胸膜
红箭所示为Kerley B线
当液体渗出到支气管周围血管间质,可见支气管壁增厚(支气管套征),观察血管也变得困难(肺门雾征)
右侧的片为心衰患者的胸片,可见肺血管直径增加,但因为血管周围水肿,分辨不清
这是另一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胸片。
侧位可以显示肺动脉直径增加和模糊的轮廓。
注意间质线和小间隔增厚
此外,叶间裂也显著增厚
这是充血性心力衰竭的CT表现,可见因间质水肿所致的间隔线增厚;下垂部位轻度毛玻璃影,以及双侧胸腔积液
第三期,肺泡水肿
此期的特点是液体持续渗出至小间隙,并超过淋巴回流的速度最终导致液体渗出到肺泡(肺泡水肿)和胸膜腔(胸腔积液)肺泡水肿的分布可以受以下因素影响:
体位:仰卧位或左右侧卧位
阻塞性肺疾病,水肿较易出现在病情较轻的一侧
刚才发的胸片,患者因急性左心衰导致严重的呼吸困难入院心衰的另一个征象:肺泡水肿伴肺门实变(黄箭)
胸腔积液(蓝箭)、奇静脉突出、血管蒂增宽(红箭)
治疗后我们仍能看到增大的心脏轮廓、胸腔积液和肺血重分布,但是水肿消退
这是另一例入院时肺水肿的患者的胸片
治疗后水肿消退。
和前面的图片对比,你会发现血管蒂增宽和肺血流重分布的区别
无论是胸片还是CT,水肿都是重力依赖性的,可以看到密度的差别
注意,即使每个肺叶之间,也有重力的依赖导致的密度差异
这仅见于由于CHF所致的液体渗出导致的肺实变
不见于其他原因如感染性渗出、出血和ARDS的毛细血管渗出
这图的病人第一次摄胸片是仰卧位,注意:肺水肿几乎都在右侧
这种现象说明,拍片之前患者处于右侧卧位
右侧的是直立位摄片
F面讲下一个征象:心胸比心胸比是在后前位胸片上观察心脏的横径和胸廓径的关系,标准的胸廓径是横隔上切线与胸廓交点连线的距离
心脏轮廓增加几乎总是由于心脏扩大,但偶尔也由于心包积液或脂肪沉积
当在后前位胸片上心胸比〉50%,则考虑心脏大小too large 心胸比大于50%,对CHF的敏感性为50%,特异性为75%-80%
如果胸片上观察到左心室增大,实际上心室容量至少已经增加66%
这是一个CHF患者的胸片,左侧为以前的老片
可以看到右侧的心脏增加,其他CHF的征象,如肺血重分布,间质水肿和少量胸腔积
液也可看到
仰卧位胸片,心脏轮廓看起来更大一些,因为放大率和横隔抬高的关系
这时准确测量不一定有帮助,但对比以前的仰卧位片则有价值
这是另一例心影增大的患者,原因是心包积液 右侧的图是心包积液
在冠状位重建 CT 的显示 进行下一项胸腔积液
CHF 的患者70%会发生双侧胸腔积液
如果仅为单侧,则多数发生在右侧
在后前位胸片上观察到胸腔积液所致的肋膈角呈半月形,至少需要有
的液体聚集
这个病人最近接受了瓣膜置换,心影巨大,由心脏扩大所致
因为近期的心脏手术,心包积液也要被考虑到,这在 CT 上可以很好显示
175毫升
侧位片观察到胸腔积液,则需要至少75毫升液体
如果在仰卧位片商发现胸腔积液,则至少有500毫升的液体聚集
胸腔积液也不总是呈半月形出现在肋膈角
肺底积液因为在横隔上流动使辨认变得困难
在这些病例,发现积液的唯一方法是观察胃泡与肺的距离增加
因为胃泡正常是直接处在横隔之下,因此后前位胸片正常时胃泡总是在横隔和肺下
这片也有CHF的征象。
我们可以看到此人的横隔似乎很高
然而当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胃泡和肺底的距离增加,得出结论:这里有大量的双侧胸腔积液
下一个征象:血管蒂
所谓血管蒂宽度,是指上腔静脉右侧和做锁骨下静脉起源左侧之间的距离
血管蒂宽度是血管容量的指示器
正常的后前位胸片上,血管蒂宽度通过长小于66毫米(90%)
血管蒂宽度超过85毫米,80%属于病理状态
血管蒂增宽5毫米,相当于血管流量增加一升
血管蒂增宽伴随奇静脉增宽
血管蒂增宽可以帮助区分这些不同类型的肺水肿
正常的的血管蒂宽度,通常发生在毛细血管渗出增加和急性心衰
血管蒂宽度增加,最常见于液体过多,肾衰或慢性心衰
血管蒂宽度变窄,最常见于毛细血管渗出
这是ARDS患者的胸片。
双侧肺泡水肿,血管蒂宽度正常,上肺血管没有增宽,心影没有增大
血管蒂宽度用于对比同一患者不同时期胸片时效果最佳
当体位右旋时,血管蒂宽度增加。
前后位片也比后前位片增加20%
这个患者的第一胸片有轻微的心衰征象,血管蒂宽度轻度增加,对比治疗后的胸片, 这种差异则更明显
下一个征象:奇静脉扩
奇静脉扩是由于右心房压力增加,通常与血管蒂增宽同时出现
奇静脉的直径与位置有关。
直立位直径〉7毫米可疑异常,〉10毫米则肯定异常
仰卧位患者,大于15毫米则为异常
与之前的胸片对比,奇静脉直径增加3毫米,提示液体超负荷
吸气相和呼气相奇静脉直径的差异不超过1毫米
这意味着无论患者是否能很好屏气,奇静脉的宽度都具有参考价值
F面说右心衰右心衰通常由长期左心衰所致:肺静脉压力增加导致肺动脉高压,之后右心室超负荷其他较少见的原因包括:严重的肺疾病(肺心病),多发肺栓塞,右心室梗死,原发肺动脉高压,三尖瓣反流或狭窄,二尖瓣狭窄和肺动脉瓣狭窄右心室的放射学征象包括
因上腔静脉扩血管蒂增宽,奇静脉扩,右心房增大,许多病例同时存在左心衰右心衰的超声征象
下腔静脉和门静脉扩,肝大,腹水
超声检查发现的这些患者很多肝功能存在异常
因此肝酶异常的患者要考虑到右心率的可能正常情况下动态超声可以显示下腔静脉横径的改变。
这些变化可以归因于下腔静脉的血流与呼吸和循环周期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