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CT影像征象图解

合集下载

胸部正常X线表现ppt课件

胸部正常X线表现ppt课件
心前间隙 肺门 心前缘 心后缘
上部




中部

中纵隔 隔
下部
正常情况
下,心脏居中 线右侧占1/3 ,左侧占2/3 。心脏大血管 与肺的交界面 连续。
小 儿 胸 腺
小儿未退化之胸腺可致纵隔向一侧 或两侧增宽形成三角形致密影或帆形影, 不要当成病变。
升主动脉及 上腔静脉复 合投影
右心缘
主动脉弓 肺动脉段 左心缘 心尖
气管
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
前纵隔 心脏大血管前方
中纵隔 气管心脏大血管 占据的位置
后纵隔 食道后方
自第四胸椎下缘作一
水平线将纵隔分为上、 下纵隔。
上部


纵 隔

中 纵


下部
纵隔分区:(胸部侧位上分)九分区法
前纵隔 心脏大血管前方
中纵隔 气管心脏大血管占 据的位 置
后纵隔 食道后方
自第四及第八胸椎下缘分别 作一 水平线将纵隔分为上、 中、下纵隔。
上叶
下叶
中叶 斜裂
上叶
斜裂
下叶
水平裂(横裂):在正位和侧位胸片上均可显示, 正位片上表现为从右肺外缘至肺门角外侧略呈水平 走行的线状高密度影,侧位片上表现为自斜裂中部 略呈水平向前延伸。
水平裂
水 平 裂
斜裂:正常情况下只能在侧位胸片上可显示,斜 裂下端位于距前肋膈角2-3cm处,斜行向后上方 延伸止于第四胸椎上下。
左肺 上叶:尖后段 前段 上舌段 下舌段
下叶:背段 内前基底段 外基底段 后基底段
右上叶:尖段 后段 前段 右中叶:外侧段 内侧段
右下叶:背段 内基底段 前基底段 外基底段 后基底段

胸部CT的影像学表现

胸部CT的影像学表现

图4-奇静脉弓层面 S6:下叶背段
图5-近隆突层面
B1+2:左上叶尖后段支气管 B3:上叶前段支气管
图6-隆突层面
B2:上叶后段支气管 C:隆突 RMB/LMB:右/左主支气管 RULB:右上叶支气管
图7-隆突下1cm层面 Bi:中间支气管
图8-隆突下1cm层面 LUMB:左上叶支气管
图9-隆突下2cm层面 V3:上叶前段静脉的段间支
图41-肺泡细胞癌
表现为两肺弥漫分布的粟 粒状或小结节状影,也可 为斑片影。分布不均匀, 以中、下野的病灶居多, 少数可表现为慢性弥漫性 肺间质病变,呈网格状纹 理,并出现Kerley B、C线
图42-肺错构瘤
左肺上叶尖后段错构 瘤(Hamartoma) 平扫CT值-20Hu
图43-肺错构瘤
增强扫描:病灶CT值 20Hu,有强化
肺尖至主动脉弓上缘层面, 位于主动脉弓3个主要分支 (左锁骨下、左颈总、无名 动脉)前方的淋巴结-为血管 前组(3A组) 位于气管后方的淋巴结-为 气管后组( 3P组)
图21-2R/L组淋巴结
位于1组以下至主动脉弓上, 沿气管两侧的淋巴结-为右/左 上气管旁组(2R/L组)
图22-4R、6组淋巴结
图33-肺鳞癌
右肺下叶中高分化鳞癌 (SQ.CA)-病灶边缘毛糙 ,内见偏心空洞,内壁不 规则,见结节向腔内突起
图34-肺小腺癌
右肺中叶外侧段小腺癌 (AD.CA)-病灶呈浅 分叶状,直径约18mm, 平扫CT值约24Hu
图35-肺小腺癌
增强扫描: CT值约80Hu, 病灶有明显强化
图36-肺小腺癌
位于主动脉弓上缘以下,升 主动脉、主动脉弓前方及两 侧的淋巴结-为升主动脉旁组 (6组)

胸、上腹和盆腔CT详实图解(完整版)

胸、上腹和盆腔CT详实图解(完整版)
(胸廓入口层面或胸锁关节层面)
❖ 由第1胸椎、第1肋骨及胸骨柄围成,气管两侧及前 方为甲状腺下极,左后方为食管,该层面可见到三 对血管排列在气管两侧,靠前、靠外是一对左右头 臂静脉,靠后是一对锁骨下动脉,紧贴气管两侧为 左右颈总动脉。
❖ 喉返N位于气管食管沟内, 臂丛N位于锁骨下A后方; 迷走N位于颈总A和颈内V间,其外可见膈N;交感N 位于胸肋关节前外方。这些N在CT难辨认。
四腔心层面-左右房室(七)
四腔心层面-心室层面 (七)
四腔心层面(七)
❖ 右心室居正前方,心腔与心壁不注射造 影剂无法区别
❖ 纵膈内其它几个重要脏器,气管、食管 (一般壁厚不超过3mm)、胸腺
腹部CT横断面影像(一)
腹部CT横断面影像(二)
腹部CT横断面影像(三)
腹部CT横断面影像(四)
4、四腔心层面
右肺: S4 中叶外侧段。 S5 中叶内侧段 S7 下叶内基底段 S8 下叶前基底段 S9 下叶外基底段 S10 下叶后基底段
左肺: S4 上叶上舌段 S5 上叶下舌段; S6 下叶背段 S7+8 下叶内前基底段 S9 下叶外基底段 S10 下叶后基底段
4、四腔心层面
右肺: S4 中叶外侧段。 S5 中叶内侧段 S7 下叶内基底段 S8 下叶前基底段 S9 下叶外基底段 S10 下叶后基底段
肺叶、肺段(5叶18段)
右侧
❖ 上叶:尖段S1 后段S2 前段S3
❖ 中叶:外段S4 内段S5
❖ 下叶:背段S6 内基底段S7 前基底段S8 外基底段S9 后基底段S10
左侧
上叶:
尖后段S1+2 前段S3
下叶:
上舌段S4 下舌段S5
背段S6 内前基底段

正常胸部CT读片及异常征像

正常胸部CT读片及异常征像
血管扩张、狭窄或阻塞等异常,CT 图像上表现为血管形态改变或密度 不均。
03
常见疾病征像
肺炎
总结词
肺炎在CT上通常表现为肺叶或肺段实变,密度增高,边缘模糊,并伴有支气管充气征。
详细描述
肺炎是由于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引起的肺部炎症。在CT上,肺炎的典型表现 为肺叶或肺段实变,即肺部的一部分变得致密,失去正常肺组织的纹理。实变的区域边缘模糊, 有时可看到支气管充气征,即支气管扩张的现象。
04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流程观察胸部CT图像首先观察胸部CT图像,注意肺部、胸 膜、胸壁、纵隔等部位的异常表现。
对比前后影像
综合分析
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体征以 及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得 出初步诊断。
将当前CT图像与之前的影像进行对比, 观察病变是否发生变化。
鉴别诊断
感染性疾病
如肺炎、肺结核等,需要 与肺部肿瘤进行鉴别。
忽视其他检查结果
在诊断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其他检查结果,如血常规、痰培养等, 这些结果可能对诊断具有提示作用。
05
病例分析
病例一:肺炎CT表现
总结词
肺炎的CT表现通常包括肺部纹理增粗、斑片状或大片状密度增高影,以及胸腔积 液等。
详细描述
肺炎是由于肺部感染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其CT表现多种多样,取决于感染的病原 体和严重程度。常见的肺炎CT表现为肺部纹理增粗、斑片状或大片状密度增高影 ,有时还伴有胸腔积液。这些征象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胸腔积液
胸腔内液体聚集,CT图像 上表现为胸腔内低密度影。
胸膜肿块
胸膜上的结节或团块状病 变,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 是恶性的。
纵隔异常
纵隔肿块
纵隔内生长的肿瘤或淋巴结肿大, CT图像上表现为纵隔内团块状病 变。

胸部CT影像征象图解(四)

胸部CT影像征象图解(四)

胸部CT影像征象图解(四)1肺胸膜下弧线影像(即胸膜下线征)是指在胸部CT上位于胸膜下1cm以内的,与胸膜平行的线形影像。

其厚1mm至5mm。

一般认为在石棉肺患者较多见,也见于其他疾病引起的肺间质纤维化的患者。

有些作者对其病理基础进行了探讨,认为胸膜下线是伴有肺泡扁平和萎陷的早期纤维化,系周围肺不张致支气管和细支气管阻塞所引起,经治疗可消失,是肺纤维化早期病变。

2血管集束征血管集束征在影像上表现为肺结节周围一支或几支血管到达瘤体内或在瘤体边缘截断或穿过瘤体的现象。

其形成包括以下三种情况:(1)肺血管进入肿瘤内或穿过肿瘤;(2)肺血管受牵拉向病灶移位;(3)肺血管到达肿瘤的边缘截断。

血管集束征的形成是由于肿瘤组织向血管支气管鞘或小叶间隔生长,瘤体内纤维组织增生或瘢痕形成,牵拉临近血管向瘤体集中所致。

其中进肺门侧的血管束、支气管构成,血管壁多为扩张的小动脉,说明肺癌供血丰富;远肺门侧的血管束由扩张的小静脉组成,可能和静脉回流受阻有关。

血管集束征的形成机制是由于恶性肿瘤细胞产生肿瘤生成因子诱发肿瘤形成新生血管,尤其是血供丰富的恶性肿瘤,由于其生长活跃,常致使肿瘤供血的血管代偿性增粗,这些血管长扩张或伴有肿瘤细胞的支气管动脉鞘浸润或瘤栓形成。

这就意味着,肿瘤或结节周围血管是否增粗表明该病变的良恶性程度。

血管集束征的出现与肿瘤或结节的大小有关,小于1公分的病灶较少出现;腺癌出现的的几率较高,因为腺癌供血丰富,纤维化形成的更明显。

尤其要注意的是,一支血管引向结节或肿瘤内,不只仅见于恶性结节,也可见于良性病变如结核球、炎性假瘤或错构瘤。

对于引向两性结节的这支血管可看作血管连接,而不是血管集束征。

多支血管引向病变即出现了血管集束征这在恶性肿瘤出现的机会较高。

此外,肺恶性结节累及静脉的机会更多,病灶不论大小,如果见到结节累及静脉,强烈提示恶性可能。

判断某支血管是动脉还是静脉,主要根据其走形来判断,动脉主要和支气管伴行,静脉主要位于病灶的边缘绕行。

胸部影像诊断图例丨肺不张(各肺叶不张的X线和CT表现)~

胸部影像诊断图例丨肺不张(各肺叶不张的X线和CT表现)~

胸部影像诊断图例丨肺不张(各肺叶不张的X线和CT表现)~肺不张及容积减少Atelectasis and Volume Loss(左)进行性右肺上叶肺不张。

正位示意图可见水平裂抬高、内移,侧位示意图上可见斜裂和水平裂上移。

塌陷肺叶的密度增高,体积逐渐减少。

(右)正侧位胸片显示与上述一致的表现,最后证实为阻塞性右肺上叶肺癌。

(左)进行性右肺中叶肺不张,斜裂下部前移和水平裂下移,在侧位示意图上形成三角形阴影,逐渐变细至右肺门。

(右)正侧位胸片显示心脏右侧边界模糊,侧位片显示不张的中叶呈三角形阴影。

(左)进行性右肺下叶肺不张,正位示意图上斜裂向内侧移位,形成三角形阴影,水平裂下移。

下肺的密度增高,投影至下胸椎上,相邻的右半膈顶模糊。

(右)正侧位胸片显示右肺下叶肺不张,并见移位的斜裂(弯箭)和水平裂(直箭)。

(左)进行性右肺中、下叶肺不张,通常由中间支气管阻塞引起。

正侧位示意图显示沿肺底部的条带状阴影。

(右)正侧位胸片显示,右肺底部的高密度影,右肺门下移,因中间支气管类癌引起。

(左)进行性左肺上叶肺不张,肺门周围和胸骨后区域密度增高,侧位示意图显示斜裂向前移位。

(右)正侧位胸片显示左肺上叶肺不张。

移位的斜裂沿不张的左肺上叶后缘形成一个清晰的界面。

支气管镜检查证实为肺癌。

(左)进行性左肺下叶肺不张,正位示意图(PA)示斜裂向内侧移位,形成三角形阴影。

侧位示意图显示下肺的密度增高,投影于下胸椎处。

(右)正侧位胸片显示左侧膈顶内侧抬高、模糊,下胸椎投影区密度增高。

右肺上叶肺不张右肺上叶肺不张。

气管右移(黑箭),水平裂上移(白直箭),右肺门增大上移(白弯箭),这一系列表现被称为金S征(反S征),是由中心肿块引起的右肺上叶肺不张。

同一患者的侧位胸片显示右肺上叶肺不张伴斜裂前移,密度增高。

同一患者,轴向NECT显示右肺上叶肺不张,呈三角形等密度,内部无空气支气管征,提示中央阻塞性病变。

注意水平裂向前和向内侧旋转。

右肺上叶支气管狭窄和闭塞。

胸部常见病影像表现-精品医学课件

胸部常见病影像表现-精品医学课件
早期呈小的球形或结节影,边界不清或密 度不均匀、空泡征 • 典型改变 ➢ 分叶状肿块、毛刺征,边界不清 ➢ 空洞(壁厚、偏心、壁结节) ➢ 胸膜凹陷征
3、弥漫型癌影像表现
• 大片肺炎样实变型: 空气支气管征 • 孤立结节: 空泡征、含气支气管征
毛刺、胸膜凹陷征 • 弥漫结节: 小于1cm,
纵隔不同密度影好发肿瘤
3、实性肿块 ➢ 胸腺瘤:前纵隔实性肿块,密度均匀
可有囊变或钙化,有强化 ➢ 畸胎瘤:混杂密度肿块,形状规则或
不规则,边界清楚 ➢ 淋巴瘤、胸内甲状腺肿、神经源性
1、大叶性肺炎 Lobar pneumonia
累及肺段及肺叶 主要病原菌 主要临床特点: X线表现: (1)充血期 (2)实变期 (3)消散期
2、支气管肺炎(小叶性肺炎) (Bronchopeumonia)
• 主要临床特点:婴幼儿、老年 • 主要病原菌:金葡、肺炎球菌、链球菌 • X线、CT表现: ➢多见于双下肺野、中内带 ➢肺纹理增多、增粗、模糊 ➢沿肺纹理分布小片状影,可融合 ➢肺气肿
胸部常见病影像表现
一、支气管疾病
支气管扩张bronchiectasis
支气管扩张
• 定义:支气管内腔的异常扩张 • 分类:先天(少)/继发性(多) • 病理:先天:软骨平滑肌发育欠缺或薄弱
后天:管壁破坏、内压增高、牵拉
形态分型:柱状、囊状、曲张型
平片表现
正常 肺纹理增多、模糊 支气管呈囊、柱状扩张或蜂窝状 肺炎、肺不张
4、肺转移性肿瘤影像表现
肺内多发粟粒结节或肿块 癌性淋巴管炎、淋巴结增大 多发空洞
三、纵隔原发肿瘤 (Primary m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diastinal tumor)
1、根据肿瘤的部位大致判断其来源 及性质

胸部特征影像大全

胸部特征影像大全

胸部影像征象集锦1、串珠样间隔征胸部高分辨扫描图像上,在肺野周边部或外1/3的肺内小叶间隔表现为不规则、结节状增厚。

这是肿瘤细胞在毛细血管或淋巴管内不规则膨胀性生长以及继发的血管周围和间质水肿及纤维化。

串珠样间隔征的形成,主要是转移瘤细胞或瘤栓经血型或淋巴播散以及逆行性淋巴管转移在肺周边部的毛细血管或淋巴管内,致使转移灶远测血管或淋巴管扩张;转移灶阻塞引起肺间质水肿;病灶在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周围不规则生长;长期间质水肿继发纤维增生;周边部毛细血管或淋巴管内肿瘤生长并填充其间。

该征主要见于肺转移瘤,其次也见于肺结节病和先天性肺小叶周围纤维化。

2、多结节聚合征胸部高分辨CT扫描时,这种表现有三种表现:花瓣状、桑椹样和葫芦状。

花瓣状病灶一般直径在2公分以内,纵隔窗下可见由3~5个1~5mm的小结节聚合而成,每个小结节之间有低密度分隔,形如花瓣;桑葚样病灶大于2公分,由10个左右的小结节聚合而成;葫芦状结构呈多个椭圆形堆彻排列,胸膜侧的结节最大,直径可达3~5公分,其内密度较低,近肺门侧直径较小,直径约1.5公分,形如葫芦状。

花瓣状聚合被认为是周围性肺癌的早期表现;桑葚样多结节聚合征可能是小叶间隔纤维增生,肺癌各部生长不一,肿瘤生长遇到阻力;葫芦样结节被认为是肿瘤组织以连续浸润方式进行扩散,由于肿瘤不断增大,从原发肿瘤脱落下来的流组织经组织间隙、淋巴管、血管等侵入并破坏周围正常组织且继续生长(肿瘤成团的充满肺泡腔,并沿肺泡空向周围继续生长,膨胀性扩大)或肿瘤沿肺泡壁伏壁生长,都可以形成此征。

3、反晕征和晕征的表现相反,在高分辨胸部CT肺窗上观察,病灶中心密度低呈磨玻璃状,周围是新月形或环形高密度,厚度至少2mm。

这种表现是由于中心为低密度由肺泡间隔浸润和细胞碎片,周围环形或新月形高密度是肺泡管机化性肺炎或致密、均匀肺泡间细胞浸润所导致的致密气腔实变。

起初认为对诊断隐原性肺泡炎有特异性,但随后发现该征象也见于类球孢子菌病的描述中。

胸部疾病CT诊断

胸部疾病CT诊断

CT征象八: 碎石路征
碎石路征(Crazy paving appearance)
CT征象八: 碎石路征
碎石路征:肺泡蛋白沉着症(PAP)
CT征象八: 碎石路征
碎石路征:肺泡蛋白沉着症(PAP)
CT征象九: 空气新月征
肺内空洞或空腔内的球形病灶与洞壁之间 形成的新月形透亮影称为“空气新月征”
空气新月征曾认为是曲霉菌球的特异征象,
肺底积液:肺底与横隔之间的胸腔积液
胸腔积液
包裹性胸腔积液
叶间胸腔积液
气胸及液气胸
气胸:空气进入胸腔形成 进入途径 壁层胸膜破坏 脏层胸膜破坏
病变引起脏层胸膜破裂 由剧咳引起脏层胸膜破裂,自发性气 CT表现 无肺纹理的透光区 液气胸 :胸腔内液体与气体并存 CT表现 横贯胸腔的液面,液面上方为空气及压缩的肺, 有膈肌粘连时,也可形成多房性液气胸
2001年6月-腺癌
2001年5月
1997年12月
CT征象六:空洞与空腔
空洞(cavity)是肺内病变坏死液化,经引 流支气管排除及气体进入而形成的透亮区
空腔(air containing space)是肺内正 常生理腔隙的病理性扩大
CT征象六:空洞与空腔
空洞(cavity)分型
虫蚀样空洞(无壁空洞) 薄壁空洞(≤3mm) 厚壁空洞(>3mm)
“轨道征”:扩张支气管走行与CT扫描平面平行时 “印戒征”:扩张支气管与CT扫描层面垂直时(正 常同级别的肺动脉直径稍大于伴行的支气管内径)
CT表现—在肺野内显示为平行的线样高密度影或环形低
密度影伴周围点状高密度影(直径小于前者)
意 义:表明有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伴发的细支气管
扩张等。

胸部正常CT断层解剖图片课件

胸部正常CT断层解剖图片课件
胸部正常CT解剖
目录
概论 纵隔窗的CT解剖 肺窗的CT解剖
前言
肺、纵隔内部组织结构之间、正 常结构与病变之间的密度差异
CT满意显示胸部正常结构和病灶 的大体解剖,定位、定量准确,为定 性分析提供形态学基础
有关胸部CT检查技术的几个问题
1、CT值与窗宽、窗位:肺窗和纵膈窗,双 窗技术
2、层厚和层距:吸气末扫描,薄层/重叠扫 描;减小部分容积效应、肺血坠积现象
What are the 3 yellow air-filled (black) struTchteusreesare the
highlighted here? (click to highlight)
Right lung apex
Trachea and
Esophagus.
This is contrast (white) being injected into the left subclavian vein.
Contrast filling the right ventricle
Can you find the pericardialnswer)
It is relatively easy to see because there is a fat layer around the heart and around the pericardium making the soft tissue more visible
观察每一层时,注意上下相邻层面, 完整观察某一结构
二、主要层面和结构 标志:与肺门相续的支气管、血管
1、右上叶支气管以上层面: 两侧尖段支气管及其外侧的同名动脉
2、右上叶支气管层面:右主支气管,前、后段支气管, 右PA上干;右上PV前干 左上前段支气管

正常胸肺部CT影像学表现

正常胸肺部CT影像学表现

肺段、肺小叶 CT图像上确定肺段主要依据肺 段支气管,它位于肺段中心,下面 描述5个标志层面上的肺段分布:
1、主动脉弓层面
两侧肺野内侧可见尖断 支气管及伴行的肺血管,故 内侧为尖段,其前、后方可 见支配前段和后段的血管影, 本层面可显示上叶的尖段、 后段和前段。
3 2 1 6
4 5
1、右上叶尖段肺动脉; 2、右上叶尖段支气管; 3、右上叶后段支气管;4、左上叶尖段支气管;5、左上叶尖后段 肺动脉;6、左上叶后段支气管
1 2 3 11 4 1 10 5 9 7 8 6
1、乳腺; 2、胸大肌; 3、胸小肌; 4、肩胛下 肌;5、冈下肌; 6、大圆肌; 7、竖脊肌;8、斜 方肌; 9、胸椎体; 10、肩胛骨;11、肋骨
胸壁 气管、支气管 肺段、肺叶 肺门 叶间裂 肺小叶 纵隔 纵隔淋巴结
气管
胸段气管在CT基本位于中线位置,多呈圆形或椭圆形, 气管前方及两侧有纵隔脂肪包绕,在纵隔窗上气管与周围 血管结构分界较清,但后壁为纤维膜,多呈线状影,与椎 前软组织无法区分。在肺窗上气管仅显示低密度的气管腔, 与周围结构难以区分。
1、右中间支气管;2、左主 支气管;3、左上叶支气管; 4、左上叶肺动脉; OF:斜裂 HF:水平裂;
中间支气管层面
4、中叶支气管层面: 右侧见中叶支气管及其外、内侧段支气管,同时分出下 叶支气管,有时见下叶背段支气管。中叶支气管前内方为 右上肺静脉,外后方为右下肺动脉。 左侧见向前走行的 舌叶支气管及左下叶支气管 9 1 起始部,有时见下叶背段 2 支气管,舌叶支气管的前 内方为肺静脉,外后方为 5 7 左下肺动脉 8 4 3 10 1、右中叶内侧段支气管 6
MPR
VR
右主支气管较左侧短而粗,多平面重建(如MPR)或 三维重建(如VR)可显示主支气管长轴形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小叶内间质(intralobular interstitium):
是肺小叶内的间质性网状组织,包 括肺泡壁内细小的网状结缔组织 (又称隔性间隔或实质性间质)和 小叶内延伸到肺泡导管和肺泡囊的 支气管血管周围的间质(中轴间 质)。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小叶间质增厚—轻度网状改变
精品课件
(lung interstitium): 指肺泡间隔、空气腔隙周围及支气 管血管周围的间质,由结缔组织及 其中的血管、淋巴管、神经组成。
精品课件
3
上呼吸道(upper respiratory airway):即 鼻、咽和喉。
精品课件
4
下呼吸道( lower respiratory airway):包括气管和各级 支气管和细支气管。
精品课件
5
小气道(small airway): 又称膜性气道(membranous airway),指管径≤2 mm的 7~16级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
精品课件
6
大气道(large airway):又 称软骨性气道(cartilaginous airway),指管径>2 mm的0~ 6级气道,包括气管、主支气管、 叶支气管、段支气管和5~6级 小支气管。
9
气血屏障(air-blood ):指 肺泡内气体与血液内的气体分 子交换所通过的结构,由Ⅰ型 肺泡细胞、基膜、毛细血管内 皮基膜和内皮细胞等4层构成, 厚度约0.5µm。
精品课件
肺解剖
肺叶------肺段-------小叶 支气管----叶支气管----段支气管-----亚
段支气管--小叶支气管-------细支气管-----末梢细支气管-----1,2,3级呼吸细 支气管----肺泡小管-----肺泡囊------肺 泡,大小0.2-0.3mm。 肺泡与肺泡间以肺泡小孔(Kohn孔)相互 沟通,肺泡与大于末梢细支气管存在通道 (Lambert)
肺小叶是肺的最小结构,被小的纤维组织 隔包绕。小叶也被称为次级肺小叶,包括 数目不等的腺泡,呈现不规则的多边形, 直径大小从1.0到2.5厘米。小叶中心结构, 包括细支气管和伴行的肺小动脉、淋巴管。 结缔组织分隔包绕肺小叶,内容静脉和淋 巴管,与上叶、中叶的前部、外侧部、邻 近纵膈处的周边部发育的较好。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增厚的细支气管壁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小叶中心细支气管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肺动脉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肺静脉常 分成许多 细小的分 支,这些 分支与主 支构成直

精品课件
肺静脉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腺泡
指每支末梢支气管 及其所续远端的肺 组织,大小6-10mm ,是肺部结构的X线 单位。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肺小叶
精品课件
小叶间隔 一种含有静脉和淋巴管并包 围部分二次肺小叶的结缔组织隔。隔代 表向内延伸的胸膜下或周围性的间质, 后者伸展于胸膜下的肺表面。某些正常 隔可于HRCT上见到。 当异常时:小叶间 隔增厚。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小终叶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小叶核心增厚(lobular
core thickening):
指小叶核及其周围间质增厚, 表现为核心数量增多和直径增 粗,呈外缘不规则或有细长毛 刺样阴影。常见于癌性淋巴管 炎、结节病、淋巴瘤等。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二、病理解剖术语和名词
精品课件
纤维索条影
纤维索条影 平片和CT:纤维索条影是线样高密度影, 常1-3mm厚,长5cm,常延伸到脏层胸膜 (脏层胸膜常常层厚,牵拉),代表胸膜 和肺实质的纤维化,常伴随肺实质的牵拉。 纤维索条影最常见于石棉曝露者。
胸部影像征象图解
lihongde
精品课件
有关正常解剖的术语
精品课件
1
.肺实质(lung parenchyma):指肺 内各级支气管及其终端的肺泡结构, 即与肺内空气接触的腔隙和管壁。由 气管、主支气管、叶支气管、段支气 管、小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 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 泡囊和肺泡等23级组成。
精品课件
次级肺小叶 , 由3-5支末梢支气管及其所续远端的肺组 织组成,(十二个或更少些腺泡组成)。 形态呈不规则多角形,近胸膜面呈锥形, 大小多为1至2。5CM。二次肺小叶边缘为 含静脉和淋巴管的结缔组织小叶间隔。 由在小叶核心的动脉和细支气管分支供 应。是肺的结构单位.。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解剖: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小叶核心(LOBULAR CORE) 二次 肺小叶的中央部分,包括供应肺小 叶的肺动脉和细支气管分支以及支 持性的支气管血管周围或“中轴” 结缔组织
精品课件
小叶中心结构
解剖:肺小叶中心结构是次级肺小叶 中心的结构,包括小叶中心的动脉和 小支气管。 CT:在薄层CT上,尤其是在增厚的情 况下(例如肺水肿),在小叶中心的 肺动脉及其分支是可以观察到的。这 些小血管的直径月0.5到1.0个毫米。 但是细支气管壁薄,约0.15mm,正常 情况下薄层CT上观察不到。
精品课件
7 传导气道(conducting
airway):又称导气部 (conducting region),即终 末细支气管以上属传导气道。
精品课件
8 呼吸气道(respiratory
airway):又称呼吸部 (respiratory region),指 呼吸性细支气管以下的区域。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CT:
在薄层CT上,肺小叶的三个基本组成 成分:小叶间分隔及分隔内结构,小 叶中心结构,小叶实质都可以观察到, 尤其是在病理状态下。与肺中心部的 肺小叶相比,周边部的肺小叶表现趋 于一致,形状上更加接近锥形。
精品课件
初级小叶 最后一级呼吸细支气管及其远
端的肺泡小管、肺泡囊和肺泡, 为初级小叶,是呼吸功能的生 理单位。
精品课件
小叶内间质 (Intralobular interstitium) 不包括 小叶间隔的间质性网状组织,为肺小叶 的支持结构。它正常时不可见,当增厚 时可见于HRCT。小叶内间质增厚导致小 叶实质形成细小的“蜘蛛样”或“网状” 表现。它代表小叶内间质的增厚。 肺泡间隔 内含有毛细血管网、弹性纤 维和胶原纤维等结缔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