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学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高中必修三历史讲课课件:第22课《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学》ppt课件(A版)

【北师大版】高中必修三历史讲课课件:第22课《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学》ppt课件(A版)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 态的文学艺术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毛泽东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 识
一、浪漫主义文学
1、社会背景
第一,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革命和战争频乱,动 乱不已。
第二,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 “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西风颂》节选
音调优美,节奏明快,想象丰 富 浪漫主义的抒情诗
二、现实主义文学
1、背景
19世纪30年代以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欧美资本主 义国家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尖锐 2、特点
①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 ②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对现存社会秩序进行无情揭露 和强烈批判,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
印度:泰戈尔《戈拉》 中国:鲁迅《呐喊》 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尼日利亚:索卡因《解释者》
精神
本课小结
19世纪以来西方的三大文学流派
流派
时间
背景
代表
特点
浪漫 主义 文学
18C末— 19C30S
对“理性王国” 失望,寻找精 神寄托
法·雨 果 英·雪
1.发掘人的感情世界; 2.想像力丰富的构思 和跌宕起伏的情节
现实主 义文学
19C30S —20C早期
工业革命后 社会矛盾尖

法克俄莱德涅···巴托海尔尔扎斯
1.真实反映社会, 暴露 黑暗,批判现实罪恶. 2.塑造英雄与正面人物
现代 主义 文学
19C晚期 —20C
两次大战、 经济危机、 社会问题
泰美·海明威 爱·贝克特
1.集中表现自我 2.采取反传统的形式, 很难理解其中的因果关系。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读不完的大书》精美课件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读不完的大书》精美课件

【遐想】
某些物体不依靠动力,而利用空气的浮 力和本身重力的相互作用在空中飘行。
【滑翔】 【暑寒荣枯】 【千姿百态】
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各不相同。
悠远地思索或想象。
夏天花草树木茂盛繁荣,冬天花草树 木枯萎凋零,指季节不断变化,草木 有生有死。
【棕榈】 【超凡脱俗】 【奥秘】
常绿乔木,茎呈圆柱形,没有分枝,叶 子大,有长叶柄,掌状深裂,裂片呈披 针形,花黄色,核果长圆形。供观赏, 木材可以制器具。
雄健勇猛的感觉。
加点的字 是多音字!
xuán(回旋)

xuàn(旋风)
读一读: 一阵旋. 风刮来,螺旋. 桨突然无法转动了。
注意加点字的 读音!
自读课文,体会生动的语言。
如何读好生动的语句 这篇课文语言生动、明快,用词准确,朗读时掌握与 文句相适应的停顿,有助于正确、清楚、生动地表达文章 的意思。用活泼轻快的语调读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喜爱 大自然真神奇,像一本说不完、道不尽的大 书。这本“大书”中有许许多多的知识和奥秘,只要 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不论多么渺小的事物,都隐藏 着无穷的乐趣。
拓展积累
描写动物活动的词语 蹦蹦跳跳 高空盘旋 展翅滑翔 猛扑而下 描写大自然的成语 千山万水 千岩万壑 山明水秀 山重水复 山高水长 大雨滂沱 万紫千红 湖光山色
用方法:你最喜欢哪种小动物?认真观察后写一写,注意抓 住它的动作进行细致描写,突出它的特点。
动物:小麻雀、老鹰、蚂蚁


植物:不同的趣味
无穷的奥秘
完 的
各种果:不同
无尽的乐趣

竹子:长得快

棕榈树:高大挺拔
本文写作者小时候在大自然中探索奥秘、获得乐 趣的故事。文章通过对野外与自家房前屋后自然环境 的描绘,说明了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表达了 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 文化史)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知识点整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 文化史)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知识点整合

第八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22课文学的繁荣【基础解读】一、浪漫主义文学1、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1)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欧洲革命和战争不断,社会动乱不已。

(2)政治中的黑暗,社会的不平等,使人们感到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

(3)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2、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1)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2)在创造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3、浪漫主义文学家及作品:(1)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典型地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2)英国,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

(3)德意志,诗人海涅在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里,对自己国家的分裂和落后、君主专制的腐败和资产阶级的软弱进行了抨击,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二、现实主义文学1、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2、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它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3、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及作品:(1)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

(2)英国,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等,通过对社会下层生活的描述,真实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状况。

(3)俄国,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等,都是享誉世界文坛的名著。

(4)北欧,丹麦安徒生在他的作品中同情弱者,嘲弄权贵;挪威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揭露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和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

(5)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批判了美国社会中的种族歧视现象,痛斥了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丑恶本质。

第22课文学的繁荣

第22课文学的繁荣

2.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1)法国代表人物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司汤达:《红与黑》 莫泊桑:《项链》
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 全书”《人间喜剧》
19世纪法国大作家巴尔扎 克的《人间喜剧》由91部 小说组成。共塑造了两千 四百多个人物,展示了19 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 生活。因而被誉为“社会 百科全书”。全书描写了 巴黎上流社会的生活,具 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简直就是一部生动、形象 的法国社会史。
《西 风 颂》
把我僵死的思想撒向整个宇宙, 像枯叶被驱赶去催促新的生命! 而且, 依凭我这首诗中的符咒, 把我的话语传给天下所有的人, 就像从未熄的炉中拨放出火花! 让那预言的号角通过我的嘴唇 向昏沉的大地吹奏! 哦, 风啊, 如果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
一、浪漫主义文学
1、兴起的背景
(1)革命和战争频繁,社会各阶层产生了不 满情绪; (2)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后,启蒙思想家 描绘的理想王国和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 并没有实现,人们出现思想危机;
葛朗台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三个吝 啬鬼的典型,他一生以追求金钱 为目的,只要看到金子,“连眼 睛都是黄澄澄的,染上了金子的 光彩”。临死前还交代女儿把钱 财保管好,将来到阴间向他交账。 他一年四季都穿一双呢袜,手套 要用一年零八个月,领带永远是 黑的;晚上一家人只点一支蜡烛, 严冬只许在规定的时间生火,甚 至妻子病了也怕出钱找医生…… 他把“他所有的情感都集中在吝 啬的乐趣上”。巴尔扎克通过这 个形象写出了资产阶级罪恶的发 家史和金钱关系的罪恶。
《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通过安娜追 求爱情而失败的悲剧,列文在农 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 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 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 图景,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 作品。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 它把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推向 了最高峰。正是通过它,许多人 了解到了俄国19世纪70年代的 社会现实。俄国革命的领导人列 宁曾反复阅读过《安娜〃卡列尼 娜》,以至把封皮都弄得起皱了。

第二十二课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学

第二十二课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学

3.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
(1)背景
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大危机和深刻的社会问题影响 了文学的发展。
(2)特征
①强调表现主观真实,不注重客观现实(强调集中
表现自我);
②表现方法上:手法怪诞,故事情节的开头和结尾 没有明显理由。意识的延续占主导地位,故事背景 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 (反传统、意识流、无因果逻辑)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 的矛盾开始大量暴露出来, 社会问题日益突出。 第二工业革命后,垄断资本 主义的产物。经济危机、世 界大战等社会问题使人们对 资本主义产生了普遍的危机 感,迷茫痛苦而找不到出路。
从兴起的社会根源 来看 从创作特点来看
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 现社会风貌,揭露和批判 社会的罪恶,又称批判现 实主义
9.首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东方作家是 A A.泰戈尔 B.高尔基 C.贝克特 D.鲁迅
10.把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发展到顶峰的是 A A.雨果 B.拜伦 C.雪莱 D.梅涅
11.俄国文学从模仿走向独创的第一人 C A.列夫· 托尔斯泰B.贝克特C.果戈理D.高尔
《呐喊》自序
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 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 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 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己逝 的寂寞 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 能全忘的一部分, 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 这样说来,我的小说和艺术的距离之远,也就可想 而知了,然而到今日还能蒙 着小说的名,甚而至于且有 成集的机会,无论如何总不能不说是一件侥幸的事,但 侥幸虽使我不安于心,而悬揣人间暂时还有读者,则究竟 也仍然是高兴的。 所以我竟将我的短篇小说结集起 来,而且付印了,又因为上面所说的缘由,便 称之为 《呐喊》。

第22课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学PPT课件

第22课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学PPT课件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扫荡封建残余势力 。
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1)真实的反映和再现现实生活; (2)暴露社会黑暗,批判现实罪恶; (3)重视环境对塑造人物的决定作用; (4)热衷于塑造和赞扬英雄和正面人物。
(3)代表作
英国: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法国:①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②司汤达:《红与黑》 ③莫泊桑:《项链》 俄国:①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 ②果戈理:《死魂灵》 ③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2)代表
(3)影响
反映了苏联社会的巨大变革。
2.亚非拉美的文学
(1)背景
20世纪民族主义运动高涨。
(2)代表
日本:川端康成《雪国》 印度斯《百年孤独》
(3)影响
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和反殖民压迫思想(特点)。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3.知识分子大都受过启蒙思想的熏陶,曾是革命的热
情拥护者。但革命后确立的新制度不像启蒙思想家描绘的 那样美好,他们对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开始寻找新的精神
寄托。这种社会情绪催生了浪漫主义文学和批判现实 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1.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 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第22课 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学

第22课   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学

2)戈多与其说是个人,不如说是一种物质、 一种渺不可见的希望,或者直接理解为来了后 叫人大失所望的明天。
3)戈多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是现代西方人的 精神寄托,是处于困境中的迷惑不安的人们 对于未来若有若无的期望。
海明威
主题:人要勇敢地 面对失败。
小说中的渔夫桑提 亚哥在同象征着厄 运的鲨鱼的斗争中 虽然失败,但他坚 忍不拔,在对待失 败的风度上取得了 胜利 。
狄更斯从人道主义出发,呼吁统治 者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不能剥夺 劳动人民的权力,劝戒统治者要做讲 道德有良知的人。
巴尔扎克
葛朗台是欧洲文学史上吝 啬鬼的典型,他一生以追 求金钱为目的,只要看到 金子,“连眼睛都是黄澄 澄的,染上了金子的光 彩”。他把“他所有的情 感都集中在吝啬的乐趣 上”。巴尔扎克通过这个 形象写出了资产阶级罪恶 的发家史和金钱关系的罪 恶。
二、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30年代——20世纪初
1、背景:
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 国家的社会矛盾和弊端日益尖锐, 现实主义文学兴起,逐渐成为文学 的主流。
2、特点:
真实性: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 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 批判性:暴露社会黑暗,批判现实罪 恶; 典型性:热衷于塑造和赞扬英雄和正 面人物;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 人物。
1)反映现代西方人心灵的迷惘和痛苦, 集中表现自我; 2)手法比较怪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 没有明显的理由; 3)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 语言风格悖离传统。
3、成就
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美国:
海明威 《老人与海》
奥地利:卡夫卡《变形记》
爱尔兰:贝克特《等待戈多》
等待戈多 (剧照)

三年级下册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三年级下册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全文共18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总写奇妙的世界里一切都是有生命的。

第二部分(216):从天空和大地两个方面进行具体描写。

第三部分(17、18):再次强调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无穷的,需要我们去仔细探索。

2、四年级上册第12课盘古天开地课堂笔记之段落大意四年级上册第12课盘古天开地课堂笔记之段落大意第一部分(1)讲天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巨人盘古沉睡其间一万八千年,是故事的开头。

第二部分(2-5)讲盘古醒来后开天辟地、创造万物的过程,是故事的经过。

第三部分(6)讲伟大的巨人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是故事的结局。

3、四年级上册第11课蟋蟀的住宅课堂笔记之段落大意四年级上册第11课蟋蟀的住宅课堂笔记之段落大意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开门见山点出蟋蟀的出名不仅因为唱歌,更在于其住宅。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写蟋蟀选择住址非常慎重和蟋蟀住宅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7~9自然段)介绍了蟋蟀是如何修建住宅的,展现了蟋蟀建造住宅的才能。

自然段及段落大意:全文共2个小节。

第1小节:通过问答的方式,告诉了我们一些常见姓氏的写法。

第2小节:列举了一些中国姓氏。

自然段及段落大意:全文共4个小节。

第1小节:写一个人可以独自玩哪些游戏。

第2小节:写两个人可以合作玩的游戏。

第3小节:写三个人合作玩游戏也很快乐。

第4小节:写许多人合作可以玩各种游戏。

自然段及段落大意:全文共6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1部分(1、2自然段):写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他们都感到很孤单。

第2自然段(36自然段):写后来这里有了好多树、好多鸟窝、好多喜鹊,他们不再孤单了,感到很快乐。

自然段及段落大意:全文共4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写我画了个绿绿的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给大地带来清凉。

第2自然段:写我画了个金黄的太阳,送给秋天。

第3自然段:写我画了个红红的太阳,送给冬天。

第4自然段:写我画了个多彩的太阳,送给春天,因为春天是个多彩的季节。

第22课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学

第22课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学

抨击欧洲反动的封建势力,号召人民为自由而斗争。作品想象
丰富,音韵和谐,节奏明快,在英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材料三:


《悲惨世界》
《巴黎圣母院》
主人公冉〃阿让为了养活姐姐的七个孩子,偷了一片面包, 被判入狱 19 年。他出狱后,被好心的主教收留,可他却偷走了 迪涅主教的银器。主教的供词使他免于再次被捕。受主教感化, 他重新做人,开设工厂,成了富翁,还当上了市长。但是,社 会并不容许犯有前科的人。他在商马第案件的庭审上自首后又 被捕了。成功逃脱后,他将女工芳汀的私生女柯赛特领回抚养。 柯赛特长大后,在公园里遇见了具有共和思想的年轻人马吕斯, 两人一见钟情。正在这个时候,爆发了一场共和党人的起义。 冉〃阿让将在街垒战中受伤的马吕斯救出,成全了一对年轻人 的婚姻,而自己因再次受到误解,抑郁成疾,最后在柯赛特和 马吕斯的怀里永久睡下。
2. 20世纪欧美现代主义文学
阅读下列材料思考,《变形记》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新特点? 两部作品反映了怎样的主题?这种主题产生的主要历史原因是 什么? 材料一: 弗兰兹·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小 说家、欧洲著名的表现主义作家。出生犹太商人 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 年开始写作。卡夫卡生活在奥匈帝国行将崩溃的 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思想的影响,对 政治事件也一直持旁观态度,表现在作品中,大 都使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主要 作品有4部短篇小说集和3部长篇小说。但生前大 多未发表, 3 部长篇也没有写完。中篇小说《变 形记》是卡夫卡最著名的作品。它通过人变成大 甲虫的荒诞故事,展现了现代人丧失自我,在绝 望中挣扎的精神状态。
第22课
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学
课程标准 了解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发展的主要成就, 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读不完的大书课件(21张PPT)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读不完的大书课件(21张PPT)

语段分析
大自然是 一 本看不完的 大画册 , 是 一 部永远读不完 的大书 , 里面有无穷的奥秘 , 有无尽的乐趣。
这 是 课 文 第 6 段 , 将“大自然”比作“画册”和“书”,形象 地展现了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和妙趣无穷 ; “看不完”和“永远读不 完”则体现了世界万物中蕴含着广博知识和深奥道理 , 正等待着我 们不断去探索、发现,且这个过程将永无止境。“永远读不完的大 书”点题,揭示了题目的深层含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阅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题目“读不完的大书” 在这里是指什么?第2自然段中各种动物的特点分别是什 么?作者为什么说“大自然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大书”?
提示:“读不完的大书”在这里是指大自然,大自然蕴含 着无穷的奥秘和乐趣需要我们去发现。
小麻雀:可爱;老鹰:威武、自由自在;蚂蚁:搬家有秩 序,对战气氛紧张,叫人敬佩。
因为大自然中的飞鸟昆虫、花草树木千姿百态,各有特点, 就像一本画册给了我们美的享受。它又像一部书,里面有无穷 无尽的奥秘和乐趣,让我们看不尽,玩不够所以说大自然是一 本画册,是一部大书。
语段分析
我五六岁时,就喜欢到大自然去寻 找好玩的东西。高远的天空,广阔的大 地,空中的浮云飞鸟,水里的虾蟹游鱼, 地上的走兽昆虫、花草树木……世界万 物,不仅好玩,还让人寻思和遐想。
22、读不完的大书
朱维之 ( 1905-1999 ) 浙江苍南人。1930年赴日本中央大学和 早稻田大学学习、进修 , 回国后在福建协和大学、上海沪江大学任 教 , 曾任沪江大学中文系教授 、 系任 。 1952年调任南开大学教授 , 先后担负南开大学中文系外国文学教研室主任 、 中文系主任等职 , 并当选为天津外国文学学会会长 、 天津比较文学研究会会长 、 中国 比较文学学会顾问 、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顾问 。 朱先生是学贯中西的 著名学者,他一生从教六十余年 ,桃李满园 ,著作等身,在中国教 育界、学术界享有崇高名誉。

大气的受热过程及热力环流PPT教学课件

大气的受热过程及热力环流PPT教学课件
(2)“大地暖大气”:地面增温的同时向外辐射热量。相 对于太阳短波辐射,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除少数透过大气 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75%~95%)被近地面大气中的 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
(3)“大气返大地”: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 量,既向上辐射,也向下辐射,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称为 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 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作用形式
吸收
削弱程度

氧原子(高层
参与作用 大气)、臭氧
的大气成 (平流层)、

水汽、二氧
化碳(对流层)
反射 大
云层、 较大颗 粒的尘

散射 较小
质点是 质点是颗粒
空气分 较大的尘埃、
子、微 雾粒、小水
小尘埃

波 长
范 围
紫外线
红外线
各种波长的 光线都有
波长较 各种波 短的蓝、 长同样
紫光 被散射
(4)D
(5)小 因为夜间多云,大气逆辐射强,气温不会太 低。
热力环流
知识精析 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近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同 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空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 流。如下图所示。
注意:在同一水平面上,高气压比低气压值高,如 上图中B地低空气压值高于A地低空;但在不同高度上则 不一定,如上图中的A地虽然近地面是低气压,高空是高 气压,但实际上气压值是近地面高于高空,因为同一地点 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2)海拔高低、云量多少等因素都会影响大气对太阳辐 射的削弱作用,进而影响太阳辐射强度。
表解如下:
影响因素 太阳高度
大气 透明 度

第二十二课 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学

第二十二课    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学

3、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1)巴尔扎克: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代表作:《人间喜剧》(由91部小说组成) 评价: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回忆: 《梦溪笔谈》、《天工开物》、百科全书派、《唐璜》。 (2)托尔斯泰: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家, 代表作:《战争与和平》 评价:被誉为“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
法国著名雕刻家罗丹
所作的巴尔扎克雕像
第18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对巴尔扎克的评价
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 还多。 在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 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之一。 他为我们留下的作品,一座高大而坚固的,建立在花 岗岩基石上的丰碑。 ——雨果 司汤达在近代法国小说史上虽占有重要地位,巴尔扎 克的硕大形象却不免使他相形见绌。以精力的浩瀚,产品 数量的庞大与繁复多样而论,巴尔扎克实不愧为散文中的 雨果。 ——斯特里奇 巴尔扎克
(二)、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
第18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拜伦和雪莱
拜伦
雪莱
第18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拜伦(1788—1824)英国诗人,出 生于伦敦破落的贵族家庭,10岁继承男爵 爵位。他曾在哈罗中学和剑桥大学读书, 深受启蒙主义的熏陶。成年以后,正逢欧 洲各国民主、民族革命运动蓬勃兴起,他 反对专制压迫、支持人民革命的进步思想, 使他接近英国的工人运动,并成为19世纪 初欧洲革命运动中争取民主自由和民族解 放的一名战士。他的主要作品:《闲暇的 时刻》(1807年)、《恰尔德· 哈罗尔德游 记》(1812年)、《异教徒》(1813年)、 《唐璜》(未完成)。 从左图可以看出拜伦“忧郁”的情绪,其作品也 时常流露这种情绪。其笔下的英雄形像总是高傲、 孤独的叛逆者,他们愤世嫉俗而又孤僻冷漠、坚 定无畏而又阴沉冷酷,因此这样的叛逆者又被称 为“拜伦式英雄”。通过这样的英雄形像,作者 表达了对罪恶社会的深刻憎恨和坚定反抗,也表 现了脱离群众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孤独与忧郁。

《第22课 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学》PPT课件(部级优课)

《第22课 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学》PPT课件(部级优课)
雪莱以寒冷的冬天比喻腐朽黑暗的社会状况,以明媚温暖、充满生机的春天比喻
请光明同美学好们的结未合来材料,用,冬阅去读春教来材这10一6页浅,显思的考事:理鼓舞人们从—黑—暗雪中莱看到《光西明风,颂从》腐
(朽1中)冬看天到代生表机什。么诗?句春充天满代高表亢什昂么扬?这的个乐作观品主表义达精了神感,情因?而具有鼓舞人心的力量。 (2)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在什么背景下产生?
(2) 现代主义文学有何艺术特点?出现的背景是什么?
特点:
反传统、反理性; 强调自我,手法怪诞等。
现代之析
20世纪,垄断 资本主义、两 次世界大战、 席卷资本主义 世界的经济危 机和严重的社 会问题。
材料:现代派文学是帝国主义 时代资产阶级社会的产物。20世 纪以来两次伤亡惨重的世界大战, 接连不断的经济危机,十月革命 的胜利,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 压迫人民的解放斗争,都对欧美 各国为数众多的中小资产阶级知 识分子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
——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 请形同象学:们传结 神合地材描料绘,出阅老读葛教朗材台贪10财7页好,利思的考资:本家形象。 (1)根据材料指出巴尔扎克塑造的葛朗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揭示了什么 社实会 质实:质揭问示题了?资本主义社会由金钱崇拜带来的社会丑恶及人性沦丧。 (2)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107页,归纳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和产生的背景。
材料 1953年《等待戈多》曾在法国演出,连演三百场,轰动法国。1957年《等待戈多》在美国旧 金山监狱演出,观众是1400名囚犯。它竟然立即被囚犯观众所理解,一个个感动得痛哭流涕。
请反映同了学这们一结时合期材的料人,们阅对社读会教、材生10活7的—失10望8页和内,心思焦考虑:。也反映出处于困境中 (的迷1)惑不《安等的待人戈们多对》于未大来受的欢绝迎望及和被无囚可犯奈观何众的等所待理。解背后反映的是什么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2课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学
一、浪漫主义文学
1、特点:强调理想,追求自由
2、代表人物
(1)英国:
①拜伦:《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
②雪莱:《伊斯兰的起义》、《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
(2)法国:①雨果:《悲惨世界》
二、现实主义文学
1、特点:关注社会问题,再现社会风貌,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2、代表人物
(1)英国: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2)法国:巴尔扎克:
①作品:《人间喜剧》: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
②地位:法国现代小说之父
(3)俄国: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4)美国:马克·吐温
二、20世纪的欧美文学
1、现实主义文学
(1)特点:是欧美传统文学在新时代的延伸,但又深受现代主义的影响而表现出传统现实主义文学明显的差异。

(2)代表:
①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②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
③奥地利:卡夫卡《变形记》
④爱尔兰:贝克特《等待戈多》
三、苏联和亚非拉美的文学
1、苏联社会主义文学
(1)高尔基:《海燕》、《母亲》
(2)托尔斯泰:《苦难的历程》
(3)奥斯特洛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4)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一个人折遭遇》
2、亚非拉美的文学
(1)日本:川端康成《雪国》
(2)印度:泰戈尔《吉檀迦利》
(3)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4)尼日利亚:索卡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