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合集下载

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意义和作用-精选教育文档

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意义和作用-精选教育文档

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意义和作用-精选教育文档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意义和作用德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德育的核心是培养和提高良好的心理素质。

而良好的心里素质是人整体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学德育工作作为实现德育目标的必要途径和实施的重要基础,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价值观多样化的时代要求。

通过教师角色和教育模式的转换,使教师由说教者变成学生的心理疏导者,由管理者变成学生行为的示范和导师,发挥德育特有的心理向导功能,与德育在学校的育人工作中的互补作用,殊途同归。

多年来我校不断探索实施心理健康与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 组织探索,贴近学生心理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不必在每个具体情况下知道教师是在教育他,教育意图要隐蔽在友好和无拘束的相互气氛中”。

也就是说,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期望,要隐其“天机”,蔽其“端倪”,使学生不易察觉,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为真正扎实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我校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制定了《机关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确定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内容和活动指导内容。

即初一学年为心理教育;初二学年为青春期教育(异性交往);初三学年为自我意识的教育。

把心理健康辅导课纳入课程表,列为科研课题。

为切实开展好此项工作,引领班主任走进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应有的作用,我们策划了在初一至初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

要求每个班主任亲自上课。

为使这项活动不流于形式,从选题、活动设计、听课、评课四个方面都做了精心布置,并对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辅导,为每名班主任印发了成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案作为参考。

年级组长、政教主任、校领导都参与进来,对每一位班主任的课都进行了认真的点评。

在这次活动中,12位班主任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修改浅析学校德育工作中心理辅导的作用和意义

修改浅析学校德育工作中心理辅导的作用和意义

浅析学校德育工作中心理辅导的作用和意义所谓学校德育就是指根据社会中以及一定阶级的要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包括政治思想以及道德准则,还包括社会规范,将这些思想准则、规范以及规范通过教育的方式,在学生的心中形成一种自觉的意识。

达到德育的目的不可能是一蹴而成的,而是需要长期的过程,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让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价值观。

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但是人们的精神生活却有所下降,尤其在当今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下,许多学生都产生了心理问题,因此会产生一些不为这个社会所认可的行为,针对这样的问题,德育工作者需要认真对待和分析,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同时也能够为我们的社会做出一些贡献,真正地融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中,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上走的更稳更远。

针对学生在道德和心理上所出现的问题,可以采用心理辅导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摆脱心理问题,而心理辅导主要就是利用心理学的知识以及相关的技术有所针对性的解决心理上的问题,通过心理辅导,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的情况,同时也了解我们的社会,从而更好地适应我们的社会,许多专家和学者都认为德育是包括两个部分的,一个是道德教育,一个是心理辅导,其实很多人都认同这点,因为在我们的德育过程中,两者是缺一不可的,道德教育的工作主要是在学校完成的,而心理辅导是在人与人交往过程中可以得到的,举例来说,某一个同学心情不佳,在朋友、老师、同学的询问下,他可以将自己的困扰告诉别人,在别人的分析和理解中,他有可能会得到一个全新的认识,在接下来的生活中就不会有这样的困扰了,这样也就起到一个德育的效果。

总而言之,心理辅导是德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式,只有结合了心理辅导,德育的过程才会更加简单。

一、心理辅导在德育教育过程中的地位1、影响道德形成的因素在当前的社会中,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比较迅速,物质方面有了较大的满足,然而人们的精神生活却没有得到一定的发展。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中的地位体现在它对学生德育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

学校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积极情感、良好行为和正确价值观,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以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爱和自律为出发点,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抗压能力和适应能力,为学生德育素养的全面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其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心理健康教育强调尊重个体差异、肯定多样性,通过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提高道德修养和道德意识,进而塑造积极向上的品格。

2.提高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学生处于心理和生理发展的阶段,情绪易波动,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和行为问题,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并提供相应的调适策略。

同时,心理健康教育还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和友好关系,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决策能力,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使学生成为具备良好心理健康素质的终身学习者和自主管理者。

综上所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它通过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预防和减少学生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等方面的工作,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中的作用,学校应注重加强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开展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越来越关注,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开始受到广泛关注。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的德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中的地位在于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学生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使他们能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各种压力和挑战。

其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中的作用在于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与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内心的情感和需求,学会自我管理,提高情绪调控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这样,他们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能够更好地处理情绪,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提高自我效能感,从而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各种变化。

此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在德育中扮演着预防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角色。

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当今社会已经普遍存在,一些学生可能面临压力过大、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学校可以提前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及时引导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避免问题进一步扩大化,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

此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在学校中,学生需要与同学、老师以及其他人进行交往和合作。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可以学会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与人相处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各种环境和要求。

综上所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的德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与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预防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全面的支持和保障。

因此,学校应该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并将其纳入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中,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领域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德育是学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帮助他们认识自己、接受自己、适应自己,从而培养他们的情商和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目标、实施方法和对学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德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精神品质和人格养成的过程。

德育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品德修养。

在德育教育中,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提倡学生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友善同学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通过德育教育,学生可以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的教育形式,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认识自己的情绪状态,并通过良好的心理调适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形式进行,内容包括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压力调适、自我认知等方面。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可以增加自信心、改善人际关系、提高适应能力,从而提升其整体的心理健康状况。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德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这有助于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更加顺利地融入,为社会主义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接受自己、适应自己,提高他们的情商和心理素质。

这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面对挑战和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在实施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时,学校应该采取多种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首先,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和行为习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心 理 健 康 教 育在思想品德课中的重要性

心 理 健 康 教 育在思想品德课中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品德课中的重要性“心理健康含义包括:一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情况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二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①。

掌握其含义对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表现在能提高学生素质、教学效果和教师素质。

同时亦可为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学校德育教育的整体优化注入新的活力,也可为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的结合寻找新的切入点。

一、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教育有利于优化学生心理素质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

教学过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全员参加的活动。

在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发挥群体功能,起到全员培训的作用。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正是通过认知品质、情感品质、耐挫能力和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为他们发展、成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使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优化认知品质学习是中小学生的主要任务,学会学习不仅对学生在校学习有益,而且是其将来步入学习化社会、参与竞争的有利条件。

学生学习的水平受到其学习心理品质首先是认知品质的制约。

例如,进行思想品德教学时,老师把法律、案例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分析案例中了解了法律,促进了学生分析能力的提高。

心理训练和课堂教学结合,使学生在认知品质提高的同时,也学会了听课、阅读、复习、思考、创造等。

(二)使学生学会合作,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因为合作可以使同学间获得心理支持、产生新想法、吸取力量、减少学习压力、增强学习动机。

当今时代,任何人单枪匹马、孤身作战是不可能成功的,要靠群体的智慧,联合攻关方能取胜”②。

这就要求未来的人才要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合作。

在在品德课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课能使学生关注他人的情感体验,如学习七年级《珍爱生命热爱生活》一课,通过人的生命和其他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命的不同,体验到“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学习《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一课,可以深刻地感受到祖国强大人民自豪之情;学习《让爱驻我家》一课,体会出真挚的情谊和依依不舍的深情。

浅析学校德育活动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浅析学校德育活动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浅析学校德育活动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是学生认识社会、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学校德育活动在学生身心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从学校德育活动的意义、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学校德育活动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学校德育活动的意义不言而喻。

作为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环境之一,学校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思想品德等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学校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学校德育活动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交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也越来越高。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养成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品质,还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增进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社会适应能力,对于学校和社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德育活动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学校德育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内在的联系和紧密的关系。

学校德育活动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载体,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必要途径。

通过学校德育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学校德育活动传递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

通过学校德育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和交流机会,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解决心理问题,增强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学校德育活动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论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论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论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德育教学在教学目的上是相辅相成的,小学教师应该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学的有机结合,以实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调节心理状态,使学生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而思想品德教育则是在思想道德层面上对学生进行指导,建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一、关注德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所谓德育就是思想品德教育,它主要是指学校在学生思想、政治、为人处事方面的教育,包含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较为狭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

虽然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内容上有较大的差别,但我们依然要看到它们的联系性,其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目的上一致的,他们的根本目的都在于教會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更好的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优良的人格品质。

其二,教师的教学方法相同,教师在这两方面的教学采取的教学方式,无外乎课堂讲说、课外实践,单独谈话等,不会出现实验、反复练习的教学模式。

教师可以通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得到学生思想道德学习的情况,也可以通过思想教育手段解决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

二、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大部分学习时间都在学校里,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某个角度说就是建立良好的班级环境,然而,我国的学校目前在构建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这一方面仍有很大的不足。

一方面,在日常管理上,低年级与高年级的区分度并不大,学校用高年级的标准对待低年级学生,使得他们出现较大的学习压力。

另一方面,教师为实现规范性和纪律性,设置了许多条例,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易使学生产生叛逆、抵抗的心理情绪。

为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首先应该从自身发展入手,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要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以身作则,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浅析学校德育活动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浅析学校德育活动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浅析学校德育活动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越来越高。

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

在学校中,德育活动被认为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从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活动的关系,德育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活动的关系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给予儿童和青少年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让其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发展,预防和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过程。

而德育活动是指在校园中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可以看出,德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是息息相关的,它们共同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德育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实施途径。

德育活动作为校园生活的一部分,贯穿于学生的日常活动中。

通过开展德育活动,学生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学校对于德育的重视,培养了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熏陶。

这种无形中的影响,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德育活动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手段。

德育活动以其丰富多样的形式,如校园演讲比赛、班级文明礼仪教育、心理素质培养活动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通过参与这些德育活动,学生们不仅能够增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理解和认识,还能够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情感,从而达到促进心理健康的目的。

德育活动培养了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

学校每年都会定期举办各种德育活动,如“心理健康周”、“心理健康知识大赛”等,这些活动让学校内部形成了一个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氛围。

通过这些活动,学校能够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了保障。

学生们在这样的氛围中,也更愿意接受学校对于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引导,形成了良好的心理健康观念和态度。

1. 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情感管理能力德育活动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和情感需求,提高自我认知水平。

论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论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论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班主任作为学生在校期间最直接的管理者和引导者,其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在德育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深入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一、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

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建立起积极的自我形象。

班主任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客观地看待自己,避免过度自负或自卑。

例如,当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挫折时,班主任可以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自身的潜力和优势,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困难,培养坚韧不拔的品质。

这种积极的自我认知将成为学生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使他们在面对各种挑战时能够保持自信和乐观。

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在学校生活中,学生需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等各种人群进行交往。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教导学生如何与他人有效地沟通、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学会分享和合作。

班主任可以通过组织团队活动、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人际交往能力。

当学生之间出现矛盾和冲突时,班主任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学会换位思考,化解矛盾,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

这样的教育有助于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在一个充满关爱和支持的环境中成长。

三、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情绪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青少年时期,学生的情绪容易波动,可能会因为一些小事而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

如果不能正确地管理情绪,可能会导致冲动行为、焦虑、抑郁等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情绪,认识到情绪产生的原因,以及掌握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

班主任可以在日常工作中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

例如,当学生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情绪低落时,班主任可以与他们交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鼓励他们调整心态,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心理健康是人类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心理平衡、适应环境以及发挥潜力的必要条件。

在学校教育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潜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进学生自我认知和情感管理能力的提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掌握自己的情感,并能够合理地管理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这有助于学生成为一个自信、独立、积极、乐观、健康的人。

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在学生当中,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的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其学习和社交的质量。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够教会学生良好的交际技巧和沟通技能,更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与沟通能力,使其更好地理解、关心和尊重他人。

三、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在生活中,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学生们需要学会如何去正确地面对和处理这些挑战。

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正确认识自己的困难与挑战,提高学生的逆境适应能力,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四、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学生成长的潜力与效率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关注于学生的精神健康,还能够关注到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成长。

通过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情感智能、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领导能力等综合素质,学校能够培养出更具潜力和能力的学生,学生们的学习和成长效率也会大幅度提高。

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学生个人素质和发展的重要保证,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补充。

学校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对于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的效果十分显著。

学生们通过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德育理念,从而更好地完成学校的德育任务。

综上所述,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对于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浅议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中的重要意义 精选教育文档

浅议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中的重要意义 精选教育文档

浅议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中的重要意义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展德育工作主要途径之一。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与良好的道德品格形成是分不开的。

据国内的大量调查:10%~20%的中小学生已经存在类型各异、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常见的有厌学、逃学、过度焦虑、人际交往障碍、自我中心、忧郁、强迫症等。

另据调查,约有3000万未成年人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自杀等心理行为问题日益突出。

在农村,这些个人现象主要表现在后进生身上,他们的行为习惯主要表现为:撒谎、学习困难、厌学、逃学等,学生的逆反心理尤为突出。

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来受到我们关注与重视。

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解决心理问题,使其健康成长,已经成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中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展德育的首要任务思想品德教育又称为德育。

它的内涵包括政治教育、思想观点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几方面。

思想品德教育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教育。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社会生活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正常、和谐的精神状态。

具体地说,是指在知、情、意、行方面的健康状态。

主要包括自我身心知觉明确,能正高尚的情能保持稳定而快乐的情绪、视自己的生理与心理特质,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及和谐的人际关系等。

因此,在健康教育课中开展心理健康专题教育是符合教育发展的急切需求,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首要任务。

德育中包含了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互为前提、相辅相成的。

小学生由于心智还处于初级发展的阶段,他们的模仿、可塑性强。

低年级的学生刚离开父母走进学校,他们对老师和一些熟悉自己的学生的依赖性也很强。

他们往往在行动上出现一些偏激的行为。

有这样的一个案例:一年级的小东、小华和小伟同学,在班上是很好的朋友。

在一次下象棋中,小伟和小东大打出手。

当时,老师没有发火,而是把他们叫到了办公室,分别询问原因。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探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探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探讨【摘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首先探讨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密切关系,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有效手段。

其次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品德的积极影响,以及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塑造作用。

进一步讨论了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建立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最后指出,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且对中小学生的德育素养有着重要的提升作用。

本文强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和建议,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功能、学生品德、情感态度、人际关系、全面发展、重要性、未来发展、建议。

1. 引言1.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探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教育工作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一个领域,其德育功能在学生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育和指导,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格和素养。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密切相关,德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自我、他人和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学生能够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友情观、爱情观和亲情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当今社会,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和挑战,如考试压力、人际关系困扰等,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只有通过德育功能的发挥,才能真正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让学生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茁壮成长,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2. 正文2.1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密切相关,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教育和指导,而德育则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这两者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德育中的应用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德育中的应用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德育中的应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德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德育中的应用。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高中生学会自我调节,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一个人的情绪管理能力不仅影响着个人的情感健康,同时也影响着个人的社交能力和学业成就。

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高中生会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感状态,学会利用不同的情感管理技巧,有效缓解各种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提高高中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接纳能力。

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人们常常会遇到自己无法理解自己的心情。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与实践,高中生将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且能够接受和珍视自身的价值。

这对高中生的身心健康是非常有帮助的。

再次,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高中生克服自卑心理和安全感问题。

高中生常常受到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影响,自卑、焦虑等问题不容忽视。

了解自己的情感状况、学习情感管理技巧以及与身边的人充分交流,可以使高中生更加自信,树立起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从而增强自己的安全感。

最后,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提高高中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面对挑战。

随着社会的不断改变和发展,高中生将会遇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压力。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与实践,高中生将会学习如何正面应对挑战,找到生活中的平衡点,以及如何与他人进行更好的交流和合作。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德育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之中,并且为所有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高中生的身心健康问题,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希望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与辅导,能够帮助更多的高中生快乐成长,并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更加充满自信和勇气。

心理健康教育在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在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心理咨询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朋友是有过交 往的值得信赖的人 , 同辈是同龄者或年龄相当者, 他们通常
会有 较为接 近 的价值 观念 、经验 , 共 同的生 活方 式 、生活 理 念, 具有年龄相近 、 性别相 同或者所关注的问题相同等特点。 这种 心理 咨询符 合学 生 的心理 需求 和学 生 的实际 心理需 要 。 4 .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开展教育工作 心理学 上 的 “ 个性” 指 个人 在社 会生 活 中表现 出来 的 比
【 中图分类号 】 G 6 4 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6 7 4 — 4 8 1 0【 2 0 1 4) 3 2 . 一 0 0 6 1 — 0 1
3 .加 强 大学 生的心 理承 受能 力 首先,要消除大学生的 自 卑心理。 让他们学会全面、 辩 证地看待 自身情况和外部评价 , 正确地认识 自己、 了解 自己 的弱项 , 学会用积极的方式面对挫折 ; 其次, 当遇到问题时 , 可先做 比较容易的事情 , 在获得成功之后 , 再逐步提高 目标 , 或者转移注意力去做感兴趣 的事 , 以此淡化和缩小弱项在心 理上造成的 自 卑感 , 缓解心理压力 ; 最后,利用朋友和同辈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 育是高等院校德育教育的重要 组成部分 , 其目 标是实现大学生心理素质与文化素质 、 思想 道德素质、 专业素质以及身体素质协调统一的发展 , 培养全 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当代大学生面临着诸多困惑与压力 , 其 心理 上 的困惑 和 问题 日益 突 出。近年来 , 大 学生 因心 理 问 题而逃学 、休学、退学、出走的人数越来越多 。因此 ,加强 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心理教育在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的地位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 系统的工程 , 需要从多方面着手来 维护与增进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2 0 0 1年教育部印发的 《 关 于加强 普通高等学 校大学 生心理健康教 育工作 的意 见》 , 对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 、 任务 、 途径和方法等问题做 出了进一步的规范。为此, 各高校在具 体实施工作 中, 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院校德育教育的重 要组成部分 ,积极探索 , 进行了大量的调研 , 取得 了一些成 绩 ,值 得 借鉴 和汲取 。 二 加 强大 学生 心理健 康教 育 。提 高学 生心 理素质 1 .突 出以人 为本 的理 念 ,创 造 良好的校 园育人环 境 中国一直E 匕 较重视大学生的德育教育, 而忽视了心理健康 教育的作用。在建立和 } 土 会的今天 , 首先各高校应当把 “ 服 务和谐社会”作为大学生教育工作的根本 目 标, 突出 “ 以人为 本”的理念,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 其次 , 健康向上的文化气息, 优雅文明的校园环境 ,团结和谐 的人际关系,丰富多彩的文体 活动 , 浓厚 活跃的学术氛 围 , 对大学 生具有一 定的陶冶和感化 作用,给学生传递的是一种正能量,能促进学生优良心理品德 和思想品德的养成 ; 最后 , 要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 , 建立丰富 的校园文化生活 , 满足大学生不 同层次的精神需求 , 提高学习 效 率 ,增加生活乐趣 , 唤起师生 对优化心理素质 、提高心理 健 康水平的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校风建设紧密结合起 来 ,努力营造 “ 关 心理素质、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氛围。

在中学生德育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在中学生德育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在中学生德育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摘要:在当今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教育在其学习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其日后的发展。

本文主要针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对现阶段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教育中渗透的有效方式进行研究,希望本文能够对中学教师开展中学德育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是判断一个独立的个体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中学教师要不断地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能够获得正确的引导,促使自身能够全面的发展。

一、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教育中渗透的重要性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心理健康已经成为教育开展的重要内容。

心理健康与学生的未来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在当前中学生的德育教育中需要不断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首先,中学的德育教育能够有效帮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且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道路发展。

其次,中学教师能够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有效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使得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思维,在日后的工作学习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最后,教师作为学生成长的指导者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实际的德育教育开展过程中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教育中渗透的有效方式1.学校要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

中学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并且要不断进行有效的学习,从而提升自身的个人魅力,获得学生信任,以更好地开展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要对教师队伍的素质给予充分重视,可以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统一的学习,促使教师充分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状态,并且使得教师能够在日常德育教育中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不断地进行学习并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形象,才能够带给学生好的影响。

学校通过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的方式以有效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

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德育教育中的实施与效果评估

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德育教育中的实施与效果评估

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德育教育中的实施与效果评估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个体的心理健康问题。

尤其是在中学时期,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就中学德育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与效果评估展开探讨,旨在提出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为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1. 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中学德育教育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更关注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

而心理健康作为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成长、学习和人际交往都具有着重要的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情绪和需求,提高情绪管理和自我调节能力,增强抗压能力,促进积极心态的建立。

2. 中学德育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1)课堂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课程,并设置相关的课程内容。

通过讲授心理健康知识、情绪管理技巧和自我认知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念,了解自身的情绪变化和需求,并学会应对压力和困境。

(2)导师制度:学校可以建立导师制度,由专业心理老师或班主任担任学生的导师。

导师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开展个别辅导和心理讲座,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心理支持和指导。

(3)拓展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各类拓展活动,如户外运动、艺术表演、志愿者活动等。

这些活动可以提供学生与外界互动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得到情绪释放和放松。

(4)学生互助小组:学校可以组建学生互助小组,由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和支持。

小组成员可以互相分享自己的困惑和心理状态,共同解决问题,并提供积极的互动和支持。

3. 对中学德育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评估的重要性与方法评估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是确保教育成果的有效性和及时调整的必要手段。

评估有助于了解实施效果,找出问题和优化措施,提高教育质量。

对于中学德育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估,可以借鉴以下方法:(1)问卷调查:通过编制问卷调查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意识的改变程度、心理压力的减轻程度、情绪管理能力的提高情况等。

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第一篇: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相当比例的青少年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

那么,作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如何充分挖掘出思想政治教材中许多显性或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结合学生特点,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中心理健康教育。

从而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呢?全面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和主旋律,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当代中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与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据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先生对全国中学生的多年调查结果显示,有32%的中学生有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德育是培养个体好思想品德的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培养个体良好心理品质的教育,例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等。

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培养有赖于各种教育途径,各门学科教学的共同协作。

而德育在个性心理教育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一条重要途径。

这就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统一。

不仅要给青少年一个健康的体魄,还需要赋予他们健康的心理。

社会、家庭、学校都必须伸出双手,共同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工作做出应有的努力。

在学校,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除了专门开设健康课外,我认为在各科教学中,老师的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因为学习是学生的主导活动,学生大量的心理困扰都产生于学习过程中,理应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满意地解决。

实际上各科教材中蕴藏有不少适应于心理辅导的内容素材,教学过程中还会经常出现有利于实施心理辅导的教育情景。

教师只要细心挖掘、善加利用,一定可收到心理辅导的实效。

政治课教学不仅应该注重政治知识,爱国思想的传授训练,更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为踏上社会作好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学校的德育侧重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则侧重于培养学生健康的思维和情感,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在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应付挫折、职业选择、不良习惯的消除等方面达到健康标准,能自我解决学习生活中存在的许多心理障碍,有利于形成和发展完整的人格。

两者在具体教育目标、教育基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虽不相同,但在塑造一个完整的人这一总目标上是一致的。

一、心理健康教育赋予了德育以新的时代内涵
德育这一概念是个有着丰富思想内涵的动态概念。

它会随着时代的要求而变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新旧体制的转轨,德育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使得新问题、新矛盾接踵而来。

而过去学校德育对于教会学生认识自己,学会正确的生活这些方面却关注不够,对于如何成功地进行人际交往,如何处理同异性的关系,如何对待得与失的问题,如何调整情绪状态,如何革除不良习惯等重要人生课题均较少过问。

从内容上看,这些涉及到“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等方面的学习内容与德育密切相关。

因此,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丰富德育的内涵,使德育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更有利于学生创造型个性的发展。

新的《中学德育大纲》对德育的内涵也作了新的界定:“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

”这样,心理健康教育在新形势下赋予了德育以新的内涵,成为德育结构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提供了良好的心理背景
德育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德育工作者实施了怎么样的教育内容,还取决于学生是否接受这些教育内容。

也就是说,学生的态度是影响德育成效的关键因素,而态度又取决于其自身的心理状况。

如一个有逆反心理或其他心理障碍的学生,是不可能很好地接受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

我们有些教师常常抱怨:“德育难搞”。

究其原因,是没有走进学生的心理,没有打开学生的“心锁”。

因此,掌握了心理健康教育这把“心灵之钥”,有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基础,就能为德育创造和谐、稳定的心理环境,从而实现德育的最佳效果。

目前,许多学校都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开通了心理咨询热线,帮助学生打开“心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条件。

三、心理健康教育更新了德育观念和德育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调动情绪的力量,尊重、信任和理解学生,与学生架起心灵的桥梁进行情感交流,以情感化学生。

面对遭遇成长中各种心理问题的学生,教育者要始终在接纳、理解的基础上关心他们,倾听他们的心声。

在这种信任、平等的气氛中,学生才会获得自由的心灵空间,真正开始独立思考,承担责任,去尝试为追求新的目标而努力,才有可能真正学会学习、学会生存。

这正是心理健康教育深受学生欢迎而取得成功的奥妙所在。

心理健康教育的这一特点,无疑冲击了旧有的德育观念和德育模式。

过去教师和家长总认为学生不懂事,应板起脸孔训育,否则难以成人。

而且一出问题就上纲上线,就是品德问题、思想问题,从不从心理角度去理解,去分析,去解决。

因而在平时的德育工作中常常不顾学生的心理感受,居高临下的说教多,平起平坐的交流少;批评多,表扬少;禁堵多,疏导少。

这种以
管教为主的德育模式使学生心理压抑,不但不利其个性的发展,而且德育效果很差。

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应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去更新德育模式。

如今我国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已构建了一些新的德育模式,如体验教育模式、角色教育模式、讨论式教育模式。

这些模式就是利用心理健康教育来进行政治、道德教育,通过充满人情味的教育方式,启发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调适、自我努力、自我激励、自我实现,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德育中的主体作用,使德育活动在新的模式中运作,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四、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德育实效心理健康教育
作为德育工作的手段和方法,遵循心理规律将有助于德育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德育实效。

首先,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常常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通过心理咨询,德育工作者不仅可以了解到学生的一般身心特点和思想状况,而且可以从更深的层次上了解学生的情绪、情感乃至气质、性格等方面的具体情形,从而对症下药,加强德育的针对性,最终实现化解矛盾、消除障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目标。

其次,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得德育被看成是软任务,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出了问题又大喊大叫。

”要改变德育这种状况,必须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手段和方法,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出发,虚功实做,以满足学生需要为德育的出发点。

在学生心理悦纳的情况下,加强对他们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使德育的整体效应放大,真正发挥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和渗透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要积极利用心理学的各种理论和心理辅导技术,改进学校德育。

1、运用角色互换进行德育。

在德育实践中,教师常常会发现,犯错误的学生之所以不能及时认识自己的错误,改正错误,其原因不在于他们缺乏是非观念,而在于他们碰到冲突与矛盾时只从自己本身来考虑问题,只注重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不考虑他人的感受,所以才使矛盾激化。

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德育工作中不应单纯地进行道理灌输、事理的分析,而应注重运用角色扮演的方法,使学生通过体验角色心理来反映其内心的情感,形成自我反省和自我教育。

在参与中进行角色学习,塑造自我。

2、利用积极的“标签”效应进行德育。

受教育者被标定为什么样的人,他就有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多称赞、多表扬,而不是把自己的注意力仅仅集中在教育对象的缺点和错误上,特别是对少数后进生,更应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增加他们向上的信心和力量。

一个经常逃课、捣蛋,与教师对抗的孩子只因新来的班主任对他说了句“你不是坏孩子”,使他心灵得到极大震撼,于是重新认识了自己,思想和行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就是赞许的力量,期望的力量。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学生需要称赞、表扬,是因为称赞能满足他的自尊。

学生有一种尊重需要,喜欢以肯定的态度对待自己。

因此,使学生的需要得到满足,能让学生树立信心,增强生活的勇气。

3、采取积极的心理暗示进行德育。

根据社会心理学中“心理对抗理论”,对学生直截了当地批评可能引起心理对抗或“逆反”。

而心理暗示法不付诸任何压力,不要求他人非接受不可,用含蓄的语言或
示意的举动使学生领会教育者的意图,既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又能促进他们思想上自我认识,自我谴责,达到教育的目的。

五、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更新教育观念
在新的德育观念下,教师不再是权威者、塑造者,而是学习活动中的协助者、提供建议者。

教师关心的不应仅仅是学生的成绩,还应关心学生心理品质的改善,完美个性的形成。

教师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生活和做人的人。

教育质量的高低档标准应是“人才素质”。

人才素质中,主体精神和主体能力是人全面发展的原动力。

主体精神和主体能力的培养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去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发展其创造型个性才能实现。

另外,在新的德育形势下,应树立新的学生观,即相信所有的学生都有上进心、自尊心、求知欲,都有独立自主的要求,都有自我负责的主动倾向,都能在良好的教育条件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并在发挥主体作用的过程中发展主体人格,增强主体能力。

面对现实教育中德育“滑坡”的现象和学生心理障碍日益严重的问题,我们不能再无动于衷。

忽视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滑坡”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为提高德育的实效,促进德育的科学化,改进德育的思路就是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德育。

教师要学习和掌握心理学知识,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原理,并借鉴和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方式和方法来为德育服务,以此增强德育的实效。

学校要普遍设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