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尿失禁手术相关解剖

合集下载

动态MRI在评估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膀胱尿道解剖及功能学中的意义

动态MRI在评估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膀胱尿道解剖及功能学中的意义
[ 摘 要] 目的 通过盆底动态 MR I 结 合尿动力 学检查评估女性 压力性尿 失禁 ( s t r e s s u r i n a r y i n c o n t i n e n c e , S U I ) 患者 膀胱尿
道解剖学异常与功能学改变 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 院 2 0 1 1 年 2月至 2 0 1 3年 1 1 月 收治的 6 0例女性 压力性尿失禁 ( S U I ) 患者的临床资料 , 盆底动态 MR I 正 中矢状 面上 测量 H线长度 、 M 线长 度 、 尿 道前倾 角 以及膀 胱 、 子宫、 肛直肠 连接 部越 过耻 尾线 ( p u b o c o c c y g e a l l i n e , P C L ) 的距离 , 记 录尿动力学参数 , P e a r s o n  ̄相关性分析统计分别统计 H线 、 M线长度与尿道前倾角 的相关性 , H
No v 2 0 1 3 . A l l t h e wo me n r e c e i v e d p e l v i c l f o o r d y n a mi c MR I a n d Ur o d y n a mi c s t u d y . Me a s u r e d t h e u r e t h r a l a n g l e, t h e d i s t a n c e o f t h e H l i n e ,
[ 关键 词 ]压力 性 尿 失 禁 ; 动 态 MR I ; 肛提肌 ; 尿 动 力 学
[ 中图分类号]R 6 9 4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 6 7 2 — 5 0 4 2 ( 2 0 1 4 ) 0 2 - 0 1 6 2 - 0 3
Dy na mi c Ml u f o r a s s e s s me nt o f t he a na t o mi c a l a nd f un c t i o na l s i g n i ic f a nc e o f t he bl a dde r a nd ur e t hr a i n f e ma l e

女病人导尿术 ppt课件

女病人导尿术  ppt课件
女病人导尿术
ppt课件
1
定义
导尿术:在无菌操作下,用导尿 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出尿液的 方法。 留置导尿术:在导尿后,将导尿 管保留在膀胱内引流尿液的方法。

ppt课件 2
女性尿道解剖特点

女性出生时尿道长2.2-3.3cm,成年女性 尿道长4-6cm,短、粗、直,富于扩张性, 与阴道、肛门相邻,容易发生尿道感染, 尿道外口在阴蒂下方,呈矢状裂。
ppt课件 6
计划
护士准备 用物准备 环境准备 患者准备

ppt课件
7
护士准备
着装整洁,仪表符合要求 洗手(七步洗手法),戴口罩

ppt课件
8
用物准备
1.治疗盘内盛:弯盘、垫单、无菌持物钳、处置单。 2.一次性使用无菌导尿包:
(1)外阴消毒组件一套:弯盘一个,无菌手套一副,纱布 一块,消毒棉球一袋,镊子一袋
ppt课件
16
操作步骤
8.需要做尿培养:用试管接取中段尿5ml,盖好瓶盖。 9.如为一次性导尿:导尿完毕,拔出导尿管,放入弯盘中, 撤下洞巾,脱去手套,放入导尿包内 10.如需留置尿管,应在插管时见尿液流出后再插入5-7cm, 水囊内注入8-10ml无菌生理盐水,轻拉导尿管有阻力感, 确定固定效果。 11.将引流袋与导尿管连接 12.撤去并整理用物,将引流袋固定于床旁 13.再次核对
ppt课件 4
操作目的
5.昏迷、尿失禁或会阴部有损伤时, 留置尿管以保持局部干燥、清洁,避 免尿液的刺激。 6.抢救休克或危重病人,正确记录尿 量、比重,为病情变化提供依据。
ppt课件
5
评估
1. 病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有无尿道 病变、膀胱充盈度、排尿情况(有高血压、 心脏病、尿道狭窄、尿道损伤的患者应谨 慎操作) 2. 操作部位:会阴部(会阴部皮肤黏膜情 况) 3. 心理状态:情绪反应、心理需求(有无 恐惧、焦虑或特殊需求) 4. 合作程度:( 1 )接受程度( 2 )年龄及 沟通能力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国家继续教育课程教材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国家继续教育课程教材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国家继续教育课程教材前言国际尿控协会给尿失禁定义为:尿失禁是一种非自主的漏尿现象,并给病人带来卫生学或社会学方面的影响。

尿失禁包括:急迫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充溢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以及真性尿失禁等。

所有先进的国家都设有由泌尿外科医师、妇产科医师、老年科医师以及社会工作者组成的尿控协会,对尿失禁作广泛的科普教育,提高全社会对其重视。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是中老年女性的常见疾病,影响患病女性的生活、工作以及社会交往。

美国大约有15-60%的妇女患有压力性尿失禁,我国1998年重庆北京两地的抽样调查,其发生率也近30%。

国外许多泌尿外科内设有主要从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为主的女性泌尿外科专业,有些妇产科设女性泌尿外科专业,共同研究以提高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治疗以及预防保健水平。

近10年来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病理生理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在这基础上产生许多无创和微创治疗技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我国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认识也越来越高,本教程在全面讲授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基础上重点介绍:1、女性盆腔的解剖和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2、目前国际流行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手术方法以及手术示教;3、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合并症和外科手术并发症的处理。

女性盆底解剖结构(Anatomy of Female Pelvic Support)膀胱(Bladder)膀胱的肌肉由平滑肌组成,根据其功能、结构及胚胎发育的不同,分为逼尿肌和三角区肌两部分。

逼尿肌肌束是富含胶原纤维的网状结构,至膀胱出口处分为三层,外纵行肌、中环形肌及内纵行肌。

三角区肌肌束较细并富有致密的胶原纤维。

两侧输尿管肌纤维向对侧输尿管口相互发散交叉汇集,左右两侧肌束增强融合在一起形成输尿管间峡即三角区的上界。

另一些肌纤维呈扇形分布聚集于尿道内口,这些向尿道内口集中的肌纤维形成三角区的两侧缘,汇合并越过膀胱颈后唇,并向下延伸到尿道后壁中线;女性止于尿道远端1/3或尿道外口处。

谈谈女性尿失禁

谈谈女性尿失禁

谈谈女性尿失禁作者:刘洪兰来源:《祝您健康》1996年第02期女性容易发生尿失禁,与女性的解剖结构有关。

女性尿道短且直,只有4~5厘米长,仅相当于男性尿道长度的四分之一。

子宫位于膀胱之上。

妊娠时,增大的子宫压迫膀胱,容易引起尿失禁。

尿道括约肌是控制排尿的把门将军,它与阴道周围的肌肉、肛门括约肌密切相连,呈“8”字状排列,并与提肛肌共同构成骨盆底肌肉,支撑、承受着内脏的重量。

分娩使盆底肌肉拉长,分娩后盆底肌肉松弛,尿道括约肌的肌力减弱,收缩力减弱。

当喷嚏、咳嗽、大笑等腹压增大时容易发生尿失禁。

特别是多胎多产又缺乏运动锻炼的女性,更容易出现这种腹压性尿失禁。

盆底肌肉松弛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导致膀胱与尿道的角度改变。

膀胱与尿道的正常角度是90°~100°。

当盆底肌肉松弛,不能正常支托整个腹腔脏器,随着脏器的下沉、拉长,膀胱与尿道的角度增大,在超过100°时就容易发生尿失禁。

在搬抬重物、打球、跑步、跳跃等劳动、运动使腹压增加时,尿失禁明显。

除了妊娠、分娩的作用以外,肥胖与年龄增长也是影响因素。

越胖者腹腔压力越大,年龄越大者盆底肌肉的肌力越弱,因而女性尿失禁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多。

这类尿失禁占女性尿失禁的80%。

引起尿失禁的其他原因还有手术损伤尿道括约肌,膀胱炎,脑、神经病变等等。

多数情况下每次尿失禁失尿量不超过10毫升,所以不大引起重视;严重者则频频失尿,无论情况是否严重都需要认真采取措施防治。

锻炼提高盆底肌肉、尿道括约肌的肌肉强度,可以预防、治疗80%的尿失禁。

其余20%与神经、膀胱、尿道的病变有关,需要找医生检查治疗。

锻炼提高盆底肌肉强度的最简单方法是提肛、缩肛运动。

可以不受时间、地点条件限制,随时随地练习。

具体方法是,有意识地收缩肛门,并用力向上提肛,如此一松一紧,一收一放反复练习。

每日练习40~100次。

一般2周左右可使尿失禁症状好转,严重者坚持练习半年左右亦会见效。

若配合气功练习效果更好。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手术进展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手术进展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手术进展本文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各种手术方式进行探讨,主要有阴道前壁修补术(Kelly手术)、MMK手术、Burch术、TVT术、TVT-O术、人工尿道括约肌及注射疗法等,并对其手术原理、适应证、疗效及并发症等进行概述及分析。

其中Burch手术效果确切,恢复性生活时间快,能同时行妇科盆腔手术,但是手术时间长,技术要求高;TVT及TVT-O手术创伤小、时间短、适用范围广且疗效确切稳定,但是费用高且网片侵蚀后有不能逆转的风险。

Kelly手术可以选择合并盆腔器官脱垂的高龄患者,近期效果确切。

注射疗法适合保守治疗失败,且不能耐受手术和麻醉的尿道内括约肌固有缺陷患者,但是疗效会随着时间延长减弱。

故手术方式的选择应该根据不同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能否耐受手术,是否合并其他盆腔器官脱垂及经济条件等进行综合考虑,才能为患者选出最适合的手术方式,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标签: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手术方式;综述随着老年化的趋势,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医学和公共卫生问题,各国调查结果不一致,我国北京、广州等大样本调查显示SUI发病率分别为9.1%~16.3%和18.5%,老年女性高达29%[1-3]。

压力性尿失禁是威胁妇女健康的5种最常见慢性疾病之一,虽不影响患者的生命,但是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的生活及社交活动,多数女性患者精神负担重,情绪低落,自信心不足,严重者引起外阴部湿疹、皮炎,并可同时引起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结石,故被称为“社交癌”。

1 压力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是指喷嚏或咳嗽等腹压增高时出现不自主的尿液自尿道外口溢出,并无逼尿肌的收缩[4]。

2 发病机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与尿道膀胱压力关系改变、尿道膀胱的解剖关系异常或者盆底支撑组织受损以及尿道阻力降低等因素有关。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妇科手术方法简介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妇科手术方法简介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妇科手术方法简介【关键词】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是指平时无尿失禁,当腹压突然增高时才出现尿失禁,如咳嗽、大笑、跳跃和体位改变等即有尿液从尿道流出[1]。

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生于女性,尤其是经产妇和老年妇女,症状严重与否都不直接威胁生命,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1 压力性尿失禁病因1.1 分娩及产伤分娩过程中,胎先露对盆底肌肉及结缔组织过度压迫,产程长或使用产钳、胎头吸引器和臀位牵引等阴道手术分娩造成盆底组织损伤。

1.2 尿道、阴道手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宫颈癌根治术等破坏尿道膀胱正常解剖支持。

1.3 功能障碍先天性膀胱尿道周围组织支持不足或神经支配不健全为青年女性及未产妇的发病原因。

中年发病往往由于营养不良、体质虚弱,致尿道膀胱颈部肌肉及筋膜萎缩,盆底阴道肌肉松弛变弱而尿失禁。

绝经期妇女由于雌激素减退,而使尿道和膀胱的浅层上皮组织张力减退,尿道及周围盆底肌肉萎缩,而致尿失禁。

1.4 盆腔肿物当盆腔内有巨大肿物,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时致腹压增加,膀胱尿道交接处位置降低而尿失禁。

2 手术治疗2.1 阴道前后壁修补及膀胱颈筋膜缝合术由Kelly的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发展而来。

该术式是基于位于膀胱和尿道之间的盆底筋膜损伤造成膀胱尿道支持减弱这一假说,通过增加膀胱尿道后壁的作用,缩小尿道内径,可使部分膀胱颈位置提高,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手术指征:(1)并发阴道壁膨出,需行手术治疗者;(2)膀胱颈位置正常,尿道长度正常者;(3)尿道后角消失的I型张力性尿失禁;(4)尿道后角消失,尿道倾斜角>45°的Ⅱ型张力性尿失禁,有阴道前壁膨出,必须进行阴道前壁修补者,在行阴道前壁修补的同时行膀胱尿道悬吊固定术。

手术为正中切开尿道口下0.5 cm至宫颈内口阴道前壁的黏膜,向两侧分离阴道壁达尿道两侧深部,自尿道内口开始平行褥垫式缝合尿道两侧耻骨膀胱颈筋膜。

本法效果差,治愈率低,现很少采用。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通用课件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通用课件

发病原因和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包括年龄、性别、生育史、肥胖 、遗传因素、生活习惯等。
危险因素
包括年龄增长、生育次数、盆腔 脏器脱垂、重体力劳动、慢性咳 嗽、长期便秘等。
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腹压增加时出现不自主的尿液流出,可伴有尿频 、尿急等症状。
诊断方法
根据临床表现,结合体格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进行诊断。体 格检查包括尿常规检查、尿动力学检查、膀胱镜检查等。辅 助检查包括超声检查、X线检查等。
提供预防压力性尿失禁的措施,如加强盆 底肌肉锻炼、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等。
02
压力性尿失禁概述
定义和分类
压力性尿失禁定义
是指在腹压突然增加的情况下,如咳嗽、打喷嚏、提重物等,尿液不自主地从 尿道口流出。
分类
分为单纯性压力性尿失禁和混合性尿失禁,单纯性压力性尿失禁指无其他原因 的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指同时存在其他原因引起的尿失禁。
背景
压力性尿失禁是女性常见的一种盆底 功能障碍性疾病,随着社会发展和人 口老龄化,该病发病率逐渐升高,对 女性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课件结构和内容概述
• 课件结构:本课件分为六个部分,包括概述、病因、临床 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
课件结构和内容概述
内容概述
概述:介绍压力性尿失禁的定义、分类和流行病学特点。
尿道悬吊术
通过在尿道周围放置悬吊带, 提高尿道的支撑力,从而控制 尿液流出。
尿道内括约肌切开术
通过切开尿道内括约肌,增加 尿道的开口直径,从而控制尿 液流出。
手术治疗的效果评估
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 、生活质量提高程度等方面进 行评估。
其他治疗方法及其效果评估
尿道注射疗法

女性尿失禁的治疗

女性尿失禁的治疗

女性尿失禁的治疗摘要】目的讨论女性尿失禁的治疗。

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

结论非手术治疗用于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治疗和手术治疗前后的辅助治疗。

非手术治疗包括盆底肌肉锻炼、盆底电刺激、盆底磁刺激、膀胱训练、尿道周围填充物注射、α-肾上腺素能激动剂和雌激素替代药物治疗。

非手术治疗患者有30%~60%能改善症状。

压力性尿失禁的手术方法很多。

种类有一百余种。

归纳起来,目前推荐一线术式为:①尿道中段悬吊带术;②耻骨后膀胱尿道悬吊术。

尿道中段悬吊带术因更简单微创而临床应用最为广泛。

【关键词】女性尿失禁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是指腹压的突然增加导致尿液不自主流出,不是由逼尿肌收缩压或膀胱壁对尿液的张力压引起的。

其特点是正常状态下无遗尿,而腹压突然增高时尿液自动流出。

由此引发的一个社会问题和卫生问题。

也称真性压力性尿失禁、张力性尿失禁、应力性尿失禁。

中国已开展了部分地区的流行病学研究,2005年对北京市城区和郊区农村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取20岁以上5 300名成年女性的《国际下尿路症状问卷》结果分析发现,北京地区成年女性尿失禁的现患率为38.5%,其中绝大部分为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及混合性尿失禁患病率分别为35.4%、15.2%、l2.4%。

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类型尿失禁患病率增加。

北京地区压力性、急迫性、混合性及其他类型尿失禁的构成比分别为成年女性尿失禁的现患率为38.5%、7.3%、32.3%和0.7%。

压力性尿失禁就诊率很低,是全球认识不足和治疗不足的疾病。

1 病因压力性尿失禁分为两型。

90%以上为解剖型压力性尿失禁,为盆底组织松弛引起。

盆底松弛的原因:①妊娠与阴道分娩损伤;②绝经后雌激素减低或先天发育不良所致的支持薄弱;③尿道、阴道手术;④盆腔巨大肿物等原因。

不到10%的患者为尿道内括约肌障碍型,为先天发育异常所致。

2 临床表现几乎所有的下尿路症状及许多阴道症状都可见于压力性尿失禁。

burch手术基本过程及其涉及的解剖结构

burch手术基本过程及其涉及的解剖结构

序号一:概述Burch手术是一项常见的治疗女性尿失禁的手术方法,通过悬吊尿道支持组织来修复尿道的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Burch手术的基本过程以及手术涉及的解剖结构,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手术的原理和方法,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序号二:Burch手术的概述Burch手术是一种治疗女性尿失禁的手术方法,最早由美国妇科医生John Burch于1961年首次提出并应用于临床实践。

这一手术方法以其简单、安全和有效的特点,逐渐成为治疗女性尿失禁的首选方法之一。

在这一手术中,主要通过利用自体组织修复和加固尿道周围的支持结构,从而提高尿道的支持能力,以达到治疗尿失禁的目的。

序号三:Burch手术的基本步骤Burch手术的基本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麻醉和体位在进行Burch手术前,患者需要接受全麻醉或椎管麻醉,以确保手术期间患者不会感到疼痛。

医生会选择合适的体位,一般采用仰卧位或膝胸位,以便于手术操作。

2. 切开皮肤和组织医生会在患者的下腹部进行切口,一般情况下切口位于耻骨上缘。

随后医生会逐层切开皮肤和组织,直至达到手术部位。

3. 暴露尿道及其支持结构在达到手术部位后,医生会暴露尿道以及其周围的支持结构,包括膀胱底部、阴道前壁和深部骨盆筋膜等。

4. 缝合尿道支持组织医生会使用缝合线或生物胶等材料,将尿道周围的支持组织悬吊起来,以增强其支持能力。

这一步骤是整个手术的核心部分,也是达到治疗尿失禁的关键。

5. 关闭切口手术结束后,医生会逐层将切口进行缝合,并为患者做好切口的护理工作。

序号四:Burch手术涉及的解剖结构在Burch手术中,涉及的解剖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尿道尿道是人体排尿的通道,女性的尿道相对较短,且位置较浅。

在Burch手术中,主要是通过悬吊尿道周围的支持组织来增强尿道的支持能力,从而达到治疗尿失禁的目的。

2. 膀胱底部膀胱底部是尿道的下方,对于维持尿道的正常位置和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治疗ppt课件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治疗ppt课件

盆底肌锻炼
进行盆底肌锻炼,增强盆底肌 的收缩力,有助于控制尿失禁

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减轻 心理压力,改善生活质量。
处理方法介绍
药物治疗
使用抗胆碱能药物、雌激素等药物, 增加膀胱出口阻力,减少尿失禁。
物理治疗
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等物理治疗方 法,帮助患者学会控制盆底肌的收缩 。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尿失禁患者,可考虑手术 治疗,如膀胱颈悬吊术、尿道中段悬 吊带术等。
流行病学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发病率较高,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上升。一项大规模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成年女性中约有20%-30%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压力性尿失 禁。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原因多 种多样,包括盆底肌肉松弛、尿 道括约肌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 下降等。
危险因素
年龄、生育史、肥胖、慢性咳嗽 、重体力劳动等都是女性压力性 尿失禁的危险因素。此外,遗传 因素也可能对发病有一定影响。
压力性尿失禁可能导致女性在 性生活中出现尴尬和不适,影
响性生活质量。
02
诊断与评估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典型表现为咳嗽、打喷嚏、大笑或运动等腹压增高时出现不 自主的尿液自尿道外口漏出。
分型
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尿失禁患者仅在腹压突然增加时 偶有漏尿;中度患者在日常活动中经常出现漏尿;重度患者则在任何体位变化或 活动时均可出现漏尿。
对女性生活质量影响
心理影响
压力性尿失禁会给女性带来极 大的心理困扰,如焦虑、抑郁 、自卑等,严重影响女性的心
理健康。
社交影响
由于尿液不自主漏出,女性可 能会避免参加社交活动,减少 与他人的交往,导致社交障碍 。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ppt课件(0001)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ppt课件(0001)

2024/1/30
举办专题讲座或培训班,邀请专家讲解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原因、症状表现、 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等。
24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暴露
鼓励女性保持健康的 生活方式,包括均衡 饮食、适量运动、充 足睡眠等。
积极治疗慢性咳嗽、 便秘等可能导致腹压 增高的疾病。
2024/1/30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 坐,改善工作环境, 减少腹压增高的机会 。
支撑作用
盆底肌肉和筋膜组织共同 支撑盆底器官,维持其正 常位置。
2024/1/30
括约作用
盆底肌肉收缩时,可关闭 尿道、阴道和肛门,防止 内容物外溢。
性功能作用
参与性高潮和性快感等性 反应过程。
17
神经调控在盆底功能中作用
01
02
03
04
传入神经
传递盆底感觉信息至大脑皮层 ,形成感觉认知。
传出神经
、恢复快、效果好的优点。
2024/1/30
膀胱颈悬吊术
通过手术将膀胱颈抬高,增加尿道 长度和阻力,从而改善尿失禁症状 。适用于膀胱颈位置较低的患者。
阴道前壁修补术
针对因生产等原因导致阴道前壁膨 出引起的压力性尿失禁,通过手术 修补阴道前壁,恢复其正常解剖结 构,改善尿失禁症状。
1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后康复与随访
术后康复
鉴别诊断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需与其他类型尿失禁进行鉴别,如急迫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 禁等。同时,还需排除膀胱过度活动症、膀胱颈梗阻等疾病。
2024/1/30
10
2024/1/30
03
治疗原则与方法
11
非手术治疗
盆底肌训练
通过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来增强 肌肉力量和协调性,改善尿失禁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ppt课件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ppt课件

压力性尿失禁发病机制
流行病学
压力性尿失禁在女性中较为常见,尤其是经产妇和老年女性。据统计,约30%-40%的女性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尿失禁的困扰。
危险因素
除了上述发病机制中提到的因素外,年龄、分娩次数、肥胖、长期重体力劳动等也是压力性尿失禁的危险因素。此外,一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等也可能增加尿失禁的风险。
05
CHAPTER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工作部署
通过讲座、宣传册等方式向患者普及压力性尿失禁的基本知识,包括发病原因、症状表现、治疗方法等。
疾病知识普及
建立医患沟通平台,鼓励患者提出疑问,由专业医生进行解答,消除患者疑虑。
鼓励患者提问
组织康复患者分享治疗经验和心得,增强其他患者的信心和勇气。
成功案例分享
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
02
CHAPTER
压力性尿失禁临床表现与诊断
在咳嗽、打喷嚏、大笑、运动等腹压增高时出现不自主的尿液漏出。
漏尿症状
根据漏尿的频率、量及对患者生活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估,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程度评估
临床表现及程度评估
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会阴部情况,检查盆底肌肉张力及收缩力,评估尿道位置及活动度。
CHAPTER
压力性尿失禁手术治疗方案探讨
症状严重程度
非手术治疗效果
解剖学因素
患者意愿与期望
手术治疗适应症筛选标准
根据尿失禁的频率、量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估。
存在明显的解剖学异常,如膀胱颈下垂、尿道括约肌功能不全等。
经过行为疗法、药物治疗等非手术治疗后效果不佳或反复发作的患者。
患者对手术治疗有明确的期望,并理解手术风险及术后康复过程。
药物治疗原理及适应症分析

治尿失禁尿道中段悬吊(TOT)

治尿失禁尿道中段悬吊(TOT)

治尿失禁尿道中段悬吊(TOT)尿失禁手术经闭孔膀胱颈悬吊术(TOT),最早在2001年由法国的Delorme医师所提出,使用尿道吊带(Uratape)来完成,其为一种外包有塑料薄膜(silicon)的聚丙烯类吊带,由大阴唇外上方经闭孔穿入达中段尿道的下方,来代替传统膀胱颈悬吊术(TVT),对由于尿道角度改变引起的尿失禁、尿急、尿残留和夜尿增多等一次治愈率达90.6%。

至于为何要经闭孔来做此术式呢?原因有二:第一就是要避开耻骨后区域来减少膀胱,肠道及大血管受伤的机会。

第二就是此术式将形成“V”形的吊带悬吊,相对于TVT“U”形吊带而言较水平,可能比较不会有尿道阻塞或原发性尿急(de novo urgency )的情形。

目前妇女尿失禁手术的发展一日千里,各术式均有其理论基础,例如TOT并无固定在腹直肌的肌腱,所以出力时理应不会使吊带上提而防止漏尿,但成功率仍可达九成,笔者认为其原因可能是骨盆脏器在出力会向下移动,而使尿道接触吊带所致。

既有如此方便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尿失禁症状的妇女朋友当主动就医,解决长期扰人的问题。

北京安太医院是张力性尿失禁专业治疗机构,建立盆底学组,特别是对产伤或老年激素下降引起的张力性尿失禁有独到见解。

在诊断上用一套量化的方法,达到100%不误诊。

张力性尿失禁初步诊断:咳嗽尿裤子,妇科检查:见到腹压增加尿液溢出,按压膀胱颈可以阻止溢尿。

>>>如果您有尿失禁难言之隐可以咨询安太专家。

确诊和分度:尿动力学检查,膀胱最低充盈度>300ml,尿流率>20ml,残留尿<50ml。

咳嗽尿裤子是轻度,走路尿裤子是中度,站立尿裤子是重度。

女性张力性尿失禁往往是盆底松弛的一部分,多伴随子宫不同程度的脱垂和阴道壁不同程度的膨出及松弛,所以,单纯纠正尿道角度,阻止尿失禁,效果不佳,容易复发。

安太医院采用的尿道中段悬吊术(TOT)+腹腔镜下子宫悬吊术+阴道壁桥式紧缩术,不但纠正尿失禁,也上提盆底和紧缩阴道,术后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而且不会复发。

女性尿失禁的相关内容(ppt)

女性尿失禁的相关内容(ppt)

2、物理治疗:针灸、电刺激、磁疗、超短波–盆腔对置; 中频–耻骨联合上并置 低频–外阴、骶尾部、盆底电刺激(PES)
3、西药治疗:如管通、泌尿灵等等,有一定的禁忌证和 副作用,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4、中医药治疗:疗效肯定,无明显副作用。如缩泉丸、 桑螵蛸散、我们治疗尿失禁的经验方,穴位按压配合艾灸 等等。

建议训练时间:每天作3~4个节次的收缩运动,每个节次收缩骨盆底肌肉20 下至40下。每一个运动训练疗程为12周或3个月。
盆底肌运动的注意事项
避免便秘: 增加液体的摄取以帮助粪便的软化,并且改变饮食 的习惯。
避免使用其他部位肌肉:如腹部、臀部、大腿等 部位的肌肉。
注意呼吸形态:在收缩时,应缓慢呼吸,避免闭气 用力
持续进行膀胱 功能训练
安排排尿时间, 定时使用便器,建立 规则的排尿习惯,促 进排尿功能的恢复。 初始白天每隔1~2h使 用便器一次,夜间每 隔4h使用便器一次。 以后逐渐延长间隔时 间,以促进排尿功能 恢复。使用便器时, 用手按压膀胱,协助 排尿。
向患者解释 多饮水能够促进 排尿反射,并可 预防泌尿道感染。 如无禁忌,嘱患 者每日摄入液体 量2000ml。入睡 前限制饮水,以 减少夜间尿量。

尿失禁的概念及其原因
1、尿液非自主溢出(流出) 2、由于膀胱括约肌损伤或神经功能障碍而丧失 排尿自控能力,使尿液不自主地流出
尿路感染;急性精神错乱性疾病;药物:安眠药与 镇静剂:心理性:抑郁症
大脑皮质疾患(中风、痴呆等)损伤尿道括肌或骨 盆神经的手术;脊髓疾患;充溢性尿失禁:糖尿病、 前列腺疾病、酒精中毒等;膀肤疾患。
患者取立位、坐位或卧 位,试作排尿动作,先 慢慢收缩肛门,再收缩 阴道、尿道,产生盆底 肌上提的感觉,在肛门、 阴道、尿道收缩时,大 腿和腹部肌肉保持放松, 每次缩紧不少于3s,然 后缓慢放松,每次10s 左右,连续10遍,以不 觉疲乏为宜,每日进行 5~10次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PPT课件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PPT课件

妊娠、肥胖、咳嗽等。
腹压增高原因
腹压增高可压迫膀胱和尿道,导致排尿困难或尿失禁。
对排尿影响
腹压增高时,膀胱颈和尿道括约肌不能有效抵抗压力,导致尿液不自主流出。
压力性尿失禁原因
03
CHAPTER
评估与诊断方法论述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症状、持续时间、频率、严重程度等,特别注意与尿失禁相关的诱因和缓解因素。
提高与患者沟通技巧,增强患者信任感和满意度
加强多学科协作能力,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诊疗服务
01
02
03
04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生物反馈治疗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
通过生物反馈治疗仪监测患者的盆底肌肉活动,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盆底肌肉锻炼,提高控尿能力。同时,生物反馈治疗还可以帮助患者放松身心,缓解焦虑和压力,改善睡眠质量。
生物反馈治疗的优势和不足
生物反馈治疗具有非侵入性、无副作用、可重复性好等优势。然而,它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和长期坚持,且治疗效果因个体差异而异。因此,在选择生物反馈治疗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
药物选择
告知患者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定期监测肝肾功能,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注意事项
生物反馈治疗原理
利用现代生理科学仪器将与心理、生理过程有关的体内某些生物学信息转化为可识别的视觉、听觉或其他感觉信息,让患者了解自身的生理变化,并通过学习和训练,学会控制自身不随意的内脏机能活动,达到调整机体功能和防病治病的目的。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PPT课件
目录
引言解剖学基础与生理机制评估与诊断方法论述非手术治疗策略探讨手术治疗方案分析比较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方向
01
CHAPTER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治疗指南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治疗指南
❖ 婴儿经产道分娩时,对阴道、膀胱及尿道造成很大压 力,神经和肌肉极度延展,甚至撕裂。尤其产程延长、 难产,手术助产、分娩巨大儿、阴道分娩次数多者, 发生损伤的机会更多。调查表明,生过1个孩子的妇女 比没有生过孩子的妇女尿失禁的发病率高4倍,生的孩 子越多,发生尿失禁的可能性越大。
发病机制
❖ 长期腹压增高,如:肥胖、肺气肿、支气管哮 喘、慢性咳嗽、习惯性便9秘、长久站立等。
其发生的病理解剖基础是各种原因造成的盆底 支持结构的损伤、缺陷与功能障碍(Defects or Dysfunction)。
常见类型
❖压力性尿失禁 (最常见) 4
❖ 急迫性尿失禁 ❖ 充溢性尿失禁 ❖ 混合性尿失禁 ❖ 功能性尿失禁 ❖ 其它 (尿瘘、输尿管异位、尿道憩室)
女性尿控的主要解剖生理结构 尿道内外括5约肌 粘膜闭合机制 耻骨宫颈筋膜 盆底肌
45
❖ 悬吊过松 ❖ 逼尿肌不稳定:膀胱颈压力过高,神经功能异常、
缝合线或吊带刺激。 ❖ 尿道不稳定:耻骨后出血,血肿机化,纤维化等,
致尿道壁僵直和括约肌关闭不全。 ❖ 肥胖、慢性咳嗽、酒精、吸烟等
随访
(一)盆底肌肉训练(PFMT)的随访 46
训练后2~6个月内 ➢主观评价 使用问卷进行自我评价 ➢ 客观证据 高度推荐排尿日记、尿垫试验, 可选尿动力学检
➢大多数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可同时存在盆底支 持功能受损和尿道括约肌缺陷,以上分型可能过于 简单
➢确诊ISD的方法尚存争议,MUCP和ALPP的检测 有待规范,其临界值也需进一步验证
诊 断 (四)常见合并疾病诊断(高
度推荐)
▪ 膀胱过度活动症 17 ▪ 盆腔脏器脱垂 ▪ 排尿困难
• 高度推荐:尿流率及剩余尿测定 • 推荐:侵入性尿动力学检查

女性尿失禁及其治疗

女性尿失禁及其治疗
内 口扩 张 , 道 呈 锥 形 。 尿
尿失禁的病程发展来看 , 如不及时治疗 , 会出现尿失禁一活 动
受限一智力衰退一 尿失禁加重 的恶性循环 。妇科泌尿学 的诞
生, 尤其是微创妇科学的长足发展 , 将在很大程度上有助 于女
性尿失禁 的治疗 。 三、 女性尿失禁的药物治疗 1 急迫性 尿失禁 . 排 尿急 迫 , 以随 机控 制 和忍耐而 发 难
意得到指导性帮助。
据不完全统计 , 女性 尿失禁 与分娩有 较大 关系。初次 妊
娠 和阴道分娩是压力性尿失禁 的危 险因素 , 妊娠期 和产褥 期 有尿失禁者 , 以后发生压 力性 尿失禁 的危 险性 因素 比正常 高

女 性 尿 失 禁 的 生 理 病 理 特征
达 4倍 。有资料表 明: 妊娠 和产后源自3个月 内无 尿失禁者 , ① 分
重时还可以使尿道轴与纵轴形成 的倾斜角 , 从正常 的 1 3 。 0~ 0
膀胱灌注法 , 即取 5 g奥普西宁溶于 lm 无菌盐水中导尿注 a r Ol 入 , 晚各 一次 。②托特 罗定 2 5 g 每 日2次 , 早 .m , 几乎 能在肠
胃完全吸收 , 半衰期 为 6 h 0 。前列腺 ( G) P 在膀胱尿道 中 的作
二 、 性 尿 失 禁 的流 行 病 学 概 况 女
2 压力性尿失禁 .
程度 分为轻 、 重 , 中、 对轻者 可 以采用
与行为训练相结合 , 重 程度者则 需要手 术。中 、 中、 老年女性 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绝经后雌 激素 水平 降低 , 用药 有倍美力
止, 女性尿失禁 的治疗 仍是 临床 上 的棘手 问题 , 由于病 因复 杂, 女性尿失禁的治疗 往往 涉及 泌尿科 、 产科 、 经科 、 妇 神 老年 科、 儿科等许多学科 。目前用于治疗女性尿失禁 的方法很多 , 各有所长 , 治疗效果亦有差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提要
1 2 3
压力性尿失禁的解剖机制
压力性尿失禁的手术原理 压力性尿失禁解剖与手术
4
尿道中段悬吊术的影像检查
解剖回顾(骨盆前面观)
解剖回顾(骨盆截石位观)
耻骨上支 耻骨体
耻骨下支
髂骨 坐骨降支
坐骨结节
骶骨
正常女性膀胱尿道解剖
外括约肌: 近端三分之一括约肌 完整包绕尿道
中部肌纤维包绕尿道 前方并向两侧延续 到阴道壁(尿道逼 尿肌) 远端肌纤维包绕尿道 和阴道,被称作尿 道阴道括约肌 尿道冠状面,肥厚的 含有血管的固有层 起封闭尿道的作用。 其外有纵行平滑肌 包绕。
压力性尿失禁机制新观念
1994 年DeLancey 通过对老年和青年女性盆腔 组织结构的解剖研究,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发 病机理提出了一个新的学说即“吊床假设” ( hammock hypothesis) 。根据这一理论,尿控 正常的妇女在腹压增加时,尿道关闭压的增加是 因为尿道被压迫在一个吊床样的支撑结构上,而 不是因为此时尿道位于腹腔压力范围内。
SUI的传统解剖学机制
腹压增加时,压力传导至膀胱颈和近端尿道的机 制障碍,多由于该区域的支持组织结构薄弱所致( 尿道的高度活动性或解剖性尿失禁)
尿道固有括约肌的功能障碍、损伤或外伤(固有括
约肌缺陷,ISD)
两者皆有
Blaivas 和 Olsson分类系统
传统解剖学机制的局限
许多女性虽然存在尿道过度移动却能完全保持尿 控,这一事实无法用上述理论解释,这也提示在 压力诱导的尿道下移情况下正常尿道仍然可以保 持闭合状态[1]。 按照传统解剖学机制设计的手术式样繁杂,远期 效果并不理想。
治愈率:85%97%
经腹或腹腔镜(MMK术式、 Burch术式) 缝针法(Pereyra术式、Gittes术式和tamey术式等)
MMK术式(Marshall Marchetti Krantz)
把尿道的前壁提高并固定到耻骨联合后方和邻近的骨膜上(1949)。 手术过程中,3对缝线(双重穿透组织)被放置在尿道的两侧,把整 个阴道壁全层(不包括粘膜)和侧面的尿道壁(不包括粘膜)缝合在 一起。 Czaplicki(1998)报道一组病例,控尿率从1年的77%降低到5年的 57%和10年的28%,持续控尿时间平均为78.5个月。
吊床理论(DeLancy,1994)
DeLancy(1994)利用解剖标本模拟腹压增加时 ,发现尿道所处的位置,尿道被压紧在一种吊床 样的肌肉筋膜层上,而膀胱和尿道恰好位于这个 吊床之上。
吊床理论(DeLancy,1994)
在这个模型中,支持结构的稳定性而不是尿道的位置决定
了控尿能力。
“吊床”的结缔组织和肌肉组织可以对抗腹压增加时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手术相关解剖
内容提要
1 2 3
压力性尿失禁的解剖机制
压力性尿失禁的手术原理 压力性尿失禁解剖与手术
4
尿道中段悬吊术的影像检查
内容提要
1 2 3
压力性尿失禁的解剖机制
压力性尿失禁的手术原理 压力性尿失禁解剖与手术
4
尿道中段悬吊术的影像检查
压力性尿失禁解剖机制回顾
Kelly 1914
尿道中段悬吊术
无张力阴道吊带术[ the tension - free vaginal tape (TVT) procedure ]
4
尿道中段悬吊术的影像检查
阴道前壁修补术 (Kelly Operation)
折叠缝合尿道和膀胱后壁与阴道间的筋膜,加强 尿道和膀胱颈后壁的支持作用,缩小尿道内径。 治愈率:30%-60%(术后3个月1年)
耻骨后膀胱尿道悬吊术
遵循两个基本原则: (1)缝合膀胱颈部两旁的阴道组织,提高膀胱尿道 交接处。 (2)缝合在相对持久的结构。
尿道与阴道前壁紧密相连,这两个结构与肛提肌复合体及 盆筋膜弓形腱(ATFP)的连接决定了尿道的稳定性。
盆筋膜弓形腱 (arcus tendineus fascia pelvis, ATFP)
ATFP是一个纤维筋膜带,它从耻骨起始连接到 坐骨前方。 肛提肌筋膜由两叶组成,盆内筋膜(腹侧)和耻 骨宫颈筋膜(阴道侧),两叶从侧方融合加入 ATFP,在尿道和膀胱颈下方形成一吊床样支撑 结构。
Burch手术(Cooper’s韧带悬吊术)
Burch术将阴道前壁和膀胱旁组织提高,在两侧使用2~4根缝线缝 合筋膜和阴道壁,小心不使之穿过阴道粘膜,最远端的缝线位于膀 胱颈水平,将缝线固定到骨盆两侧的耻骨梳韧带(Burch,1961)。
Lapitan(2003)回顾了包含33个研究2403例病例,1年的治愈率 大约为85~90%,在5年时降到70%,在5年后治愈率可能只有15~20 的下降。
Bonney 1923
Stevens Smith 1937 尿道和膀胱括约肌缺乏弹性和正常张力, 导致膀胱镜观察到的膀胱颈漏斗存在。
压力性尿失禁与腹部压力骤然升高有关。尿失 禁的发生不是由于膀胱内传导给括约肌的压力 所致,而是由于耻骨膀胱颈韧带松弛,尿道远 端缺乏支持,影响了括约肌控尿机制所致。
推出链珠膀胱造影检查法;在增加膀胱内压的 时候膀胱底部变成为顶端朝向尿道的漏斗形状 ,尿液通过内括约肌漏出是由于该处肌肉薄弱 所致。
无张力阴道吊带术原理
Mostwin 等提出,抗尿失禁手术的目的就是防止腹腔内 压增高时,尿道处于一个开启状态。如果阴道对尿道的支 撑消失,这种尿道的开启状态就容易出现,外科手术则应 着重恢复对尿道的支撑 。 瑞典医生Ulmsten于1996 年首先推出无张力阴道[ the tension - free vaginal tape (TVT) procedure ]吊带术。 通过阴道前壁一个小的切口和耻骨后的一个缩窄通道,将 阴道悬吊带无张力地植入在尿道的中段或者远段的下方, 使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尿道得以支撑。
吊床理论(DeLancy,1994)
正常情况下,随着腹内压的 增高,尿道被紧压于“吊床 ”样的支撑结构以对抗,就 像支撑底板一样阻止漏尿。 当支持结构作用减弱,腹压
增加时膀胱颈和近端尿道会 旋转下移,如果同时伴有尿 道开放,就会发生SUI。
内容提要
1 2 3
压力性尿失禁的解剖机制
压力性尿失禁的手术原理 压力性尿失禁解剖与手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