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兼爱的含义 墨子兼爱翻译及原文注释

合集下载

兼爱文言文原文翻译注释

兼爱文言文原文翻译注释

《兼爱》者,墨子之篇也。

墨子,鲁之贤人也,学于子夏,问于齐太公,博学多才,以兼爱、非攻、节用、尚贤为四教,而以兼爱为尤重。

夫兼爱,所以利天下之民也。

夫天下之民,皆相爱,则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人与人不相害,而天下大治矣。

注释:《兼爱》者,墨子之篇也。

《兼爱》:指墨子的著作之一,主张兼爱之道。

墨子,鲁之贤人也。

墨子:名翟,鲁国(今山东境内)人,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学于子夏,问于齐太公。

学于子夏:子夏是孔子弟子,此处指墨子曾向孔子弟子子夏学习。

问于齐太公:齐太公即姜太公,周朝初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墨子曾向他请教治国之道。

博学多才,以兼爱、非攻、节用、尚贤为四教,而以兼爱为尤重。

博学多才:学识渊博,多才多艺。

兼爱、非攻、节用、尚贤:墨子的四大主张,即主张兼爱所有人、反对无差别攻击、提倡节约使用资源、崇尚贤能之人。

而以兼爱为尤重:其中,兼爱被墨子视为最为重要的教义。

夫兼爱,所以利天下之民也。

夫:发语词,用于句首,引起下文。

所以:表示原因。

利天下之民:对天下的人民都有益处。

夫天下之民,皆相爱,则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人与人不相害,而天下大治矣。

天下之民:指天下所有的人民。

相爱:相互爱护、关爱。

不相攻、不相乱、不相害:表示国家之间、家庭之间、人与人之间都不互相攻击、侵扰、伤害。

大治:社会秩序井然,国家治理得很好。

翻译:《兼爱》是墨子的著作之一。

墨子是鲁国的贤人,曾向孔子的弟子子夏学习,并向齐国的太公请教,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

他提倡兼爱、非攻、节用、尚贤这四种教义,其中特别重视兼爱。

兼爱之道,是为了让天下的人民得到利益。

如果天下的人民都能相互爱护,那么国家之间就不会相互攻击,家庭之间就不会相互侵扰,人与人之间就不会相互伤害,这样天下就能达到大治之境。

在墨子的思想中,兼爱是一种普遍的爱,不分贵贱、亲疏,是墨子哲学的核心。

他认为,只有通过兼爱,才能消除战争、混乱和仇恨,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墨子文言名篇《兼爱》(上)原文·注释及译文!

墨子文言名篇《兼爱》(上)原文·注释及译文!

墨子文言名篇《兼爱》(上)原文·注释及译文!【原文】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

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

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当察乱何自起(2)?起不相爱。

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

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

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

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

是何也?皆起不相爱。

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其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

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

此何也?皆起不相爱。

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

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

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3)?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4)。

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亡有。

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注释](1)兼爱是墨家学派最有代表性的理论之一。

所谓兼爱,其本质是要求人们爱人如己,彼此之间不要存在血缘与等级差别的观念。

墨子认为,不相爱是当时社会混乱最大的原因,只有通过“兼相爱,交相利”才能达到社会安定的状态。

墨子兼爱原文和翻译

墨子兼爱原文和翻译

墨子兼爱原文和翻译兼爱是墨家学派最有代表*的理论之一,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墨子兼爱原文和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

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

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当察乱何自起(2)?起不相爱。

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

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

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

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

是何也?皆起不相爱。

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其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

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

此何也?皆起不相爱。

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

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

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3)?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4)。

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亡有。

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注释(1)所谓兼爱,其本质是要求人们爱人如己,彼此之间不要存在血缘与等级差别的观念。

墨子认为,不相爱是当时社会混乱最大的原因,只有通过“兼相爱,交相利”才能达到社会安定的状态。

墨子“兼爱”思想

墨子“兼爱”思想

兼爱。

【译文】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

墨家的基本思想主要有以下十点:兼爱完全的博爱(与儒家的亲亲相对反,将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等等的亲人对待方式,扩展到其他陌生人身上)。

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战争对于败者的伤害及,伤人命、损其才,是没有意义的破坏行动。

而对于胜方而言,仅仅是获得了数座城池与税收,但总的来说伤害与损失也是巨大的,所以战争是没有意义的行为)。

尚贤不分贵贱唯才是举。

尚同上下一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兴利除弊(有一说法为“上同”,认为天子是百官之首,而百姓听令百官,与上而同,此乃“上同”之意)。

天志掌握自然规律(有一说法为天子代天行政,并借由上同的观念推论出人民以天的意志而行事)。

明鬼尊重前人智慧和经验(有一说法认为墨家说鬼所为并非迷信,而是希望以神鬼之说使人民警惕,不行邪恶)。

非命通过努力奋斗掌握自己的命运。

非乐摆脱划分等级的礼乐束缚,废除繁琐奢靡的编钟制造和演奏(古代音乐费时耗事,花费甚大,于国家并无生产的行为,乃无用之事)。

节用节约以扩大生产。

反对奢侈享乐生活。

节葬不把社会财富浪费在死人身上(儒家的厚葬耗钱财,守丧则需三年,三年过后人虚弱需要人扶才能起行,影响国家生产力,乃浪费之事)。

此外还有逻辑学等;墨家主张的"仁",是"兼相爱"。

这是一种普遍的爱,是理想化了的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平等关系。

"兼相爱"的具体表现在"交相利"。

教育内容墨翟以“兼爱”、“非攻”为教,墨子谈兼爱,可惜生在一个弱肉强食的版图吞并时代,统治者只看中他的守城术。

兼爱非攻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与儒家的博爱(“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相反。

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并提出“天下之人兼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辱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他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

墨子·兼爱原文及翻译

墨子·兼爱原文及翻译

墨子·兼爱原文及翻译墨子名翟,是宋国人,从小喜欢讲学。

有一天,他的弟子禽滑厘和他辩论起来,互相批评对方的学说不正确,又都很固执,谁也说服不了谁。

他们争吵到深夜,互不相让,难以结束,墨子就把它记下来,写成《非命》篇,作为自己的著作,从此,墨子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原文:今人主之患,不在于人臣之不信,在于人主之不明;不明则赏罚不信矣。

故人主必有鉴也,必有见也,有以自知。

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矣。

夫赏罚不信,禁令不行,此乱之所由生也。

君上,一国之本也。

国将亡,必先亡其君上。

何谓爱民?曰:必知其所利,必知其所恶。

二者,知而爱之,利而知之,可谓爱民矣。

爱民者,能得其利也;得其利者,能用其力也;用其力者,能爱其民也;爱其民者,能用其威也。

何谓恶民?曰:必知其所害,必知其所利。

二者,知而恶之,恶而知之,可谓恶民矣。

恶民者,能除其害也;除其害者,能用其力也;用其力者,能恶其民也;恶其民者,能用其威也。

及其身死国亡而后悔之,可谓晚已!爱民之道:务在博爱,必得其志。

博爱之人,谓之好善。

好善者,必以其道还诸天。

天之爱民,何厚于君上?凡兼相爱,交相利,必得其利,爱利之交,天下无不爱者。

爱民之道,在兼相爱;交相利。

利人者爱己,利己者利人。

此天之道,人之行也。

若夫爱人利人之义,未尽行也,天下之事有不可者三,可以言者一,可以行者二,而不可言者三。

古者圣王以为天下,非利之也;以为民,非害之也;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故圣王之立法度,设赏罚,所以利人也;所以利己也;所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非以害人也。

故圣王不务为不利,不求为不害,而天下治;不敢专为天下之大利,而天下大害。

故曰:“不务为不利,不求为不害”,此之谓也。

不务为不利,不求为不害,而天下治;不敢专为天下之大利,而天下大害。

故曰:“不务为不利,不求为不害”,此之谓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也,必无信也,此物奚宜至哉?自反而忠矣,自反而有信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孝也,必无义也,此物奚宜至哉?自反而孝矣,自反而有义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弟也,必无勇也,此物奚宜至哉?。

墨子_兼爱上文言文翻译

墨子_兼爱上文言文翻译

墨子曰:“夫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道也。

夫爱人者,人亦爱之;利人者,人亦利之。

兼相爱,交相利,此天下之大利也。

”翻译:墨子说:“那种兼相爱,互相得利的方法,这就是圣王所遵循的道路。

那些爱护他人的人,他人也会爱护他;利益他人的人,他人也会利益他。

兼相爱,互相得利,这是天下的大利益。

”原文:墨子又曰:“天下之所以乱者,其说在于是也。

夫爱人者,人亦爱之;利人者,人亦利之。

不爱人者,人亦不爱之;不利人者,人亦不利之。

是以天下之乱,起于不相爱。

”翻译:墨子又说:“天下之所以混乱,原因就在这里。

那些爱护他人的人,他人也会爱护他;利益他人的人,他人也会利益他。

不爱护他人的人,他人也不会爱护他;不利益他人的人,他人也不会利益他。

因此,天下的混乱,起源于不相爱。

”原文:墨子又曰:“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天下之贤者。

得天下之贤者,必得天下之仁人。

得天下之仁人,必得天下之忠臣。

得天下之忠臣,必得天下之良友。

得天下之良友,必得天下之良臣。

得天下之良臣,必得天下之良民。

”翻译:墨子又说:“所以,兼相爱,互相得利,一定能得到天下的贤者。

得到天下的贤者,一定能得到天下的仁人。

得到天下的仁人,一定能得到天下的忠臣。

得到天下的忠臣,一定能得到天下的良友。

得到天下的良友,一定能得到天下的良臣。

得到天下的良臣,一定能得到天下的良民。

”原文:墨子又曰:“兼相爱,交相利,此天下之大道也。

夫天下之道,在于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

故天下之人,皆相亲相爱,交相得利。

此圣王之德,非独为一人之私,亦为天下之公。

”墨子又说:“兼相爱,互相得利,这是天下的大道。

天下的道路,在于把天下看作一个家庭,把中国看作一个人。

因此,天下的人,都相亲相爱,互相得利。

这是圣王的德行,不仅是为了个人的私利,也是为了天下的公共利益。

”墨子的兼爱思想,主张人们应该相互关爱、互相得利,以此来消除纷争、实现和谐。

这种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现代社会,我们更应该秉持兼爱之心,关爱他人,实现共同发展。

《墨子·兼爱》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墨子·兼爱》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墨子·兼爱》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上]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

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

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

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

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

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

是何也?皆起不相爱。

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其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

此何也?皆起不相爱。

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

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

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亡有。

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①,交相恶则乱②。

故子墨子曰: 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注释〕 ① 兼相爱: 所有人普遍交互地亲爱。

兼: 全体,交互。

 ② 交相恶: 所有人普遍交互地憎恶,憎恨。

交: 交互。

[中] 子墨子言曰: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

墨子文言文及翻译

墨子文言文及翻译

原文一:兼相爱,交相利。

翻译一:互相爱护,互相利益。

墨子认为,天下之人皆应互相爱护,追求共同的利益。

这种兼爱思想打破了当时诸侯割据、相互攻伐的局面,倡导人们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从而实现社会和谐。

原文二:非攻,兼爱也。

翻译二:非攻,也是兼爱的体现。

墨子反对战争,主张非攻。

他认为,战争只会带来痛苦和灾难,破坏社会稳定。

因此,非攻也是兼爱的一种表现,即不伤害他人,也不被他人伤害。

原文三:尚贤,使能者居上,不贤者居下。

翻译三:崇尚贤能,让有才能的人担任重要职务,让无才能的人居于低位。

墨子提倡尚贤,认为贤能之人应该担任重要职务,以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这种思想对后世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原文四:节用,去奢泰,俭约自守。

翻译四:节俭使用,摒弃奢侈,保持简朴的生活方式。

墨子主张节用,反对奢侈浪费。

他认为,节俭可以使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

这种思想对后世社会风气产生了积极影响。

原文五:非命,天命不足信。

翻译五:反对命运,认为天命不可信。

墨子反对天命观念,认为命运并非不可改变。

他主张人们通过努力奋斗,创造美好的生活。

这种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原文六:明鬼,祭祀之礼不可废。

翻译六:信仰鬼神,祭祀之礼不可废弃。

墨子认为,鬼神是存在的,祭祀之礼不可废弃。

这种思想反映了墨家学派对鬼神的重视,同时也体现了墨子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原文七:天志,天下之事皆由天命。

翻译七:天志,天下之事皆由天命决定。

墨子认为,天命决定天下之事。

这种思想与儒家、道家等学派有所不同,反映了墨子独特的宇宙观。

总之,墨子思想内涵丰富,涉及政治、道德、哲学、文化等多个领域。

其兼爱、非攻、尚贤、节用等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通过对墨子名言的翻译和解读,旨在让更多人了解墨子思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言文兼爱原文翻译

文言文兼爱原文翻译

墨子曰:“天下之所以乱者,其说将何哉?则曰:‘兼爱尚贤而不足以治天下者,何也?’盖天下所以乱,生于无兼爱也。

夫兼爱非兼利也,兼爱之谓兼相爱,交相利也。

今吾不识天下之所以兼相爱交相利也,而独视爱吾亲如一,而不爱异于吾亲者,吾谓大乱。

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

以爱亲为上者,人亦从而爱之;以利亲为上者,人亦从而利之。

此天下之常然也。

而以易天下,此天下之大利也。

故圣人以兼爱为本,而以尚贤为用。

”《兼爱》原文翻译:墨子说:“天下之所以混乱,其理由究竟是什么呢?有人说:‘实行兼爱、崇尚贤能却不足以治理天下,这是为什么呢?’大抵天下之所以混乱,是因为缺乏兼爱。

所谓兼爱,并非兼得利益,兼爱就是相互爱护,相互得利。

现在我不明白天下人为什么能够相互爱护、相互得利,却只把爱自己的亲人当作唯一,而不爱那些不同于自己的亲人,我认为这是极大的混乱。

爱别人的人,别人也会随之爱他;帮助别人的人,别人也会随之帮助他。

把爱亲人放在首位的人,别人也会随之爱他;把利亲人放在首位的人,别人也会随之利他。

这是天下常有的道理。

如果能用这种方法来改变天下,这就是天下的大利。

因此,圣人以兼爱作为根本,以崇尚贤能作为应用。

”墨子认为,天下的混乱源于缺乏兼爱。

兼爱并非仅仅指个人利益的追求,而是指人们能够相互爱护、相互得利。

他主张,如果人们能够像爱护自己的亲人一样去爱护他人,那么社会就会和谐,天下也会因此而得到治理。

墨子强调,兼爱是圣人的根本原则,而崇尚贤能则是这一原则的实际应用。

通过兼爱,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从而构建一个理想的社会。

战国鲁国-墨子《兼爱》原文、译文及注释

战国鲁国-墨子《兼爱》原文、译文及注释

战国鲁国-墨子《兼爱》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兼爱战国鲁国-墨子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

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

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

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

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也天下之所谓乱也。

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

是何也?皆起不相爱。

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

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身以利其身。

此何也?皆起不相爱。

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

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

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

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有亡。

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亡。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翻译: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圣人是以治天下为职业的人,必须知道混乱从哪里产生,才能对它进行治理。

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

如果不知道混乱从哪里产生,就不能进行治理。

墨子兼爱下文言文翻译

墨子兼爱下文言文翻译

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

”夫兼相爱者,天下之人皆相爱,无有不爱者。

无有不爱者,则天下之人皆得其所欲,天下之人皆得其乐。

夫兼相爱者,天下之人皆相利,无有不利者。

无有不利者,则天下之人皆得其所求,天下之人皆得其安。

墨子曰:“非攻者,天下之利也。

”夫攻者,杀人盈野,流血漂橹,死者不可胜数。

非攻者,使天下之人免于杀戮,免于涂炭。

夫非攻者,天下之利也。

墨子曰:“尚贤者,天下之治也。

”夫贤者,才德兼备之人也。

尚贤者,举贤而用之,使天下之人皆得其所用。

夫尚贤者,天下之治也。

墨子曰:“节用者,天下之富也。

”夫富者,财货充足也。

节用者,节约使用财货,使天下之人皆得其所用。

夫节用者,天下之富也。

墨子曰:“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故天下乱者,则恶人之国多;天下治者,则爱人之国多。

”夫兼相爱者,天下之人皆相爱,无有不爱者。

无有不爱者,则天下之人皆得其所欲,天下之人皆得其乐。

夫兼相爱者,天下之人皆相利,无有不利者。

无有不利者,则天下之人皆得其所求,天下之人皆得其安。

墨子曰:“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以兼相爱、交相利、尚贤、节用为法。

故天下大治,而百姓安乐。

”夫圣人者,知天下之理,明天下之事,故能以兼爱、非攻、尚贤、节用为法,以治天下。

墨子曰:“吾闻之,君子之道,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君子者,行兼爱之道,修兼爱之德,故能以静修身,以俭养德。

墨子曰:“兼爱天下,非攻天下,尚贤天下,节用天下,此四者,天下之大道也。

”夫天下之大道,兼爱、非攻、尚贤、节用也。

此四者,天下之大道也。

墨子兼爱之道,实为天下之大道。

然兼爱之道,非易行也。

夫兼爱者,必先自爱,然后能爱他人。

自爱者,必先修身,然后能兼爱。

修身者,必先节用,然后能尚贤。

尚贤者,必先非攻,然后能兼爱。

夫兼爱者,必先自爱,然后能爱他人。

自爱者,必先修身,然后能兼爱。

修身者,必先节用,然后能尚贤。

墨子中的兼爱原文与解析

墨子中的兼爱原文与解析

墨子中的兼爱原文与解析墨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中的一位重要思想家,他提出的“兼爱”概念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关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解析墨子中的兼爱原文,探讨其内涵和价值。

墨子在他的著作《墨子》中详细阐述了兼爱的概念,他指出:“兼相爱则同者相忧,兼相爱则同者相乐。

”这段原文中,墨子强调了兼爱的基本理念,即人们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体现出人间的亲情和友情。

他进一步解释道:“是故同乐则无怨,同苦则无言,同乐无怨,同苦无言,人皆乐苦之心也。

”墨子认为,当人们互相爱护、帮助和关心彼此时,人们就能共同分享快乐,减少痛苦。

同时,墨子也认为人们心中皆有喜欢帮助他人的天性。

从原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墨子的兼爱主张不仅表达了他对于人际关系的理解,也显示了他对于社会和人类发展的关怀。

墨子认为,只有人们能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才能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推动社会的发展。

他强调道:“爱之深则力之至,保之固则行之毅。

”墨子认为,只有当人们真心实意地关爱他人时,才能够以积极的行动保护他人的利益,推动社会的进步。

墨子的兼爱原文也可以被理解为他对于社会正义的追求。

他认为,“天下亲则利仁,利仁则亲。

”墨子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亲情是社会正义的基石,只有当人们相互关爱、守望相助时,社会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

墨子进一步解释道:“相宜为而乱为同,行义为而悖为友。

”他强调了人们应该通过实际行动来体现爱与义的原则,使之得以真正实现。

墨子主张以爱与义的精神来评判和构建社会秩序。

兼爱原文的解析,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墨子对于人际关系、社会和人类发展的思考和贡献。

墨子通过兼爱,强调了互助、共享和社会正义的重要性。

他的思想对于当代社会仍然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启示。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墨子的兼爱原文,更好地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合作,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

总结:本文深入解析了墨子中的兼爱原文,探讨了其内涵和价值。

墨子通过兼爱强调了互助、共享和社会正义的重要性,提出了人们应该关心、帮助他人的主张。

兼爱翻译文言文

兼爱翻译文言文

原文:墨子曰:“兼爱者,天下之大利也。

夫诸侯所以不兼爱者,以其自爱也。

自爱,故为欲。

欲,故为非义。

非义,故伤人。

伤人,故起争。

起争,故为乱。

乱,故灭。

灭,故无后。

诸侯者,自爱者也。

诸侯之自爱,犹犹其自爱也。

诸侯之自爱,犹犹其自爱也。

诸侯之自爱,犹犹其自爱也。

兼爱者,天下之大利也。

”翻译:墨子说:“兼爱是天下的大利益。

诸侯之所以不实行兼爱,是因为他们只爱自己。

只爱自己,就会产生欲望。

产生欲望,就会做出不义之事。

做出不义之事,就会伤害他人。

伤害他人,就会引起争斗。

引起争斗,就会导致混乱。

导致混乱,就会灭亡。

灭亡,就没有后代。

诸侯,都是只爱自己的人。

诸侯的自爱,就像他们自己的自爱一样。

诸侯的自爱,就像他们自己的自爱一样。

诸侯的自爱,就像他们自己的自爱一样。

实行兼爱,是天下的大利益。

”墨子在这段话中阐述了兼爱的意义和作用。

他认为,兼爱是天下的大利益,因为兼爱可以消除诸侯之间的争斗和混乱,避免国家灭亡,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

而诸侯之所以不实行兼爱,是因为他们只爱自己,导致欲望的产生,进而做出不义之事,伤害他人,最终引起争斗和混乱。

墨子进一步指出,诸侯的自爱就像他们自己的自爱一样,都是出于私欲。

这种私欲导致他们无法看到兼爱的好处,反而陷入了争斗和混乱的泥潭。

因此,墨子呼吁诸侯们放弃自爱,实行兼爱,以实现天下的大利益。

在墨子的思想中,兼爱是一种道德观念,它要求人们无私地关爱他人,不因身份、地位、财富等因素而歧视他人。

墨子认为,只有实行兼爱,才能消除社会的不公和矛盾,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安宁。

总之,《兼爱》一文阐述了墨子关于兼爱的思想,强调了兼爱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墨子的兼爱观念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要关爱他人,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墨子中墨子的兼爱思想原文与解析

墨子中墨子的兼爱思想原文与解析

墨子中墨子的兼爱思想原文与解析墨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以外的一位伟大哲学家,同时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科学家之一。

他的学说以"兼爱"为核心思想,主张人民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本文将分析墨子中关于兼爱思想的原文,以及对该思想的解析与评价。

墨子的兼爱思想原文如下:"墨子曰:人皆有兄弟;则仁者亲之,不仁者疏之。

人皆有父子;则仁者慈之,不仁者舍之。

人皆有身;则仁者劳之,不仁者逸之。

放於四海之内,利一国之士;使贤者得以尽其能,不肖者得以改过自新。

"墨子在这段原文中表达了他的兼爱思想,即人们应该以仁爱的态度对待对方,无论是亲人、朋友还是陌生人,都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亲人、朋友和自己的身体,因此,仁爱的人会亲近、关心和帮助他们。

墨子进一步指出,如果每个人都能放下成见,扩大自己的视野,关心整个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那么能够使国家变得繁荣富强,让贤者发挥才能,让不肖者改过自新。

对于墨子的兼爱思想,我们可以进行以下解析与评价:首先,墨子的兼爱思想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亲人和朋友,应该尽力关心和帮助他们。

这种关系的建立可以使整个社会变得更加和谐和稳定。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关系的重要性。

亲人和朋友的支持和帮助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和幸福,同时我们也应该回报他们,让关系更加紧密。

其次,墨子的兼爱思想提倡了公正与平等。

他强调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平等的对待,无论是贤者还是不肖者。

他认为,只要给予不肖者改过自新的机会,他们也有可能变得有用或有益于社会。

这种观点对于培养社会公正和平等的意识至关重要,我们不能只看重一个人的缺点,而应该给予每个人一个发展的机会。

再次,墨子的兼爱思想强调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他认为,如果贤者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国家就能繁荣富强。

而他也提到了不肖者,认为只要给予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他们也可能对国家有所贡献。

《墨子·兼爱上》原文及译文

《墨子·兼爱上》原文及译文

《墨子·兼爱上》原文及译文兼爱上原文: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

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

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当察乱何自起(2)?起不相爱。

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

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

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

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

是何也?皆起不相爱。

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其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

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

此何也?皆起不相爱。

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

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

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3)?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4)。

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亡有。

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译文:圣人是以治理天下为职业的人,必须知道混乱从哪里产生,才能对它进行治理。

如果不知道混乱从哪里产生,就不能进行治理。

这就好像医生给人治病一样,必须知道疾病产生的根源,才能进行医治。

《兼爱》文白对译

《兼爱》文白对译

《兼爱》文白对译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墨子说:“仁人拿来作为自己的事业的,一定是为天下人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兴办有利的方面,为天下人除去有害的方面,仁人就是拿这作事者也。

"然则天下之禾U 何也?天下之害何为自己的事业的。

”然而天下的利是什么呢?天下的害又是什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么呢?墨子这样说:“现在,像国家与国家之间相互攻打,卿大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夫的食邑与卿大夫的食邑之间相互抢夺,人与人之间相互损害,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国君对臣下不仁慈,臣下对国君不忠诚,父对子不慈爱,子对父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不孝敬,兄弟之间不和睦,这都是天下的有害的方面了。

”然则察此害亦何用生哉?以不考察这些害是因为什么生成的呢?是因为人与人之间不相爱生邪?子墨子言:“以不相爱生。

今相爱而导致的?墨子说:“是由于人不相爱而产生的。

现在的诸侯独知爱其国,不爱人之国,是以不惮举其诸侯仅知道爱自己的国家,不爱他人的国家,所以不惧怕用全国以攻人之国。

今家主独知爱其家,而国的力量,去攻打别国。

现在的卿大夫只知道爱自己的食邑,不爱人之家,是以不惮举其家以篡人之家。

不爱别人的食邑,所以不惧怕用全家的力量去抢夺别人的食邑。

今人独知爱其身,不爱人之身,是以不惮举其身现在的人只知道爱自身,不爱他人之身,因此不惜用全身的力以贼人之身。

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量去损害他人之身。

因此诸侯不相爱,必定在郊野发动战争,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卿大夫之间不相爱,就一定相互抢夺,人与人不相爱,就一定互相损害,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君臣不相爱,那么国君对臣子就不会仁慈,臣子对国君就不会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

诚,父子不相爱,就没有慈爱和孝敬,兄弟不相爱,就不会和睦。

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众天下的人都不相爱,力量大的就一定会控制力量小的,人多的必劫寡,富必侮贫,贵就•定会抢夺人少的,富有的就- 定会欺负贫穷的,地位高的必敖贱,诈必欺愚。

墨子《兼爱》 译文

墨子《兼爱》 译文
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译文:所以圣人从事治理天下,怎么可以不禁止人民之间相互憎恨,而劝导人民之间相爱呢?所以天下人们相亲相爱,天下就能够治理。要是相互憎恨,天下就会混乱。因此墨子说:“不可以不劝人民相爱。”就是这个道理。
译文:圣人以治理天下作为事业,必须知道动乱从何处产生,才能治理它。如果不知道动乱从何产生,就不能治理它。比如医生给人治病,必须知道病的起因,才能治疗,不知道病的起因,就不能治疗一样。治理天下混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一定要知道乱从何处产生,才能治理好,不知道乱从何处产生,就不能治理好。圣人从事治理天下,就不得不考察乱的起因了。
译文:假使天下人都能相爱,爱他人如爱自己,还有不孝的人吗?把父亲兄长和君主看作和自己一样,怎么会施行不孝呢?还会有不慈祥的人吗?把儿子、弟弟和臣子看作和自己一样,怎么会不慈祥呢?因此,不孝顺不慈祥的人都没有了,还会有盗贼吗?把别人的家看作是自己的家,谁还去偷东西?把别人身上的东西看作和自己身上东西一样,谁还去抢?所以偷抢的盗贼没有了,还会有大夫相乱其家,诸侯之间相互攻打其它国家的事吗?把别人的家看作和自己的家一样,谁还去扰乱?把别国看作与自己的国家一样,谁还去攻打?所以大夫相互侵乱别人的家,诸侯之间相互攻打其它国家的事就没有了。假使天下的人都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爱,国与国之间就不相互进攻,家与家之间就不相互扰乱,盗贼没有了,君主臣子父亲儿子都能忠孝仁慈,这样,天下就能治理好了。
墨子《兼爱》
墨子《兼爱》译文墨子《兼爱》(上)译文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兼爱高中语文课本原文及翻译

兼爱高中语文课本原文及翻译

兼爱高中语文课本原文及翻译原文:兼爱作者墨子朝代先秦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

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

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

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

此所谓乱也。

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

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

是何也?皆起不相爱。

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

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

此何也?皆起不相爱。

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

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

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

犹有盗贼乎?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有亡。

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亡。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翻译:圣人是以治理天下为职业的人,必须知道混乱从哪里产生,才能对它进行治理。

如果不知道混乱从哪里产生,就不能进行治理。

这就好像医生给人治病一样,必须知道疾病产生的根源,才能进行医治。

如果不知道疾病产生的根源,就不能医治。

兼爱上原文及翻译注释 墨子兼爱上原文及翻译

兼爱上原文及翻译注释 墨子兼爱上原文及翻译

兼爱上原文及翻译注释墨子兼爱上原文及翻译1.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1],必知乱之所自起[2],焉能治之[3];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

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4],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5]。

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注释:[1]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是说圣人是以治理天下作为自己事业的人。

[2]所自:由特殊代词“所”与介词“自”组成的名词性结构,一般附于动词之上,表示来由。

自,由。

[3]焉:乃,于是。

[4]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是说好比医生给人治病那样。

攻,治。

然,如此。

[5]弗:不。

此章论述“以治天下为事”的圣人治理乱局,必须首先知道“乱之所自起”,才能对症下药。

2.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当察乱何自起[1]?起不相爱。

臣子之不孝君父[2],所谓乱也。

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3];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

虽父之不慈子[4],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

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

是何也?皆起不相爱。

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5],盗爱其室,不爱异室[6],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身,故贼人身以利其身[7]。

此何也?皆起不相爱。

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

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

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8]。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

注释:[1]当:通“尝”。

尝,尝试。

[2]孝:指事亲、事君和立身。

《孝经·开宗明义章》:“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可证。

[3]亏:损,毁坏。

[4]虽父之不慈子:是说假若父亲不慈爱孩子。

虽,若,用为假设连词。

慈,上爱下。

[5]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是说即使推而至于天下做窃贼强盗的人也是这样。

兼爱译文言文翻译

兼爱译文言文翻译

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也。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鄙者,士大夫之不相爱,则必甚矣。

何故?今若夫天下之士,皆曰:‘吾攻其所爱,以害其所不爱,非禹汤文武之所为也。

’此岂不悖于圣人之法哉?”墨子曰:“昔者圣王尧舜禹汤文武,兼爱天下之百姓,是以天下之百姓亲之。

是以圣人利天下之百姓,是以天下之百姓利之。

是以圣人爱天下之百姓,是以天下之百姓爱之。

是以圣人交相利,是以天下之百姓交相利。

是以圣人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也。

”墨子曰:“夫爱人者,人亦爱之;利人者,人亦利之。

以爱人者,其身亦安;以利人者,其身亦利。

是以爱人者,其身亦安;以利人者,其身亦利。

是以兼相爱,交相利,此天下之大利也。

”墨子曰:“然则兼相爱,交相利,此天下之至治也。

若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

是以仁者,天下之财也;义者,天下之正也;礼者,天下之序也。

是以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

夫天下既治,庖厨之事,交相爱则得,交相利则得,此圣王之法也。

”兼爱译文言文翻译:墨翟曰:“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也。

纵是在农工商之人,以及鄙陋之辈,士大夫之间不相爱,其情形必然更为严重。

何故?现今天下之士,皆言:‘吾攻其所爱,以害其所不爱,非禹汤文武之所为也。

’此岂不违背圣人之法哉?”墨翟曰:“昔之圣王尧、舜、禹、汤、文、武,皆兼爱天下之百姓,是以天下之百姓亲附之。

是以圣人利天下之百姓,是以天下之百姓得利。

是以圣人爱天下之百姓,是以天下之百姓得爱。

是以圣人交相利,是以天下之百姓交相利。

是以圣人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也。

”墨翟曰:“爱人者,人亦爱之;利人者,人亦利之。

以爱人者,其身亦安;以利人者,其身亦利。

是以爱人者,其身亦安;以利人者,其身亦利。

是以兼相爱,交相利,此天下之大利也。

”墨翟曰:“然则兼相爱,交相利,此天下之至治也。

若天下之人,皆相爱,强者不欺弱者,众者不夺寡者,富者不侮贫者,贵者不傲贱者,智者不欺愚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墨子兼爱的含义墨子兼爱翻译及原文注释墨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创立了墨家学说。

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墨子这篇兼爱表达的思想有着意义非凡的借鉴价值,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下吧。

兼爱
墨子〔先秦〕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

”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然则察此害亦何用生哉?以不相爱生邪?子墨子言:“以不相爱生。

今诸侯独知爱其国,不爱人之国,是以不惮举其国以攻人之国。

今家主独知爱其家,而不爱人之家,是以不惮举其家以篡人之家。

今人独知爱其身,不爱人之身,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人之身。

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

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

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

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

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

”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

今若夫攻城野战、杀身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苟君说之,则士众能为之。

况于兼相爱、交相利,则与此异!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此何难之有?特上弗以为政、士不以为行故也。

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韦以带剑,练帛之冠,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

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为之也。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

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

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

昔越王句践好士之勇,教驯其臣,私令人焚舟失火,试其士曰:‘越国之宝尽在此!’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

士闻鼓音,破碎乱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越王击金而退之。

”是故子墨子言曰:“乃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苟君说之,则众能为之,况兼相爱、交相利与此异矣。

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

此何难之有焉?特士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


译文
墨子说:“仁人处理事务的原则,一定是为天下兴利除害,以此原则来处理事务。

”既然如此,那么天下的利是什么,而天下的害又是什么呢?墨子说:“现在如国与国之间相互攻伐,家族与家族之间相互掠夺,人与人之间相互残害,君臣之间不相互施惠、效忠,父子之间不相互慈爱、孝敬,兄弟之间不相互融洽、协调,这就都是天下之害。


既然如此,那么考察这些公害又是因何产生的呢?是因不相爱产生的吗?墨子说:“是因不相爱产生的。

”现在的诸侯只知道爱自己的国家,不爱别人的国家,所以毫无忌惮地发动他自己国家的力量,去攻伐别人的国家。

现在的家族宗主只知道爱自己的家族,而不爱别人的家族,因而毫无忌惮地发动他自己家族的力量,去掠夺别人的家族。

现在的人只知道爱自己,而不爱别人,因而毫无忌惮地运用全身的力量去残害别人。

所以诸侯不相爱,就必然发生野战;家族宗主不相爱,就必然相互掠夺;人与人不相爱,就必然相互残害;君与臣不相爱,就必然不相互施惠、效忠;父与子不相爱,就必然不相互慈爱、孝敬;兄与弟不相爱,就必然不相互融洽、协调。

天下的人都不相爱,强大的就必然控制弱小的,富足的就必然欺侮贫困的,尊贵的就必然傲视卑贱的,狡猾的就必然欺骗愚笨的。

举凡天下祸患、掠夺、埋怨、愤恨产生的原因,都是因不相爱而产生的。

所以仁者认为它不对。

既已认为不相爱不对,那用什么去改变它呢?墨子说道:“用人们全都相爱、交互得利的方法去改变它。

”既然这样,那么人们全都相爱、交互得利应该怎样做呢?墨子说道:“看待别人国家就象自己的
国家,看待别人的家族就象自己的家族,看待别人之身就象自己之身。

”所以诸侯之间相爱,就不会发生野战;家族宗主之间相爱,就不会发生掠夺;人与人之间相爱就不会相互残害;君臣之间相爱,就会相互施惠、效忠;父子之间相爱,就会相互慈爱、孝敬;兄弟之间相爱,就会相互融洽、协调。

天下的人都相爱,强大者就不会控制弱小者,人多者就不会强迫人少者,富足者就不会欺侮贫困者,尊贵者就不会傲视卑贱者,狡诈者就不会欺骗愚笨者。

举凡天下的祸患、掠夺、埋怨、愤恨可以不使它产生的原因,是因为相爱而生产的。

所以仁者称赞它。

然而现在天下的士君子们说:“对!兼爱固然是好的。

即使如此,它也是天下一件难办而迂阔的事。

”墨子说道:“天下的士君子们,只是不能辨明兼爱的益处、辨明兼爱的原故。

现在例如攻城野战,为成名而杀身,这都是天下的百姓难于做到的事。

但假如君主喜欢,那么士众就能做到。

而兼相爱、交相利与之相比,则是完全不同的(好事)。

凡是爱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爱他;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有利于他;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憎恶他;损害别人的人,别人随即损害他。

实行这种兼爱有什么困难呢?只是由于居上位的人不用它行之于政,士人不用它实之于行的缘故。

”从前晋文公喜欢士人穿不好的衣服,所以文公的臣下都穿着母羊皮缝的裘,围着牛皮带来挂佩剑,头戴熟绢作的帽子,(这身打扮)进可以君上,出可以往来朝廷。

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下就这样做。

从前楚灵王喜欢细腰之人,所以灵王的臣下就吃一顿饭来节食,收着气然后才系上腰带,扶着墙然后才站得起来。

等到一年,朝廷之臣都(饥瘦得)面有深黑之色。

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下能做到这样。

从前越王句践喜爱士兵勇猛,训练他的臣下时,先把他们集合起来,(然后)放火烧船,考验他的将士说:“越国的财宝全在这船里。

”越王亲自擂鼓,让将士前进。

将士听到鼓声,(争先恐后),打
乱了队伍,蹈火而死的人,近臣达一百人有余。

越王于是鸣金让他们退下。

所以墨子说道:“象少吃饭、穿坏衣、杀身成名,这都是天下百姓难于做到的事。

假如君主喜欢它,那么士众就能做到。

何况兼相爱、交相利是与此不同的(好事)。

爱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爱他;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有利于他;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憎恶他;损害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损害他。

这种兼爱有什么难实行的呢?只是居上位的人不用它行之于政,而士人不用它实之于行的缘故。


注释
崇:为“察”字之误。

敖:通“傲”。

行:为“仁”字之误。

于:为“迂”之假借字。

说:通“悦”。

牂羊:母羊。

韦:熟牛皮。

细要:细腰。

碎:疑为“阵”字之误。

士:为“上”之误。

本文主要讲述了有关墨子兼爱的含义和墨子兼爱翻译及原文注释的相关知识整理分析,相信大家通过阅读对文言文的认识又加深了一步。

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大家支持关注本文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