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瘀热”病机理论证治·内伤杂病篇--周仲瑛国医大师“瘀热”相关学术经验发微之三
研究周仲瑛_瘀热_学说的思路与方法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周仲瑛教授为首的课题组先后对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衰、高血压性脑出血、出血性疾病、重症肝炎、慢性乙肝等进行专题研究,通过大量病例观察分析,发现在急性外感热病及某些内伤杂病发展的一定阶段,较多患者可以同时表现血热与血瘀并见,单纯应用清热凉血法或活血化瘀法治疗往往疗效欠佳,而凉血、化瘀合法治疗能取得显效。
针对这一现象通过文献回顾,周老推求病理,并经临床验证和实验研究,提出“瘀热”发病学说[1],认为内科领域多种急难病症均存在“瘀热”病理因素。
由于“瘀热”研究具有厚实的工作基础,笔者于2006年申报了科技部973计划中医理论专项“瘀热病因在内科难治病发病中的机制及其分子基础研究”,获得列项资助。
在周仲瑛教授指导下,课题组成员经过反复讨论论证,理清了对“瘀热”学说进行研究的脉络。
研究周仲瑛“瘀热”学说的思路与方法吴勉华,过伟峰,周学平,金妙文,叶放,王志英,李国春,虞舜,袁园(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南京 210029)摘要:周仲瑛教授“瘀热”发病学说认为“瘀热”是指“瘀”、“热”两种病理因素互相搏结所形成的具有新的特质的复合病理因素,除有瘀和热两种病理因素的致病特点外,尚有自身的特性,是多种外感、内伤疾病可能出现的共同病理基础。
瘀热学说的内涵十分丰富,本研究的总体思路是:以文献研究及临床回顾性研究为基础,以临床前瞻性研究及实验研究为延伸点,揭示“瘀热”病因在内科难治病发病中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瘀热阻窍证为切入点,采用流行病学观察和实验方法设计研究方案,评价凉血通瘀法的疗效,探索瘀热在病程中的演变转化规律、致病机制及其分子病理学基础。
关键词:周仲瑛;瘀热学说;研究思路方法Study on ideas and methods of ‘stagnated heat’ theory of ZHOU Zhong-yingWU Mian-hua ,GUO Wei-feng ,ZHOU Xue-ping, JIN Miao-wen, YE Fang, WANG Zhi-ying,LI Guo-chun, YU Shun, YUAN Yuan(The First Clinical College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CM, Nanjing 210029,China)Abstract: Professor ZHOU Zhong-ying’s ‘stagnated heat’ theory holds that stagnated heat is a new pathological factorwhich is formed by interactivity of blood stasis and heat. Besides each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s, it has own speciality. It is the same pathological basis of some exogenous and internal diseases. Since the stagnated heat theory has a profuse connotation, we fi rst take the literature and retrospective study as bedrock, then prospective study as expansion point to open out it’s universality and particularity in refractory diseases’s onset. In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taking the stagnation of blood stasis and heat in the brain as an example, we adopt epidemiologic observation and experimentative method to evaluate the ef fi cacy of cooling blood and clearing stasis methods,explore the rule of it’s evolvement and transform,as well as the pathogenic mechanism and molecular pathology foundation.Key words: ZHOU Zhong-ying; Stagnated heat theory; Research ideas and methods国家科技部973计划基金资助项目(No.2006CB504807)通讯作者:吴勉华,南京市汉中路282号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邮编:210029,电话:025-*******,E -mail:gwfwfg2003@明确概念,理清思路,确立目标瘀热,是致病之因,同时又是一个病机词汇。
周仲瑛临证经验精华.
周仲瑛教授,男,汉族,1928年生,江苏省如东县人。
著名中医内科学专家,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中医)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科技委医药卫生学科组组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卫生部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首批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曾任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南京中医学院院长。
对中医内科有深厚的理论造诣和精湛的临床经验,尤其对流行性出血热、休克、肾功能衰竭、乙型肝炎、高脂血症、脑动脉硬化等病有深入的研究,成绩卓著,饮誉海内外。
周仲瑛治疗重型肝炎经验(1)清热去湿,治有主次清热与祛湿必须兼顾。
湿去则热孤,热清则湿化。
针对湿与热的主次及动态转化,选药组方。
热重于湿者,当用茵陈蒿汤、黄连解毒汤合方;湿重于热者,可用茵陈蒿汤、加减藿香正气散合方;湿热并重者则用甘露消毒丹、茵陈蒿汤合方,常用基本药为茵陈、桅子、黄柏、黄芩、田基黄、鸡骨草、蒲公英、垂盆草、连翘、苦参、郁金等。
热重加大黄、黄连、龙胆草、板蓝根等;湿重郁遏卫表,寒热,身楚酸困,胸闷,苔白罩黄加秦艽、豆卷、藿香、佩兰疏表祛湿、芳香化浊;湿困中焦,胸闷脱痞,恶心呕吐,腹胀,大便溏垢,口中粘腻加苍术、厚朴、法半夏、陈皮、白豆蔻等苦温燥湿;舌苔厚浊,腹胀满者,配草果、槟榔疏利宣泄;湿在下焦,小便黄赤热涩,量少不利,加茯苓、猪苓、泽泻、通草、车前草、碧玉散等淡渗利湿。
清热解毒,当分气血在气以黄疸、发热为主要表现,在血以出血、昏迷为主要表现,气血两燔则不仅以上各症并见,且症情更重,多脏受累,变症迭起,出现痉厥动风、烦躁谵妄等危重表现。
同时由于本病发展快速,邪在气分历时较短,很快涉及营分,波及血分,故还有清气分热毒为主、清血分热毒为主、气血两清的不同。
国医大师周仲瑛教你如何辩证论治热病
国医大师周仲瑛教你如何辩证论治热病国医大师周仲瑛教你如何辩证论治热病汉古经方今天在中医历史长河中,对外感热病的辨治,承先启后,代有发展,名医辈出,为民族繁衍昌盛,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理论及实践经验。
但时至今日,中医治疗热病的阵地日益萎缩,甚至转而弃中就西,放弃自我优势。
为此,必须传承创新,自主开拓,众志成城,使坠绪断而复续,以备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
现从个人临床体会提出如下浅见:热病的概念热病是以发热为主症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
《素问·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难经·五十八难》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既表明外感热病内涵较广,类别不一,并对后世寒温统一论提供了启示。
温、热、火三者的异同温、热、火三者俱为阳邪,但有轻、中、重之分,是病程不同阶段的病理特点。
“热为温之渐,火为热之极。
”提示热病有初期、进展期、极期不同的临床表现。
区别言之:温:主要指四时温病,亦可简称时病。
瘟:主要指急性热病(疫疠),多为一气一病。
火:为病的极期。
六气皆可化火,且有内外之异。
临床可以热病为名,规范统一。
受邪途径温邪多从口鼻而入,但病性有二:一为肺系温病,一为胃系温病。
风热首先犯肺,湿热直趋中道,内归脾胃。
病始于肺胃,重者可以逆传心包,内传气营,深入营血,动风痉厥,由闭转脱。
风温(热)治在泄热宣肺,常用银翘散、麻杏石甘汤诸方。
湿热治应清宣化湿为主,常用藿朴夏苓汤、甘露消毒丹、王氏连朴饮诸方。
两者从气传营,又可殊途同归。
多元辨证,不拘一格综合应用多家不同辨证体系,审证求机,活化辨证,有斯证用斯药,针对病情的动态变化,交叉组合,结合病的不同特点,顺势治疗。
我在对流行性出血热的救治中认为卫气同病时间短暂,到气即已入营,气营两燔是该病的病理中心。
在整个传变过程中,可见阳明热盛,邪入下焦,瘀热水结等多种变证,突出了证随机转的衍化,甚至可见朝“承气”、暮“四逆”的突变。
“瘀热”病机理论的形成及临床意义--周仲瑛国医大师“瘀热”相关
关键 词 瘀 热 病 因 学 中 医病 机
中 图分 类 号 R 2 2 8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2 — 3 9 7 X( 2 0 1 4 ) 0 4 — 0 0 0 1 — 0 4
“ 瘀热 ” 是 中医 学 关 于 病 机 ( 病理生理 ) 的一 种 等 , 均足 以导 致血 脉瘀滞 。( 2 ) 认 为是 “ 污秽 的 、 非 生 重 要概 念 , 指 同时具 有 “ 瘀” 和“ 热” 的 病机 特 点 。根 理性 的有毒 之 血 ” . 似 指 血 液成 分 的病 理 性 改 变 . 如 据 临 床 观察 , “ 瘀 热” 为病 , 范 围广 , 且多属急重 、 疑 明代 ・ 王肯 堂 《 证 治 准绳 》 “ 百 病 由污血 者 多 ” , 《 皇 汉
的运载 , 使血液“ 如水之流” , 营周不休 。 如 环无 端 , 而无 “ 热” 。但 宋 ・ 陈 言《 三 因极 一病 证 方 论 》 及 后 世
张 景 岳称 其 “ 灌溉一身 , 无 所不 及 ” , “ 故 凡 为七 窍之 《 医碥 》 、 《 察 病指 南》 等则将 六 淫之 邪作 “ 热 ”而 无 灵, 为 四肢 之 用 , 为 筋 骨 之 和柔 , 为肌 肉之 丰盛 , 以 “ 火” 。 由此 而产 生 了一些 不 同见解 , 如《 类证 治裁 》 : 至 滋 脏腑 , 安魂魄, 润颜色 , 充 营卫 , 津 液得 以通 利 ,
名老中医周仲瑛经验集【临证经验〈活血化瘀论〉】
名老中医周仲瑛经验集【临证经验〈活血化瘀论〉】瘀血,是中医学特有的病理学说,临床所涉及的范围甚为广泛,不论任何疾病,或是在病的某一阶段,凡是反映“瘀血”这一共同病理特征,或兼有“瘀血”症状,如瘀痛,青紫瘀斑,症积肿块,瘀热,舌有青紫斑点,脉涩、结、沉、迟,或有出血,精神神志和感觉、运动异常而有瘀象者,均可采用或佐用活血化瘀法。
由于同一血瘀证,病情有轻重缓急的不同,致病因素多端,标本邪正虚实有别,脏腑病位不一,症状特点各异。
为此,周氏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血瘀证,常根据瘀血的病理特点及瘀阻之部位,分列十九种具体治法。
(一)辨病理因素立七法1.理气祛瘀法主要用于滞与血瘀并见的气滞血瘀证,且为治疗一切瘀血实证最为重要的基础**。
其证候特点是合并气机郁结,表现为多种痛证,如心胸胁肋腹等处闷痛、胀痛、刺痛、绞痛,腹满,或肋下、腹中触有症块,但质尚软而不坚,性郁或善怒,目青,舌质隐青,脉涩不畅或弦迟。
多见于消化系统、精神神经系统、某些心血管病及妇科疾患,如慢性肝炎及胆囊炎、溃疡病、肠粘连、神经官能症、冠心病、心绞痛、痛经、闭经、附件炎等。
常用方药为血府逐瘀汤,药如柴胡、香附、木香、陈皮、乌药、玫瑰花、檀香、沉香、旋复花、青皮、枳壳、川芎、广郁金、玄胡索、片姜黄、红花等,重者可参入莪术、三棱。
治疗气滞血瘀证,应根据活血必先理气,气行则血行的原理采用理气法,选用调气、行气、破气药;按脏腑病位,选用疏肝、理脾(胃)、降肺等药。
活血药着重选用“血中之气药”,重者可予破血行气之品。
2.散寒(温经)祛瘀法主要用于寒凝与血瘀并见的“寒凝血瘀”证;表现寒性冷痛,如脘腹、肢体冷痛,四肢不温,青紫麻木,遇冷为甚,面青,舌质青紫,脉沉迟细涩。
多见于胃病,外周血管疾患及妇女病,如溃疡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雷诺氏病、风湿性关节炎、痛经、冻伤等。
治疗应选用偏于辛温的祛瘀类药,以加强行瘀通脉、散寒解痛的功能。
常用当归四逆汤、愈痛散加减。
药如桂枝、细辛、干姜、乌头、吴萸、小茴香及当归、川芎、红花、五灵脂、乳香、片姜黄等。
“瘀热”病机理论的形成及临床意义--周仲瑛国医大师“瘀热”相关学术经验发微之一
“瘀热”病机理论的形成及临床意义--周仲瑛国医大师“瘀热”相关学术经验发微之一唐蜀华;蒋卫民【摘要】“瘀热”是中医的一种重要病机概念,其形成分别与造成“瘀”和“热”的内、外因素有关,但有由热致瘀与由瘀致热之分。
“瘀热”为病,可有发热、出血、斑疹、黄疸、昏迷、厥脱、癥积等多种临床表现,历代医家先后提出犀角地黄汤、抵当汤、下瘀血汤等代表方剂,清代叶天士提出“凉血散血”为其治疗大法。
周仲瑛教授在继承、发扬传统“瘀”和“热”的理论及临床应用方面均有自己的特色和建树,总结外感“瘀热”有攻窜散漫、多症杂陈、易于深入损伤脏腑、腐败破坏导致实质性损害等病理特点,内伤“瘀热”往往标实本虚互见,病多迁延难已,涉及多脏,脏腑体用皆损,甚至不可逆等病理特点。
周教授总结的“瘀热”病机理论具有广泛的临床意义,【期刊名称】《江苏中医药》【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4页(P1-3,4)【关键词】瘀热;病因学;中医病机【作者】唐蜀华;蒋卫民【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京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京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8“瘀热”是中医学关于病机(病理生理)的一种重要概念,指同时具有“瘀”和“热”的病机特点。
根据临床观察,“瘀热”为病,范围广,且多属急重、疑难之类。
在传统经典中有关理论迄今只有零星的阐述,尚无系统专论。
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在“瘀热”病机理论阐释及临床应用方面颇有建树,现结合其经验并复习文献,初步探讨“瘀热”病机理论的形成及临床意义,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认识“瘀热”,首先要从认识“瘀”和“热”开始。
“瘀”包括血瘀和瘀血,前者指血液的循行迟缓,血流不畅及局部的不通,是一种病理生理状态;而瘀血则是一种病理产物,二者可以互为因果,血瘀之甚可以在局部造成瘀血,一旦瘀血形成,阻滞于脉络内外,又可成为加重局部血瘀之因。
在中医学传统理论中,对“瘀”大致有3种认识:(1)指血液瘀滞,循行不畅,以至局部脏器和组织“气血不至”。
国医大师周仲瑛:治疗疑难杂病的10步
国医大师周仲瑛:治疗疑难杂病的10步芸菱有话说“对疑难杂症的治疗策略,贵在因人制宜,治有主次,机圆法活,胆大心细,发于机先,知常达变,顺势利导,以平为期,精选方药,则思过半矣”——周仲瑛ps:无意中看到这篇文章,芸菱不禁拍手称赞。
文中实在找不出哪一句是非重点,所以芸菱全文都没有像往常一样特意加粗(除标题外)。
文章虽长,希望大家耐心读完,受益颇深。
疑难杂症是指辨证求因诊断难明(“疑”)、缺乏特效治疗(“难”)、病症复杂多变(“杂”)的一类病症,且与急症有一定的相关性。
中医药对这类疾病具有“审证求机”辨治的优势、独特的治疗策略。
现略抒管见如下。
1重视个体重视个体,以人为本,因人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治疗,这是中医治病的基本要求,也是疑难杂症治疗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同一疾病,同一致病微生物,可能由于年龄、气候、季节、地域、个体之异,而表现为性质迥然不同的六淫邪气。
如流行性出血热,江苏地区多为阳热亢盛的温热性证候,而江西地区则常见湿热性证候,东北地区气候凛冽,则多呈伤寒型表现。
肺炎病人虽多属风温,治辨卫气营血,但并非尽属风温,亦可见风寒、结胸、胸痹、类疟等候,必须审证求因施治。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内伤病方面,由于个体差异,机体对疾病的反应性也各不相同,如同为郁怒伤肝,有的人仅表现为肝气郁结,有的人则表现为风阳上扰,有的人却表现为肝火炽盛,在治疗上则应分别选用舒肝理气、平肝熄风、清肝泻火等不同方药进行治疗;同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从心脾两虚或肝肾不足论治而获效者,也有从瘀热动血、络损血溢而获愈者;同为高血压,有从清肝泻火而取效者,也有从温阳补肾而治愈者,虽一补一泻、一寒一温,治法相反,获效则一,表明重视个体化,在疑难杂症的治疗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治有主次临床对多种病理因素错杂同病者,必须注意抓住主要矛盾方面,治有主次重点。
如痰瘀相兼者,应分析因痰致瘀,还是因瘀停痰,探求其形成原因,以确定直接治痰治瘀的主次,或是间接地调整脏腑功能,通过治痰之本,治瘀之因而解决。
[周仲瑛]内科疑难杂病辨治概要(二)
[周仲瑛]内科疑难杂病辨治概要(二)三、怪病多痰这也是古代医家的一种提法,我们将其引申用于疑难病的诊治,主要是因为许多疑难病的临床症状怪异奇特,表现中医所说的“痰”证(包括无形之痰),采用中医化痰、祛痰等法治疗,常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
正如《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所说:“人自初生,以至临死,皆有痰。
……而其为物,则流动不测,故其为害,上至巅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俱有。
试罕譬之,正如云雾之在天壤,无根底,无归宿,来去无端,聚散靡定。
火动则生,气滞则盛,风鼓则涌,变怪百端,故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也”。
古代医家所指的怪病,从今天来看大都是精神神经、体液之类的疾病,虽与疑病多郁以精神症状为主有相似的地方,但从临床表现上一为繁杂多变,一为怪异奇特;一者多无形可征,以功能性疾病为主,一者多有形可查,以实质性疾病为多。
目前,从临床上来看由痰引起的疾病远远超出了这一范围,它涉及到现代医学的呼吸系统炎症病变,及支气管腺体分泌亢进;消化道过度及异常的黏液分泌,或病理性组织增生;心血管系统冠状动脉循环功能不全,心肌缺血、缺氧;中枢神经功能失常,兴奋性增强或低下,以及脑缺氧,脑水肿;躯体局部慢性增殖性炎症,或某些特殊性病理组织增生等。
不论任何系统的任何病变,凡表现有“痰”的特异性证候的,俱可根据异病同治的精神从痰论治。
痰之生成,涉及到外感内伤各个方面,是遭受多种致病因素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但另一方面,当因痰导致某一病证之后,则痰已成为直接发病之因,每与原始病因或其它同期病理产物合邪而致病。
故在疑难杂症辨治中,必须分别考虑痰的先后双重因素以为辨治章本。
由于痰可随气上下,无处不到,既可阻于肺、蒙于心、蕴于脾、郁于肝、动于肾,亦可外流骨节经络,表现不同的脏腑经络见症。
从痰的性质方面来看,还可进一步区分为风痰、寒痰、湿痰、热痰、燥痰及郁痰。
我们从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凡有痰者,眼皮及眼下必有烟灰黑色。
国医大师周仲瑛重视慢性肝病湿热瘀毒证治临床经验研究
国医大师周仲瑛重视慢性肝病湿热瘀毒证治临床经验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对慢性肝病湿热瘀毒证的临床治疗经验。
方法分析经周老收治的428例慢性肝病患者的完整病历资料,将证型、症状、证素、体征及药物等临床数据规范性处理,以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分析周老的慢性肝病临床辨证分型及用药规律,并分析湿热瘀毒证与其他证型间的相关性。
结果慢性肝病湿、热、瘀、毒、脾虚、肾虚、肝郁等主要证素间关系密切,湿热瘀毒证是肝病常见的临床基础证型,其次是伴随肝脾不调证和肝肾阴虚证。
结论以清化瘀毒法为基础,兼顾肝脾调养和肝肾滋养法是周老诊治慢性肝病的主要经验方法。
关键词:周仲瑛;慢性肝病;湿热瘀毒证;清化瘀毒;临床经验【中图分类号】R3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8-0222-02周仲瑛(1928一),男,教授,主任医师,国医大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上作指导老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长期期从事中医内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
在科研上作中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临床实践为基础,总结与归纳病证的病理特点、诊治规律。
先后主持国家级、部级、省级以上课题24项,已取得研究成果18项,获科技进步奖13项。
全国名老中医周仲瑛教授对慢性肝炎研究甚深,“瘀热论”是基础,湿热瘀毒郁结是慢性肝炎发病的始动因素,且贯穿于该病始终,因此,慢性肝炎病理性质主要属于邪实[1]。
湿热和瘀毒郁久,伤耗人体内正气,气血阴阳损亏,导致肝脾共伤,进一步伤及于肾,发生肝阴肾虚,或脾阳肾虚的证候,因此慢性肝炎多表现为邪实正虚,虚实夹杂[2]。
辨证分为湿热瘀毒证和正虚毒郁证两种证型,采取清瘀化毒法和扶正清化法证治。
为了进一步探讨周老的临证经验方法,本研究整理周老经治的428例完整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月周仲瑛教授诊治的428例慢性肝病患者的全部完整病历资料,其中男223例,女205例;年龄18~73岁,平均( 35.7± 11.4)岁;病程1.5~23年,平均7.4年;72例就诊1次,161例2~ 5次,138例6~ 10次,57例10次以上;387例慢性乙型肝炎,27例慢性丙型肝炎,11例慢性乙、丙混合感染,3例慢性乙、丁型混合肝炎;慢性肝炎为161例,慢肝肝纤维化为203例,肝炎肝硬化为64例;其中包含33例合并胆囊炎,14例胆囊息肉,7例脂肪肝。
周仲瑛运用求因祛瘀法治疗疑难杂症经验拾零
周仲瑛运用求因祛瘀法治疗疑难杂症经验拾零【关键词】名医经验;周仲瑛;求因祛瘀法;疑难杂症瘀血是中医学特有的病理学说,活血祛瘀法是治疗瘀血证的一种独特疗法。
全国著名中医药学者——本院周仲瑛教授擅长运用求因祛瘀法治疗疑难杂症,屡收奇效。
笔者有幸跟随周师学习,获益匪浅。
现将周师运用求因祛瘀方法治疗疑难杂症经验做一介绍,以与同道共磋。
1 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新的病因瘀血的形成可由多种内外致病因素,如忧思郁怒、感受外邪、出血、外伤等,影响血液的正常循环运行,壅塞阻滞于脉道之中,或离经溢出脉道之外,停积留着为瘀,以致血液的形质和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成为一种有害的物质。
因此,周师认为,瘀血既是某些病因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导致多种病证的病理因素,是第二病因。
瘀血在临床上涉及的范围甚为广泛,无论何种疾病,或是在病的某一阶段,凡是兼有瘀血症状,如瘀痛、青紫瘀斑、癥积肿块、瘀热、舌有青紫斑点、脉涩或结或沉或迟等,均应重视活血祛瘀法的运用。
2 详辨不同致瘀因素,巧用求因祛瘀之法瘀血作为一种第二病因,其形成因素是复杂的,因此,在活血祛瘀基础上,还要结合致瘀因素之不同,灵活运用活血祛瘀方药,才能加强治疗的针对性,提高疗效。
具体而言,可细分为以下求因祛瘀七法。
2.1 理气祛瘀法该法主要用于气滞与血瘀并见的气滞血瘀证。
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滞则血凝,血瘀气亦滞。
若病邪干扰气血功能,则可致气病及血,由气滞而致血瘀,或血瘀以致气滞。
其临床特点为常合并气机郁结证候,可见多种痛证,表现为心胸、胁肋、脘腹等处闷痛、胀痛、刺痛或绞痛,腹满,或胁下腹中触及癥块、质尚软而不坚,性情抑郁或善怒,目青,舌质隐青,脉涩或弦迟。
多见于消化系统、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及某些心血管病、妇科疾病,如慢性肝炎、胆囊炎、溃疡病、肠粘连、神经官能症、冠心病心绞痛、痛经、闭经、附件炎等。
周师常用方药为血府逐瘀汤,药用柴胡、香附、木香、陈皮、乌药、玫瑰花、檀香、沉香、旋覆花、青皮、枳壳、川芎、郁金、延胡索、姜黄、红花等,重者可加入莪术、三棱。
周仲瑛教授“瘀热致消”学术思想探析王旭
周仲瑛教授“瘀热致消”学术思想探析王旭朱垚陆明(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 210029)摘要:总结周仲瑛教授治疗消渴病的经验,着重探析周老所创消渴“三热论”,既“燥热”、“湿热”、“瘀热”中的“瘀热致消”形成机理、证候特征、治法用方,并列举周老习用方药及验案,力求充分体现周老“瘀热致消”独具匠心的见解和学术思想。
关键词:消渴;周仲瑛;学术思想;瘀热周仲瑛教授,家世业医,学识渊博,熟谙理论,建树颇多,擅治疑难,医术精湛,疗效卓著,名驰南北,蜚声海外,悬壶济世逾甲子,灌桃溉李遍华夏。
“瘀热论”乃为周老数十年业医之明悟和创新,对临床各科多种中医急难病症的辨治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实为中医界弥足珍贵的思想财富。
现就周老“瘀热致消”创新学术思想加以探究。
1.“瘀热致消”的形成机理中医学之“消渴”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为表现。
《黄帝内经》对消渴的记载,根据其发病和临床表现不同,而有“消瘅”、“消渴”、“肺消”、“膈消”、“消中”等名称。
《古今录验方》首提“尿甜”是消渴的特异性病征,堪称现代医学“糖尿病”之渊蒴。
传统中医学认为,消渴之为病,多由外邪乘袭、饮食不节、过食甘肥、情志刺激、劳欲过度、脏气不足、过用温补、丹石结肾等所致。
而禀赋不足,是为发病的重要内因,基本病机为阴虚燥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故古有“消瘅”一名,“瘅”者,但热不寒是也。
《儒门事亲·三消之说当从火断》:“消之证不同,归之火则一也”。
阴虚燥热两者又互为因果,久病可致阴伤气耗,阴损及阳,重症可以出现阴虚阳浮进而发生阴竭阳亡的危象。
在病程中且可导致一系列并发症。
病变脏器涉及肺、胃(脾)、肾,肺燥、胃热、肾虚互为影响相关,而源本于肾。
周仲瑛教授认为消渴之为病,以“热”为主,但究其本源,尚有“燥热”、“湿热”、“瘀热”之别。
“燥热”、“湿热”从古至今多有论及。
如《济生方·消渴论法》:“……肾水枯竭,心火燔炽,三焦猛烈,五脏干燥由是消渴生焉”。
国医大师周仲瑛从瘀热论治疗急性中风,凶险的中风可以这样化解
国医大师周仲瑛从瘀热论治疗急性中风,凶险的中风可以这样化解“风、痨、臌、膈”,自古就是中医四大难症。
“风”即中风,即西医所言脑卒中,一旦发病,若病势急迫甚至会产生生命危险。
国医大师周仲瑛独辟蹊径,从瘀热论治急性中风,颇有中医思维的特色,今天金华佗为大家介绍周老的经验,以供借鉴。
中风之为病,瘀热为患中风的病因病机复合多端,历来各代医家众说纷纭,但周老认为,其基本特点可以浓缩归纳为:一是病位在脑窍;二是其病理因素属“瘀热”为患。
中风病位在脑窍无需多言,这里主要讲讲周老对中风“瘀热”病机的诠释:瘀热是一种特殊的复合病理因素,由瘀血和火热两者相互搏结而成,具有阴阳交错的特性。
其火热动越之性,能流窜上炎,直冲犯脑,灼伤脑络;其瘀血凝着之性,能阻滞脑络,上蒙神机。
在现代医学的角度,就中风的病理实质而言,包括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但以中医理论归纳,“瘀热阻窍”则为不同类型脑血管病所致中风的共同病理环节。
具体而言,出血性中风是由瘀热上冲,损伤脑络,络破血溢,瘀于脑中,闭阻清窍,瘀热不仅存在于血脉之中,还阻滞脑腑之内;缺血性中风则为瘀热上冲,壅滞血脉,津凝痰聚,蒙蔽清窍。
但缺血性中风,瘀热壅滞脉络,血涩不行,亦可动血出血(梗死后出血),出血性中风,脑中“蓄血”,瘀血不去,郁热不清,血脉涩滞,亦可引起缺血之变。
而需要注意到是,出血和缺血互为因果及共存的混合型中风,临床并非罕见。
虽同为瘀热,证有轻重在临床上,病人的症状表现,因瘀热的轻、中、重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
血分瘀热不重者,症状轻而不典型,因无神志及腑实证候而类似李东垣所说的“中血脉”之证。
即面色轻度潮红,肢体偏侧麻木无力或不利,口舌歪斜,舌质偏红,脉弦滑有力等。
血分瘀热较重者,症状则明显而典型,可表现为神识障碍,反应迟钝,躁扰不安,半身不遂,舌强语謇,腹胀硬满,大便秘结,身热面赤,舌红绛或紫、苔黄燥,脉弦滑数或结等,类似李东垣所指“中腑”之证(“内有便尿之阻隔”,可以伴有神志障碍)。
从瘀热辨治子痈的临证思路与经验——周仲瑛教授瘀热病机男科运用
子痈病名出自《外科证治全生集》,其论述:“子痈,肾子作痛而不升上,外观红色者是也。
迟则成患,溃烂致命;其未成脓者,用枸橘汤一服即愈。
”本病症相当于现代医学附睾及睾丸感染性疾病。
单一的睾丸炎非常少见,并经常伴随附睾炎症而发生(附睾-睾丸炎)。
本病从婴儿期到90岁都可以发病,18~50岁(平均41岁)年龄段附睾炎发病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第五位[1]。
本病多由尿道炎、前列腺炎、精囊炎、膀胱炎、尿道内器械操作、长期留置导尿管、前列腺癌术后等因素引起,细菌多从输精管逆行感染,或继发其他部位的细菌感染,通过血行、淋巴播散而导致。
1瘀热病机在子痈的发生发展附睾睾丸中医称之为肾子,是精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精子生成、成熟、储存的重要场所。
徐福松[2]独创内肾外肾学说,认为内肾主水,与现代医学泌尿系统相似;外肾主精,相当于现代医学中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系统以及外生殖器官。
肾子在功能上既可化生和贮藏生殖之精具备脏的功能,又可传送和排泄生殖之精具备腑的特性,形态上肾子中空似腑,从瘀热辨治子痈的临证思路与经验———周仲瑛教授瘀热病机男科运用王浩1,薛建国2(1.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29;2.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29)[摘要]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对“瘀热”病机理论进行较为系统的论述。
在周仲瑛教授指导下,通过文献分析,结合临床实践,初步探讨子痈瘀热的病机概念、临床表现、辨证思路、组方用药特点,并举案例说明,以更好丰富“瘀热”理论,也为子痈的辨证施治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瘀热病机;子痈;肾子;辨治经验[中图分类号]R277.59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0257-358X(2016)08-0682-03Clinical Thoughts and Experiences of Treating Epididymitis and Orchitis fromStasis and Heat———Application of Professor ZHOU Zhong Ying’s Blood Stasis and Heat Pathology Theory in Treatment of Andrology DiseasesWANG Hao1,XUE Jianguo2(1.The First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anjing210029,China;2.Jiangsu Province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anjing210029,China)Abstract Based on years of clinical experience,the Chinese medicine great master ZHOU Zhongying has created a systematic pathogenesis theory of“blood stasis and heat”.Under the guidance of Professor Zhou’s theory,through analysis of the relating literature,and combined with the clinical practice,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athogenesis,clinical manifestations,thoughts of differentiation and med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sta鄄sis and heat in epididymitis and orchitis,with a case for illustration.It enriches the theory of“blood stasis and heat”and provides new insights for the treatment of epididymitis and orchitis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鄄entiation.Key words pathogenesis of blood stasis and heat;epididymitis and orchitis;experiences of 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收稿日期]2015-07-03[作者简介]王浩(1990-),男,江苏丹阳人,2013年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男性疾病。
周仲瑛从瘀热论治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经验——周仲瑛瘀热论学术思想临证应用之三
影 响造 血 系统 伴 发血 液 异 常 改变 , 贫血 、 以 出血 、 发 犯 中土 , 胃中积 热 ; 肝热人 络 . 脉络不 和等 脏 致 或 致 热 为特征 的疾病 。 液病 临床分 为 三大类 型 : 细胞 腑 蓄 热 ,还必将 耗 伤津 液 , 夫血 犹舟 也 .津液 者水 血 红 “
关键 词 血 液 系统 疾病 中 医病机 中 图分 类 号 R5 5 文 献 标识 码
从 瘀 热 论 治 A 文章 编 号
f 周仲瑛 瘀 热论 学术 思想 临证 应 用之 一 、 二 已 之 不舒 , 思郁 虑 , 忧 愤懑恼 怒 , 可使 肝失 疏泄 调达 , 机 气
分 别刊登 于本刊 2 0 0 9年 第 6期 和 2 1 0 0年 第 1 ) 期 郁滞 不 畅 , 必化 热 , 成木 火亢 盛横 逆之 状 态 或 久 形 血 液 系统 疾 病 是 指原 发 于 造血 系统 的疾 病 . 或 令子 病 , 心 火亢 盛 ; 木火 刑金 , 致 或 致肺 络 郁热 : 客 或
合征 、 血小 板减 少 、 真性 红细胞 增 多症 、 敏性 紫癜 、 外 , 过 终将 导 致血 瘀 , 由是 形 成瘀 热 搏 结 , 于 脏腑 经 伏 多发性 骨髓 瘤 等 。其 临 床表现 多样 ,与 中医 的 “ 血 络 . 为血液 病 的发 病之 根 成 证 ”“ 、 内伤 发热 ” “ 劳 ” “ 聚 ”等疾 病均 有关 涉 。 、虚 、积 再 有 “ 热 戕 胃之类 , 酒 皆能助火 动血 ”饮 食 面 .但 内因起 主导 作 汤 。 又脾 胃居于 中焦 , ” 为气机升 降枢 纽 , 胃火 内炽 , 每 用, 往往 是 在先 天 禀 赋 不足 的基 础 上 , 肾 亏虚 , 肝 阴 影 响到其他 脏腑 的功能 , 胃火上 熏 , 如 肺络 为之不和 :
『名医经验』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四)中医辨证的内容
『名医经验』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四)中医辨证的内容辨病名根据中医有关病名的认识,抓住主症(可有一个或若干个)及其临床特点,确定可能的病名尤其是非症状病名,有利于针对疾病特点进行分别治疗。
如有些病在一定阶段都可表现脾胃湿热证,但黄疸宜用茵陈篙汤,湿温宜用王氏连朴饮、甘露消毒丹,泄泻宜用葛根芩连汤,痢疾则宜用芍药汤等。
这些方药的治则虽然基本相同,但对病的针对性是有区别的。
辨病因辨病因是根据中医有关病因的理论,抓住发病的季节、环境,发病前后的有关因素、生活习惯等等推理而得;或从证候表现以“审证求因”,作为病理分析的基础,结合病程新久,分清外感或内伤的类别,以决定采用哪一种辨证方法(如六淫、卫气营血、六经或脏腑经络、气血)。
同时,疾病又是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了解病因对治疗有直接的意义(病因学治疗,如虫积内扰的要驱虫,痨虫蚀肺的要抗痨)或间接的意义,即消除病因造成的病理后果,如郁怒可以伤肝,肝病可能出现肝气、肝火、肝风等病理转归,治疗可分别采用舒肝理气、清肝泻火、平肝息风等法。
辨病位根据中医病位的认识(如表里、卫气营血、脏腑、经络等),从证候表现判断病变所在,了解涉及的有关脏腑,有利于进一步分析病机,提供“归经”用药的依据,使同类药物的选择提高了针对性。
如火盛所致出血,“咳血──肺热──黄芩、知母、桑皮、地骨皮”,“吐血──胃热──生石膏、黄连、地榆、生地”,“便血──肠热──槐花、地榆、荆芥炭、侧柏叶”,“尿血──肾、膀胱热──黄柏、瞿麦、大蓟、小蓟”等。
辨脏腑病机根据中医有关脏脏、气血等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理论,抓住临床表现,分析综合证候的发生机制,了解脏腑、气血失调状态下的病理演变,可以掌握证与证之间的转化规律,对指导当前治疗和制定下一步诊疗计划有重要作用。
如外感咳嗽可表现风寒袭肺、风热犯肺等证,但肺除主气司呼吸、调节卫气外,尚有通调水道、治节血脉等功能。
若邪壅肺气,肺失通调,可以出现水肿病。
周仲瑛从瘀热论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学术经验
— —
周 仲瑛从瘀热论治特发性 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 学术经验
3 1 瘀 热 相 搏 .
在其 专著 《 瘀热 论》 中针 对 出血性 疾病 提 出瘀 热血 溢
证 , 瘀热 血溢 证 的病理 特点 概括 为 4个方 面 : 将 即因 热致瘀或瘀 郁化热 , 热相 搏 , 瘀 络损 血溢 ; 热深蕴 营 瘀
临床 表 现 为肌 肤 瘀 斑 、 下 出血点 , 鲜红 , 皮 色 出
肾。历代 医 家认为 其 发病有 火 盛 、 热 、 血 、 血 瘀 阴伤 、 气虚、 肝郁 等 不 同病 机 。 周仲瑛教 授认为本病 病机多 为肝 肾亏虚 , 阴血不 足; 或脾 肾气 虚 , 摄无 权 ; 统 同时 均有瘀 热 内蕴 , 溢 血 脉外 , 血失 归藏 。 瘀热致病 因素贯穿疾 病始终 。 教授 周
肿节 风 、 紫草 、 地锦 草 、 凌霄 花 、 生甘 草等 。
32 阴 虚 血 热 .
血 , 阴耗 血 ; 伤 多脏 同病 , 位广泛 ; 热 内攻 , 部 瘀 易生 他
著 兹择要 介绍 周 仲瑛 教授治 疗 特发性 血 小板 减 少 性紫 癜 的学 术经 验 , 以飨 读者 。 1 病 因病机 责 之阴伤 气虚 , 热血 溢 。 瘀 血失 归藏 根 据 特 发性 血 小 板 减 少性 紫 癜 的 临床 表 现 , 当
之 法 。四者 乃通 治血 证之 大纲 。” 仲瑛 教授 治疗 特 周 发 性血 小 板 减 少性 紫 癜 借鉴 《 证论 》 学 术思 想 , 血 之
从瘀热辨治子痈的临证思路与经验——周仲瑛教授瘀热病机男科运用
从瘀热辨治子痈的临证思路与经验——周仲瑛教授瘀热病机
男科运用
王浩;薛建国
【期刊名称】《山东中医杂志》
【年(卷),期】2016(0)8
【摘要】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对"瘀热"病机理论进行较为系统的论述。
在周仲瑛教授指导下,通过文献分析,结合临床实践,初步探讨子痈瘀热的病机概念、临床表现、辨证思路、组方用药特点,并举案例说明,以更好丰富"瘀热"理论,也为子痈的辨证施治提供新的思路。
【总页数】3页(P682-684)
【关键词】瘀热病机;子痈;肾子;辨治经验
【作者】王浩;薛建国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江苏省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7.597.2
【相关文献】
1.中医“瘀热”病机理论证治·外感篇--周仲瑛国医大师“瘀热”相关学术经验发微之二 [J], 唐蜀华;严冬
2.中医“瘀热”病机理论证治·内伤杂病篇--周仲瑛国医大师“瘀热”相关学术经验发微之三 [J], 唐蜀华;刘春玲
3.周仲瑛从瘀热论治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经验——周仲瑛瘀热论学术思想临证应用之三 [J], 郭立中;陈四清;皇玲玲
4.周仲瑛从瘀热论治重型肝炎临证经验——周仲瑛瘀热论学术思想临证应用之一[J], 陈四清;郭立中
5.周仲瑛从瘀热辨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证思路与经验 [J], 周学平;吴勉华;潘裕辉;王慧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周仲瑛]内科疑难杂病辨治概要
[周仲瑛]内科疑难杂病辨治概要(一) 周仲瑛南京中医药大学疑难杂症是指辨证求因诊断难明(疑),病症复杂多变(杂),缺乏特效治疗(难)的一类病症。
中医药对这类疾病的治疗有其一定的优势。
为深化中医对众多疑难杂病辨治规律的探讨,构建内科疑难杂病辨治理论体系,现以病机学说为核心,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体会,拟从疑病多郁、难病多毒、怪病多痰、久病多瘀、急为风火、湿热缠绵、多因复合、病实体虚、多脏相关及治疗策略等十个方面对疑难杂病的中医辨治规律进行初步探讨,以求正于诸贤。
一、疑病多郁疑病多郁是指在患者所诉症状繁杂多端,疑似难辨之际,当着重从郁入手。
郁有气郁、血郁、痰郁、火郁、湿郁、食郁之分,但在疑难杂症中以气郁最为常见。
因“六郁”以气郁为基础,“气血冲和,百病不生。
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气无形而血有质,目前中医界对“有形”的瘀血倾心研究者多,对“无形”的气留心重视者少。
殊不知中医的理论核心是“气”,中医很重视人体的“气机”、“气化”功能,张景岳有“行医不识气,治病从何据?”之说,甚至认为:“凡有余之病,由气之实;不足之病,因气之虚。
如风寒、积滞、痰饮、瘀血之属,气不行则邪不除,此气之实也;虚劳、遗漏、亡阳、失血之属,气不固则元不复,此气之虚也。
虽曰泻火,实所以降气也;虽曰补阴,实所以生气也。
气聚则生,气散则死”。
从临床上看,这类疾病与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患者往往自觉痛苦很多,症状繁杂多变,有多系统表现,但大多查无实质性病变,或虽疑为实质性病变,而又不能定性、定位,明确诊断。
临床上常以心身疾病、功能性疾病及亚健康状态者为主,多“无形”可辨,但部分患者失治误治、年深日久可发展为形质性损害。
病位常以肝为主,涉及心、脾。
因五脏中惟肝性喜条达,不受遏郁,易动而难静。
肝病最易延及他脏,故曰:“肝为五脏之贼”。
肝气一郁,即乘脾土,腹痛腹胀,甚则作泻;或克犯于胃,气逆作呕,两胁痛胀;化火上冲于心则心烦悸动,反侮于肺则呛咳不已,下夺于肾则耳鸣视糊。
周仲瑛教授治疗内伤发热经验
周仲瑛教授治疗内伤发热经验
叶丽红;周红光;吴勉华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急症》
【年(卷),期】2003(012)006
【摘要】@@ 导师周仲瑛教授为全国著名中医药专家,业医近 60载,以治疗各种疑难杂症见长。
笔者在随师学习过程中,曾观察到周师治疗多种类型的内伤发热均取得良好疗效。
现将其经验归纳总结如下。
【总页数】2页(P545-546)
【作者】叶丽红;周红光;吴勉华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南京,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南京,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南京,21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9.8
【相关文献】
1.金杰教授运用升阳益胃汤治疗内伤发热经验 [J], 冯勤勤;吴明阳;金杰
2.刘铁军教授治疗肝病内伤发热经验 [J], 韩振琦
3.基于数据挖掘及复杂网络技术探讨周仲瑛教授治疗哮喘发作期经验 [J], 邵臧杰;王盼盼;李红;吴峰妹;杨菊;叶放
4.夏洪生教授治疗内伤发热经验 [J], 曹田梅
5.李振华教授治疗内伤发热、失音经验 [J], 王海军;王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周仲瑛从瘀热论治急难杂症经验
周仲瑛从瘀热论治急难杂症经验
徐(瑾);郭立中
【期刊名称】《河北中医》
【年(卷),期】2013(35)5
【摘要】瘀热一词首见于《伤寒杂病论》,所言瘀热有2层含义:其一为瘀血与热相结;其二为郁热。
现代瘀热的定义是指在急性外感热病或内伤杂病病变发展的一定阶段,火热毒邪或兼夹痰湿壅于血分,搏血为瘀,致血热、血瘀2种病理因素互为搏结、相合为患而形成一种特殊证候类别,即为瘀热相搏证,其病位在营血、脉络,病理变化为瘀热相搏,脏腑受损,治疗大法为凉血化瘀并重。
单纯运用清热凉血法或活血化瘀法,往往疗效欠佳。
【总页数】3页(P645-647)
【作者】徐(瑾);郭立中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46;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急难症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4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9.7;R255.702.5
【相关文献】
1.周仲瑛从瘀热阻窍论治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经验——周仲瑛瘀热论学术思想临证应用之二
2.周仲瑛从瘀热论治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经验——周仲瑛瘀热论学术思想临证应用之三
3.周仲瑛从湿热瘀毒论治慢性肾脏疾病的临床经验——周仲瑛瘀热
论学术思想临证应用之四4.周仲瑛从瘀热论治重型肝炎临证经验——周仲瑛瘀热论学术思想临证应用之一5.周仲瑛从瘀热论治精神神经疾病经验介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瘀热”病机理论证治内伤杂病篇--周仲瑛国医大师“瘀热”相关学术经验发微之三唐蜀华;刘春玲【摘要】周仲瑛教授认为瘀热为患不仅见于外感热病中,亦常发生于内伤杂病热郁血分,久病入络的严重阶段。
其形成与内伤久病,气火亢盛,湿热痰瘀,壅塞血脉有关。
临证当辨脏腑病位、相关子证、瘀热轻重,详察血热、血瘀分别存在的症候,准确把握特征性症状或体征,结合相关舌脉识辨。
治以凉血与散瘀为大法,传统以犀角地黄汤为代表,自拟丹地合剂、地丹凉血注射液。
临床常分为瘀热阻窍证、瘀热血溢证、络热血瘀证、瘀热痹阻证等,分别论治。
【期刊名称】《江苏中医药》【年(卷),期】2014(000)008【总页数】4页(P1-4)【关键词】瘀热;内伤杂病;名医经验【作者】唐蜀华;刘春玲【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京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京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8“瘀热”所致病症多端,常为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主要病机,具有普遍的临床指导意义。
历代医家对“瘀热”病机、证治已有相当认识,但多偏重于外感温热致病,而忽视内伤因素及其证治。
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对“瘀热”病机理论进行了系统阐释[1]。
因内伤久病、气火亢盛、湿热痰瘀、壅塞血脉所致的内伤瘀热证,临床常见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肿瘤等。
在多种内伤杂病的病程中,有诸多因素可导致瘀血和(或)内热的产生。
或由瘀致热,或由热致瘀,或瘀热并存,最终导致瘀热相搏,胶结为患。
具体如下:素体热盛,阳亢为病,气失平衡,火失潜藏,阳盛则内生火热,热炽则耗损营阴,以致血涩不畅,滞而为瘀,热搏血瘀。
长期情志不遂,可扰乱气机,以致情志之火内幡。
一则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木失条达,气滞血瘀。
一则气郁日久化火,火热与瘀相结,进而阻塞气机,壅滞血络,火郁络瘀,热瘀相搏。
素体气实痰盛,或嗜食油腻肥甘,致使痰湿浊瘀内生,留滞体内,湿蕴蒸热,血涩络瘀,痰浊瘀滞,郁而化热,阻滞气机,壅塞血脉,脏腑蓄热,热郁血瘀。
大病不愈,病久入络,络瘀生热。
大病、久病不愈,致气血阴津的慢性耗损,气虚则行血无力,津伤则无以载血周流,血虚则滞涩难行,进而络脉瘀滞,积久化热,瘀热易生。
且病久缠绵不愈,残毒余邪弥散经脉络窍,气血流行失畅,瘀郁生热,与血搏结。
瘀热在内伤杂病的表现因血热与瘀血的因果先后及主次轻重有异,但无论血瘀与血热何者为先,在疾病发展中又互为因果,所谓“热附血而愈觉缠绵,血得热而愈形胶固”,导致瘀热的不断发展,使病情恶化且复杂多变。
瘀热为患多发生于内伤杂病病程中的严重阶段。
以络瘀血涩,痰郁化热,或火热内生,因热致瘀为主要病机,且多兼夹湿热痰浊;瘀热相搏,可致脏腑功能障碍,形质损害;其病程较长,病情复杂且易于反复,或易生他变,或久病急变,脏腑功能失用。
若瘀热夹痰,伏肺损络,则反复咯血(如支气管扩张);若湿热蕴结,邪郁化火,灼伤胃络,搏血为瘀,瘀热阻络,迫血妄行,血上溢则为吐血,血下溢则为便血(如上消化道出血);若瘀热入营血,热极生风或(及)耗血伤阴,热炽阴伤,可致肝风内动,出现抽搐、震颤;若瘀热相搏,血随气逆,上犯清窍,脑中蓄血,扰乱神明,可致昏迷(如脑血管意外);若瘀热互结,热壅血瘀,闭阻心脉,气血运行不畅,可致心胸猝然而痛,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如心绞痛);若瘀热阻于孙络,可发为脂浊(高脂血症)、肥胖、代谢综合征;瘀热阻于肢体经络,发为痛风、糖尿病足;若消渴日久,肺胃肾阴虚燥热,耗津灼液而成瘀,瘀热相搏,即可加重原有病证,又易变生他症(如糖尿病继发脑血管意外等);若热毒内蓄血分,瘀热阻于经络,燔灼阴血,肝肾多脏受损,可致阳毒发斑(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若素体阳旺,血分伏热,搏血为瘀,瘀热壅盛,血不循经,溢于皮下肌肉,可致肌衄(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综上所述,内伤瘀热多属素体阴虚阳旺,热郁血瘀,标实本虚往往互见。
久病入络,络热血瘀,瘀热胶结,病多迁延难已。
且病涉多脏,脏腑体用皆有损害,甚至呈现不可逆的局面。
3.1 辨证依据周教授指出,瘀热致病多端,临床表现亦每因病而同中有异。
应准确把握特征性症状或体征,结合相关舌脉识辨。
3.1.1 血热征内伤所致者往往并不均呈体温明显升高,可低热、潮热,亦可以自觉烘热、烦热、手足心热,面红目赤等为主,并见烦躁不宁,或谵语、神志昏蒙或昏迷。
3.1.2 血瘀征除可表现局部固定疼痛,或见瘀点、瘀斑外,内伤所致者还可见腹内或皮下经络结聚有形之坚块、肿瘤,指、趾青紫,手掌红赤,皮肤甲错,肌肉变硬,爪甲增厚、变色,口渴,但漱水而不欲咽。
3.1.3 出血征各个部位均可见出血征象[2]。
3.1.4 舌苔、脉象同外感所致瘀热者[2],本篇不再赘述。
以上征象不必悉具,凡血热与血瘀参见,结合病史分析,具有因果关系者,即可断为“瘀热”。
因其涉及脏腑各有不同,宜从脏腑功能障碍可能出现的特征定位,必同时兼有热或瘀的其他症状和体征。
3.2 辨治要点[3]3.2.1 辨脏腑病位可分为脏腑瘀热、血脉瘀热、窍络瘀热等。
临证应注意清散脏腑郁热,通经活络,并酌加搜剔入络之品。
3.2.2 辨相关子证因疾病的不同,临床可表现为不同的子证。
常见如瘀热阻窍证、瘀热血溢证、络热血瘀证、瘀热痹阻证、瘀热水结证、瘀热腑结证、瘀热酿痰证、瘀热伤阴证、瘀热动风证等。
临证需观其脉证治之。
3.2.3 辨瘀、热轻重热重于瘀者以凉血为主,化瘀为辅,伍以清热泻火(解毒)之品;瘀重于热者则应在活血化瘀的基础上,加用行血之品,必要时配用下法下其瘀热。
3.2.4 察兼证、变证病程中易出现伤阴、动血、窍闭、厥脱,当配合养阴、凉血、开窍、固脱之品。
3.3 内伤瘀热证的治疗大法和基本方药3.3.1 治疗大法根据异病同证同治的原则,采用凉血散瘀法治疗,既清血分之热,又散血中之瘀,解血分之毒,止妄行之血。
3.3.2 基本方药传统以犀角地黄汤为代表,用于热重于瘀者。
如瘀重于热,用抵当汤;热瘀相等,用桃仁承气汤。
常用药有水牛角、生地、赤芍、丹皮、丹参、制大黄、桃仁、虻虫、虫等。
根据周教授的经验举例如下:4.1 瘀热外溢证主症:鼻衄、咳血、吐血、尿血、便血、皮下出血等单独或兼并出现,血出夹有紫暗血块,或血色紫暗,或暗红,或瘀斑出血点密布,其色由红变紫,红、紫错落,或出血反复缠绵,伴其他血热、血瘀见证。
舌脉:苔薄或薄黄,舌紫或红绛,舌上有瘀斑或斑点,舌下青筋紫暗显露,脉细或数。
参考:(1)血液凝固性和纤溶活性改变,随着病情变化可表现为高凝、低凝纤维蛋白溶解亢进。
(2)微循环广泛微血栓和微循环障碍。
(3)血液成分改变,流变性异常。
(4)血小板减少,聚集性增加,或释放功能亢进,病情严重时可表现为血小板聚集性下降。
(5)TXA2-PGI2升高严重者PGI2下降。
(6)血流动力学障碍。
治法:清热凉血,散瘀止血。
方药:丹地合剂、地丹凉血注射液加减。
药如水牛角片、制大黄、生地、丹皮、赤芍、山栀、人中白、白茅根、紫珠草、阿胶等。
案1.阴斑,尿血(紫癜性肾炎),肾虚阴伤、瘀热血溢证。
秦某,女,15岁,学生,门诊病人。
1992年2月20日初诊。
9岁时曾患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去年9月突发血尿,下肢发紫斑,住“八一”医院检查,诊断为紫癜性肾炎。
应用激素等治疗后控制,最近血尿又发。
两下肢紫癜密集,腰部酸痛,小便赤红,口干,纳差,神疲,面黄欠华,舌苔黄,舌质红,脉细。
今尿检红细胞(+++),蛋白(++)。
辨治经过:肾虚阴伤,络热血瘀,瘀热动血,血不归经。
治予滋肾养阴,凉血化瘀止血。
仿六味阿胶饮合犀角地黄汤意立方。
处方:大生地12g,丹皮、白芍、山萸肉、怀山药、旱莲草、阿胶珠、茯苓、泽泻各10g,炙龟版、水牛角片各15g(先煎),煅人中白6g,白茅根20g。
每日1剂,水煎服。
半月后复诊,两下肢紫癜基本消退,尿黄不红,诸证改善。
尿检蛋白(+),红细胞少。
守原法继服,病情稳定,多次在当地医院尿检,晨起小便(-),劳累后尿蛋白(微量~+),红细胞(少~+),下肢紫癜不再新生。
此后诊治俱守原议,略事出入,间断配用雷公藤10g,最后加入黄芪15g,有时尿检偶有蛋白少量。
先后服药近5月,临床痊愈。
案2.尿浊、尿血(乳糜血尿),脾肾两亏、瘀热血溢证。
唐某某,女,58岁,工人,门诊病人。
1993年2月6日初诊。
患乳糜尿30余年,反复发作,2年前转成乳糜血尿,尿下鲜红,混夹乳糜或血块,反复发作,持续不愈,曾住院2次,遍用中西止血药及输液、输血,终未见效。
2年来尿血几无宁日,尿色鲜红,混夹乳糜或血块,甚至阻塞,腰背酸楚以左侧为著,疲劳乏力,厌食纳差,肌肤如有蚁行,口干口苦。
苔薄黄腻,舌红暗紫。
面色萎黄虚浮,明显贫血貌,脉细。
左肾区有叩痛。
今于本院尿检:乳糜试验阳性,红细胞(++++)。
辨治经过:脾肾两亏,气虚不固,湿热下注,阴络暗伤,缘血出不止,气阴日耗;离经之血,蓄而郁热,瘀热灼络,络损血溢,故尿血顽固不愈。
急则治其标,先以凉血化瘀止血为主,酌顾气阴。
处方:大黄炭10g,大生地15g,大小蓟(各)15g,失笑散10g,血余炭12g,苎麻根30g,炙乌贼骨、桃树胶、紫珠草、地锦草各15g,水蜈蚣20g,煅人中白10g。
每日1剂,水煎服。
并忌油腻、辛辣,注意休息。
1周后复诊,诉血尿曾隐1天,但多数尿下仍有多量血块,面色萎黄,神气虚怯,肌肤犹有蚁行,厌食,苔薄黄,舌淡红映紫,脉细。
虽有肾虚不固、气阴耗伤之虚象,但仍当急治其标,加重凉血散瘀、和络止血之味。
乃改用丹地合剂扩充。
处方:水牛角片15g,赤芍、丹皮、大黄炭(后改制大黄)、血余炭、煅人中白、炒阿胶珠、苎麻根、白及(各)10g,紫珠草、炙乌贼骨(各)15g,生黄芪20g。
诊毕,因患者胸闷、头昏欲仆,急查血红细胞2.2×1012/L、血红蛋白60g/L,又予输血200mL。
后一周尿血控制,尿检(-),精神改善。
因左侧腰痛,加金毛脊10g,原法巩固。
共服药42剂,临床痊愈。
追访18个月未发。
按:(1)尿血属肾,一例标本同治,一例重在治标,均从瘀热灼伤肾络,予凉血化瘀止血,得收全功。
(2)周教授指导的课题组以丹地合剂、地丹凉血注射液从流行性出血热开始扩大应用于其他外感和内伤疾病引起的“瘀热”型血证,共治疗115例。
结果表明:临床愈显率为90.43%,总有效率为97.39%,优于常规西药治疗组(愈显率74.55%,总有效率87.27%,P<0.05);平均止血时间优于常规西药治疗组(P<0.01);血液流变学、DIC平均复常时间亦均优于常规西药治疗组(P<0.05)。
对外感及内伤所致瘀热血证均有良好效果。
(3)古人直观未能发觉的瘀热血证,有时也可应用凉血散瘀(破瘀)止血之法。
如脑出血,历属“中风-中脏”,现多认为其原因系“血之与气,并走于上”,“离经之血瘀阻脑府”,病理往往是风痰瘀热(火)相互为患,尤其“瘀热”壅闭是导致阴阳离决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