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仲英:久病多瘀、怪病多痰、难病多毒、疑病多郁

合集下载

中医历代名家录

中医历代名家录

中医历代名家录华佗,字元化,是东汉时杰出的医家。

他曾到过很多地方为人治病,方法简单有效,受到了百姓的爱戴。

华佗是一位精通医术的著名医生,尤其出名的是他在外科方面的成就。

他到了哪里,都会受到了人们热烈的欢迎。

他不但精通方药,而且在针术和灸法上的造诣也十分令人钦佩。

他每次在使用灸法的时候,不过取一两个穴位,灸上七八壮,病就好了。

用针刺治疗时,也是只针一两个穴位,告诉病人针感会达到什么地方,然后针感到了他说过的地方后,病人就说“已到”,他就拔出针来,病也就立即好了。

如果有病邪郁结在体内,针药都不能直接达到,他就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祛除病患。

他所使用的“麻沸散”是世界是最早的麻醉剂。

在手术前让病人服下麻沸散,他不久便会昏睡过去,不省人事了,直到手术后才会醒来,痛苦很小。

而手术之后,他在缝合的伤口处抹上一种药膏,四五天就能好转,也不痛了,一月之内伤口便能愈合,医术十分高明。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今湖北省蕲春县)人,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一五一八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一五九三年)。

他家世代业医,祖父是“铃医”。

父亲名闻,号月池,是当地名医。

那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

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

因此,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

李时珍自小体弱多病,然而性格刚直纯真,对那些空洞乏味的八股文,怎么也学不进去。

自十四岁中了秀才后九年,三次到武昌考举人,都落第了。

于是,他放弃了科举作官的打算,专心学医,于是向父亲表示了这样的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

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父亲无奈,只好答应了他的请求。

经十余年的刻苦钻研,李时珍三十多岁时便成为当地很有名望的医生。

据说当时常随父亲在当地的玄炒观内为病人诊治。

关月波,北京人,生于1873年,卒于1940年,享年67岁,是清末民初北京著名中医。

关氏年轻时熟读古文,曾创办私塾,自任教师并自学中医。

在北京行医40余年,擅长内、外、妇、儿及针灸各科,尤精内科、妇科。

周仲瑛教授“癌毒”学说以毒攻毒治肿瘤

周仲瑛教授“癌毒”学说以毒攻毒治肿瘤

周仲瑛教授“癌毒”学说以毒攻毒治肿瘤清热解毒法与以毒攻毒法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根据60余年临床实践提出“癌毒”学说, 近年来我们课题组传承周仲瑛教授癌毒学术思想, 创建了中医肿瘤癌毒病机理论体系。

癌毒病机理论认为癌毒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 是在肿瘤发病过程中体内产生的一种特殊毒邪, 既是致病因素, 也是病理产物。

癌毒病机理论提出肿瘤的基本病机是“痰瘀郁毒、正气亏虚”, 治疗原则为“消癌祛毒、扶正祛邪”, 其中“消癌”是指通过理气、化痰、祛瘀治法消散癌肿, “祛毒”是指祛除癌毒, 包含清热解毒与以毒攻毒两种治法。

目前清热解毒与以毒攻毒两种治法在肿瘤临床应用较为广泛, 现基于癌毒病机理论的指导, 从应用依据、应用原则、临床用药3个方面对二者简要探讨如下。

清热解毒法与以毒攻毒法的应用依据1.清热解毒法治疗肿瘤的主要依据热毒蕴结是肿瘤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 清热解毒法是临床治疗肿瘤的主要治法之一。

具体来说, 一方面, 若癌毒兼夹热邪, 应辨证选用清热解毒法;另一方面, 因肿瘤细胞多处于高代谢状态, 内部往往会表现出“热”象, 亦可应用清热解毒法。

癌毒病机理论认为临床运用清热解毒法治疗肿瘤并不拘泥于热毒证候, 即使患者表面无热邪兼夹, 也可根据其正气强弱酌情使用清热解毒法以发挥抗癌祛毒之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以下简称《药典》) 2010版一部共收载功能与主治为清热解毒的中药材有72种, 经文献检索发现其中45种已报道具有抗肿瘤活性[1]。

药理研究亦表明, 清热解毒药可通过直接抑制肿瘤、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炎、解毒、退热、阻断致癌和防突变、抗氧自由基、逆转肿瘤细胞的耐药性等多途径抗癌。

2.以毒攻毒法治疗肿瘤的主要依据癌毒病机理论认为癌毒的存在是恶性肿瘤形成的先决条件, 其首先具有“毒”的一般性质, 即毒是机体日久蓄积形成的邪气, 毒为邪之甚。

而癌毒又有其自身的特性, 它能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 故治疗肿瘤必须清除或者抑制体内的癌毒,若癌毒表现出猛烈和顽固之性, 患者正气强盛, 则非攻不克, 临床上常用以毒攻毒法, 借以毒攻毒药性峻力猛以攻顽除坚。

周仲瑛辨治疑难病证学术思想介绍

周仲瑛辨治疑难病证学术思想介绍

3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南京市汉中路282号(210029) 收稿日期:2005-06-09;修回日期:2005-10-17周仲瑛辨治疑难病证学术思想介绍郭立中3 王志英3主题词 难治病 中医药疗法 @周仲瑛 周仲瑛教授对内科疑难病症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文仅就其这方面的学术思想介绍于下。

1 疑病多郁郁有气郁、血郁、痰郁、火郁、湿郁、食郁之分,但在疑难病症中最常见的是气郁。

气郁与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患者往往自觉痛苦很多,症状繁杂多变,但大多查无实质性病变,或虽疑为实质性病变,而又不能定性、定位,明确诊断。

病位多以肝为主。

因五脏中惟肝性喜条达,不受遏郁,易动而难静。

肝病最易延及他脏,故曰:“肝为五脏之贼”。

肝气一郁,即乘脾土,腹痛腹胀,甚则作泻;或克犯于胃,气逆作呕;化火上冲于心,则心烦悸动;反侮于肺,则呛咳不已;下夺于肾,则耳鸣视糊。

风依于木,气郁易于化火,肝阳还易化风,为眩、为晕、为麻、为痉、为颤、为类中。

另外,情志郁结,气滞久则络瘀,气不布津还可液聚为痰,故有“诸病多自肝来”之说。

周老从数十年临床经验中认识到疑难杂症在疑似难辨之际,应着重从肝入手,首辨气郁,注意其化火、生风及挟痰、挟瘀的情况,从而在疑难病症辨治中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

四逆散、逍遥散(化火者用丹栀逍遥散)、柴胡疏肝散、越鞠丸、半夏厚朴汤、五磨饮子等皆为治疗郁证的名方。

用药方面,柴胡、芍药疏肝解郁,升阳敛阴,调和表里,肝郁不畅,表里不和者可用;香附、紫苏梗气血双调,理气解郁,对妊娠呕吐、脘腹胀满者可用;白豆蔻、砂仁辛散温通,芳香化浊,对湿浊内蕴、脾胃虚寒者可用;瓜蒌、枳实破气消积,宽胸散结,润燥通便,对胃脘痞满、大便不畅者可用;木香、槟榔行气止痛,消积导滞,对胃肠积滞、脘腹胀痛者可用。

至于青皮疏肝,香附散郁,枳壳利膈,木香舒脾,厚朴散满,沉香降逆,旋覆花下痰降气,柴胡解郁升清,川芎、紫苏叶能散邪气从汗而解;槟榔、大腹皮能使浊气下行而去后重;莱菔子、紫苏叶、杏仁对肺气滞于大肠者皆可随证灵活应用。

痰瘀互结,痰是痰湿,瘀是血瘀,湿则凝,瘀则聚,痰瘀互结,症瘕积聚,百病丛生。

痰瘀互结,痰是痰湿,瘀是血瘀,湿则凝,瘀则聚,痰瘀互结,症瘕积聚,百病丛生。

痰瘀互结,痰是痰湿,瘀是血瘀,湿则凝,瘀则聚,痰瘀互结,症瘕积聚,百病丛生。

“怪病多痰”,“顽症多瘀”。

痰是痰湿,瘀是血瘀,湿则凝,瘀则聚,痰瘀互结,症瘕积聚,百病丛生。

而且痰瘀互结导致的病症,轻则成疑难杂症,久治难愈;重则成危症癌症,药石难医。

为什么痰瘀互结后果这么可怕?因为痰瘀水湿,会相互影响转化,两者在人体内作祟,可危害五脏六腑、肢体骨节经络,既会加重旧病,又会增加新病,旧病新邪胶着,就会使病程缠绵,顽固难愈。

痰瘀互结对人体的危害痰瘀壅遏于肺,会引起咳嗽气喘、胸闷刺痛,常见病有肺胀、肺痈、哮喘、肺癌;痰瘀痹阻胸阳,会引起胸闷、心痛、心悸,常见病有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痰瘀闭塞脑窍,会导致神昏、癫狂、痴呆、健忘、头痛,常见病有老年痴呆、脑梗、癫痫;痰瘀阻滞肠胃,会引起胃痛、腹胀、纳呆,常见病有慢性胃肠炎、胃肠息肉、皮疹粉刺;痰瘀阻滞肝胆,会引起胁痛、腹胀、纳差、皮肤发黄,常见病有黄疸、肝炎、胆结石;痰瘀阻滞于肾,会引起水肿、癃闭、腰痛、尿浊,常见病有淋证、肾炎、肾衰竭、肠梗阻;痰瘀阻滞肢体,会引起肢体麻木、僵硬、疼痛,常见病有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疾病;痰瘀阻滞经络,会引起淤堵、积聚,常见病有甲状腺结节、肺结节、乳腺结节、肝囊肿、子宫肌瘤、恶性肿瘤……为什么痰瘀互结是医学难题?我们都知道湿为百病之源,黏腻难除,更何况它的升级版——“痰”。

这还不算,现在又加了个凑热闹的百病之源“瘀”,阻塞经络。

痰黏瘀硬,两者结合,简直就成了钢筋水泥,牢牢地驻扎在体内,为祸做害!而且更难缠的是,痰瘀之间可以相互影响,痰阻则血难行,血凝则痰难化,痰湿内阻,久必生瘀,所以治痰还要兼顾祛瘀。

另外痰瘀之间还可以互相转化,如湿聚为痰,血滞为瘀,痰可碍血,瘀能化水,所以治疗期间还要随着病情的变化随时调整用药。

《血证论》明言:“痰亦可化为瘀。

”“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

”痰瘀互结最典型的特征面色晦暗无光泽,口唇紫暗,目下发青,喜怒无常,舌质紫暗,舌面有瘀斑或瘀点,舌苔厚腻,舌体胖大有齿痕,舌底两条静脉又粗又大,颜色发紫或发青。

周仲英谈中医临床辨证技巧

周仲英谈中医临床辨证技巧

周仲英谈中医临床辨证技巧(一)辨证的概念及重要性辨证就是辨别、识别证候。

中医的“证”相当于西医的诊断,它是中医关于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把握疾病某阶段本质的一种概念。

换言之,就是为了达到明确诊断而进行的思维──在全面而有重点地搜集病史、症状、体征等四诊素材的基础上,运用中医基本理论,进行分析、推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综合判断,以得出相对合理的证候诊断,有关病因、病位、八纲属性、病理变化等等综合概念。

其重要性正如《临证指南医案》所说:“医道贵乎识证、立法、用方,此为三大关键……然三者之中,识证尤为紧要。

”时至现代,一般而言,要想应用中医药手段取得理想的疗效,仍必须有科学的、合乎逻辑的辨证分析,首先确立正确的证候结论。

(二)辨证的主要思维方法辨证的思维方法主要是应用中医基本理论对四诊素材进行分析筛选、分类排比。

从认定主症开始,深入剖析其特点,理出证的初步线索,识别疾病的证候。

以疼痛为例,要分析其部位、性质、程度、加重或缓解的有关因素等等。

如痛在胃脘者,询知其既痛且胀、痛势隐隐、得食可缓,局部喜暖恶冷等即可得出“中虚胃寒气滞”的初步印象。

然后全面回顾四诊所得,扩大思路,“有者求之,无者求之”,寻求对初步印象的支持。

出现不符合初步印象的证候也要认真推敲,或扩大内涵,或相互排除假象。

主症无典型线索可辨时,可采用反面论证、逐一排除的方法。

必要时还可通过试探治疗,等稍后再作进一步结论。

至于上述有关内容辨明后的价值,当然关键还在于指导治疗。

(三)病、证、症之间的关系首先要明确疾病、证候与症状三者间的关系。

一般说,有病始有症,有症方可辨证,有证乃知病,一病或有数证,一证每有多症。

症是外部表现,证是内在本质的时相(阶段)概括,病是证的转化沿着一定规律进行的总体轨迹。

辨病(包括西医的微观手段)有利于认识疾病的个性,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特殊规律,把握疾病的重点和发展趋势,有利于制定总的治疗原则,也有利于治疗没有症状的疾病。

中医妙语122句,看懂了你会明白三分之一的病

中医妙语122句,看懂了你会明白三分之一的病

中医妙语122句,看懂了你会明白三分之一的病中医妙语122句1、疔疮先出血,内毒以寒泻.2、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3、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5、痢无补法。

6、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7、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8、疹是太阴风热。

9、癍是阳明火毒。

10、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11、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12、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13、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4、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15、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

16、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17、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8、亢则害,承乃制。

19、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20、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21、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22、上焦如羽,非轻不举.23、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24、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24、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25、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26、通邪三法汗、吐、下。

27、寒淫于内,治宜甘热。

28、热淫于内,治宜咸寒。

29、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30、导龙入海,引火归渊(源)。

31、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32、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33、肝胆之症,以下为主。

34、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35、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36、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37、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38、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9、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40、培之以黄芪,燥之以白术,补气健脾何患不除。

41、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4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43、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44、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45、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46、湿热毒火,首见肝经。

47、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48、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49、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毒治病十去其八。

50、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51、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到血直须凉血散血。

熟记中医口诀,脉诀

熟记中医口诀,脉诀

1、恶热非热明是虚症。

2、久病非寒,暴病非热。

3、久痛无寒,暴痛无热。

4、麻是气虚,木是血虚。

5、牙痛长,腿痛短。

6、冬不用栀子,夏不用麻黄。

7、久病多瘀,怪病多痰。

8、从阳化热,从阴化寒。

9、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

10、久病必瘀,久病必虚。

11、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12、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

13、扎针拔火罐,病好一大半。

14、中药不效,炮制不到。

15、四季脾旺不受邪。

16、肝阳上亢,水不涵木。

17、气症饮水,血症不饮水。

18、热在上焦,气伤则渴。

19、热在下焦,血伤则不渴。

20、血之为病,上焦瘀血小便必难,下焦瘀血小便必自利。

21、一切血症,日轻夜重,一切气症,日重夜轻。

22、一切火症,心急潮热,一切水症,胁硬心下怔忡。

23、无阳则厥,无阴则呕。

24、凡病昼则增剧,夜则安静,是阳病有余及气病血不病。

25、凡病夜则增剧,昼则安静,是阴病有余及血病气不病。

26、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

27、夜则恶寒,昼则安静,是阴血自旺于阴分也。

28、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气下陷于阴中也。

名曰:热如血室。

29、夜则安静,昼则恶寒,是阴气上溢于阳中也。

30、昼则发热、烦躁,夜则发热、烦躁,是重阳无阴,急泄其阴峻补其阳。

31、昼则恶寒、夜则烦躁,饮食不入,名曰:阴阳交错者死。

32、内侵膻中则为厥脉理心灯医家脉理最为先,此中妙决要精研,三部五脏犹易识,七诊九侯至难传;掌后高骨为关脉,前寸后尺三部全,左寸心经与小肠,关部肝胆正相当,尺部膀胱合与肾,右寸肺经与大肠,脾胃正在关部内,尺部命门和三焦,三部五脏既分明,七诊之法亦要精;静心忘虑均呼吸,先诊虑际指要轻,微重饥端沉至骨,病人息数俱察清,七诊既明论九侯,浮中沉在指下求,三部俱有浮中沉,此为九候莫在等,七诊九侯辩既真,人身三焦亦要分,脉中寸部管上焦,须知从头至于心,中焦从心至于脐,脉居关部不须疑从脐至足为下焦,尺部寻之自不迷,三焦部位即分当,各脉形状亦要商,脉行三十最繁浩,浮沉迟数为大纲,浮脉形状果如何,按之不足举有余,沉脉重按方可得,一息三至脉为迟,数脉一息来六至,四脉形状亦辨真,诊时下指细推祥,先求本脏脉相当,肺脉浮涩脾和缓,心脉浮大肝弦长,命门三焦宜沉细,肾脉沉滑最为良,一息四至中和象,不浮不沉气悠扬,此为平脉休断病,有病之脉再参祥;浮而有力风来侵,无力为虚损真阴; 沉而有力乃为积,无力气逆脾寒深;迟而有力乃为寒,无力腹疼因痞端;数而有力当作热,无力疮痒疼难安;数而沉细属虚火,若兼繁盛是伤寒;总言回脉知大略,再分六部仔细参;左寸脉浮心不宁,神昏话乱梦多惊,胸中烦躁痰涎甚,伤风发热与头疼;心脉来沉积浮梁,胸满肋疼冷饮伤,咯血虚惊夜不寐,气粗崩漏淋难当;心迟腹疼胃虚真,心疼呕水小便频,胸满脐疼身拘紧,怔仲虚汗渐伤神;心数烦躁言语狂,小便不和舌生疮,目昏头眩兼呕血,烦渴口苦与舌强;左关脉浮肝受风,瘫痪筋拘怒气冲,身疼麻木臂不举,面肿牙疼便血脓;肝脉沉兮怒伤肝,血虚爪枯目昏酸,肥气肋疼胸胀满,惊悸肠鸣睡不安;肝迟中寒疝气成,筋挛骨疼目泪盈,痃癖肠疼不大息,转筋麻木触事惊;肝数风热渴难当,血少头眩目无光,骨蒸烦躁兼呕吐,善怒气逆塞胸堂;左尺脉浮气不和,风博牙疼背腰驼,足腿生疮小便赤,女人崩带渐成00 肾沉下寒经不通,肠满奔脐下壅,风滞腰疼溺浊涩,精衰目暗耳不聪;肾迟虚冷精自遗,阴亏血满便淋漓,腿膝酸疼梦涉水,盗汗阴湿疝无疑,肾数下焦虚火生,发热消渴并耳鸣,血淋遗溺身湿痒,肾壅足肿筋骨疼,女人逢此成胎气,男人遇之多遗精;右寸肺浮肺气伤,痰嗽咽热吐血浓,头面疮肿大便秘,青涕自汗鼻塞壅;肺脉生沉肺生壅,息奔胸满痰气功,皮毛焦枯兼喘嗽,骨蒸呕血声不洪;肺迟气弱寒痰多,喘嗽呕逆痞成疴虚汗耳聋并溏泻,皮肤燥痒梦涉河;肺数喉腥痰火生,咳嗽吐血目不明;面生痤痱大便结,气喘咽干语无声;右关脉浮宿食壅,脾虚泻痢滞难通,发虐齿宣并盗汗,喘呕麻木腹虚膨;脾沉胃虚饮食难,脾气关格又吐酸,吐泄贪睡手足乱,身黄肿满腹如盘;脾脉逢迟胃中寒,食停虫积膈不宽,痰壅呕逆兼咳嗽,泻泄腹疼不能安;脾数中消常嗜眠,胃酸口臭齿龈宣,多食多饮臂不举,霍乱烦躁有涎痰;右尺脉浮相火生,阴肿后结多遗精,脉沉虚汗脐下疼,遗精白浊膝腿疼;脉迟腰疼溺难禁,下元虚冷泻不轻;脉数阴虚三焦热,烦渴大便秘难行;五脏分明六腑通,万机总归回脉中,须知随时有主脉,良医细心再研究,弦洪毛实分四季,总要和缓胃气充,男子关前脉常腾,女子尺脉定浮洪,两手关前于寸后,右为气口左人迎,人迎脉大伤六气,气口脉大伤七情,浮风紧寒虚中暑,濡湿涩燥从火生,喜缓怒弦夏脉涩,思结悲散最分明,若逢沉脉心多恐,脉若动兮必为惊,妇女诸证同男断,惟辨胎产和月经,尺脉浮数先期至,沉迟过期腹冷疼,经断脉和知胎气,须辨女孕与男形,左实为男右为女,左右皆然双胎城,产后数大难调治,沉细而缓可保生,小儿脉与大人异,一息七至为和平,六至沉细知为冷,九至热极病难宁,浮为风痰沉细食,弦急气凝促虚惊,虎口脉纹先祥视,紫热红寒青为惊,白色为疳黑为恶,淡黄淡红病渐宁,命关已过无安日,气关为重风关轻,脉中消息知大略,再有危脉细参评,。

周仲英医案心得

周仲英医案心得

周仲英医案心得全国名老中医周仲瑛教授从事中医药医疗、教学、科研60余载,对内科疑难杂症擅长“辩证求因”,灵活施治,有幸研读周老医案,略有心得。

(一)疑难杂病,难的就是杂疑难杂病,难的就是症状复杂,很多病人都是四处求医,多次治疗后病情没有改善,很多时候可能已经经过了失治误治,使病情缠绵难愈或越来越重,西医检查不能确诊,无法用现代高科技如核磁共振、核素扫描、免疫组化等检查方法检查出具体的病灶部位在身体什么地方,便认为无法治疗。

而在中医看来。

证候疑惑,病机复杂,致使辨证难明,诊断难定。

难,却不代表不能看,周老就总结出了治疗疑难杂病的十条学术思想:1.疑病多郁,演变多岐;2.难病多毒,毒有多种;3.怪病多痰,无形多变;4.久病多瘀,轻重虚实;5.急为风火,卫气营血;6.湿热缠绵,弥漫三焦;7.瘀热相搏,不唯外感;8.癌毒流注,邪正虚实;9.津血失输,痰瘀同病;10.多脏相关,数病丛集。

可见杂病难就难在多证合并后辩证不清,而就我来说,很多病案看下来,能辩出其中的一两个证,并不能够都分析出来,就如上课时讲到的一则治疗高血压的病案,患者血压难以控制,波动在140-160/90-106mmHg,间有头昏头痛,口干,饮水较多,手足不麻不胀,经潮正常,舌苔薄黄,舌质红,寸口脉细。

周老辩证为肝肾阴虚,阴不涵阳,气血失调,我可以从口干、饮水较多、舌质红、寸口脉细辩出肾阴虚,但是也会认为是肝阳上亢证,患者间有头昏头痛,可是手足不麻不胀,又不像是肝阳上亢证,可能这就是我资历尚欠,看不了疑难杂病的原因了,后看老师讲解,阴阳失调是高血压病之根本,而阴阳失调的表现方式是脏腑气血失调。

就我而言,看完这一医案,深觉自己基本功不够扎实,之前自觉中药、方剂背的熟,跟师能看懂方子就好了,然并非如此,能看得懂方子,却不能理解为何用此方,不能辩证的分析患者病情,仅仅注意在患者舌苔脉象上,却忽视了患者很多的症状。

思虑及此,我应该认真的、好好的看看中医诊断学,辩证不是说你能认出书本上的就够了,临床上的病人不会按照书本去生病,多病掺杂后,那到底还能不能认出来呢?经典书目也是不可废弃的,虽然很枯燥,但是都是古人千百年试验后留下的经方,我们更应该把它捡起来,好好研究,临床运用,把它变成自己得心应手的方子。

沈仲良老中医运用薏苡附子败酱散的经验+怪病多由痰作祟顽疾必兼痰和瘀+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的妙用

沈仲良老中医运用薏苡附子败酱散的经验+怪病多由痰作祟顽疾必兼痰和瘀+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的妙用

沈仲良老中医运用薏苡附子败酱散的经验+怪病多由痰作祟顽疾必兼痰和瘀+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的妙用薏苡附子败酱散见于<<金匮要略>>肠痈篇用于治疗肠痈脓已成的症后,沈仲良老中医善于运用此方治疗多种病症。

疗效确切,举例如下方义,本方有薏苡仁,附子,败酱散三味药组成,薏苡仁主治经脉拘急,化湿解凝利小便。

败酱草---消肿排脓解毒。

附子----温阳扶正,通行十二经。

用法:薏苡仁常用30~80克附子根据病情常用6~60克败酱草60克病机:只要符合湿滞瘀阻皆可运用本方运用本方加味治疗慢性盆腔炎,盆腔积液,肠粘连,宫颈糜烂,前列腺炎,牛皮癣,慢性阑尾脓肿等多种疾病取得良好疗效,从而扩大本方应用范围1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常因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湿热毒邪内薀或经期,产后胞脉亏虚,寒湿之邪,趁虚而入,阻遏气机致气滞血瘀而形成慢性盆腔炎,以薏苡败酱散附子为主方湿热的配伍当归贝母苦参散,寒湿的配伍当归芍药散。

小腹胀的配伍四逆散,灵活的运用本方治疗亚急性或者慢性盆腔炎疗效十分显著能很快减轻疼痛达到治愈的作用。

2宫颈糜烂薏苡附子败酱散排脓,解凝,对于治湿邪淤滞引起宫颈糜烂有很好的作用,小腹胀常配四逆散。

带下量多加土茯苓,红藤,地丁,公英。

3前列腺炎前列腺炎常因肾阳虚衰,膀胱湿热,寒热互结以腰底部酸,冷痛,会阴,睾丸胀痛,手足不温等,以薏苡附子败酱散温阳,化瘀,解毒。

在此基础上配大黄7~15克桃仁15~20克仙灵脾30克益肾活血化瘀等药,4牛皮癣牛皮癣具体病因不明。

中医认为急性期血热,外受风邪,血热生风所致。

慢性期与湿邪,瘀血有关,湿邪瘀血引起皮肤增厚。

薏苡附子败酱草不但能够排脓还可以湿痒,尤其是破皮病和顽固性牛皮癣常用薏苡仁30克败酱草15克附子3~6克配伍桃红四物汤。

5肠粘连:手术后常见并发症是发生肠粘连。

湿邪瘀血阻于肠,气虚失运导致窒塞不通。

当以化湿,祛瘀,解凝。

常用薏苡附子败酱草加黄芪。

6慢性阑尾脓肿慢性阑尾脓肿是由于急性阑尾炎治疗不当引起,湿滞血瘀,热腐成脓。

中医心理学如何理解情志病

中医心理学如何理解情志病

中医心理学如何理解情志病情志病是因七情而致的脏腑阴阳气血失调的一种疾病,包括癫狂、百合病、脏躁、郁证、不寐等。

如不及时诊治,常可罹患他种疾病。

现代研究证实,几乎所有的疾病都与社会心理因素关,其中就有精神因素。

颜德馨教授尊古训、师前贤,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不断发挥,治疗情志多从痰瘀郁论治,效果显著,现整理如下。

探病源立论多宗痰瘀郁祖国医学认为情志病是情志刺激即七情内伤而成。

如过于强烈的精神刺激成持久的不良因素超过了人体的调节的范围,就会造成气机逆乱,气血失调,成为疾病。

痰、瘀、郁是脏腑内伤而造成的病理结果。

颜师认为,痰即人身之津液,痰的产生,首先责在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其中以肺、肾、脾最关重要。

若一脏失调,则可相互影响,导致水液潴留。

情志因素亦然,所求不遂,情志抑郁,暴怒气逆,影响气机升降出入,致使津液潴留,凝聚于所虚之处,内伏于脏腑经络、隐僻空隙之间,溢于肌肤筋骨,皮裹膜外,上逆于头脑巅顶,下注足胫,无处不到,日积月累,遂成顽疾怪症及种种情志变化。

所以气滞、气虚和寒热失常,均是形成痰的重要因素。

瘀血是指瘀积不行,污秽不洁和已离经脉的血液,以及久病影响到经络时所出现的病变。

瘀血是外伤,出血、气虚、气滞、寒凝、热郁等导致的病理结果,又是引起许多疾病的致病因素。

《素问·调经论》说:“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七情五志失调可以造成瘀血内阻,情志不遂则气机郁滞,气滞则血亦滞,故能致瘀。

正如《灵枢·百病始生篇》所说:“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裹而不散,津液涩滞著而不去。

”正说明情志不调,气机不舒,初病气分,延久及血,血凝成瘀。

颜师常谓百病无不由于气者,气机阻滞则成郁。

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之郁,包括外邪、情志等因素所致的郁,狭义之郁是专指以情志不畅为病因。

以气机郁滞为病变的郁,即情志之郁。

情志因素是郁证的致病原因,但情志因素是否造成郁证,除以精神刺激的强度及持续时间的久暂有关外,也与机体本身的状况有密切的关系。

国医大师(徐景藩、朱良春、周仲英、邓铁涛、颜德馨)老中医论治胃肠病

国医大师(徐景藩、朱良春、周仲英、邓铁涛、颜德馨)老中医论治胃肠病

国医大师(徐景藩、朱良春、周仲英、邓铁涛、颜德馨)老中医论治胃肠病五、国医大师徐景藩首届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学验俱丰,尤其在诊治脾胃病方面经验独到。

其治疗脾胃系疾病注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以法统方,获得了显著疗效。

徐丹华将其徐师治疗脾胃系疾病的经验归纳为以下十法。

1.疏肝和胃法适用于肝胃不和证。

证见胃脘胀痛,痛及两胁,每每因情志不畅而诱发或加重,常伴嗳气,舌淡苔薄白,脉弦。

治宜疏和为法。

疏者通也,疏泄通畅乃治肝之主要治则;和者顺也、谐也。

常用方如柴胡疏肝散,此方出自《景岳全书》。

临床应用时,徐师反复指出必须随证加减,方药变通。

疏肝常用药如炙柴胡、香附、紫苏梗、橘叶等。

根据不同兼证再选择加减药物,凡兼脘腹痛证者加白芍,解郁则加郁金、合欢花(或皮),久郁心神失养者加百合、淮小麦、炙甘草等。

通络如橘络、丝瓜络、当归须、炒川芎、路路通等,胸胁疼痛者亦可酌加旋覆花等。

凡肝胆失疏,胆热逆于胃府或湿热内蕴者,治宜疏肝利胆,药如柴胡、枳壳、黄芩、青蒿、金钱草、海金沙等。

胆液反流至胃者,酌加柿蒂、刀豆壳、赭石、制大黄等。

肝热犯胃者加牡丹皮、山栀子。

腑行不畅则配大黄、瓜蒌。

胃气不和而上逆者,酌加半夏(姜半夏或法半夏)、生姜、茯苓、陈皮。

胃中有热则选加黄连、黄芩、蒲公英。

胃气不和,内有湿浊者,苍术、厚朴、藿香、佩兰、薏苡仁、草豆蔻、石菖蒲等随证选用。

胃气久滞及血,或因出血后血瘀内留者,治当和胃行瘀。

药如当归、赤芍、丹参等,痛者宜延胡索、五灵脂,兼寒者配加降香、九香虫。

胃与食管相连,胃与食管同病者甚多,治宜和胃利咽。

咽管不利者,常加桔梗、枳壳一升一降,畅达气机。

木蝴蝶利咽疏肝,亦常作为佐使,随证加减。

属痰气交阻者,用半夏厚朴汤加减,药用法半夏、厚朴或厚朴花、茯苓、紫苏梗。

有热者酌配锦灯笼、射干、蚤休、黄连等。

每常佐以石斛、麦冬、玉竹等疏润结合。

2.健脾和胃法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均为脾胃病常见而主要的病因,脾胃气虚亦是常见的证候。

中医必记经典语录

中医必记经典语录

止咳常用麻黄(寒热皆可用炙麻黄,热证可配银花、前胡、黄芩、鱼腥草甚至石膏、栀子等)缩尿益智桑蛸(个人感觉比金樱子芡实好用,水陆二仙胜在平和)疏肝莫忘麦芽(治疗乳癖习用生麦芽、丝瓜络)闭经还须归芍(行气活血当然重要,补血调血是治病求本)崩漏海蛸茜草(二药皆有化瘀之功,可使离经之血归于常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疗伤必备三七,不须强分内外无论内伤、外伤,只要涉及到器质性损伤病变,都可用三七,包括自身免疫造成的损伤。

同时配合引经归经药使用。

久病必瘀十年前,我院一名老中医给自己老慢支开中药方的时候,用了丹参和当归,我当时不解,问及老医生的时候,他就说了这四个字,很受用。

其实,现在在临床上遇到一些长时间的疑难病症的时候,我就会尝试去观察患者有无血瘀的征象,如果有,用活血的中药或放血疗法,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久病必虚久病必瘀久病及肾疏肝勿忘和胃,理气慎防伤阴肝随脾升,胆随胃降。

久病入络百病挟痰无痰不作眩,无风不作眩,无虚不作眩。

行气则后重自除,理血则脓血自愈。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见肝之病,知当传脾,当先实脾。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医家不用新荆芥,木贼从来不用鲜.诸花皆升,唯旋复花独降。

脾气喜升胃气喜降脾喜燥而恶湿怪病多由痰作祟,治痰无需只祛痰,贵在治气以为要,气顺则津液自行,绝其源泉痰即消。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百病生于气诸厥固泄,皆属于下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久病先针足三里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忍怒以全阴,抑喜以养阳.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 .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不宜苦寒伐胃府,阳明无热不轻攻.小病理气血,大病调阴阳.上下交损,当治其中.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上燥治中,中燥增液,下燥治血白丹皮去无汗之骨蒸,地骨皮去有汗之骨蒸。

桑白皮去往来寒热之骨蒸。

周仲瑛谈中医诊法技巧周仲瑛中医内科学讲稿

周仲瑛谈中医诊法技巧周仲瑛中医内科学讲稿

周仲瑛谈中医诊法技巧周仲瑛中医内科学讲稿
原文地址:作者:编者按:今年6月,南京中医药大学周仲瑛教授被确定为我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药项目中中医诊法的代表性传承人,该校于11月8日对周仲瑛教授在中医诊法方面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进行了专题研讨。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急难症研究所所长郭立中教授作为周仲瑛教授学术思想传承人,多年来跟师周仲瑛教授,系统整理了周仲瑛教授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

1. 新手上路,重问轻望
周老曾说一般中医刚出道时都很重视问诊,生怕问有不周,遗漏重要线索,以至辨证有误而失治误治。

这是由于初出茅庐,对脉诊“在心了了,指下难明”,对望、闻二诊也缺乏经验积累,总感到所望、所闻多大致相同,似乎“老虎吃天,无处下爪”,只有依靠详细问诊、甚至面面俱到才能了解病情,此不得已而为之,正是中医新手上路之通病。

从目前使用的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来看,也将问诊列为该书开篇第一章,置于四诊之首,似乎问诊地位的抬升已渐成为目前中医界的共识。

殊不知同一疾病,病人体质及耐受性不同,病人的感受各异,同一症状的叙述自然也难免有所差别;另外,病人的职业、受教程度及语言表达能力不一,同一病苦的表述也不尽相同;更何况病人提供的临床资料是否完全可靠,是否掺有“水分”,也不好尽知。

所以,在中医诊法中能否将问诊做为。

周仲瑛重视慢性肝病湿热瘀毒证治临床经验研究

周仲瑛重视慢性肝病湿热瘀毒证治临床经验研究

周仲瑛重视慢性肝病湿热瘀毒证治临床经验研究叶放;吴勉华;薛博瑜;周学平;李国春【期刊名称】《辽宁中医杂志》【年(卷),期】2007(34)12【摘要】探讨全国著名老中医周仲瑛教授对慢性肝病湿热瘀毒证治经验。

整理周老经治的351例慢性肝病患者完整的病历资料,对证型、证素、症状、体征和药物等数据进行规范性处理,以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周老对慢性肝病临床辨证分型及用药规律,并分析湿热瘀毒证与其他证型间的相关性。

结果:慢性肝病湿、热、瘀、毒、肝郁、脾虚、肾虚等主要证素之间密切相关,湿热瘀毒证是肝病临床常见基础证型,其次为兼有肝脾不调证和肝肾阴虚证。

结论:以清化瘀毒法为基础,兼顾调养肝脾和滋养肝肾法是周老治疗慢肝的主要治法。

【总页数】3页(P1680-1682)【关键词】慢性肝炎;周仲瑛;湿热瘀毒证;清化瘀毒法;经验【作者】叶放;吴勉华;薛博瑜;周学平;李国春【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9;R256.4【相关文献】1.周仲瑛从瘀热论治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经验——周仲瑛瘀热论学术思想临证应用之三 [J], 郭立中;陈四清;皇玲玲2.周仲瑛从湿热瘀毒论治慢性肾脏疾病的临床经验——周仲瑛瘀热论学术思想临证应用之四 [J], 郭立中;陈四清;赵金荣3.周仲瑛肝病"湿热瘀毒互结"复合病机的立论基础探讨 [J], 肖莉;叶放;郭军4.国医大师周仲瑛从湿热瘀阻辨治白塞氏病 [J], 顾振宁;周学平5.从瘀热辨治子痈的临证思路与经验——周仲瑛教授瘀热病机男科运用 [J], 王浩;薛建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周仲瑛教授临证医案赏析十则

周仲瑛教授临证医案赏析十则

• 4月18日,二诊
药后口涩干燥显减,食纳尚可,近停服 降压西药血压亦稳定,但口有时仍粘, 口腔仍有粗糙感,舌质光红,脉细。
• 治守原意,上方去南沙参、生草,加天
冬10g、乌梅肉3g,
• 续服14剂后,诸症若失。
按:
• 病人年届七旬,年事已高,肝肾下虚,阴
精渐衰,从其舌质光红无苔有裂,结合口 涩干燥,入夜咽痛,脉细等,辨其证属肝 肾阴亏,津不上承不难;
周仲瑛教授临证医案 赏析十则
南京中医药大学 郭立中
• 1.发热案
• 患者姚俊侠,女,80岁。1999年10月
14日初诊。病人发热两旬不退,开始恶 寒,后但身热,汗多,体温最高达 39.8oC,日来38.5oC,热势高峰在午后。 伴有脘痞不适,纳差,恶心,饮水欲吐, 口干,大便偏少。昨日腹泻4、5次,小 便量少色黄。舌苔薄黄质暗红少津,脉 濡数。证属湿热中阻,化燥伤津,枢机 不和。治当清热化湿,和解少阳,兼以 养阴润燥。
• 因热峰多在午后,且脘痞,纳差,恶心欲
吐,口干,便溏,尿少色黄,结合苔黄质 红,脉濡数则不难辨为湿热中阻。
• 邪虽由表入里,但发热时高时低,又无大
热、大汗、大渴、脉洪大等阳明里热之象, 知其尚在少阳表里之间,枢机不利。
• 因时至深秋,燥金当令,湿热最易化燥伤
阴,湿,黄芩、法
• 由于组方立法严谨,遣药精当,故药仅
服1贴,患者体温即下降复常。“药中肯 綮,如鼓应桴”信而有证。
• 二诊时病人气虚之象渐露,故加太子参
气阴双补,调理善后而愈。
• 2.咳吐稠痰案
• 李筠,女,42 岁,本校虎踞路门诊部职
员。2000年3月7日中午,周老诊完病人, 临近下班来诊。
• 自诉经常咳吐稠痰,质粘色白,自觉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仲英:久病多瘀、怪病多痰、难病多毒、疑病多郁久病多瘀摘要: 因疑难杂症一般病程较长,迁延不愈,往往引起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瘀滞,也就是古代医家据说的久病入络。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也说:大凡经主气,络主血,久病血瘀,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

或久病气机逆乱,气有一息之不通,则血有一息之不行,气滞则瘀血易生。

现代血液流变学的研究也证实:久病患者血流变缓,新陈......因疑难杂症般病程较长,迁延不愈,往往引起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瘀滞,也就是古代医家据说的“久病入络” 《素问·痹症》曰:“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

《证治准绳》曾言:“人知百病生于气,而不知血病之胎也”。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也说:“ 凡经主气,络主血,久病血瘀”,“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

皆因病久气血阴阳亏虚,无力鼓动血运,血滞于经;或久病气机逆乱,“气有一息之不通,则血有一息之不行”,气滞则瘀血易生。

现代血液流变学的研究也证实:久病患者血流变缓,新陈代谢减退,血液黏度增高,血循环减慢。

此皆为久病瘀之理论依据。

瘀血与痰浊一样,既是某些病因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导致多病证的病理因素,在临床上涉及的范围也甚为广泛,不论任何疾病,或是在病的某一阶段,凡是反映“瘀血” 一共同的病理特征,或兼有“瘀血”症状,如“瘀痛”,青紫瘀斑,癥积肿块,“瘀热”,舌有青紫斑点,脉涩、结、沉、迟,或出血,精神神志和感觉、运动异常而有瘀象者,都可按照异病同治的原则,采用(或佐用)“活血祛瘀”法。

在疑难杂症中,虽为同一血瘀证,由于病情有轻重缓急的不同;致病因素多端,标本邪正虚实有别;脏腑病位不一,症状特点各异;或为主证,或仅为兼夹证,并可因病的不同,而反应各自特殊性。

为此,在应用活血祛瘀这一治疗大法时,还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如病情轻者,当予缓消,采用活血、消瘀、化瘀、散瘀之品;病情重者,当予急攻,采用破血,通瘀,逐(下)瘀之品,依此准则,选方用药自可恰到好处。

对因邪实而致的血瘀,当祛邪以化瘀;对正虚而致的血瘀,则应扶正以祛瘀。

同时还应强调辨别脏腑病位,掌握主症特点和病的特殊性,采取相应的各种具体祛瘀法,才能加强治疗的针对性,提高对疑难杂症治疗的疗效。

古人有“见血休治血”之说,人认为还要“见瘀休治瘀”,治瘀当求因、定位。

在临床上首先应辨瘀血的成因,分虚实论治,分别采用理气祛瘀、补阳祛瘀、益气祛瘀、养血祛瘀及滋阴祛瘀等求因祛瘀七法。

而根据病变部位,按主症特点进行论治的常用治法又有通窍祛瘀、通脉祛瘀、理肺祛瘀、消积(软坚)祛瘀、理胃祛瘀、通腑祛瘀、利水祛瘀、通经祛瘀、和络祛瘀、止血祛瘀、消痈祛瘀及疗伤祛瘀等定位祛瘀十二法。

临床对活血祛瘀法的应用,虽然甚为广泛,并有一定的独特效果,但必须注意人身之气血宜和不宜伐,宜养而不宜破。

一般说来,无瘀象者,均应慎用。

体弱无瘀者,则尤当倍加谨慎,孕妇原则上当禁用。

在用祛瘀药时,应做到瘀去即止,不可过剂久用,以免出现耗气伤血的副作用。

至于对活血祛瘀药的选择,必须符合辨证要求,尽量注意发挥各个药物的特长和归经作用。

特别是虫类祛瘀药,为血肉有情之品,形胜于气,走窜善行,无处不到,如水蛭、虻虫、地鳖虫、穿山甲、蜣螂虫等,均属祛瘀之峻剂,性虽猛而效甚捷,必要时可权衡用之。

个人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在急性外感热病及某些内伤杂病(尤其是疑难病证)发展的一定阶段,许多患者同时兼具血热血瘀见证,单纯运用清热凉血法或活血化瘀法治疗,往往疗效欠佳。

为探求其内在规律,我们通过复习有关文献,推求病理,并经实验研究和临床验证,首先明确瘀热相搏这一临床常见证候,指出它是在急性外感热病或内伤杂病病变发展的一定阶段,火热毒邪或兼夹痰湿壅于血分,搏血为瘀,致血热、血瘀两种病理因素互为搏结、相合为患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证候类别。

其病因为火热毒邪;病位深在营血、脉络;病理变化为瘀热搏结,脏腑受损;治疗大法为凉血化瘀。

临床实践证明,用此理论指导处方用药,治疗多种疾病中的瘀热相搏证,如流行性出血热、伤寒、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肝炎、慢性乙型肝炎、高脂血症、糖尿病、过敏性紫癜、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临床疗效能获显著提高。

鉴于此,几十年来,我们在总结历代医家有关认识的基础上,从理论、临床和实验三方面对瘀热之中的五大常见证型——瘀热阻窍证、瘀热血溢证、瘀热发黄证、瘀热水结证和络热血瘀证进行了系列研究,升华和发展了瘀热学说,形成系统的瘀热理论。

另外,还应注意痰瘀同源、同病、密切相关的问题。

因津血同源,为水谷精微所化生,流行于脉内者为血,布散于脉外、组织间隙之中则为津液,通过脏腑气化作用,出入于脉管内外,互为资生转化。

在病理状态下,不仅可以津凝为痰,血滞为瘀,各具特有的征象,但因均为津血不归正化的产物,同源异物,故在病理状态下,又有内在的联系,往往互为因果,胶结难解。

既可在同一病因作用下,同时影响津血的正常输化导致痰瘀同生。

如热邪可以炼液成痰,而血液受热煎熬,又可结而成瘀;寒邪客于络脉,寒凝血滞而瘀,寒邪伤阳,液聚为痰。

另一方面,亦可表现为痰瘀互生。

痰浊阻滞脉道,妨碍血液循行,则血滞成瘀。

瘀血阻滞,脉络不通,影响津液正常输布,或离经之血瘀于脉外,气化失于宣通,以致津液停积而成痰。

唐容川在《血证论》还明言:“痰亦可化为瘀”。

“血积既久,变能化为痰水”,故可认为:痰阻则血难行,血凝则痰易生;痰停体内,久必化瘀,瘀血内阻,久必生痰。

在病变过程中可以互相因果为病。

由于痰瘀的相伴为患,在具体治疗时尚需分清二者先后及主次关系,抑是痰瘀并重,确定化痰与祛瘀的主从或是痰瘀并治。

治痰治瘀虽然主次有别,但痰化则气机调畅,有利于活血;瘀祛则脉道通畅,而有助于痰清。

此即所谓“痰化瘀消,瘀去痰散”之意。

若痰瘀并重则当兼顾合治,分消其势,使其不致互相狼狈为患。

同时应注意不可孟浪过剂,宜“中病即止”,以免耗伤气血阴阳,变生坏病。

选药以平稳有效为原则,慎用毒猛辛烈之品。

其次,还应注意调补五脏,求因从本图治,此即“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之理。

再其次,当疏利气机,因“气行则痰行”、“气行则血行”,所以治疗痰瘀同病一般应配理气药,行滞开郁,条达气机,以助化痰祛瘀药发挥效应。

最后,当注意求因定位,辨证分治。

由于痰瘀的生成既可因于邪实,亦可缘于正虚,病变涉及脏腑肢体骨节经络九窍。

故对痰瘀的治疗不仅有轻重缓峻之分,还应审证求因,在化痰祛瘀的基础上,配合相应治法。

曾治李某,男,55岁,干部。

1993年11月3日初诊:眩晕50天。

病因车祸昏迷40分钟,CT、核磁共振查见两额颞部慢性硬膜下积液及血肿,外科认为惟有手术清除,因患者畏惧而求诊于中医。

顷诊头昏、头胀、有晕感、左下肢间或发麻,舌质紫,边有齿印,苔淡黄薄腻,脉细。

辨证:外伤脑络,痰瘀痹阻,清阳失用。

治法:通窍活血汤合当归养血汤出入,生黄芪 30g,当归 10g,川芎 10g,葛根15g,桃仁 10g,红花 10g,炮山甲10g,天花粉 10g,土鳖虫 10g,泽泻 10g,炙僵蚕 10g,石菖蒲 10g。

另外,三七粉、人参粉各1.5g,麝香 0.03g冲服,每日2次;苏合香丸 1粒,每日2次。

1993年12月1日复诊:服上药1月,昨日CT复查脑部血肿明显吸收,患者仍觉头额昏胀发木,后脑亦有胀感,夜卧烦热多汗,烦渴欲饮,左下肢发麻并有凉感,舌紫,苔淡黄薄腻,脉细滑。

辨证为瘀热夹痰阻窍,清阳不升,药用熟大黄9g,炙水蛭5g,桃仁10g,炮山甲10g,白薇 15g,生地15g,红花10g,泽兰、泽泻各10g,怀牛膝 10g,天花粉12g,生黄芪30g,天麻 10g,陈胆星 10g,川芎10g。

1994年1月12日三诊:服前药月余,CT复查血肿又较前进一步吸收好转,头昏虽能控制,但不耐用脑,用脑后头额两侧昏胀,夜寐出汗减少。

瘀热阻窍,久郁阴伤,治守原法,伍入滋阴之品,药用天麻10g,川芎10g,潼蒺藜、白蒺藜各10g,桑叶 10g,功劳叶 10g,太子参 15g,天冬、麦冬各10g,生地15g,制军10g,炙水蛭5g,桃仁10g,煅龙骨 20g(先煎),煅牡蛎 25g(先煎),陈胆星10g,生黄芪15g。

上药续服3周,头昏诸症基本痊愈,再次核磁共振检查,脑部血肿全部吸收,嘱隔日服前方以资巩固。

随访半年,一切正常。

外伤血瘀治用活血化瘀乃属常法,但本例则从瘀能化为痰水,瘀郁生热立论,用僵蚕、胆星、泽泻、泽兰、天花粉、白薇、制大黄、桃仁等化痰清泄瘀热;并选祛瘀力强的虫类攻逐搜剔之品,如水蛭、土鳖虫、穿山甲等以增效;再加辛香走窜之石菖蒲、麝香及苏合香丸,助诸药通窍消瘀、上达病所;由于病久正气多虚,故用人参、黄芪、当归、生地益气养血滋阴,使气能运血,血能充脉,气充血足可有利于瘀血的消散,痰水的祛除。

制方攻补兼施,相辅相成,病获告瘥。

突破了非手术不可的判断,证明化痰祛瘀法治疗外伤颅脑血肿具有良好的效果。

怪病多痰摘要: 这也是古代医家的一种提法,我们将其引申用于疑难病的诊治,主要是因为许多疑难病的临床症状怪异奇特,表现中医所说的痰证(包括无形之痰),采用中医化痰、祛痰等法治疗,常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

火动则生,气滞则盛,风鼓则涌,变怪百端,故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也。

古代医家所指的怪病,从今天来看大都是精神.....也是古代医家的提法,我们将其引申用于疑难病的诊治,主要是因许疑难病的临床症状怪异奇特,表现中医所说的“痰”证(包括无形之痰),采用中医化痰、祛痰等法治疗,常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正如《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所说:“人自初生,以至临死,皆有痰。

……而其为物,则流动不测,故其为害,上至巅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俱有。

试罕譬之,正如云雾之在天壤,无根底,无归宿,来去无端,聚散靡定。

火动则生,气滞则盛,风鼓则涌,变怪百端,故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也”。

古代医家所指的怪病,从今天来看都是精神神经、体液之类的疾病,虽与疑病多郁以精神症状为主有相似的地方,但从临床表现上一为繁杂多变,一为怪异奇特;一者多无形可征,以功能性疾病为主,一者多有形可查,以实质性疾病为多。

目,从临床上来看由痰引起的疾病远远超出了这一范围,它涉及到现代医学的呼吸系统炎症病变,及支气管腺体分泌亢进;消化道过度及异常的黏液分泌,或病理性组织增生;心血管系统冠状动脉循环功能不全,心肌缺血、缺氧;中枢神经功能失常,兴奋性增强或低下,以及脑缺氧,脑水肿;躯体局部慢性增殖性炎症,或某些特殊性病理组织增生等。

不论任何系统的任何病变,凡表现有“痰”的特异性证候的,俱可根据异病同治的精神从痰论治。

痰之生成,涉及到外感内伤各方面,是遭受多种致病因素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但另一方面,当因痰导致某一病证之后,则痰已成为直接发病之因,每与原始病因或其它同期病理产物合邪而致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