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学案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学案+(学生版) 2024-2025学年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同步备课统编版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2 课时)一、学习目标教材分析本课通过四个子目(辽与西夏、金朝入主中原、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元朝的民族关系)讲述辽夏金元时期政治制度和民族关系等概况,从而认识辽夏金元时期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辽夏金元时期的政治制度演变★多角度认识辽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特征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流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唯物史观】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角度理解辽夏金元时期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及影响,辩证客观地评价政治现象,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认识辽夏金元的统治时期政治和民族关系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家国情怀】让学生认识辽夏金元时期多民族的国家的发展,突出元代国家统一,培养中华民族爱国爱家情怀。
二、学习过程【自学测评】1.辽朝的主要治国制度是什么制度?2.西夏是如何建立的?西夏的主要制度如何?(1)建立:(2)制度:3.金朝的主要社会制度是什么制度?4.金朝何时走向鼎盛?又是如何衰落的?(1)鼎盛:(2)衰落:5.蒙古是如何崛起的?6.元朝是如何建立的?7.元朝有哪些主要制度?其内容主要有哪些?(1)交通制度:(2)行省制度:【合作探究】(同课件)1.合作探究一辽朝的制度材料一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
因俗而治,得其宜矣!——《辽史·百官志》材料二胡人之官,领番中职事者皆胡服,谓之契丹官,枢密、宰臣则曰北枢密、北宰相。
领燕中职事者,虽胡人亦汉服,谓之汉官,执政者则曰南宰相、南枢密。
—— [宋]余靖《武溪集》卷17《契丹官仪》根据材料分析辽朝职官设置的特点及意义是什么?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行省是中书省(或尚书省)宰执受派遣到地方或临时在外设置的分支机构,金朝行尚书省和蒙古国燕京等三断事官是其直接来源。
元世祖前期、中期多数行省是以中书省宰执临时派出处理军政事务的形式出现的,这大体是对金行尚书省旧制的袭用。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辽夏金元时期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民族干系及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基本历史知识。
2. 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这一时期的历史现象,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3. 通过对辽夏金元时期的历史学习,增强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辽夏金元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民族干系及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 教学难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辽夏金元时期的历史现象,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括相关历史图片、数据、表格等多媒体素材。
2. 搜集辽夏金元时期的代表性历史文物或图片,用于教室展示。
3. 制作教室互动环节所需的答题器,以便学生参与教室讨论。
4. 准备相关历史视频或音频素材,用于教室导入和补充说明。
5. 设计教室练习题,用于检测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 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与辽夏金元相关的影视资料片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 简单介绍辽夏金元的历史背景和统治梗概,引导学生进入本课主题。
2. 讲授新课(1) 辽朝部分:a. 介绍辽朝的建立、疆域、政治制度等基本历史知识。
b. 重点讲解辽朝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发展情况,突出辽朝的繁荣与开放。
c. 引导学生思考辽朝的统治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夏朝部分:a. 介绍夏朝的建立、疆域、政治制度等基本历史知识。
b. 重点讲解夏朝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突出夏朝的进步与变革。
c. 引导学生思考夏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 金朝部分:a. 讲解金朝的建立、疆域、政治制度等基本历史知识,强调金朝的民族政策及其对历史的影响。
b. 重点讲解金朝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突出金朝的繁荣与壮大。
c. 引导学生思考金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4) 元朝部分:a. 介绍元朝的建立、疆域、政治制度等基本历史知识,强调元朝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6)
二 、西夏——党项族 1. 西夏的概况
西夏诸帝十分重视儒学,广建学校,翻译儒 家经书。……开设科举;用汉文铸造钱币;仿 造汉字结构,创造西夏文字。
——《历史与社会 八上》
西夏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
西夏:学习汉文化,保持民族特色
一 套 制 度, 两 套 称 谓
三 、金朝——女真族
1. 女真崛起 (1)起源:金朝的建立者女真族活动于黑龙江、松花江流域,以农业、
狩猎、畜牧为生。 (2)建立政权:1114年,女真族首领
完颜阿骨打举兵反辽,1115年,称帝, 建立金朝,定都会宁府,也称上京。 (3)灭辽宋:1125年,金灭辽,1127 年又灭北宋。 2. 迁都燕京:1153 年 , 金 迁 都 燕 京(今北京),将燕京改名为中都。
完颜阿骨打(1068-1123)
1、建立与统一 (1)蒙古崛起:1206年,铁木真建立
蒙古汗国,被尊为“成吉思汗”。
(2)元朝建立:1271年,忽必烈定国 号为元,定都大都
(3)元朝统一: 1279年,元军在崖山 海域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
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一个统 一的封建王朝
四 、元朝——蒙古族
2、驿传制度 (1)驿道: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 (2)驿站: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
三 、金朝——女真族
4.由盛转衰
12世纪后期金世宗在位,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大定之治”。
北 国 小 尧 舜
金世宗 完颜雍
金世宗大批任用汉人、契丹人和渤海人……创 女真进士科,以科举取士,鼓励女真人学习汉文化。 以廉平戒谕百官,严惩贪污。注意发展生产,轻徭 薄赋。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教程》
四 、元朝——蒙古族
4、边疆管理 ①吐蕃:由中央政府的宣政院进 行管理。 ②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 司等管理军政事务。 ③台湾:设澎湖巡检司,履行行 政管理职能。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高一历史上学期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一、辽与西夏
【自主学习】:请阅读教材P58-P59,完成下列表格。
民族政权
辽(契丹国)
西夏
民族及活动 区域
契丹族,辽河上游
党项族, 陕北、宁夏一带
政权的建立 与发展
916年,耶律阿保机 建国,定都上京
1038年,元昊 建国,定都兴庆(银川)
政治制度
南北面官
一套制度,两种官称
与两 战争
宋的 关系 议和
②加速了北京地区的建设发展,为此 后朝代定都北京奠定了基础。
“燕都地处雄要,北倚山险,南 压区夏,若坐堂隍,俯视庭宇... 亡辽虽小,止以得燕,故能控制南 北,坐致宋币。...京都之选首也”
——《金史·梁襄传》
2、金的政治制度
金朝制度基本沿袭唐宋,但却保持了一套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统,叫猛安谋克。
猛安谋克制:金代女真社会的最基本组织,它产生于女真原始社会 的末期,由最初的围猎编制进而发展为军事组织,最后变革为地方 的行政组织,公元1114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始定制以三百户为谋 克,十谋克为猛安。猛安谋克人户平时在训练之余,从事农业生产。 有战事则丁壮接受征发,自置鞍马器械出征;其家口仍留家生产。 由最初的围猎编制进而发展为军事组织,最后变革为地方的行政组 织,具有行政、生产与军事合一的特点。
二、金朝入主中原
1、金的建立
(1)概况:女真族居住在
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
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
1125年,金灭辽。
(2)统一:11世纪末,完
颜部的首领阿骨打进一步
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
(3)建立:1115年,完颜
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
国号大金,完颜阿骨打就
是金太祖,定都会宁府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
1206年,铁木 真统一了蒙古 各部,被推举 为成吉思汗, 建立蒙古国。
蒙古国先后 灭西辽、西 夏,建立了 一个横跨欧 亚的蒙古大 帝国。
成吉思汗将 帝国划分为 铁木真死后, 四大汗国, 汗位落到孙子 分个了自己 忽必烈手中, 的四个儿子。 1271年,忽必
烈称帝,建立 了元朝。
猛安谋克制是军事编制、生产单位和地方行政
机构三位一体的封建化基层组织。金太祖时,
以三百户为一谋克,十谋克为一猛安……猛安、
谋克作为相当于州、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单
位。
——白寿彝《中国通史》
特点:行政、生产与军事合一。
4.成就:12世纪后期,金世宗在位,金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大定之治”,他 被誉为“小尧舜”。
2、建国:916年,契丹 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 契丹国,定都上京临潢 府。后来版图扩大,改 国号为辽。
【教材54页“学思之窗”】
3、政治——特色制度
制度:(1)南北面官制 特点:因地因俗而治(蕃汉分治)
(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国两制”)
四时捺 钵
主要地点
春捺钵 长春州、鱼儿泺
时间 正月上旬
活动内容 捕鹅、钩鱼
元朝越来 越强大, 最终南下 灭了南宋, 统一了中 国。
元朝统一
1、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新 疆、 中 亚
阴山以北
共1300多万平方公里
库页 岛
元朝疆域图
南海诸岛
1、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2)政治建设:①中央行政制度:中书省
元:中书省一省制
宋朝:二府三司制 元朝:中书省→省制
御史台 中书省
(监察)
(行政)
夏捺钵
永安山、炭山
纲要上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教案(表格式)(2024年)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学设计(二)教学难点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教师行为】展示《契丹人引马图》图片【教师提问】这是内蒙古赤峰市白塔子的辽墓壁画,从中能获取什么信息?【教师讲述】这幅壁画反映了辽夏宋金时期的民族交融和中华民族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这些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有什么作用呢?”我们带着疑问一起走进本课的学习:辽夏金元的统治。
学生认真观察图片获取有关信息:服饰发型富有北方游牧民族特色;马匹肥壮,畜牧业发达等。
学生能初步了解这一课时的时代特征,引出本课主题;核心问题的设置贯穿全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一)多民族的政权并立讲授【教师行为】引导学生根据材料梳理辽、西夏、金政权的相关信息,完成表格。
【教师提问】观察地图,对比与传统游牧民族,找出辽、西夏、金的管理区域?【教师归纳】分界线为地理学科“胡焕庸线”,是游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游牧经济和农耕政权的分界线,这也决定了辽、西学生阅读教材并认真填写表格。
观察地图,对比辽、西夏、金的管理范围。
加强学生对辽夏金元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者、民族、等基本信息,掌握这时期政权更迭和对峙的时序脉络,培养梳理史实的能力。
让学生在观察地图中了解辽、西夏、金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联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理解辽、夏、金的政权建设的“二元性”,培育唯物史夏、金的政权建设具有“二元性”。
【教师行为】引用宋神宗、北宋宰相富弼对辽和西夏的评价,提问二人有此评价的原因。
学生回答效法中原后追问“辽和西夏的制度建设只是单纯效法中原吗?”【教师行为】出示文字材料: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
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教师提问】材料反映了辽朝什么官职的制度?有何特点?学生思考后回答效法中原,学习中原文化。
新2024秋季高中历史必修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高中历史必修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时空观念:学生能够准确地将辽、夏、金、元四个政权的建立、发展及灭亡置于中国历史的时间轴上,理解它们在中国古代史上的位置与相互影响。
2.史料实证:通过阅读和分析相关史料,学生能够识别并评估关于辽夏金元统治的史料价值,探讨这些政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3.历史解释: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辽夏金元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民族关系的发展以及它们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贡献。
4.家国情怀: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理解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国历史,增进民族团结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辽、夏、金、元四个政权的建立过程、基本政治制度及主要统治区域。
•各政权间的民族关系及其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深入分析辽夏金元时期政治制度、经济政策及文化成就的独特性及其相互影响。
•评估各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与贡献。
四、教学资源•教材及配套教辅资料。
•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历史地图、文物图片、历史纪录片片段等)。
•课外历史读物(如《辽史》、《金史》、《元史》选读等)。
•互联网资源(历史网站、博物馆官网关于辽夏金元统治的介绍等)。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结合多媒体展示,系统讲述辽夏金元时期的统治状况。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各民族政权间的交流与冲突,以及它们对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贡献。
•史料分析法:引导学生阅读并分析史料,培养史料实证能力。
•比较研究法:通过对比辽夏金元四个政权的异同,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导入:播放一段关于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生活的短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民族如何与中原王朝产生联系,进而引出辽夏金元时期的历史背景。
新课教学1.辽朝统治•建立与制度:简述辽朝的建立过程,介绍其“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基本国策,分析南北面官制度的特点。
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辽夏金元的统治
三、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
蒙古汗国建立
先后灭掉辽、 收复吐
西夏和金朝
蕃诸部
兼并云南 大理政权
远征到中亚、西 亚、东欧地区
1、蒙古汗国建立及扩张
察合台汗国 伊利汗国
1206年
元 金帐汗国 大蒙古国 统一蒙古
远征亚欧
1218
年
收复 吐蕃
灭西1辽271-11326年287
灭西夏
1234 年
灭金朝
1279
2、元朝建立:
——《金史》卷44志第25《兵志》
材料二:(金世宗)又谓宰臣曰:“猛安 谋克人户,……与汉人错居,每四五十户结 为保聚,农作时令相助济,此亦劝相之道 也。”——《金史》卷46志第27《食货一》
特点:兵民合一,形成了军事、行政、生产三位一体的组织。
作用:从军事上来看,节约了财政开支,而且保证了较强的战斗力;猛安谋克与地域 性的村寨结合起来,发展为地方政权的雏形,由地缘政权代替了血缘的氏族组织,加速 了女真族的封建化进程。
• 中书省模仿唐宋旧制。行省则按照燕京、别失八里和 阿姆河三“断事官”模式建立。元代行省权力较重,
军国大事无所不辖。行省职能上主要为中央收权,兼 替地方元分代留统部一分推权动中力华,文行明省多所元握一权体力格大局而的不专。行省 区划以扩中展央,军奠事定控“大制中为国目”的之,文人明为基地础造。成犬牙交错和 以北制南。……行省制下几乎没有大的反叛。
碰撞交融——辽夏金的二元体制 思考:请归纳辽夏金制度建设的共同经验,并分析其对文明发展的意义?
学习汉族文明
因俗而治,有鉴于后世。
游牧与农耕文明的碰撞交融
民族交融,汉化加深。
保留民族特色
推动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辽夏金元时期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
2. 掌握辽夏金元时期的文化、科技和民族关系。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辽夏金元时期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
2. 教学难点:辽夏金元时期的文化、科技和民族关系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括图片、地图和相关史料。
2. 准备辽夏金元的史料,包括历史文献、考古发现等。
3. 准备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的引导性问题。
4. 安排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的时间。
5. 提醒学生提前预习相关内容,以便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复习提问:请学生简要回答前一节课的内容,包括辽夏金元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主要特点。
2. 导入新课:辽夏金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这一时期的历史。
(二)讲授新课1. 辽夏金元的政治制度(1)介绍辽夏金元时期的政治制度特点,包括中央官制、地方行政制度等。
(2)通过展示相关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演变。
(3)引导学生思考辽夏金元时期的政治制度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2. 辽夏金元的经济发展(1)介绍辽夏金元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变化。
(2)通过展示相关历史图片和实物,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
(3)引导学生思考辽夏金元时期的经济发展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3. 辽夏金元的科技文化(1)介绍辽夏金元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包括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的内容。
(2)通过展示相关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时期科技文化的发展和特点。
(3)引导学生思考辽夏金元时期的科技文化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和对后世的影响。
4. 辽夏金元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1)介绍辽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包括民族融合、民族矛盾等方面的情况。
部编《中外历史纲要(上)》笔记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一、辽与西夏1.辽(1)916 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后改国号为辽。
(2)辽与北宋长期对峙,大部分时间维持和平局面,通使频繁,贸易活跃。
(3)职官设置分为南、北面官(4)依然保持草原习俗,定期迁徙,迁徙中的行营为国家政治中心2.西夏(1)1038 年,党项首领元昊称帝,定都兴庆府,国号大夏,史称西夏(2)制度基本模仿北宋(3)北宋灭亡后,西夏向金朝称臣,仍保持事实上的独立二、金朝入主中原1.1114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定都会宁府(上京)2.1125 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与南宋形成对峙局面。
3.1153 年,金迁都燕京,将燕京改名为中都。
4.制度基本沿袭唐宋,但保持了一套女真族的管理系统,叫作猛安谋克:(1)凡女真民户,每 300户编为一谋克,10谋克编为一猛安。
(2)大批迁入中原,平时耕作,战时选拔丁壮出征。
5.12世纪后期金世宗在位,金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大定之治”6.世宗死后,金朝统治逐渐衰落三、从蒙古崛起到金朝统一1.1206年,蒙古部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各部落,建立蒙古汗国2.蒙古先后灭掉西辽、西夏和金朝,招降吐蕃,兼并云南大理,远征到中亚、西亚、东欧3.1271 年,忽必烈(元世祖)定国号为大元4.此后蒙古在西方的统治区脱离元朝独自发展,形成了四大汗国(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
元朝中期,窝阔台汗国被察合台汗国吞并),它们在名义上仍将元朝尊为宗主国5.1276 年,元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
6.1279 年,元军在崖山海域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
南宋宰相文天祥被俘,坚拒劝降,后来在大都从容就义。
7.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1)修筑驿道,设立驿站(2)在地方管理上,实行行省制度●中央的宰相机构是中书省,地方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除今天的河北、山西、山东地区由中书省直辖外,全国共设10个行省●行省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对于吐蕃地区,由宣政院进行政教合一的管理四、元朝的民族关系1.蒙古族和回族,基本上是在元朝形成的(1)蒙古部落统一草原后逐渐将其他部落融入,形成了蒙古民族(2)中亚、西亚的大批穆斯林随着蒙古的征服移居中国,在伊斯兰教整合下形成了一个新的文化共同体,时称回回人,成为回族的前身2.元朝实行“四等人制”: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
纲要上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教学设计(表格式)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1.以“统”、“治”二字为例,理解本课主要侧重于制度建设层面分析少数民族政权的制度建设2.以地图为例说明辽夏金元政权在经济形态上游牧与农耕并存。
通过分析历史地图,讨论并回答教师提问。
以趣味地理知识引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一、制度建设1.辽夏金政权的制度建设辽:南北面官制度、四时捺钵制度西夏:仿照汉制,一制两称金:政治制度沿袭唐宋;猛安谋克制学生通过图片和文字材料,在学习制度创设的过程中感受到辽夏金政权制度建设上的共性是依据经济形态适应国情。
以有效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注重归纳总结,渗透学生以历史学科学法指导。
二、地方治理以《元朝形势图》(1330年)引入,思考元朝如何统治前所未有的辽阔疆域。
在学习元朝治理措施的基础上,明确元朝在边疆治理上的有效创举,肯定元朝在对原有羁縻州县的地域治理的一体化趋势。
阅读史料和相关历史地图,讨论元朝在实行地方治理上的经验和启示。
基于制度建设理解元朝对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所作出的有效贡献。
设计意图:通过史料分析,培养学生理解、提取信息的能力。
三、民族关系通过说明元朝民族关系上的歧视政策和客观上长期形成的回族的前身回回,说明元朝在统治政策上具有民族歧视和压迫色彩,但客观上各民族交融的趋势仍然存在。
学生思考元朝统治政策的差异和民族交融现象之间的联系,思考元朝统治的正反经验给予提高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在现有学习的基在国家治理上的启示。
础上提升学生思维深度,以具体历史情境理解史实。
课堂小结教学反思1.本课在立意上视野放窄,仅针对这一时期的制度建设展开学习,对教学深度仍需可续把握。
2.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活动设计上仍有欠缺,需要构建合作、讨论和探究设计。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
陆上:修建了以大 都为中心的四通八 达的驿道,并且利 用急递铺制度保障 了物资运输和政令 传达。 海上:贯通了大都 到杭州的大运河和 海运路线。
①既能够统合南北,又能够汇通全国,在提高行政效率的同时有助于巩固统一。 ②交通建设构建起了多元文明融汇一体的流动性网络,促进了经济的交流及发展。
(一)制度建设——辽
2.四时捺钵制度:流动的政治中心
四时捺钵 春捺钵
夏捺钵 秋捺钵 冬捺钵
主要地点
时间
活动内容
长春州鱼儿泺炭山
四月中旬-七 月中旬
避暑、议政
庆州付虎林 七月中旬
射鹿
永州广平淀 十月以后 避寒、议政
特点:仍保留草原习俗
二、交融与发展
(一)制度建设——西夏
吏户礼 兵 刑工 部部部 部 部部 误区警示: 唐中书省:中央决策机构之一,起 草诏令 元中书省:宰相机构,全国最高行 政机构
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中书省
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 理地方事务,后形成常 设机构,称行中书省。
行省具有中央派 出机构和地方官 府的二元性质
二、交融与发展
(二)社会发展:元朝的统一与发展
2.重构大一统 ▲行省的权力如何?该制度如何平衡中央与地方的?
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中书 省)为表里,……以省官(中书省官员)出领其事…… 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元史·百官志七》
犬牙交错 防止割据
行省权力 大而不独
行省 “诸行省用及(超过)千定(锭),必咨都
思考:西夏制度有何特点?
自中书令、宰相、枢使、 大夫、侍中、太尉已下,皆分 命蕃汉人为之。
——《宋史·夏国传上》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一、辽与西夏(一)辽朝的建立1.时间:916-1125年2.民族:契丹族3.建立者:耶律阿保机(二)辽朝的制度2.四时捺钵制迁徙中的行营成为国家政治中心3.特点:因俗而治,蕃汉分治(三)西夏的建立1.时间:1038年2.民族:党项族3.建立者:元昊(四)西夏的制度:一制二称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二、金朝入主中原(一)金的建立:1.时间:1115年2.民族:女真族3.建立者:完颜阿骨打(二)金的制度:1.基本沿袭唐宋制度2.保留女真族管理系统:“猛安谋克”特点:兵民合一、军政合一(四)金的盛衰1.12世纪后期金世宗“大定之治”三、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一)蒙古崛起①1206年,铁木真建立蒙古汗国②1218年灭西辽③1227年灭西夏④1234年灭金朝⑤收复吐蕃⑥兼并大理⑦远征中西亚、东欧(二)元朝的建立及统一1.建立(1)时间:1271年(2)建立者:忽必烈(3)都城:大都2.统一(1)进程1276 占领临安1279 完成统一(2)意义:①建立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②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三)国家治理1.中央官制:中书一省制2.地方官制:行省制(1)含义:中书省委派官员处理地方事务,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2)性质:既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又是中央派出机构(双重性)(3)特点:①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②行省受制于中央,权力大而不专,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③打破“山川形便”,采取“犬牙交错”政区划分方式(4)影响:①军政大权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②有利于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③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④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3.边疆管理(1)吐蕃:由中央政府的宣政院管理(2)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3)台湾:设澎湖巡检司特点: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势意义:西藏和台湾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4.驿传制度修筑驿道、设立驿站、急递铺(一)民族交融蒙古人蒙古族色目人蒙古以外的西北、西域各族人,包括西夏、畏兀儿、回回等汉人北方汉族,也包括已经入居中原的契丹、女真人南人原南宋统治区的居民民族矛盾更加尖锐,但民族间的交融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四)元的灭亡1.原因:民族矛盾逐渐减弱,社会贫富差距带来的阶级矛盾日益严重。
2022学年高中部编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历史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RJ
课程 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 标准 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辽的起源、政权的建立、辽宋关系、政治制度特点。(时空观 念,历史解释) 问题 2.西夏的起源、政权的建立、政治制度特点、与宋和辽的关系。 导引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3.金朝的起源、政权的建立、与宋和辽的关系、政治制度特点、 兴衰。(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3.元朝灭亡 (1)原因:社会贫富差距带来的阶级矛盾日益严重;14 世纪中叶, 农民起义相继在中原和南方爆发。 (2)灭亡:1368年,元朝灭亡。 (3)元亡后的民族去向 ①以宫廷贵族为核心的一部分蒙古人退回草原。 ②大批留居内地的__蒙__古__人___、色目人等,逐渐与汉族相融合。
返回导航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1.形成新民族 (1)蒙古族:原是漠北的一个游牧部落,铁木真统一草原后逐渐将其 他部落融入,形成了蒙古民族。
(2)回回: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 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通婚,逐渐被吸收、融合而形成我国回族
的前身——回回。
返回导航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返回导航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历史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RJ
③特点:行省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巩固了
多民族国家统一,是我国省制的开端,也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
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④地位: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4)对其他地_宣__政__院___管理。 ②对西域地区:元朝设__北__庭__都__元__帅___府 、__宣__慰__司___等管理军政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辽朝对北方的民族交融做出了卓越贡献!
(2).西夏的制度建设——汉制与蕃制并立
自中书令、宰相、枢使、大夫、侍中、太尉 已下,皆分命蕃汉人为之。
——《宋史·夏国传上》
皇帝
三司
中书司
枢密司
御史台
财政
行政
军事
西夏中央机构图
监察
北宋中央机构图
西夏陵又称西夏帝陵、西夏皇陵, 是西夏历代帝王陵以及皇家陵墓。王陵位 于宁夏银川市西,西傍贺兰山,东临银川 平原,海拔1130米至1200米之间,是中国 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 园之一,也是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处西夏文 化遗址。
“胡汉分治”思的考制:度阅,读即教“材以P5国4学制思治之契窗丹,
待汉契人特丹…点……:…北官因面分俗治南而宫北帐治,、、以部蕃国族制汉、治分属契治国丹之。,政以,汉南以制A面.汉适制应待不的映汉同的相人的辽关。生朝内”产职容这力官,一和制思做生度考法产与第的方设一出式置段发特材点点料在是反于
A 治宜矣汉。人州县、租原赋—因、—:军《辽马民史之族·事差百。异官因志俗》而治,得BC..其巩为固了契笼什除丹络此么族扶之?的植外分奴汉,析隶族辽其制地朝形主度还成官有的僚什原么因制和度影?响。
景区占地面积58余平方公里,核心 景区20.9平方公里,分布9座帝王陵墓, 270余座王侯勋戚的陪葬墓,规模宏伟, 布局严整。每座帝陵都是坐北向南,呈纵 长方形的独立建筑群体,规模同明十三陵 相当。吸收自秦汉以来,唐宋皇陵之所长, 构成中国陵园建筑中别具一格的形式,是 宁夏首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金代墓葬出土的 文物。
四时捺钵 主要地点 春 长春州鱼儿泺 夏 永安山炭山 秋 庆州伏虎林
冬 永州广平淀
时间 正月上旬 四到七月 七月入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辽与西夏
1.辽
(1)建立政权:916年,契丹族首领__耶律阿保机__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后来改国号为辽。
(2)治国特点
①辽朝的职官设置分为南、北面官,南面官负责以__汉人__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__契丹__等游牧民族事务。
②皇帝和宫廷依然保持__草原习俗__,每年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
2.西夏 (1)生活区域:西夏的建立者__党项__族是古代羌人的分支,唐末在今__陕北__、宁夏一带形成边疆藩镇,宋初仍然保持半独立的地位。
(2)建立政权:1038年,党项首领__元昊__脱离宋朝称帝,定都__兴庆府__,国号大夏,史称西夏。
(3)政治统治:其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除__汉式官称__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
金朝入主中原
1.建立政权:1114年,女真族首领__完颜阿骨打__举兵反辽,次年称皇帝,建立金朝,定都会宁府,会宁府也称__上京__。
2.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
(1)1125年,金灭__辽__,两年后又灭北宋,与南宋逐渐形成对峙局面。
(2)1153年,金迁都燕京,将燕京改名为__中都__。
3.金朝的统治
(1)金朝基本沿袭唐宋制度,同时保持了一套本民族的管理系统,叫作__猛安谋克__。
(2)12世纪后期金世宗在位,金朝进入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__大定之治__”。
(3)世宗死后,金朝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猛安谋克又日益腐化,统治逐渐衰落。
概念阐释 猛安谋克制
猛安谋克制是女真人在氏族社会末期的部落组织,完颜阿骨打加以发展,使它同时成了部分较早归附金朝的契丹人的社会基层组织。
猛安谋克制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
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
1.蒙古的崛起
(1)建国:1206年,漠北蒙古部首领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落,建立蒙古汗国,被尊为“__成吉思汗__”。
(2)扩张:蒙古军队先后灭掉西辽、__西夏__和金朝,收服__吐蕃__诸部,兼并云南的大理政权,还远征到中亚、西亚、东欧地区。
归纳总结铁木真能够统一蒙古各部的原因
客观上,当时蒙古草原相互混战,人民渴望统一;主观上,铁木真意志坚强、机敏果敢。
2.元朝的建立:1271年,__忽必烈__定国号为大元,他就是元世祖。
3.元朝的统一
(1)1276年,元军占领南宋都城__临安__。
(2)1279年,元军在崖山海域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
归纳总结元朝统一的意义
(1)结束了唐末以来国内分裂割据和政权并立的政治局面,奠定了元、明、清六百多年国家长期统一的政治局面。
(2)推动了科技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和中西交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4.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1)修筑__驿道__,设立驿站。
(2)行省制度:当时中央的宰相机构__中书省__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逐渐形成常设机构,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3)宣政院:直属中央政府机构,管理__吐蕃__地区。
(4)对西域:设__北庭都元帅府__、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务。
(5)经略台湾:设__澎湖巡检司__,履行行政管理职能。
特别提醒唐代中书省与元朝中书省的区别
(1)唐代的中书省是中央决策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
(2)元代的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元朝的民族关系
1.蒙古族和回族的形成
(1)蒙古族的形成:蒙古原是__漠北__的一个游牧部落,铁木真统一草原后逐渐将其他部落融入其中。
(2)回族的形成:来自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不断通婚,逐渐被吸收、融合而形成我国__回族__的前身——回回。
2.元朝的民族分化政策:“四等人制”。
(1)目的:保障蒙古贵族的统治利益。
(2)内容
①第一等:蒙古人。
②第二等:色目人,包括西夏、__畏兀儿__、回回等。
③第三等:汉人,北方的__汉族__和已经入居中原的契丹、女真人。
④第四等:南人,原__南宋__统治区的居民。
3.元朝的灭亡
(1)原因:民族矛盾逐渐减弱,社会贫富差距带来的阶级矛盾日益严重。
(2)灭亡:14世纪中叶,农民起义相继在中原和南方爆发,不久元朝灭亡。
1.考古学家在一座辽代契丹族公主墓中发现,墓门两侧的仿木结构,都采用了汉族的营造法式,上面的浮雕风格已深受宋朝绘画的影响。
这一发现最能证明宋辽时期的() A.农业生产的发展B.民族文化的交融
C.民族战争的频繁D.海外贸易的兴盛
解析:B。
材料信息“采用了汉族的营造法式”“深受宋朝绘画的影响”说明当时民族文化的交融。
2.“(金)章宗性好儒术,即位数年后,兴建太学,儒风盛行。
”这表明金朝()
A.推行猛安谋克制B.学习辽的政治制度
C.学习汉族的文化D.废除原先本族的旧俗
解析:C。
材料中的“儒术”“太学”都是汉族文化,C项正确。
3.“风从草原走过/吹散多少传说/留下的只有你的故事/被酒和奶茶酿成了歌……到处传扬你的恩德/在牧人心头铭刻。
”这首《成吉思汗的传说》中,他被牧人传扬的“恩德”是()
A.建立元朝B.统一蒙古C.修筑长城D.开发江南
解析:B。
材料中的“恩德”是指成吉思汗结束了蒙古草原割据混战的状态,使人们有了安定的生活。
4.辽金等少数民族统治者实行“蕃汉分治”的制度,主要是因为当时()
A.社会发展水平不同B.民族习俗不同
C.宗教信仰不同D.民族矛盾激化
解析: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辽金等少数民族统治者实行“蕃汉分治”的制度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发展的水平不同,A项正确;B、C、D三项不属于主要原因,排除。
5.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对古代某一地方制度做出了如下评价:“(它)就是一个……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
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
”这一制度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D.行省制
解析:D。
元朝在中央设置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构,在地方上设置行中书省作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行省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D项正确。
6.中国古代的官衙机构、官职名号各有渊源。
“行省”以“行中书省”得名,从名称来源看,“行省”是()
A.皇帝秘书机构B.地方自治机构C.中央派出机构D.天朝朝贡藩属
解析: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行省是行中书省的简称,是元代的中央派出机构,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项正确。
元朝的行省制度
史料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
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思考】
(1)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地方行政制度有哪些创新。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国地方权力的变化趋势。
提示(1)地方行政区划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行省长官由中央官员担任。
(2)地方自主性(地方权力)削弱,权力集中于中央。
元朝行省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1)特点:行省既是朝廷的派出机构,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行省的领导体制是一署多员与长官节制相结合的制度;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较成功地解决了地方势力坐大的积习。
(2)作用:行省制的确立,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统一,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方面得到保证,这是中国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对后世影响巨大,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从此,地方政治制度进入划省而治的阶段。
1.《元史·地理志》中“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下列关于元朝地方行政区划设置的表述,错误的是() A.现河北省是由中央直接管理的“腹里”B.地方设中书省,简称行省
C.行省之下,分别设路、府、州、县D.西藏归宣政院管辖
解析:B。
元朝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河北、山西、山东由中央直接管理,简称“腹里”,而西藏则归宣政院管辖,A、C、D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项错误,符合题意。
2.元代行省的军事权专门由佩金虎符的丞相、平章等官提调,钱谷财赋由朝廷指定的一至二名官员掌管。
材料说明元代行省制()
A.削弱了政令的执行力B.改变了地方官员的权力来源
C.有利于防范地方割据D.致使相权削弱,君权强化
解析:C。
题干说到行省的军事权力由丞相、平章等官员掌握,而钱谷财赋由朝廷指定的官员来执掌,这样分开来掌管,而且都是由来自中央和朝廷命官来把握,就能有效的防范地方官员专权现象发生,C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