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艺学 合成气中硫化物和二氧化碳的脱除

合集下载

论现代合成气中脱硫脱碳技术

论现代合成气中脱硫脱碳技术

论现代合成气中脱硫脱碳技术关键词:合成气二氧化碳硫化物脱除技术引言在现代化工中合成气是不可缺少,对于我们也不陌生。

合成气是指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其中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比值随原料和生产方法的不同而异。

它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原料之一也是氢和二氧化碳的来源。

制造合成气的原料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煤,天然气,石油馏分,农林废料,城市垃圾等均可用来制造合成气。

那么其中在制造的过程中脱硫脱碳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其中关键的部分,下面就来简单的介绍一下脱硫脱碳的技术和设备。

目录第1章:二氧化碳的脱碳方法 (2)1.1多胺法(改良MDEA)及其应用 (3)1.2基本原理和应用设备 (3)第2章:硫化物的脱除方法 (4)2.1脱硫方法及工艺 (6)第1章二氧化碳的脱除方法二氧化碳的脱除方法包括物理吸收法和化学及吸收法,他们的根本不同点是吸收剂与分子溶质之间的力不同。

物理吸收是因为范德华引力而化学吸收是化学键力。

其中物理吸收法包括:加压水洗法其溶剂是水,低温甲醇洗涤法溶剂是甲醇,Fluor法溶剂是碳酸丙烯酯,Selexol法溶剂是聚乙二醇二甲醚NHD。

化学吸收法有苯菲尔法DEA,MDEA,有机胺,浓氨水。

如果精制方法采用甲烷化法,宜采用使脱碳气中二氧化碳降至0.1%的脱碳方法,如苯菲尔法和MDEA法。

如果精制法为铜洗法,由于铜洗法能洗涤少量二氧化碳,通常采用净化度不高的常温物理吸收法。

例如碳酸丙烯酯法,聚乙二醇二甲醚法等当采用以高碳氢比的重油,煤为原料,部分氧化法制取原料气时,对大型合成氨装置而言,可以选用低温甲醇洗等物理吸收法较为合适。

即采用“冷法净化”流程。

这是因为高碳氢比的原料,须脱除的二氧化碳量较多,而低温甲醇洗涤法在低温加压的条件下,可以达到比其任何方法都大地吸收能力,而且在系统能量利用上也比较经济。

下面大致介绍一下氨水中和联产碳铵法:1,吸氨过程:NH3+H2O=NH3H2O2,碳化过程:二氧化碳从气相溶解于液相CO2(气)=CO2(液)游离氨的碳化2NH3+CO2=NH2COONH43,氨基甲酸铵水解形式碳酸氢铵或碳酸铵NH2COONH4+H2O=NH4HCO3+NH3下面大致介绍一下热钾碱法的基本原理CO2(g)=CO2(l)+K2CO3+H2O=2KHCO3次反应常温下反应速率较慢,须将温度升至120—130℃.提高碳酸钾溶液的浓度可以得到较快的反应速率。

化学工艺学二氧化碳的脱除

化学工艺学二氧化碳的脱除

化学工艺学二氧化碳的脱除
二氧化碳脱除是指将产生的二氧化碳从气流或废气中去除的过程,常用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处理废气。

常见的二氧化碳脱除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吸收法:利用一种吸收剂(如氨水或胺溶液)与二氧化碳气体接触,使二氧化碳与吸收剂发生反应生成溶液中的碳酸盐。

然后通过加热或减压将二氧化碳从溶液中释放出来。

这种方法适用于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气体。

2. 膜分离法:利用特殊的膜材料,通过膜的选择性渗透性质将二氧化碳与其他气体分离。

这种方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能耗低等优点,适用于二氧化碳浓度较低的气体。

3. 吸附法:利用吸附剂(如活性炭、分子筛等)吸附二氧化碳分子,将其从气流中去除。

吸附剂在吸附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后需要再生,通常通过加热或减压等方式将吸附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来。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低浓度的二氧化碳气体。

4. 生物脱除法:利用某些微生物(如藻类、细菌等)对二氧化碳具有较高的吸收能力,通过培养这些微生物并提供合适的生长环境,使其吸收和消化二氧化碳。

这种方法具有原料广泛、能耗低、无污染等优点。

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情况选择适合的二氧化碳脱除方法,并结合其他工艺进行处理。

粗原料气的净化—硫化物的脱除(合成氨生产)

粗原料气的净化—硫化物的脱除(合成氨生产)

由脱随塔流出的富液,送至脱硫闪蒸槽而后进人H2S提浓塔,塔顶进液 为脱硫贫液,中部进液为脱硫富液。在H2S提浓塔后还有一个闪蒸槽。 闪 蒸气压缩后作为H2S提浓塔的气提气。由H2S提浓塔出来的气体含H2S25% 左右,可直接送至克劳斯法制硫装置。由脱碳闪蒸槽出来的闪蒸气含CO2 99%左右,可作尿素生产原料之用。
本书仅对近年来备受人们关注的Slexol怯(中国称为NHD法)脱硫作简介。此法 1965 年首先由美国Alied Chenical公司采用,至今已有 40多套装置在各国运 行。脱硫剂的主体成分为聚乙二醇二甲醒,商品名为Selexol。它是一种聚乙 二醇二甲醚同系物混合体。分子式为CH3O CH-O- CH2 nCH。 式中n为3-9。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2-242。各种同系物的质量分数,%大致如下。
3、脱硫剂活性好,容易再生,定额消耗低
脱硫剂活性好,容易再生,可以降低生产的费用,符合工业生 产的经济性。
4、不易发生硫堵
硫堵:进脱硫塔气体的成分不好,杂志耗量较高;反应时析出的 硫不能及时排出;脱硫塔淋喷密度不够;再生空气量不足,吹风强度 低等原因造成硫堵。
5、脱硫剂价廉易得
采用最多的是廉价的石灰、石灰石和用石灰质药剂配制的碱性溶 液。以提高生产的经济性。
酞菁钴价格昂贵,但用量很少,脱硫液中PDS含量仅在数十个cm3/ m3左右。PDS的吨氨耗量一般在1.3-2.5g左右,因而运行的经济效益也较 显著。
此法也可脱除部分有机硫。若脱硫液中存在大量的氰化物,仍能导致 PDS中毒,但约经60h靠其自身的排毒作用,其脱硫活性可以逐渐恢复。 PDS对人体无毒,不会发生设备硫堵,无腐蚀性。

较高的温度有利于硫磺的分离,使析出的硫易于凝聚,

合成气脱硫脱碳

合成气脱硫脱碳

合成气脱硫脱碳脱硫的目的:硫化物是各种催化剂的毒物,对甲烷转化和甲烷化催化剂、中温变换催化剂、低温变换催化剂、甲醋合成催化剂、氨合成催化剂的活性有显著影响。

硫化物还会腐蚀设备和管道,给后面工段的生产带来许多危害。

因此,对原料气中硫化物进行清除是十分必要的。

1.1干法脱硫中国五环化学工程公司(原化工部第四设计院)推荐使用RS - II 型(或RS - III) 活性炭脱除变换气中的H2S。

实际使用中,为提高活性炭的工作硫容,常向变换气中补入一定量的空气,这给后续工序的安全生产留下了一定的隐患。

由于原料煤来源的多样化、劣质化,使得脱硫槽出口的H2S 波动大,脱硫剂更换频繁,工人劳动强度大,亦不经济。

对于甲醇厂,变换气脱硫后,还需精脱硫,干法脱硫净化度不高,将大大提高精脱硫成本。

1.2湿法脱硫由于采用干法变换气脱硫存在硫容低、更换频繁和净化度不高等缺点,越来越多的厂家采用湿式氧化还原法脱除变换气中的H2S ,湿法主要有ADA法、栲胶法、MSQ 法和PDS 法。

1.2.1.栲胶法栲胶法是我国特有的脱硫技术,是使用最多的变换气脱硫技术。

栲胶是由植物的果皮、叶和干的水淬液熬制而成,主要成分是丹宁。

由于来源不同,丹宁组分也不同,但都是由化学结构十分复杂的多羟基芳烃化合物组成,具有酚式或醌式结构。

其脱硫原理如下:碱性水溶液吸收H2S、CO2 :Na2CO3 + H2S NaHCO3 + NaHSNa2CO3 + CO2 + H2O 2NaHCO3五价钒氧化HS- 析出硫磺,五价钒被还原成价钒:2V5 + + HS- 2V4 + + S + H+同时醌态栲胶氧化HS- 析出硫磺,醌态栲胶被还原成酚态栲胶:TQ + HS- THQ + S醌态栲胶氧化四价钒离子,使钒获得再生:TQ + V4 + + H2O V5 + + THQ + OH-空气中的氧氧化酚态栲胶,使栲胶获得再生,同时生成H2O2 :2THQ + O2 2TQ + H2O2德州化肥厂是合成氨联醇厂,原采用干法脱硫,使用过程中,发现干法脱硫硫容低,使用寿命短,更换频繁,流程长,压差大,能耗高。

化学工艺学 合成气中硫化物和二氧化碳的脱除

化学工艺学 合成气中硫化物和二氧化碳的脱除

合成气中硫化物和二氧化碳的脱除1.1合成气中硫化物的脱除在制气时,所用的气、液、固三类原料均含硫化物。

在制气时转化成硫化氢和有机硫气体,它们会使催化剂中毒,腐蚀金属管道和设备,危害很大,必须脱除,并回收利用这些硫资源。

1.1.1硫化物的危害硫化物是制气过程中最常见、最重要的催化剂毒物,极少量硫化物就会使催化剂中毒,使催化剂活性降低直至完全失活。

硫化物主要有硫化氢和有机硫化物,后者在高温和水蒸气、氢气作用下也转变成硫化氢。

用天然气或轻油制气时,为避免蒸汽转化催化剂中毒,已预选将原料彻底脱硫,转化生成的气体中无硫化物。

煤或重质油制气时,氧化过程不用催化剂,不用对原料预脱硫,因此产生的气体中有硫,在下一步加工前必须进行脱脱硫。

1.1.2硫化物脱除的方法分类脱硫方法要根据硫化物的含量、种类和要求的净化度来选定,还要考虑技术条件和经济性,有时可用多种脱硫方法组合来达到对脱硫净化度的要求。

按脱硫剂状态来分,有干法、湿法两大类。

干法脱硫可分为吸附法和催化转化法,湿法脱硫可分为化学吸收法、物理吸收法、物理-化学吸收法和湿式氧化法。

下面主要介绍湿法脱硫中的物理吸收法(NHD)。

1.1.3 NHD脱硫方法湿法脱硫剂为液体,一般用于含硫量高、处理量大的气体的脱硫。

其中物理吸收法是利用有机溶剂在一定压力下进行物理吸收脱硫,然后减压而释放出硫化物气体,溶剂得以再生。

主要有冷甲醇法、此外还有碳酸丙烯酯法、N-甲基吡啶烷酮法、NHD法等,主要介绍NHD法。

1.1.3.1原理及工艺流程NHD溶剂是一种有机溶剂(聚乙二醇二甲醚),它对气体中硫化物和二氧化碳具有较大的溶解能力,尤其是对硫化氢有良好的选择吸收性,NHD溶剂物化性能稳定,蒸气压低,挥发损失小,无气味、无毒、不腐蚀、不分解。

该工艺能耗低、消耗低、成本低,运转时溶剂耗损少,是一种较理想的物理吸收剂,适合于以煤(油)为原料,酸气分压较高的合成气等的气体净化,脱硫时需消耗少量热量,脱碳时需消耗少量冷量,属低能耗的净化方法。

化工工艺学教学课件--第五章 脱硫与脱碳

化工工艺学教学课件--第五章 脱硫与脱碳

(4)聚乙二醇二甲醚法
使用的吸收溶剂是经筛选后的聚乙二醇二甲 醚n=的2~同9。系该物同,系分物子能式选为择CH性3O地(C脱2H除4O气)n体CH中3,式的中 CO2和H2S,无毒且能耗较低。
2、化学吸收法
(1)氨水法
是最原始的一种方法,在我国小氮肥厂,用 浓氨水吸收二氧化碳生产碳酸氢铵,因工艺简 单,脱碳成本低,还有不少小化肥厂使用此法。
活性成分为MoS2,其次
Co9S8
(3)干法脱硫的优缺点
优点:具有极强的脱除有机硫和无机硫能力, 气体净化度高。
缺点:脱硫剂再生困难或不能再生,不适用于 脱除大量无机硫,所以只能用于气态烃、石脑 油及合成气的精细脱硫。
4、湿法脱硫
湿法脱硫是在吸收塔中用液体吸收剂(脱硫剂)吸 收煤气中的硫化氢,而后再将吸收剂再生,再生后的吸 收剂再送回吸收塔中循环使用。
第五章 脱硫与脱碳
各种方法制得的原料气在送去合成氨之前都需经过 净化,以出去其中的有害杂质,如硫化物、CO和CO2等。 净化过程主要包括脱硫、CO变换和脱除CO2和少量CO。 一、脱硫 二、二氧化碳脱除 三、少量一氧化碳脱除
一、脱硫
按分子结构

无机硫 有机硫
存在形式
硫铁矿硫
硫化氢
无机硫90%
硫酸盐硫 脂肪硫 芳香硫
③特点
★溶剂在低温下对CO2、H2S、COS等酸性气体吸收能力 极强,溶液循环量小,功耗少。 ★溶剂不氧化、不降解,有很好的化学和热稳定性。 ★净化气质量好,净化度高,CO2<20ppm,H2S<0.1ppm。 ★溶剂不起泡。 ★具有选择性吸收H2S、COS和CO2的特性,可分开脱除 和再生。 ★溶剂廉价易得,但甲醇有毒,对操作和维修要求严格。 ★该工艺技术成熟,目前全世界约有87套大中型工业化 装置。

二氧化碳的脱除

二氧化碳的脱除
项目四 二氧化碳的脱除
一、概述
粗煤气经一氧化碳变换后,变换气中除氢和氮外,还有二氧化碳、一氧 化碳和甲烷等组分,其中以二氧化碳含量最多。二氧化碳既是后续变换 气应用的化工过程中各种催化剂的毒物,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如用作 生产尿素、碳酸氢铵等氮肥的原料,以及食品饮料工业的原料等。因此 二氧化碳的脱除必须兼顾这两方面的要求。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五章 儿童舞蹈创编
第一节 儿童律动、歌表演、集体舞的创编 第二节 儿童表演舞的创编
第一节 儿童律动、歌表演、集体舞的创编
一、儿童律动 律动是儿童所喜爱的音乐活动之一,它以音乐为基础,以
模仿为标志为手段。通过艺术特殊的美感作用,可以使儿童 加深对音乐形象的理解,,以舞蹈提高儿童对自然事物的艺 术表现能力。律动教学是幼儿园对儿童进行节奏训练的一门 主课,不仅给儿童以艺术美的享受,而且作为一种教育手段 也能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陶冶他们的心灵和情操。 律动的内容可以是单一动作的模仿,也可以是几个动作的 组合;还可以让儿童在音乐伴随下,全身心地投入活动气氛中 ,按自己的想象,根据音乐的特点,编出各种动作。在这种 欢乐的气氛中,可以很好地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幼 儿园的律动活动,是为了配合唱歌、音乐游戏和舞蹈学习而 选择的;
律动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 1)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 小鸟飞、小兔跳、鸭子走、蝴蝶
飞、小熊跳、小鱼游、大象走等。 (2)模仿交通工具 飞机飞行、开汽车、开火车等。 (3)模仿一些形象的劳动 划船、播种、收割、摘果子、种
萝卜等。 (4)模仿日常生活中的动作 洗脸、刷牙、梳头、敲锣、打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项目四 二氧化碳的脱除
1.基本原理 碳酸钾水溶液吸收CO2的过程为:气相中CO2扩散到溶液界面; CO2溶解

NHD脱硫脱碳气体净化工艺技术介绍

NHD脱硫脱碳气体净化工艺技术介绍

NHD脱硫脱碳气体净化工艺技术介绍目录第一章基础理论和数据1.1概述1.2NHD溶剂物化性质1.3吸收原理和相平衡规律1.4脱硫工艺参数的选定1.5脱碳工艺参数的选定第二章工艺过程设计2.1工艺说明2.2脱硫脱碳方案比较2.3 结论第一章基础理论和数据1.1概述NHD净化技术与美国专利Selexol净化技术类似,并达到同等水平。

NHD溶剂是一种有机溶剂(聚乙二醇二甲醚),它对气体中硫化物和二氧化碳具有较大的溶解能力,尤其是对硫化氢有良好的选择吸收性,蒸汽压低,运转时溶剂耗损少,是一种较理想的物理吸收剂,适合于以煤(油)为原料,酸气分压较高的合成气等的气体净化,脱硫时需消耗少量热量,脱碳时需消耗少量冷量,属低能耗的净化方法。

根据化工部“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合成氨一条龙中“75—7—6NHD净化技术的研究”合同,即采用NHD物理溶剂法脱除合成原料气中的硫化物和二氧化碳,并选择一个中型厂使用此项技术,然后提供大型厂使用,“七五”为油头和煤头大型厂净化技术作准备,提出气液平衡数据和工业化基础设计。

1988年批准的山东鲁南化肥厂二期扩建工程为年产8万吨合成氨,造气部分引进德士古煤浆气化技术,其它部分由国内配套。

由于煤气中硫化物和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经多方研究认可选用了NHD溶剂脱除合成气中硫化物和二氧化碳的工艺,于1992年投产。

原料气先经选择脱硫,而后脱碳,H2S经富集后进克劳斯硫回收,在2MPa压力下将含CO2 43%,H2S 4.5克/标米3,COS 13毫克/标米3的变换气净化至CO2 0.1%,总硫1ppm,每吨氨总能耗99万大卡,溶剂损耗0.5公斤。

在气液平衡数据的测定和鲁化厂年产8万吨生产装置的基础上,提供了大型厂设计参数,进行此项年产30万吨合成氨NHD脱硫脱碳基础设计,条件是以德士古煤浆气化气经中低温耐硫变换后的气体为原料,和设定操作压力为3.4MPa。

选用脱CO2溶剂(脱碳富液)选择性脱硫,尔后脱碳,H2S富集后去克劳斯回收的流程,在3.3MPa压力下,原料气含CO2 42.91%,H2S 0.86%,COS 18ppm 净化至CO2 0.1%,总硫1ppm,每吨氨脱硫及H2S提浓需耗蒸汽0.31吨,脱碳需耗冷量0.709×106KJ,总能耗1.9727×106KJ,溶剂损耗0.4公斤,溶剂吸收能力47标米3 CO2/米3。

合成气的净化

合成气的净化

组分 CO 初始组成 ya 平衡浓度 ya-yaxp
H2O yb
yb-yaxp
CO2 yc
yc+yaxp
H2 yd yd十yaxp
Kp
( yc ( ya
ya xp )(yd ya xp )(yb
ya xp ) ya xp )
T,y
Kp
xp
Kp和xp 的关系
思考:如何提高 CO转化率?
注:实际生产中,可测定原料气和变换气中的 CO含量,且视为干基,CO的实际转化率:
加热有利于碳酸氢钾的分解,再生压力越低对再生越有利。
再生温度: 再生温度=该压力下溶液的沸点
再生好坏的标志:
溶 液 的 转 化 度Fc
转 化 为KHCO3的K 2CO3的 物 质 的 量 溶 液 中K 2CO3的 总 物 质 的 量
本菲尔脱碳的工艺流程
脱碳气
冷凝器



水力
透平
冷凝器
CO2气
再 生 塔
分段冷 却
间接换热式 直接冷激式
原料气或饱和 蒸汽间接换热
原料气、水蒸汽 或冷凝水直接加 入反应系统降温
分段冷却:反应一段时间后进行冷却,然后再反应,分段越多,操作 温度越接近最佳温度曲线。
注意! 操作温度须控制在催化剂活性温度范围内
各类催化剂均有其各自的活性温度范围,只能在其范围内使操作温度 尽可能地接近最佳反应温度曲线。
2.2 合成气的净化
1
Clic脱k to add硫Title
2
Clic一k氧to化a碳d变d 换Title
13
Cli二ck氧t化o碳ad的d脱T除itle
24
Cl少ic量k t碳o氧a化dd物T的it清le除

无机化工工艺学3.3_合成氨-CO2脱除

无机化工工艺学3.3_合成氨-CO2脱除

(二) NHD溶剂脱硫、脱碳原理
• 1 NHD溶剂的物理性质
NHD溶剂的主要成份是聚乙二醇二甲醚的同系物,
分子式为CH3-O-(C2H4O)n-CH3,式中n=2~9,平 均分子量为250~280。其物理性质(25℃)如下: 密度(kg/m3)1027 表面张力(N/m)0.034 比热[J/(kg.K)]2100 闪点(℃)151 蒸气压(Pa)0.093 粘度(mPa· S)4.3 冰点(℃)-22~-29 燃点(℃)157
(四) NHD脱碳工艺特点
(1)正常操作工况下,脱碳气中的CO2含量可稳定在 0.1% (2)能选择性吸收H2S、CO2和COS,且吸收能力强。 (3) 溶剂无腐蚀性 , 即使在溶剂含水量高达 10%、累积硫含 量高达300mg/L的情况下,亦未发现设备有明显腐蚀。 (4)溶剂的蒸气压极低 ,挥发损失很少 ,流程中不需设置洗涤 回收装置。 (5)溶剂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不氧化 ,不降解。
a 吸收硫化氢
b 吸收硫氧化碳和二硫化碳
c 吸收硫醇和氰化氢
e对有机酸吸收
(3) 工艺流程
特点:能耗高 原因在于:常压再生时, 大量水蒸气随CO2从再生 塔顶部带出,因此在再生 气冷凝器中有大量冷凝热 损失; 再生塔底部贫液温度约 为120℃,送吸收塔之前 需冷却,造成热量损失。
2. 变压本菲尔脱碳流程
3.3 二氧化碳的脱碳—物理方法
低温甲醇洗涤法的特点
可脱除H2S、COS、CS2、RSH、CO2 、HCN、NH3、NO、H2O等 净化度高, H2S<0.1cm3/m3 ,CO2<10cm3/m3 可选择性脱除 H2S,CO2 甲醇热稳定性好,不降解,不起泡,损耗少 和最终净化的液氮洗涤匹配节省投资和动力消耗 流程长、再生复杂,有毒。

无机化工工艺第5章 二氧化碳的脱除

无机化工工艺第5章 二氧化碳的脱除

工艺过程
吸收
闪蒸
气提
回收
常压解析 空气气提
真空再生
<35 ℃ CO2<1.5% 1.62MPa
工艺流程
主要技术措施
(1)增加吸收塔填料高度,采用高效填料,提高吸收塔底溶剂的饱和 度及塔顶平衡度以降低溶剂循环量提高气体净化度。
(2)采用抽空气的气提工艺、降低气提压力,提高贫液再生度(降低 贫液CO2含量)。
工艺条件的确定
温度 氨水浓度 出口二氧化碳含量 液位
浓氨水
气氨
稀氨水
气氨
碳化气
主 塔
变换气
离心岗位
软水
备 塔





工艺流程
吸收岗位
稀氨水
二、热碳酸钾法脱碳 p144
1、发展: CO2 K2CO3 H2O 2KHCO3
提温
吸收速度慢 活化剂 加速吸收
腐蚀
加入防 腐剂
减少腐蚀
各种改良热钾碱法脱碳
氧化碳的分压有影响,T高,K加大,但吸 收推动力减小。 (4)溶液的转化度:再生好坏的标志 (5)再生温度和再生压力
(6)再生塔顶水气比
4.工艺流程
(1)流程的选择
用碳酸钾溶液脱除二 氧化碳的流程可有 几种组合,其中最 简单的是一段吸收、 一段再生流程。
一段吸收、一段再生流程
二段吸收、二段再生流程
流程长、再生复杂,有毒。标:H2S\CO2
吸收系统 降温系统
保证溶液循环使用:
原 料

再生系统
减 压 再 生
净 化 气



热量移出
保证低温



合成气脱硫脱碳

合成气脱硫脱碳

合成气脱硫脱碳脱硫的目的:硫化物是各种催化剂的毒物,对甲烷转化和甲烷化催化剂、中温变换催化剂、低温变换催化剂、甲醋合成催化剂、氨合成催化剂的活性有显著影响。

硫化物还会腐蚀设备和管道,给后面工段的生产带来许多危害。

因此,对原料气中硫化物进行清除是十分必要的。

1.1干法脱硫中国五环化学工程公司(原化工部第四设计院)推荐使用RS - II 型(或RS - III) 活性炭脱除变换气中的H2S。

实际使用中,为提高活性炭的工作硫容,常向变换气中补入一定量的空气,这给后续工序的安全生产留下了一定的隐患。

由于原料煤来源的多样化、劣质化,使得脱硫槽出口的H2S 波动大,脱硫剂更换频繁,工人劳动强度大,亦不经济。

对于甲醇厂,变换气脱硫后,还需精脱硫,干法脱硫净化度不高,将大大提高精脱硫成本。

1.2湿法脱硫由于采用干法变换气脱硫存在硫容低、更换频繁和净化度不高等缺点,越来越多的厂家采用湿式氧化还原法脱除变换气中的H2S ,湿法主要有ADA法、栲胶法、MSQ 法和PDS 法。

1.2.1.栲胶法栲胶法是我国特有的脱硫技术,是使用最多的变换气脱硫技术。

栲胶是由植物的果皮、叶和干的水淬液熬制而成,主要成分是丹宁。

由于来源不同,丹宁组分也不同,但都是由化学结构十分复杂的多羟基芳烃化合物组成,具有酚式或醌式结构。

其脱硫原理如下:碱性水溶液吸收H2S、CO2 :Na2CO3 + H2S NaHCO3 + NaHSNa2CO3 + CO2 + H2O 2NaHCO3五价钒氧化HS- 析出硫磺,五价钒被还原成价钒:2V5 + + HS- 2V4 + + S + H+同时醌态栲胶氧化HS- 析出硫磺,醌态栲胶被还原成酚态栲胶:TQ + HS- THQ + S醌态栲胶氧化四价钒离子,使钒获得再生:TQ + V4 + + H2O V5 + + THQ + OH-空气中的氧氧化酚态栲胶,使栲胶获得再生,同时生成H2O2 :2THQ + O2 2TQ + H2O2德州化肥厂是合成氨联醇厂,原采用干法脱硫,使用过程中,发现干法脱硫硫容低,使用寿命短,更换频繁,流程长,压差大,能耗高。

HS法脱除硫化物及二氧化碳技术

HS法脱除硫化物及二氧化碳技术

HS法脱除硫化物及二氧化碳技术
佚名
【期刊名称】《技术与市场》
【年(卷),期】1997(000)009
【摘要】HS法脱除硫化物及二氧化碳技术该技术是一种集脱硫、脱碳和元素硫回收为一体的新颖的气体净化方法,所采用的溶剂是加入少量特定添加剂的具有极性的有机溶剂。

HS溶剂吸收二氧化碳属典型的物理过程,而吸收硫化氢和有机硫同时具有物理、化学双重特性。

HS技术的脱硫效...
【总页数】1页(P15-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701
【相关文献】
1.氧化法脱除柴油硫化物的研究进展 [J], 张晓凡;张敬然;朱艺佳
2.开创脱除二氧化碳新途径——埃克森美孚公司CFZ工艺用冷冻分离法脱除天然气中的CO2已趋成熟 [J],
3.二异丙醇胺溶液脱除裂解气中二氧化碳及硫化物 [J], 过赘扶
4.高效低能耗改良甲基二乙醇胺法脱除二氧化碳和硫化物 [J], 张学模
5.用沉淀法从气体中脱除硫化物 [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成气中硫化物和二氧化碳的脱除1.1合成气中硫化物的脱除在制气时,所用的气、液、固三类原料均含硫化物。

在制气时转化成硫化氢和有机硫气体,它们会使催化剂中毒,腐蚀金属管道和设备,危害很大,必须脱除,并回收利用这些硫资源。

1.1.1硫化物的危害硫化物是制气过程中最常见、最重要的催化剂毒物,极少量硫化物就会使催化剂中毒,使催化剂活性降低直至完全失活。

硫化物主要有硫化氢和有机硫化物,后者在高温和水蒸气、氢气作用下也转变成硫化氢。

用天然气或轻油制气时,为避免蒸汽转化催化剂中毒,已预选将原料彻底脱硫,转化生成的气体中无硫化物。

煤或重质油制气时,氧化过程不用催化剂,不用对原料预脱硫,因此产生的气体中有硫,在下一步加工前必须进行脱脱硫。

1.1.2硫化物脱除的方法分类脱硫方法要根据硫化物的含量、种类和要求的净化度来选定,还要考虑技术条件和经济性,有时可用多种脱硫方法组合来达到对脱硫净化度的要求。

按脱硫剂状态来分,有干法、湿法两大类。

干法脱硫可分为吸附法和催化转化法,湿法脱硫可分为化学吸收法、物理吸收法、物理-化学吸收法和湿式氧化法。

下面主要介绍湿法脱硫中的物理吸收法(NHD)。

1.1.3 NHD脱硫方法湿法脱硫剂为液体,一般用于含硫量高、处理量大的气体的脱硫。

其中物理吸收法是利用有机溶剂在一定压力下进行物理吸收脱硫,然后减压而释放出硫化物气体,溶剂得以再生。

主要有冷甲醇法、此外还有碳酸丙烯酯法、N-甲基吡啶烷酮法、NHD法等,主要介绍NHD法。

1.1.3.1原理及工艺流程NHD溶剂是一种有机溶剂(聚乙二醇二甲醚),它对气体中硫化物和二氧化碳具有较大的溶解能力,尤其是对硫化氢有良好的选择吸收性,NHD溶剂物化性能稳定,蒸气压低,挥发损失小,无气味、无毒、不腐蚀、不分解。

该工艺能耗低、消耗低、成本低,运转时溶剂耗损少,是一种较理想的物理吸收剂,适合于以煤(油)为原料,酸气分压较高的合成气等的气体净化,脱硫时需消耗少量热量,脱碳时需消耗少量冷量,属低能耗的净化方法。

合成气降温后从塔底进入脱硫塔,与NHD贫液逆流接触,绝大部分H2S和部分CO2被吸收,出塔顶的脱硫气 (总硫含量< 5×10- 6)去脱碳塔;出塔底富液经水力透平回收能量后进脱硫高压闪蒸槽,闪蒸气去脱碳闪压机,富液进浓缩塔进一步降压闪蒸,塔顶用部分贫液来吸收闪蒸气和来自脱硫闪压机的气体中的H2S,未被吸收的CO2放空,放空气中H2S < 10×10-6 ;出浓缩塔的富液再经过二级闪蒸与换热,进入再生塔再生,出塔尾气H2S含量达到27%以上,再生后的贫液经换热后分别去脱硫塔和浓缩塔。

1.1.3.2工艺条件及主要设备H2S在NHD溶剂中的溶解度随吸收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在低温下进行吸收过程对提高脱硫气的净化度和溶剂的吸收能力均有利,可减少溶液循环量,这进而降低了用于泵送溶液的功率消耗,而且也降低了从溶液中解吸酸性组份时用于溶剂再生的能量消耗,另外低温吸收可提高对H2S吸收的选择性。

低温吸收的缺点是溶液的粘度大,传质速率下降,并且需消耗一定的冷量,故吸收温度的选择可根据工艺的需要和整个工艺流程中能量的分配等而决定之。

本基础设计脱硫吸收液是利用预饱和CO2 溶液——脱碳塔富液,经计算机优化结果进脱硫塔溶液温度取~12℃为宜,这样的温度既可满足脱硫在较高的气液比(~500)下脱硫的净化度要求(总硫<10ppm),也保证了脱碳在较合适的溶液循环量和适宜的吸收温度下CO2 的净化度(<0.1%)。

气相压力一般中压3-4MPa,最佳为3.5MPa。

主要设备有脱硫塔、高压闪蒸槽、再生塔和浓缩塔,再生塔上段筒体采用碳钢衬不锈钢材料,再生塔填料,各塔的内件,贫富液换热器中的个别部位,再生气冷凝冷却器的列管,再生塔至冷凝器的气体管路采用不锈钢,其它设备及管道均采用碳钢制造。

脱硫塔、浓缩塔填料经运行试验合格后方可建议采用聚丙烯环。

NHD溶剂为一般漆类的强溶剂,故设备及管道内不涂防腐涂料。

1.1.3.3能量的有效利用(1) 脱硫低闪压力0. 5 MPa,富液直接进再生塔,节省1台富液泵。

(2) 脱硫设浓缩塔,提高H2 S浓度,脱硫尾气送炼厂集中处理,节省投资,优化了资源利用。

(3) 脱硫、脱碳富液泵均带能量回收透平,回收富液静压能,降低能耗。

(4) 脱硫溶液利用变换余热再生,脱碳溶液利用空分低压N2 气提再生。

(5) 出脱硫所有闪蒸槽及脱碳高闪槽的气体均返回系统回收氢资源。

1.1.3.4环保措施脱硫后,在吸收剂再生时释放的气体含有大量的硫化氢,为了保护环境和充分利用硫资源,应予以回收。

工业上采用克劳斯工艺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让让燃烧炉内的1/3的S2H和O2反应,生成SO2,剩余2/3的H2S与此S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克劳斯反应,生成单质硫。

克劳斯催化剂主要是氧化铝,可添加少量NI、MN等金属氧化物,有的催化剂还兼有水解有机硫的作用。

经改进克劳斯工艺技术和催化剂,可使硫的回收率提高到99%以上。

1.2合成气中二氧化碳的脱除合成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制造尿素、碳酸氢铵和纯碱的重要原料,而且大量的CO2会使合成氨催化剂中毒,而且稀释了原料气降低了氢氮分压,必须将二氧化碳清除干净。

因此,合成氨生产中,二氧化碳的脱除及其回收利用具有双重目的。

习惯上,将二氧化碳的脱除过程称为脱碳。

1.2.1二氧化碳脱除的方法分类脱碳多采用溶液吸收法。

根据吸收剂性能的不同,分为化学吸收法和物理吸收法两类。

化学吸收法是二氧化碳与碱性溶液反应而被除去,常用的有改良热钾碱法、氨水法和乙醇胺法。

物理吸收法是利用二氧化碳比氢气、氨气在吸收剂中溶解度大的特性,用吸收的方法除去原料气中的二氧化碳,常用的有低温甲醇法、聚乙二酵二甲醚法和碳酸丙烯酯法。

下面主要介绍低温甲醇洗法。

1.2.2 低温甲醇洗脱碳方法低温甲醇洗是50年代初德国林德公司和鲁奇公司联合开发的一种气体净化工艺。

该工艺以冷甲醇为吸收溶剂,利用甲醇在低温下对酸性气体溶解度极大的优良特性,脱除原料气中的酸性气体。

该工艺气体净化度高,选择性好,气体的脱硫和脱碳可在同一个塔内分段、选择性地进行。

低温甲醇洗工艺技术成熟,在工业上有着很好的应用业绩,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合成氨、合成甲醇和其他羰基合成、城市煤气、工业制氢和天然气脱硫等气体净化装置中。

在国内以煤、渣油为原料建成的大型合成氨装置中也大都采用这一技术。

低温甲醇洗脱硫、脱碳技术特点如下:(a)溶剂在低温( - 50~60 ℃)下对CO2、H2S、COS等酸性气体吸收能力极强,溶液循环量小,功耗少。

(b)溶剂不氧化、不降解,有很好的化学和热稳定性。

(c)净化气质量好,净化度高,CO2<20ppm,H2S<0.1ppm。

(d)溶剂不起泡。

(e)具有选择性吸收H2S、COS和CO2的特性,可分开脱除和再生。

(f)溶剂廉价易得,但甲醇有毒,对操作和维修要求严格。

(g)该工艺技术成熟,目前全世界约有87套大中型工业化装置。

该工艺需从国外引进。

由于操作温度低,设备、管道需低温材料,且有部分设备需国外引进,所以投资较高。

(h)低温甲醇洗溶剂在低温(-50℃)下吸收,含硫酸气采用热再生,回收CO2采用降压解吸,脱碳采用气提再生,热耗很低。

虽然低温甲醇洗工艺投资较高,但与其它脱硫、脱碳工艺相比具有电耗低、蒸汽消耗低,溶剂价格便宜,操作费用低等优点。

但是低温甲醇洗工艺尚未实现国产化,需耗用和引进大量低温钢材,同时要支付专利费用,一次性投资高。

1.2.2.1原理及工艺流程净化装置的目的是去除变换气中的酸性气体成分。

该工艺为典型物理吸收法,是以低温甲醇为吸收溶剂,利用甲醇在低温下对酸性气体溶解度极大的特性,脱除原料气中的酸性气体。

由于甲醇的蒸汽压较高,所以低温甲醇洗工艺在低温(50℃~-60℃)下操作,在低温下CO2与H2S的溶解度随温度下降而显著地上升,因而所需的溶剂量较少,装置的设备也较小。

该工艺气体净化度高,可将变换气中CO2脱至小于20ppm,H2S小于0.1ppm。

在物理吸收过程中,含有任何成分的液体负载均与成分的分压成比例。

吸收中的控制因素是温度、压力和浓度。

富甲醇通过用再沸器中产生的蒸气进行闪蒸和汽提再生。

富甲醇的闪蒸为该过程提供额外的冷却。

闪蒸气通过循环压缩,然后再循环到吸收塔,其损耗量最低。

甲醇水分离塔保持甲醇循环中的水平衡。

尾气洗涤塔使随尾气的甲醇损耗降低到最大限度。

变换气冷却段的氨洗涤塔使变换气中的氨液位保持在甲醇放气量最小的液位。

酸性气体通到克劳斯气体装置进行进一步净化。

从前系统来的原料气进入到低温甲醇洗的原料气/合成气换热器和深冷器冷却到10℃左右,进入到氨洗涤塔脱氨。

然后原料气再进入原料气最终冷却器冷却到-17℃左右。

-17℃左右的原料气进入吸收塔底部,在塔内用从顶部进入的低温甲醇经过四段逐步吸收,脱除原料气中的CO2和H2S。

最终出吸收塔塔顶的净化气(总硫<0.1ppm,CO2约3%左右)经过多个换热器热交换回收冷量之后,被送往甲醇合成装置。

装置中低温甲醇在主洗塔中(5. 4MPa) 脱硫脱碳,之后富液进入中压闪蒸塔(1. 6MPa) 闪蒸,闪蒸气通过压缩,然后再循环到主洗塔。

闪蒸后的富液进入再吸收塔,在常压下闪蒸、气提,实现部分再生。

然后甲醇富液进入热再生塔利用再沸器中产生的蒸汽进行热再生,完全再生后的贫甲醇经主循环流量泵加压后进入主洗塔。

在再吸收塔中产生的尾气,经过回收冷量后,被送入尾气洗涤塔中,用脱盐水洗涤其中夹带的甲醇,洗涤后的尾气放空至大气中。

1.2.2.2工艺条件及主要设备1、温度温度越低,溶解度越大,所以较低的贫甲醇温度是操作的目标(贫甲醇温度为- 50 ℃) 。

系统配有一套丙烯制冷系统提供冷量补充,用尾气的闪蒸(气提) 带来的冷量达到所需要的操作温度。

2、甲醇循环量控制出工段的气体成分指标( ΣS ≤0. 1ppm) ,甲醇循环量是最主要的调节手段。

系统配有比例调节系统,使循环量与气量成比例,得到合格的精制气。

3、压力(主洗塔的操作压力)由亨利定律知压力越高,吸收效果愈好。

净化主洗塔的压力取决于气化来的变换气压力,系统气化采用德士古气化炉造气,进系统的变换气,压力为5. 4MPa ,由于压力较高,吸收效果有很大提高。

主要设备有脱碳塔、中压闪蒸塔、热再生塔、甲醇水分离器和尾气洗涤塔塔等,再生塔上段筒体采用碳钢衬不锈钢材料,再生塔填料,各塔的内件,贫富液换热器中的个别部位,再生气冷凝冷却器的列管,再生塔至冷凝器的气体管路采用不锈钢,其它设备及管道均采用碳钢制造。

脱硫塔、浓缩塔填料经运行试验合格后方可建议采用聚丙烯环。

脱碳塔:脱除从上游工序来的变换气中的CO2、H2S及有机硫等杂质,同时也脱除变换气中带入的饱和水,制得: CO2≤3.42±0.2%,总硫<0.1ppm的合格净化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