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 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附导学案)

合集下载

《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4.掌握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中,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乘法算式的学习和应用,使学生理解乘法概念,提高逻辑推理和运算能力。
2.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以致用的数学意识。
接着,在新课讲授中,我发现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学生们对乘法的理解更加直观。然而,对于乘法规律的发现和运用,部分学生还是感到有些困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在这个难点上多花一些时间,用更多的例子和直观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
在实践活动中,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使学生能够动手实践,这有助于加深他们对乘法的理解。但我也注意到,小组内的讨论并不总是平等的,有些学生可能没有充分参与到讨论中来。我应该在活动中更加强调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乘法算式的组成和乘法口诀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乘法规律的发现与运用,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乘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让学生用小棒或棋子来模拟乘法算式,演示乘法的原理。
3.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探索乘法规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乘法算式的组成和读法:乘号(×)、乘数、积的概念,以及它们在乘法算式中的作用。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 : 表内乘法(一):1 乘法的初步认识)导学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 : 表内乘法(一):1 乘法的初步认识)导学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1 乘法的初步认识导学案1. 学习目标•了解乘法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掌握1乘法的规律和计算方法。

•能够运用乘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预习导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乘法运算。

今天我们将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探讨乘法的规律和计算方法。

3. 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乘法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难点:乘法计算的运用能力。

4. 学习内容1.乘法的概念:如果有3个苹果,每个苹果的价格是2元,那么3个苹果的总价格是多少?实际上就是2的乘以3,即2 × 3 = 6。

乘法就是重复加法的简便表示。

2.乘法的性质:•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乘法分配律:a × (b + c) = a × b + a × c3.乘法的计算方法:•1乘法的规律:任何数乘以1都等于这个数本身。

•乘法口诀表:通过口诀表可以快速记住乘法计算结果。

5. 学习方法与建议•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多做练习,加深理解。

•注意理解乘法的基本规律,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6. 学习任务1.完成课前预习,掌握乘法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通过习题练习,巩固乘法计算方法和性质。

3.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乘法知识进行计算。

7. 反思与总结学习乘法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一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乘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下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表内乘法的更多知识。

在学习中要注重理解,多加练习,不断提升乘法计算的能力。

8. 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乘法,了解了乘法的概念、基本性质和计算方法。

希望大家能够在课后继续加强练习,巩固所学内容,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为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的导学案,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好乘法的基础知识,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1《表内乘法(一)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1《表内乘法(一)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1《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法符号“×”和“乘”的概念。

2.熟练掌握乘法口诀。

3.能够灵活运用乘法表进行口算计算。

4.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5.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计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乘法的概念及意义。

2.乘法口诀的掌握。

3.乘法表的应用。

难点1.能够正确使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能够结合乘法表进行口算练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具体生活中的场景引入乘法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乘法符号及概念•通过具体的数学例子,引导学生认识乘法符号“×”和“乘”的含义。

•让学生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的乘法运用。

3. 学习乘法口诀•教授乘法口诀表,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加深记忆。

•练习口算计算,巩固乘法口诀。

4. 学习乘法表•引导学生认识乘法表的规律性,理解乘法的倍数关系。

•让学生通过乘法表进行口算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5. 实际问题解决•提供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引导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乘法概念,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回顾,让学生加深印象。

五、作业布置•布置相应的练习题目,巩固学生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可以绘制乘法口诀表和乘法表,以及相关数学公式,让学生可以随时查阅。

以上是本次课程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带领学生进一步认识乘法,并能够熟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的优秀教案

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的优秀教案

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的优秀教案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的优秀教案教学内容:P45——P46教学目标:1、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知道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体会乘法算式的简便性,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情境活动,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初步逻辑思维能力,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

教具准备:20~30根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出示主题图1、在游乐园里你看到了什么?游乐园里有多少人?你是怎么数?可以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两个两个的数2+2+2+2+2+2=12四个四个的数4+4+4+4+4=20三个三个的数3+3+3+3=122、看图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自由提出有关数学问题,其他学生汇报算式和结果。

可能:椅子:三个三个的数3+3+3=9气球:一个一个的数1+1+1+1+1=5……二、拼摆图形1、摆图形游戏你会用小棒摆什么图形?拿出准备好的小棒,摆出你喜欢的图形。

摆几棵相同的小树,几把相同的小伞,几间相同的房子,几座相同的亭子……想摆什么就摆什么。

2、交流汇报(1)摆好后,算一算自己用了多少根小棒。

(2)小组内活动:说一说自己摆的'是什么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并把计算的算式写在纸上。

(3)把每个加数都相同的等式写在黑板上。

3、突出矛盾(1)观察黑板上的各等式,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

(每个等式中的加数都相同)说出每个算式的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

(2)以板书3+3+3+3+3+3为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如果有更的3相加,如10个3,100个3,甚至更多,谁愿意来写这个算式呢?(3)算几个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外,还可以用另个的方法——乘法。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 : 表内乘法(一):1 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 : 表内乘法(一):1 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1 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教材内容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乘法的概念,掌握乘法的运算方法;学会用竖式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2.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认识乘法的概念,学会进行基本的乘法运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理解乘法的概念,尤其是乘法表内的乘法。

二、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物品分组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概念,比如3个小狗,每只小狗有4条腿,一共有多少条腿?2. 讲解•介绍乘法的定义和符号表示,学生通过操纵具体物品,理解乘法的基本概念。

•讲解乘法表内的乘法,比如2 × 3 = 6,让学生掌握基本乘法口诀。

3. 实践•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用竖式乘法的方法解决问题。

•带领学生一起做一些小组活动,加深对乘法的理解。

4.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比如购物计算、时间计算等。

•学生自主探究一些乘法问题,拓展乘法的应用领域。

三、教学效果评估1.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检验学生对乘法概念的掌握程度。

•观察学生的表现,重点关注乘法表内的乘法运算能力。

2.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习题作业,要求学生用竖式乘法解决问题,并理解乘法的实际应用价值。

•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展示习得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反思本堂课主要围绕乘法的初步认识展开,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重乘法表内的乘法,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并能熟练运用竖式乘法解决问题。

未来,可以结合更多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乘法的基本概念,在小学的数学状态下熟悉基本的数学计算方法。

2.能够掌握表内乘法,并能够熟练运用表内乘法计算。

3.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态度。

教学内容:1、乘法基本概念:乘法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运算,是加法的一种拓展,表示把一种数分多少份,每份有多少个,总共是多少个的运算符。

乘法的基本符号是“×”,读作“乘”。

如2×3=6,表示将2 分成3 份,每份有 2 个,总共是 6 个。

2、表内乘法:表内乘法是指乘数与被乘数都在表中的乘法。

在小学数学中,我们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时,通常会建立一些基础的数学知识表格,如乘法口诀表等。

3、表内乘法的计算方法:以表内乘法口诀为例:当乘数为 1 时,所得积为被乘数本身。

当乘数为 0 时,所得积为 0。

其余的情况,先找到乘数所在的行,再找到被乘数所在的列,然后在交点处找到对应的积即可。

教学重点:1.乘法的基本概念和符号。

2.表内乘法的计算方法。

3.在实际授课中,引导学生自己排列计算表和应用表内乘法口诀进行相应的运算。

教学难点:1.在实际应用中,教师必须要对每位学生成绩情况进行重点引导和补救。

2.鼓励学生在互相交流探讨、通常讨论中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技能。

教学准备:1.教师应参照九九乘法表,准备好适合自己教学的竖式计算表。

2.黑板、粉笔、各种颜色的荧光笔。

3.教师要提前掌握好所整体教学的书本和相关百科知识。

教学过程:第一步:教师引入知识(10分钟)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讲解或者简单对比乘、加、减、除等简单口诀。

让学生对各种计算的规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第二步:理解基本概念(20分钟)(1)教师利用黑板,书写乘法的基本符号和计算方法。

(2)教师利用口诀,带领学生了解并掌握2~9滴乘法口诀表。

第三步:运用表内乘法(40分钟)让学生自己将所学的乘法口诀表列在草稿纸上,重新排列对应的乘数和被乘数,根据表中的计算规律进行带答案的计算,以巩固乘法口诀和掌握表内乘法的计算方法。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案(共11篇,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案(共11篇,含教学反思)

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第1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教学内容】:课本P47、48页,例1、2.【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2、认识乘号、因数、会读写乘法算式。

3、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乘数和积在乘法算式中的位置。

会正确地写出乘法算式。

【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教学准备】:教师要准备气球、梨和熊猫图,学生准备小棒、练习本、红花、小圆形、梨和熊猫的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星期天到了,小明和他的伙伴正在一起玩游戏呢,让我们来看看吧。

这是什么地方呀?你最爱玩什么项目?[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认识乘法建立概念1、出示插图数一数:小飞机上共有几人2、分小组讨论一下:怎样数?怎样算?3、请分组汇报说说你们是怎样算的?板书:(1)1+1+1+1+1+1+1+1+1+1+1+1+1+1+1+1+1+1+1+1=15有1+1+……+1+1=15 几个1相加?15个1相加(2)每个吊厢坐3人,一共有5个3相加,3+3+3+3+3=15还有别的算法吗?4、师小结:像上面算法来算,你觉得怎样?对呀, 太麻烦了.为了更简便地表示像这种有很多个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方法板书:“乘法”5、同学来观察一下黑板上面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大家说得对,根据这些特点,我们把很多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简化,如在相同加数和这加数的个数间写上一个符号“×”,叫乘号。

板书1)1+1+……+1+1=15×1或 1×152)3+3+3+3+3=5×3或3×5用乘号“×”表示运算的式子叫做乘法算式,读做15乘1, 1乘15, 5乘3,3乘5。

即:几个几相加写作:几×几读作:几乘几小组活动,集体评价乘法算式和乘号的写、读。

人教版数学二上教案:第4单元 表内乘法(一)-第1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

人教版数学二上教案:第4单元 表内乘法(一)-第1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

人教版数学二上教案
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 第1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乘法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2.能够用乘法带入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表内乘法规律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乘法的意义及运算方法。

2.知晓表内乘法规律。

3.掌握基本的乘法口诀。

三、教学准备
1.课件投影仪
2.板书工具
3.习题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
导入
1.进行口头问答,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加法知识,并引入乘法的概念。

2.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出乘法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习
1.讲解乘法的定义,以及乘法的运算规则。

2.利用实物或图片进行示范,让学生理解乘法的实际含义。

3.向学生介绍表内乘法的算式及规律,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

训练
1.布置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的乘法知识。

2.进行口头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乘法口诀。

五、课堂小结
1.对于乘法的定义和运算进行简要概括。

2.强调表内乘法的规律性,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六、作业布置
1.完成练习册上的习题。

2.练习口算乘法口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对乘法有了初步的认识,掌握了基本的乘法知识和技能,为以后更复杂的数学计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1《表内乘法(一)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1《表内乘法(一)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1《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乘法,了解乘法的基本概念和意义,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乘法的作用,为后续学习乘法的运算规则和技巧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对于乘法这一新的运算概念,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乘法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乘法的概念,知道乘法的作用和意义。

2.培养学生通过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发现乘法的基本规律,为后续学习乘法运算规则和技巧奠定基础。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法的概念和意义的理解。

2.乘法运算规则的掌握。

3.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乘法。

2.运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乘法的乐趣。

3.采用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图片。

2.设计有趣的游戏和活动。

3.分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单。

4.多媒体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图片,如水果、动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某一物品的数量,并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想要知道这些物品一共有多少个,应该如何计算呢?”学生在思考回答的过程中,教师引入乘法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了解乘法的意义。

如:3个2相加,可以写成2×3,读作三乘二。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和加法的关系,如2×3等于3个2相加。

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乘法题目,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

如:1×2、2×3、3×4等。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1《表内乘法(一)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1《表内乘法(一)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1《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1《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节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理解乘法的意义,并能够进行简单的乘法运算。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基础,对于学生后续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能够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但是,对于乘法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事例和操作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理解乘法的意义。

2.能够进行简单的乘法运算。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法的意义和概念的理解。

2.乘法运算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具体的事例和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乘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教案。

2.实物模型和图片。

3.练习题和答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事例,如“小明的妈妈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有2个种子,一共有几个种子?”让学生思考和回答,引出乘法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实物模型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乘法的意义。

如展示3个苹果,每个苹果有2个种子,让学生看到一共有6个种子,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乘法运算,如2×3、3×4等,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来掌握乘法运算的方法。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乘法知识,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一些拓展的问题,如“如果有5个苹果,每个苹果有3个种子,一共有几个种子?”让学生通过乘法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6.小结(3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的乘法知识。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1、乘法的初步认识)导学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1、乘法的初步认识)导学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导学案
一、课前自主学习
1.了解乘法的概念及作用。

2.熟练背诵乘法口诀表。

3.完成乘法口诀表的默写。

二、课堂导入
1.回顾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2.提问:乘法和加法减法有什么不同之处?乘法有哪些应用场景?
三、学习目标
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能够: - 了解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

- 认识乘法
的应用场景。

- 能够熟练掌握乘法口诀表。

四、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乘法的概念及运算法则。

2. 乘法口诀表的学习和应用。

难点: 1. 掌握乘法口诀表。

2. 理解乘法运算中的概念。

五、导学过程
1.导入:通过举例引导学生认识乘法的概念,引出乘法的作用及重要性。

2.学习:介绍乘法的基本运算法则,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口算练习。

3.练习:组织学生一起完成乘法口诀表的学习和默写,加深对乘法规则
的理解。

4.拓展:提供更多乘法计算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通过学习乘法口诀表提高了计
算速度和准确性。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乘法的应用及拓展内容。

七、课后作业
1.完成《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相关练习册上的习题。

2.复习乘法口诀表,能够熟练背诵并默写。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好乘法的基本知识,为以后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导学设计主备人:梁小元审定人:执教者:第1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导学设计一、导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会读、写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2.过程与方法:知道乘法口诀是怎样产生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二、导学重点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知道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三、导学难点理解同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

四、导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研讨五、导学准备课件、六、导学过程导学环节教师导学学生学习导学目的个人复备情景导入提出问题1.复习导入。

小朋友我们每个人有几只耳朵?算算你们一排的小朋友有几只耳朵呢?是几个2连加呢?算算你们一小组有几只耳朵呢?是几个2连加呢?算算全班学生有多少只耳朵呢?1分钟后问,算出来了吗?算式列完了吗?能告诉老师要写多少个2连加呢?你们有什么想说得吗?有想要简单一点的方法吗?2.点题板书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板书,读题目。

根据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或列出算式并计算体验乘法的书写简便自主学习探析问题1.看主题图写出算式,寻找加法算式的共同点。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黑板上加法算式的加数有什么共同点?让各小组讨论、发言。

师小结:每一个算式的加数都相同。

2.学习写乘法算式。

师:像这样加数相同的加法,就可以用乘法来表示。

引导学生分析第一个加法算式:加数都是几?有几个2相加?得多少?师板书出乘法算式:3×2=6,2×3=6。

让学生认识“×”:乘号与我们认识的加号、减号一样,是一种数学运算符号。

教学乘法算式的读法:3乘2等于6,2乘3等于6。

同样列出第二个加法算式的乘法算式:2×6=12,6×2=12。

让学生分组观察、讨论:乘法算式中的数与加法算式有什么联系?根据新知识认识乘号、列出乘法算式、会读乘法算式、会把相同数连加改成乘法算式。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 : 表内乘法(一):1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 : 表内乘法(一):1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1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感知乘法的意义,理解乘法算式的构成,以及掌握乘法口诀。

本节课内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运算和应用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理基础,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但乘法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在课前,学生可能对乘法有一些模糊的认识,但总体来说,他们对乘法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乘法的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乘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正确地表述乘法的定义。

2.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法的意义和乘法口诀的掌握。

2.如何引导学生将乘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乘法的意义。

2.游戏教学法:运用趣味性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乘法口诀。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乘法的规律。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图片、动画、实例等,用于展示和引导学生思考。

2.乘法口诀卡片:用于学生学习和巩固乘法口诀。

3.练习题:用于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组图片,如水果、动物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物品数量。

通过这个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乘法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向学生介绍乘法的意义和定义。

如“2个3相加是多少?”引导学生理解乘法是重复加法的概念。

同时,让学生尝试用乘法口诀回答类似的问题。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乘法口诀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可以采用问答、抢答等形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乘法游戏,如“乘法接龙”、“乘法拼图”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乘法口诀。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1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1)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1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1)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1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1)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知道乘法的意义,能够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乘法的意义2. 乘法算式的读写方法3. 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法的意义,乘法算式的读写方法。

2. 教学难点:乘法与加法的关系,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例,发现乘法的意义。

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他想分给他的2个朋友,请问每个朋友能得到几个苹果?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感受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兴趣。

2. 探究新知(1)乘法的意义引导学生观察加法算式,如:2 2 2 2,让学生发现这是一个相同加数的加法。

然后,引导学生用乘法表示这个加法算式,如:2×4。

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乘法算式的读写方法教师示范乘法算式的读写方法,如:2×4,读作“二乘以四”。

然后,让学生模仿读写,巩固乘法算式的读写方法。

3. 实践应用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法解决。

例如:小红有5个糖果,她想分给她的3个朋友,请问每个朋友能得到几个糖果?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乘法的意义,提高学生运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乘法的意义,乘法算式的读写方法,以及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让学生充分理解乘法的特点,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乘法,记录下来,下次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理解乘法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充分理解乘法与加法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乘法的初步认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四单元第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

该章节旨在让学生理解乘法的基本概念,掌握乘法算式的构成及意义,能够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并理解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法算式,掌握表内乘法的基本计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演示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表内乘法的基本计算方法。

难点:学生难以理解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关系,以及乘法与加法之间的联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练习本、铅笔、小棒、计数器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图片中有3个苹果,每组图片中有2个苹果,共有2组。

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呢?”2. 例题讲解:讲解加法算式:3 + 3 = 6讲解乘法算式:3 × 2 = 6通过对比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小棒进行实际操作,例如:有4组小棒,每组有3根小棒,让学生计算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引导学生用乘法算式表示答案。

4. 讲解乘法算式的构成:讲解乘法算式中的乘数、被乘数和积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5. 乘法口诀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乘法口诀,例如:“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三得三……”6. 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题目,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乘法算式的构成:乘数× 被乘数 = 积七、作业设计1. 题目:完成练习本上的第110题。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乘法的初步认识有所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表内乘法的基本计算方法。

二年级上册数学《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年级上册数学《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年级上册数学《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理解乘法的含义,认识乘法算式,并初步学会使用乘法表示简单的乘法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识别乘法问题中的相同加数。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乘法是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数学化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对数学的积极态度和自信心。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以及勇于探索、乐于分享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含义,认识乘法算式,并能用乘法表示简单的乘法问题。

•识别乘法问题中的相同加数,并理解乘法是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

•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乘法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含乘法实例图片、动画等)。

•乘法算式卡片。

•实物模型或教学道具(如小棒、积木等)。

•黑板或白板及书写工具。

教学结构设计1.复习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复习已学过的加法知识,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相同加数相加的问题。

•创设情境,如“小明有3盒苹果,每盒有4个,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引入乘法的概念。

2.初读课文识记生字•由于本节课不涉及特定的生字识记,此环节可省略。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3.整体感知理清层次•展示乘法实例图片或动画,让学生整体感知乘法的含义和应用场景。

•引导学生观察实例中的相同加数,理解乘法是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4.教学活动•实例讲解:通过具体实例讲解乘法的含义和表示方法,如“2个3相加”可以用乘法表示为“2×3”。

•实物操作:利用小棒、积木等实物模型,让学生进行实物操作,理解乘法的运算过程。

二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4单元 表内乘法(一)第1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4单元 表内乘法(一)第1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

第1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47-48页及练习九中的1—4题,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1、知道乘法的含义,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认识乘号“×”,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知道乘法和加法的关系。

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

学习重点: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学习难点:知道乘法和加法的关系。

一、自主学习:加法和乘法的关系。

1、阅读教材47页的主题图,理解图意。

(1)、我摆4把小伞要( )根小棒,列加法算式;我摆6个三角形要( )根小棒,列加法算式;我摆3个五角星要( )根小棒,列加法算式; 我摆花边要( )根小棒,列加法算式;我摆一所房子和一棵树要( )根小棒,列加法算式。

(2)、我对比以上加法算式发现前面的几个算式都是相同的。

2、阅读教材第48页,理解乘法的含义以及乘法算式的读写法。

完成48页的“做一做”。

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1、阅读教材第48页例2。

理解:5+5+5=15可以改写成5×( )=15,5叫( ),15叫( );还可以改写成3×( )=15,3叫( ),15叫( )。

2、完成教材第48页做一做。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1、2×5=10,读作( )乘( )等于( )。

6×4=24,读作( )乘( )等于( )。

2、一个因数是2,一个因数是5,积是10,写成乘法算式是: ;一个因数是3,一个因数是4,积是12,写成乘法算式是: 。

3、8乘4等于32,写成( )×( )=( );3乘9等于27,写成( )×( )=( )。

过关检测:写出乘法算式。

2个5相加。

( )×( )=( ) ( )×( )=( )7个4相加。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第1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46、47页的内容及第49页练习九第1~4题。

【教学目标】1.创设活动情境,通过动手摆小棒,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中体会乘法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2.认识乘号“×”,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感受生活中有许多相同数求和的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3.通过小组活动,提供学生参与讨论和表达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2.通过直观认识,从相同数相加引出乘法,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小棒,图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出示主题图(课本第46页)。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场游玩,高兴吗?学生活动:(1)观察画面: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有小飞机、小火车、过山车、转椅)(2)你能根据看到的这些情境图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学生汇报、交流。

问题1:小飞机上有多少人?问题2:小火车里有多少人?问题3:过山车上有多少人?……师:同学们真棒,发现了这么多问题。

谁能解答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呢?(学生解答,教师有选择地板书算式)3+3+3+3+3=156+6+6+6=242+2+2+2+2+2+2=14组织讨论:黑板上的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小结:每个加法算式中的加数都是相同的。

2.导入课题:像这样加数相同的加法,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运算方式来计算,那就是乘法。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出示课题)二、进行新课知识点乘法的意义1.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1)引导学生分析第一个加法算式,认识乘号、乘法算式的读、写方法。

3+3+3+3+3=15提问:这个算式中加数都是几?表示什么?(加数都是3,表示5个3连加的和是15)小结:求5个3连加的和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写作5×3=15,算式中的“×”叫做乘号(先写“/”,再写“\”)。

乘号与加号“+”、减号“-”一样,都是一种运算符号。

5×3=15读作5乘3等于15(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读)。

也可以写作3×5=15,这个算式怎样读?(3乘5等于15)板书:5×3=155乘3等于153×5=153乘5等于15(2)让学生尝试把黑板上的另外两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说一说每个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6+6+6+6=244个6相加,4×6=24或6×4=242+2+2+2+2+2+2=147个2相加,7×2=14或2×7=142.拓展延伸师: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桌面上的24根小棒分成几个几相加的形式,再根据你所分的列出乘法算式。

方法1:分成3堆,每堆8根,3个8相加,列式3×8=24,8×3=24。

方法2:分成4堆,每堆6根,4个6相加,列式4×6=24,6×4=24。

方法3:分成2堆,每堆12根,2个12相加,列式2×12=24,12×2=24。

……(教师板书)(让学生观察、讨论:乘法算式中的数与加法算式有什么联系?)(学生说)师:根据你们发现的规律,说一说如果求10个4相加,同学们怎样来列式呢?还可以怎样列式?那同学们更愿意用哪一种方法来解答呢?为什么?小结: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三、课堂作业1.教材第48页“做一做”第1题。

请学生先摆一摆,再来填。

2.看算式说意义,再写出乘法算式或加法算式。

3.连一连。

4.你能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吗?4+4+4+4=□×□3+3+3+3+3=□×□5~6.课本练习九的1~2题。

答案:1.2+2+2+2=84+4+4=123+3+3+3+3=152.(1)4个6相加6×4或4×6 (2)6个4相加或4个6相加4+4+4+4+4+4或6+6+6+6 (3)6个4相加或4个6相加4+4+4+4+4+4或6+6+6+6 (4)3×8或8×33.4.4×43×55.4个5 5+5+5+5=20,5×4=20或4×5=203个6 6+6+6=18 6×3=18或3×6=186.(1)2+2+2=62×3=6或3×2=6(2)4+4+4+4+4=204×5=20或5×4=20四、课堂小结提问: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小结:求几个相同数的和可以用乘法来计算。

五、课后作业1.课本练习九的3~4题。

2.完成课时的练习。

【板书设计】第1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3+3+3+3+3=15 3×5或5×3 5个3相加6+6+6+6=24 6×4或4×6 4个6相加2+2+2+2+2+2+2=14 2×7或7×2 7个2相加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教学反思】如何引导学生探究乘法的意义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我认识到乘法意义的知识基础就是加法意义。

因此,我们要想办法帮助学生沟通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把乘法意义构建在加法意义的基础上。

在探究乘法意义的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了乘法的意义,更感受到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延伸与发展。

这比知识本身还要重要。

《第1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导学案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第46页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

2.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提炼出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如下:(1)有5架小飞机,每架小飞机里坐3人,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2)有4节小火车车厢,每节车厢里有6人,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人?(3)过山车上有7排座位,每排坐2人,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3.引导学生观察算式,找出这些加法算式的特点,明确用“几个几”表示。

4.教师明确:3+3+3+3+3=15可以列成乘法算式3×5=15或5×3=15。

5.教师以3×5=15为例,引导学生认识乘号、乘数与积,使其认识乘法算式并能够正确读写。

1.自主观察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

2.明确题意,思考解题思路,并列出加法算式解决问题。

(1)3+3+3+3+3=15(2)6+6+6+6=24(3)2+2+2+2+2+2+2=143.观察算式,交流算式的特点:都是相同加数连加,并分别用“几个几”的形式说出每个加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4.理解几个相同加数相加改写成乘法的方法和意义,并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列出后两道题目的乘法算式。

6×4=24或4×6=242×7=14或7×2=145.根据教师的讲解,同桌交流后明确乘法算式的读写方法。

×(3)。

(3)4×5读作(4乘5)。

4.根据题意列出乘法算式。

(1)班级共有5个小组,每组6人,班级一共有多少名同学?6×5(2)做操时,每排8人,共有5排,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做操?8×5(3)我们家有3口人,4个这样的家庭一共有多少口人?3×45.把下面的简洁算式改写成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

三、巩固练习。

1.引导学生用课前准备好的小棒,连续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并列出乘法算式。

2.完成教材第48页“做一1.动手操作,独立完成摆小棒、列出乘法算式,小组内交流。

2.学生小组探究,合作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做”内容。

3.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九”第1、2题。

完成。

3.学生独立完成第1题;动手操作,同桌合作共同完成第2题。

四、课堂总结。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自由谈一谈。

五、教学板书乘法的初步认识六、教学反思乘法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加法,表示几个相同数的连加。

本节教学内容与相同加数连加有着相互依赖的关系,是在认清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

因此,本课的重难点是要使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中我体现了以下两点:1.在教学时必须突破难点。

而难点就是在几个几相加上。

在课的开始主题图的出示中,我只是感性地让学生体会,并没有明确地说出“几个几”,这为学生在后面说乘法的含义时设下了阻碍。

应该在这个环节中很明确地解读“几个几”,那么学生在操作小棒时和说出乘法含义时困难就会小得多。

2.在比较加法和乘法算式中,只是在理论上去得出乘法的简便,学生并没有实际体验。

教师点评和总结:《第2课时练习课》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48页例2及练习九第5~14题。

【教学目标】1.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2.通过实物图,使学生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了解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

3.通过比较,使学生初步感知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4.感受生活中有许多同数求和的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1.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帮助学生理解相同加数和乘法的关系。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读一读。

7×44×23×32×62.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3+3+3=()×()8+8+8+8=()×()4+4+4+4+4=()×()2+2+2+2+2+2=()×()3.看图列算式。

加法算式:乘法算式:()×()=()或()×()=()4.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乘法的意义。

(出示课题)二、进行新课知识点认识乘法1.学习例2。

(1)创设情境。

师:大森林里,小动物们要举行动物运动会,开幕式马上就要开始了,大象伯伯发给小羊、小鹿、小狗各一束彩色气球。

小猪很好奇,它在数大象伯伯发了多少个气球,你能帮助小猪算一算吗?电脑显示:(2)讨论: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气球,怎样列式计算。

加法算式:5+5+5=15乘法算式:5×3或3×5(3)引导学生求“5×3=?”或“3×5=?”。

(4)提问:①“3×5”或“5×3”中的相同加数是几?(5)②有几个相同加数?(3)③“3×5”或“5×3”表示几个几相加?(3个5相加)④“3×5”或“5×3”的积是多少?⑤因此知道“3×5”等于几?“5×3”等于几?(5)小结:3×5=155×3=15(6)认识乘数和积。

提问:3、5、15这3个数在算式3×5=15或5×3=15中分别叫什么名字呢?学生自学课本后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